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40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调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1](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 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 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 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 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夏章[2](2021)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长期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目前有关小组活动长期效果评价的研究较为少见,小组活动长期效果尚不明确。对已有研究检索发现,多数研究报告了临床指标,对糖尿病预后不良事件报告较少,故本次研究将分两部分开展,通过系统综述来评估自我管理对患者临床指标的长期影响,通过随访研究来评估自我管理对患者预后不良事件的长期影响,以补充系统综述分析结果的不足。研究目的1.研究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体重控制、生存质量、心血管病事件、自我管理依从性、就诊次数、死亡事件的长期影响。分析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的相关影响因素。2.研究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的影响。分析干预组患者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和死亡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3.探讨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改进方法和干预重点。研究方法1.采用系统综述的方法,检索建库至2020年7月28日发表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随机对照试验和群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与研究质量评价过程由两名研究者独立开展。使用Cochrane Q检验和不一致指数检验评估异质性,若纳入研究异质性小或异质性大但异质性来源可识别,则选用均数差值(mean difference,MD)作为效应指标,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计算总体效应值,并进行Meta回归与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若纳入研究异质性大且来源无法识别,则只进行描述性分析。参照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系统评估证据质量。使用Revman5.3、Microsoft Excel 2019 绘图,使用 Stata16.0、GRADE Profiler 3.6 分析数据。2.采用现场调查和信息系统匹配的方法,对北京市房山区2014年7月-11月参与自我管理小组活动试验的500名研究对象进行随访。通过现场调查收集患者人口学信息、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信息,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确认患者存活情况,通过北京市死因监测系统收集患者死亡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小组活动与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发生的关系。以自我管理患者为分析对象,分析其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死亡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及交互作用。使用SAS9.4软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系统综述共纳入25项研究5 071名随访患者。2项研究为低风险,1 1项研究为风险不确定,12项研究为高风险。分析结果显示,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患者糖化血红蛋白[MD=-0.39%(95%CI:-0.56,-0.21)]、舒张压[MD=-1.32 mmHg(95%CI:-2.44,-0.21)]、收缩压[MD=-1.92 mmHg(95%CI:-3.47,-0.37)]的长期效果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研究开展后12个月降低效果最显着,其中糖化血红蛋白可能受发表偏倚影响,舒张压和收缩压结果不够稳健。小组活动对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质指数、体重的长期效果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其中体质指数结果不够稳健且可能受发表偏倚影响。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生存质量、自我管理依从性、就诊次数、心血管病事件、死亡事件无法进行Meta分析。除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体重证据质量等级为中外,其他指标证据质量等级为低或极低。医生/护士/专家开展小组活动[MD=-0.53%(95%CI:-0.79,-0.27)]、小组活动持续开展[MD=-0.87%(95%CI:-0.79,-0.27)]是糖化血红蛋白降低有利因素。家属/好友参与、小组患者数≤1 0人、患者年龄<60岁是糖化血红蛋白降低的可能有利因素。2.现场调查随访362人,随访率为72.40%,信息系统匹配483人,随访率为96.60%。分析结果显示,控制协变量后,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患者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死亡发生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对自我管理患者而言,自我效能得分≥80分是防止糖尿病肾病[OR=0.06(95%CI:0.01,0.59)]、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OR=0.06(95%CI:0.01,0.55)]发生的保护因素;生活在城镇[OR=0.24(95%CI:0.07,0.89)]是防止并发症发生的保护因素。相比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以下,收入在 1000-3000 元[OR=0.28(95%CI:0.08,0.98)]是防止高血脂发生的保护因素;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00-3000元[OR=0.36(95%CI:0.14,0.88)]、≥3000 元[OR=0.15(95%CI:0.03,0.70)]、入组前自报发生某些合并症[OR=0.20(95%CI:0.07,0.52)]是防止其他合并症发生的保护因素。居住地为城镇[OR=0.16(95%CI:0.04,0.55)]是防止入组后死亡发生的保护因素。家庭人均月收入与自我效能得分、家庭人均月收入与入组前合并症自报情况、居住地与糖尿病病程存在相加效应交互作用。研究结论1.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降低有一定的长期效果,对血压降低可能有长期效果,对血脂、体重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死亡未见影响,对患者生存质量、自我管理依从性、就诊次数的长期影响尚无法定论。2.医生/护士/专家开展小组活动、小组活动持续开展是糖化血红蛋白降低有利因素,自我效能高是防止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保护因素,收入水平低、农村居民是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发生的危险因素。3.建议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由医生/护士/专家来组织开展,以患者自我效能提高为核心目标,同时建立小组活动持续开展机制,以期实现自我管理效果长期维持。4.建议把低收入人群和农村居民作为今后糖尿病干预重点人群。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3](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4](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 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 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 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 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许采莲[5](2020)在《苏州市两地区老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来年,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的患病率逐年递增。2019年,我国DM患者已达到1.16亿,成为全世界DM第一大国,预计未来10-15年,我国DM仍呈快速增长态势,其并发症也将随之快速增长,势必会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DM眼部最常见、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致成人双眼盲的首要眼病,已经成为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DR的发病原因至今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但是DR可以早期预防,其关键在于早期筛查。早期筛查和治疗可以使98%的DM患者避免DR导致的视力损伤。如何“因地制宜”地有效开展DR筛查成为了DR防治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而DR流行病学特点具有空间和时间的差异性,不同地区、不同时期都可能不同。从宏观的角度,及时了解不同地域人群中DR的流行病学特征,确定其患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可以为DR大规模筛查以及防盲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苏州随着经济水平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城镇化建设等,DR的患病流行现状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和代表性。苏州作为经济发达的人口大都市,目前尚缺乏能够反映本地区DR患病的有效数据,急需在这方面取得突破。因此需要在苏州市开展DR筛查,分析其患病率、相关影响因素,以及DR患者病情知晓情况,可以为未来开展可持续的大规模DR筛查奠定基础,以及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防盲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具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苏州市渭塘镇老年自然人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筛查研究目的:调查苏州市渭塘镇老年居民的DM患病现状,以及DR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以自然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对于全部60岁及以上的苏州市渭塘镇户籍常住居民进行调查。调查项目包括:(1)人口学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等);(2)问卷调查(社会经济学基本信息如教育程度、职业、居住方式、人均月收入等,生活方式如饮茶、吸烟、饮酒情况,既往疾病史如是否患高血压、糖尿病等);(3)化验检查(血常规、空腹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4)眼科检查(裸眼视力、日常生活视力、电脑验光检查、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眼前节、直接眼底镜检查、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5)其他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DM定义为既往诊断为糖尿病或者空腹血糖≥7.0 mmol/L。DR依据眼底照片诊断。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DR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5613名居民符合纳入标准,5281人参与了本调查,应答率为94.09%。苏州市渭塘镇老年居民DM的患病率为11.63%,新近诊断的DM占28.18%,DM病情知晓率为71.82%。总体DM患者治疗率和控制达标率为67.36%、50.98%。糖尿病人群中DR患病率为10.38%,普通人群中DR患病率为1.04%。多因素分析发现,长期饮茶(大于等于20年)的DM居民发生DR的风险是不喝茶者的0.29倍(95%CI=0.09-0.97,p=0.044)。长期饮茶是DR的独立保护因素。而饮茶频率、饮茶种类,以及其他变量如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等与DR之间无显着相关性。结论:苏州市渭塘镇老年居民DM治疗率、控制达标率高于我国大部分其他地区,血糖控制情况相对较好,但是仍有接近30%的患者DM既往未确诊。DR的患病率低于我国绝大部分其他地区。与不饮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相比,长期饮茶超过20年者发生DR的风险降低了70%以上。本研究首次从流行病学调查的角度提示了长期饮茶可能是DR的独立保护因素,但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及队列研究证实。第二部分苏州市姑苏区老年糖尿病人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筛查研究目的:对苏州市姑苏区糖尿病居民进行DR筛查,确定该地区DR患病率和病情知晓情况,以及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社区糖尿病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对苏州市姑苏区2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已经确诊的60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患者采取自愿参与的原则。调查项目包括:(1)人口学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等);(2)问卷调查(社会经济学基本信息如教育程度、职业、居住方式等,生活方式如饮茶、吸烟、饮酒情况,眼科检查诊疗史,既往疾病史如是否患高血压、糖尿病等);(3)化验检查(Hb A1c);(4)眼科检查(裸眼视力、日常生活视力、电脑验光检查、最佳矫正视力以及小孔视力、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眼前节、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眼科B超检查、OCT检查、IOL-Master检查);(5)其他体格(身高、体重、血压)。DM定义为既往诊断为糖尿病或者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 A1c)≥6.5 mmol/L。DR依据眼底照片诊断。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DR患病以及病情知晓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参与调查的老年糖尿病居民744人,因屈光间质混浊眼底照片无法分期等原因结果:参与调查的老年糖尿病居民744人,因屈光间质混浊眼底照片无法分期等原因排除66人(8.87%),而最后纳入研究的678人,占91.13%。苏州市姑苏区老年糖尿病人群中DR、有临床意义地黄斑水肿(clinically significant macular edema,CSME)、威胁视力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vision-threatening diabetic retinopathy,VTDR)的患病率分别为17.55%、3.98%、4.72%。DR的患病率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增高。Hb A1c每增加1%,DR的发生风险增加35%[比值比(odds ratio,OR)=1.35,p<0.001],VTDR的发生风险增加32%(OR=1.32,p=0.021)。119例DR患者中只有9人曾经诊断为DR,DR患者病情知晓率为7.56%。相对于未接受正式教育的人群,接受正式教育的人群知晓DR病情的几率提高至24.5倍(OR=24.5,p<0.001);和较差眼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0.5的人群相比,较差眼的BCVA<0.5的人群知晓DR病情的几率提高至25.22倍(OR=25.22,p=0.001)。接受了正式教育或较差眼的BCVA<0.5的人群更容易关注自己的DR病情。结论:苏州市姑苏区老年糖尿病人群中DR患病率为17.55%,低于大部分我国其他地区如北京、上海等。Hb A1c是DR以及VTDR的独立危险因素,需要控制高血糖等危险因素减少DR发生、延缓进展为VTDR。DR的病情知晓率极低,超过90%的糖尿病患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患有DR,因此该地区迫切需要开展DR筛查,找出DR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管理。
瞿良琴[6](2019)在《广东省糖尿病患者足部高危因素筛查的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1)了解广东省糖尿病患者的足部高危因素现状;(2)探讨糖尿病高危足患者的危险因素,为患者制定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1)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在广东省的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四个区域抽取15家医疗机构及其部分下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区);(2)2018年4月至12月,采用基本信息登记表、糖尿病足评估单、足部护理知识问卷、国际糖尿病足工作小组(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on the Diabetic Foot,IWGDF)推荐的筛查工具和糖尿病足风险分级系统等对就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3)使用SPSS 22.0软件包,采用t检验、χ2检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总共筛查了9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剔除12例资料不完整的患者,有效资料958例(98.8%)。其中,性别:男449例(46.8%),女509例(53.2%);平均年龄为(62.87±11.45)岁;平均病程为(7.00±6.40)年;珠三角地区的患者352例(36.7%),粤北160例(16.7%),粤东292例(30.5%),粤西154例(16.1%);(2)糖尿病足风险因素及分级情况:糖尿病足风险0级、1级、2级、3级患者分别为345例(36.0%)、252例(26.3%)、289例(30.2%)、72例(7.5%);足部高危因素情况:皮肤干燥/皲裂、胫后动脉搏动异常、胼胝、畸形、麻木的患者比例约28.2%~40.6%,足部温度觉、压力觉、震动觉、针刺痛觉及皮温等异常的患者比例约15.3%~18.8%,足溃疡史、踝反射异常的患者比例分别为7.5%、5.9%;(3)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知识总分为(14.08±3.22)分,患者在鞋型选择方面的维度得分最高(3.47±1.05)分,在足部问题治疗方面的维度得分最低(2.22±0.85)分;(4)本研究中高危足患者的血糖、血脂等指标超出《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的控制目标,高危足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均值分别超出控制目标2.31 mmol/L、3.29 mmol/L、1.41%、0.62 mmol/L、0.26 mmol/L;(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33,95%CI:1.099~1.793,P=0.041)、病程(OR=1.161,95%CI:1.024~3.593,P=0.03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OR=1.797,95%CI:1.121~2.881,P=0.015)、皮肤干燥/皲裂(OR=1.815,95%CI:1.353~2.434,P<0.001)、胼胝(OR=1.557,95%CI:1.062~2.662,P=0.031)是糖尿病高危足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广东省15个医疗机构的糖尿病患者存在某个足部高危因素的比例高达40.6%,皮肤干燥/皲裂、胼胝、畸形、麻木、胫后动脉搏动、温度觉、压力觉、震动觉、针刺痛觉异常等高危因素在糖尿病患者中较常见;(2)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知识缺乏;(3)高危足患者的代谢控制不理想;(4)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足部皮肤干燥/皲裂及胼胝是糖尿病高危足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何姣[7](2019)在《石河子社区T2DM患者综合管理三年对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石河子市社区推广T2DM的标准化防治技术,对比分析石河子市社区2014-2017年T2DM患者综合控制情况;观察T2DM患者的生活及行为方式的变化情况;了解社区T2DM患者慢性并发症的筛查情况;为研究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管理措施提供依据,创建并不断完善T2DM社区综合管理体系。提高该地区T2DM的标准化管理率、各指标的达标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改善居民健康水平,减轻生活负担。方法于2014年11月始对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管辖的13个社区的T2DM患者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收集患者一般情况资料、相关病史、生活及行为习惯等,通过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查以及并发症筛查等获取基线资料,使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制定相关管理措施对上述患者进行综合管理三年,综合管理期间的每年11月份对患者进行上述调查(同基线)并完成数据库录入,至2017年11月份完成最后一次调查后从所建立的数据库中抽取前后一致、资料齐全的T2DM患者共236例,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比分析综合管理期间T2DM患者在生活行为方式、生化指标及并发症筛查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1)T2DM患者的生活及行为方式的变化情况:经连续性综合管理,患者能够做到每月都行血糖监测的比例由管理前的28.98%升至管理后的48.73%,能做到规律服药的由管理前的68.64%升至管理后的87.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人数由管理前的20.76%降至管理后的12.29%;管理前后,每天能进行半小时以上锻炼的比例明显升高,由57.20%升至73.73%;吸烟情况、锻炼情况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T2DM患者综合控制情况:综合管理三年后,FBG及HbA1c水平均较管理前下降(P>0.05),管理三年后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P<0.05),管理后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较管理前好转(P<0.05);管理后男性血糖、血脂达标情况均较管理前好转(P<0.05),男性、女性患者的血压达标情况较管理前提高(P<0.05);管理前后血糖+血压、血脂+血压、血糖+血脂+血压达标情况均较管理前升高,但以血脂+血压升高更明显(P<0.05)。(3)T2DM患者并发症筛查情况:2014-2017年,筛查为DR患者的分别为25.85%、35.59%、35.44%、39.44%,这一比例逐年升高,DR组的病程、年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小时血糖均高于NDR组(P<0.05);足溃疡发生风险由管理前的74.58%升至管理后的91.95%(P<0.05),有足溃疡风险组的年龄、舒张压、餐后2小时血糖均高于无足溃疡发生风险组(P<0.05);2014-2017年尿微量白蛋白筛查异常的分别占35.59%、33.05%、26.69%、26.27%,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结论糖尿病综合管理措施对石河子市十三个社区入组的T2DM患者的:(1)生活方式改变(自测血糖、服药依从性、吸烟、锻炼)的改善有确切效果;(2)生化指标(血压、血脂)达标率明显升高;(3)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筛查指标尿微量白蛋白也有改善趋势,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病的发生发展没有延缓作用。
刘亮[8](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的糖尿病隐结构模型与证候用药规律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首先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系统梳理糖尿病证候研究领域的文献,揭示该领域发展脉络,找出该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单位与人物。力图清晰、准确地揭示其知识领域结构,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其次选取医案数据挖掘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将石岩教授治疗消渴病的临床病例资料数据化、电子化,经数据挖掘进行分析,以期对石岩教授诊治消渴病的临床经验提供客观依据,总结其用药规律,旨在为临床治疗消渴病提供有迹可循的指导,以提升中医临床诊断、治疗能力。再使用“Lantern5.0(孔明灯)”软件通过隐结构模型对糖尿病的辨证论治规律进行研究,探索出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为日后对糖尿病的辨证论治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材料与方法:1.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期刊数据库与硕博士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以及Google、百度学术等搜索引擎。通过对糖尿病证候研究领域相关的期刊文献与博硕士论文中包含的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可视化的知识图谱分析与描述性统计,对糖尿病证候研究领域的学者合作情况、机构合作情况、基金资助等情况进行梳理,总结糖尿病证候领域的不同研究主题。本研究主要应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三种分析方法。描述性统计包括:期刊文献数据的发文年代分布、基金资助、期刊分布以及文献被引情况,博硕士论文数据的发文年代分布、学位授予单位分布以及文献被引。采用共现分析包方法,对作者、机构、关键词以及博硕士论文数据的指导教师进行了共现分析。采用聚类分析发现糖尿病证候领域中不同的研究主题,根据研究主题与关键词随时间的变化,预测该领域的研究发展趋势。2.本研究通过搜集整理石岩教授治疗消渴病的医案,将筛选出的处方录入,进行标准化处理,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构建“石岩教授治疗消渴病的门诊数据库”,进行挖掘分析石岩教授治疗消渴病的组方用药规律,总结其学术思想。3.通过搜集CNKI、VIP、万方医学等数据库内名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病案及临床经验文献,纳入符合糖尿病中西医诊断标准、四诊资料完整的医案,构建名中医治疗糖尿病的隐结构型数据库,使用Lantern5.0软件构建隐结构模型,归纳和提取该病的证候要素的意义,找出中医的辨证规则。结果:1.糖尿病证候研究领域相关论文的发文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纳入研究的论文受到基金资助较多,资助最多的基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纳入研究的论文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占比25.07%,发文最多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与《中华中医药杂志》;应用最多的标准是《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授予糖尿病证候研究博硕士学位最多的大学是北京中医药大学;2.糖尿病证候研究地域分布广泛,机构间多有合作。最主要的研究机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3.本研究领域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赵进喜。本研究领域形成了广泛研究团队合作网络。4.期刊文献数据与博硕士论文数据的关键词共现显示,糖尿病证候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疾病;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证候分布规律、证候要素特点、辨证论治、中医证候临床研究、中医证候与生物学指标相关性研究等内容,其中气阴两虚证的研究有望成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证候研究的热点证型。主要研究方法包括:隐结构模型、数据挖掘、结构方程模型、量表、德尔菲法、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随机对照试验、病例系列研究等方法。5.根据本课题的纳入、排除及剔除标准,共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方剂336则,挖掘结果显示,石岩教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专家门诊期间治疗消渴病的常用药物中,频次从高到低依次排序,前10位药物:甘草、黄芪、黄连、茯苓、白术、黄精、红参、丹参、葛根、五味子;药性选择倾向于温性药物;药味以甘、苦以及辛味最为常用;药物归经主要为入脾经最为多见,其次为胃经、肺经的药物;6.药对以黄芪与甘草、甘草与茯苓、黄连与甘草、黄芪与茯苓组合最为常见;挖掘得到治疗消渴病的新处方5个。7.本研究通过隐类分析初步提取了119例老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医案中13个隐类;8.经诠释偶得出,糖尿病的常见证型包括有脾肾阳虚证、脾虚湿盛证、阳虚水泛证、湿热内蕴证、阴虚燥热证等9种,涉及脾、胃、肾、肝、肺、心等脏腑,涉及到的气滞、痰湿、气逆、肾虚、气虚、脾虚、脾阳虚、虚热、阴虚等。9.本研究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其医案的分析,其中糖尿病肾病用药涉及共214味中药,排名前三的高频药物为黄芪、茯苓、山药,黄芪与茯苓、茯苓与泽泻、山药与茯苓配伍出现次数最高;1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用药分析用药涉及共214味中药,排名前三的高频药物为泽泻、茯苓、山茱萸,茯苓与泽泻、山茱萸与山药、山茱萸与茯苓配伍出现次数最高;11.糖尿病胃肠病变用药分析用药涉及共116味中药,排名前三的高频药物为泽泻、茯苓、山茱萸,茯苓与泽泻、山茱萸与山药、山茱萸与茯苓配伍出现次数最高;1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用药分析用药涉及共160味中药,排名前三的高频药物为泽泻、茯苓、山茱萸,茯苓与泽泻、山茱萸与山药、山茱萸与茯苓配伍出现次数最高。结论:1.糖尿病证候领域相关性研究所受关注较多、热度不减,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相关文献中的关键词与证候的表述宜规范,以利于文献计量学开展研究。2.《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华中医药杂志》、《辽宁中医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中华中医药学刊》、《中医杂志》以及《中医临床研究》紧随其后对该领域关注较多,是主要的载文期刊。3.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以及成都中医药大学关于该领域论文的发布量较高,对糖尿病证候研究关注较多,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取得成效显着。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相关硕博论文的发布量远高于其他高校稳居榜首。本研究文献均受到较多资助,且以国家级资助为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等,所受资助数量较高、种类较多;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以及辽宁中医药大学所受基金资助并不占优势,但基金资助的效果是显着的。其他机构包括河南中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以及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基金投入与论文量比例差异不大。4.本研究领域的期刊论文质量较高,硕博论文高质量论文相对不足。5.在研究合作团队方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是糖尿病证候研究领域合作最广泛的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比较活跃的机构,他们的合作以核心机构为中心,合作关系紧密。6.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赵进喜团队、中国中医科学院院倪青团队、北京中医药大学王伟团队以及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牟新团队,以上团队将有可能引领未来几年糖尿病证候领域的研究。应用聚类分析、隐结构模型以及医案数据挖掘等科研方法,进行糖尿病证候研究将成为热点。7.本研究运用数据挖掘方法,统计分析了石岩教授治疗糖尿病应用组方的规律和特点,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以阴虚或气虚为本,痰浊血瘀为标,且多为虚实夹杂致病。痰浊是瘀血形成的病理基础,且二者相互影响,瘀血贯穿糖尿病始终,并以“健脾化痰、活血化瘀”为核心治法;8.石岩教授临证用药与中药复方益糖康主要成分高度吻合,彰显了石岩教授从整体出发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注重辨证论治、标本兼顾,以健脾化痰、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减轻糖尿病患者的各种症状,起到降糖,疗效稳定;9.石岩教授在临床上治病用药时,精通药物的药性,阴阳相配,润燥相制,通过对药性的灵活应用,纠正疾病所表现出的阴阳偏盛或偏衰,以期达到机体的“阴平阳秘”,从而使患者症状得到改善;10.石岩教授以“阴虚内热、脾虚失运”为主要出发点论治消渴病的思路,多选用甘草、黄芪、茯苓、红参等甘味药物以补脾益气,选取黄连、黄柏此类苦味药物以行清热之功,运用桂枝、附子等辛味药物以达助阳化气之效;11.黄芪与甘草这一药物组合出现频率最高,二药合用增强补气健脾之功,体现了石岩教授“从脾论治”的学术思想,印证了中药复方益糖康中“黄芪、甘草”药对组的合理性与科学性。12.临床治疗中发现消渴患者多出现“口渴多饮”、“乏力”、“便溏”等脾虚之证,综合药频排在前三甲的甘草、黄芪、茯苓,此三药同用重视恢复中焦脾胃生理功能,抓住脾失健运这一核心病机,体现了石岩教授“从脾论治”的学术思想。13.本研究通过隐类分析并诠释得出:糖尿病的常见证型包括有脾肾阳虚证、脾虚湿盛证、阳虚水泛证、湿热内蕴证、阴虚燥热证等9种,涉及脾、胃、肾、肝、肺、心等脏腑,涉及到的气滞、痰湿、气逆、肾虚、气虚、脾虚、脾阳虚、虚热、阴虚等。
王珊[9](2019)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危险因素以及对一般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某社区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病率,探索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的危险因素,并使用最新研发的中国版EQ-5D-5L(EuroQol-5 Dimensions-5 level)效用积分体系,全面评估T2DM患者中DR对一般健康生活质量(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的影响,对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和DR的预防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2015年在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基于某社区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纳入标准是大于18周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当地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的健康档案该社区有1247人以前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有913人最终参加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获得73.2%的参与率。每一个参与者都由统一培训的眼科医生和验光师进行眼科检查,测量视力、眼压,散瞳后,使用专业数码视网膜照相机进行眼底照相,检查眼底和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根据早前的Airlie House分类系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行分级的。所有参与者都使用预先设计好的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访谈,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生活习惯、疾病史等问题,生命质量部分使用的是EQ-5D-5L量表。身体检查包括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等。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EpiData3.2建立数据库,进行双人双录入,所有分析均使用SPSS(版本19.0)和SAS(版本9.3)进行分析,以0.05的显着性水平进行。结果参与最终体格检查和问卷有效的患者有880人,其中男性388(44.1%)人,年龄30-89岁,平均年龄67.7±8.3岁,糖尿病平均发病年限10.5±7.1年,平均HbA1c水平7.2±1.3%mmol/L。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为18%(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15.5-20.6),单侧 DR 的患病率 6.4%(95%CI:4.7-8.0),双侧 DR 的患病率 11.6%(95%CI:9.5-13.7),VTDR(vision-threatening diabetic retinopathy)的患病率 4.4%(95%CI:3.1-5.8)。DR和VTDR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在多因素分析中后得出,年龄每低一岁(比值比,odd ratio,OR=0.97;95%CI:0.95-0.99)、糖尿病发病年限越长(OR=1.03;95%CI:1.01-1.05)、较高的 HbA1c(OR=1.15;95%CI:1.01-1.31)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增加存在显着差异(P<0.05)。年龄每增加一岁(OR=1.05;95%CI:1.01-1.10;P=0.02)可能是VTDR患病率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尽管单因素分析中较低的收缩压或HbA1C与降低DR风险无显着相关,但同时降低HbA1C和血压水平联合应用表明,发生 DR 的可能性降低了 43%(多因素分析 OR=0.57,95%CI:0.33-0.99,P=0.045)。没有患DR的患者生命质量平均得分为0.983±0.067,患有单侧DR的患者生命质量平均得分0.971±0.082,患有双侧DR的患者平均得分为0.970±0.145,患有单侧DR和双侧DR的患者都显着低于没有DR的患者(P<0.05)。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喝茶、吸烟、饮酒、HbA1C、糖尿病病程、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足、心脏病变、糖尿病肾病,双侧DR与没有DR患者相比生命质量得分显着较低(β=-0.019;95%CI:-0.037,-0.002;P=0.009),单侧 DR 患者生命质量得分与没有DR和双侧DR的患者相比都没有显着差异。单侧DR和双侧DR的患者在自我照顾、日常活动、焦虑沮丧这三个维度,有问题的率高于没有DR患者,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多因素调整之后,患有DR与日常活动中的问题显着相关(OR=0.16,95%CI:0.03-0.77,P=0.02,单侧 DR vs.无 DR;OR=0.11,95%CI:0.03-0.40,P=0.01,双侧DR vs.无DR)。但DR患者与无DR患者在生命质量其他维度没有显着差异,单侧DR与双侧DR患者相比的所有EQ-5D其他维度问题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调查结果为该社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为18%,其中单侧DR的患病率6.4%,双侧DR的患病率11.6%,VTDR的患病率4.4%,说明该社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相比其他地区发病稍低。年龄、HbA1c、糖尿病发病年限可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的影响因素。年龄是VTDR患病率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这项筛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同时降低收缩压和HbA1C至低于标准临界值与DR患病率的降低的可能相关。在本研究中发现的DR对一般生活质量影响并不是很大,与没有DR的患者相比,患有双侧DR的中国T2DM患者的EQ-5D健康效用评分较低,患有双侧DR仅与日常活动问题相关。该结论可对中国的T2DM患者和DR患者的临床管理和健康促进提供参考。
陈思予[10](2018)在《上海桃浦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项目能否有效改善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和血脂的控制达标情况;探讨血糖、血压和血脂控制水平及治疗达标对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发生及对微血管并发症转归的影响。方法:2008年5月2015年12月,上海桃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后管理了985位糖尿病患者,2017年8月9月,对该队列人群进行了CVD事件发生的随访调查。分别采用了2013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hinese diabetes society,CDS)标准和201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标准评估了代谢指标达标情况。CVD事件包括了非致死性冠心病、非致死性脑卒中和CVD死亡。根据美国眼科协会和国际眼病学会发布的国际临床分级标准(2002年)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5期。根据CDS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2014版)将蛋白尿分为正常、微量和大量白蛋白尿。结果:(1)在平均6.7年的随访管理后,与基线水平比较,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aemoglobin A1c,HbA1c)、收缩压、舒张压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的均值分别降低了0.6%、5.7mmHg、1.5mmHg和0.32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上升了0.05mmol/L;根据2013年CDS标准,患者的HbA1c、血压、HDL-C和TG的达标率分别提高了7%、25.3%、8.4%、9.3%。(2)经过7年随访后,CVD、脑卒中和CHD的发生率(/1000人年)分别为40.3、29.1与11.9。随访期间,HbA1c每增加1%、收缩压每增加10mmHg与TG每增加1mmol/L,发生CVD的风险分别增加了17%、37%和14%;血糖、血压、血脂中没有一项达标的患者发生CVD的风险是三项均达标患者的4.3倍。(3)随访结果显示,15.6%的患者蛋白尿发生了好转,其中14.1%的患者从微量白蛋白尿逆转为正常白蛋白尿;16.6%的患者蛋白尿发生了恶化,其中12%的患者从正常白蛋白尿进展为微量白蛋白尿。(4)随访结果亦显示,19.4%的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了好转,其中13.6%的患者从轻度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逆转为正常;11.1%的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了恶化。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显着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HbA1c、血压、HDL-C和TG的达标率。患者随访期间的多项代谢指标的综合达标可显着地降低CVD的发生风险。分别有近1/5与1/6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蛋白尿发生好转。
二、140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调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40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长期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3 研究目的 |
4 研究内容 |
第一部分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长期随访效果: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内容 |
4 材料与方法 |
4.1 研究设计与相关定义 |
4.2 文献来源与检索策略 |
4.3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4.4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
4.5 文献质量评价 |
4.6 统计分析 |
4.7 技术路线 |
5 研究结果 |
5.1 文献检索结果 |
5.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
5.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估 |
5.4 自我管理干预效果评价 |
5.5 证据质量评价 |
6 讨论 |
6.1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关系 |
6.2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关系 |
6.3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血脂关系 |
6.4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血压关系 |
6.5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体重控制关系 |
6.6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生存质量关系 |
6.7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心血管病事件和死亡事件关系 |
6.8 国内外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差异比较 |
6.9 本研究的可靠性与局限性 |
7 小结 |
第二部分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5年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随访研究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内容 |
4 材料与方法 |
4.1 研究现场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方法 |
4.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5 质量控制 |
4.6 技术路线 |
5 研究结果 |
5.1 一般情况 |
5.2 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发生情况 |
5.3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影响 |
5.4 自我管理患者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及死亡影响因素 |
6 讨论 |
6.1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糖尿病并发症和合并症关系 |
6.2 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社区患者死亡关系 |
6.3 自我效能与糖尿病并发症关系 |
6.4 低收入、农村居住地与糖尿病并发症和合并症关系 |
6.5 农村居住地与社区患者死亡关系 |
6.6 随访研究结果与系统综述研究结果关系 |
6.7 本研究的局限性 |
7 小结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综述 国内外糖尿病自我管理干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5)苏州市两地区老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概况 |
1.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流行病学 |
1.2.1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 |
1.2.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 |
1.3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筛查 |
1.3.1 筛查方法 |
1.3.2 筛查模式 |
1.4 茶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 |
1.4.1 茶和糖尿病 |
1.4.2 茶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 |
1.4.3 茶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
1.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苏州市渭塘镇老年自然人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筛查研究 |
2.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方法 |
2.2 结果 |
2.2.1 一般情况 |
2.2.2 糖尿病患病、知晓、治疗、控制情况 |
2.2.3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 |
2.2.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2.3 讨论 |
2.3.1 苏州市渭塘镇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情况 |
2.3.2 苏州市渭塘镇老年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现状 |
2.3.3 DR与饮茶的相关性 |
2.3.4 DR与其他相关因素 |
2.3.5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第3章 苏州市姑苏区老年糖尿病人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筛查研究 |
3.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2 结果 |
3.2.1 一般情况及DR、VTDR的患病率 |
3.2.2 DR及 VTDR相关因素分析 |
3.2.3 DR病情知晓率及相关因素 |
3.3 讨论 |
3.3.1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
3.3.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病情知晓情况 |
3.3.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广东省糖尿病患者足部高危因素筛查的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糖尿病及糖尿病足的流行病学 |
1.2 糖尿病高危足的定义及足部危险因素 |
1.3 国内外糖尿病足的筛查现状 |
1.4 研究工具的介绍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工具 |
2.4 方法 |
2.5 资料收集 |
2.6 质量控制和评价指标 |
2.7 统计学方法 |
2.8 伦理原则 |
2.9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结果 |
3.1 糖尿病患者的一般资料 |
3.2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高危因素筛查情况 |
3.3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风险分级 |
3.4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知识得分情况 |
3.5 糖尿病高危足的影响因素 |
第四章 讨论 |
4.1 糖尿病患者足部高危因素的现状 |
4.2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风险分级分析 |
4.3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知识得分分析 |
4.4 糖尿病高危足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性 |
5.3 研究不足 |
5.4 建议 |
5.5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基本信息登记表 |
附录3 糖尿病足筛查评估单 |
附录4 足部护理知识问卷 |
附录5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在校期间成果 |
致谢 |
(7)石河子社区T2DM患者综合管理三年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综合管理措施 |
2 数据收集 |
2.1 问卷调查 |
2.2 身体测量 |
2.3 实验室检查项目 |
2.4 并发症筛查项目 |
3 评估及诊断标准 |
4 资料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
5 技术路线 |
结果 |
1 临床基本情况 |
2 T2DM患者管理前后生活及行为方式的改变 |
3 T2DM患者管理前后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控制情况 |
4 T2DM患者管理期间并发症的筛查情况 |
讨论 |
1 T2DM患者综合管理期间生活及行为方式的讨论 |
2 T2DM患者综合管理期间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控制情况 |
3 T2DM综合管理期间并发症筛查情况 |
4 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8)基于数据挖掘的糖尿病隐结构模型与证候用药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论文一 基于CiteSpace的糖尿病证候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 |
资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二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石岩教授治疗消渴病的用药规律 |
资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三 基于隐结构模型的名中医辨治糖尿病的规律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9)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危险因素以及对一般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 |
2.3 生命质量的测量 |
2.4 问卷调查内容 |
2.5 其他临床检查 |
2.6 质量控制 |
2.7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被调查者基本特征 |
3.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 |
3.3 血糖和血压控制情况的联合作用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影响分析 |
3.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生命质量的影响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 |
4.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影响因素分析 |
4.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生命质量影响 |
4.4 研究局限性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缩略语表 |
致谢 |
(10)上海桃浦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一览表 |
中文部分 |
绪论 |
1 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指标控制情况研究 |
1.1 前言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2 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控制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
2.1 前言 |
2.2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3 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控制与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
3.1 前言 |
3.2 研究对象及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全文总结 |
英文部分 |
Introduction |
1 Study on the control of metabolic indices of diabetic patients in the community |
1.1 Background |
1.2 Materials and methods |
1.3 Results |
1.4 Discussion |
2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etabolic control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patients withdiabetes |
2.1 Background |
2.2 Materials and methods |
2.3 Results |
2.4 Discussion |
3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etabolic control and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diabetes |
3.1 Background |
3.2 Material and methods |
3.3 Results |
3.4 Discussion |
Conclusions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140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5)
- [2]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长期效果研究[D]. 夏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04)
- [4]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4)
- [5]苏州市两地区老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 许采莲. 吉林大学, 2020(03)
- [6]广东省糖尿病患者足部高危因素筛查的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 瞿良琴. 暨南大学, 2019(02)
- [7]石河子社区T2DM患者综合管理三年对比分析[D]. 何姣.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8]基于数据挖掘的糖尿病隐结构模型与证候用药规律分析[D]. 刘亮.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
- [9]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危险因素以及对一般生活质量的影响[D]. 王珊. 苏州大学, 2019(04)
- [10]上海桃浦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管理研究[D]. 陈思予. 上海交通大学, 2018
标签:糖尿病论文; 糖网病论文;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论文; 糖尿病血管病变论文; 糖尿病诊断标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