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台茶业合作现状与发展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黄海潆[1](2019)在《紫金县茶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国家、省、市及县都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利好政策,尤其是最近两三年,还针对茶叶产业提出了发展的实施意见,紫金县政府也制定了加快紫金县茶产业发展的相关实施方案;再者,紫金县拥有优势地理位置,使得紫金茶产业在紫金农业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成为该县农业龙头产业和脱贫奔康支柱产业之一,紫金茶产业迎来了新机遇。本文对紫金县茶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可以促进广东特色茶叶品种培育,优化资源配置,打造优质品牌,并且将农业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与紫金县茶产业发展相结合,可以提高理论的实用性,为紫金县的经济发展提供较强的理论依据,同时还可以为政府制定促进紫金县茶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上的参考。虽然紫金县茶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产业规模小、品牌整体影响力不强、茶产品质量提升能力不足、基础设施设备不健全、市场拓展能力低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紫金县茶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本文旨在探索解决上述提及的各类问题的方法,推进茶产业创新发展,加快传统茶产业转型升级,走现代可持续茶叶产业发展道路。本文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紫金县茶叶从产业化发展的角度进行总体分析,为紫金县茶产业的发展寻找可供借鉴的经验,根据紫金县的实际情况提出紫金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是扩大规模,推动茶产业规范化发展;二是建立标准体系,保障茶叶质量;三是树立学习观念,提高专业水平;四是突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知名度;五是创新营销模式,发展茶叶电商新兴产业、发展茶旅休闲绿色产业、发展茶叶文化朝阳产业,推动产业融合。
吴皓扬[2](2019)在《宣恩县伍家台村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其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国家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都依赖于农业的发展。中共中央颁布的一号文件已连续十六年聚焦“三农”发展,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休闲娱乐形式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在一定程度上响应了国家这两年所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宣恩县伍家台村是传统农业茶叶的生产基地,拥有良好的茶叶生产条件和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在近几年确定了以“茶”为主题的乡村生态旅游,且旅游的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其茶文化旅游发展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是否产生了应有的效应,还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改进等问题都值得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实地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收集数据,全面分析伍家台村茶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其效应。首先,在对茶文化与茶文化旅游概念进行辨析和界定的基础上,以Butl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从理论上确定旅游发展阶段的判定依据,并分析茶文化旅游可能带来的效应,包括正面经济效应、负面经济效应、正面社会文化效应、负面社会文化效应、正面生态效应和负面生态效应六个方面;此外,分析茶文化旅游效应的可能影响因素,包括农民的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家庭总人数、种茶规模和收入,并以此作为伍家台村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效应调查和分析的理论依据。其次,以上述理论分析为指导,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以宣恩县伍家台村的村民、茶家乐业主、村支书为主要调查对象,开展了实地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收集了 104份农民的一手数据资料。以这些调研数据和资料为基础,分析了伍家台村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确定了其发展阶段;用均值法分析了宣恩县伍家台村茶文化旅游发展的效应;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了不同群体对茶文化旅游效应的感知差异。最后,根据前述分析,找出伍家台村茶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通过伍家台村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判定伍家台村茶文化旅游发展处于参与阶段。第二,宣恩县伍家台村发展茶文化旅游所带来的正面经济效应并不显着,且旅游带来的正面生态效应中污水处理问题未妥善解决,但旅游带来了明显的正面社会文化效应。第三,男性村民对茶文化旅游负面经济效应、社会文化效应及正面生态效应的感知均强于女性;家庭人数多的群体对茶文化旅游正面经济效应、正面生态效应的感知均强于家庭人数少的群体;种茶面积大的群体对茶文化旅游正面经济效应、正面生态效应及负面经济效应的感知均强于种茶面积小的群体;高学历群体对茶文化旅游正面经济效应的感知显着强于低学历群体;高收入群体对茶文化旅游正面经济效应与正面生态效应的感知显着强于低收入群体。但所设定影响因素均对茶文化旅游负面生态效应的感知无显着差异。第四,伍家台村茶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就业渠道单一、旅游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茶文化挖掘深度不够、缺乏相应的宣传力度和旅游相关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解决对策包括:扩大就业渠道、加强旅游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茶文化的挖掘力度、加大相应的宣传力度和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
杜艳芳,龚剑锋[3](2017)在《ECFA时代闽台茶产业合作对策初探》文中研究指明以ECFA为背景,围绕闽台两岸茶产业领域,对闽台两岸茶产业发展和合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加强两岸对接、推动茶叶产业转型、促进茶叶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激发合作热情四个方面提出合作提升的对策。
王俊杰[4](2017)在《1810-1895年间闽台茶业交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闽台茶业渊源深厚,19世纪更是闽台茶业交流的重要时期,双方在技术、商贸、文化等方面的互动往来,对闽台两地带来重要的影响。本文以1810—1895年间的闽台茶业交流为研究对象,对这一时期闽台两地的茶业交流进行系统研究。历史上的福建人民曾多次移民至台湾地区,明清时期更是形成了几次移民热潮。福建人作为移民台湾的主体,与当地人一起开垦种植,加上闽台两地相似的自然环境,使得两地的农作物栽植相近,这为1810年台湾从福建引种茶叶之始至1895年日据台湾之前两地的茶业交流打下了历史基础。台湾茶业的发展源自福建。19世纪早期,福建人在移民台湾的过程中,把茶叶栽植技术带入台湾。19世纪中期,茶叶加工技术也随之传至台湾。台湾茶业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成为晚清台湾对外贸易的一大支柱。19世纪中叶,台湾开港。闽台两地的茶业交流形成以厦门为中心的转口贸易形式,成为晚清茶叶贸易的一大特色。两地间的茶叶贸易,不仅有系统完备的产销组织,还有完善的运输组织,为19世纪闽台茶叶贸易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而占据地缘、经商传统优势的闽台茶商,在19世纪闽台茶叶贸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闽台茶叶历史密切相关,两地茶文化历史深厚,台湾的很多茶文化习俗都是由福建地区传入。两地间的茶文学艺术,从文雅茶艺、诗词到通俗歌谣、戏曲,无不反映着闽台茶文化交流。1810—1895年间的闽台茶业交流推动了闽台茶业的共同发展,不仅促进了台湾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城市重心转移、社会阶层改变等,还对福建茶叶贸易、人员就业情况、相关产业等带来深远的影响。
刘宇峰[5](2015)在《“一带一路”战略下闽台茶产业合作发展策略》文中研究指明"一带一路"战略是大陆扩大开放、振兴中华的战略决策,对新形势下构建两岸农业合作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为福建茶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难得机遇。该文透过"一带一路"与闽台茶产业发展的关系,分析了闽台茶产业合作发展中所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并从持续深化海峡两岸茶产业交流合作、共同开拓国际茶市场、延伸产业链、两岸质量标准互认、大力发展茶园休闲农业、继续发挥台创园的合作优势与集聚效应以及拓展两岸茶产业合作领域和层次等7个方面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下促进闽台茶产业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范春梅[6](2014)在《闽台茶文化交流合作现状、对比分析及发展对策》文中提出在当今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茶文化产业是大茶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茶艺创作、茶文化教育、茶文化旅游是推动茶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它们的发展对整个茶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开展闽台茶文化交流合作研究对于延伸茶产业链,推动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闽台茶文化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闽台茶文化的现状分析以及对茶艺、茶文化教育及茶文化旅游的对比分析,并对闽台茶文化产业交流合作典范——天福集团进行案例分析,具体深入探明闽台茶文化的不同特点及特色,这对于推动闽台两地茶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台湾茶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以进一步促进我省茶产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闽台两地茶文化历史与发展现状。闽台茶文化同宗同脉,具有密不可分的亲缘关系,茶艺创作、茶文化教育、茶文化旅游等相关茶文化及产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得益于两岸交流的政策支持。2.闽台茶艺创作、茶文化教育、茶文化旅游对比分析。闽台的茶艺创作在茶具配备、茶艺流程、解说词、茶艺内涵及表演艺术不同,缘于两地的生活习惯和不同的茶道理念;闽台茶文化教育的专业设置、机构名称、课程设置、考核机制都有较大的不同,但又各有特色,有较好的互补性;闽台茶文化旅游在旅游产品和路线开发上既有共性又有鲜明的地域特色。3.闽台茶文化产业交流合作典范——天福集团案例分析。天福集团茶文化产业发展较快,且较为成熟。在茶艺创作、茶文化教育、茶文化旅游等方面有显着特色,融闽台文化、企业文化为一体;漳州科技职业学院与台湾合作办学,具有闽台交流合作的先行性;天福集团茶博物院、茶石雕观光园、茶企业旅游建设较为成熟,具有企业文化特色及台湾特色,茶文化旅游产品主题内涵突出,体验求知交流较多,茶文化旅游路线与其他旅游景区合作,较有成效。4.闽台茶文化交流合作发展对策提出以下建议。(1)在闽台茶艺创作交流与合作方面,整合茶艺观念,求同存异,承优弃陋;整合茶文化内涵,提升深度和广度;整合茶艺表现形式,抓住重点,因需创新;建立产业机构,实现产业价值。(2)在闽台茶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方面,深入开发闽台合作办学项目,加强对口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深入开发闽台茶艺师培训合作项目,加强考核体系的完善;深入开发闽台茶文化系列教材合作项目,加强闽台茶企的参与度。(3)在茶文化旅游交流与合作方面,突出闽台各名茶景区的区域特色,创新茶文化旅游产品;依托闽台交通及政策优势,创新茶文化旅游路线;依托闽台茶文化教育合作,开发闽台茶文化教育旅游项目;依托闽台茶事活动,开发闽台茶文化体验旅游产品。
孙媛媛[7](2014)在《泉台创意农业背景下安溪茶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闽南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社会发展历史的文明统一体,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茶产业独具特色,在农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安溪生产茶叶已逾千年,形成了独特的民风茶俗,创造了古老绚丽的茶文化。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传统技艺文化的研究,已阻碍了安溪茶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围绕在泉台农业创意背景下,调查安溪茶文化资源现状,并对其文化优势进行分析,试图挖掘、提炼优势其文化的精神内核,丰富茶文化精神内涵,打造茶都文化品牌,为安溪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精神支撑。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安溪茶文化的发展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目前安溪茶文化创意产业刚起步,发展空间还很大,若能够将茶文化创意最大化,把茶业经济发展成为一条产业链,就可以提高茶叶附加值,壮大茶产业。第三部分,文章介绍了泉台创意农业的发展现状,并总结了创意农业合作的经验及相互借鉴意义,使安溪文化与台湾文化再次融合。在泉台合作中,到传统闽南文化中吸取精华,并挖掘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文化产业。因此,在闽台合作的大环境之下,泉台合作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发展泉台创意农业,向茶业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思路。第四部分,提出了泉台创意农业背景下安溪茶文发展的发展思路:首先,茶文化可提振城市的精气神,可以融入“五位一体”建设之中,可提升民众幸福指数;其次,茶文化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总要求下,可大有作为。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是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两岸茶文化的认同也有力促进两岸的中华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有利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应加强泉台茶文化产业合作研究,最终促进形成两岸闽南文化价值基础乃至促进形成价值共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主导以闽南文化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增强台湾广大同胞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这对于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和谐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实践作用和战略影响。
庄崧巍[8](2014)在《闽台茶产业合作创新集群构建研究》文中指出闽台茶产业已经在茶科技、茶文化、茶经济等诸多方面开展合作,实现了资源互补与互利共赢。ECFA签署与实施以来,闽台茶事交流与合作更是达到了空前活跃的状态。尽管如此,闽台茶产业合作目前仍然存在着产品附加值难以提高、协同经济效应得不到增强、产业创新能力亟需提升等发展问题。解决上述难题,努力提高产业合作绩效,这成为深化闽台茶产业合作的重中之重。闽台茶产业合作有着较好的基础,因此构建创新集群是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最佳路径。创新集群的构建有助于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强协同经济效应、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从而促进闽台茶产业合作深入发展。福建不少茶产业园区凭借其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台资农企入驻,成为闽台茶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的重要载体。闽台茶产业经过长期的合作与发展,也已经具备了构建创新集群所需的部分条件。深化闽台茶产业合作应以茶产业园区为载体,积极引入合作主体,形成创新协作局面,分阶段构建合作的创新集群,以此提升闽台茶产业合作的深度与绩效。本文结合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在系统全面分析闽台茶产业合作创新集群构建逻辑机理和所需条件的基础上,借助进化博弈模型对创新集群的演变进行阶段设计,进而提出闽台茶产业合作创新集群构建的阶段性策略,以期为深化闽台茶产业合作、提高合作绩效提供借鉴。
张文锦,冯廷佺[9](2014)在《福建乌龙茶生产现状及闽台茶业合作建议》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闽台茶业合作交流的实际出发,在简介了福建乌龙茶的生产现状,归纳了福建乌龙茶业调整优化方向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一个阶段闽台茶业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双赢的合作交流建议:①品种资源共享;②精深加工互通;③国茶文化共举。
王景洲[10](2013)在《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高山生态茶园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漳平永福积极引入台湾生态观光理念,发展高山生态茶园,成立了国家级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论文在阐述生态观光茶园规划设计理论的基础上,对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高山生态茶园进行了探讨。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高山生态茶园,充分发挥闽台两岸优势资源互补,进行良好整合,形成了漳台合作模式。论文从栽培管理模式、生产加工模式、宣传营销模式、组织管理模式、生态观光模式等方面,对漳台合作模式进行了阐述。其次,从拥天时、占地利、得人和等方面对漳平永福高山生态观光茶园的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高山生态栽培为依托、以多元综合型为发展模式、以地域特色为观光主题、以可持续发展与休闲观光为发展目标、以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为保障以及重感恩助发展的漳平永福高山生态观光茶园设计理念及发展模式。此外,论文对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高山生态观光茶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剖析,包括规划设计未单独立项、观光意识和力度不强、茶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园区茶业服务机构体系不够完善、经纪营销网络和营销多元化较弱、茶文化氛围较弱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包括单独立项进行规划设计、增强茶园观光意识和力度、优化茶产业结构、加强园区茶业服务机构的服务职能、建立强大的经纪营销网络、加强营销多元化、将漳平永福高山茶文化列入观光主题等。
二、安台茶业合作现状与发展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台茶业合作现状与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紫金县茶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产业 |
2.1.2 产业发展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集群理论 |
2.2.2 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 |
2.2.3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紫金县茶产业发展现状 |
3.1 紫金县茶产业发展基础 |
3.1.1 茶产业资源基础 |
3.1.2 茶产业政策基础 |
3.2 紫金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2.1 茶叶生产状况 |
3.2.2 茶叶销售状况 |
3.2.3 规模化状况 |
3.2.4 组织化状况 |
3.2.5 专业化标准化状况 |
第四章 紫金县茶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
4.1 规模化方面存在问题分析 |
4.1.1 茶叶种植散户多且加工规模小 |
4.1.2 茶企资金不足贷款困难 |
4.2 标准化方面存在问题分析 |
4.2.1 生产技术标准化缺乏 |
4.2.2 卫生质量标准化滞后 |
4.3 专业化方面存在问题分析 |
4.3.1 专业人才匮乏 |
4.3.2 培训力度不强 |
4.4 品牌方面存在问题分析 |
4.4.1 茶叶品种单一 |
4.4.2 茶叶品牌整合难度大 |
4.4.3 茶企品牌意识淡薄 |
4.5 销售市场方面存在问题分析 |
第五章 国内茶产业发展经验启示 |
5.1 长沙县茶产业的经验启示 |
5.1.1 茶产业发展需具备完善的技术和良种繁育 |
5.1.2 茶产业发展需政府部门提供强有力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
5.1.3 茶产业发展需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 |
5.1.4 茶产业发展需注重品牌的建设和产品的多元化 |
5.1.5 茶产业发展需开发产业融合道路 |
5.2 宁远县茶产业的经验启示 |
5.2.1 加强茶园标准化建设 |
5.2.2 加强龙头企业建设 |
5.2.3 加强优质品牌培育 |
5.2.4 加强质量安全监管 |
第六章 紫金县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扩大规模,推动茶产业规范化发展 |
6.1.1 着力茶园茶厂升级改造 |
6.1.2 壮大龙头企业 |
6.1.3 搭建融资平台 |
6.2 建立标准体系,保障茶叶质量 |
6.2.1 制定技术标准体系 |
6.2.2 构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
6.3 树立学习观念,提高专业水平 |
6.3.1 增强学习意识 |
6.3.2 引进技术人才 |
6.4 突出品牌建设,提升茶产品知名度 |
6.4.1 加强茶树良种繁育 |
6.4.2 完善茶叶公用品牌建设体系 |
6.4.3 加大品牌宣传力度 |
6.5 创新营销模式,推动产业融合 |
6.5.1 发展茶叶电商新兴产业 |
6.5.2 发展茶旅休闲绿色产业 |
6.5.3 发展茶叶文化朝阳产业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不足之处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紫金县茶叶生产加工经营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宣恩县伍家台村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3 茶文化旅游发展阶段及其效应的理论探讨 |
3.1 相关概念辨析 |
3.1.1 茶文化 |
3.1.2 茶文化旅游 |
3.2 茶文化旅游发展阶段的判定依据 |
3.3 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可能效应探讨 |
3.3.1 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可能经济效应 |
3.3.2 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可能社会文化效应 |
3.3.3 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可能生态效应 |
4 宣恩县伍家台村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
4.1 伍家台村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调查 |
4.1.1 调查目的 |
4.1.2 调查内容设计 |
4.1.3 调查对象与方式 |
4.1.4 调查过程 |
4.1.5 问卷调查的结果及样本信息 |
4.2 伍家台村茶文化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分析 |
4.2.1 发展历程 |
4.2.2 发展现状 |
4.2.3 发展阶段判断 |
5 宣恩县伍家台村茶文化旅游发展的效应分析 |
5.1 调查量表的信度检验 |
5.2 伍家台村茶文化旅游发展效应感知的总体分析 |
5.2.1 正面经济效应:茶产品更好卖,但就业和外资方面效应不明显 |
5.2.2 负面经济效应:未出现房价与生活用品等价格上涨现象 |
5.2.3 正面社会文化效应:村知名度与贡茶自豪感极大提升 |
5.2.4 负面社会文化效应:未出现民风破坏、治安恶化及商业浓厚现象 |
5.2.5 正面生态效应:道路交通设施更完善,但污水处理方面需改善 |
5.2.6 负面生态效应:出现短时拥挤与垃圾增多现象 |
5.2.7 各方面效应感知的对比分析 |
5.3 伍家台村茶文化旅游发展效应感知的群体差异分析 |
5.3.1 不同性别群体的效应感知 |
5.3.2 不同家庭总人数群体的效应感知 |
5.3.3 不同种茶规模群体的效应感知 |
5.3.4 不同年龄群体的效应感知 |
5.3.5 不同学历群体的效应感知 |
5.3.6 不同职业群体的效应感知 |
5.3.7 不同收入群体的效应感知 |
5.3.8 不同群体效应感知的对比分析 |
6 宣恩县伍家台村茶文化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
6.1 伍家台村茶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1.1 就业渠道单一 |
6.1.2 旅游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 |
6.1.3 茶文化挖掘深度不够 |
6.1.4 缺乏相应的宣传力度 |
6.1.5 旅游相关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
6.2 伍家台村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 |
6.2.1 扩大就业渠道 |
6.2.2 加强旅游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 |
6.2.3 加大茶文化的挖掘力度 |
6.2.4 加大相应的宣传力度 |
6.2.5 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宣恩县伍家台村茶文化旅游效应研究访谈表 |
附录2: 宣恩县伍家台村茶文化旅游效应研究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 |
致谢 |
(3)ECFA时代闽台茶产业合作对策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闽台两岸茶产业发展与合作现状 |
1. 福建省茶产业现状 |
2. 台湾茶产业发展现状 |
3. 闽台茶产业合作现状 |
二、闽台两岸茶产业推广与发展 |
1. 抓住政策契机, 加强两岸对接 |
2. 发展地理标志品牌, 推动茶叶产业转型 |
3. 提升茶叶品质, 促进茶叶新兴产业的发展 |
4. 加强茶文化交流, 激发合作热情 |
三、展望 |
(4)1810-1895年间闽台茶业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结构 |
第一章 闽台茶业交流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福建人移民台湾 |
第二节 闽台茶业地理 |
小结 |
第二章 闽台茶业技术交流 |
第一节 茶叶栽植技术交流 |
第二节 茶叶加工技术交流 |
小结 |
第三章 闽台茶叶商贸交流 |
第一节 茶叶贸易概况 |
第二节 茶叶产销和运输 |
第三节 闽台茶商 |
小结 |
第四章 闽台茶文化交流 |
第一节 闽台茶俗 |
第二节 闽台茶叶与文学艺术 |
小结 |
第五章 闽台茶业交流的影响 |
第一节 对台湾地区的影响 |
第二节 对福建地区的影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一带一路”战略下闽台茶产业合作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 |
2 “一带一路”与闽台茶产业发展 |
2.1 从丝绸之路到茶叶之路 |
2.2 “一带一路”与福建茶产业 |
2.3 “一带一路”与台湾茶产业 |
2.3.1历史和地缘层面的因素决定了台湾茶产业可以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
2.3.2茶叶贸易史决定了台湾茶产业可以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
2.3.3闽台农业合作的成功经验决定了台湾茶产业可以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
3 闽台茶产业发展现状 |
3.1 福建茶产业发展现状 |
3.1.1茶业产业化层次得到有效提升 |
3.1.2政策措施规范了产业发展方向 |
3.1.3财政项目推升了产业发展速度 |
3.1.4研发能力支撑了产业发展动力 |
3.2 台湾茶产业发展现状 |
4 闽台茶产业合作发展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4.1 合作成效 |
4.1.1“四同”优势推动闽台茶产业合作 |
4.1.2台资茶叶企业起到示范带动效应 |
4.1.3生产要素互补促进闽台茶产业合作 |
4.2 存在的问题 |
5 “一带一路”战略下闽台茶产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
5.1 持续深化海峡两岸茶产业的交流合作 |
5.2 发挥 “一带一路”战略优势,共同开拓国际茶市场 |
5.3 引导并扶持茶叶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 |
5.4 促进两岸茶产品在质量安全认证和原产地标识的认定与认可方面达成共识 |
5.5 借鉴台湾经验,大力发展茶园休闲农业 |
5.6 继续发挥台创园的合作优势与集聚效应 |
5.7 不断拓展两岸茶叶产业的合作领域和层次 |
(6)闽台茶文化交流合作现状、对比分析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闽台茶产业的交流合作研究 |
1.2.2 闽台文化产业交流合作研究 |
1.2.3 闽台文化旅游产业交流合作研究 |
1.2.4 闽台茶文化产业交流合作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闽台茶文化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
2.1 茶文化产业的概念与内涵 |
2.1.1 茶文化产业的概念 |
2.1.2 茶艺创作 |
2.1.3 茶文化教育 |
2.1.4 茶文化旅游 |
2.2 福建茶文化历史与发展现状 |
2.2.1 福建茶艺创作 |
2.2.2 福建茶文化教育 |
2.2.3 福建茶文化旅游 |
2.3 台湾茶文化历史与发展现状 |
2.3.1 台湾茶艺创作 |
2.3.2 台湾茶文化教育培训 |
2.3.3 台湾茶文化旅游 |
2.4 闽台茶文化交流合作现状 |
2.4.1 台商投资福建茶文化产业 |
2.4.2 闽台茶艺创作的交流合作 |
2.4.3 闽台茶文化教育的交流合作 |
2.4.4 闽台茶文化旅游交流合作 第三章 闽台茶艺创作、茶文化教育、茶文化旅游对比分析 |
3.1 闽台茶艺创作对比分析 |
3.1.1 闽台茶具配备对比分析 |
3.1.2 闽台茶艺流程对比分析 |
3.1.3 闽台茶艺解说词的对比分析 |
3.1.4 闽台茶艺内涵的对比分析 |
3.1.5 闽台茶艺表演对比分析 |
3.2 闽台茶文化教育对比分析 |
3.2.1 闽台茶文化教育机构对比分析 |
3.2.2 闽台茶文化课程设置对比分析 |
3.2.2.1 闽台茶文化专业课程设置 |
3.2.2.2 闽台茶文化短训班课程设置 |
3.2.3 闽台茶艺师考核对比分析 |
3.3 闽台茶文化旅游对比分析 |
3.3.1 闽台茶文化旅游产品对比分析 |
3.3.2 闽台茶文化旅游路线对比分析 第四章 闽台茶文化产业交流合作典范——天福集团案例分析 |
4.1 天福茶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4.2 天福茶艺创作与特色 |
4.2.1 营销茶艺创作与特色 |
4.2.2 表演茶艺创作与特色 |
4.3 天福茶文化教育与特色 |
4.3.1 漳州科技学院(原天福茶学院)办学优势与特色 |
4.3.2 课程设置与特色 |
4.3.3 茶艺师考核与特色 |
4.3.4 与台湾高职院校合作办学 |
4.3.5 与台湾合作举办茶文化短训班 |
4.3.6 与台湾合作举办茶事活动 |
4.3.7 特色及不足 |
4.4 天福茶文化旅游产业与特色 |
4.4.1 天福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
4.4.2 天福茶文化旅游产品 |
4.4.3 天福茶文化旅游路线 |
4.4.4 特色与不足 第五章 闽台茶文化交流合作发展对策 |
5.1 闽台茶艺创作交流合作发展对策 |
5.1.1 整合茶艺观念:求同存异,承优弃陋 |
5.1.2 整合茶文化内涵:提升深度和广度 |
5.1.3 整合茶艺表现形式:抓住重点,因需创新 |
5.1.4 建立产业机构,实现产业价值 |
5.2 闽台茶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发展对策 |
5.2.1 深入开发闽台合作办学项目,加强对口专业课程建设 |
5.2.2 深入开发闽台茶艺师培训合作项目,加强考核体系的完善 |
5.2.3 深入开发闽台茶文化系列教材,加强闽台茶企参与度 |
5.3 闽台茶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发展对策 |
5.3.1 取长补短,突出特色,创新茶文化旅游产品 |
5.3.2 依托闽台交通及政策优势,深入开发闽台茶文化旅游路线 |
5.3.3 依托闽台茶文化教育合作,开发闽台茶文化教育旅游产品 |
5.3.4 依托闽台茶事活动,开发闽台茶文化体验旅游产品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本研究过程发表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
(7)泉台创意农业背景下安溪茶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任务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目标 |
五、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 |
一、概念界定 |
(一)、闽南文化 |
(二)、创意及创意农业 |
(三)、茶文化 |
第二章 安溪茶文化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 |
一、安溪铁观音的由来 |
二、安溪铁观音的品饮研究 |
三、安溪茶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四、安溪茶文化产业存在问题 |
第三章 泉台创意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对安溪茶文化的影响分析 |
一、台湾创意农业发展基本概况 |
二、泉台创意农业交流合作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三、安溪与台湾茶文化产业合作分析 |
(一)、安溪与台湾茶产业合作的必要性 |
(二)、安溪与台湾茶文化交流合作的可行性 |
四、台湾创意农业对安溪创意茶产业的启示 |
第四章 泉台创意农业背景下 安溪茶文化发展对策 |
一、安溪茶文化优势独特 |
二、安溪茶文化内涵丰富 |
三、泉台创意农业背景下,全力锻造茶都之魂的对策建议 |
(一)、应大力营造两岸茶文化交流合作的氛围 |
(二)、打造安台“休闲观光茶旅”品牌 |
(三)、增加专项资金扶持两岸茶产文化产业交流 |
(四)、制定相应激励措施推进安台茶文化产业交流 |
(五)、规划茶文化展示景点,服务“海西”旅游产业 |
(六)、加大铁观音茶制作技艺研究,申报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
(七)、回归传统制作工艺,增加产品附加值 |
(八)、加强茶历史文化研究,促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
(九)、整合乌龙茶文化展示,发展茶文化创意产业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闽台茶产业合作创新集群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理论 |
第一节 闽台茶产业合作创新集群构建的内涵界定 |
第二节 产业集群理论 |
第三节 创新集群理论 |
第四节 “钻石模型”分析框架 |
第二章 闽台茶产业合作创新集群构建的逻辑机理 |
第一节 构建创新集群的现实基础 |
第二节 构建创新集群的现实动因 |
第三节 构建创新集群的现实意义 |
第三章 构建闽台茶产业合作创新集群条件分析 |
第一节 生产要素 |
第二节 需求状况 |
第三节 支持性产业 |
第四节 企业要素 |
第五节 辅助要素 |
第四章 闽台茶产业合作创新集群演变的阶段设计 |
第一节 茶产业创新集群演变的进化博弈模型 |
第二节 基于进化博弈模型的阶段划分 |
第五章 闽台茶产业合作创新集群建设的阶段性策略 |
第一节 产业集聚形成阶段的策略 |
第二节 产业集群形成阶段的策略 |
第三节 创新集群形成阶段的策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福建乌龙茶生产现状及闽台茶业合作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福建乌龙茶生产现状 |
1.1 产量大,产区广,作用大 |
1.2 品种多、品质优、底蕰厚 |
1.3 地理位置优越 |
2 福建乌龙茶产业发展瓶颈 |
3 福建乌龙茶业调整优化方向 |
3.1 加大乌龙茶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
3.2 大力发展生态茶园和清洁化生产 |
3.3 推行清洁化、规模化、标准化加工 |
3.4 拓宽延伸茶叶产业链,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
4 闽台茶业交流合作建议 |
4.1 品种资源共亨 |
4.2 精深加工互通 |
4.3 国茶文化共举 |
(10)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高山生态茶园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路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路径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观光农业 |
1.4.2 生态观光茶园 |
1.5 生态观光茶园发展的意义 |
1.5.1 顺应农业发展时势 |
1.5.2 强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
1.5.3 促进茶业和旅游业共同发展 |
1.5.4 促进教育发展 |
1.6 国内外生态观光茶园发展概况 |
1.6.1 国外生态观光茶园发展概况 |
1.6.2 国内生态观光茶园发展概况 |
第二章 生态观光茶园规划设计理论综述 |
2.1 生态观光茶园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 |
2.1.1 生态观光茶园规划设计的哲学理论 |
2.1.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3 大都市游憩地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5 生态美学原则 |
2.1.6 景观安全格局原理 |
2.2 生态观光茶园的内涵、功能和特征 |
2.2.1 生态观光茶园的内涵 |
2.2.2 生态观光茶园的功能 |
2.2.3 生态观光茶园的特征 |
2.3 生态观光茶园的设计理念 |
2.4 生态观光茶园规划设计的原则 |
2.4.1 内涵性原则 |
2.4.2 功能性原则 |
2.4.3 特征性原则 |
2.4.4 与时俱进原则 |
2.5 生态观光茶园总体规划 |
2.6 生态观光茶园分区规划 |
2.7 生态观光茶园景观构成要素 |
2.7.1 物质要素 |
2.7.2 非物质要素 |
2.8 生态观光茶园景观影响因素 |
2.9 生态观光茶园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
2.9.1 景观点 |
2.9.2 景观带与景观轴 |
2.9.3 景观区 |
2.9.4 景观空间 |
2.10 生态观光茶园规划设计步骤 |
第三章 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高山生态茶园的漳台合作模式 |
3.1 栽培管理模式 |
3.2 生产加工模式 |
3.2.1 推广采摘新经验 |
3.2.2 创新产制机具,优化产品加工 |
3.2.3 优化制茶工艺,提升产品质量 |
3.3 宣传营销模式 |
3.3.1 品牌战略 |
3.3.2 电影和歌曲途径 |
3.4 组织管理模式 |
3.4.1 从台湾直接引进配套管理模式 |
3.4.2 产销合作化 |
3.4.3 龙头企业带动型 |
3.4.4 组织培养新型茶企工人 |
3.4.5 组织斗茶赛 |
3.5 生态观光模式 |
第四章 漳平永福高山生态观光茶园建设 |
4.1 漳平永福高山生态观光茶园建设的可行性 |
4.1.1 拥天时 |
4.1.2 占地利 |
4.1.3 得人和 |
4.2 漳平永福高山生态观光茶园设计理念及发展模式 |
4.2.1 占据优势的建园条件 |
4.2.2 以高山生态栽培为依托 |
4.2.3 以多元综合型为发展模式 |
4.2.4 以地域特色为观光主题 |
4.2.5 以可持续发展与休闲观光为发展目标 |
4.2.6 以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为保障 |
4.2.7 重感恩,助发展 |
4.3 漳平永福高山生态观光茶园建设的不足 |
4.3.1 漳平永福高山生态观光茶园没有单独立项,有待进一步完善 |
4.3.2 茶园观光意识和力度不够强 |
4.3.3 茶产业结构比较单一 |
4.3.4 园区茶业服务机构体系不够完善 |
4.3.5 经纪营销网络和营销多元化较薄弱 |
4.3.6 茶文化氛围较弱 |
4.4 漳平永福高山生态观光茶园的发展对策 |
4.4.1 漳平永福高山生态观光茶园单独立项,进行规划设计 |
4.4.2 增强茶园观光意识和力度 |
4.4.3 优化茶产业结构 |
4.4.4 进一步加强园区茶业服务机构的服务职能 |
4.4.5 建立强大的经纪营销网络,加强营销多元化 |
4.4.6 将漳平永福高山茶文化列入观光主题 |
第五章 结论和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2.1 闽台茶产业合作是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的成功典范 |
5.2.2 建设生态茶园是保证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
5.2.3 走生态观光茶园之路是茶产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
5.2.4 创新经营机制是闽台茶产业进一步合作交流的方向 |
5.3 课题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安台茶业合作现状与发展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紫金县茶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 黄海潆.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9(07)
- [2]宣恩县伍家台村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其效应研究[D]. 吴皓扬.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3]ECFA时代闽台茶产业合作对策初探[J]. 杜艳芳,龚剑锋.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 [4]1810-1895年间闽台茶业交流[D]. 王俊杰. 厦门大学, 2017(05)
- [5]“一带一路”战略下闽台茶产业合作发展策略[J]. 刘宇峰. 台湾农业探索, 2015(06)
- [6]闽台茶文化交流合作现状、对比分析及发展对策[D]. 范春梅.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3)
- [7]泉台创意农业背景下安溪茶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D]. 孙媛媛.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
- [8]闽台茶产业合作创新集群构建研究[D]. 庄崧巍.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9]福建乌龙茶生产现状及闽台茶业合作建议[J]. 张文锦,冯廷佺. 茶叶科学技术, 2014(02)
- [10]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高山生态茶园建设研究[D]. 王景洲. 福建农林大学, 201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