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30万户居民用上安全燃气——思科网络在深圳市燃气集团的成功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孙彬[1](2019)在《某地区天然气短期负荷的特性研究及预测应用》文中提出城市燃气发展至今,燃气企业累计了初具规模的原始数据,这部分珍贵的数据需要通过分析处理,提取有价值信息,并最终服务于企业的生产与发展。天然气负荷的分析与预测就是挖掘原始数据价值的一种途径,负荷分析的目的在于了解天然气用户用气习性、特点和需求等,指导企业实际的运行生产;负荷预测基于负荷分析,采用现阶段较先进的负荷预测技术,对用户用气需求做出预测,负荷预测对企业未来的调度或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基于某区天然气用户一年内的实测数据,开展了负荷分析和短期负荷预测等研究,并最终开发出了一款简便的负荷预测软件。在进行负荷分析时,采用Pearson数据检测技术对影响因子和用户负荷的相关度进行了检测分析,确定了显着影响用户负荷的四大因子: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日期类型和气候情况。基于负荷分析结果,本文继续开展负荷预测研究,重点将KPCA理论应用于FOA-LSSVM模型的优化,测试发现,KPCA能够较好地优化模型的预测性能,KPCA-FOA-LSSVM模型的预测精度远远高于其他三种智能负荷预测模型,模型预测最大误差能够被实际管网所接受,并且模型本身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最优负荷预测模型确定后,成功开发了一款搭载最优模型的负荷预测软件,该软件载入原始数据后,能够自动完成数据规整、KPCA、LSSVM模型参数寻优、训练和更新预测等过程,用户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推广性。
戴其文[2](2017)在《全球化、地方化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以广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化已经成为推动和塑造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一支巨大力量,深刻地改变着国内区域经济的框架构造。全球化与地方化过程是并存的,同时对区域经济发展空间不平衡产生作用。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国家角色的转型,强化了国家角色的重要性。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的扶持下,西部欠发达地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伴随着国际、国内发达地区产业的内陆转移,全球化和地方化对西部贫穷地区发展的影响逐渐加强。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全面快速发展的同时,区域发展不均衡的持续扩大已成为经济增长背后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而西部欠发达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影响到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民族的团结、和政治的稳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十三五规划提出:提高发展的平衡性,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扶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论文正是在这样一个国际、国内新背景下提出来的,旨在探索新背景下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征、过程、空间演化规律与机理。以我国西部欠发达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研究全球化和地方化背景下的区域发展问题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广西作为沿海的西部落后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边疆地区,近年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政策扶持效应明显。中国—东盟博览会和自贸区的建设显着地推动了广西各地区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厘清基础理论,建立分析框架。以广西各地市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衡量全球化,从政策视角解读地方化,包含国家和区域两个层面,具体选择产业结构和产业园区作为地方化的表征指标。在考察广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分析广西城市空间等级体系和空间组织。以此为依据分别从全球化参与程度和地方化政策两个视角对广西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进行城市尺度上的剖解。从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相互联系的视角,以县域尺度探讨广西水平层面上的空间差异。总结了我国欠发达地区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规律特征。通过上述研究,论文主要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结论。(1)全球化和地方化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产生显着影响。研究证实了从全球化和地方化视角探析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机制具有可信的解释力。全球化和地方化对欠发达地区城市发展垂直差异产生了显着的影响。体现在产业结构和产业园区方面的地方化因素也推动了城市间等级差距的扩大。全球化和地方化并不是单独对城市发展产生影响,而是二者相互交织产生合力,借助于政府的角色,通过政策的落实对城市发展产生显着影响。(2)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既是区域差异的结果又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广西逐步形成"一主两副"的多中心结构和"西弱东强"的空间格局,中心城市之间层级逐渐拉开,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广西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空间结构原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全球化和地方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结果,尤其政府政策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空间结构的惯性对城市发展产生显着影响。(3)全球化的参与格局重组了区域城市体系,加剧了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贸易、外资企业和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分布在广西的沿海城市和中心城市,不仅加快了这些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甚至重组了区域城市体系。广西经济全球化的参与格局变化重塑了省内经济地理格局,改变了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在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4)经济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呈不平衡性。产业结构是地方发展的主要特征和综合表现,是全球化和地方化、国家力量和地方力量交互影响的产物。广西各地市初步形成了产业分工,采矿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和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对资源和普通劳动力依赖较强,分布较为分散,而高关联度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对资本、技术、人力、集聚有着较高的要求,初步形成了分工和协作,集聚在不同的中心城市并形成了相关的产业集群。经济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呈明显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性特征,导致产业空间发生重组,促进了城市垂直差异的扩大。(5)园区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的贡献差异大。产业园区是广西经济发展的关键推手和重要增长极。园区的中心城区布局势必会进一步推动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拉大中心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成为推动广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广西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分布在中心城区、次级中心城区及相邻的县域,等级性特征明显,不仅反映了广西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平衡,还会进一步拉大城市间的垂直差距。(6)地理、环境和民族是广西县域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驱动力。全球化对欠发达地区县域发展的水平差异影响不明显,而地方化产生显着作用,证实了多尺度和多机制框架对于分析欠发达地区省内不平衡现象的适用性。地理、环境和民族综合分析框架也证实了地理、环境和民族等地方化因素是广西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也论证了地理和环境是中国西部欠发达省份的基础结构特征,其对发展的严重制约难以完全克服。广西存在显着的异质空间结构,一些地方化特征对经济发展具有非线性效应。
李占强[3](2014)在《中国制造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突破性技术创新是中国企业增强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发展日益依赖的技术创新方式,对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创新驱动型经济具有战略意义。突破性技术创新是以一套完全不同的科学原理或工程原理为主要基础和主要驱动力,大幅度提升产品性能或创造全新产品,深刻影响现有市场、产业,或创造新市场、新产业,更好满足顾客需求的长期高风险技术商业化过程。而渐进性技术创新是在现有技术轨道内和技术范式下,通过累积性的持续技术改进实现技术创新,它是大多数企业采用和最常见的技术创新方式。与渐进性技术创新相比,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特性是:创新难度大、投入高、创新周期长、高收益、高风险、低成功率。绝大多数企业视突破性技术创新为畏途、避而远之,主要原因在于对突破性技术创新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到位,未能构建体现该规律本质的有效的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因此,推动突破性技术创新成功商业化的有效机制就成为贯穿本研究的中心问题。本文系统研究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理论及相关理论,以制造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成功的主要因素及突破性技术创新成功商业化的有效机制,通过多案例研究及跨案例比较研究验证、完善、发展理论,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研究主要发现是:一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突破性技术、突破性营销、风险资本。突破性技术创新活动是企业系统、长期的整体协同活动,但上述三个因素更具战略性和决定性。突破性技术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基础和根本动力,突破性营销主要解决技术创新价值的市场方向和市场实现问题,它常与突破性技术协同发展,风险资本是主要投资高风险高收益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二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中介因素是突破性产品和商业模式。突破性产品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直接成果,通过向顾客成功销售它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价值,从而获得创新成功。商业模式是高效率地发现、创造、传递和回收突破性技术创新价值的商业系统。突破性产品主要承载突破性技术创新中隐含的技术开发逻辑链,商业模式主要承载突破性技术创新中隐含的商业逻辑链。突破性产品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物化中介,商业模式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商业化中介。突破性产品和商业模式在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通过突破性技术开发逻辑链与商业逻辑链的互动、协同、冲突等推进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形成,从而促进突破性技术创新发展。三是在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突破性技术、突破性营销和风险资本推进突破性技术创新发展,并通过突破性产品及其商业模式的中介作用影响创新绩效,在它们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商业化机制,该机制是推动突破性技术创新成功发展的有效机制。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一是构建了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整合逻辑框架,认为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核心技术、支撑技术、互补技术共生发展,为深入研究和提高突破性技术创新商业化成功率提供了理论和行动指南。二是将商业模式解构为相互作用的内部价值创造系统模块、供应商价值创造系统模块、顾客价值创造系统模块、外部互补价值创造模块,商业模式是推动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重要中介机制之一。三是将突破性营销能力解构为领先用户开发能力、突破性价值传递能力和创新性市场开发能力,应重点发展此三种能力加速突破性营销能力成长。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课题组,张辉[4](2006)在《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文中认为二零零六年三月第一章研究背景1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突出表现长江三角洲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带和沿长江产业密集城市带的结合部,具有得天独厚的江海交汇、南北居中的区位条件。它是中国对内、对外联系的主要节点,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张永军[5](2006)在《后发园区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摸索和走出一条市场经济道路的园区经济,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各地政府创造就业、承载企业、技术升级、增加税收、培养人才的重要区域。但是具体到各开发区,或者由于其自然区位、资源禀赋的劣势,或者由于其人文社会制度、思想观念的劣势,或者由于其历史积淀、产业结构的劣势,其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横向比较起来,马太效应日益凸现!随着2003年全国开发区第三次大整顿的深入开展,一些欠发达的园区已经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其命运岌岌可危。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先发展起来的开发区,由于其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环境创新,开创了促进经济发展的经济制度,发展了包括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在内的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以欠发达的开发区可以通过发挥和利用“后发优势”,采用诸如技术模仿创新、制度移植变迁、加大政府推动、突出人本激励、促进产业集聚等途径和方式,达到一种时间上的压缩和幅度上的跨越,最终通过差距来缩小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由此促使笔者以《后发园区发展模式研究》为题进行分析研究,把发展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开发区定义为后发园区,借助后发优势理论,分析论述了后发园区具有先发园区所不具备的后发优势,在通过对国内外开发区不同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了后发园区技术、产业、环境三相互动的发展模式,分析论证了其实现途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以上海张江开发区为例进行了验证。由于本文研究的问题涉及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内容,所以笔者除了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一般研究方法以外,重点采用了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归纳分析法。本论文共分为八章,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首先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思路、论文框架结构;其次,简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并进行了述评;最后,说明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开发区及后发园区。在本章总结归纳了开发区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对后发园区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其面临的困境。第三章,后发园区后发优势形成机理。本章是论文的理论核心部分,在对后发园区的理论基础--后发优势理论进行梳理后构建了一个分析后发园区后发优势形成机理的理论框架:技术性后发优势的形成机理是技术创新与技术模仿创新;产业性后发优势的形
毕琳[6](2005)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化又称城镇化、都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现代工业化的必然产物,其结果表现为城市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渐上升,以及城市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的城市人口比重,2003年为40.5%,2010年可达到50%,即已基本实现第一次城市化的目标。本论文旨在研究城市不断完善、发展使第二次城市化形成比较均衡、稳定的形态,2050年完成第二次城市化。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必然趋势,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也已成为衡量现代社会进步发达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化是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诸多矛盾的关键,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研究我国城市化发展,对于丰富和发展我国城市化发展思路,在实践中找出一条可行的城市化道路,从而带动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论文首先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化相关理论,包括城市化区位理论、城市化结构理论、人口迁移论、非均衡增长论和生态学派理论,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对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概括;并对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四种基本模式进行了探讨,即同步城市化、过度城市化、滞后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分析了包括英国、美国、日本在内的一些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发展经验,得出了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其次,论文提出了三个对城市化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即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资源因素,研究了其对城市化发展的重大影响。基于聚集经济利益、规模经济效益、优位经济效益、外部经济效益等影响城市化的经济规律,进行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从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和政府作用四个社会因素角度,分别论述其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遵循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提出了建设城市生态环境的基本思路,并从能源“瓶颈”对城市化的制约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两方面分析了城市化
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7](2004)在《让30万户居民用上安全燃气——思科网络在深圳市燃气集团的成功应用》文中研究说明 虽说管道供气是城市现代化程度的一个标志,但也有人把供气站形容为城市的“定时炸弹”,可见安全供气的重要性。作为拥有净资产3亿元的深圳市燃气集团向来视安全生产为企业的生命线。借助思科网络,深圳市燃气集团可以对码头、储备站、气化站、管网及重要用
赖珍珍[8](2003)在《深圳家具科技工业园项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深圳家具科技工业园项目是“深圳市家具产业结构调整方案”中明确规定必须在2005年前启动的项目,作为深圳市家具产业重组和深圳市利用高新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点示范项目,深圳家具科技工业园得到了深圳市政府、全国家具行业人士、深圳市家具行业协会及其会员的关注与重视。 本论文题目的确定主要原因暨意义在于:一、中国的家具业发展至今,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面对日渐平等的国际市场,中国家具产业必须进行产业优化重组,需要实践的探索;二、深圳家具领先全国,但近年来,全国家具业发展已经形成区域特点,一些地方家具产业蓬勃发展。而深圳因其地理条件的限制,企业独立而分散,产品原辅材料及运输成本相对较高,加上劳动成本高、开发投入比内地企业高等因素,影响了深圳家具的竞争力;终端企业占绝大多数,中间企业十分稀少,重复性大,互补性弱,整体运营成本高,严重影响着深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重组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最热门的话题,现在,它已不再只是个话题,而是意义深远的历史使命。工业园的建立将使深圳家具工业乃至全国家具工业受益百年。三、在深圳市家具行业协会的要求和支持下,本论文题目得以确定。 该项目从2002年3月开始着手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工业园建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初步规划。作者首先从深圳市家具产业发展状况和现状、企业发展规模及二次创业的需求方面展开了为期近半年的访问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也听到了企业对工业园的热切盼望,对深圳市家具行业协会的组织能力信任,对工业园规划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初步形成了工业园项目规划的指导思想。在导师及热心业内人士的帮助下,调查行迹遍布深圳各区,也远赴苏州新加坡家具工业园。2002年9-12月,又通过对深圳市家具行业协会、中南林学院胡景初教授、南京林业大学许柏鸣副教授、张彬渊教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江敬艳博士、深圳市原政协副主席邵汉青女士、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叶青院长、招商局物流集团丁克义先生及深圳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信息技术和金融单位的专家组综合意见的调查和比较,形成了论文的初稿。 深圳家具科技工业园项目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并已获“深圳市特色工业园区”及“深圳市工商领域2003年重大建设项目”批示。目前,该项目仍在进一步规划,工业园规划和运营模式也正在作深入研究。深圳市家具行业协会开发部正在进行入园企业规则制定和土地规划组织,与计划中“3-5年完成”步伐相符合。 作者的研究将进行下去,因为这是一个大型综合项目,该项目的进行和研究都将在进度实施中一边积累、一边调整。同时,全国各地的家具工业园的兴建,也将给深圳家具科技工业园不断带来新鲜的意识和模式。作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跟进项目的进展过程,进一步深入项目的研究。
卢涛[9](2002)在《城市核心调适论》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核心是城市的中心人居环境,它集中体现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的特点,反映着城市空间发展和文化发展的脉络。改革开放后二十余年的旧城改造中,城市核心的建设有得有失,在当前高速城市化与现代化建设高潮中,为避免“建设性破坏”,必须建构新的城市核心更新理论,以充实城市发展理论体系,指导城市核心的发展建设。 城市核心是城市的历史性中心区,与旧城、城市中心区、中央商务区、中央金融区有着不同的概念和范围。它在用地、功能和空间构成上具有多方面的要素,从自然地理、空间形态、用地功能、历史发展、社会文化等不同角度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总体上呈现出中心性、相对独立性、整体性、分异性、动态性、文化性等特征。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城市核心具备六大方面的功能与价值,即使用功能与物质价值、文脉功能与历史价值、经济功能与再生价值、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环境功能与生态价值以及精神功能与艺术价值,在更新改造中应当得到充分展示、保护和再利用。 中西方城市核心有着不同的生成动因与发展特征,但在政治与政策的策动、产业与功能的促动、宗教与文化的律动、科学与技术的驱动等方面动力机制的共同影响下,它们都遵循着功能与结构适应性发展规律、空间集聚优先发展规律、局部与整体动态均衡发展规律以及文化与形态协同发展规律,并呈现出自发式调节、强制性改造、调适性干预等三种演化机制交替并存的现象。不同的演化机制的产生是因为动力机制不平衡而产生的,在总体上存在着的稳中有变、变中有稳的发展态势,反映了城市核心发展过程中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上世纪后半期,由于动力机制失衡,中西方城市核心都经历了一个以强制性改造为特征的发展时期。其经验教训表明,以单一的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物质性规划与大规模改造会带来诸多问题,更新目标与原则上应注重综合性、整体性、关联性,并凸现了科学决策、强化文化动力进行调适性干预的重要性。这些启示对于当前高速城市化以及现代化建设高潮中城市核心的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为城市核心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目标导向和新的城市文化观,以此为指导,结合当前对人居环境“融贯的综合研究”的研究方法,理论界对旧城改造与城市发展史、场所精神与城市文化学、个性特色与城市美学、社区更新与城市社会学、人居环境与城市生态学、结构调整与城市经济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进行多学科协同,建构出城市核心可持续发展的多学科调适理论。城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市核心调适理论可以表述为,“以城市核心功能与价值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新城市文化观为指导,以多学科协同为原则,树立多学科调适理念与规划原则,采用调适方法,促使城市核心顺应自身发展规律,主动协调,持续发展。”城市核心调适理念主要包括两方面基本内涵:一是多学科调适理念,即是从多学科协同角度,指出城市核心发展所应遵循的调适理念与规划原则;二是调适方法,即运用恰当的干预,增进城市核心这一生命系统的长期调适能力,以达到该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文中提出城市核心更新发展中应遵循的六个方面的调适理念与规划原则:历史理念与文脉原则、经营理念与再生原则、社区理念与协调原则、环境理念与生态原则、创新理念与可持续原则、特色理念与美学原则。同时总结出五大调适方法:一是强化城市管治;二是明确整体决策;三是精心组织空间:四是优化资源环境;五是深化城市设计。这五种方法是综合作用的。 最后,以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山地城市核心、新城市核心为例,应用调适理论进行实证研究,指出各自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方法与目标。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应当以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保护名城核心文化特色为原则,采用小规模渐进式改造方法,并且着重强调把握历史、文化延续,总体规划、重点控制,分级保护、渐进更新,强化管理、重在法治,以促进其保护性有机更新。对于;11地城市核心,应运用多维集约思想与设计方法,从宏观上调控层级网络的空间布局,中观上重组综合集成的核心功能,微观上塑造立体复合的空问形态,总体上发扬地域特色的文化品格。对于新城市核心,则应着重强调经济观、生态观、文化观,以知识经济为主旨,以环境建设为导向,以市民交往为共识,将之建设成为现代综合的CBD、均衡发展的生态核心和多元共生的文化信息场所。
费良成[10](2001)在《创业企业融资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 世纪40 年代开始的以微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主流的信息技术革命,特别是80 年代兴起的高科技革命,把人类带进了知识经济的崭新时代。正如200 年前工业经济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数千年的农业文明一样,知识经济正强烈地冲击着工业文明所形成的经济理论和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在向知识社会迈进的过程中,大批高科技企业成功创业,形成了与传统经济截然不同的新的企业成长模式。它们有的因研制出新产品而开创了一个新产业,有的则因引进了新的技术而使传统产业焕发青春。没有创业就没有新经济,创业企业是推动知识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核心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尽管知识取代了资本而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知识的市场化与产业化仍然离不开金融支持。由于创业企业从事着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与开发,本身具有高投入的特征,同时,其高风险性又决定了它很难从银行等传统融资渠道筹集资金。资本需求量的特别巨大和筹资渠道的异常狭窄,使融资成为创业企业的头等大事。可以说,创业企业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融资战略的成败。本文以创业企业的成长过程为主线,对创业企业的融资战略进行了系统研究。全文共由八章组成,其层次结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如下: 作为导论,第一章的基本功能是破题,回答了什么是创业企业、创业企业融资战略研究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是否具有研究价值。在这一章中,首先论证了创业是经济资源配置的创新,创业的目的是提高劳动效率。依据创业的性质,从企业本位的角度出发,文章对创业企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创业企业是以科技创新为基础、以提高经济资源利用效率为前提、具有极高灵活性和成长潜力的新生高技术中小企业。其中,新生企业是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创造力、但尚未达到灵活性与控制力相平衡的企业,即伊查克·爱迪思博士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中处于孕育期、婴儿期和学步期的企业。在明确了创业企业的基本概念之后,文章对创业企业融资战略研究的背景进行了阐释。通过对新经济现象的描述和知识经济思想形成过程的探讨,论述了知识经济对人类经济生活的革命性影响。在知识经济浪潮中,知识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创业精神则是成功的原动力。大量数据表明,创业正冲击着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劳动就业和世界贸易格局等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着眼成功、着眼未来的创业风气已经成为当今的时尚。文章通过逻辑推理和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进一步说明了融资是决定创业成败的关键,从而昭示出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第二章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阐述了创业企业融资的战略环境。为使研究的焦点更为集中,文中仅涉足了对融资战略影响最直接、最深远的创业企业成长环境——高科技园区和金融环境——创业资本市场。就像当年工业经济的蓬勃兴起必然要求并直接依赖于工厂制度和道路建设
二、让30万户居民用上安全燃气——思科网络在深圳市燃气集团的成功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30万户居民用上安全燃气——思科网络在深圳市燃气集团的成功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某地区天然气短期负荷的特性研究及预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负荷预测技术介绍 |
2.1 负荷预测模型介绍 |
2.2 优化算法介绍 |
2.3 本章小结 |
3 负荷特性分析 |
3.1 总负荷工况分析 |
3.2 各类用户日负荷特性分析 |
3.3 各类用户小时高峰负荷特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负荷预测技术研究 |
4.1 日负荷跟踪预测研究 |
4.2 节假日日负荷预测研究 |
4.3 小时高峰负荷预测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负荷预测软件的开发 |
5.1 负荷预测GUI总体设计 |
5.2 GUI Callback编码 |
5.3 GUI预测和软件开发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项目情况) |
(2)全球化、地方化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
1.2 研究框架与研究思路 |
1.2.1 研究框架 |
1.2.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3.1 数据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区域与案例选择 |
1.4.1 研究区域 |
1.4.2 案例选择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全球化与地方化 |
2.1.2 欠发达地区 |
2.1.3 垂直差异与水平差异 |
2.1.4 区域、区域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 |
2.2 基础理论 |
2.2.1 区域发展理论 |
2.2.2 全球生产网络理论 |
2.2.3 区域主义到新区域主义理论 |
2.2.4 制度经济地理学理论 |
2.3 研究进展 |
2.3.1 区域发展与欠发达地区发展 |
2.3.2 全球化、地方化与区域发展 |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广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
3.1 研究数据与方法 |
3.1.1 城市中心性的测度 |
3.1.2 城市间经济空间联系评估 |
3.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 |
3.2.1 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测度 |
3.2.2 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
3.3 区域经济空间联系和空间组织 |
3.3.1 区域经济空间联系特征分析 |
3.3.2 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球化与广西城市发展的垂直差异 |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1.2 研究方法 |
4.2 贸易全球化与广西城市发展 |
4.2.1 对外贸易与贸易依存度的城市差异 |
4.2.2 贸易全球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4.3 外商投资企业与广西城市发展 |
4.3.1 外资企业的整体数量变化 |
4.3.2 外资企业的城市数量和结构变化 |
4.3.3 外资企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4.4 外商直接投资与广西城市发展 |
4.4.1 实际利用外资的城市差异 |
4.4.2 FDI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4.5 全球化与广西城市发展 |
4.6 东盟案例分析 |
4.6.1 经贸合作成果惠及广西各市而南宁受益最大 |
4.6.2 投资合作项目增多而大型企业更具潜力和优势 |
4.6.3 大型企业抓住博览会契机积极开拓东盟市场 |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方化与广西城市发展的垂直差异:产业结构视角 |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1.1 研究方法 |
5.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 产业结构与广西城市发展 |
5.2.1 广西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
5.2.2 城市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
5.2.3 产业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5.3 产业集聚、专业化与城市发展差距 |
5.3.1 城市工业和制造业空间格局 |
5.3.2 城市工业产业的空间格局演化 |
5.3.3 城市工业产业的专业化与产业集聚 |
5.3.4 产业集聚与专业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方化与广西城市发展的垂直差异:产业园区视角 |
6.1 广西产业园区、高新企业与城市发展 |
6.1.1 广西产业园区的时空变化 |
6.1.2 广西高新企业的时空格局 |
6.1.3 产业园区、高新企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6.2 发达地区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
6.2.1 南宁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
6.2.2 北部湾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
6.3 欠发达地区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
6.3.1 以"铝产业"为主导,结构效益低 |
6.3.2 产业集聚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弱 |
6.3.3 产业间缺乏协作分工,集群效应尚未形成 |
6.3.4 产业园区存在问题突出 |
6.4 产业园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球化一地方化视角下的广西区域发展的水平差异 |
7.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7.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7.1.2 区域不平衡的测度与时空分析方法 |
7.1.3 区域不平衡的多机制分析方法 |
7.2 多层级区域不平衡分析:尺度效应 |
7.2.1 Theil指数分析结果 |
7.2.2 Theil指数的分解结果 |
7.3 区域不平衡的分布演化趋势:时空转移 |
7.3.1 区域不平衡的总体分布动态 |
7.3.2 区域不平衡的趋同分析 |
7.4 区域不平衡的空间性:时空关联 |
7.5 区域不平衡演化的内在机理:空间与非线性视角 |
7.5.1 来自线性模型的证据 |
7.5.2 来自半参数模型的证据 |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基本结论 |
8.1.1 全球化和地方化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产生显着影响 |
8.1.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既是区域差异的结果又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
8.1.3 全球化的参与格局重组了区域城市体系,加剧了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 |
8.1.4 经济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呈不平衡性 |
8.1.5 园区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的贡献差异大 |
8.1.6 地理、环境和民族是广西县域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驱动力 |
8.2 政策启示 |
8.2.1 加快桂西欠发达地区发展,促进经济空间结构的平衡 |
8.2.2 发挥政府的关键角色,加速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相互联结 |
8.2.3 因地制宜地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形成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期间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 后记 |
(3)中国制造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现实背景 |
二、理论背景 |
第二节 研究问题和研究价值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价值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技术路线和总体结构 |
一、研究的技术路线 |
二、总体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创新理论 |
一、宏观创新理论 |
二、创新网络理论 |
三、开放式创新理论 |
第二节 技术创新基础理论 |
一、技术创新定义 |
二、技术创新动因 |
三、技术创新过程理论 |
四、技术创新链理论 |
五、研发(R&D)理论 |
第三节 技术创新理论的新发展 |
一、突破性技术创新概念 |
二、外围创新理论 |
三、技术创新商业化理论 |
第四节 突破性技术创新相关理论 |
一、突破性营销理论 |
二、风险资本理论 |
三、商业模式理论 |
四、产品创新理论 |
第五节 理论述评及展望 |
一、创新理论述评与展望 |
二、技术创新基础理论述评与展望 |
三、技术创新理论核心一外围发展阶段述评与展望 |
第三章 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理论模型构建 |
第一节 机制及机制功能 |
一、机制的涵义 |
二、机制的特点和功能 |
第二节 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构建 |
一、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机制 |
二、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中介机制 |
三、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绩效机制 |
四、产业环境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五、国家创新系统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第三节 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运作及功能 |
一、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形成 |
二、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主要机能 |
第四章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机制 |
第一节 突破性技术机能 |
一、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 |
二、自主技术开发 |
三、外部获取技术 |
四、突破性技术开发管理 |
五、突破性技术机能的作用机制 |
第二节 突破性营销机能 |
一、突破性营销及其机能 |
二、突破性营销的主要任务 |
三、突破性营销管理 |
四、突破性营销机能的作用机制 |
第三节 风险资本及其机制 |
一、风险资本及其特点 |
二、风险资本机制 |
第五章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中介机制 |
第一节 突破性产品的中介机制 |
一、突破性产品及其开发 |
二、突破性技术影响突破性产品的机制 |
三、突破性营销影响突破性产品的机制 |
四、风险资本影响突破性产品的机制 |
五、商业模式影响突破性产品的机制 |
六、突破性产品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第二节 商业模式的中介机制 |
一、商业模式的构建及功能 |
二、突破性技术影响商业模式的机制 |
三、突破性营销影响商业模式的机制 |
四、风险资本影响商业模式的机制 |
五、突破性产品影响商业模式的机制 |
六、商业模式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第六章 案例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案例研究方法理论 |
一、案例研究法起源及发展概述 |
二、案例研究法在管理学中的应用 |
三、案例研究法的基本理论原则 |
第二节 案例研究部署 |
一、本案例研究方法论及研究流程 |
二、案例研究背景和案例企业选择的主要标准 |
第七章 天士力突破性技术创新案例研究 |
第一节 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背景 |
一、中药现代化的时代背景 |
二、中药现代化的含义及进展 |
第二节 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复方丹参滴丸概况 |
二、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 |
第三节 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机制 |
一、突破性技术影响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二、突破性营销影响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三、风险资本影响复方丹参滴丸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四、复方丹参滴丸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
五、商业模式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
第八章 三一重工突破性技术创新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背景 |
第二节 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混凝土泵送技术及其产品 |
二、拖泵和泵车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 |
第三节 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机制 |
一、突破性技术影响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二、突破性营销影响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三、风险资本影响拖泵和泵车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四、拖泵和泵车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
五、商业模式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
第九章 大族激光突破性技术创新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背景 |
一、激光技术及激光加工技术 |
二、世界及中国激光加工设备产业发展 |
三、国家政策支持 |
第二节 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激光打标技术及产品 |
二、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 |
第三节 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机制 |
一、突破性技术影响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二、突破性营销影响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三、风险资本影响激光打标机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制 |
四、激光打标机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
五、商业模式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机制 |
第十章 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的跨案例比较 |
第一节 案例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背景及外部环境比较 |
一、突破性技术创新背景比较 |
二、外部环境比较 |
第二节 案例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比较 |
一、主要驱动机制比较 |
二、主要中介机制比较 |
三、绩效机制比较 |
第三节 跨案例研究结论及案例研究新发现 |
一、跨案例研究结论 |
二、案例研究新发现 |
第四节 案例研究评估 |
一、建构效度评估 |
二、内在效度评估 |
三、外在效度评估 |
四、信度评估 |
第十一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主要创新点和研究意义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
一、研究的主要局限 |
二、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 |
附录A 沪深A股上市公司突破性产品概览 |
附录B 案例研究方案 |
附录C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后发园区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 研究方法、思路及框架结构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开发区及后发园区 |
2.1 开发区基本知识 |
2.2 开发区相关理论 |
2.3 后发园区及其困境分析 |
第三章 后发园区后发优势形成机理 |
3.1 后发园区理论基础:后发优势理论 |
3.2 后发园区后发优势形成机理分析 |
第四章 国内外开发区发展模式分析 |
4.1 发展模式及开发区发展模式 |
4.2 国外开发区发展状况 |
4.3 国内开发区发展状况 |
4.4 国内外开发区发展模式比较 |
第五章 后发园区发展模式:技术产业环境三相互动 |
5.1 后发园区发展模式设计目标与原则 |
5.2 后发园区发展模式创新 |
5.3 后发园区发展模式设计 |
第六章 后发园区发展模式实现途径 |
6.1 加速体制创新 |
6.2 突出人本激励 |
6.3 强化技术创新 |
6.4 促进产业集聚 |
6.5 提升投资环境 |
6.6 加大政府推动 |
第七章 聚焦张江:张江开发区从后发崛起 |
7.1 张江概述 |
7.2 张江经验 |
7.3 张江启示 |
第八章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8.1 结论 |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介 |
(6)我国城市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写作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城市化及相关理论综述 |
2.1 城市化的内涵及特征 |
2.1.1 城市化的渊源 |
2.1.2 城市化的界定 |
2.1.3 城市化的本质特征 |
2.2 城市化的相关理论 |
2.2.1 区位理论 |
2.2.2 结构理论 |
2.2.3 人口迁移论 |
2.2.4 非均衡增长论 |
2.2.5 生态学派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化发展规律及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借鉴 |
3.1 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
3.1.1 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
3.1.2 世界城市化呈加速态势 |
3.1.3 大城市优先发展 |
3.1.4 “城市病” |
3.1.5 扩散式的发达型城市化 |
3.1.6 “城市带”区域聚集效应 |
3.2 世界城市化的基本模式 |
3.2.1 同步城市化 |
3.2.2 过度城市化 |
3.2.3 滞后城市化 |
3.2.4 逆城市化 |
3.3 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经验 |
3.3.1 英国城市化发展 |
3.3.2 美国城市化发展 |
3.3.3 日本城市化发展 |
3.3.4 前苏联城市化发展 |
3.4 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经验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借鉴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
4.1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概况 |
4.1.1 改革开放前城市化发展水平阶段 |
4.1.2 改革开放后城市化发展水平阶段 |
4.2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障碍分析 |
4.3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形式 |
4.3.1 同步发展型 |
4.3.2 多元发展型 |
4.3.3 市场推动型 |
4.3.4 政府主导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影响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因素研究 |
5.1 城市化发展的经济因素研究 |
5.1.1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
5.1.2 影响城市化的经济规律 |
5.1.3 城市化发展中主要经济规律的效应分析 |
5.1.4 城市化发展与国民经济的相关性分析 |
5.2 城市化发展的社会因素研究 |
5.2.1 城市化发展中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5.2.2 城市化发展中的制度建设 |
5.2.3 城市化发展中的文化建设 |
5.2.4 城市化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
5.3 城市化发展的资源因素研究 |
5.3.1 城市化发展对资源的需求 |
5.3.2 城市化与生态建设 |
5.3.3 城市化与规模发展 |
5.3.4 城市化与能源利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证分析 |
6.1 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6.1.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6.1.2 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
6.1.3 评价指标含义 |
6.2 我国城市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 |
6.2.1 因子分析概述 |
6.2.2 城市化发展水平因子分析 |
6.2.3 城市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6.3 实证分析 |
6.3.1 深圳市城市化概况 |
6.3.2 深圳市城市化影响因素分析 |
6.3.3 深圳市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
6.3.4 深圳市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方向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
7.1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则 |
7.1.1 经济效益原则 |
7.1.2 社会效益原则 |
7.1.3 可持续发展原则 |
7.1.4 因地制宜原则 |
7.1.5 协调发展原则 |
7.2 制定基于区域差异的城市化发展对策 |
7.2.1 东部城市化发展对策的制定 |
7.2.2 中部城市化发展对策的制定 |
7.2.3 西部城市化发展对策的制定 |
7.3 制定基于规模差异的城市化发展对策 |
7.3.1 构筑城市群以实现大城市规模的极大拓展 |
7.3.2 培育城市圈以实现中小城市功能的强势联合 |
7.3.3 打造城市带以实现小城镇产业的特色集聚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7)让30万户居民用上安全燃气——思科网络在深圳市燃气集团的成功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大燃气”战略促成网络升级 |
总部千兆交换到桌面助企业安全供气 |
1 IP路由骨干层 |
2接入层 |
应用效果 |
(8)深圳家具科技工业园项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问题的提出 |
1.1 概述 |
1.2 研究项目的确定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过程的展开 |
3.1 家具业全球化趋势 |
3.2 国内家具业发展 |
3.2.1 发展概况 |
3.2.2 区域特点 |
3.2.3 市场预测 |
3.2.3.1 国内市场 |
3.2.3.2 国际市场 |
3.3 中国家具工业园现状调查 |
3.3.1 工业园区概况 |
3.3.2 家具工业园区概况 |
3.3.2.1 建立中国特色的家具工业体系 |
3.3.2.2 中国现有家具工业园区现状 |
3.4 深圳家具企业调查 |
3.4.1 竞争力分析 |
3.4.1.1 深圳家具产业的竞争力 |
3.4.1.2 深圳市家具行业协会的优势 |
3.4.1.3 深圳家具科技工业园的绝对优势 |
3.4.2 企业分布 |
3.4.3 企业的呼声 |
3.5 政府和协会的期望 |
3.6 土地资源调查 |
3.6.1 深圳土地资源 |
3.6.2 坑梓用地现状分析 |
4 意大利家具工业园的思想借鉴 |
4.1 国际竞争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立与培育 |
4.1.1 竞争优势与社会凝聚力 |
4.1.2 区内实体类型 |
4.2 工业区内的企业特点及其人力资源 |
4.3 工业区企业的形成和巩固 |
4.4 学习生产技术和垂直分工的灵活性 |
4.5 诚信及新企业的产生 |
5 研究结果与收集整理 |
5.1 项目基本条件 |
5.2 项目发展目标 |
5.2.1 经济功能 |
5.2.2 组织协调功能 |
5.2.3 配套功能 |
5.2.4 社会功能 |
5.3 项目市场预测 |
5.3.1 深圳家具产业重组的示范 |
5.3.2 深圳家具企业需要的整合方式 |
5.4 项目规划 |
5.4.1 指导思想 |
5.4.2 工业园运营模式 |
5.4.3 工业园方案 |
5.4.3.1 终端企业 |
5.4.3.2 中间企业 |
5.4.3.3 辅助企业 |
5.4.3.3.1 现代物流业概念 |
5.4.3.3.2 深圳物流业发展条件 |
5.4.3.3.3 工业园物流业规划原则和建设目标 |
5.4.3.4 生活文化服务企业 |
5.4.4 结构要求 |
5.5 园址选择 |
5.6 用地规划 |
5.6.1 规划布局 |
5.6.1.1 规划指导思想 |
5.6.1.2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
5.6.1.3 用地构成比例 |
5.6.2 功能分区 |
5.6.3 基础设施 |
5.6.3.1 工业园内的道路 |
5.6.3.2 工业园的绿化 |
5.6.3.3 工业园供电 |
5.6.3.4 工业园供水 |
5.6.3.5 其它设施 |
5.6.4 环境评估 |
5.6.4.1 环境要求 |
5.6.4.2 环境控制 |
6 结果分析与评价 |
6.1 深圳家具科技工业园的新思路 |
6.2 投资估算 |
6.2.1 投资概算 |
6.2.2 资金筹措 |
6.3 经济评价 |
6.3.1 工业园总的经济效益 |
6.3.2 劳动生产率 |
6.3.3 税收 |
6.3.4 偿还期 |
6.4 社会评价 |
6.5 结论 |
7 项目实施进展 |
7.1 已完成内容 |
7.2 近期实施计划 |
7.3 远期规划 |
8 尚存的问题及建议 |
8.1 困难评估 |
8.2 建议 |
附录 |
1 工业园报名企业名单 |
2 银企业合作协议讨论稿 |
3 扶持特色工业园区的若干规定 |
4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发展特色工业园的意见 |
5 贷款操作要求与步骤 |
参考文献 |
(9)城市核心调适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当前我国城市核心发展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
1.1.2 城市核心发展理论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2.1 国外城市历史性中心区复兴理论研究与实践概述 |
1.2.2 国际宪章、公约与宣言中的重要思想 |
1.2.3 我国旧城改造理论方法的发展与不足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2 城市核心的要义 |
2.1 城市核心的概念 |
2.1.1 城市核心定义 |
2.1.2 城市核心的范围界定 |
2.1.3 几个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 |
2.2 城市核心的构成、类型与特征 |
2.2.1 城市核心的构成要素 |
2.2.2 城市核心的类型及其特征 |
2.3 城市核心的功能与价值 |
2.3.1 使用功能与物质价值 |
2.3.2 文脉功能与历史价值 |
2.3.3 经济功能与再生价值 |
2.3.4 环境功能与生态价值 |
2.3.5 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 |
2.3.6 精神功能与艺术价值 |
3 城市核心发展的规律和机制 |
3.1 古代城市核心的生成动因与特征 |
3.1.1 中国古典城市核心的生成动因与特征 |
3.1.2 西方古代城市核心的生成动因与特征 |
3.2 城市核心的发展过程与动力机制 |
3.2.1 中国城市核心发展过程及其特征 |
3.2.2 西方城市核心发展过程及其特征 |
3.2.3 动力机制 |
3.2.4 城市核心发展的稳态和变态 |
3.3 城市核心发展的规律 |
3.3.1 功能与结构适应性发展规律 |
3.3.2 空间集聚优先发展规律 |
3.3.3 局部与整体动态平衡规律 |
3.3.4 文化与形态协同发展规律 |
3.4 城市核心的演化机制 |
3.4.1 自发式协调机制 |
3.4.2 强制式改造机制 |
3.4.3 调适性干预机制 |
4 旧城更新评析与启示 |
4.1 中国城市核心改造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
4.1.1 建设成就 |
4.1.2 存在的问题 |
4.1.3 旧城改造动力机制的失衡 |
4.2 国外城市更新的历程与经验 |
4.2.1 城市更新的特点 |
4.2.2 旧城复兴与保护政策的演变与实践 |
4.2.3 旧城复兴的经验 |
4.3 中国城市核心的现代化发展 |
4.3.1 高速城市化对城市核心的冲击 |
4.3.2 现代化建设高潮中城市核心面临的矛盾 |
4.3.3 中国城市核心现代化的标志与目标体系 |
4.3.4 当代中国城市核心更新的思路 |
5 城市核心可持续发展调适理论 |
5.1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
5.1.1 古典发展的理论 |
5.1.2 近现代发展理论 |
5.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5.1.4 城市核心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层面 |
5.2 城市核心可持续发展的新城市文化观 |
5.2.1 传统城市文化观的理性思辨 |
5.2.2 新城市文化观的确立 |
5.2.3 新城市文化观的本质内涵 |
5.3 城市核心多学科协同性 |
5.3.1 多学科研究的历史背景 |
5.3.2 多学科协同性的内涵与层次 |
5.3.3 城市核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影响 |
5.4 城市核心可持续发展调适理念与规划原则 |
5.4.1 从多学科协同到调适理论 |
5.4.2 调适理论的基本内涵 |
5.4.3 调适理念与规划原则 |
6 城市核心可持续发展调适方法 |
6.1 强化城市管治 |
6.1.1 增强政府科学调控手段 |
6.1.2 提高规划师的协调水平和综合能力 |
6.1.3 公众参与,建立开放的监督机制 |
6.1.4 依法行政,完善科学决策程序 |
6.2 明确整体决策 |
6.2.1 优化城市结构,确立定位主题 |
6.2.2 发展第三产业,疏解核心功能 |
6.2.3 降低人口密度,优化人居环境 |
6.2.4 加强新旧对比,凸显核心风貌 |
6.3 精心组织空间 |
6.3.1 关联性功能的有效配置 |
6.3.2 多形式交通的高效联系 |
6.3.3 发掘地下空间的无限潜力 |
6.3.4 精打细算的土地利用 |
6.4 优化资源环境 |
6.4.1 山脉、水脉、绿脉的保护 |
6.4.2 历史文脉的延续 |
6.4.3 社区精神的发扬 |
6.5 深化城市设计 |
6.5.1 多层次整体性设计方法 |
6.5.2 总体的设计程序与导则内容 |
6.5.3 局部的设计程序与导则内容 |
7 历史文化名城核心的保护与更新 |
7.1 名城核心的危机 |
7.1.1 理论缺乏使名城保护体系失效 |
7.1.2 “建设性破坏”使名城历史风貌失落 |
7.1.3 过度旅游开发使名城文化内涵失真 |
7.2 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7.2.1 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保护名城核心文化特色 |
7.2.2 保护性有机更新——名城核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7.3 历史文化名坝核心保护与更新的原则与方法——以苏州古城为例 |
7.3.1 把握历史、文化延续 |
7.3.2 总体规划,重点控制 |
7.3.3 分级保护,渐进更新 |
7.3.4 强化管理,重在法治 |
8 山地城市核心的可持续发展 |
8.1 山地城市核心的空间特征 |
8.1.1 多样化的空间结构 |
8.1.2 立体化的空间形态 |
8.1.3 综合性的空间内容 |
8.1.4 山水化的人文意蕴 |
8.2 调适理论的应用与多维集约规划设计方法 |
8.2.1 多维集约——山地城市核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
8.2.2 多维集约规划设计方法 |
8.3 山地城市核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重庆为例 |
8.3.1 宏观上,调控层级网络的空间布局 |
8.3.2 中观上,重组综合集成的核心功能 |
8.3.3 微观上,塑造立体复合的空间形态 |
8.3.4 总体上,发扬地域特色的文化品格 |
9 新城市核心的塑造与建设 |
9.1 新城市核心的规划与建设及其启示 |
9.1.1 田园城市花园绿心的思想 |
9.1.2 西方新城运动中城市中心建设的特点 |
9.1.3 几个西方现代大城市新城市中心区建设的经验与问题 |
9.1.4 中国新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的创新 |
9.2 新城市核心发展的经济观、文化观和生态观 |
9.2.1 经济活力是新城市核心持续发展的基础 |
9.2.2 环境建设是新城市核心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
9.2.3 文化内涵是新城市核心持续发展的关键 |
9.3 新城市核心的设计与塑造——以深圳市新中心区为例 |
9.3.1 深圳市新中心区主题定位及规划设计评析 |
9.3.2 以知识经济为主旨,创建现代综合的CBD |
9.3.3 以环境建设为导向,建造均衡发展的生态核心 |
9.3.4 以市民交往为共识,塑造多元共生的文化信息场所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B: 中国古代都城规划中的数理哲学与美学特征 |
(10)创业企业融资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创业企业概念界定 |
二、研究背景与主题 |
(一) 知识经济——新经济形态正在崛起 |
(二) 创业——新经济浪潮的主旋律 |
(三) 融资——成功创业的引擎 |
第二章 创业企业融资战略环境 |
一、创业摇篮——高科技园区 |
(一) 高科技园区的形成与发展 |
(二) 政策取向与管理方式 |
(三) 创业孵化器机制 |
二、融资沃土——创业资本市场 |
(一) 创业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及其范围界定 |
(二) 私人创业资本市场的形成与运作机制 |
(三) 创业板市场的作用 |
第三章 创业企业融资战略指导思想 |
一、战略目标 |
(一) 价值最大化与企业成长 |
(二) 融资与企业价值 |
(三) 资本收益最大化还是股利最大化? |
二、战略方针 |
(一) 创业企业生命周期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风险特点 |
(二) 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与创业企业资本需求特征 |
(三) 创业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战略 |
第四章 初创期融资战略——创业资本私募 |
一、融资渠道选择 |
(一) 机会获取方式 |
(二) 制约因素分析 |
二、商业计划制定 |
(一) 商业计划的功能 |
(二) 商业计划书的内容 |
三、融资合同连接 |
(一) 分阶段融资安排 |
(二) 可转换优先股设计 |
四、剩余控制权解决 |
(一) 经理股票期权 |
(二) 投资者管理参与 |
第五章 成长期融资战略——负债经营 |
一、创业企业负债动机与杠杆作用 |
(一) 负债动机特征 |
(二) 财务杠杆作用 |
二、所有权结构决策 |
(一) 代理关系与代理成本 |
(二) 所有权结构决定 |
三、创业租赁 |
(一) 创业租赁的运作机制 |
(二) 知识产权售后租回 |
第六章 扩张期融资战略——首次公开发行与创业板上市 |
一、公众化与上市决策 |
(一) 利弊权衡 |
(二) 市场选择 |
(三) 时机把握 |
二、股票估价 |
(一) 股利贴现模型 |
(二) 管理期权价值 |
(三) 市场定价机制 |
第七章 创业企业融资过程中政府及投资银行的作用 |
一、政府的参与和扶持 |
(一) 资金参与 |
(二) 政策扶持 |
二、投资银行的中介服务 |
(一) 私募代理 |
(二) 上市保荐与股票承销 |
第八章 创业企业成功融资案例分析 |
一、美国生物工程的先驱——詹尼泰克 |
二、我国高校软件上市公司——东大阿派 |
三、纳斯达克市场上的中国网络技术公司——亚信 |
四、大学生创业之星——视美乐 |
主要参考文献 |
调查单位 |
后记 |
四、让30万户居民用上安全燃气——思科网络在深圳市燃气集团的成功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某地区天然气短期负荷的特性研究及预测应用[D]. 孙彬.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2]全球化、地方化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以广西为例[D]. 戴其文.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3]中国制造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机制案例研究[D]. 李占强. 南开大学, 2014(04)
- [4]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A].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课题组,张辉.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2005年研究课题汇编, 2006
- [5]后发园区发展模式研究[D]. 张永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6]我国城市化发展研究[D]. 毕琳.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5(01)
- [7]让30万户居民用上安全燃气——思科网络在深圳市燃气集团的成功应用[J]. 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04(01)
- [8]深圳家具科技工业园项目研究[D]. 赖珍珍. 南京林业大学, 2003(04)
- [9]城市核心调适论[D]. 卢涛. 重庆大学, 2002(02)
- [10]创业企业融资战略研究[D]. 费良成. 天津财经学院, 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