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六大精神是提高社区管理水平的指路明灯(论文文献综述)
吴艳晖[1](2021)在《新型城镇化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 ——以平顶山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王威峰[2](2019)在《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质量问题,并通过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重大决策行动,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专门部署,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实践遵循。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近年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质量问题的研究持续升温,并形成了诸多创见。但总体来看,现有研究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问题进行整体思考,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对其它学科相关原理进行借鉴、融合、再创新等方面都还有待加强。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形势、国内主要矛盾、民众思想等发生的深刻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必要而紧迫。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质量问题,综合运用管理学、哲学、经济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内涵进行揭示,进而从学理层面对其构成要素、生成过程和表现形态进行探究,尝试对现实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现象予以理论概括;在深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概念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原则进行了探讨,以助力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难题的破解;然后借助评价标准,遵循评价原则,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状况进行审视,对质量问题致因进行分析;最后,在以上理论探讨和实践考察基础上,试图突破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经验性做法,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科学路径。总体来看,本研究主要形成了以下成果和观点:第一,厘清了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内涵。“质量”内涵十分丰富,在人文社会科学中一般指事物、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内含着主体对事物特性满足自身需求状况的价值判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教育活动,其质量是指受教育者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等高效、持久地满足一定政治集团或政治组织机构发展要求的程度,一般具有思想政治性、系统整体性、发展协同性、高效持久性等特点。需要指出的是,“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所秉持的基本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全面发展需求的满足和引领状况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题中之意。第二,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构成要素、生成过程和表现形态。要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概念的客观、立体、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还需要在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内涵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构成要素进行静态分析,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生成的动态过程进行科学揭示,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表现形态进行深入探讨。就构成要素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构成要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显着的区别,包括主体要素、客体要素、载体要素、条件要素等。就生成过程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政治集团或政治组织机构向其成员施加意识形态影响的重要方式,其质量生成一般历经顶层设计部门进行决策的环节,领导发动部门进行动员的环节,组织落实部门进行实施的环节,受教育者行为表现的环节以及评价评估部门进行反思的环节。就表现形态而言,通过借鉴管理学和经济学相关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表现形态可概括为三类: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效率、思想政治教育效益。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从结果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中“客体特性是否满足主体需求”的回答;思想政治教育效率是从过程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出和投入比率”的评判;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由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交汇”而成,是从整体维度对“特性满足主体需求的可持续性、稳定性、协调性”的追问。第三,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标准内容与评价原则。质量标准通常指质量评价标准。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与评价标准和评价原则密切相关。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过程、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规定和准则,是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的因素集合,并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内容应涵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方针政策、组织机构、人员素质、技术技巧、结果程度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原则解决的是如何运用一定的评价标准去评价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问题,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特性,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应遵循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统一性评价与差异性评价相结合,社会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等原则。第四,提出了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策略。通过长期的实践,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大量质量提升的成功经验,但也有诸多忽视质量的教训。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总结经验与教训,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质量问题的成因,思考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策略。具体来说,首先树立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科学理念,进而明确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原则,并在该原则指导下,从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以保证党和国家意志的贯彻落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和技能,创新教育方式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针对性,加强过程管理以降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浪费,注重反思评价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等方面,探索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路径。由于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内涵、构成要素、生成过程、表现形态等的研究比较薄弱,哲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学科对于质量问题的研究也存在诸多论争,本文试图从这些研究论争中找到思想交汇点,并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对以上思想政治教育质量问题进行思考、解答,这既是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也是我今后研究中有待进一步深化的地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策略是又一个有待深入研究之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是一个极其复杂而系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其现状进行科学考察和精确评价的难度极大,极易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策略的探索中现实论据的不足,这也是我今后研究中的一个努力方向。
顾聪[3](2017)在《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公元2017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六年。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如果从党的创始人开展的干部教育活动算起,则已走过了九十六年的历程。九十六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创造了光辉的业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留给我们诸多启示。我们党的教育培训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满足组织需求、促进干部个体成长重要而且必要的手段,继而也是打造高水平干部队伍的坚强保障。在我们党不断发展的九十六年中,干部教育培训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我们要看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我们党高度的重视、正确的战略布局以及常抓常新的优良作风。任何教育培训都要与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相适应与协调,干部教育培训也不例外。随着我们党自身的不断革新和国家的奋勇争先,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但不能否认的是,相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迅猛势头、相对于更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建设需求,干部教育培训还有着诸多可优化、需要深入思考的地方。这就督促干部教育培训从业者要对干部教育培训有新的认识,对其实现发展的道路有新的探索。作为一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者,在现有理论建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于干部教育培训如何更好发展下去的拷问时常萦绕于心。在国家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当口,如何对其进行通盘设计,使其更为合理、更为适合本国国情,便显得尤为重要。人类对自我革新的意识和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完善和改变,干部教育培训的发展和创新也必然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从起初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更大,到追求更满意、更人性、更持续。这种设计包括理念的设计、导向的设计、模式的设计、保障条件的设计以及评估的设计等各个环节。本研究尝试建构一套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的理论体系,为分析和指导中国干部教育培训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可能。本研究以合理发展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从干部教育培训的背景入手,诠释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内涵、特征、原则、理论框架,梳理了干部教育培训的历史沿革、西方公务员教育理论与实践案例,以L省D市干部教育为个案,调查并呈现干部教育培训发展的现实状态,为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提供实践依据,进而提出干部教育合理发展的顶层设计、干部教育合理发展的实践推进及干部教育合理发展的微观对策,以期探析我国干部教育培训的变革趋向。研究内容包括如下七个方面:导论部分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干部队伍的现状、干部教育培训的现状做了全面的介绍,同时论述了本研究的意义、具体思路和方法,对研究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给出分析。第一章对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做出理论阐释。以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问题、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的内涵、本质及基本原则为主要解读对象,并建构了以干部教育发展的规律之合理、价值之合理、需求之合理、实践之合理为主旨的干部教育合理发展理论分析框架。第二章是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的实践基础。通过梳理从1919年至今我国干部教育培训发展的历程、介绍分析国际领导人才发展趋势及案例,为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提供实践基础。第三章对干部教育培训发展现状进行了理性审视。为了获得干部教育培训发展现状及相关问题的第一手数据资料,本研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并通过将干部教育培训发展现实状态与我们建构的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之理相对照,分析并指出干部教育培训发展在规律遵循、价值追求、需求导向、实践推进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从宏观角度对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进行顶层设计。以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为依循,从干部教育培训的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的基本理念、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的运行机制和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均衡布局三方面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发展的建议,力图在宏观目标和布局上给出答案。第五章从中观角度,依据合理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干部教育培训在实践操作上提出总体要求,包括实践设计、管理体系。第六章是微观对策之考评体系。对培训机构管理质量评估、干部学习质量考核与评价、教师授课质量的考核与评价给予设计。
董佳[4](2016)在《我国职业教育公共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业教育公共政策,是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满足公共教育利益为目的的国家公共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发展密切相关,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人才动力和机制,具有明显的公共属性。从公共政策视角分析我国职业教育政策,使政策形成的科学性提高,政策执行的时效性提升,在目前有积极的发展性意义。本文以职业教育的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政府、市场、培训机构、企业发展等视角提出了我国职业教育公共政策的完善建议,对我国职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及中国经济转型都有重要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意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在中国经济高速腾飞的今天,作为我国特有的社会主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社会经济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着大量问题,特别是提高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机制和发展环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与国家不断突出职业教育战略地位的要求很不相应。为此,如何克服存在的问题,调动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积极性,为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是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主要方向。我国针对职业教育发展已经出台了很多文件,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明确的战略新要求。如《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发展、推进就业以及拉动经济发展的急切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职业教育应被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中来,并提议"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则强调,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当前我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创造更大的人才红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结构、促进升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战略和规划指导下,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但是也存在着许多不完善之处。本文针对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些政策性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首先利用互联网查阅了大量国内外历史文献资料,其中包括着作、期刊杂志、我国教育部制定的相关教育法规、章程等,对文献资料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特别是运用公共政策理论、职业教育理论等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在肯定了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如公共政策目标不清晰,公共政策的一些内容与实际脱节,公共政策力度薄弱等。在此基础之上,主要采用文献法、比较法、分析法和归纳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现状和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对德国、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公共政策的状况和职业教育政策的先进理念进行了考察研究。通过分析国外职业教育政策中的先进经验,提炼其中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有参考价值的部分。探讨国外职业教育公共政策体制在中国的适用性,并提出对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有效的改革策略。最后,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在教育目标、结构、专业和课程设置、办学体制、师资队伍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职业教育的公共政策建议。为了加快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作用,我们必须发挥职业教育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化发展和深化改革等方面的人才培养机制的作用,改变我国职业教育相对于普通中高等教育的弱势地位。由于政府在职业教育改革中具有主导作用,也是完善政策体制、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使职业教育能够得到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因而从政策层面出发研究职业教育发展极其必要。期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公共政策变革产生作用,对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性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思路,从而使我国的职业教育在政策不断的完善中得到高水平的发展。
巢陈思[5](2016)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代表着广大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一直指导着社会主义运动,推动着人类的进步事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对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拼搏、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在它的指导下全世界无产阶级运动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为后世学者对于群众理论的研究留下了巨大的探索空间。尽管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在今天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广泛影响力和强大生命力依然不减,仍然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本文沿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采用文本解读和史论结合的方法,梳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历史生成和基本内容,还原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本真面目,探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重要意义及路径选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石。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有关概念、内容和特征出发,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主要观点,梳理和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理论。其次,对群众路线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形成和发展历程进行了阐述。再次,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主要内容以及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新时期党继续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意义所在。最后,从继承和创新两个角度,坚持和深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指导作用,探索推进党的群众工作实践发展的措施,更加突出党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本文具体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本章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选题缘由进行阐述,并对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分析。在对现有文献和相关材料进行研读、总结、提炼与归纳的基础上,通过史与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进行研究,最后指出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群众与群众观概述。本章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群众和群众观范畴,并追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产生的思想渊源,客观分析其对以往非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超越。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主义矛盾凸显的特定时代、在对以往思想家理论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在亲身参加并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并最终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产生的条件。本章主要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形成的社会背景、理论来源,以及马克思、恩格斯能够创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不可忽视的自身特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在革命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历史发展。本章力图通过纵向、横向两个维度去阐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产生、发展和升华的历史过程。从纵向维度讲,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从横向维度讲,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形成是个人思想与集体智慧的关系、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是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第五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主要内容。本章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核心观点和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理论是一以贯之、有机统一的整体。本章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产生和历史发展的基础上,概括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核心观点即群众实践第一的观点、群众利益优先的观点、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并归纳其基本特征,强调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以其鲜明的时代性、高度的科学性、广泛的群众性和不断的发展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熠熠生辉。第六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重要价值。本章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对待真理的态度,也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态度。无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演进的过程中以何种理论形态或者历史形态出现,都不会丧失其固有的价值,并且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理论愈发展,其固有的价值就越彰显。第七章,中国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时代的需要。本章在分析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共产党当前群众工作的实际情况,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发展和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创新机制,丰富理论并运用于实践,以引导我们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在实践中运用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既符合理论自身的发展逻辑,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进一步丰富发展的必然选择。做好党的群众工作,保持党与群众间的血肉联系,就要直面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加以解决,与时俱进地丰富党的群众工作体系。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针对目前学界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系统性研究的现状,对散见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党的历史文献、重要讲话中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思想加以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并致力于对其中的核心观点进行概括总结,力图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理论更加体系化、系统化。二是沿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发展脉络对各个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群众观理论进行梳理和系统性研究,试图呈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诞生、发展和升华的全部历史过程,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本质和意义,并系统归纳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核心观点和基本特征,结合时代特点明晰其重大价值。三是学界对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研究,政治色彩较浓,理论研究、学术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而本文则尝试着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更注重学术研究以及这种研究对现实的重要价值。四是面对当前国内外的复杂形势,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我国国情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和分析,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做好群众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并更好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创造性地来建立我国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
何光[6](2016)在《中国共产党集中教育活动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思想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的灵魂与核心,是党的建设中各项建设的统帅和引领。高度重视思想建党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从严治党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思想建设的方式而言,除了对党员进行日常的经常性教育以外,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是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的有效途径和重要选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对不同时期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引领作出历史的、具体的因应,着力解决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以此来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党共识、团结全党力量。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是中国共产党进行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创举,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独有创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凭空臆想、偶然所得。细究之,我们发现其理论依然渊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党员教育的学说。以马克思、恩格斯等为代表的一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针对无产阶级政党的党员教育问题有过非常丰富的论述。在这些着述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开展集中教育活动的主要思想,包括开展的必要性、可能性、原则以及方法,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正是有了这些理论的指导,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在具体的自身建设实践中发挥创造力,逐步摸索出一套解决党内思想矛盾的独特方法,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立时代潮头。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必然擦碰出更多的思想火花,形成可探寻、可总结的规律性认识。因此,回顾中国共产党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历程,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历次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历史地位、具体做法以及主要特点,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探索和把握规律,为推进思想建党特别是开展集中教育活动提供路径参考和方法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施一满[7](2012)在《大学生“道德银行”建构论》文中指出如何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问题。社区“道德银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公民道德教育的全新尝试。借鉴社区“道德银行”的做法,高校建立了大学生“道德银行”,并在全国各地开始盛行。大学生“道德银行”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与文化多元状态下,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途径、新方法。如何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如何通过大学生“道德银行”来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升华,养成向善的道德习性?这正是本选题研究的重大意义与价值所在。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视角审视,大学生“道德银行”建设本质上是对当今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现状的回应,是对良好首先品德行为的激励;是借助“银行”这个功利化的外在手段来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载体,它的运行过程就是道德素质提升的过程。它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创新性、工具性和激励性。从“道德银行”的发展历程来看,“道德银行”从社区开始萌芽和产生,经由中小学而形成和发展,最后到以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为代表的大学生“道德银行”得以完善和创新。社会转型、时代发展和现实冲突是“道德银行”产生的动因和困境。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理论支撑的源泉是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理论、优秀文化传统中的思想道德教化理论、西方社会公民道德教育理论。对这些理论进行梳理、整合为构建大学生“道德银行”的理论体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道德提升与思想升华并重的方向性准则、价值导向与实践体验融合的主导性准则、引导激励与规范养成并举的行为性准则是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主体原则;以厘清理论依据、确立基本原则为基础,以开发主体功能、注重价值拓展为目标,以搭建组织框架、揭示主要方法为关键、以完善运行机制,实施绩效评估为保障是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基本思路;虚实结合、层级统筹的主体方式,网络运行、道德实践的基本途径,思想教育、道德评价的主要手段是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主要方法。大学生“道德银行”的组织机构有三个层次,学校“道德银行”指导委员会是决策机关,校级“道德银行”是指挥机关,院系基层“道德银行”是执行机构。“道德储蓄”提升道德品味、“道德贷款”持续道德行为、“道德奖励”激发道德追求、“道德处罚”规范道德行为是大学生“道德银行”的主体功能。建立以“道德币”为载体的运行平台、以“道德奖励”为核心的激励机制、以“道德处罚”为核心的约束机制和以“道德利息”为核心回报机制是大学生“道德银行”有效运行的保障。通过明确绩效校验的标的、制定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规定绩效评估的基本程序对大学生“道德银行”进行绩效评估。
陶健[8](2010)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历史观教育策略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为了达成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其中具备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相关的历史观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初中课堂中渗透历史观教育,既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本身的客观要求,也是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丰富和完善。因此,以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为基础,对渗透历史观教育进行探索,将会为思想品德课程本身注入新的活力。本论文从近年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出发,依据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社会化特点,提出需要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进行渗透的历史观,着重结合课程目标和教材来对渗透历史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探讨,提出渗透这些历史观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进而探究历史观教育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渗透这些历史观的教学策略,丰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教学案例,丰富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理论。
樊新装[9](2010)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的经济政治形势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提供了机遇,也使之面临巨大的挑战。在这个日益开放、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思想也已从计划经济的束缚中解脱,主体性不断增强。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面却出现了两种现象,一种是没有跟上时代步伐,继续沿用过去生硬的“一刀切”的做法,致使教育效果不佳。另一种现象是过分强调学生们的主体性,搞纯粹的分层教育、自我教育,致使思想自由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不明朗。针对这两种倾向,本文构建了统分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旨在吸取统一教育与分层教育两者的精华,去其糟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发展方向。尽管统分结合的观念与实践存在于古今中外,但人们并未深入挖掘,进而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关系基础之上的,具有自己明显的特征与优势。文章指出了本模式的基本原则、内涵与特征,提出了构建的方法与途径,并进一步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了论证。
郭超[10](2010)在《农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的建设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经历了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2010年新年伊始,“民工荒”就成为各大媒体的一个“热门词汇”,珠三角频传“民工荒”,这一现象令各方瞩目。其实早在2004年,“民工荒”就开始在东南沿海地区出现。农民工工资增长缓慢、外出打工成本升高,农民工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等是导致“民工荒”的重要因素,但另一方面,大部分农民工学历不高,也没有参加过专业的劳动技能培训,难以胜任技术性的工作,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加快、急需大量技能型人才的现实相矛盾。因此,“民工荒”的背后,也隐藏着加快对农民进行劳动技能培训的迫切要求。农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的建立,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渠道。农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是党在农村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产物,是在农村远程教育站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与远程教育站点相比,农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具有节目收看便捷、覆盖面积广、节约资金等优点,农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开始逐渐取代远程教育站点,担负起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先进农业技术农业资讯的传播以及对农民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职能。本论文从农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出现的背景出发,总结概括了农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的建设理念,并结合具体实例对农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的建设以及发展做了系统的分析。论文将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论述:一、农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的建设理念本部分通过与城市电视频道、农业科教频道相比较,论述农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具有轻娱乐、重实效,传播区域文化,低成本传播,频道公益性等特点。总结出农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立足农村实际,走区域化传播之路,注重节目内容的实用性,为农村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服务,彰显公益性的频道建设理念。二、农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的建设农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的建设包括网络设施组建和频道节目内容建设两个方面,与网络设施组建相比,节目内容建设是该频道的薄弱环节,因此频道节目内容的建设是本部分论述的重点。本部分结合具体的频道建设实例,从农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的节目内容构成、节目特点以及频道栏目的编排设置来论述如何建设农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三、农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的发展农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虽然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但频道的定位以及服务理念决定了该频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部分通过分析农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节目总量与农民需求总量严重失衡,专业人才缺乏,节目质量有待提高,电视节目传播效果欠佳等,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法。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完善频道运行机制、创新节目传输方式、提升频道覆盖率等方式,开创了一种与当地电视台合作共同创建农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的模式,为今后其它地区农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的建设提供了示范。
二、十六大精神是提高社区管理水平的指路明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六大精神是提高社区管理水平的指路明灯(论文提纲范文)
(2)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 本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二)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内涵和特点 |
一、多学科视野中的质量内涵 |
(一) 哲学中的质量: 事物固有的“规定性” |
(二) 经济学中的质量: 对经济事物的社会价值的判断 |
(三) 管理学中的质量: 产品特性对生产相关者需求的满足程度 |
(四) 教育学中的质量: 教育成果的特性对个体和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 |
二、核心概念阐释 |
(一) 质量 |
(二) 教育质量 |
(三) 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
三、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本质要求 |
(一) 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二) 全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三) 全方位体现教育的根本任务 |
四、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特点 |
(一) 思想政治性 |
(二) 系统整体性 |
(三) 发展协同性 |
(四) 高效持久性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构成要素、生成过程和表现形态 |
一、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构成要素 |
(一) 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主体要素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客体要素 |
(三) 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载体要素 |
(四) 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条件要素 |
二、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生成过程 |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环节 |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员环节 |
(三)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环节 |
(四) 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环节 |
(五) 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环节 |
三、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表现形态 |
(一)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
(二) 思想政治教育效率 |
(三) 思想政治教育效益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标准内容与评价原则 |
一、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标准内容 |
(一) 方针政策 |
(二) 组织机构 |
(三) 人员素质 |
(四) 技术技巧 |
(五) 结果程度 |
二、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评价原则 |
(一)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
(二) 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
(三) 统一性评价与差异性评价相结合 |
(四) 社会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
(五) 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
第四章 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时代境遇 |
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现状的整体性反思 |
(一)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而积累的成功经验 |
(二) 忽略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而得到的深刻教训 |
(三) 思想政治教育质量问题的成因分析 |
二、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所面临的机遇 |
(一) 立德树人的思想导向 |
(二) 深化改革的迫切要求 |
(三) 时代新人的培育任务 |
(四) 全面发展的时代呼唤 |
三、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所面临的挑战 |
(一) 西方敌对势力加大了全面攻略 |
(二) 多元社会思潮冲击着思想防线 |
(三) 复杂网络信息消解了思想灌输 |
(四) 传统教育方法面临着能量衰减 |
第五章 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基本策略 |
一、树立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理念 |
(一) “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 |
(二) “以人民为中心” |
(三)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
(四) “更有效率更可持续” |
二、明确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原则 |
(一) 坚持问题导向 |
(二) 坚持协同创新 |
(三) 坚持遵循规律 |
三、探索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路径 |
(一) 优化教育制度: 保证党和国家意志的贯彻落实 |
(二) 推进队伍建设: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和技能 |
(三) 创新教育方式: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针对性 |
(四) 加强过程管理: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配置 |
(五) 注重反思评价: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迎接时代挑战新任务 |
(二) 干部队伍建设新要求 |
(三) 培训现状呼唤新思路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基本问题的研究 |
(二) 关于合理发展理论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的理论诠释 |
一、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问题 |
(一) 干部教育培训的意义 |
(二) 干部教育培训的对象 |
(三) 干部教育培训的方式 |
(四) 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 |
(五) 干部教育培训的特点 |
二、干部教育合理发展的内涵 |
(一) 发展 |
(二) 合理发展 |
(三) 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 |
三、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的理论架构 |
(一) 规律之合理 |
(二) 价值之合理 |
(三) 需求之合理 |
(四) 实践之合理 |
四、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的基本原则 |
(一) 整体性原则 |
(二) 有序性原则 |
(三) 动态性原则 |
(四) 开放性原则 |
(五) 目的性原则 |
(六) 最优化原则 |
第二章 干部教育合理发展的实践基础 |
一、我国干部教育培训的历史演进及经验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干部教育(1919-1949年) |
(二) 过渡时期的干部教育培训(1949-1956年) |
(三) 全面建设时期和“文革”时期的干部教育培训(1956-1976年) |
(四)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干部教育培训(1978-至今) |
二、我国干部教育培训的路径选择 |
(一) 党校教育 |
(二) 行政学院教育 |
(三) 干部学院教育 |
(四) 高校教育 |
三、国际领导人才培训发展趋势及案例分析 |
(一) 高度关注领导人才培训 |
(二) 以领导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 |
(三) 注重教育、培训、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 |
(四) 寻求转变培训者角色 |
(五) 典型案例分析 |
第三章 干部教育培训现状的理性审视 |
一、干部教育培训现状的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 调查研究目的 |
(二) 调查研究对象 |
(三) 调查研究方法 |
(四) 调查研究思路 |
(五) 调查研究方案 |
(六) 调查结果分析 |
二、干部教育培训现实问题表现 |
(一) 培训需求调研不足 |
(二) 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
(三) 教学方法的拓展和创新不够 |
(四) 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
(五) 学员自我学习目的不明确 |
三、干部教育培训问题原因分析 |
(一) 缺乏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干部全面发展的价值导向 |
(二) 没有建立科学的培训需求与共享机制 |
(三) 不注重稳步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和效益 |
(四) 尚未构建起切实有效的考评体系 |
第四章 宏观对策——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的顶层设计 |
一、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基本理念 |
(一) 能力提升为核心 |
(二) 坚持按需培训 |
(三) 多层次综合教育 |
(四) 终身教育理念 |
二、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的运行机制 |
(一) 开展有效需求调研 |
(二) 确定教育培训类型 |
(三) 创新计划生成机制 |
(四) 编制教育培训预算 |
(五) 健全完善评估体系 |
三、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均衡布局 |
(一) 均衡布局合理化 |
(二) 培训机构社会化 |
(三) 培训资源集约化 |
(四) 市场竞争机制化 |
第五章 中观对策——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的实践推进 |
一、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的实践设计 |
(一) 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培训目标 |
(二) 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主要内容 |
(三) 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方式方法 |
二、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的管理体系 |
(一) 强化对干部教育培训的管理 |
(二) 落实对干部教育培训的监督 |
(三) 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四) 构筑立体化的办学体制 |
(五) 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
(六) 完善资金保障制度 |
(七) 健全考评及约束机制 |
第六章 微观对策——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的考评体系 |
一、培训机构管理质量评估 |
(一) 培训机构的评价指标 |
(二) 对培训机构课程设计的评价 |
(三) 对培训机构教学管理质量的评价 |
(四) 对培训机构后勤服务保障的评价 |
二、对干部学习质量的考核与评价 |
(一) 干部的自主学习意识评价 |
(二) 组织上对干部的具体要求 |
(三) 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学时学分考核 |
三、对教师授课质量的考核与评价 |
(一) 给教师授课前的指导 |
(二) 对教师授课过程中的评估 |
(三) 干部本人的课后评价 |
(四) 教师自我评价和同行评价 |
四、构建干部教育培训评价体系 |
(一) 评价主体多元化 |
(二) 评价内容多元化 |
(三) 评价方式多元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我国职业教育公共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存在不足 |
2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公共政策 |
2.1.2 教育政策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政策理论 |
2.2.2 教育政策理论 |
2.2.3 政策体制理论 |
3 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现状和问题 |
3.1 我国职业教育及其政策的演变与现状 |
3.1.1 改革开放前的职业教育及政策状况 |
3.1.2 改革开放后的职业教育及政策状况 |
3.1.3 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及其政策的发展特点 |
3.2 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问题及原因 |
3.2.1 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问题 |
3.2.2 造成我国职业教育政策问题的原因 |
3.3 小结 |
4 国外职业教育公共政策经验借鉴 |
4.1 国外职业教育公共政策状况 |
4.1.1 德国职业教育公共政策 |
4.1.2 美国职业教育公共政策 |
4.1.3 其他国家职业教育公共政策 |
4.1.4 世界职业教育公共政策的启示 |
4.2 国外职业教育公共政策的体制 |
4.2.1 国外职业教育公共政策体制状况 |
4.2.2 国外职业教育的中央集权政策体制 |
4.2.3 国外职业教育的地方分权政策体制 |
4.2.4 国外职业教育公共政策体制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
5 我国职业教育公共政策的完善 |
5.1 职业教育规范发展政策 |
5.1.1 职业教育规范教学政策 |
5.1.2 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和专业定位优化政策 |
5.1.3 职业教育宣传和理念培育政策 |
5.2 职业教育政策建设的完善 |
5.2.1 健全法律法规,落实相关政策措施 |
5.2.2 加强职业教育市场监管力度 |
5.3 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 |
5.3.1 大力发展本科及以上职业教育建设 |
5.3.2 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
5.3.3 加强国际合作 |
5.4 职业教育结构优化公共政策 |
5.4.1 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政策 |
5.4.2 职业教育社会集团化办学政策 |
5.4.3 主体多元化办学政策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和不足 |
1.4.1 论文创新 |
1.4.2 论文不足 |
第2章 群众与群众观概述 |
2.1 群众 |
2.1.1 西方对群众概念的理解 |
2.1.2 中国对群众概念的理解 |
2.1.3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概念 |
2.2 群众观 |
2.2.1 西方古代希腊以来的人本思想 |
2.2.2 中国古代民本和近代民主思想 |
2.2.3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中西方相关理论的超越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产生的条件 |
3.1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产生的社会背景 |
3.1.1 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内在矛盾的凸显 |
3.1.2 无产阶级斗争与群众历史地位的奠定 |
3.2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产生的理论来源 |
3.2.1 英法两国思想家的“民权”理论 |
3.2.2 德国古典哲学家的“主体”思想 |
3.2.3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和谐”思想 |
3.3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产生的主观条件 |
3.3.1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素养 |
3.3.2 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精神 |
第4章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历史发展 |
4.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普列汉诺夫的群众观 |
4.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群众观 |
4.1.2 列宁的群众观 |
4.1.3 斯大林的群众观 |
4.1.4 普列汉诺夫的群众观 |
4.2 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的群众观 |
4.2.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的群众观 |
4.2.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的群众观 |
4.2.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的群众观 |
4.2.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的群众观 |
4.2.5 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的群众观 |
第5章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
5.1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核心观点 |
5.1.1 群众实践第一的观点 |
5.1.2 群众利益优先的观点 |
5.1.3 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 |
5.2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特征 |
5.2.1 鲜明的时代性 |
5.2.2 高度的科学性 |
5.2.3 广泛的群众性 |
5.2.4 不断的发展性 |
第6章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历史价值 |
6.1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价值 |
6.1.1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党的群众观点 |
6.1.2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党的群众路线 |
6.2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实践价值 |
6.2.1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
6.2.2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发挥群众的历史作用 |
第7章 中国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时代的需要 |
7.1 中国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7.1.1 必要性 |
7.1.2 紧迫性 |
7.2 中国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
7.2.1 党群关系问题 |
7.2.2 政群关系问题 |
7.2.3 干群关系问题 |
7.3 中国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路径选择 |
7.3.1 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指导地位不动摇 |
7.3.2 建立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长效机制 |
7.3.3 进一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作者简介 |
二、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中国共产党集中教育活动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 学术价值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重难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重难点 |
五、论文创新之处 |
(一) 研究视角创新 |
(二) 研究方法创新 |
(三) 理论观点创新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集中教育活动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党员教育的相关论述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党员教育的论述 |
(二)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党员教育的论述 |
(三) 斯大林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党员教育的论述 |
(四) 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党员教育的论述 |
(五) 邓小平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党员教育的论述 |
(六) 江泽民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党员教育的论述 |
(七) 胡锦涛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党员教育的论述 |
(八) 习近平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党员教育的论述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集中教育活动主要思想 |
(一) 无产阶级政党开展集中教育活动的必要性 |
(二) 无产阶级政党开展集中教育活动的可能性 |
(三) 无产阶级政党开展集中教育活动的原则 |
(四) 无产阶级政党开展集中教育活动的方法 |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集中教育活动回瞻 |
一、延安整风运动(1941.5-1945.4) |
(一) 存亡之际闪现有利时机 |
(二) 如火如茶的思想革命 |
(三) 前所未有的独创性实践 |
二、“三查三整”的整党运动(1947.10-1949.03) |
(一) 为了革命胜利的最后一击 |
(二) 筹划缜密的党内整顿 |
(三) 恰逢其时的自我洗礼 |
第三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集中教育活动回瞻 |
一、建国初期的整风整党运动(1950.5-1954.2) |
(一) 角色转变带来的形势变化 |
(二) 双管齐下的全面改造 |
(三) 成效背后仍现隐忧 |
二、1957年整风(1957.4-1958.8) |
(一) 错综复杂的内外形势 |
(二) 和风细雨中的转向 |
(三) 事与愿违的严重脱轨 |
三、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3.2-1966.5) |
(一) 内外交困下的应对之举 |
(二) 层层递进的“大会战” |
(三) 可控的局部性挫折 |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整党建党运动(1967.10-1973.8) |
(一) “左”倾思想指导下的整党运动 |
(二) 以“斗、批、改”为特点的“吐故纳新” |
(三) 错误思想缔结“动荡”恶果 |
第四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集中教育活动回瞻 |
一、1983年整党(1983.11-1987.5) |
(一) 拨乱反正的风雨呼唤 |
(二) 党内秩序的全面整饬 |
(三) 党的生机与活力重新焕发 |
二、“三讲”教育活动(1998.11-2001.12) |
(一) 跨世纪的挑战迎面袭来 |
(二) 党性党风集中回炉重塑 |
(三) 正风固本的成功范例 |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2000.12-2002.5) |
(一) 着眼于解决农村问题的深度思考 |
(二) “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生动实践 |
(三) 吹进基层惠及群众的栉风沐雨 |
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005.1-2006.6) |
(一) 担当历史与现实使命的深远考量 |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度普及与实践 |
(三) 党的先进性全面彰显 |
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2008.9-2010.2) |
(一) 经济社会发展“拐点”的必然抉择 |
(二) 科学发展上水平的思想改造与实践创新 |
(三) 发展的理念与路径更加清晰 |
六、创先争优活动(2010.7-2012.11) |
(一) 巩固科学发展成果的顺势而为 |
(二) “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蔚为风气 |
(三) 科学发展的巨大推力 |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集中教育活动最新实践 |
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013.6-2014.9) |
(一) 基于“考验”与“危险”的忧患应对 |
(二) “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实践 |
(三) 直抵灵魂深处的思想革命 |
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2015.4-2015年底) |
(一) 传承历史因应现实需要 |
(二) “严”“实”标尺的深刻对照 |
(三) 思想作风党性的集中“补钙”“加油”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集中教育活动历程评析 |
一、中国共产党集中教育活动的历史地位 |
(一) 集中教育活动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的伟大创举 |
(二) 集中教育活动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科学实践 |
(三) 集中教育活动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法宝 |
(四) 集中教育活动是推动党的事业发展进步的强劲动力 |
二、中国共产党集中教育活动的主要特征 |
(一) 明确的针对性 |
(二) 严谨的计划性 |
(三) 广泛的群众性 |
(四) 进程的长期性 |
三、中国共产党集中教育活动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
(一) 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科学确立集中教育主题 |
(二) 必须贯彻思想建党方针,突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 |
(三) 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力解决党内突出问题 |
(四) 必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
(五) 必须提升干部队伍素质,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
(六) 必须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扩大党的自身建设成果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大学生“道德银行”建构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选题及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0.2.1 国内的研究 |
0.2.2 国外的研究 |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0.3.1 研究思路 |
0.3.2 研究方法 |
0.4 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0.4.1 研究重点 |
0.4.2 研究难点 |
0.4.3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大学生“道德银行”建构概论 |
1.1 “道德银行” |
1.1.1 “道德银行”的定义及其演进 |
1.1.2 “道德银行”的本质 |
1.1.3 “道德银行”的主要特点 |
1.2 大学生“道德银行” |
1.2.1 大学生“道德银行”的概念 |
1.2.2 大学生“道德银行”的本质 |
1.2.3 大学生“道德银行”的特点 |
1.3 大学生“道德银行”的建构 |
1.3.1 大学生“道德银行”建构的内涵 |
1.3.2 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功能 |
1.3.3 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主旨探讨 |
第二章 国内“道德银行”建构的实践考察 |
2.1 “道德银行”的发展历程 |
2.1.1 萌芽和产生——社区“道德银行” |
2.1.2 形成和发展——中小学“道德银行” |
2.1.3 丰富和创新——高校“道德银行” |
2.2 “道德银行”发展的动因与困境 |
2.2.1 社会转型:市场经济对思想道德建设的挑战 |
2.2.2 时代发展:呼唤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 |
2.2.3 现实冲突:“道德银行”实践发展中的多维困境 |
2.3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大学生“道德银行”建构考察 |
2.3.1 定位准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
2.3.2 体制顺畅:院系班三级管理职责分明 |
2.3.3 方法得当:虚实结合与层级统筹并重 |
2.3.4 机制健全: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并举 |
2.3.5 功能完善:储蓄业务与贷款支出齐全 |
2.3.6 效果明显:素质提升与社会反响俱佳 |
第三章 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理论依据 |
3.1 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理论 |
3.1.1 道德与经济的辩证关系理论 |
3.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 |
3.2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与方法理论 |
3.2.1 道德观教育的原理与方法 |
3.2.2 思政实践教育法的基本理论 |
3.2.3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理论 |
3.3 优秀文化传统中的思想道德教化理论 |
3.3.1 “德得相通”理念 |
3.3.2 “德福一致”思想 |
3.3.3 “道德回报”观念 |
3.3.4 教化实施理论 |
3.4 西方社会公民道德教育理论的借鉴 |
3.4.1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3.4.2 弗里肯纳的“新德育”模式 |
3.4.3 行为主义理论 |
3.5 理论对现实难点问题的应有诠释 |
3.5.1 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诠释 |
3.5.2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的理论诠释 |
3.5.3 优秀文化传统中思想道德教化的理论诠释 |
3.5.4 西方社会公民道德教育的理论诠释 |
第四章 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主体原则 |
4.1 道德提升与思想升华并重 |
4.1.1 道德提升是建构“道德银行”的出发点 |
4.1.2 思想升华是建构“道德银行”的逻辑归属 |
4.1.3 道德提升与思想升华并重是建构“道德银行”的方向性准则 |
4.2 价值导向与实践体验融合 |
4.2.1 价值导向是建构“道德银行”的功能理念 |
4.2.2 实践体验是建构“道德银行”的功能要求 |
4.2.3 价值导向与实践体验融合是建构“道德银行”的主导性准则 |
4.3 引导激励与规范养成并举 |
4.3.1 引导激励是建构“道德银行”的行为理念 |
4.3.2 规范养成是建构“道德银行”的行为目的 |
4.3.3 引导激励与规范养成并举是建构“道德银行”的行为性准则 |
第五章 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基本思路 |
5.1 建构基础:厘清理论依据确立基本原则 |
5.1.1 厘清理论依据是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基本前提 |
5.1.2 确立基本原则是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行动指南 |
5.2 建构目标:开发主体功能注重价值拓展 |
5.2.1 开发“道德银行”的主体功能是其建构的主要任务 |
5.2.2 注重“道德银行”价值的拓展是其建构的现实目标 |
5.3 建构关键:搭建组织框架揭示主要方法 |
5.3.1 搭建“道德银行”的组织框架是其建构的结构关键 |
5.3.2 揭示“道德银行”的组建方法是其建构的技术关键 |
5.4 建构保障:完善运行机制实施绩效评估 |
5.4.1 完善“道德银行”运行机制是其建构的保障性环节 |
5.4.2 实施“道德银行”绩效评估是其建构的保障性手段 |
第六章 建构大学生“道德银行”的主要方法 |
6.1 主体方式:虚实结合·层级统筹 |
6.1.1 虚实结合是建构“道德银行”框架的基本组合方式 |
6.1.2 层级统筹是建构“道德银行”体系的基本结构方式 |
6.1.3 虚实结合、层级统筹是“道德银行”管理的有效方式 |
6.2 基本途径:网络运行·道德实践 |
6.2.1 网络运行是建构“道德银行”载体的技术路径 |
6.2.2 道德实践是建构“道德银行”目标的实现途径 |
6.2.3 网络运行是激发大学生道德实践的重要特色 |
6.3 主要手段:思想教育·道德评价 |
6.3.1 思想教育是建构“道德银行”理念的基本手段 |
6.3.2 道德评价是建构“道德银行”机制的主要手段 |
6.3.3 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实施多方联动评价 |
第七章 大学生“道德银行”的组织框架 |
7.1 决策机关:学校“道德银行”指导委员会 |
7.1.1 “道德银行”指导委员会的内涵 |
7.1.2 指导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
7.1.3 指导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
7.2 指挥机关:校级“道德银行” |
7.2.1 校级“道德银行”的内涵 |
7.2.2 校级“道德银行”的主要职责 |
7.2.3 校级“道德银行”的管理方式 |
7.3 执行机构:院(系)基层“道德银行” |
7.3.1 院(系)基层“道德银行”的内涵 |
7.3.2 院(系)基层“道德银行”主要职责 |
7.3.3 基层“道德银行”的具体运行方式 |
第八章 大学生“道德银行”的主体功能 |
8.1 “道德储蓄”——提升道德品位 |
8.1.1 “道德储蓄”的涵义 |
8.1.2 “道德储蓄”使大学生“积德”过程生活化 |
8.1.3 “道德收支”是促进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 |
8.2 “道德贷款”——持续道德行为 |
8.2.1 “道德贷款”的涵义 |
8.2.2 “道德贷款”使大学生道德诚信显性化 |
8.2.3 “道德借贷还贷”是道德实践的有效途径 |
8.3 “道德奖励”——激发道德追求 |
8.3.1 “道德奖励”的涵义 |
8.3.2 道德奖励使大学生“道德回报”人性化 |
8.3.3 道德奖励是激发大学生道德追求的主要动力 |
8.4 “道德处罚”——规范道德行为 |
8.4.1 “道德处罚”的涵义 |
8.4.2 “道德处罚”使大学生道德行为责任化 |
8.4.3 “道德处罚”是规范了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基本方式 |
第九章 大学生“道德银行”的运行机制 |
9.1 以“道德币”为载体的运行平台 |
9.1.1 “道德币”的基本涵义 |
9.1.2 “道德币”是“道德银行”日常运行的基本载体 |
9.1.3 “道德币”流通运行的实践机理 |
9.2 以“道德奖励”为核心的激励机制 |
9.2.1 道德激励机制的内涵 |
9.2.2 道德奖励在道德激励机制中的地位与作用 |
9.2.3 道德奖励在“道德银行”中的运行机理 |
9.3 以“道德处罚”为核心的约束机制 |
9.3.1 “道德银行”约束机制的内涵 |
9.3.2 道德处罚在约束机制中的地位与作用 |
9.3.3 道德处罚在“道德银行”中的运行机理 |
9.4 以“道德利息”为核心的回报机制 |
9.4.1 “精神回报”:道德利息的本质内涵 |
9.4.2 “道德储蓄”:道德保值增值的重要方式 |
9.4.3 “道德利息”在“道德银行”中的运行机理 |
第十章 大学生“道德银行”的绩效评估 |
10.1 绩效校验的标的 |
10.1.1 大学生对“道德银行”的认同度 |
10.1.2 社会公众对大学生“道德银行”的认可度 |
10.1.3 “道德银行”在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贡献度 |
10.2 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
10.2.1 绩效评估的总体指标分类 |
10.2.2 “道德储蓄”的运行绩效评价指标 |
10.2.3 “道德贷款”的运行绩效评价指标 |
10.2.4 “道德奖惩”的运行绩效评价指标 |
10.2.5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效果的评价指标 |
10.3 绩效评估的基本程序 |
10.3.1 确立评估项目宗旨制定评估指标体系 |
10.3.2 分类确立评估权重组织开展评价活动 |
10.3.3 归一分析评价结论反馈公布评价结果 |
结语 |
一、大学生“道德银行”的理论拓展价值 |
二、大学生“道德银行”的实践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致谢 |
读博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8)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历史观教育策略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文献综述 |
(四) 创新点 |
(五)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一 渗透历史观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一) 渗透历史观教育的必要性 |
(二) 渗透历史观教育的可能性 |
二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需要渗透的历史观 |
(一) 历史观的一般性概念 |
(二)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基本历史观 |
(三)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具体历史观 |
三 渗透历史观教育的原则及策略 |
(一) 渗透历史观教育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
(二)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渗透策略 |
(三) 在教师的课程组织过程中的渗透策略 |
四 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
(一) 案例:活动课 |
五 总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9)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品德现状 |
1.1.3 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弊端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方法 |
1.3.3 研究意义 |
1.4 创新点 |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概述 |
2.1 主题中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统、分的含义与特征 |
2.1.2 统一教育和分层教育的关系 |
2.1.3 模式的概念 |
2.1.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 |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的理论依据 |
2.2.1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统分结合教育的逻辑起点 |
2.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相对有限性是统分结合教育的物质基础 |
2.2.3 人的群体心理及个体心理规律是统分结合教育的心理学依据 |
2.3 统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探源 |
2.3.1 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统分结合理论及实践 |
2.3.2 近代西方教育思想中的统分结合思想及实践 |
2.3.3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中统分结合思想的具体运用 |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的原则、内涵及特点 |
3.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的原则 |
3.1.1 实事求是原则 |
3.1.2 以人为本原则 |
3.1.3 方向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
3.1.4 统一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 |
3.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的基本内涵 |
3.2.1 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的目标体系 |
3.2.2 统一内容与层次性内容相结合的教育内容 |
3.2.3 统一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教育要求 |
3.2.4 主渠道和其它渠道相结合的教育渠道 |
3.2.5 基本方法与一般方法或特殊方法相结合的方法体系 |
3.2.6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
3.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的特点 |
3.3.1 统分结合教育模式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共性和大学生的个性相结合 |
3.3.2 统分结合教育模式实现了刚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柔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
3.3.3 统分结合教育模式实现了教育者的价值知识灌输与受教育者价值信念培养的结合 |
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的构建方法与途径 |
4.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的构建方法 |
4.1.1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
4.1.2 现实教育与虚拟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
4.1.3 外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
4.1.4 疏导与规范相结合的方法 |
4.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的构建途径 |
4.2.1 创新理念,增强统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意识 |
4.2.2 凝聚力量,大力优化校园文化 |
4.2.3 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 |
4.2.4 虚实结合,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
5 案例分析----以河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为例 |
5.1 统一教育方面 |
5.1.1 领导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常抓不懈 |
5.1.2 以人为本,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
5.1.3 抓住根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5.2 分层教育方面 |
5.2.1 注重人文关怀,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
5.2.2 注重心理疏导,解决学生思想问题 |
5.3 统分结合方面 |
5.3.1 统一部署,层次推进 |
5.3.2 付诸实践,亲身体验 |
5.4 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农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的建设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农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农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的建设理念 |
一、立足农村,做专业化的农业频道 |
二、面向农民,坚持频道公益性原则 |
三、传播区域文化,满足不同地区农民信息需求 |
四、减少娱乐成分,注重传播科学技术的实效性 |
五、综合利用资源,低成本建设与运行 |
第二章 农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的网络组建与节目建设 |
一、农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的网络组建 |
(一) 自建频道网络系统 |
(二) 利用电视台资源建立完善的频道网络系统 |
二、农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的节目内容构成 |
(一) 农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的节目内容 |
(二) 视频资源库的建立 |
(三) 农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节目特点 |
三、农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栏目的创建 |
(一) 国内农业频道知名栏目分析 |
(二) 农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栏目编排设置 |
四、农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建设案例研究 |
(一) 肥城远程教育电视互动点播频道 |
(二) 乳山电视台RSTV-3 电视专用频道 |
第三章 农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的发展 |
一、农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 节目总量与农民需求总量严重失衡 |
(二) 专业人才缺乏,节目质量有待提高 |
(三) 电视节目传播效果欠佳 |
(四) 忽视农民接受特性,与农民作息时间错位 |
(五) 资金投入不足,广告经营能力差 |
二、农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的发展之路 |
(一) 强化频道公益性质,完善频道运行机制 |
(二)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节目制作人员的专业技能 |
(三) 与当地电视台合作,提升自办栏目质量 |
(四) 开通电视互动点播,创新节目传播模式 |
(五) 加快农村地区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增加频道无线发射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十六大精神是提高社区管理水平的指路明灯(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城镇化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 ——以平顶山市为例[D]. 吴艳晖.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
- [2]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论[D]. 王威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 [3]干部教育培训合理发展研究[D]. 顾聪.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6)
- [4]我国职业教育公共政策研究[D]. 董佳. 东北财经大学, 2016(06)
- [5]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研究[D]. 巢陈思. 吉林大学, 2016(08)
- [6]中国共产党集中教育活动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研究[D]. 何光.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7]大学生“道德银行”建构论[D]. 施一满. 中南大学, 2012(03)
- [8]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历史观教育策略探析[D]. 陶健. 苏州大学, 2010(06)
- [9]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研究[D]. 樊新装. 河南理工大学, 2010(04)
- [10]农村远程教育电视频道的建设与发展研究[D]. 郭超. 山东师范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