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幸运之国

澳大利亚:幸运之国

一、澳大利亚:幸运之国(论文文献综述)

许善品,张涛[1](2021)在《战略文化、战略偏好与澳大利亚的对华战略疑惧》文中研究说明一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该国的战略文化。澳大利亚的战略文化与对华战略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位于东亚边缘的地理位置和源自大英帝国的历史传统共同塑造了澳大利亚的战略文化,直接塑造了其控制海上生命线、强调前沿防御、视南太为势力范围、以实用主义为指导、坚持与西方大国结盟的战略偏好,间接造成了澳大利亚的对华战略疑惧,如警惕中国进入南太地区、积极介入南海问题、警惕中国海军现代化、强化澳美同盟以防范中国、倡导对华色彩浓厚的"印太"倡议、对中国采取软制衡和软约束等。总体而言,澳大利亚战略文化呈现出地缘政治色彩浓厚、深受英国战略文化影响、西方文化底色难改、依附性大于独立性、缺乏战略思想支撑的特征。

刘璠[2](2021)在《滇东地区寒武系第二统软舌螺动物研究》文中指出软舌螺是一类已灭绝的古生代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作为最早发育矿化壳体的后生动物之一,软舌螺在寒武纪地层中化石数量丰富,多样性极高,是寒武纪大爆发和生物矿化机制研究的绝佳例证。自发现之初至今,软舌螺一直是一个争议不断的疑难动物,早期研究局限于以小壳形式保存的软舌螺化石,多数保存破碎。目前根据口盖的形态和附肢的有无,软舌螺通常分为两个目,即直管螺目(Orthothecida)和软舌螺目(Hyolithida),但两大类群在系统古生物学记述和分类中存在较大的人为性和不确定性,研究存在一定难度,而近年软舌螺的古生态、亲缘关系及在冠轮动物间的演化关系是研究讨论的热点。本文基于华南地区产出的特异埋藏化石库的数量及化石保存优势,对滇东地区寒武纪第二世(澄江、关山生物群)保存软躯体的珍稀软舌螺化石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比、讨论。结合国际报道的小壳化石中的软舌螺,全面探讨软舌螺的系统分类、解剖、埋藏、谱系演化等问题,进一步辅助恢复寒武纪底栖群落生态,揭示寒武纪大爆发过程中软舌螺的起源与演化。本研究系统修订并描述了澄江生物群的软舌螺共计三属三种,分别是丰满三槽螺Triplicatella opimus、云南肉茎螺Pedunculotheca diania、腹脊近小角螺Paramicrocornus ventricosus;关山生物群中软舌螺暂归于一个属种—马龙“线带螺”‘Linevitus’malongensis。澄江生物群以壳体结构简单的直管螺目为主,形态代表最原始的直管螺类群之一,关山生物群以发育附肢的软舌螺目为主,因此结合连续时代的两个化石库产出的软舌螺化石,可以全面分析软舌螺两大类群的形态发育及演化关系;综合同期寒武系第二统国际地层产出的小壳化石,统计系列软舌螺属种壳体形态和内部解剖的演化,显示了寒武纪大爆发的连续性和演化阶段性。澄江、关山生物群产出的软舌螺化石保存了丰富且精美的软躯体信息。从解剖学角度,共得出以下三点认识:1.澄江化石库中丰满三槽螺发育粗大的扇形触手状的取食器官,同时结合壳体形态功能学和复杂的回型消化道,指示该生物是一类底栖沉积摄食生物;对比软舌螺与触手冠动物的解剖形态以及软体动物的壳体显微结构,从生物矿化和解剖学全面分析了软舌螺与其他冠轮动物的演化关系和矿化机制,表明软舌螺不属于触手冠动物(lophophorate)干群,系统演化上应该属于或与软体动物门较近;2.关山生物群的马龙“线带螺”,壳体内发育U型消化道,结合寒武纪苗岭统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和奥陶纪产出的软舌螺目,揭示软舌螺目的消化系统在个体发育中稳定演化;3.石将军剖面的关山动物群发现软舌螺在软躯体消化道保存上呈三种类型(黄铁矿化;沉积物充填的管状立体;微生物膜型),由此全面讨论了化石保存过程和埋藏机制。再者,两大动物群中还保存大量以软舌螺为单一成分的软躯体密集层,统计发现澄江化石库软舌螺壳体能被腕足动物、软体动物等其他底栖生物附着,反映寒武纪早期古海洋生态环境中就存在的复杂群落关系,指示当时底栖生物间就存在明显的寄生、共生等现象。从壳体结构的演化分析,得到以下两点认识:1.澄江生物群中腹脊近小角螺Paramicrocornus ventricosus,具有软舌螺目的壳体特征但不发育附肢,本文归并近小角螺属和早期报道的原小角螺属建立新科,特指这类软舌螺目的姊妹类群,反映了直管螺目到发育附肢的典型软舌螺目演化的中间阶段。2.首次以“属”级分类单位对寒武纪地层产出的多个常见软舌螺进行壳体特征统计,建立纲内谱系演化树,结合时代演化和内部解剖、壳体形态变化,梳理软舌螺演化特征极向(character polarity):软舌螺纲起源于壳体简单的直管螺目,随着口盖结构的复杂化,逐步演化出发育附肢的软舌螺目。在生态上反映摄食方式的转变和演化,即:从直管螺的主动沉积取食、腐食,向被动悬浮滤食的软舌螺目演化。软舌螺化石于寒武纪纽芬兰世幸运期首现,经历快速辐射,最后至二叠纪末灭绝。通过大型古生物数据平台,属种统计表明了软舌螺在时代上的演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寒武纪爆发序幕时期(纽芬兰世);(2)寒武纪爆发主幕时期(寒武纪第二世);(3)寒武纪爆发结束后乃至二叠纪灭绝。其中软舌螺在寒武纪大爆发的主幕前期属种多样性达到最大,后到寒武纪第二世中、晚期多样性急剧减少,该趋势可能与寒武系Botomian-Toyonian时期发生的Sink灭绝事件相关,后续相关研究的深入将能够进一步探索寒武纪第四期发生的神秘灭绝事件的原因。

武文杰[3](2021)在《太平天国印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太平天国印书是指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由其官方编纂刻印出版的书籍。印书文献集中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权的政治主张、宣传思想与宗教理念,为研究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史料。总体而言,太平天国印书版本复杂,现世存量较少,分布零散且多藏于海外。对其系统地进行刊刻研究、流传研究、存藏研究与版本研究,对于丰富太平天国相关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主要为选题目的与意义、研究历史与现状、研究重点与难点。第一章从太平天国印书的刊刻印行研究出发,具体为印书刊刻时间、地点、机构和制度四方面展开讨论。第二章围绕太平天国印书的流传与存藏进行研究,分为国内与海外两大方面。国内存藏总量较少,散藏在各个图书馆或博物馆;海外存藏中,英国所藏太平天国印书无论种数或册数最为丰富。该章系统完整地总结了太平天国印书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流传历程、搜访成果与存藏现状。第三章作为全文研究的核心,以太平天国印书的版式与内容展开研究,具体分为版式特征、内容特征和避讳字研究三大方面。第四章具体展开对现今太平天国印书影印的分析,提出须亟待推进印书再生性保护的进程。太平天国印书属于珍贵的古籍,由于现今印书多存藏于海外,日后随着印书研究的不断深入,推动其数字化回归必将成为当下及至未来的应有之策。本文将全方位系统性地围绕研究太平天国印书从刻印、流传、存藏到回归的脉络,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研究溯源体系。同时对印书本身独特的版本价值与史料价值作充分的挖掘和展现,并倡议进一步推动太平天国印书的数字化,以便于读者研究利用,加深对于印书的研究了解。

张晏[4](2021)在《华南寒武纪早期硅质岩中放射虫及共生微体古生物群研究》文中提出在埃迪卡拉纪晚期到寒武纪早期,生命与环境发生着快速的转变,几乎所有已知门类的生物都在这一时期出现,同时建立了接近现代海洋的生态系统,也被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而正因为其在地球生物生命历程中影响广泛,意义深远,这一时期也成为生物演化的重要研究对象。经过长时间的研究积累,基本建立了从埃迪卡拉纪晚期到寒武纪早期多幕式的演化框架:从埃迪卡拉型生物灭绝,到寒武纪早期以梅树村生物群为代表的矿化生物大量出现,再到第三阶以澄江生物群为代表的生物爆发主幕。在转折时期生命起源与演化的研究中,我国华南由于在新元古代晚期到寒武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发育了连续的地层,而且保存了从浅水到深水不同环境的沉积,同时没有受到明显的后期改造,而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关键地区,并产出了丰富的成果。但同时也可以看到,目前对于生命演化和生态系统的建立还不全面,其中一方面体现在深浅水之间的差异。对于转折时期生物的形态、不同类型生物的交替等的认识,目前主要来自包括内陆架和局限盆地的相对浅水的环境。虽然在我国华南出露有大范围的斜坡到盆地相沉积,以留茶坡组/老堡组/皮园村组的硅质岩为典型代表,覆盖了埃迪卡拉纪晚期和寒武纪最早期且地层连续,但转折时期来自这些地区的生物信息相对稀疏,而且已有的生物类型主要为藻类和海绵骨针。而另一方面,生物矿化作为寒武纪生命爆发的典型特征之一,也是转折时期演化研究的重点。早期的后生生物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钙质和磷质作为壳体和骨骼的主要成分,后生生物中仅有最基础的海绵选择使用硅质制造骨骼。而放射虫作为另一种起源于寒武纪且具有硅质矿化的生物,同时它们的后代依然生活在现代海洋中,却由于其属于原生动物,我们对它的早期起源以及演化知之甚少。寒武纪放射虫的研究虽然有相当长的历史,但目前化石记录依然很不完整,尤其是寒武纪最早期化石的缺乏,阻碍了我们对于放射虫起源时间,以及早期形态和演化的认识。而且,在显生宙硅质岩是获取放射虫的重要岩性,但整个寒武纪大部分已知的放射虫化石都来自碳酸盐岩。对此,利用我国华南转折期广泛的深水沉积,本研究对这一时期以留茶坡组和牛角河组为代表的硅质岩中的生物展开传统古生物学调查,以期获得包括放射虫在内的深水化石组成面貌以及了解它们在转折时期是如何变化的。同时,为了对放射虫有更深入的了解,研究中加入了对放射虫分子生物学和分类学的分析。从获得的结果来看,在留茶坡组上部的硅质岩和牛角河组的硅质岩中,都有放射虫的分布,它们分别属于寒武纪纽芬兰世幸运期和第二世。其中留茶坡组是目前可以确认的放射虫中最古老的发现层位。它们的发现不仅说明寒武纪早期硅质岩中也能够保存放射虫,同时也证明放射虫作为浮游生物,不仅出现在水深相对较浅的陆架和局限盆地环境,而且也存在于陆架边缘之外水深较深的远洋生态系统中。而从形态结构上来看,早期放射虫以多圈层结构、不具有骨针为主,在分类上应属于泡沫虫目Spumellaria;但同时其它类型的放射虫也有出现,可能代表在寒武纪最早期放射虫形态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分异。而仅有少数类型的放射虫具有骨针结构,说明典型的Archaeospicularia并非放射虫的起源形态。而分子古生物学的研究结果也证明,泡沫虫可能是放射虫中分化最早的一个类型,它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现有化石出现之前的150 Myr。在寒武纪早期深水硅质岩中,还发现有Palaeopascichnus和Horodyskia出现于硅质岩层的中下部,而上部出现了疑源类、多细胞藻类、席状化石、小壳化石、可能的胚胎Megasphaera、海绵骨针以及放射虫。其中疑源类、多细胞藻类和Megasphaera都是在相关地层中首次发现。Megasphaera通常在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报道,被认为可能与早期动物的胚胎有关,而在寒武纪早期的发现连接了埃迪卡拉纪可能的胚胎以及寒武纪早期更加确信的胚胎化石,可能代表了相应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在深水地层广泛缺乏生物化石和年龄的背景下,疑源类、小壳化石的发现提供了生物地层证据,可以帮助进行更好的地层对比。同时,一些小壳化石被认为与毛颚类的捕食工具有关,而它们在深水和浅水环境的广泛发现意味着它们属于浮游捕食动物。席状化石在切片中呈膜状或飘带状,被认为与早期的动物有关,可能是它们的角质层或其它抗降解的结构。而海绵属于底栖型滤食动物。通过对比,深水硅质岩的生物可以明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埃迪卡拉纪末期,包含硅质岩层的中下段,其中的化石仅有简单的原生生物和藻类,而第二个阶段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至少建立了以多细胞藻类和疑源类为生产者,海绵为底栖动物,放射虫和小壳化石代表的毛颚类为捕食者的多级食物链,生态系统复杂度明显高于第一阶段。这些生物的出现对同时期的环境也有重要意义,放射虫的出现不仅说明它们已经开始参与硅质岩的形成,为这一时期硅质岩的成岩提供生物证据,硅循环也从寒武纪之前的非生物或微生物控制开始转向显生宙的真核硅化生物主导,而且作为浮游动物,与其它动物一起出现增加了生态系的营养层级,同时加快了有机碳的埋藏,有利于海水中氧含量的提高,并且说明这些变化和影响也同样发生在远洋和深海。这也是为数不多的对这一时期深水硅质岩中生物的研究。

Leon Piterman,侯佳君,黄文静,吕芸,刘亚姣,詹里成[5](2020)在《大洋彼岸的涛声:新型冠状病毒下的挑战与反思》文中指出充满变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代下的转变生活会呈现给我们无数次转身。有的意料之中,期待并华丽;有的则猝不及防,悲怆且骇悚。从婴儿到儿童,从青少年到成人,从衰老到最后的死亡,这是生命路上的转身。在每个里程碑,以及向新的里程碑的每次转身,都有独特的挑战。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再到高等教育或技术教育,最后加入工作者的行列,不断地结交和失去朋友,不断地建立关系和撕破脸皮;实现了成功,也遭遇了失败。

焦佳培[6](2020)在《诺德文本分析模式指导下的文学翻译研究 ——以《不惑之年》(节选)汉译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交流愈加频繁,更多的外国文学作品传播到了中国。其中,文学作品的汉译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高质量译文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为了产出高质量的译文,恰当的翻译理论指导至关重要。德国功能学派代表人物克里斯汀·诺德提出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为翻译教学、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提供了指导。该文本分析模式能够确保全面理解和正确解读文本,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具体决定提供可靠基石。但是其对翻译实践的应用多集中于非文学类文本。为验证文本分析模式对文学翻译实践进行指导的可行性,本文选取了卡雷尔·约翰获奖作品《不惑之年》作为翻译材料。根据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本文首先对源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的文外因素和文内因素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发现在翻译过程中主要存在语用翻译问题、语言翻译问题和文本专属性翻译问题,依据文献型翻译和工具型翻译相结合的原则,作者针对文中的翻译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运用释义、套译、注释解决语用翻译问题;运用主动被动转换、句子成分转换、省译解决语言翻译问题;运用改写、增译、直译解决文本专属性翻译问题。通过以上研究,作者发现诺德文本分析模式对文学翻译具有指导作用,能够为文学翻译的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安珍妮[7](2020)在《初中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位置研究》文中指出地理位置是指地球表层中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认识地理位置是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是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起点。培养学生对“它在哪里”等地理学问题的思考,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国内外地理课程标准均非常重视地理位置的教学。可以说,地理教科书中地理位置内容的编写状况影响着教师的地理位置教学思路和学生对地理位置的理解方式。然而,学界对基于地理思想的地理位置认知思路探索得尚不够深入,再加上部分地理教师对地理位置这一地理核心概念的理解还不够到位。因此,探讨初中地理教科书中地理位置的编写状况及使用状况,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本研究在明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位置的要求以及梳理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位置认知思路的基础上,通过教科书的内容分析,探索人教版初中地理教科书落实地理课程标准要求的状况以及体现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位置认知思路的状况。之后,调查初中地理教师对教科书中地理位置内容的理解、评价和运用情况。基于如上研究结果,对教科书编写者提出教科书中地理位置内容的修订建议,以及对地理教师提出教科书中地理位置内容的使用建议。经过文献梳理,得出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位置的要求涉及知识点丰富,涵盖找出地理位置、描述地理位置、分析地理位置的影响和评价地理位置等方面,兼顾从了解到应用的认知水平,并注重运用地图法、尺度思想等地理思想方法来认知地理位置;在此基础上,结合地理学理论和初中地理教学实际情况,梳理出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位置认知思路,即在描述、分析、评价地理位置时,要遵循一定的认知思路,并注意运用尺度思想、过程思想、位置联系观、地图法和地理比较法等地理思想方法。经过对人教版初中地理教科书中地理位置内容的编写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人教版初中地理教科书在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上基本落实了课标对地理位置的要求;描述、分析与评价地理位置及所蕴含的地理思想方法在四册教科书中的体现程度不同,相关内容编写具有一定的特色,但描述、分析、评价地理位置及所蕴含的地理思想方法的呈现不够具体和显化,课文与图像系统的配合不够紧密。通过对使用人教版初中地理教科书的教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得出被访者对教科书中认知地理位置三个方面的理解不系统、对教科书中所蕴含的地理思想方法理解不深入;在教学过程中,被访者充分运用了教科书所呈现出的编写特色,但对教科书中地理位置内容编写所存在的缺点并未做出较好的处理,对教科书中认知地理位置三个方面和教科书中所蕴含的地理思想方法的运用也不够充分。基于如上研究,提出初中地理教科书中地理位置内容的编写建议及使用建议。建议教科书编写者在教科书课文系统的课文内容中、在图像系统的读图指导语中、在活动系统的题目要求中显化地理位置的认知思路,完善教科书中的读图提示,在教科书阅读材料或教学指导语中介绍认知地理位置所蕴含的地理思想方法等。同时,建议教师在使用人教版初中地理教科书进行地理位置内容教学时,要掌握教科书中描述、分析、评价地理位置的认知思路,总结归纳教科书中认知地理位置所蕴含的地理思想方法,补充完善相关地图,引导学生从区域地理特征出发认知地理位置特点,将形象的语言转化为更为直观的简图等。

马嫣婕[8](2020)在《《二战中的商船海员》汉译中名词语义转换的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二战中的商船海员》一书以二战老兵口述的视角展开,将那段波澜壮阔、凶险万分的故事细细道来,老兵们在诙谐幽默的语调中通过词汇传递出的真实信息应当如何保留,是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名词作为翻译单位虽小,功能却很强大、且语义变化灵活。本文作者将以《二战中的商船海员》的引言及第一章为个例研究语料,探索原文名词汉译过程中的翻译方法。本文作者发现,受语境和文化差异的影响,名词在翻译过程中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名词受语境的影响、在词典上的释义有时只能作为参考;二是文化空缺导致了名词词义选择障碍。为使名词的翻译表情达意,本文作者对语义转换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细分和归纳,在本翻译实践报告的“案例分析”中,根据翻译《二战中的商船海员》中具体遇到的名词词义转换的实例,本文作者对每个例子进行具体论证,以求为名词的语义转换寻得具体有效的翻译对策。本文得出的研究结论如下:语义引申是在名词有词典义的基础上,名词在语境中的实际含义与词典义较为接近的情况下,将名词的比喻义、实虚义进行词义引申,以使名词释义贴合原文;语义阐述这种名词语义转换方法,则可用于因文化差异导致名词词义“空缺”的情景,为便于读者理解,本文作者将借由意译法解答名词词义在文化有所差异时该如何选择的疑惑;若名词在语境中无法靠词义引申实现语义对应时,可在语义变通方法的指导下,通过名词词类转换和增译法实现语义对应。通过本次翻译实践,本文作者发现,语义转换方法通过对名词实际含义的解读,令名词的翻译有法可循。希望本研究能够对海事文本中的名词翻译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刘琦[9](2020)在《《澳大利亚黑人与白人》第六章第七章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一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的翻译实践报告,所译章节选取自玛格丽特·安·富兰克林所着的澳大利亚种族史作《澳大利亚白人与黑人》,该书于1976年海涅曼教育出版社出版,至今未发现公开发行的中文译本。译者翻译的内容为该书的第六章第七章,所翻译章节的主要内容是:随着殖民过程的完成,澳大利亚各殖民地相继颁布法律,建立土着保留地或布道所,任命土着保护官或组建保护委员会,救济和控制土着居民,全面确立土着保护政策。但最后由于各种原因,土着保护政策走向失败。原文本属于信息类文本,具有信息量大,逻辑紧密的特点。在翻译过程中笔者运用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作为指导理论,使用脚注法、意译法、拆分法、增译法、转换法等翻译方法,从词汇、句子两个方面对文本进行分析。笔者希望通过本篇实践报告,使读者更加了解澳大利亚的历史,同时也希望本次实践过程中所得的经验能够为国内同类文本提供参考,并为同类着作的汉译提供借鉴。

王琼艳[10](2020)在《产教融合视域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引发了职教界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关注。近年来,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专业认证作为质量保障的有效方式之一,日益凸显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社会与高等职业教育关注的焦点。“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优化专业结构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机遇与挑战。专业建设的水平也直接影响了新时期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与产业的人力资源优劣。而专业认证是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顺应“产教融合”的发展趋势,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体系,是保障教学质量、解决专业建设问题的有力抓手。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与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与总结澳大利亚与美国专业认证的概况,借鉴两国的经验,深入发掘我国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一些思考。论文由以下几章组成。第一章,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梳理了当前国内外关于“专业认证”以及“产教融合”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从政治、经济、教育这三方面论述产教融合视域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必要性而且国际专业认证的经验,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认证的经验以及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提供适应的生存环境。第三章分析与总结美澳两国专业认证的发展状况以及专业认证的经验。第四章在产教融合的视域下,从专业认证标准、认证主体、元认证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构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一些思考。

二、澳大利亚:幸运之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澳大利亚:幸运之国(论文提纲范文)

(1)战略文化、战略偏好与澳大利亚的对华战略疑惧(论文提纲范文)

一、战略文化、战略偏好与战略选择
    (一)战略文化与战略偏好的界定
    (二)战略文化直接塑造战略偏好
    (三)战略文化间接影响战略选择
    (四)战略文化路径解释的局限性
二、澳大利亚战略文化的内涵
    (一)以海权思想为重要支柱
    (二)以“帝国文化”为内核
    (三)以地缘政治为指导思想
    (四)以西方文化为底色
    (五)以强烈的安全焦虑为主要特征
三、战略文化塑造的澳大利亚战略偏好
    (一)海权思想指导下控制海上生命线
    (二)帝国文化要求坚持前沿防御
    (三)地缘政治造成视南太为势力范围
    (四)实用主义指导下奉行“对冲”战略
    (五)西方底色、安全焦虑导致依附西方大国
四、战略文化导致对华战略疑惧
    (一)高度关注南海争端与中国海军现代化
    (二)高度警惕中国涉足南太平洋地区
    (三)以软制衡、软约束方式防范中国快速发展
    (四)以政经分离、战略对冲为对华政策基调
五、结论

(2)滇东地区寒武系第二统软舌螺动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寒武纪大爆发与软舌螺研究现状
    1.2 研究材料、内容、意义与文章特色
    1.3 研究方法
    1.4 工作量统计和研究成果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生物群
    2.1 滇东地区(澄江生物群、关山生物群)
        2.1.1 滇东地区寒武纪早期地层
        2.1.2 澄江生物群及其古生态论述
        2.1.3 关山生物群及其古生态论述
    2.2 峡东地区(水井沱组、石牌组)
第三章 软舌螺概述及最新研究进展
    3.1 软舌螺壳体构成及分类
        3.1.1 口盖
        3.1.2 锥壳
        3.1.3 附肢
        3.1.4 软舌螺的分类
        3.1.5 软舌螺的壳体微细结构和矿化类型
    3.2 软舌螺的软体组织形态
        3.2.1 摄食器官
        3.2.2 肌肉系统
        3.2.3 体腔及消化系统
第四章 澄江、关山动物群中软舌螺的解剖学研究
    4.1 澄江化石库的丰满三槽螺—直管螺目解剖系统重建
    4.2 马龙“线带螺”—软舌螺目消化系统研究
    4.3 澄江化石库的云南肉茎螺—“肉茎结构”勘误
第五章 软舌螺的埋藏学
    5.1 特异埋藏化石库的软舌螺的软躯体保存
    5.2 关山生物群中软舌螺多种保存机制的特殊性
        5.2.1 黄铁矿化
        5.2.2 管状立体保存
        5.2.3 微生物膜型
第六章 软舌螺及相关壳体集群机制探讨
    6.1 软舌螺及其壳体表面附着物
    6.2 特异埋藏化石库中软舌螺的富集现象
        6.2.1 软躯体化石的聚集及相应动物行为性解读
        6.2.2 软舌螺在澄江生物群的富集
        6.2.3 软舌螺在关山生物群的密集保存
    6.3 澄江生物群中与软舌螺相关的Pelagiella壳体密集层
    6.4 关于软舌螺富集现象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化石记录讨论
第七章 软舌螺的演化和辐射
    7.1 附肢的起源、演化
        7.1.1 软舌螺附肢与其他动物可能的“同源”结构对比
        7.1.2 附肢的化石记录与狭义的软舌螺目
        7.1.3 附肢的演化
    7.2 软舌螺壳体和解剖结构的性状演化模型
        7.2.1 早期软舌螺演化模型
        7.2.2 软舌螺的壳体演化的汇总
        7.2.3 解剖结构的演化
    7.3 软舌螺的谱系演化:辐射与灭绝
        7.3.1 寒武纪爆发序幕时期(纽芬兰统)
        7.3.2 寒武纪爆发的主幕时期
        7.3.3 寒武纪爆发的主幕结束乃至二叠纪
第八章 软舌螺的生态、亲缘关系及相关冠轮动物演化
    8.1 软舌螺的生态
        8.1.1 生活模式
        8.1.2 摄食方式
        8.1.3 个体发育
    8.2 亲缘关系及系统演化树中的位置
        8.2.1 冠轮动物与软舌螺
        8.2.2 软舌螺的演化争议历史
    8.3 触手冠动物与软舌螺
        8.3.1 触手冠动物
        8.3.2 触手冠动物的起源问题与软舌螺
        8.3.3 软舌螺与触手冠动物对比与讨论
    8.4 软舌螺的归属及与冠轮动物演化的探讨
第九章 软舌螺的系统古生物学
    9.1 丰满三槽螺(Triplicatella opimus(Yu,1974))
    9.2 腹脊近小角螺(Paramicrocornus ventricosus(Qian,1978))
    9.3 云南肉茎螺(Pedunculotheca diania Sun,Zhao et Zhu,2018)
    9.4 云南“薄氏螺”( ‘Burithes’yunnanensisHou,Bergstr?m,Wang,Feng& Chen,1999)
    9.5 马龙“线带螺”( ‘Linevitus’malongensis Yu,197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3)太平天国印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印书的刊刻发行
        二、印书的流传与存藏
        三、印书的版本研究
    第三节 研究重点和难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太平天国印书的刊刻印行
    第一节 刊刻时间与地点
    第二节 刊刻制度与机构
        一、太平天国印书的刊刻制度
        二、太平天国印书的刊刻机构
第二章 太平天国印书流传与存藏
    第一节 国内存藏情况
    第二节 海外流传与存藏
        一、海外流传搜访
        二、海外存藏概况
第三章 太平天国印书版式与内容分析
    第一节 印书版式分析
    第二节 印书内容分析
    第三节 印书避讳字分析
第四章 太平天国印书的再生性保护
    第一节 印书再生性保护现状
    第二节 印书再生性保护前景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已发现太平天国印书种类统计表
附录二:太平天国印书提要
后记

(4)华南寒武纪早期硅质岩中放射虫及共生微体古生物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和选题依据
        1.1.1 古生代早期放射虫的研究
        1.1.2 华南深水硅质岩生物的研究
    1.2 研究目的及贡献
        1.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2 创新与贡献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4 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和地层对比
    2.1 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2.1.1 贵州东部地区
        2.1.2 江西南部崇义县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贵州东部
        2.2.2 崇义地区
    2.3 留茶坡组地层划分与对比
        2.3.1 实测剖面
        2.3.2 地层对比
    2.4 牛角河组地层划分与对比
        2.4.1 实测剖面
        2.4.2 地层对比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微体古生物岩石处理
        3.1.1 氢氟酸浸解法
        3.1.2 岩石表面溶蚀
        3.1.3 疑源类处理
    3.2 成像与观察
        3.2.1 扫描电镜
        3.2.2 计算机显微断层成像
    3.3 分子古生物研究
第四章 放射虫生物群的组成、分类与演化
    4.1 华南寒武纪早期硅质岩中放射虫面貌
        4.1.1 留茶坡组
        4.1.2 牛角河组
    4.2 华南寒武纪早期放射虫形态对比与分布
        4.2.1 形态对比
        4.2.2 分布与规律
    4.3 放射虫分子生物学
        4.3.1 分子生物学对放射虫起源和分化的推测
        4.3.2 分子生物学的放射虫分类的影响
    4.4 寒武纪放射虫的形态及分类
        4.4.1 Antygoporidae Maletz and Bruton,2007
        4.4.2 Echidninidae Kozur,Mostler and Repetski,1996
        4.4.3 Aspiculidae Won,Iams and Reed,2005
        4.4.4 Archeoentactiniidae Won and Below,1999
        4.4.5 Palaeospiculidae Won,1999
        4.4.6 Protoentactiniidae Kozur,Mostler and Repetski,1996
    4.5 不同类型放射虫的出现和延续
第五章 硅质岩中的其它微体化石群
    5.1 海绵骨针
        5.1.1 海绵骨针形态描述
        5.1.2 海绵骨针化石整体面貌
    5.2 环节型化石
        5.2.1 化石形态特征
        5.2.2 讨论
    5.3 疑似胚胎化石
        5.3.1 化石形态与对比
        5.3.2 留茶坡组疑似胚胎化石的意义
    5.4 小壳化石
    5.5 其它生物
        5.5.1 多细胞藻类
        5.5.2 蓝细菌
        5.5.3 疑源类
第六章 转折时期深水硅质岩生物群意义
    6.1 放射虫的出现与意义
        6.1.1 放射虫的出现前的推测
        6.1.2 放射虫的出现与硅循环
    6.2 转折时期深水微体生物群组成变化与深水生态系统
第七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5)大洋彼岸的涛声:新型冠状病毒下的挑战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充满变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代下的转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代下的伦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代……那我们呢?
我们可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挑战,但不能没有支持

(6)诺德文本分析模式指导下的文学翻译研究 ——以《不惑之年》(节选)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ments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Objectives
    1.3 Thesis Structure
    1.4 Brief Introduction of An Age of Understanding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on Nord’s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 Model
        2.1.1 Studies Abroad
        2.1.2 Studies at Home
    2.2 Previous Studie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2.3 Previous Studies on Application of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 Model to Literary Translation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Extratextual Factors and Intratextual Factors
    3.2 The Classification of Translation Problems
    3.3 Documentary Translation and Instrumental Translation
Chapter Four The Application of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 Model to the Translation of An Age of Understanding
    4.1 Analysis of Extratextual Factors and Intratextual factors
    4.2 Identifying Translation Problems
        4.2.1 Pragmatic Translation Problems
        4.2.2 Linguistic Translation Problems
        4.2.3 Text-specific Translation Problems
    4.3 Solutions to Translation Problems
        4.3.1 Solutions to Pragmatic Translation Problems
        4.3.1.1 Corresponding Translation
        4.3.1.2 Liberal Translation
        4.3.1.3 Annotation
        4.3.2 Solutions to Linguistic Translation Problems
        4.3.2.1 Passive Voice Sentences to Active Sentences
        4.3.2.2 Shift of Sentence Components
        4.3.2.3 Omission
        4.3.3 Solutions to Text-specific Translation problems
        4.3.3.1 Adaptation
        4.3.3.2 Literal Translation of Rhetorical Devices
        4.3.3.3 Addition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初中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
    (五)研究意义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七)拟创新点
二、地理位置的课标要求与认知思路
    (一)地理课程标准中对地理位置的教学要求
    (二)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位置认知思路
三、初中地理教科书中地理位置内容的编写现状
    (一)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在初中地理教科书中的落实状况
    (二)地理位置认知思路在初中地理教科书中的体现状况
    (三)存在问题
四、教师使用教科书中地理位置内容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工具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五、初中地理教科书中地理位置的编写建议及使用建议
    (一)初中地理教科书中地理位置内容的修订建议
    (二)促进教师使用教科书中地理位置内容的建议
六、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教师对初中地理教科书中地理位置内容的使用情况访谈提纲
    附录2 :地理位置“标准”在人教版初中地理教科书中的落实情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成果及参加的学术会议
后记

(8)《二战中的商船海员》汉译中名词语义转换的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翻译任务介绍
    1.1 作品原文介绍
    1.2 翻译任务简介
第2章 翻译过程
    2.1 译前准备
    2.2 翻译过程描述
    2.3 译后事项
第3章 案例分析
    3.1 《二战中的商船海员》中名词的语义转换
        3.1.1 名词词义的语境化
        3.1.2 基于文化差异的词义选择
    3.2 名词翻译的语义转换方法
        3.2.1 语义引申
        3.2.2 语义阐述
        3.2.3 语义变通
第4章 翻译实践总结
    4.1 翻译总结
    4.2 翻译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A 原文与译文
附录B 翻译术语表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9)《澳大利亚黑人与白人》第六章第七章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中文摘要
Chapter One Translation Task Descrip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2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3 Literature Review
    1.4 Purpose and Meaning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Chapter Two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parations for Translation
        2.1.1 Choice of Translation Theory
        2.1.2 Preparation of Translation Tools
    2.2 Process of Translation
        2.2.1 The Making of Glossary
        2.2.2 Implementation of Translation Plan
    2.3 Quality Control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Case Analysis
    3.1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to Lexical Translation
        3.1.1 Use of Footnote Method
        3.1.2 Use of Free Translation
        3.1.3 Use of Conversion
    3.2 Difficulties in and Solutions to Long Sentences Translation
        3.2.1 Use of Division
        3.2.2 Use of Addition
        3.2.3 Use of Integrated Approach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4.1 Experience Gained from the Practice
    4.2 Suggestions for Future Translation Research
Bibliography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Appendix Ⅱ Glossary
Acknowledgements

(10)产教融合视域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比较研究法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产教融合
        二、专业认证
        三、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
第二章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必要性
        一、现代治理体系的时代需要
        二、市场机制下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深化产教融合的有效举措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可行性
        一、国际专业认证的经验
        二、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认证的经验
        三、产教融合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支持
第三章 国际专业认证制度实施情况及经验启示
    第一节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制度
        一、认证的类型与机构
        二、专业认证程序
        三、专业认证的价值
    第二节 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制度
        一、专业认证机构
        二、专业认证程序
        三、专业认证标准
    第三节 美、澳两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的经验启示
        一、自愿性与强制性相统一
        二、专业认证理念:以学生为中心
        三、专业认证程序:科学性与规范性相统一
        四、专业认证机构:具有很强的社会公信力
第四章 产教融合视域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以行业标准为依据,构建科学专业认证标准
        一、以职业标准为基础,保证专业认证内容的合理性
        二、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保证专业认证指标的全面性
        三、以学生为中心,保证专业认证理念的先进性
        四、加入持续改进能力测评,保证专业认证效果的持续性
    第二节 以第三方认证机构为主体,建立多元的认证模式
        一、以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为目标,树立正确的专业认证理念
        二、科学合理定位政府的角色
        三、以行业为主体,保障第三方认证机构的专业性
        四、强化高职院校主体责任,建立内部质量监控机制
        五、落实问责制度,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
    第三节 以提高机构权威性为目标,加强元认证机制建设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与监管职能
        二、通过法律确立专业认证机构的地位
        三、注重认证机构人才队伍的建设
        四、完善机构内部监督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澳大利亚:幸运之国(论文参考文献)

  • [1]战略文化、战略偏好与澳大利亚的对华战略疑惧[J]. 许善品,张涛.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2021(03)
  • [2]滇东地区寒武系第二统软舌螺动物研究[D]. 刘璠. 西北大学, 2021(10)
  • [3]太平天国印书研究[D]. 武文杰.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1)
  • [4]华南寒武纪早期硅质岩中放射虫及共生微体古生物群研究[D]. 张晏.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5]大洋彼岸的涛声:新型冠状病毒下的挑战与反思[J]. Leon Piterman,侯佳君,黄文静,吕芸,刘亚姣,詹里成. 中国全科医学, 2020(31)
  • [6]诺德文本分析模式指导下的文学翻译研究 ——以《不惑之年》(节选)汉译为例[D]. 焦佳培.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7]初中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位置研究[D]. 安珍妮.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二战中的商船海员》汉译中名词语义转换的实践报告[D]. 马嫣婕.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9]《澳大利亚黑人与白人》第六章第七章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D]. 刘琦.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0(02)
  • [10]产教融合视域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研究[D]. 王琼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澳大利亚:幸运之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