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多样性保育及入世后的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熊云海[1](2021)在《县域治理的中心工作模式研究 ——以江西共青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大量基层治理研究学者在对基层政府治理的观察中发现了政府热衷于某些事务,而对另外一些事务不甚关心的现象。从对这些现象的归纳总结中,一些学者提出,基层政府的治理过程是围绕着中心工作来进行展开的,并进一步发展出了中心工作理论。基于这些特点的总结归纳,作者将中心工作分类为长期性中心工作,阶段性中心,工作重点性,中心工作与一般性中心工作,它们各具特点。但是它们的共性,无疑都有压力性,联动性和创新性。其与之相对的都是长久存在于基层治理中的压力性体制,运动式治理与权责利不平等分配等事实。这些中心工作实现了一些常规治理所无法达到的功能,比如短时间实现县域的超常规治理,短时期内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短时间内推动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等等。在近几年中,江西省共青城市的基层治理也是具有非常强烈的中心工作特征。作者基于对中心工作理论的强大解释力的察觉,对共青城市近年来的基层治理用中心工作的理论进行演绎,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他们分别是中心工作可能会遇到持续性不强、与县域工作的模式相互冲突的缺点。针对这些可能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了解决方法的思考路径:一个是从科学规划的从层面上,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心工作进行规划;一个是从制度规范的方向上,对中心工作进行与县域治理中现有工作模式进行相互的协调。
耿仲钟[2](2018)在《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04年起,国家先后实施了农业“三项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这三项补贴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三项补贴政策效果逐渐钝化。2015年国家在浙、鲁、皖、川、湘五省进行三项补贴改革试点,试点将“三项补贴”三合一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一部分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被称之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另一部分资金用于提升粮食产能(被称之为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一年试点期满后于2016年开始在全国推开。新政策催生新的问题,有必要对这项农业政策进行深入的研究。本项研究的研究脉络如下:(1)从历史角度梳理我国主要的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发展历程,总结三项补贴改革之后各地实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操作方式;(2)基于政策目标评价其政策效果,包括:评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耕地地力、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的影响,评价适度经营规模补贴对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农业信贷担保的影响;(3)测算该项政策的政策成本以及农户对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回应性;(4)根据WTO规则判断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5)提出优化该项补贴政策的建议。本文构建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研究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并综合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农户调研数据进行了有别于既有研究的一些处理和方法运用,不仅能够有效揭示该项新农业政策的政策效果,而且能够为政府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提供思路和依据。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是对原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旨在“藏粮于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普惠制”的性质仍然没变,但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体现了“特惠制”;(2)现有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影响程度并不显着;“政策目标模糊-执行较困难”不利于保护地力保护目标的达成。单独依靠该项补贴资金无法达成地力的提升与保护;(3)相比较而言按确权面积方式补贴对农户收入影响更大,与实际种植面积挂钩补贴方式对产量影响更大,但不管哪种方式当前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对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刺激作用较小,该项补贴能够缩小农户的收入不平等;(4)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应,但是规模经营主体对粮价变动更敏感;(5)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体系能够增强担保公司的核心实力,有利于撬动更大的信贷资金,刺激银行信贷供给,降低农户融资成本;(6)与原三项补贴的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得以简化,与其他涉农政策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不高;农户对两项补贴的期望补贴标准在100-200元/亩,期望补贴与与种植面积相挂钩,农户期望更多农业生产方面的社会化服务;(7)“三项补贴”改革大大释放了黄箱尤其是非特定产品支持的政策空间,未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确权面积挂钩能进一步符合WTO规限。
覃伟[3](2016)在《油茶与香樟临时混交造林模式效益评价》文中提出本文主要以3种油茶幼林造林模式为研究对象,连续4年对其进行跟踪调查,测定存活率、生长量和产油率,通过科学的计算方法,对油茶幼林3种造林模式的存活率、生长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油茶幼林3种造林模式中,油茶的存活率大小排序为:油茶香樟混交比例为2:1(模式2)>油茶和香樟混交比为1:1(模式1)>油茶纯林(模式3)。经过分析可以得出:香樟幼树生长到一定阶段,具有一定的冠幅,能够为油茶苗遮挡一部分阳光,这样能够减少油茶苗水分的散失,提高油茶苗的存活率。(2)油茶幼林3种造林模式中,油茶的生长速率(主要包括胸径、树高和冠幅)大小排序为:油茶香樟混交比例为2:1(模式2)>油茶和香樟混交比为1:1(模式1)>油茶纯林(模式3)。(3)油茶幼林3种造林模式中,各造林模式经济效益大小排序为:油茶香樟混交比例为1:1(模式1)>油茶香樟混交比例为2:1(模式2)>油茶纯林(模式3)。3块标准地,其经济投入主要是:种苗费用、除草、肥料、劳务费和运费,经济产出主要是茶油的经济价值和香樟的经济价值,每年所产生的经济价值都在增加。综合对比分析3种造林模式,模式1产生的经济效益最大,但茶油产量的增长幅度最小,平均每株油茶产量最小;模式2产生的经济效益次之,但茶油产量的增长幅度最大,平均每株油茶产量最大;模式3产生的经济效益最小,茶油产量的增长幅度第二。(4)油茶幼林3种造林模式中,各造林模式生态效益大小排序为:油茶香樟混交比例为2:1(模式2)>油茶香樟混交比例为1:1(模式1)>油茶纯林(模式3)。各造林模式每年的生态效益基本都保持稳定,之间的差异也不显着,总体来说,模式2产生的生态效益最大,充分发挥了森林的生态效益。综合油茶幼树3种造林模式,对比分析存活率、生长速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应该大力推广油茶和香樟的混交技术,模式2是最合适的造林模式。
赵其波[4](2015)在《区域农业安全理论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综合运用系统科学、历史科学、地理科学与全球化理论,初步完成了区域农业安全理论构建,并应用理论从省域层次、国家层次、国际合作三个层次实证研究了中国农业安全状况,提出了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建设基本战略,并以新疆为案例研究对象,进行了省域层次的农业安全体系建设的规划研究,提出建设目标及任务体系。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结构包括:(1)完整的区域农业系统包括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农村牧区安全、农业地理安全、国际农业安全五项功能;(2)区域农业系统的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农村牧区安全、农业地理安全、国际农业安全功能变化累计产生的量变到质变变化过程构成了区域农业发展原理,因而农业安全功能结构具有动态变化特征;(3)区域农业安全的发展范畴为农业生产系统建设、农业社区系统建设、农业社会系统建设,主要路径为生态农业,重点为有机农业;(4)区域农业安全建设既是区域性问题,也是国际问题,需要通过国际农业合作实现发展目标,合作层次包括区域周边层次、洲际层次和全球层次上,合作方式为农业贸易、农业投资和体系建设。2、当前我国立足于国内、具有初步全球影响力的农业系统安全格局已经成型。农业系统总体稳定,但面临着食品生产面临较高质量风险,粮食生产面临一定资源和环境压力,农村牧区处于社会转型的困难阶段,地理安全形势较为严峻,国际农业安全形势稳定性较差等系统风险。今后应加快实施国家农业安全体系建设。总体目标为以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农村牧区安全、农业地理安全、国际农业安全五项任务,整体推进建设。基本战略包括:(1)农业生产体系建设重点实施农业国土资源综合开发战略、适度集约战略和生态农业发展战略;(2)农业社区体系重点实施国家农业空间功能定位战略、农村牧区“山水”社区发展战略、生态社区功能定位及开发与保护协调战略;(3)农业社会体系重点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农村多元化治理发展战略与现代乡土文化发展战略,等等。3、中国需要实行国内分区域协同战略,夯实对外合作基础;优先展开亚洲农业合作;实行重点与全面拓展结合方式,推进全球农业合作。在合作方式上,农业贸易的战略重点为逐步建设稳定的全球供应链和出口市场,提高国内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建立国内产业保护机制、救济机制;农业对外投资的战略重点是加快形成全球优势地位。在农业引资方面的战略重点是促进引资由“量化引资”向“质化引资”的战略过度;在体系建设方面的战略重点是:完善中国在地理周边层次的合作制度,推动亚洲一体化制度建设,并逐步提升在全球层次各类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4、新疆研究表明,省域区域层次农业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为有机农业,从有机生产、有机社区、有机社会三方面同步开展建设。新疆推进有机工程建设要着力构建“三大战略格局”:构建“天北和天南两带”为主体的有机生产示范工程战略格局;构建“一核两轴多组团”为主体的农村城镇设施体系和“三屏两环”为地理生态环境体系为支撑的有机社区战略格局;构建“城乡、地区、民族”三元和谐发展的有机社会战略格局,实现地理系统生态、经济、社会功能协同发展。
王朝文,和志娇,李燕,杨洪涛,杨正松,和加卫[5](2015)在《乡土植物在玉龙雪山景区植被恢复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有效地利用玉龙雪山的乡土植物资源及探讨乡土植物在玉龙雪山中高海拔地带植被恢复及园林绿化中的应用,通过5年来在玉龙雪山景区开展乡土植物的引种驯化、适应性研究,以及利用乡土植物进行植被恢复工作,笔者初步筛选出适宜于玉龙雪山景区种植,且具有一定开发价值的乡土植物143种。其中,乔木53种、灌木40种、草本45种及藤本植物5种。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乡土物种对于玉龙雪山景区进行植被恢复及园林绿化具有非常明显的应用价值,同时对于其他类似中高海拔地区选用乡土植物种类进行植被恢复及园林绿化也能提供一定参考。
解庆[6](2015)在《柴松分类地位与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柴松是一种形态特征与油松十分相似的松属植物,其仅分布于陕西省富县和尚塬林场的大麦秸沟中上部,纯林面积约337.3 ha。与油松相比,柴松具有诸多优点,如树体高大通直、天然整枝好、天然繁殖能力强、耐瘠薄、适应性强、单位面积蓄积量大等,被誉为黄土高原地区的珍贵遗传资源,因此,对其应该进行积极的保护并合理的开发利用。然而,关于柴松在松属物种中的分类地位问题在学术界尚无定论,加之对其遗传多样性现状也缺少了解,因此制约了人们对这一优良遗传资源的系统研究和有效保护利用。本研究选取柴松与油松及其变种(黑皮油松和扫帚油松)和近缘种(巴山松和马尾松)各1个较大的自然居群,分别从DNA分子标记分类、形态学分类、解剖学分类以及化学分类等4个层面上对柴松的分类地位进行了探讨。另外,本研究还从形态和DNA分子层次上对柴松仅有2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现状进行了分析。所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前人在松属其它树种中已开发出的82对SSR引物进行了筛选,从中成功筛选出13对多态性高、特异性好、重复性强的SSR引物用于柴松分类地位研究。应用筛选出的13对SSR引物对上述6树种153个单株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13对SSR引物共检测到84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的等位变异数从3个到15个不等,平均为6.50个,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从0.293到0.875,平均值为0.600。对扩增所得数据分别进行Structure分析、NJ邻接关系树分析(以树种和单株2层面)和PCo A主坐标分析。3种分析方法所得结果一致表明巴山松和马尾松来源于两个不同的物种,而柴松、油松、黑皮油松和扫帚油松为同一物种(油松)。2.依据形态特征和木材解剖特征测量计算所得数据以及松脂和针叶精油中各化合物的含量数据对6树种进行聚类分析和PCA作图。以各指标均值对6树种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柴松与油松始终优先相聚在一起,其余4树种则按照不同顺序与两者相聚;以各指标原始数据对参试的各单株进行聚类分析和PCA作图的结果显示,6树种各单株杂乱无章的相互间参杂着聚在一起,关系十分复杂。此现象表明表型性状特征、木材解剖特征和化学成分特征在上述6树种间无树种的特异性,无法将彼此区分。3.对柴松与油松间各形态特征、木材解剖特征、松脂化学成分特征以及针叶精油化学成分特征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出两树种间存在的极显着或显着差异的相关指标,它们是针叶的大小与形状、雄球花的大小与形状、球果的大小、形状和重量、种鳞的长度、种翅的大小、种子的大小和重量、侧枝与主干夹角的大小、胸高形率的大小、木材中树脂道的大小、木材中管胞腔直径的大小、木材中管胞壁腔比的大小、木材中早材和晚材宽度的大小、松脂中12种化学成分(3-蒈烯、35号未知二萜、长叶松酸、枞酸、7,13,15-枞三烯酸、56号未知二萜、58号未知二萜、β-蒎烯、异海松酸、异长叶松酸、新枞酸、45号未知二萜)含量的多少、针叶精油中9种化学成分(α-石竹烯、γ-依兰油烯、α-蒎烯、斯巴醇、桉叶醇、喇叭醇、兰桉醇、α-杜松醇、西柏烯)含量的多少。另外根据前人的相关研究报道,两树种还在树皮形状与裂纹、针叶颜色、侧枝与主干间的夹角大小(与本研究相同)、球果形状与大小(与本研究相同)、树干通直度、材质坚硬度、天然整枝好坏、茎中树脂道数目与大小以及髓射线数目、针叶中维管束大小、针叶中内皮层大小与所占比例、针叶中树脂道多少与总面积、针叶的树脂道中泌脂细胞多少、花粉粒大小、花粉粒体的大小、花粉粒气囊大小及萌发孔(沟)宽等诸多方面亦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依据本研究SSR分子分类结果和上述各项种下分类依据,结合种下各分类单元概念的内涵,认为将柴松归为油松的变种较为适宜。另外,文中根据柴松的分类地位(油松的变种)结合柴松林的特点以及相关历史事件对柴松的起源亦进行了探讨。4.研究通过对柴松现有2居群100个单株的17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发现17个表型性状中除种翅长仅在居群间存在显着差异外,其余16个表型性状在柴松居群内、居群间皆存在极显着差异。柴松针叶、球果、种鳞、种翅和种子5类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11.34%,12.80%,14.06%,19.47%和30.16%,亦表明柴松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水平较高。柴松针叶、球果、种鳞、种翅和种子的17个性状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Vst为45.03%,说明柴松两居群的表型变异在居群间的贡献占45.03%,居群内的贡献占54.97%,居群内多样性大于群体间多样性。柴松17个表型性状间大多呈现显着或极显着的正相关,其中针叶长、针叶宽、球果长、球果径、球果干重、种鳞长和种翅长为柴松易测定和重要的表型性状。13对SSR引物共检测到74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的等位变异数从3个到10个不等,平均为5.69个,多态性信息含量从0.415到0.865,平均值为0.62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树种水平为0.3956,Shannon信息指数(I)在树种水平上为1.0021;居群水平上,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体现出的趋势相一致,表明柴松两居群中居群1(阳坡居群)的多样性水平略高于居群2(阴坡居群);两居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0232,Shannon’s居群分化系数((Isp-pop)/Isp)为0.0270,可见在柴松总的遗传变异中有不足3%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有超过97%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分子方差分析(AMOVA)所得结果与基因分化系数(Gst)和居群分化系数((Isp-pop)/Isp)所得相符,同样指出有2.67%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97.33%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文中依据柴松的遗传多样性现状结合柴松林的特点对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
王哲[7](2013)在《基于农业支持视角的中国农业环境政策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农业在取得显着成就的同时,农药、化肥、地膜等使用量迅速增长,对中国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的破坏,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越发沉重的资源环境压力,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陷入两难选择。而当前中国农业支持政策导向存在偏差,更多的关注粮食供给能力保障。面临严重的农业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政策严重缺位。这样的背景下从农业支持的视角研究农业环境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首先对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农业环境政策更多的对“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或环境友好型的技术与生产方式的推广相关政策。深入分析了外部性理论、农业多功能性理论、联合生产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为研究农业环境政策的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分析法,对自建国以来的农业支持政策和与农业环境保护有关的政策法规进行了整理,对每一项政策的目标、背景、具体措施以及各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仔细分析。通过对中国农业环境政策的变迁轨迹分析以及发达国家农业环境政策演进来看,农业环境经历了不关注—逐渐关注—提到重要地位发展历程。伴随着粮食产量“九连增”和农民收入“九连快”,粮食的供给与需求达到了政策目标的转折环节,及时启动环境目标是环境压力、社会关注、产量条件的现实选择。对于农户、企业、政府参与农业环境政策进行实证研究。通过调查问卷获取农户对农业环境政策意愿数据,基于农户行为经济学分析,并结合当前中国环境友好型技术的特点,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深入分析影响农户参与农业环境政策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显着影响农户参与农业环境政策的意愿的因素有粮食种植占耕地面积比例、农户对于环境污染危害的认识程度、现有的农业补贴对购买化肥农药的量影响程度、对“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的评价。建议加大农民宣传教育,这样有利于农业环境政策的实施;粮食生产大户更加关注农业生产环境,以粮食作物的种植大户为政策改革的试点。这为下一步制定有针对性的农业环境政策提供实证依据。选取化肥企业为例分析企业参与农业环境政策行为,当前化肥企业作为既得利益集团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农业环境政策实施的障碍。运用博弈论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与农户存在的利益冲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作为农业环境政策执行主体,无法实现价值取向上中立,导致了农业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行为复杂化;若无外界社会的关注或者是来自中央政府的干预,而且地方政府双方均不愿意首先单方面改变这一局面,从而农业环境污染很难得到有效的治理;博弈的纳什均衡与环境收益,惩罚力度和检查成本有关。环境的社会收益越大,对于不执行的惩罚越严重,地方政府就会增加执行概率;反之,会降低执行概率。参与农业环境政策的主体行为分析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环境保护涉及到多方的利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化肥企业、农户等各自目标不同,会存在利益矛盾。政府在农业环境保护方面是可以有所作为的;而政府的作用在于提供有效的制度环境和制度保障。农业环境政策是系统工程,需多管齐下。首先应对农业环境政策立法,作出战略性的规划和要求;以实施农业环境计划为突破口,在此过程中,农业补贴要以农民“良好的农业实践”为前提,环境保护作为获取农业补贴必要条件;同时,辅以农业环保型的技术支持和研究支撑,并加大对于农业环境保护的宣传,让农民自主、自觉的接受对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方式。
王亮[8](2013)在《潍坊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环境和资源等诸多因素的挑战,如土地荒漠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等弊端开始显现。经过多年发展,潍坊市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蔬菜、畜禽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但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地膜的不合理使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也同样存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许多问题和不足不容忽视,对潍坊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结合国内外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研究成果,以农业产业化发源地潍坊市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和典型案例分析,对潍坊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总结了经验启示,分析了制约因素,提出了潍坊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2006年以来,潍坊市通过实施生态农业产业化,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互促双赢,走在了全国前列,在全国具有很强的引领和示范效应,但仍然存在总体规划不详尽、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农业产业化水平偏低、农业技术体系建设不完善、农田水利建设水平不高、农业金融体系不完善、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等制约因素,需要进一步营造社会环境、政策环境、生态环境,把握规划布局、产业化模式、投入体系三个关键环节,在技术研究与应用、发展循环农业、健全标准化体系、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产业层次、流通和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完善推进措施,进一步提升潍坊市生态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
王雨茜[9](2013)在《吉林蛟河老龄林群落特征及其与地形关系》文中认为本文研究了吉林蛟河30hm2阔叶红松老龄林监测样地的群落内部特征,分析了物种空间结构,阐述了物种群落结构与生态系统功能尤其是群落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并从较大尺度上对样地群落特征与地形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具体研究结果简述如下:(1)对本文中老龄阔叶红松林样地的群落特征调查,结果能较好地反映东北地区典型植被种群的总体特征。立木密度作为重要的群落生产力指标,与群落物种多样性具有相关关系,当物种数增加,不同物种各自利用自己所需资源,以增加个体数的方式提高竞争力;胸高断面积作为反映森林郁闭度的生物量指标受到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影响,表现出单峰型变化,说明中等物种多样性的群落具有较高的群落生产力。(2)对样地木本群落物种分布的分析表明,海拔、坡度等地形条件对其影响显着;在样地从山谷到山脊变化中,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呈现增加趋势,而坡度的加大虽然增加了群落个体数量但使个体胸高断面积之和减小,同时物种多样性也呈下降趋势。整体而言,忽略样地的坡向因子对木本植物分布影响的同时,凹凸度对物种多样性影响不大,对生物量的影响表现为地势高低影响树木径向生长,并对立木度呈正相关的影响。(3)样地群落草本物种资源丰富,早春和夏季草本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物种组成变化差异性大。草本物种分布受地形因子影响与木本植物相比相关性较小,究其原因是由于复杂的生境条件的影响,草本群落内部和外部的相互作用相当剧烈,为不同生态特性的个体提供广阔的生长空间。总体而言,早春草本物种分布与地形起伏相关性大,而夏季草本受坡度和海拔的影响更大。
李昌武[10](2012)在《呼伦贝尔草原蓄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的草原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草原问题已前所未有的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草原与森林、海洋并称为三大生态系统,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着力点。随着全社会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人们对草原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草原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课题,草原肩负着越来越重大的历史使命。内蒙古牧区是我国五大牧区之首,横跨我国”三北”即东北、华北和西北,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草原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尤为重要。内蒙古牧区多为边境少数民族旗县,偏远落后,蒙古族牧民为主体,尽管内蒙古经济发展增速连续多年全国第一,但由于区域发展不均衡,牧区发展滞后的“三牧“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牧区经济社会能否健康快速发展,不仅直接影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区域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而且对全国乃至全区在生态安全、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上都将产十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内蒙古牧区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牧区经济以及国民经济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呼伦贝尔草原是内蒙古乃至我国和世界闻名的草原,当前也面临草场大范围退化、沙化的生态危机,本文以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发展为主题,研究草原破坏的历史教训、成因、现状和将来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及可行性,基于牧户层次对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实证分析,利用实地调研获得的基础数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牧户收入、牧户牧业经营规模、牧草地资源利用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基于前面的分析得到相关的结论,提出促进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应着重于让草原休养生息,充分认识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自我恢复功能,采用禁牧、休牧、草原封育实现可持续利用。游牧、划区轮牧是一种有利于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形式,在限制畜群数量规模条件下走质量效益型畜牧业的道路;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拓宽非牧关联产业;总结推广牧区群众在牧业生产实践中创造出好的经营管理模式----合作牧场,提出在经营体制、机制改革中突出发挥劳动主体----牧民的主导作用;实施草原生态奖补制度等系列草原保护政策;强化草原保护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实施合理的制度设置、惠民的政策覆盖与严格依法保护相结合,从而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牧区目标。
二、生物多样性保育及入世后的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多样性保育及入世后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县域治理的中心工作模式研究 ——以江西共青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中心工作 |
2.1.2 压力型体制 |
2.1.3 运动式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官僚制理论 |
2.2.2 治理理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3 中心工作的类型 |
3.1 长期性中心工作 |
3.2 阶段性中心工作 |
3.3 重点性中心工作 |
3.4 一般性中心工作 |
3.5 小结 |
4 中心工作的特点与功能 |
4.1 中心工作的特点 |
4.1.1 压力性 |
4.1.2 联动性 |
4.1.3 创新性 |
4.2 中心工作的功能 |
4.2.1 短时期实现县域的超常规治理 |
4.2.2 短时期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 |
4.2.3 短时期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
5 中心工作的实际运行模式-以共青城市为例 |
5.1 运行模式分类 |
5.1.1 动员式机制 |
5.1.2 党委统筹式机制 |
5.1.3 包干式机制 |
5.1.4 小结 |
5.2 中心工作模式取得的成效 |
5.2.1 珍珠湖综合整治 |
5.2.2 南湖新城科教城 |
6 中心工作模式在实行中所遇到的问题及问题对策 |
6.1 所遇到的问题 |
6.1.1 持续性不强 |
6.1.2 与现有县域工作模式相冲突 |
6.2 中心工作模式的问题对策 |
6.2.1 科学规划 |
6.2.2 制度规范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及三项补贴改革 |
3.1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 |
3.2 我国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实施 |
3.3 “三项补贴”改革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实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地力保护视角 |
4.1 补贴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的影响——基于微观调研数据 |
4.2 补贴对耕地地力的影响——基于自然实验的证据 |
4.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的逻辑解释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
5.1 政策效果模拟方法——PMP模型 |
5.2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
5.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
6.1 基于田野调查的规模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案例 |
6.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
6.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的受益公平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信贷担保视角 |
7.1 市场失灵与农业信贷担保 |
7.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数理分析 |
7.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案例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成本与回应性分析 |
8.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财政成本 |
8.2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 |
8.3 政策的回应性分析:农户的了解、评价与期望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分析 |
9.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黄箱空间释放 |
9.2 “三项补贴”改革前后政策保护程度变化 |
9.3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优化 |
10.1 国外农业支持政策的启示 |
10.2 当前我国农业主要国内支持政策 |
10.3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优化安排 |
10.4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11.1 主要结论 |
11.2 政策建议 |
11.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部分田野调查素材整理 |
(二) 农业支持政策的国际经验整理 |
(三) 调研问卷与访谈提纲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油茶与香樟临时混交造林模式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试验地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 |
2.3 地貌 |
2.4 气候 |
2.5 水文 |
2.6 土壤 |
2.7 植被特征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案 |
3.2.1 造林模式的设置 |
3.2.2 标准地设置 |
3.2.3 标准地调查 |
3.3 主要研究内容 |
3.4 技术路线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造林模式对油茶幼树生长的影响 |
4.1.1 不同造林模式对油茶幼树成活的影响 |
4.1.2 不同造林模式对油茶幼树生长的影响 |
4.2 油茶幼林效益评价 |
4.2.1 油茶幼林经济效益评价 |
4.2.2 油茶幼林生态效益评价 |
4.3 油茶幼林造林模式的对比分析 |
4.3.1 油茶幼林造林模式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
4.3.2 油茶幼林造林模式生态效益对比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区域农业安全理论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在农业安全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在农业安全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4.1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研究 |
1.4.2 中国农业安全状况实证研究 |
1.4.3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发展战略研究 |
1.4.4 省域区域农业安全体系案例研究——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 |
1.5 论文研究方法 |
1.5.1 系统研究 |
1.5.2 历史研究 |
1.5.3 实证研究 |
1.5.4 文献研究 |
1.6 论文研究思路 |
1.7 文章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研究 |
2.1 理论渊源 |
2.1.1 系统科学 |
2.1.2 地理科学 |
2.1.3 历史科学 |
2.1.4 全球化理论 |
2.2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的提出 |
2.2.1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概念及结构层次 |
2.2.2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的发展原理 |
2.2.3 区域内农业安全理论的发展范畴 |
2.2.4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发展路径 |
2.2.5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的农业国际合作的理论框架 |
2.3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省域区域层次农业安全状况研究 |
3.1 新疆食品安全实证研究 |
3.1.1 新疆食品安全特征 |
3.1.2 新疆食品安全现状 |
3.1.3 新疆食品安全面临挑战 |
3.2 新疆粮食安全实证研究 |
3.2.1 新疆粮食安全特征 |
3.2.2 新疆粮食安全现状 |
3.2.3 新疆粮食安全面临挑战 |
3.3 新疆农村牧区安全实证研究 |
3.3.1 新疆农村牧区安全特征 |
3.3.2 新疆农村牧区安全现状 |
3.3.3 存在的主要挑战 |
3.4 新疆区农业地理安全实证研究 |
3.4.1 新疆农业地理安全特征 |
3.4.2 新疆农业地理安全现状 |
3.4.3 新疆农业地理安全面临主要挑战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农业安全状况实证研究 |
4.1 国内农业系统的发展历程分析 |
4.1.1 粮食安全 |
4.1.2 农村牧区安全 |
4.1.3 食品安全 |
4.1.4 农业地理安全 |
4.2 国内农业安全形势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
4.2.1 食品安全 |
4.2.2 粮食安全 |
4.2.3 农村牧区安全 |
4.2.4 农业地理安全 |
4.3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实证研究 |
5.1 合作背景——国际农业系统安全状况 |
5.1.1 国际食品安全 |
5.1.2 国际粮食安全 |
5.1.3 国际农村牧区安全 |
5.1.4 国际农业地理安全 |
5.2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历程 |
5.2.1 1949-1978年,确立了对外贸易的国家统制政策 |
5.2.2 1979-2000年,农业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
5.2.3 2001年-至今,深度融入全球农业体系 |
5.3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形势 |
5.3.1 农业贸易 |
5.3.2 国际农业投资 |
5.3.3 体系建设 |
5.4 当前农业国际合作面临的挑战 |
5.4.1 农业内生动力不足 |
5.4.2 外部性问题 |
5.4.3 冲突增强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建设发展战略 |
6.1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基础结构与层次 |
6.2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建设任务 |
6.2.1 食品安全 |
6.2.2 粮食安全 |
6.2.3 农村牧区安全 |
6.2.4 生物地理安全工程建设 |
6.2.5 国际农业安全建设 |
6.3 中国国内农业安全体系建设基础战略 |
6.3.1 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战略 |
6.3.2 农业社区体系建设战略 |
6.3.3 农业社会系统工程 |
6.4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战略 |
6.4.1 农业国际合作层次 |
6.4.2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重点战略 |
6.5 中国农业安全工程体系的建设机制 |
6.5.1 明确将农村现代化确立为国家现代化的主要目标 |
6.5.2 制定科学的农业安全战略调整方案 |
6.5.3 运用系统科学理论指导国家农业安全工程建设 |
6.5.4 认真动员人民群众的参与 |
6.5.5 建立全球农业安全合作机制 |
6.6 小结 |
第七章 省域区域农业安全体系建设规划案例研究 |
7.1 规划背景 |
7.2 规划理念 |
7.3 总体设计 |
7.4 主要目标 |
7.4.1 食品安全 |
7.4.2 粮食安全 |
7.4.3 农村牧区安全 |
7.4.4 农业地理安全 |
7.5 重点示范工程及空间布局 |
7.5.1 有机生产重点示范工程及空间布局 |
7.5.2 有机社区重点示范工程及地理空间分布 |
7.5.3 有机社会重点工程布局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研究 |
8.2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发展研究 |
8.2.1 中国农业系统建设的经验教训及发展形势 |
8.2.2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结构及建设任务 |
8.2.3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发展战略 |
8.2.4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战略 |
8.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安全体系形势及建设规划 |
8.4.1 新疆农业安全形势 |
8.4.2 新疆有机农业安全示范工程建设认识 |
8.5 研究特色及创新说明 |
8.5.1 理论创新 |
8.5.2 主要贡献 |
8.6 研究的不足之处 |
8.7 今后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乡土植物在玉龙雪山景区植被恢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玉龙雪山景区自然资源背景 |
1.1 地理位置 |
1.2 气候条件 |
1.3 土壤及植被 |
2 玉龙雪山景区植被恢复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2.1 指导思想 |
2.2 基本原则 |
3 具有观赏价值适宜于玉龙雪山景区气候条件的乡土植物 |
3.1 乔木 |
3.2 灌木 |
3.3 草本 |
3.4 藤本 |
4 结论 |
5 讨论 |
(6)柴松分类地位与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关于植物分类地位研究 |
1.2.1 形态分类法 |
1.2.2 解剖学分类法 |
1.2.3 细胞分类法 |
1.2.4 生化标记分类法 |
1.2.5 孢粉学分类法 |
1.2.6 化学分类法 |
1.2.7 DNA分子标记分类法 |
1.3 关于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柴松分类地位的SSR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DNA提取结果分析 |
2.3.2 PCR扩增结果 |
2.3.3 Structure分析 |
2.3.4 NJ邻接关系树 |
2.3.5 PCoA分析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基于形态特征的柴松分类地位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采集 |
3.2.2 性状测定 |
3.2.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柴松与油松特征指标间方差分析 |
3.3.2 聚类分析 |
3.3.3 PCA分布图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基于木材解剖特征的柴松分类地位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采集 |
4.2.2 木材切片的制作 |
4.2.3 观察测量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柴松与油松特征指标间方差分析 |
4.3.2 聚类分析 |
4.3.3 PCA分布图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基于化学成分特征的柴松分类地位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采集 |
5.2.2 化学成分分析 |
5.2.3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基于松脂化学成分的柴松分类地位研究 |
5.3.2 基于针叶精油化学成分的柴松分类地位研究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柴松遗传多样性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表型性状变异分析 |
6.2.2 SSR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柴松表型多样性研究 |
6.3.2 柴松遗传多样性SSR分析 |
6.4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柴松分类地位综合分析与遗传资源保护策略 |
7.1 柴松分类地位 |
7.1.1 柴松与油松是同一物种 |
7.1.2 柴松是油松的变种 |
7.2 柴松遗传多样性 |
7.3 柴松起源与保护策略 |
7.3.1 柴松起源 |
7.3.2 保护策略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本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基于农业支持视角的中国农业环境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农业政策 |
2.1.2 农业支持 |
2.1.3 农业环境政策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2.3 联合生产理论 |
2.2.4 制度变迁理论 |
第三章 农业环境污染现状及危害 |
3.1 农业环境污染的现状 |
3.1.1 化肥污染 |
3.1.2 农药污染 |
3.1.3 薄膜污染 |
3.1.4 畜禽养殖污染 |
3.2 农业环境污染的危害 |
3.2.1 严重破坏水环境和土壤环境 |
3.2.2 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 |
3.2.3 严重影响农产品出口 |
3.2.4 长期污染影响粮食安全 |
3.2.5 经济损失严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农业环境政策的变迁与评价研究 |
4.1 中国农业环境政策的变迁轨迹 |
4.1.1 中国农业环境政策的萌芽阶段 |
4.1.2 农业环境政策被逐步关注 |
4.1.3 中国农业环境政策渐趋重视 |
4.2 农业环境政策的成效 |
4.2.1 农业环境政策体系基本建立 |
4.2.2 环境政策向可持续发展观念转变 |
4.2.3 专门的研究机构成立 |
4.2.4 农业环境意识在不断增强 |
4.2.5 非政府环保组织的影响力逐步增强 |
4.3 农业环境政策存在问题 |
4.3.1 政策缺乏长远规划 |
4.3.2 农业支持政策导向偏差 |
4.3.3 环境政策在农业适用受限 |
4.3.4 “末端”治理措施 |
4.3.5 农业环境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
4.3.6 农业环境系统数据缺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业环境政策参与意愿实证分析—农户 |
5.1 农户行为理论分析 |
5.1.1 农户行为理论分析评述 |
5.1.2 中国现阶段农户行为特点分析 |
5.1.3 中国现有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特点 |
5.2 模型选取和数据来源 |
5.2.1 模型选取 |
5.2.2 变量选取 |
5.3 数据来源和变量的描述统计 |
5.3.1 数据来源 |
5.3.2 变量的描述统计 |
5.4 模型模拟结果分析 |
5.4.1 实证结果 |
5.4.2 模型结果分析 |
5.5 结论与启示 |
第六章 农业环境政策参与意愿实证分析—企业和政府 |
6.1 企业的行为分析—以化肥企业为例 |
6.1.1 化肥企业享受的各种优惠政策 |
6.1.2 取消优惠政策的损失 |
6.1.3 技术的路径依赖 |
6.1.4 企业的行为选择 |
6.2 政府行为分析 |
6.2.1 地方政府与农户的博弈分析 |
6.2.2 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分析 |
6.2.3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业环境政策实施的案例研究 |
7.1 测土配方施肥案例研究—河北省 YN 县 |
7.1.1 农业特征 |
7.1.2 政府主导型 |
7.1.3 效率分析 |
7.1.4 启示 |
7.2 测土配方施肥案例研究—河北省 LT 县 |
7.2.1 LT 农业特征 |
7.2.2 协会主导型 |
7.2.3 效率分析与启示 |
7.3 河北省畜禽污染处理案例研究 |
7.3.1 河北省畜禽养殖业概况 |
7.3.2 畜禽粪便及其主要污染物产生量的估算 |
7.3.3 畜禽污染处理的作法与效率分析 |
7.3.4 案例研究—廊坊市 A 畜产品有限公司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环境政策研究 |
8.1 美国农业环境政策研究 |
8.1.1 美国的农业概况 |
8.1.2 美国农业环境政策的演变 |
8.1.3 美国农业环境政策的具体政策措施 |
8.2 欧盟农业环境政策研究 |
8.2.1 欧盟及其农业的概况 |
8.2.2 欧洲农业环境政策的演变 |
8.2.3 欧盟农业环境政策的具体政策措施 |
8.3 日本农业环境政策研究 |
8.3.1 日本农业的概况 |
8.3.2 日本农业环境政策的演变 |
8.3.3 日本农业环境政策的具体政策措施 |
8.4 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环境政策比较与经验借鉴 |
8.4.1 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环境政策比较 |
8.4.2 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环境政策经验借鉴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中国农业环境政策的制度设计 |
9.1 中国农业环境政策背景分析 |
9.1.1 优势和基础 |
9.1.2 挑战和困境 |
9.2 中国农业环境政策制度创新 |
9.2.1 构建良好的法律环境,提高农业环境政策效率 |
9.2.2 调整现有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凸显环境保护的功能 |
9.2.3 增加绿箱支持总量,改革绿箱支持结构 |
9.2.4 试点展开农业环境计划,建立环保长期机制 |
9.2.5 健全农业环境政策的终端考核机制,注重政策效果评价 |
第十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10.1 研究结论 |
10.2 完善中国农业环境政策的政策建议 |
10.2.1 加强环境保护全民教育,打破制度路径依赖 |
10.2.2 培育环境友好型农业组织,起到宣传示范作用 |
10.2.3 多元化利益团体共同推动环境政策,实现纳什均衡 |
10.3 研究不足之处和研究方向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农业环境政策的参与意愿调查问卷 |
附录 2:《农业环境政策》部门调研提纲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潍坊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生态农业及产业化研究 |
1.2.2 国内生态农业及产业化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2 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关理论 |
2.1 生态农业的概念与特征 |
2.2 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 |
2.2.1 农业生物共生原理 |
2.2.2 物质循环多级利用再生原理 |
2.2.3 生物——环境适应原理 |
2.3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及优势 |
2.4 加快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义 |
2.4.1 有利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
2.4.2 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 |
2.4.3 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
3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模式及发展趋势 |
3.1 国外生态农业产业化主要模式 |
3.2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主要模式 |
3.3 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 |
3.3.1 生态食品消费将是未来主流消费方向 |
3.3.2 生产规模将不断扩大,发展速度将不断加快 |
3.3.3 生产与贸易将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
3.3.4 生产标准和认证体系将逐步协调统一 |
3.3.5 科研和开发投入将进一步增加 |
4 潍坊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与制约因素分析 |
4.1 潍坊市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概况 |
4.2 潍坊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
4.2.1 发展优势 |
4.2.2 发展历程 |
4.2.3 发展重点 |
4.2.4 发展成效 |
4.3 潍坊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4.3.1 缺乏科学详尽的总体规划 |
4.3.2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
4.3.3 农业产业化水平依然偏低 |
4.3.4 农田水利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
4.3.5 农业技术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
4.3.6 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
4.3.7 农业金融体系尚待完善 |
5 潍坊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典型分析 |
5.1 寿光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典型案例 |
5.1.1 发展概况 |
5.1.2 产业化模式 |
5.1.3 “多元化”投入机制 |
5.1.4 经验启示 |
5.2 诸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典型案例 |
5.2.1 发展概况 |
5.2.2 产业化模式 |
5.2.3 标准化体系建设 |
5.2.4 经验启示 |
5.3 安丘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典型案例 |
5.3.1 发展概况 |
5.3.2 产业化模式 |
5.3.3 支撑体系建设 |
5.3.4 经验启示 |
6 潍坊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建议 |
6.1 营造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
6.1.1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6.1.2 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
6.1.3 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
6.2 把握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 |
6.2.1 科学规划生态农业发展布局 |
6.2.2 因地制宜地选择产业化模式 |
6.2.3 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体系 |
6.3 加快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措施 |
6.3.1 加强技术研究、推广和应用 |
6.3.2 积极发展循环农业 |
6.3.3 加快标准化体系建设 |
6.3.4 深入实施品牌战略 |
6.3.5 不断提升产业层次 |
6.3.6 加强流通和服务体系建设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吉林蛟河老龄林群落特征及其与地形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生态系统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
1.3.2 环境因子对于物种分布的影响 |
1.3.3 地形对群落特征影响的研究 |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及样地调查方法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2 样地设置 |
2.3 植被及环境因子调查方法 |
3 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相关关系 |
3.1 群落结构特征 |
3.1.1 森林区系类型 |
3.1.2 样地树种组成 |
3.1.3 种-面积曲线 |
3.1.4 径级结构分布 |
3.2 群落结构特征之间相关性 |
3.2.1 数据处理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3.3.1 群落结构特征 |
3.3.2 群落结构特征之间相关性 |
4 样地木本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1 研究方法 |
4.1.1 典范对应分析 |
4.1.2 地形因子计算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物种分布与地形因子相关性的典范对应分析 |
4.2.2 地形因子与群落结构特征的关系 |
4.3 结论与讨论 |
4.3.1 地形因子作为环境因子在物种分布中的作用 |
4.3.2 地形因子与群落结构的关系 |
5 样地草本群落特征与地形因子关系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季节草本群落差异性分析 |
5.2.2 典型对应分析(CCA) |
5.2.3 多样性与地形关系 |
5.3 结论与讨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呼伦贝尔草原蓄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我国草原畜牧业及发展现状 |
二、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 |
三、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及进展 |
一、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及定义 |
二、可持续发展国内外研究 |
三、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 |
第三节 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理论研究 |
一、相关概念 |
二、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动态 |
三、农(牧)民合作组织研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发展状况 |
第一节 呼伦贝尔畜牧业资源基本情况 |
一、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概况 |
二、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辨识 |
第二节 呼伦贝尔畜牧业生产发展历程 |
一、民主改革时期 |
二、合作化与集体化 |
三、家庭承包 |
第二章 呼伦贝尔畜牧业典型案例调查 |
第一节 呼伦贝尔牧户可持续发展调查 |
一、农牧业情况 |
二、突出的环境问题 |
三、水资源问题 |
四、农牧民的生活状况 |
五、非农劳动力的转移情况 |
第二节 呼伦贝尔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评估 |
一、畜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二、畜牧业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
三、草场退化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 |
第三节 呼伦贝尔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障碍因素分析 |
一、自然因素 |
二、人为因素 |
第三章 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 |
第一节 畜牧业生产的宏观判断 |
一、优质畜产品严重缺乏,质量问题时有发生 |
二、生态问题突出,养殖集中地区污染严重 |
三、饲料原料供应不足,资源制约因素日趋突出 |
四、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 |
五、组织管理体制是制约畜牧业继续增长的深层次原因 |
六、科技支撑体系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
七、畜牧业良种覆盖率不高,国内优质畜禽种质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
第二节 定牧生产方式对草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一、畜牧业对草场的破坏 |
二、农业耕作对草场的破坏 |
三、草原外来人口的掠夺式经营 |
四、牧草产量下降、草场沙化和荒漠化 |
第三节 制度设计和牧民观念的影响 |
一、双承包制度导致牧场资源退化 |
二、牧场有偿流转制度导致资源的破坏 |
三、粗放型经营导致草场资源的过度利用 |
四、牧民观念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第四节 草原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
一、草原滥垦 |
二、草原过度放牧 |
三、工业生产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第五节 政府保障性政策支撑较弱 |
一、草原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 |
二、草原保护制度还不完善 |
三、牧民医疗、养老、教育、就业困难 |
第四章 呼伦贝尔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合作牧场 |
第一节 合作牧场的作用 |
一、提高了牧民的组织化程度 |
二、降低了畜牧业生产成本 |
三、保护了牧民的利益 |
四、牧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政府与牧户联系的桥梁 |
第二节 合作牧场的建设方式 |
一、牧民合作经济组织 |
二、流转经营 |
三、以富带贫共同体模式 |
四、现代家庭牧场 |
第三节 新巴尔虎右旗合作牧场的建设实例 |
一、新巴尔虎右旗概况 |
二、牧区经营制度改革——“三改一建设”思想 |
三、牧区经营制度改革创新模式 |
四、新右旗新牧区建设实施策略 |
五、新右旗深化牧区经营制度改革的经验启示 |
第四节 陈巴尔虎旗奶牛合作牧场的建设实例 |
一、陈巴尔虎旗概况 |
二、呼伦贝尔陈旗发展奶业的有利条件 |
三、呼伦贝尔陈旗发展奶业的不利条件 |
四、建设内容和生产技术方案 |
五、陈巴尔虎旗奶牛合作牧场建设经验 |
第五章 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生产经营体制创新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健 |
一、鼓励牧民建立合作组织,在技术、贸易、维权等方面合作 |
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企业与基地的联接作用 |
三、构建畜产品交易平台 |
第二节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联产业 |
一、建立统一有序的畜产品市场体系 |
二、树立“呼伦贝尔绿色草原畜牧业”品牌 |
第三节 实施草原生态依法保护的政策 |
一、加强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的研究和保护 |
二、建立合理的草原利用机制 |
三、加强和健全草原保护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强化草原依法监督管理 |
四、落实补奖励政策涉及有关法律法规等问题 |
五、草原监测及草畜平衡核定问题 |
第四节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 |
一、认真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
二、建立健全牧区社会综合发展的保障制度和政策 |
第五节 呼伦贝尔畜牧业建设战略实施步骤 |
一、产业布局战略调整 |
二、产业结构战略调整 |
三、生产经营方式战略调整 |
四、产业连接方式战略调整 |
五、生态和环境保护战略 |
六、产业组织体系调整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农牧民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生物多样性保育及入世后的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县域治理的中心工作模式研究 ——以江西共青城市为例[D]. 熊云海.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D]. 耿仲钟.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3]油茶与香樟临时混交造林模式效益评价[D]. 覃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02)
- [4]区域农业安全理论及实证研究[D]. 赵其波.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5]乡土植物在玉龙雪山景区植被恢复中的应用[J]. 王朝文,和志娇,李燕,杨洪涛,杨正松,和加卫. 农学学报, 2015(04)
- [6]柴松分类地位与遗传多样性研究[D]. 解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9)
- [7]基于农业支持视角的中国农业环境政策研究[D]. 王哲.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12)
- [8]潍坊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 王亮.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8)
- [9]吉林蛟河老龄林群落特征及其与地形关系[D]. 王雨茜.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1)
- [10]呼伦贝尔草原蓄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李昌武.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