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候变化的经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华[1](2021)在《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研究》文中提出2020年我国“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中的力度,对中国高质量能源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自此,构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实现“30·60”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然而,在走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新形态的路上,存在诸多管理决策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极为突出的就是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相关问题。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提高,电力系统将面临更大的波动性和供应的不确定性。为避免出现大量弃风、弃光的情况发生,提升系统灵活性是最直接有效的解决办法。对此,研究建立并完善提高系统灵活性、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中长期电力规划模型,探索电力行业优化发展路径,有助于为能源监管部门提供科学的管理决策依据,减少无效投资,对“十四五”规划乃至2035年远景规划有重大参考价值。基于此,本文首先从能源“不可能三角”理论出发,以“安全、经济、低碳”三元目标为优化方向,从基于组合预测的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模型研究、基于系统成本的电力资源技术经济分析与增长潜力研究,以及供需两侧资源协同优化的电力规划模型研究三个方面构建了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研究体系。其次,通过构建基于MLR-ANN(多元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耦合)的全社会用电量预测模型和基于Gompertz曲线的电力经济增长规律分析模型,系统LCOE(系统平准化发电成本)技术经济分析模型和基于双因素学习曲线的电力资源成本下降趋势模型,以及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模型等模型,建立了新型的中长期电力规划思维范式。然后,本文也应用所构建模型分析了不同政策情景下2021-2035年中国电力行业潜在的发展路径,并运用电力系统运行模拟方法对形成的规划方案进行了可靠性验证。最后,针对优化路径,提出了公正合理的政策建议,为国家能源高质量发展献策。具体来说,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基本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灵活性和中长期电力规划相关基础理论研究。从能源“不可能三角”理论出发,以“安全、经济、低碳”三元目标为优化方向,阐述了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研究优化思路,形成了从基于组合预测的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模型研究、基于系统成本的电力资源技术经济分析与增长潜力研究,以及供需两侧资源协同优化的电力规划模型研究三个方面构建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研究体系的整体思路。(2)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分析。重点梳理和分析了近20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在电源结构、跨省跨区输电线路和全社会用电量等主体构架方面的变化趋势,以及发电技术经济性、线损、厂用电率、煤耗、需求响应规模等成本效率方面的演变趋势。为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模型的构建和电力行业优化路径的探索提供了参数设定依据。(3)基于组合预测的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模型研究。首先,重点分析了引起全社会用电量变化的相关因素,基于MLR模型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提取了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变化的显着影响变量。并通过时间序列ANN模型和最小二乘法,分别预测了显着影响变量的未来值。其次,通过构建的基于MLR-ANN的全社会用电量预测模型,分别用两组数据预测了我国2021-2035年的全社会用电量。然后,基于Gompertz曲线模型对主要发达国家电力经济发展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研究了用电量“拐点”的问题。最后,整合了国内外权威研究机构对中国电力需求预测的结果,结合对中长期电力经济发展规律研究的结论,对本文构建的基于MLR-ANN的全社会用电量预测模型结果进行了校验。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MLR+最小二乘+ANN”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预测结果可靠。(4)基于系统成本的电力资源技术经济分析与增长潜力研究。首先,分别构建了以系统成本为核算基础的系统LCOE技术经济分析模型和基于双因素学习曲线的电力资源成本下降趋势模型,补充了已有的技术成本分析研究中存在的灵活性和需求侧资源考虑缺失的问题。然后,充分模拟电力市场环境,利用所构建模型分析了 2021-2035年不同电力资源竞争力情况。最后,基于电力市场化背景,综合不同电力资源竞争力分析结论,分析了各类发电资源和需求侧灵活性资源的年均新增规模及发展潜力,为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模型约束条件设立了较为客观的定义域。(5)供需两侧资源协同优化的电力规划模型研究。首先,基于电力规划基本原理,通过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新形态特性的分析,论述了中长期规划视角中需充分考虑满足系统灵活性要求,进而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新形态的必要性。其次,以中长期电力规划模型作为切入点,嵌入电力行业碳达峰约束与灵活性平衡约束进行优化,构建基于系统灵活性的供需两侧资源协同优化的新型电力规划模型,并叠加前文子模型的互动,共同形成了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模型。然后,基于所构建的MLR-ANN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模型、系统LCOE模型以及双因素学习曲线模型所得出的基本结论,构建的基准情景、加强政策情景、“碳中和”情景以及1.5℃情景等四种不同政策情景,应用该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政策情景下2021-2035年全国层面和局部区域电力规划方案,探索了 2021-2035年我国电力行业优化发展路径。最后,采用运行模拟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本文所建立的规划模型呈现的规划方案能满足各项约束条件,是一个优化的结果。(6)政策建议。基于不同政策情景下全国层面和局部区域电力规划方案对比分析结论,分别从电源侧、电网侧以及需求侧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保障优化路径得以实施的相关政策建议。同时,还针对优化路径引发的相关公正转型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刘方舟[2](2021)在《基于LEAP模型的城市碳排放达峰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问题,在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环境下,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和碳排放相关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由于我国仍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各区域和各省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所以在我国碳达峰目标实现之前,国内重要省份和城市必须尽早达峰。本次研究确定研究方向为城市层面的碳排放量预测研究,取定研究对象为国内某特大城市(简称“A市”),核算方法依据《省级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选取LEAP模型为计算工具,分基准情景(BS)和达峰情景(ER)对该城市进行2021年至2030年碳排放量预测,分析该城市碳排放规律并探索展望碳排放达峰路径。结果显示,无论何种情景,能源消费量均呈现上升态势,由于达峰情景中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的施行,使得其能源消费量总体低于基准情景,且碳排放量于2025年达到峰值。在进行分部门能源消费量及碳排放量预测分析中发现,两种情景中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占比均最高。要实现城市碳达峰目标,应重点关注工业部门节能减排工作。在分品种能源消费量及碳排放量预测分析中发现,煤炭消费占比在两种情景中均最高,煤炭消费贡献了大部分碳排放量,达峰情景中2030年煤炭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仍然保持占总排放量45.5%的较高水平。对该市远景(“十五五”期间)减排潜力分析中发现,工业部门是减排贡献率最高的部门,煤在2026年至2028年是减排贡献率最高的能源品种,而煤是工业部门消费量最高的能源品种。电力消费的减排潜力将在煤炭消费减排潜力释放完成后凸显,电力减排主要体现在电力结构的绿色优化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中。LEAP模型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法模型能源消费量曲线和碳排放量曲线有着一致的规律。相同情景下,无论是能源消费量还是碳排放量,两种模型预测结果保持相同的发展规律,但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法模型结果总体偏大。能源消费决定了碳排放,碳排放是能源消费的结果。能源结构和能源消费水平影响着环境-社会-经济整个系统,而化石能源是有限的能源,也是产生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的根源,只有能源的清洁可持续才能保证全球经济及人类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陈思宁,郭军,赵艳霞,李兴阳,陈跃浩,郭玉娣[3](2021)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适应性调整效果定量化评估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定量评估农业适应性调整效果有助于农业适应策略及规划的制定与决策。采用文献综述法和对比分析法,总结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适应性调整效果定量化评估研究进展;并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尝试从方法、模型等方面寻求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结果表明,现有的气候变化农业适应性调整效果的定量化评估研究主要包括2个方面。(1)从作物生长发育的角度,作物模型常被用于评估适应前后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及产量等作物生长发育参数的变化;(2)从经济效益的角度,主要偏重于分析农业适应性策略的成本投入及经济产出。提出应加强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农业适应性调整效果的定量评估研究,建立有针对性的农业适应性定量评估方法及模型;依据各类经济分析方法优势互补的特点,使用多种经济分析方法开展农业适应策略的定量评估研究;结合不确定性分析定量评估农业适应性调整效果。
沈维萍,陈迎[4](2020)在《气候行动之负排放技术:经济评估问题与中国应对建议》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温控目标,几乎所有排放路径都不同程度依赖负排放技术(NETs)的大规模应用。负排放技术不仅关乎全球气候治理和生态安全,还可能成为未来科技竞争的新领域。本文从气候变化经济学视角,辨析负排放技术、二氧化碳移除(CDR)以及二氧化碳移除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 CDR)等概念,重点剖析负排放技术和策略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阐述负排放技术的成本收益评估、负排放策略与减缓和适应措施不同的经济学属性以及应对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协同视角下包含负排放方案的气候—经济综合评估模型(IAM)的构建思路,提出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对负排放议题的几点建议。
李晓安,张文斐[5](2020)在《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模式的经济分析》文中指出基于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变迁视角,运用经济分析方法,以立法成本与效益为分析工具,对现有四种气候变化立法模式进行研究。单一专法与套装立法在世界各国立法实践中可行性较低,框架立法较之分散立法而言,可节约立法成本,指导地方立法实践,防范气候安全风险,推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进程。根据立法科学性与融贯性的要求,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模式应采取由分散立法至框架立法调整的制度设计,并通过"纵切面向"中央与地方多层次综合治理,"横切面向"立法与行政多部门协同创新来实现。中央机关应尽快整合各分散专法,科学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基本法;地方机关应在现有地方立法实践基础上,加强地方立法特色,相同利益诉求方联合立法,以实现社会效用最大化。
苏凯[6](2020)在《美国服务贸易效率研究 ——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各国的优先发展目标。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在服务贸易发展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研究美国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和效率对中国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在现有的文献资料基础上,借助2006-2018年世界上44个主要服务贸易参与国的服务贸易数据系统地分析了美国服务贸易的特点:服务贸易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服务贸易进出口不断扩大,服务贸易顺差填补货物贸易逆差;服务贸易结构合理,现代新型服务贸易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服务贸易出口以发达经济体为主,与新兴经济体联系日益密切。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了服务贸易依存度、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以及出口技术复杂度等多个指标,评估了美国和部分样本国家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实证研究表明,美国的服务贸易依存度在样本国家中位居中列,但国际市场占有率位居世界第一位。美国服务贸易尤其是金融服务、专利和特许费服务等现代新型服务贸易在国际竞争中占据很大优势。美国服务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高,金融服务、保险服务等现代新型服务贸易的出口复杂度高。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美国与43个服务贸易伙伴的双边服务贸易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出口模型中GDP总量、伙伴国人口数量、商业自由、贸易自由指数对美国服务贸易出口具有促进作用;而本国人口数量、两国距离、语言、文化差异、投资自由指数等具有阻碍作用。在进口模型中,两国GDP总量、本国人口、商业自由、投资自由指数具有促进作用;收入差距、两国距离、语言、文化差异、贸易自由指数和贸易伙伴服务贸易出口额等具有阻碍作用。此外,高等院校入学率、固定宽带订阅量和科研支出占GDP的比例均促进双边服务贸易。进出口美国服务贸易发展效率高但国别差异大,双边贸易额均未达到双边服务贸易潜力值,仍具提升空间。根据美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经验以及中国国情,本文认为,应当加强服务贸易统计工作,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撑;深化服务贸易多边以及双边合作,制定合理的服务贸易发展路径;借助传统服务产业,开拓服务贸易发展新空间;重视服务贸易专项人才的培养。
袁珅[7](2020)在《常规稻和杂交稻在节本栽培条件下的农学表现及能量与经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水稻生产面临劳动力短缺和生产成本过高等一系列挑战的重大转型时期,为了实现农业生产的节本增收,有越来越多的农民采用节本栽培管理方式并用成本低的常规稻品种代替成本高的杂交稻品种来应对这些挑战。有研究表明在资源投入充足的高产栽培管理下,杂交稻一般比常规稻具有更高的产量。但是在节本栽培条件下,常规稻和杂交稻的产量及其他农学特性表现孰优孰劣,前人研究的较少。此外,关于我国水稻生产能量分析的研究还比较少,特别是常规稻和杂交稻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能量利用效率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于2014-2015年在湖北省武穴市以常规稻黄华占(HHZ)和杂交稻扬两优6号(YLY6)为供试材料,在移栽条件下,比较了在对照(当地农民习惯栽培)和五个节本栽培:减氮、节水、长秧龄、低密和综合低投入(包括全部四个单项节本栽培)处理中两个品种的产量、农艺性状、氮素利用效率、能量平衡和经济效益。该试验旨在明确是常规稻还是杂交稻更适合于节本栽培管理,这一结果将为优化水稻生产布局,建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实现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YLY6在6个栽培管理条件下的平均产量在2014和2015年分别比HHZ高16.9%和5.9%,差异均达显着水平。YLY6产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其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和千粒重比HHZ分别高出12.9%、24.3%和34.7%。此外,YLY6的产量在不同栽培处理和年份之间差异较小,表现出比HHZ较高的稳产性。在对照和节本栽培(5个节本栽培处理的平均)条件下,YLY6的产量分别比HHZ高11.9%和10.8%,说明杂交稻品种在节本栽培条件下仍然表现出与高产栽培条件下一致的产量优势。不同的节本栽培管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不同。与对照相比,减氮和综合低投入降低了水稻产量,节水和低密处理对产量没有显着的影响,而长秧龄处理显着增加了水稻产量。与对照相比,单位面积颖花数的大幅度降低是减氮和综合低投入减产的主要原因,而长秧龄处理产量的提高是因为单位面积颖花数的增加。同时,节本栽培管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品种间差异。具体来看,与HHZ相比,YLY6在减氮处理中相对于对照的产量降幅更低,但是其在综合低投入处理中的产量降幅更大。HHZ在长秧龄处理中相对于对照的产量增幅高于YLY6。(2)从6个栽培处理和2个年份的平均值来看,YLY6的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分别比HHZ高11.2%、6.4%、5.5%和6.0%。不同栽培处理间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主要受氮肥用量的影响,降低氮肥用量能够显着提高氮素利用效率。与对照相比,减氮处理和综合低投入的氮肥用量降低了50%,显着提高了这两个处理的氮素利用效率。节水和低密处理对氮素利用效率没有显着的影响,长秧龄处理仅显着提高了HHZ的氮素利用效率。(3)与对照相比,由于氮肥、灌溉、种子或/和劳动力投入的减少,节本栽培处理(除长秧龄处理外,4个节本栽培处理的平均)的能量投入降低了0.8-32.3%。能量投入在YLY6和HHZ之间没有显着差异,而YLY6的能量产出在2014和2015年分别比HHZ高20.1%和5.0%。因此,YLY6的净能量和能量利用效率均显着高于HHZ。在对照和节本栽培条件下,YLY6的能量利用效率分别比HHZ高10.5%和9.3%。与对照相比,减氮、节水和综合低投入处理均显着提高了YLY6和HHZ的能量利用效率,而长秧龄处理仅显着提高了HHZ的能量利用效率。(4)由于YLY6的种子、农药和劳动成本高于HHZ,YLY6在各个栽培处理下的平均生产成本在2014和2015年分别比HHZ高16.2%和17.3%。YLY6的农药和劳动成本高于HHZ是因为其作物群体更大导致农药用量和打药次数增加。然而,YLY6和HHZ的经济产出没有显着的差异。HHZ在2014和2015年的净收益分别比YLY6高27.2%和41.8%。HHZ在2014和2015年的产出投入比分别是1.40和1.88,分别比YLY6高10.2%和22.9%。与对照相比,节本栽培降低了生产成本(长秧龄处理除外),并提高了水稻生产的净收益和产出投入比(减氮处理除外)。在对照和节本栽培条件下,HHZ的净收益分别比YLY6高39.0%和35.9%,HHZ的产出投入比分别比YLY6高15.4%和17.5%,说明常规稻品种在节本栽培条件下仍然表现出与高产栽培条件下一致的经济效益优势。综上所述,除减氮处理外节本栽培没有显着降低水稻产量,但是节本栽培减少了资源投入并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了能量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在节本栽培条件下,杂交稻的产量表现、氮素利用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仍然优于常规稻,因此从水稻高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看,杂交稻比常规稻更适合于节本栽培。但是从节本增收和提高农民种粮效益的角度出发,利用节本栽培技术种植常规稻比杂交稻更有优势。
李隽剑,鲍文[8](2019)在《气候智能农业经济分析方法探讨》文中指出鉴于气候智能农业具有多重目标,通过成本-效益分析确定发展气候智能农业面临挑战。提出了发展气候智能农业进行全面经济和财务评估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文章阐述了气候智能型农业在提高恢复力、减缓气候变化效益等方面具有显着性。
俞书傲[9](2019)在《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 ——以浙江为例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以气温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着区,1951~2017年我国升温率达到了每10年0.24℃,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我国是人多地少的人口大国,保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的稳定增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尤其口粮安全,一直是我国农业政策的核心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农业的区域格局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经济最发达的沿海省份之一,浙江已从过去的粮食主产区转变为主销区,如何实现浙江等主销区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稳定增长,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浙江省委省政府于2016年提出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不利影响,增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高省内农业生产稳定性。因此,在此背景下,研究气候变化对浙江农业的影响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全面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基于1987~2016年气候数据,首先采用气候倾向率和Mann-Kendell气候突变检验等气候统计学方法,刻画了过去30年浙江气温、降水量和日照等三大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然后运用H-P滤波分析技术,对浙江水稻(早稻和中晚稻)、小麦、玉米、大麦、大豆、薯类和油菜等8种主要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分解为趋势单产和气候单产,并根据相对气候产量、平均减产率和减产变异系数等指标来分析气候变化对浙江主要农作物生产波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1996~2015年全省73个县(区、市)的农业投入产出数据和17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气候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构建了包含气候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和生产投入要素的空间误差面板模型,实证分析气温、降水和日照等气候因素变化以及极端高温(低温)和极端降水等极端气候事件对浙江8种主要农作物生产的边际影响。进一步地,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理论,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实证估计了考虑气候要素变化情况下的浙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技术进步指数、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与不考虑气候要素变化情况下的浙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对比分析,以反映气候变化对浙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上述实证研究结果,本文进一步提出浙江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气温升高已经成为浙江最近30年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增温速率达到了 0.42℃/10a,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降水量和日照均值未出现明显变化,但存在一定的年际波动及地区和季节差异。(2)近30年气候变化对浙江不同农作物单产波动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水稻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小,气候歉年和灾年次数最少;而玉米、小麦、大麦和油菜等旱田作物的气候灾年数量较多,气候平均减产率较高,减产变异系数也高于其他作物,受气候变化冲击影响较大。(3)不同气候要素变化对不同农作物单产的边际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生长期有效积温变化对早稻、中晚稻、小麦和油菜单产的影响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态势,气温每升高1℃对这4种作物将分别增产3.61%~4.42%、2.95%~3.64%、3.12%~3.63%和 1.14%~2.18%。有效积温对玉米和大豆单产的影响显着为负,但气温每升高1℃可使玉米和大豆减产不大。生长期降水量对小麦、大麦、薯类和大豆单产的影响也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态势,其中降水量增加对薯类单产的边际增产效应最明显。生长期降水量对早稻、中晚稻和玉米单产的影响显着为负。生长期日照时长对所有农作物单产的影响并不明显。(4)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作物单产的负面影响非常明显,其中极端高温天数每增加]天,可使早稻和中晚稻分别减产3.9%~5.1%和2.3%~2.8%,极端低温天数每增加1天,油菜将减产0.5%~0.8%;中晚稻平均每年因生长期内极端降水减产的幅度也达到了 14.1-17.7公斤/亩。(5)农作物生产中的自然适应和人为适应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增产或减产影响,提高农作物单产稳定性;化肥、机械和灌溉等生产要素投入与温度和降水变化之间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而与日照的关系并不明显。(6)气候变化阻碍了浙江农业生产前沿面的提升,对浙江农业TFP产生负面影响,并在省内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平原地区农业TFP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程度大于沿海地和山地丘陵地区,这意味着忽略气候变化因素可能会高估浙江农业TFP。随时间推移,气候变化对浙江农业TFP的负面影响呈现出覆盖面扩大、程度增强的趋势,这意味着未来气候变化对浙江农业TFP的不利影响可能会进一步加深。(7)为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本文提出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促进农业稳产增产,改进田间管理技术、缓解极端天气影响,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户适应能力和完善气候预警机制、做好事前事先应对等四方面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贡献是:(1)在研究内容上,本文以8种农作物为研究对象,揭示了气候变化对不同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差异;同时本文以浙江为例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问题,拓展了现有相关研究,研究结果更具现实针对性。(2)在研究视角上,本文从单产波动性、单产边际影响和农业TFP等3个方面来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问题,拓展了现有研究主要从单产边际影响视角来研究的局限性。(3)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一方面引入农学和气候学领域中的概念与方法分析气候变化条件下农作物单产波动性,另一方面构建了包含标准化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误差面板模型来实证估计气候变化对农作物单产的边际影响,同时还将气候变化因素引入了农业TFP的研究,考察了气候变化对农业TFP的影响问题,这在现有研究中尚不多见。
陈文会[10](2019)在《基于减排视角的燃煤电厂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投资决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倡导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成为减少CO2排放的重要途径。作为最大的煤炭消费者,中国电力行业是碳排放量第一的行业,应运而生的碳捕集和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技术成为燃煤电厂大规模减少CO2排放的重要路径。CCS技术是一个高度复杂、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投入高、投资不可逆、风险大、周期长等特点。因此,如何对CCS项目价值进行科学、完整的评估并适时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至关重要。学者目前主要就CCS技术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环节的成本开展了研究,针对燃煤电厂从CCS全流程系统性的技术分析和经济评价较少,相应燃煤电厂的CCS投资决策研究主要集中在CO2捕集环节。而且,CCS投资决策面临多重不确定性导致传统的净现值法(NPV)无法准确计算投资价值。本文从CCS全流程技术经济分析角度,考虑碳市场价格、补贴政策、环保上网电价、CCS技术进步、碳税税率、原油价格等多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构建三叉树实物期权模型和最佳投资决策阈值模型,进而对CCS技术的投资价值进行科学的评估。本文取得了以下主要创新性研究成果:(1)针对碳捕集和埋存的不同方式,建立了燃煤电厂全流程CCS技术投资的实物期权模型。首先,改进常用二叉树定价法,使用三叉树和蒙特卡洛模拟定价模型,准确刻画CCS投资价值形成机理,提高CCS技术投资价值计算的准确性。并使用敏感性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变动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得到不同情景CCS技术的投资决策规则。(2)通过改进实物期权模型中变量的取值方法,更加准确量化不确定性因素对投资价值的影响,减少CCS投资价值计算偏差。扩张单因素学习模型,准确计算不同情景下捕集系统的技术进步率。在几何布朗运动模型中引入“跳”过程来模拟由突发事件所导致的原油价格不规则的大幅度跳跃,能够更加准确拟合原油价格的变动过程。(3)通过CCS全流程工艺环节的经济路径分析,对实物期权模型所涉及的CCS技术经济评价中的各环节成本进行了详细界定和测算。解决了前人研究中仅考虑部分环节而导致的成本测算不全面,以及部分研究成果中直接借用国外成本来评价中国CCS技术应用效果而导致的不符合中国实际的问题。
二、气候变化的经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候变化的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中长期电力规划模型 |
1.2.2 不同发电技术经济性评价 |
1.2.3 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 |
1.2.4 煤电供给侧改革与灵活性改造 |
1.2.5 促进系统灵活性的市场政策机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总体思路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重点 |
1.3.4 研究难点 |
1.3.5 研究路线图 |
1.4 研究成果及创新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系统灵活性和中长期电力规划相关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能源“不可能三角”理论 |
2.3 电力系统灵活性基本内涵 |
2.4 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方法 |
2.4.1 传统需求预测模型 |
2.4.2 基于计算机软件的需求预测模型 |
2.5 系统优化算法 |
2.5.1 粒子群算法 |
2.5.2 蚁群算法 |
2.5.3 遗传算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引言 |
3.2 中国电力行业主体构架发展现状分析 |
3.2.1 发电装机容量 |
3.2.2 跨省输电线路 |
3.2.3 全社会用电量 |
3.3 中国电力行业成本效率发展现状分析 |
3.3.1 发电技术经济性 |
3.3.2 线损和厂用电率 |
3.3.3 发电煤耗和供电煤耗 |
3.3.4 需求响应规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组合预测的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模型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MLR-ANN的中长期全社会用电量预测模型构建 |
4.2.1 MLR基本原理 |
4.2.2 ANN基本原理 |
4.2.3 基于MLR-ANN的全社会用电量预测模型 |
4.3 全社会用电量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数据整理 |
4.3.1 全社会用电量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4.3.2 全社会用电量影响因素数据整理 |
4.4 基于MLR-ANN的2021-2035年全社会用电量预测 |
4.4.1 用电量显着影响变量提取 |
4.4.2 2021-2035年显着影响变量预测 |
4.4.3 2021-2035年全社会用电量预测 |
4.5 电力需求预测定性分析与结果修正 |
4.5.1 基于Gompertz曲线的电力经济增长规律分析与国际比较 |
4.5.2 不同研究机构对中国电力需求预测结果对比 |
4.5.3 中国电力需求预测结果校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系统成本的电力资源技术经济分析与增长潜力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系统LCOE和双因素学习曲线的电力资源技术经济分析 |
5.2.1 LCOE模型基本原理 |
5.2.2 系统LCOE技术经济分析模型构建 |
5.2.3 基于双因素学习曲线的电力资源成本下降趋势模型构建 |
5.2.4 2021-2035年不同电力资源竞争力分析 |
5.3 电力资源增长潜力分析 |
5.3.1 各类电力资源禀赋分布及新增电源布局 |
5.3.2 各类电力资源增长潜力分析 |
5.3.3 区域电力流向及传输规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供需两侧资源协同优化的中长期电力规划模型研究 |
6.1 引言 |
6.2 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模型构建 |
6.2.1 电力规划模型基本原理及衍生 |
6.2.2 供需两侧资源协同优化的电力规划模型基本特征 |
6.2.3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新形态特性分析 |
6.2.4 模型目标函数 |
6.2.5 模型约束条件 |
6.3 全国层面电力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
6.3.1 情景设定 |
6.3.2 参数设定 |
6.3.3 电力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
6.4 区域电力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
6.4.1 电力资源现状分析 |
6.4.2 基于系统LCOE的各类发电资源技术经济分析 |
6.4.3 参数设定 |
6.4.4 电力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
6.5 电力规划方案运行模拟 |
6.5.1 运行模拟与系统灵活性定量评估方法 |
6.5.2 典型场景下区域电网运行模拟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政策建议 |
7.1 引言 |
7.2 政策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基于LEAP模型的城市碳排放达峰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和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基础和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核算边界 |
2.1.2 基本方法 |
2.2 模型选择 |
2.2.1 能源-温室气体排放模型 |
2.2.2 LEAP模型 |
第三章 情景设置和模型建立 |
3.1 情景分析法 |
3.2 模型构建和情景设置 |
3.2.1 模型框架 |
3.2.2 情景与参数设置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EAP模型计算结果 |
4.1 能源消费量 |
4.1.1 总量 |
4.1.2 分部门分析 |
4.2 碳排放达峰预测 |
4.2.1 碳排放总量 |
4.2.2 分部门分析 |
4.3 减排潜力 |
4.3.1 分部门减排潜力 |
4.3.2 分能源品种减排潜力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法对比验证 |
5.1 模型搭建及参数设置 |
5.1.1 模型搭建 |
5.1.2 参数设置 |
5.1.3 计算方法 |
5.2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法模型计算结果 |
5.2.1 基础数据 |
5.2.2 能源消费量 |
5.2.3 碳排放量 |
5.3 两种模型结果对比 |
5.3.1 能源消费量对比分析 |
5.3.2 碳排放量对比分析 |
5.4 减排路径 |
5.4.1 “十四五”减排路径 |
5.4.2 远景减排路径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适应性调整效果定量化评估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适应性调整及定量化评估研究现状 |
1.1 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
1.2 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策略及定量评估研究 |
1.2.1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策略研究 |
1.2.2农业对气候变化适应性调整效果的定量化评估研究 |
2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3 农业适应气候变化定量评估研究方法 |
3.1 效益成本分析法(Benefit-cost analysis,BCA) |
3.1.1 基本思想 |
3.1.2 建模思路 |
3.2 气候变化适应性评估的不确定性分析 |
3.2.1 敏感性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 |
3.2.2 基于情景数据分析(Use of scenarios) |
3.2.3 开关点分析(Switch-point analysis) |
3.2.4 不确定性下的决策分析(Decision analysis un-der uncertainty) |
3.2.5 风险评估下的决策分析(Decision analysis un-der risk) |
4 讨论与展望 |
4.1 建立有针对性的农业适应性定量评估方法及模型 |
4.2 使用多种分析方法开展农业适应性调整效果的定量评估研究 |
4.3 结合不确定性分析定量评估农业适应性调整效果 |
(4)气候行动之负排放技术:经济评估问题与中国应对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负排放技术的概念辨析 |
1.1 负排放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
1.2 NETs与CCS/CCUS、CDR以及NbS CDR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
2 负排放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 |
2.1 具体负排放技术的成本收益评估 |
2.2 负排放策略与减缓、适应的经济学属性比较 |
(1)外部性。 |
(2)公共物品。 |
(3)发展权益与福利。 |
2.3 负排放技术对气候策略组合的优化分析:新的气候—经济模型探索 |
第一,在因果传导链中纳入负排放策略并系统分析其效应和影响。 |
第二,从负排放技术与减缓和适应之间的协同关系看,减缓、适应和负排放技术的气候效应之间是有关联的,应将负排放技术与减缓和适应综合进行考虑,以优化气候策略组合。 |
第三,关于风险、不确定性、损失与福利的刻画。 |
第四,从应对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协同的视角。 |
3 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对负排放议题的建议 |
3.1 重视负排放技术,将其纳入应对气候变化大框架,促进其与减缓、适应发挥协同效应 |
3.2 防范 “道德风险”,加强负排放技术的环境影响评估 |
3.3 区别对待不同的负排放技术,识别关键技术并加紧研发,寻求国际合作 |
3.4 积极引领和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为负排放治理做好技术和人才准备 |
(6)美国服务贸易效率研究 ——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贸易效率的定义以及测算 |
1.2.2 贸易效率的影响因素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美国服务贸易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
2.1 美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 |
2.1.1 服务贸易发展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
2.1.2 服务贸易填补货物贸易逆差 |
2.1.3 现代新型服务贸易逐渐成为主体 |
2.1.4 以出口发达国家为主但与发展中国家联系日益密切 |
2.2 影响服务贸易发展趋势的因素 |
2.2.1 数字技术 |
2.2.2 人口变化 |
2.2.3 人均收入 |
2.2.4 气候变化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服务贸易测度分析 |
3.1 服务贸易依存度 |
3.2 国际市场占有率(M) |
3.3 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指数) |
3.4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 |
3.5 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CA)指数 |
3.6 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EXPY 指数)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服务贸易效率的实证分析 |
4.1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4.1.1 变量选取 |
4.1.2 模型设定 |
4.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4.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2 模型适用性检验及稳健性检验 |
4.2.3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
4.3 美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效率及潜力的测算 |
4.3.1 美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效率的测算 |
4.3.2 美国服务贸易潜力及其提升空间的测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及对中国的启示 |
5.1 基本结论 |
5.1.1 贸易总量大且贸易结构合理 |
5.1.2 贸易效率较高但国家间差异明显 |
5.1.3 影响因素众多且影响程度各异 |
5.1.4 服务贸易水平未达潜力值 |
5.2 对中国的启示 |
5.2.1 加强服务贸易统计工作 |
5.2.2 确定合理的发展路径 |
5.2.3 借助传统服务产业以开拓发展新空间 |
5.2.4 重视服务贸易专项人才的培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常规稻和杂交稻在节本栽培条件下的农学表现及能量与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前言 |
1.1 中国水稻生产的发展与现状 |
1.1.1 水稻生产的发展变化 |
1.1.2 水稻生产面临的挑战 |
1.2 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历程 |
1.3 栽培管理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
1.3.1 氮肥管理和氮素利用效率 |
1.3.2 水分管理和水分利用效率 |
1.3.3 秧龄 |
1.3.4 移栽密度 |
1.4 能量分析和经济分析 |
1.4.1 能量投入和能量利用效率 |
1.4.2 经济成本和经济效益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 |
2.2 供试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生育进程 |
2.4.2 农艺性状与生长特性 |
2.4.3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2.4.4 氮素积累与利用效率 |
2.4.5 能量投入-产出与能量利用效率 |
2.4.6 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益 |
2.5 数据处理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气象条件 |
3.2 作物生育进程 |
3.3 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
3.3.1 节本栽培对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的影响 |
3.3.2 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稳定性分析 |
3.3.3 常规稻和杂交稻在各处理中的日产量 |
3.3.4 节本栽培对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5 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3.4 常规稻和杂交稻干物质积累、收获指数和干物质转运特性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
3.4.1 常规稻和杂交稻不同时期干物质积累特性 |
3.4.2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生物量和收获指数 |
3.4.3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干物质转运特性 |
3.4.4 干物质积累、转运以及收获指数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
3.5 常规稻和杂交稻群体特征对节本栽培的响应差异 |
3.5.1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茎蘖动态 |
3.5.2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成穗率 |
3.5.3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单茎叶面积 |
3.5.4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叶面积指数 |
3.5.5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作物生长速率 |
3.6 常规稻和杂交稻氮素积累、转运和氮素利用效率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
3.6.1 常规稻和杂交稻不同时期氮素浓度和氮素积累 |
3.6.2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氮素转运特性 |
3.6.3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氮素利用效率 |
3.7 不同栽培管理对能量投入和能量利用效率的影响 |
3.7.1 不同栽培处理的能量投入 |
3.7.2 不同栽培处理的能量产出 |
3.7.3 不同栽培处理的能量利用效率 |
3.8 不同栽培管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3.8.1 不同栽培处理的经济投入和产出 |
3.8.2 不同栽培处理的净收益 |
4.讨论 |
4.1 常规稻和杂交稻农学表现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
4.2 常规稻和杂交稻氮素利用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
4.3 常规稻和杂交稻能量平衡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
4.4 常规稻和杂交稻经济性状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
4.5 研究展望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气候智能农业经济分析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气候智能农业也要讲效益 |
2 成本-效益分析是气候智能农业分析的基本方法 |
2.1 提升农业应对气候变化风险及其不确定性的能力应纳入经济分析 |
2.2 应重视长期效益 |
2.3 应因地制宜,并考虑家庭劳动力成本 |
2.4 应依据采用率和组合方法,避免效益被高估 |
3 农业项目投资应将气候智能农业作为重要选项 |
4 展望 |
(9)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 ——以浙江为例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数据来源 |
1.4 论文框架结构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极端天气与气候变化 |
2.1.2 趋势产量与气候产量 |
2.1.3 有效积温与活跃积温 |
2.2 理论基础 |
2.2.1 气候统计学理论 |
2.2.2 农业生产经济学理论 |
2.2.3 气候变化经济学理论 |
2.2.4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 |
2.2.5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气候变化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 |
2.3.2 气候变化对农业种植制度的影响 |
2.3.3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2.3.4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
2.3.5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主要研究方法 |
2.3.6 总结性述评 |
3 浙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
3.1 浙江地理与气候概况 |
3.2 分析方法与数据来源 |
3.2.1 气候倾向率 |
3.2.2 Mann-Kendall气候突变检验 |
3.2.3 数据来源 |
3.3 气温变化特征 |
3.3.1 年际变化 |
3.3.2 季节变化 |
3.4 降水变化特征 |
3.4.1 年际变化 |
3.4.2 季节变化 |
3.5 日照变化特征 |
3.5.1 年际变化 |
3.5.2 季节变化 |
3.6 本章小结 |
4 浙江农作物生产波动性研究:基于气候单产视角 |
4.1 农作物生产现状 |
4.1.1 种植面积和产量变化 |
4.1.2 单产变化 |
4.2 分析思路与方法 |
4.2.1 分析思路 |
4.2.2 单产分解 |
4.2.3 气候减产分析 |
4.3 研究结果 |
4.3.1 趋势单产 |
4.3.2 气候单产 |
4.3.3 气候减产 |
4.4 本章小结 |
5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研究:基于边际影响视角 |
5.1 实证策略 |
5.1.1 空间相关性检验 |
5.1.2 空间误差面板模型 |
5.1.3 考虑适应性的模型 |
5.2 变量与数据 |
5.2.1 变量设置 |
5.2.2 数据来源 |
5.2.3 描述性统计 |
5.3 结果及讨论 |
5.3.1 空间相关性:Moran's Ⅰ指数 |
5.3.2 空间误差面板回归结果 |
5.3.3 适应性回归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气候变化对浙江农作物生产的影响研究:基于农业TFP视角 |
6.1 影响机制 |
6.2 研究方法 |
6.2.1 DEA-Malmquist指数法 |
6.2.2 考虑气候因素的改进 |
6.3 变量与数据 |
6.3.1 变量设置 |
6.3.2 数据来源 |
6.3.3 描述性统计 |
6.4 结果及讨论 |
6.4.1 全省农业TFP分解及其变化趋势 |
6.4.2 分地区农业TFP分解及其变化趋势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启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启示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10)基于减排视角的燃煤电厂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投资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说明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碳捕集成本研究 |
1.3.2 CO_2 运输成本分析 |
1.3.3 CO_2 封存经济评价 |
1.3.4 CCS技术投资决策研究 |
1.3.5 文献评述 |
1.4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4.1 科学问题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性研究成果 |
2 CCS技术投资决策理论基础 |
2.1 CCS技术经济评价 |
2.1.1 CO_2 捕集技术经济 |
2.1.2 CO_2 运输技术经济 |
2.1.3 DSF封存技术经济 |
2.1.4 EOR封存技术经济 |
2.2 CCS投资决策理论 |
2.2.1 CCS投资的实物期权特性 |
2.2.2 CCS投资实物期权定价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3 CO_2 捕集技术经济分析 |
3.1 燃煤电厂行业发展现状 |
3.1.1 电力行业装机容量及构成 |
3.1.2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现状 |
3.2 燃煤电厂最优碳捕集技术分析 |
3.3 CO_2 捕集技术经济评价 |
3.3.1 CO_2 捕集成本参数 |
3.3.2 CO_2 捕集其他参数 |
3.3.3 CO_2 捕集系统技术分析 |
3.3.4 CO_2 捕集系统经济性评价 |
3.4 CO_2 捕集技术不确定性分析 |
3.4.1 煤炭价格的影响 |
3.4.2 CO_2 捕集效率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CO_2 地质封存技术经济分析 |
4.1 DSF封存技术经济分析 |
4.1.1 DSF封存成本模型 |
4.1.2 DSF封存平准化成本影响分析 |
4.1.3 DSF封存单位电耗影响分析 |
4.2 DSF封存案例研究 |
4.2.1 DSF封存最佳盆地选择 |
4.2.2 典型盆地DSF封存平准化成本 |
4.2.3 典型盆地DSF封存单位电耗 |
4.2.4 典型盆地DSF封存技术经济分析 |
4.3 EOR封存技术经济分析 |
4.3.1 CO_2 回收利用成本 |
4.3.2 EOR封存成本收益模型 |
4.3.3 EOR封存成本影响分析 |
4.3.4 EOR封存敏感性分析 |
4.4 EOR封存案例分析 |
4.4.1 EOR封存盆地选择 |
4.4.2 典型盆地EOR封存平准化成本 |
4.4.3 典型盆地EOR封存净现值 |
4.4.4 典型盆地EOR封存技术经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实物期权CCS-DSF投资决策分析 |
5.1 CCS-DSF投资不确定因素分析 |
5.1.1 碳市场价格不确定性 |
5.1.2 环保电价补贴 |
5.1.3 碳税政策 |
5.1.4 技术进步 |
5.2 CCS-DSF投资实物期权模型 |
5.2.1 CCS-DSF投资的项目净现值 |
5.2.2 CCS-DSF投资三叉树模型 |
5.2.3 CCS-DSF投资决策规则 |
5.3 CCS-DSF投资决策实证分析 |
5.3.1 CCS-DSF投资模型参数设定 |
5.3.2 CCS-DSF投资的项目价值 |
5.3.3 政府补贴对CCS-DSF投资决策的影响 |
5.3.4 碳税对CCS-DSF投资决策的影响 |
5.4 CCS-DSF投资决策敏感性分析 |
5.4.1 投资有效期和政府补贴影响 |
5.4.2 碳税和政府补贴影响 |
5.4.3 碳市场价格波动和政府补贴影响 |
5.4.4 技术进步和政府补贴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实物期权CCS-EOR投资决策分析 |
6.1 电厂碳捕集技术投资决策分析 |
6.1.1 碳捕集技术投资决策模型 |
6.1.2 碳捕集技术投资决策实证分析 |
6.2 EOR封存投资决策分析 |
6.2.1 EOR封存投资不确定性因素分析 |
6.2.2 EOR封存技术投资决策模型 |
6.3 EOR封存技术投资实证分析 |
6.3.1 EOR封存项目基本参数 |
6.3.2 渤海湾盆地EOR封存投资决策 |
6.3.3 松辽盆地EOR封存投资决策 |
6.3.4 准噶尔盆地EOR封存投资决策 |
6.3.5 EOR封存投资决策规则 |
6.4 EOR封存投资决策敏感性分析 |
6.5 CCS-EOR投资决策决策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附录A |
四、气候变化的经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系统灵活性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规划研究[D]. 张文华.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基于LEAP模型的城市碳排放达峰预测研究[D]. 刘方舟. 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 2021(01)
- [3]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适应性调整效果定量化评估研究进展[J]. 陈思宁,郭军,赵艳霞,李兴阳,陈跃浩,郭玉娣. 湖北农业科学, 2021(05)
- [4]气候行动之负排放技术:经济评估问题与中国应对建议[J]. 沈维萍,陈迎. 中国科技论坛, 2020(11)
- [5]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模式的经济分析[J]. 李晓安,张文斐. 制度经济学研究, 2020(02)
- [6]美国服务贸易效率研究 ——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D]. 苏凯. 吉林大学, 2020(08)
- [7]常规稻和杂交稻在节本栽培条件下的农学表现及能量与经济分析[D]. 袁珅.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8]气候智能农业经济分析方法探讨[J]. 李隽剑,鲍文.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9(12)
- [9]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 ——以浙江为例的实证研究[D]. 俞书傲. 浙江大学, 2019(02)
- [10]基于减排视角的燃煤电厂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投资决策研究[D]. 陈文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