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冷冻干燥在糖品深加工上的应用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靳宏辉,刘洪海[1](2021)在《木材冷冻干燥的应用现状与展望》文中认为冷冻干燥是一种特种干燥方式,干燥时首先让材料中的水分冻结成冰,然后再让冰直接升华成水蒸气进而使材料脱水,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材料的结构。在简要介绍冷冻技术的特征及原理之上,讨论了冷冻技术在木材预处理及木材干燥上的应用现状,冷冻干燥的机理及其理论模型研究。综合以往文献研究结果表明,冷冻干燥能够减少木材的开裂、皱缩,提高干燥速率及材料力学性,改善木材的干燥特性,其在饱水木质文物、名贵木材及易皱缩木材上具有应用潜力。同时展望了冷冻干燥研究与开发的要点,为冷冻干燥在木材干燥产业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王丹丹[2](2019)在《低聚果糖浆液热力干燥过程中热质传递研究》文中认为低聚果糖(FOS)是一种具有健康效应的营养膳食纤维。经生物方法制造的低聚果糖浆液需干燥成粉末才方便运输、储藏和使用。真空带式干燥机是适合高粘度、热敏性物料干燥的设备,在低聚果糖干燥行业已有少量应用,产品质量较好。但由于干燥机理不明确,导致真空带式干燥机的投资和操作成本较大,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本文以低聚果糖浆液为物料,通过实验方法测定其在常压与真空条件下的干燥曲线,并用可视化系统记录了干燥过程中浆液的发泡行为,测量了干燥过程中物料的温度,同时通过经验公式计算了低聚果糖浆液的沸点。通过对上述各项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将整个干燥过程分成了两段:沸腾传热传质阶段和热传导—液相扩散阶段;沸腾传热传质阶段干燥速率大,料液的水分蒸发主要在此阶段完成;热传导—液相扩散阶段传热方式以固体导热为主,干燥速率小,蒸发水分量小。升高加热温度、降低操作压力可显着降低干燥后产品的含水率。真空条件下,温度较高时操作压力对干燥速率的影响较小,操作压力较低时温度对干燥速率的影响较小。常压操作时,沸腾传热传质阶段物料为过冷沸腾,物料温度比对应浓度下的沸点温度低,物料内有气泡生成和长大,且气泡极少发生破裂。真空操作时,沸腾传热传质阶段物料为饱和沸腾,物料温度比对应浓度下的沸点温度高,物料内的气泡在生成、长大后伴随着合并和破裂,物料对流剧烈。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对沸腾传热传质阶段单位面积蒸发量与操作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低聚果糖在带式干燥机中单位面积蒸发水分量计算公式,常压操作时:Wt=-0.184-0.00918c+0.00604T+0.04608t;真空操作时,蒸发水分量的计算公式:Wt=-0.5529-0.01019p+0.008957T+0.05718。对比不同干燥下所得低聚果糖干制品的品质,真空带式干燥所得样品的显微结构为实心片状体,速溶性与真空冷冻干燥产品不相上下。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揭示真空带式干燥热质传递机理提供了基础,为工业上真空带式干燥机的设计及应用提供了依据。
黄双霞[3](2019)在《基于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受体反应定向合成低聚糖的研究》文中指出功能性低聚糖可作为益生元使用,具有调节人体肠道菌群结构、降低血脂、提高免疫力等生理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功能食品、医药、饲料等领域。传统的直接提取法、酸水解法或酶水解法等制备方法存在产物质量差及产率低,操作步骤冗杂且成本较高等问题。而酶法合成低聚糖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体系简单及产率高等优点。右旋糖酐蔗糖酶可催化蔗糖水解成D-葡萄糖残基并不断转移至糖链形成右旋糖酐;但小分子糖类受体存在时可催化D-葡萄糖残基与受体连接合成低分子量的产物低聚糖。本课题针对低聚糖合成工艺存在的问题,通过小分子糖类受体干预反应体系,研究右旋糖酐蔗糖酶不同受体反应催化产物低聚糖的聚合机理,揭示外源受体对酶法合成右旋糖酐反应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引入右旋糖酐酶,研究双酶法对受体反应产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调控机制,以期为酶法催化受体反应定向合成低聚糖奠定坚实的理论依据与实验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及实验结果如下:(1)右旋糖酐蔗糖酶受体反应催化产物分析检测方法的构建。基于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单底物蔗糖合成右旋糖酐过程中低分子量产物的发现,构建凝胶过滤色谱柱与氨基型亲水相互作用色谱柱两种检测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凝胶过滤色谱柱双柱串联可有效分离右旋糖酐蔗糖酶受体反应中的多糖、低聚糖及单糖,跟踪监测产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变化情况;氨基型亲水相互作用色谱柱可分离鉴别并定量分析不同聚合度的低聚糖及某些糖类的同分异构体。同时,通过重复性、精密性及加标回收实验证明了这两种色谱柱检测方法的精密性、重现性及稳定性良好。(2)右旋糖酐蔗糖酶受体反应合成低聚糖的过程规律及其机制研究。利用三种小分子糖类受体(葡萄糖、麦芽糖及乳糖)分别干预酶法合成右旋糖酐的反应体系,探讨了右旋糖酐蔗糖酶不同受体反应催化产物低聚糖的聚合规律,研究了供受体比例、右旋糖酐蔗糖酶酶量及底物浓度对低聚糖和右旋糖酐的分子量及其分布、低聚糖产量及得率、蔗糖转化率与受体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在不同受体分子作用下右旋糖酐蔗糖酶均会同时催化两种转糖基反应,即受体反应与多糖链延伸反应,聚合成两种分子量差异极大的产物(低聚糖与右旋糖酐)。受体分子的强弱决定了两种反应的竞争程度,但受体的存在对糖链延伸反应聚合形成副产物右旋糖酐的分子量(Mw>106 Da)及其结构影响不大,表明受体作用不会改变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右旋糖酐聚合的活性位点。受体比例越大,其与受体产物及右旋糖酐糖链竞争D-葡萄糖残基的能力越强,越容易合成低聚合度的产物,因此小分子量片段(3.6×102Da~103Da与103Da~104Da)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平均分子量逐渐降低。但不同受体产物的聚合度有所差异,葡萄糖与麦芽糖的受体产物可以作为新的受体物质不断连接D-葡萄糖残基而合成聚合度较高的低聚糖产物,其平均分子量均与受体比例、底物浓度及酶添加量成负相关关系;而乳糖受体反应在不同条件下仅合成一种聚合度为3的低聚糖,分子量均为504 Da,说明不同受体产物低聚糖的聚合度与受体分子的结构及性质密切相关,以葡萄糖基为糖单元的受体分子更容易被右旋糖酐蔗糖酶识别与利用而合成聚合度不同的系列低聚糖。此外,相对于葡萄糖与乳糖的受体产物,麦芽糖受体产物的小分子量片段(3.6×102Da~103Da与103Da~104Da)所占比例较大且麦芽糖转化率较高,说明麦芽糖分子与右旋糖酐蔗糖酶的亲和识别作用力较强,可吸附更多的右旋糖酐蔗糖酶促进糖基化聚合反应,使其受体产物低聚糖的得率较高;而葡萄糖与乳糖受体反应产物中大分子量片段(105 Da~106Da及>106Da)所占比例较大,受体产物低聚糖得率与受体转化率均较低,体系合成了较多的副产物右旋糖酐,因此麦芽糖是右旋糖酐蔗糖酶的强受体物质,葡萄糖和乳糖是右旋糖酐蔗糖酶的弱受体物质。(3)利用右旋糖酐酶降解作用调控低聚糖合成过程的研究。小分子糖类受体的加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低聚糖的定向制备,但体系中会存在较多的副产物右旋糖酐。为了使副产物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引入右旋糖酐酶对其分子量进行调控。结果发现右旋糖酐酶主要对大分子量右旋糖酐起降解作用而对麦芽糖受体反应的影响较小,反应趋向于合成聚合度较低的低聚糖。随着右旋糖酐酶酶量的增加,反应产物中大分子量片段(>105 Da)被充分降解,小分子量片段(<103 Da)所占比例不断增大,平均分子量不断降低的同时分子量分布逐渐变窄,说明右旋糖酐酶可有效调控产物分子量及其分布,产生结构更丰富多样的低聚糖;同时,供受体转化率几乎保持不变,低聚糖得率与右旋糖酐酶酶量成正相关关系。此外,在0.3 M蔗糖溶液、不同供受体比例的反应体系中,产物低聚糖平均分子量变化遵循经典Malhortra模型,拟合关系良好。
万颖敏[4](2017)在《速溶绿茶粉原料优选及加工工艺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茶叶消费市场,名优绿茶均由春茶制成,大量的夏茶和秋茶因为感官不佳、没有消费市场而被放弃采摘,造成了夏秋茶资源的大量浪费。速溶绿茶粉对生产原料品质的要求远低于名优绿茶,所以从经济效益与资源利用方面考虑选择夏秋茶作为速溶茶粉的生茶原料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夏季、秋季和冬季每月采摘的10种不同类型茶叶中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等化学成分进行测定与分析,找出各茶叶中化学成分随月份生长的变化规律,确定合适的采摘月份;以龙井43号干叶为原料,以茶多酚的浸出率为依据,借助真空耦合超声波辅助技术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超声功率、真空度等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设计试验确定提取方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得率、茶多酚含量为评价指标,对喷雾干燥中的进风温度、进料速度和茶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做了研究,并优化了速溶绿茶粉的喷雾干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1、10种不同类型茶叶在夏、秋、冬三季中各生化成分质量分数均表现出显着差异,且变化趋势存在差异,水浸出物质量分数为秋季(40.11%)>夏季(39.93%)>冬季(37.19%),茶多酚质量分数为夏季(17.61%)>秋季(15.92%)>冬季(11.09%),氨基酸质量分数为秋季(2.78%)>夏季(2.48%)>冬季(1.70%),咖啡碱质量分数为夏季(4.22%)>秋季(3.72%)>冬季(3.42%),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为夏季(4.04%)>秋季(2.83%)>冬季(1.43%),其中茶多酚、咖啡碱、可溶性糖总的变化趋势是夏季大于秋季,而水浸出物、氨基酸质量分数总的变化趋势则相反。2、从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进行分析,鲜叶茶样化学成分含量高于干叶茶样,一芽两叶化学成分含量高于四对叶,龙井43号化学成分含量高于平利山茶,高海拔1100m龙井43号干叶化学成分含量高于低海拔龙井43号干叶,即龙井43号鲜叶、平利山茶鲜叶、1100m龙井43号干叶等几种茶叶的化学成分含量较丰富,从资源利用率和茶叶品质两因素考虑可优选以上六种茶进行速溶绿茶粉的生产加工,冬茶不适宜进行茶制品加工。3、影响真空耦合超声波法提取率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功率>提取时间。真空耦合超声波辅助技术提取绿茶的最佳工艺参数确定为提取温度88℃、提取时间20min、提取功率49%(总功率800W)、料液比1:28,在此条件下,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率达到11.04%。4、影响速溶绿茶粉喷雾干燥得率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可溶性固形物>进风温度>进料速度,干燥最佳工艺参数确定为进风温度170℃、进料速度700mL/h、茶汤可溶性固形物25%。在此条件下速溶绿茶粉的得率为23.11%。影响速溶绿茶粉喷雾干燥茶多酚含量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可溶性固形物>进风温度>进料速度,最佳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170℃、进料速度700mL/h、茶汤可溶性固形物20%,在此条件下速溶绿茶粉中茶多酚含量为40.64%。
姚斌[5](2016)在《基于LabVIEW的变温控制系统研制及莲子热风变温干燥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农产品市场需求的不断提高,每年有大量的新鲜农产品及其附带产品流入市场。对于新鲜的农产品来说,其贮存和保鲜是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两大问题。由于缺少合适和及时的干燥工艺,全球每年将近有1/3的农产品损失。而干燥被视为农产品保存和加工的重要工艺,是保存农产品最古老,简单和广泛使用的方法。变温干燥以减少干燥时间、降低能耗、提高质量、便于操作为基本原则。根据物料处于不同干燥阶段,采取不同温度来实现物料干燥的方法,是对传统方法的改进。在众多的干燥技术中,变温干燥不仅简单、成本低,而且对农产品的品质有巨大改善。变温干燥是根据干燥过程中物料内部水分迁移阻力的变化及热敏成分对温度的要求,在不同的干燥阶段采用不同的干燥介质温度。它不仅能够大量的节省干燥过程中损耗的能量,而且还能够保证干燥产品的品质。在干燥过程中,为了解决温度的滞后性,时变性强,线性度差的问题,设计了一套精确的温度控制和采集系统。采用LabVIEW中的PID控制,模糊控制和模糊PID控制分别对温度进行相应的控制编程,得到Fuzzy-PID在系统温度调节控制中,能将输出温度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误差范围内,仅有?0.01℃的误差。具有很强的调节和适应能力,并且得到的温度曲线具有很高的鲁棒性。Fuzzy-PID对温度的调节控制最为出色。莲子干燥过程中,具有复杂的传热传质特性。为了更加客观的研究干燥过程莲子的特性变化和干燥效果,得出比较优化的分段变温干燥工艺参数,本试验设计了一套莲子变温干燥的试验控制系统装置。该装置主要由热风发生、加热、温度和流量测控、采集等系统组成。依据分段变温干燥试验要求,成功的完成了该系统的整体设计、安装及调试。该试验台能对热风温度和流量进行调节控制,并且具有在线传输试验数据等特点。为了提高莲子干燥品质、缩短干燥时间并降低能耗,采用恒温和分段变温两种干燥方式对单粒莲子进行了5090℃恒温和60(24h)–80℃变温热风干燥试验,研究莲子表观变化、复水性、干燥能耗及干燥曲线特性,计算不同干燥条件下的有效扩散系数和活化能。试验表明:在恒温干燥中,热风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短,而莲子的色泽、复水性等品质越差;在分段变温干燥中,干燥时间比60℃恒温条件下短、品质高,60(3h)–80℃变温干燥莲子的复水性优于60(2h)–80℃和60(4h)–80℃变温干燥,为169.41%,单位能耗比60℃恒温干燥减少了2033 kJ/g。根据菲克第二定律,得到莲子5090℃恒温干燥有效扩散系数变化范围为1.79×10-95.83×10-9 m2/s,60(24h)–80℃变温干燥平均有效扩散系数变化范围为2.97×10-92.44×10-9 m2/s。由Arrhenius方程建立有效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得到莲子水分活化能为28.33 kJ/mol。试验结果为莲子干燥工艺参数优化及干燥设备设计提供参考。
李斐[6](2014)在《果蔬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参数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果蔬干燥是农产品加工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目前,应用的各种果蔬干燥方法既有各自的优点,又有其不同的局限性。本文对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进行了对比试验;对香椿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参数进行了的优化试验;试验研究了动压与恒压及不同料盘对干燥时间和能耗的影响,以期寻求提高干燥品质、降低干燥能耗的方法、优化工艺参数的途径。论文研究内容及结论主要有:(1)对胡萝卜片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三种干燥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得出了这三种干燥方法对胡萝卜片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对胡萝卜片品质的影响最小,其次是真空干燥,热风干燥对胡萝卜片品质的影响最大。(2)采用回归正交方法用JDG-0.2真空冻干试验机进行了香椿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参数的优化试验,并利用统计软件SAS进行了数据处理,分析了试验过程中加热板温度、干燥室压强和物料尺寸对香椿冻干时间、冻干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板温度、干燥室压强和物料长度对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依次为:加热板温度>物料长度>干燥室压强;得出了香椿冻干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加热板温度为90℃,干燥室压强为75Pa,物料长度为8mm.。(3)以干燥能耗为试验指标,对动压与恒压及不同料盘进行了香蕉真空冷冻干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动压比恒压所需的时间少9s,能耗增加了0.01×105J,但无显着差异;孔盘比实盘所需的时间多7.6s,能耗增加了0.08×105J,但无显着性差异。
李敏[7](2013)在《魔芋葡甘露聚糖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的构建及体外释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然多糖魔芋葡甘露聚糖(KGM)安全、无毒、来源广泛、可生物降解,非常适合作为口服结肠靶向菌群触发型给药系统(OCDDS)的载体材料。木薯淀粉(CS)和蔗糖酯(SE)都是广西特色资源,属于绿色再生资源,将其作为缓释骨架片的辅料,既拓宽了它们的应用领域,又提高了其附加值。本文旨在尝试将KGM和CS复配制备复配溶胶和复配凝胶,探讨了KGM与CS的复配协同增效性。将KGM氧化产物(OKGM)与CS干热共混改性,研究了干热温度、干热时间、及CS含量对产物溶胀度和溶解性的影响,用现代分析方法对干热共混物进行热稳定性和表观形貌变化研究。将制得的干热共混物作为缓释骨架材料制备了缓释骨架片,探讨了其释药性能和释药机理。在此基础上,添加表面活性剂SE,考察SE不同HLB值对BSA骨架片和4-ASA骨架片的物理性质和释药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其释药机理。实验结果显示:KGM与CS复配可产生协同增效性,复配溶胶的粘度大于两者之和。KGM/CS复配溶胶的最佳条件是:多糖的总浓度3.0%,KGM/CS比值为3:7,溶胀温度80℃,pH7.0,溶胀时间30min,最优条件下的KGM/CS复配溶胶的粘度为41.391×103cp,透光率为7.339%。制备KGM/CS复配凝胶的最佳条件是:多糖浓度为4.0%,溶胀温度为90℃,凝胶时间30min,KGM:CS(w/w)为8:2,最优条件下的KGM/CS复配凝胶强度为130.74g,弹性为0.9865。将OKGM与CS在150℃,干热共混处理8h后产物具有高疏水性和低的溶胀度,不同淀粉含量的共混物的疏水性和溶胀度的高低顺序为:20%>30%>40%>10%。DSC分析结果表明KGM经氧化改性后热稳定性增加,OKGM干热共混改性后,CS含量为20%和30%的产物热稳定性增强,CS含量为10%和40%的产物热稳定性降低。SEM分析结果表明氧化改性后KGM颗粒表面变光滑,干热改性后淀粉颗粒被OKGM粘连。OKGM/CS骨架片经处方设计,筛选后得最佳处方为:干热共混材料中淀粉含量为20%的OKGM/CS用量为0.048g,甲基纤维素用量为0.048g,载药量为0.012g,硬脂酸镁用量为0.008g,压片压力为8kN。该处方下制备的骨架片初始释放度小,持续释放时间长,骨架片T50为6.75h,MDT值为6.33h,T90为12.92h。骨架片的释放是以骨架溶蚀为主,部分骨架片同时伴随有药物扩散的双重释药机制。骨架片中添加蔗糖酯后改善了骨架片的物理性质和释药性能,蔗糖酯HLB值的增加,延缓影响越小,对于难溶性药物4-ASA具有同样的缓释效果和规律。加入蔗糖酯后的骨架片中药物的释放是通过骨架的溶蚀作用完成的。
张慧娟[8](2013)在《天然野菊花香料的制备工艺研究》文中指出野菊花又名山野菊、路边菊、野黄菊、苦薏等,为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及西南各省,生于山坡、荒野、路边。其花具有极佳的药用保健功效和极高的饮用价值,野菊花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降压、增加冠脉血流量、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等作用。菊花一直以其清爽宜人的香气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我国着名的饮用菊花,但是菊花茶等野菊花相关食品高温杀菌后会产生不良异味,这严重影响菊花深加工产品的开发与推广。由于野菊花资源极其香气的特殊性及其化学成分的复杂性,目前市场上几乎没有高品质的合成香精出现,而国内的一些采用传统方法制得的野菊花香料不但没有解决野菊花香气不稳定的问题,而且大多存在有毒溶剂残留、香气强度不够等隐患问题而难以达到食品行业的应用要求。本研究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野菊花香气成分进行提取,分别对夹带剂种类及其添加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及分离条件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从而考查其对萃取产物得率及品质的影响,从而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工艺参数。对野菊花SFE油浸膏采用分子蒸馏的方法进一步精制,除去对香气没有贡献的大分子物质,制备出香气香味逼真、强度高的野菊花精油,研究确定了分子蒸馏的最佳工艺及操作条件。采用喷雾干燥微胶囊化技术对SFE油浸膏进行包埋制粉,制备出品质稳定性优良、天然的野菊花粉末香料,并研究确定了最佳包埋壁材及其用量、乳化工艺参数、喷雾干燥工艺参数等工艺条件。采用乙醇溶解-冷冻解析法除去野菊花SFE油浸膏中所含的蜡质,制备出天然野菊花液体香料,研究确定最佳除蜡工艺。最后通过GC-MS鉴定出野菊花精油的化学成分,确定具有野菊花特殊的香味物质,同时证明了超临界CO2萃取在野菊花香气提取上优越性。本研究所得野菊花香料的原料均为天然野菊花朵花,萃取分离方法为纯物理技术,工艺过程加入的试剂药品也为食用级别产品,最终产品只有或没有食用级别的溶剂残留,因此所得的野菊花香料绿色健康,堪称天然野菊花香料,同时符合现代社会追求食品添加剂天然化的趋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曹泽辉[9](2013)在《黑龙江省建三江地区稻谷产业链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逐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稻米产业也逐步由“解决温饱”向优质大米和深加工两端迈进,一些深加工的投资在湖南、江西、湖北、辽宁等地集体涌现。事实经验证明稻谷产业的高附加值时代在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点阶段之后才能出现,那么当这个经济发展水平带动稻谷产业向高附加值阶段迈进的机遇来临的时候,在中国稻米产业链逐步成型,并向两端分化(日韩模式和泰国模式为两端各自的代表)的过程中,对于某个具体的区域而言,如何进行产业的细分选择,就成为一个大的战略问题。本文以黑龙江省建三江地区样本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首先,尽管全球稻谷供给量近年来呈小幅增加之势,但是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以及饲料加工工业的发展,对稻谷的需求也不断上涨,世界稻谷的供求正由“供求宽松”到“供求趋紧”方向发展。深加工产品与优质稻米的市场空间稳步提升。中国稻谷产业与世界稻谷产业的趋势相一致,除此之外,自身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1)资本约束与技术瓶颈成为稻谷产业深加工的主要障碍,(2)产业集中度低引发恶性竞争,且无法达到规模经济;(3)稻谷深加工产品的市场接受度较低。第二,通过数据查询、访谈等手段,本文获取了稻谷产业链各个环节价值产出、以及各环节要素需求的系统结构,在这个基础上,对比国内稻谷产业尤其是黑龙江省建三江地区的稻谷产业,提取了黑龙江省建三江地区稻谷产业在价值产出与要素需求上的缺失环节。第三,在模拟消费系统和生产系统的均衡后,得到了产业链细分产业选择的理论模型,这一理论模型具体运用到稻谷产业链中,为其产业链构建提供理论指导。第四,在三江平原稻谷产业链的竞争力分析中,利用SWOT框架对黑龙江省建三江地区自然地理、经济基础、要素禀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五,按照前述研究工作的结论,依照循环经济的原则,本文认为黑龙江省建三江地区稻谷产业链的定位应该是打造成具有区域主导能力、具备全国影响力的粳稻种植、加工、贸易、研发“四个中心”。在产品定位上:以“绿色”、“有机”大米为基础,进一步提升寒地水稻品质,同时按照投资回报率比较,围绕稻米产业链精深加工全面展开。即根据自身条件,在细分产业选择模型下,两端都要有,两端都要硬。总体目标是通过五年的努力,“十二五”末期建三江水稻加工量要实现400万吨,销售收入超百亿元。同时,测算了建三江地区稻谷产业链循环经济概念下的效益。第六,通过访谈调研、理论提炼等提出了稻谷产业发展在政策、资本、人才、技术、品牌、招商等方面的路径选择。
郭树国[10](2012)在《人参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参数试验研究》文中提出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是集真空科学、低温工程、流体技术、控制工程、传热传质和动力工程于一体的综合技术工艺,在食品、药品、生物制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真空冷冻干燥过程是在低温和真空条件下进行的传热传质过程,因此干燥过程时间长,能耗大,干燥速率低,生产成本高。本论文在分析真空冷冻干燥机理的基础上,以人参为研究对象,探讨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工艺参数对干燥特性的影响,为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对人参进行干燥加工提供指导。在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对真空冷冻干燥特点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因素较为全面的新二维真空冷冻干燥模型,使模型的理论计算更接近实际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为真空冷冻干燥的机理分析和热控制提供了理论参考。采用美国产Q200DSC差示扫描量热仪,在升温速率和降温速率为10℃/min的条件下测得常压状态下人参的共晶点温度和共熔点温度分别为-16℃和-0.05℃。利用电阻测定法测量了真空状态下人参共晶点温度为-15℃,与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得的共晶点温度吻合。测量结果为真空冷冻干燥过程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利用FLUENT软件模拟分析了干燥室加热板与物料上表面之间的空间温度场分布,物料离上加热板越近,获得的热能就越多,干燥所需的时间就越少。物料边缘的温度梯度较中心部位大,所以物料的边缘部分获得的能量相对于中心部分来说更多,因此更容易干燥。利用ANSYS软件模拟分析了人参切片在预冻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温度场模拟数据与试验实测数据基本相符,为准确判断冻结结束时间提供了参考。研究了平行平板间辐射传热的过程及状态,推导辐射传热过程中有效能和最大有效能热传输效率时的最佳接收温度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在稳态传热时接收板温度最佳值与材料表面性质无关,两平行板间空间的温度场分布不均匀,接收板中心点的温度高于边缘处的温度,温度梯度随两平行板辐射距离的减小而增加。因此,为提高物料受热均匀性,应增加冻干物料与加热板间的距离。应用ANSYS软件模拟分析了在分段函数加热曲线、抛物线型加热函数、指数型加热函数、有理函数加热曲线四种不同加热方式下人参切片内部各点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分段型加热函数使人参切片升温最快。分析结论为加速干燥速率以达到节能目的提供了依据。应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试验建立了人参切片厚度、加热温度和干燥室压强与干燥速率、生产率和面积收缩率之间关系的回归方程,利用非线性优化方法,对三个回归方程分别进行优化求解,得出优化工艺参数。当人参切片厚度取值为4.8mm、加热板温度取值为50.4℃、干燥室压强取值为48.7Pa时,干燥速率具有最大值1.56h-1。当人参切片厚度取值为3mm、加热板温度取值为60℃、干燥室压强取值为80Pa时,单位面积干燥生产率具有最大值111.7g/h·m2。当人参切片厚度取值为12mm、加热板温度取值为40℃、干燥室压强取值为40Pa时,切片面积收缩率具有最小值9﹪。利用BP神经网络理论对真空冷冻干燥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能较精确的模拟真空冷冻干燥过程。采用人参切片干燥正交试验结果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后,对真空冷冻干燥工艺条件进行了预测和优化,预测值与试验实测值的相对误差较小,表明用BP神经网络理论模拟真空冷冻干燥过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二、冷冻干燥在糖品深加工上的应用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冷冻干燥在糖品深加工上的应用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木材冷冻干燥的应用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木材冷冻预处理 |
2 木材冷冻干燥的应用 |
3 木材冷冻干燥特性研究 |
4 木材冷冻干燥机理研究 |
5 结语 |
(2)低聚果糖浆液热力干燥过程中热质传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背景 |
1.2 低聚果糖 |
1.2.1 低聚果糖简介 |
1.2.2 低聚果糖的生产现状 |
1.2.3 低聚果糖理化性质与功能 |
1.2.4 低聚果糖的应用现状 |
1.3 低聚果糖干燥方法 |
1.4 真空带式干燥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适用性研究 |
1.4.2 传热传质研究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条件 |
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3.1 干燥曲线测定 |
2.3.2 图像拍摄 |
2.3.3 浓度(含水率)测量 |
2.3.4 干燥过程中物料表面温度测量 |
2.4 参数计算 |
2.4.1 低聚果糖浆液含水率计算 |
2.4.2 低聚果糖浆液干燥速率计算 |
2.4.3 糖度(浓度)换算 |
2.5 沸点计算 |
2.6 承料带特性测量 |
3 干燥特性与传热传质分析 |
3.1 传热传质理论分析 |
3.1.1 沸腾传热理论 |
3.1.2 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理论 |
3.2 常压干燥特性 |
3.2.1 初始浓度对干燥特性影响 |
3.2.2 加热温度对干燥特性影响 |
3.2.3 干燥过程物料的温度与沸点 |
3.2.4 低聚果糖浆液干燥气泡行为 |
3.2.5 常压干燥传热传质分析 |
3.3 真空干燥特性 |
3.3.1 温度对干燥特性的影响 |
3.3.2 压力对干燥特性影响 |
3.3.3 干燥过程中物料温度与沸点 |
3.3.4 干燥过程中物料的气泡行为 |
3.3.5 真空条件下传热传质分析 |
3.4 沸腾干燥段的水分蒸发量 |
3.4.1 沸腾传热阶段多元回归模型 |
3.4.2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不同干燥方式下低聚果糖产品品质对比 |
4.1 实验设备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不同干燥方式下产品水分含量对比 |
4.2.2 不同干燥方式下产品速溶性比较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3)基于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受体反应定向合成低聚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右旋糖酐蔗糖酶 |
1.1.1 右旋糖酐蔗糖酶的来源 |
1.1.2 右旋糖酐蔗糖酶的结构功能 |
1.1.3 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机制 |
1.2 右旋糖酐蔗糖酶受体反应 |
1.2.1 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反应的类型 |
1.2.2 右旋糖酐蔗糖酶受体分子的种类及结构 |
1.3 右旋糖酐蔗糖酶受体反应产物的性质、生理功能及研究现状 |
1.3.1 低聚糖的性质、生理功能及研究现状 |
1.3.2 右旋糖酐的性质、功能及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1.4.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右旋糖酐蔗糖酶受体反应产物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种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培养基配制 |
2.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右旋糖酐蔗糖酶的分离及纯化 |
2.2.2 右旋糖酐蔗糖酶酶活力的测定 |
2.2.3 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产物检测方法的建立 |
2.3 结果讨论与分析 |
2.3.1 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单底物蔗糖的样品检测结果 |
2.3.2 右旋糖酐蔗糖酶受体催化反应的样品检测结果 |
2.3.3 右旋糖酐的校正曲线 |
2.3.4 色谱柱的各标准曲线及检出限 |
2.3.5 重复性及精密度实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不同受体反应的规律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试剂和菌株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培养基与试剂的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底物的专一性实验 |
3.2.2 右旋糖酐蔗糖酶不同受体反应体系的构建 |
3.2.3 色谱检测条件 |
3.2.4 各指标的计算公式 |
3.2.5 傅立叶红外光谱表征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底物蔗糖的特异性 |
3.3.2 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葡萄糖受体反应的研究 |
3.3.3 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麦芽糖受体反应的研究 |
3.3.4 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乳糖受体反应的研究 |
3.3.5 右旋糖酐蔗糖酶不同受体的催化过程及最佳受体物质的筛选 |
3.3.6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酶法受体反应合成过程的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2 菌种与主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1.4 培养基与主要试剂的配制 |
4.2 实验方法 |
4.2.1 试剂的配制 |
4.2.2 右旋糖酐酶酶活力的测定 |
4.2.3 右旋糖酐酶的专一性实验 |
4.2.4 双酶法催化单底物蔗糖反应体系的构建 |
4.2.5 双酶法受体反应体系的构建 |
4.2.6 色谱检测条件 |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右旋糖酐酶作用底物的专一性实验 |
4.3.2 双酶法催化单蔗糖合成产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变化规律 |
4.3.3 不同反应体系的对比研究 |
4.3.4 双酶法受体反应体系产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变化规律 |
4.3.5 双酶酶活比及供受体比例对产物产量及得率、供受体转化率的影响 |
4.3.6 双酶法受体反应中产物分子量变化的动力学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速溶绿茶粉原料优选及加工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夏秋茶简介 |
1.1.1 夏秋茶品质现状 |
1.1.2 夏秋茶生产开发现状 |
1.2 速溶茶简介 |
1.2.1 速溶茶的应用 |
1.2.2 速溶茶传统加工流程图 |
1.3 速溶茶加工工艺研究现状 |
1.3.1 原料的选择 |
1.3.2 提取 |
1.3.3 干燥 |
1.4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速溶茶粉原料的优选 |
2.1 试验材料 |
2.1.1 样品 |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样品制备 |
2.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茶叶原料化学成分总体特征研究 |
2.3.2 不同类型茶叶原料的化学成分特征 |
2.3.3 不同类型茶叶适制性分析 |
2.3.4 速溶绿茶粉茶叶原料选择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真空耦合超声波提取茶叶工艺优化 |
3.1 试验材料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真空耦合超声波设备 |
3.2.2 真空耦合超声波提取茶叶的单因素试验 |
3.3 真空耦合超声波提取结果与分析 |
3.3.1 真空耦合超声波提取单因素试验结果 |
3.3.2 真空耦合超声波提取响应面试验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速溶绿茶粉喷雾干燥工艺优化 |
4.1 试验材料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主要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喷雾干燥工艺的单因素试验 |
4.2.2 喷雾干燥正交优化试验 |
4.2.3 速溶绿茶粉得率的测定 |
4.2.4 速溶绿茶粉茶多酚的测定 |
4.3 喷雾干燥结果与分析 |
4.3.1 喷雾干燥单因素试验结果 |
4.3.2 喷雾干燥正交试验结果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基于LabVIEW的变温控制系统研制及莲子热风变温干燥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农产品变温干燥工艺方式 |
1.2.1 分段变温干燥技术 |
1.2.2 分段变温干燥原理和技术特点 |
1.2.3 分段变温干燥优势及存在问题 |
1.2.4 分段变温干燥研究进展 |
1.3 变温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
1.3.1 虚拟仪器在变温控制中的应用 |
1.3.2 变温控制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变温控制技术在干燥中的应用 |
1.4 课题来源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LabVIEW的热风变温控制系统设计 |
2.1 引言 |
2.2 LabVIEW系统的控制过程与形式 |
2.3 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的原理及特点 |
2.3.1 PID控制原理及特点 |
2.3.2 模糊控制的原理及特点 |
2.3.3 模糊PID控制设计的过程 |
2.4 模糊PID控制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2.4.1 模糊PID控制器的结构 |
2.4.2 模糊PID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
2.4.3 模糊PID控制器的误差设置 |
2.5 温度采集及温度控制时间程序设计 |
2.5.1 温度采集程序设计 |
2.5.2 温度变化时间设置程序 |
2.6 温度控制程序设计 |
2.6.1 程序前面板设计 |
2.6.2 程序后面板设计 |
2.6.3 程序设计的整体优化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莲子分段变温干燥试验装置 |
3.1 引言 |
3.2 莲子热风分段变温干燥试验台 |
3.2.1 莲子热风分段变温干燥试验装置的工作原理 |
3.2.2 分段变温热风干燥试验台 |
3.3 莲子分段变温干燥温度采集和控制系统 |
3.3.1 温度传感器 |
3.3.2 信号调理 |
3.3.3 温度采集与控制仪器 |
3.3.4 温度信号输出控制系统 |
3.3.5 热风加热系统 |
3.3.6 莲子热风干燥室 |
3.4 热风流量控制计 |
3.5 称重数据采集传输装置 |
3.6 其它实验设备 |
3.6.1 热风恒温干燥箱 |
3.6.2 莲子称重电子天平 |
3.6.3 能耗测量电表 |
3.6.4 高压风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莲子热风分段变温干燥试验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2.3 计算方法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莲子干燥表观形态 |
4.3.2 莲子干燥品质及能耗 |
4.4 莲子热风干燥特性 |
4.4.1 莲子热风恒温干燥曲线 |
4.4.2 莲子热风分段变温干燥曲线 |
4.4.3 有效扩散系数 |
4.4.4 活化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纵横向课题 |
致谢 |
(6)果蔬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参数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果蔬干燥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2 胡萝卜片三种干燥方法的对比试验 |
2.1 试验材料、仪器设备与试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1.2 试验方法 |
2.2 干燥工艺参数分析及试验操作 |
2.2.1 热风干燥工艺参数分析及试验操作 |
2.2.2 冷冻干燥工艺参数分析及试验操作 |
2.2.3 真空干燥工艺参数分析及试验操作 |
2.3 试验指标测定与试验结果 |
2.3.1 物料初始含水量的测定 |
2.3.2 干燥时间和能耗的对比 |
2.3.3 体积收缩率的对比 |
2.3.4 复水比的对比 |
2.3.5 干燥比的对比 |
2.3.6 色泽的对比 |
2.3.7 感官指标的对比 |
2.4 小结 |
3 香椿冷冻干燥工艺参数优化试验 |
3.1 试验设计 |
3.1.1 试验因素与水平的选取 |
3.1.2 试验方案的确定 |
3.2 试验设备和材料 |
3.2.1 主要仪器和设备 |
3.2.2 试验材料 |
3.3 试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
3.3.1 试验过程水分变化 |
3.3.2 试验数据处理 |
3.4 小结 |
4 不同压力形式及物料盘对冷冻干燥影响的试验 |
4.1 试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4.2 试验设计 |
4.3 试验操作过程 |
4.4 试验数据处理 |
4.4.1 恒压试验及其数据处理 |
4.4.2 动压试验及其数据处理 |
4.4.3 孔盘试验及其数据处理 |
4.5 试验结果分析 |
4.5.1 动压和恒压对干燥能耗的对比分析 |
4.5.2 孔盘和无孔盘对干燥能耗的对比分析 |
4.6 小结 |
5 结论 |
6 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7)魔芋葡甘露聚糖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的构建及体外释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 |
1.1.1 结肠解剖特性与生理学特点 |
1.1.2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的分类 |
1.2 魔芋葡甘露聚糖 |
1.2.1 葡甘露聚糖的结构及其特性 |
1.2.2 葡甘露聚糖作为缓控释材料的改性研究 |
1.2.3 葡甘露聚糖及其衍生物在缓控释材料中的应用 |
1.3 淀粉及其与其他多糖的共混研究进展 |
1.4 蔗糖酯及其在医学领域的研究 |
1.5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魔芋葡甘露聚糖/木薯淀粉复配溶胶、凝胶性能分析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材料 |
2.1.2 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KGM/CS复配溶胶 |
2.2.2 KGM/CS复配凝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KGM/CS复配溶胶性能 |
2.3.2 KGM/CS复配凝胶性能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氧化葡甘露聚糖/木薯淀粉共混干热改性研究 |
3.1 材料与设备 |
3.1.1 材料 |
3.1.2 设备 |
3.2 方法 |
3.2.1 OKGM的制备 |
3.2.2 OKGM/CS共混干热改性 |
3.2.3 结构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各因素对OKGM取代度影响规律研究 |
3.3.2 OKGM/CS共混干热改性样品的制备 |
3.3.3 结构的表征 |
3.4 小结 |
第四章 OKGM/CS结肠靶向骨架片的制备及药物释放研究 |
4.1 材料与设备 |
4.1.1 材料 |
4.1.2 设备 |
4.2 方法 |
4.2.1 共混结肠靶向骨架片的制备 |
4.2.2 模型药物BSA标准曲线的绘制 |
4.2.3 片剂内药物含量的测定 |
4.2.4 BSA体外释放度的测定 |
4.2.5 药物释放数据模型拟合 |
4.2.6 体外药物释放实验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骨架片的制备 |
4.3.2 骨架片中BSA的体外释放研究 |
4.3.3 骨架片中BSA的释药特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蔗糖酯对OKGM/CS结肠靶向骨架片的制备及药物释放的影响 |
5.1 材料与设备 |
5.1.1 材料 |
5.1.2 设备 |
5.2 方法 |
5.2.1 含蔗糖酯的OKGM/CS骨架片的制备 |
5.2.2 模型药物标准曲线的绘制 |
5.2.3 骨架片物理性质的测定 |
5.2.4 模型药物BSA、4-ASA释放度的测定 |
5.2.5 红外光谱(ATR-FITR) |
5.2.6 骨架片药物释放特性研究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蔗糖酯的理化性质 |
5.3.2 红外图谱(ATR-FITR) |
5.3.3 BSA为模型药物的研究 |
5.3.4 4-ASA为模型药物的研究 |
5.3.5 OKGM/CS/SE骨架片中BSA和4-ASA的释药特性 |
5.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创新之处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天然野菊花香料的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野菊花的研究进展 |
1.1.1 研究概述 |
1.1.2 主要成分 |
1.2 天然香料的研究现状 |
1.2.1 概述 |
1.2.2 化学组成 |
1.2.3 提取方法 |
1.2.4 存在的问题难题 |
1.2.5 发展前景 |
1.3 主要技术概述 |
1.3.1 超临界 CO_2萃取技术 |
1.3.2 分子蒸馏技术 |
1.3.3 膜分离技术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目标 |
1.5 立项意义 |
第二章 野菊花香气成分的超临界 CO_2萃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仪器及试剂 |
2.1.3 装置及工艺流程简介 |
2.1.4 单因素试验方法 |
2.1.5 放大试验 |
2.1.6 产物评测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原料粒度对萃取结果的影响 |
2.2.2 夹带剂种类对萃取结果的影响 |
2.2.3 夹带剂添加量对萃取结果的影响 |
2.2.4 萃取压力对萃取结果的影响 |
2.2.5 萃取温度对萃取结果的影响 |
2.2.6 萃取时间对萃取结果的影响 |
2.2.7 分离温度对萃取结果的影响 |
2.2.8 分离压力对萃取结果的影响 |
2.2.9 放大试验结果 |
2.3 小结 |
第三章 野菊花精油的制备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仪器 |
3.1.2 分子蒸馏装置及操作介绍 |
3.1.3 分子蒸馏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一级蒸馏温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3.2.2 一级蒸馏冷凝温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3.2.3 进料速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3.2.4 刮膜转速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3.2.5 二级蒸馏温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3.2.6 二级蒸馏冷凝温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试验意义 |
3.3.2 分子蒸馏精制野菊花油浸膏的最佳工艺条件及结果 |
第四章 天然野菊花粉末香料的制备 |
4.1 野菊花香料微胶囊化的意义 |
4.2 喷雾干燥微胶囊化方法简介 |
4.2.1 微胶囊化分类 |
4.2.2 原理 |
4.2.3 工艺描述 |
4.2.4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
4.3 材料与方法 |
4.3.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4.3.2 试验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壁材的筛选 |
4.4.2 乳化工艺的确定 |
4.4.3 固形物含量对香料微胶囊结果的影响 |
4.4.4 芯壁材比例对香料微胶囊的影响 |
4.4.5 喷雾干燥工艺的确定 |
4.5 小结 |
第五章 天然野菊花液体香料的制备 |
5.1 实验概况 |
5.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5.1.2 野菊花液体香料制备的意义 |
5.1.3 野菊花液体香料制备工艺流程 |
5.2 野菊花液体香料制备实验 |
5.2.1 实验方法 |
5.2.2 分析测试方法 |
5.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野菊花香气成分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6.1.2 野菊花精油 GC-MS 实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结论、研究特色与展望 |
结论 |
研究特色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黑龙江省建三江地区稻谷产业链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 |
1.3.1 稻谷产业链要素需求与价值产出分析 |
1.3.2 稻谷产业链产业演进与细分产业选择模型 |
1.3.3 黑龙江省建三江地区要素禀赋、地理区位等竞争力判别分析 |
1.3.4 稻谷产业链循环经济发展路径 |
1.3.5 黑龙江省建三江地区稻谷产业链要素供给与政策创新路径分析 |
1.4 研究方法 |
1.4.1 系统分析方法 |
1.4.2 模型推理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产业链研究综述 |
2.2 国内产业链与稻谷产业链研究综述 |
2.2.1 国内产业链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稻谷产业链研究综述 |
2.3 国内循环经济研究综述 |
2.3.1 国外循环经济研究综述 |
2.3.2 国内循环经济研究综述 |
3 黑龙江省建三江地区要素禀赋与竞争力分析 |
3.1 自然地理条件 |
3.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3.1.2 自然环境条件 |
3.2 经济现状 |
3.2.1 经济总量 |
3.2.2 现代农业与稻谷产业现状 |
3.2.3 工业化建设 |
3.3 社会发展现状 |
3.3.1 稻谷生产科技实力较强 |
3.3.2 人力资源亟待大力开发 |
3.3.3 公共服务满足基本需求 |
3.3.4 农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
3.4 竞争力SWOT分析 |
3.4.1 优势分析(S) |
3.4.2 劣势分析(W) |
3.4.3 机遇分析(O) |
3.4.4 挑战分析(T) |
4 稻谷产业基本特征、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
4.1 稻谷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 |
4.2 稻谷产业特征及产品体系 |
4.2.1 稻谷产业特征 |
4.2.2 稻谷加工层次 |
4.2.3 加工产品体系 |
4.2.4 国内外稻谷产业关联产品表 |
4.3 世界稻谷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4.3.1 世界稻谷分布 |
4.3.2 世界稻谷生产分析 |
4.3.4 世界稻谷消费分析 |
4.4 中国稻谷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4.4.1 稻米生产与消费 |
4.4.2 我国稻米产业发展趋势 |
4.5 中国稻米产业存在的问题 |
4.5.1 以初级加工为主导的加工体系面临挑战 |
4.5.2 资本约束与技术瓶颈成为稻谷产业深加工的主要障碍 |
4.5.3 产业集中度低引发恶性竞争,且无法达到规模经济 |
4.5.4 稻谷深加工产品的市场接受度较低 |
4.6 黑龙江省建三江地区稻谷产业发展的政策背景 |
4.6.1 国家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视保证了粮食产业的长期发展前景 |
4.6.2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创建是建三江农业发展的重大利好 |
4.6.3 针对农垦地区的改革创新将极大地释放农垦系统发展活力 |
4.6.4 黑龙江“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推动建三江再上台阶 |
5 稻谷产业价值产出与要素需求系统结构 |
5.1 稻谷产业价值产出分解 |
5.2 稻谷产业资本要素需求链分解 |
5.3 稻谷产业技术要素需求链分解 |
5.4 稻谷产业人力资源要素需求链分解 |
5.5 黑龙江省建三江地区稻谷产业价值要素需求链中缺失环节 |
5.5.1 价值产出缺失环节 |
5.5.2 资本要素紧缺环节 |
5.5.3 技术要素紧缺环节 |
6 稻谷产业链细分产业选择与演进的一般模式 |
6.1 稻谷产业细分产业选择模型 |
6.1.1 模型背景阐述 |
6.1.2 模型假设 |
6.1.3 消费系统描述 |
6.1.4 生产系统描述 |
6.1.5 生产系统与消费系统均衡及均衡结果分析 |
6.1.6 产业均衡组织模式的决定——各种外生因素对均衡结果的影响 |
6.1.7 报酬递增的匹配技术 |
6.1.8 模型结论与对黑龙江省建三江地区细分产业选择的启示 |
6.2 稻谷产业链细分产业选择与演进的模式选取 |
6.2.1 泰国模式 |
6.2.2 日韩模式 |
7 黑龙江省建三江地区稻谷产业链定位、方向与细分产业选择 |
7.1 黑龙江省建三江地区稻谷链产业战略定位 |
7.1.1 产业地位定位 |
7.1.2 稻谷产业链产品定位 |
7.1.3 稻谷产业对建三江经济发展的贡献定位 |
7.2 黑龙江省建三江地区稻谷产业链发展目标 |
7.2.1 黑龙江省建三江地区稻谷产业链总体目标 |
7.2.2 黑龙江省建三江地区稻谷产业链具体目标 |
7.3 黑龙江省建三江地区稻谷产业链总体思路 |
7.3.1 抓整合、上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 |
7.3.2 将“技术创新”作为精深加工的突破口 |
7.3.3 释放体制机制活力,构建高效管理团队 |
7.3.4 完善稻谷产业配套服务和质检体系 |
7.4 黑龙江省建三江地区稻谷产业发展模式 |
7.4.1 以传统加工为基础,做好“提质”与“品牌”两大文章 |
7.4.2 传统加工与精深加工两条腿走路 |
7.5 黑龙江省建三江地区稻谷产业链细分产业选择 |
7.5.1 稻壳的综合利用 |
7.5.2 糙米的深加工 |
7.6 黑龙江省建三江地区稻谷产业链“循环经济”效应分析 |
8 黑龙江省建三江地区稻谷链发展目标的实现方案 |
8.1 政策保障方案 |
8.1.1 完善经开区管委会行政职能 |
8.1.2 采用政企混合型的管理模式 |
8.1.3 统筹经开区与各农场、地方政府的关系 |
8.1.4 成立经开区专家顾问委员会 |
8.1.5 贴心营造保姆式服务环境 |
8.1.6 优化项目建设服务与管理 |
8.2 资本累积方案 |
8.2.1 投融资体系现状分析 |
8.2.2 资本供需与资本缺口预测 |
8.2.3 系统解决方案 |
8.3 人力资源方案 |
8.3.1 制定领军人才引进政策 |
8.3.2 完善产业工人培训体系 |
8.3.3 实行市场化的用人机制 |
8.3.4 建立人才开发服务体系 |
8.4 技术进步方案 |
8.4.1 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推进水稻品种改良工作 |
8.4.2 强化水稻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
8.4.3 加强科研单位与企业的横向联合 |
8.5 招商创新方案 |
8.5.1 招商领域与招商对象 |
8.5.2 招商措施 |
8.6 品牌建设方案 |
8.6.1 制作鲜明的形象广而告之 |
8.6.2 建设好稻谷园区官方网站 |
8.6.3 多渠道建立品牌营销体系 |
9 结论 |
9.1 结论简述 |
9.2 本文创新点 |
9.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件:粮食主产区调研部分记录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10)人参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参数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的发展状况 |
1.2.1 国外冷冻干燥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 |
1.2.2 我国冷冻干燥技术的发展 |
1.3 真空冷冻干燥研究的关键问题分析 |
1.3.1 物料物性及测量方法研究 |
1.3.2 冻干过程理论数学模型研究 |
1.3.3 优化冻干工艺的研究 |
1.3.4 真空冷冻干燥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
1.4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真空冷冻干燥过程理论分析 |
2.1 真空冷冻干燥工艺流程 |
2.1.1 物料前处理 |
2.1.2 预冻阶段 |
2.1.3 升华阶段 |
2.1.4 解吸阶段 |
2.1.5 后处理 |
2.2 真空冷冻干燥数学模型分析 |
2.2.1 真空冷冻干燥数学模型的建立 |
2.2.2 真空冷冻干燥模型的数值解法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冻干室内温度场分布模拟研究 |
3.1 冻干室空间温度场研究 |
3.1.1 Fluent 简介 |
3.1.2 冻干箱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 |
3.1.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2 人参切片预冻温度场研究 |
3.2.1 ANSYS 有限元软件简介 |
3.2.2 人参切片温度场模拟 |
3.3 两平行平板间辐射换热的模拟计算 |
3.3.1 辐射换热的基本定律 |
3.3.2 两平行板辐射换热模拟 |
3.3.3 两平行板辐射换热试验 |
3.4 人参切片干燥温度场的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人参切片真空冷冻干燥试验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4.2 人参物性参数的测量 |
4.2.1 共晶点温度测定 |
4.2.2 导热系数的测定 |
4.2.3 密度的测定 |
4.2.4 人参含水量的测定 |
4.3 试验指标 |
4.3.1 质量干燥速率 |
4.3.2 单位时间生产率 |
4.3.3 面积收缩率 |
4.4 干燥结束的判断 |
4.5 干燥室压强对试验指标的影响 |
4.5.1 干燥室压强对干燥速率的影响 |
4.5.2 干燥室压强对单位时间生产率的影响 |
4.5.3 干燥室压强对人参切片面积收缩率的影响 |
4.6 加热板温度对试验指标的影响 |
4.6.1 加热板温度对人参干燥速率的影响 |
4.6.2 加热板温度对单位时间生产率的影响 |
4.6.3 加热板温度对人参切片面积收缩率的影响 |
4.7 人参切片厚度对试验指标的影响 |
4.7.1 切片厚度对人参干燥速率的影响 |
4.7.2 切片厚度对单位时间内生产率的影响 |
4.7.3 切片厚度对面积收缩率的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5 人参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参数优化 |
5.1 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试验 |
5.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5.3 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影响规律分析 |
5.3.1 单因素效应分析 |
5.3.2 交互作用效果分析 |
5.3.3 因素主次顺序分析 |
5.4 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参数的优化 |
5.4.1 目标函数的确定 |
5.4.2 约束条件确定 |
5.4.3 优化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真空冷冻干燥过程神经网络模拟研究 |
6.1 人工神经网络 |
6.1.1 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 |
6.1.2 人工神经网络的功能 |
6.2 人工神经网络建模研究 |
6.2.1 BP 神经网络的设计 |
6.2.2 BP 神经网络优化模型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着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科研获奖 |
四、冷冻干燥在糖品深加工上的应用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木材冷冻干燥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 靳宏辉,刘洪海. 家具, 2021(05)
- [2]低聚果糖浆液热力干燥过程中热质传递研究[D]. 王丹丹.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3]基于右旋糖酐蔗糖酶催化受体反应定向合成低聚糖的研究[D]. 黄双霞. 广西大学, 2019(01)
- [4]速溶绿茶粉原料优选及加工工艺优化[D]. 万颖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5]基于LabVIEW的变温控制系统研制及莲子热风变温干燥试验研究[D]. 姚斌. 南昌航空大学, 2016(01)
- [6]果蔬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参数试验研究[D]. 李斐. 山西农业大学, 2014(03)
- [7]魔芋葡甘露聚糖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的构建及体外释放研究[D]. 李敏. 广西大学, 2013(03)
- [8]天然野菊花香料的制备工艺研究[D]. 张慧娟.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4)
- [9]黑龙江省建三江地区稻谷产业链发展研究[D]. 曹泽辉.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5)
- [10]人参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参数试验研究[D]. 郭树国. 沈阳农业大学,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