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废水资源化及废水的再生利用——结合阜新经济转型谈水资源的二次利用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1](2021)在《《纺织行业“十四五”科技、时尚、绿色发展指导意见》全文发布》文中指出纺织行业"十四五"科技发展指导意见"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绘制了我国"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宏伟蓝图,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对科技创新发展和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点部署。"十四五"时期,我国纺织科技将在创新能力和产出水平均实现较大跨越的基础上,
孙依林[2](2021)在《GT水处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
马岚[3](2021)在《电容去离子技术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脱盐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直受到水资源短缺的困扰,节约水资源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出路。2015年,国家出台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对各类污水的治理力度和排放标准,更是将水资源保护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目前,电力行业占总工业用耗水量的20%,其中循环冷却水系统补给水占其总用水量的50%~80%,减少该系统的补水量和排污量成为电厂废水节水减排的首要问题。与此同时,电容去离子技术(CDI)凭借节能高效、不易结垢、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在废水处理领域日益引起业界关注。因此,本论文对于CDI脱盐过程中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开展深入的实验与机理研究,为该技术在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的回用工程应用方面提供基础数据与理论指导。本文通过自主设计的板式活性炭纤维(ACF)电极的CDI装置开展了不同条件下的脱盐实验研究。对浓度、流速和电压对盐分吸附速率及系统脱盐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利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本系统最佳运行工况为:流速40ml/min;电压1.5V。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对实际循环冷却排污水进行脱盐实验,探究实际脱盐效果及主要离子的去除情况。得到CDI系统最大脱盐率为75.63%,平均脱盐率为60.66%;Ca2+平均去除率为50.1%;Mg2+的平均去除率为48.5%;SO42-的平均去除率可达51.21%;Cl-的平均去除率可达69.99%。实验结果表明CDI对电厂实际循环冷却排污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利用模拟的实际循环冷却排污水的多组分混盐溶液进行脱盐实验,探究不同条件下对结垢离子(Ca2+、Mg2+)和腐蚀性离子(Cl-、SO42-)吸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ACF电极材料对于目标离子的吸附是由离子电荷、水合半径和初始浓度共同决定。初始浓度和外加电压的提高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极材料对离子的吸附性能。在不同溶液中对ACF电极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实验,研究了不同因素对ACF的电容性的影响。循环伏安实验表明,ACF电极材料中有很大比例的微孔存在电双层重叠。在相同浓度的条件下,水化半径较小的离子,双电层电容值较大。电化学阻抗谱的拟合结果表明,电解质溶液浓度增加,溶液内阻Rs减小,2价离子较1价离子双电层比电容值更大,相应的扩散边界层电阻RDBL增加,内扩散阻力增加,ACF对于水合半径小的2价离子的选择吸附性更强。通过等温吸附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分析了 CDI脱盐过程的吸附与传质机理。等温吸附模型结果表明,增大电压和初始浓度可以提高电吸附容量,吸附过程更适用于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来描述。动力学研究表明:电压是影响离子吸附速率的主要因素;电压低于0.8V时,适用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电压高于0.8V适用于准一级动力学模型。通过weber-morris内扩散模型拟合结果得出,内扩散过程为离子吸附速率主要速率控制步骤。基于此,以修正道南模型和多孔电极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简化的循环式CDI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揭示了多孔电极内离子传输和电荷转移的过程,得到了脱盐过程中溶液盐浓度的预测模型公式,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拟合,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利用COMSOLMultiphysicstip 5.5仿真软件,建立了实现电迁移,离子吸附及流动传输三者的多物理场耦合计算二维仿真模型。分析了恒压状态下,CDI内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浓度分布情况,以及电压、流速等设定参数对多孔电极材料内部离子吸附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CDI多孔电极材料,离子吸附过程主要包括初期离子的快速扩散传输过程,以及后期微孔双电层对离子缓慢的内扩散去除。与离子的电迁移相比,离子的扩散传输是脱盐速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循环式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和实验数据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这种仿真方式可以实现CDI中盐离子多物理场动力学行为(离子吸附与电迁移)的分析与预测,从而为CDI多孔电极材料的选择和内部装置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论文在ACF电极材料离子吸附规律,CDI传质机理及二维仿真模型分析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对CDI电极材料和内部结构的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今后CDI在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的工业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王驰[4](2020)在《同步资源及能源回收的电化学-渗透耦合系统建立与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由重金属引起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尤其是当富含大量重金属离子的废水排放到自然水体中,使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威胁。然而,重金属废水中蕴含着丰富有价值的资源。传统污水处理技术在回收金属资源时,需要大量的动力和化学药剂消耗作为代价。因此,研发新型的环境友好处理工艺,从重金属废水中回收有价资源已成为环境工程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实现重金属废水的资源与能源化,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创造性提出了重金属废水处理协同资源及能源共生的亲自然新范式,利用电化学界面氧化还原协同正渗透(FO)技术,实现重金属废水自发进行水质再生过程并兼具产电和回收再利用金属资源的性能。本文首先提出并构建了电化学-正渗透耦合系统(Electrochemical-Osmosis System,EOS)。通过理论模拟确定了EOS中铁片阳极可自发进行界面氧化,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氧化产物Fe2+既能提升驱动液渗透压通过FO膜实现水的提取,同时又能释放电子用于回收原料液中的金属离子。通过调控驱动液与原料液的实验参数,可显着提升阳极的反应速率和系统内部电荷的传输能力,致使系统的输出功率得到有效改善。将LED阵列接入到五组串接的EOS,实现了LED稳定并持续发光。系统最大水通量可达5.09 L m-2 h-1,碳毡阴极回收铜单质的速率为11.53 g m-2 h-1,最大输出功率密度可达1.05 m W cm-2。实验结果表明,EOS自发处理模拟含铜废水过程中可实现水、电、金属同步回收的三效合一。随后探究了不同膜材料分别集成EOS的效能差异。当采用聚合电解质改性的纳滤(NF)膜集成于EOS时,系统可获得更高的水通量值和输出功率密度,同时又能通过电荷间的排斥性质有效地抑制原料液中Cu2+的正混通量。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EOS相比,1.5双分子层(Bilayer)聚合电解质改性的NF膜集成的EOS,最大输出功率密度可提升18%,水通量提高2.8倍,同时Cu2+的正混通量也相应降低了69%。为探索优化效能后的EOS实际应用价值,采用电镀废水作为原料液,系统可实现以9.38 L m-2 h-1的水通量汲取净水,同时最大输出功率密度达0.35 m W cm-2。实验结果表明,利用EOS处理电镀废水时可同步产生电能及回收金属资源,证实了EOS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改进和优化EOS的阳极驱动力,提出了光助EOS理念。采用太阳光作为外界能源,设计并构建了一种绿色、可持续发展且能自发进行的光电化学-正渗透耦合系统(Photoelectrochemical Osmotic System,PEOS)。通过镍纳米颗粒(Ni NPs)改性后的钛基底半导体材料作为光阳极,可显着提高光生电子的传导能力。利用Na2-EDTA溶液作为PEOS的驱动液,既能提升阳极的光电流活性,又能产生较高的渗透压促进FO膜汲取净水。研究结果表明,光激发下的PEOS可实现以0.84 L m-2 h-1的水通量汲取净水,同时原料液中铜单质的回收速率可达5.5 g m-2 h-1,系统产生221.8 m W m-2的最大输出功率密度。选用不同成分的模拟金属废水分别作为原料液时,PEOS均展现了多效合一的效能。由此验证了该系统可高效且自发的处理重金属废水,同时兼具制备再生能源及回收金属资源的特点,为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陈博坤[5](2020)在《煤化工废水零液排放技术研究及高浓酚氨废水处理流程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国家能源安全和煤炭和水资源在地势上呈逆向分布的现状,中国既要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又要解决煤转化工业因巨大耗水量而带来的严峻挑战,煤化工废水的“零液排放”俨然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工业设计上基本形成并认同了“污水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盐水处理–固化零排放”的设计框架,但是对于部分煤化工废水,该流程仍存在预处理效率低、回用水水质差、处理成本高、水资源回用率低且处理系统缺乏顶层设计等问题,制约着我国煤转化工业的清洁利用和可持续性发展。为此,本文基于生命周期模型调研分析了典型的九类煤化工废水处理的生命周期成本,通过引入虚拟成本法对比分析了“零液排放”和综合废水一级排放的成本优势,并基于2018年现代煤化工项目规划和煤化工项目取用水水平对未来煤化工项目耗水水平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煤化工废水实现“零液排放”具有7.17元/t水的成本优势,已规划的煤化工项目总耗水水平将达到工业耗水量的2.8%,通过对经济成本、环境影响和各地区水资源总量的分析,本文总结归纳了一些改进措施,推动煤化工项目能源转化效率的提升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碎煤加压气化技术虽然具有非常高的冷煤气效率,但实现废水“零液排放”困难,相比之下,水煤浆气化技术实现“零液排放”较为容易,但该技术用于生产清洁燃料或化工产品时,对碳元素的利用效率仍然较低。因此,本文耦合了两种气化技术的优点以期实现优势互补。结果显示,在控制各工艺流程能够实现全流程“零液排放”的基础上,提升煤制烯烃和煤制乙二醇流程碳元素转化效率提高24.95%和13.55%,降低烯烃和乙二醇的单位成本19.72%和9.27%,而且降低了CO2排放量83.1%和83.5%,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而煤制天然气项目实现较低成本“零液排放”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当前煤制兰炭废水预处理过程对油、尘和酚类等污染物脱除效率不足,而且消耗大量的高品位蒸汽。这不仅污堵各单元设备组件并大大降低过程的传质传热效率,而且蒸汽要求远高于兰炭厂的蒸汽副产能力。本文总结归纳了该流程的几点不足之处,针对性地提出了新型处理流程并通过工业废水的小试实验研究验证了其可靠性和可行性,并对产水量为240 m3/d的兰炭废水处理流程进行了工业设计。结果表明,新型流程通过改变废水体系中稳定存在的油滴表面ζ电位使其斥力减少而聚并沉降,油尘含量均降至20mg/L以下;分离脱酸塔和脱氨塔有效降低了塔底热负荷和蒸汽品位需求;而溶剂回收塔的负压操作不仅降低了再沸器蒸汽品位,而且减少了粗酚在高温条件下对塔釜的腐蚀。最终出水中油、酸性气、总酚、氨氮和COD浓度分别降至20 mg/L、10 mg/L、270mg/L、50 mg/L和3050 mg/L以下,节省固定投资成本约57.9%,吨水操作成本由53.40元降至50.69元。煤化工高浓含酚氨有机废水均需采用酚氨回收单元汽提脱除废水中的酸性气、氨氮并回收稀氨水,萃取脱除水中有机物并回收粗酚产品。华南理工大学酚氨回收工艺获得了工业界普遍的认可,该工艺采用单塔同时脱除酸性气和氨氮,MIBK萃取脱除酚类并精馏回收萃取剂和粗酚,但在此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蒸汽。本文通过引入蒸汽再压缩式热泵精馏,借助夹点分析方法,在不改变现流程的操作参数的条件下,提出了两种能量集成方案,基于技术经济分析结果,发现新流程降低了53.7%热公用工程、57.5%冷公用工程、增加了662 k W电耗。新流程吨水处理成本由35.53元/t降至27.34元/t水,年节省公用工程费用655.2万元,减少CO2排放5237 t/y。
乔楠[6](2020)在《糖蜜及高浓度啤酒废水发酵产絮凝剂采收油脂酵母的效能与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更多能源、更低碳排放”的压力。生物柴油是一种典型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微生物油脂是具有潜力的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而油脂酵母由于产油量高、生长速度快、易于培养等优点,成为微生物油脂的最佳生产者。大豆油精炼废水可以培养发酵丝孢酵母,生产微生物油脂。但微生物油脂属于酵母的胞内产物,只有对酵母进行采收,才能获得微生物油脂。产絮霉菌M2-1生产的絮凝剂无毒害、对环境不产生二次污染,能够对油脂酵母进行高效、绿色的采收。但利用产絮培养基发酵M2-1生产絮凝剂,需要消耗大量的葡萄糖等营养成分,絮凝剂的原料成本过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首先利用廉价原料糖蜜发酵M2-1生产絮凝剂,降低了原料成本,并利用絮凝剂分别采收了大豆油精炼废水和糖蜜发酵的油脂酵母;又利用高浓度啤酒废水发酵M2-1生产絮凝剂,进一步降低原料成本,并分别采收了大豆油精炼废水和高浓度啤酒废水发酵的油脂酵母;阐明了絮凝剂对油脂酵母的絮凝机理,并评估了絮凝剂对油脂酵母组分和微生物油脂的影响,为工程应用中低成本地生产微生物絮凝剂,高效采收油脂酵母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对糖蜜发酵M2-1生产絮凝剂采收油脂酵母进行了研究。在利用糖蜜发酵产絮的适宜条件下,M2-1糖蜜絮凝剂的产量达到4.8 g/L,比使用产絮培养基发酵M2-1时絮凝剂的产量3.9 g/L明显提高,且絮凝剂的原料成本降低57%。对M2-1糖蜜絮凝剂和产絮发酵液采收大豆油精炼废水中发酵丝孢酵母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酵母的采收率分别达到97%和99%。使用产絮发酵液采收酵母时,虽然磷酸钙对采收率有一定的贡献,减小了絮凝剂的用量,但延长了达到理想的絮凝效果所需的时间。此外,利用M2-1糖蜜产絮发酵液采收了在糖蜜培养基中积累了1.21 g/L油脂的发酵丝孢酵母,在适宜条件下,酵母的采收率达到98%。(2)对高浓度啤酒废水发酵M2-1生产絮凝剂采收油脂酵母进行了研究。先用生活污水对高浓度啤酒废水进行1:1稀释,再利用产油微生物刺孢小克银汉霉代谢消耗了废水中90%左右的乙醇和乙酸等抑制M2-1生长和产絮的成分,之后对M2-1进行发酵生产刺孢-M2-1联合絮凝剂,絮凝剂的原料成本进一步降低,絮凝剂的产量达到4.2 g/L,同时获得了刺孢小克银汉霉积累的0.75 g/L微生物油脂。在适宜条件下,刺孢-M2-1联合絮凝剂及产絮发酵液对大豆油精炼废水中发酵丝孢酵母的采收率分别达到93.9%和94.4%。此外,利用刺孢-M2-1联合产絮发酵液采收在高浓度啤酒废水中积累了1.52 g/L油脂的发酵丝孢酵母,酵母的采收率达到95.8%。(3)解析了絮凝剂絮凝油脂酵母的机理。M2-1糖蜜絮凝剂和刺孢-M2-1联合絮凝剂主要含有糖类及其衍生物,少量的蛋白质、核酸,同时还含有大量的灰分,前者单糖主要包括半乳糖醛酸和木糖等,而后者主要包括甘露糖和葡萄糖等,两种絮凝剂的组分差异,使得它们对油脂酵母的絮凝时间不同。两种絮凝剂中除了含有碳、氢、氧、氮和硫等元素外,还含有质量分数大于20%的磷和总质量分数大于20%的金属离子钾与钠,这使得絮凝剂中灰分含量较高。两种絮凝剂的主要官能团均包括-OH、-COOH和-PO43-基团等,其中-PO43-基团是以次级键的方式与糖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相连,强烈吸附Ca2+,增强絮凝剂的聚集能力和絮凝活性。M2-1糖蜜絮凝剂和刺孢-M2-1联合絮凝剂絮凝发酵丝孢酵母的机理主要为二价阳离架桥理论,在p H4-10的范围内,絮凝剂带负电,但絮凝剂中的主要官能团是Ca2+良好的吸附位点,可以通过Ca2+形成架桥,吸附带负电的发酵丝孢酵母,发生絮凝;同时,絮凝剂的三维立体网状结构,可以通过包络作用促进发酵丝孢酵母的絮凝。吸附动力学结果显示,刺孢-M2-1联合絮凝剂对发酵丝孢酵母的吸附速率较快,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反应,化学吸附是主要限速步骤;而吸附热力学结果显示,絮凝剂对油脂酵母的吸附同时符合Langmuir、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h吸附等温方程,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在吸附过程中共同起作用。(4)评价了絮凝剂对油脂酵母组分及微生物油脂的影响。热重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糖蜜和高浓度啤酒废水,大豆油精炼废水培养的发酵丝孢酵母的脂质含量高,而糖类和蛋白质类物质少;絮凝剂对发酵丝孢酵母的组分基本不产生影响,但絮凝剂中较多的灰分使热失重后碳剩余量略有增加。絮凝剂对油脂产量和油脂含量几乎不产生影响,大豆油精炼废水培养的发酵丝孢酵母的油脂产量与含量在絮凝后略有增加,是因为絮凝剂采收油脂酵母的同时,也絮凝了废水中少量的废油脂。絮凝剂对微生物油脂的品质亦不产生影响,利用刺孢-M2-1联合絮凝剂采收大豆油精炼废水中的发酵丝孢酵母,获得的微生物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中,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与油酸的含量之和占油脂脂肪酸总量的73.1%,该组成与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相似,可作为生物柴油的潜在原料。热解刺孢-M2-1联合絮凝剂采收的发酵丝孢酵母,得到的热解油中烷烃类物质的碳链变长,种类及占比增加,而含氧化合物的占比降低,同时固体热解产物也略有增加,使得热解油的品质和固体热解产物的附加值得以提升。本研究建立的利用糖蜜和高浓度啤酒废水生产絮凝剂采收油脂酵母的工艺,为工程应用中油脂酵母的低成本采收提供了思路,有利于推动食品工业废物、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杜璞欣[7](2020)在《电渗析法处理钽铌生产废水的工艺条件与氟的回收利用》文中研究指明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含氟废水分为两大类,有机含氟废水和无机含氟废水。有机含氟废水主要来源于氟橡胶、氟塑料和树脂工业,这类废水氟浓度不高,毒性强,可生化性差,但排放量较少。无机含氟废水来源广泛,成分和性质复杂,萤石选矿、有色金属冶炼、铝电解、半导体生产、光伏发电、磷肥化工等行业都会产生高浓度的含氟废水。这些废水中的氟能够以氟化物的形式沉淀分离,回收氟化盐有助于缓解我国萤石矿开采过度,中高品位矿储量不足导致的氟化盐资源短缺状况。因此,实现含氟废水的资源化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研究的含氟碱性废水为无机含氟含氨氮废水,主要来源于钽铌湿法冶炼,废水中的氟化物(以F计,以下简称F或F-)和SO42-浓度范围为5~10g/L,NH3-N范围为8~15g/L,pH在8.5~9.2之间。对于这种高氟高氨氮废水,常规处理方法是经过石灰沉淀后,吹脱氨氮法处理,但废水经过石灰沉淀后产生了大量CaF2和CaSO4混合渣,混合渣中CaSO4含量较高,难以利用,造成氟资源的大量流失,沉淀尾液中的Ca2+含量过高,无法回用,并会导致脱氨塔结垢,从生产需求来看,必须在吹脱前除去残留的Ca2+。本论文采用电渗析法处理钽铌废水,电渗析具有淡化浓缩的双重效果,可以将电渗析产生的淡水回用到生产,浓水进行氟的资源化处置,实现了氟和氨氮的回收利用。本研究使用合金膜电渗析法处理钽铌废水,考察了电压、循环流量、pH值、初始F-浓度和初始SO42-浓度对F-去除效果的影响,同时也考察了合金膜处理钽铌废水的极限电流密度、浓缩氟的能力、电渗析稳定性以及膜污染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电压为20V、循环流量为2.5L/min,钽铌废水经过30min电渗析处理,淡水的 F-浓度为 126.51 mg/L、SO42-浓度为 34.78 mg/L、NH3-N 浓度为 1639.71mg/L,F-去除率为97.53%,SO42-去除率为99.36%,NH3-N去除率为83.24%,淡水产率为81.25%,淡水可以直接回用到洗涤车间,浓水的F-浓度为8165.95mg/L、SO42-浓度为9020.53mg/L、NH3-N浓度为15106.72mg/L。在优化条件下处理钽铌废水,极限电流密度为0.385mA/cm2,极限电压值为35V,能耗为24Wh/L。在极限电压值内,电渗析可将钽铌废水中的F-浓缩至16894.56 mg/L,为初始浓度的3.3倍。经过10次电渗析循环,合金膜对F-去除率仅下降了0.8%,膜通量减少0.82%,这说表明电渗析处理钽铌废水时,整体运行较为稳定。接着从水合半径、电荷数量、水合自由能、电渗析原理和复杂溶液体系间的离子相互作用这几个方面分析了合金膜对F-和SO42-的分离机制,指出合金膜对SO42-的优先渗透选择性原因是F-的渗析作用和反离子之间排斥作用的共同结果。研究最后提出了浓水资源化的工艺路线,即将LiOH-H2O加入到经过两段电渗析浓缩后的钽铌废水中,以LiF的形式回收氟资源。研究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由二段浓缩液中的F-生成的LiF沉淀,经过计算,收率可达84.52%,浓水氟的整体回收率达到79.45%。产品经过XRD表征、XRF以及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其XRD分析峰图与标准LiF卡片峰图吻合,其纯度满足《氟化锂》(GBT 22666-2008)的标准。本研究为钽铌废水的回收利用提供理论思路和指导依据,也为钽铌废水的资源化开辟新思路和新方法,同时也丰富了合金阴阳离子交换膜处理实际废水的案例应用,为合金膜的工业推广奠定坚实的研究基础。
姚卿[8](2020)在《煤矿矿井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文中指出煤炭行业具有耗水量与排水量都很大的特点,其排放的废水主要是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矿井水。长期以来由于技术所限和认知不足许多矿井水被当做废水排放掉,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还破坏了周边的生态环境。近些年人们的认识和水处理技术的进步,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率得到了很大提高,我国西北地区是煤炭的主产区,当地生态环境脆弱,受纳水体少;该区域内矿井水多为高矿化度矿井水;地方环保部门要求严格,部分地区甚至要求矿井水不得外排。要想实现高矿化度的矿井水源实现零排放,重要的是处理脱盐工艺所产生的高浓盐水,以达到分离水与杂质,充分利用。本文分析研究了高矿化度矿井水常用技术,总结了各种技术的适用性和优缺点,集成现有工艺技术,开发了适用于高矿化度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的的工艺路线。为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依托中天合创矿井水深度处理资源化利用项目,依靠行业内技术型企业的支持对关键工艺“超滤+纳滤”进行中试实验,分别研究了超滤膜去除水中色素、COD的情况和纳滤膜分离Na2SO4和NaCl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超滤膜组件对色素、COD去除率可达40%左右,超滤膜过滤液再经过纳滤膜组件分离硫酸钠、氯化钠溶液,分离后的溶液中,氯化钠约占溶液中总TDS的95%以上,硫酸钠溶液可以达到占溶液中总TDS的90%以上。结晶后得到的硫酸钠,其纯度可以达到98%以上,结晶后得到的氯化钠,其纯度达到97%以上,可以满足工业盐的要求。根据原水水质,拟定两个矿井水处理方案,经对比分析确定中天合创矿井水深度处理的工艺流程。通过对关键工艺的实验研究确定工艺参数、优化处理工艺流程,并最终实现工程实例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王东杰[9](2020)在《REx(CO3)y冶炼废水的膜电解处理及资源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稀土(Rare Earth简写RE)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和“新材料的宝库”,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REx(CO3)y(碳酸稀土)是生产稀土产品的重要基础原料,在其生产冶炼过程产生大量废水,该类废水因含有氨氮和稀土是工业废水处理和资源化研究的热点。稀土的回收和氨氮的再利用是该废水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目前这种废水大多采用蒸发浓缩法(MVR)处理,但采用此方法成本较高并伴有氨氮、COD的“二次污染”。本文基于膜电解原理,开发REx(CO3)y冶炼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工艺,不仅为REx(CO3)y冶炼废水增加了处理手段、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也有效避免了“二次污染”现象。首先研究建立了 REx(CO3)y冶炼废水中氨氮、COD和重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新方法突破了原有的技术瓶颈,在检测手段、检测范围、基体干扰和操作步骤等方面均有显着改善,为后续试验研究的准确性提供了检测保障,新建的3种检测方法通过了精密度、准确度试验验证。采用模拟的REX(CO3)y冶炼废水为研究对象,验证膜电解法处理REx(CO3)y冶炼废水的可行性,并获得最优膜电解参数。废水初始浓度50g/L、电解电压9V、极板间距离4cm时,自主设计开发的新型“三槽双膜三电极”电解槽与双电极电解槽相比,NH4Cl去除率提高30.5%,电解效果明显提升。采用实际废水为研究对象,探究膜电解应用的有效性。优化电解参数、膜和电极材料等条件,NH4Cl、COD和REO的去除率达到93.8%、86.4%和82.1%;利用SEM、XRD、EDX等手段进行表征,发现导致膜污染的主要物质为RE(OH)3无定形沉淀,其中Ce(OH)2、Tb(OH)3和Y(OH)3的吸附性膜污染较严重;分析了膜污染的“吸附-夹杂-堵塞”机理、开发了 HCl-NaClO联合清洗剂,提出了基于HCl-NaClO联合清洗作用于RE(OH)3膜污染的反应机理,通过组合方式的系统研究,使清洗后离子膜的离子通量恢复率提高到96.8%,有针对性地解决了 RE(OH)3对膜的污染问题。最后,提出了氨的“NH3·H2O-NH3-NH4HCO3”分离转化方案,经“分离-富集-合成”的资源转化试验,提出了 CO2参与反应、由NH4Cl向NH4HCO3的转化模型,形成纯度达93%的NH4HCO3产品,并将该NH4HCO3回用于REx(CO3)y的冶炼生产。
朱玉洁[10](2019)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药资源产业价值链与供应链融合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药资源产业的显着特征是依赖于中药资源作为供应链源头和价值链的输入源头,通过供应链不同环节的价值增值和价值创造环节,输出终产品到供应链末端的消费者手中。中药行业因其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自身绿色价值低和外部环境损害价值高,因此供应链具有较高的绿色生产力发展潜力。然而,在供应链管理实践中,企业偏重于技术型的供应链模式构建,立足于商业角度探求整合式中药供应链模式的解决方案和措施,从供应链整体视角解决中药产业的绿色发展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答,大量有价值的会计和经济数据难以充分挖掘利用,价值核算和控制无法有效实施。本研究在分析中药供应链物质流的基础上,融合价值流分析,根据价值流图构建中药供应链的绿色生产力分析理论基础和核算框架体系,实现供应链和价值链融合分析,提出供应链提升绿色生产力的有效路径和相应的政策建议。首先,文章对价值链管理、绿色供应链相关研究学术史梳理,从中药资源价值链的拓展、特征和影响因素阐述了中药资源价值链的内涵和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内涵,同时阐明了价值链视角融合中药供应链分析的理论框架。其次,文章从中药在医药产业中的构成及比较优势、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分析方法现存问题和困境阐述了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发展的现状,并阐述了中药产业价值链与供应链的融合分析的融合基础和融合过程。第三,基于绿色价值流图构建分析框架,分析了中药供应链中各链条组成部分,识别“浪费”来源,设计供应链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通过计算供应链的经济指数和环境指数,创新设计了供应链绿色生产力量化测算框架,并运用民营企业数据实证其可行性。为中药资源产业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水平提供了评价手段。第四,本章在分析了绿色供应链管理五个策略①原料药减少使用量②原材料替换③废弃物循环利用④产品替换⑤产品循环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对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提升策略进行分析,提出废弃物资源化是提升绿色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同时,还给出了中药产业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提升还需从政府规制保障(环境保护税法细化)、企业责任意识提升(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和公众消费引导(公众环境知情权保护,参与权推广和绿色消费引导)等多维度进行调控的相关政策建议。第五,文章分析了中药废弃物资源化是中药供应链提升绿色生产力的最优策略,也是中药资源价值链实现价值延伸和价值增值的重要环节。并以黄芪为实例,探讨了黄芪口服液供应链中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的若干策略,并利用绿色生产力指数GPI计算公式黄芪绘制口服液供应链改进后的价值流图,比较前后GPI在不同供应链阶段的变化。论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希望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立足价值链视角聚焦绿色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价值流动,融合分析物质流和价值流的运行规律,在国内首次较系统地探索了中药供应链价值流和物质流融合分析框架,对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的理论分析进行拓展,阐明提升供应链绿色生产力与价值链价值延伸与创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评估方法:内部资源流动的经济效益--外部环境损害价值评估的融合分析形成价值图模型,建立绿色生产力绩效评估指数。该指数在概念结构、价值流转呈现形式,计量基础和数据收集处理均有一定突破和创新。根据中药供应链的特征,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的提升策略和实现机制,对绿色生产力测算框架进行实证研究,实现应用创新。
二、废水资源化及废水的再生利用——结合阜新经济转型谈水资源的二次利用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废水资源化及废水的再生利用——结合阜新经济转型谈水资源的二次利用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3)电容去离子技术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脱盐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前工业水污染控制形势与要求 |
1.1.2 电厂废水排放特征与处理技术 |
1.1.3 电厂循环冷却水处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 电容去离子技术 |
1.2.1 电容去离子技术的发展历程 |
1.2.2 CDI的装置结构 |
1.2.3 CDI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1.3 选题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选题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容去离子理论基础 |
2.1 CDI工作原理 |
2.2 CDI理论模型 |
2.2.1 模型发展概述 |
2.2.2 双电层模型 |
2.2.3 修正的道南模型 |
2.3 CDI的离子吸附 |
2.3.1 吸附动力学模型 |
2.3.2 等温吸附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验系统与实验方法 |
3.1 实验系统 |
3.1.1 连续式CDI脱盐实验系统 |
3.1.2 循环式CDI脱盐实验系统 |
3.1.3 CDI模块结构 |
3.2 电极材料的表征方法 |
3.2.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3.2.2 循环伏安法(CV) |
3.2.3 比表面积(BET)与孔径分布分析(BJH) |
3.2.4 电化学阻抗测试(EIS) |
3.3 实验参数定义及计算方法 |
3.3.1 脱盐率 |
3.3.2 离子去除率 |
3.3.3 吸附容量 |
3.4 实验材料与化学试剂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容去离子脱盐影响因素实验 |
4.1 实验背景 |
4.2 单因素实验 |
4.2.1 盐浓度对脱盐效果的影响 |
4.2.2 流速对脱盐效果的影响 |
4.2.3 电压对脱盐效果的影响 |
4.2.4 pH对脱盐效果的影响 |
4.3 正交试验 |
4.4 实际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脱盐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容去离子吸附规律实验研究 |
5.1 实验背景 |
5.2 ACF表面形态和孔径分析 |
5.3 多组分脱盐实验 |
5.3.1 实验条件设计 |
5.3.2 实验结果分析 |
5.4 离子吸附规律实验 |
5.4.1 实验条件设计 |
5.4.2 实验结果分析 |
5.5 ACF电化学性能实验 |
5.5.1 实验系统与实验条件 |
5.5.2 双电层电容性能分析 |
5.5.3 交流阻抗性能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容去离子吸附模型与机理研究 |
6.1 研究背景 |
6.2 CDI吸附模型与机理研究 |
6.2.1 Langmuir等温线模型 |
6.2.2 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 |
6.3 吸附动力学模型与机理研究 |
6.3.1 准一阶和准二阶动力学模型 |
6.3.2 Weber-Morris动力学模型 |
6.4 循环式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6.4.1 传质过程分析 |
6.4.2 模型的建立 |
6.4.3 模型参数确定与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电容去离子数值仿真 |
7.1 研究背景 |
7.2 COMSOL二维模型及参数设置 |
7.2.1 几何模型及参数的设置 |
7.2.2 控制方程的设定 |
7.2.3 边界条件的设置 |
7.2.4 网格划分及网格独立性验证 |
7.3 仿真结果分析 |
7.3.1 流线分布分析 |
7.3.2 浓度分布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同步资源及能源回收的电化学-渗透耦合系统建立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基于能源和资源回收的废水处理技术 |
1.3 新概念污水处理系统 |
1.4 重金属废水的产生及处理 |
1.4.1 重金属废水概述及处理现状 |
1.4.2 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1.5 燃料电池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6 正渗透膜分离技术概述 |
1.6.1 正渗透膜分离技术的优势及研究进展 |
1.6.2 正渗透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 |
1.6.3 正渗透膜分离技术在废水能源化及资源化的应用 |
1.7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7.1 研究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化学—正渗透耦合系统(EOS)实现废水金属回收与水、能共生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2 表征与分析方法 |
2.2.3 EOS装置的建立和操作 |
2.2.4 EOS性能模拟及计算方法 |
2.2.5 EOS渗透性能测试 |
2.2.6 EOS电化学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EOS性能模拟 |
2.3.2 EOS渗透性能研究 |
2.3.3 EOS电化学性能研究 |
2.3.4 多级EOS联合效能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合电解质改性纳滤膜(NF)提高EOS性能的行为机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2 聚合电解质改性膜的制备 |
3.2.3 膜表面特性的表征 |
3.2.4 膜材料传质性能的表征 |
3.2.5 不同膜材料EOS效能评价 |
3.2.6 实际电镀污水EOS效能评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商品膜集成的EOS效能分析 |
3.3.2 聚合电解质改性NF膜的表面特性 |
3.3.3 聚合电解质改性NF膜的传质性能 |
3.3.4 聚合电解质改性NF膜的EOS效能分析 |
3.3.5 不同膜材料集成EOS在实际电镀废水中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助EOS实现废水金属回收同步水、能共生的效能与机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2 光阳极的制备 |
4.2.3 电极物理化学性能表征与分析 |
4.2.4 光阳极电化学性能表征与分析 |
4.2.5 PEOS的建立与操作 |
4.2.6 PEOS效能评价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光阳极形貌与结构表征 |
4.3.2 光阳极光电性质分析 |
4.3.3 PEOS效能评价 |
4.3.4 PEOS处理不同金属废水的性能差异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 |
(5)煤化工废水零液排放技术研究及高浓酚氨废水处理流程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煤化工产业发展及其废水“零液排放”现状 |
1.1.1 以固定床气化为核心的产业发展与研究现状 |
1.1.2 以流化床气化为核心的产业发展与研究现状 |
1.1.3 以气流床气化为核心的产业发展与研究现状 |
1.1.4 煤焦化/半焦的产业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 煤化工废水“零液排放”的意义和难点 |
1.3 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和工程实践 |
1.3.1 污水预处理 |
1.3.2 生化处理 |
1.3.3 深度处理 |
1.3.4 膜浓缩及蒸发结晶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二章 煤化工废水处理的生命周期评价 |
2.1 煤炭和水资源利用现状 |
2.2 典型煤化工废水处理现状 |
2.2.1 煤炭开采伴生水 |
2.2.2 煤炭洗选废水 |
2.2.3 煤气化废水 |
2.2.4 煤液化废水 |
2.2.5 煤焦化/半焦废水 |
2.3 环境影响和经济性能分析 |
2.3.1 直排生化出水对环境的影响 |
2.3.2 废水处理系统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
2.4 煤化工工业政策意涵和建议 |
2.4.1 煤化工项目未来的发展趋势 |
2.4.2 政策意涵及建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化工废水“零液排放”概念设计 |
3.1 流程建模与分析 |
3.1.1 碎煤加压气化制天然气流程 |
3.1.2 水煤浆气化制烯烃/乙二醇 |
3.2 碎煤加压气化耦合水煤浆气化制产品工艺 |
3.3 技术经济分析 |
3.3.1 碳元素氢化效率 |
3.3.2 碳元素转化效率 |
3.3.3 水耗分析 |
3.3.4 经济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浓含酚氨兰炭废水处理流程开发 |
4.1 现存流程处理兰炭废水的瓶颈 |
4.2 新流程开发研究方法 |
4.2.1 酸化除油除尘 |
4.2.2 萃取操作条件优化 |
4.2.3 公用工程调整 |
4.3 新流程性能分析 |
4.3.1 现存工业兰炭废水处理效果 |
4.3.2 酸化对油尘脱除影响 |
4.3.3 萃取条件分析 |
4.4 新流程关键单元可行性分析 |
4.4.1 酸水汽提塔 |
4.4.2 溶剂回收塔 |
4.5 流程初步设计及经济性能分析 |
4.5.1 过程集成及设计 |
4.5.2 经济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酚氨废水处理流程能量集成 |
5.1 酚氨回收工艺运行现状 |
5.2 能量集成潜力分析 |
5.2.1 工艺物流节能分析 |
5.2.2 精馏塔或汽提塔热力学分析 |
5.2.3 能量集成可行性分析 |
5.3 能量集成方案 |
5.3.1 关键技术节点分析 |
5.3.2 污水汽提塔优先方案 |
5.3.3 溶剂汽提塔优先方案 |
5.4 能量集成经济和环境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糖蜜及高浓度啤酒废水发酵产絮凝剂采收油脂酵母的效能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产油微生物与油脂酵母研究现状 |
1.2.1 产油微生物 |
1.2.2 油脂酵母 |
1.3 絮凝剂与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
1.3.1 无机絮凝剂 |
1.3.2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
1.3.3 微生物絮凝剂 |
1.4 糖蜜和啤酒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
1.4.1 糖蜜作为廉价发酵基质 |
1.4.2 啤酒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2 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 |
2.1.1 实验所用菌株 |
2.1.2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 |
2.1.3 实验所用试剂 |
2.1.4 实验所用培养基和废水 |
2.2 油脂酵母采收实验 |
2.2.1 发酵丝孢酵母的培养 |
2.2.2 发酵M2-1 生产絮凝剂 |
2.2.3 絮凝剂采收发酵丝孢酵母 |
2.3 絮凝剂絮凝油脂酵母机理的分析方法 |
2.3.1 絮凝剂组分及元素分析 |
2.3.2 红外光谱分析 |
2.3.3 Zeta电位分析 |
2.3.4 吸附动力学分析 |
2.3.5 吸附热力学分析 |
2.3.6 扫描电镜分析 |
2.4 絮凝剂对油脂酵母组分与微生物油脂影响的评价方法 |
2.4.1 热重分析 |
2.4.2 微生物油脂分析 |
2.4.3 热解分析 |
第3章 糖蜜发酵M2-1 生产絮凝剂采收油脂酵母 |
3.1 引言 |
3.2 糖蜜发酵M2-1 生产絮凝剂 |
3.3 M2-1 糖蜜絮凝剂采收大豆油精炼废水中油脂酵母 |
3.4 M2-1 糖蜜产絮发酵液采收大豆油精炼废水中油脂酵母 |
3.5 M2-1 糖蜜产絮发酵液采收糖蜜培养的油脂酵母 |
3.5.1 糖蜜培养基培养发酵丝孢酵母 |
3.5.2 采收糖蜜培养基培养的发酵丝孢酵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浓度啤酒废水发酵M2-1 生产絮凝剂采收油脂酵母 |
4.1 引言 |
4.2 高浓度啤酒废水发酵M2-1 生产絮凝剂 |
4.2.1 废水浓度的影响 |
4.2.2 营养元素的影响 |
4.3 刺孢小克银汉霉与M2-1 联合生产絮凝剂 |
4.3.1 刺孢小克银汉霉与M2-1 共培养 |
4.3.2 刺孢小克银汉霉与M2-1 联合培养 |
4.3.3 刺孢小克银汉霉对高浓度啤酒废水的脱毒作用 |
4.4 刺孢-M2-1 联合絮凝剂采收大豆油精炼废水中油脂酵母 |
4.5 刺孢-M2-1 联合产絮发酵液采收大豆油精炼废水中油脂酵母 |
4.6 刺孢-M2-1 联合产絮发酵液采收高浓度啤酒废水中油脂酵母 |
4.6.1 高浓度啤酒废水培养发酵丝孢酵母 |
4.6.2 采收高浓度啤酒废水培养的发酵丝孢酵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絮凝剂絮凝油脂酵母的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絮凝剂的组分分析 |
5.3 絮凝剂的元素分析 |
5.4 絮凝剂中-PO_4~(3-)基团的作用分析 |
5.5 絮凝剂的红外光谱分析 |
5.6 絮凝剂与油脂酵母的Zeta电位分析 |
5.7 絮凝剂对油脂酵母的吸附动力学分析 |
5.8 絮凝剂对油脂酵母的吸附热力学分析 |
5.9 絮凝剂与油脂酵母的扫描电镜分析 |
5.10 本章小结 |
第6章 絮凝剂对油脂酵母组分及微生物油脂的影响评价 |
6.1 引言 |
6.2 絮凝前后油脂酵母的热重分析 |
6.3 絮凝剂对微生物油脂的影响 |
6.3.1 絮凝剂对油脂产量和油脂含量的影响 |
6.3.2 絮凝剂对微生物油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6.4 絮凝剂对油脂酵母热解产物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电渗析法处理钽铌生产废水的工艺条件与氟的回收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含氟碱性废水 |
1.2.1 废水来源和性质 |
1.2.2 废水危害 |
1.2.3 含氟废水的处理方法 |
1.2.4 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 |
1.3 工业废水处理中的膜技术 |
1.3.1 反渗透技术 |
1.3.2 反渗透技术处理含氟碱性废水的缺陷 |
1.3.3 纳滤技术 |
1.3.4 纳滤技术处理含氟碱性废水的缺陷 |
1.3.5 正渗透技术 |
1.4 电渗析技术 |
1.4.1 电渗析基本原理和过程 |
1.4.2 电渗析离子交换膜 |
1.4.3 离子迁移过程 |
1.4.4 离子交换膜对离子吸附迁移原理 |
1.4.5 电渗析工艺的发展 |
1.4.6 电渗析处理含氟废水的案例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含氟碱性废水成分 |
2.2 电渗析装置与流程 |
2.3 合金阴阳离子交换膜性能 |
2.4 合金阴阳离子交换膜的结构和制备过程 |
2.5 实验原料与仪器 |
2.5.1 实验仪器 |
2.5.2 实验药品 |
2.5.3 实验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钽铌废水脱氟的工艺条件优化 |
3.1 不同操作条件对脱氟的影响 |
3.1.1 循环流量对脱氟的影响 |
3.1.2 电压对脱氟的影响 |
3.1.3 pH值对脱氟的影响 |
3.1.4 初始F~-浓度对脱氟效率的影响 |
3.1.5 初始SO_4~(2-)浓度对脱氟效率的影响 |
3.2 电渗析对SO_4~(2-)和氨氮的去除情况 |
3.3 离子交换膜竞争吸附选择性 |
3.4 合金膜对F~-和SO_4~(2-)的分离效果及其机制分析 |
3.4.1 F~-的渗析作用 |
3.4.2 SO_4~(2-)对F~-的排斥作用 |
3.4.3 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渗析处理钽铌废水的实验研究 |
4.1 极限电流密度的计算 |
4.1.1 浓差极化现象 |
4.1.2 极限电流密度 |
4.2 能耗计算 |
4.3 F-极限浓缩浓度 |
4.4 水迁移体积变化规律 |
4.5 合金膜电渗析循环稳定性和膜污染情况 |
4.5.1 循环稳定性 |
4.5.2 膜通量变化 |
4.6 电导率变化规律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氟的回收利用 |
5.1 尾水资源化工艺路线 |
5.2 淡水回用 |
5.3 浓水氟的回收 |
5.3.1 化学沉淀法回收氟 |
5.3.2 整体回收率 |
5.3.3 样品的表征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致谢 |
(8)煤矿矿井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矿井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
2.1 国外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
2.2 国内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
2.3 矿井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应用 |
2.3.1 悬浮物去除 |
2.3.2 软化处理 |
2.3.3 有机物的去除 |
2.3.4 除盐 |
2.3.5 结晶 |
2.4 矿井水资源化利用工艺流程探讨 |
2.4.1 工艺一 |
2.4.2 工艺二 |
2.5 存在的问题 |
3.双膜法分盐技术实验研究 |
3.1 实验方案 |
3.1.1 实验目的 |
3.1.2 实验流程及步骤 |
3.1.3 实验设备及其膜元件 |
3.2 超滤膜去除COD实验与结果分析 |
3.2.1 实验水质 |
3.2.2 实验仪器及检测方法 |
3.2.3 实验方法 |
3.2.4 实验结果分析 |
3.3 纳滤膜分离硫酸钠、氯化钠溶液与结果分析 |
3.3.1 实验水质 |
3.3.2 实验仪器及检测方法 |
3.3.3 实验方法 |
3.3.4 实验结果分析 |
3.4 实验总结与设计参数确定 |
3.4.1 实验总结 |
3.4.2 设计参数的确定 |
4.矿井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应用方案 |
4.1 项目区域概况 |
4.2 矿井水深度处理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
4.3 矿井水概况 |
4.4 工艺方案 |
4.5 主要工艺设备方案比较 |
4.6 处理工艺的确定 |
5.工程应用效果分析 |
5.1 脱盐工艺段 |
5.2 二次浓缩工艺段 |
5.3 蒸发结晶工艺段 |
5.4 工程总结 |
6.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REx(CO3)y冶炼废水的膜电解处理及资源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稀土资源现状 |
2.1.1 稀土矿物及产品 |
2.1.2 RE_x(CO_3)_y的冶炼及废水种类 |
2.1.3 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与RE_x(CO_3)_y冶炼废水的检测标准 |
2.2 RE_x(CO_3)_y冶炼废水处理及资源化研究进展 |
2.2.1 RE_x(CO_3)_y冶炼废水的传统处理方法 |
2.2.2 RE_x(CO_3)_y冶炼废水现阶段处理方法 |
2.2.3 资源化研究现状 |
2.3 膜电解技术及资源化研究 |
2.3.1 膜电解处理技术概述 |
2.3.2 膜电解技术处理工业废水及资源化的应用 |
2.3.3 离子膜污染及其控制方法 |
2.4 RE_x(CO_3)_y冶炼废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
2.5 小结 |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目标 |
3.2 技术路线 |
3.3 研究内容 |
3.3.1 RE_x(CO_3)y冶炼废水检测方法的研究 |
3.3.2 膜电解法处理模拟RE_x(CO_3)_y冶炼废水的研究 |
3.3.3 膜电解法处理实际RE_x(CO_3)_y冶炼废水的研究 |
3.3.4 膜电解处理RE_x(CO_3)_y冶炼废水的资源化及工业应用评估 |
3.4 研究方法 |
3.4.1 分析检测方法 |
3.4.2 RE_x(CO_3)_y冶炼废水的膜电解处理方法 |
3.4.3 数据分析与评价方法 |
3.5 设备与材料 |
3.5.1 试验设备 |
3.5.2 试验材料 |
4 RE_x(CO_3)_y冶炼废水检测方法的研究 |
4.1 现行废水检测方法的适用性研究 |
4.1.1 RE_x(CO_3)_y冶炼废水的水质成分 |
4.1.2 COD量测定的适用性分析 |
4.1.3 氨氮量测定的适用性分析 |
4.1.4 重金属元素量测定的适用性分析 |
4.2 RE_x(CO_3)_y冶炼废水检测方法的构建 |
4.2.1 RE_x(CO_3)_y冶炼废水中COD量测定的研究 |
4.2.2 RE_x(CO_3)_y冶炼废水中氨氮量测定的研究 |
4.2.3 RE_x(CO_3)_y冶炼废水中重金属元素量测定的研究 |
4.3 与现行废水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对比分析 |
4.3.1 精密度对比 |
4.3.2 准确度分析 |
4.4 小结 |
5 膜电解法处理模拟RE_x(CO_3)_y冶炼废水的研究 |
5.1 膜材料与电极材料筛选 |
5.1.1 不同离子膜对膜电解处理模拟废水效果的影响研究 |
5.1.2 电极材料筛选与电解前后比较 |
5.2 电解槽结构对电解效果的影响 |
5.2.1 高效电解槽的设计 |
5.2.2 不同槽型结构的电流及电流密度比较 |
5.2.3 电解槽结构影响电流过程机理分析 |
5.3 膜电解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
5.3.1 NH_4Cl浓度对膜电解效果的影响 |
5.3.2 电解电压对膜电解效果的影响 |
5.3.3 极板间距离对膜电解效果的影响 |
5.3.4 稀土浓度对膜电解效果的影响 |
5.4 膜电解过程机理分析 |
5.5 小结 |
6 膜电解法处理实际RE_x(CO_3)_y冶炼废水的研究 |
6.1 影响膜电解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 |
6.1.1 实际废水温度对NH_4Cl去除率的影响 |
6.1.2 废水初始浓度对NH_4Cl去除率的影响 |
6.1.3 电解电压对NH_4Cl去除率的影响 |
6.1.4 实际废水的膜电解处理效果分析 |
6.1.5 P_(507)的降解路径分析 |
6.2 膜电解过程的膜污染及机理研究 |
6.2.1 膜污染的表征 |
6.2.2 膜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
6.2.3 RE(OH)_3膜污染机理研究 |
6.3 RE(OH)_3导致膜污染的化学清洗及机理分析 |
6.3.1 酸碱清洗剂的清洗效果对比研究 |
6.3.2 HCl-NaClO联合清洗剂最佳清洗条件的选择 |
6.3.3 清洗前后离子膜表面微观分析 |
6.3.4 化学清洗机理 |
6.4 小结 |
7 RE_x(CO_3)_y冶炼废水的膜电解资源化及工业应用评估 |
7.1 资源化工艺设计 |
7.2 膜电解产物氨的分离与富集 |
7.2.1 氨的吹脱分离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
7.2.2 NH_3的吸收富集影响因素研究 |
7.3 NH_4HCO_3合成及表征 |
7.3.1 NH_3·H_2O浓度影响NH_4HCO_3纯度的研究 |
7.3.2 NH_3·H_2O浓度与NH_4HCO_3结晶时间的关系研究 |
7.3.3 NH_4HCO_3的表征 |
7.4 工业应用效果评估 |
7.4.1 NH_4HCO_3的应用效果分析 |
7.4.2 膜电解处理及资源化的工业应用评估 |
7.5 小结 |
8 结论 |
8.1 创新点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RE_x(CO_3)_y冶炼废水中COD量的测定方法 |
附录B RE_x(CO_3)_y冶炼废水中氨氮量测定的方法 |
附录C RE_x(CO_3)_y冶炼废水中重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药资源产业价值链与供应链融合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中药资源发展现状与环境压力 |
1.1.2 传统资源价值理论与绿色发展的矛盾 |
1.1.3 传统绿色核算方法不能满足绿色发展的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和述评 |
2.1 供应链管理与绿色供应链 |
2.1.1 供应链管理与循环经济研究 |
2.1.2 绿色供应链相关研究学术史梳理和研究动态 |
2.1.3 中药产业供应链研究现状 |
2.2 价值链视角的供应链研究 |
2.2.1 价值链 |
2.2.2 价值链视角分析供应链的相关研究学术史梳理和研究动态 |
2.3 绿色生产力创新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内涵界定 |
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2 绿色发展理念 |
3.1.3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
3.1.4 现代环境会计理论 |
3.2 中药资源价值链的内涵分析 |
3.2.1 价值链的拓展 |
3.2.2 中药资源价值的分类 |
3.2.3 中药价值链的特征 |
3.2.4 中药价值链的影响因素 |
3.3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的内涵分析 |
3.3.1 绿色生产力的内涵与拓展 |
3.3.2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内涵 |
3.4 价值链视角融合中药供应链分析的理论框架 |
3.4.1 价值链视角分析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的可行性 |
3.4.2 价值链视角分析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问题的原则 |
3.4.3 价值链视角分析中药供应链的主要内容 |
第四章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发展现状研究 |
4.1 中药绿色供应链发展的现实基础 |
4.1.1 中药在医药产业中的构成及比较优势 |
4.1.2 粗放型经济模式对环境的影响 |
4.2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分析方法现存问题及困境 |
4.2.1 中药供应链运行模式 |
4.2.2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调控的手段:物质流分析 |
4.2.3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分析的困境 |
4.3 中药产业价值链与供应链的融合分析 |
4.3.1 融合基础:中药资源的“二项”属性 |
4.3.2 融合过程:中药供应链物质流动过程中的价值循环 |
第五章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测算框架与实证研究 |
5.1 相关概念 |
5.1.1 价值流图(VALUE STREAM MAPPING,VSM) |
5.1.2 绿色价值流图析技术 |
5.2 研究方法和框架设计 |
5.2.1 中药供应链绿色价值流图 |
5.2.2 绿色生产力指数 |
5.3 实证研究:黄芪口服液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测算研究 |
5.3.1 黄芪 |
5.3.2 黄芪口服液 |
5.3.3 黄芪口服液供应链环境指数计算 |
5.3.4 黄芪口服液供应链经济指数计算 |
5.3.5 黄芪口服液CPI计算 |
5.4 绿色生产力绩效指数的应用 |
第六章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管理策略与实现机制研究 |
6.1 绿色供应链管理策略 |
6.1.1 三个基本前提 |
6.1.2 供应链管理策略 |
6.2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提升策略分析 |
6.2.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6.2.2 构建层次分析模型 |
6.2.3 提升策略权重计算 |
6.2.4 中药产业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提升策略 |
6.3 中药产业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实现机制 |
6.3.1 政策保障 |
6.3.2 生产者延伸责任制 |
6.3.3 公众参与机制保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药价值链的价值延伸与创造 |
7.1 废弃物资源化——中药资源产业价值创造过程 |
7.1.1 中药价值链的价值延伸 |
7.1.2 中药价值链上的价值创造 |
7.2 废弃物资源化在黄芪口服液供应链中的应用探索 |
7.2.1 废弃物产生及其可利用物质 |
7.2.2 固体废弃物利用途径及其产业化方式 |
7.3 不同改进策略下黄芪口服液绿色生产力提升实践 |
7.3.1 黄芪口服液供应链提升绿色生产力策略 |
7.3.2 改进策略下绿色生产力绩效CPI计算 |
7.3.3 以中药饮片企业为中心提升绿色生产力水平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8.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参考文献 |
四、废水资源化及废水的再生利用——结合阜新经济转型谈水资源的二次利用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纺织行业“十四五”科技、时尚、绿色发展指导意见》全文发布[J].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纺织科学研究, 2021(08)
- [2]GT水处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孙依林. 北京邮电大学, 2021
- [3]电容去离子技术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脱盐实验研究[D]. 马岚.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4]同步资源及能源回收的电化学-渗透耦合系统建立与研究[D]. 王驰.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4)
- [5]煤化工废水零液排放技术研究及高浓酚氨废水处理流程开发[D]. 陈博坤.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6]糖蜜及高浓度啤酒废水发酵产絮凝剂采收油脂酵母的效能与机理研究[D]. 乔楠. 吉林大学, 2020(08)
- [7]电渗析法处理钽铌生产废水的工艺条件与氟的回收利用[D]. 杜璞欣. 广东工业大学, 2020
- [8]煤矿矿井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D]. 姚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REx(CO3)y冶炼废水的膜电解处理及资源化研究[D]. 王东杰.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10]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药资源产业价值链与供应链融合创新研究[D]. 朱玉洁.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