具有抗肿瘤活性的 6,7-二氰基-联吡啶[2,2-d:2',3'-f]喹喔啉钴(II)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DNA结合研究(英文)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 6,7-二氰基-联吡啶[2,2-d:2',3'-f]喹喔啉钴(II)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DNA结合研究(英文)

一、具有抗肿瘤活性的6,7-二氰基-二吡啶基[2,2-d:2′,3′-f]喹喔啉合钴 (II)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与DNA结合的研究(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张鹤营[1](2021)在《具有抗菌活性的新型喹恶啉-N1, 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和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早期作为抗菌药应用于兽医临床。近些年研究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肿瘤、抗病毒、抗结核杆菌、抗虫及抗真菌活性。特别是针对抗结核杆菌和抗原虫活性的新型喹恶啉类化合物的发现及结构改造成为药物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在生物体内氧化还原酶的作用下产生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ROS进攻细菌DNA双链造成DNA双链发生断裂,最终导致细菌死亡。喹恶啉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厌氧选择活性,其在还原性酶的作用下,得到一个单电子被还原,并释放出羟基自由基(OH·)。OH·是生物体内的一种ROS,它能够通过修饰DNA双链进而降解DNA,这也是目前研究所得到的最为认可的喹恶啉类化合物的作用方式。对喹恶啉类化合物抗结核杆菌活性的研究较为广泛,但对其抗结核杆菌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少。目前基于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巨噬细胞内各种通路的调控作用,其中包括ROS和自噬。ROS可以进攻M.tb细胞膜上的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port chain,ETC),干扰其能量代谢及稳态;高水平的ROS也能诱导细胞自噬,通过自噬可以抑制并清除胞内感染的M.tb。本课题首先运用药效团融合的药物设计策略,保留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药效团,分别重点对喹恶啉环C2位和C6位进行结构改造,获得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衍生物。对获得的目标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评价,建立构效关系。然后从ROS、DNA合成与修复以及诱导细胞自噬等方面阐明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发挥抗菌作用的作用方式。1.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本课题拟通过结构改造得到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完善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并筛选出潜在的先导化合物为喹恶啉类化合物研究与发展奠定基础。研究表明喹恶啉环的C2和C7位取代基对该类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影响较大,并且本实验室前期也对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样发现C2位取代基对其抗菌活性影响较大。近些年来,化合物的结构改造主要借助药效团融合、化合物骨架跃迁和电子等排等方法,从而获得具有潜在活性的先导化合物。噻唑酮环广谱的抗菌活性为本课题化合物的设计改造提供了思路,本课题采用药效团融合的策略设计了C2位含有不同取代噻唑酮环的化合物,在经过氧化反应、Beirut反应、水解反应、醛胺缩合及环化缩合反应后得到26个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MABA法分别测定化合物TZN1~26的抗菌、抗真菌和抗结核杆菌活性,结果表明:TZN4、TZN5、TZN10、TZN11、TZN15、TZN16、TZN20、TZN21、TZN25和TZN26对革兰氏阳性菌表现出显着的抗菌活性,较喹乙醇抗菌活性提高2~8倍,如化合物TZN20和TZN2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MIC为16μg/m L。化合物TZN19-26对白色念珠菌(C.albicans,ATCC90028)、热带念珠菌(C.tropicalis,ATCC7349),A.fumigatus(3.5352)和C.neoformans(2.3201)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MIC≤8μg/m L)。TZN20、TZN21、TZN25和TZN26对M.tb具有显着的活性(MIC=1.56μg/m L)。分析后发现,在喹恶啉环C7位或苯环C4位引入F原子或Cl原子后能增加化合物活性,当取代甲基或甲氧基后会明显降低化合物活性。通过建立3D-QSAR模型分析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在喹恶啉环C7位和苯环的C4位取代体积大、电负性强或亲水性基团有利于提高喹恶啉类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在喹恶啉环C7位引入正电性基团会显着降低化合物的亲和力,导致化合物抗菌活性的降低;在喹恶啉环C2位侧链引入亲水性基团和氢键供体基团同样会提高化合物的抗菌活性。2.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目前对喹恶啉环C6位的结构改造较少,仅有少量研究表明在C6位引入卤素原子或甲基基团可以提高化合物的抗菌活性,未见更多的结构改造,导致该位置构效关系的空缺。本课题采用药效团融合策略重点针对C6位进行结构改造,引入多种含氮杂环,同时在C2位取代酯基或酰基,C3位引入甲基或三氟甲基,C7位取代氟原子,在经过一系列氧化反应、Beirut反应及亲核取代反应后得到33个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MABA法分别测定化合物NCH1~33的抗菌活性和抗结核杆菌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NCH1~33对大肠杆菌ATCC25922的抗菌活性较差,仅NCH5、NCH6和NCH25的MIC值为4~8μg/m L;化合物NCH16、NCH20、NCH24、NCH28和NCH29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与标准菌相比,并未有明显降低的现象,说明耐药大肠杆菌对这些化合物并未产生明显的耐药性,也间接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的抗菌作用方式可能与氟喹诺酮类药物有所差异。NCH1~33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TCC27090的MIC低至0.25μg/m L,对副猪嗜血杆菌HPS0165的MIC低至1μg/m L。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化合物的MIC低至0.5μg/m L,较乙酰甲喹抗菌活性提高256倍。对于临床分离耐药金葡菌,化合物的MIC低至1μg/m L;化合物对MRSA的MIC值低至4μg/m L。化合物NCH16、NCH20、NCH28和NCH29对M.tb具有显着的抗菌活性,MIC≤0.25μg/m L,与乙酰甲喹相比活性提高了16~32倍。化合物NCH29在不同浓度下与M.tb感染的巨噬细胞孵育不同时间均表现出显着的胞内抗菌活性,在40×MIC浓度时与细胞孵育4 d后可以减少2.73-log数值的胞内M.tb;当不同浓度的NCH29与细胞孵育1 d后,胞内M.tb表现出0.1~1.69-log数值的降低。分析后发现,当喹恶啉环C2位乙酯或苄酯取代时,化合物抗菌活性较高;C3位引入-CF3后发现可以增加化合物的活性;C6位咪唑或1,2,4-三氮唑取代时,化合物抗菌活性较高;C7位引入氟原子显着增加化合物的活性,尤其当C6位引入官能团后,C7位须有氟原子取代才可以起到提升化合物抗菌活性的作用。3D-QSAR结果表明,在喹恶啉环C6位增加取代基的电负性,可以提高化合物的活性;C6位取代亲水性基团、C3位取代疏水性基团能够增加化合物的活性;在C2/C6位置的侧链基团,应该考虑具有更多氢键供体的基团。3.喹恶啉类化合物抗菌作用机制研究对大肠杆菌作用机制研究基于文献调研和前期研究结果,本课题对喹恶啉类化合物的作用机制做出假设:喹恶啉类化合物通过自身产生的ROS对细菌的DNA造成损伤;同时它还能干扰细菌对损伤的DNA修复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发挥抗菌作用。选取DNA合成与修复相关的酶,主要包括DNA聚合酶I、DNA连接酶和DNA拓扑异构酶(DNA回旋酶和DNA拓扑异构酶IV)等,通过对上述蛋白酶进行活性抑制试验阐明喹恶啉类化合物与DNA损伤修复系统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喹恶啉类化合物对DNA连接酶和DNA拓扑异构酶无明显的抑制作用;(2)对DNA聚合酶I表现出显着的抑制活性,如喹多辛和替拉扎明在128μg/m L时对DNA聚合酶I的抑制率分别为80.2%和78.7%;(3)与底物d NTPs同时竞争酶的活性中心,并且能够抑制酶活性,且N-O键是化合物发挥作用的必要结构。上述结果可以初步确定喹恶啉类化合物通过抑制DNA聚合酶I的活性发挥作用。对结核杆菌作用机制研究首先测定了喹恶啉类化合物对M.tb能量稳态的影响,分别通过膜完整性试验、ATP消耗试验和RT-q PCR评估喹恶啉类化合物对M.tb能量稳态的影响。结果显示:NCH29处理M.tb后,细胞膜完整性受到破坏、菌体内ATP水平显着降低并且II型NADH脱氢酶(Type II NADH-dehydrogenase,NDH-2)相关m RNA(ndh和ndh A)的表达水平显着下调。上述结果表明,NCH29与M.tb作用后,造成细胞膜的损伤和破坏,使菌体无法维持稳态平衡以及自身生存;NCH29能够继续作用于ETC,干扰NDH-2功能的正常发挥,破坏菌体的氧化还原稳态,阻碍电子在ETC的正常传递,造成菌体内ATP水平显着下调,能量稳态受到破坏,导致M.tb的死亡。为研究喹恶啉类化合物作用于巨噬细胞后对M.tb的抗菌作用机制,本课题分别通过多功能酶标仪检测胞内ROS及线粒体超氧自由基的变化,自噬相关蛋白LC3 II的变化则由WB和共聚焦显微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NCH29能够刺激M.tb感染的巨噬细胞内ROS水平的增加,并且ROS水平与化合物浓度和孵育时间呈正相关的关系;NCH29处理M.tb感染的细胞后可以诱导细胞自噬的发生,并且可以在胞内观察到大量自噬体标志物的堆积。上述结果表明,当NCH29作用于M.tb感染的巨噬细胞后,一方面可以刺激巨噬细胞产生大量的ROS,ROS进攻胞内的M.tb,起到杀菌作用;另一方面,高水平的ROS也可以诱导巨噬细胞自噬的发生,通过自噬这一生物过程清除胞内的M.tb,进一步发挥抗菌作用。综上所述,本课题设计合成了59个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并对其抗菌活性进行评价。采用3D-QSAR建立了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抗菌活性的构效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不仅可以通过ROS破坏细菌DNA双链,还可以抑制DNA聚合酶I的活性、干扰细菌能量稳态、诱导细胞自噬发挥抗菌作用。本课题深入研究了喹恶啉类化合物的抗菌作用机制并建立了构效关系,为进一步的喹恶啉类药物设计与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

张野[2](2021)在《喹喔啉酮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合成一系列新型喹喔啉酮类衍生物,研究所合成的化合物抗肿瘤活性及细胞毒性,探讨化合物与靶蛋白的可能结合情况。方法:以邻苯二胺与溴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缩合合成喹喔啉酮母核,然后进行N1、N4取代反应以及C3酰化反应得到一系列喹喔啉酮类衍生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产物纯度检测,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进行结构确证;采用MTT法测定喹喔啉酮类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抗增殖活性以及效果最优化合物对正常细胞的毒性;采用分子对接预测喹喔啉酮衍生物与CDK,P-gp,MMP-2,VEGFR2蛋白的结合情况。结果:本研究合成了14个喹喔啉酮类化合物。MTT法结果显示,合成的目标产物与喹喔啉酮母核相比,大部分衍生物具有较良好的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其中化合物6c对MCF-7癌细胞株有较强的抗增殖活性(IC50=27.50μM),化合物3c对MCF-7和HCT-116癌细胞株表现出强的抑制增殖活性(IC50=36.32μM,IC50=34.98μM),化合物3f对A549癌细胞株表现出良好的抗增殖活性(IC50=44.47μM),三个化合物对内皮细胞HVECs的细胞毒性均远小于5-FU。效果最佳的3c,3f和6c化合物与肿瘤关系密切的CDK,P-gp,MMP-2,VEGFR2四个分子对接,其中化合物3c,6c与P-gp结合的分值高(分别为4.3633,4.3629);化合物3f与MMP-2结合的分值最高(5.2936);化合物3c,3f与VEGFR2的结合分数高(分别为4.8952和4.8931)。结论:(1)本文共合成14个喹喔啉酮类化合物。(2)合成的14个喹喔啉酮类化合物中大部分具有较好的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其中化合物3c对HCT-116,3f对A549和6c对MCF-7细胞株抗增殖活性最好。(3)以化合物3c、3f和6c与CDK、P-gp、MMP-2、VEGFR2分子对接结果,预测化合物3c、6c与P-gp,3f与MMP-2,3b、3f与VEGFR2的结合能力较强。

任雅雯[3](2020)在《稀土及过渡金属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及生物相互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镧系元素具有出色的配位特征和4f电子产生的特殊化学特性,从而在催化,发光,分子磁性,抗肿瘤,抗菌和细胞毒性药物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应用。本论文成功设计合成了邻香兰素缩硫代氨基脲配体,2-氨基苯硫酚缩5-硝基水杨醛和稀土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具体分析了配合物1-10的晶体结构,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等。具体内容如下:(1)成功合成了 7种同构的镧系元素配合物,即C51H5QLn3N9016S3{Ln=Tb(1),Dy(2),Ho(3),Er(4),Eu(5),Gd(6),Yb(7)},并通过红外,紫外,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镧系元素的配合物在单斜Pl/cl(7)空间群中结晶。最小不对称单元包含三个L1分子、三个金属Ln(Ⅲ),每个不对称单元的Ln(Ⅲ)离子分别与配体L1中甲氧基和-OH的O原子,与L1上的C=N键上N原子进行配位。(2)通过对溶剂条件和pH环境的调节以溶剂热法以L2与Co(N03)2,Ni(NO3)2,Cu(NO3)2,1,10-邻菲哆啉按照相应的比例合成了三种空间结构不相同的三种晶体配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的检测并分析得到了晶体结构,再通过红外谱图,紫外吸收光谱,粉末衍射对配合物8-10进行了表征。(3)通过模拟人体的生理环境,研究了配合物1-10与生物大分子-牛血清白蛋白(BSA)/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的机理,作用能力的强弱。经研究结果以及Stem-Volmer方程的计算拟合可知,配合物与BSA/CT-DNA相互作用的猝灭方式均是由静态猝灭引起的,即在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期间形成了新的配合物。再根据相应方程,得到了荧光淬灭常数和结合位点,出了配合物10以外,吉布斯自由能(△G)都小于0,说明配合物1-9与BSA/ct-DNA的相互作用都是自发进行的过程。此外,使用MTT测定研究了配合物1-10对CT-26小鼠结肠癌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结果表明,配合物1-10对CT-26细胞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性,配合物9的抑制能力为最好。

刘辰思[4](2020)在《喹啉衍生物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8-羟基-喹啉-2-甲醛缩邻香草醛酰腙(L1)和8-羟基-喹啉-2-甲醛缩水杨酸酰腙(L2)为配体,分别与Ln(Ⅲ)金属离子反应,合成6例镧系稀土配合物;用喹啉-8-甲醛与甲胺、乙胺、正丁胺、辛胺、十二胺、十六胺、十八胺制备席夫碱配体(L3-L9),采用溶剂热法与铜金属盐反应,获得10例新颖的喹啉衍生物席夫碱铜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质谱、元素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对16例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金属配合物与BSA、DNA的相互作用;使用MTT法研究了配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并对抗肿瘤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概述非铂类金属配合物抗肿瘤活性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喹啉衍生物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选题意义及依据作了阐述。2.喹啉衍生物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8-羟基-喹啉-2-甲醛分别与邻香草醛酰肼、水杨酸酰肼缩合得到了两个酰腙席夫碱配体:8-羟基-喹啉-2-甲醛缩邻香草醛酰腙(L1)和8-羟基-喹啉-2-甲醛缩水杨酸酰腙(L2),采用溶剂热法与Gd、Dy、Er、Eu等金属离子反应,合成了 2例双核稀土金属配合物和4例异质同晶的稀土配合物(1-6);喹啉-8-甲醛分别与直链胺,如甲胺(Methylamine)、乙胺(Ethylamine)、正丁胺(Butylamine)、辛胺(Octylamine)、十二胺(Dodecylamine)、十六胺(1-Hexadecylamine)、十八胺(Octadecylamine)反应,制备一系列喹啉衍生物席夫碱配体(L3-L9),利用溶剂热法获得10例新颖的喹啉衍生物席夫碱铜配合物(7-16)。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质谱、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其中配合物1、2、10、15、16为双核结构,配合物3-6为四核结构,其余的7例配合物均为单核结构。它们分别是: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考察了它们在溶液中的稳定性。3.喹啉衍生物席夫碱金属配合物与BSA、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对金属配合物与BSA、DNA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并对机理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金属配合物主要通过静态猝灭方式使BSA的荧光发生猝灭;同时通过插入方式与CT-DNA发生作用。4.喹啉衍生物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的初步探究。结果表明:Ⅰ.大部分金属配合物对所测试的肿瘤细胞(T-24、Hep-G2、HeLa、MGC80-3、A549)及人正常胚肺细胞WI-38均表现出高于配体的抗肿瘤活性。8-羟基-喹啉席夫碱中配合物3对人膀胱癌细胞T-24表现出较高的抑制作用;喹啉-8-甲醛席夫碱中配合物16对4种肿瘤细胞(T-24、HeLa、MGC80-3、A549)均表现出较高的抑制作用,IC50值均在10μM以下,配合物16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好。Ⅱ.配合物3能诱导T-24和HeLa的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配合物16能诱导T-24和HeLa的细胞周期阻滞于G2期。Ⅲ.通过ICP-MS检测配合物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发现配合物能够聚集在线粒体内,紊乱线粒体功能;利用AnnexinV-FITC/PI双染、细胞内活性氧(ROS)的释放、线粒体膜电位(JC-1)的变化情况等实验,研究配合物3和配合物16对相应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配合物3和16能诱导T-24和HeLa发生早期凋亡;以及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和ROS浓度增加,进而导致细胞凋亡。

万清[5](2020)在《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能级调控及其在光电器件和诊疗领域的应用》文中提出传统有机发光材料大都具有大共轭芳香结构,其在稀溶液或单分子状态下发光很强,而在高浓度溶液中或在聚集(纳米粒子、胶束、固体薄膜或粉末)状态下发光变弱甚至完全消失,故被称之为“聚集导致发光猝灭”(Aggregation-caused quenching,ACQ)效应。在柔性显示应用及水系环境为主的生物应用中发光材料主要以聚集态形式存在,因此,克服ACQ效应就显得十分的迫切。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概念的提出为解决传统ACQ提供了很好的策略,其在聚集态下限制了激发态能量的非辐射跃迁通道,使得能量主要以辐射跃迁的形式发光。因此,AIE领域的兴起为显示照明和疾病诊疗等技术的发展开启了另一扇大门。目前,可被利用的发光过程主要包括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PL)和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其过程和激子生成机制的不同导致其应用场景也存在显着差异。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作为电致发光应用形式一种,具有对比度高、功耗低、响应速度快、超薄、全视角无限制以及柔性显示制备等诸多优点在未来的显示及照明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前景及经济效益。电致发光的机制主要是通过阳极产生的空穴和阴极产生的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移动,分别向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注入,当空穴和电子在发光层复合产生能量激子(统计学认为含25%单线态激子和75%三线态激子),再以辐射跃迁方式获得紫外、可见和红外光。然而,由于电致发光过程中三线态激子的形成主要是以注入直接复合产生,辐射跃迁在理论上要来源单线态激子的弛豫过程,导致电致发光三线态激子转化为辐射的单线态激子是决定器件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从这个角度分析,光致发光与电致发光激子的产生、迁移和转化就出现了差异。在光致发光中,通常认为物质吸收光子跃迁到高能单线激发态(符合电子自旋原则),一部分以辐射弛豫形式返回基态并放出光子,另一部分激子可以通过隙间窜越(Intersystem crossing,ISC)转化为三线态激子。由于这类三线态激子的寿命较长、能量较高,导致其可以在体系内相对较长时间的存在,并以各种形式耗散掉,其利用一直是研究关注的焦点。如,利用长激子寿命特性实现有机光伏电池界面处电荷的有效拆分,利用高的激发态能量与活性物质作用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利用与其自身荧光能级的差异制备磷光型材料(室温磷光、低温磷光)和器件(防伪、白光等),利用其与体外三线基态的氧分子作用生成活性物种加速氧化等。综上所述,无论在光致发光还是电致发光,激子的有效调控对于提高发光材料在不同场景下的性能都非常重要,而这种激子调控归根结底还是对化学结构设计从而实现对其激发态能级分布的有效控制。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对特定基元结构构-效关系的讨论,调控单线态和三线态能级间势垒,以此激活或者钝化ISC或反向隙间窜越(Reverses intersystem crossing,RISC)通道,实现S→T或T→S之间的激子转化。基于上述分析,本论文以功能应用导向出发,根据电致发光和光致发光过程激子产生途径的本质差异,选择蒽系衍生物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对几个基元结构的筛选,探讨构-效关系的同时,深入分析其能级分布规律,从而通过取代基团的不断优化实现其在光电器件和荧光诊疗探针领域的高效应用。一方面,本论文在分子设计上以AIE型改造为主要的方向,通过引入转子基团等形势引入或放大聚集态荧光增强的效应;另一方面,则是重点探讨结构对于激子在生成和转化过程中单线态和三线态间的基本影响规律,从而更加有效地根据功能需要设计目标分子。论文可以概括为两个主要部分:电生光和光生光。第一部分,OLED要求选择高发光效率和高激子利用率为发光层材料,需要考虑大的共轭平面提供高效率的发光性能,而构筑电荷转移态(Charge transfer,CT)则提供分子一定偶极降低电荷注入和传输的势垒,同时,为激子的RISC提供更多的有效通道,如杂化局域电荷转移态(Hybrid Locally-Excited and Charge-Transfer,HLCT)机制、热活化延迟荧光(Thermally-Activited Delay Fluorescence,TADF)和三线态-三线态湮灭(Triplet-Triplet Annihilation,TTA)等。具体研究成果如下:在第二章中,选择蒽系氮杂衍生物——吖啶酮(Acridone,ADO)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是想通过分子骨架结构平面刚性的增加,提高辐射跃迁过程在能量耗散中的分配比例;另一方面,则是希望利用酮羰基上电子反转过程,强化三线态激子向单线态转化的效率。通过引入三苯胺(TPA)和咔唑(Cz)等具有转子效应的电子给体,实现了对ADO的ACQ效应有效抑制;同时,在ADO的氮原子引入苯氰基构筑高能级的CT态,弱化EL过程中激子的束缚能,并实现了高能级T激子的捕获,从而完成了EL过程中激子利用效率的有效调节。但遗憾地是,ADO衍生物的光色和固态发光效率并没有表现出优势,T激子的内转换过程并未得到有效的抑制,初步证明ADO并不是适合作为能级调控的模型基元。在第三章中,改选具有一定类蒽偶极交叉和“热激子”特性的萘并噻二唑(Naphtho[2,3-c][1,2,5]thiadiazole,NZ)作为基元结构和分子受体,希望强化取代方向的CT效应和有效电子共轭来实现发光效率和激子转化的平衡。通过在NZ一侧引入TPA基元赋予骨架单元(TNZ)显着的AIE性能,另一侧则引入多功能平面性基元菲并咪唑(PPI)来改善光学吸收截面和载流子传输性能,并加入不同的叔丁基调节单分子CT态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相对于ADO衍生物,TNZPPI结构不但固态发光效率得到显着提升,而且T2T1能级差(ΔT2T1)也出现了期待的“挡板效应”,从而压制了高能态T激子的内转化竞争过程,并实现了高固态发光和高激子利用率的近红外器件,也证明TNZ更适合作为能级调控研究的核心基元。在第四章中,为了进一步明确TNZ中引入多功能分子平面取代基结构变化和能级分布的本质规律,选用不同的稠环结构作为取代基元,系统地比较了能级分布(特别是ΔT2T1)的变化规律。最终不但获得了高固态发光效率(36%)的深红光AIE染料,实现了激子利用率为63%和外量子效率达到2.63%且滚降低的非掺饱和红光器件,而且总结出如何高效构筑“热激子”通道的三要素:大的ΔT2T1,小的ΔEst和高的SOC。在第五章中,延续上述能级调控工作的认识,在TNZ骨架中引入富电子的非平面基元——四苯基乙烯(TPE),一方面强化分子内电子效应,提高材料的发光性能;而另一方面则利用TPE的空间构象调整其聚集态,TNZTPE在深红光区(λem>650 nm)固态发光效率提升到50%,其非掺杂OLED器件效率可以达到3.58%,是目前所报道的非掺杂标准饱和红光的最高值。在第六章中,为了证明潜在的“分子交叉偶极策略”可能是构筑三线态能级“挡板效应”(压制T2激子向T1激子内转化)的关键所在,为此,将NZ基元调整为萘并三氮唑(Naphtho[2,3-d][1,2,3]triazole,NTZ)结构,希望其能更有效地完成T2→S1转化。初步采用TPA修饰得到的TNTZ的两个衍生物的T2与S1之间能级差降至0.01 e V,而ΔT2T1则高达1.01 e V,其电致发光器件的激子利用率可以高达94%,外量子效率也可以未经优化达到8.0%。以上结果,基本证明分子调控的可行性,也为热激子构筑基元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第二部分,由于T2T1能级差的显着增加必然导致二者内转化受到抑制,在电致发光中T2生成可以直接依赖于载流子的复合,而在光致发光中则需要来源于S1或S2的转化,那么,就意味着对大T2T1能级差的材料体系中光生激子来说:要么采用S1的辐射跃迁形式发光,有利于化合物发光效率提高;要么停留在高能三线态处(T2等),从而为发生电子传递过程(光化学反应)提供了更大的可能。具体研究工作如下:在第七章中,利用TNZ的T2T1分布特性,进一步强化分子内的CT效应以弱化光生激子束缚能,提高激子单线态和三线态间的转化效率,并通过富电子供体和阴离子还原性来强化这样的电子传递过程,从而获得了一类具有强氧化性的自由基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显着提高了其作为光敏剂在乏氧肿瘤光动力(Photodynamic Therapy,PDT)中的效果,在细胞和动物层次都显着好于常见的仅依赖于单线态氧的传统PDT治疗。在第八章中,基于对大的T2T1构筑规律的认识和其潜在光致发光应用,设计了具有更大空间交叉特性和给电子能力的吩嗪基元作为研究对象,初步研究显示吩嗪系列衍生物光物理过程十分特别,其激发态构成和能级分布受到取代基团的影响相对较大。结合一系列衍生物的理论计算分析和光谱比对,其发光增强机制可能不仅包含分子内运动受限机制(Restriction of intramolecular rotation,RIR);而且,基于其点亮的荧光成像机制,在细胞内脂滴选择性成像的应用中展现出不错的效果。总之,本论文紧紧围绕不同应用导向对于发光材料的能级分布要求展开,从电致发光和光致发光不同的激子产生途径和转化过程切入,通过对蒽类衍生物的骨架结构变化和取代基调节,优选出兼具发光效率和激子可控的材料体系;不但丰富了此类材料的结构体系(萘并三氮唑、N-芳基吩嗪),而且初步获得了针对电致和光致发光应用材料的能级调节规律(交叉偶极——大的T2T1)。这些新型AIE结构的开发和对能级分布调控的认识,都对后续的功能导向的材料设计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陆治香[6](2019)在《四苯乙烯类AIE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从2001年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现象被首次报道后,这一领域迅速成为了分子材料的研究热点。科学家们设计合成了各种类型的分子,AIE分子因优异的光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传感、光动力治疗、光电器件和生物成像等领域。四苯乙烯类化合物(Tetraphenylethylene,TPE)作为具有AIE活性的典型分子之一,因为其易于修饰和具有高效的光学性质而受到广大研究者的高度关注。以TPE为核心设计和开发新型AIE分子并拓展其应用是AIE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论文结合TPE类化合物具有易于修饰和性质可调的特点,通过以TPE为母体分子引入功能团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TPE衍生物,同时探索了其在吸附、光电器件、抗菌、力致变色和分析检测方面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四-(4-醛基苯基)乙烯和四-(4-氨基苯基)卟啉作为有机结构单元,通过席夫碱缩合反应制备空心胶囊TPE-TAP-COF。详细研究TPE-TAP-COF的自组装形成过程,并将TPE-TAP-COF应用于血红蛋白的吸附研究,在8小时时对血红蛋白达到吸附平衡,其吸附量高达550.82 mg·g-1。(2)TPE衍生物(TBI-TPE)与银离子通过配位键自组装形成四方金属笼(Ag-TBI-TPE cage),Ag-TBI-TPE cage在溶解和聚集状态下都有优异且稳定的光学性质,相比TBI-TPE配体来说荧光寿命和荧光量子产率均显着提高。Ag-TBI-TPE cage在有机溶剂中表现出显着的溶剂变色现象,在固体状态下观察到可逆循环的力致变色行为,并将其用于发白光二极管的制备。(3)Ag-TBI-TPE cage带正电荷而且还具备光敏剂功能,光照的条件下可以产生ROS。Ag-TBI-TPE cage本身就有显着的抑菌活性,光照诱导后,两种协同作用使得抗菌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Ag-TBI-TPE cage在低浓度(0.5 μM)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高效的杀菌活性;在高浓度(10 μM)条件下,能使细菌发生沉降并杀死细菌。该Ag-TBI-TPE cage还具有较高的生物安全性和生物兼容性。(4)以TPE为核心单元设计合成了一系列芳香基取代的TPE衍生物,引入大极性取代基(吡啶、噻唑、恶唑)和小极性取代基(苯、萘、噻吩)。采用宏观柱层析色谱法能有效地分离纯化引入大极性取代基的TPE衍生物,并获得纯E/Z异构体。每一个纯E/Z异构体都能获得单晶结构,这些化合物的构型通过单晶解析、2D COSY和NOESYNMR谱确定。利用光谱测定、理论计算以及单晶数据分析相结合,系统地研究了这些分子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5)吡啶取代的TPE衍生物E/Z异构体与银离子自组装配位形成多种形式的配位聚合物(Coordination polymers,CPs)。取代基吡啶环上N位置的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配位几何形状(线、链和金属环)和特有的固态荧光性质,在固体状态下观察到它们有可逆循环的力致变色现象。(6)利用席夫碱缩合反应合成异烟肼取代的TPE衍生物(TPE-INH-E和TPE-INH-Z),这两个E/Z异构体化合物具有显着的光学性质差异和不同的自组装行为,并将它们应用于力致变色及铜离子检测研究中。对铜离子的响应速度较快,选择性高,线性范围为 0.01-4 μM。

黄日镇[7](2019)在《基于多靶点策略的松香二萜和五环三萜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肿瘤的转移和耐药是目前肿瘤临床治疗面临的两个巨大挑战,也是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机制研究表明,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传导与肿瘤发生和发展进程中基因过量表达相关,包括免疫应答、细胞存活、分化、增殖、侵袭和血管生成,NF-κB信号传导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热门靶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NF-κB的下游靶基因,已被证明与肿瘤的入侵和转移有着紧密联系。本论文在已取得的初步研究成果之上,选取具有良好抗肿瘤活性和多信号通路作用机制的脱氢松香酸二萜和熊果酸、积雪草酸等五环三萜类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以研发靶向NF-κB/MMPs的新型、高效和特异性抗肿瘤药物。(1)合成了系列脱氢松香酸磺胺二肽衍生物(30个化合物)作为潜在的MMPs抑制剂,检测其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这些化合物对MMP具有相对良好的抑制活性,其中MMP-3的抑制活性优于MMP-8和MMP-9。分子对接研究揭示活性最好的化合物8k其磺酰胺部分和二肽基团与MMP-3活性位点中的关键氨基酸残基形成多个氢键,从而起到增强抑制MMP活性的作用。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显示部分该类化合物展现出比临床抗癌药5-FU更好的抑制活性。特别是化合物8k对HepG2细胞显示出最佳的抑制活性,IC50=4.2±1.1μM。划痕实验证明化合物8k能抑制HepG2细胞的迁移并以剂量依赖性方式诱导Hep G2细胞凋亡。此外,细胞周期分析表明化合物8k阻滞HepG2细胞生长停滞于G1期。(2)合成了系列脱氢松香酸硫脲双磷酸酯衍生物(11个化合物),并研究了目标化合物对SK-OV-3、BEL-7404、A549、HCT-116和NCI-H460等肿瘤细胞系的生长抑制活性。特别是,化合物6e(IC50=1.79±0.43 μM)对SK-OV-3细胞系表现出最佳的抗肿瘤活性。在该细胞系中通过annexinV-FITC/PI双染、诱导ROS产生,线粒体膜电位的去极化,激活caspase以及促凋亡蛋白和抗凋亡蛋白的表达研究其作为细胞凋亡诱导剂的作用。提高ROS的水平,激活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和Fas,增加Bax的表达,降低Bcl-2的表达,提升B ax/Bcl-2比率证明6e通过线粒体途径和死亡受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此外,细胞周期分析表明,化合物6e引起细胞周期停滞在G1期。此外,分子对接研究表明6e可以与CDK2的ATP 口袋结合。(3)合成了系列侧链功能化的苯胺熊果酸衍生物(27个化合物)作为潜在的NF-κB抑制剂,并评价其NF-κB抑制活性及其抗肿瘤活性。体外活性测试表明目标化合物对NCI-H460细胞中TNF-α诱导的NF-κB表现出显着的抑制活性,IC50值在微摩尔浓度范围内。构效关系分析揭示侧链为小和强吸电子的基团时能增加NF-κB的失活,而且C-3位乙酰基对NF-κB抑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分子对接研究进一步证明化合物5Y8的侧链二甲基丙胺与NF-κB形成氢键,说明C-28位小基团及强亲电子的功能化侧链是改善活性的重要因素。特别地,化合物5Y8对NCI-H460细胞表现出最优抗增殖活性(IC50=3.08±0.70 μM),而且强于HCPT。此外,所选化合物可有效逆转耐阿霉素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这至少部分地通过阻断NF-κB信号传导途径和诱导细胞凋亡实现。分子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代表性化合物5Y8可能通过阻断NF-κB信号通路而抑制NCI-H460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同时,细胞周期分析表明化合物5Y8使NCI-H460细胞生长停滞在G1期。(4)合成了系列1,2,3-三唑积雪草酸衍生物(20个化合物)作为NF-κB抑制剂。通过基于细胞的荧光素酶法确定化合物6k对TNF-α诱导的NF-κB活化具有显着的抑制活性,IC50值在较低微摩尔范围内。分子对接研究揭示了 6k和NF-κB间的相互作用模式,其中1,2,3-三唑部分和积雪草酸骨架的羟基与NF-κB的关键氨基酸残基通过多个氢键形成网络结构。表面等离子共振分析验证了化合物6k与NF-κB蛋白间具有较强结合亲和力,平衡解离常数值为0.36μM。深入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化合物6k显着抑制NF-κB/DNA的结合,NF-κB的核转移和IκBα的磷酸化。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表明化合物6k对A549细胞显示出最优的活性(IC50=2.67±0.06 μM),但弱于DOX的抑制活性。通过流式细胞术和AO/EB染色实验证实化合物6k能诱导A549细胞凋亡。此外,transwell迁移试验表明化合物6k阻断NF-κB信号通路从而抑制体外细胞迁移。本文合成了四个系列共88个化合物,机制研究表明代表性化合物能通过靶向NF-κB或MMPs而抑制肿瘤细胞迁移、逆转肿瘤耐药,这为进一步开发高效的抗肿瘤松香二萜和五环三萜类衍生物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和鹏秀[8](2019)在《基于2,2′-联吡啶-3,3′-二羧酸-1,1′-二氧化物配体构筑的Zn(Ⅱ)和Cd(Ⅱ)配合物结构及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配位聚合物(Coordination Polymers,CPs)是一种新兴的多孔材料。由于其结构和功能的可调性以及不断扩大的应用范围,CPs已成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最感兴趣的材料之一。它们在气体存储与分离、发光和化学传感、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催化方面,是最早被证实的应用之一。轴手性的(R,S)-2,2′-联吡啶-3,3′-二甲酸-1,1′-二氧化物(H2bpdado)作为一种新型的双吡啶二羧酸N-氧化物配体,在构建CPs方面有诸多优点。因此,本论文选用2,2′-联吡啶-3,3′-二甲酸-1,1′-二氧化物(H2bpdado)作为主配体,结合不同的柔性辅助配体,通过溶剂扩散的方法与d10过渡金属(Zn II/CdII)成功构筑了九例配位聚合物,并对它们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质测试。最后还研究了这九例配合物催化合成1,2,4,5-四嗪类化合物的催化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选用(R,S)-2,2′-联吡啶-3,3′-二甲酸-1,1′-二氧化物(H2bpdado)为主配体,不同的柔性配体1,2-二(4-吡啶)-乙烷(bpa),1,3-二(4-吡啶)-丙烷(bpp),1,2-二(4-吡啶基)-乙烯(bpe)为辅助配体,与过渡金属Zn II和Cd II,通过溶剂调控和配体比例调控的扩散法自组装得到了九例配位聚合物1-9,{[Zn(bpdado)(bpa)]·DMF·4H2O}n(1),{[Zn(bpdado)(bpa)]·DMA·4H2O}n(2),{[Zn2(bpdado)2(bpa)0.5(H2O)]·5H2O}n(3),{[Zn2(bpdado)2(bpa)2]·8H2O}n(4),{[Zn4(bpdado)4(bpa)4]·16H2O}n(5),{[Zn2.5(bpdado)2.5(bpp)(H2O)3]}n(6),{[Zn(bpdado)(bpp)]·H2O}n(7),{[Cd(bpdado)(bpe)0.5(H2O)]·DMF·H2O}n(8)和{[Cd(bpdado)(bpe)0.5(H2O)]·DMA·H2O}n(9),并对它们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质测试,其中1和2是同构的,8和9是同构的。配合物1和2是有孔的二维层状结构,因此配合物1和2具有吸附性能,对CO2表现出较好的吸附。配合物3是一个二重穿插的结构。配合物4和5结构非常类似,它们是复杂三维结构。配合物6是一个三维结构,配合物7是二维结构。配合物8和9是三维超分子结构,也具有吸附性能。此外,配合物1-9都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能。(2)研究了这九例配合物催化合成1,2,4,5-四嗪类化合物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5相对于其他八例配合物来说,对催化四嗪类化合物的合成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在筛选出的最佳条件下,成功合成了三十种1,2,4,5-四嗪类化合物,其中有八种化合物是首次被报道,此外,在合成的四嗪化合物中还得到了九个四嗪化合物的单晶,其中的七个单晶结构是首次获得的,并对九个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详细描述。

刘向阳[9](2019)在《新型磷光主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应用》文中指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凭借着其自身突出的技术和应用特点,一经问世便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OLED材料开发及器件制备工艺均有了长足的进步,器件效率、亮度及寿命等性能指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达到或接近实用水平。OLED作为一种电致发光器件,发光材料是其核心组成部分,发光材料自身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器件的性能。因此高性能发光材料的开发一直是人们的研究热点。第一代传统荧光材料仅能利用25%的单线态激子的辐射跃迁过程实现发光,器件的最大内量子效率一般限制在25%以内;第二代磷光材料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荧光材料发光机制的制约,使得三线态激子的辐射跃迁过程成为可能,因而极大地提高了材料的激子利用率,器件可以实现近乎100%的内量子效率;第三代发光材料为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这种材料很小的单线态-三线态能级差(△EST)使得三线态激子经过反系间窜越(RISC)过程重新回到单线态的几率大幅提高,增加了原本三线态激子的利用率,器件的最大内量子效率理论上也可达到100%。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基于TADF材料的OLED器件可以获得很高的器件效率,但器件的色纯度、效率滚降以及寿命问题仍有待进一步完善。磷光电致发光材料仍被认为是最具商业化前景的发光材料。一般情况下,为了避免由于发光材料自身浓度过高而引起的发光淬火现象,通常会将发光材料掺杂到一定的主体材料当中。因此,高性能主体材料对于高效OLED器件的实现也是至关重要的。本论文的研究重点便是高性能磷光主体材料的开发,我们的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1.在第二章中,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多环芳烃化合物——3,6,11,14-四苯基二苯并[g,p](?)(TPDBC),并对其热学性能、光物理性质、电化学行为、电荷传输性能以及电致发光性能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TPDBC有着良好的热稳定性、适当的三线态能级以及最高占据分子轨道/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HOMO/LUMO)能级。以TPDBC为主体材料的红光PHOLED也取得了相对较高的效率水平,其最大外量子效率可以达到14.4%。2.在第三章中,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双螺及螺桨烷结构的化合物—TPA、Cz、SF以及SO,并将它们用作绿光及红光PHOLED主体材料。结果表明,基于双螺及螺桨烷衍生物的绿光及红光器件均表现出了优异的器件性能。其中,以螺桨烷衍生物——SF为主体的器件性能尤为突出,绿光及红光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功率效率以及外量子效率分别为97.6 cd A-1/47.3 cd A-1、77.8 lm W-1/40.2 lm W-1和27.0%/26.6%。值得一提的是,基于双螺衍生物——TPA的红光器件最大外量子效率也超过了 24%。3.在第四章中,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螺环结构化合物——SDBSO。SDBSO分子内螺双[二苯并[b,e][1,4]硅杂哌啶]骨架的引入使得材料具有很高的三线态能级(超过3.10 eV)。此外,螺环连接方式也使得SDBSO具有良好的热学性能以及适当的前线分子轨道(FMO)能级。以SDBSO为主体的红光、绿光以及蓝光器件均表现出了相对较高的效率水平,其中红光及绿光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均超过了 20%,且器件的效率滚降很小。4.在第五章中,我们分别以芳胺和芳基磷氧为电子给体和电子受体,采取邻位连接的方式设计合成了三个新型D-A型主体材料——P01TPA、P02TPA以及2POTPA。通过改变分子内给体或受体的比例,我们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给受体连接方式对材料热稳定性、光物理性质以及电致发光性能的影响。邻位连接的方式使得PO1TPA、P02TPA以及2POTPA均具有较高的三线态能级。在以这些材料为主体的蓝光、绿光以及红光PHOLED中,以PO1TPA为主体的器件表现最为突出,其中绿光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更是达到22.2%。5.在第六章中,我们通过在苯环的邻位引入苯甲腈及咔唑单元设计合成了两个新型咔唑衍生物——CNPhCz和DCNPhCz,并将它们用作蓝光及绿光PHOLED主体材料。我们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数量受体单元(苯甲腈)对材料热学性能、光物理性质、电化学行为、电荷传输性能以及电致发光性能的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单个受体单元的材料——CNPhCz表现出了更为优异的器件性能,其中绿光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可以达到24.4%。6.在第七章中,我们通过在9,10-二氢吖啶的4-位上引入不同的受体单元设计合成了三个新型主体材料——MeAcPhCN、PhAcPhCN和MeAcPyCN。独特的连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分子内的共轭长度,使分子具有较高的三线态能级。以这些材料为主体的红光PHOLED也取得了相对较好的器件效果,基于MeAcPhCN的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可以达到20.5%。7.在第八章中,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的螺环体系——螺[环丙烷-1,9’-芴]、螺[环戊烷-1,9’-芴]、1’,3’-二氢螺[芴-9,2’-茚]以及9,9’-螺双芴,并基于这些螺环骨架制备了四种新型主体材料(1、2、3和4)。实验结果表明在芴C9-位引入不同的环状结构对材料光物理性质、电化学行为以及前线轨道能级的影响很小。值得注意的是,基于螺芴衍生物——4的绿光PHOLED的器件性能最为突出,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为18.8%。8.在第九章中,我们通过将芴9-位碳原子替换为同主族的硅和锗设计合成了两个新型杂原子芴结构单元——9-硅杂芴和9-锗杂芴,并将它们用于构建PHOLED主体材料(DPS和DPG)。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杂原子的引入对材料的光物理性质、热学性能以及电化学行为影响很小,对材料的电荷传输能力以及电致发光性能则影响显着。基于9-硅杂芴衍生物(DPS)的红光器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功率效率以及外量子效率分别为50.7cd A-1、44.7 lm W-1和28.3%。此外,基于9-锗杂芴衍生物(DPG)的器件也取得了较好的器件结果,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超过了 2 0%。总的来说,我们围绕着新型磷光主体材料的开发,对多个体系的材料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就材料构性关系初步得出了几点适用性结论,这为后续高效磷光主体材料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有益借鉴。

童蓉蓉[10](2014)在《Ru多联吡啶配合物的合成、性质及与DNA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Ru多联吡啶配合物不仅具有丰富的光学性质以及结构多样性,而且与DNA有较强的结合能力,因此该类配合物在光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都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如光电材料、核酸探针、抗癌药等。本文合成了多种新的钌配合物,并通过紫外可见吸收、粘度、荧光以及凝胶电泳法研究了其与DNA的相互作用机理。本文以1,10-菲咯啉与苯偶酰衍生物为原料合成了三种新配体2,3-二(4-氟苯基)吡嗪[2,3-f][1,10]菲咯啉(BFPP)、2,3-二(4-氯苯基)吡嗪[2,3-f][1,10]菲咯啉(BCPP)、2,3-二(4-溴苯基)吡嗪[2,3-f][1,10]菲咯啉(BBPP)。上述配体与cis-Ru(bpy)Cl2·H2O反应生成了一系列的配合物,并通过X-射线衍射解析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在乙腈溶剂下,测定了该类配合物的紫外吸收与荧光光谱,并通过紫外、荧光以及粘度等方法研究了该类配合物与DNA的结合能力。配合物与DNA的键和能力大小为:[Ru(bpy)2(BFPP)]2+<[Ru(bpy)2(BCPP)]2+<[Ru(bpy)2(BBPP)]2+。研究表明主配体中引入卤素原子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配合物与DNA分子的结合。并通过凝胶电泳实验证明了该类配合物对质粒PBR322均有很好的裂解作用。本文以2,2’-联吡啶、水合三氯化钌和苯甲醛为原料合成了配合物cis-Ru(dnbpy)Cl2·H2O,cis-Ru(dmobpy)Cl2·H2O,cis-Ru(ddbpy)Cl2·H2O以及主配体2,3-二苯基吡嗪[2,3-f][1,10]菲咯啉(dptatp)。并通过上述配合物与配体dptatp反应生成新的钌配合物。在乙腈溶剂下,测定了该类配合物的紫外光谱与荧光性质,并通过紫外、荧光以及粘度等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结合作用,配合物与DNA的键和能力大小为:[Ru(bpy)2(dptatp)]2+>[Ru(dbbpy)2(dptatp)]2+>[Ru(dnbpy)2(dptatp)]2+>[Ru(dmobpy)2(dptatp)]2+。研究发现配合物[Ru(dmobpy)2(dptatp)]2+与DNA分子相互作用时,荧光强度显着增加,可以作为潜在的核酸分子光开光。凝胶电泳实验证明了该类配合物对质粒PBR322均有很好的裂解作用。

二、具有抗肿瘤活性的6,7-二氰基-二吡啶基[2,2-d:2′,3′-f]喹喔啉合钴 (II)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与DNA结合的研究(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具有抗肿瘤活性的6,7-二氰基-二吡啶基[2,2-d:2′,3′-f]喹喔啉合钴 (II)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与DNA结合的研究(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具有抗菌活性的新型喹恶啉-N1, 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和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1 前言
    1.1 立题依据
    1.2 研究进展
        1.2.1 喹恶啉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2.2 喹恶啉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1.2.3 喹恶啉类化合物抗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2.4 细胞自噬和ROS发挥抗结核杆菌活性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2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菌种与细胞
        2.1.2 药物与试剂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4 溶液配制
        2.1.5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合成
        2.1.6 细菌培养
        2.1.7 抗菌活性的测定(MIC)
        2.1.8 抗真菌活性的测定
        2.1.9 细胞培养
        2.1.10 细胞毒性
        2.1.11 抗结核杆菌活性的测定
        2.1.12 3D-QSAR
        2.1.13 化合物理化性质预测
    2.2 结果
        2.2.1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的结构表征
        2.2.2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理化性质
        2.2.3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抗菌活性
        2.2.4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细胞毒性结果
        2.2.5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3D-QSAR研究
    2.3 讨论
        2.3.1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与合成
        2.3.2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抗菌活性的分析
        2.3.3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构效关系分析
        2.3.4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细胞毒性
    2.4 小结
3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菌种与细胞
        3.1.2 药物与试剂
        3.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1.4 溶液配制
        3.1.5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合成
        3.1.6 细菌培养
        3.1.7 抗菌活性的测定(MIC)
        3.1.8 细胞培养
        3.1.9 细胞毒性
        3.1.10 抗结核杆菌活性的测定
        3.1.11 3D-QSAR
        3.1.12 化合物理化性质预测
    3.2 结果
        3.2.1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的结构表征
        3.2.2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理化性质
        3.2.3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抗菌活性
        3.2.4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细胞毒性结果
        3.2.5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3D-QSAR研究
    3.3 讨论
        3.3.1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与合成
        3.3.2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抗菌活性的分析
        3.3.3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构效关系分析
        3.3.4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细胞毒性
    3.4 小结
4 喹恶啉类化合物抗菌作用机制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蛋白酶
        4.1.2 菌种与细胞
        4.1.3 药品与试剂
        4.1.4 溶液配制
        4.1.5 主要仪器和设备
        4.1.6 DNA聚合酶Ⅰ活性抑制试验
        4.1.7 酶动力学试验
        4.1.8 DNA连接酶活性抑制试验
        4.1.9 E.coli DNA Topoisomerase Ⅳ活性抑制试验
        4.1.10 细胞复苏、传代和冻存
        4.1.11 细胞毒性
        4.1.12 体外结核杆菌感染巨噬细胞模型
        4.1.13 细胞膜完整性检测
        4.1.14 结核杆菌ATP水平测定
        4.1.15 胞内氧自由基检测(cROS、mROS)
        4.1.16 qRT-PCR检测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
        4.1.17 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蛋白表达水平
        4.1.18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4.1.19 统计学分析
    4.2 结果
        4.2.1 DNA聚合酶Ⅰ活性抑制结果
        4.2.2 DNA连接酶活性抑制试验
        4.2.3 DNA拓扑异构酶活性抑制试验
        4.2.4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细胞毒性
        4.2.5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干扰结核杆菌能量稳态的平衡
        4.2.6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诱导结核杆菌感染的巨噬细胞内氧自由基水平增加
        4.2.7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诱导结核杆菌感染的巨噬细胞自噬
    4.3 讨论
        4.3.1 喹恶啉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作用机制的研究
        4.3.2 喹恶啉类化合物对结核杆菌作用机制的研究
    4.4 小结
5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Ⅰ 研究生简介
    附录Ⅱ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核磁图谱
    附录Ⅲ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核磁图谱
    附录Ⅳ 菌种PCR鉴定
    附录Ⅴ 文献综述 抗菌药物主要作用靶点的研究进展

(2)喹喔啉酮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喹喔啉酮类化合物化学合成
        1.1.1 喹喔啉-2(1H)-酮的N1 位取代
        1.1.2 喹喔啉-2(1H)-酮的C3 位酰基取代
        1.1.3 含苯甲酰基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1.2 喹喔啉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1.2.1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抑制剂
        1.2.2 P-糖蛋白(P-gp)抑制剂
        1.2.3 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抑制剂
        1.2.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抑制剂
        1.2.5 其他抗肿瘤作用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2章 喹喔啉酮类衍生物的合成
    2.1 仪器与材料
        2.1.1 主要仪器
        2.1.2 试剂与原料
    2.2 化学合成
        2.2.1 合成路线
        2.2.2 实验步骤
        2.2.2.1 中间产物1a-7a的合成
        2.2.2.2 目标产物3b-7c的合成
        2.2.2.3 目标产物纯度测定
    2.3 实验结果
        2.3.1 2a与苯甲醛反应条件的筛选
        2.3.2 2a与苯甲醛类的底物扩展
        2.3.3 目标产物纯度
        2.3.4 所有化合物表征
        2.3.4.1 中间体 1a-7a 的的氢谱表征
        2.3.4.2 目标化合物 3b-7c 的氢谱、碳谱表征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喹喔啉酮类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研究
    3.1 仪器与材料
    3.2 实验操作
        3.2.1 细胞的复苏和培养
        3.2.2 细胞的传代和冻存
        3.2.3 喹喔啉酮类化合物对癌细胞抑制率与正常内皮细胞毒性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喹喔啉酮类化合物对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3.3.2 喹喔啉酮类化合物对正常内皮细胞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喹喔啉酮类衍生物的分子对接研究
    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 分子结构准备
    4.3 Surflex-Dock对接参数设置
    4.4 结果与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
附1:已知化合物数据一览表
附2:11 个新化合物的氢谱和碳谱
参考文献
综述 喹喔啉酮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的研究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稀土及过渡金属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及生物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不同种类化合物在生物活性上的研究
        1.2.1 席夫碱配合物
        1.2.2 N-杂环化合物
        1.2.3 纳米粒子
        1.2.4 其他种类的化合物
    1.3 席夫碱配合物在生物相互作用上的研究进展
        1.3.1 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
        1.3.2 抗肿瘤活性研究
        1.3.3 细胞成像的研究
        1.3.4 抗菌活性研究
        1.3.5 抗氧化研究
        1.3.6 其他方面的生物活性研究
    1.4 席夫碱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1.4.1 光谱分析法
        1.4.2 电化学分析法
    1.5 论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
第2章 邻香兰素缩硫代氨基脲稀土配合物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3 测试仪器及方法
    2.4 三核稀土配合物
        2.4.1 实验方案
        2.4.2 红外光谱图分析
        2.4.3 紫外光谱图分析
        2.4.4 粉末衍射及热稳定分析
        2.4.5 晶体结构测定分析
    2.5 稀土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
        2.5.1 引言
        2.5.2 实验方法与步骤
        2.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2.6 稀土配合物1-7与ct-DNA的生物相互作用
        2.6.1 引言
        2.6.2 实验方法及步骤
        2.6.3 配合物1-7与ct-DNA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
    2.7 稀土配合物1-7对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的生物活性研究
        2.7.1 引言
        2.7.2 实验部分
        2.7.3 实验结果及结果分析
    2.8 小结
第3章 5-硝基水杨醛缩2-氨基苯硫酚过渡金属配合物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3.3 单核Ni配合物
        3.3.1 实验方案
        3.3.2 红外光谱分析
        3.3.3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3.3.4 粉末衍射,晶体结构及热重分析
    3.4 含有辅助配体phen的Cu配合物
        3.4.1 实验方案
        3.4.2 红外光谱分析
        3.4.3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3.4.4 粉末衍射,晶体结构及热重分析
    3.5 三核Co配合物
        3.5.1 实验方案
        3.5.2 红外光谱分析
        3.5.3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3.5.4 粉末衍射,晶体结构及热重分析
    3.6 配合物8-10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
        3.6.1 引言
        3.6.2 试验方法与步骤
        3.6.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7 配合物8-10与ct-DNA的生物相互作用
        3.7.1 引言
        3.7.2 实验方法及步骤
        3.7.3 配合物8-10与ct-DNA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
    3.8 配合物8-10对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的生物活性研究
        3.8.1 引言
        3.8.2 实验
    3.9 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部分晶体学参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喹啉衍生物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引言
    1.2 非铂类金属配合物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
        1.2.1 稀土金属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1.2.2 金属铜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1.2.3 金属锌、钴、镍、铁、钌等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1.3 喹啉衍生物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4 配合物与BSA和DNA的相互作用
    1.5 本文选题意义以及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喹啉衍生物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 8-羟基-喹啉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2.2.1 8-羟基-喹啉-2-甲醛缩邻香草醛酰腙(L_1)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2.2.2 8-羟基-喹啉-2-甲醛缩水杨酸酰腙(L_2)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2.3 喹啉-8-甲醛席夫碱及其铜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2.3.1 N-甲基-8-喹啉甲胺(L_3)及其铜配合物的合成
        2.3.2 N-乙基-8-喹啉甲胺(L_4)及其铜配合物的合成
        2.3.3 N-丁基-8-喹啉甲胺(L_5)及其铜配合物的合成
        2.3.4 N-辛基-8-喹啉甲胺(L_6)及其铜配合物的合成
        2.3.5 N-十二烷基-8-喹啉甲胺(L_7)及其铜配合物的合成
        2.3.6 N-十六烷基-8-喹啉甲胺(L_8)及其铜配合物的合成
        2.3.7 N-十八烷基-8-喹啉甲胺(L_9)及其铜配合物的合成
    2.4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测定及解析
        2.4.1 镧系金属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测定和解析
        2.4.2 铜金属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测定和解析
    2.5 喹啉衍生物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稳定性研究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喹啉衍生物席夫碱金属配合物与BSA、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8-羟基-喹啉席夫碱金属配合物与BSA、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3.2.2 喹啉-8-甲醛席夫碱金属配合物与BSA、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3.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喹啉衍生物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4.1 实验试剂、仪器及细胞株
    4.2 实验方法
        4.2.1 细胞株及细胞培养
        4.2.2 化合物对细胞的抑制活性筛选
        4.2.3 金属配合物的脂水分布系数实验
        4.2.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药物在肿瘤亚细胞中的分布
        4.2.5 细胞周期
        4.2.6 细胞凋亡
        4.2.7 细胞内活性氧(ROS)检测
        4.2.8 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4.3 实验结果讨论
        4.3.1 8-羟基-喹啉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初步探究
        4.3.2 喹啉-8-甲醛-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总结和展望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能级调控及其在光电器件和诊疗领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聚集诱导发光
    1.3 聚集诱导发光机理研究
    1.4 聚集诱导发光的应用
        1.4.1 聚集诱导发光在荧光传感器中的应用
        1.4.1.1 爆炸物检测
        1.4.1.2 气体检测
        1.4.1.3 重金属污染物检测
        1.4.2 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在生物成像及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4.2.1 AIE材料用于生物成像
        1.4.2.2 AIE材料用于肿瘤治疗
        1.4.3 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
        1.4.3.1 OLED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1.4.3.2 第三代OLED研究热潮的兴起
        1.4.3.3 三线态激子的反向系间窜越提高激子利用率
        1.4.3.5 具有AIE-TADF纯有机材料用于高效率OLED制备
        1.4.3.5 具有AIE-HLCT纯有机材料用于高效率OLED制备
    1.5 课题的提出
第二章 吖啶酮衍生物的制备及能级分布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化学试剂
        2.2.2 测试仪器
        2.2.3 ADO衍生物的合成
        2.2.4 理论模拟
        2.2.5 OLEDs器件制备及测试
    2.3 结果讨论
        2.3.1 合成及结构
        2.3.2 光物理性质
        2.3.3 晶体数据
        2.3.4 理论计算
        2.3.5 热力学及电化学性质
        2.3.6 OLED器件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功能基元修饰萘并噻二唑衍生物的制备及光电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化学试剂
        3.2.2 表征仪器
        3.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3.2.4 理论模拟
        3.2.5 OLEDs器件制备及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3.3.2 理论计算
        3.3.3 光物理性质
        3.3.4 热力学及电化学性质
        3.3.5 OLED器件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稠环修饰萘并噻二唑衍生物制备及热激子通道的调控规律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化学试剂
        4.2.2 表征仪器
        4.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4.2.4 理论模拟
        4.2.5 OLEDs器件制备及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4.3.2 光物理性质
        4.3.3 理论计算
        4.3.4 热力学及电化学性质
        4.3.5 OLED器件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富电子空阻型基元修饰萘并噻二唑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化学试剂
        5.2.2 表征仪器
        5.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5.2.4 理论模拟
        5.2.5 OLEDs器件制备及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5.3.2 光物理性质
        5.3.3 热力学和电化学性质
        5.3.4 理论计算
        5.3.5 OLED器件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萘并氮三唑衍生物的制备及其热激子过程的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化学试剂
        6.2.2 表征仪器
        6.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6.2.4 理论模拟
        6.2.5 OLEDs器件制备及测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6.3.2 光物理性质
        6.3.3 光物理性质
        6.3.4 电致发光性能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萘并噻二唑激子调控在光致发光过程及乏氧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化学试剂
        7.2.2 表征仪器
        7.2.3 ROS探针的选择
        7.2.4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7.2.5 理论模拟
        7.2.6 体外细胞荧光成像
        7.2.7 体外细胞荧光成像共染实验
        7.2.8 细胞暗毒性评估
        7.2.9 细胞光毒性评估
        7.2.10 小鼠肿瘤体内成像
        7.2.11 小鼠肿瘤体内PDT治疗
    7.3 结果与讨论
        7.3.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7.3.2 光物理性质
        7.3.3 活性氧(ROS)效率和种类鉴定
        7.3.4 激发态的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
        7.3.5 细胞成像
        7.3.6 体外光动力治疗
        7.3.7 活体肿瘤荧光成像及治疗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新型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开发及其机制研究
    8.1 引言
    8.2 实验部分
        8.2.1 化学试剂
        8.2.2 表征仪器
        8.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8.3 结果与讨论
        8.3.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8.3.2 光物理性质
        8.3.3 晶体分析
        8.3.4 聚集导致荧光增强的理论研究
        8.3.5 细胞成像
    8.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四苯乙烯类AIE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引言
    2.聚集诱导发光的分类
        2.1 只含有碳氢的化合物
        2.2 含有杂原子的化合物
        2.3 含有金属的化合物
    3.聚集诱导发光的机理
        3.1 分子内运动受限
        3.2 J型聚集
        3.3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
        3.4 分子内扭转电荷转移
        3.5 特殊激基缔合物
        3.6 簇聚诱导发光
        3.7 对暗态的限制
    4.聚集诱导发光的应用
        4.1 化学生物传感器
        4.2 生物成像
        4.3 发光二极管
        4.4 响应型发光材料
    5.四苯乙烯类化合物的应用
        5.1 小分子
        5.2 有机聚合物
        5.2.1 普通聚合物
        5.2.2 共价有机骨架物
        5.2.3 氢键有机骨架物
        5.3 金属配位化合物
        5.3.1 金属有机骨架物
        5.3.2 金属笼
        5.3.3 金属环
    6.本论文研究意义、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以TPE-4CHO为单体合成共价有机骨架物及其应用研究
    1.引言
    2.实验部分
        2.1 主要实验药品和试剂
        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TPE-TAP-COF的合成
        2.3.1.1 四-(4-甲基苯基)乙烯的合成
        2.3.1.2 四-(4-醛基苯基)乙烯的合成
        2.3.1.3 TPE-TAP-COF的合成
        2.4 结构模拟和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2.5 TPE-TAP-COF吸附血红蛋白
        2.6 TPE-TAP-COF吸附纳米粒子
    3.结果与讨论
        3.1 TPE-TAP-COF的制备与表征
        3.2 自组装行为研究
        3.3 TPE-TAP-COF对血红蛋白的吸附研究
        3.4 TPE-TAP-COF对纳米粒子的吸附研究
    4.本章小结
第三章 Ag-TBI-TPE cage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质研究
    1.引言
    2.实验部分
        2.1 主要实验药品和试剂
        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四-(4-(1H-苯并咪唑-2-基)苯基)乙烯(TBI-TPE)的合成
        2.3.2 Ag-TBI-TPE cage的合成
    3.结果与讨论
        3.1 Ag-TBI-TPE cage的制备和表征
        3.2 稳定性
        3.3 溶剂变色
        3.4 力致变色
        3.5 理论计算
        3.6 制备白色LED灯
    4.本章小结
第四章 Ag-TBI-TPE cage作为抑菌剂的应用研究
    1.引言
    2.实验部分
        2.1 主要实验药品和试剂
        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抗菌性能研究
        2.4 浊度法测定抗菌活性
        2.5 细胞膜完整性测定
        2.6 急性毒性实验
        2.7 溶血性实验
    3.结果与讨论
        3.1 Ag-TBI-TPE cage与细菌的作用
        3.2 Ag-TBI-TPE cage作为光敏剂性能的考察
        3.3 光照条件下Ag-TBI-TPE cage抗菌性能的研究
        3.4 沉降作用的研究
        3.5 抗菌机理
        3.6 生物安全和兼容性评估
    4.本章小结
第五章 芳香基取代的TPE衍生物E/Z异构体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质研究
    1.引言
    2.实验部分
        2.1 主要实验药品和试剂
        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3.结果与讨论
        3.1 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和表征
        3.2 AIE性质
        3.3 力致变色性质
        3.4 理论计算
        3.5 晶体分析
    4.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五种吡啶取代的TPE衍生物E/Z异构体与银离子形成组装体的研究
    1.引言
    2.实验部分
        2.1 主要实验药品和试剂
        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3.结果与讨论
        3.1 配位聚合物的单晶结构和表征
        3.2 光学性质研究
    4.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含异烟肼取代基的TPE衍生物立体异构体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1.引言
    2.实验部分
        2.1 主要实验药品和试剂
        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3.结果与讨论
        3.1 化合物的设计和表征
        3.2 AIE性质
        3.3 固体光学性质
        3.4 理论计算
        3.5 应用于水中铜离子的检测
    4.本章小结
结论和展望
附录1 常用缩略词
附录2 重要化合物的~1H NMR,~(13)CNMR和高分辨质谱图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基于多靶点策略的松香二萜和五环三萜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脱氢松香酸的研究进展
        1.2.1 抗肿瘤活性
        1.2.2 抗菌活性
    1.3 五环三萜的抗肿瘤研究进展
        1.3.1 熊果酸抗肿瘤活性研究
        1.3.2 积雪草酸抗肿瘤活性研究
    1.4 NF-κB与肿瘤间的关系研究
    1.5 MMPs与癌症转移
        1.5.1 MMPs的功能
        1.5.2 MMPs的分类
        1.5.3 MMPs的结构及其抑制剂
    1.6 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脱氢松香酸磺酰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MMPs抑制活性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试剂与仪器
        2.2.2 合成路线
        2.2.3 合成步骤
        2.2.3.1 化合物8a-8u的合成
        2.2.3.2 化合物9a-9u的合成
        2.2.4 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测定
        2.2.5 分子对接
        2.2.6 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
        2.2.7 体外抗迁移活性测试
        2.2.8 细胞周期分析
        2.2.9 细胞凋亡分析
        2.2.10 AO/EB染色分析
        2.2.11 数据显着性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体外MMPs抑制活性检测及构效关系分析
        2.3.2 分子对接
        2.3.3 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2.3.4 化合物8k抑制HepG2细胞迁移
        2.3.5 细胞周期分析
        2.3.6 化合物8k诱导HepG2细胞凋亡
        2.3.7 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双磷酸酯脱氢松香酸硫脲衍生物的合成及药理活性评价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试剂与仪器
        3.2.2 合成路线
        3.2.3 合成步骤
        3.2.3.1 化合物4的制备
        3.2.3.2 化合物6a-6k的制备
        3.2.4 药理活性测试
        3.2.4.1 体外细胞毒性检测
        3.2.4.2 细胞凋亡分析
        3.2.4.3 Hoechst 33258染色分析
        3.2.4.4 AO/EB染色分析
        3.2.4.5 活性氧(ROS)测定
        3.2.4.6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3.2.4.7 caspase-3和-9活性测定
        3.2.4.8 细胞周期分析
        3.2.4.9 Western Blotting分析
        3.2.4.10 CDK2酶测定
        3.2.4.11 分子对接
        3.2.4.12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构效关系分析
        3.3.2 化合物6e诱导SK-OV-3细胞凋亡
        3.3.3 化合物6e诱导SK-OV-3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表征
        3.3.4 化合物6e诱导ROS产生
        3.3.5 化合物6e诱导线粒体途径依赖性凋亡
        3.3.6 化合物6e激活半胱蛋白酶和释放细胞色素c
        3.3.7 化合物6e诱导促凋亡蛋白和抗凋亡蛋白的表达
        3.3.8 细胞周期的分析
        3.3.9 分子对接
        3.3.10 CDK2抑制活性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功能化侧链的熊果酸苯胺衍生物作为NF-κB抑制剂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料、试剂与仪器
        4.2.2 合成路线
        4.2.2.1 制备化合物2Y的一般程序
        4.2.2.2 制备化合物3Y的一般程序
        4.2.2.3 制备化合物5Y的一般程序
        4.2.3 细胞毒活性测定
        4.2.4 抑制TNF-α诱导的NF-κB活化测试
        4.2.5 分子对接
        4.2.6 细胞凋亡分析
        4.2.7 细胞周期分析
        4.2.8 Hoechst 333258测定
        4.2.9 蛋白质印迹
        4.2.10 NF-κB DNA结合试验
        4.2.11 数据显着性分析
    4.3 结果和讨论
        4.3.1 体外细胞毒活性
        4.3.2 抑制NCI-H460肺癌细胞中TNF-α诱导的NF-κB活化
        4.3.3 对接模型
        4.3.4 化合物5Y8抑制NF-κB/DNA结合
        4.3.5 选择的化合物对耐药细胞系的影响
        4.3.6 化合物5Y8抑制NCI-H460细胞中TNF-α-TAK1-NF-κB信号级联反应
        4.3.7 化合物5Y8诱导NCI-H460细胞凋亡
        4.3.8 细胞周期分析
        4.3.9 Hoechst 33258对NCI-H460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表征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积雪草酸1,2,3-三唑衍生物阻断NF-κB活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原料、试剂与仪器
        5.2.2 合成路线
        5.2.3 积雪草酸衍生物的合成
        5.2.3.1 化合物5a-5h的合成
        5.2.3.2 化合物6a-6l的合成
        5.2.4 抑制TNF-α诱导的NF-κB活化测试
        5.2.5 NF-κB DNA结合试验
        5.2.6 SPR分析
        5.2.7 分子对接
        5.2.8 免疫荧光染色
        5.2.9 细胞毒活性测定
        5.2.10 细胞凋亡分析
        5.2.11 细胞周期分析
        5.2.12 Hoechst 333258测定
        5.2.13 蛋白质印迹
        5.2.14 Transwell迁移试验
        5.2.15 数据显着性分析
    5.3 结果和讨论
        5.3.1 体外抑制TNF-α诱导的A549肺癌细胞NF-κB活化
        5.3.2 分子对接
        5.3.3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测定
        5.3.4 化合物6k抑制NF-κB/DNA结合
        5.3.5 化合物6k抑制NF-κB易位至细胞核
        5.3.6 化合物6k抑制IKKβ和IκBα磷酸化的活性
        5.3.7 体外细胞毒活性
        5.3.8 化合物6k诱导A549细胞凋亡
        5.3.9 AO/EB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
        5.3.10 化合物6k在体外抑制A549细胞的迁移
    5.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题录

(8)基于2,2′-联吡啶-3,3′-二羧酸-1,1′-二氧化物配体构筑的Zn(Ⅱ)和Cd(Ⅱ)配合物结构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配位聚合物的应用
        1.2.1 气体吸附与分离
        1.2.2 催化应用
        1.2.3 荧光和化学传感
        1.2.4 生物医药应用
    1.3 基于2,2′-联吡啶-3,3′-二甲酸-1,1′-二氧化物配合物最新研究进展
    1.4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成果
第二章 基于H_2bpdado构筑的Zn(Ⅱ)和Cd(Ⅱ)配位聚合物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3 配体H_2bpdado和配合物1-9 的合成与测定
        2.3.1 配体H_2bpdado的合成
        2.3.2 配合物1-9 的合成
        2.3.3 配合物晶体结构的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配合物1-9 的结构描述
        2.4.2 配合物1-9 的粉末X-射线(PXRD)研究
        2.4.3 配合物1-9 的热稳定性(TGA)分析
        2.4.4 配合物1 和配合物8 的吸附性能研究
        2.4.5 配合物1-9 的荧光性质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配合物1-9催化合成四嗪类衍生物的催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
    3.3 实验步骤
        3.3.1 四嗪类化合物的合成步骤
        3.3.2 四嗪类化合物晶体的制备
        3.3.3 四嗪类化合物晶体的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实验条件探索及优化
        3.4.2 反应底物拓展
        3.4.3 四嗪类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3.4.4 四嗪类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3.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9)新型磷光主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1.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原理
    1.4 磷光主体材料的设计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及研究内容
    1.6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二苯并[g,p](?):构建高效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新型分子骨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所有药品及试剂
        2.2.3 材料合成
        2.2.4 器件制备及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材料合成
        2.3.2 热稳定性
        2.3.3 光物理性质
        2.3.4 电化学行为
        2.3.5 电荷传输性能
        2.3.6 电致发光性能
    2.4 本章小结
    2.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双螺、螺桨烷:构建高效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新型分子骨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所有药品及试剂
        3.2.3 材料合成
        3.2.4 器件制备及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材料合成
        3.3.2 热稳定性
        3.3.3 光物理性质
        3.3.4 电化学行为及理论模拟
        3.3.5 电致发光性能
    3.4 本章小结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螺双[二苯并[b,e][1,4]硅杂哌啶]:构建高效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新型分子骨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所有药品及试剂
        4.2.3 材料合成
        4.2.4 器件制备及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材料合成
        4.3.2 热稳定性
        4.3.3 电化学行为及理论模拟
        4.3.4 光物理性质
        4.3.5 晶体结构
        4.3.6 电致发光性能
    4.4 本章小结
    4.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高效o-D-π-A型芳胺/芳基磷氧杂化主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器件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仪器
        5.2.2 实验所有药品及试剂
        5.2.3 材料合成
        5.2.4 器件制备及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材料合成
        5.3.2 热稳定性
        5.3.3 光物理性质
        5.3.4 电化学行为及理论模拟
        5.3.5 电荷传输性能
        5.3.6 电致发光性能
    5.4 本章小结
    5.5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新型高效咔唑类主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器件应用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仪器
        6.2.2 实验所有药品及试剂
        6.2.3 材料合成
        6.2.4 器件制备及测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材料合成及表征
        6.3.2 热学性能
        6.3.3 光物理性质
        6.3.4 电化学行为及理论模拟
        6.3.5 电致发光性能
    6.4 本章小结
    6.5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基于9,10-二氢吖啶的新型磷光主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器件应用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实验仪器
        7.2.2 实验所有药品及试剂
        7.2.3 材料合成
        7.2.4 器件制备及测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材料合成及表征
        7.3.2 热学性能
        7.3.3 光物理性质
        7.3.4 电化学行为及理论模拟
        7.3.5 电致发光性能
    7.4 本章小结
    7.5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基于不同螺芴体系的主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器件应用
    8.1 引言
    8.2 实验部分
        8.2.1 实验仪器
        8.2.2 实验所有药品及试剂
        8.2.3 材料合成
        8.2.4 器件制备及测试
    8.3 结果与讨论
        8.3.1 材料合成
        8.3.2 热稳定性
        8.3.3 光物理性质
        8.3.4 电化学行为及理论模拟
        8.3.5 电致发光性能
    8.4 本章小结
    8.5 参考文献
第九章 9-硅芴、9-锗芴:构建高效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新型分子骨架
    9.1 引言
    9.2 实验部分
        9.2.1 实验仪器
        9.2.2 实验所有药品及试剂
        9.2.3 材料合成
        9.2.4 器件制备及测试
    9.3 结果与讨论
        9.3.1 材料合成
        9.3.2 热稳定性
        9.3.3 光物理性质
        9.3.4 电化学行为及理论模拟
        9.3.5 电致发光性能
    9.4 本章小结
    9.5 参考文献
第十章 总结及展望
    10.1 总结
    10.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10)Ru多联吡啶配合物的合成、性质及与DNA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及缩写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核酸的基本结构
    1.3 钌多联吡啶配合物与 DNA 的相互作用
        1.3.1 Ru 多联吡啶配合物与 DNA 的作用方式
        1.3.2 Ru 配合物与 DNA 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
    1.4 多联吡啶配体及金属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1.4.1 2,2'-联吡啶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1.4.2 1,10-菲咯啉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1.4.3 三联吡啶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1.5 钌多联吡啶配合物与 DNA 相互作用的应用前景
        1.5.1 DNA 分子光开光
        1.5.2 抗癌作用
        1.5.3 DNA 结构探针
        1.5.4 光裂解试剂
    1.6 选题意义与展望
第二章 2,3-二苯基吡嗪[1,10]菲咯啉衍生物及其钌配合物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药品与仪器
    2.3 2,3-二苯基吡嗪[2,3-f][1,10]菲咯啉衍生物的制备及其表征
        2.3.1 5,6-二酮-1,10 邻菲咯啉的制备及其表征
        2.3.2 5,6-二肟-1,10 邻菲咯啉的制备及其表征
        2.3.3 5,6-二胺-1,10 邻菲咯啉的制备及其表征
        2.3.4 2,3-二(4-氟苯基)吡嗪[2,3-f][1,10]菲咯啉(BFPP)的合成与表征
        2.3.5 2,3-二(4-氯苯基)吡嗪[2,3-f][1,10]菲咯啉(BCPP)的合成与表征
        2.3.6 2,3-二(4-溴苯基)吡嗪[2,3-f][1,10]菲咯啉(BBPP)的合成与表征
    2.4 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4.1 cis-[Ru(bpy)_2Cl_2]·2H_2O 的合成
        2.4.2 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表征
    2.5 配合物的晶体学数据
        2.5.1 单晶的培养
        2.5.2 结果与讨论
    2.6 配合物的性质
        2.6.1 配合物溶液的配制
        2.6.2 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2.6.3 配合物的荧光光谱
    2.7 配合物与 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
        2.7.1 溶液的配制
        2.7.2 实验方法
        2.7.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2,2'-联吡啶衍生物及其钌配合物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原料和仪器
    3.3 2,3-二苯基吡嗪[2,3-f][1,10]菲咯啉(dptatp)的合成
        3.3.1 苯偶酰的合成与表征
        3.3.2 二芳基吡嗪[2,3-f][1,10]邻菲咯啉(dptatp)的合成与表征
    3.4 2,2'-联吡啶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3.4.1 4,4'-二硝基-2,2'-联吡啶的合成及其表征
        3.4.2 4,4'-二甲氧基-2,2’-联吡啶的合成及其表征
        3.4.3 4,4'-二溴-2,2'-联吡啶的合成及其表征
    3.5 配合物的合成
        3.5.1 cis-Ru(4,4'-2R-2,2'-bpy)_2·Cl_2·2H_2O 的合成
        3.5.2 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3.6 配合物的性质
        3.6.1 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
        3.6.2 配合物的荧光光谱
    3.7 配合物与 DNA 的相互作用
        3.7.1 溶液的配制
        3.7.2 实验方法
        3.7.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具有抗肿瘤活性的6,7-二氰基-二吡啶基[2,2-d:2′,3′-f]喹喔啉合钴 (II)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与DNA结合的研究(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具有抗菌活性的新型喹恶啉-N1, 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和作用机制研究[D]. 张鹤营.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2]喹喔啉酮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的研究[D]. 张野. 南华大学, 2021
  • [3]稀土及过渡金属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及生物相互作用研究[D]. 任雅雯. 南昌大学, 2020(01)
  • [4]喹啉衍生物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D]. 刘辰思.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5]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能级调控及其在光电器件和诊疗领域的应用[D]. 万清.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6]四苯乙烯类AIE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D]. 陆治香. 云南大学, 2019
  • [7]基于多靶点策略的松香二萜和五环三萜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黄日镇. 东南大学, 2019(05)
  • [8]基于2,2′-联吡啶-3,3′-二羧酸-1,1′-二氧化物配体构筑的Zn(Ⅱ)和Cd(Ⅱ)配合物结构及性质研究[D]. 和鹏秀. 西北大学, 2019(06)
  • [9]新型磷光主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应用[D]. 刘向阳. 苏州大学, 2019(04)
  • [10]Ru多联吡啶配合物的合成、性质及与DNA作用的研究[D]. 童蓉蓉. 江南大学, 2014(02)

标签:;  ;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 6,7-二氰基-联吡啶[2,2-d:2',3'-f]喹喔啉钴(II)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DNA结合研究(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