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隧道喷膜防水施工(论文文献综述)
李新龙[1](2021)在《隧道工程喷膜防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文中研究表明以隧道工程喷膜技术为中心,结合隧道工程修筑技术的运用论述喷膜防水技术的发展。通过分析隧道工程渗漏水原因、喷膜防水技术的发展,明确了不同时期隧道工程防水措施有不同的施工技术,在发展早期相对粗糙,现阶段逐渐完善;详细分析了隧道喷膜防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阐述了隧道工程施工中喷膜防水技术的运用。
张斌,张裔伟,马丹[2](2021)在《SMW工法桩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材料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SMW工法是较为常用的围护桩结构体系,介绍在SMW工法桩地下工程项目中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材料采用外防内喷工艺在底板、侧墙及顶板上的防水施工构造,以及细部节点和拔桩保护的处理方法。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材料在明挖法SMW工法桩结构体系中具有良好的涂膜整体性,与后浇混凝土反粘强度高,施工效率高等。
何斌,蒋雅君,赵菊梅,刘基泰,王虎群[3](2021)在《隧道喷膜防水衬砌结构力学性能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研究隧道喷膜防水衬砌初期支护、二次衬砌间的协同受力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提供合理的衬砌结构设计参数,结合防水膜的单轴拉伸、黏结拉伸及剪切试验,建立荷载-结构隧道计算模型,对喷膜防水衬砌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进行研究。在数值计算模型中,依据试验测得的数据,采用不同厚度的防水膜、不同的界面参数及二次衬砌厚度,对隧道衬砌结构进行建模计算。结果表明:1)防水膜厚度的变化不会对衬砌结构的力学性能产生显着影响;2)不同的界面参数会显着影响衬砌结构的应力和位移,随着界面参数的增大,初期支护应力减小,二次衬砌应力增大,两者的应力差减小,衬砌结构协同受力的能力增加;3)二次衬砌厚度的减小会降低其安全系数,但均符合规范,因此可以进一步优化隧道二次衬砌的结构设计。
杜诚诚,朱小明,李玉平,袁永新,冯勇[4](2020)在《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技术在运营隧道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为了探讨运营隧道渗漏水病害整治中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技术的应用效果,通过分析运营隧道渗漏水病害整治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不允许地下水或围岩向洞内排泄的"非排水型"喷膜防水体系,确定了甘肃某渗水隧道渗水段斜缝注胶、埋管引排、电防渗系统、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多种处治措施结合的综合防水系统。并对喷膜防水技术施工工艺、施工技术要点、衬砌接缝部位喷涂防水处理措施等主要内容做以要求和说明,确保防水效果。结果表明,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技术可以有效地整治运营隧道渗漏水病害。
孙明社[5](2020)在《山岭隧道复合式衬砌结构设计优化研究》文中认为自大瑶山隧道引入新奥法以来,复合式衬砌在我国山岭隧道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从众多已建成的隧道工程来看,复合式衬砌的设计理念存在较大的差别,其结构设计仍普遍采用基于经验的工程类比方法,关于复合式衬砌结构的设计还存在着若干基础性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本文以山岭隧道复合式衬砌为研究对象,利用现场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初期支护、衬砌以及防水层分别进行了研究。依据复合式衬砌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探讨了复合式衬砌结构设计优化的可行性。基于位移反分析技术,提出了确定衬砌合理施作时机及其分担围岩压力比例的计算方法。在现行规范衬砌截面安全检算公式的基础上,探讨了利用衬砌截面极限承载力曲线评价其安全性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防水层对复合式衬砌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依托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运煤通道工程,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Ⅳ、Ⅴ级围岩中初期支护和衬砌的实际受力状态,探讨了复合式衬砌结构设计优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隧道地质条件不同,初期支护背后的压力差别较大,现场实测的围岩压力与按现行规范计算的压力值并不一致,尤其是水平向压力;衬砌背后的压力相差不大,压力值较小,沿隧道环向分布均匀。喷混凝土承担了初期支护轴力的70%~90%;格栅钢架需要和喷混凝土结合,随着喷混凝土强度的增加而承载,在隧道拱部位置作用显着;相比于增大格栅密度,增加喷混凝土厚度对约束围岩变形的效果较好。衬砌主筋和混凝土的应力度都没有超过30%,衬砌处于安全状态且安全储备较高。一般情况下采用初期支护加强,衬砌厚度减薄以及素混凝土衬砌的复合式衬砌结构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2)基于初期支护的变形监测数据,采用位移反分析技术,评价初期支护的安全性。提出了由初期支护的剩余变形反分析对应的围岩应力场,并将该应力场作用在初期支护和衬砌上进行正分析计算衬砌应力,用以确定衬砌的合理施作时机及其分担围岩压力比例的方法。以现场试验隧道工程为例,通过对比衬砌内力、围岩压力的现场监测和反分析计算结果,验证了位移反分析技术在确定衬砌施作时机及计算衬砌分担围岩压力比例中的有效性。(3)依据现行隧道规范中衬砌截面的安全检算公式,提出衬砌截面安全包络线的概念,可以简便直观地判断衬砌截面是否安全。探讨了利用衬砌截面极限承载力曲线计算安全系数,进而评价衬砌安全性的方法。考虑材料非线性的衬砌截面极限承载力曲线,可以统一地评价素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衬砌截面的安全性。基于极限状态设计公式的高速铁路隧道标准衬砌的截面极限承载力曲线,可以为衬砌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4)防水层的组合作用越强,复合式衬砌的曲率和挠度也就越小,然而曲率和挠度的减小是以增大衬砌截面受拉区为代价的;组合作用越强,对衬砌的约束作用就越大,施工期温度荷载作用下衬砌的温度拉应力也越大;强组合作用导致衬砌截面出现纯拉应力的几率增大,截面存在产生贯通裂缝的可能。防水层在优化防水效果的同时,应尽量降低初期支护和衬砌界面处的组合作用。喷膜防水层提高了复合式衬砌的整体承载能力,但其产生的组合作用可能导致衬砌截面产生纯拉应力,不利于结构安全;挂板防水层能够减小对衬砌的约束作用,降低衬砌截面产生贯通裂缝的可能。
蒋雅君,杨其新,刘东民,盛草樱[6](2019)在《矿山法隧道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技术应用探析》文中指出结合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材料在国内的应用经验,对喷涂防水技术在矿山法隧道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矿山法隧道的防水体系主要有排水型和非排水型两大类,根据不同防水体系的构造形式、排水能力、水压作用模式以及施工条件,探讨采用喷涂防水技术的隧道防水构造形式。根据矿山法隧道的结构形式和防水要求,分析隧道衬砌结构接缝部位的喷涂防水处理措施、喷涂防水体系中防水材料的相容性以及其他细部构造的防水措施和要求。对喷涂防水施工技术中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方案编制、防水基面处理、喷枪操作与控制、喷涂作业要求、质量检验与验收等进行了说明。以上内容提出了矿山法隧道喷涂防水技术的主要技术要求,为该类技术的应用提供借鉴。
张斌,张裔伟,马丹[7](2019)在《大型明挖法地下工程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应用技术》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修建的每个环节都必须重视施工质量,除混凝土结构外,管廊外包防水是直接影响到管廊使用寿命的因素。结合合肥市某综合管廊项目,详细介绍了丙烯酸盐喷膜防水系统技术应用于明挖法大型地下工程的施工技术和各关键部位的施工方法,以及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材料与沥青基自粘防水卷材之间的过渡结构,形成了完整的外包防水体系。
张朋[8](2019)在《巴图营隧道斜井喷膜沥青防水施工技术》文中指出以朝凌铁路客专巴图营隧道为工程背景,阐述了采用喷膜沥青防水施工的工艺原理、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重点介绍了此项技术的工艺流程、技术要求、施工验收等方面的问题。应用这项技术所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良好。
蒋雅君,杨其新,刘东民,盛草樱,赵菊梅[9](2018)在《液化天然气接收站LNG工艺隧道喷膜防水应用技术》文中研究指明为解决液化天然气(LNG,liquefied natural gas)接收站LNG工艺隧道的高标准防水问题,在采用新奥法施工的LNG工艺隧道中采用包含喷膜防水层的复合防水层体系。基于运营过程中安全环保问题的考虑,LNG工艺隧道的防水标准比常规隧道更为严格。通过几种防水方案的比较,设计了包括径向灌浆、排水系统、EVA防水板、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层以及其他防排水设施的双层防水系统。通过实际施工结果和后续的观察可知,该隧道的防水实施效果良好。其中,合理的防水系统设计、喷膜防水层的高性能、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充分的准备工作、完善的质量控制和验收程序是隧道中喷膜防水技术成功应用的重点。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技术与其他防排水措施相结合并成功运用,为类似高标准隧道的防水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蒋雅君,杨其新,刘东民,盛草樱[10](2018)在《隧道工程喷膜防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文中认为文章从国内外隧道工程喷膜防水技术的发展阶段、技术原理、工程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了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喷膜防水技术主要包括喷膜材料及成膜机理、喷膜机具、施工工艺几大部分,适用于复合式衬砌的暗挖隧道、沉管隧道、明挖隧道、隧道渗漏治理及其他相关地下工程结构。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国内外较多的隧道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处于较大规模的应用阶段。随着相关工程应用实例逐步增多和研究工作的推进,该技术将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二、隧道喷膜防水施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隧道喷膜防水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1)隧道工程喷膜防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隧道工程渗漏水原因 |
2.1 自然因素导致的隧道渗漏水 |
2.2 人为因素导致的隧道渗漏水 |
3 隧道工程喷膜防水技术的发展 |
3.1 早期阶段 |
3.2 发展阶段 |
3.3 应用阶段 |
4 隧道工程喷膜防水技术的应用现状 |
4.1 成膜机理及性能 |
4.1.1 单组分喷膜防水材料成膜机理 |
4.1.2 多组分喷膜防水材料 |
4.2 喷模设备 |
4.3 施工工艺 |
5 结语 |
(2)SMW工法桩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材料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工程项目防水优化设计 |
2.1 防水体系设计与优化 |
2.2 细部节点防水设计 |
3 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材料施工 |
3.1 基本要求及基层处理 |
3.2 垫层防水层施工 |
3.3 侧墙防水施工 |
3.4 顶板防水层及隔离层铺设 |
3.5 其他细部节点防水处理 |
4 SMW桩拔桩施工 |
5 结语 |
(3)隧道喷膜防水衬砌结构力学性能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喷膜防水衬砌结构力学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1.1 喷膜防水衬砌结构协同工作机制 |
1.2 喷膜防水层力学特性及测试结果 |
1.3 喷膜防水衬砌结构界面特性及测试结果 |
2 喷膜防水衬砌数值模型建立 |
2.1 隧道支护结构设计参数 |
2.2 荷载计算 |
2.3 数值计算模型 |
2.4 影响因素及其取值 |
2.5 计算工况及提取的分析指标 |
3 计算结果分析 |
3.1 不同防水膜厚度计算结果分析 |
3.2 不同界面参数计算结果分析 |
4 计算结果讨论 |
4.1 二次衬砌截面安全系数计算 |
4.2 二次衬砌厚度的影响 |
5 结论与建议 |
(4)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技术在运营隧道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运营隧道喷膜防水体系 |
2 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材料成膜机理 |
3 工程应用 |
3.1 工程概况 |
3.2 丙烯酸盐喷膜防水系统设计 |
3.3 施工工艺要求及技术要点 |
3.3.1 施工工艺要求 |
3.3.2 施工技术要点 |
3.4 衬砌接缝部位喷涂防水处理 |
3.4.1 衬砌施工缝 |
3.4.2 穿透防水层的预埋件安装部位 |
4 结 语 |
(5)山岭隧道复合式衬砌结构设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的围岩压力 |
1.2.2 衬砌的施作时机 |
1.2.3 衬砌的承载特性 |
1.2.4 衬砌的安全性评价 |
1.2.5 复合式衬砌防水层的作用 |
1.3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复合式衬砌结构现场试验研究 |
2.1 依托工程 |
2.2 复合式衬砌现场试验设计 |
2.2.1 试验工况 |
2.2.2 监测项目及测点布置 |
2.3 初期支护背后压力的监测结果及分析 |
2.3.1 岩质单线隧道初期支护背后的压力 |
2.3.2 岩质双线隧道初期支护背后的压力 |
2.3.3 黄土双线隧道初期支护背后的压力 |
2.4 衬砌背后压力的监测结果及分析 |
2.4.1 岩质双线隧道衬砌背后的压力 |
2.4.2 黄土双线隧道衬砌背后的压力 |
2.5 初期支护内力的监测结果及分析 |
2.5.1 岩质单线隧道初期支护的内力 |
2.5.2 岩质双线隧道初期支护的内力 |
2.5.3 黄土双线隧道初期支护的内力 |
2.6 衬砌内力的监测结果及分析 |
2.6.1 岩质单线隧道衬砌的内力 |
2.6.2 岩质双线隧道衬砌的内力 |
2.6.3 黄土双线隧道衬砌的内力 |
2.7 本章小结 |
3 基于位移反分析方法的复合式衬砌结构设计研究 |
3.1 引言 |
3.2 位移反分析方法及其有限元实现 |
3.2.1 位移反分析方法 |
3.2.2 位移反分析的基本方程 |
3.3 初期支护的安全性评价 |
3.3.1 初期支护的变形监测结果 |
3.3.2 位移反分析计算模型 |
3.3.3 位移反分析计算结果及分析 |
3.4 衬砌施作时机的研究 |
3.4.1 衬砌施作时机的确定方法 |
3.4.2 工程实例应用 |
3.4.3 现场监测与反分析结果的比较 |
3.5 衬砌分担围岩压力比例的研究 |
3.5.1 衬砌分担围岩压力比例的计算方法 |
3.5.2 初期支护和衬砌背后压力的计算 |
3.5.3 衬砌分担围岩压力比例的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M-N曲线的衬砌截面安全性评价研究 |
4.1 规范中衬砌截面的安全性评价 |
4.1.1 衬砌截面的最小安全系数 |
4.1.2 素混凝土衬砌截面的安全检算 |
4.1.3 钢筋混凝土衬砌截面的安全检算 |
4.2 基于规范的衬砌截面M-N曲线 |
4.2.1 衬砌截面的安全包络线 |
4.2.2 衬砌截面的极限承载力曲线 |
4.2.3 衬砌截面安全检算公式的特点 |
4.3 考虑材料非线性的衬砌截面M-N曲线 |
4.3.1 基本假定 |
4.3.2 衬砌截面的极限承载力基本方程 |
4.3.3 衬砌截面的极限承载力曲线 |
4.4 基于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衬砌截面M-N曲线 |
4.4.1 衬砌截面的安全检算 |
4.4.2 衬砌截面的极限承载力曲线 |
4.4.3 高速铁路隧道衬砌截面极限承载力曲线 |
4.5 衬砌截面M-N曲线的工程应用 |
4.5.1 衬砌内力的现场监测结果分析 |
4.5.2 衬砌截面的抗弯安全系数 |
4.5.3 衬砌截面的抗弯安全性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5 复合式衬砌防水层作用研究 |
5.1 防水层的主要类型 |
5.1.1 挂板防水层 |
5.1.2 喷膜防水层 |
5.2 防水层的力学作用机理 |
5.2.1 防水层的组合作用 |
5.2.2 组合结构的荷载分担机理 |
5.3 施工期温度荷载作用下防水层的作用 |
5.3.1 施工期荷载作用 |
5.3.2 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 |
5.3.3 有限元数值计算条件 |
5.3.4 温度场计算结果及分析 |
5.3.5 应力场计算结果及分析 |
5.3.6 衬砌温度应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和结论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复合式衬砌格栅钢架示意图 |
附录B 衬砌截面开裂区高度的计算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矿山法隧道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技术应用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山法隧道喷涂防水体系及构造 |
1.1 矿山法隧道防水体系常见类型 |
1.2 排水型矿山法隧道喷涂防水构造 |
1.3 非排水型矿山法隧道喷涂防水构造 |
2 矿山法隧道喷涂防水细部节点处理 |
2.1 衬砌结构接缝部位 |
2.2 喷涂防水层与其他防水材料的连接措施 |
2.3 其他细部节点 |
3 矿山法隧道喷涂防水施工技术要点 |
3.1 施工方案编制及交底 |
3.2 防水基面处理措施 |
3.3 喷枪操作控制参数 |
3.4 喷涂防水施工工艺要求 |
3.5 喷涂防水层质量检验与验收 |
4 结语 |
(7)大型明挖法地下工程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应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概况 |
2 材料性能要求 |
3 喷膜防水施工 |
4 结语 |
(8)巴图营隧道斜井喷膜沥青防水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工艺原理 |
3 施工关键技术 |
3.1 基层验收和处理[3] |
3.2 喷涂设备安装 |
3.3 材料拌合 |
3.4 喷膜防水层喷涂作业[3] |
3.5 施工验收[3] |
(1) 外观检查用目测法观察。 |
(2) 用针刺法或涂层测厚仪检查防水膜的厚度。 |
4 应用效果分析 |
4.1 经济效益分析 |
4.2 社会效益分析 |
4.3 环保效益分析 |
5 结束语 |
(9)液化天然气接收站LNG工艺隧道喷膜防水应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项目工程概况 |
2 隧道防水系统设计 |
2.1 隧道防排水构造形式 |
2.2 防水方案的比较和选取 |
2.3 防排水材料规格与参数 |
3 喷膜防水施工技术 |
3.1 喷膜防水前安装的防排水设施 |
3.2 喷膜防水的准备工作 |
3.3 喷膜防水作业 |
3.4 喷膜质量的控制与验收 |
4 现场应用结果及讨论 |
4.1 防水效果检查 |
4.2 喷膜防水层的防火性能 |
4.3 喷膜防水层施工效率 |
5 结论与建议 |
(10)隧道工程喷膜防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技术发展阶段 |
2.1 早期阶段 (1960年~1980年) |
2.2 发展阶段 (1980年~2000年前后) |
2.3 较大规模应用阶段 (2000年后~至今) |
3 技术体系 |
3.1 喷膜材料成膜机理及性能 |
3.2 喷膜设备 |
3.3 施工工艺 |
4 工程应用分析 |
4.1 暗挖隧道 |
4.2 沉管隧道 |
4.3 明挖隧道 |
4.4 隧道渗漏治理 |
5 发展趋势 |
6 结语 |
四、隧道喷膜防水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 [1]隧道工程喷膜防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J]. 李新龙.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20)
- [2]SMW工法桩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材料的应用[J]. 张斌,张裔伟,马丹. 新型建筑材料, 2021(08)
- [3]隧道喷膜防水衬砌结构力学性能影响因素研究[J]. 何斌,蒋雅君,赵菊梅,刘基泰,王虎群.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21(S1)
- [4]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技术在运营隧道中的应用[J]. 杜诚诚,朱小明,李玉平,袁永新,冯勇.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20(11)
- [5]山岭隧道复合式衬砌结构设计优化研究[D]. 孙明社.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2)
- [6]矿山法隧道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技术应用探析[J]. 蒋雅君,杨其新,刘东民,盛草樱. 铁道学报, 2019(12)
- [7]大型明挖法地下工程丙烯酸盐喷膜防水应用技术[J]. 张斌,张裔伟,马丹. 隧道与轨道交通, 2019(S1)
- [8]巴图营隧道斜井喷膜沥青防水施工技术[J]. 张朋.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19(S1)
- [9]液化天然气接收站LNG工艺隧道喷膜防水应用技术[J]. 蒋雅君,杨其新,刘东民,盛草樱,赵菊梅.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18(11)
- [10]隧道工程喷膜防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J]. 蒋雅君,杨其新,刘东民,盛草樱. 现代隧道技术,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