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能障法研究点铆固钢衬壳局部热屈曲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赵国[1](2013)在《薄壁圆柱壳的限制失稳研究》文中指出限制失稳是指构件失稳时其屈曲变形受到约束而不能自由发展的失稳。与自由失稳相比,限制性失稳过程中结构的特性会发生改变,经典意义上的分叉曲线会被修改。同时由于约束的存在引入了接触、非保守、摩擦等非线性问题,使其研究变得十分复杂。本文在对圆柱壳限制失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应用最小势能原理对圆柱形衬壳在均匀外压作用下的屈曲控制方程进行了推导;根据衬壳相应的边界条件和限制条件,采用伽辽金法对圆柱形衬壳的临界屈曲问题进行了求解;通过引入波长缩短比例因子,研究了衬壳与外围设备壁面之间的接触对衬壳临界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考虑衬壳与外围设备壁面的接触而只是将衬壳的屈曲位移限制在外围设备空腔内部的情况下,相比于衬壳自由失稳,其限制失稳的临界压力在本文所选模型尺寸范围内提高了36%左右。而考虑衬壳与外围设备壁面的接触后,衬壳失稳环向波长比其自由失稳时的环向波长短,当波长缩短至自由失稳波长的一半时,衬壳限制失稳的临界压力可达自由失稳临界压力的3倍。通过建立圆柱壳与空腔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ANSYS研究了圆柱壳受到空腔约束时的失稳情况。结果表明约束使圆柱壳失稳的临界压力有很大提高,但提高的程度与圆柱壳和空腔之间存在的间隙有关,间隙越大,圆柱壳失稳的临界压力越低。采用非线性屈曲分析技术对外套卡箍薄壁圆柱壳的失稳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卡箍的位置、数目和宽度以及两卡箍之间的距离对圆柱壳临界压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卡箍所在圆柱壳上的位置对圆柱壳失稳的临界压力影响较大,当卡箍置于圆柱壳正中间的时候其失稳临界压力最高;而随着卡箍数目与卡箍宽度的增加,圆柱壳的临界压力也相应增加;当两卡箍之间的距离与圆柱壳的外径比为20时,卡箍对圆柱壳失稳的临界压力已基本没有影响。
杨敏,黎启胜[2](2009)在《均匀受压粘弹性圆环稳定性分析》文中指出采用Boltzmann线粘弹性元件本构理论,运用假设模态法、Galerkin方法及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均匀受压粘弹性圆环的屈曲模型,研究了粘弹性系统在外在载荷的作用下的极限载荷及稳定性位移问题。发现了粘弹性结构蠕变屈曲的典型特征:延迟失稳。通过极限分析法和数值方法研究了环失稳后的后屈曲模态及相关参数对系统后屈曲解的影响。
田鹏刚[3](2007)在《空间结构智能稳定控制的基本理论与试验研究》文中指出空间钢结构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工程结构形式之一。由于钢材具有轻质高强的特性,截面比较开展纤细,所以常常造成结构发生失稳破坏,并且这种破坏一旦发生,结构将随之坍塌,导致灾难性后果。因此,研究空间钢结构的静/动力稳定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目前,避免或防止结构失稳的主要方法是增大杆件的截面面积或控制杆件的长细比等,是一种被动的设防方法。为此,本文基于结构控制的思想,提出了应用压电主元杆件进行空间钢结构智能稳定监测与控制的方法,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和试验研究,主要工作包括:(1)根据压电材料的电力学特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空间钢结构稳定监测与控制的压电主元杆件的构造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在普通杆件的适当部位集成压电堆以形成压电主元杆件,并将其集成在结构的关键部位,从而满足承载、监测和驱动的功能要求。(2)以本文提出的压电主元杆件为计算模型,研究了压电主元杆件的静力稳定控制性能,探讨了不同长度比、刚度比以及驱动力等因素对其控制性能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压电主元杆件的动力稳定控制性能,分别考虑了突加荷载、简谐荷载以及地震作用等对其控制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静/动力稳定控制理论分析模型。(3)采用自编的Matlab程序,以简谐荷载为例,研究了压电主元杆件考虑机电耦合作用和不考虑机电耦合作用时的动力稳定控制性能,并通过对其前三个主要动力失稳区域的跟踪,探讨了压电堆长度、压电堆夹持力以及外部激励特性等对其动力稳定控制性能的影响,得出了压电主元杆件动力稳定控制性能的一般规律。(4)进行了122根两种不同材料、17种长细比、2种类别的空间结构杆件稳定性能试验,同时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建立了根据结构构件显式响应进行失稳判别的双参数准则,得到了相应的简化计算公式。此外,还研究了压电主元杆件中压电堆的最优长度和最优位置等,设计、制作了2根试验用压电主元杆件,并进行了相应的稳定控制试验,检验了其静/动力稳定控制效果。(5)根据压电材料的机电耦合效应以及本文提出的失稳判别准则与稳定控制方程等,编写了能够进行波形发生、数据采集、阈值判别和驱动等多功能的Visual Basic程序,并且自主设计开发了能够适用于空间钢结构失稳监测和稳定控制的专用智能控制器,实现了结构状态数据采集与控制的同步进行。(6)根据优化控制理论,研究了空间结构设置压电主元杆件的优化分析理论模型,提出了相应的实用优化设计方法,即最大相对位移法,讨论了最大贡献率的计算方法和步骤以及压电主元杆件的最优设置位置等,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制作了2个含压电主元杆件的空间结构模型。(7)考虑压电主元杆件的机电耦合作用和非机电耦合作用,进行了2个空间结构模型无控和有控时的振动台试验,分别输入El-centro地震波和简谐波等,其中地震波激励时的峰值加速度为200gal-1200gal,简谐波激励时的驱动电压放大倍数分别为1倍、10倍、20倍和30倍等,以探讨压电主元杆件的稳定监测/控制规律和效果。(8)以非线性有限元方法为基础,考虑压电主元杆件的机电耦合作用和非机电耦合作用两种情况,分别对空间钢结构试验模型进行了X方向和Y方向,以及X-Y-Z三向同时激励时的动力时程分析,其结果与振动台试验结果吻合较好。(9)根据模型结构的动力时程分析结果,基于B-R准则和本文提出的双参数准则,分别进行了模型结构的动力失稳判别,得出了模型结构有控和无控时的动力失稳临界峰值加速度,计算结果精度较高,说明文中的双参数显式失稳准则判别结果可靠,可供工程应用时参考。
边兆伟[4](2007)在《钢结构智能稳定控制的基本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钢材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延性,易于加工,施工方便,但杆系钢结构的稳定问题比较突出。而且结构或者构件一旦失稳破坏,则结构随即倒塌崩溃,发生灾难性工程事故,因此钢结构的稳定问题一直都是土木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智能材料具有自诊断、自调节、自恢复、自修复和智能驱动等功能,在土木工程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利用压电材料特殊的正、逆压电效应,即可研制开发高效可靠的压电智能传感器和压电智能驱动器,从而实现土木工程结构的智能振动控制、智能稳定控制或智能监测等。这是一个新型的研究方向,许多问题目前还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本文提出了一种在普通钢构件中嵌入压电堆,形成智能主动控制元件,即主元杆件。这种杆件具有检测和驱动功能,若将其安装在结构中,则可实现对钢结构静力和动力稳定的主动控制。基于上述思想,论文首先推导了嵌入压电堆杆件在静力作用下的稳定方程,考虑了非机电耦合与机电耦合两种情况,利用算例探讨了主元杆件中压电堆长度和出力对主元杆件稳定性的影响;然后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了动力作用下主元杆件的稳定性分析,得出了简谐荷载下动力失稳的Mathieu—Hill方程。其次,以计算模型为例,采用理论分析和有限元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模型节点配重和结构主元杆件的优化布置分析,并通过对主元杆件中压电堆的4种嵌入方式的比较,探讨了主元杆件中压电堆嵌固位置和压电堆长度对结构稳定控制的影响规律,为经济合理地利用压电堆进行结构稳定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模型结构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主要计算了结构未设置主元杆件和设置主元杆件时的动力时程响应,得出了在不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下结构的最大位移和特征节点的位移时程曲线。采用B—R动力失稳判别准则,研究了结构的动力失稳问题,并对两种情况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出了设置主元杆件可以有效延缓结构动力失稳等一系列结论,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杨敏[5](2007)在《粘弹性环及球壳结构力学行为分析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来随着航海航空技术的发展,粘弹性材料用途日益广泛。由于此类材料具有明显的时间、温度效应,即使在常温下也具有明显的松弛、蠕变特性,采用经典的弹性理论分析粘弹性结构性能会带来较大的误差。粘弹性结构在各种使用环境下的力学行为及其稳定性作为粘弹性力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其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限制失稳是指构件屈曲时其变形不能自由发展而受到某种限制性约束的失稳,这类问题在工业中有大量应用。目前,有关粘弹性结构限制失稳的问题的研究罕有报道。有关这一问题的讨论具有较强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采用Boltzmann线粘弹性材料三元件本构理论,在初始时刻前系统的弹性假设的前提下,对预紧状态下的双层粘弹性薄环系统、外层薄球壳约束条件下处于预紧状态的粘弹性厚壁空心球系统、恒温差场中预紧双层球壳系统进行数学建模,经过严谨的理论推导,得到了问题的解析解,从而分析了系统的松弛、蠕变等粘弹性效应以及系统的位移、预紧力随时间的演变规律,讨论了系统几何尺寸及材料参数对系统位移、预紧力的稳态值的影响。最后,将上述结果进行扩展,研究了外侧受刚性限制的单层粘弹性系统的力学行为。另外,本文采用Boltzmann线粘弹性三元件本构理论,运用假设模态法、Galerkin方法及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均匀受压粘弹性圆环的屈曲模型及恒温差场中外层受刚性约束粘弹性环的限制失稳模型,研究了粘弹性系统在外在载荷的作用下的极限载荷及稳定性位移问题。对于均匀受压粘弹性圆环发现了粘弹性结构蠕变屈曲的典型特征;系统不仅像线弹性结构一样存在瞬时临界载荷,同时还存在持久临界载荷,因而系统不但会发生瞬时失稳,而且还会发生延迟失稳。而对于恒温差场中外层受刚性约束粘弹性环,由于温度载荷的缘故,只存在瞬时临界载荷。最后,本文在数值计算的基础上,探讨了极限载荷,失稳模态、结构几何尺寸及材料有关参数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本论文的工作对于了解粘弹性结构力学行为,预测粘弹性结构寿命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郭英涛,任文敏[6](2004)在《关于限制失稳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限制失稳是指构件失稳时其屈曲变形不能自由发展而受到某种限制性约束的失稳,有时又称单向失稳、接触失稳、约束失稳.这类问题在工业中有大量应用,也是固体力学中的一个经典问题.最常见的实例如应用于地下管道、隧道、压力容器、核反应堆安全壳中的薄衬壳,当薄衬壳发生屈曲时,由于受到外壁的约束,其屈曲行为和一般的壳体屈曲行为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发展新的研究方法.另外如受钻井套管横向约束的钻柱的屈曲,复合材料的分层屈曲,电子元器件中的镀层屈曲等也属于限制失稳的范畴.限制失稳问题因其涉及接触问题、单向屈曲、非保守问题等而显得十分复杂,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近年来文献看,限制失稳的研究多集中在压杆、圆环的研究,板、壳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限制失稳的一般概念,指出存在的限制约束对结构屈曲特性的影响.然后分别介绍了对于杆、环、板、壳的受限制失稳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刘燕,范钦珊,李冰[7](2002)在《点铆固壳环热屈曲能障及后屈曲性态》文中提出提出了计算钢衬壳在各种情形下屈曲温度的能障法。通过对钢衬壳在不同温度下的能障进行研究,得到了不同温度下钢衬壳能障与温度之间的关系。通过两个具体的钢衬壳热屈曲实例的计算,与实验结果及前人提出的几种结构稳定性的能量准则比较,验证了关于钢衬壳局部屈曲和全域屈曲的分析;并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对钢衬壳屈曲前、后的能量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得到了与工程实际中钢衬壳屈曲过程相吻合的结果,为钢衬壳屈曲温度的理论计算提供了又一种方法。
陈在铁,范钦珊,彭栋军[8](2001)在《能障法研究点铆固钢衬壳局部热屈曲问题》文中研究指明研究了钢衬壳局部热屈曲的特点、屈曲后的模态、稳定性以及屈曲前和屈曲后的能量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得到钢衬壳在局部屈曲模态下存在最小能量模态 ,并根据结构稳定的充要条件判别该模态为钢衬壳局部屈曲后的稳定模态 ;提出了求解钢衬壳局部热屈曲温度的能障法 ,得到了钢衬壳在不同温度下的能障与温度的关系
丁红丽[9](1996)在《钢衬壳弹性和塑性热屈曲问题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利用Koiter的初始后屈曲理论研究了三种钢衬壳模型:四点铆固钢衬壳、四边固支钢衬壳和五点铆固钢衬壳在完善和有初始缺陷情形下的弹性热屈曲和后屈曲性态。给出了用挠度和温度载荷表示的钢衬壳的后屈曲平衡路径、屈曲临界载荷表达式,证明了钢衬壳后屈曲的稳定性。 推导了考虑温度影响的以应力函数F和挠度函数W为变量的扁壳大挠度广义变分原理,在此基础上用非线性大挠度法得出了钢衬壳的后屈曲平衡路径。 基于Hill的分叉屈曲准则导出钢衬板的塑性分叉载荷控制方程。 模拟200MW核电站安全壳中的钢衬壳的工况条件,进行了钢衬壳热屈曲实验研究,实验值与理论值比较吻合较好。 本文研究结果对安全壳的设计有指导意义。
丁红丽,徐秉业[10](1996)在《具有初始缺陷钢衬壳的热后屈曲分析》文中提出本文把局部铆固的核安全壳中的钢衬壳看作钢衬板的特殊缺陷形式,用 Koiter 的初始后屈曲理论研究了具有初始缺陷的四点铆固钢衬壳模型的后屈曲性态,给出了这一模型的后屈曲平衡路径表达式和屈曲临界载荷表达式,并计算了屈曲临界载荷的初始缺陷的敏感度。
二、能障法研究点铆固钢衬壳局部热屈曲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能障法研究点铆固钢衬壳局部热屈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薄壁圆柱壳的限制失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薄壳限制失稳问题的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薄壳的弹性稳定性问题 |
1.3.1 物体的平衡状态 |
1.3.2 结构的失稳 |
1.3.3 临界荷载的确定 |
1.3.4 结构失稳的基本形式 |
1.3.5 稳定的判别准则 |
1.3.6 近代稳定性理论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基于伽辽金法的圆柱形衬壳限制失稳研究 |
2.1 引言 |
2.2 伽辽金法简介 |
2.2.1 加权余量法与伽辽金法 |
2.2.2 伽辽金法的特点 |
2.3 圆柱形衬壳失稳控制方程的建立 |
2.4 圆柱形衬壳自由失稳临界载荷的求解 |
2.5 圆柱形衬壳限制失稳临界载荷的求解 |
2.6 接触对衬壳失稳临界载荷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受空腔约束圆柱壳的限制失稳研究 |
3.1 引言 |
3.2 屈曲问题的有限元理论 |
3.2.1 线性屈曲分析 |
3.2.2 非线性屈曲分析 |
3.3 接触问题分析相关理论 |
3.4 圆柱壳的屈曲分析 |
3.4.1 圆柱壳特征值屈曲 |
3.4.2 圆柱壳非线性屈曲 |
3.4.3 受空腔约束圆柱壳的失稳 |
3.4.4 间隙对圆柱壳失稳临界压力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外套卡箍薄壁圆柱壳的限制失稳研究 |
4.1 引言 |
4.2 外套卡箍圆柱壳失稳临界压力的计算 |
4.3 外套卡箍薄壁圆柱壳失稳有限元模拟 |
4.4 卡箍位置对圆柱壳失稳临界压力的影响 |
4.5 卡箍数目对圆柱壳失稳临界压力的影响 |
4.6 卡箍宽度对圆柱壳失稳临界压力的影响 |
4.7 卡箍的影响范围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均匀受压粘弹性圆环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圆环的数学模型 |
2.1 本构关系 |
2.2 几何关系[6-9] (曲率改变量只取线性项) |
2.3系统平衡微分方程 |
2.4边界条件 |
2.5无量纲方程 |
3系统屈曲分析 |
3.1弹性系统临界值分析 |
3.2粘弹性系统临界值分析 |
4系统的后屈曲的分析 |
4.1后屈曲解极限分析 |
4.2后屈曲解演变过程分析 |
4.3系统的后屈曲的数值结果分析 |
5 结论 |
(3)空间结构智能稳定控制的基本理论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结构动力稳定性能和限制失稳研究 |
1.2.2 压电智能材料及应用 |
1.2.3 压电智能结构的研究及应用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压电主元杆件的静力稳定控制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压电主元杆件的工作原理 |
2.2.1 压电效应及压电主元杆件的工作原理 |
2.2.2 压电材料的本构关系 |
2.3 压电主元杆件静力稳定方程的建立 |
2.3.1 压电主元杆件的设计 |
2.3.2 压电主元杆件静力稳定控制理论分析 |
2.4 压电主元杆件的静力稳定计算 |
2.4.1 不考虑机电耦合 |
2.4.2 考虑机电耦合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压电主元杆件的动力稳定控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动力荷载作用下压电主元杆件的动力稳定性能研究 |
3.2.1 动力荷载作用下压电主元杆件的基本方程 |
3.3 突加荷载作用下压电主元杆件的动力稳定性能研究 |
3.3.1 突加荷载的特点 |
3.3.2 突加荷载作用下压电主元杆件的动力稳定性能研究 |
3.3.3 考虑耦合时压电主元杆件的动力稳定性能研究 |
3.4 周期荷载作用下压电主元杆件的动力稳定性能研究 |
3.4.1 周期荷载的特点 |
3.4.2 周期荷载作用下压电主元杆件的动力稳定性能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空间结构杆件失稳判别准则研究 |
4.1 引言 |
4.2 空间结构杆件失稳判别准则研究概况 |
4.2.1 杆件平衡的稳定性分类 |
4.2.2 杆件平衡稳定性判别准则 |
4.3 双参数失稳判别准则研究 |
4.3.1 空间结构杆件双参数研究 |
4.3.2 空间结构杆件的双参数简化计算 |
4.3.3 空间结构杆件双参数失稳判别准则试验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空间结构智能稳定控制振动台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空间结构模型智能稳定控制振动台试验 |
5.2.1 压电主元杆件基本性能试验研究 |
5.2.2 空间钢结构智能稳定控制振动台试验研究 |
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1 主要试验结果 |
5.3.2 试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空间钢结构非线性动力稳定智能控制数值分析 |
6.1 空间钢结构动力稳定分析基本原理 |
6.1.1 李雅普诺夫定理 |
6.1.2 B-R准则 |
6.2 空间结构非线性动力稳定智能控制分析 |
6.2.1 动力计算模型及地震波选用 |
6.2.2 设置压电主元杆件对模型结构动力稳定性的影响 |
6.2.3 输入X向El-cetro地震波时模型结构的动力稳定分析 |
6.2.4 输入Y向El-cetro地震波时模型结构的动力稳定分析 |
6.2.5 输入X-Y-Z三向El-cetro地震波时模型结构的动力稳定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结论和建议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建议及拟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情况 |
(4)钢结构智能稳定控制的基本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杆系钢结构稳定研究意义 |
1.1.2 主动控制的提出 |
1.1.3 智能结构主动控制的提出 |
1.2 稳定问题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1 结构动力稳定性能的研究 |
1.2.2 结构限制失稳的研究 |
1.3 智能结构材料的研究 |
1.3.1 压电材料 |
1.3.2 压电智能结构的研究 |
1.3.3 压电材料在结构控制中的应用 |
1.3.4 压电智能结构稳定性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主元杆件的基本稳定性能研究 |
2.1 压电材料的基本性能 |
2.1.1 正压电效应 |
2.1.2 逆压电效应 |
2.1.3 压电弹性体的本构关系 |
2.2 主元杆件的工作原理 |
2.2.1 压电堆的制作及工作原理 |
2.2.2 主元杆件的设计 |
2.3 长度伸缩型主元杆件的静力稳定方程的建立 |
2.3.1 不考虑耦合时主元杆件的理论分析 |
2.3.2 考虑耦合情况 |
2.4 周期荷载作用下主元杆件的动力稳定性能研究 |
2.4.1 周期荷载的特点 |
2.4.2 周期荷载作用下主元杆件的动力稳定性能研究 |
第3章 稳定控制模型的优化分析 |
3.1 ANSYS分析的原理 |
3.1.1 结构屈曲稳定性分析 |
3.1.2 模型的建立 |
3.2 节点附加质量的优化 |
3.2.1 最优控制模型的建立 |
3.2.2 模型的有限元分析 |
3.3 压电堆位置的优化 |
3.3.1 最优控制模型的建立 |
3.3.2 压电堆最优位置和长度的有限元分析 |
第4章 智能杆系钢结构的动力稳定性分析 |
4.1 智能杆系结构动力分析的基本原理 |
4.1.1 李雅普诺夫定理 |
4.1.2 智能杆系结构非线性随机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 |
4.2 主元杆件对结构动力稳定性的影响 |
4.2.1 基本理论 |
4.2.2 地震波的选取 |
4.2.3 加载方法及计算结果 |
4.2.4 结果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在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5)粘弹性环及球壳结构力学行为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粘弹性结构力学行为分析与研究的研究现状 |
1.2.1 粘弹性力学的发展现状 |
1.2.2 粘弹性结构力学行为研究的发展现状 |
1.2.3 弹性结构限制失稳的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粘弹性材料结构的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粘弹性的力学行为 |
2.3 粘弹性的本构关系 |
第三章 预紧双层环的粘弹性效应分析 |
3.1 模型的建立 |
3.2 系统的粘弹性效应分析 |
3.3 结论 |
第四章 预紧双球壳的粘弹性效应分析 |
4.1 模型的建立 |
4.2 系统粘弹性效应分析 |
4.3 结论 |
第五章 恒温差场中预紧双球壳的粘弹性效应分析 |
5.1 模型的建立 |
5.2 系统的粘弹性效应分析 |
5.3 结果分析 |
5.4 结论 |
第六章 均匀受压圆环稳定性分析 |
6.1 圆环的数学模型 |
6.2 粘弹性系统临界值及其稳定性分析 |
6.3 系统的后屈曲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恒温差场中粘弹性圆环的限制失稳特性分析 |
7.1 圆环的数学模型 |
7.1.1 本构关系 |
7.1.2 几何方程 |
7.2 圆环未屈曲结构的平衡状态 |
7.3 屈曲圆环的平衡状态 |
7.3.1 接触分析 |
7.3.2 脱离部分分析 |
7.3.3 稳态解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 结论 |
二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关于限制失稳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受限制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
(1)首先考虑没有摩擦的情况 |
(2)对于存在摩擦的情况 |
2.1 压杆的受限制稳定性分析 |
2.2 圆环的受限制稳定性分析 |
2.3 受限制板的稳定性分析 |
2.4 薄壳的受限制屈曲研究 |
3 讨论 |
(8)能障法研究点铆固钢衬壳局部热屈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钢衬壳环的力学模型 |
2 钢衬壳环屈曲前能量分析 |
3 壳环屈曲模态与能量分析 |
4 能障法分析及其主要结论 |
(9)钢衬壳弹性和塑性热屈曲问题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工程背景与选题 |
1.2 钢衬屈曲问题研究现状 |
1.3 初始后屈曲渐近分析理论概述 |
1.4 若干重要问题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钢衬壳弹性热屈曲问题控制方程 |
2.1 引言 |
2.2 弹性壳体的一般方程 |
2.3 以F、W为变量的广义变分原理 |
2.4 以F、W为变量的控制方程 |
2.5 钢衬模型的边界条件和补充条件 |
2.6 初始缺陷对控制方程的影响 |
2.7 小结 |
第三章 钢衬壳的屈曲与初始后屈曲渐近分析 |
3.1 引言 |
3.2 控制方程 |
3.3 完善钢衬板的初始后屈曲分析 |
3.4 完善和具有初始缺陷钢衬壳的后屈曲分析 |
3.5 屈曲和后屈曲的基本概念 |
3.6 小结 |
第四章 钢衬壳模型分析 |
4.1 引言 |
4.2 四点铆固钢衬壳模型 |
4.3 四边固支钢衬壳模型 |
4.4 五点铆固钢衬壳模型 |
4.5 钢衬壳的稳定性 |
4.6 实例分析 |
4.7 关于高阶屈曲问题 |
4.8 小结 |
第五章 钢衬壳后屈曲问题非线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四点铆固钢衬壳模型 |
5.3 四边固支钢衬壳模型 |
5.4 五点铆固钢衬壳模型 |
5.5 关于计算程序 |
5.6 实例分析 |
5.7 小结 |
第六章 钢衬板的塑性热屈曲问题 |
6.1 引言 |
6.2 钢衬板的塑性分叉屈曲方程 |
6.3 钢衬板的塑性分叉屈曲载荷 |
6.4 实例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钢衬壳热屈曲实验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简介 |
7.3 实验分析 |
7.4 实验结果 |
7.5 算例与实验结果的比较 |
7.6 小结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能障法研究点铆固钢衬壳局部热屈曲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薄壁圆柱壳的限制失稳研究[D]. 赵国. 福州大学, 2013(09)
- [2]均匀受压粘弹性圆环稳定性分析[J]. 杨敏,黎启胜. 强度与环境, 2009(05)
- [3]空间结构智能稳定控制的基本理论与试验研究[D]. 田鹏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09)
- [4]钢结构智能稳定控制的基本理论研究[D]. 边兆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03)
- [5]粘弹性环及球壳结构力学行为分析与研究[D]. 杨敏.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4)
- [6]关于限制失稳的研究进展[J]. 郭英涛,任文敏. 力学进展, 2004(01)
- [7]点铆固壳环热屈曲能障及后屈曲性态[J]. 刘燕,范钦珊,李冰.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11)
- [8]能障法研究点铆固钢衬壳局部热屈曲问题[J]. 陈在铁,范钦珊,彭栋军.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01(04)
- [9]钢衬壳弹性和塑性热屈曲问题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丁红丽. 清华大学, 1996(11)
- [10]具有初始缺陷钢衬壳的热后屈曲分析[A]. 丁红丽,徐秉业. 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 1996
标签:粘弹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