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赵丽[1](2021)在《土地功能及其变化研究 ——以河北唐县未利用地开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土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长期以来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强调经济产出,而除产出外的土地其他功能被一度弱化,以致目前面临着严重的土地质量退化、土壤侵蚀加重、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问题。出现这种现象的外在因素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强烈需求导致,而其产生的内因是由于人类对土地自身所具备的功能认识不全面。同时,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未利用地开发成为补充土地需求缺口的重要途径。因此,认识和掌握土地功能,探究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功能变化,对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意义重大。目前土地功能研究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国内外学者在土地功能分类、评价与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但由于土地功能复杂度高、综合性强、识别困难等原因,存在土地功能内涵界定尚未统一,分类不全面、功能识别相对薄弱等问题,尚未形成系统的土地功能理论体系。同时,对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功能变化的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本文依托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数学模型法、调查研究法、空间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从土地功能概念内涵、土地要素-结构-秩序-功能理论体系、土地功能分类等方面对土地功能展开理论研究,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河北省唐县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功能变化进行实例研究,系统探究土地功能及其变化规律。旨在推动土地功能的理论研究,为区域土地综合功能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经过土地功能理论探索,建立了土地要素-结构-秩序-功能理论框架。依托系统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界定了土地、土地结构、土地秩序、土地功能概念,系统解析了土地要素、土地结构、土地秩序与土地功能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土地要素、结构、秩序与土地功能之间函数关系式与概念关系图。土地功能是土地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系统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土地要素、土地结构、土地秩序与土地功能关系简述为,土地功能由土地组成要素、土地结构、土地秩序和外界环境共同决定。土地系统是由要素有机联系形成的整体,要素间有机联系的内在表现形式反映着土地结构,受环境影响(涨落因素)形成一定的土地秩序,决定着土地功能。(2)对土地功能进行了分类,构建了土地功能识别体系和土地功能测算体系。遵循科学性、主导性、系统性、可量化、实用性、可扩充性等土地功能分类原则,依据土地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将土地功能划分为生产功能、原材料供给功能、支撑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和历史记载功能6大类,20小类。基于要素-结构-秩序-功能框架,确定了各类土地功能要素的指标体系。深入剖析了土地功能特征,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动态性、强烈的地域性、活跃的人为性和受多因素影响性等特征。综合气候、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土壤和生物等土地要素,对不同地域相应要素组合条件下的土地功能进行了识别解析,构建了土地功能识别体系,并优化提取了土地各功能识别的关键要素。确定评估各类功能的主要量化指标和影响因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科学规范了各单项功能测算方法,构建了土地功能测算体系。(3)采用“主导因素+限制因素”法综合确定了研究区土地功能类型;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情况,掌握未利用地变化的来源和去向。结果显示,土地功能类型中占比最大的是A1CDEF,即陆生植物生长功能+支撑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历史记载功能,该类功能类型占区域土地面积的26.94%,对应土地条件为坡度<25°、土层厚度>10cm的未利用地。研究区南部土地功能类型组合主要为A1C2DC1EF、CEDA1F和A1CDEF,即以土地生产功能和支撑功能为主,辅以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和历史记载功能;研究区西北部土地功能类型组合主要为A1CDEF、A1DEC1C2F和A1CEDF,即以土地陆生植物生长功能、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为主。唐县2000-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显着,耕地、林地、草地、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显着增加,交通用地、水域面积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未利用地面积急剧下降。2000-2018年未利用地面积降幅25.87%。未利用地转出方向主要为草地、耕地、林地、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占未利用地转出总面积的97.28%。转入来源主要为林地、草地和耕地,占转入未利用地总面积的91.68%。(4)以唐县未利用地为研究对象,在县域尺度上,量化了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生产功能、生态功能,明确了其关键影响因素。生产功能主要从通过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表征,生态功能从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持功能、气候调节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角度,通过In VEST模型进行了量化。以研究区2000年未利用地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分析了唐县未利用地开发前(2000年)、未利用地开发后(2007年、2018年)土地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变化。2000年、2007年和2018年研究区未利用开发前后NPP总量分别为38.45×1010g C、36.44×1010g C和41.05×1010g C。2000-2018年NPP整体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高程、气温、降水对NPP空间分布的影响较大。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持功能、气候调节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功能均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影响水源涵养功能的关键因素是降水、蒸散和高程;土壤保持功能和气候调节功能的关键影响因素是降水、坡度、高程和植被覆盖;生物多样性功能则主要受土地利用类型和生物因素(人类活动)影响。各功能变化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直接相关。(5)在地块尺度上,量化了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的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阐明了未利用地开垦后相关要素指标的变化趋势。以开垦前的未利用地(以荒草地为主)为对照,分别从不同开垦年限的耕地,以及开垦为不同利用方式的园地、林地、耕地两个角度,对其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土地生产功能来看,作物产量随开垦年限增加呈抛物线式变化,开垦10年产量达到最大值,为7172.51kg/hm2,之后产量有所下降并趋于稳定。耕地生产的产品价值明显低于园地和林地。从土地生态功能来看,随开垦年限的增加,耕地水源涵养功能总体呈增加趋势,气候调节功能呈先增加再降低再增加的趋势,生物多样性功能呈降低趋势。与开发前的荒草地相比,开垦后耕地的水源涵养功能在前期(开垦1-6年)有所降低,后期(开垦15-20年)耕地水源涵养功能与其水平相当;开垦后耕地的气候调节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功能均高于荒草地。开发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生态功能比较来看,耕地、林地相对于园地、荒草地总体较高。土壤理化性状中的土壤孔隙度、团聚体、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是微观尺度上影响土地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本文构建的土地要素-结构-秩序-功能理论框架和土地功能识别体系与测算体系为更深入认识和掌握土地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要素条件组合角度进行土地功能类型确定,可为区域土地未来利用方向提供依据,研究区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同时在不同尺度下关键影响因素不同。
赵金[2](2021)在《一年两熟区小麦密行种植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区域分布广泛,产量位居粮食作物第二,保证其高产、稳产,对维护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播种质量差,由于排种器结构导致播种均匀性差,拥挤的小麦形成“疙瘩苗”,使小麦没有足够的生长空间,而漏播导致麦田出现缺苗断垄现象;小麦播种机现有传动机构导致播种机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容易出现打滑现象,影响播种效果,且作业效率低,镇压效果差;目前的小麦排种器进行高速作业还会出现充种困难的问题。其次,黄淮海地区采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小麦生产中由于冬前积温不足导致小麦分蘖不足,从而影响小麦亩穗数,限制了小麦产量的提高。再次,生产中存在农机农艺融合不充分的问题。通过对种子进行力学分析,对排种器进行了结构设计,应用EDEM离散元软件和Design-Expert 8.0.6软件进行了仿真试验,完成了差速充种沟式小麦排种器参数的优化。将优化后的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进行了台架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转速为60r/min,弧形挡板固定在排种器端盖上,充种沟隔板间长度、充种沟宽度、充种沟高度分别为8.00、6.00、5.00mm,弧形挡板凸起斜度为42.68°时,粒距合格率为81.67%,重播率为12.50%,漏播率为5.83%,排种器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为32.32%,结果与仿真试验结果一致。小麦密行播种机采用了创新研制的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该排种器利用差速原理提高了充种率,采用种沟内设置隔板实现了单粒排种。对采用该排种器的7.5cm行距小麦播种机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试验以及台架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小麦密行播种机可实现小麦定行距、定株距、定播深的精量播种,减少小麦苗期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小麦冬前分蘖数,同样水肥条件下可实现增产效果。通过力学分析、结构分析等方法分别对整机结构、开沟装置、驱动装置以及对行镇压装置进行了设计、计算。试制完成的小麦密行播种机通过田间试验表明:7.5cm行距的小麦密行播种机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通过性;经田间试验测得粒距合格率、重播率、漏播率、合格粒距变异系数、播种深度合格率均符合标准。优化后的小麦密行播种机在保证作业质量的前提下,田间实测作业行驶速度可达8.46km/h,提高了播种效率。采用小麦密行种植技术,可实现冬前封垄,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越冬后可以提高土壤含水率:7.5cm行距小麦地0~60cm 土壤含水率的平均值为9.12%,对照15 cm行距小麦地土壤含水率平均值为8.24%。通过随机抽取样点取样查苗可知,7.5cm行距种植小麦,可使小麦分蘖个数、次生根条数、干物质重以及产量的值均优于对照15cm行距小麦,经小麦田间实收测产结果表明:7.5cm行距较15cm行距小麦增产9.22%。文中通过多年多点对小麦密行播种机进行田间试验,统计增产量分布情况,初步探索了小麦密行播种机随经纬度变化的增产规律。文中针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由于积温原因造成小麦冬前分蘖不足,进而影响产量的问题,提出并验证了小麦密行种植技术,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了小麦密行种植的增产机理,验证了“缩行均株”小麦播种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小麦个体生长优势,具有“以光补温”的理论效果。多年多点的田间试验证明小麦密行种植技术具有增加小麦冬前分蘖个数,提高产量的显着效果。针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提出了“小麦8密1稀播种+玉米对行免耕播种”技术模式,通过利用导航技术可实现精准对行,既可以减少玉米播种作业时机具因破除根茬造成的多余动力损耗,又可以减少机具对土壤的扰动,对提高播种一致性和保持土壤水分有积极作用。通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导航拖拉机、无人驾驶拖拉机进行田间对行播种的玉米播深一致性变异系数为7.26%。
徐新玉[3](2020)在《小麦农家品种抗叶锈基因检测及W014204成株抗叶锈和条锈QTL分析》文中认为小麦锈病是危害我国小麦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自建国以来,小麦叶锈病与条锈病均发生过多次病害流行,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防治该病害最为经济、健康和有效的方式是种植抗病品种。本研究主要包括小麦农家品种抗叶锈性基因鉴定和小麦品种W014204成株抗叶锈病、条锈病QTL分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在苗期利用19个不同毒力的叶锈菌生理小种,接种36个含有已知抗叶锈基因载体品种和待测小麦品种,根据载体品种对不同叶锈菌生理小种的反应型,推导待测品种中可能含有的抗叶锈病基因。同时利用与已知抗叶锈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验证基因推导结果。成株期接种强毒力的叶锈菌混合生理小种,田间调查严重度与普遍率,根据国家行业标准筛选出慢锈性品种。综合基因推导与分子标记检测两种方法,在71份小麦农家品种中共检测到8个抗叶锈病基因。其中,5个品种含有Lr1;1个品种含有Lr10;1个品种含有Lr13;1个品种含有Lr14b;8个品种含有Lr26;17个品种含有Lr34;5个品种含有Lr37;20个品种含有Lr46。综合两年田间调查数据,共筛选到27份慢锈性品种。第二部分,W014204为CIMMYT引进品种,在田间对小麦叶锈病与条锈病均有良好的抗性,因此推测该品种中含有成株抗锈性基因,并对其进行抗锈性QTL定位将以W014204为母本,感病品种郑州5389为父本,采用单粒传法构建的含有214个家系的RIL群体,分别于2015-2016年度、2016-2017年度种植于河北保定及四川绵阳试验田,以及2018-2019年度种植于四川绵阳试验田,人工接种条锈菌混合生理小种,并调查最终严重度。另一方面于2018-2019年度种植于河北保定和河南周口试验田,人工接种叶锈菌混合生理小种并调查最终严重度。利用SSR标记与SNP技术对整个群体进行基因分型,结合田间数据,利用Map Manager QTXb20和QTL Icimapping 4.0软件进行遗传图谱的构建与QTL分析。本研究共定位到5个QTL位点,其中位于1BL上的QTL位点兼抗叶锈病与条锈病,解释了 9.7%-16.2%的表型变异,经检测该位点为Lr46/Yr29;位于2A染色体上的抗条锈QTL位点,在3个条锈环境中检测到,解释了6.4%-7.6%的表型变异,经分析可得该位点为新的成株抗条锈QTL位点;位于2BS染色体上的抗叶锈QTL位点,在2个叶锈环境中检测到,解释了 8.8%-14.2%的表型变异,经分析可得该位点为Lr48;位于5BL染色体上抗条锈QTL位点,在3个条锈环境中检测到,解释了 6.7%-7.2%的表型变异,该位点是否为新的抗条锈QTL位点需进一步验证:位于5BL染色体上抗叶锈QTL位点,在2个叶锈环境中检测到,解释了 8.4%-9.7%的表型变异,经分析可得该位点为新的成株抗叶锈QTL位点。综上,本研究在71份小麦农家品种中共检测到8个已知抗叶锈病基因,筛选得到27份慢锈性品种,可为今后抗源的选择和利用提供依据;在W014204/郑州5389RIL群体中定位到5个成株抗叶锈和条锈QTL位点。经分析,有2个为新的成株抗锈性QTL位点,可为今后精细定位与图位克隆奠定基础。
杨芹[4](2020)在《从都察院到平政院(1901-1916) ——清末民初的官员监督与惩戒》文中研究说明都察院是清代专门的监察机关,上以启沃君心,中以纠劾官邪,下以舒表民志,在朝廷治理中发挥独特作用。都察院之职由各道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等科道言官行使,他们“匡君德,儆官邪,达民情”,地位清要,享有威权。迨至清末新政时期,科道不仅继续弹劾贪墨权贵,揭参违法官吏,而且就新政改制发表卓见,还通过处理吏民申冤,监督地方,为中央集权助力。然而,因内外交困启动的新政,很快走上仿行西法、改革官制的快车道,传统的六部九卿、翰詹科道官制受到巨大冲击。就都察院而言,倡议裁撤者有之,反对裁改者有之,主张都察院代下议院者颇有其人,提议改都察院为行政或惩戒裁判所者亦不乏。一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其中,左都御史陆宝忠、御史汪凤池、王步瀛、赵炳麟、江春霖等人颇多建言和运作,引人瞩目。这不仅反映出中外思想观念的杂糅和碰撞,也意味着监察体制的新旧转型即将来临。尽管直至辛亥革命爆发都察院仍然存留,但其编制和人员大为缩减,影响力也颇见式微。1912年民国成立,除旧布新,都察院被大总统袁世凯下令裁撤。但是,官员的监督和惩戒仍是亟待考虑的问题。1914年平政院设立,附设肃政厅,专司纠弹官吏。一方面,平政院评事和肃政史颇多前清科道出身,肃政厅与都察院设置相仿,职能相近,可见新旧监察制度的延续性。另一方面,肃政厅设在平政院,除弹劾以肃政史的名义,其他公文往来冠以平政院,并非完全独立的机构。肃政史依据纠弹法案行使职权,对弹劾案件进行调查取证,由平政院审理,再依违法还是犯罪,分别由文官高等惩戒委员会惩处或法庭裁判,最后上呈大总统定夺。这不同于前清由堂官、督抚查核,吏部议处的程序。因此,民初的机构分工更加凸显分权制衡,更加追求弹劾与惩戒程序的司法化,在行政案件的审理上初步实现了近代转型。进言之,平政院并非具有裁决权的审判机关,其对官员赃私案构成犯罪的审理后,交大理院裁决执行;对官员渎职违法应予惩戒的交惩戒委员会处分。平政院仅为接收行政案件的机构,对一些行政决定做出维持或者撤销、变更的决定,对官员违法情事不具有裁决权。因此,平政院设立之初职务较为清简,与惩戒委员会、肃政厅之间也存在权限之争。不论在职权还是公署的争取上,平政院都频频落败。后来平政院长周树模改任文官高等惩戒委员会委员长以后,要求各省呈劾属员的案件交付惩戒委员会惩戒,不必再交平政院审理;加以司法官惩戒委员会、审计官惩戒委员会相继成立,官员惩戒的专门化逐渐实现。伴随着袁世凯政权的起落,肃政厅从1914年设立到1916年裁撤。此期延续传统监察制度与仿行西式建制并行,是旧制度与新举措交汇之时。从都察院到平政院肃政厅,从御史到肃政史,从台规到纠弹法,名称的变化不仅蕴含着制度变迁的内在机理,也反映着由帝制到共和的政治体制变革。但改革背后一直不变的主题,就是对官员的监督与惩戒。中国历来重治吏,通过各种方式掌握大小官吏的动向,监督一切官吏,监督官吏的一切。这是中国古代治吏的传统情形,是巩固皇权的重要手段。这种治吏的方式发展到清代,历经清末民初的改革,不仅机构形式有所不同,而且职能也多有改变。本文从清末都察院的改革切入,从都察院上奏纠弹、审判覆核、申冤呈请到肃政厅专职弹劾,再到平政院受理诉讼、惩戒委员会职司惩处,挖掘制度变化的复杂性、丰富性与内在的张力。在各个事件中探寻真相,揭示机构的制度设计与运行状况,以期展现1901-1916年间官员监督与惩戒制度的延续、改革和探索。
袁耀辉[5](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姚竟发[6](2020)在《智能农机协同作业路径优化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土地流转政策的逐步推进,农田实现了集中规模化经营,农艺、农作物种植、农机作业等各项措施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目前,现代化智能农机已经开始逐步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但是机群在农田内的作业路径优化问题仍未得到改善。机群在进行作业时,按照农户机械化作业经验,一般采用梭型作业、向心作业或离心作业方式,农机在地头转弯距离过小或过大,不仅作业成本高、作业难度大,而且单台农机进行大规模农田作业,发生故障时要暂停农田作业,极大的影响作业进度;由于机手操作不当等原因,作业过程中,农机作业状态经常发生改变,不能严格按照预先规划好的路径进行作业;参与农田作业的机群如果型号不同,作业幅宽、作业速度均不相同,采用并排作业,经常会发生作业冲突、作业结束时间不一致等问题。因此,研究如何合理、有效的优化农机作业路径,既可提高作业效率,又降低了作业成本,对农户和机手来说,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同时作业路径优化技术服务于无人驾驶领域,对农机实现无人驾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本论文将农机作业路径优化作为研究对象,并利用车辆路由问题模型以及现代启发式优化算法,针对不同情况的农机作业,提出了四种农机作业路径优化算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单农机进行大规模农田作业存在的问题,针对该问题,以总转弯距离最短为规划目标,构建了一种单农机作业路径规划模型,提出了一种单农机作业路径规划算法。算法对初始化作业路径进行了贪心优化,对作业路径寻优过程进行了多普勒降温策略。算法对多种矩形农田、多种梯形农田及多种农机参数进行了试验,与其它优化算法对比,本论文提出的优化算法具有更高的寻优效率和优化性能。(2)针对机群作业冲突问题,构建了机群协同作业路径规划模型,以作业时长和总作业时间综合最短为规划目标,同时考虑作业冲突,提出了一种机群协同作业路径规划算法,从算法寻优效率、作业时长、总作业时间以及有效农田作业能力四方面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高效的为机群协同作业提供合理路径。(3)针对机群作业状态发生改变的问题,分析了机群协同作业路径实时优化的特点,构建了机群协同作业路径实时优化模型;以作业时长和总作业时间综合最短为优化目标,提出了三种机群协同作业路径实时优化算法,从农机未发生故障、发生故障、故障修复三个作业阶段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农机作业状态发生改变时,三种算法均能实时、有效调整机群作业路径,通过算法对比,最终从三种优化算法中确定了最优算法。(4)针对异型机群作业参数不一致、作业冲突问题,将异型机群作业分为并排作业和剩余农田作业两个阶段,构建了异型机群协同作业路径实时优化模型,并排作业阶段以机群作业速度从大到小顺序作业为优化目标,剩余农田作业阶段以避免作业冲突、作业成本最低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异型机群协同作业路径实时优化算法。从机群作业速度未发生改变、作业速度变快、作业速度变慢三个角度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并排作业阶段,优化算法能有效的实时调整机群作业路径,避免了作业冲突,剩余农田作业阶段,优化算法能找到最优农机组合,实现了作业成本最低的优化目标。综上所述,本文系统的研究了智能农机作业路径优化问题,有效提高了农田作业效率、降低了农机作业成本,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研究智能农机作业及农机无人驾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蒋桐[7](2019)在《2013-2017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出版业》研究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文中认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是我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复印资料库之一,现已成为我国人文社科领域中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学术品牌。《出版业》作为其在编辑出版研究领域的分支,凝聚了编辑出版研究领域的最前沿、高水平的科研精粹。对《出版业》进行研究不仅能够很好地了解刊物的发展情况,更能从一个侧面反映编辑出版学科的发展。编辑出版学科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其学科发展进展、研究主客体、研究方法以及研究人员的特征等都值得关注。通过使用文献计量研究法,对《出版业》载文的源刊物及区域分布、基金论文情况、作者个体特征及合着情况以及关键词进行分析,结合《出版业》的定位和栏目设置等对近五年《出版业》的载文特征和选稿取向做了分析;同时,结合当前的研究探讨了编辑出版学科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向。从载文信息来看,编辑出版领域近五年发文总量不断增加,《出版业》载文量却呈下降趋势,但是基金论文比和篇均基金有相应提升,由此可见《出版业》对优质论文的聚集效应更加明显。这些论文的来源刊物较为固定,以编辑出版领域的核心刊物为主,澳门理工学院学报是专业核心刊物之外的重要转载来源。论文的来源地区则较为分散,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上海、湖北、江苏、浙江等地区是重点来源区。通过对《出版业》的作者特征分析,发现结构较为合理,整体素质较高,来自学界、业界以及政府机构的作者分布合理,大多具有博士学历或高级职称。但是科研产出水平偏低,作者合着规模和合着程度偏低,缺少核心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滞后,学术共同体的建设较为滞后。关键词聚类数据显示,当前编辑出版领域的研究主要围绕数字出版、期刊评价、编辑出版史、全民阅读以及体制改革五大主题展开,五年来研究不断聚焦和深入。但是各关键词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研究领域之间较为分散,虽然有较高频次的关键词,但是整体研究的集中度和深度都还较浅。呈现出应用导向的研究价值观,理论研究和史的研究较为薄弱,编辑出版领域的研究发展不均衡。
包亚君[8](2018)在《色板诱集法调查黄淮海产区花生田昆虫群落及优势种发生动态》文中指出黄淮海产区是我国花生重要种植区,花生虫害是影响花生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刺吸类害虫为害日益严重,制约着该产区花生产业的发展。为了明确花生田刺吸类害虫优势种,掌握其种群发生动态,有效防治该类害虫,本研究采用色板诱集法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对黄淮海产区4省7个地区花生田昆虫种类进行调查,明确了各地区花生田昆虫群落结构与优势害虫种类,掌握了优势种的发生动态,为该产区花生田优势害虫的科学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色板诱集法对黄淮海产区花生田昆虫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2017年和2018年分别诱集到昆虫106646头和193295头,共鉴定出67科93种,分别隶属于缨翅目、半翅目、双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和脉翅目6目。缨翅目昆虫在数量上占优势地位,2017年和2018年所占比例分别为58.15%和72.82%;科级阶元分析结果显示蓟马科为该产区花生田优势科昆虫,相对多度为30.77%-87.77%。2.对河北保定、山东烟台、山东潍坊、河南濮阳、河南开封、河南驻马店以及安徽合肥七个黄淮海地区花生田昆虫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七个地区多样性指数在0.68041.5839之间,均匀度指数在0.23570.5181之间,优势集中性指数在0.31320.7400之间,综合两年研究结果表明河北保定花生田昆虫群落多样性较高,群落较稳定;安徽合肥年度间昆虫群落多样性波动较大。3.黄淮海产区7个地区花生田68月昆虫群落多样性时间动态变化有差异,6月和8月昆虫群落多样性均较高。各地区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时间动态趋势一致,优势集中性指数变化趋势则相反。群落相似性系数Cj分析结果显示,2017年河北保定与河南开封、河南驻马店、安徽合肥,山东烟台与河南濮阳、安徽合肥,河南开封与河南驻马店、安徽合肥,河南驻马店与安徽合肥地区昆虫群落间Cj大于0.75,群落极相似;2018年山东烟台和河南开封群落相似性系数Cj为0.80,群落极相似。黄淮海产区花生田昆虫群落年度间组成差异较大。4.利用形态学特征与mtDNA COI条形码技术相结合对花生田蓟马种类进行鉴定,结果显示黄淮海产区花生田蓟马优势种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和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2017年和2018年西花蓟马优势度指数分别为0.21130.5990和0.42330.6528;花蓟马优势度指数分别为0.11420.2016和0.10690.2650,西花蓟马的优势度指数高于花蓟马,是黄淮海产区的蓟马优势种。5.西花蓟马(F.occidentalis)和花蓟马(F.intonsa)种群动态分析结果表明,黄淮海产区西花蓟马和花蓟马的高峰期为6月下旬至8月初。河北保定地区西花蓟马与花蓟马高峰期内种群数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西花蓟马种群数量高于花蓟马,为花蓟马数量的1.804.15倍。
张帆[9](2016)在《《<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文中认为《<清史稿·艺文志>补编》为近人武作成独力完成之作,对《清史稿·艺文志》进行了大量增补,共增补四部书一万零四百三十八种,其中子部小说类包括笔记、章回演义、弹词三属,共二百五十七部,而笔记小说之属包括《梦园丛说》、《奁史》、《瓮牖馀谈》、《遁窟谰言》等五十二部,多为反映社会现实的传奇、志怪及佚事杂俎等。据目前资料看来,这五十二部小说除《聊斋志异》得到充分研究之外,馀皆鲜有提及。《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影响极为深远,大批作者争相追随仿作,事实上,这五十二部小说中,即有不少是《聊斋志异》的仿作。这些书中亦不乏诸如《瓮牖馀谈》《重订西青散记》《谐铎》《京尘杂录》《耳食录》《梦厂杂着》《兰苕馆外史》等优秀之作,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由于资料的缺乏,关于这五十二部文言小说尚有不少存疑之处,比如《琐蛣杂记》与《六合内外琐言》的关系尚未明确等。因此,对于这52部小说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察很有必要。本文以上述五十二部作品为单位,以《<清史稿·艺文志>》着录顺序为次序,力求全面系统收集作家生平行迹、作品成书过程、历代官私书目以及历代文献中相关的着录、序跋、版本考订、作品内容等资料。每部作品资料后附按语,对所收材料进行校勘比误,并对作者生平行迹、主要着作及其版本、作品内容、版本流传等作简要述评,以表达整理者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张媛[10](2014)在《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研究》文中指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战略举措。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出了各项优惠、支持、鼓励政策。通过抓试点、搞示范,探索建立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园区,呈现出数量快速增加、建设形式丰富多样、科技含量明显提高、经营机制不断创新、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特点,推动了河北省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但与先进省份相比,在长远发展上存在定位不明确,在产业重点、建设布局上缺乏系统化,影响了园区经济、社会效益的更好发挥。本文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现状、取得的成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三方面入手剖析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现状,核心问题就是整体建设理念相对落后,总体规划不到位。采用比较分析法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定位、规划理念、建设目标、建设布局等六方面,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安新、青县、昌黎、承德、乐亭五个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规划进行深入比较分析。发现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编制中,首先以国家、地方政策和规划为依据,再结合县域的整体发展规划来定位自身的指导原则、发展思路、战略目标、空间布局及保障体系,做到与政策规划良好的承接与融合,形成一个科学严谨的规划体系;各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和农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园区布局开放,特色鲜明,形式多样,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具有代表性;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规划理念、规划总目标、具体目标,规划布局是紧密相连的。在此基础上,从功能定位与分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科技开发与示范、组织管理与评价、综合效益五方面对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提出建议。
二、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土地功能及其变化研究 ——以河北唐县未利用地开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地功能内涵与分类 |
1.2.2 土地功能评价 |
1.2.3 土地功能变化与影响因素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5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2 理论基础与数据处理 |
2.1 理论基础 |
2.1.1 系统理论 |
2.1.2 耗散结构理论 |
2.1.3 协同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县域尺度数据 |
2.2.2 土壤实验数据 |
2.2.3 作物产量、生物量和林地蓄积量测定 |
2.2.4 数据处理 |
3 土地功能理论探索 |
3.1 土地、土地功能概念与特征 |
3.1.1 土地概念 |
3.1.2 土地功能概念 |
3.2 土地要素-结构-秩序-功能框架 |
3.2.1 土地要素 |
3.2.2 土地结构 |
3.2.3 土地秩序 |
3.2.4 土地要素、结构、秩序与土地功能关系 |
3.3 土地功能类型划分 |
3.3.1 土地功能分类目的 |
3.3.2 土地功能分类原则 |
3.3.3 土地功能类型划分 |
3.3.4 土地功能特征 |
3.4 土地功能识别 |
3.4.1 土地功能识别说明 |
3.4.2 土地功能识别关键要素 |
3.4.3 土地功能识别体系 |
4 土地功能测算体系探究 |
4.1 土地生产功能测算 |
4.1.1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4.1.2 主要测算模型 |
4.2 土地原材料供给功能测算 |
4.3 土地支撑功能测算 |
4.4 土地生态功能测算 |
4.4.1 气候、气体调节功能 |
4.4.2 水源涵养功能 |
4.4.3 土壤保持功能 |
4.4.4 生物多样性保持功能 |
4.4.5 养分循环功能 |
4.5 土地景观功能测算 |
4.5.1 景观美学功能 |
4.5.2 景观保育功能 |
4.5.3 景观连通功能 |
4.6 土地历史记载功能测算 |
5 河北省唐县土地功能识别与评价模型修订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地理位置 |
5.1.2 自然环境条件 |
5.1.3 社会经济条件 |
5.1.4 地块项目区条件 |
5.2 研究区功能识别 |
5.2.1 研究区土地各要素条件 |
5.2.2 研究区土地功能类型识别方法 |
5.2.3 研究区土地功能类型识别结果 |
5.2.4 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方向建议 |
5.3 基于要素-结构-功能框架的土地功能评价模型 |
5.3.1 土地功能评价模型选择 |
5.3.2 CASA模型原理与参数确定 |
5.3.3 InVEST模型原理与参数确定 |
6 唐县县域尺度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功能变化分析 |
6.1 唐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
6.1.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
6.1.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6.1.3 土地利用类型转换面积分析 |
6.2 土地功能变化分析 |
6.2.1 土地生产功能变化 |
6.2.2 土地生态功能变化 |
6.3 小结 |
7 唐县地块尺度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功能变化分析 |
7.1 土地生产功能变化分析 |
7.1.1 不同开垦年限耕地土壤条件与产量变化 |
7.1.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条件差异与生产功能分析 |
7.2 土地生态功能变化分析 |
7.2.1 不同开垦年限耕地生态功能 |
7.2.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地生态功能 |
7.3 讨论 |
7.3.1 不同开垦年限指标变化分析 |
7.3.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指标变化分析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与讨论 |
8.1.1 结论 |
8.1.2 讨论 |
8.2 论文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件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一年两熟区小麦密行种植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一年两熟区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小麦冬前积温不足影响分蘖 |
1.2.2 小麦播种质量差 |
1.2.3 农机农艺融合不够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小麦播种机国内发展现状 |
1.4.2 小麦播种机国外发展现状 |
1.5 黄淮海北部地区种植方式 |
1.6 小麦密行种植技术的提出 |
1.7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设计 |
2.1 小麦密行播种农艺要求 |
2.2 排种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2.2.1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结构 |
2.2.2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工作原理 |
2.3 关键部件的设计 |
2.3.1 充种沟的设计 |
2.3.2 双边交替充种旋转轮盘直径的设计 |
2.3.3 种沟隔板的分布 |
2.3.4 投种片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参数优化 |
3.1 种子在排种器内的受力分析 |
3.2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优化 |
3.2.1 虚拟仿真模型建立 |
3.2.2 仿真参数的选择 |
3.2.3 差速充种沟优化 |
3.2.4 充种沟尺寸优化 |
3.2.5 弧形挡板凸起斜度优化 |
3.2.6 仿真试验 |
3.3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台架试验 |
3.4 台架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1 弧形挡板固定位置对排种均匀性的影响 |
3.4.2 种沟尺寸对排种均匀性的影响 |
3.4.3 弧形挡板凸起斜度对排种均匀性的影响 |
3.5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田间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麦密行播种机的设计 |
4.1 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
4.1.1 整机结构 |
4.1.2 工作原理 |
4.2 小麦密行播种机部件设计 |
4.2.1 双圆盘开沟器的选用与设计 |
4.2.2 双圆盘开沟器分布设计 |
4.2.3 对行镇压轮的设计 |
4.2.4 电控播种系统设计 |
4.2.5 排种器减阻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小麦密行播种机田间试验 |
5.1 机具性能试验 |
5.1.1 试验条件 |
5.1.2 试验方法 |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 不同行距小麦苗期土壤含水率的对比 |
5.3.1 黄淮海地区降雨规律 |
5.3.2 土壤含水率对比 |
5.4 不同行距小麦产量对比 |
5.5 小麦密行播种机区域适应性试验 |
5.5.1 随经度提高增产幅度较大 |
5.5.2 随纬度提高增产幅度略小,但规律性较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小麦8密1稀播种+玉米对行免耕播种 |
6.1 小麦—玉米对行播种 |
6.2 无人驾驶作业机组参数 |
6.3 机组田间行走路径规划 |
6.3.1 机组转弯形式及其评价 |
6.3.2 主要行走方法及工作行程率 |
6.4 田间试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3)小麦农家品种抗叶锈基因检测及W014204成株抗叶锈和条锈QTL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小麦叶锈病与条锈病简介 |
1.2 小麦抗锈病基因分析方法 |
1.2.1 基因推导法 |
1.2.2 常规杂交法 |
1.2.3 集群分离法 |
1.2.4 遗传标记法 |
1.3 小麦抗叶锈病与条锈病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
1.3.1 小麦抗叶锈病基因研究进展 |
1.3.2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研究进展 |
1.4 小麦成株抗锈病QTL定位 |
1.4.1 QTL定位原理与材料的选择 |
1.4.2 QTL作图方法 |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植株 |
2.1.2 供试菌种 |
2.2 试验仪器与试剂 |
2.2.1 试验仪器 |
2.2.2 试验试剂 |
2.3 苗期抗性鉴定 |
2.3.1 菌种的纯化与保存 |
2.3.2 侵染型鉴定 |
2.4 小麦农家品种抗叶锈病分子标记检测 |
2.4.1 DNA提取与检测 |
2.4.2 PCR扩增与琼脂糖凝胶检测 |
2.5 田间数据的获取与分析 |
2.5.1 供试植株田间种植 |
2.5.2 田间人工诱发试验及病情指数调查 |
2.5.3 田间数据的整理与统计 |
2.6 W014204/郑州5389RIL群体成株抗锈性QTL分析 |
2.6.1 DNA提取 |
2.6.2 抗感小群体的构建 |
2.6.3 分子标记的筛选与SNP测序 |
2.6.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6.5 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苗期基因推导分析 |
3.2 分子标记检测结果 |
3.2.1 抗叶锈基因Lr1 (760bp)检测结果 |
3.2.2 抗叶锈基因Lr9 (1100bp)检测结果 |
3.2.3 抗叶锈基因Lr10 (310bp)检测结果 |
3.2.4 抗叶锈基因Lr19 (525bp)检测结果 |
3.2.5 抗叶锈基因Lr20 (542bp)检测结果 |
3.2.6 抗叶锈基因Lr24 (315bp)检测结果 |
3.2.7 抗叶锈基因Lr26 (1076bp)检测结果 |
3.2.8 抗叶锈基因Lr34 (150bp)检测结果 |
3.2.9 抗叶锈基因Lr37 (259bp)检测结果 |
3.2.10 抗叶锈基因Lr46 (520bp)检测结果 |
3.3 慢锈性品种筛选 |
3.4 W014204/郑州5389RIL群体成株抗叶锈和条锈分析 |
3.4.1 成株期严重度统计 |
3.4.2 SNP位点分布及SSR标记筛选 |
3.4.3 W014204成株抗锈性QTL定位和分析 |
4 讨论 |
4.1 小麦农家品种抗叶锈性鉴定 |
4.1.1 苗期抗叶锈性基因分析 |
4.1.2 成株期抗叶锈性基因分析 |
4.1.3 慢锈性品种分析 |
4.2 W014204/郑州5389RIL群体抗锈性QTL分析 |
4.2.1 W014204中兼抗叶锈和条锈的QTL位点 |
4.2.2 W014204中抗叶锈病QTL位点 |
4.2.3 W014204中抗条锈病QTL位点 |
5 结论 |
5.1 小麦农家品种抗叶锈基因鉴定及慢锈性品种筛选 |
5.2 W014204/郑州5389群体抗叶锈和条锈QTL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试验所用试剂 |
附录B 国际通用小麦叶锈菌的密码命名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4)从都察院到平政院(1901-1916) ——清末民初的官员监督与惩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价值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第一章 清末都察院的编制及职权 |
第一节 清末都察院的编制 |
一、1906年官制改革前的编制 |
二、1906年官制改革后的编制 |
第二节 清末都察院的规章 |
一、《钦定台规》的内容 |
二、台规与会典、例律的关联 |
三、台规的效力与意义 |
第三节 清末都察院的职权及其保障 |
一、都察院的职权 |
二、科道行使职权的方式 |
三、科道行使职权的保障 |
第二章 科道的纠弹与冤抑受理 |
第一节 官吏纠参与申冤的律例规定 |
一、被参官吏的处分之例 |
二、构成犯罪的处罚之律 |
三、被参官吏的宽免与申诉 |
第二节 科道对京官的纠弹 |
一、弹劾王公亲贵案 |
二、弹劾官员舞弊:以邮传部李德顺案和吏部受贿案为例 |
三、都察院堂官弹劾科道案 |
第三节 科道对外官的纠弹 |
第四节 清末都察院受理革员申冤 |
一、赴都察院呈控的案件总体情况 |
二、呈控人与当事人 |
三、都察院受理革员京控的程序 |
四、革员呈控的事由 |
五、京控的拟断与呈控的差异 |
六、革员呈控案的总体处理结果评析 |
七、都察院在革员京控案中的功用评析 |
小结 |
第三章 清末都察院的裁改争议 |
第一节 裁改的动因与起始 |
一、内忧外困的时势迫使变法改制 |
二、迎合预备立宪的需要 |
第二节 丙午官制改革前后都察院的裁改 |
一、丙午官制改革前左都御史陆宝忠整顿都察院的努力 |
二、丙午官制改革中都察院的改制方案 |
三、反对都察院裁改的理据 |
四、都察院官制初步厘订 |
五、都察院奏定整顿章程 |
第三节 都察院代下议院的争议 |
一、都察院代下议院的倡议 |
二、反对设下议院更改都察院 |
第四节 再次厘订台规 |
第五节 都察院裁改期间的民间舆论 |
一、报刊舆论 |
二、宋教仁的议论 |
小结 |
附录 清末科道对待新政的态度 |
第四章 都察院的裁撤与平政院的建立 |
第一节 都察院的末路与科道的去留 |
一、都察院的末路 |
二、科道的去留 |
第二节 平政院的设立及争议 |
一、平政院筹设的过程 |
二、平政院的设立与职权 |
三、平政院与文官高等惩戒委员会的争议 |
四、平政院与肃政厅的权限争议 |
第三节 肃政厅的设立、规章与职权 |
一、肃政史的产生 |
二、肃政厅的法规 |
三、肃政厅的职权与行使方式 |
第四节 肃政史的上奏建言与监察纠仪 |
一、上奏建言 |
二、监察政务 |
三、纠仪 |
小结 |
第五章 肃政史的弹劾与惩戒委员会的惩戒 |
第一节 民初官员弹劾与惩戒的法律规定 |
一、肃政史弹劾的范围 |
二、肃政史弹劾的程序 |
三、官员的惩戒机构、处分与开复 |
第二节 肃政史的弹劾案 |
一、肃政史弹劾之预闻 |
二、肃政史纠劾大员 |
三、肃政史弹劾赌博、种烟 |
四、肃政史弹劾中央部院案 |
五、肃政史弹劾巡按使 |
六、肃政史弹劾法官 |
七、肃政史弹劾知事案 |
八、肃政史平反冤案 |
第三节 文官高等惩戒委员的惩戒 |
一、文官高等惩戒委员会的惩戒程序 |
二、惩戒滥押、疏脱监犯的案件 |
三、惩戒由巡按使弹劾的其他案件 |
第四节 其他惩戒委员会的惩戒 |
一、司法官惩戒委员会 |
二、审计官惩戒委员会 |
小结 |
第六章 肃政厅的裁撤及后续 |
第一节 肃政厅的最后光景 |
一、肃政史奏劾复辟 |
二、肃政史弹劾筹安会及反对帝制 |
第二节 肃政厅裁撤始末 |
一、主要人物请辞 |
二、改制与合署办公 |
三、裁撤书记官及人员安置 |
四、废止法令 |
五、肃政史的流向 |
第三节 外界对于肃政厅肃政史的评价 |
一、对于肃政厅肃政史之质疑 |
二、对于平政院与肃政厅关系之论评 |
三、肃政厅裁撤之后的评议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5)《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选题缘起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相关说明 |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
2.7 小结 |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
4.1 俗语词概述 |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
4.5 小结 |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
5.8 小结 |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
7.3 小结 |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
8.1 语言学价值 |
8.2 文化学价值 |
8.3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智能农机协同作业路径优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相关作业路径优化技术研究 |
2.1 VRP基本理论 |
2.1.1 VRP问题构成要素 |
2.1.2 VRP问题分类 |
2.1.3 经典VRP问题模型 |
2.2 模拟退火算法 |
2.2.1 基本原理 |
2.2.2 相关要素 |
2.2.3 算法流程 |
2.3 禁忌搜索算法 |
2.3.1 基本原理 |
2.3.2 相关要素 |
2.3.3 算法流程 |
2.4 遗传算法 |
2.4.1 基本原理 |
2.4.2 相关要素 |
2.4.3 算法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3 单机作业路径规划算法研究 |
3.1 问题分析 |
3.2 模型构建 |
3.2.1 模型参数说明 |
3.2.2 问题形式化描述 |
3.3 SADG优化算法 |
3.3.1 算法设计 |
3.3.2 算法实现 |
3.4 试验数据与试验结果 |
3.4.1 试验数据 |
3.4.2 试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机群协同作业路径规划算法研究 |
4.1 问题分析 |
4.2 模型构建 |
4.2.1 模型参数说明 |
4.2.2 问题形式化描述 |
4.3 CFPO规划算法 |
4.3.1 算法设计 |
4.3.2 算法实现 |
4.4 试验数据与试验结果 |
4.4.1 试验数据 |
4.4.2 试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机群协同作业路径实时优化算法研究 |
5.1 问题分析 |
5.2 模型构建 |
5.2.1 模型参数说明 |
5.2.2 问题形式化描述 |
5.3 优化算法 |
5.3.1 算法设计 |
5.3.2 算法实现 |
5.4 试验数据与试验结果 |
5.4.1 试验数据 |
5.4.2 试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异型机群协同作业路径实时优化算法研究 |
6.1 问题分析 |
6.2 模型构建 |
6.2.1 模型参数说明 |
6.2.2 问题形式化描述 |
6.3 HAMCO优化算法 |
6.3.1 算法设计 |
6.3.2 算法实现 |
6.4 试验数据与试验结果 |
6.4.1 试验数据 |
6.4.2 试验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件 |
(7)2013-2017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出版业》研究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现状与思考 |
1.2.1 文献计量学概述及其应用研究 |
1.2.2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及《出版业》研究 |
1.3 数据来源与方法 |
1.3.1 数据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2 载文信息分析 |
2.1 载文时间分布 |
2.1.1 载文量年度分布 |
2.1.2 载文出版时滞 |
2.2 载文源刊物分析 |
2.2.1 载文源刊物分布 |
2.2.2 载文的地区分布 |
2.3 基金论文分析 |
2.3.1 基金论文数量概况 |
2.3.2 论文基金类别分布 |
3 作者信息分析 |
3.1 作者发文信息分析 |
3.1.1 作者发文量统计 |
3.1.2 核心作者群分析 |
3.2 作者个体结构分析 |
3.2.1 作者学历及职称分析 |
3.2.2 作者工作单位分析 |
3.3 作者合着情况分析 |
3.3.1 作者合着规模与合着程度 |
3.3.2 作者合着结构分析 |
4 载文关键词分析 |
4.1 研究热点分布 |
4.1.1 关键词共现分析 |
4.1.2 关键词聚类分析 |
4.2 研究发展脉络 |
4.2.1 历年研究重点分析 |
4.2.2 研究前沿与发展趋势 |
5 栏目主题分析 |
5.1 栏目设置及载文概况 |
5.2 载文主题分析 |
6 从《出版业》看编辑出版学科 |
6.1 编辑出版学科研究现状 |
6.2 编辑出版学科发展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色板诱集法调查黄淮海产区花生田昆虫群落及优势种发生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黄淮海花生产区概况 |
1.2 花生害虫研究进展 |
1.2.1 地下害虫 |
1.2.2 食叶害虫 |
1.2.3 广义的刺吸类害虫 |
1.3 昆虫群落结构研究 |
1.3.1 昆虫群落结构研究意义 |
1.3.2 花生田昆虫群落结构研究进展 |
1.4 色板诱集法 |
1.4.1 色板诱集法适用对象研究 |
1.4.2 色板诱集法监测作用研究 |
1.5 mtDNA COI条形码技术 |
1.5.1 DNA条形码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
1.5.2 mtDNA COI条形码技术的应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主要试验材料及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色板诱集法 |
2.2.2 形态学方法鉴定花生田昆虫种类 |
2.2.3 花生田昆虫群落结构分析 |
2.2.4 花生田蓟马优势种鉴定 |
2.2.5 花生田害虫优势种分析 |
2.2.6 花生田害虫优势种发生动态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黄淮海产区花生田昆虫群落结构组成 |
3.1.1 花生田目级阶元昆虫群落组成 |
3.1.2 花生田科级阶元昆虫群落组成 |
3.2 黄淮海产区花生田昆虫群落特征指数 |
3.2.1 黄淮海产区花生田昆虫群落特征指数分析 |
3.2.2 黄淮海产区花生田昆虫群落特征指数时间动态 |
3.2.3 黄淮海产区花生田昆虫群落的相似性分析 |
3.2.4 黄淮海产区花生田昆虫群落昆虫群落的聚类分析 |
3.3 黄淮海产区花生田害虫优势种鉴定与分析 |
3.3.1 蓟马优势种鉴定 |
3.3.2 花生田害虫优势种分析 |
3.4 黄淮海产区花生田西花蓟马与花蓟马发生动态分析 |
3.4.1 西花蓟马发生动态 |
3.4.2 花蓟马发生动态 |
3.4.3 河北保定地区西花蓟马与花蓟马发生动态比较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9)《<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前言 |
01 方濬颐《梦园丛说内篇》《外篇》 |
02 王初桐《奁史》《拾遗》 |
03 王韬《瓮牖馀谈》 |
04 王韬《遁窟谰言》 |
05 王韬《淞滨琐话》 |
06 毛祥麟《对山书屋墨馀录》 |
07 孔毓埏《拾箨馀闲》 |
08 史震林《重订西青散记》 |
09 竹勿山石道人《(?)蛣杂记》 |
10 沈起凤《谐铎》 |
11 沈瓒《近事丛残》 |
12 李元复《常谈丛录》 |
13 李庆辰《醉茶志怪》 |
14 宋咸熙《耐冷谈》 |
15 金捧阊《客窗偶笔》 |
16 俞蛟《梦厂杂着》 |
17 俞梦蕉《蕉轩摭录》 |
18 俞樾《隐书》 |
19 杜纲《娱目醒心编》 |
20 陆寿名《续太平广记》 |
21 孙橒《馀墨偶谈》 |
22 徐一麟《牧庵杂记》 |
23 徐兆丰《风月谈馀录》 |
24 徐昆《柳崖外编》 |
25 徐崑《遁斋偶笔》 |
26 徐震《女才子集》 |
27 许叔平《兰苕馆外史》 |
28 许桂林《春梦十三痕》 |
29 黄承增《广虞初新志》 |
30 黄凯钧《遣睡杂言》 |
31 黄鸿藻《逸农笔记》 |
32 张培仁《静娱亭笔记》 |
33 张贞《渠邱耳梦录》 |
34 张纯照《遗珠贯索》 |
35 张贵胜《遣愁集》 |
36 屠绅《六合内外琐言》 |
37 彭孙贻《客舍偶闻》 |
38 彭昌祚《恐自逸轩琐录》 |
39 雷琳《渔矶漫钞》 |
40 杨望秦《巽绎编》 |
41 杨懋建《京尘杂录》 |
42 叶承宗《耳谈》 |
43 叶腾骧《证谛山人杂志》 |
44 蒲松龄《聊斋志异》 |
45 蒲松龄撰,刘瀛珍编《聊斋志异遗稿》《附录》 |
46 刘世馨《粤屑》 |
47 刘寿眉《春泉闻见录》 |
48 乐钧《耳食录》《二编》 |
49 谢香开《瓜架夕谈》 |
50 缪艮《涂说》 |
51 缪荃孙《秦淮广记》 |
52 双保《铁若笔谈》 |
馀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现代农业园区 |
1.5.2 规划 |
1.5.3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 |
2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 |
2.1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状 |
2.1.1 园区数量快速增加,建设形式丰富多样 |
2.1.2 优化资源合理布局,发展县域优势产业 |
2.1.3 政府层面积极引导,加强组织服务力度 |
2.1.4 加强机制体制创新,提高园区综合效益 |
2.1.5 改革农业经营理念,完善园区管理模式 |
2.2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取得的成效 |
2.2.1 产业带动效应初现 |
2.2.2 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
2.2.3 对农户的带动作用强劲 |
2.2.4 融资能力不断增强 |
2.3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中的问题 |
2.3.1 土地流转机制 |
2.3.2 投资融资机制 |
2.3.3 标准化建设 |
2.3.4 农业人才培育 |
2.3.5 科技支撑能力 |
3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比较研究——案例分析 |
3.1 河北省典型现代农业园区介绍 |
3.1.1 安新县白洋淀农业科技园区 |
3.1.2 青县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 |
3.1.3 昌黎县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 |
3.1.4 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3.1.5 乐亭县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 |
3.2 河北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比较分析 |
3.2.1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思想分析 |
3.2.2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原则分析 |
3.2.3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定位分析 |
3.2.4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理念分析 |
3.2.5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目标分析 |
3.2.6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布局分析 |
4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建议 |
4.1 功能定位与分区 |
4.1.1 功能定位 |
4.1.2 功能分区 |
4.2 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
4.2.1 基础设施建设 |
4.2.2 服务设施建设 |
4.3 科技开发与示范 |
4.4 组织管理与评价 |
4.4.1 组织管理 |
4.4.2 组织评价 |
4.5 综合效益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四、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地功能及其变化研究 ——以河北唐县未利用地开发为例[D]. 赵丽. 河北农业大学, 2021
- [2]一年两熟区小麦密行种植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D]. 赵金. 河北农业大学, 2021
- [3]小麦农家品种抗叶锈基因检测及W014204成株抗叶锈和条锈QTL分析[D]. 徐新玉.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4]从都察院到平政院(1901-1916) ——清末民初的官员监督与惩戒[D]. 杨芹. 吉林大学, 2020(08)
- [5]《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6]智能农机协同作业路径优化技术研究[D]. 姚竟发. 河北农业大学, 2020(11)
- [7]2013-2017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出版业》研究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D]. 蒋桐.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8]色板诱集法调查黄淮海产区花生田昆虫群落及优势种发生动态[D]. 包亚君. 河北农业大学, 2018(05)
- [9]《<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D]. 张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10]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研究[D]. 张媛.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