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片机印制电路板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张书源[1](2021)在《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当今科技的迅速发展,电子技术水平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已经成为装备的神经系统,发展电子技术不仅涉及到其本身,同时它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电子技术的依赖越来越高的同时对电子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对快速培养电子技术人才的中职教育越来越重视,而传统的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与社会上的岗位需求存在差距,急需进行并尝试中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同时相关政策的出台为中职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指出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先导,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但是我国中职院校因为传统教育方法的落后和与普通高中生源差异的影响,电子专业实践课程的开展存在如下问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不平衡、学习过程中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缺乏以及毕业生的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等。本研究基于《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借助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为核心的CDIO工程教育理论将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为支撑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分析目前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现状以及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接着针对中职电子技能实训的改革进行了路径分析,研究基于CDIO理念的项目式的教学融入电子技能实训教学中的有效对策,根据现状的研究分析与改革路径及对策的分析,并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对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与行业标准为依据从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教学评价方面进行构建,设计开发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实施案例。通过基础型教学案例、综合设计型教学案例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对教学改革效果进行验证与分析。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以CDIO理念来指导中职实训教学,将电子技能训练中单调的重复性训练合理地转化到产品的设计、加工、生产等一系列的工作过程中,以提高学生对于工程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创新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同时以教育学理论与电子专业实际的深入结合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创新性改革,让技能实训教学在符合学习规律、应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更加符合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曾波[2](2020)在《数字心电图机检定仪的设计与制作》文中提出数字心电图机是基于人体生理原理,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实现的一种高科技和高精度的医疗仪器设备。数字心电图机的作用是记录和显示心脏跳动时产生的电生理信号。医生通过查看心电图的波形形态、幅度大小和心脏跳动间期的宽度时间进行分析,并根据不同形态的心电波形参考相应专业心电图数据进行比对诊断;医生可以有效的掌握心脏的状态,为后续诊断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通过心电图可以有效的诊断出心率不齐,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等病症。心电图机经过多年应用和技术积累已经成为医院内部各科室不可缺少的诊断设备,利用心电图机进行心脏检测也是各个病症诊断时的基本检查项目;该设备在医院中属于诊断技术成熟,性能可靠,操作简单,诊断便宜,患者容易接受的医疗设备之一。为实现对数字心电图机的计量检定,国家公布了《JJG 1041-2008数字心电图机检定规程》标准以实现对数字心电图机进行相应的计量工作。数字心电图机的性能指标复杂,检测项目繁多,数字心电图机检定仪的设计和制作可以有效解决数字心电图机计量时的难度和提高计量速度,减少数字心电图机计量工作的工作量。为了实现数字心电图机检定仪的设计与制作,本文完成的工作如下:首先,对数字心电图机的检定规程进行深入分析,确定需要完成的检测项目的性能和功能需求,分析设计和制作的技术难点;研究提出实现计量功能的相应方法,并完成设计工作。其次,设计详细的原理图和PCB图,实现数字心电图机检定仪的具体功能,主要是DA数据转换和信号衰减部分的设计工作,在硬件电路上实现需要计量项目的性能和功能,验证硬件原理绘制PCB电路实现硬件部分功能。最后,数字心电图机检定仪的嵌入式程序设计与实现。完成计算机输出数据到检定仪的数据转换,实现数字转模拟芯片的控制,把需要在心电图机上显示的数据进行输出。
肖延翔[3](2020)在《高速动态电子称量系统的研发》文中研究说明称重自古以来都是社会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市场使用的电子秤,大到工业制造中使用的工业秤,称重已经渗透进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初期的称重装置主要是以弹簧或者杠杆为核心的静态称重装置,这种装置随着生产现代化要求的普及已经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因此称重进入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高精度数字称重模式,其中高速动态电子称重解决方案的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动态称量技术的运用使得企业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损耗,实现了生产线运行过程中的不停机称量,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因此高速动态电子称量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对各行业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STC8系列单片机及CS5530模数转换器为核心的高速动态电子称重解决方案。系统整体结构由称重传感器、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及数据输入输出单元组成。数据采集单元使用了具有良好动态性能的24位ADC芯片,数据处理单元采用超高速8051内核单片机,从而实现了系统的高稳定性、高速、高精度测量。系统接口设计兼具RS232通讯接口与RS485通讯接口,通讯协议具备SBI协议和SICS协议,保证系统可以与市场使用的主流称重仪表进行通讯,同时兼顾Modbus总线通讯协议,实现工业生产过程中多设备同时工作。硬件电路设计过程中采用了滤波器件,运用了去耦电路、旁路电路、RC电路等滤波措施,同时电路进行了模拟电路及信号电路的分区域布置,覆铜遵循数字地保护模拟地原则,从而使系统具有较好的EMC性能。软件设计部分选择了高效率的汇编语言进行编程工作,程序设计中采用了滑动平均值滤波法进行数字滤波,提高了系统测量的准确性。本系统通过了频率为80MHz~2GHz,强度为10V/m的EMC性能测试,在抗电磁干扰性能方面达到了OIML第76号国际建议的相关标准。因此系统相比于其它动态称重系统在EMC性能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实验结果表明,本文中的高速动态电子称量系统具有可行性,且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系统具有较高的精度及稳定性。因此,系统初步实现了方案设计预期效果且具有一定的市场使用价值及推广意义。
才骐铭[4](2020)在《虚拟仪器技术在发动机部件及燃烧实验装置上的应用》文中提出发动机部件和燃油燃烧特性的研究离不开相应的试验装置,而测试系统是保证试验成功的关键,其中,人机交互界面友好、容错性和可靠性高的测控软件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活塞环组摩擦力测量和定容燃烧弹试验的基本要求,分别搭建或开发测控系统的硬件系统,并基于LabVIEW开发环境设计相应的测控软件,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活塞环组摩擦力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利用曲轴位置传感器、电荷放大器、同步采集卡、计算机组建硬件平台,开发上位机数据采集软件,配合发动机试验台测试系统进行试验,确定不同曲轴转角下活塞环与缸套摩擦力关系,为进一步降低摩擦损失、提升发动机性能提供数据支撑。(2)定容燃烧弹试验测控系统设计。采用上、下位机协调工作方式,基于MC9S12XEP100微控制器,设计控制器硬件和相应的嵌入式系统软件,实现点火与时序控制、高速摄像机触发控制、燃烧弹内压力采集和火焰图像采集等功能。同时,人机界面交互软件具备数字通信、状态参数配置、状态显示、图像显示、数据显示与回放、故障预警等功能。(3)为明确系统设计的可靠性与可行性,在实验室开展了模拟试验分析,发现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非常稳定,数据采集效率和控制效率均达到预期效果,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与可控性,符合设计要求。
谢春[5](2020)在《PCBA自动化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基地和消费市场,5G(5th-Generation)技术、工业物联网、AI(Artificial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及云计算项目的兴起和发展都离不开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PCBA技术的进步也是其发展的基础。本课题以PCBA的自动化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为主要内容研究,并对其相关技术和测试方案进行分析。本文研究方向主要在PCBA的检测,其中ICT(In Circuit Tester)、FCT(Functional Circuit Test)测试就是PCBA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质量控制环节。而在实际生产管理过程中受限于单型号产量少、测试项目多、工装制作成本高等原因,以及电子技术高速发展对PCBA检测仪器的通用性和集中性要求高,很多的公司无法对不同型号PCBA定制专用测试工装。针对以上开发要求,本文以强电220V测试为基础,综合电脑控制界面软件、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控制电路(含通信电路)和通用测试工装的结构等多个方面的成果,完成了 一整套可通过简单更换部件和连线在同一套单板测试工装上测试不同种类电路板的通用测试系统。系统硬件部分包含ARM芯片使用、TTL转串口(RS485通信电路),以及PLC-PCBA控制板的转换。软件部分包含了通信协议使用、单片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设计,通过测试命令编辑和执行,实现测试要求和数据采集分析。再通过气缸选用,箱体、载板和机构运动部分设计,实现整个测试机台的建立,并充分考量了产品的尺寸和测试要求。最后通过该平台完成了系统模块和功能测试,验证了相关设计理论和方法,检验了本文的设计成果。综上所述,本文设计实现了 PCBA电子板通用测试平台的软硬件和测试编程,完成了一套通用型PCBA电子板检测系统,并采购相关结构、硬件及系统安装调试了一个满足测试要求的实验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更换测试针脚,即可完成不同种类PCBA测试要求,解决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多型号,多尺寸PCBA电子板检测复杂性的实际困难,降低了测试工装的开发和维护难度,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成本低廉,该成果能够应用于中小企业自行设计/生产的PCBA板检测。
刘梦涛[6](2020)在《基于漏磁检测技术的凹坑缺陷检测与评价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钢制材料广泛应用在油气管道和压力容器中,在这些设备的长期使用中,由于氧化、腐蚀和外力等作用,钢制材料表面会出现凹坑、裂纹等缺陷,容易引发安全事故,造成环境污染甚至人员伤亡,因此有必要对钢制材料进行无损检测。课题旨在建立一种基于漏磁检测技术的钢制材料凹坑缺陷无损评价系统,实现凹坑缺陷主要几何尺寸的准确评价,为此开展了如下工作:(1)提出了一种利用单永磁体构筑磁化系统的新方法,采用ANSOFT MAXWELL有限元仿真平台,考察了立方单永磁体主要几何尺寸对磁化效果的影响规律,考察了传感器提离值对漏磁测量效果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永磁体尺寸和漏磁场传感测量的最佳位置。(2)设计并试制了磁化系统搭载小车,配置了行程轮,实现磁化系统钢制板材表面行进距记录和凹坑缺陷位置定位;利用步进电机和滚珠丝杠制作了磁化小车牵引装置,便于实现小车行进速度的控制,进而实现凹坑缺陷上方漏磁测点密度的控制。(3)以STM32高性能ARM单片机和新型三维磁传感器TLV493D-A1B6为核心,开发了漏磁信号传感检测、数据处理和无线传输嵌入式系统,支持三维漏磁检测,SD卡数据存储和漏磁数据蓝牙无线传输等功能,同时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开发了上位机计算机漏磁信号接收、分析与管理软件;此外针对厚度为10mm的Q235碳素结构钢板材,利用数控加工制作了一系列椭圆形凹坑缺陷,构建完成凹坑缺陷无损评价漏磁检测试验平台。(4)利用所搭建的漏磁检测实验平台,开展了一系列漏磁检测试验,在此基础上,针对所获取的漏磁信号进行了时域特征分析,将漏磁信号与坐标轴组成的封闭区域视作几何图形,创新性地提出利用缺陷三维漏磁信号的图形几何学特征构建特征数据集,表征凹坑缺陷,为进一步开展凹坑缺陷主要几何尺寸预测,实现无损评价奠定基础。(5)将支持向量回归机与缺陷三维漏磁信号的几何学特征相结合,建立了椭圆凹坑缺陷长轴、短轴和深度的回归预测模型,模型有效性检验展现出很好的预测效果,证实了所建立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与传统双永磁体磁化系统相比,单永磁体磁化方式结构更加简单,具有更好的设计柔性,更佳的成本优势,展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
蒋宇[7](2020)在《火箭发射动力学参数测试系统设计》文中指出火箭弹在发射过程中,火箭发动机向后喷出燃气流,作用在发射台架上,并在相应位置产生一定的压力、应力以及振动。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发射台架会产生结构和性能上的微小变化,同时也会对炮管内其余待发弹的初始扰动产生影响。发射动力学理论表明,初始扰动已成为火箭炮射击精度和射击密集度的两大主要影响因素。因而,对这些物理量的测量和分析对量化研究火箭发动机燃气流所产生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流对发射台产生的加速度、应力、压力及位移等物理量的测量设计了一套专用的模块化测试系统,以满足测量要求。本测试系统由数据采集模块、外接通信模块、信号调理模块以及上位机组成。数据采集模块包括主控单元、电源单元、人机交互单元和数据存储单元;信号调理模块由放大单元和滤波单元等组成;上位机和下位机软件分别基于Lab VIEW和Keil u Vision5平台编写,实现各个模块的功能以及各模块之间协调工作。本测试系统数据传输方式采用GPRS通信的方式实现指令发送和数据传输功能,与传统有线和无线传输方式相比,GPRS通信方式几乎不受距离的限制且受环境影响较小,考虑到试验场所是在靶场且传输距离有一定的限制,因此采用GPRS通信方式具有极大优势。试验结果表明,本测试系统具有实用方便且便携的特点,硬件和软件能够满足既定设计要求,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在实际测试试验中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茅永胜[8](2019)在《小尺寸存储式磁场探头研制》文中提出本课题基于小尺寸屏蔽腔体的屏蔽效能的需求,研究适用于无测试贯穿孔、尺寸不大于100mm×100mm×100mm或Φ150mm×1000mm的屏蔽腔体屏蔽效能测试用磁场探头,测量带宽10kHz300MHz。本文研制的磁场探头集磁场测量与数据存储于一体,将磁场强度测得后,将数据存储在内部存储芯片中,测试完毕后通过串口通信传输到电脑。研制了工作于10kHz10MHz的低频磁场探头和10MHz300MHz的高频磁场探头。低频磁场探头由50匝绕线线圈,积分电路,检波电路,单片机电路组成。线圈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将磁场转化为高频电压信号,频率响应为20dB/10倍频程;积分电路的频率响应斜率为-20dB/10倍频,能够对线圈输入信号进行放大补偿,输出信号频率响应平坦性不超过4dB;检波电路将积分电路的输入信号进行检波,转化为直流电压输出;单片机电路对检波电路输入的直流电压信号进行模数转换,数据存储,待测量完毕后,可与电脑通信将数据导出。高频磁场探头由单匝绕线线圈,检波电路,单片机电路组成。由于频率较高,线圈输出信号能够被检波电路检测,未使用积分电路。研制的低频磁场探头工作频率10kHz10MHz,能够测量的磁场范围为0.005A/m100A/m,动态范围85dB。高频磁场探头工作频率10MHz300MHz,能够测量的磁场范围0.002A/m4A/m,动态范围68dB。磁场探头整体尺寸为22mm×24mm×55mm。
王震寰[9](2019)在《基于单片机的振动测量仪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航空发动机是飞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性能决定着飞机的飞行安全。目前航空发动机的推力、转速、动强度不断提高,由转子不平和和气体流动等原因引起的振动问题日益突出。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处在高温、油雾和电磁干扰严重的恶劣环境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振动传感器和振动测量仪,迅速准确地测量发动机的振动值。这对提高试验安全性和发动机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振动测量仪,可以在发动机运行状态下,全面系统地检测飞机发动机的振动状态,准确有效地分析发动机运行状态和基本性能。飞机发动机持续、健康和稳定地运行,为飞机安全飞行和故障排除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因此论文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现有飞机发动机专用测振仪器的优缺点,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了新型的基于Freescale的MC9S12XS128单片机的振动测量仪,可以克服现有仪器的缺点,详细论述了设计该仪器的理论依据和各硬件模块功能实现的芯片选择依据和调试结果。在硬件设计中,由于MC9S12XS128单片机运算速度快,省去了价格较贵的可编程带通滤波器UAF42AP并同时优化了电路设计。通过专用有效值测量电路测量振动速度,频压转换电路测量频率,可以克服计数测频的稳定性差的缺点,然后利用双路A/D转换电路进行A/D转换,并将转换结果送入MC9S12XS128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再利用LED驱动芯片MAX7219将转换结果通过数码管显示。在软件设计部分,首先介绍了基于MC9S12XS128的模块化软件设计流程、A/D转换及显示程序设计,然后根据测得的数据,分析了仪器的精度、稳定性和改进措施。最终通过反复模拟测量和验证,本振动测量仪达到了设计的预期目标,使误差在3%以内,可测频率范围为10Hz2000Hz,满足了测量精度和测量范围的要求。
林霄[10](2019)在《基于TC275双燃料发动机ECU控制器设计》文中指出针对YN33CRD2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改装而成的双燃料发动机,基于AURIX TC275单片机设计了一款双燃料ECU控制器,为后期双燃料发动机的控制策略开发以及试验研究提供基础条件。根据双燃料发动机的控制结构进行需求分析,提出了ECU总体设计方案,并进行关键器件选型和微控制器的片上资源的合理分配,为电路设计奠定了前提。针对ECU的控制需求,设计了ECU电源系统、传感器的信号调理电路、执行器的驱动电路以及MCU系统电路等。针对ECU抗干扰能力弱的问题,对ECU控制器PCB电路板进行了研究:将不同功能电路进行分区,采用减少线间干扰的布线方法,将数字地、模拟地和功率地分开并采用单点接地的方式,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ECU控制器的抗干扰能力和工作的可靠性。通过双燃料发动机台架测试,验证双燃料ECU控制器的执行器驱动、电源、传感器信号调理、MCU等关键电路模块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测试结果显示,对于曲轴及凸轮轴信号调理电路、喷油及喷气驱动电路和燃油计量单元驱动电路等重要电路模块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二、单片机印制电路板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片机印制电路板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职业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 |
1.1.2 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日益重视 |
1.1.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不断加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CDIO理念研究现状 |
1.3.2 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
1.3.3 CDIO理念引入课程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电子技能实训 |
2.1.2 中等职业教育 |
2.1.3 职业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CDIO理论 |
2.2.2 体验学习理论 |
2.2.3 情境认知理论 |
2.2.4 “知行合一”理论 |
2.2.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3章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分析——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例 |
3.1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 |
3.1.1 就业面向岗位 |
3.1.2 专业培养目标 |
3.1.3 专业知识和技能 |
3.1.4 教学标准分析 |
3.2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 |
3.2.1 教学目标 |
3.2.2 课程内容及教材分析 |
3.3 课程实施的现状调查分析及问题 |
3.3.1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现状调查 |
3.3.2 调查问卷设计 |
3.3.3 调查问卷情况分析(学生卷) |
3.3.4 调查问卷情况分析(教师卷) |
3.3.5 调查问卷总结 |
3.4 CDIO理念指导电子技能实训教学改革可行性分析 |
3.4.1 CDIO理念符合电子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规律 |
3.4.2 CDIO理念与实训课程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 |
3.4.3 CDIO理念核心与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阶段性重点具有一致性 |
第4章 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改革路径 |
4.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贴近实际工作岗位 |
4.1.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 |
4.1.2 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的转变 |
4.1.3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块设计 |
4.2 新技术新工艺的教学模块设置,拓宽课程教学资源 |
4.2.1 教学内容中的“破旧立新” |
4.2.2 组装工艺的产品化标准化 |
4.2.3 数据记录规范化和有效化 |
4.2.4 教学资源的合理转化运用 |
4.3 开放自主式应用教学案例设计,增强学生创新思维 |
4.4 多层次电子实训教学体系构建,打造中职实训课标 |
4.5 合理对接CDIO培养大纲与标准,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
4.6 适用性、前瞻性的实训室建设,优化实训教学环境 |
第5章 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构建 |
5.1 课程结构设计 |
5.1.1 宏观课程框架结构选择 |
5.1.2 具体内部课程结构构建 |
5.2 课程标准构建 |
5.3 课程目标构建 |
5.4 课程内容构建 |
5.4.1 课程内容选取原则 |
5.4.2 课程内容的项目构建 |
5.5 课程教学评价构建 |
第6章 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
6.1 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流程 |
6.2 前期准备 |
6.2.1 实践目的 |
6.2.2 实践内容 |
6.2.3 授课对象 |
6.2.4 环境设计 |
6.2.5 教材准备 |
6.3 基础型教学案例 |
6.3.1 环境搭建 |
6.3.2 材料准备 |
6.3.3 案例实施 |
6.3.4 分析调整 |
6.4 综合设计型教学案例 |
6.4.1 材料准备 |
6.4.2 案例说明 |
6.4.3 案例实施 |
6.4.4 考核要求与方法 |
6.5 数据记录与结果分析 |
6.5.1 课程内容满意程度分析 |
6.5.2 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分析 |
6.5.3 能力培养作用评价分析 |
6.5.4 考核评价认可程度分析 |
6.5.5 课程综合反馈效果分析 |
6.5.6 课程成绩比较分析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与分析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Ⅰ 调查问卷(一) |
附录Ⅱ 调查问卷(二) |
附录Ⅲ 调查问卷(三) |
附录Ⅳ 企业访谈提纲 |
附录Ⅴ 记录表及工作活页 |
附录Ⅵ 教学设计方案 |
附录Ⅶ 任务书 |
(2)数字心电图机检定仪的设计与制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数字心电图机检定仪的总体设计 |
2.1 引言 |
2.2 检定规程分析研究 |
2.3 检定仪的设计原理 |
2.4 核心功能设计 |
2.4.1 单片机选型 |
2.4.2 数模转换芯片选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检定仪原理和PCB设计 |
3.1 引言 |
3.2 检定仪硬件原理框架 |
3.3 技术方案的原理图 |
3.3.1 电源部分原理设计 |
3.3.2 检定仪的UART原理设计 |
3.3.3 单片机外围控制原理设计 |
3.3.4 DAC转换输出部分原理设计 |
3.3.5 信号分压部分原理设计 |
3.3.6 功能切换控制部分原理设计 |
3.4 技术方案的PCB图纸 |
3.5 检定仪的硬件实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检定仪嵌入式程序设计 |
4.1 引言 |
4.2 检定仪软件系统总体框架 |
4.3 检定仪程序总流程图设计 |
4.4 检定仪的UART通讯设计 |
4.5 检定仪的指令控制功能设计 |
4.6 检定仪的总体功能验证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3)高速动态电子称量系统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动态称量系统的发展 |
1.3 称重仪表 |
1.4 课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意义 |
1.4.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5 课题创新性 |
第2章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2.1 系统概述 |
2.2 系统结构整体设计 |
2.3 技术重点及设计路线 |
2.3.1 技术重点 |
2.3.2 设计思路及技术指标 |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硬件结构 |
3.2 称重机构 |
3.3 电源管理设计 |
3.3.1 模拟信号稳压电路 |
3.3.2 降压电路设计 |
3.4 ADC电路设计 |
3.5 MCU电路设计 |
3.6 数据存储电路设计 |
3.7 通讯接口电路设计 |
3.7.1 RS232通讯接口设计 |
3.7.2 RS485通讯接口设计 |
3.8 上位机测试程序 |
第4章 系统硬件抗干扰设计 |
4.1 电磁兼容性能 |
4.2 电磁干扰源分析 |
4.3 系统采用的抗电磁干扰方法 |
4.4 抗干扰元器件选择 |
4.5 印制电路板布线抗干扰技术 |
4.5.1 印制板材料及工艺选择 |
4.5.2 印制板线路参数设置 |
4.5.3 优化布线及覆铜 |
4.6 物理抗干扰方法 |
第5章 系统软件设计 |
5.1 软件开发环境简介 |
5.2 软件开发语言 |
5.3 系统及程序段初始 |
5.4 ADC初始化 |
5.5 EEPROM初始化 |
5.6 程序下载工具 |
第6章 系统测试结果及分析 |
6.1 系统连接PC测试 |
6.1.1 RS232通讯模式下称重测试 |
6.1.2 RS485通讯模式下称重测试 |
6.2 EMC测试 |
6.3 系统误差因素分析 |
6.4 系统故障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4)虚拟仪器技术在发动机部件及燃烧实验装置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活塞环组摩擦力测试 |
1.2.2 定容燃烧弹试验测试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活塞环组摩擦力测量试验台 |
1.3.2 定容燃烧弹试验台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4.1 活塞环组摩擦力测量系统设计 |
1.4.2 定容燃烧弹测控系统设计 |
第二章 内燃机活塞环组摩擦力测量系统设计 |
2.1 摩擦力测量原理 |
2.2 采集系统构成 |
2.2.1 传感器和电荷放大器 |
2.2.2 曲轴转角信号发生器 |
2.2.3 数据采集卡 |
2.3 系统上位机软件设计 |
2.3.1 软件设计要求 |
2.3.2 参数设置模块 |
2.3.3 数据采集模块 |
2.3.4 数据存储模块 |
2.3.5 数据处理模块 |
2.3.6 数据回放模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定容燃烧弹测控系统设计 |
3.1 测控系统功能分析 |
3.1.1 点火功能分析 |
3.1.2 时序控制功能分析 |
3.2 定容燃烧弹系统 |
3.2.1 定容燃烧弹弹体 |
3.2.2 混合气配给系统 |
3.2.3 点火系统 |
3.2.4 纹影光学系统 |
3.2.5 温控加热系统 |
3.2.6 数据采集与电控系统 |
3.3 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 |
3.3.1 硬件电路总体结构 |
3.3.2 控制器核心电路 |
3.3.3 电源模块设计 |
3.3.4 通信模块设计 |
3.3.5 点火驱动电路 |
3.3.6 印制电路板与抗干扰设计 |
3.4 控制器软件设计 |
3.4.1 点火程序设计 |
3.4.2 底层驱动软件设计 |
3.5 后台管理软件设计 |
3.5.1 串口通讯模块 |
3.5.2 数据管理模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试验验证 |
4.1 摩擦力采集试验 |
4.2 定容燃烧弹测控系统模拟试验 |
4.2.1 硬件电路调试 |
4.2.2 点火功能调试试验 |
4.2.3 时序控制调试试验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PCBA自动化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研究工作的意义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5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系统方案设计和关键技术 |
2.1 系统方案设计评估 |
2.1.1 用户需求及设计分析 |
2.1.2 设计理论基础 |
2.1.3 测试工装功能模块规划 |
2.2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测试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
3.1 ARM芯片基本电路 |
3.2 继电器控制原理图 |
3.3 TTL转RS485通讯板原理 |
3.4 PLC_PCBA控制板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测试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软件通信协议 |
4.1.1 通讯接口 |
4.1.2 控制命令 |
4.2 ARM软件设计与实现 |
4.2.1 ARM软件设计 |
4.2.2 软件的实现 |
4.3 PC后台软件设计与实现 |
4.3.1 PC后台软件设计 |
4.3.2 PC后台软件的实现 |
4.4 数据库及测试程序编程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气动控制单元和机械结构设计与实现 |
5.1 气动控制单元设计与实现 |
5.2 机械结构设计与实现 |
5.2.1 测试系统主箱体设计与实现 |
5.2.2 测试系统压板设计与实现 |
5.2.3 测试系统载板设计与实现 |
5.2.4 测试系统针床设计与实现 |
5.2.5 测试系统的组装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测试系统综合验证 |
6.1 测试方案 |
6.2 测试准备 |
6.3 调试验收 |
6.4 验收测试及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6)基于漏磁检测技术的凹坑缺陷检测与评价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钢制材料缺陷检测发展现状 |
1.2.1 无损检测的分类 |
1.2.2 无损检测的比较 |
1.2.3 漏磁检测研究历史 |
1.2.4 漏磁检测研究现状 |
1.2.5 漏磁检测仪研究现状与分析 |
1.3 本文创新点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磁化及实验系统 |
2.1 引言 |
2.2 漏磁场形成原理 |
2.3 漏磁检测原理 |
2.4 磁化材料的选择 |
2.5 磁化结构尺寸设计 |
2.5.1 ANSOFT MAXWELL简介 |
2.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5.3 磁化结构尺寸 |
2.6 漏磁检测小车设计 |
2.6.1 漏磁检测小车功能需求 |
2.6.2 漏磁检测小车结构设计 |
2.7 凹坑缺陷设计 |
2.8 牵引系统设计 |
2.9 实验系统搭建 |
2.10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漏磁检测信号采集系统 |
3.1 引言 |
3.2 漏磁检测嵌入式系统总体方案 |
3.3 漏磁检测嵌入式系统核心器件选型 |
3.3.1 单片机选型 |
3.3.2 传感器选型 |
3.3.3 无线传输模块选型 |
3.3.4 人机接口模块选型 |
3.4 漏磁检测嵌入式系统主要电路设计 |
3.4.1 单片机最小系统 |
3.4.2 传感器接口和编址电路 |
3.4.3 通讯和调试电路 |
3.4.4 无线传输电路 |
3.4.5 触摸屏接口电路 |
3.5 印制电路板设计 |
3.5.1 漏磁检测嵌入式系统印制电路板设计 |
3.5.2 传感器系统印制电路板设计 |
3.6 漏磁检测嵌入式系统主要程序开发 |
3.6.1 初始化程序 |
3.6.2 编码器程序 |
3.6.3 信号采集与滤波程序 |
3.6.4 串口触摸屏程序 |
3.6.5 SD卡存储程序 |
3.6.6 蓝牙无线数据传输程序 |
3.7 Lab VIEW上位机系统总体方案 |
3.8 Lab VIEW前面板显示与输入设计 |
3.9 Lab VIEW后面板程序设计 |
3.9.1 串口数据读取单元 |
3.9.2 数据处理与显示单元 |
3.9.3 数据存储单元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缺陷主要尺寸预测模型 |
4.1 引言 |
4.2 漏磁检测信号 |
4.3 缺陷特征提取和分析 |
4.3.1 几何学特征 |
4.3.2 特征提取程序 |
4.4 支持向量机理论 |
4.4.1 支持向量机简介 |
4.4.2 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 |
4.4.3 支持向量回归机 |
4.5 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建立 |
4.5.1 数据归一化 |
4.5.2 惩罚参数C与核函数g |
4.5.3 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建立与预测 |
4.5.4 交叉有效性检验 |
4.5.5 统计参数评价 |
4.5.6 泛化能力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火箭发射动力学参数测试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模块化测试系统研究发展现状 |
1.2.1 国外模块化测试系统发展现状 |
1.2.2 国内模块化测试系统发展现状 |
1.2.3 GPRS通信技术发展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2 火箭发射动力学参数测试系统总体设计 |
2.1 火箭发射动力学模型 |
2.2 测试系统总体设计 |
2.3 测试系统硬件电路总体设计 |
2.4 测试系统软件功能总体设计 |
2.5 测试系统总体工作流程 |
2.6 本章小结 |
3 测试系统硬件设计 |
3.1 主控单元电路设计 |
3.1.1 微控芯片选型 |
3.1.2 主控芯片外围电路 |
3.2 数据采集模块电路设计 |
3.2.1 数据采集电路 |
3.2.2 数据存储电路 |
3.2.3 数据采集模块通信单元电路 |
3.2.4 人机交互单元电路 |
3.2.5 电源单元电路 |
3.2.6 外接功能模块电路 |
3.3 印制电路板设计 |
3.3.1 PCB布局及布线 |
3.3.2 抗干扰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信号调理模块硬件设计 |
4.1 信号调理模块电源单元电路 |
4.2 信号调理模块放大单元电路 |
4.3 信号调理模块滤波单元电路 |
4.4 信号调理模块PCB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测试系统下位机软件设计 |
5.1 主程序设计 |
5.1.1 主控芯片初始化程序 |
5.1.2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及触摸扫描 |
5.1.3 GPRS通信 |
5.1.4 等待触发中断请求 |
5.2 数据采集模块参数设置及功能控制程序设计 |
5.2.1 预设置参数加载 |
5.2.2 数据采集参数设置 |
5.2.3 数据采集模块功能控制程序 |
5.3 数据采集程序 |
5.4 文件管理程序 |
5.4.1 FATFS文件系统 |
5.4.2 文件创建和删除 |
5.4.3 文件传输与数据曲线绘制 |
5.5 本章小结 |
6 测试系统上位机软件设计 |
6.1 上位机软件系统总体设计 |
6.2 上位机通信模块设计 |
6.3 上位机功能控制模块设计 |
6.4 上位机数据接收、存储及曲线显示模块 |
6.5 本章小结 |
7 测试系统功能验证 |
7.1 通信功能验证 |
7.2 试验设计 |
7.3 试验数据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结束语 |
8.1 总结 |
8.2 测试系统样机优势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小尺寸存储式磁场探头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线圈形式的磁场探头 |
1.2.2 印制电路板形式的磁场探头 |
1.2.3 国内外市场上的磁场探头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整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设计 |
2.1.1 探头 |
2.1.2 电路模块 |
2.1.3 整体结构 |
2.2 参数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探头设计 |
3.1 探头原理分析 |
3.1.1 探头参数计算 |
3.1.2 等效电路分析 |
3.2 探头仿真 |
3.3 探头制作 |
3.4 实验测试 |
3.4.1 线圈参数测量 |
3.4.2 TEM小室标定 |
3.4.3 线圈响应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路设计 |
4.1 积分电路 |
4.1.1 积分电路原理 |
4.1.2 积分电路设计 |
4.1.3 实验测试 |
4.2 检波电路 |
4.2.1 对数放大器 |
4.2.2 芯片选型与电路设计 |
4.2.3 检波电路测试 |
4.3 单片机电路 |
4.3.1 ATmega32 |
4.3.2 单片机电路设计 |
4.4 电源电路 |
4.4.1 供电设计 |
4.4.2 稳压芯片选型 |
4.4.3 电源电路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件设计 |
5.1 软件整体构架 |
5.2 主程序模块 |
5.3 子模块 |
5.3.1 时钟模块 |
5.3.2 模数转换模块 |
5.3.3 EEPROM读写模块 |
5.3.4 串口通信模块 |
5.4 软件运行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磁场探头组装与测试 |
6.1 探头组装 |
6.2 探头测试 |
6.2.1 低频探头 |
6.2.2 高频探头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基于单片机的振动测量仪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目的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振动测量仪及振动测量概述 |
2.1 振动测量仪概念 |
2.2 振动测量仪振动监测的必要性 |
2.3 振动测量基础 |
2.4 振动测量仪的测量内容 |
2.5 振动数据采集过程 |
2.6 振动测量仪对智能故障诊断方法 |
2.7 振动测量仪在飞机上的应用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振动测量仪开发过程设计 |
3.1 振动测量仪的构成 |
3.2 振动测量仪的主要功能 |
3.3 系统总体开发流程 |
3.4 硬件总体结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振动测量仪器件选型与电路设计 |
4.1 传感器选择 |
4.2 单片机的选择 |
4.2.1 单片机系统概述 |
4.2.2 单片机选择原则 |
4.2.3 16位单片机MC9S12XS |
4.3 单片机系统扩展配置原则 |
4.4 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
4.4.1 放大电路 |
4.4.2 速度测量电路 |
4.4.3 频率测量电路 |
4.4.4 A/D转换电路 |
4.4.5 显示接口电路 |
4.5 其它重要电路设计 |
4.5.1 电源电路 |
4.5.2 时钟电路 |
4.5.3 复位电路 |
4.6 PCB电路板设计 |
4.6.1 电子元器件的布局 |
4.6.2 印刷电路板的布线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振动测量仪软件设计 |
5.1 单片机MC9S12XS128 的开发语言 |
5.2 单片机软件系统设计概述 |
5.3 单片机MC9S12XS128 的开发工具与调试 |
5.3.1 CodeWarrior开发环境简介 |
5.3.2 BDM在线调试 |
5.3.3 串口调试工具 |
5.4 软件程序设计 |
5.4.1 软件设计流程图 |
5.4.2 A/D转换程序设计 |
5.4.3 显示程序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振动测量仪的抗干扰处理与调试 |
6.1 抗干扰处理 |
6.1.1 干扰的来源 |
6.1.2 抑制干扰的措施 |
6.2 振动测量仪的调试 |
6.2.1 调试工具 |
6.2.2 调试方法 |
6.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4 测量数据分析 |
6.5 整机测试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对比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基于TC275双燃料发动机ECU控制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双燃料ECU控制器设计路线 |
2.1 功能需求分析 |
2.1.1 传感器需求分析 |
2.1.2 执行器需求分析 |
2.1.3 电源需求分析 |
2.2 芯片选型 |
2.2.1 最小功能电路模块芯片选型 |
2.2.2 单片机选型 |
2.3 总体设计方案 |
2.4 单片机片上资源分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燃料ECU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 |
3.1 电源模块设计 |
3.1.1 电源反接保护电路设计 |
3.1.2 单片机电源设计 |
3.1.3 预驱芯片MOS管栅极驱动电源设计 |
3.1.4 喷油器高压电源设计 |
3.2 功率驱动模块设计 |
3.2.1 喷油器驱动模块设计 |
3.2.2 天然气喷气阀驱动模块设计 |
3.2.3 燃油计量单元及天然气减压阀驱动模块设计 |
3.2.4 H桥驱动模块设计 |
3.2.5 低边开关驱动模块设计 |
3.3 传感器信号调理模块设计 |
3.3.1 脉冲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3.2 模拟、开关及频率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燃料ECU控制器PCB绘制 |
4.1 PCB布局 |
4.2 PCB布线 |
4.3 PCB接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燃料ECU控制器测试软件设计 |
5.1 AURIX TC275 单片机GTM简介 |
5.2 发动机相位驱动软件设计 |
5.3 发动机相位驱动软件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双燃料ECU控制器台架测试 |
6.1 曲轴及凸轮轴信号调理电路测试 |
6.2 喷油及喷气驱动电路测试 |
6.3 燃油计量单元驱动电路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全文工作总结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 |
四、单片机印制电路板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 张书源.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9)
- [2]数字心电图机检定仪的设计与制作[D]. 曾波.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高速动态电子称量系统的研发[D]. 肖延翔.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虚拟仪器技术在发动机部件及燃烧实验装置上的应用[D]. 才骐铭.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5]PCBA自动化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D]. 谢春.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6]基于漏磁检测技术的凹坑缺陷检测与评价系统研究[D]. 刘梦涛.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2)
- [7]火箭发射动力学参数测试系统设计[D]. 蒋宇.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8]小尺寸存储式磁场探头研制[D]. 茅永胜. 东南大学, 2019(06)
- [9]基于单片机的振动测量仪设计[D]. 王震寰.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10]基于TC275双燃料发动机ECU控制器设计[D]. 林霄.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