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性石灰中高温净化HC1的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世珍[1](2021)在《垃圾焚烧飞灰制备微晶玻璃及污染物控制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我国垃圾焚烧飞灰(简称飞灰)量1000万吨。飞灰因含二恶英和重金属被列为危险固废(HW18),其填埋法和水泥固化法存在环境污染风险,熔融固化法无法资源化利用,亟需研发飞灰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本文基于重金属为形核剂、硅氧四面体为玻璃网络结构原理,以飞灰协同处置不锈钢酸洗污泥,采用熔融法制备微晶玻璃,阐明了微晶玻璃的同温核化-晶化机理,揭示了重金属和氯盐的迁移、转化和固化规律,描述了飞灰微晶玻璃的核化、晶化过程,开发了一步法热处理工艺,主要结论如下:(1)阐明了同温核化-晶化机理,实现了一步法制备微晶玻璃技术。不锈钢酸洗污泥中Fe2O3、CaF2和Cr2O3可作为微晶玻璃的形核剂,Cr2O3提供的自由氧和CaF2中F-替代O2-导致玻璃网络Si-O键断裂,产生非桥氧,降低玻璃的稳定性,增强晶化能力。当不锈钢酸洗污泥添加为22 wt.%时,基础玻璃晶化温度Tp和玻璃化温度Tg接近(ΔT(Tp-Tg)<177℃),玻璃稳定性较差,Avrami指数为3.5,形核活化能为264.29 kJ/mol,析晶机制为整体析晶-晶核呈三维生长,核化和晶化在同一温度进行,实现一步法制备微晶玻璃。(2)阐明了微晶和玻璃相协同固化重金属机理。微晶玻璃中的重金属形成稳定的微晶相或被玻璃相物理包覆。Cr和Ni主要以尖晶石NiCr2O4和Fe0.99Ni0.01Fe1.97Cr0.03O4存在,少量Cr固溶于透辉石相中;Pb、Zn、Cu主要以物理包覆形式均匀分布于玻璃基体中。重金属固化效果与结晶度呈正相关,随着结晶度的增加,重金属由不稳定的酸可提取态、还原态和氧化态向稳定的残渣态转变,微晶玻璃的重金属固化效果增强。(3)揭示了氯在微晶玻璃中固溶固化机理。部分氯在飞灰制备玻璃升温过程中挥发,残余氯以固溶体的形式固化于玻璃相和硅酸钙氯石相中,弥散分布于微晶玻璃,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4)研发了飞灰协同酸洗污泥和废玻璃一步法制备微晶玻璃技术。40 wt.%飞灰、22 wt.%不锈钢酸洗污泥和38 wt.%废玻璃在1400℃下熔融3h得到的基础玻璃,然后800℃下热处理30 min,获得了主晶相为透辉石相的微晶玻璃,其硬度和抗弯强度分别为13.11 GPa和135.84 MPa,耐酸碱性分别为98.65%和99.88%,重金属(Pb、Cr、Ni、Zn、Cu)的TCLP浸出浓度分别为0.15、0.20、0.12、0.01、0.11 mg/L,远低于US EPA TCLP规定阙值,综合性能指标满足工业微晶玻璃板材(JC/T 2097-2011)的要求。(5)通过成分调配工艺,研究了飞灰在微晶玻璃中的最大消纳量。研究表明其上限为50 wt.%,50 wt.%飞灰、28 wt.%废玻璃和22 wt.%不锈钢酸洗污泥,制备的微晶玻璃的密度为3.13 g/cm3,吸水率为0.07%、硬度为7.97 GPa,抗弯强度为114.86MPa,耐酸性和耐碱性分别为99.29%和99.79%。Cr、Cu、Ni、Pb、Zn 的 TCLP 浸出浓度分别为 0.12、0.1、<0.01、<0.01 和 2.56 mg/L,远低于US EPA TCLP规定阙值,HJ557-2010重金属浸出浓度低于综合废水排放标准(GB8978-2017)规定阙值。氯在微晶玻璃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当浸出液pH为3、6、10、13时,氯的浸出浓度为0,当pH为1时,氯的浸出浓度为0.1 mg/L。总之,制备的微晶玻璃综合性能指标满足工业微晶玻璃板材(JC/T2097-2011)的要求。本研究为飞灰无害化处置资源化提供全新的思路,不仅避免环境污染,而且将其制备成无毒、高值的微晶玻璃。
李景伟[2](2021)在《秸秆锅炉飞灰的活化及NO2脱除性能与后续造粒处置》文中认为如果能将灰渣安全地返田回用,集中化的秸秆燃烧发电将具备新能源电力生产、避免秸秆露天焚烧污染、养分循环三大作用。实验室开展过秸秆灰渣钾磷养分回收、稻草稻壳灰渣制备硅气凝胶等研究,本论文研究的前期曾经购买了微生物菌种准备开展解磷微生物对灰渣返田回用的作用研究,因为磷的回收回用较钾难,磷容易被钙铝铁固定,但考虑到土壤中广泛存在钙铝铁等成分,在长期时间内解磷可能不会有效。因此,本论文最终确定开展“秸秆锅炉飞灰的活化及NO2脱除性能与后续造粒处置”创新研究,将含有碱性组分的秸秆飞灰用于烟气氧化脱硝,探索飞灰对NO2的吸收脱除能力,并开展后续造粒处置研究,有助于秸秆电厂烟气脱硝难题的解决。50 g干燥秸秆飞灰和一定量的活化剂,装入吸收瓶反应器,混匀活化,在模拟烟气流量1100 mL/min、NO2350 ppm、NO 20ppm、室温15℃的条件下,开展了高钙秸秆飞灰的NO2气固反应脱除实验。不加入活化剂时,NO2的脱除率只有60%,并且NO会增至120ppm。但添加占飞灰质量5%的活化剂后,NO保持在20ppm以下。5%活化剂用量的NO2脱除率高达90%,用量再增至20%后脱除率增加不明显。活化后的秸秆飞灰能够实现NO2(340ppm)、NO(260ppm)的协同脱除,NOx脱除率达到80%,NO2降低至15 ppm,NO降低至50 ppm。以50g颗粒石英砂为载体,加入2.5%(1.25 g)纯碱性吸收剂Ca(OH)2/CaCO3/K2CO3或者飞灰,加入5%(2.5 g)活化剂,混匀活化,吸收剂附着于石英砂表面,用于前述烟气条件下的NO2气固反应脱除,并对比高钙秸秆飞灰(按CaO计,CaO 25.3%)、低钙秸秆飞灰(CaO 4%)的效果。脱除率排序为高钙秸秆飞灰>Ca(OH)2>CaCO3>低钙秸秆飞灰>K2CO3,高钙秸秆飞灰的脱除率超过80%,低钙秸秆飞灰的脱除率为60-70%,K2CO3的异常情况可能是实验反应条件限制所引起的。NO2脱除反应后,秸秆飞灰中还会新增硝酸盐/亚硝酸盐养分,可以探索还田土壤应用或者其他应用。无论何种应用,都需造粒,因为颗粒细小的飞灰容易扬尘、不便使用。论文开展了两种造粒处置:(1)高强度陶粒,类似于常规陶粒,陶粒耐水(水泡/蒸汽处理)、耐高温(无氧条件下),最大机械强度达到181N,对500mg/mL溴百里酚蓝溶液的吸附脱色率达到79%,解决了“耐水、工艺无废水”的技术目标难题;(2)低强度灰粒,面向土壤应用,开展了灰粒水浸营养液的韭菜培养试验。
梁硕阳[3](2021)在《高炉煤气高选择性深度脱氯脱硫复合材料的合成与吸附机理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高炉煤气广泛采用干法布袋除尘技术,除尘后煤气的输送管网普遍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酸腐蚀问题,主要表现为煤气中微量的HCl、H2S导致的运输管道腐蚀穿孔、TRT叶片积盐结垢、变压吸附催化剂毒化失活以及热风炉耐火砖侵蚀开裂等。目前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是依靠TRT叶片钝化和TRT后湿法除酸的被动防护,在成本较高的同时防腐效果也相对有限。对此,我们提出煤气全干法协同脱氯脱硫的思路,从源头进行选择性除酸净化治理。本论文通过对多孔载体进行物理化学改性及多元组分复合,制备了性能优良、成本低廉、高选择性的干式低温脱氯、脱硫剂,并系统研究了多孔吸附剂捕捉HCl、H2S过程的反应机理与动力学机制,旨在为工业煤气低温净化领域奠定理论基础并提供技术参考。首先,选取活性氧化铝球为载体进行碱浸渍改性,制备了钠基多孔网络状纤维结构脱氯剂,并对其物理化学性质和低温脱氯性能进行了系统表征与分析。脱氯结果表明:氧化铝负载Na2CO3纤维可以在150℃初步实现高效脱除高浓度HC1,且20wt%的设计负载量取得最佳脱氯性能,对应穿透氯容量和转化率分别高达3.56 mmol/g和0.98。其次,为强化钠基脱氯剂的低温脱氯选择性和深脱氯性能,采用超声雾化法将金属(Fe,Mn,Ce和Cu)氧化物纳米粒子复合负载至Na2CO3纤维表面。脱氯结果表明,CuOx复合对Na2CO3纤维捕捉低浓度HCl表现出极强的促进作用,最佳的深脱氯时间和穿透时间分别增加330%和50%,且Na2CO3的转化率高达0.89。经过三次解离再生循环实验,脱氯剂能维持初始90%的脱氯性能,循环再生性能良好。随后,对脱氯过程的影响因素与反应动力学机制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应用随机孔模型可以对脱氯反应过程进行较准确地解释,反应初期由界面化学反应控速,后期则符合产物层内扩散控速,对应的扩散表观活化能为23.11 kJ/mol。脱氯过程中,CuOx协同强化Na2CO3脱氯反应的机理表现为:高度分散的CuO纳米颗粒暴露的吸附位点,能够快速捕获HCl分子,其反应产物CuCl2作为促进Na2CO3反应活性的新的活性中心;CuOx与Na2CO3纤维界面的非晶相过渡区有助于加快气相的扩散传质,最终实现协同高效脱氯。再次,通过水热法实现了在活性半焦表面原位合成纳米带状碱式碳酸铜前驱体,并在煅烧后得到分级多孔复合脱硫剂。通过调控煅烧温度、铜负载量和锌负载量实现了低温(150℃)、无氧、干燥条件下选择性深度脱除H2S。最佳穿透硫容量达到126mg/g,脱硫剂转化率也达到0.72以上。脱硫过程动力学遵循:转化率达到0.5前,由化学反应控速;之后,则是产物层内扩散成为限速环节。对应的扩散表观活化能为19.09kJ/mol。通过对脱硫剂的表面化学性质与形貌结构特性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分级多孔结构、高度分散的活性CuO、Cu-Zn复合结构及丰富的氧缺陷为实现低温无氧选择性脱硫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采用Bohart-Adams模型对以上两种脱氯、脱硫材料的气固反应穿透曲线分别进行了数值拟合,预测误差分别在4%和2%以内,表明可以适用于此类固定床内吸附过程穿透曲线的精确预测,为工业规模脱氯、脱硫时对吸附剂有效寿命的预测提供理论参考。最后,基于以上两种吸附材料进行同时脱氯脱硫性能测试,并探索其合理的复合填料模式。单独填充时发现,CuOx改性Na2CO3(Cu@Na)或半焦基负载铜-锌(Cu@ASC)无法单独实现同步脱氯脱硫。因此,通过复合填充并调整填料模式,发现混合均匀填充为最优的填料模式,能够保证混合气体最有效的滞留时间,并且Cu@Na与Cu@ASC质量比为7:3时可实现同步脱氯脱硫,并达到最大的穿透容量,分别为2.63 mmol/g与105mg/g。另外温度与CO2浓度对同时脱氯脱硫过程影响较弱,但水蒸气的存在使得两种酸性气体的吸附容量有较明显的增加。综合来看,在HCl/H2S/CO2/N2/H2O多元混合气氛中,脱氯脱硫剂显示了较高的稳定性。本论文制备的多孔复合材料在低温无氧干燥条件下协同脱氯脱硫性能优异,且制备过程简单,成本较低,在低温选择性脱除HCl、H2S领域具备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柴潮[4](2021)在《季冻区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多孔沥青混合料铺筑的透水路面具有很多优点,例如雨天迅速排水、提高行车安全,更好的吸声降噪性,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等。然而,由于其独特的大空隙结构,多孔沥青混合料的强度要小于传统的密级配混合料。通过加入适当的改性材料提升多孔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可以提高其适用性。此外,路面在服役过程中面临着日益增加的交通荷载以及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可能出现因耐久性不足而引起早期破坏。尤其对于北方的季冻区,四季气候鲜明,夏季高温多雨,容易出现城市内涝,在适当的区域采用透水路面可以大大缓解内涝问题。但冬季寒冷,春季容易出现冻融现象,因此,针对季冻区多孔沥青混合料进行全面的力学性能、耐久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托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严寒地区生态绿色透水路面材料研究与应用”,首先对钢渣开展了系统的研究,探究了其作为多孔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的适用性;接着基于响应曲面设计法和马歇尔击实成型方式制备了橡胶粉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CM-PAC)试件,对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进行优化;接着通过力学性能、粘弹性能以及抗疲劳性能对优化后的CM-PAC进行了综合评估;最后,通过低温劈裂试验、常温压缩试验、静态蠕变试验、间接拉伸疲劳试验研究了水-中高温作用以及冻融循环作用对CM-PAC的力学性能、粘弹性能及耐久性的影响。本文具体开展的研究工作如下:(1)借助高清相机以及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钢渣的表面形态进行了宏观及微观尺度上的研究,通过针片状含量试验对粗钢渣的形状特征进行了研究,评价了钢渣与沥青间的粘附性;另外,对钢渣的物化性能做出了试验研究,包括密度、吸水性、化学成分组成以及高温稳定性;此外,研究了钢渣的工程力学特性,包括体积膨胀性、抗压耐磨性以及与沥青间的粘附性,综合判定了钢渣作为集料的适用性。(2)基于响应曲面设计方法对CM-PAC的配合比进行了优化设计,建立了自变量(橡胶粉用量、玄武岩纤维用量、油石比)与响应值(马歇尔参数、飞散损失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方差分析、F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计算模型及参数进行了显着性分析,最终确定了自变量的最佳用量;进一步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3)通过路用性能试验对优化后的CM-PAC进行了高低温、水稳定性的性能评价,进而借助自制的常水头渗透系数测定仪对CM-PAC的透水性能做出评价;基于基本粘弹性能理论,结合单轴压缩蠕变试验对CM-PAC的静态粘弹性力学响应进行了研究,通过Burgers模型对其蠕变行为做出了参数化解释;基于间接拉伸疲劳试验以及疲劳理论对CM-PAC的抗疲劳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以上试验揭示了橡胶粉和玄武岩纤维的增强机理。(4)采用低温劈裂试验、常温压缩试验,结合声发射技术对CM-PAC在水-中高温作用下的耐久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强度、模量、应变等力学指标的变化评价了水-中高温的耦合作用对混合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借助声发射参数对混合料的受力过程进行了阶段划分,并根据划分阶段的变化评价了水-中高温作用对CM-PAC的耐久性影响。借助Burgers模型参数探讨了CM-PAC在水-中高温作用下抗变形能力的变化;通过间接拉伸疲劳试验及疲劳方程参数探讨了CM-PAC在水-中高温作用下抗疲劳性能变化。(5)针对于季冻区独特的气候特点,对CM-PAC的抗冻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对CM-PAC试件进行了不同次数、不同水饱和冰冻高度的冻融循环处理,采用低温劈裂试验、常温压缩试验,结合声发射技术研究了冻融循环对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借助Burgers参数E1、E2、η1、η2、τ探讨了多孔沥青混合料在冻融循环作用下高温抗变形能力的变化;通过间接拉伸疲劳试验及疲劳方程参数探讨了多孔沥青混合料在冻融循环作用下抗疲劳性能变化。
杨丽君[5](2020)在《白泥脱硫协同吸附HCl》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水泥窑烟气的治理问题日益引起关注,除了煤炭燃烧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硫(SO2)外,氯化氢(HCl)等酸性气体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目前,干法脱硫和脱氯由于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逐渐成为一种受人青睐的SO2和HCl脱除方法。脱硫剂是干法脱硫技术的关键,尽管常见的石灰石脱硫剂在工业中广泛应用,但石灰石的过度开采,破坏了生态环境,增加了脱硫成本。白泥是氨碱厂产生的碱性废渣,大量白泥堆积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使白泥的价值得不到充分利用。因此将白泥应用到脱硫中既减少了白泥造成的环境污染又降低了脱硫成本,达到“以废治废”的效果。本研究针对山东潍坊某氨碱厂提供的碱渣白泥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首先对过滤前后的白泥及滤液进行了 XRF、XRD及热重等分析,确定了白泥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aCO3,CaCl2,SiO2,NaCl,Mg(OH)2及少量Fe2O3等。然后探究了白泥的脱硫性能,并用NaOH对白泥进行调质。经NaOH调质后的白泥比表面积及孔容孔径均有较明显的变化,当白泥和NaOH的质量比为30/1时脱硫活性最佳。对脱硫前后的调质白泥进行XRD分析,发现调质白泥脱硫后的成分主要为CaSO4,原位红外也证实了硫酸根的存在。进一步研究温度对调质后白泥脱硫活性的影响,脱硫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当脱硫温度为420℃时脱硫活性最佳。最后研究了烟气中的气体成分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发现NO、O2、水蒸气和HCl气体均能提高调质白泥的脱硫效率,且两种及两种以上气体共同存在时脱硫效果更好,当四种气体同时存在时脱硫效果最佳。
邢鹏[6](2020)在《花岗岩型铷矿资源综合利用的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铷是重要的稀有金属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金属。我国铷矿资源相对丰富,但品位低,多以伴生资源产出,开发利用难度大。目前铷主要从铯榴石和锂云母提取铯、锂的中间产物中回收。近年来一些文献报道了采用氯化焙烧法从云母、长石、高岭土等铝硅酸盐矿物中提取铷。然而,目前的研究基本只关注铷的回收,而没有考虑矿石中宏量元素钾、铝、硅的资源化利用,导致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较低。此外氯化焙烧法还存在设备易腐蚀,废渣、氯化氢废气、高盐废水产出量大、难处理的问题。因此,开发清洁高效的铷提取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近期在国内某地首次发现了一大型独立铷矿,本文针对该铷矿的资源综合利用开展了系统研究。首先,借助XRD、ICP、SEM-EDS、EPMA、TG-DSC等化学物相分析方法,对铷矿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确定了铷矿主要组成矿物及目标元素赋存状态:铷矿主要组成矿物为石英、钾长石及云母,矿物组成符合花岗岩的特征;铷主要以类质同象取代钾的位置分别存在于黑云母、白云母及钾长石中。矿物组成及铷、钾的赋存状态决定了要实现铷、钾的高效提取,须同时破坏云母及长石的物相结构。其次,根据酸浸分解云母及钾长石的热力学计算结果,进行了铷矿酸浸探索实验。酸浸虽然能有效分解铷矿中的云母,但对钾长石的分解能力有限。钾长石的酸浸反应虽然在热力学上可行,但在实际的浸出过程中进程非常缓慢,这使得酸浸难以获得高的铷、钾浸出率。基于云母酸浸的实验结果及FactSage软件计算的硫酸盐分解、钾长石碱溶热力学,提出了使用酸碱联合法从铷矿中提取铷、钾。原矿经浓硫酸熟化,使云母转化为硫酸盐。硫酸熟化的最优条件为熟化温度300℃,硫酸用量55%,熟化时间20 min。通过还原焙解,使熟化料中的硫酸盐脱硫释放SO2,SO2制酸可实现硫酸的再生。还原焙解的最优条件为分解温度750 ℃,煤用量5%,分解时间10 min。通过水浸使焙砂中的可溶铷、钾浸出,再通过碱浸使钾长石矿相分解,从而实现铷、钾的完全浸出。碱浸的最优条件为浸出温度150℃,液固比(mL/g)15:1,NaOH浓度250 g/L,浸出时间1 h。酸碱联合法可获得较高的浸出率(Rb 95.2%、K 92.8%)。再次,针对酸碱联合法工艺流程长的不足,结合FactSage软件计算的云母碱溶热力学,又提出了碱法工艺,即高温水热碱浸。碱法工艺的最优条件为浸出温度230℃,NaOH浓度200 g/L,矿石粒度0.15 mm,液固比10:1(mL/g),浸出时间1h,搅拌速度500 rpm。碱法工艺亦取得了较高的金属浸出率(Rb 95.1%、K 94.5%)。碱法从铷矿提取铷、钾的机理为:在水热条件下云母、钾长石晶体中的K+、Rb+最先溶出,进入溶液;云母、钾长石硅氧骨架中Al-O-Si群的Al-O键断裂,在碱液中形成[A102]-阴离子团;随后Si-O-Si群水解,形成[H3SiO4]-阴离子团;[H3Sio4]-与[A102]-在碱液中发生缩聚反应,形成含硅氧四面体及铝氧四面体的均匀硅铝凝胶;硅铝凝胶骨架缩聚重排转变为有序的晶体结构并充填阳离子(Na+、Ca2+)形成八面沸石及钙霞石。碱法工艺与酸碱联合法工艺相比,主要元素铷、钾、铝、硅的浸出率相近,但碱法所需能耗低且工艺更加简洁,因此应为处理花岗岩型铷矿的首选。铷矿浸出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浸出过程受内扩散控制,通过提高浸出温度及碱浓度,减小物料的粒径可提高浸出速率。接着,对碱法浸出液进行了脱硅制备硅灰石及萃取分离铷钾研究。脱硅的最优条件为温度95℃,反应时间1h,CaO/SiO2质量比1.2。通过煅烧脱硅产物(水化硅酸钙)制备硅灰石的适宜温度为1100℃。从脱硅溶液中萃取铷的最优条件为t-BAMBP浓度1 mol/L,相比(O/A)3:1,混合时间1.5 min,萃取级数3级。钾洗涤的最佳相比(O/A)为3:1,洗涤级数为10级。铷反萃的最优条件为相比(O/A)4:1,HCl浓度1 mol/L,反萃级数2级。通过萃取、洗涤、反萃,Rb的总回收率达97%。从铷萃余液中萃取钾的最优条件为:t-BAMBP浓度1 mol/L,相比(O/A)3:1,错流萃取级数2级。钠洗涤的最佳相比(O/A)为4:1,洗涤级数为4级。钾反萃的最优条件为H2SO4浓度1 mol/L,相比(O/A)3:1。经萃取、洗涤和反萃后,钾的回收率达到77%。钾萃余液补充氢氧化钠调节碱度后可返回碱浸循环使用。最后,考察了铷矿浸出渣的吸附性能。作为一种类沸石型材料,铷矿浸出渣具有与沸石相同的吸附机理,对废水中的Pb2+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铷矿浸出渣吸附Pb2+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在平衡pH 7.3、浸出渣用量2.5 g/L的条件下,含Pb 40 mg/L的溶液中Pb2+的脱除率达99.6%。Pb2+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Pb2+在浸出渣上的饱和吸附量与天然沸石的吸附量相当且远大于粉煤灰等普通工业废弃物的吸附量。聚丙烯酰胺可显着改善吸附渣的沉降性能。
赵蕊[7](2020)在《连续制备生物焦同时吸附单质汞的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汞排放源,其中来源于燃煤烟气中释放的汞高达250-300吨/年,占我国汞排放总量的50%以上。现阶段,针对单质汞(Hg0)的脱除方法主要是结合现有的烟气净化设备,如电除尘器(ESP)和布袋除尘器(FF)等,在锅炉尾部烟道内进行活性炭喷射,从而达到控制烟气中汞排放量的目的。然而,活性炭成本高、再生差,活性炭喷射技术难以推广,因此,开发经济高效的廉价吸附剂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在锅炉尾部烟道内选取合适的位点进行改性生物质的喷射,并在利用烟气高温、贫氧的环境将其直接热解生成改性生物焦;伴随着烟气的流动,改性生物焦在低温区进行单质汞的吸附,从而实现改性生物焦的制备及脱除一体化。该技术可能成为汞污染物控制领域极具潜力的可靠手段,而且国内外鲜有报道。本论文以四种改性方式的生物质为原材料,研究管式炉热解条件下,各铁基改性生物焦的有效温度窗口,并获得最佳改性方式;另外,研究滴管炉热解条件下,热解温度、热解气氛、生物质喷射量、初始汞浓度和烟气流速等对最佳改性生物焦微观特性及汞吸附特性的影响,并利用BET、XRD、XPS和TPD等表征手段分析反应前后改性生物焦的物理化学特性;同时,通过准一级、准二级、颗粒内扩散及Elovich模型研究单质汞在改性生物焦表面吸附动力学行为,并利用Arrhenius方程及Vant’ Hoff方程分析其吸附热力学行为,进而获得其相应吸附机理。本论文获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研究吸附温度对铁基改性生物焦汞吸附特性的影响,发现200℃为最佳吸附温度。在50~350℃范围内,对管式炉热解所得的未改性生物焦BC、铁基改性生物焦 10%Fe/BC(Fe/BC)、10%Fe-4%Cu/BC(FeCu/BC)和 10%Fe-2%KMnO4/BC(FeMn/BC)的汞吸附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生物质的粒径为58-75μm,热解温度为600℃,热解气氛为纯N2。结果表明,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BC吸附剂的累计汞吸附量单调下降;而Fe/BC、FeCu/BC和FeMn/BC样品的汞吸附量均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而先增大后减小,其中最佳吸附温度为200℃。在不同温度下,FeCu/BC吸附剂对单质汞的吸附能力最强,而Fe/BC的吸附能力最差。在200℃时,改性生物焦对Hg0的脱除主要是强化学吸附,且其主要赋存形式为HgO。(2)研究热解温度对FeCu/BC汞吸附特性的影响,获得1000℃和1000-900-800℃分别为等温区和变温区热解条件下的最佳热解温度。通过滴管炉试验系统,在等温区、变温区热解条件下制备得到FeCu/BC样品,利用固定床汞吸附试验系统对其汞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解温度高,样品汞吸附能力越强。在等温区热解条件下FeCu/BC-1000℃最佳;在变温区热解条件下,在1000-900-800℃下制得生物焦最佳,但其吸附性能不如FeCu/BC-1000℃。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FeCu/BC-1000℃的吸附能力先增强后减弱,在150℃下其吸附性能最佳。在10800s的反应时间内,FeCu/BC-1000℃(150℃)的累计汞吸附量达到3643ng/g。(3)研究热解气氛对FeCu/BC汞吸附特性的影响,表明含CO2热解气氛显着促进生物焦的吸附性能,而含SO2气氛则起明显抑制作用。在滴管炉、1000℃热解条件下,分别探讨了O2、CO2、HCl和SO2四种热解气氛对FeCu/BC生物焦的微观特性及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相比纯N2热解条件,含CO2和含HCl热解气氛均会促进铁基改性生物焦对Hg0的吸附性能,且在所研究范围内,随着CO2或HCl浓度的增大,FeCu/BC样品的汞吸附性能逐渐提升,其中,在含16%CO2气氛条件下,热解所得的FeCu/BC样品的脱汞性能最佳;含SO2气氛则会明显抑制生物焦的汞吸附性能,且SO2的浓度越大,则对生物焦的吸附能力抑制越严重;随着O2浓度的增大,生物焦的吸附能力先增强后减弱。(4)研究连续制备生物焦同时脱除单质汞的性能,得到增加改性生物质的喷射量可明显促进生物焦的吸附效率。在滴管炉、1000℃以及含16%CO2的实验条件下,分别研究了改性生物质的喷射量、入口汞浓度和烟气流速对铁基改性生物焦汞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生物质喷射量的增加有利于生物焦的脱Hg0效率;随着模拟烟气中入口汞浓度的增大,生物焦的吸附效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入口汞浓度为62μg/m3,其吸附性能最佳;提高烟气流速,则会对生物焦的脱汞效率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程凯[8](2019)在《Fe/AC与Ce/AC吸附剂的制备及其模拟烟气脱汞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每年要消耗大量的煤炭,而燃煤产生的Hg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致力于烟气脱汞的研究。烟气脱汞技术的关键是吸附剂的制备与改良,所以制备出高脱汞性能的吸附剂成了烟气脱汞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前驱体,利用金属元素对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负载,制备具有一定脱汞性能的吸附剂,并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采用热重分析、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氮气吸脱附等温线分析、拉曼光谱分析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分析等手段对吸附剂的失重行为、元素组成及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在模拟烟气条件下,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对吸附剂的脱汞性能进行评价,并通过定速升温脱附法对吸附剂表面上生成的汞化物进行分析,探究汞化物的形态及其热稳定性。1.本章使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炭源,利用Fe3+和Fe2+对前驱体进行改性,通过炭化(T)和活化(H)处理,制备了三种不同磁性吸附剂材料(Fe3+-H、Fe3+/Fe2+-T、Fe3+/Fe2+-H),并探究了三种吸附剂的磁性和脱汞性能的差别。结果表明,Fe3+/Fe2+-H吸附剂具有最高的比表面积,剩余磁化强度和饱和磁化强度;通过X射线衍射谱图,Fe3.4+/Fe2+-H吸附剂上负载了 FeS和铁氧化物(FexOy)。通过脱汞实验发现,Fe3+/Fe2+-H吸附剂具有最高的脱汞性能,其原因是Fe3+/Fe2+-H吸附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吸附剂内FexOy对Hg的催化氧化性能;在反应温度80℃C~180℃C条件下,Fe3+/Fe2+-H吸附剂的最佳脱汞温度为120°C;反应气氛中的S02会对脱汞产生促进作用,其原因是S02和Hg可以在催化氧化作用下生成HgS04,从而被吸附。通过程序升温脱附实验确定了 Fe3+/Fe2+-H吸附剂表面汞化物的稳定性,结果表明,Hg在Fe3+/Fe2+-H吸附剂表面的吸附形式主要为HgO、HgS和HgS04;此外,Fe3+/Fe2+-H吸附剂在5次循环实验之后仍然保持着较高的脱汞性能,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2.本章实验使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炭源,利用Ce对前驱体进行改性,分别通过炭化和活化处理制备了两种吸附剂材料(Ce-T和Ce-H),研究了两种吸附剂材料的脱汞性能以及机理。通过X射线衍射衍射谱图发现Ce-H吸附剂内含有Ce2S3和Ce02等Ce基化合物,有利于吸附剂对Hg的催化氧化,而Ce-T吸附剂没有检测出Ce基化合物,与拉曼谱图表现出的结果相吻合;通过XPS分析可知,Ce-H吸附剂内含有丰富的晶格氧[O],有利于吸附剂对Hg的氧化吸附;在反应温度80℃~180℃C条件下,研究了吸附剂的脱汞性能,结果表明,Ce-H吸附剂的脱汞性能比Ce-T吸附剂更高,其原因是Ce-H吸附剂内的Ce2S3和晶格氧[O]的协同作用;烟气成分对Ce-H吸附剂的脱汞性能有一定的影响,02可以促进Ce-H吸附剂的脱汞性能,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02可以直接促进Hg的氧化,二是O2可以补充吸附剂消耗的晶格氧[O];Ce-H吸附剂的脱汞性能高于商业椰壳活性炭。通过程序升温脱附实验确定Ce-H吸附剂表面汞化物的稳定性,结果表明,Hg在Ce-H吸附剂表面的吸附形式主要为HgO、HgS和HgS04,HgO主要通过晶格氧[O]对Hg的化学氧化形成,HgS主要通过Ce2S3与Hg反应生成,HgSO4主要通过晶格氧[O]、S02和Ce2S3的共同作用下反应生成;Ce-H吸附剂经过5次循环实验后,保持着很高脱汞性能,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结合X射线衍射谱图分析,Ce-H吸附剂再生后,吸附剂表面的Ce2S3转化为了 Ce02;除此之外,通过循环脱附实验发现,再生后的Ce-H吸附剂上汞生成物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严玉波[9](2017)在《面向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碱渣与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制碱、燃煤发电等工业活动产生的废渣量日益增多,加之其综合利用率低,已严重制约着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提高碱厂碱渣和火电厂脱硫石膏综合利用效率,减少其堆积量,本文提出以环境重金属污染治理为目标的资源化新途径。目前,含磷材料是公认的具备高效重金属固定能力的一类修复材料,在此基础上,根据碱渣和脱硫石膏的组分特点,分别开发出碱渣基含磷材料与脱硫石膏基含磷材料,并以铅(Pb)、镉(Cd)两种重金属为考察对象,展开系统的应用研究。分别采用强酸、强碱对碱渣进行改性,评价不同的改性碱渣对水体中磷的吸附能力,并探讨其固磷机理。吸附研究发现,强碱改性碱渣(AR-NaOH)中CaO含量最高,对磷的固定能力最强,最大磷吸附容量为211.9 mg/g;其次为原碱渣(AR),最大磷吸附容量为134.8 mg/g;强酸改性后碱渣(AR-HC1)中CaO含量最低,最大磷吸附容量仅为2.2mg/g。机理研究发现,AR-NaOH和AR主要以生成CaHPO4·2H20沉淀的方式实现磷的固定,而AR-HC1则主要通过单纯吸附作用实现磷的固定。研究表明,提高碱渣中CaO的含量有利于磷的吸附固定。基于此,开展碱渣的煅烧改性研究。研究发现,800℃煅烧后碱渣(AR800)对磷的吸附性能最佳,主要以生成Ca10(PO4)6(OH)2沉淀的方式实现磷的固定。以AR、AR800以及其各自的固磷产物为修复剂,分别采用TCLP提取、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PBET体外提取和小麦盆栽等方法系统研究四种修复剂对靶场土壤中Pb的浸出毒性、形态分布、生物可利用率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评价修复效果。研究发现,相比不含磷碱渣,含磷碱渣修复后,土壤中Pb的TCLP和PBET提取量显着降低;小麦对土壤中Pb的富集量显着降低:土壤中超过60%的Pb以稳定的残渣态存在。此外,含磷碱渣的施用对土壤理化性质干扰较小,同时还可以向土壤中缓慢释放磷,达到增肥的效果。所有处理中,以施加Ca10(PO4)6(OH)2为主要晶相的含磷碱渣效果最佳。基于碱渣的研究结论,以脱硫石膏为唯一钙源,采用水热法制备羟基磷灰石(FGD-HAP),并考察其对水体中Pb(Ⅱ)、Cd(Ⅱ)的吸附性能与吸附机理。利用XRD、FTIR、TEM和BET等技术对FGD-HAP进行全面表征;系统研究吸附过程中溶液pH、吸附时间、初始浓度、温度等因素对FGD-HAP吸附性能的影响;引入计算模型进一步阐述吸附过程中吸附动力学、等温线及热力学等吸附特性;通过双金属共存体系考察FGD-HAP对两种重金属离子的竞争吸附行为;结合仪器分析技术,阐述FGD-HAP与Pb(Ⅱ)、Cd(Ⅱ)之间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FGD-HAP表面各活性点位的吸附能大致相同,其对Pb(Ⅱ)、Cd(Ⅱ)的吸附是可自发的吸热过程,最佳pH范围为5.0-6.0,与Pb(Ⅱ)之间的亲和力更强;FGD-HAP吸附Pb(Ⅱ)的过程中主要发生Ca10(PO4)6(OH)2的部分溶解以及Pb(PO4)3OH的形成,而吸附Cd(Ⅱ)的过程则主要发生离子交换反应。此外,FGD-HAP对Pb(Ⅱ)、Cd(Ⅱ)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277.8、43.10mg/g,与一些经特殊工艺制备的吸附剂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表明FGD-HAP在含Pb、Cd废水的处理中具备一定的应用前景。以脱硫石膏与FGD-HAP作为修复剂,通过模拟雨水提取、CaCl2提取、BCR分步提取以及小麦盆栽等方法评价两种修复剂对Pb/Cd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研究发现,两种修复剂的添加,均有效地降低了模拟雨水和CaCl2提取液中重金属的浓度,降低了重金属弱酸可提取态的百分含量,抑制了小麦体内重金属的累积,提高了土壤中酶的活性,整个过程中FGD-HAP的修复效果较脱硫石膏更加显着。研究表明,FGD-HAP在Pb/Cd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不仅为碱渣与脱硫石膏的资源化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为其它含钙工业副产物的环境修复应用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徐海涛[10](2016)在《烟气脱硫脱硝关键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约束性指标,烟气脱硫和烟气脱硝设施的建设是减排的重要技术手段。我国近二十年来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实践促进了烟气净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基本能满足最新的近零排放(NOx:50 mg/m3,SO2:35 mg/m3,粉尘:5mg/m3)要求,但在环保设施实际运行中尚存在低负荷下脱硝装置运行困难、脱硫废水系统投运率不高、现有工艺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分别围绕低温SCR催化剂的开发、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新型生物法同时脱硫脱硝工艺等三个方面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论文针对现有V2O5-WO3/MoO3-TiO2体系脱硝催化剂在低温下脱硝效率不高的问题,开发了 WO3改性MnOx/TiO2及SixCei-xO2/ATS两种类型的低温催化剂,系统研究了纳米TiO2晶相结构与锻烧温度的关系、TiO2晶相结构对MnOx/TiO2催化剂影响规律、WO3掺入量对MnOx/TiO2的改性特性、改性后催化剂的活性和抗中毒(K2O、CaO、SO2、水蒸气)能力、CeO2/SiO2作用机理及脱硝性能等,获取WO3改性催化剂15%MnOx/5%WO3/TiO2性能较佳且稳定性最高,活性温度低,抗中毒能力强,在考察温度范围内(80-320℃)脱硝效率均可保持在85%以上。在此基础上对上述体系制备蜂窝催化剂进行了放大研究,优化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添加剂种类、添加剂含量等工艺参数,考察了空速、NH3/NO及O2含量等对其效率的影响,探究了催化剂的抗中毒、耐磨性、抗压强度及热稳定等性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备工业尺寸的催化剂,并在国华太仓电厂对其进行旁路工业性能试验,结果显示该催化剂对电厂烟气具有较好的脱除性能,脱硝效率可保持在90%以上。论文针对现有物化法脱硫废水处理工艺存在的系统复杂、费用高、操作环境恶劣、Cl-净化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废水烟道气蒸发工艺,系统研究了该工艺对除尘器负荷、除尘器结构、电除尘器性能、粉煤灰综合利用、脱硫系统水耗、脱硫系统物质平衡的影响,搭建了单轴声悬浮试验台研究单个废水液滴的蒸发过程,获取了废水液滴蒸发的最佳粒径及停留时间。结果表明:因废水蒸发引起飞灰量增加,进而导致除尘器负荷的增加量很小,可以忽略,不会对烟气除尘效果产生影响;由于经脱硫废水增湿后的燃煤烟气的温度比其酸露点高,因此不会对除尘器及下游设备装置造成酸腐蚀;可将原有的调质处理省略进而简化操作系统;脱硫废水的蒸干产物质量很小,不到飞灰总质量的1%,对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不会造成任何影响;脱硫废水降低了 FGD入口的烟气温度,进而降低了 FGD系统的水消耗量;脱硫废水液滴被蒸发后能够被电除尘器捕集并进入粉煤灰中,不会造成脱硫浆液中的有害离子的富集。在此基础上,以某300 MW机组为对象进行中试实验研究,通过计算确定了烟气热量可满足废水蒸发所需热量且不会导致除尘器和下游设备酸腐蚀,并确定废水处理量;设计废水处理工艺方案并对雾化喷枪进行设计选型。中试试验结果可知,烟道气蒸发工艺在对下游工艺不产生影响前提下,可实现脱硫废水的零排放,进一步验证了该工艺的可行性。论文针对现有成熟脱硫脱硝技术运行成本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对生物滴滤塔同时脱硫脱硝进行了系统研究,搭建生物滴滤塔试验台,以某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液经筛选、驯化、定向培育,挂膜25天后可以稳定实现SO2、NOx的同时净化,副产物为H2SO4和HNO3的混合液,可作为湿法冶金浸出液或复合肥,工艺具有可行性;探索采用化学、金属离子催化、填料等强化措施对净化性能的提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获取了化学强化剂的最佳添加方式和添加量;以“吸附-生物膜”理论为基础,实验数据为依据,分别建立了强化前后生物滴滤塔净化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对SO2及NO脱除效率、出口浓度及其生化去除量三个指标的计算值与实验值验证与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所得动力学模型对于生物滴滤塔脱除烟气内SO2和NOx表现出很好相关性及适用性,且强化后其相关性显着增加;引某热电厂1000Nm3/h烟气搭建同时脱硫脱硝中试装置,并综合考察了其净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实验室获取的最佳化学强化措施后的生物滴滤塔同时脱除电厂烟气中SO2和NOx是可行的,中试装置脱硫和脱硝效率分别可达95%和40%,并根据实验结果对动力学模型进行修正,为生物法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二、改性石灰中高温净化HC1的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性石灰中高温净化HC1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垃圾焚烧飞灰制备微晶玻璃及污染物控制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飞灰概述 |
2.2.1 飞灰产生及组成 |
2.2.2 重金属的来源及污染特性 |
2.2.3 氯的来源及污染特性 |
2.3 飞灰的处理处置技术与资源化利用方式 |
2.3.1 重金属固化/稳定化技术 |
2.3.2 氯的分离/解毒技术 |
2.3.3 其他资源化处置技术 |
2.4 危险固废制备微晶玻璃技术研究现状 |
2.4.1 微晶玻璃定义及研究现状 |
2.4.2 微晶玻璃制备方法 |
2.4.3 飞灰制备微晶玻璃研究现状 |
2.5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2.5.1 目的及意义 |
2.5.2 主要研究内容 |
3 飞灰热处理过程中重金属和氯的迁移转化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3 表征方法 |
3.3.1 理化性质分析方法 |
3.3.2 TG-FTIR-MS分析方法 |
3.3.3 氯的测定方法 |
3.3.4 重金属的检测方法 |
3.4 飞灰物理化学性能分析 |
3.5 氯在飞灰热处理过程中的迁移规律 |
3.5.1 氯的迁移原位检测分析 |
3.5.2 氯的迁移模拟计算分析 |
3.5.3 固相物相组成分析 |
3.5.4 氯的去除率分析 |
3.6 重金属在热处理过程中的迁移规律 |
3.6.1 重金属迁移机制模拟分析 |
3.6.2 重金属浸出毒性分析 |
3.6.3 重金属化学形态分析 |
3.7 小结 |
4 飞灰基微晶玻璃一步法制备技术及析晶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及实验方法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3 表征方法 |
4.3 飞灰制备微晶玻璃成分调配机制 |
4.4 同温核化-晶化机理研究 |
4.4.1 Cr_2O_3/CaF_2/Fe_2O_3析晶机理 |
4.4.2 析晶动力学分析 |
4.4.3 晶相和微观形貌分析 |
4.4.4 玻璃结构单元分析 |
4.5 不锈钢酸洗污泥添加量对微晶玻璃性能的影响 |
4.6 一步法制备微晶玻璃热处理制度的优化 |
4.6.1 热处理温度对微晶玻璃微观结构的影响 |
4.6.2 热处理温度对微晶玻璃性能的影响 |
4.6.3 热处理时间对微晶玻璃微观结构的影响 |
4.6.4 热处理时间对微晶玻璃性能的影响 |
4.7 小结 |
5 飞灰基微晶玻璃中重金属固化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及检测手段 |
5.2.1 基础玻璃和微晶玻璃的制备 |
5.2.2 表征方法 |
5.3 基础玻璃和微晶玻璃重金属固化性能对比分析 |
5.3.1 物理化学性能对比分析 |
5.3.2 重金属的浸出毒性对比分析 |
5.3.3 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对比分析 |
5.3.4 主成分因子分析 |
5.3.5 环境风险评估 |
5.3.6 固化机理分析 |
5.4 结晶度对微晶玻璃重金属固化性能的影响 |
5.4.1 结晶度对微晶玻璃微观结构的影响 |
5.4.2 结晶度对微晶玻璃性能的影响 |
5.4.3 结晶度对微晶玻璃重金属浸出毒性的影响 |
5.4.4 结晶度对微晶玻璃重金属化学形态的影响 |
5.5 小结 |
6 高掺比飞灰基微晶玻璃的制备及氯稳定机制研究 |
6.1 引言 |
6.2 微晶玻璃的制备 |
6.3 氯在微晶玻璃制备过程中迁移轨迹 |
6.3.1 氯在玻璃化过程中迁移轨迹模拟 |
6.3.2 氯在基础玻璃中的存在形式 |
6.3.3 氯在微晶玻璃中的存在形式 |
6.3.4 氯在微晶玻璃中的稳定性 |
6.4 碱度对微晶玻璃的影响 |
6.4.1 碱度对微晶玻璃玻璃析晶性能的影响 |
6.4.2 碱度对晶型转变的影响 |
6.4.3 碱度对微晶玻璃性能的影响 |
6.5 可持续性评估 |
6.6 小结 |
7 结论与创新点 |
7.1 结论与展望 |
7.2 创新点 |
7.3 待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秸秆锅炉飞灰的活化及NO2脱除性能与后续造粒处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秸秆电厂 |
1.2.1 产业的发展现状 |
1.2.2 烟气的处理问题 |
1.2.3 灰渣的碱性组分 |
1.3 还原法脱硝 |
1.3.1 SCR脱硝催化剂易中毒 |
1.3.2 SNCR低排放达标难 |
1.4 氧化吸收法脱硝 |
1.4.1 氧化与氧化剂 |
1.4.2 吸收与碱性吸收剂 |
1.4.3 有待研究的问题 |
1.5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秸秆飞灰 |
2.2 活化及NO_2脱除 |
2.2.1 试剂与设备 |
2.2.2 实验装置 |
2.2.3 反应方式 |
2.3 造粒处置 |
2.3.1 试剂与设备 |
2.3.2 造粒成型 |
2.3.3 造粒流程 |
2.3.4 性能检测 |
2.4 小结 |
第3章 飞灰的活化及NO_2脱除 |
3.1 气液反应脱除 |
3.1.1 NO_x浓度变化与脱除率 |
3.1.2 反应前后的物料平衡 |
3.2 气固反应脱除 |
3.2.1 活化剂用量的影响 |
3.2.2 NO_2和NO的协同脱除 |
3.2.3 纯碱性吸收剂及低钙飞灰的脱除性能 |
3.3 小结 |
第4章 脱除NO_2后飞灰的造粒处置 |
4.1 高强度陶粒 |
4.1.1 高难度的“耐水、工艺无废水”技术目标 |
4.1.2 高强度陶粒的制备 |
4.1.3 耐水耐温及吸附脱色性能 |
4.2 低强度灰粒 |
4.2.1 土壤应用潜力 |
4.2.2 灰粒制备 |
4.2.3 韭菜培养应用测试 |
4.2.4 探讨微生物解磷 |
4.3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3)高炉煤气高选择性深度脱氯脱硫复合材料的合成与吸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高炉煤气中的酸腐蚀 |
2.1.1 高炉煤气的特点 |
2.1.2 高炉煤气的酸腐蚀现状 |
2.1.3 HCl、H_2S的腐蚀机制 |
2.2 酸腐蚀的控制措施 |
2.2.1 防腐措施现状 |
2.2.2 干法脱氯脱硫工艺 |
2.3 脱氯剂研究进展 |
2.3.1 高温脱氯剂的研究 |
2.3.2 低温脱氯剂的研究 |
2.3.3 负载型脱氯剂的研究 |
2.4 脱硫剂的研究进展 |
2.4.1 金属氧化物脱硫剂的研究 |
2.4.2 负载型脱硫剂的研究 |
2.4.3 低温无氧干燥环境下脱硫剂的研究 |
2.5 吸附过程动力学 |
2.5.1 气固反应动力学模型 |
2.5.2 穿透预测模型 |
2.6 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 |
3 活性氧化铝球负载碳酸钠纤维及其脱氯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样品制备 |
3.2.3 材料表征 |
3.2.4 脱氯性能测试 |
3.3 脱氯剂的选择 |
3.4 碳酸钠负载量的影响 |
3.4.1 不同碳酸钠负载量的物相组成 |
3.4.2 不同碳酸钠负载量的孔道分布 |
3.4.3 不同碳酸钠负载量的微观形貌 |
3.4.4 不同碳酸钠负载量的脱氯性能 |
3.5 低浓度脱氯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4 金属氧化物复合碳酸钠纤维强化选择性深脱氯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过程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样品制备 |
4.2.3 材料表征 |
4.2.4 脱氯性能测试 |
4.3 金属氧化物助剂的选择 |
4.3.1 不同金属氧化物复合对脱氯性能的影响 |
4.3.2 脱氯前后的微观形貌 |
4.4 Cu复合负载量对脱氯性能的影响 |
4.4.1 不同Cu复合负载量脱氯剂的微观形貌 |
4.4.2 不同Cu复合负载量对脱氯性能的影响 |
4.5 脱氯剂循环再生性能 |
4.6 脱氯动力学研究 |
4.6.1 动力学吸附条件的影响 |
4.6.2 随机孔模型研究脱氯控速机制 |
4.6.3 穿透曲线预测模型 |
4.7 CuOx复合对脱氯性能强化的作用机理 |
4.7.1 脱氯前后铜的价键结合形式 |
4.7.2 脱氯过程吸附剂物相与微观结构变化 |
4.7.3 CuOx复合Na_2CO_3协同脱氯作用机理 |
4.8 Cu@Na预脱硫实验 |
4.9 本章小结 |
5 半焦负载铜-锌复合分级多孔结构的合成及无氧脱硫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过程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样品制备 |
5.2.3 材料表征 |
5.2.4 脱硫性能测试 |
5.3 碱式碳酸铜纳米带前驱体的表征 |
5.3.1 前驱体的微观形貌与物相组成 |
5.3.2 前驱体的热稳定性 |
5.4 煅烧温度对铜-锌复合脱硫剂脱硫性能的影响 |
5.4.1 不同煅烧温度脱硫剂的微观形貌与物相特性 |
5.4.2 不同煅烧温度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
5.5 Cu-Zn负载量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
5.5.1 不同铜负载量脱硫剂的形貌与结构特性 |
5.5.2 不同铜负载量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
5.5.3 不同锌负载量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
5.5.4 吸附选择性 |
5.6 脱硫反应动力学研究 |
5.6.1 动力学吸附条件的影响 |
5.6.2 脱硫动力学控速机制 |
5.6.3 穿透曲线预测模型 |
5.7 脱硫反应机理分析 |
5.7.1 脱硫前后的微观形貌与结构变化 |
5.7.2 脱硫前后的表面化学性质变化 |
5.7.3 脱硫机理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6 Cu@Na复合Cu@ASC吸附剂同时脱氯脱硫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过程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材料表征 |
6.2.3 同时脱氯脱硫性能测试 |
6.3 填料模式对协同脱氯脱硫的影响 |
6.3.1 单独填充对协同脱氯脱硫的影响 |
6.3.2 复合填充对协同脱氯脱硫的影响 |
6.3.3 协同脱氯脱硫的反应机制 |
6.4 吸附条件对协同脱氯脱硫的影响 |
6.4.1 质量配比的影响 |
6.4.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6.4.3 CO_2的影响 |
6.4.4 水分的影响 |
6.5 工艺设计及成本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季冻区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孔沥青混合料基本性能及改性研究现状 |
1.2.2 多孔沥青混合料粘弹性研究 |
1.2.3 多孔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研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复合改性多孔沥青混合料中钢渣的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钢渣的外观及形态特性 |
2.2.1 钢渣外观 |
2.2.2 钢渣表面的微观研究 |
2.2.3 钢渣的针片状含量 |
2.3 钢渣的物化特性 |
2.3.1 钢渣的密度和吸水率 |
2.3.2 钢渣的化学组成分析 |
2.3.3 钢渣的高温稳定性 |
2.4 钢渣的工程特性 |
2.4.1 钢渣的体积膨胀性 |
2.4.2 钢渣的压碎值和磨耗值 |
2.4.3 钢渣与沥青的粘附性 |
2.5 本章小节 |
第3章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优化设计 |
3.1 引言 |
3.2 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2.1 原材料 |
3.2.2 级配设计 |
3.3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优化配比设计及结果分析 |
3.3.1 变量设置 |
3.3.2 试件制作与试验 |
3.4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试验结果分析 |
3.4.1 试验结果 |
3.4.2 统计分析与讨论 |
3.5 参数优化及模型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4.2.1 马歇尔试验 |
4.2.2 车辙试验 |
4.2.3 低温劈裂试验 |
4.2.4 冻融劈裂试验 |
4.2.5 透水系数试验 |
4.2.6 飞散试验 |
4.3 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粘弹性能研究 |
4.3.1 基本粘弹性理论 |
4.3.2 单轴压缩静态蠕变试验 |
4.4 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 |
4.4.1 间接拉伸疲劳试验 |
4.4.2 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疲劳破坏模式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中高温作用下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性能衰变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件处理 |
5.3 水-中高温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低温劈裂试验与声发射参数分析 |
5.3.1 声发射技术介绍及试验过程 |
5.3.2 水-中高温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低温劈裂试验分析 |
5.3.3 水-中高温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低温劈裂声发射参数分析 |
5.4 水-中高温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常温压缩试验与声发射参数分析 |
5.4.1 水-中高温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常温压缩试验分析 |
5.4.2 水-中高温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压缩试验声发射参数分析 |
5.5 水-中高温作用下复合改性多孔沥青混合料高温粘弹性研究 |
5.5.1 水-中高温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单轴静态蠕变试验 |
5.5.2 粘弹性模型拟合及参数分析 |
5.6 水-中高温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研究 |
5.6.1 水-中高温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间接拉伸疲劳试验 |
5.6.2 水-中高温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疲劳方程及参数变化研究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冻融循环作用下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性能衰变研究 |
6.1 引言 |
6.2 冻融循环过程 |
6.3 冻融循环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低温劈裂试验与声发射参数分析 |
6.3.1 冻融循环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低温劈裂试验分析 |
6.3.2 冻融循环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低温劈裂声发射参数分析 |
6.4 冻融循环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常温压缩试验与声发射参数分析 |
6.4.1 冻融循环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常温压缩试验分析 |
6.4.2 冻融循环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压缩试验声发射参数分析 |
6.5 冻融循环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高温粘弹性研究 |
6.5.1 冻融循环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单轴静态蠕变试验 |
6.5.2 粘弹性模型拟合及参数分析 |
6.6 冻融循环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研究 |
6.6.1 冻融循环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间接拉伸疲劳试验 |
6.6.2 冻融循环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疲劳方程及参数变化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1.作者简介 |
2.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术论文 |
专利 |
3.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课题 |
致谢 |
(5)白泥脱硫协同吸附HCl(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SO_2/HCl的来源及危害 |
1.1.1 SO_2/HCl的来源 |
1.1.2 SO_2/HCl的危害 |
1.2 SO_2/HCl脱除的研究现状 |
1.2.1 SO_2脱除的研究现状 |
1.2.2 HCl脱除的研究现状 |
1.2.3 SO_2和HCl协同脱除 |
1.3 白泥综合利用现状 |
1.3.1 白泥来源 |
1.3.2 白泥应用于生产钙镁肥或土壤改良剂 |
1.3.3 白泥应用于粉煤灰碱渣砖 |
1.3.4 白泥应用于墙体材料 |
1.3.5 白泥应用于烧制硅酸盐水泥 |
1.3.6 白泥应用于制碱渣土及填垫材料 |
1.3.7 白泥用于烟气脱硫 |
1.3.8 白泥用于生产沉淀碳酸钙 |
1.3.9 白泥用于制备橡胶填充剂 |
1.4 小结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1.5.1 选题依据 |
1.5.2 选题的研究内容 |
1.5.3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白泥的物理化学性质 |
2.1 白泥成分分析 |
2.1.1 白泥的化学组成分析 |
2.1.2 白泥矿物分析 |
2.1.3 白泥热重分析 |
2.1.4 白泥过滤前后比表面积分析 |
2.2 小结 |
第三章 白泥的脱硫实验与结果分析 |
3.1 实验准备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1.3 实验流程 |
3.1.4 脱硫剂制备方法 |
3.1.5 实验的分析评价方法 |
3.2 白泥过滤前后的脱硫活性对比实验 |
3.2.1 实验条件 |
3.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 白泥经NaOH改性后的脱硫实验及结果分析 |
3.3.1 NaOH的选择 |
3.3.2 NaOH调质白泥脱硫剂的制备方法 |
3.3.3 实验条件 |
3.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气体组分对脱硫活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1.1 气体组分对脱硫活性的影响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1 实验条件 |
4.2.2 单个气体组分分别对脱硫活性的影响 |
4.2.3 水蒸气对脱硫活性的影响 |
4.2.4 氧气对脱硫活性的影响 |
4.2.5 NO对脱硫活性的影响 |
4.2.6 多种气体的共同作用对脱硫活性的影响 |
4.2.7 脱硫协同脱除HCl |
4.3 热重分析 |
4.4 红外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6)花岗岩型铷矿资源综合利用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铷的性质及用途 |
2.1.1 铷的性质 |
2.1.2 铷的用途 |
2.2 铷的消费 |
2.3 铷的资源分布 |
2.4 铷的提取 |
2.4.1 铯榴石提铷 |
2.4.2 锂云母提铷 |
2.4.3 卤水提铷 |
2.4.4 其它矿物原料提铷 |
2.5 利用矿物原料合成沸石分子筛 |
2.6 溶液脱硅及人工合成硅灰石 |
2.6.1 溶液脱硅 |
2.6.2 人工合成硅灰石 |
2.7 水溶液中铷的分离提取 |
2.7.1 分步结晶法 |
2.7.2 沉淀法 |
2.7.3 离子交换法 |
2.7.4 溶剂萃取法 |
2.8 水溶液中铅的脱除 |
2.9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3 铷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3.1.2 实验方法 |
3.2 物相分析 |
3.2.1 X射线衍射分析 |
3.2.2 扫描电镜-能谱分析 |
3.2.3 电子探针分析 |
3.2.4 光学显微镜分析 |
3.3 差热-热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酸碱联合法提取铷矿中铷钾元素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4.1.2 实验方法 |
4.1.3 分析方法 |
4.2 直接酸浸探索实验 |
4.2.1 酸浸法提取铷钾的热力学基础 |
4.2.2 硫酸浸出 |
4.2.3 硝酸浸出 |
4.2.4 盐酸浸出 |
4.3 酸碱联合法 |
4.3.1 酸碱联合法提取铷钾的热力学基础 |
4.3.2 浓硫酸熟化 |
4.3.3 还原焙解 |
4.3.4 水浸 |
4.3.5 碱浸 |
4.3.6 酸碱联合法提取铷钾的反应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5 碱法提取铷矿中铷钾元素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5.1.2 实验方法 |
5.1.3 分析方法 |
5.2 水热碱浸 |
5.2.1 浸出温度的影响 |
5.2.2 NaOH浓度的影响 |
5.2.3 矿石粒径的影响 |
5.2.4 液固比的影响 |
5.2.5 浸出时间的影响 |
5.2.6 搅拌速度的影响 |
5.2.7 添加剂的影响 |
5.2.8 浸出过程中铝、硅的元素走向 |
5.2.9 水热碱浸过程物相转变及反应机理研究 |
5.2.10 酸碱联合法与碱法工艺的比较 |
5.3 铷矿浸出动力学 |
5.3.1 浸出动力学方程 |
5.3.2 动力学实验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碱法浸出液脱硅制备硅灰石及萃取分离铷钾 |
6.1 实验部分 |
6.1.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6.1.2 实验方法 |
6.1.3 分析方法 |
6.2 浸出液脱硅 |
6.2.1 脱硅原理 |
6.2.2 温度的影响 |
6.2.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6.2.4 CaO用量的影响 |
6.3 水化硅酸钙高温相变 |
6.4 溶液脱硅及制备硅灰石反应机理 |
6.5 铷的萃取 |
6.5.1 萃取剂的选择 |
6.5.2 萃取机理 |
6.5.3 溶液碱度的影响 |
6.5.4 稀释剂的影响 |
6.5.5 萃取剂浓度的影响 |
6.5.6 萃取相比的影响 |
6.5.7 萃取时间的影响 |
6.5.8 铷萃取等温线 |
6.6 钾的洗涤 |
6.6.1 洗涤相比的影响 |
6.6.2 洗涤等温线 |
6.7 分馏萃取模拟实验 |
6.8 负载铷有机相的反萃 |
6.8.1 HC1浓度的影响 |
6.8.2 反萃相比的影响 |
6.9 铷萃余液回收钾 |
6.9.1 钾的萃取 |
6.9.2 钠的洗涤 |
6.9.3 负载钾有机相的反萃 |
6.10 钾萃余液回用 |
6.11 本章小结 |
7 铷矿浸出渣吸附铅 |
7.1 实验部分 |
7.1.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7.1.2 实验方法 |
7.1.3 分析方法 |
7.2 铷矿浸出渣的表征 |
7.3 吸附动力学 |
7.4 浸出渣用量的影响 |
7.5 平衡pH的影响 |
7.6 温度的影响 |
7.7 吸附等温线 |
7.8 吸附渣的沉降 |
7.9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连续制备生物焦同时吸附单质汞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燃煤烟气汞排放特性 |
1.2.2 燃煤烟气汞排放控制技术 |
1.2.3 生物焦吸附剂的研究现状 |
1.2.4 现有研究不足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试验系统 |
2.1 技术路线 |
2.2 试验系统 |
2.2.1 固定床热解试验系统 |
2.2.2 固定床汞吸附/脱附试验系统 |
2.2.3 滴管炉制焦及吸附一体化试验系统 |
2.3 表征方法 |
2.3.1 热重分析仪 |
2.3.2 比表面与孔隙结构分析仪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3.4 X射线衍射仪 |
2.3.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 |
2.4 吸附动力学方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吸附温度对铁基改性生物焦汞吸附特性的影响研究 |
3.1 样品的制备 |
3.2 汞吸附特性研究 |
3.3 热解特性研究 |
3.4 晶相结构研究 |
3.5 表面官能团研究 |
3.6 孔隙结构研究 |
3.7 微观形貌研究 |
3.8 元素形态研究 |
3.9 吸附动力学研究 |
3.10 吸附热力学研究 |
3.11 吸附机理 |
3.12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解温度对FeCu/BC汞吸附特性的影响研究 |
4.1 样品的制备 |
4.2 汞吸附特性研究 |
4.2.1 等温区热解条件对生物焦汞吸附特性的影响 |
4.2.2 变温区热解条件对生物焦汞吸附特性的影响 |
4.3 孔隙结构研究 |
4.4 微观形貌研究 |
4.5 吸附动力学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热解气氛对FeCu/BC汞吸附特性的影响研究 |
5.1 样品的制备 |
5.2 汞吸附特性研究 |
5.2.1 含O_2气氛对生物焦汞吸附特性的影响 |
5.2.2 含CO_2气氛对生物焦汞吸附特性的影响 |
5.2.3 含SO_2气氛对生物焦汞吸附特性的影响 |
5.2.4 含HCl气氛对生物焦汞吸附特性的影响 |
5.3 晶相结构研究 |
5.3.1 含O_2气氛对生物焦晶相结构的影响 |
5.3.2 含CO_2气氛对生物焦晶相结构的影响 |
5.3.3 含SO_2气氛对生物焦晶相结构的影响 |
5.3.4 含HCl气氛对生物焦晶相结构的影响 |
5.4 表面官能团研究 |
5.4.1 含O_2气氛对生物焦表面含氧官能团的影响 |
5.4.2 含CO_2气氛对生物焦表面含氧官能团的影响 |
5.4.3 含SO_2气氛对生物焦表面含氧官能团的影响 |
5.4.4 含HCl气氛对生物焦表面含氧官能团的影响 |
5.5 孔隙结构研究 |
5.5.1 含O_2气氛对生物焦孔隙结构的影响 |
5.5.2 含CO_2气氛对生物焦孔隙结构的影响 |
5.5.3 含SO_2气氛对生物焦孔隙结构的影响 |
5.5.4 含HCl气氛对生物焦孔隙结构的影响 |
5.6 吸附动力学研究 |
5.6.1 含O_2气氛下制备生物焦的汞吸附动力学研究 |
5.6.2 含CO_2气氛下制备生物焦的汞吸附动力学研究 |
5.6.3 含SO_2气氛下制备生物焦的汞吸附动力学研究 |
5.6.4 含HCl气氛下制备生物焦的汞吸附动力学研究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连续制备生物焦同时吸附单质汞的实验研究 |
6.1 样品的制备及吸附 |
6.2 生物质喷射量对生物焦汞吸附特性的影响 |
6.2.1 汞吸附特性研究 |
6.2.2 吸附动力学研究 |
6.3 入口汞浓度对生物焦汞吸附特性的影响 |
6.3.1 汞吸附特性研究 |
6.3.2 吸附动力学研究 |
6.4 烟气流速对生物焦汞吸附特性的影响 |
6.4.1 汞吸附特性研究 |
6.4.2 吸附动力学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Fe/AC与Ce/AC吸附剂的制备及其模拟烟气脱汞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汞的危害 |
1.3 现有的脱汞方法 |
1.4 协同控制脱汞技术 |
1.4.1 布袋除尘器(FF)和静电除尘器(ESP) |
1.4.2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协同控制脱汞 |
1.4.3 湿法脱硫系统(WFGD)协同控制方法 |
1.5 吸附剂脱汞技术 |
1.5.1 活性炭吸附剂 |
1.5.2 钙基吸附剂 |
1.5.3 矿物类吸附剂 |
1.5.4 飞灰吸附剂 |
1.6 催化氧化脱汞技术 |
1.6.1 金属及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1.6.2 SCR催化剂 |
1.7 选题的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及表征方法 |
2.1 实验装置 |
2.2 实验仪器 |
2.3 磁性吸附剂制备方法 |
2.4 Ce负载吸附剂制备方法 |
2.5 脱汞实验方法 |
2.6 汞吸附实验数据处理 |
2.7 TPDD实验 |
2.8 表征方法 |
2.8.1 热重分析(TG) |
2.8.2 N_2吸附脱附曲线测试 |
2.8.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8.4 拉曼光谱分析 |
2.8.5 元素分析(EA) |
2.8.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8.7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 |
第3章 磁性吸附剂脱汞性能研究 |
3.1 磁吸附剂制备方法 |
3.2 磁性吸附剂的表征结果 |
3.2.1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BET) |
3.2.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3.2.3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 |
3.3. 磁性吸附剂的脱汞性能 |
3.3.1 反应温度对脱汞性能的影响 |
3.3.2 SO_2对Fe~(3+)/Fe~(2+)-H吸附剂脱汞性能的影响 |
3.4 磁性吸附剂脱附实验 |
3.5 磁性吸附剂循环实验 |
3.5.1 Fe~(3+)/Fe~(2+)-H吸附剂循环脱汞实验 |
3.5.2 Fe~(3+)/Fe~(2+)-H吸附剂循环脱附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铈改性吸附剂脱汞性能的研究 |
4.1 Ce负载吸附剂制备方法 |
4.2 Ce负载吸附剂的表征结果 |
4.2.1 热重分析(TG) |
4.2.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4.2.3 吸附剂元素分析 |
4.2.4 拉曼光谱分析 |
4.3 Ce改性吸附剂的脱汞性能 |
4.3.1 反应温度对汞吸附性能的影响 |
4.3.2 O_2的对吸附剂脱汞性能的影响 |
4.3.3 SO_2对吸附剂脱汞性能的影响 |
4.3.4 Ce-H吸附剂与商业活性炭的对比 |
4.4 铈改性吸附剂脱附实验 |
4.5 Ce-H吸附剂循环实验 |
4.5.1 Ce-H吸附剂循环脱汞实验 |
4.5.2 Ce-H吸附剂循环脱附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面向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碱渣与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我国重金属污染现状 |
1.2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
1.2.1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
1.2.2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
1.2.3 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技术 |
1.3 碱渣概述 |
1.3.1 碱渣的来源 |
1.3.2 碱渣的性质及危害 |
1.3.3 碱渣的综合利用现状 |
1.4 脱硫石膏概述 |
1.4.1 脱硫石膏的来源 |
1.4.2 脱硫石膏的性质及危害 |
1.4.3 脱硫石膏的综合利用现状 |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课题来源 |
1.5.2 研究目的 |
1.5.3 研究内容 |
1.5.4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2 酸碱改性碱渣吸附水体中磷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2 实验材料 |
2.2.3 研究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改性碱渣的性质 |
2.3.2 吸附动力学研究 |
2.3.3 吸附等温线研究 |
2.3.4 吸附机理研究 |
2.3.5 吸附效果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3 煅烧改性碱渣吸附水体中磷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材料 |
3.2.3 研究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煅烧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
3.3.2 改性碱渣的性质 |
3.3.3 pH对吸附的影响 |
3.3.4 吸附动力学研究 |
3.3.5 吸附等温线研究 |
3.3.6 吸附热力学研究 |
3.3.7 动态吸附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 含磷碱渣钝化修复铅污染土壤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2 实验材料 |
4.2.3 研究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钝化剂的性质 |
4.3.2 钝化剂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3.3 土壤中Pb浸出毒性的变化 |
4.3.4 土壤中Pb形态分布的变化 |
4.3.5 土壤中Pb的生物可利用率的变化 |
4.3.6 土壤中Pb的植物可吸收性的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 脱硫石膏吸附水体中铅、镉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2.2 实验材料 |
5.2.3 研究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脱硫石膏浸出毒性的研究 |
5.3.2 pH对吸附的影响 |
5.3.3 吸附动力学研究 |
5.3.4 吸附等温线的研究 |
5.3.5 吸附热力学的研究 |
5.3.6 吸附机理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6 脱硫石膏基羟基磷灰石吸附水体中铅、镉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6.2.2 实验材料 |
6.2.3 研究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FGD-HAP的表征 |
6.3.2 pH对吸附的影响 |
6.3.3 吸附动力学研究 |
6.3.4 吸附等温线研究 |
6.3.5 吸附热力学研究 |
6.3.6 吸附机理研究 |
6.3.7 双金属体系的吸附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7 脱硫石膏基羟基磷灰石钝化修复铅/镉复合污染土壤的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7.2.2 实验材料 |
7.2.3 研究方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
7.3.2 土壤中Pb/Cd的浸出性 |
7.3.3 土壤中Pb/Cd的生物有效性 |
7.3.4 土壤中Pb/Cd的形态分布 |
7.3.5 土壤中Pb/Cd的植物可利用性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8 结论、创新点、建议和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建议和展望 |
致谢 |
附录 |
(10)烟气脱硫脱硝关键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低温烟气脱硝催化剂技术研究进展 |
1.2.1 选择性催化还原化学反应过程与机理 |
1.2.2 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1.2.3 锰基低温催化剂研究现状 |
1.2.4 TiO_2载体改性研究进展 |
1.2.5 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因素及研究进展 |
1.3 烟气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3.1 脱硫废水的特点和性质 |
1.3.2 国内外脱硫废水的处理工艺 |
1.4 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研究进展 |
1.4.1 联合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
1.4.2 同时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
1.4.3 生物法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研究进展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的制备与工程应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的可行性研究 |
2.2.1 催化剂的制备和实验方法 |
2.2.2 MnO_x/TiO_2催化剂的开发及性能研究 |
2.2.3 金属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开发及性能研究 |
2.3 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的工业应用基础研究 |
2.3.1 脱硝催化剂放大制备研究 |
2.3.2 钨改性锰钛脱硝催化剂放大制备研究及性能 |
2.4 低温SCR催化剂工业应用研究 |
2.4.1 引言 |
2.4.2 工业尺寸蜂窝SCR催化剂的性能考察 |
2.4.3 工业试验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脱硫废水烟道气蒸发工艺研究及工程应用 |
3.1 引言 |
3.2 废水烟道气蒸发工艺的可行性研究 |
3.2.1 脱硫废水水质特点 |
3.2.2 对除尘器负荷的影响分析 |
3.2.3 对除尘器结构的影响 |
3.2.4 对电除尘器性能的影响分析 |
3.2.5 对粉煤灰综合利用性能的影响分析 |
3.2.6 对脱硫系统水耗的影响分析 |
3.2.7 对脱硫系统物质平衡的影响分析 |
3.3 脱硫废水烟道气蒸发工艺工业应用基础研究 |
3.3.1 脱硫废水蒸发过程物料平衡研究 |
3.3.2 废水液滴蒸发过程的传热传质研究 |
3.4 废水烟道气蒸发工艺工业应用研究 |
3.4.1 中试工艺方案 |
3.4.2 废水烟道气蒸发工艺基本控制方案 |
3.4.3 中试试验结果分析及技术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物滴滤塔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
4.1 生物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的可行性研究 |
4.1.1 引言 |
4.1.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4.1.3 结果与讨论 |
4.2 生物滴滤塔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工业应用基础研究 |
4.2.1 塔内强化措施及性能研究 |
4.2.2 生物滴滤塔同时脱硫脱硝过程机理及动力学模拟研究 |
4.3 生物滴滤塔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工业应用研究 |
4.3.1 工艺流程简述 |
4.3.2 主要运行参数 |
4.3.3 主要设备参数 |
4.3.4 中试验证装置试验运行方法 |
4.3.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主要创新之处 |
5.3 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专利申请情况 |
致谢 |
四、改性石灰中高温净化HC1的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垃圾焚烧飞灰制备微晶玻璃及污染物控制机理[D]. 赵世珍.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2]秸秆锅炉飞灰的活化及NO2脱除性能与后续造粒处置[D]. 李景伟.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高炉煤气高选择性深度脱氯脱硫复合材料的合成与吸附机理研究[D]. 梁硕阳.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4]季冻区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研究[D]. 柴潮. 吉林大学, 2021(01)
- [5]白泥脱硫协同吸附HCl[D]. 杨丽君.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6]花岗岩型铷矿资源综合利用的基础研究[D]. 邢鹏.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7]连续制备生物焦同时吸附单质汞的试验研究[D]. 赵蕊. 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8]Fe/AC与Ce/AC吸附剂的制备及其模拟烟气脱汞性能的研究[D]. 程凯.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9]面向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碱渣与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的研究[D]. 严玉波.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10]烟气脱硫脱硝关键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研究[D]. 徐海涛. 东南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