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冲缝片冷凝器换热理论和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寇宏侨[1](2017)在《CO2热泵低温运行的热力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兼顾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实现建筑能耗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十三五”和“煤改电”等政策背景下重新启用天然工质CO2作为制冷剂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具有节能、环保等特性,CO2跨临界循环热泵系统已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在低温工况下CO2热泵系统运行存在很多问题,因而对CO2热泵低温运行的热力性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构建了 CO2跨临界循环热泵系统的实验平台,较为系统地研究了 CO2热泵低温运行的热力性能。为有效避免低温工况下系统存在的损失,保证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可以采用提高CO2气体冷却器的入口比焓/吸气压力、提高蒸发温度、增加吸气质量、采用回热循环这四种技术途径。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介绍,并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在低温工况下,因跨临界循环CO2热泵系统气体冷却器的进水温度和CO2出口温度降低,压缩机吸气压力和温度随之降低。当系统的吸气压力低于压缩机的吸气压力下限时,将导致系统无法稳定运行。为了改变这种现象,采用在气体冷却器冷水入口处混水的方法,将热水箱的热水旁通至气体冷却器冷水入口。采用三通调节阀调节混水比例,适当提高气体冷却器的进水温度,以期实现系统在低温工况下的稳定运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混水方法不仅可保证低温工况下跨临界循环CO2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可降低结霜频率,延长系统运行时间,但系统的制热量和COP将小幅下降。兼顾系统的热力性能及运行稳定性,当环境温度为-20℃、制热温度为60℃时,较为适宜的混水温度为12~18℃。针对定频CO2热泵系统无法在宽温度及宽负荷条件下运行的缺点,基于PLC控制技术,提出变频压缩机跨临界CO2热泵系统。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测试,分析了在低温工况下变频对吸气压力、排气压力、输入功率、制热量及COP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频率的增加,压缩机的吸气压力下降,排气压力和输入功率上升;制热量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存在陡升状态点;系统的COP存在最优频率值。兼顾制热量和COP的情况,系统存在最佳调节频率:55~60Hz。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确定气体冷却器进水温度、气体冷却器出水温度、压缩机频率、环境干球温度为因素,确定制热效率COP、系统制热量为水平。测试分析CO2热泵在低温工况下热力性能,并优化CO2热泵低温工况下运行参数,为我国寒冷及严寒地区CO2热泵的高效稳定运行提供实验依据。
张瑞贤[2](2016)在《多库房同温冷库制冷系统节能运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库房同温冷库在不同运行情况下,用于维持库房温度所需冷量出现最大值的时间的不同期性加大,则整个冷库单位时间所需冷量很小,只需使用系统部分制冷机便能够维持设计的库房温度,若继续使用初期降温制冷机制冷,将导致资源的浪费。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重点探讨了多库房同温冷库在维持库房温度期间以最小冷量制冷机连续运行的工作模式。本文为了研究维持库房温度期间以最小冷量制冷机连续运行的工作模式,搭建了多库房同温冷库制冷系统试验台,采用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将5/8匹制冷机对各冷间轮流降温的运行模式与3匹制冷机对冷库整体降温的运行模式进行对比,讨论在开门、进货、出货及空库工况下,两种运行模式的运行特性。并建立保温体模型对围护结构非稳态传热量以及送回风管道传热量进行了具体分析;建立制冷系统模型对3匹制冷机和5/8匹制冷机的匹配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围护结构非稳态传热量以及送回风管道传热量进行了模拟分析可知,单冷间维护结构传热量出现最大值的时间出现在凌晨12点为39.73W,出现最小值的时间是1415点为32.02W,以大值为基准减小了19.4%。深夜环境温度较低,制冷机输出冷量加大,如果其他负荷变化幅度不大,维护结构传热量对冷间的降温时间影响不大。除维护结构以外的负荷,特别是风道表面传入热量是维护结构传热量的3.32倍,因此,必须对送回风道表面做更加完善的保温,这也是取得轮流降温运行系统正常工作的重要保证。通过对3匹制冷机和5/8匹制冷机的匹配性的模拟分析可知,所选用的3匹制冷机和5/8匹制冷机各部件之间匹配性较好。通过对冷间进货、出货、开门工况下各库房降温时间的实验和模拟研究分析可知,5/8匹制冷机对冷间轮流降温时,10个冷间均降到设计温度后,制冷机的停机时间分别为4.15min、1.73min和1.65min。这就说明5/8匹制冷机通过“进货-降温后再转入另一间库房进货-降温”的运行模式能够保证各冷间温度维持在-17℃-23℃的范围内。在空库条件下,进行了三组实验。通过分析可知,第一组采用3匹制冷机对冷库整体进行初始降温,由于送、回风道没有考虑均匀送风问题各冷间的降温速率存在差异,15号库房的情况为:1号库降温时间最长为1.46h,4号库降温时间最短为0.82h,其余库房在两者之间。第二组采用5/8匹制冷机对冷库整体进行初始降温,由于冷量不足,不能完成降温过程,花去5个多小时的时间仅有2间送风量较大的库房温度降至-18℃。因此,5/8匹制冷机不能完成全库同时降温的任务。第三组实验是各库房的空库保温实验,3匹制冷机对全库保温,5/8匹以轮流降温的方式对各冷间保温。3匹制冷机对全库降温时时,15号库房降温速率之和比3匹轮流降温单间降温速率还慢54.8%,说明轮流降温能够更快地达到设计温度。通过实验和模拟研究分析可知,制冷机停机冷库升温时由于3匹制冷机和5/8匹制冷机停机阶段冷库保温体、送回风系统和环境温度等相同,因此同一个冷间的升温情况是相同的。坐落于四个角落的1、5、6、10号冷间升温速率相对较快,各间的升温速率相差不大;与此类似位置接近的2、3、4、7、8和9号冷间的升温速率相对较慢,各冷间的升温速率基本相同。
林辩启[3](2016)在《大功率CO2热泵热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CO2跨临界循环热泵系统具有安全、环保等优点,并具有较高的排气温度,在热泵热水器应用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小功率C02热泵热水器在国内外均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受高压压缩机功率、高压节流装置与高压气体冷却容量的限制,国内外对大功率CO2跨临界循环热泵的研究很少。开发大功率C02跨临界循环热泵热水系统,对促进CO2跨临界循环热泵工程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构建了大功率CO2跨临界循环热泵热水系统实验装置,系统地研究了大功率C02跨临界循环热泵热水系统的热力性能。为提高高压压缩机功率、高压节流装置容量与高压气体冷却容量以提高C02跨临界循环热泵的制热功率,采用CO2压缩机并联运行、高压板式气体冷却器、三毛细管并联组合节流等方法,构建了一台名义制热量为175kW、带回热循环的大功率跨临界CO2热泵热水实验装置。在恒温环境实验室条件下,测试分析了气候参数及运行参数对跨临界循环CO2热泵热水系统稳态热力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与采用其他工质的热泵热水系统相比,大功率跨临界循环CO2热泵热水系统的制热温度高,并且制热温度对系统性能系数COP影响较小。为适应C02热泵系统全年运行对工质流量及压降调节的要求,提出了一种三毛细组合节流方法。对大功率跨临界循环CO2热泵三毛细管并联组合节流进行模拟计算,并对其不同温度工况下的节流特性及热力性能进行实验研究。模拟计算及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根据环境温度采用不同的节流模式及调节制热温度,可适应大功率CO2热泵系统全年运行对工质流量及压降调节的要求,流量及毛细管进出口压降分别可在0.138~0.736kg/s及5.96~8.34MPa之间调节。在低温、中低温、中温、高温环境工况下,毛细管组合节流较适宜的制热温度分别为55~60℃、55~70℃、55~80℃及55~80℃。毛细管组合节流跨临界循环CO2热泵热水系统具有较优良的高温性能,制热温度90℃时其性能系数可达3.1以上。在温和地区各种典型气候条件下,测试分析了大功率跨临界循环CO2热泵的运行性能。系统日平均运行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根据气候条件合理地选取运行参数,该系统具有优良的热力性能。系统的制热温度可在60~85℃选取,在环境温度为4.1~27.3℃的气候条件下,其日平均性能系数COP在3.45~4.04之间。此外,将大功率跨临界循环CO2热泵应用于寒冷地区集中热水系统,运行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低温热力性能。
杜会璞[4](2015)在《除湿机除湿过程模拟与优化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也日益严格。空气的湿度对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夏季空气湿度较大时,常常使用空调或除湿机来调节屋内的湿度。与空调相比,除湿机的除湿能力更强、调节范围更广、使用方式更加方便。在世界范围内,除湿机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但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在能源十分宝贵的今天,提高除湿机除湿能力的同时消耗更少的能量是目前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共同的目标。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一:分析说明除湿机的工作原理和内部构造:简单介绍流体仿真模拟软件Fluent,为后续数值模拟做准备。第二:根据除湿机内蒸发器的特点,建立合适的模型和条件,利用Fluent对空气流经蒸发器时的冷凝换热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对蒸发器内速度场、压力场、温度场和传热系数分析,结果表明:空气在蒸发器内冷凝时,肋片的平均传热系数介于几根肋管之间。对水蒸气体积分数进行模拟研究,认为蒸发器内的换热过程分布并不均匀,肋管迎风侧和肋管顶端风速较快导致温度较高,而肋管背风侧风速较慢,温度较低,因此在背风侧的凝结水要多于迎风侧。对不同肋片间距、温度和风速条件下的冷凝除湿过程进行模拟,认为肋片间距越大,除湿量越小;温度越低,除湿量越高,并且近似呈线性关系;不同风速下肋片和肋管的传热系数不同,风速越高传热系数越大,除湿量随着风速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第三:除湿机在正常工作时,制冷量和风速均维持不变,室内的湿度随着除湿的进行逐渐减小,通过模拟可以看出除湿量的多少和风速有关,本文通过计算除湿机的性能指标,比功率消耗Specific Power Consumption (SPC),得出存在一个最佳风量使除湿机的SPC最小,相对湿度和温度对SPC均有影响,相对湿度对SPC的影响大于温度。第四:通过计算利用变频器控制风量为不同相对湿度下的最佳风量,计算变风量除湿后的能耗,并且与使用额定风量下除湿过程所消耗的电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若使用变风量,除湿机在20~30℃之间可节约电能20%左右。
钟惠[5](2014)在《风冷冷水机组群和空调送风管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与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高层高端建筑与大型城市综合体的大量涌现,中央空调系统的布置也变得更为复杂。空调冷热源和空调送风系统是中央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合理设计与布置对空调系统的使用效果、室内空气品质和节能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空调冷热源和空调送风系统的设计与布置普遍采用经验的方法,造成空调冷热源与空调送风系统不能很好达到设计要求。本文首先对风冷冷水机组群自然排风情况下设备层内气流组织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风冷冷水机组设备层内的气流分布较紊乱,室外气流不能顺畅地进入设备层,且风冷机组的高温排风出现返混现象,严重地影响着风冷冷水机组的换热性能。其次,针对自然排风情况下风冷冷水机组设备层气流组织的不足,提出采用“有组织排风”的方法改进设备层内的气流组织情况的优化设计方案,并数值模拟了优化方案下风冷冷水机组设备层内气流组织分布,并比较了“有组织排风”优化方案与“自然排风”方案,结果表明优化方案下风冷冷水机组设备层内的气流组织情况有所改善,风冷冷水机组群的高温排风在排风管和排风箱的组织下顺利排到室外,有效地阻止了高温排风的返混,同时,室外的气流也能够顺利地进入设备层内,确保风冷冷水机组能够高效稳定的运行。最后,以办公室标准层全空气空调送风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空调送风管和末端的速度、压力和出口流量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办公室标准层变风量全空气空调系统的送风系统设计较合理,送风支管内速度和压力分布较均匀,末端各个风口送风量偏差较小。但通过对各末端设备所负责区域的出口送风量和设计要求的送风量比较分析,发现东西两侧的空调机组在末端设备风阀全开的情况下各区域的送风量均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因此,建议空调系统实际运行时,减小送风量偏大区域内末端设备的阀门开度,确保各送风口送风量的均匀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对空调系统方案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其它同类大型建筑的空调系统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万向斌[6](2012)在《制冷空调系统换热强化及节能技术》文中认为为了提高空调系统的效率,节约能源消耗,本文对空调换热器的强化换热进行了分析探讨,其中包括:换热器空气侧、制冷剂侧的强化换热,盘管的优化设计。并且,还对当前的换热器强化传热新技术作了简单介绍。
张晓艳[7](2012)在《5匹空气源高温热泵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在众多的前人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常温热泵技术已经相当的成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出水温度较低,限制了其应用的领域和范围,若能将使用侧的出水水温提高到80℃以上,发展前景更好,热泵的高温化已经是国际上热泵的发展趋势,很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大都以水源作为低温热源来研究高温热泵,几乎没有采用空气作为高温热泵的低温热源,本论文采用空气作为低温热源的高温热泵热水机,很具有实用价值。实验所用的工质采用混合工质,通过方程求解软件对某些工质进行理论循环性能计算,在冷凝温度为85℃、蒸发温度为25℃的条件下,综合考虑热力性能和环保性,选择三种作为组分,组分的质量比通过模拟软件进行模拟,最终确定组分比例为A/B/C为80%:12%:8%,以此作为混合工质进行实验。同时设计了系统的结构和选择了设备部件,制造出一台试验样机。为了研究变工况运行和环境温度对高温热泵热水机的性能影响,分别在20℃、25℃、30℃、35℃、40℃、45℃不同的环境温度,当出水温度分别为30℃、40℃、50℃、60℃、70℃、80℃时做了性能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新的混合工质,制热性能比较好,压缩机排气温度在环境温度为20℃40℃之间变化,排气温度不超过110℃,当环境温度45℃时,出水温度达到80℃后,排气温度达到最大值。此结果填补了空气源热泵在高温制热的数据空白,性能测试结果优于现有市场销售的高温热泵。若将其用于太阳能空调系统中取代电加热,同时对于两种情况下的运行进行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以上内容为高温空气源热泵的发展和推广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唐洁[8](2009)在《基于R410A工质空调换热器生产工艺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R410A工质的物理参数、工作特点,在稳定运行时对空调换热器(简称COIL)的要求,分析了空调换热器在热量交换过程中传热系数及相关理论,强化传热技术在制冷空调换热器中的应用。采用R410A制冷剂空调器的热交换器,生产工艺改进达到降低材料成本的效果。针对新工质R410A制冷剂空调换热器的管道压力变化,采用新型强化传热换热管与不同结构翅片,研究生产空调用换热器的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对比研究了空调换热器翅片的加工工艺要求,翅片冲压成型生产及相关工艺。不同结构形式的翅片,对流体的扰动和传热的最佳间距是不相同的,对翅片的片距、翅片开窗进行了对比实验。胀管中的胀量是胀管最重要的工艺参数,它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实验测试了不同直径的两种胀头对换热器的换热性能的影响。焊接工艺是换热器制作工艺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着换热器质量,换热器上焊点少则几十,多则几百,任何一点的泄露都会影响换热效果。需从焊接材料的准备、焊接位置、配合面的表面处理、焊接配合间隙、插入深度、钎焊工艺要求、钎焊充氮保护等方面严格控制。焊接工艺验证显示:应优先选择钎料垂直向下漫流的方式(立焊位置),其次选择水平漫流方式(平焊位置),不能采用垂直向上漫流方式。分析研究了空调换热器的检漏工艺及生产管理标准,分析了空调换热器检漏的三种方法的不同之处。检漏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的相关事项。存放或运输时间长的换热器处理方法。对COIL制造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制订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饶荣水,魏富党[9](2009)在《翅片管换热器过冷管设计对系统性能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试验对比研究在翅片管换热器底部设置1根U形管过冷、2根并联U形管过冷、2根串联U形管过冷的过冷效果,测试数据表明用2根U形管串联进行过冷的效果最好。当把2根铜管串联用于过冷时,对R22制冷剂在B工况测试条件下,与没有过冷相比,过冷度增加了1.1℃,能效比高出0.33W/W,提高了8.25%;对R410A制冷剂在B工况测试条件下,与没有过冷相比,过冷度增加了2.0℃,能效比高出0.10W/W,提高了2.69%。
肖彪[10](2009)在《翅片管式换热器制冷剂流路对换热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下)》文中提出(续接本刊2008年第23期62页)3判断翅片管式换热器分路优劣的标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一些使用条件的限制,我们很难找出哪个换热器的分路情况是完全满足以上设
二、不同冲缝片冷凝器换热理论和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冲缝片冷凝器换热理论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CO2热泵低温运行的热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 |
1.1.2 全球变暖及臭氧层破坏 |
1.1.3 制冷剂的发展及替换 |
1.1.4 CO_2自然工质的兴起 |
1.2 CO_2热泵在低温工况下运行存在的问题 |
1.2.1 压缩机问题分析 |
1.2.2 CO_2气体冷却器问题分析 |
1.2.3 蒸发器问题分析 |
1.2.4 节流装置问题分析 |
1.2.5 换热器结霜问题分析 |
1.2.6 问题总结 |
1.3 CO_2热泵在低温工况下运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压缩机的解决方案研究 |
1.3.2 蒸发器的解决方案研究 |
1.3.3 CO_2气体冷却器的解决方案研究 |
1.3.4 节流装置的解决方案研究 |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提高CO_2热泵低温运行热力性能的技术途径分析 |
2.1 提高CO_2气体冷却器的入口比焓/吸气压力 |
2.2 提高蒸发温度 |
2.2.1 压缩机变频 |
2.2.2 风机变频 |
2.3 增加压缩机吸气质量 |
2.3.1 气液分离器热保温 |
2.3.2 改进气液分离器 |
2.4 回热循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提高进水温度对CO_2热泵系统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系统及装置 |
3.1.1 带混水装置的CO_2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 |
3.1.2 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 |
3.1.3 环境模拟系统 |
3.2 实验方法及工况 |
3.2.1 除霜方式 |
3.2.2 系统的性能系数 |
3.2.3 实验的准备工作 |
3.2.4 实验工况 |
3.3 实验测试及分析 |
3.3.1 对压缩机吸、排气压力产生的影响 |
3.3.2 对蒸发器结霜产生的影响 |
3.3.3 对制热量和COP产生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频对CO_2热泵系统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系统及装置 |
4.1.1 变频压缩机跨临界CO_2热泵系统设计 |
4.2 实验方法及工况 |
4.2.1 PLC控制技术 |
4.2.2 实验工况 |
4.3 实验测试及分析 |
4.3.1 对压缩机吸、排气压力的影响 |
4.3.2 对输入功率及制热量的影响 |
4.3.3 对COP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温下CO_2热泵系统性能优化研究5.1 正交实验设计 |
5.1 正交实验设计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最优COP工况 |
5.2.2 最优制热量工况 |
5.3 跨临界循环CO_2热泵在寒冷地区的运行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今后的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专利) |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附录D (攻读硕士期间获奖情况) |
(2)多库房同温冷库制冷系统节能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冷库行业的发展状况 |
1.1.1 国外冷库行业发展状况 |
1.1.2 国内冷库行业发展状况 |
1.1.3 目前冷库主要存在的问题 |
1.2 冷库能耗分析 |
1.2.1 隔热层材料的选择 |
1.2.2 隔热层厚度的选择 |
1.3 制冷系统的运行管理 |
1.3.1 压缩制冷机的运行与节能 |
1.3.2 冷风机的运行与节能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数学模型的建立 |
2.1 冷库保温模型 |
2.1.1 室外综合温度作用下的非稳态传热数学模型 |
2.1.2 其他热源散热数学模型 |
2.1.3 机械负荷数学模型 |
2.2 多库房同温冷库中制冷系统的模型 |
2.2.1 压缩机数学模型 |
2.2.2 冷凝器数学模型 |
2.2.3 膨胀阀数学模型 |
2.2.4 蒸发器数学模型 |
2.3 冷库模型 |
2.3.1 冷库模型的建立以及网格的划分 |
2.3.2 模拟工况以及初始条件的设定 |
第三章 模型的求解 |
3.1 冷库保温模型的求解 |
3.1.1 围护结构模型的求解 |
3.1.2 送风管道模型的求解 |
3.2 制冷系统模型的求解 |
3.2.1 制冷系统算法的思路 |
3.2.2 计算流程 |
3.2.3 模型的求解 |
3.2.4 模拟结果 |
第四章 实验台的建立 |
4.1 实验台介绍 |
4.2 实验装置介绍 |
4.3 测量控制方法 |
4.3.1 控制系统 |
4.3.2 测量装置 |
4.4 实验方案 |
第五章 多库房同温冷库制冷系统运行的实验结果分析 |
5.1 库房在不同情况下的机械负荷 |
5.2 5/8 匹制冷机运行特性分析 |
5.2.1 库房进货 |
5.2.2 库房出货 |
5.2.3 通风换气(冷间开门) |
5.2.4 空库保温 |
5.3 库房温度时间特性分析对比 |
5.3.1 库房进货 |
5.3.2 空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
致谢 |
(3)大功率CO2热泵热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
1.1.2 CO_2制冷剂的再次启用 |
1.2 CO_2热泵压缩机的研究现状 |
1.2.1 往复式CO_2压缩机 |
1.2.2 CO_2转子式压缩机 |
1.2.3 CO_2涡旋压缩机 |
1.2.4 CO_2螺杆式压缩机 |
1.3 节流装置的研究现状 |
1.3.1 CO_2膨胀阀 |
1.3.2 CO_2膨胀机 |
1.3.3 CO_2喷射器 |
1.3.4 毛细管组合的节流装置 |
1.4 CO_2气体冷却器的研究现状 |
1.5 CO_2蒸发器的研究现状 |
1.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功率跨临界循环CO_2热泵系统 |
2.1 大功率CO_2热泵系统原理图 |
2.2 大功率跨临界CO_2热泵制冷剂循环系统 |
2.2.1 压缩机 |
2.2.2 气体冷却器 |
2.2.3 室外分体式双管翅式蒸发器 |
2.2.4 节流装置 |
2.2.5 其他装置 |
2.3 大功率跨临界循环CO_2热泵水循环系统 |
2.4 大功率跨临界循环CO_2热泵数据测试系统 |
2.4.1 数据测量系统 |
2.4.2 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功率CO_2热泵系统毛细管组合节流的匹配 |
3.1 毛细管理论介绍 |
3.2 三毛细管并联组合节流装置结构 |
3.3 毛细管数学模型的建立 |
3.3.1 毛细管长度计算公式的确定 |
3.3.2 工程热力学性质及热物理性质方程计算 |
3.4 仿真模型的计算 |
3.4.1 仿真模型的计算流程 |
3.4.2 仿真模型的结果分析 |
3.4.3 三毛细管并联组合节流的数值分析 |
3.5 三毛细管组合实验研究 |
3.5.1 三毛细管组合节流实验装置 |
3.5.2 低温环境工况节流特性与热力性能 |
3.5.3 中低温环境工况节流特性与热力性能 |
3.5.4 中温环境工况节流特性与热力性能 |
3.5.5 高温环境工况节流特性与热力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功率跨临界循环CO_2热泵实验研究 |
4.1 气候参数及运行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1.1 环境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1.2 CO_2气体冷却器入口水温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1.3 CO_2气体冷却器出口水温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1.4 CO_2充注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2 大功率跨临界循环CO_2热泵在温和地区的运行性能 |
4.3 大功率跨临界循环CO_2热泵在寒冷地区的运行性能 |
4.3.1 CO_2热泵在北方热水系统中的应用特性 |
4.3.2 CO_2热泵在北方采暖系统中的应用特性 |
4.3.3 大功率跨临界循环CO_2热泵在寒冷地区的运行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5.1 主要结论 |
5.2 论文的创新点 |
5.3 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专利 |
附录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附录4:攻读硕士期间获奖情况 |
(4)除湿机除湿过程模拟与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常见除湿机的原理和分类 |
1.1.1 冷冻除湿 |
1.1.2 溶液除湿机 |
1.1.3 转轮除湿机 |
1.1.4 HVAC除湿 |
1.1.5 热泵除湿 |
1.1.6 膜法除湿 |
1.1.7 电化学除湿 |
1.2 除湿机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
1.3 除湿机的构成 |
1.3.1 空气过滤器 |
1.3.2 制冷剂 |
1.3.3 压缩机 |
1.3.4 冷凝器 |
1.3.5 蒸发器 |
1.3.6 辅助设备 |
1.4 冷冻除湿机研究现状 |
1.5 蒸发器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2 Fluent模拟蒸发器内除湿换热过程 |
2.1 Fluent软件介绍 |
2.2 Fluent的求解方程 |
2.3 Fluent的求解方法 |
2.4 Fluent模拟换热器现状 |
2.5 Fluent模拟步骤 |
2.5.1 Gambit建模 |
2.5.2 网格检查 |
2.5.3 模型设置 |
2.5.4 求解器设置 |
2.6 模拟结果及分析 |
2.6.1 速度模拟结果 |
2.6.2 压强模拟结果 |
2.6.3 温度模拟结果 |
2.6.4 水蒸气体积分数模拟结果 |
2.6.5 液态水模拟结果 |
2.7 不同肋片温度下的模拟 |
2.8 不同肋片间距下的模拟结果 |
2.9 不同风速下的模拟结果 |
2.10 小结 |
3 除湿机风量优化 |
3.1 常用公式 |
3.1.1 风机功率和风量的关系 |
3.1.2 压缩机的制冷量和功率 |
3.1.3 接触系数计算公式 |
3.1.4 温度和比焓的关系 |
3.1.5 空气参数的基本公式 |
3.1.6 计算过程 |
3.2 计算实例 |
3.2.1 除湿量与风量和SPC的关系 |
3.2.2 相对湿度和SPC的关系 |
3.2.3 温度对除湿量和SPC曲线的影响 |
3.3 最佳风量的影响因素 |
3.3.1 相对湿度对SPC最佳风量的影响 |
3.3.2 温度对SPC最佳风量的影响 |
3.4 风量优化 |
3.4.1 变频器的使用 |
3.4.2 适用面积 |
3.4.3 适用范围 |
3.4.4 计算方法及结果 |
3.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风冷冷水机组群和空调送风管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风冷冷水机组概述 |
1.2.1 风冷冷水机组工作原理 |
1.2.2 风冷式冷凝器工作原理 |
1.3 计算流体力学在暖通空调领域的应用 |
1.3.1 计算流体力学在暖通空调中的主要应用领域 |
1.3.2 计算流体力学在优化暖通空调设计方案中的应用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风冷式冷凝器的研究状况 |
1.4.2 气流组织数值模拟的研究状况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风冷机组群气流组织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2.1 流体流动的控制方程 |
2.1.1 连续性方程 |
2.1.2 动量守恒方程(N-S方程) |
2.1.3 通用控制方程 |
2.2 湍流流动的数值模拟 |
2.2.1 湍流的数值模拟方法 |
2.2.2 湍流模型 |
2.3 控制方程的离散和求解 |
2.3.1 离散方法 |
2.3.2 离散方程组的求解 |
2.4 FLUENT软件介绍 |
2.5 小结 |
第三章 风冷冷水机组群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及优化 |
3.1 工程概况 |
3.2 风冷冷水机组群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 |
3.2.1 风冷冷水机组设备层 |
3.2.2 物理模型 |
3.2.3 网格划分 |
3.2.4 数值模拟边界条件 |
3.2.5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
3.3 风冷冷水机组群气流组织的优化方案 |
3.4 优化方案的气流组织数值模拟 |
3.4.1 物理模型 |
3.4.2 边界条件的设定 |
3.4.3 优化方案模型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调送风管的数值模拟研究 |
4.1 空调系统简介 |
4.2 空调系统送风管的数值模拟 |
4.2.1 物理模型 |
4.2.2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 |
4.3 空调系统送风管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4.3.1 空调系统送风管速度场与压力场的分析 |
4.3.2 空调系统送风管末端流量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7)5匹空气源高温热泵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高温热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高温混合工质的研究 |
2.1 高温工质混合的理论依据 |
2.2 高温混合工质的理论循环性能分析 |
2.3 混合工质组分的选择及确定 |
2.4 小结 |
3 高温热泵机组的系统研究 |
3.1 高温热泵系统的热力循环 |
3.2 理论循环的应用 |
3.3 热泵机组的实验结构图 |
3.4 本章小结 |
4 高温热泵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测量的基本原理 |
4.2 性能测试台及测试方法 |
4.3 测试方案及测试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系统充注量的确定 |
5.2 不同工况下的机组高温制热性能 |
5.3 电加热与高温热泵加热热水的经济性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基于R410A工质空调换热器生产工艺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R410A 工质特性 |
1.2.1 R410A 工质的物理性质 |
1.2.2 R410A 工质的循环性能特性 |
1.3 空调换热器传热特性分析与生产工艺技术现状 |
1.3.1 空调换热器的热质交换过程中传热系数 |
1.3.2 R410A 工质空调换热器传热的综合分析 |
1.3.3 R410A 工质空调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技术 |
1.3.4 R410A 工质空调换热器生产工艺 |
1.4 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
1.5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空调热交换器生产中的冲片与胀管工艺 |
2.1 影响换热器换热能力的因素 |
2.2 翅片的结构对换热性能的影响 |
2.3 空调换热器翅片的结构形式与成型冲片 |
2.3.1 翅片的结构形式 |
2.3.2 翅片的亲水性,防腐性 |
2.3.3 翅片的工艺成型要求 |
2.3.4 翅片成型工艺对比实验 |
2.3.5 翅片成型工艺对比实验结果的对比 |
2.4 胀管 |
2.4.1 空调换热器胀管装备的种类 |
2.4.2 胀管过程中的胀量及质量控制 |
2.4.3 最佳过盈量与胀头使用直径优化试验 |
2.4.4 胀头使用直径不同实验结果的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调换热器焊接工艺 |
3.1 焊接材料的准备 |
3.2 焊接位置 |
3.3 配合面的表面处理 |
3.4 焊接装配间隙的范围 |
3.5 焊接时铜管的插入深度 |
3.6 钎焊工艺要求 |
3.7 焊接时的充氮保护 |
3.8 焊接后的综合效果 |
3.9 焊接后的压力测试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调换热器的检漏 |
4.1 换热器质量检查的必要性 |
4.2 换热器检漏的种类 |
4.2.1 换热器的气压检漏 |
4.2.2 换热器的液压检漏 |
4.2.3 换热器的氦质谱检漏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调换热器生产工艺优化的效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翅片管换热器过冷管设计对系统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装置与测试方法 |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1 R22制冷剂的测试结果及分析 |
2.2 R410A制冷剂的测试结果及分析 |
3 结论 |
(10)翅片管式换热器制冷剂流路对换热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下)(论文提纲范文)
3 判断翅片管式换热器分路优劣的标准 |
4 翅片管式换热器强化换热的思路及方法 |
4.1 翅片管式换热器管内强化换热的思路 |
4.2 翅片管式换热器管外强化换热的思路 |
5 翅片管式换热器强化换热的发展趋势 |
四、不同冲缝片冷凝器换热理论和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CO2热泵低温运行的热力性能研究[D]. 寇宏侨.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1)
- [2]多库房同温冷库制冷系统节能运行研究[D]. 张瑞贤. 天津商业大学, 2016(02)
- [3]大功率CO2热泵热性能研究[D]. 林辩启.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2)
- [4]除湿机除湿过程模拟与优化的研究[D]. 杜会璞.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5]风冷冷水机组群和空调送风管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与优化[D]. 钟惠. 长沙理工大学, 2014(03)
- [6]制冷空调系统换热强化及节能技术[J]. 万向斌. 制冷, 2012(04)
- [7]5匹空气源高温热泵理论与实验研究[D]. 张晓艳.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6)
- [8]基于R410A工质空调换热器生产工艺及优化研究[D]. 唐洁. 华南理工大学, 2009(S2)
- [9]翅片管换热器过冷管设计对系统性能影响研究[J]. 饶荣水,魏富党. 制冷, 2009(01)
- [10]翅片管式换热器制冷剂流路对换热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下)[J]. 肖彪. 家电科技,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