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棚彩椒南美斑潜蝇幼虫数量消长及空间分布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友军,吴青君,王少丽,褚栋,谢文[1](2013)在《我国蔬菜重要害虫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蔬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蔬菜害虫给我国蔬菜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本文以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粉虱、蓟马、斑潜蝇、叶螨、蚜虫、黄曲条跳甲和韭菜迟眼蕈蚊等重大害虫为对象,概述了我国蔬菜害虫的发生危害特点和近年来科研项目资助情况,对我国重要害虫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种类鉴定、入侵和传毒、抗药性及其机制、基因组学、防治技术基础研究及应用等方面的主要进展进行综述,展望了未来蔬菜害虫的研究方向。
陈友[2](2013)在《华山松木蠹象及其三种主要寄生蜂的趋光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有害生物防治中,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给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均造成一系列严重危害,因此环境友好的防治替代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基于昆虫趋光性的害虫物理防治技术,包括灯光诱杀和色板诱杀技术,对靶标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有害生物防治中被大规模推广与应用。目前,有关昆虫趋光性的研究及应用主要集中于部分重要农业害虫,而灯光或色板诱集对森林害虫及其天敌昆虫的研究报道非常有限。华山松木蠹象(Pissodes punctatus Langor et Zhang)是危害华山松(Pinus armandi Franch)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监测和防治都十分困难。本研究应用昆虫行为学研究方法,选取波长340nm-689nm光谱内的九个单色光,开展华山松木蠹象趋光特性的室内实验以及色板诱集与灯光诱集的林间试验,同时开展华山松木蠹象三种主要寄生蜂,包括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松蠹狄金小蜂(Dinotiscus armandi Yang)和三盾茧蜂(Triaspis sp.)的趋光特性室内实验。通过比较华山木蠹象及其三种主要寄生蜂的敏感光谱和敏感光强的异同。可为在不伤害寄生蜂天敌的前提下利用趋光性防治华山松木蠹象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利用趋光性开展华山松木蠹象及其寄生蜂的种群监测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华山松木蠹象的趋光特性华山松木蠹象能够被波长340nm-689nm光谱内的所有九个单色光所吸引,表明其对单色光感应具有广谱性。华山松木蠹象尤其对415nm紫色光、340nm紫外光和504nm、549nm绿色光敏感,表明其复眼至少具有这三种类型的光感受器。在黑暗下和自然光两种环境下,华山松木蠹象对橙色光、蓝色光、绿色光等单色光的敏感程度稍有不同。华山松木蠹象的趋光反应与单色光光强相关,光强较低时呈正相关,光强较高时呈负相关。三种最敏感单色光下,华山松木蠹象趋向反应达到峰值时的相对光强的大小顺序为:绿色光>紫色光>紫外光。2华山松木蠹象的林间诱集林间诱集华山松木蠹象,五种不同颜色LED灯诱虫数量大小顺序为:紫色灯>绿光灯>黄光灯>蓝光灯>红光灯,紫光灯诱虫数显着多于其它光源。六种不同颜色色板诱虫数量大小顺序为:紫色板>黄绿板>绿色板>黄色板>蓝色板>红色板,紫色板诱虫数显着多于其它色板。不同色板的林间诱集效果与自然光下趋光反应室内测试结果更为相符。紫色板的诱虫效果在1.5m、3.0m、4.5m三个高度下没有显着差异。在6:00-9:00、9:00-12:00、12:00-15:00、15:00-18:00四个时段下,紫色板在12:00~-15:00的诱虫效果最好。在东、南、西、北四个朝向下,紫色板的诱虫效果以南向最好。综合考虑经济、简便易操作的原则,林间诱集华山松木蠹象最优方案为:采用紫色板(415nm),距地面1.5m高度,南向全天候设置诱虫色板。3管氏肿腿蜂的趋光特性在波长340nm~689nm的光谱内,除波长689nm红色光外,管氏肿腿蜂对其余八个单色光都具有趋向性,最敏感光谱依次为549nm黄绿光、451nm蓝色光和649nm红色光。管氏肿腿蜂对689nm和649nm两个波长红色光趋向反应的显着差异,说明昆虫能辨别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即使是波长相隔很近的同色光。三种最敏感单色光下,管氏肿腿蜂的趋光反应与光强相关,光强较低时呈正相关,光强较高时呈负相关。三种敏感单色光中,管氏肿腿蜂的趋向反应达到峰值时的相对光强的大小顺序为:红色光>黄绿光>蓝色光。4松蠹狄金小蜂的趋光特性在波长340nm~689nm的光谱内,除649nm、689nm两个波长的红色光外,松蠹狄金小蜂对其余七个单色光都具有趋向性,最敏感光谱依次为340nm紫外光、415nm紫色光和549nm黄绿光。三种最敏感单色光下,松蠹狄金小蜂的趋光反应与光强相关,光强较低时呈正相关,光强较高时呈负相关。三种最敏感单色光中,松蠹狄金小蜂的趋向反应达到峰值时的相对光强的大小顺序为:黄绿光>紫色光>紫外光。5三盾茧蜂的趋光特性在波长340nm~689nm的光谱内,除340nm、381nm两个波长的紫外光外,三盾茧蜂对其余七个单色光都具有趋向性,其最敏感的光谱依次为549nm黄绿光、451nm蓝色光、415nm紫色光。三种最敏感单色光下,三盾茧蜂的趋光反应与光强相关,光强较低时呈正相关,光强较高时则呈负相关。三种最敏感单色光中,三盾茧蜂的趋向反应达到峰值时的相对光强大致相同。从光谱反应结果可知,由于华山松木蠹象与其主要寄生蜂在敏感光谱上存在一定差异,在利用趋光性来防治华山松木蠹象时,有针对地选用相应的光源和色板,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寄生蜂免受伤害。例如,在人工大量释放过管氏肿腿蜂的林间,可选用波长415nm紫光作为诱集光源和色板;三盾茧蜂为优势寄生蜂的林间,则选用波长340nm紫外光诱集较好。从光强度反应结果可知,在不同单色光下,不同昆虫趋向反应达到峰值时的相对光强各不相同,因此利用不同单色光光源和色板开展诱集时,并不是光强度越大诱集效果就越好。光强反应结果可用于诱虫灯功率的大小、诱集的有效空间范围及光源和色板布点密度的确定。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第一,由于华山松木蠹象与其三种寄生蜂对单色光都具有广谱性,而且其敏感光谱重叠较多,利用单色光来防治华山松木蠹象将不可避免对寄生蜂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与防治相比,利用趋光性开展华山松木蠹象及其寄生蜂种群监测具有更大的应用空间。例如,为了监测华山松木蠹象及其三种主要寄生蜂,可选用这些昆虫都有趋向的波长549nm黄绿色光源或色板;如果只是监测华山松木蠹象、松蠹狄金小蜂和三盾茧蜂,则选用波长415nm紫色光源或色板。第二,光强度是影响昆虫趋光行为的重要因素。以往有研究表明,在高强度全光谱白光刺激下,随着光强度增加昆虫的趋向反应保持恒定或持续增强。而我们发现,在单色光下,光强较低时呈正相关,光强较高时呈负相关,特别是对紫外光的表现尤为突出。此外,相对不同单色光和不同昆虫,其最佳诱集光强各不相同,对同一昆虫而言,往往单色光波长越短,其最佳诱集光强越低。第三,在黑暗和自然光两种环境中,华山松木蠹象对橙色光、蓝色光、绿色光等单色光的敏感程度稍有不同,表明华山松木蠹象在不同光暗环境中对色彩的感知具有差异。不同色板的林间诱集效果与自然光下趋光反应室内测试结果的符合度高于黑暗下趋光反应室内测试结果。因此,对于白天活跃、拟采用色板诱集的昆虫,采用自然光干扰下的趋光反应测试方法更能反应林间诱集的实际情况。
李艳艳[3](2013)在《寄主植物-蚜虫-捕食性瓢虫三营养层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又称棉蚜,是一种世界范围的植食性害虫,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已知寄主有74科285种,我国记载有113种,其中瓜类受害较为严重。瓜蚜寄主范围广、繁殖力强等特点使其迅速成为棚室瓜类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对瓜蚜进行防治,不仅会使瓜蚜产生抗药性,而且造成果实污染,影响了瓜类作物的品质和产量。本文研究了5种不同瓜类寄主植物、瓜蚜和多异瓢虫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有效利用捕食性瓢虫控制瓜蚜的发生危害,减少农药污染,奠定了必要的基础。1.寄主植物对瓜蚜种群增长有显着差异影响。在5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瓜蚜的各个龄期的历期、成蚜寿命、日均产仔量、净增值率、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平均世代历期和种群加倍时间等均存在显着差异。瓜蚜完成1代所需时间在瓢葫芦上最长,其他4种供试植物上差异不显着。成蚜寿命在黄瓜上最长为20.04d,其他4种供试植物上差异不显着。瓜蚜种群存活曲线在所有供试寄主植物上均为I型,即死亡主要发生在后期,而且在黄瓜上的存活率高于其他4种供试植物。根据瓜蚜内禀增长率大小排序,寄主适合性依次为哈密瓜>瓢葫芦>南瓜>黄瓜>搅瓜。2.分别测定5种不同寄主植物受瓜蚜危害前后叶片内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单宁及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瓜蚜危害寄主植物后,植物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着降低,而单宁和黄酮的含量明显上升。3.在多数猎物密度下,13龄幼虫对南瓜和黄瓜上蚜虫的捕食量较高,而对瓢葫芦和哈密瓜上蚜虫的捕食量则相对较低。在蚜虫密度较低时,4龄幼虫和成虫对南瓜和黄瓜上蚜虫的捕食量较高,而蚜虫密度相对较高时,对瓢葫芦和搅瓜上蚜虫的捕食量较高。多异瓢虫各龄幼虫和成虫对5种寄主植物上瓜蚜的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II反应。随着龄期的增大,猎物处理时间缩短,瞬时攻击率增大,最大捕食量增加,成虫的猎物处理时间长于4龄幼虫,而瞬时攻击率和最大捕食量小于4龄幼虫。多异瓢虫捕食不同寄主植物上饲养的蚜虫时,猎物处理时间、瞬时攻击率和最大捕食量也有所不同。4.应用取食指数(CI)、食物利用率(ECI)、食物转化率(ECD)、相对生长率(RGR)和食物近似消化率(AD)等指标对多异瓢虫的食物利用效率进行了评价。寄主植物对多异瓢虫雌虫和4龄幼虫对瓜蚜的利用效率有显着影响。多异瓢虫4龄幼虫和雌虫对南瓜上的蚜虫取食量最大,对葫芦上的蚜虫取食量最小。4龄幼虫取食哈密瓜上的蚜虫时,RGR、ECI、ECD最高,CI较高;雌成虫在取食黄瓜上的蚜虫时,RGR、ECI、ECD最高,CI较高。因此,4龄幼虫对哈密瓜上蚜虫的利用效率最高,而雌成虫对黄瓜上的蚜虫利用效率最高。5.不同寄主植物受到瓜蚜危害后对多异瓢虫的行为有显着的影响。瓜蚜为害寄主植物后,不管是否去掉蚜虫,受害后的植株对多异瓢虫均有明显的引诱作用,而健康植株没有引诱作用。6.5种寄主植物虽均属于葫芦科,但在瓜蚜危害前后植物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存在较大的差异。除哈密瓜和瓢葫芦种类数不变或减少,其他3种植物无论是否去掉蚜虫,挥发物种类均有所增加。从黄瓜健康植株、蚜害植株和有蚜植株分别鉴定出9,19和12种挥发物,主要组分为十八烯、E-5-二十碳烯、正十六烷和正十七烷,诱导出的新组分为对二甲苯、邻二甲苯、正十三烷、α-法呢烯、雪松醇、正十八烷、正二十六烷及7种未知种类;从搅瓜健康植株、蚜害植株和有蚜植株分别鉴定出11,20和18种挥发物,主要组分为石竹烯、十八烯、正十六烷和正十七烷,诱导出的新组分为苯乙烷、对二甲苯、间二甲苯、α-蒎烯、正十四烷、长叶烯、α-石竹烯及2种未知种类;从南瓜健康植株、蚜害植株和有蚜植株分别鉴定出5,7和12种,主要组分为石竹烯、正十六烷、正十七烷和一种未知成分,诱导出的新组分为α-蒎烯、大牛儿烯D、正十四烷、正十五烷、正十六烷、高甲基水杨酸盐、十八烯及3种未知种类;从哈密瓜健康植株、蚜害植株和有蚜植株分别鉴定出13,6和12种,主要组分为3,7-二甲基-1,3,7-辛三烯、正十六烷、正十五烷,对二甲苯和α-蒎烯,诱导后未产生新的挥发物,但未检测到苯乙烷、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和3,7-二甲基-1,3,7-辛三烯;从瓢葫芦健康植株、蚜害植株和有蚜植株分别鉴定出12,14和11种,主要组分为十八烯、正十六烷、正十七烷、α-石竹烯和E-5-二十碳,诱导出的新组分为对二甲苯、长叶烯及1种未知种类。
戴小华,朱朝东,徐家生,刘仁林,王学雄[4](2011)在《寄主植物叶片物理性状对潜叶昆虫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潜叶昆虫广泛分布于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和膜翅目中,其幼虫潜入叶片内部生活和取食,是一类用于研究植物-昆虫-天敌种间关系和协同进化的重要模式生物。有些潜叶昆虫是重要农林害虫。相比外食性昆虫,在叶内取食的潜叶昆虫幼虫更易受到叶片物理性状的直接影响。叶片的着生位置、朝向、大小、颜色和表皮毛等直接决定潜叶虫成虫的取食和产卵选择,从而影响幼虫的空间分布和寄主适应。叶片的某些物理性状也会直接影响幼虫的取食行为、生长发育和被寄生率。研究叶片物理性状的防御作用以及潜叶昆虫对这些防御的适应,有助于了解潜叶昆虫-寄主植物的协同进化。另一方面,外界环境和遗传育种都有可能改变植物叶片的物理特性,而对潜叶害虫产生抗性,从而实现潜叶害虫的可持续生态控制。
周建波[5](2008)在《无公害粘虫胶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粘虫胶诱杀作为害虫综合治理的措施之一,对小型昆虫的控制诱集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粘虫胶诱杀是一种无公害,易操作的物理防治方法,是生产无公害蔬菜果品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在林木、果树、温室中等都起了积极的作用。粘虫胶诱杀技术对于小型昆虫如蚜虫、粉虱、叶蝉、斑潜蝇、蓟马等有着良好的效果。对林木果树上一些爬行昆虫也起了很好的作用。本研究针对粘虫胶的诱杀技术做了深入和详细的研究。以期在农林中合理的、有效的应用提供参考。本研究对温室白粉虱、葡萄斑叶蝉、松毛虫(油松毛虫、落叶松毛虫)做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1对温室番茄中的温室白粉虱黄板诱杀技术进行了试验,分别对粘虫板的颜色、方向、高度做了筛选。结果表明:温室白粉虱对所选十种颜色,中黄色趋性最强。粘虫板悬挂高度20cm最佳,粘虫板面朝不同方向挂置诱虫量无明显差异,温室(靠后墙)北面诱虫量最高。2对葡萄园内的葡萄斑叶蝉成虫黄板诱杀技术进行了试验,并对不同黄板的诱杀效果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冀林黄板每天每板平均诱虫量为48.5头,效果明显优于其它两种黄板,市售黄板和自制黄板的诱杀效果。北向黄板诱虫量与南向诱虫量有显着性差异。黄板悬挂高度10cm为宜。密度30~40块/hm2,即可达到控制葡萄斑叶蝉危害的目的。3用粘虫胶涂干法,毒纸绳阻隔法,胶带阻隔法对松毛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粘虫胶涂干法防治松毛虫效果最好,其虫口减退率可达94%,粘性持续时间可达120d,而毒纸绳阻隔法与胶带阻隔法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2%,48%左右。在赤城县用粘虫胶涂干法防治松毛虫的最佳时期在4月上旬(与当地积温有关),即松毛虫开始上树前。
何娅婷[6](2008)在《江苏地区番茄斑潜蝇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番茄斑潜蝇Liriomyza bryoniae,又称瓜斑潜蝇,隶属双翅目Diptera、潜蝇科Agromyzidae、植潜蝇亚科Phytomyzidae,2006年被确定为江苏省补充检疫性害虫。近年来在江苏的一些地区已发现该虫为害,尤其是在苏州、无锡、南通等地区的蔬菜上为害较为严重,并且在某些地区的发生为害程度超过美洲斑潜蝇的为害。本文就江苏地区番茄斑潜蝇的寄主范围、发生规律、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20062007年的调查发现,目前在江苏已调查到番茄斑潜蝇寄主植物有10科、30种,主要为害茄科、菊科、豆科等寄主作物。2、番茄斑潜蝇在江苏扬州地区1年发生12代,大多的以蛹越冬;该虫在扬州地区1年可发生2个为害高峰,为害高峰一般发生在5月下旬和10月中下旬,即在温度稍低的春末夏初和秋季出现。3、采用聚集度指标、零频率方法、Iwao、Taylor幂法测定了扬州地区番茄斑潜蝇幼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番茄斑潜蝇幼虫在番茄和豇豆上均呈聚集分布,且聚集强度随密度增加而增强,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以个体群形式存在。根据空间分布型的参数,采用Kc法、Iwao法及Taylor幂法等不同方法,确定了理论抽样数,从而提高了调查抽样的效率。4、在15℃、20℃、25℃、30℃、35℃五个恒温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温度对番茄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番茄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其中35℃时世代平均历期最短,为12.64天,15℃时世代平均历期最长,为48.50天;在卵、幼虫、蛹3种虫态中,蛹的发育历期最长。利用直线回归法和直接最优法两种方法计算该虫卵-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8696℃和9.0979℃;有效积温分别为:303.0883日度和298.9741日度;在15-35℃范围内,卵均能保持较高的存活率,其次是幼虫的存活率,蛹的存活率最低。5、番茄斑潜蝇对不同寄主的选择性研究表明:以单叶总取食孔数和产卵数为选择性指标,番茄斑潜蝇在四季豆上的取食孔数最多为3214个/叶,产卵数为406粒/叶;苋菜上的取食孔数最少为0,产卵数为0。以单位叶面积的取食孔数和产卵数为选择性指标,番茄斑潜蝇在四季豆和茄子上的单位叶面积取食孔数最多,分别为7.4231个/cm2和7.9911个/cm2,产卵数分别为0.9140粒/cm2和0.8883粒/cm2;苋菜上的取食孔数和产卵数均为0。结果表明,番茄斑潜蝇成虫对茄科、豆科的寄主植物取食、产卵较多,其中对四季豆的取食、产卵的选择性最强,对苋菜的取食、产卵的选择性最弱。6、番茄斑潜蝇对不同寄主的非选择性研究表明:番茄斑潜蝇在所选的11种寄主植物上,除在空心菜不能完成生活史外,在其余的寄主上均能完成个体发育。卵的发育历期在所选寄主植物上没有显着差别;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均在辣椒上与其他寄主植物有显着差异。但是从卵发育至蛹的整个发育来看,在番茄和青菜的发育历期与在其它寄主植物上的发育历期存在显着差异。7、为明确番茄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的种间关系,研究了温度对两种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及两种斑潜蝇在田间时间上的生态位指数。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15~20℃范围内,番茄斑潜蝇世代发育所需周期比美洲斑潜蝇所需周期短,即低温度更有利于番茄斑潜蝇的发生危害;温度升高时,美洲斑潜蝇的世代发育周期比番茄斑潜蝇的短,即高温度更有利于美洲斑潜蝇的发生危害。美洲斑潜蝇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均比番茄斑潜蝇的高;而有效积温比番茄斑潜蝇的低。通过对扬州地区2种斑潜蝇的田间种群动态分析可知,美洲斑潜蝇的种群数量较番茄斑潜蝇的高,发生危害比番茄斑潜蝇重;时间生态位指数比较表明,美洲斑潜蝇的生态位宽度比番茄斑潜蝇的大。
王春弘[7](2007)在《驻马店地区温室斑潜蝇的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斑潜蝇是危害蔬菜和花卉的重要害虫。本研究以驻马店林业科学研究所蔬菜研究基地为基点,通过田间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系统研究了斑潜蝇的田间生物学及其控害作用。主要工作包括:(1)驻马店地区温室斑潜蝇的种类及发生规律。(2)蔬菜梅豆上美洲斑潜蝇的生物学特性及蛹的耐寒性研究(3)几种斑潜蝇混合发生危害及其防治技术初探(4)温室潜蝇对蔬菜梅豆危害损失的研究。结果如下:驻马店地区危害蔬菜的斑潜蝇有美洲斑潜蝇(L. sativae)、南美斑潜蝇(L. huidobrensis)、豌豆斑潜蝇(L. congesta)和葱斑潜蝇(L. chinensis)4种。他们在形态、寄主种类、分布区域和危害习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驻马店地区,斑潜蝇1年中在5月中旬和8月下旬出现2次危害高峰,其中第一次高峰期危害明显重于第二次高峰期。在15℃-35℃范围内,美洲斑潜蝇卵、幼虫、蛹和世代的发育历期与温度成反比。卵、幼虫、蛹和整个世代在蔬菜梅豆上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5℃、9.8℃、10.2℃和10.4℃,有效积温分别为52.7日度、75.8日度、158.5日度和262.2日度。在驻马店地区,美洲斑潜蝇在露地蔬菜梅豆上一年发生9代,温室中全年发生。温室中美洲斑潜蝇在蔬菜梅豆、芹菜、黄瓜、豌豆上的发育历期由长到短依次为黄瓜>芹菜>蔬菜梅豆>豌豆,蛹的羽化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豌豆>蔬菜梅豆>芹菜>黄瓜。在10℃、0℃、-15℃、-20℃时美洲斑潜蝇蛹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率越高;低温暴露24小时后,温度为-15℃时美洲斑潜蝇幼虫全部死亡。驻马店地区,危害菜豆的斑潜蝇有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和豌豆斑潜蝇,其中以美洲斑潜蝇危害最重,其次为南美斑潜蝇,豌豆斑潜蝇危害较轻。南美斑潜蝇对蔬菜梅豆、一串红、非洲菊在4月的选择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蔬菜梅豆>一串红>非洲菊,蔬菜梅豆移出温室后,南美斑潜蝇对一串红和非洲菊选择性相同。本研究调查了斑潜蝇对蔬菜梅豆早期的危害,同时也探讨了几种斑潜蝇混合发生对蔬菜花卉危害,并初步探讨了其防治技术。调查显示,危害等级与产量显着相关,随着危害面积的增加气孔道度减小,气孔趋向关闭,光合速率趋向于零,蒸腾速率有明显变化,第四危害等级时蔬菜梅豆的损失达到96%,基本绝收。斑潜蝇混合危害研究结果表明,南美斑潜蝇,美洲斑潜蝇、豌豆斑潜蝇常混合危害菜豆、蔬菜梅豆、黄瓜等,且有转株危害习性。三种斑潜蝇同时危害菜豆时防治指标为1.5头/叶为宜,嗜食寄主与非嗜食寄主间作种植可降低危害,防治时应先防治嗜食品种后防治非嗜食品种。
彭华[8](2006)在《甘蓝潜蝇茧蜂的生物学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和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 Blanchard)都是世界性的检疫害虫。我国是1993年在海南首先发现美洲斑潜蝇的严重为害才引起重视的,紧接着1994年又在云南发现南美斑潜蝇的为害。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发现了这两种斑潜蝇,对我国的蔬菜、花卉等作物的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我国蔬菜生产上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为了给这两种检疫性斑潜蝇的生物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给贵州省斑潜蝇的持续控制提供技术支持,本文对贵州省两种检疫性斑潜蝇寄生蜂资源进行了调查,并对其优势种——甘蓝潜蝇茧蜂Opius dimidiatus(Ashmead)的生物学和生态学进行了研究。 在寄生蜂资源调查方面,通过大量的田间调查发现,贵州省检疫性斑潜蝇寄生蜂资源比较丰富,已确定的寄生蜂种类有6种,分别是:甘蓝潜蝇茧蜂 Opius dimidiatus(Ashmead)、离潜蝇茧蜂 Opius dissitus Muesebeck、冈崎潜蝇姬小蜂 Chrysonotomyia okazakii Kamijo、潜蝇姬小蜂 Diglyphus isaea(Walker)、攀金姬小蜂 Chrysocharis pentheus(Walker)、异角姬小蜂Hemiptarsenus varicornis(Girault);其中,甘蓝潜蝇茧蜂为贵州省的优势种之一。 甘蓝潜蝇茧蜂是幼虫-蛹期寄生蜂,寻找斑潜蝇幼虫并产卵是其成功寄生的关键,笔者对斑潜蝇幼虫在豇豆田间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时,发现斑潜蝇幼虫在豇豆田间各层的分布类型属于核心分布型。 本文重点研究甘蓝潜蝇茧蜂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通过室内实验发现温度对甘蓝潜蝇茧蜂的发育和繁殖均有显着影响。甘蓝潜蝇茧蜂卵、幼虫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633℃、10.943℃和10.023℃,有效积温分别为53.982日度、59.126日度和75.433日度;卵-蛹全过程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232℃,有效积温为188.62日度。成虫寿命(y)与温度(x)之间呈线性负相关,方程为:y=-0.9466x+37.07(R2=0.9875);单雌总产卵量(y)与温度(x)之间呈抛物线相关,其关系式为:y=-0.6403x2+25.661x-166.83(R2=0.8674),甘蓝潜蝇茧蜂在温度为20.04℃时,单雌总产卵量达到理论上的最大值。 斑潜蝇幼虫密度和甘蓝潜蝇茧蜂的寄生力之间的关系可用Holling功能反应模型Ⅱ来模拟:Na=0.4918TN0/1+0.011N0,(其中Na为寄生数,T为总寄生时间,N0为寄主斑潜蝇幼虫密度),甘蓝潜蝇茧蜂的寻找效应预测式如下:S=0.4918/1+0.011N0,从模型可以看出,甘蓝潜蝇茧蜂处理每头斑潜蝇幼虫的时间是0.022天,瞬时攻击率为0.4918,在1天内的最大寄生量理论值为22.35头。
何玉仙[9](2006)在《烟粉虱种群抗药性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烟粉虱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害虫,其严重危害给各国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目前已对有机磷、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等许多常规杀虫剂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在一些地区烟粉虱对昆虫生长调节剂和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也是十分普遍和广泛。本论文以福建省不同地区烟粉虱田间种群为研究对象,从烟粉虱生物型鉴定、田间种群抗药性监测及抗药性机理、室内抗性选育及抗性机理等方面开展研究,为实施烟粉虱的综合治理和抗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采用mtDNA分子标记以及西葫芦银叶测定,对2003~2004年从福建省8个具有代表性地理区域采集的烟粉虱样品进行生物型鉴定。结果表明,8个烟粉虱种群在mtDNA COI基因720bp片段序列上的所有位点都是一样的,它们与Texas-B,Israel-B,India-B,Morocco-B,France-B1,France-B2,Beijing-B,Argentina-B,Reunion-B1、Reunion-B2、Reunion-B3等11个B型烟粉虱种群在mtDNA COI基因720bp序列上变异性很小(序列相似性为99.6~100%),总体上属于同一进化枝,与Morocco-Q、Colombia-A1、Colombia-A2烟粉虱种群在mtDNA COI基因720bp序列上差异较大,分别属于不同的进化枝;8个烟粉虱种群均可引起典型的西葫芦银叶症状。综合上述结果,说明福建省8个烟粉虱种群均属于生物型“B”。 采用浸叶生测法和内吸生测法测得的烟粉虱成虫对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的抗性比值分别为1.22、3.28、2.49倍和1.37、4.27和3.26倍,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是基本一致的。浸叶生测法测定结果表明,吡虫啉对烟粉虱1、3、7、15、20日龄成虫的LC50为0.6795~0.8577mg·L-1,平均LC50为0.7759mg·L-1,差异不显着。吡虫啉对自然混合日龄成虫的LC50为0.7118~0.8549mg·L-1,平均LC50为0.7839mg·L-1,4次测定结果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自然混合日龄与经饲养的不同日龄成虫的LC50之间也无显着性差异。分别以棉花叶和茄子叶作为试验材料测定烟粉虱对吡虫啉的抗药性,测定结果也是基本一致的。因此,认为可以采用与田间实际用药情况相接近的成虫浸叶生测法进行烟粉虱对烟碱类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而且可采用自然混合日龄成虫代替饲养的相同日龄成虫直接进行抗药性测定,棉花叶和茄子叶均可作为抗药性测定的试验材料。 采用成虫浸叶生测法建立了13种杀虫药剂(敌敌畏、乐果、毒死蜱、乙酰甲胺磷、灭多威、甲氰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阿维菌素)对烟粉虱敏感品系的敏感毒力基线,确定了它们的LC50和区分剂量,为烟粉虱种群抗药性监测提供依据。 分别监测了福建省福州、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等地烟粉虱田间种群
张丽萍[10](2005)在《外来入侵烟粉虱的种群动态、遗传分化及对噻虫嗪的抗性分子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据报道,我国现有入侵生物400余种,仅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烟粉虱(Bemisia tabaci)、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稻水象(Lissorhoptrusoryzophilus Kuschel)等11种外来有害生物,在我国造成的年经济损失就达574.3亿元人民币。其中,B型烟粉虱是世界性重要害虫,也是近年来入侵我国的外来有害生物,自90年代中后期入侵我国以来,在许多地区暴发危害,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现已成为我国蔬菜、花卉和棉花等经济作物上的主要害虫。本论文主要对B型烟粉虱的种群动态、遗传分化及其对噻虫螓抗药性的分子机理等进行了研究。 2002-2004年对山西省烟粉虱的寄主植物范围和危害情况调查结果:山西省现有烟粉虱寄主植物27科103种(变种),其中葫芦科、十字花科、茄科和豆科等危害较为严重,且以晋南地区受害最为严重,寄主种类较多。 通过对12种主要寄主植物上烟粉虱田间种群动态调查研究,得知不同寄主植物上烟粉虱种群数量达到高峰的时间有所差别,波动的幅度也不一致。烟粉虱在12种寄主植物上的种群数量大小比较依次为:油葵>西葫芦>棉花>大豆>南瓜>茄子>丝瓜>番茄>辣椒>黄瓜>菜豆>玉米,说明烟粉虱对其寄主植物具有一定的自然选择性。另外,采用扩散系数(C=S2/(?)),对烟粉虱在棉花、油葵和大豆三种作物田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均为聚集分布型。 经反复实验,探索了一套简便、可行、纯度高、带型完整的多头和单头烟粉虱DNA基因组的提取方法。该方法提取的DNA,适用于如AFLP等对模板纯度和质量要求较高的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同时也适用于其它小型昆虫DNA的提取。 通过DNA模板浓度、Mg2+浓度、dNTP用量以及其它反应参数等的摸索、调整,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烟粉虱AFLP分子标记技术体系。 采用AFLP分子标记体系,对同一地区不同寄主上烟粉虱种群的遗传分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寄主烟粉虱种群之间已经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但分化的程度比较小;同一寄主烟粉虱种群内的遗传分化则很低。 采用AFLP分子标记体系,对来自美国、以色列、巴基斯坦、澳大利亚、肯尼亚、西班牙和中国等7个国家24个地区的27个烟粉虱种群进行了不同地理种群间遗传分化及系统发育地位研究。结果表明:烟粉虱不同地理种群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的烟粉虱种群可能存在多个来源,同时表明中国目前至少存在B型、Q型和非B/Q等4种生物型。采用AFLP分子标记体系,对来自我国浙江(ZJ1-China)、山东(SD2-China)、北京(BJ3一China)、上海(SH1-China)、山西(SX1-China)和河南(HN-China)等地区的烟粉虱种群内遗传分化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地区烟粉虱种群内的遗传分化和杂合度均较低,说明B型烟粉虱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较短,还没有积累更多的遗传变异。另外,从测试结果看,几个种群的平均杂合度大小依次为:北京(BJ3-China)>山东(SD2-China)>浙江(ZJ1-China)>上海(SH1-China)>山西(SX1-China)>河南(HN-China)。该结果将在揭示烟粉虱的入侵路径方面起着一定作用。 用噻虫嗪对烟粉虱进行室内继代抗性汰选,并采用改进的琼脂保湿浸叶法进行生物测定,获得了抗性倍数为39.96倍的抗性品系和相对敏感品系。 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噻虫嗪烟粉虱抗性品系的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在聚类树中首
二、大棚彩椒南美斑潜蝇幼虫数量消长及空间分布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棚彩椒南美斑潜蝇幼虫数量消长及空间分布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蔬菜重要害虫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当前我国蔬菜害虫的发生危害特点 |
2 近年来蔬菜害虫科研项目资助情况 |
3 重要蔬菜害虫研究进展 |
3.1 基础研究 |
3.1.1 生物学与生态学 |
3.1.2 小型害虫种类鉴定 |
3.1.3 入侵害虫与传毒 |
3.1.4 害虫抗药性及其机制 |
3.1.5 蔬菜害虫基因组学研究 |
3.2 应用基础研究 |
3.3 防治技术研究 |
4 蔬菜害虫防治研究展望 |
(2)华山松木蠹象及其三种主要寄生蜂的趋光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概况 |
第一节 华山松木蠹象研究概况 |
1 华山松木蠹象的危害及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 |
2 华山松木蠹象综合防治研究及应用 |
第二节 华山松木蠹象主要寄生蜂研究概况 |
1 管氏肿腿蜂 |
2 松蠹狄金小蜂 |
3 三盾茧蜂 |
第三节 昆虫趋光特性研究及应用概况 |
1 昆虫趋光行为研究及应用概况 |
2 昆虫趋色行为研究及应用概况 |
第二章 华山松木蠹象趋光特性研究 |
第一节 光谱行为反应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光强度行为反应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节 林间诱集试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华山松木蠹象主要寄生蜂趋光特性研究 |
第一节 管氏肿腿蜂趋光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松蠹狄金小蜂趋光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节 三盾茧蜂趋光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1 光谱行为反应 |
2 光强度行为反应 |
3 华山松木蠹象林间诱集 |
第二节 存在问题及展望 |
1 存在的问题 |
2 展望 |
附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3)寄主植物-蚜虫-捕食性瓢虫三营养层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昆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 |
1.2 植物对昆虫的影响 |
1.2.1 植物对植食性昆虫的影响 |
1.2.2 植物对捕食性昆虫的影响 |
1.3 植物的诱导抗性 |
1.3.1 刺吸式昆虫取食诱导的植物防御 |
1.3.1.1 直接防御 |
1.3.1.2 间接防御 |
1.3.2 刺吸式昆虫诱导引起的植物营养物质和非挥发性次生物质的变化 |
1.3.2.1 刺吸式昆虫诱导引起的植物营养物质和非挥发性次生物质的变化 |
1.3.2.2 刺吸式昆虫诱导引起的植物非挥发性次生物质的变化 |
1.3.3 蚜虫诱导植物反应的信号途径 |
1.4 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的基本特性 |
1.4.1 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的基本类型 |
1.4.2 植物挥发物的释放方式 |
1.4.3 植物挥发物的合成途径和释放机制 |
1.4.4 植物挥发物的有效作用距离 |
1.5 植物挥发物对昆虫行为的影响 |
1.5.1 植食性昆虫对植物挥发物的感受机理 |
1.5.2 植物挥发物对植食性昆虫定向行为的影响 |
1.5.3 植物挥发物对植食性昆虫取食行为的影响 |
1.5.4 植物挥发物对植食性昆虫求偶和产卵行为的影响 |
1.5.5 植物挥发物对植食性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1.5.6 植物挥发物对捕食性昆虫行为的影响 |
1.6 瓜蚜的研究进展 |
1.7 多异瓢虫的研究进展 |
1.8 寄主植物-蚜虫-瓢虫三者关系的研究进展 |
1.9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1.9.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9.2 研究内容 |
1.9.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不同寄主植物对瓜蚜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虫源 |
2.1.2 供试寄主植物 |
2.1.3 无虫苗的培养 |
2.1.4 接虫 |
2.1.5 观察和记录 |
2.1.6 计算方法和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寄主植物对瓜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
2.2.2 不同寄主植物上瓜蚜的存活曲线 |
2.2.3 不同寄主植物上瓜蚜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 |
2.3 讨论 |
3 瓜蚜为害对寄主植物营养物质和次生物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测定方法 |
3.1.2.1 叶片可溶性总糖的测定 |
3.1.2.2 叶片可溶性蛋白质的测定 |
3.1.2.3 单宁酸含量的测定 |
3.1.2.4 黄酮含量的测定 |
3.1.3 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瓜蚜为害对寄主植物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2.2 瓜蚜为害对寄主植物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2.3 瓜蚜为害对寄主植物叶片单宁含量的影响 |
3.2.4 瓜蚜为害对寄主植物叶片黄酮含量的影响 |
3.2.5 瓜蚜种群生命表参数与寄主植物营养物质及次生物质含量的关系 |
3.3 讨论 |
4 寄主植物对多异瓢虫对瓜蚜功能反应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实验方法 |
4.1.3 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寄主植物对多异瓢虫 1 龄幼虫捕食作用的影响 |
4.2.1.1 多异瓢虫 1 龄幼虫对不同寄主植物上瓜蚜的捕食量 |
4.2.1.2 多异瓢虫 1 龄幼虫对不同寄主植物上瓜蚜的功能反应 |
4.2.2 寄主植物对多异瓢虫 2 龄幼虫捕食作用的影响 |
4.2.2.1 多异瓢虫 2 龄幼虫对不同寄主植物上瓜蚜的捕食量 |
4.2.2.2 多异瓢虫 2 龄幼虫对不同寄主植物上瓜蚜的功能反应 |
4.2.3 寄主植物对多异瓢虫 3 龄幼虫捕食作用的影响 |
4.2.3.1 多异瓢虫 3 龄幼虫对不同寄主植物上瓜蚜的捕食量 |
4.2.3.2 多异瓢虫 3 龄幼虫对不同寄主植物上瓜蚜的功能反应 |
4.2.4 寄主植物对多异瓢虫 4 龄幼虫捕食作用的影响 |
4.2.4.1 多异瓢虫 4 龄幼虫对不同寄主植物上瓜蚜的捕食量 |
4.2.4.2 多异瓢虫 4 龄幼虫对不同寄主植物上瓜蚜的功能反应 |
4.2.5 寄主植物对多异瓢虫成虫捕食作用的影响 |
4.2.5.1 多异瓢虫成虫对不同寄主植物上瓜蚜的捕食量 |
4.2.5.2 多异瓢虫成虫对不同寄主植物上瓜蚜的功能反应 |
4.3 讨论 |
5 多异瓢虫取食不同寄主植物上瓜蚜的利用效率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虫源 |
5.1.1.1 多异瓢虫 |
5.1.1.2 瓜蚜 |
5.1.2 实验条件 |
5.1.3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多异瓢虫对不同寄主植物上瓜蚜取食量的比较 |
5.2.2 多异瓢虫对不同寄主植物上瓜蚜取食指数的比较 |
5.2.3 多异瓢虫对不同寄主植物上瓜蚜相对生长率的比较 |
5.2.4 多异瓢虫对不同寄主植物上瓜蚜食物近似消化率的比较 |
5.2.5 多异瓢虫对不同寄主植物上瓜蚜食物利用效率的比较 |
5.2.6 多异瓢虫对不同寄主植物上瓜蚜食物转化率的比较 |
5.3 讨论 |
6 寄主植物挥发物在多异瓢虫搜索食物过程中的作用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1.1 供试虫源 |
6.1.1.2 供试植物 |
6.1.1.3 仪器设备 |
6.1.2 方法 |
6.1.2.1 蚜虫密度实验 |
6.1.2.2 蚜害植株的处理 |
6.1.2.3 嗅觉仪行为反应实验 |
6.1.2.4 数据分析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蚜虫密度对多异瓢虫成虫行为反应的影响 |
6.2.2 黄瓜挥发物对多异瓢虫成虫行为反应的影响 |
6.2.3 南瓜挥发物对多异瓢虫成虫行为反应的影响 |
6.2.4 哈密瓜挥发物对多异瓢虫成虫行为反应的影响 |
6.2.5 搅瓜挥发物对多异瓢虫成虫行为反应的影响 |
6.2.6 瓢葫芦挥发物对多异瓢虫成虫行为反应的影响 |
6.3 讨论 |
7 瓜蚜为害对寄主植物挥发物化学成分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1.1 供试虫源 |
7.1.1.2 供试植物 |
7.1.1.3 仪器设备 |
7.1.2 方法 |
7.1.2.1 植株处理 |
7.1.2.2 挥发物的捕集和鉴定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黄瓜挥发性物质化学成分的分析 |
7.2.2 南瓜挥发性物质化学成分的分析 |
7.2.3 哈密瓜挥发性物质化学成分的分析 |
7.2.4 瓢葫芦挥发性物质化学成分的分析 |
7.2.5 搅瓜挥发性物质化学成分的分析 |
7.2.6 5 种寄主植物挥发物化学成分的比较 |
7.2.6.1 健康植株挥发物化学成分的比较 |
7.2.6.2 有虫植株挥发物化学成分的比较 |
7.2.6.3 受害植株挥发物化学成分的比较 |
7.3 讨论 |
8 结论与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今后的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无公害粘虫胶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无公害农业 |
1.2 物理防治技术 |
1.2.1 捕杀 |
1.2.2 物理阻隔 |
1.2.3 诱杀 |
1.2.4 高温杀虫 |
1.2.5 其它新技术 |
1.3 粘虫板研究综述 |
1.3.1 粘虫板的研究应用现状 |
1.3.2 粘虫板的设计原理 |
1.3.3 在林木、果树、温室中的应用 |
1.3.4 粘虫板在昆虫防治中的作用 |
1.3.5 影响粘虫板诱捕效果的因素 |
1.4 粘虫胶产品 |
1.4.1 桶装粘虫胶 |
1.4.2 粘虫板 |
1.4.3 粘蝇纸 |
1.4.4 诱捕器 |
1.5 粘虫胶诱杀技术的应用 |
1.5.1 防治具有上下树转移习性的害虫 |
1.5.2 与引诱剂结合,防治飞行害虫 |
1.5.3 与其它措施相结合,控制防治困难的害虫 |
1.5.4 与颜色结合,防治具有颜色趋性的飞行害虫 |
1.5.5 诱杀蝇类效果显着,可应用于卫生害虫防治 |
2 粘虫板诱杀温室白粉虱成虫技术研究 |
2.1 温室白粉虱概述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点 |
2.2.2 试验材料 |
2.2.3 自制粘虫板制作方法 |
2.2.4 挂板 |
2.2.5 颜色趋性试验 |
2.2.6 悬挂高度试验 |
2.2.7 悬挂方向试验 |
2.2.8 不同方位试验 |
2.2.9 黄板不同规格试验 |
2.2.10 不同天气不同时段的诱捕试验 |
2.2.11 温室白粉虱的日活动规律观察 |
2.2.12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温室主要害虫对粘虫板颜色的趋性筛选 |
2.3.2 粘虫板悬挂高度对诱虫量的影响 |
2.3.3 粘虫板面不同方向的诱虫效果试验 |
2.3.4 粘虫板在温室的各个方位的诱虫量试验 |
2.3.5 黄板不同大小对诱虫效果的影响试验 |
2.3.6 不同天气不同时段的诱捕试验 |
2.4 结论与讨论 |
3 黄板诱杀葡萄斑叶蝉成虫中的技术研究 |
3.1 葡萄斑叶蝉概述 |
3.1.1 形态特征 |
3.1.2 年生活史 |
3.1.3 越冬场所 |
3.1.4 天敌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点 |
3.2.2 试验材料 |
3.2.3 自制粘虫板制作方法 |
3.2.4 挂板 |
3.2.5 黄板使用有效期的比较和黄板表面积干燥率的比较 |
3.2.6 一天内不同时段的诱集效果 |
3.2.7 黄板悬挂高度对诱虫量的影响 |
3.2.8 黄板板面不同方向对诱杀量的影响 |
3.2.9 不同黄板密度对诱虫量的影响 |
3.2.10 种群数量调查 |
3.2.11 葡萄斑叶蝉的日活动规律观察 |
3.2.12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黄板使用有效期的比较 |
3.3.2 黄板表面积干燥率的比较 |
3.3.3 日诱虫规律及影响因素 |
3.3.4 黄板悬挂高度对诱虫量的影响 |
3.3.5 黄板板面不同方向对诱杀量的影响 |
3.3.6 不同黄板密度对诱虫量的影响 |
3.3.7 黄板对葡萄园其他昆虫的诱杀作用 |
3.4 结论与讨论 |
4 粘虫胶防治松毛虫幼虫的技术研究 |
4.1 松毛虫概述 |
4.1.1 油松毛虫概述 |
4.1.2 落叶松毛虫概述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点 |
4.2.2 试验材料 |
4.2.3 样树选择 |
4.2.4 涂胶方法 |
4.2.5 毒纸绳阻隔法 |
4.2.6 胶带阻隔法 |
4.2.7 虫口密度调查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用粘虫胶涂干法确定松毛虫上树动态 |
4.3.2 树干涂胶不同部位比较 |
4.3.3 粘虫胶涂干法、毒绳毒纸绳的防治效果比较 |
4.3.4 松毛虫上树行为观察 |
4.3.5 对林木及天敌影响 |
4.3.6 防治注意事项 |
4.4 结论与讨论 |
5 对后续工作的建议 |
5.1 存在问题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江苏地区番茄斑潜蝇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番茄斑潜蝇的分类鉴定 |
1.1 番茄斑潜蝇的分类地位 |
1.2 番茄斑潜蝇及其近缘种的分类鉴定 |
2 番茄斑潜蝇的分布与为害 |
2.1 番茄斑潜蝇的分布 |
2.2 番茄斑潜蝇的为害特点 |
3 番茄斑潜蝇的生物学、生态学习性 |
3.1 番茄斑潜蝇的年生活史及生活习性 |
3.2 番茄斑潜蝇的寄主范围及其寄主选择性研究 |
3.3 温度对番茄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
4 番茄斑潜蝇的防治 |
4.1 生物防治 |
4.2 化学防治 |
4.3 物理防治 |
5 生态位 |
5.1 生态位的概念 |
5.2 生态位概念在昆虫生态学研究中应用 |
第二章 番茄斑潜蝇的生物学及发生规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寄主植物调查 |
1.2 寄主植物为害程度的调查 |
1.3 田间种群发生消长规律调查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寄主范围及其危害程度调查 |
2.2 番茄斑潜蝇在田间的发生消长动态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番茄斑潜蝇种群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
1 番茄斑潜蝇的空间分布型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2 番茄斑潜蝇种群抽样技术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温度对番茄斑潜蝇种群生长发育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供试寄主 |
1.3 试验条件 |
1.4 试验方法 |
1.5 番茄斑潜蝇的发育速率与温度关系的拟合 |
1.6 番茄斑潜蝇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计算 |
1.7 发育历期预测式的建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温度对番茄斑潜蝇各虫态发育历期的影响 |
2.2 温度对番茄斑潜蝇各虫态发育速率的影响 |
2.3 番茄斑潜蝇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
2.4 发育历期预测式的建立 |
2.5 温度对番茄斑潜蝇各虫态存活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番茄斑潜蝇的寄主选择性研究 |
1 寄主作物寄主适合度分析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2 选择性试验与非选择性试验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番茄斑潜蝇与美洲斑潜蝇的生物学比较 |
1 温度对两种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2 两种斑潜蝇在豇豆上的种群发生动态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驻马店地区温室斑潜蝇的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斑潜蝇的种类与识别 |
1.2 寄主范围及其选择性 |
1.3 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 |
1.3.1 生物学特性 |
1.3.2 斑潜蝇的空间分布型研究 |
1.3.3 气候条件对斑潜蝇的影响 |
1.3.4 天敌研究 |
1.4 综合防治技术 |
1.4.1 防治误区 |
1.4.2 防治方法 |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驻马店地区温室斑潜蝇种类及其发生规律 |
2.1 试验方法 |
2.1.1 驻马店地区害温室斑潜蝇种类调查 |
2.1.2 驻马店地区害温室斑潜蝇发生规律调查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驻马店地区温室斑潜蝇种类调查结果 |
2.2.2 斑潜蝇发生规律 |
2.3 讨论 |
第三章 美洲斑潜蝇主要特性及蛹的耐寒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羽化习性与交配习性 |
3.2.2 不同温度下美洲斑潜蝇各虫态的发育历期 |
3.2.3 美洲斑潜蝇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和年发生世代数 |
3.2.4 不同寄主对美洲斑潜蝇发育的影响 |
3.2.5 越冬状况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几种斑潜蝇混合发生危害及其防治技术初探 |
4.1 实验方法 |
4.1.1 菜豆田斑潜蝇种类及数量的调查 |
4.1.2 几种斑潜蝇对不同寄主的选择性研究 |
4.1.3 不同栽培方式对斑潜蝇控制技术研究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菜豆田斑潜蝇种类及数量的调查结果 |
4.2.2 斑潜蝇混合发生特征 |
4.2.3 斑潜蝇混合发生调查 |
4.2.4 寄主选择性对种群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温室斑潜蝇对蔬菜梅豆危害损失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虫源、寄主植物及使用仪器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虫情指数调查 |
5.2.2 平均叶面积计算 |
5.2.3 虫道面积的计算 |
5.2.4 美洲斑潜蝇幼虫为害对植物光合生理的影响 |
5.2.5 危害面积与光合作用指标回归分析 |
5.2.6 光合作用与作物产量曲线 |
5.3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部分 |
6.1 驻马店地区温室斑潜蝇种类及其发生规律 |
6.2 驻马店地区温室潜蝇的生物学特性 |
6.3 斑潜蝇混合发生危害及其防治探讨 |
6.4 美洲斑潜蝇蛹的耐寒性研究 |
6.5 斑潜蝇对蔬菜梅豆危害损失的研究 |
6.6 防治斑潜蝇的主要对策 |
6.6.1 农业防治 |
6.6.2 物理防治 |
6.6.3 综合治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甘蓝潜蝇茧蜂的生物学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贵州省斑潜蝇及其天敌种类调查和天敌优势种的确定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贵州省斑潜蝇发生情况调查 |
2.2 贵州省斑潜蝇寄生性天敌种类调查及其优势种群的确定 |
2.3 斑潜蝇寄生蜂的形态学研究 |
第二部分 斑潜蝇幼虫在豇田间的空间分布型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可行性分析 |
2.2 用频次分布法分析四个层次的空间分布型 |
2.3 用聚集指数法判断美洲斑潜蝇幼虫在豇田间的空间分布型 |
2.4 用聚集均数(λ)判断聚集的原因 |
第三部分 温度对甘蓝潜蝇茧蜂实验种群的影响 |
1 不同温度对甘蓝潜蝇茧蜂实验种群生长发育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不同温度条件下甘蓝潜蝇茧蜂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和发育速率 |
1.2.2 甘蓝潜蝇茧蜂各虫态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 |
1.2.3 甘蓝潜蝇茧蜂各虫态发育历期预测 |
1.2.4 模型拟合 |
2 不同温度对甘蓝潜蝇茧蜂实验种群繁殖力和成虫寿命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温度对甘蓝潜蝇茧蜂繁殖力的影响 |
2.2.2 温度对甘蓝潜蝇茧蜂成虫寿命的影响 |
第四部分 甘蓝潜蝇茧蜂寄生行为研究 |
1 甘蓝潜蝇茧蜂寄生行为观察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2 寄主斑潜蝇幼虫密度对甘蓝潜蝇茧蜂寄生行为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3 甘蓝潜蝇茧蜂自身密度对其寄生行为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结论与讨论 |
文献综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一) |
图版(二) |
图版(三) |
附表1 国外报道的斑潜蝇寄生蜂种类 |
附表2 国内报道的斑潜蝇寄生蜂种类 |
附表3 贵州省各地斑潜蝇发生情况及其天敌种类调查表 |
原创性声明 |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
(9)烟粉虱种群抗药性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中文) |
摘要(英文) |
引言 |
第一章 福建省烟粉虱生物型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西葫芦银叶测定 |
1.3 DNA提取 |
1.4 PCR反应条件 |
1.5 琼脂糖凝胶电泳 |
1.6 PCR产物纯化 |
1.7 序列测定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西葫芦银叶测定 |
2.2 PCR扩增产物 |
2.3 测序结果分析 |
2.4 烟粉虱种群遗传距离和系统聚类树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烟粉虱对烟碱类杀虫剂抗药性的生物测定方法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生物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烟粉虱成虫抗约性不同生测方法测定结果比较 |
2.2 吡虫啉对烟粉虱不同日龄、混虫日龄成虫的毒力 |
2.3 烟粉虱成虫抗药性不同试验材料测定结果比较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烟粉虱田间种群抗药性监测 |
第一节 烟粉虱敏感毒力基线的建立及区分剂量的确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供试药剂 |
1.3 生物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烟粉虱田间种群抗药性监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供试药剂 |
1.3 抗药性监测 |
1.3.1 抗性测定 |
1.3.2 抗性个体频率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烟粉虱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性 |
2.2 烟粉虱种群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 |
2.3 烟粉虱种群对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 |
2.4 烟粉虱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抗性 |
2.5 烟粉虱抗性倍数和抗性个体频率的相关性比较 |
3 小结与讨论 |
3.1 福建省烟粉虱抗药性水平评价 |
3.2 区分剂量在抗药性监测中的作用及意义 |
3.3 烟粉虱抗药性与生物型的关系 |
3.4 烟粉虱抗药性与药剂选择压力的关系 |
第四章 烟粉虱田间种群抗药性机理研究 |
第一节 烟粉虱田间种群抗药性的生化机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化学试剂及供试杀虫剂 |
1.3 酶抑制剂对杀虫剂的增效作用测定 |
1.4 酯酶(EST)活性测定 |
1.5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测定 |
1.6 乙酰胆碱酯酶(ACHE)动力学性质测定 |
1.7 抑制中浓度Ⅰ_(50)测定 |
1.8 单头烟粉虱乙酰胆碱酯酶残留活性测定 |
1.9 酶抑制剂对抗性烟粉虱成虫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体抑制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酶抑制剂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杀虫剂的增效作用 |
2.1.1 酶抑制剂对毒死蜱的增效作用 |
2.1.2 酶抑制剂对乐果的增效作用 |
2.1.3 酶抑制剂对敌敌畏的增效作用 |
2.1.4 酶抑制剂对乙酰甲胺磷的增效作用 |
2.1.5 酶抑制剂对灭多威的增效作用 |
2.2 酶抑制剂对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增效作用 |
2.2.1 酶抑制剂对氯氰菊酯的增效作用 |
2.2.2 酶抑制剂对溴氰菊酯的增效作用 |
2.2.3 酶抑制剂对氯氟氰菊酯的增效作用 |
2.2.4 酶抑制剂对甲氰菊酯的增效作用 |
2.3 烟粉虱不同品系(种群)酯酶利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比较 |
2.4 酶抑制剂对抗性烟粉虱成虫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体抑制 |
2.5 烟粉虱不同品系(种群)乙酰胆碱酯酶的K_m和V_(max)值比较 |
2.6 烟粉虱不同品系(种群)乙酰胆碱酯酶的敏感性比较 |
2.7 烟粉虱各田间抗性种群雌虫个体乙酰胆碱酯酶残留活性频率分布 |
3 小结与讨论 |
3.1 烟粉虱抗药性与酯酶(EST)的关系 |
3.2 烟粉虱抗药性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的关系 |
3.3 烟粉虱抗药性与多功能氧化酶(MFO)的关系 |
3.4 烟粉虱抗药性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关系 |
第二节 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相关的烟粉虱钠离子通道基因突变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供试药剂及药品 |
1.3 总RNA抽提方法 |
1.4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1.5 反转录 |
1.6 PCR扩增 |
1.7 目的片段DNA的纯化 |
1.8 T-A连接 |
1.9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1.10 CaCl_2的转化 |
1.11 重组克隆的鉴定 |
1.12 酶切鉴定 |
1.13 重组质粒的PCR鉴定 |
1.14 序列测定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烟粉虱钠离子通道ⅡS4-6片段的RT-PCR扩增 |
2.2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2.3 重组质粒的PCR鉴定 |
2.4 序列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烟粉虱对吡虫啉、阿维菌素抗性的室内选育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虫源 |
1.2 供试化学试剂及杀虫剂 |
1.3 抗性选育 |
1.4 生物测定 |
1.5 酶抑制剂的增效作用测定 |
1.6 离体酶活性洲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烟粉虱对吡虫啉、阿维菌素抗性的室内选育 |
2.2 烟粉虱吡虫啉选育品系对其它杀虫剂的敏感性变化 |
2.3 酶抑制剂的增效作用 |
2.4 离体酶活性测定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文献综述:烟粉虱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10)外来入侵烟粉虱的种群动态、遗传分化及对噻虫嗪的抗性分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烟粉虱研究进展 |
1.1.1 烟粉虱的起源与分布 |
1.1.2 烟粉虱的危害特征和寄主范围 |
1.1.3 烟粉虱的生物型 |
1.1.4 烟粉虱的抗药性 |
1.1.5 烟粉虱的综合防治 |
1.2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 |
1.3 昆虫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1.3.1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简介 |
1.3.2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及其亚基的结构 |
1.3.3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作用机理 |
1.3.4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分子突变与功能变化关系研究 |
1.3.5 昆虫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研究进展 |
1.3.6 作用于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杀虫剂 |
第二章 论文设计 |
2.1 立题依据 |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3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4 创新之处 |
2.5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山西省烟粉虱寄主植物调查 |
3.1 调查、评价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不同寄主植物烟粉虱种群的数量消长及空间动态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烟粉虱不同寄主种群遗传分化的AFLP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DNA的浓度与纯度 |
5.2.2 酶切连接及预扩增 |
5.2.3 引物筛选 |
5.2.4 不同寄主上烟粉虱的AFLP多态性 |
5.2.5 不同寄主烟粉虱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 |
5.2.6 种群内的遗传相似性检测 |
5.2.7 不同寄主种群的杂合度(Ht)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烟粉虱DNA的提取和AFLP分子标记体系的建立 |
5.3.2 同一地区不同寄主种群间和种群内烟粉虱的遗传分化 |
第六章 烟粉虱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分化的AFLP分析 |
6.1 烟粉虱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研究 |
6.1.1 材料与方法 |
6.1.2 结果与分析 |
6.1.3 小结与讨论 |
6.2 烟粉虱不同地区种群内的遗传分化研究 |
6.2.1 材料与方法 |
6.2.2 结果与分析 |
6.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烟粉虱抗噻虫嗪品系的遗传分化研究 |
7.1 烟粉虱抗噻虫嗪品系的选育 |
7.1.1 材料与方法 |
7.1.2 结果与分析 |
7.1.3 小结与讨论 |
7.2 烟粉虱抗噻虫嗪品系遗传分化的AFLP分析 |
7.2.1 材料与方法 |
7.2.2 结果与分析 |
7.2.3 小结与讨论 |
7.3 烟粉虱抗噻虫嗪品系遗传分化的RAPD分析 |
7.3.1 材料与方法 |
7.3.2 结果与分析 |
7.3.3 小结与讨论 |
7.4 烟粉虱不同抗性水平种群遗传分化的AFLP分析 |
7.4.1 材料与方法 |
7.4.2 结果与分析 |
7.4.3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烟粉虱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亚基的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试验材料 |
8.1.2 试验方法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烟粉虱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nAChR α亚基cDNA片段的克隆与分析 |
8.2.2 烟粉虱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nAChR α亚基全长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序列分析 |
8.3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四、大棚彩椒南美斑潜蝇幼虫数量消长及空间分布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蔬菜重要害虫研究现状与展望[J]. 张友军,吴青君,王少丽,褚栋,谢文. 植物保护, 2013(05)
- [2]华山松木蠹象及其三种主要寄生蜂的趋光特性研究[D]. 陈友. 云南大学, 2013(05)
- [3]寄主植物-蚜虫-捕食性瓢虫三营养层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D]. 李艳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10)
- [4]寄主植物叶片物理性状对潜叶昆虫的影响[J]. 戴小华,朱朝东,徐家生,刘仁林,王学雄. 生态学报, 2011(05)
- [5]无公害粘虫胶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技术研究[D]. 周建波.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6]江苏地区番茄斑潜蝇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研究[D]. 何娅婷. 扬州大学, 2008(02)
- [7]驻马店地区温室斑潜蝇的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 王春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7)
- [8]甘蓝潜蝇茧蜂的生物学生态学研究[D]. 彭华. 贵州大学, 2006(12)
- [9]烟粉虱种群抗药性及其机理研究[D]. 何玉仙. 福建农林大学, 2006(12)
- [10]外来入侵烟粉虱的种群动态、遗传分化及对噻虫嗪的抗性分子机理研究[D]. 张丽萍.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