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古代墓葬文化看遗体的防腐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瞿丽莎[1](2020)在《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墓,是构成墓葬文化中的一个小的情节结构,这一情节结构一般在文本中独立存在。发墓,也称之为“发冢”。可以说,一部丧葬史,也是一部发冢史。本文主要探究明清笔记小说中的“发墓”故事情节,对其故事范型进行分类整理论述,并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这对于研究明清墓葬文化内涵及其文人的文化心理都有一定的意义。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讨论“发墓”故事的分类与分布,对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及其“发墓”故事的多维分类、“发墓”故事的虚实空间构造、及其“发墓”故事的文化意蕴。力求对明清笔记小说中所涉及的“发墓”故事情节及其相关内容进行深入且客观的研究。绪论部分主要从研究缘起、对象、现状、方法及意义来论述。第一章论述明清笔记小说中的“发墓”故事概述。这一章节是极其重要的,对于明清笔记小说文献的梳理,能更有效地对全文进行论述。明清笔记小说数量颇多,所涉及的内容也不一样,也就导致了发墓故事的分类亦是存在多样化的,但有些故事内容情节大体是相似的,对此可归为一类,对于这样的分类,笔者主要分为两大类:有意发墓与无意发墓。为了使读者更加了解到笔者所做的这一研究,对此,在梳理文献的过程中,也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类,如:发墓二葬、发墓复生、发墓取材、发墓取财、发墓求雨、误发墓、发墓受报、发墓奸尸、发墓报仇等内容。第二章论述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情节范型。此章节主要从:“发墓动机”、“发墓复生”、“发墓受报”、“防发墓措施”这四个叙事情节范型来进行分类探讨,结合文本内容,又将其细致分为多种叙事情节,以此来考察发墓故事的研究价值及其意义所在,并结合明清社会现实、社会制度来进一步、更深入地去分析这些叙事情节。第三章论述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虚实空间构造。此章节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梳理中国古人的冥界观念,对古人关于“鬼”的认识有了一个认识之后,再来论述明清两代关于鬼神的观念。从而进行论述关于发墓故事中所构造出来的虚实世界,对古人的一个空间概念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第四章论述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文化意蕴。此一章节主要是对明清社会生活的一个补充,让读者更能准确清晰地了解明清社会。作为明清笔记小说,其文化因素、文化特质都带有一定的社会因素在里面。主要从:发墓与文化信仰、发墓与民俗生活、发墓与民俗观念三大方面来进行论述。对其中所涉及的儒释道、“人神”“鬼神”信仰,世界观、道德观、社会人生观都有一定的论述。
达瓦拉措[2](2020)在《五世达赖喇嘛灵塔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以存放在布达拉宫中的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作为研究对象,围绕这座藏传佛教历史上具有崇高地位的灵塔之修建历史背景、灵塔选址和修建时间、教义理论依据、参与工匠、材质装饰、手工技艺、装藏及开光仪轨、功能和意义等,以《南瞻部洲唯一庄严目录》和其他藏文和汉文资料作为研究的文献依据,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性研究。《南瞻部洲唯一庄严目录》是由第司桑吉嘉措撰写,记录着修建红宫和五世达赖灵塔相关信息的重要文献。到目前为止虽已公开出版,但因其内容庞杂,文辞深奥,不仅一直未被翻译,学术界也很少引用该文献作为研究资料。笔者首次在研究过程中尝试从这部文献中挖掘相关信息来对五世达赖喇嘛灵塔进行较为客观和系统的研究。首先,通过分析17世纪西藏地方的历史背景,论证了五世达赖灵塔的修建是格鲁派尤其是第司桑杰嘉措在西藏地方树立其统治地位和教派地位的一种策略或手段,不仅具有宗教自身的传统性,也具有很鲜明的政治意图。其次,作为一种佛塔的种类,五世达赖灵塔从属于藏传佛教灵塔、藏传佛教佛塔、中国佛塔、印度古代塔的范畴,不管是从宗教学的学科理论而言,还是从佛教教义教规而言,均具有较为完备的理论依据,论文中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从塔到佛塔、佛塔到灵塔的功能转换的观点,并结合相关文献和实物依据,做了论证。另外,五世达赖灵塔可以称得上是一座活的博物馆,或者说是传统文化的集合体,同时更是一座各民族交流交往的历史见证物。为了佐证这个观点,论文对修建灵塔时参与的不同民族身份的工匠和不同工种进行了分类与归纳,对当时西藏建筑工艺的组织模式和西藏地方政府的筹资形式等都进行了探析。除此之外对藏传佛教灵塔材质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通过挖掘文献中为确立五世达赖灵塔使用奢华材质和装饰的合理性而引用的佛教理论,窥探藏传佛教在发展过程中世俗化和物质化的特点。灵塔的装藏和开光是藏传佛教仪轨中非常重要且神秘的内容,也是目前学术界对藏传佛教灵塔研究的薄弱环节。本论文结合文献记载,首次对这两个内容做了比较全面的梳理,为揭开藏传佛教灵塔神秘面纱,铺垫了学术基础。最后,五世达赖灵塔作为一件宗教圣物,其宗教功能与意义方面,论文中也结合相关的宗教学理论,从其政治意义、象征意义、膜拜意义等方面做了分析。论文以五世达赖灵塔作为研究对象,以小题大做、小切口切入的方式,借助文献和实物,运用相关理论方法,通过个案研究,对研究整个藏传佛教灵塔,做一次尝试性的铺垫或提供前期积累。
李佳佳[3](2019)在《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认识研究》文中认为传统复合灰浆是指以石灰为基料,糯米、桐油、蛋清、糖、猪血等有机材料作为添加物,复合而成的有机-无机复合灰浆,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的胶凝材料。本工作对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文献记载情况、工艺保存情况、有机物使用、应用历史和应用原因等内容进行研究,旨在对中国古代传统复合灰浆进行深入认知。主要内容和成果包括:传统复合灰浆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利用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对发表时间截至2018年的传统复合灰浆研究与应用的相关论文进行收集整理,使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年份、作者、机构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国内国外传统复合灰浆的研究状况,明确了使用有机添加物的传统复合灰浆是中国古代灰浆的重要特点。传统复合灰浆的古文献整理和研究。通过“中国基本古籍库”数据库,对记载了复合灰浆的古代文献进行了尽可能全面的搜集,对记载内容进行分析释读。首次较全面地整理了糯米灰浆、桐油灰浆、蛋清灰浆、糖水灰浆、血料灰浆以及复配灰浆的出现时间、建筑类型和评价,明确北宋时期的文献中最先出现了复合灰浆的记载。现存灰浆工艺调查。通过对浙江省内代表性的传统石灰生产土窑和石灰浆生产作坊的调研,记录石灰的烧制、消化和陈化过程的全部工序,采访相关工人以及老泥工,初步摸清了传统灰浆工艺的遗存现状。古代建筑遗址实地调查及取样分析。以四处古代建筑遗址为例进行了考察调研和灰浆取样,将本实验室在过去几年中159处遗迹的378个古代灰浆样本的检测结果进行汇总。根据调研情况和检测结果,提出建设传统复合灰浆数据库的设想,并进行了设计和初步测试。检测结果汇总统计分析。将化学分析法检出的含有有机物的96处古建筑和遗址的219个灰浆样本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对现存古建筑中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并与文献记载情况进行对比,首次对中国古代复合灰浆的应用年代、地区和建筑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历史研究。根据传统复合灰浆古文献记载、有机物检测结果、以及其他考古发现和研究,首次梳理了中国古代有机元机复合灰浆的应用发展历史,明确了复合灰浆的出现时间(油脂、蛋白质:不晚于战国时期;淀粉:不晚于东汉;糖:不晚于五代;血:不晚于元末),认为宋代和明代是复合灰浆发展史上的两次高峰,并在清代因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和新材料冲击等原因而衰弱。探讨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原因。本研究表明,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发明与使用与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相关,农林业的发展为复合灰浆的发明和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糯米、蛋清、糖、猪血、桐油等材料自身具备的粘性、防水性等容易认知的特性,为其成为灰浆添加物的试验材料增加了合理性。现代研究也表明,有机添加剂的使用可以改善灰浆的粘结性能,拓展灰浆的应用范围。其次,传统复合灰浆的发展与中国古代建筑的整体发展以及厚葬文化、等级性等建筑思想相一致,并且是实现建筑的装饰功能和体现艺术审美的重要材料。此外,古代其它技术工艺中同类有机物的使用可能对复合灰浆的使用与发展产生影响。最后,传统复合灰浆符合中国传统自然观中的因地制宜、物尽其用的实用理念和调和的思想,并在使用中被赋予了“忠”、“孝”等社会意义,这些文化思想也促进了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与发展。
郑晓平,魏国锋,张秉坚[4](2017)在《自制硅酸盐对传统糯米灰浆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采用灰浆性能表征和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手段,探讨了自制硅酸盐对糯米灰浆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自制硅酸盐对糯米灰浆的表面硬度、抗压强度、耐冻融性和耐水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6%自制硅酸盐糯米灰浆的综合性能最佳,其66d抗压强度高达1.41 MPa,耐冻融性较之空白样品提高了133%,耐水性能提高了43.8%。改性糯米灰浆耐水性等性能的提高,可能与灰浆中水化硅酸钙的生成有关。
魏久志[5](2017)在《象征的图像与殡葬观念的变迁 ——潘诺夫斯基《墓葬雕刻四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墓葬是雕刻艺术的摇篮。雕刻史家们研究的众多作品都是矗立在墓葬上的,通过他们对这些墓葬雕刻的描述,我们早就熟悉了这些雕刻作品的形式,甚至还能够根据其风格断定它们的年代。然而这些都是针对雕刻作品所做的风格学分析,忽略了它们的内容和意义。潘诺夫斯基的墓葬雕刻研究则力图将我们带回到雕刻和墓葬的整体历史情境中,从图像学的角度分析雕刻作品的主题和题材以及象征意义。图像学研究,也即对作品意义的研究,似乎成了潘诺夫斯基的标签,但是如果认为潘诺夫斯基仅是对墓葬雕刻作品的内容感兴趣而没有对其形式加以关注,那就距离误读他只有一步之遥了。潘诺夫斯基对墓葬雕刻的形式分析,尤其是对模拟像[effigy]的分析同样精彩。在《墓葬雕刻四讲》中,潘诺夫斯基囊括了从古埃及一直到16、17世纪有关墓葬雕刻的内容,从艺术风格和图像学两个方面展开了综合的讨论。也就是说,潘诺夫斯基除了调动他广博的学识深入地探讨墓葬雕刻与习俗、宗教、哲学、科学的关系,还系统的概括了墓葬形制的发展演变。对于潘诺夫斯基而言,图像与思想、风格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远超图像学的问题。他的艺术史研究的目标是要像历史学一样,研究和复原过去的传统,赋予古代纪录以鲜活的生命。这一目标在潘诺夫斯基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着作《墓葬雕刻四讲》[Tomb Sculpture]中有着完美的诠释。本文旨在以潘诺夫斯基的《墓葬雕刻四讲》为例,分析图像学的方法在古代艺术研究中的应用,也即在译介和概述西方墓葬雕刻史的同时,明确其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修正我们之前对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理论认识的一些不足。本文以图像的象征为出发,首先梳理了象征的理论和象征的图像体系的发展过程,之后介入到西方墓葬雕刻史的问题之中,以具体的研究实践来修正和强化我们对图像学研究方法的深入理解。因此,在以粗陋的笔触介绍潘诺夫斯基殡葬雕刻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时,我们以人类发展史上灵魂观念的变迁为统摄,着重突出墓葬雕刻与社会风俗、巫术迷信、宗教信仰、哲学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文章中分别以“灵魂的归宿”、“异教的世界”、“基督的护佑”和“世俗的转向”为标题来对应古埃及、希腊罗马、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诸个时代的墓葬发展特征,以突显殡葬雕刻观念的转变与社会文化倾向之间的契合。古埃及人的殡葬观念是“憧憬未来的”;希腊时期,殡葬观念则变成了“缅怀过往的”。古埃及人对未来的巫术式掌控的观念开始转向对往事的充满想象力的纪念性观念;在之后文明的多个阶段,我们都能看到殡葬观念从“憧憬未来的”观念向“缅怀过往的”观念的转变,而且在很多时候,这两种观念是并存的,有时候甚至会出现在同一座墓葬之中。中世纪初期,殡葬雕刻消失不见,这与基督教教义对偶像的厌恶密切相关,而到了中世纪盛期,墓葬雕刻再次繁荣,基督教改革促使人们对死亡、对死者产生了新的态度。文艺复兴时期的墓葬既有中世纪的延续,也有古典母题的复兴,但更突出的还是表现人文主义精神的墓葬雕刻,它们最为直接地呈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精神。
曾呈茜[6](2016)在《浅谈中草药在遗体防腐中的作用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遗体防腐是殡葬行业服务项目中的重要环节。遗体的腐败主要由腐败细菌的活动引起,而中药防腐在汉代已有应用,很多中草药均具有抑制甚至杀灭微生物的功能。本文浅谈中草药在遗体防腐中的作用,为遗体防腐技术的发展提出新思路。
赵鹏[7](2016)在《荷载与环境作用下青砖及其砌体结构的损伤劣化规律与机理》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历史性建筑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和载体,在世界建筑史上形成了独特的建筑体系,富于伦理精神,师法自然,体现了中国能工巧匠的智慧,内涵精深,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中国历史性建筑由于长期的太阳辐射、温湿度变化、化学作用、风雨侵蚀、生物作用、战争、地震等破坏,材料和结构性能不可避免的减弱和损伤,大量历史性建筑已出现险情,对其维修保护的要求日益迫切。历史性建筑的破坏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自然作用及人为作用。从建筑结构的角度出发可以归结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自然作用的突发性事件:如地震、飓风等。内部因素包括建筑材料的老化和结构体系、营造质量和建筑基础情况的影响。历史性建筑不同于现代建筑,在材料性能和设计理念上无法同现代建筑相提并论,因此其整体性和刚度一般较弱,用现代的建筑结构设计标准去诊断和修复这些历史性建筑就出现了许多问题和挑战,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历史性建筑,对其结构机制和材料性能退化机理的研究己日益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因此,综合考虑历史性、艺术性和科学性,对这些历史建筑的结构机制和性能退化机理进行科学研究,为维修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已是当务之急。本文以江浙皖地区石灰粘结材料、青砖瓦及传统空斗墙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古代文献搜集及现场实地考察,系统的梳理了传统石灰粘结材料及青砖瓦的发展历史、生产工艺。综合文物保护修缮工作,将先人给我们留下的珍贵的物质遗产、传统工艺保护起来。以传统青砖为主,建立力学与环境耦合作用下材料性能加速退化实验体系,建立加速退化速度与实际服役环境之间的定量关系,经总结提炼建立典型损伤因素组合的多重破坏因素作用下建筑材料的寿命预测模型,为建筑遗产的寿命预测提供了新理论与新方法。选择中国2种传统空斗墙砌筑方式,进行了6片空斗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平面外受力性能实验研究,和3片空斗墙平面内性能实验研究,测试了试件的荷载位移关系曲线,根据理论反演了空斗墙砌体的弯拉强度和剪切强度,并分析推导了地震作用下和风荷载作用下传统空斗墙体的砌筑高度限值。本文所取得的创新成果如下:(1)通过实地走访及取样检测制定了传统青砖、瓦质量检测标准通过文献检索解读中国古代砖瓦灰制作工艺的发展过程。将现存的口耳相传的传统工艺通过实地考察以及匠人走访的方式及时整理记录。为了掌握古代砖瓦灰的物理化学性能,对代表性古建筑遗址进行实地调查和取样,采用现代分析仪器分析方法对所取样品的组成、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检测。课题组实地考察了历史上着名的青砖瓦生产地南窑(嘉善)、北窑(苏州),拜访了着名传统青砖瓦制作工艺传承人丁惟建、沈步云,参观了当地仅存的为数不多的砖窑,梳理了青砖、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对比了我国南北方砖瓦种类尺寸的区别,并对其进行了分类整理。详细记录整理了传统青砖瓦的制造、烧制和后期处理工艺。为挽救即将失传的传统手工工艺提供了宝贵的文字和影像记录。同时对为编制传统青砖瓦质量检测标准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基础资料。同时通过对江浙沪多处古建筑青砖进行取样,通过现代分析手段,检测明清时期青砖制品的原材料及物理性能,根据大量的实测数据经过统计分析,制定了青砖瓦的质量标准,以期为对指导生产与当地古建筑相匹配的仿古青砖提供参考意见科学的依据。(2)揭示了青砖石灰良好相容性机理本文以南京明城墙为例,使用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压汞仪(MIP)、扫描电镜显微镜(SEM)、热重-差热分析(DSC-TG)、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傅立叶红外(FT-IR)等先进实验设备,通过研究检测这两种古老的建筑材料,青砖以及有机无机复合石灰粘结材料的界面特点,探讨其维持数百年良好粘结性能的原因,为现代的古城墙修复提供科学的参考。在古建砖-灰砌筑体系中传统灰浆与青砖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其主要原因在于:首先是良好的机械咬合力,青砖表面粗糙度高,孔隙率较高,在毛细作用下,灰浆逐渐向青砖内部扩散,固化后与青砖紧密粘结在一起,形成互锁结构。青砖表面密度分为两个区域,靠近粘结界面处密度明显高于青砖内部样品。且显微硬度为1.8 GPa—2.5GPa,高于内部显微硬度1.2 GPa—1.9GPa。通过扫描电镜、XRD及XRF发现,大量碳酸钙通过石灰粘结材料扩散至青砖表面,扩散深度约为1.5mm。由于石灰粘结材料颗粒极其细小、分布均匀且形状不规则,平均粒径达到纳米级。而青砖样品含有大量0.03—2.0μm孔径范围小孔,因此使得碳酸钙在漫长的数百年间,逐渐大量扩散填充到青砖空隙当中。(3)研究了青砖耐久性损伤劣化规律并绘制了青砖寿命预测模型实验以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为指标,研究青砖在冻融环境、硫酸盐腐蚀环境和压力荷载复合下的损伤劣化过程,比较和分析了各种破坏因素的冻融损伤特点和相互影响。对青砖在冻融循环作用下损伤劣化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在单一冻融因素作用下,青砖相对动弹性模量呈现先略增再降低的趋势。青砖样品80次冻融循环时降至0.60左右。荷载作用对其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明显,荷载作用加快了试件在冻融作用下的相对动弹性模量的下降速度。在施加10%和30%荷载以后,分别在60次和35次冻融循环以后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到60%以下,达到试件破坏标准。荷载作用和硫酸钠的耦合作用对其相对动弹性模量的的下降产生了更加明显的影响,荷载及硫酸钠的耦合作用加快了试件在冻融作用下的相对动弹性模量的下降速度。在10%荷载以及5%硫酸钠溶液作用下,在35次冻融循环以后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到60%以下,达到试件破坏标准。在30%荷载及5%硫酸钠溶液作用下,在20次冻融循环以后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到60%以下,达到试件破坏标准。结合混凝土冻融疲劳损伤方程模型,通过青砖室内冻融循环次数,再根据余红发课题组统计的自然冻融循环次数、日最低气温和日最大降温速度等指标,并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TopMap7绘制出了青砖基于水冻、荷载、盐冻环境下的多种冻融寿命区划图。(4)运用自行设计建造的墙体加载装置研究了空斗墙体的受力机制及砌筑高度限值自行设计与建造了适于青砖空斗墙体力学性能测试的大型加载装置,最大可满足高4m×长4m的大型空斗墙体的受力性能实验。利用该大型墙体加载装置,分别对2种空斗墙和1种实砌墙体,不同高宽比与宽厚比共计13片墙体,开展了平面外及平面内加载实验,测试了墙体变形,应变和载荷等等指标。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砌筑形式、高宽比、高厚比对平均弯剪承载力的影响规律。考虑空斗墙内部拉结强弱,建立带有两端实心砌筑墙段的空斗墙截面受力模型,计算其抗弯刚度,推导高宽比、高厚比和弯拉强度的理论表达式。将实验结果与理论对比,提出平均弯拉强度取值。根据不同风压和不同地震烈度计算作用效应,以本文研究得到的平均弯拉强度值为依据,推导出空斗墙体危险砌筑高度限值。研究结果表明空斗墙的破坏为弯拉破坏,且为脆性破坏。空斗墙砌体平面外受荷工况比平面内受荷工况危险,对高度限值起控制作用。对空斗墙维护结构,风荷载比地震作用影响更为明显。建议空斗墙围护结构设置独立的抗风支撑辅助结构。推导出了无周边拉结空斗墙,在一次连续砌筑高度不小于2m条件下的砌筑高度限值,大于此限值应设置周边拉结或抗风扶壁柱。
戴敏[8](2014)在《中国传统有机三合土的性能研究与仿制》文中提出以石灰、粘土为主要成分,添加糯米、蛋清等有机物的中国传统有机三合土(Chinese traditional organic Sanhetu,CTOS)在我国古代建筑材料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研究发现,这种材料在强度、耐久性、耐水性和环境友好性方面有突出的优点,可部分替代混凝土用于工程建筑。并且作为一种有机-无机复合材料,有机物的添加是材料性能提高的原因之一。但水泥的出现和推广使用,导致了CTOS制作工艺的失传,现代仿制材料的强度很难达到原材料的标准。本文的主要目标是仿制高强度的CTOS,优化CTOS的制作工艺,研究其固结机理,探索有机物对无机组分的作用和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代替天然有机物的可行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采集南北方典型CTOS样品,为接下来的材料仿制提供依据。样品分别采集于安徽省怀宁县一座清代墓封土和陕西省靖边县统万城城墙。对样品进行抗压测试、淀粉碘测试、耐水性测试和微观测试,包括XRD,FTIR,TGA,SEM等,系统分析其物质组成和物理性能,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显示CTOS主要用料为粘土、河砂和石灰,但不同地区材料的工艺配方以及强度性能方面有很大差异。微观分析显示三合土中主要反应产物是碳酸钙和水化硅酸钙(CSH)。封土样品中石灰含量更高,耐水性好,物质结构紧密,抗压强度高于20MPa,说明通过工艺配方的选择,三合土部分替代混凝土具有可行性。其中,石灰含量低于15%,有机物糯米的含量低于3.4%。糯米作为有机模板,在生物矿化过程中控制碳酸钙的形成,使其颗粒更加细小,结构更加紧密。基于文献记载以及历史样品分析结果,优化CTOS制作工艺。通过研究混合工艺、成型压力、养护时间、水灰比等影响因素,确定提高仿制材料抗压强度的最优条件。比较空气、密封袋、养护箱等不同养护方式对样品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抗压测试、耐水性测试、冻融循环试验和微观分析手段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最优条件是成型压力20MPa,水灰比0.49。养护温度的提高可以加快反应进程,缩短养护时间。在最优条件下,养护箱养护28天的样品,其抗压强度可达到48.81MPa。三合土材料抗压强度提高主要是因为生成水化产物CSH和碳化产物CaCO3,其中水化产物是主要因素,并且充足的水分有助于反应的进行。糯米、蛋清和红糖作为天然有机物,对比人工聚合物PAM(CPAM,NPAM,APAM),研究有机物的添加方式和含量对仿制材料抗压强度和含水量的影响,以及人工添加剂代替传统添加剂的可能性。通过抗压测试、耐水性测试、冻融循环试验和微观分析手段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有机物含量增加会降低材料的抗压强度,各有机物添加量在0.5mg/g时,材料的抗压强度最高。添加糯米和APAM的材料抗压强度分别达到51.69MPa和52.21MPa。过多的红糖对材料强度有很大削弱作用,红糖含量为10mg/g的样品抗压强度低于5MPa。红糖会阻碍材料内部水化反应的进行,导致样品膨胀。添加适量的有机物有助于提高样品的耐冻融性。对比空白样品与添加有机物(包括糯米、蛋清、红糖和APAM)样品的抗压强度,用微观分析手段表征。并在最优条件下进行材料仿制,通过抗压测试表征工艺的再现性。结果显示适量的糯米和APAM有助于提高材料的抗压强度,蛋清对材料的作用不明显,而红糖对材料强度有削弱作用,不适合单独作为添加剂使用。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APAM代替天然有机物用于CTOS仿制具有可行性。糯米和APAM主要通过自身分支和网状结构为Ca2+提供位点,从而影响无定型物质的结构,提高材料的抗压强度。红糖的作用类似于减水剂和缓凝剂,改变了材料原有的网状结构,释放结构中的水分,同时与石灰形成一种复合体,阻碍水化反应,导致样品抗压强度降低。重复实验证明仿制样品抗压强度较为稳定,实验工艺再现性好,实用化发展具有可操作性。
张瑞[9](2014)在《朱熹风水思想的历史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有关南宋朱熹风水思想的一项系统研究。全文共五章二十节。第一章全面讨论了近60年海内外有关风水问题的相关着述。其中前四节的内容虽然是对一般风水着述的梳理与讨论,但其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与宋代或朱熹的风水思想相关联;第五节则分三个方面综述了与朱熹风水思想直接相关的重要研究成果。第二章、第三章对朱熹阴宅风水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一,讨论了朱熹在阴宅风水问题上的“两难”与“悖论”:就知识理性而言,包括朱熹在内的精英阶层未必认同阴宅风水的迷信与蒙昧,但就忠孝人伦和道德情感而言,不讲求风水,其忠君、孝父的人伦情感却又无从寄托。朱熹以及中国传统儒学精英,大都在这种“悖论”与“两难”的语境中叙述着各自的风水话语;二,讨论了朱熹反对迷信阴宅风水,但更反对“孟浪不信”的理学立场,指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一流思想大师中,朱熹是唯一一位深入风水、熟知风水,却又力图跳出风水、提升风水的知识精英。而他在阴宅风水中的最大贡献就是以“诚敬”关联儒学与阴宅风水,进而完成了风水的理学化。第四章、第五章讨论了朱熹阳宅风水的基本架构,即由天地到山川、国都、城镇、聚落、住宅、宅内这样一种“天人合一”的大格局。指出朱熹风水思想最大的价值和意义是将风水从“阴宅风水”引向更为广阔的“天地风水”。“天地间好个风水”,是朱熹关于风水的创造性表达,标志着风水的重心从“祸福吉凶”转变为自然风水。
郑利平,武仙竹,金普军,王运辅[10](2014)在《重庆巫山大昌蓝家寨遗址石灰墓灰浆成分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古代使用石灰的历史非常悠久,人工烧制石灰的历史不晚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晚期。本研究从重庆巫山大昌蓝家寨遗址明代石灰墓取样,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发现,该墓葬是由古人用生石灰、糯米浆、黄土等3种材料制作出有机-无机混合材料浇筑而成。在该墓葬的死者头部还发现了1只石灰枕,制作工艺较为优良。上述发现表明,在明代三峡地区,人们不仅用石灰糯米浆浇筑墓葬,而且还用来制作死者的陪葬用品。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现了有机-无机材料——糯米灰浆的特殊性。该材料的物质成分是有机物与无机物相互混合,物质红外光谱吸收峰存在一定程度的位移。该物质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为颗粒状形态,而非块状的、棱角分明的碳酸钙;这种颗粒状的物质结构经互相匹配、互相嵌构,具有结构致密、受力强度大、密封性能好等特点。在地势险要偏僻的三峡地区发现的明代这种材料的加工及建筑技术,对研究该地区各历史时期的生产技术、葬俗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从古代墓葬文化看遗体的防腐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古代墓葬文化看遗体的防腐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及其概念界定 |
(一)“笔记小说”概念界定 |
(二)“发墓”故事概念界定及其历史源流 |
三、研究现状、方法及意义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明清笔记小说中的“发墓”故事概述 |
第一节 明清笔记小说文献梳理 |
第二节 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分类与分布 |
一、明代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分布 |
二、清代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分布 |
三、明清笔记小说的作者简况 |
第三节 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文本素材 |
一、发墓小说创作中的“本事”及其研究 |
二、发墓小说作者与素材之关系 |
三、发墓小说中的“当代史事”、“前代史事”及其采择编演 |
小结 |
第二章 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情节类型 |
第一节 “发墓动机”类型 |
一、发墓取材 |
二、发墓取财 |
三、盗葬其亲 |
四、发墓二葬 |
第二节 “发墓复生”类型 |
一、“复生”考 |
二、发墓如生 |
三、发墓复生 |
第三节 “发墓受报”类型 |
一、恶报其一:身患恶疾 |
二、恶报其二:于家人子孙不利 |
三、恶报其三:墓室出物伤人 |
第四节 “防发墓措施”类型 |
一、薄葬防盗墓 |
二、强制手段防盗墓 |
小结 |
第三章 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虚实空间构造 |
第一节 中国古人的冥界观 |
一、古人对鬼的认识 |
二、古人意识中的“死后世界” |
第二节 “发墓”故事中“虚实”世界 |
一、死者由冥复生所述 |
二、生者由梦入冥所见 |
第三节 “虚实”世界的交界点:冢墓空间 |
一、冢墓之“实”:终结生命、希望、情欲之所在 |
二、冢墓之“虚”:还魂复生、有情人终成眷属之所在 |
小结 |
第四章 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的文化意蕴 |
第一节 “发墓”故事与文化信仰 |
一、“发墓”故事与儒教 |
二、“发墓”故事与佛教 |
三、“发墓”故事与道教 |
第二节 “发墓”故事与民俗生活 |
一、“发墓”故事中体现出来的民间丧葬习俗观念 |
二、“发墓”故事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泉 |
第三节 “发墓”故事与民俗观念 |
一、从“发墓复生”来看民间的世界观 |
二、从“发墓受报”来看民间的道德观 |
三、从“发墓取财”“盗葬其亲”来看民间的术数观 |
四、从“发墓归葬”来看民间的社会人生观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2)五世达赖喇嘛灵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 |
一、相关文献资料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的特点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难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四、难点 |
第一章 修建灵塔的背景概述——信仰与权威树立的必要性 |
第一节 五世达赖灵塔修建的历史背景探析 |
一、五世达赖喇嘛的圆寂 |
二、格鲁派面临的内忧外患与灵塔的正式修建 |
第二节 五世达赖灵塔修建地的选择 |
一、选择布达拉宫为灵塔建造地的原因分析 |
二、五世达赖灵塔所处的具体位置 |
第三节 五世达赖灵塔修建的相关时间问题 |
一、灵塔开工时间再确认 |
二、修建灵塔所耗费的时间 |
第二章 灵塔的源流及理论依据——从佛塔到灵塔的功能转换 |
第一节 印度窣堵波到藏传佛教灵塔的演变史 |
一、“窣堵波”的产生 |
二、灵塔的形成 |
三、肉身灵塔的出现 |
第二节 灵塔蕴含的佛教教义思想 |
一、以灵魂观和转世观为思想基础 |
二、以曼荼罗形制为蓝本 |
三、宇宙构成原素的体现 |
第三章 五世达赖灵塔建造工程——多民族多工种的协调参与 |
第一节 五世达赖灵塔相关传统工种概述 |
一、金属类工匠 |
二、土木类工匠 |
三、布艺类工匠 |
第二节 参与修建五世达赖灵塔的工匠及其民族身份 |
一、尼泊尔与西藏工艺交流及参与工程情况 |
二、内地与西藏的工艺交流及参与工程情况 |
三、蒙古与西藏工艺交流及参与工程情况 |
第三节 建造五世达赖灵塔的组织系统 |
一、建造五世达赖灵塔的工匠等级 |
二、几个主要工种的工匠等级 |
三、其他工匠的等级及差役组织情况 |
第四节 灵塔建造的募捐筹资 |
一、捐赠者身份的多样性 |
二、捐赠区域的多样性 |
三、捐赠物资类型的多样性 |
四、物资的投入规划和官方接受捐赠物资的方式 |
第五节 参与修建五世达赖灵塔工匠的待遇 |
一、修建灵塔工匠的待遇种类 |
二、生活补贴的具体发放模式 |
三、工钱的具体发放模式 |
四、服饰补贴 |
第四章 五世达赖灵塔的材质与装饰——珍宝与技艺的完美结合 |
第一节 灵塔材质的演变与发展 |
一、早期灵塔材质及其演变 |
二、藏传佛教灵塔材质的演变及特点 |
第二节 五世达赖灵塔的材质与装饰概述 |
一、五世达赖灵塔材质选择的理论依据 |
二、五世达赖灵塔装饰中相关珠饰的传统概述 |
第三节 五世达赖灵塔具体使用的材质和装饰 |
一、灵塔材质和装饰的主要来源 |
二、灵塔每个部位具体使用的材质和装饰 |
第五章 五世达赖灵塔的装藏及其特点——象征与神秘的符号系统 |
第一节 灵塔装藏的起源以及延续中的变革 |
一、佛教装藏的起源 |
二、装藏物的变异 |
第二节 藏传佛教灵塔装藏 |
一、佛经中有关装藏的论述 |
二、藏传佛教灵塔装藏的具体步骤 |
第三节 五世达赖灵塔的装藏及其内容 |
第四节 五世达赖灵塔装藏的重要因素与特点 |
一、时间因素 |
二、方位朝向因素 |
三、装藏物的特点 |
四、装藏目的 |
第六章 五世达赖灵塔的开光——赋予加持力的特殊仪式 |
第一节 开光的含义概述 |
一、关于开光的文献依据 |
二、藏传佛教中的开光叙述 |
第二节 五世达赖灵塔的开光仪式 |
一、开光的预备阶段 |
二、开光的正式仪式 |
三、开光仪式的结尾 |
第三节 开光仪式的特点分析 |
一、开光仪式是多种密宗仪轨的复合体 |
二、开光的观想、道具等特点 |
第七章 五世达赖灵塔的意义与功能——神圣与世俗的集合体 |
第一节 五世达赖灵塔的政治意义 |
一、布达拉宫具有的历史文化优势 |
二、利用布达拉宫的历史地位去建构格鲁派的政教权威 |
第二节 五世达赖灵塔具备的几个象征意义 |
一、宗教意义的象征 |
二、多元民族技艺的象征 |
三、民族交流与团结的象征 |
第三节 五世达赖灵塔的膜拜功能 |
一、基于三宝集合而形成的殊胜膜拜 |
二、基于起塔转塔功德的膜拜 |
三、基于观世音信仰的膜拜 |
结语 |
附录一 各地重要藏传佛教灵塔 |
附录二 藏传佛教善逝八塔 |
附录三 论文相关词汇藏汉对照表 |
附录四 十七世纪以后蒙古各部汗王世袭表 |
附录五 布达拉宫中珍藏的有关修建宫殿的壁画图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认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传统灰浆的定义 |
1.1.1 石灰 |
1.1.2 骨料 |
1.1.3 添加剂——夹杂物和添加物 |
1.2 传统复合灰浆的定义与组成 |
1.2.1 石灰——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基料 |
1.2.2 有机材料——中国传统复合灰浆中的添加物 |
1.2.3 古建筑营造中复合灰浆的配比与用途 |
1.3 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早期应用 |
1.4 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本章参考文献 |
2 传统复合灰浆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2.1 文献计量学 |
2.1.1 文献计量学简介 |
2.1.2 本次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
2.1.3 文献分析检索规则 |
2.2 国内传统复合灰浆研究现状分析——基于中国知网CNK1数据库 |
2.2.1 文献类型及年份分析 |
2.2.2 发文作者及机构分析 |
2.2.3 文章被引用次数分析 |
2.3 国际传统灰浆研究现状分析——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 |
2.3.1 文献年份分析 |
2.3.2 论文收录情况及期刊分析 |
2.3.3 发文作者及机构分析 |
2.3.4 文章被引用次数和影响因子分析 |
2.4 传统复合灰浆的研究内容分析 |
2.4.1 有机添加物的检测方法 |
2.4.2 有机添加物的作用和机理 |
2.4.3 改性复合灰浆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 |
2.5 国内外传统复合灰浆研究差异 |
2.6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3 传统复合灰浆的古文献记载研究 |
3.1 糯米灰浆 |
3.1.1 糯米灰浆在城墙及炮台建造中的应用 |
3.1.2 糯米灰浆在墓葬建造中的应用 |
3.1.3 糯米灰浆在水利工程建造中的应用 |
3.2 桐油灰浆 |
3.2.1 桐油灰浆在造船中的应用 |
3.2.2 桐油灰浆在墓葬建造中的应用 |
3.2.3 桐油灰浆在涂抹墙面方面的作用 |
3.2.4 桐油灰浆在水利建筑中的作用 |
3.3 蛋清灰浆 |
3.4 糖水灰浆 |
3.5 血料灰浆 |
3.6 植物汁类灰浆 |
3.6.1 树汁的应用 |
3.6.2 藤汁的应用 |
3.7 两种及以上有机物复配灰浆 |
3.7.1 糯米桐油复配灰浆 |
3.7.2 糯米与汁类的复配灰浆 |
3.8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4 传统灰浆工艺调研 |
4.1 传统石灰烧制的文献记载 |
4.2 传统石灰烧制工艺调研 |
4.2.1 浙江省石灰资源概况 |
4.2.2 传统石灰烧制工艺的现场调研 |
4.2.3 石灰烧制工人访谈 |
4.3 传统石灰消化与陈化工艺调研 |
4.3.1 传统石灰消化和陈化技术 |
4.3.2 传统石灰消化及陈化过程的现场调研 |
4.3.3 工人访谈 |
4.4 现存民居灰浆制作工艺调研 |
4.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5 古代建筑及遗址实地调查及取样分析 |
5.1 古代建筑及遗址实地调查取样 |
5.1.1 浙江衢州明代城墙 |
5.1.2 浙江温州古城墙遗址 |
5.1.3 浙江浦江龙德寺塔 |
5.1.4 福建永定县客家土楼群 |
5.2 灰浆样本的有机物分析 |
5.2.1 古建筑灰浆样本来源及类型 |
5.2.2 检测方法和步骤 |
5.2.3 检测结果 |
5.3 传统复合灰浆数据库的建立研究 |
5.3.1 数据库设计目的 |
5.3.2 数据库收录内容 |
5.3.3 数据库展示内容和检索平台设计 |
5.3.4 数据库平台初步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6 有机物检测结果的汇总分析 |
6.1 年代分布 |
6.1.1 淀粉 |
6.1.2 油脂 |
6.1.3 蛋白质 |
6.1.4 糖类 |
6.1.5 血 |
6.1.6 含有两种及以上有机物的样本 |
6.2 地域分布 |
6.2.1 淀粉 |
6.2.2 油脂 |
6.2.3 蛋白质 |
6.2.4 糖类 |
6.2.5 血 |
6.2.6 含有两种及以上有机物的灰浆样本 |
6.3 建筑类型分析 |
6.3.1 检出各类有机物的建筑类型统计 |
6.3.2 民间建筑 |
6.3.3 长城、城墙 |
6.3.4 塔 |
6.3.5 官方建筑 |
6.3.6 墓葬 |
6.3.7 寺观建筑 |
6.3.8 水利工程 |
6.3.9 船 |
6.3.10 其它 |
6.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7 传统复合灰桨的应用历史研究 |
7.1 传统复合灰浆的出现 |
7.1.1 文字记载之前的灰浆样本检测结果分析 |
7.1.2 各类有机添加物的最早应用 |
7.2 第一个发展高峰——宋代 |
7.2.1 宋代传统复合灰浆的文献分析 |
7.2.2 宋代灰浆样本检测结果 |
7.2.3 宋代传统复合灰浆发展情况 |
7.3 第二个发展高峰——明代 |
7.3.1 明代传统复合灰浆的文献分析 |
7.3.2 明代灰浆样本检测结果 |
7.3.3 明代传统复合灰桨的发展情况 |
7.4 传统复合灰桨的衰落 |
7.4.1 清代灰浆样本检测结果 |
7.4.2 清代复合灰浆的文献分析 |
7.4.3 衰落原因分析 |
7.4.4 衰弱情况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8 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原因探究 |
8.1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
8.1.1 木构架的主体地位 |
8.1.2 农、林、渔、牧业物产丰富 |
8.1.3 中国的火山分布及喷发记录 |
8.2 有机添加物的性能与作用 |
8.3 古代建筑的发展对传统灰浆应用的影响 |
8.3.1 古代建筑体系的发展对传统灰浆应用的影响 |
8.3.2 建筑类型对传统灰浆应用的影响 |
8.3.3 建筑装饰艺术中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 |
8.4 其他工艺中有机物的应用 |
8.4.1 传统彩绘工艺中有机材料的应用 |
8.4.2 造船工艺中有机材料的应用 |
8.4.3 造纸工艺中有机材料的应用 |
8.4.4 其他工艺中有机材料的应用 |
8.5 传统复合灰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 |
8.5.1 因地制宜、物尽其用的实用理念 |
8.5.2 调和思想 |
8.5.3 传统复合灰浆衍生的忠、孝等社会文化意义 |
8.6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附录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致谢 |
(4)自制硅酸盐对传统糯米灰浆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原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2 糯米灰浆样品的制备 |
2.1 糯米浆的熬制 |
2.2 不含添加剂的空白糯米灰浆制备 |
2.3 硅酸盐的制备 |
2.4 自制硅酸盐糯米灰浆的制备 |
2.5 灰浆试块的制备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改性糯米灰浆性能表征 |
3.1.1 抗压强度 |
3.1.2 表面硬度 |
3.1.3收缩性实验 |
3.1.4 耐水浸泡性 |
3.1.5 耐冻融性 |
3.2 微结构与成分分析 |
3.2.1 SEM分析 |
3.2.2 XRD和FTIR分析 |
4 结论 |
(5)象征的图像与殡葬观念的变迁 ——潘诺夫斯基《墓葬雕刻四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重回图像学——潘诺夫斯基的学术成就及其理论渊源 |
第一节 开拓的历程——潘诺夫斯基学术研究之路 |
第二节 博采众长——潘诺夫斯基艺术理论的思想来源 |
第三节 重返纪念碑——《墓葬雕刻四讲》简评 |
第二章 象征的图像——图像象征理论的构建 |
第一节 象征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形而上的象征理论发展史 |
第三节 形而下的图像象征表现形式 |
第三章 灵魂的归宿——古埃及的墓葬形式及其观念 |
第一节 复杂的灵魂 |
第二节 从远古到埃及的墓葬艺术形式 |
第三节 古埃及墓葬雕刻的观念 |
第四章 异教的世界——古希腊、罗马的墓葬雕刻 |
第一节 被改造的冥府——希腊来世理念的变迁 |
第二节 墓葬观念的交织——古希腊时期的墓葬观念 |
第三节 古典形式的确立——古希腊石棺形制的发展演变 |
第四节 古罗马殡葬艺术的开端——埃特鲁斯坎人的墓葬雕刻艺术 |
第五节 肆意的混合——古罗马墓葬雕刻的形式及其观念 |
第六节 案例简析——罗马墓葬雕刻的图像学含义 |
第五章 基督的庇佑——中世纪的墓葬雕刻艺术 |
第一节 异教母题的借鉴——早期基督教时代的墓葬雕刻 |
第二节 圣陵旁、教堂内——中世纪墓葬遗址的变迁 |
第三节 墓葬艺术的复兴——中世纪的墓葬形制及其演变 |
第四节 卧像时代——中世纪北方墓葬雕像的风格学特征 |
第五节 灵魂升迁——中世纪北方墓葬雕像的图像学含义 |
第六章 世俗的转向——文艺复兴及其之后的墓葬雕刻艺术 |
第一节 从宗教到世俗——历史更迭时期殡葬雕刻的多元化 |
第二节 墓葬观念的现代化——人文主义学者的殡葬雕刻 |
第三节 宗教因素的世俗化——传记题材和道德天使进入非教会成员的墓葬213 |
第四节 模拟像的个性化——跪式模拟像、“斜倚像”[statue accoudée]、骑马像、“庄严”像[the Image“in Majesty”] |
第五节 个人价值的凸显——“痛失亲人的文科诸子”[Arts Bereft]的母题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荷载与环境作用下青砖及其砌体结构的损伤劣化规律与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历史性建筑的结构机制研究国内外现状 |
1.2.2 历史性建筑的性能退化机理研究国内外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古代石灰粘结材料发展史及样品对比实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早期的建筑胶凝材料 |
2.2.1 天然胶凝材料姜石与黏土 |
2.2.2 石灰的应用 |
2.2.3 三合土的应用 |
2.3 中国传统有机-无机灰浆的应用及工艺 |
2.3.1 糯米灰浆 |
2.3.2 桐油灰浆 |
2.3.3 血料灰浆 |
2.4 古代石灰样品检测 |
2.4.1 取样地点 |
2.4.2 实验方法 |
2.4.3 结果与讨论 |
2.4.4 机理解释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古代砖瓦文献综述及传统生产工艺调研 |
3.1 引言 |
3.2 砖瓦材料的早期发展概要 |
3.2.1 先秦(西周、春秋、战国) |
3.2.2 秦汉时期(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 |
3.2.3 唐宋元(隋唐、五代、宋、辽、金、西夏、元) |
3.2.4 明清 |
3.3 砖瓦的规格 |
3.4 砖瓦的分类 |
3.5 江苏、浙江现场调研 |
3.5.1 目前青瓦常用种类及规格 |
3.5.2 目前江苏各生产厂家常见的青砖种类及规格 |
3.5.3 青瓦、砖坯制作的传统与现代工艺 |
3.6 砖窑的构造及烧制过程 |
3.6.1 砖窑的构造 |
3.6.2 砖瓦的烧制 |
3.6.3 方砖和金砖的现代打磨工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古青砖样品的对比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科技考古学的主要分析技术 |
4.2.1 热分析技术 |
4.2.2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
4.2.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4.3 实验部分 |
4.3.1 实验原材料 |
4.3.2 实验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吸水率与饱和系数 |
4.4.2 抗压强度 |
4.4.3 成分分析(XRF) |
4.4.4 烧成温度 |
4.4.5 孔隙率 |
4.4.6 微观形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古代青砖与石灰相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原材料及样品制备 |
5.2.1 原材料取样 |
5.2.2 样品制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 |
5.3.2 压汞法(Mercury intrusion porosimetry,MIP) |
5.3.3 纳米压痕(nanoindentation) |
5.3.4 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
5.3.5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5.3.6 DSC-TG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CT实验结果 |
5.4.2 MIP实验结果 |
5.4.3 显微硬度分析 |
5.4.4 SEM结果分析 |
5.4.5 XRF分析 |
5.4.6 XRD分析 |
5.4.7 FTIR分析 |
5.4.8 SEM分析 |
5.5 结论 |
第六章 青砖的冻融耐久性与寿命预测 |
6.1 引言 |
6.2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
6.2.1 原材料 |
6.2.2 实验方法 |
6.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6.3.1 单一冻融因素 |
6.3.2 荷载作用对青砖抗冻性的影响 |
6.3.3 荷载及硫酸钠(Na_2SO_4)结晶作用对青砖抗冻性的影响 |
6.4 冻融破坏机理 |
6.4.1 静水压假说 |
6.4.2 渗透压假说 |
6.4.3 盐结晶压机制 |
6.4.4 腐蚀劣化机理 |
6.5 冻融循环过程分析 |
6.5.1 冻融循环降温阶段 |
6.5.2 冻融循环升温阶段 |
6.6 青砖冻融的疲劳损伤模型和冻融寿命预测方法 |
6.6.1 冻融疲劳损伤模型 |
6.6.2 材料参数β |
6.6.3 自然冻融条件下混凝土结构的冻融寿命预测模型 |
6.7 青砖冻融寿命分布图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传统青砖墙体受力机制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7.2.1 实验材料 |
7.2.2 试件参数 |
7.2.3 实验装置 |
7.2.4 测试内容、仪器与测点布置 |
7.2.5 试件最大承载力预估与加载制度 |
7.3 实验结果 |
7.3.1 平面外加载 |
7.3.2 平面内水平荷载实验结果与分析 |
7.4 空斗墙受力理论分析与砌筑高度限值 |
7.4.1 墙体平面外受力理论分析 |
7.5 砌筑限值 |
7.5.1 地震作用下平面外剪切强度控制高度限 |
7.5.2 风荷载作用下平面外剪切强度控制高度限值 |
7.5.3 地震作用下平面内剪切强度控制高度限值 |
7.5.4 限值高度建议值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中国传统有机三合土的性能研究与仿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1 综述 |
1.1 混凝土材料现状 |
1.2 CTOS 的发展与应用 |
1.3 CTOS 配方及工艺 |
1.3.1 配方 |
1.3.2 工艺 |
1.4 CTOS 仿制 |
1.5 CTOS 的固结机理 |
1.5.1 无机物之间的作用 |
1.5.2 无机有机物之间的作用 |
1.6 研究内容 |
2 典型 CTOS 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抗压强度 |
2.3.2 耐水性 |
2.3.3 淀粉碘试验 |
2.3.4 微观分析 |
2.4 结论 |
3 CTOS 仿制:工艺条件之优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试剂与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3 性能表征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正交实验分析 |
3.3.2 养护条件比较 |
3.3.3 微观分析 |
3.4 结论 |
4 CTOS 仿制:有机物影响之比较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试剂与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3 性能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糯米准备方式的选择 |
4.3.2 PAM 类型的选择 |
4.3.3 有机物含量的影响 |
4.3.4 养护条件影响 |
4.3.5 微观分析 |
4.4 结论 |
5 CTOS 固结机理分析和实用性探索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2.3 性能表征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添加剂对样品抗压强度的影响 |
5.3.2 微观分析 |
5.3.3 机理分析 |
5.3.4 重复性实验 |
5.4 结论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典型 CTOS 性能研究 |
6.1.2 CTOS 仿制:工艺条件之优化 |
6.1.3 CTOS 仿制:有机物影响之比较 |
6.1.4 CTOS 固结机理分析和实用化探索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朱熹风水思想的历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范式 |
二、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近60年有关风水着述的综述:学术史或文化史的讨论 |
第一节 1949—1980年:风水研究的历史学范式 |
一、关于“一片空白说”的质疑 |
二、宿白的《白沙宋墓》:风水器物与风水文献的研究 |
四、指南针与磁偏角:风水术的科学史研究 |
五、《徽州明代住宅》:风水的建筑学研究 |
六、关于历代“反风水”的思想史研究 |
第二节 1981—1990年:风水研究路径的拓宽和类型的丰富 |
一、1981—1990年相关研究一览表 |
二、梁容若的一项被遗忘的重要研究 |
三、潘谷西、何晓听的东南风水研究与“风水建筑学”的开端 |
四、尹弘基、于希贤与“风水地理学”的开端 |
五、《金翼》与《银翅》:“风水人类学”的学术开端 |
六、王玉德、邵本武等关于风水的历史学考察 |
第三节 1990—2013年:风水着述的繁盛与混乱 |
一、该时期研究状况一般综述 |
二、该时期有关风水、堪舆学研究与着述的年度统计结果 |
三、“风水的泛滥”:批判与反弹 |
四、近30年以风水研究的硕博论文:学科分类统计 |
第四节 中国台湾地区的风水研究 |
一、刘祥光、廖咸惠——史学界研究的代表 |
二、李亦园、叶春荣——人类学界研究的代表 |
三、汉宝德——建筑学界研究的代表 |
四、相关硕博论文 |
第五节 国外有关中国风水问题的研究 |
一、欧美关于风水研究的三个阶段 |
二、欧美国家的相关研究成果 |
三、伊特尔与李约瑟的研究 |
四、小林宏至与日本人类学风水研究的阶段划分 |
五、日本风水研究的代表人物:渡边繁雄与濑川昌久 |
六、日本风水研究的“新生代”学者 |
第六节 关于朱熹风水思想的相关论述 |
一、近30年以朱熹为专题的重要研究着作(含博士论文) |
二、陈荣捷、余英时、束景南等:关于朱熹风水思想的认识 |
三、其他有关朱熹风水研究的着述 |
第二章 阴宅风水与“送终之孝” |
第一节 朱熹为父亲的择葬“改葬” |
一、朱熹为父择地改葬 |
二、改葬原因:“惧其体魄之患” |
三、朱熹改葬的比较研究:宋代的其他改葬 |
第二节 朱熹为母亲择地分葬 |
一、朱熹为母亲择地分葬 |
二、朱熹为父母分葬原因 |
三、朱熹分葬的比较研究:宋代的分葬与合葬 |
四、坟旁建房:寒泉精舍 |
第三节 宋代改葬、分葬问题的统计与整理 |
一、宋代阴宅风水中有关“改葬”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
二、宋代阴宅风水中有关“合葬、分葬”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
第三章 卜地、卜时与葬法中的风水 |
第一节 朱熹夫妇的卜地与择葬 |
一、朱熹夫妇的异地择葬 |
二、异地择葬遭遇质疑 |
三、宋代异地葬的比较研究 |
第二节 朱熹对亡子的卜时与葬法 |
一、朱熹为亡子择葬 |
二、朱熹为亡子择日的比较研究 |
三、朱熹研制“灰隔法” |
第三节 宋代卜地、卜时问题的统计与整理 |
一、宋代阴宅风水中有关“卜地”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
二、宋代阴宅风水中有关“卜时”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
三、宋代阴宅风水中有关“久丧不葬”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
第四节 《山陵议状》:风水的理学化与两难语境 |
一、对“五音葬法”的批判 |
二、阴宅风水的理学化 |
三、对风水具体方术的高度重视 |
第四章 大阳宅与山川风水 |
第一节 天人合一:朱熹的大阳宅观 |
一、择地而居 |
二、阳宅风水的诞生与发展 |
三、朱熹的阳宅观 |
第二节 岳麓书院与山川风水 |
一、朱熹与岳麓书院 |
二、宋代关于书院风水形胜论述:与朱熹作比较研究 |
三、后代关于岳麓书院风水形胜的论述:与朱熹做比较研究 |
第二节 白鹿洞书院的的川风水与“风水层累” |
一、朱熹与白鹿洞书院 |
二、书院古志五种中的“风水层累” |
第四节 宋代山风水与书院问题的统计与整理 |
一、“胡贾建层楼”的风水之争 |
二、宋代阳宅风水中有关“卜书院”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
第五章 家国卜居与理学风水 |
第一节 家国卜居之一:都城与城居 |
一、朱熹的都城风水观 |
二、南宋关于择都的其他论述:与朱熹比较 |
三、朱熹的城居风水观 |
四、南宋城邑风水观的其他论述:与朱熹比较 |
第二节 家国卜居之二:住宅 |
一、卜居西山 |
二、卜居云谷 |
三、卜居考亭 |
四、武夷精舍的建构 |
五、南宋的其他阳宅卜居:与朱熹比较 |
第三节 家国卜居之三:宅内风水 |
一、宅内风水研究现状 |
二、朱熹的上梁文研究 |
三、陈元靓《事林广记》 |
第四节 宋代卜居问题的统计与整理 |
一、宋代阳宅风水中有关“卜城镇”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
二、宋代阳宅风水中有关“卜宅”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
结语 |
一、关于阴宅风水 |
二、关于阳宅风水 |
三、综合阴宅、阳宅风水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从古代墓葬文化看遗体的防腐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笔记小说“发墓”故事研究[D]. 瞿丽莎.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五世达赖喇嘛灵塔研究[D]. 达瓦拉措.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3]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认识研究[D]. 李佳佳. 浙江大学, 2019(03)
- [4]自制硅酸盐对传统糯米灰浆性能的影响[J]. 郑晓平,魏国锋,张秉坚.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7(04)
- [5]象征的图像与殡葬观念的变迁 ——潘诺夫斯基《墓葬雕刻四讲》研究[D]. 魏久志. 上海大学, 2017(02)
- [6]浅谈中草药在遗体防腐中的作用与展望[J]. 曾呈茜. 人人健康, 2016(24)
- [7]荷载与环境作用下青砖及其砌体结构的损伤劣化规律与机理[D]. 赵鹏. 东南大学, 2016(01)
- [8]中国传统有机三合土的性能研究与仿制[D]. 戴敏.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1)
- [9]朱熹风水思想的历史学研究[D]. 张瑞. 山东大学, 2014(11)
- [10]重庆巫山大昌蓝家寨遗址石灰墓灰浆成分分析[J]. 郑利平,武仙竹,金普军,王运辅.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