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稀阿婆“玩”竹编(论文文献综述)
张桔[1](2019)在《大理白族绕三灵仪式中的老年人情感互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人类学视角出发,试图在情感互动的理论框架下,探讨大理白族绕三灵仪式中,以白族老年参与者为主的社会交往及情感互动关系,以期达成以下研究目的:首先,以人的情感为出发点,在仪式背景下,研究参与者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进行情感交流,以及情感互动之后如何把个人情感转化为集体情感。其次,对情感在白族家庭生活、仪式空间、日常交往中呈现出来的不同状态“抑制—酝酿—释放一回归”进行分析,研究情感如何与文化保持一致性,体现出特有的文化特征。最后,本文尝试将情感作为文化研究中的一个观察视角与维度,来研究人的情感如何与所处文化产生互动,并提出相关的理论思考。基于以上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对白族家庭关系中的情感结构进行分析,阐述家庭关系和个人情感生活受到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形成了一个以社会生产和劳动为主的“人情”世界,家庭成员之间遵循相互协调的利益原则,情感关系呈现出“规范化”和“理性化”的特点,个人情感则被弱化和边缘化。具体体现为,家庭成员情感关系中的克制与缺乏亲密感,公共空间中的性别疏远与对亲密关系的回避,以及婚恋关系中的羞耻观等情感特征。第二,研究仪式过程中个人情感和集体情感之间的相互转化和互动关系。具体分析了参与者带着仪式规定的态度和情感,在神圣空间中建立起与神灵的沟通,通过一系列符合仪式的身份、动作、语言和态度表现出对神圣空间的崇敬之情,并随着仪式空间的转化,实现从世俗到神圣的跨越。第三,分析集体情感如何在仪式空间中进行文化实践和运作。通过仪式中的语言、色彩、舞蹈、对歌等这一类包含集体意识和观念的象征符号和行为,实现个人情感与集体情感的交融和互动,呈现出集体情感普遍化的特征,并在周期性的反复中不断被强化。形成了一个由个人、集体和仪式共同构建的具有稳定结构的情感系统。第四,研究仪式参与者回归到日常空间中的交往方式和情感特征。阐释了日常交往中仪式参与者之间不同的情感互动形式。得出结论,日常交往中的情感关系一方面是仪式情感的延续,一方面仍然受到文化惯性与逻辑的影响。因此,情感不仅仅只是一种瞬息万变的心理现象,也是一种随时与外界保持“对话、沟通、互动”的文化现象。情感作为一种值得尝试的研究视角,通过其丰富的情感“语言”,在周期性的聚合中,实现个人情感到集体情感的归属,使个体成员对集体成员这一文化身份达成共识与认同,从而增进了集体的团结和文化整合。因此,只有将人的情感置于文化体系中去观察与研究,才能更加透彻地理解人类自身。
叶晓芬[2](2017)在《《旧五代史》词汇研究》文中提出就隋唐五代这一块的史书语言展开研究,目前国内还是较为薄弱的,因此,本论文选取《田五代史》为研究对象,并辅助以《新五代史》,采用共时描写与历时比较的方法对《旧五代史》的词汇首次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究。通过系统的阅读及梳理,得出如下一些结论:第一,《旧五代史》与《新五代史》为记载五代历史的两部正统史书,二书描写史事大体相同,但在人物列传的取舍、细节的描写等诸多方面仍存在着显着的差异,尤其是在语言风格方面更是如此。本文通过细致深入的阅读和比较,从而发现《旧五代史》所载口语通用词明显多于《新五代史》。在第二章“口语词”章节中,我们将口语通用词分为三大块进行较为详实的描写,分别是:名词型、动词型及形容词型。其中名词型的口语词是非常丰富的,具体来说又涵盖了这样一些内容:构词语素为“儿”型、“夫”型”、“头”型、“蕃”型,词头为“阿”型,词尾为“家”型与“子”型。再就是亲属称谓、一般称谓、职业称谓以及时间名词等。第二,在研究中本文还采用二史对同一人物的描写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细致的比较可看到《新五代史》更多的是选用较为偏僻的古语词,而《旧五代史》用词则相对通俗易懂,但在具体的双音节词对中,却又有些细微的差异。譬如《旧五代史》用到“落拓”、”色黔”、“徇地”等这样一些晦涩之词,而《新五代史》与之相对的则是“落魄”、“色黑”、“略地”。故我们不能单一的认为《旧五代史》的通俗词就是一俗到底,在具体的比较中还得注意细微的差异。另外,通过双音词的对比,我们发现很多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譬如:“辞避”、“徇地”、“略地”、“遁还”、“奔归”、“翌日”等。第三,在单音词释义一章中,我们主要是基于“是否释义正确、义项齐全、例证恰当、收词完备”这四个方面来加以讨论。对照几部大型工具书的同时,整理出相当多的具有特色的单音节词。它们或是词典漏收、或是书证滞后,另有部分不乏存在着异体字或是通假字等多种情况。譬如“斵、桉、侄、欸、尅”等。另外,“来”字的用法亦很有特色,可以组成“向来”、“比来”、“素来”等不同的词。我们认为“向来”一词是“向”与“来”先分别经过了语法化,然后再固定成词。第四,《旧五代史》尽管作为正统史书,但却不乏生动的口语,表现在句法上亦是如此,尤以“来”字作为时体助词的出现为特色。再者,量词的使用亦非常频繁。譬如“联”同数词“五百”搭配,则是借助了修辞上的借代手法来直接充当句子的成分。“贯”由穿钱的绳索引申为量词,亦属转喻的用法。它们在现代汉语中或是继续使用,或是已经消亡。第五,通过对频率类词的考察,我们认为部分频率词在现代汉语中仍广为使用是与它们的核心义密不可分的。在“攻打类”这一组语义场中,有这样一些词汇:“攻”、“破”、“击”、“取”、“拔”及“略”。以“攻”为例,它不仅可出现于“围而攻之”的句式中,而且也可组成“攻击、攻下、攻围、攻击、攻逼、攻迫、攻定”等。可以说,动结式的发展加速了词汇的双音化。此外,通过对“频率”类、“攻打”类及“逃跑”类词汇的历时分析,我们还进一步印证了《旧五代史》反映的口语程度明显要高于《新五代史》,但也不乏在《新五代史》中出现部分口语成分的词语。第六,对《旧五代史》与《新五代史》新词新义的比较,我们可看出《大词典》失收《旧五代史》的词语是相当多的,所占的比例也最高。《大词典》首证为《旧五代史》或同于、晚于《旧五代史》等不同情况的词语亦有一定的数量。与此同时,《新五代史》的新词新义数量就远远少于《旧五代史》,但仍存在着《大词典》缺乏书证或是书证滞后等多种情况。从二史新词新义在数量上的悬殊,我们可总结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有外部因素,而且也有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是宋初的文学风气使然;内部因素主要是词汇的双音化。而词汇的双音化又与音变构词的消亡、双音叠韵词的产生及动结式的发展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第七,在这一时期伴随着各种社会现象的出现,多种多样的词汇孕育而生。譬如与科举考试相关的词汇便有“文解”、“取解”、“拔解”等;公文用语有“注官”、“磨勘”、“考限”等;与经济生活相关的词汇有“货泉”、“帑廪”、“省耗”等;与建筑相关的词汇有“别业”、“苫庐”、“闉闳”等;动植物有“虮虱”、“猬毛”、“葵藿”、“葭芦”等;日常器用有“縿”、“茵幕”、“缣缃”等;反映祭祀与丧葬的词汇如“朝飨”、“郊禋”、“麤缞”等。第八,在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亦是非常密切的,佛教继续影响中原文化。各种与佛教相关的词汇也在不同的场合继续使用。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军事战争的影响,相继出现大大小小的职官名称,而这些职官名称无疑反映了五代时期社会的主流便是尚武。在具体的论述中,我们主要是从类词缀的使用以及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五代的职官名称进行了分门别类的阐述。
黄月芳[3](2015)在《《鹤唳集》点注》文中研究表明郑献甫是清代广西文坛大家,着述甚多。本论文以郑氏诗集《鹤唳集》为研究对象,将该集诗作全部予以标点注释,并在《前言》中作初步研究。“鹤唳”一词,取自“风声鹤唳”典故,形容战乱、惊慌与动荡。《鹤唳集》作品创作于清咸丰五年(1855)至咸丰十年(1860)间,这一时期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天平天国席卷中国的年代,郑献甫在《鹤唳集》中用诗歌记载了着这一路的风云。这些诗篇不仅记载了作者在战乱中几次逃难、反复奔波于两广各地、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生活,而且如实地描写了百姓的苦难生活以及社会的凋敝状况,包括太平天国革命、两广会党起义、侵华西方强盗的横行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反映。同时,作者数年经历所见所闻的各地民风民情、山川景物、古迹名胜,在他的诗中也有不少留影。另一方面,《鹤唳集》的不少作品还宣扬了作者的文学主张,例如,郑献甫主张文法自然绝去修饰,诗文要写真意述真情,要学会变通学古以变古,禁忌沿袭守旧,于创新中保持文章的活力,等等。《鹤唳集》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它还是全面研究郑献甫不可或缺的第一手材料。
郭瑾[4](2015)在《方岳诗集笺注》文中研究说明方岳是南宋後期的着名诗人,也是江湖诗派的重要代表诗人之一。《四库提要》中提到方岳诗名“可与刘克庄相为伯仲”。但纵观过去对方岳及其诗作的研究却十分稀少,与方岳及其作品直接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及着作仅十几篇之余。在文献研究方面,秦效成校注的《秋崖诗词校注》(简称秦注)是现行唯一关於方岳诗的注释研究。书中所注显明精简,但其注却存在不少缺漏与讹误之处。且秦注“把重点置於注清涉及各诗词的背景、人物、山川、乡风、民俗等等和作品的命意上”,即偏重于地方文化的内容。遂此注有特色却并非一般学术意义上的注释。因此,可以说在文献学术研究方面,并没有很好的注释底本可供读者、研究者选用。本文以方岳诗笺注为主,在充分吸收前人经验成果的基础上兼及诗人交游情况、年谱、史实典源考证等,极力做到扎实精练,订讹补缺,能言人所未能言,旨在为以後进一步研究方岳及其作品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论文主要有四个部分:前言、凡例、笺注、附录。前言部分,简要介绍了方岳的生平及其思想、方岳的诗作及其特色。因已有硕士论文对此部分作了详细的研究,所以笔者希望通过简要精炼的文字,使读者对方岳诗有一个整体上的感知。凡例部分,着重说明了本笺注集所用的底本、笺注的体例等,是本笺注集的提纲挈领。笺注部分,即论文的主体部分。笔者在此部分下功夫重点解决秦注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规范注释体例,对诗中所涉及的人物、地名、史实、风俗、本事、名物等均作补充加以笺释,并对所涉及典故考证典源出处,真正做到文献学术意义上的注释研究。另一方面,在保留前人注本精华的基础上,对秦注已作注释都仔细研究考证,订正讹误。附录部分,对秦注中出现的讹误整理成勘误表,方便读者及研究者参看查阅。
包嫒迪[5](2013)在《清代浙东婚床研究》文中提出家具属于传统八作中的小木作,是建筑室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床,又是家具中体型最大,结构最复杂的一类。浙东民间流传“一生做人,半世在床”之谚,对眠床的制作相当考究。同时,浙东婚俗讲究奢华铺张,女方家庭负责制作红妆家具器皿为嫁妆,男方则要准备一张婚床,象征传宗接代。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即为浙东地区清代民间婚床,尤其是其中的拔步床。拔步床是在架子床前再加一进或几进小廊,形成的组合家具。主要用到的装饰手法有朱金漆木雕,泥金彩塑,嵌撒螺钿,嵌骨木等工艺,具有浓烈的民间地域色彩。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大致有四:一是基本厘清浙东及周边地区(福建、江西、徽州)清代民间床具的样式和特点,属于类型学研究;二是研究浙东各类婚床的制作工艺,主要涉及木工、雕工、油漆工三类匠人;三是通过对典型案例LB028号婚床的实验室工作,深入讨论清中期临海地区朱金髹漆饰工艺的做法,以及该床之后几百年可能进行过的部件更新和修缮;四是论述拔步床起源、演变的历史,还原其室内布置。针对此目的,论文采用了文献梳理、田野调研与实验室工作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文献阅读涵盖浙东及周边地域县志、府志,相关传统手工艺的古文献以及床具发展历史的考古资料。田野调研分两次,一次是重点调研临海县台州府城民俗博物馆的100张婚床,另一次是广泛走访南方各地搜集清代床具的民间博物馆,记录约400张,为总结各地方器型做准备。实验室工作主要采用剖面显微分析、颜料偏光分析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技术,样品采集于两次调研中完成。目前学界对民间漆木家具的研究还比较欠缺,运用实验室分析手段对家具装饰工艺进行科学讨论在国内尚未起步。希望本论文以浙东婚床为个案的研究成果及方法能为同类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袁晓莉[6](2013)在《生存与创物 ——黎族造物研究》文中提出海南长期孤悬海外,深入山地的黎族在晚近依然保持和遗留着原初的生存状态,吃、穿、住、行、用等的造物生产中,都集中凸显了人类为了生存求索与行为动机的原型特质。黎族人在自然与生命、生存与创物之间以动态的平衡来协调生命本质与精神诉求,主动的、本能的与外在条件相互适应而又不自觉的形成了人类早期共有的造物设计特征,这是本文研究的焦点。以此,从黎族的个案来揭示人类造物设计的源溯、装饰的本质、造物与人类生存及其文化的关系,以及人类早期的物质文化活动与运行机制。此外,本文在分析黎族群体意识下形而上的造物思维与原始宗教投射后,进而对生产、生活工具的创生与技术实现作以专门研究,并对具有特质的物质设计探寻以艺术与精神的创造真谛,以及阐释了黎族造物的原始性文化相遇外来冲击所作出的转折等。从中总结出黎族造物在人类生存与创物的本能需求下,具有自发性造物与性别分工,功能至上与一器多用,“元造型”及其优化适用,实用、宗教与审美的交织,约定俗成而未成规范,造物择材的因地制宜,以及工具的初创与智慧的发挥等众多造物特征,这实则也是人类早期造物活动所经历的普遍规律。
竹林[7](2012)在《魂之歌(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不要问我从哪里来也许是难以理喻的荒诞,也许是穿越亿万年生命密码的残存,刘强在梦幻中看到的景象如此不可思议:大山像一群巨人,以隐秘的语言互相说话;星星在天空分娩,生下绚丽夺目的绿宝石;月光像屋顶,覆盖于一片峡谷之上;而狼,成群结队地在荒原里奔跑、撕咬,抓挠着彼此的皮毛,咀嚼着同类的血肉、骨头,眼珠像绿色的水晶球在地上滚动,那些血腥的嘴
张同标[8](2012)在《论古印度佛像影响中国的三次浪潮》文中认为本论文《论古印度佛像影响中国的三次浪潮》,旨在研究中印两国佛教美术传播中的三次浪潮及其具体表县。这三次浪潮,形成于古印度造像高峰时期的贵霜时期、笈多时期、波罗时期,分别对应中国的汉魏西晋、东晋至唐初、唐后期至北宋。第一次浪潮,古印度的佛教美术沿中国西南的滇缅古道传入中国,在长江沿线形成了中国最初期的佛像热潮。第二次形成于笈多时期,古印度的文化艺术达到空前发达的阶段,借助于笈多王朝的强大势力,古印度的佛教美术先从丝绸之路后经南方海路大规模传入中国,在中国掀起了造寺造像念经颂佛的热潮。第三次浪潮是波罗时期,大致与中国的晚唐五代北宋对应。古印度的佛教发展为密教,密教造像与印度教趋同。密宗教义与造遗像的前后两个阶段,先后分别传入京洛地区和中国西藏地区。古印度的佛教消失于公元13世纪初期,此后的中国佛教造像不再受古印度的影响。古印度的佛教造像,在古印度还受到印度教神像的许多影响,在传入中国的途中还受到中亚和东南亚宗教信仰的某些影响,加之中国僧众对古印度造像的误读和改造,因而,中国佛教造像受古印度的影响通常呈现出复杂的形貌。比较古印度佛教造像影响中国的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的佛像与佛理脱节,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影响较小。第三次流潮的外来因素明显,师仿明显多于创造,甚至有照搬照抄的做法。相对而言,影响最大的笈多艺术,不仅促成了中国佛像的巅峰时期,而且还使得佛像与佛理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佛像接受古印度的影响,既有造像式样的引进和改造,也有依据文本的全新创造。所谓“影响”,主要指师仿与新创两个方面,新创是在师仿基础上的进步发展。从造像仪轨、造像题材、艺术风格三个方面来看,中国接受得最多是造像仪轨,差异最大的是艺术风格。前者可视为中国僧众对古印度佛教的向往渴慕之情,后者可以视为中国文艺传统对外来文化的改造。引进的同时也在改造,引进和创造总是同时并存的。在古印度佛像处于高峰状态时,中国佛像的外来特色相对明显;反之,中国佛像的艺术风格更多地趋同于中国文化艺术传统。
覃琮[9](2011)在《“标志性文化”生成的民族志 ——以滨阳的舞炮龙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信仰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和意识形式,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民间信仰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传统,植根并融入于乡土社会之中,主导着大多数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并与上层建筑和象征体系的构造形成微妙的冲突和互补关系。针对这一现象,大量学者从文化与权力、国家与社会、精英与民间、乡土社会的整合和秩序、象征资本、社会记忆等角度对民间信仰加以解读,探讨了民间信仰与现代化的关系、信仰领域的国家与社会、民间信仰与乡土社会的互构等方面内容。其中,民间信仰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动态关系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但既往的研究都是在“国家/社会”二元对立的分析框架下进行,忽略了中国所独具的权威主义国家与“分裂”的行政体系的制度背景,将地方政府(基层政府)排除在权力关系的探讨之中,从而也就忽视了微观层面上信仰空间生成的经验性社会过程及其机制。也因此,在我看来,当代民间信仰之复兴和空间再造问题并没有获得一个清昕的认识。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本文以广西中南部的滨阳为个案,以当地的一项民俗活动舞炮龙作为研究对象,以“舞炮龙如何生成为地方标志性文化”作为研究的问题起点,从四个方面考察“民间信仰之复兴与空间再造”的详尽历程:舞炮龙在滨阳传统民间民俗文化中的地位;舞炮龙和炮龙节的“国家化”历程;炮龙文化的生产及其背后体现出来的文化—政治实践逻辑;“炮龙老庙”的重建与地方社会进行的的互构。通过这个过程的考察和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基本结论:滨阳人力推舞炮龙作为其对外展示的文化标识,是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空间语境下的一种地方意识的表达,是基于滨阳特殊的历史和现实从而达成的群体共识。炮龙文化的生产,是文化权力格局的象征符号,是不同目的的不同群体在同一个时空环境中对同一个文化想象的协商和建构的结果。重建老庙不仅使“地方性知识”获得复活与再造,也实现了与炮龙文化的连接,为炮龙文化生产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由此,舞炮龙生成标志性文化过程,表现为一种“文化实践”的过程,既是“传统的再造”,也有“传统的发明”,是基于滨阳特定的“地景”下勾连其历史和现实的加工过的一套最后为官方和地方权势共同使用的具有独特地域性的文化,实际上是中华龙文化在滨阳的地方化叙事过程。这一信仰过程的再造,不仅与权力和社会秩序等问题相缠绕,是一种“权力关系的建构”,同时也是一次重建地方崇拜和重塑地方形象的努力。可以说,舞炮龙被形塑为地方标志性文化这一个案显示了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语境下“民俗复兴”与“信仰空间再造”的完整过程。以小见大,我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够为更好地理解“民间信仰之复兴和空间再造”这一普遍现象具有启发意义。从理论意义上讲,本研究所表明的国家、地方政府、地方精英、大众传媒和群众“共谋”合力塑造舞炮龙文化内涵,特别是重建炮龙老庙的故事提醒我们:民间信仰空间是一个充满谋略和手段、斗争与合作、可以被建构起来的空间,这一空间是民族国家、基层政府与民众相互之间较量、协商和妥协的动态“局势”的结果,它不是稳定和刚性的,而是变化和不断转型的。从实践意义上讲,滨阳的个案表明,尽管“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已成为当代的主流话语,但地方政府或者是至少部分官员在对待民间信仰恢复和重建的问题上仍然有意与民众保持距离,并不会一味迁就民众。
宁英娟[10](2011)在《汉语方言义项及其变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描述了汉语方言义项表的整个建立过程,其中重点讨论了义项及其变体的概念、作用和意义:义项是所有方言词义及普通话词义的最小公倍数,它的表示形式是最准确、最通用、最精简的普通话词或短语,义项变体是同一个义项的标准以外的表述方式;义项变体在义项表的去重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义项及其变体对于多方言调查及多方言词汇数据库的建立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也对义项分类的标准、方法和层级划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义类的划分以人类普遍认知为标准;义类的划分采用“归纳——演绎——归纳”的方法;义类的划分层级为三级,以便于电脑编码和查询。最后制作完成的汉语方言义项表达到了预期目标,即:义项的完备性和选择性;义类结构的严密性和模糊性;整体的稳定性和开放性。本文建立的汉语方言义项表为进一步建立多方言词项与义项对应表,进而绘制方言地图,最终完成统一、完备的多方言词汇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二、古稀阿婆“玩”竹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稀阿婆“玩”竹编(论文提纲范文)
(1)大理白族绕三灵仪式中的老年人情感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
(一) 选题目的 |
(二) 选题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一) 田野工作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理论框架 |
(四) 创新之处 |
四、研究综述 |
(一) 人类学发展脉络中情感的自我表述 |
(二) 人类学研究中的情感维度 |
(三) 人类学仪式中的情感表达 |
(四)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一章 绕三灵背景引介 |
一、“绕三灵”称谓的不同释义与辨析 |
二、田野中的绕三灵概况 |
(一) 田野中的绕三灵:民间神话 |
(二) 田野中的困惑:佛都辨析 |
三、绕三灵中本主的世俗化 |
(一) 绕三灵中的本主印象 |
(二) 绕三灵中世俗化的本主 |
第二章 情感的抑制:白族家庭关系中的情感互动 |
一、白族婚姻家庭中的情感特征 |
(一) 农业社会中的情感特征 |
(二) 婚姻家庭中的情感规范 |
二、白族家庭关系中的情感表达 |
(一) 家庭关系中的情感表达 |
(二) 公共空间中的情感表达 |
(三) 白族文化中的两性观念 |
第三章 情感的酝酿:绕三灵时空中的情感结构与特征 |
一、绕三灵仪式的时空结构 |
(一) 神圣空间:仪式情感的酝酿 |
(二) 神都朝拜:仪式情感的渲染 |
(三) 仙都集会:仪式情感的高涨 |
(四) 行宫接风:仪式情感的落幕 |
二、绕三灵仪式的时空结构与隐喻 |
(一) 仪式关系与象征符号 |
(二) 仪式时空结构的隐喻 |
三、绕三灵仪式中的情感结构 |
(一) 社会交往的仪式目的 |
(二) 集体狂欢的仪式态度 |
第四章 情感的释放:绕三灵仪式中的情感互动 |
一、色彩互动:情感表达的另一种符号 |
(一) 服饰色彩中的情感表达 |
(二) 仪式中色彩的象征与情感 |
二、行为互动:仪式舞蹈中集体情感的释放 |
(一) 仪式舞蹈的象征性 |
(二) 舞蹈动作与情感表达 |
三、情歌互动:唱调子中集体情感与个人情感的交叠 |
(一) 文献中的白族民歌 |
(二) 田野中的白族调子 |
(三) 唱调子中的集体情感 |
第五章 情感的回归:日常交往中情感互动的个案研究 |
一、日常交往中的情感互动 |
(一) 随机互动 |
(二) 偶然交往 |
(三) 惯性互动 |
(四) 情感延续 |
二、日常交往中情感互动的特征 |
结语 |
一、情感互动是绕三灵仪式中主要的文化特征 |
(一) 白族老年人“不老”的文化身份 |
(二) 提供了可供情感互动的文化空间 |
(三) 绕三灵仪式中情感互动的文化特征 |
二、绕三灵仪式空间中情感互动的文化意义 |
(一) 绕三灵仪式空间中不同的情感状态 |
(二) “情感”成为联结仪式内外的重要文化因素 |
附录一 白语对照词汇 |
附录二 田野图片资料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旧五代史》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旧五代史》简介 |
1.1.1 《旧五代史》的成书背景 |
1.1.2 作者的生平 |
1.1.3 “五代十国”社会概貌 |
1.2 《旧五代史》的体例、价值及研究情况 |
1.2.1 《旧五代史》的体例 |
1.2.2 《旧五代史》的价值 |
1.2.3 《旧五代史》的研究概况 |
1.3 《旧五代史》词语研究的意义、方法及目标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目标 |
第二章 《旧五代史》中的口语词 |
2.1 名词性 |
2.1.1 有标类 |
2.1.2 无标类 |
2.1.3 其他 |
2.2 动词性 |
2.3 形容词性 |
第三章 《旧五代史》单音词研究 |
3.1 《旧五代史》单音词概况 |
3.2 《旧五代史》单音词释义 |
3.3 《旧五代史》的“来” |
3.3.1 “来”字的用法 |
3.3.2 “向来”的历时演变 |
3.4 《旧五代史》的量词 |
第四章 《旧五代史》语义场研究 |
4.1 频率类的语义场词汇研究 |
4.1.1 共时情况描写 |
4.1.2 历时情况考察 |
4.2 攻打类的语义场词汇研究 |
4.2.1 共时描写情况描写 |
4.2.2 历时情况考察 |
4.3 逃亡类的语义场词汇研究 |
4.3.1 共时情况描写 |
4.3.2 历时情况考察 |
第五章 《旧五代史》与《新五代史》的新词新义及雅俗差异 |
5.1 《旧五代史》复音词概貌 |
5.1.1 复音词的判定 |
5.1.2 《旧五代史》复音词概述 |
5.2 《旧五代史》的新词新义 |
5.2.1 只有一个义项的新词 |
5.2.2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的词 |
5.3 《新五代史》的新词新义 |
5.3.1 只有一个义项的新词 |
5.3.2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的词 |
5.4 新词新义出现的原因探析 |
5.5 《旧五代史》与《新五代史》的雅与俗 |
第六章 《旧五代史》词汇反映的社会文化 |
6.1 社会生活与思想文化 |
6.1.1 五代的节日与习俗 |
6.1.2 五代的科举考试 |
6.1.3 五代的公文用语 |
6.1.4 五代的经济社会 |
6.1.5 五代的建筑风貌 |
6.1.6 五代的动植物 |
6.1.7 五代的日常器用 |
6.1.8 五代的祭祀与丧葬 |
6.1.9 五代的宗教信仰 |
6.2 职官文化 |
6.2.1 《旧五代史》的职官结构 |
6.2.2 《旧五代史》的职官语义 |
第七章 结语 |
7.1 本文的基本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3)《鹤唳集》点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一章 郑献甫生平交游与着述 |
第一节 郑献甫的生平 |
第二节 郑献甫的交游 |
第三节 郑献甫的着述 |
第二章 《鹤唳集》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战乱社会的缩影 |
第二节 个人颠沛流离生活简史 |
第三节 山水景物与民风土俗的记载 |
第三章 《鹤唳集》的价值 |
第一节 翔实的史料价值 |
第二节 作者文学主张的展示 |
一、诗当有格,缘情言志 |
二、学古以变古,文章忌死句 |
三、诗抒心灵,意主性情 |
结语 |
《鹤唳集》点注 |
鹤唳集一(乙卯至丙辰) |
罪言六首 |
姚吉甫刺史自贵阳惠书时奉讳云南返葬山西 |
乙卯春初遣兴(四首) |
春雨不出门偶作 |
夜气 |
郊行(二首) |
乙卯马日至州城 |
春夕不寐偶成(二首) |
春日乡里纷然人情皇惑戏占 |
薄暖(三首) |
人日偶成 |
入郭 |
即景 |
闲遣四首时五十五初度矣 |
小窗听雨排闷偶成(二首) |
春望 |
绝句二首 |
春分 |
夜雨 |
社日看耕(二首) |
春晓 |
春日漫兴(四首) |
石氏兄弟脱贼歌 |
避贼闲遣 |
盗去归家(二首) |
避盗历数村戏作 |
连日行路偶占(二首) |
哭榕儿(二首) |
清明上冡 |
书感 |
闻布谷 |
闲居遣兴 |
村人共辟岩居藏身时值褉日相与探胜(二首) |
感怀四首 |
病疟戏作 |
送春三首 |
故乡以人代牛耕感赋 |
盗警(二首) |
太息 |
郊原即目(二首) |
赴桂林取道雒容途中作(四首) |
舟入理定峡偶作(三首) |
江行题野人村居 |
长夏苦热即事偶作(二首) |
闲遣(二首) |
新秋书怀(二首) |
秋思在秀峰书院作八首 |
乙卯八月十七日闻浔州府失守感赋(四首) |
乙卯冬初讲院独坐偶成(六首) |
十月初六夜大雨似四月蒸溽偶占一律志之 |
放歌(四首) |
消息(四首) |
寓居无事苦雨有怀率成二首 |
望乡 |
寒雨排闷(二首) |
写意(四首) |
夜凉被酒偶作(二首) |
送朱伯韩同年观察入都(二首) |
桂林补兴 |
秋柳(四首) |
书《随清娱墓志》后 |
题《灵泉观日图》 |
定粤寺中大镬歌 |
《醉钟馗图》 |
寄白河令李秋航代柬 |
书《咏芳集》后有序 |
题便面沈畹兰小照为方伯胡恕堂同年作(六首) |
书扇送刘莪圃返里时以旧任累将赴晋 |
题姚理堂学博小照即以志别 |
五古一首 |
夜寒不寐枕上偶成(二首) |
丙辰春感 |
夜雨 |
人日得方伯胡恕堂同年书 |
春望 |
上元口号 |
写意(二首) |
有感偶书(四首) |
即景 |
春意 |
正月二十三日大寒不能入城旋且归里 |
早发途中即景 |
郊行马上得句 |
春游入郭(二首) |
春兴漫成四首 |
二月二日 |
闲居 |
晓起 |
黄昏 |
忆昔 |
鹤唳集二(丙辰至丁巳) |
丙辰三月十九日江行至永福,被盗劫舟并舟将去 |
题莫梧庄《冬岭观梅图》 |
题劳介子《蕉鹿图》帐额 |
白莲四首为胡恕堂方伯赋 |
丙辰夏苦雨三四旬未止排闷偶成(四首) |
题田珥云慈帷遗卷(二首) |
论诗十六绝句(十六首) |
酬周小农明府见赠二律(二首) |
城东晚眺.占 |
寿廖萃堂九秩(四首) |
用韵答罗芸阁学博 |
夜坐 |
十月二十五日撷芳园赏菊呈胡恕堂方伯(二首) |
冬至将谋返里述意四首示李秋航(四首) |
岁暮杂感示李秋航(八首) |
腊日偶吟(四首) |
岁除无事偶成(八首) |
独秀山下读书岩访颜光禄遗址 |
除夕醉吟 |
守岁讲院作 |
丁巳元旦 |
人日得句寄秋航 |
命桂儿上学作此示意(二首) |
春游闲遣(四首) |
春雨 |
春夜 |
辑书案.占八首 |
题方伯胡恕堂同年《三生图》 |
丁巳正月二十日自桂林赴宜州道出永宁杂述(六首) |
宿山店 |
舆中得句(四首) |
道上偶占 |
野店初见桃花 |
至永宁游百寿岩题壁(四首) |
寓城中门人陈竹溪书室谈柳州告警恐宜州道梗怅然作退归之计 |
归途写意 |
野店即景 |
惊闻柳州失守,时二月之二十八日也(四首) |
三月二日出桂林途次作(二首) |
三月初九日命家丁回里,而自与家.居平乐 |
过阳朔吊曹邺故宅 |
清明日忆家(二首) |
平乐城中金砂庵后有金砂井或以为李义山诗所云“绳烂金砂井”即此地也书一绝 |
平乐感兴 |
赠荔浦令王悔余明府(二首) |
三月二十四日与李秋航同至封川作寓公(二首) |
封川令张棨堂出其尊人东崖先生《探春图》属题 |
又题《听涛图》(三首) |
又题《望岳图》(二首) |
题田生珥云为周郎释香作独秀峰图 |
夏五寓封川午日偶书(二首) |
封州杂咏(四首) |
送李秋航回帆梧州(二首) |
余欲奔黄州而秋航欲回衡州书来言别作此送之(二首) |
封州闻警移居僻乡(二首) |
小舆行荒山中得句(二首) |
闰夏由封川赴广州得四绝 |
鹄奔亭夜泊 |
峡山寺 |
羊城闲居感怀八首 |
仁化令吴慎甫同年闻予东下,以舟西迎,不知已到羊城两阅月矣,欣然命驾至韶阳,道上偶占(三首) |
江路近海风色颇凉偶得句(二首) |
水角至山峡书所见 |
亭午小泊鱼步 |
过清远时连州有警 |
清远峡 |
出峡 |
由韶阳舍舟而舆至仁化 |
仁化杂咏(四首) |
秋七月游丹霞山题壁 |
丹霞禅林吊澹归和尚即明末金道隐先生也(二首) |
夜宿丹霞山中客堂(四首) |
归途游锦石岩复作长句 |
赠吴慎甫同年(六首) |
丁巳八月在羊城闻梧州于十一日失守感赋(四首) |
侨居羊城,稀得乡报,闻彭星舫观察摄方伯篆即乞病,赋此寄怀,即以代柬 |
闻李秋航陷贼中许久不得消息 |
美人风筝四首 |
范蠡 |
王猛 |
鹤唳集三(丁巳至戊午) |
羊城小住,蕃舶大集,拟即携家去之 |
丁巳十月十四日夷人入城,十六日携家出城纪事一首 |
感事四首 |
到羊城时不谒一客,别羊城亦不诣一客,有问者,以此答之 |
晓过清远县 |
浈江舟次杂感(四首) |
过英德吊东坡 |
浈江旅夜偶成 |
舟次即景(二首) |
至韶州感赋(二首) |
历记游踪慨然有作(四首) |
小住韶阳戏书(三首) |
登九成台作 |
小饮后醉书(四首) |
偶书韶州寓壁(二首) |
书寄翁源令李少白书后(三首) |
避寇以来新知旧识相累不少,人眼自青,我头奈白,所报直不必言,书此志感,且以志惭(二首) |
罪言一首 |
自韶州赴仁化作(三首) |
至仁化,同年吴慎甫大令处之署中,留之度岁(二首) |
仁化署中守岁戏作 |
旅怀(四首) |
戊午元旦仁化署中作(四首) |
仁化署中闲居(二首) |
三月就顺德之聘,重泛珠江至羊城有作(二首) |
三月十六日赴顺德途次作(二首) |
顺德小住借观旧志(二首) |
戏作《幻幻书生歌》寄李秋航 |
闻李秋航将披发入山自称李空如作此寄之并送之(八首) |
将别顺德偶占 |
望海歌 |
重住羊城数日偶书(四首) |
羊城怀古五首 |
客感偶成(四首) |
戏书一首 |
杂书所触(三首) |
自珠江返棹入浈江回望羊城有作(二首) |
重过英州感赋 |
寨将夫人庙吊银城虞氏女 |
枕上 |
江干晓望(三首) |
随清娱 |
王朝云 |
浈江夜泊(二首) |
舟吹夜坐(二首) |
江行即景(二首) |
舟夜即景 |
英州江中闻盗 |
客中杂忆两年来流寓(八首) |
尝阅《象州图》,经欲修吾州志书而未及为也,闲中杂忆,书数诗以志归思(六首) |
书程酉山太守所遗李斯残碑 |
闻西江告捷,西路渐通,书此以志归思 |
哭老友李秋航时客死封川县(六首) |
赠仁化令黄小山司马时五十初度 |
秋凉思理归棹感赋寄吴慎甫同年,时需次羊城(六首) |
中秋感(二首) |
晚眺偶成(二首) |
戊午九月三日重游丹霞山六首 |
续游丹霞山之日,本系大令黄小山所约,中途参差不值,乃以少宰钱小泉为主,凡经再宿,率成二律奉小泉(二首) |
奉答黎棠村学博 |
思归吟(二首) |
书怀十首 |
重九日黄小山大令招复游丹霞山(四首) |
将返里,小泉钱少宰以诗赠行,作此答之(二首) |
别黄小山大令 |
赠曲江张梦仙大令(二首) |
重经羊城感赋(六首) |
转棹顺德途次作 |
王悔余大令闻殉难贺州(二首) |
贺州破闻龙子构同年殉难(四首) |
贺州破不得黎信臣消息(二首) |
珠江夜泊(二首) |
流寓凤山讲舍(三首) |
自顺德复赴东莞,应大令五响亭之招,时已嘉平之六日矣(二首) |
晓发(二首) |
舟中晓望 |
火轮船行 |
闲吟(二首) |
东莞小寓(二首) |
东莞闲眺(二首) |
东莞移居(三首) |
残腊感怀 |
东莞度岁(二首) |
鹤唳集四(已未至庚申) |
已未春三月漫兴 |
长夏偶书 |
书汪芙生《桃花潭馆诗钞》后 |
书沈伯眉诗集 |
题舒锦亭《古眉峡杀贼图》 |
同人招游金绳寺在东莞县北 |
署中小斋独坐 |
自怜四首 |
诗旨四言四首为汪芙生书素笺 |
漫兴仿少陵(四首) |
杂述(八首) |
开门七事,俗问一语耳。舒立人集中有此诗七首,戏仿之(七首) |
得家信 |
漫兴又四首 |
六言小诗(六首) |
书舒立人《瓶水斋诗集》(二首) |
感旧诗 |
陕西白河令李秋航梧州出围,卒于封川 |
湖南龙阳令龙子构贺县既破为贼所戕 |
甲辰孝廉忻城土司籍莫梧庄为乡人所戕 |
丙辰孝廉贺县学教谕黎信臣举家被戕 |
秋意(三首) |
题陈孝廉朗山《梅窝诗卷》后(二首) |
题子璞(秀琨)所贻《秋山图》小幅(二首) |
哭莞儿 |
题汪芙生《秋城夜角图》 |
题东坡先生画像 |
九日饮冒氏宅即东莞张氏园(二首) |
书《剑南诗钞》后(四首) |
醉后吟 |
重至羊城卜居(二首) |
杂忆即景(四首) |
暇日阅诸家诗戏作 |
杂述(四首) |
赠张伯眉大令即书其诗文小集后 |
书徐文长《青藤馆诗集》后(二首) |
书吴次尾《楼山堂集》后(二首) |
秋宵不寐秋声四起其各系于物有足感者分赋之(四首) |
长宵不寐偶书 |
东莞资福寺东坡《罗汉讃》残碑 |
校书偶述(二首) |
闻落叶 |
补窗戏作二首 |
已未小除日作(四首) |
张德甫廉访除夕见饷食物,别有盆兰,绿叶紫茎,非常品也,拜而受之,赋以志谢(二首) |
庚申元旦试笔(二首) |
早春漫兴六首 |
庚申马日得家书三首 |
早春漫兴又六首 |
读史偶书(三首) |
闻沈伯眉学博于元日作古(四首) |
东官袁督师祠下作 |
二月三日陈孝廉朗山招同人集浮邱山寺,余以疾不赴 |
题倪云臞《珠海夜游图》(四首) |
伍紫垣方伯五十寿诗(二首) |
羊城寓许氏借宅偶书(二首) |
陈孝 廉兰甫、俞观察麟士招游海幢寺 , 时送张南山诗刻藏于此 |
俞麟土观察招游潘园海山仙馆,在坐者许小琴别驾、许晋笙郎中暨星台太守、筠葊侍讲共六人 |
绿阴四首 |
送许星台入都时以郡太守赴铨(二首) |
临水人家见牡丹盛开 |
春夜闻残雨 |
病愈后连日出游书所见 |
报谢归戏作 |
春阴出游近郭 |
观海放歌 |
消息(三首) |
六十自寿(四首) |
庚申清明 |
羊城气候颇异,流寓书感(二首) |
小有感冒重召医者慨然有作 |
许星台太守筠葊侍讲昆季偕其兄晋生郎中暨其家小琴别驾宴集邓氏杏林庄(三首) |
杜门无事仰屋有得(三首) |
绝句(二首) |
杂诗(六首) |
春游偶书 |
杂作绝句(二首) |
书洪稚存《更生斋续集》(二首) |
倪云臞少尹于闰三月三日招同人集广州光孝寺 |
谒虞仲翔祠 |
许星台太守招同人携録事小集离明观 |
题曾宾谷长寿寺后池修禊图,成果和尚藏 |
题俞麟士观察《凌云课诗图》(二首) |
题宣和画石《玉玲珑》残卷 |
题许小琴别驾所藏听松庐卷子汤都督雨生为张郡丞南山作也 |
题《南唐古梅图》为许小琴别驾作 |
题《沙湾古松图》亦为小琴别驾作 |
首夏四日杏林庄主人招饮于杏林庄赋此疥其壁(四首) |
即事小诗为汪芙生书扇(四首) |
南海令朱柳溪明府六十寿诗 |
驿柳(四首) |
悼从侄子方大令卒于乳源署中(二首) |
许公子晋笙比部郎为余作《旧雨图》书其上(三首) |
庚申七夕前一日,许晋笙、崔松生招集袖海楼,是夕荡舟海珠寺畔纵观乞巧,作此纪事,盖岭南俗以六日为七夕,莫知所始也 |
杂忆诗八首,作于桂林,时为乙卯,其稿失去久矣,犹忆数联,补缀引申,或入近况,不忍割弃,故为附存 |
咏怀(八首) |
秋感(二首) |
羊城移寓,去旧寓数武,客见其题门帖辄识之 |
暮雨(二首) |
门人王筱泉蕴璘为余续刊诗集,既竣事后阅一过,赧然有作(四首) |
七月廿四日游白雪山出小北门书所见 |
门人蕴璘置酒招余,偕许小琴别驾李石泉大使王庚白公子游白云山,XV饮昇仙崕,历白云寺,归至能仁寺小憩 |
题许小琴通守《鸥湖泛舟图》 |
又题《镜湖雅集图》(四首) |
题画蟹 |
今我 |
读史有感(四首) |
刘笑山五十初度(四首) |
喜族人并乡人至四首 |
题《曹贞女传》 |
题《江楼秋唱图诗》后为晋笙比部作(四首) |
潦倒八首 |
杂述(四首) |
寒夜独坐(二首) |
新寒杂书所感(四首) |
白香山有黑龙饮水赋,陆放翁有白龙挂空诗,客有谈此事者,忆吾乡乙卯六月十四日亦有此异,因补此诗 |
蹉跎(二首) |
名场(二首) |
庚申廿五日新春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方岳诗集笺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凡例 |
方岳诗集笺注卷一 |
方岳诗集笺注卷二 |
方岳诗集笺注卷三 |
方岳诗集笺注卷四 |
方岳诗集笺注卷五 |
方岳诗集笺注卷六 |
方岳诗集笺注卷七 |
方岳诗集笺注卷八 |
方岳诗集笺注卷九 |
方岳诗集笺注卷十 |
方岳诗集笺注卷十一 |
方岳诗集笺注卷十二 |
方岳诗集笺注卷十三 |
方岳诗集笺注卷十四 |
方岳诗集笺注卷十五 |
方岳诗集笺注卷十六 |
方岳诗集笺注卷十七 |
方岳诗集笺注卷十八 |
方岳诗集笺注卷十九 |
方岳诗集笺注卷二十 |
方岳诗集笺注卷二十一 |
方岳诗集笺注卷二十二 |
方岳诗集笺注卷二十三 |
方岳诗集笺注卷二十四 |
方岳诗集笺注卷二十五 |
方岳诗集笺注卷二十六 |
方岳诗集笺注卷二十七 |
方岳诗集笺注卷二十八 |
方岳诗集笺注卷二十九 |
方岳诗集笺注卷三十 |
方岳诗集笺注卷三十一 |
方岳诗集笺注卷三十二 |
方岳诗集笺注卷三十三 |
方岳诗集笺注卷三十四 |
方岳诗集笺注卷三十五 |
方岳诗集笺注卷三十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清代浙东婚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释名 |
1.1.1 研究区域释义 |
1.1.2 研究对象释义 |
1.1.3 研究年代释义 |
1.2 选题意义 |
1.3 课题研究现状 |
1.3.1 民间家具 |
1.3.2 制作工艺 |
1.3.3 实验室显微分析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文献研究 |
1.4.2 田野调查 |
1.4.3 实验室分析 |
第2章 十里红妆 |
2.1 浙东婚俗 |
2.1.1 婚俗概况 |
2.1.2 亲迎日 |
2.2 红妆家具器皿 |
2.3 婚床礼俗 |
2.3.1 选材备料 |
2.3.2 师傅上门 |
2.3.3 婚前仪式 |
第3章 南方民间床具的形制 |
3.1 床具的基本结构 |
3.1.1 架子床的组成 |
3.1.2 拔步床的组成 |
3.1.3 床具构件与建筑构件的关系 |
3.2 南方各地区器型代表 |
3.2.1 博物馆实物调研小结 |
3.2.2 各地架子床代表器型 |
3.2.3 各地拔步床代表器型 |
3.3 床具尺寸 |
3.3.1 《鲁班经匠家镜》中床的记载 |
3.3.2 实物调研尺寸 |
第4章 三分雕刻,七分漆匠 |
4.1 装饰用料 |
4.2 图案文饰 |
4.2.1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
4.2.2 图像流传的途径 |
4.3 精兜巧雕 |
4.3.1 木雕 |
4.3.2 拷头 |
4.3.3 线脚 |
4.4 地方流传的髹漆工艺 |
4.4.1 素髹 |
4.4.2 描饰 |
4.4.3 浮雕堆红/堆彩描金 |
4.4.4 镶嵌 |
4.4.5 其他髹饰工艺 |
4.5 各地器型构件装饰列表 |
第5章 显微分析方法在浙东漆木婚床上的运用 |
5.1 实验原理概述 |
5.1.1 剖面光学显微分析(Cross-section Microscopy Analysis) |
5.1.2 颜料偏光显微分析(Polarized Light Microscopy Analysis) |
5.1.3 扫描电镜与X射线能谱分析(SEM-EDS) |
5.1.4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5.2 实验步骤 |
5.2.1 观察取样 |
5.2.2 样品制备及检测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浙东各类髹饰方法的微观讨论 |
5.3.2 LB028号床使用的颜料 |
5.3.3 结合LB028号床宏观观察的小结 |
第6章 妥死者之魂,慰生者之望 |
6.1 明代以前“床”的历史 |
6.2 明清拔步床的发展 |
6.2.1 明代出土拔步床明器 |
6.2.2 从“踏步”到拔步床 |
第7章 总结与反思 |
7.1 学科交叉 科技史与艺术史 |
7.2 深层关系 社会文化与物质文明 |
7.3 不足与改进方向 |
参考文献 |
表格索引 |
图片索引 |
致谢 |
附录A 剖面显微荧光染色实验分析对照表 |
附录B 台州府城民俗博物馆调研记录表摘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生存与创物 ——黎族造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
第一章 黎族造物的野性思维 |
第一节 黎族造物的自发性及集体表象 |
一、 原始生存意识下的造物发生 |
二、 黎族造物的群体行为 |
三、 集体表象与黎族造物的精神属性 |
第二节 黎族造物的“神秘性”思维 |
一、 黎族的认知方式与“神秘性”思维 |
二、 神秘性思维与黎族造物的内容选择 |
三、 神秘性思维在黎族造物形式上的反映 |
第三节 黎族造物的“互渗律” |
一、 “互渗律”决定造物中人与图腾的转换观念 |
二、 神灵物象的人格化 |
三、 原型与象征物的互渗 |
第二章 黎族原始宗教的造物投射 |
第一节 自然神灵的物化 |
一、 雕刻出来的祈祷 |
二、 芒果树上的大皮鼓 |
三、 三块石头垒出的敬畏 |
第二节 造物的图腾与禁忌 |
一、 蚺蛇:密林中的庇护与“蛇郎” |
二、 甘工:狩猎族群的鸟羽与神话时代的禾魂 |
三、 色顺:竹子的孩子与氏族 |
第三节 祖先与创物的观念 |
一、 石祖:祖先鬼与生殖的复合体 |
二、 黥刺:上世宗祖的认亲标志 |
三、 大力神纹:祖先英雄的象征 |
第三章 黎族生活与造物:设计发生学 |
第一节 质朴生活与衣着的早期形态 |
一、 从设计发生看黎民的“贯首服” |
二、 “绩木皮为衣”:纺织前的美服 |
三、 遮羞与护体:“腰布”的形制 |
四、 “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原始棉种与用棉 |
第二节 日常生活中的原始器具 |
一、 匏:采集时代的渡河方式设计 |
二、 独木器:设计的木器时代 |
三、 编织器:竹、草、藤编就的日常生活 |
四、 陶器:黎家生活价值的创造 |
第三节 聚落生活的居住方式 |
一、 船形屋:地理及生产生活环境的适应 |
二、 “谷仓”:原始社会共享关系的表征 |
三、 “隆闺”:两性生活的隐喻 |
第四章 黎族生产方式的工具创生 |
第一节 山栏稻:刀耕火种的祭献 |
一、 前期准备:率性而为 |
二、 钻木取火:点燃丰收的希望 |
三、 播种—守护:戳穴棒与叮咚的变奏 |
四、 盛装的礼仪:开镰收割 |
五、 晒谷场上的喜悦:舞者与道具 |
第二节 狩猎与捕鱼:猎手的智慧 |
一、 山林间的猎器与诱惑的陷阱 |
二、 投矛刺鱼与溪流中的利器 |
第三节 收获之路:原始运输的方式 |
一、 竹筏输物:简易随行的水上工具 |
二、 独木成舟:神话时代的创造 |
三、 板轮牛车:功能与形式 |
第五章 黎族造物的技术实现 |
第一节 早期制衣技术的显现 |
一、 剥树捶衣:见血封喉树的见证 |
二、 踞织腰机:织造技术的原始印记 |
三、 缬花黎布:纺、染、绣的技艺升华 |
第二节 原始凿刻技术的遗存 |
一、 刳木成器:从熏烧到剡斫 |
二、 雕饰刻纹:刮削兽骨的技艺 |
第三节 原初制陶技术的活化石 |
一、 泥条盘筑:陶器成型的方法 |
二、 露天烧造:柴堆上的烧成技术 |
第四节 编织与营造技术 |
一、 竹、藤、草编织技术的分类 |
二、 船形屋:营造技术与演变 |
三、 辁:制轮技术的原始遗存 |
第六章 黎族造物的生命与精神创造 |
第一节 初创的造物形式美感 |
一、 对自然提炼式的模仿:具象形式的处理 |
二、 几何造型中的美感:抽象形式的运用 |
三、 似与不似之间的把握:意象形式的表现 |
第二节 锦上花:黎族服饰图案的生命意象与风格比较 |
一、 从“孕育”到“庇护”:“崇拜”的图案 |
二、 渔猎采集走向农耕定居:“生产”之纹饰 |
三、 宗教的神圣迈入世俗的欢快:“生活”的描绘 |
四、 由庄重肃穆到明丽生动:黎族服饰图案的风格划分 |
第三节 涅面文身:黥刺的精神象征与形式比较 |
一、 神秘的“打登”:痛苦的悲怆与有意味的庇护 |
二、 近观其形:“庇护之神”烙印下的深沉形式 |
第七章 黎族造物的原始性文化与转折 |
第一节 物化的文字 |
一、 刻木为契:古老的记事方式 |
二、 “插星”与“禁星”:物的语义标记 |
第二节 造物的女性角色 |
一、 造物主体:生活、生产的支配者 |
二、 母系氏族:女性丰沛的创造力 |
三、 制度遗俗:女性在氏族中的地位 |
第三节 造物的交流与转折 |
一、 火耕迈入稻作:铁器与土砻 |
二、 原始崇拜相遇道教神只:灵符与道化题材 |
三、 汉化的近世理想:黎族图案中的吉祥符号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海南黎族树皮布制作技术之调查内容 |
二、 黎族筒裙上的汉字“千言锦书”全文 |
三、 撰写本文的主要田野考察概要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学术成果清单 |
(8)论古印度佛像影响中国的三次浪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印佛教造像的宏观考察 |
2.1 古印度佛教造像源流 |
2.2 中国佛教造像源流 |
2.3 古印度佛像影响中国的三次浪潮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贵霜佛像影响中国的个案分析 |
3.1 延光四年佛像的史学意义 |
3.2 单尊青瓷佛像与早期金铜佛 |
3.3 早期华盖图像的初步梳理 |
3.4 早期楼阁式佛塔诸问题的考订 |
3.5 古印度圣树信仰与中国摇钱树 |
3.6 汉晋铜镜圣树崇拜图像辨似 |
3.7 胡人抱婴器源于古印度药叉 |
3.8 尼雅棉布女像、青海画像砖及西域佛教初入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笈多佛像影响中国的个案分析(上:以地域风格为中心) |
4.1 中印交通路线和经像往来 |
4.2 克孜尔一尊木佛的笈多影响 |
4.3 东晋南朝佛像的古印度度影响 |
4.4 凹凸花与天竺遗法 |
4.5 青州北齐造像与南印度案达罗流派的联系 |
4.6 曹衣出水考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笈多佛像影响中国的个案分析(中:舍卫城大神变造像) |
5.1 舍卫城大神变图像谱系与文本典据 |
5.2 武昌莲溪寺东吴永安五年佛像的莲花座渊源 |
5.3 中国早期净土变相的形制与渊源 |
5.4 阿弥陀佛三尊五十菩萨像源流考 |
5.5 青州背屏三尊像与倒龙渊源 |
5.6 千佛图像的中印因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笈多佛像影响中国的个案分析(下:佛教建筑与石窟造像) |
6.1 菩提伽耶大觉塔与金刚座塔 |
6.2 古印度石窟形制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6.3 倚坐说法印佛像及其流变 |
6.4 八大菩萨群像与八大菩萨曼荼罗 |
6.5 观音八难救济浮雕与观音信仰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波罗佛像影响中国的个案分析 |
7.1 从佛顶尊像到大日如来像 |
7.2 观世音信仰密教化 |
7.3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 |
7.4 密教信仰中的灵塔与宝峰楼阁 |
7.5 金胎曼荼罗的基本构成 |
7.6 藏密造像与印度教神像的联系 |
7.7 佛说造像度量经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成果 |
致谢 |
(9)“标志性文化”生成的民族志 ——以滨阳的舞炮龙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核心概念 |
第四节 方法论和研究策略 |
第五节 本文构思 |
第二章 滨阳的社区背景 |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与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文化开发与社会经济 |
第三章 本土化社会的形成与“滨阳货”污名下的社群形象 |
第一节 移民和本土化社会 |
第二节 “滨阳货”污名下的滨阳及其社群形象 |
小结 |
第四章 从“灯酒节”到“炮龙节” |
第一节 春节、灯酒节、舞炮龙及其关系的定位 |
第二节 从灯酒节到炮龙节 |
第三节 政府重新介入之后的炮龙节 |
小结 |
第五章 “炮龙节”的文化——政治实践 |
第一节 寻找滨阳人舞炮龙“代代起舞、世世相传”的文化根源 |
第二节 舞炮龙源起源地的追溯和争夺 |
第三节 仪式展演的意义表征 |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 |
小结 |
第六章“老庙”重建:再置的信仰空间与地方社会的互构 |
第一节 老庙的本土定义和特殊地位 |
第二节 土地问题的解决 |
第三节 庙、场之争 |
第四节 双名制与新拓展的公共空间 |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发现 |
第二节 讨论 |
余论:“传统”与“发明”之间的学人选择 |
参考文献 |
附录:照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10)汉语方言义项及其变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什么是汉语方言义项表 |
二、为什么要建立汉语方言义项表 |
三、怎样建立汉语方言义项表 |
第一章 义项及其相关概念 |
一、义项和义项变体 |
(一) 义项是所有方言词义及普通话词义的最小公倍数 |
(二) 义项的表示形式是最准确、最通用、最精简的普通话词或短语 |
(三) 义项变体是同一个义项的标准以外的表述方式 |
二、义类 |
(一) 义类的划分以人类的普遍认知为标准 |
(二) 义类的划分采用“归纳——演绎——归纳”的方法 |
(三) 义类的划分层级为三级,以便于电脑编码和查询 |
三、汉语方言义项表 |
(一) 义项的完备性和选择性 |
(二) 义类结构的严密性和模糊性 |
(三) 整体的稳定性和开放性 |
第二章 提取和整理义项 |
一、手工批注 |
(一) 方言词项和义项用词的关系 |
(二) 使用备注的几种情况 |
二、电脑录入及分离义项 |
(一) 电脑录入 |
(二) 分离义项 |
三、整理义项 |
(一) 栾云平义项表的首次去重 |
(二) 义项变体的提取及栾云平义项表的二次去重 |
(三) 添加其他词表中的义项 |
第三章 义项的分类及编码 |
一、义项的分类 |
(一) 从前人的分类中归纳一级义类 |
(二) 由一级义类演绎出二级义类 |
(三) 从义项中归纳三级义类,修正二级义类 |
二、义项编码 |
结语 |
一、创新 |
(一) 用新方法提取方言特征词的义项 |
(二) 借“义项变体”对义项表进行去重 |
(三) 采用“归纳——演绎——归纳”的方法对义项进行分类 |
(四) 根据简单易记的原则对义项进行编码 |
二、不足 |
(一) 提取的义项用词不统一,造成义项表中大量义项的重复 |
(二) 义项分类尚有不合理之处 |
三、前景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汉语方言义项表 |
附录二:同义词、异形词词表 |
附录三:义项变体提取程序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古稀阿婆“玩”竹编(论文参考文献)
- [1]大理白族绕三灵仪式中的老年人情感互动研究[D]. 张桔. 云南大学, 2019(09)
- [2]《旧五代史》词汇研究[D]. 叶晓芬.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3]《鹤唳集》点注[D]. 黄月芳. 广西师范学院, 2015(06)
- [4]方岳诗集笺注[D]. 郭瑾. 辽宁师范大学, 2015(07)
- [5]清代浙东婚床研究[D]. 包嫒迪. 清华大学, 2013(07)
- [6]生存与创物 ——黎族造物研究[D]. 袁晓莉. 南京艺术学院, 2013(04)
- [7]魂之歌(上)[J]. 竹林. 中国作家, 2012(17)
- [8]论古印度佛像影响中国的三次浪潮[D]. 张同标. 上海大学, 2012(05)
- [9]“标志性文化”生成的民族志 ——以滨阳的舞炮龙为个案[D]. 覃琮. 上海大学, 2011(11)
- [10]汉语方言义项及其变体研究[D]. 宁英娟. 上海师范大学,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