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中的无标记修辞声调和标点符号

古汉语中的无标记修辞声调和标点符号

一、无标志反问语气与古文标点(论文文献综述)

曹雨杨[1](2020)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文中提出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据碳14年代测定为战国中晚期,文字风格主要为楚系。经整理,2010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内容包含《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武王之志(金縢)》《皇门》《祭公之顾命(祭公)》《楚居》等九篇;2011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内容包含《系年》一篇;2012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内容包含《说命上》《说命中》《说命下》《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等八篇;2013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内容包含《筮法》《别卦》《算表》等三篇;2015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内容包含《厚父》《封许之命》《命训》《汤处於汤丘》《汤在啻门》《殷高宗问于三寿》等六篇;2016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内容包含《郑武夫人规孺子》《管仲》《郑文公问太伯(甲、乙)》《子仪》《子产》等五篇;2017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内容包含《子犯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越公其事》等四篇。本文主要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的三十六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对简文中一些未能解决、讨论较多的疑难字词进行串联集释,收集各家观点以及研究成果,同时对诸家观点尽量客观分析并补充自己的意见,下编在归纳总结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简文进行重新校注,力求反应当下学界的研究成果。限於篇幅,本论文仅选择《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部分。

尚洲洋[2](2020)在《留学生古代汉语教材中语法教学重点研究 ——以留学生常见教材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语法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因此古汉语的语法教学对学生而言就更加重要,本文参考教材所出现的语法点讲解都比较系统、简单易懂,但是在语法教学过程中什么样的内容应该划为重点,什么样的内容只需要作为拓展部分,需要教师能准确地界定。以检索语法重点为出发点,将《古代汉语》(徐版)、《汉语纵横·古代汉语》和《今用古代汉语》中出现的语法项根据复现次数进行逐一地筛选,以此区分教学语法范畴和应用语法范畴。本篇论文从教材编排、重点词法和重点句法三个方面为依托展开研究,将教材语法依照复现情况项分为重点、次重点和非重点。按照语法点的重要程度提供合适的教学策略和灵活的教学方法,为开展留学生的语法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改变以往留学生古汉语教学过程中内容不确定、目的不明确的问题,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又能让学生提高对学习古汉语课程的信心。本文在第四章结合前两章筛选的语法教学重点,以教学重点为例论述应该如果高效的开展语法教学,并结合海外教学期间教授HSK5级和6级学生的经历,从海外现代汉语教学的反馈出发,并以教学重点为契机,解析古汉语语法和现代汉语语法之间的借鉴关系。建立在学以致用的原则上,从学生的真实水平出发,为教师提供改进建议并实现古汉语语法教学对学生汉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正向引导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书面语写作能力。笔者希望以教学重点为启发,为语法教学筛选语法重点的同时也为教师更好地开展语法教学提供借鉴。

杨绪丽[3](2019)在《基于全国高考试题分析的文言文翻译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文言文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文言文翻译则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文言文试题中所占比例最高,难度也最大。从近几年高考文言文的试题来看,翻译一直是考查的重点,分值基本为10分,占文言文试题的50%。在文言文教学中,文本翻译也成为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然而由于文言文行文简练,“文”“言”分离,生僻词数量多、用法灵活,在实际教学中,翻译教学的效果始终不太理想。关于文言文教学和高考文言文试题的研究很多,但是很少有研究者从文言文翻译的视角出发,到高考试题中去分析总结这一考点的考查特点。通过采用文献研究、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从考点的分类解析及考查特征等方面分析近五年全国高考文言文翻译试题,可以看出该题的考查具有一定的规律。同时依据高考考查的知识点,找出考点与文言文翻译教学的契合之处。此外对参与2014-2018年全国高考的部分考生展开问卷调查,并访谈部分一线高中语文教师,了解高中阶段文言文翻译教学的现状,依据当前存在的问题为文言文翻译教学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策略。以高考文言文翻译试题为切入点,可以出该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等知识点,这些考点与高中文言文翻译教学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文言文翻译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忽略高考与教材内容的联系;二是缺乏对文言文翻译考点的认识;三是文言文语法知识薄弱等。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重视教材的指导作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更应该做到“文”“言”并重,不要忽略语言的整体性。这些教学策略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具系统性、针对性,进而提高文言文翻译教学的效率。

冯娜[4](2016)在《《龙图耳录》谚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评书是一种具有白话性质的说唱文学,是口语性质极强的宝贵语料,尤其是像《龙图耳录》这样的说书的记录本,语言通俗易懂,包含丰富的谚语。《龙图耳录》是研究谚语的可靠的语料,但这类的语料鲜有人重视。研究《龙图耳录》有助于将口语研究拓展到评书类的研究,并且有利于谚语的收集和相关辞书的编纂等。第一章分析了《龙图耳录》中谚语的语法结构;第二、三章从语义和修辞角度对谚语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分析了谚语的语篇功能;第五章运用模因论探讨谚语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龙图耳录》中谚语的语法结构十分丰富,主要以单句型为主,复句型次之;单句型主要是主谓句型,所占比例84.7%。复句和紧缩句型都以偏正型为主;多重复句型主要是二重复句型为主。谚语的语法结构具有相对固定性,同一条谚语在书中存在着多种变体,《龙图耳录》中具有变体的谚语大概有繁简并存、口语性强、来源多样,异体并存的特点。《龙图耳录》中的谚语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有着自己特殊的类别,如武侠精神类、公案例律类。谚语语义有双层性,具有了深层意义的谚语不代表舍弃了浅层义,二者是可以同时并存的。《龙图耳录》谚语运用的修辞格是十分丰富的,一共使用了12种辞格。其中对偶最多、对比次之。运用“语篇言语块”理论对谚语语篇单位内部的组合方式、语义关系以及在语篇中的分布和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谚语在使用中常常带有引进谚语的提示语如“俗话说”、“俗话说得好”、“俗语”、“俗语(儿)说”、“俗语说的”、“俗言”、“俗言说得好”、“所谓”等,《龙图耳录》有180条谚语,共有245条例句,其中有提示语的共有83条,无提示语的有163条。具有口语色彩的提示语,比重达96.4%。其中表示判断和评价的提示语“真是/果然是”占39.8%,比重最大,这与评书语体有关,评书人经常化身局外人对故事情节或人物行为点评,才出现了如此高的比例。谚语语篇块由三部分组成,即谚语本身、前项、后项。谚语在具体使用时常常两条或多条谚语同时出现,以达到增强判断,增加论据,互相补充说明的语用效果。前项或后项与谚语之间的语义联系具有推论、因果、转折、并列、顺承关系。《龙图耳录》中没有谚语语篇块处于篇首、篇尾、或标题的显着位置的情况,皆是处于非显着的篇中人物对话或说书人的叙述语言中。谚语语篇块的语用作用有提出建议,劝告或说服他人,评价或引出新话题,证实观点。其中评价功能运用最多,这与评书语体有关;劝告、说服、建议功能也十分突出,这与谚语具有知识性、劝诫性、教育性的本质有关。《龙图耳录》中谚语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引自前代典籍或民间传说;一种是引自当时的民间口语。谚语变体产生途径大致有五种:一、形式套用,尝试使用模因论来解释变体丰富的原因;二、句式变化;三、语词替换,包含有雅俗之变、程度由浅入深、文化意义词更替、同音词替换;四、结构变化,包含有简化、繁化和调整顺序三种形式;五、语义演变。通过对《龙图耳录》中谚语的溯源,比对大量相关辞书,发现7条谚语可以提前到《龙图耳录》时代,并补充了辞典失收的条目,这有利于谚语的收集和辞典的编撰。

王书凯[5](2016)在《八部古代汉语教材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对比研究》文中认为通论研究是古代汉语教材研究的重点。但目前关于古代汉语教材通论的个案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我们将对当前国内较为通行的八部古代汉语教材通论进行比较分析。文字通论、词汇通论、语法通论是古代汉语教材通论的基础部分,通过对八部古代汉语教材三个部分的知识点统计整理以及对共现知识点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文字通论、词汇通论、语法通论编写的一般经验,呈现古代汉语教材通论的大体面貌,同时分析各共现知识点在不同教材中的优劣得失,为教材通论的编写提供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文章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等内容,并对学界在古代汉语教材通论方面做的研究进行综述。第二章对八部古代汉语教材各自的文字通论、词汇通论和语法通论的知识点进行分述,概述八部教材在这三个方面的异同,并通过表格的形式展现出来。第三章到第六章为对比研究,分别就八部教材文字、词汇和语法进行具体描述和系统比较。第七章提出了古代汉语教材通论文字、词汇、语法部分编写的参考性建议。

韩晓云[6](2015)在《《太平经》因果类复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古汉语复句研究是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仅有少数论文有所涉及,而且鲜有比较系统的理论和专着。《太平经》作为我国中古早期的一部重要作品,书中包含了许多具有东汉时期特征的口语,能够较好地反映东汉时期语言的发展和使用情况,是研究中古早期语言的一部重要典籍和珍贵语料。本文以邢福义先生提出的复句三分系统为理论依据和指导,对《太平经》中的因果类复句进行穷尽统计、分类和描述,并将其与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进行历时比较,较为全面地总结出《太平经》中因果类复句的特点,以期为中古复句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材料。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太平经》及其相关的研究情况,并对邢福义先生的复句理论、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及相关语料、体例等作简单介绍;第二部分则是对《太平经》因果类复句的详细描写,具体分为五个章节,分别对《太平经》中的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目的复句、推断复句进行详尽地分类描写;第三部分主要从因果、假设、条件、目的四个方面对《太平经》中的紧缩句进行描写;第四部分则主要从关联词语使用的角度将《太平经》与今文《尚书》、《颜氏家训》、《红楼梦》等进行纵向的历时比较,发现《太平经》中因果类复句类型基本完备,分句句式多样;关联词语数量众多、表达形式丰富,且双音节关联词语和词组大量出现,但又有明显的过渡性和不稳定性。这种特点的形成与《太平经》的作者、其所产生的时代、着作目的以及汉语的复音化均有一定的关系;第五部分为结论,总结《太平经》因果类复句的特点和论文撰写中的不足及一些后续研究设想。

褚大庆[7](2013)在《《东文选》文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中国学者对于朝鲜—韩国学研究涉及了传统“四库”学中“经、史、子”三大门类,唯独其中的“集”类探讨尚属刚刚起步。《东文选》共收录辞、赋、诗、诏敕、教书、制诰、册、批答、表、笺、启、状、露布、檄书、箴、铭、颂、赞、奏议、劄子、文、书、记、序、说、论、传、跋、致语、辨、对、志、原、牒、议、杂着、策题、上梁文、祭文、祝文、疏、道场文、斋词、青词、哀词、诔、行状、碑铭、墓志、词、读、别纸、手简等五十二种文体,以及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排律、七言律诗、七言排律、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六言绝句、六言律诗等十种次诗体。概括地说,’《东文选》在“诗”分类上的谬误较少,仅有三条两个方面,即词误为诗,以及古体诗与近体诗混淆。相比而言,在“文”体方面则对存在较多错误,诸如标题、格式、内容等方面几乎都有,甚至还有包装伪造的文体——“上书”,这是需要纯粹的文本研究者加以注意的问题。《东文选》的文体编排总体上以“韵体之文——散体之文——散韵结合体之文”的顺序来排列。诗体按照“古体-律诗-绝句”的顺序排列。具体的文体作品排列并非完全按照作者集中统一的顺序,有的是按照某种题材内容,其中较为独特的是诗体中唱和诗的排列顺序是和韵诗位于原作之前;《东文选》序、跋所体现出来的文体意识以儒家的文道观为核心,强调“背六经之文非贯道之文”、“道寓于文辞”、“不涉不经之语”的文体创作原则,主张“代各有文,文各有体”的文体发展的观点,指出了“文法汉、诗法唐”的文体标准,以及佛教典籍和史书撰写等具体要求,等等。诸多文体意识鲜明而集中地体现在《东文选》的文体分目与编排及作家的选定上。《东文选》的文体渊源可谓转益多师,既有中国诗文总集等文献之远源,又有本土史书与诗文别集之近流。在文体渊源上,普遍认为《昭明文选》对《东文选》影响巨大。通过深入地比较分析,《东文选》与《昭明文选》相同的文体有十六种,基本相同的文体有六种。在最大限度上二者文体相似度也不到50%。二者各自专列文体分别有二十六种和十七种。《昭明文选》对于史书仅选录了“综辑辞采”、“错比文华”的为数不多的论、赞。而《东文选》则大量地选录了史书中“词理醇正”、“有补治教”的表、书、疏。在具体文体上,《昭明文选》以楚辞、汉赋和六朝骈文占有相当的比重,诗歌则多选对偶严谨的颜延之、谢灵运等人作品。《东文选》以表、笺、记和疏占有较大比重。诗歌则多选对偶和对仗的律诗,还包括相当数量的排律。可见上述论断是值得商榷的。相比之下,《唐文粹》、《宋文鉴》、《元文类》对《东文选》的编纂原则,文体与编排有很大影响。比如:《东文选》和《唐文粹》均收录了赋、颂、赞、文、论、议、铭、记、箴、书、序、传十二种文体,文体编排上,赋均列为诗前,二者均以儒家文学观为文体的中心思想;《东文选》与《宋文鉴》均以“赋-诗-文”的顺序结构全书,诗歌部分均以“古-律-绝”的顺序排列,在诗体上均收录了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附六言)、七言绝句等七种诗体,此外还有三种杂体诗文体一致,即八音体、回文体和集句体。二者有二十二种文体一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收录“题跋”和“上梁文”文体的诗文总集恰恰是《宋文鉴》;《东文选》与《元文类》的文体编选原则均为有补于世俗和政治教化,二者在分目上有多达二十六种文体一致,也就是说二者有半数以上的文体相同。此外,诸如《文心雕龙》、《史记》、《后汉书》等文献典籍的影响则多为润物细无声式的。相比而言,其本土史书别集等的影响则是具体鲜明的。《东文选》十篇诗文引自《三国史记》,即五言古诗一首,五言绝句一首,表两篇,奏议两篇,书四篇。有二十三篇诗文引自《高丽史》,即七言古诗三首,诏敕一篇,露布一篇,檄书一篇,奏议十六篇,书简一篇。其中一个鲜明的特征是隐去了两位新罗君王的名号。而对个人别集则有意识地加以吸收和选择。诸如,摒弃了郑道传《三峰集》中的“词”和“乐章”两种文体,选录了权近《阳村集》中的“青词”,以及将《东国李相国集》所载诗歌进一步划分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排律、五言绝句、七言律诗、七言排律、七言绝句等八种次诗体,将其卷十九“杂着”类中的“口号”改为“致语”,将“诔词”和“诔书”合二为一为“诔”,“偈”、“韵语”、“语录”和“榜文”未被收录,等等。《东文选》卷三所收录的《次倪谦雪霁登楼赋》为景泰元年(1459)朝鲜朝文臣申叔舟与明朝使臣倪谦诗文唱和最早的文献记录。其诗赋唱和均依据明太祖洪武八年颁布的《洪武正韵》,申叔舟与倪谦等明朝使臣在诗文唱和时如此注重音律,意在试图通过唱和的实践,探寻用刚刚创制不久的《训民正音》将这一韵书译介的可行性。《东文选》文体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和陶辞”、《潇湘八景》题画诗和“假传”等三种文体上。

方文增[8](2011)在《现代汉语感叹行为语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考察了现代汉语感叹行为。感叹行为是言语行为的一种,说话人说出一些言语,首要的目的是表达自身主观感受,抒发内心的情感。语言中有情感的因素,人也有表达自身情感的需要。一般而言人说出的任何一句话都不纯然是客观的,都会带上或多或少的主观感受和情感因素。但是以表达说话人主观情感为首要目的的感叹行为,却是说话人在有表情需要时最好的选择。感叹行为以感叹句为最直接的语言手段,同时也包括其他句类,特别是反诘句和祈使句,非常容易带上强烈的感情,完成感叹行为。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四点。第一,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考察感叹行为的本体,包括定义、构成要素和分类问题;第二,考察感叹句的功能定义、形式边界、语调特征、语境因素以及抒情方式;第三,分类考察间接感叹行为的形式、规约性、语境条件、语力手段与功能特征;第四,考察感叹行为的功能系统以及感叹句间接完成指令行为、讽刺行为的条件和功能。

刘娅琼[9](2010)在《汉语会话中的否定反问句和特指反问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否定反问句和特指反问句为研究对象。“否定反问句”指的是带有“不、没”等否定词的是非问形式反问句,主要包括“不是…(吗)”“不/没…(吗)”“没看见/听见…(吗)”等,本文根据其句法表层形式将之称为否定反问句。“特指反问句”指的是采用特指问形式的反问句,具体来说,指句子中含有疑问代词,不是用来征询信息的,而是表达与该句字面肯否定形式相反的断言——原句S1中的疑问代词由某个带有存在量词的名词或谓词短语来替换,形成S2,特指反问句表达与S2相反的断言。本文认为反问句采用了问句形式,它表达与句子字面肯否定形式相反的断言。本文在会话分析理论、功能主义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主观性)、语义学、语用学等理论的指导下,设计了“反问句使用环境”的研究框架,即从反问句所在话轮中的位置及其在序列结构(主要是触发反问句的言行和对反问句的回应等)考察反问句使用的语言环境;从会话参与者之问地位的高低考察反问句使用时的人际环境;从反问句针对的情境语义信息内涵考察反问句使用的场景环境;等等。在详尽考察语料中反问句使用环境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反问句的话语功能主要在于表达说话人不同程度的负面事理立场。并根据说话人使用反问句的负面程度高低、是否直接针对听者或他人、对方言行是否影响言者等因素,把反问句表达的负面事理立场四分为:提醒、意外、反对、斥责。所谓“负面事理立场”,指说话人对事物、行为的不合理性做出的判断。语料考察发现,否定反问句所针对的情况基本都是已知或可及性信息,因此认为反问句不是用来传递命题信息而是传递非命题信息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从交际行为来看,在使用否定反问句时,说话人提及了对方应知信息,让对方注意到自己的言行忽视了该信息,或提示对方应激活某些应知信息。从这个角度看,否定反问句构成的是一个带有责过性质的言语评断行为,因此可以说它在整体上表达了说话人对听话人的负面事理立场。而对特指反问句来说,大多数都是因为对方或他人做出了有悖于常识或事实的言行而使用的。而且七成的特指反问句都重复或部分重复了对方或他人的语句或者以代词指称或语言表述对方行为。(剩下的未(部分)重复对方或他人语句的特指反问句,基本都是针对对方或他人行为的,即对方或他人未发出语句)说话人重复或部分重复对方或他人的语句或者指称对方行为等构成特指反问句,旨在表明自己对对方言行的立场。具体地说,是想表明对方的言行与事实或常识不符。从这个角度来说,特指反问句就是说话人对对方或他人言行合理性的判断,这正是事理立场的表现。由此可以认为特指反问句和否定反问句一样,在整体上表达了说话人对听话人的负面事理立场。反问句的使用环境和话语功能因反问句结构类型和语料的差异而有不同的表现。论文依次考察了否定反问和特指反问句在自然会话、影视对白中的使用环境和话语功能。在考察反问句使用环境时,本文发现不同语料中反问句的使用环境有同有异。其中相同之处有:反问句主要使用于较为熟悉的、地位平等的参与者之间;反问句通常都是请对方激活某应知信息,进而认识到自己言行中的疏忽或不合理的;大多数反问句具有直接触发语,换言之,反问句通常具有针对性;个别没有针对性的反问句多数起到提供背景、推进话题、转移话题等作用。关于不同语料中不同反问句使用环境的特殊之处,主要体现在反问句在话轮中的位置、地位较低的参与者使用反问句的频率、反问句回应形式(认同式、延迟式、知悉式、其他类、他人回应、无回应等)的差异等。在考察不同语料中两类反问句表达言者立场的情况时,论文发现:就否定反问句而言,自然会话中“提醒”最多(六成以上),“斥责”最少(2%左右);而影视对白中,“提醒”最多(59%),“斥责”次之(19%)。单从“斥责”立场的出现频率来看,影视对白是自然会话的数倍。就特指反问句而言,自然会话中“反对”最多(四成以上),“提醒”次之(三成左右),“斥责”最少(不足一成);而影视对白中,情景喜剧与电影对白不同:情景喜剧“提醒”最多(40%),“反对”次之(32%),“意外”最少(10%);电影对白中,“斥责”最多(41%),“提醒”次之(33%),“意外”最少(7%)。这些结果表明,特指反问句表达的言者立场负面程度高于否定反问句,影视对白中反问句表达的言者立场负面程度高于自然会话。这与两种反问句的成因以及影视对白语料的娱乐性质有关。论文专节讨论了两类反问句在自然会话和影视对白中表现的差异,并指出这些使用环境或话语功能的差异,应该归于反问句的话语功能——表达言者负面事理立场及其社会效应——和影视对白的表演性质,后者使得影视对白中的语句受到准备性、动作性、娱乐性、时限性等影响。语料分析表明,否定反问句和特指反问句在使用上体现出功能和形式的差别:首先,特指反问句的负面程度高于否定反问句。换言之,在礼貌程度上,特指反问句比否定反问句低一点。这在两种反问句的句法形式中可以找到答案:否定反问句表达的意思是与原句字面相反的断言,即一个肯定形式的断言;而特指反问句表达的意思是否定其预设,即否定一个带有存在量词的命题,换言之,特指反问句表达的是一个空集,也就是说特指反问句表达的命题没有外延。从交际的角度来看,让对方通过自己的语句得出一个肯定断言与一个没有外延的命题,礼貌程度显然不同。其次,在语句形式上,“具有直接触发语”的特指反问句多数重复或部分重复了前文的语句,未重复前文语句的特指反问句一般是由对方或他人行为触发而使用的,句中多以代词指称或以语言表述这些行为。而否定反问句没有这一特点。上述两个差别影响到具体场景下说话人对反问句形式的选择。本文共分为8个部分。其中第1部分为汉语反问句研究综述;第2部分介绍本文的理论方法、研究对象和语料来源;第3部分考察自然口语中的否定反问句;第4部分考察影视对白中的否定反问句;第5部分考察自然口语中的特指反问句;第6部分考察影视对白中的特指反问句;第7部分比较两类反问句在自然口语与影视对白中的差异;第8部分为结语。

黄皇[10](2008)在《“三言”否定句否定标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否定句是汉语中最常用的一类句子,它形式多样、功能复杂,一直以来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对否定句的界定为:第一,内容上,否定句作为一个整体应表达否定判断;第二,否定句应有形式方面的标记。只有同时满足了形式、内容这两方面的要求,才可以断定一个句子是否是否定句。文本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否定句的否定标记进行了尝试性研究。其中,将显性否定标记分为十类二十五词;将隐性否定标记分为三类十四种。通过显性否定标记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三言”有一个相当庞大且接近完整的否定词系统,各个词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共同完成否定的任务;而通过隐性否定标记,主要是疑问词标志反问句表达否定意义一类句子的分析描写,我们可以知道,反问最基本的功能是表否定,它与否定词的作用是相通的,功能上的一致性,使否定词与反问成为汉语中最主要的否定形式。“三言”否定句的语用含义主要有六种:(1)劝说、劝禁类;(2)催促、命令类;(3)埋怨、责骂类;(4)贬斥、嘲讽类;(5)申辩、反驳类;(6)拒绝、谦让类。“三言”否定句的结构类型与语用含义之间的结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同一结构类型的否定句可以体现多种语用含义;同一语用含义又可以由多种结构类型的否定句来体现。“三言”否定句的特点与现代汉语相比有许多共同点,但也存在一些差异。在以后的几百年中,否定句系统内部不断变更、调整,向现代汉语过渡,从而最终形成现代汉语否定句系统。

二、无标志反问语气与古文标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标志反问语气与古文标点(论文提纲范文)

(1)《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前言
上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节 《尹至》
        第二节 《尹诰》
        第三节 《程寤》
        第四节 《保训》
        第五节 《耆夜》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第七节 《皇门》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第九节 《楚居》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节 《系年》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节 《说命上》
        第二节 《说命中》
        第三节 《说命下》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第五节 《芮良夫毖》
        第六节 《良臣》
        第七节 《祝辞》
        第八节 《赤 之集汤之屋》
下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释文校注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释文校注
        第一节 《尹至》
        第二节 《尹诰》
        第三节 《程寤》
        第四节 《保训》
        第五节 《耆夜》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第七节 《皇门》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第九节 《楚居》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释文校注
        第一节 《系年》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释文校注
        第一节 《说命上》
        第二节 《说命中》
        第三节 《说命下》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第五节 《芮良夫毖》
        第六节 《良臣》
        第七节 《祝辞》
        第八节 《赤(?)之集汤之屋》
附录一:全文全称简称对照表
附录二:引用文献及简称
附录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论着知见录
    凡例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尹至》篇知见录
        《尹诰》篇知见录
        《程寤》篇知见录
        《保训》篇知见录
        《耆夜》篇知见录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篇知见录
        《皇门》篇知见录
        《祭公之顾命(祭公)》篇知见录
        《楚居》篇知见录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存目)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存目)
    综论知见录(存目)

(2)留学生古代汉语教材中语法教学重点研究 ——以留学生常见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发展趋势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留学生古汉语教材概述
    第一节 教材选文出处情况
        一、先秦时期
        二、汉—晋时期
        三、唐—宋时期
        四、明—清时期
    第二节 教材内容设计情况
        一、选文体裁
        二、语法知识扩展
        三、文化常识
        四、练习设计
第二章 留学生古汉语词语教学重点
    第一节 代词和助词
        一、人称代词
        二、指示代词
        三、助词“之”
    第二节 介词和连词
        一、介词“于”
        二、介词“以”
        三、介词“为”“与”
        四、连词“而”
        五、连词“则”
    第三节 副词
        一、程度副词和范围副词
        二、时间副词和情态副词
        三、否定副词
    第四节 古汉语词类活用现象
        一、名词的词类活用
        二、动词的词类活用
        三、形容词的词类活用
        四、指示代词“者”“所”
第三章 留学生古汉语句法教学重点
    第一节 判断句
        一、“....者,....也”
        二、“....者,....”
        三、“....,....也”
        四、无标志判断句
    第二节 被动句
        一、“于”字句
        二、“为”字句
        三、“为.....所”句
        四、“被”字句
    第三节 疑问句
        一、疑问代词
        二、疑问副词
        三、疑问语气词
    第四节 双宾句
        一、给予义
        二、教示义
    第五节 古汉语的倒装用法
        一、主谓倒装
        二、宾语前置
        三、介宾倒装
第四章 以教学重点为延伸展望语法教学
    第一节 留学生古汉语语法教学注意事项
        一、区分国内外古汉语语法教学的差异
        二、古汉语语法教学需要建立联系
        三、古汉语语法教学能把握区别
        四、古汉语语法教学设计应易懂且可拓展
    第二节 留学生古汉语语法教学的教学影响
        一、能训练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兴趣和提高学习动机
        三、帮助学生认识古今汉语语法的演变
        四、提高学生现代汉语的理解能力
    第三节 留学生古汉语语法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原文讲解与体现交际价值相结合的策略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策略
        三、古今汉语语法对比相结合的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基于全国高考试题分析的文言文翻译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与价值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全国高考文言文翻译试题探析
    2.1 全国高考文言文翻译考点解析
        2.1.1 全国高考文言实词的考查
        2.1.2 全国高考文言虚词的考查
        2.1.3 全国高考特殊句式的考查
    2.2 全国高考文言文翻译试题的考查特点
    2.3 关于全国高考文言文翻译试题的思考
第3章 全国高考文言文翻译试题与教学的联系
    3.1 全国高考考点与新课程改革的契合
    3.2 全国高考考点与人教版教材的契合
        3.2.1 全国高考考点和教材文本的契合
        3.2.2 全国高考考点和教材习题的契合
    3.3 全国高考考点与语文能力培养的契合
第4章 全国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策略研究
    4.1 全国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情况调查
        4.1.1 调查对象及内容
        4.1.2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2 全国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存在问题
        4.2.1 忽视教材内容的导向作用
        4.2.2 缺乏文言文翻译知识点的认识
        4.2.3 缺少文言文基础知识与学习兴趣
    4.3 全国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策略
        4.3.1 立足教材,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4.3.2 掌握技巧和方法,提高文言文翻译准确率
        4.3.3 “文”“言”并重,重视语言的整体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B 2014-2018 年全国高考文言文翻译试题
附录 C 高考文言文翻译答题情况调查问卷及数据分析
附录 D 2014-2018 年全国高考文言文翻译试题多义词
附录 E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文言文的通假字
附录 F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文言文的古今异义词
附录 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文言文的固定句式
致谢

(4)《龙图耳录》谚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龙图耳录》其书及其研究现状
    二、谚语的界定及其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龙图耳录》谚语语法结构
    第一节 语法结构类型
        一、单句型
        二、复句型
        三、紧缩句型
        四、多重复句型
    第二节《龙图耳录》谚语语法结构的相对固定性
        一、语词替换
        二、语词省略
        三、并列复句中的分句省略
        四、增加言语内容
        五、反向仿拟
        六、形式套用
第二章 《龙图耳录》谚语语义研究
    第一节 语义内容的分类
        一、行业谚
        二、武侠精神
        三、公案律例
        四、婚姻家庭
        五、道德修养
        六、民间风俗
        七、动物习性
        八、季节气候
    第二节 浅层义与深层义
        一、只具有浅层义的谚语
        二、具有双层意义的谚语
第三章 《龙图耳录》谚语修辞研究
    第一节 语音修辞
        一、谚语的节拍
        二、谚语的押韵
        三、谚语的平仄
    第二节 词语修辞
        一、同义词与反义词相辅相成
        二、词语色彩的调配
    第三节 句式修辞
        一、短句和整句
        二、肯定句和否定句
    第四节 辞格
        一、对偶
        二、对比与映衬
        三、比喻和比拟
        四、反问与设问
        五、回环和顶真
第四章 《龙图耳录》中谚语语篇功能
    第一节 谚语语篇块的提出及其构成方式
        一、谚语语篇块的提出
        二、《龙图耳录》中谚语的提示语
        三、谚语语篇块内部的构成方式
    第二节 谚语语篇块内部的语义关系
        一、推论关系
        二、因果关系
        三、转折关系
        四、并列关系
        五、顺承关系
    第三节 谚语语篇块的篇章分布
        一、谚语语篇块单独出现
        二、多个谚语语篇块共同出现
    第四节 谚语语篇块的语用功能
        一、建议功能
        二、劝告、说服功能
        三、评价功能
        四、引出新话题功能
        五、证实观点功能
第五章 《龙图耳录》谚语的来源和发展演变
    第一节 谚语的来源
        一、引自当时的民间口语
        二、出自前代书面文献
    第二节 谚语的发展演变
        一、形式套用
        二、句式变化
        三、语词替换
        四、结构变化
        五、语义演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5)八部古代汉语教材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古代汉语教材选题缘起、研究对象与研究目标
    第二节 古代汉语教材通论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八部教材通论概况
    第一节 八部教材通论通论概况分述
    第二节 八部教材通论构成异同概况
第三章 八部教材文字通论的比较
    第一节 汉字起源方面的比较
    第二节 汉字形体演变方面的比较
    第三节 汉字构造方面的比较
    第四节 古书用字方面的比较
    第五节 俗字方面的比较
第四章 八部教材词汇通论的比较
    第一节 古汉语词汇特点方面的比较
    第二节 单音词与复音词方面的比较
    第三节 单纯词与合成词方面的比较
    第四节 同义词辨析方面的比较
    第五节 反义词方面的比较
    第六节 古今词义异同方面的比较
    第七节 本义与引申义方面的比较
    第八节 词义的分类方面的比较
第五章 八部教材语法通论的比较(上)
    第一节 数词和量词方面的比较
    第二节 副词和代词方面的比较
    第三节 介词和连词方面的比较
    第四节 助词和叹词方面的比较
    第五节 语气词方面的比较
    第六节 词头和词尾方面的比较
    第七节 兼词方面的比较
    第八节 词类活用方面的比较
第六章 八部教材语法通论比较(下)
    第一节 语序方面的比较
    第二节 判断句方面的比较
    第三节 被动句方面的比较
    第四节 其他方面的比较
第七章 八部教材通论文字、词汇、语法的改进建议
结语
附录 1 王本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各知识点统计
附录 2 郭本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各知识点统计
附录 3 蔡本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各知识点统计
附录 4 洪本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各知识点统计
附录 5 荆本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各知识点统计
附录 6 胡本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各知识点统计
附录 7 蒋本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各知识点统计
附录 8 董本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各知识点统计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太平经》因果类复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太平经》及其语言研究概况
        1.2.1 关于《太平经》
        1.2.2《太平经》的语言研究
    1.3 关于复句
        1.3.1 复句的定义、划分原则及其分类
        1.3.2 古代汉语复句的研究概况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 本文所选用的版本、材料的选取及相关的体例
        1.5.1 选用版本
        1.5.2 相关体例说明
2《太平经》因果类复句
    2.1《太平经》表因果关系的复句
        2.1.1 单重因果复句
        2.1.2 多重因果复句
        2.1.3 句内小层次因果复句
        2.1.4 因果复句的特点
    2.2《太平经》表假设关系的复句
        2.2.1 单重假设复句
        2.2.2 多重假设复句
        2.2.3 句内小层次假设复句
        2.2.4 假设复句的特点
    2.3《太平经》表条件关系的复句
        2.3.1 单重条件复句
        2.3.2 多重条件复句
        2.3.3 句内小层次条件复句
        2.3.4 条件复句的语义特点
    2.4《太平经》表目的的复句
        2.4.1 单重目的复句
        2.4.2 多重目的复句
        2.4.3 句内小层次目的复句
    2.5《太平经》表推断的复句
        2.5.1 单纯推断复句
        2.5.2 多重推断复句
        2.5.3 句内小层次推断句
3《太平经》因果类紧缩句
    3.1 因果紧缩句
        3.1.1 无标因果紧缩句
        3.1.2 有标因果紧缩句
    3.2 假设紧缩句
        3.2.1 无标假设紧缩句
        3.2.2 有标假设紧缩句
    3.3 条件紧缩句
        3.3.1 无标条件紧缩句
        3.3.2 有标条件紧缩句
    3.4 目的紧缩句
        3.4.1 无标目的紧缩句
        3.4.2 有标目的紧缩句
4《太平经》因果类复句及其关联词语的历时比较
    4.1 因果类复句的比较
    4.2 因果类复句关联词语的比较
        4.2.1 关联词语词性角度的比较
        4.2.2 关联词语音节角度的比较
        4.2.3 关联词语搭配角度的比较
        4.2.4 关联词语功能角度的比较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太平经》因果类复句类型统计表
附录B 部分汉语论着中复句归类情况对比表
附录C 《太平经》部分句子标点商榷
附录D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东文选》文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3. 研究的范围及方法
第一章 《东文选》的文体特征
    1.1 “文体”一词的涵义及中、韩学者的阐述
    1.2 《东文选》文体分目概览
    1.3 《东文选》文体的基本特征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疑问
第二章 《东文选》的文体意识
    2.1 序跋所体现出来的文体意识
        2.1.1 《东文选》总序的文体意识
        2.1.2 《东文选》所载书序的文体观
        2.1.2.1 《东文选》所载书序概况
        2.1.2.2 《东文选》所载书序所体现的文体观
        2.1.3 《东文选》跋所体现的文体观
    2.2 《东文选》文体分目与编排上体现的文体意识
        2.2.1 《东文选》“诗”、“文”体分目特征
        2.2.1.1 《东文选》“诗”体分目特征 #
119
        2.2.1.2 《东文选》“文”体分目特征
        2.2.2 《东文选》“诗”、“文”体划分上的谬误
        2.2.2.1 《东文选》“诗”体谬误举隅
        2.2.2.2 《东文选》“文”体谬误举隅
    2.3 《东文选》文体编排的特征与谬误
        2.3.1 《东文选》“文”体编排的特征
        2.3.2 《东文选》“文”体编排中的谬误
    2.4 作者选定所展现的文体意识
        2.4.1 《东文选》文体作者特征
第三章 《东文选》的文体渊源
    3.1 《东文选》与中国诗文集的渊源
        3.1.1 《东文选》与《昭明文选》的关联
        3.1.1.1 中、韩古代相关文献记载
        3.1.1.2 二者的文体分目特征与异同
        3.1.2 《东文选》与《唐文粹》的比较
        3.1.3 《东文选》与《宋文鉴》的比较
        3.1.4 《东文选》与《元文类》的比较
        3.1.5 《东文选》与《唐音》的关联
    3.2 《东文选》与其它中国文献典籍的关联
        3.2.1 《文心雕龙》
        3.2.2 《史记》
        3.2.3 《后汉书》
        3.2.4 《文章体式》
    3.3 《东文选》文体与韩国历史文献的关联
        3.3.1 对《三国史记》的征引
        3.3.2 对《高丽史》的征引
    3.4 《东文选》文体与韩国诗文选集的关联
        3.4.1 《三峰集》
        3.4.2 《阳村集》
        3.4.3 《春亭集》
        3.4.4 《东国李相国集》
        3.4.5 《东文萃》
        3.4.6 《奎华名选》
第四章 《东文选》文体的文学特征
    4.1 累句工律:《东文选》集句诗创作源流及用韵考
        4.1.1 林惟正其人及有关文献记载
        4.1.2 集句诗的涵义、源头及其中、韩学者的评价
        4.1.3 《东文选》集句诗创作源流及用韵
    4.2 情孚道合:《雪霁登楼赋》唱和版本及用韵考
        4.2.1 申叔舟生平及其与倪谦诗文唱和概况
        4.2.2 《雪霁登楼赋》唱和原文
        4.2.3 《雪霁登楼赋》唱和版本及用韵
第五章 《东文选》文体的影响
    5.1 “和陶辞”
    5.2 《潇湘八景》题画诗
    5.3 假传
第六章 《东文选》文体成因探析
    6.1 历史政治的影响
        6.1.1 《训要十条》、《时务二十八条》的政治哲学思想的影响
        6.1.2 科举制的设立及相关规定的影响
        6.1.3 朱子学对文体创作的影响
    6.2 几位重要的中国文人及其作品的影响
        6.2.1 陶渊明
        6.2.2 李白
        6.2.3 杜甫
        6.2.4 白居易
        6.2.5 苏轼
        6.2.6 黄庭坚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主持或参与的项目
致谢

(8)现代汉语感叹行为语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汉语感叹句研究综述
    1.2 言语行为理论回溯
    1.3 本研究的准备
第2章 感叹行为的本体
    2.1 感叹行为的定义
    2.2 感叹行为的构成要素
    2.3 感叹行为的分类
    本章小结
第3章 直接感叹行为研究
    3.1 直接感叹行为的语言形式
    3.2 直接感叹行为的语境因素
    3.3 感叹句抒情方式研究
    本章小结
第4章 间接感叹行为研究
    4.1 陈述感叹行为考察
    4.2 疑问感叹行为考察
    4.3 指令感叹行为考察
    4.4 感叹行为同其他言语行为的关系考察
    本章小结
第5章 感叹行为的功能研究
    5.1 感叹行为功能研究的准备
    5.2 感叹行为的基本功能考察
    5.3 感叹行为的衍生功能考察
    5.4 感叹间接行为考察
    本章小结
第6章 余论
    6.1 被动应激感叹行为考察
    6.2 结语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与致谢

(9)汉语会话中的否定反问句和特指反问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0 引言
1 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综述
    1.1 反问句定义的研究
    1.2 反问句结构形式的研究
    1.3 反问句意义的研究
    1.4 反问句语用价值及使用条件的研究
    1.5 反问句答句系统的研究
    1.6 影响反问句语义的因素
    1.7 反问句次类的研究
    1.8 反问句的历时研究
    1.9 其他研究
2 理论方法、研究对象与语料
    2.1 理论方法:会话分析
        2.1.1 会话分析的发展简况
        2.1.2 会话分析的特点
        2.1.3 会话分析的单位
        2.1.4 会话分析的几种典型研究方向
        2.1.4.1 话轮轮换
        2.1.4.2 序列结构与相邻对
        2.1.4.3 优先结构
        2.1.4.4 启后性
        2.1.4.5 修复
        2.1.4.6 机构性谈话
        2.1.4.7 语法
        2.1.4.8 非言语行为
        2.1.4.9 其他
        2.1.5 汉语的会话分析
        2.1.6 会话分析存在的问题
    2.2 研究对象
        2.2.1 以往研究对反问句的处理角度
        2.2.2 交互视角下的反问句
    2.3 语料来源
        2.3.1 台湾政大汉语口语语料库
        2.3.2 汉语电话谈话语料库
        2.3.3 影视语料
    2.4 转写说明
3 自然会话中的否定反问句
    3.1 电话谈话中的否定反问句
        3.1.1 否定反问句的使用环境
        3.1.1.1 否定反问句在话轮中的位置
        3.1.1.2 否定反问句涉及的参与者关系
        3.1.1.3 否定反问句的情境语义信息内涵
        3.1.1.4 否定反问句所在的序列结构分析
        3.1.2 否定反问句的话语功能
        3.1.2.1 负面事理立场
        3.1.2.2 四种表现
        3.1.2.2.1 提醒
        3.1.2.2.2 意外
        3.1.2.2.3 反对
        3.1.2.2.4 斥责
        3.1.2.3 四种话语功能的关系及分布
    3.2 当面交谈中的否定反问句
        3.2.1 否定反问句的使用环境
        3.2.1.1 否定反问句在话轮中的位置
        3.2.1.2 否定反问句涉及的参与者关系
        3.2.1.3 否定反问句的情境语义信息内涵
        3.2.1.4 否定反问句所在的序列结构分析
        3.2.2 否定反问句的话语功能
        3.2.2.1 负面事理立场
        3.2.2.2 四种表现
        3.2.2.2.1 提醒
        3.2.2.2.2 意外
        3.2.2.2.3 反对
        3.2.2.2.4 斥责
        3.2.2.3 四种话语功能的关系及分布
    3.3 小结
4 影视对白中的否定反问句
    4.1 否定反问句的使用环境
        4.1.1 否定反问句在话轮中的位置
        4.1.2 否定反问句涉及的参与者关系
        4.1.3 否定反问句的情境语义信息内涵
        4.1.4 否定反问句所在的序列结构分析
    4.2 否定反问句的话语功能
        4.2.1 四种表现
        4.2.1.1 提醒
        4.2.1.2 意外
        4.2.1.3 反对
        4.2.1.4 斥责
        4.2.2 四种话语功能的关系及分布
    4.3 小结
5 自然口语中的特指反问句
    5.1 电话谈话中的特指反问句
        5.1.1 特指反问句的使用环境
        5.1.1.1 特指反问句在话轮中的位置
        5.1.1.2 特指反问句涉及的参与者关系
        5.1.1.3 特指反问句的情境语义信息内涵
        5.1.1.4 特指反问句所在的序列结构分析
        5.1.2 特指反问句的话语功能
        5.1.2.1 负面事理立场
        5.1.2.2 四种表现
        5.1.2.2.1 提醒
        5.1.2.2.2 意外
        5.1.2.2.3 反对
        5.1.2.2.4 斥责
        5.1.2.3 四种话语功能的关系及分布
    5.2 当面交谈中的特指反问句
        5.2.1 特指反问句的使用环境
        5.2.1.1 特指反问句在话轮中的位置
        5.2.1.2 特指反问句涉及的参与者关系
        5.2.1.3 特指反问句的情境语义信息内涵
        5.2.1.4 特指反问句所在的序列结构分析
        5.2.2 特指反问句的话语功能
        5.2.2.1 负面事理立场
        5.2.2.2 四种表现
        5.2.2.2.1 提醒
        5.2.2.2.2 意外
        5.2.2.2.3 反对
        5.2.2.2.4 斥责
        5.2.2.3 四种话语功能的关系及分布
    5.3 小结
6 影视对白中的特指反问句
    6.1 特指反问句的使用环境
        6.1.1 特指反问句在话轮中的位置
        6.1.2 特指反问句涉及的参与者关系
        6.1.3 特指反问句的情境语义信息内涵
        6.1.4 特指反问句所在的序列结构分析
    6.2 特指反问句的话语功能
        6.2.1 四种表现
        6.2.1.1 提醒
        6.2.1.2 意外
        6.2.1.3 反对
        6.2.1.4 斥责
        6.2.2 四种话语功能的关系及分布
    6.3 小结
7 两类反问句在自然会话与影视对白中的差异
    7.1 否定反问句在两种语料中的差异
    7.2 特指反问句在两种语料中的差异
    7.3 追求艺术效果影响语言的自然性
    7.4 小结
8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三言”否定句否定标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三言”及相关研究
    1.2 否定句的判断标准
第2章 “三言”中否定句的显性否定标记分析
    2.1 显性否定词的概况
        2.1.1 否定词的结构系统
        2.1.2 否定的对象
        2.1.3 否定的角度
        2.1.4 否定词的词类
    2.2 显性否定词的使用情况
        2.2.1 “不”类
        2.2.2 “非”类
        2.2.3 “无”类
        2.2.4 “没”类
        2.2.5 “未”类
        2.2.6 “罔”类
        2.2.7 “休”类
        2.2.8 “莫”类
        2.2.9 “勿”类
        2.2.10 “毋”类
    2.3 小结
第3章 “三言”中否定句的隐性标记分析
    3.1 无标记反问句
    3.2 有标记否定句
        3.2.1 能愿标记否定句
        3.2.2 疑问词标记否定句
    3.3 其它
    3.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无标志反问语气与古文标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D]. 曹雨杨. 吉林大学, 2020(08)
  • [2]留学生古代汉语教材中语法教学重点研究 ——以留学生常见教材为例[D]. 尚洲洋.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3]基于全国高考试题分析的文言文翻译教学策略研究[D]. 杨绪丽.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6)
  • [4]《龙图耳录》谚语研究[D]. 冯娜. 广西师范学院, 2016(03)
  • [5]八部古代汉语教材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对比研究[D]. 王书凯. 广西民族大学, 2016(03)
  • [6]《太平经》因果类复句研究[D]. 韩晓云. 重庆师范大学, 2015(12)
  • [7]《东文选》文体研究[D]. 褚大庆. 延边大学, 2013(01)
  • [8]现代汉语感叹行为语用研究[D]. 方文增. 浙江大学, 2011(12)
  • [9]汉语会话中的否定反问句和特指反问句研究[D]. 刘娅琼. 复旦大学, 2010(11)
  • [10]“三言”否定句否定标记研究[D]. 黄皇. 湘潭大学, 2008(05)

标签:;  ;  ;  ;  ;  

古汉语中的无标记修辞声调和标点符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