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委托贷款为什么陷入沉寂?(论文文献综述)
武雪婷[1](2021)在《产融结合、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 ——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的经验证据》文中研究说明
陈文艺[2](2021)在《持股金融机构对企业融资约束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而融资约束就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产业资本的发展壮大以及金融监管机制的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参与持股金融机构。这些企业出于实现多元化经营、降低交易成本、效缓解融资约束等目的持有金融机构股权,与金融机构之间构建直接交流通道进行联系,使双方关系更为紧密,简称持股金融机构。基于当前企业纷纷持股金融机构的发展背景,论文通过实证检验的方式对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持股非上市金融机构对其融资约束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利用面板数据回归研究当持有金融机构股份比例不同时,对非金融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为分析不同类型的企业持股金融机构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以及持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股份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分别将企业分为了民企和国企、将金融机构分为银行类金融机构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通过搜集2011—2019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利用投资-现金流扩展模型检验了持股非上市金融机构对非金融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并分别从持股比例、企业性质、金融机构性质三个角度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分析。此外,本文还从贷款融资能力角度实证检验了持股金融机构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路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非金融上市企业的融资约束可以通过持股非上市金融机构的方式得到有效缓解。当企业最大持股比例大于10%时,持有非上市金融机构股份比例越大,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就越明显;国企和民企在持股非上市金融机构后自身融资约束所受到的缓解作用不尽相同,相较国企而言,持股金融机构能够更有效地缓解民企的融资约束;持有银行类金融机构股份和持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股份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不尽相同,相较持股非银行类金融机构而言,持股银行类金融机构能够更有效地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基于持股金融机构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路径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可知,持股金融机构对企业贷款融资能力具有正向影响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企业和政府都应当充分地认识到缓解融资约束的必要性,并通过多种途径来确保企业融资约束问题能够得到缓解,可选择应用的措施主要包括:民营企业应当在认识到自身受融资约束制约的同时积极转变思路,确保能够通过持股金融机构的方式尽可能降低自身受到的融资约束。此外,企业在持股金融机构之前应考虑自身的经营能力、融资能力,同时还需要规避政策性风险、法律性风险;对政府而言,要高度重视企业持股金融机构在我国的发展,同时应建立合理的产融结合风险防范机制,降低企业在持股金融机构过程中可能遭受到的金融风险,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加大对企业关于风险教育的宣传。
包许航[3](2021)在《基于开发性金融的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开发性金融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以市场业绩为支撑,以贯彻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为目标的一种金融形式。开发性金融的兴起始于二战后,兼具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优势,为战后各国的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种矛盾及新老问题凸显,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现阶段深化改革的必要条件,也是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经之路。产业结构是指产业内部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其高度化、合理化水平是宏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发展模式转轨的重要表征。如何利用金融体系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中国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国内外学者针对商业性金融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了充分研究,但就开发性金融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仍较缺乏,因此,论文就开发性金融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既有研究表明,虽然金融市场能够通过缓解企业投资外部融资约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也存在制约,如商业性金融机构在选择资金配置方式和投资领域时,偏好于以短期性借款的形式将资金配置到风险较低、流动性较好、收益率更高的产业部门,对基础设施、落后地区以及低收益率的传统产业等领域投入积极性不足。如何缓解金融市场中出现的信贷配给和市场失灵等问题,成为当前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开发性金融作为一种具有国家信用、体现政府意志的金融形式,对于项目收益率和还款周期等要求都相对较低,且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等领域中,对商业性金融都起到了显着的支撑和补充作用。论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系统梳理,广泛收集了中国开发性金融与产业结构的数据并进行实地调研,在介绍国外开发性金融发展历程与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开发性金融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现状,探索了开发性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机制和路径,并运用2012—2018年中国31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开发性金融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论文的主要结论有:第一,开发性金融主要通过资本形成机制、资金导向机制、信用催化机制、风险管理机制等来缓解信贷配给和市场失灵,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在要素禀赋约束非束紧、外部融资约束束紧的情况下,一国可以通过增加开发性金融投入来提高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产出水平,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第二,开发性金融主要通过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城镇化建设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三种路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开发性金融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具有弥补市场缺陷的作用,具有长期性和超前性的特征,开发性金融有助于为城镇化提供公共物品、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开发性金融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有助于为创新主体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提高创新产出效率以及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完善。第三,开发性金融可以促进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从而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但这种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差异。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开发性金融可以通过促进中国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城镇化和发挥创新效应来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论文的主要创新有:第一,分析了开发性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现有的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研究,多从商业性金融的视角出发,而对开发性金融作用的专门研究偏少。论文对比分析了商业性金融与开发性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提出了商业性金融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制约,分析了开发性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突破了以往仅从商业性金融视角研究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第二,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开发性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现有的开发性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影响机制和路径的研究相对较少,在构建数理模型分析开发性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的基础上,论文运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开发性金融通过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和高新技术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第三,从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两方面分析了开发性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以往学者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衡量多以二三产业占GDP比重或者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来测度,论文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衡量不仅考虑了产业结构升级的高度化(质和量两方面),还考虑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进一步完善了现有研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测度。
刘述强[4](2020)在《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迅速发展背景下,生物医药产业成为最具活力、发展最迅猛的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值比重上升越来越高成为先进国家的普遍趋势,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成为各国和区域政府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在2016年12月中国国务院正式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其中提出要加快生物产业创新发展步伐,构建生物医药新体系、提升生物医学工程发展水平、加速生物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生物制造规模化应用、培育生物服务新业态以及创新生物能源发展模式。产业结构由各要素结构组成,生物医药产业结构升级离不开要素结构升级,进行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对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上述背景,针对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战略路径及一般动态分析进行研究,以期能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升级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本文基于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相关理论、方法及有关产业要素结构升级相关问题分析,以生物医药产业的高科技、高风险投资、高知识产权强度的属性为切入点并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梳理了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的内涵和特征,总结出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的三个层面:技术结构升级、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和融资结构升级,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影响因素、战略路径、动态模拟分析的研究框架。在对上述三个层面的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实证研究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结构升级、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和融资升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技术合作是技术结构升级的最重要积极影响因素,技术研发、技术引进和产业集群也对技术结构升级有着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受教育水平是生物医药产业人力资本结构升级的最重要积极影响因素,人力资本存量和研发激励也对人力资本结构升级有着不同程度的积极促进作用;金融环境、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是融资结构升级的主要积极影响因素,但政府政策对融资结构升级有着微弱的负向影响作用。在考虑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结构升级、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和融资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技术结构、人力资本结构和融资结构的生物医药产业结构升级战略路径的理论框架,提出生物医药产业“风险共担+有效适应”的要素结构升级战略原则,并提出了不同产业要素结构升级的路径包括: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结构升级的战略途径为提高多科学、多种技术的融合程度,促进信息技术与生物科技的融合,把人工智能广泛用于生物医药研发中,促进基于产业集群的技术融合。完善产业联盟机制,构建合作者创新网络;完善监管机制,为有需求的患者带来安全、有效的创新疗法,完善大新药的开发的监管和激励;人力资本结构升级战略路径为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促进各种专业人才(科技人才,金融人才,经营人才等)的融合,促进人才流动于邻近地域,促进人才在组织内的流动,完善高级人才的薪酬激励机制;融资结构升级路径为完善风险共担机制,建立多体合作的多级加速机制,促进联合投资机制,分散风险和增加投资强度。投资于多家生物医药公司,也可以充分分散风险;建立并购促进专利权垄断机制,建立垄断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与多级投资的循环累积互动机制。在上述战略路径的分析基础上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方法(DSGE)对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进行模拟,从动态性不确定性出发,基于实证数据将DSGE模型运用到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中,通过状态变量、控制变量和随机变量等构建模型组。研究作为状态变量的知识产权、人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结构的升级及其影响因素(随机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建立要素结构升级路径变量与其影响变量之间关系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组,进行模型求解和实验模拟,以确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优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金融人员的波动是生物医药产业收入波动的决定因素;并购和获取知识产权是研发投入的决定因素;同时IPO是积聚人力资本的主要推动力。研发投入的波动与产业收入波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就业、人力资本与风险投资的波动直接相关。风险投资的“分红率”大大超过利率,这是风险投资者的积极性很高的原因。对于所有随机变量1%的随机冲击,产业收入和人力资本的波动最大,这是对风险投资的退出通道理论的有利证明和进一步扩展丰富。本文针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进行了比较深入理论和实证研究,客观的评价分析了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中技术结构升级、人力资本升级和融资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及影响作用,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同时本文关于生物医药产业升级战略路径的研究成果也为相关部门进行政策法规制定和实现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营造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升级的良好环境。
柴鸿俊[5](2020)在《私募股权投资对新三板挂牌企业转板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新三板市场发展正面临严重的困境,由于前期的快速扩张导致挂牌企业参差不齐,大大削减了新三板的流动性,流动性的降低又进一步打击了市场参与者的信心和兴趣,直接导致大量挂牌企业选择从新三板摘牌转板,本文从新三板企业转板这一角度出发,实证检验了私募股权投资对转板企业的作用。本文选择在新三板发展高峰期挂牌并在转折期选择转板上市的138家公司,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代表公司获利、偿债、运营和成长水平的四项财务指标降维处理,构建经营表现综合评价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以有无私募参股、私募知名度、私募资历、私募背景、私募持有期、私募占股份额、是否共同投资、是否多轮投资为解释变量,以企业规模和行业为控制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实证结果显示,私募参股对转板企业经营表现有显着的积极作用;知名度和资历与转板企业经营表现正相关;私募政府背景对转板企业经营表现的作用不明显;私募持有期和私募占股份额与转板企业经营表现负相关,但是这种作用不显着;私募共同投资与转板企业经营表现负相关;私募在企业发展不同时期多轮投资对转板企业经营有明显积极作用。根据研究的结论对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政策制定者以及计划股权融资的公司提出切实可行的参考意见。
咸海昕[6](2020)在《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资产证券化业务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创新,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是流动性管理中的重要工具。2008年次贷危机发生后,资产证券化的利弊效应成为金融市场中关注的焦点。在政策鼓励下,我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创新品种不断出现,参与机构不断丰富,已向常态化发展。我国进入新常态阶段后,经济增速放缓,我国银行业面临着内部与外部的冲击,出现存贷比不断增加、期限错配严重以及资产质量下降等流动性问题。这时,如何提高信贷资产的流动性成为银行业的重点关注问题,解决这项难题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信贷资产证券化。因此,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现实下,需要关注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研究证券化是否能够真正地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融资能力并发挥其优势作用,这对银行自身、监管机构以及国家金融行业都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从信贷资产证券化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出发,梳理相关文献,介绍资产证券化和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相关理论、发展历程以及现状。然后从正反两面分析证券化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机理,并选取发行过资产支持证券的78家商业银行作为样本,运用流动性比例与存贷比衡量流动性,以信贷资产证券化比率作为核心解释变量,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检验与异质性检验,研究证券化对银行流动性的影响,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在理论方面,本文从正反两面研究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利弊。从证券化提高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方面看,首先证券化能够改善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转移不良资产出表,提高资产质量;其次证券化可以降低融资成本,扩大融资渠道,从而提高银行的市场融资能力;最后证券化通过释放监管资本,构建补充资本金的长效平台,提高资金效率,补充流动性。从证券化降低银行流动性的方面看,信贷资产证券化可能引起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弱化银行风控制度,使得银行追逐利润,降低风险抵御能力,过分扩张信贷水平,减少流动性缓冲并且增加风险贷款,从而更容易产生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在实证方面,主要得出以下两点结论:第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银行的流动性,并且表现为信贷资产证券化程度与银行流动性比率呈现正相关关系,与商业银行存贷比呈现负相关关系。这说明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优化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降低银行长期信贷资产的占比,解决存贷期限错配问题,增加流动性,因此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提高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有效工具。第二,上市商业银行与非上市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提高银行的流动性。与中小型银行相比,大型银行开展证券化业务更能提高流动性。与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相比,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开展证券化业务更能提高流动性。这说明地方性中小型银行在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将长期的信贷资产进行证券化,获得流动资金,且过于利用获得的资金进行较大风险的投资业务,从而降低流动性水平。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政策意义:第一,持续扩大试点规模和范围,加大信贷资产证券化力度;第二,提高中小型银行参与度,健全信贷资产证券化结构;第三,加强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监管,保证健康金融创新;第四,推进二级市场建设,提高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市场流动性。
郑菲菲[7](2020)在《ZS资产管理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亚洲金融风暴中的1999年,中、农、工、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历史遗留呆坏账问题几乎无法解决,国务院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相继设立了信达、华融、东方、长城四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四大AMC”),负责收购、管理、处置对应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收购了四大行1.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为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自2007年至2008年的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中国商业银行在2009年发放的四万亿形成大大量呆坏账自2012年开始暴露出又一次的银行不良贷款危机,同时地方金额机构风险问题逐步积累。因此国家逐步放开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条件,一大批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地方AMC)应运而生。自1999年第一家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以来,中国不良资产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逐渐形成“4+2+N+银行系”的市场化竞争格局。“4”指的是四大AMC;“2”指的是财政部和银保监会联合下文允许各省市自治区最多成立两家地方AMC(根据最新的监管政策允许,目前已有4个省份成立了3家地方AMC),系本文章研究的重点;“N”指的是国内未持牌的资产管理公司,主要参与的是二级市场及三级市场;2018年银监会为推进银行债转股市场化的进程,服务企业降低杠杆率,供给侧改革等多方需求,推出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目前已成立了5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截至2018年末,地方AMC获监管批复的已有53家,在不良资产行业如此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目前对地方AMC研究并不多。作为中国市场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浙江省金融环境逐步呈现多样化、复杂化,为助力浙江地方供给侧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2013年ZS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全国首批5家、浙江省第一家地方AMC在杭州成立,5年多来,ZS资产管理公司在浙江省占有重要的市场份额,累计收购不良资产债全本金超1800亿元,助力企业重组托管,转型升级,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企业的高度认可。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相应的问题,比如业务扩张过猛、战略定位不明确、处置能力不足、缺乏完善明确的绩效考核制度、业务团队间竞争过于激烈等等。本文从ZS资产管理公司角度出发,通过采用PEST分析法分析公司所处的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外部宏观环境,利用波特五力模型对行业环境进行分析,得出目前机会大于威胁;通过对ZS资产管理公司的组织架构、财务情况、业务体系、市场情况、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内部环境分析,得出内部优势大于劣势,企业若能够抓住机遇提升自身竞争力发展业务,可以实现快速发展的目标。同时通过SWOT分析制定ZS资产管理公司的组合竞争战略,运用QSPM矩阵进行定量分析,得出适合ZS资产管理公司的竞争战略为差异化竞争战略。确定竞争战略后,对战略制定进行细化分析,并落实保障措施,确保差异化竞争战略可以对ZS资产管理公司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助力ZS资产管理公司在不良资产行业中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发展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地方性资产管理公司的目标。
牛嵩[8](2017)在《中国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应量关系研究 ——基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与实践》文中提出近几年我国金融业规模持续增长,金融结构多元发展,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层出不穷,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迅猛发展,证券保险类金融机构大力注资实体经济,信托市场和民间资本迅速崛起,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新增人民币贷款已不能充分体现金融与经济的关系,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导向性地位正在逐步降低。最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后,主要国家认识到信息缺失和金融统计制度性缺陷是导致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为提高政策有效性和保持金融稳定,中央银行重新反思现有金融统计框架,积极拓展金融统计范围和信息数据来源。当前国际金融统计研究正在形成五个新的侧重点,即更加注重其他金融性公司的统计,更加注重信用总量和结构性数据的监测,更加注重流量数据,更加注重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数据,更加关注流动性总量。鉴于宏观审慎管理和央行货币政策执行难度的提高,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等中间目标已逐渐无法满足政策需求,危机后部分国家开始尝试采用其他指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的参考指标。“社会融资”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2010年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时任国家总理温家宝同志明确指出“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并在随后一年央行公布了我国社会融资规模的相关数据,社会融资规模开始逐步受到社会各界关注重视。国际清算银行(BIS)于2013年8月在深圳,就“危机后金融体系变化的监测与评估”议题召开了研讨会,人民银行在此次研讨会上正式介绍了社会融资规模,国际社会和与会专家高度赞扬和认可了我国社会融资规模理论的提出。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在涉及货币政策调控时首次明确提出了两个13%的目标,即“广义货币供应量预期增长13%左右,社会融资规模余额预期增长13%左右”。梳理过去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发现,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国家层面提出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的调控目标。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预期目标均降为12%。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为,社会融资规模已经被官方所认可,并开始在货币政策调控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理论界对社会融资规模能否替代货币供应量争议颇多,支持者认为社会融资规模能够完全代替货币供应量,成为新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反对者认为货币供应量作为传统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已经非常成熟,社会融资规模完全是多余的。笔者想通过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应量关系进行对比,对上述争议进行研究探讨。本文基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追溯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理论基础,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信用观点和货币观点在我国的具体实践形式。然后分别从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总量、结构和演进入手,详细阐述了社会融资规模的提出背景、概念界定、现状特点,进而引深到社会融资结构,深入探讨社会融资规模从总量到结构与货币供应量的相互作用机理。结合前文理论分析的结果,本文运用大量的数据,从实证的角度,基于VAR和向量自回归模型,采用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社会融资规模总量和结构与货币供应量关系,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在整个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过程中的作用比较。实证研究表明,货币政策操作目标能有效影响社会融资规模,社会融资规模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物价稳定,在整个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过程中的影响程度要远远大于货币供应量,能够多角度的反映实体经济融资状况,全面地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调控效果受融资结构的改变趋于弱化,但它也有着社会融资规模不可比拟的优势,现阶段还不能被社会融资规模所完全替代,社会融资规模应该作为货币供应量的良好补充,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中间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在研究方法的选取上,综合运用了比较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在关于社会融资规模理论的研究方面,较少有文章研究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弥补了这方面的欠缺和不足。其次,在对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研究不局限于二者本身,而是将二者关系扩展到整个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从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到中间目标,再到最终目标,构建了研究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在金融向经济领域传导过程中系统性的关系比较。再次,本文从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理论支撑观点出发,基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观点视角,从理论基础到现实数据进行全面深入的比较分析。最后,实证研究变量选取较为丰富,体现了数量与价格相结合的原则。目前,由于社会融资规模数据资料并不十分丰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文的客观性,关于金融创新对社会融资规模的影响方面未作详细的分析,提出的政策建议缺乏操作性和针对性。最后,鉴于文章篇幅限制,文章并未对各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关系进行区域性实证分析。与货币供应量一样,社会融资规模理论的成熟和完善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研究和检验。
何启志,张旭阳,周峰[9](2017)在《基于中美对比视角的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新常态下,影子银行风险不断累积,为探究中国影子银行发展情况以及下一步应该采取的策略,以中美两国影子银行对比为主线,基于金融市场发展演进的历史与规律,对影子银行的运作机制、运作效果、主要缺陷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别以融资为主导及以证券化为中心的中美影子银行体系都存在着诸多优缺点;在借鉴与反思的基础上,应不断完善相关市场条件,规范影子银行运作细则,并逐步引导一部分高资质影子银行向证券化方向过渡,一方面提高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的匹配程度,另一方面利用各类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的信用支持缓解债务压力。
郑嘉伟[10](2016)在《杠杆率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36年凯恩斯颠覆性的着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问世之后爆发了着名的“凯恩斯革命”。之所以称之为“革命”,是因为其提出了一套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方法和政策主张,这一理论体系为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凯恩斯革命”的基础上,各种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模型应运而生,而对可持续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研究是目前全世界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最为着迷的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与此同时,我们发现中国的经济增长并不平稳,三十多年来了经历了数次宏观经济波动。放眼全球我们发现这种高速且持续的经济增长并不普遍,多数发展中国家增长乏力。尤其是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通货膨胀率大幅上升且各经济体陷入深度衰退,“滞胀”导致诸多经济学家和各国政策制定者对政府干预政策的信心崩溃,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和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认为企图控制经济的政府注定会失败。他们希望政府的干预越少越好,央行只要专注于通货膨胀目标就足够了,实现经济增长的工作留给市场。过去几十年来诸多国家的央行秉持这样的法则,将工作主要集中在控制物价上,但没有想到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那么一国经济增长的本质和决定因素究竟是什么?哪些因素导致了宏观经济波动?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稳定是否重要?它在一国经济增长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政府是否应该救市?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世界各国经济金融发展现状,运用宏观经济分析较为前沿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力求在研究视角、数理模型与实证检验等方面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所突破。本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在研究方法中主要介绍了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的演进,应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进行数量分析的步骤方法,相对于传统计量经济模型DSGE模型具有的优点等,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本文的创新点。第二章主要对国内外学者在杠杆率宏观经济效应领域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了解这一领域研究的发展轨迹,把握其发展动态,为进一步研究杠杆率的宏观经济效应提供一个起点。第三章全面梳理了世界各国的杠杆率水平以及杠杆率过高导致的危机,同时深入分析了中国各经济部门杠杆率的历史演变与发展现状,集中研究了在中国经济步入增速放缓、结构转型升级的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总体及各部门杠杆率水平发生了哪些变化,通过与世界各国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其背后蕴藏的风险,为进一步探讨杠杆理论形成的微观机制及宏观经济效应提供基础。第四章从微观经济主体异质信念(heterogeneous belief)出发解释各经济部门积极主动加杠杆行为的动因,从动态金融视角通过资产定价的二叉树模型精确刻画杠杆率对于资产价格及宏观经济的影响,并利用以杠杆机制为基础创新的金融产品分析了杠杆变化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分析杠杆率的宏观经济效应奠定了微观基础。第五章通过构建一个四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在模型的框架下分析了杠杆率的宏观经济增长效应。本章以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和金融脆弱性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DSGE基准模型框架,同时使用中国数据对该模型进行校准、估计和评估,通过抵押物约束机制和信贷约束机制来刻画杠杆膨胀和收缩的宏观经济效应以及引发的冲击传导机制,具体分析金融体系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内在关联和彼此影响。第六章在引入金融巿场摩擦、家庭信贷约束与消费者异质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第五章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借助DSGE模型模拟了杠杆冲击对产出、物价、投资等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重点分析了杠杆率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第七章和第八章总结了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提出加强和改善我国杠杆宏观调控的对策建议,并对下一步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二、个人委托贷款为什么陷入沉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个人委托贷款为什么陷入沉寂?(论文提纲范文)
(2)持股金融机构对企业融资约束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论文框架 |
1.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3.1 研究创新 |
1.3.2 研究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企业持股金融机构相关文献综述 |
2.1.1 持股金融机构的概念 |
2.1.2 企业持股金融机构的动因分析 |
2.1.3 持股金融机构对企业影响的分析 |
2.2 企业融资约束相关文献综述 |
2.2.1 融资约束相关理论 |
2.2.2 融资约束的经济后果 |
2.2.3 融资约束的成因分析 |
2.2.4 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 文献评述 |
3 企业持股金融机构的现状分析 |
3.1 企业持股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 |
3.2 企业持股金融机构的现状 |
3.2.1 持股金融机构的上市公司产权性质分类 |
3.2.2 非上市金融机构类型分类 |
3.2.3 我国社会融资规模 |
4 持股金融机构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分析 |
4.1 融资约束的衡量 |
4.1.1 普通财务指标衡量方法 |
4.1.2 敏感性系数衡量方法 |
4.1.3 多元判别分析法 |
4.2 持股金融机构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分析 |
4.3 持有金融机构股份比例不同 |
4.4 不同性质企业持股金融机构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分析 |
5 持股金融机构对企业融资约束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5.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3 描述性统计 |
5.4 回归结果分析 |
5.4.1 变量相关性分析 |
5.4.2 hausman检验 |
5.4.3 基本回归分析 |
5.4.4 持股比例不同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 |
5.4.5 不同性质的企业持股金融机构对其融资约束的影响 |
5.4.6 持股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 |
5.5 持股金融机构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路径分析 |
5.6 稳健性检验 |
5.6.1 考虑内生性问题 |
5.6.2 重新度量融资约束 |
5.6.3 替换回归模型 |
6 结论和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企业层面 |
6.2.2 政府层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开发性金融的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开发性金融内涵 |
2.1.2 产业结构升级内涵 |
2.1.3 信贷配给 |
2.1.4 市场失灵 |
2.1.5 金融约束论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2.2.2 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 |
2.2.3 开发性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2.2.4 开发性金融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
2.2.5 文献评述 |
3 开发性金融发展历程 |
3.1 国外开发性金融发展情况与经验 |
3.1.1 国外开发性金融发展历程 |
3.1.2 国外开发性金融机构概述 |
3.1.3 国外开发性金融经营模式与经验 |
3.2 中国开发性金融发展历程 |
3.2.1 中国开发性金融的最初阶段 |
3.2.2 中国开发性金融的发展阶段 |
3.2.3 中国开发性金融区域分布 |
3.3 中国开发性金融的特征与功能 |
3.3.1 中国开发性金融的特征 |
3.3.2 中国开发性金融的功能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产业结构发展现状、特点与问题 |
4.1 中国产业结构发展历程 |
4.1.1 改革开放前——产业结构重工业化 |
4.1.2 改革开放后——产业结构合理化提升 |
4.2 中国产业结构发展特点 |
4.2.1 二三产业占比稳步提升 |
4.2.2 第三产业逐步成为吸纳就业主力 |
4.2.3 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差异较大 |
4.2.4 区域间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 |
4.3 中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1 城乡二元特征明显 |
4.3.2 产业核心竞争力缺乏 |
4.3.3 产能过剩问题凸显 |
4.3.4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薄弱 |
4.4 本章小结 |
5 开发性金融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 |
5.1 开发性金融对商业性金融的补充效应分析 |
5.1.1 商业性金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不足 |
5.1.2 开发性金融对商业性金融的补充作用 |
5.2 开发性金融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分析 |
5.2.1 资本形成机制 |
5.2.2 资金导向机制 |
5.2.3 信用催化机制 |
5.2.4 风险管理机制 |
5.3 开发性金融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数理模型 |
5.3.1 要素禀赋约束束紧模型 |
5.3.2 外部融资约束束紧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6 开发性金融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 |
6.1 开发性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6.1.1 开发性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
6.1.2 开发性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案例——“云南模式” |
6.2 开发性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6.2.1 开发性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
6.2.2 开发性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案例——“天津模式” |
6.3 开发性金融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6.3.1 开发性金融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
6.3.2 开发性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案例——“华为模式” |
6.4 本章小结 |
7 开发性金融影响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 |
7.1 指标选择 |
7.2 计量模型构建 |
7.3 开发性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检验 |
7.3.1 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
7.3.2 内生性问题 |
7.4 开发性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设施积累效应检验 |
7.5 开发性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城镇化效应检验 |
7.6 开发性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创新效应检验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的界定与特征 |
2.1 知识密集型产业分析 |
2.1.1 基于知识密集度的产业划分 |
2.1.2 基于知识密集度的产业评价 |
2.1.3 评价结果分析 |
2.2 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的理论体系构建 |
2.2.1 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的相关界定 |
2.2.2 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的理论体系构建 |
2.3 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结构升级的界定与特征 |
2.3.1 技术结构升级的界定 |
2.3.2 技术结构升级的特征 |
2.4 生物医药产业人力资本结构升级的界定与特征 |
2.4.1 人力资本结构升级的界定 |
2.4.2 人力资本结构升级的特征 |
2.5 生物医药产业融资结构升级的界定与特征 |
2.5.1 融资结构升级的界定 |
2.5.2 融资结构升级的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影响因素分析 |
3.1 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 |
3.1.1 国际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特征 |
3.1.2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特征 |
3.1.3 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战略趋势 |
3.2 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影响因素的选择 |
3.2.1 技术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 |
3.2.2 人力资本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 |
3.2.3 融资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 |
3.3 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3.3.1 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3.3.2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
3.3.3 实证结果与讨论 |
3.4 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
3.4.1 技术结构升级影响因素分析 |
3.4.2 人力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
3.4.3 融资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战略路径研究 |
4.1 技术结构升级战略路径研究 |
4.1.1 技术融合 |
4.1.2 生物医药与人工智能的跨学科合作 |
4.1.3 产业集群的技术融合 |
4.1.4 构建合作者创新网络 |
4.1.5 多样化联盟与并购 |
4.1.6 研发的监管与激励 |
4.2 人力资本结构升级战略路径研究 |
4.2.1 专业人才融合 |
4.2.2 人才流动 |
4.2.3 人才激励机制 |
4.3 融资结构升级战略路径研究 |
4.3.1 投资风险共担 |
4.3.2 联合投资 |
4.3.3 风险分散 |
4.3.4 并购促进专利权垄断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 |
5.1 数据来源与HP滤波 |
5.1.1 数据来源 |
5.1.2 HP滤波 |
5.2 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组构建 |
5.2.1 产业绩效模型 |
5.2.2 技术结构升级模型 |
5.2.3 人力资本结构升级模型 |
5.2.4 融资结构升级模型 |
5.2.5 模型组 |
5.3 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模型组求解与参数确定 |
5.3.1 模型组的线性化 |
5.3.2 贝叶斯方法 |
5.3.3 参数估计结果 |
5.4 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模型组方差分解和模拟分析 |
5.4.1 方差分解 |
5.4.2 相关分析 |
5.4.3 模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策略 |
6.1 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结构升级策略 |
6.1.1 国际化开放创新与战略联盟 |
6.1.2 产学研合作 |
6.1.3 融合创新 |
6.1.4 研发投入 |
6.1.5 知识产权运营机制 |
6.2 生物医药产业人力资本结构升级策略 |
6.2.1 人力资本结构优化 |
6.2.2 创新人才体制机制 |
6.3 生物医药产业融资结构升级策略 |
6.3.1 风险投资 |
6.3.2 购并重组 |
6.3.3 直接融资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私募股权投资对新三板挂牌企业转板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1 有无私募参股的影响 |
2.1.2 私募不同属性的影响 |
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2.1 有无私募参股的影响 |
2.2.2 私募不同属性的影响 |
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3章 我国新三板市场与私募行业发展现状 |
3.1 新三板市场的发展 |
3.1.1 新三板市场的起源与发展 |
3.1.2 新三板市场的困境 |
3.2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 |
3.2.1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 |
3.2.2 私募参与新三板市场的现状 |
第4章 理论假说与研究设计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1.1 认证假说 |
4.1.2 监督假说 |
4.1.3 研究假设 |
4.2 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 |
4.2.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4.2.2 变量定义 |
4.3 模型构建 |
4.3.1 因子分析构建经营表现综合评价指标 |
4.3.2 多元回归模型构建 |
第5章 私募对新三板公司转板影响实证分析 |
5.1 描述性分析与相关性检验 |
5.1.1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2 变量相关性检验 |
5.2 多元回归分析 |
5.2.1 有无私募参股对新三板转板公司影响 |
5.2.2 私募自身属性对新三板转板公司影响 |
5.2.3 私募投资属性对新三板转板公司影响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对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建议 |
6.2.2 对相关政府机构的建议 |
6.2.3 对于被投企业的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6)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本文的贡献与可能的不足 |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信贷资产证券化概念辨析 |
第二节 商业银行流动性概述及影响因素 |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及商业银行流动性现状 |
第一节 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现状 |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及流动性管理的问题 |
第四章 信贷资产证券化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机理 |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信贷扩张机制分析 |
第二节 信贷资产证券化提高银行流动性的机制 |
第三节 信贷资产证券化降低银行流动性的机制 |
第五章 信贷资产证券化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实证检验 |
第一节 变量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二节 数据处理与检验模型构建 |
第三节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ZS资产管理公司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战略理论及相关文献综述 |
一、竞争战略相关理论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ZS资产管理公司战略环境分析 |
第一节 ZS资产管理公司现状 |
第二节 ZS公司—外部宏观环境PEST分析 |
一、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二、经济形势分析 |
三、社会环境分析 |
四、技术分析 |
第三节 ZS公司—行业环境五力模型分析 |
一、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议价能力分析 |
二、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分析 |
三、不良资产行业新入者分析 |
四、不良资产行业替代品分析 |
五、同业竞争者分析 |
第四节 ZS资产管理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一、ZS公司组织架构分析 |
二、ZS公司财务情况分析 |
三、ZS公司业务体系分析 |
四、ZS公司市场情况分析 |
五、ZS公司人力资源分析 |
六、ZS公司目前面临的问题 |
第三章 差异化竞争战略选择与制定 |
第一节 ZS公司SWOT分析 |
一、优势分析 |
二、劣势分析 |
三、机会分析 |
四、威胁分析 |
第二节 竞争战略比较分析 |
第三节 竞争战略选择 |
第四节 差异化战略制定 |
一、深耕不良资产主业,提升资产处置能力 |
二、优化业务结构,开展差异化创新服务类业务 |
三、整合资源,强化合作 |
第四章 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实施与保障措施 |
第一节 差异化战略的实施 |
一、提升不良资产处置端能力 |
二、扩展业务范围 |
第二节 差异化战略的保障措施 |
一、完善企业治理机制 |
二、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三、建立风险导向的内部监督体系 |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 |
五、建立公司研究体系 |
第五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应量关系研究 ——基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结构 |
1.3.1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3.2 基本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理论基础 |
2.1 货币供给理论中的“新观点” |
2.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货币观点理论 |
2.2.1 货币观点:从金融机构负债方论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2.2.2 货币观点的主要缺陷 |
2.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信用观点理论 |
2.3.1 信用观点:从资产方论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2.3.2 传统信用观点的发展 |
2.4 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信用观点和货币观点的具体体现 |
第3章 社会融资规模理论的提出及内涵 |
3.1 社会融资规模产生的背景 |
3.1.1 金融体系资产方:实体经济融资方式和格局发生变化 |
3.1.2 金融体系负债方:金融市场发展对货币划分产生影响 |
3.1.3 我国社会融资规模理论提出的国际背景 |
3.2 社会融资规模概念的界定 |
3.2.1 社会融资规模的定义 |
3.2.2 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指标的构成 |
3.2.3 社会融资规模不存在统计遣漏 |
3.3 我国社会融资规模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
3.3.1 融资总量迅速扩大,有效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
3.3.2 融资结构多元发展,金融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不断提高 |
第4章 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发展及演化 |
4.1 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层次与结构 |
4.1.1 我国货币供应量发展现状 |
4.1.2 我国基础货币来源和运用结构演化 |
4.1.3 我国货币乘数变化趋势 |
4.2 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的影响 |
4.2.1 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
4.2.2 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函数的影响 |
4.2.3 完善我国货币供应量的设想 |
4.3 国际和我国货币供应量体系的实践与发展 |
4.3.1 受“新观点”影响逐渐扩大的货币供给口径 |
4.3.2 欧美日等国货币供给口径扩展的演变 |
4.3.3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进 |
第5章 社会融资结构与货币供应量影响机理分析 |
5.1 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占比变化对M_2影响 |
5.2 表内贷款与货币供应量关系 |
5.2.1 人民币贷款与货币供应量 |
5.2.2 外币贷款与货币供应量 |
5.3 表外贷款与货币供应量关系 |
5.3.1 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 |
5.3.2 我国影子银行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的机制 |
5.4 企业债券融资与货币供应量关系 |
5.4.1 企业债券融资的发展 |
5.4.2 债券融资对M_2的影响机制 |
5.5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与货币供应量 |
5.6 社会融资结构与货币供应量的实证分析 |
5.6.1 各变量的统计检验 |
5.6.2 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5.6.3 方差分解分析 |
第6章 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间关系比较分析 |
6.1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取 |
6.2 模型统计检验 |
6.2.1 相关性分析 |
6.2.2 单位根检验 |
6.2.3 协整检验 |
6.2.4 格兰杰因果检验 |
6.3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6.3.1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
6.3.2 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6.3.3 方差分解分析 |
6.4 本章小节 |
6.4.1 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的关联程度较货币供应量更高 |
6.4.2 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对经济产出的作用效果各有侧重 |
6.4.3 社会融资规模对物价的调节作用明显优于货币供应量 |
第7章 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操作目标间关系比较分析 |
7.1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取 |
7.2 模型统计检验 |
7.2.1 相关性分析 |
7.2.2 单位根检验 |
7.2.3 协整检验 |
7.2.4 格兰杰因果检验 |
7.3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7.3.1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
7.3.2 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7.3.3 方差分解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7.4.1 货币供应量相比社会融资规模对数量型政策工具更加敏感 |
7.4.2 央行传统调控手段受到限制 |
7.4.3 社会融资规模与市场化利率关联程度显着 |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结论 |
8.1.1 社会融资规模多角度反映实体经济融资状况 |
8.1.2 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金融关系更加密切 |
8.1.3 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使货币供应量调控效果减弱 |
8.1.4 社会融资规模不能完全替代货币供应量 |
8.1.5 社会融资规模是货币供应量的一个良好补充 |
8.2 政策建议 |
8.2.1 建立包括社会融资规模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体系 |
8.2.2 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
8.2.3 进一步加深银行业体制改革,提高融资效率 |
8.2.4 以社会融资规模编制助推利率市场化改革 |
8.2.5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债券市场健康发展 |
8.2.6 监管与调控相配合,提高国内监管有效性 |
8.2.7 积极参与国际金融规则与标准制定 |
8.3 展望:研究将社会融资规模纳入逆周期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框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9)基于中美对比视角的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一)美国影子银行研究 |
(二)中国影子银行研究 |
(三)中美影子银行对比研究 |
三、中美影子银行发展 |
四、中美影子银行系统运作机制比较 |
(一)美国影子银行运作机制 |
(二)中国影子银行运作机制 |
五、中美影子银行系统运作效果比较 |
(一)影子银行作为金融深化的重要载体,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更多资源配置的可能 |
(二)满足了市场对流动性的迫切需求以及海量财富寻求不断升值的愿望 |
(三)缓解商业银行风险 |
六、美国影子银行运作的主要优势与历史教训 |
(一)美国影子银行主要优势 |
(二)美国影子银行的历史教训:防微杜渐与引以为戒之处 |
七、现阶段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的主要困境与潜在突破口 |
(一)现阶段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的主要困境 |
(二)现阶段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突破口:规范运作和有序推进证券化 |
八、政策建议 |
(一)影子银行优化发展方向方面 |
(二)运作效果提升方面 |
(三)缺陷修正方面 |
(10)杠杆率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方法 |
四、结构安排 |
五、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述评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二节 对现有文献的评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杠杆率的度量及风险水平评估 |
第一节 中国经济杠杆率水平度量 |
第二节 世界各国杠杆率水平的比较分析 |
第三节 过高杠杆率引发危机的国际经验与教训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杠杆理论形成的微观机制 |
第一节 理论模型的提出 |
第二节 分级基金的杠杆机制及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杠杆率的宏观经济增长效应 |
第一节 杠杆率与经济增长经验分析 |
第二节 基本模型构建 |
第三节DSGE模型估计与实证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杠杆率的宏观经济冲击效应 |
第一节 经验事实分析 |
第二节 开放经济的DSGE模型构建 |
第三节 杠杆率宏观经济冲击效应模拟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提高杠杆调控能力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强金融监管控制金融部门杠杆 |
第二节 调控政府部门杠杆化解地方政府风险 |
第三节 依靠产业升级积极推动企业部门去杠杆 |
第四节 稳定经济增长预期调控居民部门杠杆 |
第五节 建立杠杆风险预警机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个人委托贷款为什么陷入沉寂?(论文参考文献)
- [1]产融结合、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 ——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的经验证据[D]. 武雪婷. 阜阳师范大学, 2021
- [2]持股金融机构对企业融资约束影响的实证研究[D]. 陈文艺.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基于开发性金融的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 包许航.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生物医药产业要素结构升级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D]. 刘述强.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4)
- [5]私募股权投资对新三板挂牌企业转板影响研究[D]. 柴鸿俊.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6]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研究[D]. 咸海昕. 南京大学, 2020(02)
- [7]ZS资产管理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郑菲菲.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8]中国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应量关系研究 ——基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与实践[D]. 牛嵩. 辽宁大学, 2017(06)
- [9]基于中美对比视角的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研究[J]. 何启志,张旭阳,周峰. 财贸研究, 2017(03)
- [10]杠杆率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 郑嘉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