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建筑的发展——国际建筑协会第20届大会特别报告摘要

本土建筑的发展——国际建筑协会第20届大会特别报告摘要

一、地方建筑的发展──国际建协第20届大会专题报告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高洁[1](2021)在《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文化的视角出发,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了中西方文化遗产管理的异同,对中西方各自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文化遗产管理进行了梳理。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比中西方遗产管理的异同,通过比较来更好的认识自身,并探索可以借鉴的经验;二是将文化理论和跨文化理论应用在文化遗产管理的各个层面,尝试分析遗产所体现的文化价值以及传统文化对遗产管理的深层影响。中西文化遗产管理的比较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比较分为静态对比和动态对比,即中西方管理体系的静态对比和遗产管理中出现的跨文化交流;纵向对比即对比中西方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遗产管理的横向比较从主体——利益相关者、客体一—文化遗产和介体——管理体制三个部分展开。西方是个宽泛的概念,从遗产管理的实践角度来看,这里的西方主要指西方的文化源头一—欧洲。在研究中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跨文化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的比较,即纵向比较。欧洲的保护思想演变主要围绕“修复”一词展开,不同的修复原则和手段反映了每个时代人们对遗产价值的不同理解。保护中的“价值理性”关注“为何保护”,而“工具理性”关注“如何保护”,这两者构成了对立又统一的整体。中国的遗产保护与管理同样面临这个问题,价值由谁决定?西方成熟的保护理念是否具有本土适应性?要解决这些问题都必须从根源入手,既要了解遗产的传统文化价值,也要了解遗产对当代人的价值。案例部分以西班牙世界遗产为例,西班牙的遗产保护与管理因社会制度等原因曾落后于英美意等国,也曾经历过因保护理念变化而造成破坏的问题。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独特性和多元化上与中国具有相似性,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中国的遗产保护开始较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旅游的兴起,以及申报世界遗产所带来的巨大效益的影响,遗产保护与管理的理论也迅速发展起来。我国的遗产保护理论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理论的影响和制约,还需探索真正适合于中国的遗产发展之路。第二章是中西传统文化差异在建筑遗产中的体现。本章以建筑遗产为例,说明了不同材质与风格的建筑遗产所反映出的文化特征和核心价值。西方建筑以石材为主,风格雄壮威严;中国建筑以木材为主,显得纤细灵动,遗产建筑本体的差异性体现出中西传统文化的不同精神内核。中西管理思想也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本身就是治国安邦的理论,可以被称作“管理型思想”。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儒家文化不断糅合其他文化特质,成为多个朝代管理大一统帝国的有效手段,这些管理思想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西方的管理思想起初是“见物不见人”的,没有将人的价值作为管理的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也开始将管理中的人看作是复杂的个体,更接近儒家思想中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到了现代这个紧密相连的全球化时代,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日益显着。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拿来比较,但不存在统一的价值体系,文化不会向着同一个方向进化,只会在各自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并存是发展的趋势,文化交流与互补必定会对世界的发展有所助益。第三章是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比较。管理体制是遗产管理中的介体,连接起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遗产。在中国遗产事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遗产地过度商业化、真实性受损、文化认同缺失、利益相关者的矛盾以及对世界遗产的过度利用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遗产管理体制密切相关,因此体制问题一直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焦点。我国的遗产管理体制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多种管理经营模式应运而生,但总体上还是以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为主。同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目标仍是发展的主要目标,由此导致了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在遗产价值认知方面,管理者和民众的遗产保护意识尚需培养。在管理模式、资金来源、保护和管理的多元化参与等方面可以借鉴西方的经验。遗产管理和旅游管理关系密切,相互交融,由于遗产也可以被看作是资源,如何合理利用遗产资源,避免空置和过度利用两个极端,是每个遗产地都要平衡的问题。第四章是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比较研究。利益相关者是遗产管理中的主体,包括管理者、保护者、经营者、社区居民、遗产旅游者、非政府组织、社会大众等。管理者与保护者有时是一体的,有时是多个主体,在我国政府是遗产管理责任的主要承担着者,但也不应忽视保护专家的作用。遗产经营者与遗产地居民是一对具有互动关系的主体,二者利益关系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遗产旅游者是受到各方关注的群体,中西方遗产旅游者在看待遗产价值和审美文化方面都存在差异,特别是在对真实性的追求上差异更为显着。如何平衡旅游业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关系也是中西方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遗产地旅游活动中的各种关系都是围绕旅游者展开的,管理者、经营者和参与到景区经营中的社区居民往往会以旅游者的需求为目标。但遗产景区有其特殊性,它还担负着发展社会文化的任务,如果完全迎合大众游客的需求,遗产景区难以发挥它的全部功能。提升旅游的文化和精神层次,是现代文化和遗产旅游的发展方向。遗产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只有找到这些关系之间的平衡才能做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第五、六、七章为案例研究。第五章比较了遗产活化和遗产数字化管理的中西理论与实践。“活化”是指对遗产的物质层面和价值层面所体现的文化加以“诠释—融合—重构”的过程。遗产的数字化既是主动迎合了时代的发展,也是为了应对社会的改变而必须做出的选择。由于信息时代和互联网的发展,我国与西方在数字化方面的发展齐头并进,并在应用领域超越了西方。故宫在遗产活化和数字化方面做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实践,收获了正向的社会反馈,这些经验也被其他文化机构所借鉴,对推广和传承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西方研究关注的焦点是数字化、新媒体和社交网络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讨论了技术发展与文化变革的关系。一些学者对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快速发展抱有谨慎的态度,反对技术决定论,认为工具应当为人的目的服务。遗产活化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基本方式都是要对传统文化有了深入了解之后,解码“文化基因”,然后与现代生活方式相连接,给人以怀旧的体验或对文化的共鸣。第六章讨论了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了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古城与曲阜。这两处遗产都是各自国家的文化圣地,如何解决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是它们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世代生活在历史城镇中的居民是那里的主人,历史城镇也是最能体现利益相关者关系的遗产,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曲阜和圣地亚哥古城同属于“文化圣地”,历史城镇常见的商业化倾向可能会削弱其神圣性和文化价值,也可能会出现“创造性破坏”的情况。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基于文化的解决方案,除了要注重物质遗产的保护,还要重视遗产的价值和文化符号,关注遗产地的地格和历史文化背景。同时,保护传统和现代发展之间需要找到平衡,要考虑到住房、人口、就业、商业、环境、社区融合与文化认同等因素。未来曲阜的发展还要理清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找到阻碍发展的症结,从而将更好的阐释和发扬儒家文化。第七章比较了两条文化线路遗产,分别是丝绸之路和朝圣之路。文化线路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中较新的一类,它突破了过去以点状为主的类型特征,在空间上做了延伸。同时也扩展了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避免了文化脉络的割裂,丰富了遗产参观者的活动内容与体验。这类遗产具有流动性和跨文化交流的特征,在管理上更是涉及到跨国的遗产管理,可以借鉴国际管理的经验。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多地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旅游经济的表现优于宏观经济发展,旅游业在这些国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为突出,旅游减贫、带动就业等作用需进一步引导、扶持和彰显,文化旅游能够对丝绸之路的复兴发挥重要作用。创新点在于:首先,在研究视角方面,从文化的视角对遗产管理进行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切入点。文化遗产不是无本之木,它的存在本身就代表了文化的传承,因此也要用延续的眼光去看待遗产,把文化遗产放置在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去理解和管理。其次,在研究思路与内容上,对比了两个空间——中国与西方,梳理了两个方向——横向与纵向,分析了三个组成部分——遗产管理的主体、客体和介体。在案例部分探讨了三类具有遗产管理领域代表性和前沿性的文化遗产。第三,在研究方法上,采取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合了历史学、文化比较学、国际管理学、旅游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运用了文化与跨文化的理论,讨论了中西差异和经验借鉴,也探索了我国文化遗产的国际化之路。文化遗产是由一代又一代人选择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的价值既取决于历史,也取决于当代和未来。目前我国文化遗产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遗产除经济价值之外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通过了解西方遗产的发展道路和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身,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理念,更要从本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文化遗产事业可以促进社会文化的良性发展,进而使我国的文化遗产“走出去”,推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孙玉芳[2](2019)在《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文中认为

徐进[3](2019)在《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对策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绿色化”发展思路和“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方针的提出,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进入了规模化高速发展新时期。面对绿色建筑发展多年来一直未得到根本改观的建筑师“缺位”和“失语”的现实困境,如何切实发挥建筑师的龙头作用,在设计源头即奠定和夯实建筑的绿色基石,确保绿色建筑设计基本质量,避免绿色建筑设计的方向性偏差,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课题,也是本研究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本研究秉承“回归基本概念,回归基本原理,回归问题本身,面向现实情境、‘复杂问题有限求解’”的宗旨,采用整体、综合、融贯的系统思维,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展开。首先,以2008-2014年期间广东省内部分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和全部获得广东省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项目(共计155项,含单体建筑600余幢)设计文本及申报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建筑学、经济学、系统论等学科基本理论,对绿色建筑设计现状、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和探究。指出了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普遍存在忽视环境和气候而以主动式技术应用为主导的倾向和“达标应对式”设计盛行的现象,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源于建筑师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等存在认知误区或偏差;二是在我国现有发展模式下,身陷市场的建筑师基于制度约束等现实情境而采取的“理性”选择所致。其次,回归绿色建筑基本概念和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并结合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全面、系统的解析,紧扣当下建设实际,多方面阐释和论证了绿色建筑设计的主导和核心即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节能设计的关键制约要素即方案阶段建筑本体防热和自然通风设计,指出适应气候、融合自然的低能耗建筑本体是绿色建筑的绿色内核和基石。系统地厘清和明确了建筑师的角色定位和基本职责。再次,以建筑学基本理论为主导,综合历史学、地理学和文化学等学科理论,探究了广府传统民居生态经验的体现及内在机理,指出广府传统民居利用建筑本体防热和自然通风的生态智慧,是在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环境等多重约束下做出的“理性”选择而非主动适应气候的“理想”选择,与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倡导的以“防热”、“自然通风”为主的设计理念高度契合。强调学习和借鉴传统民居生态经验需要历史性地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技术等多视角展开,辨析和把握传统民居适应气候的内在机理和本质,避免陷入“符号化”、“表象化”的窠臼。进而,基于“建筑师角色无法替代”和“设计决策关乎利益和价值判断”等既有研究结论,确定“把住设计核心和关键要素”与“设计约束”并举的对策研究思路,借鉴文化学“文化结构”层级概念,探讨并尝试建构了绿色建筑设计对策三层次框架:1)观念层面:确立绿色建筑观—结合自然、适应气候的低能耗建筑本体是绿色建筑的绿色内核和基石;2)制度层面:绿色建筑设计应遵循整体性、性能导向和灵活性等原则;鉴于绿色建筑正外部性及设计方案抉择关乎利益及主观价值等因素,需完善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体系及设计约束机制,包括设计标准、评价标准、设计指引和设计审查以及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制度等;3)实操层面:在明晰和确立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和关键要素基础上,采用基于气候分析的建筑空间防热设计和建筑空间自然通风设计方法,在制度层面的保障下奠定建筑的绿色基石。针对现行绿色建筑设计审查和评价机制相对后置的现状及弊端,提出了完善方案阶段绿色建筑设计评审机制的初步设想和建议。最后,基于对既有建筑防热设计和自然通风设计方法的总结和进一步分析,结合本研究前述成果,提出了建筑空间防热设计和建筑空间自然通风设计的概念、设计机理、设计思路以及设计要素优先次序等,并通过典型案例解析和虚拟实验,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方向性的佐证和进一步阐释。本研究对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理论及设计管控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尽了些许微薄之力,对绿色建筑设计有关人员尤其是建筑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施瑛[4](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认为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李萍[5](2013)在《近20年来西安地区建筑创作中多元化探索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和1100多年建都史的古城西安,是一座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怎样让古城西安的建筑更具生命力地发展下去一直是西安城市建设的目标。众所周知,唐风建筑对西安城市的重大意义和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近年来,随着城市文明的发展、信息交流的发达,西安地区的建筑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本文通过对西安地区现代建筑的研究、分析、对比、借鉴,归纳总结出一些切实可行和经济实用的建筑创作方法,为建筑师进行新建筑的创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文章通过对西安地区现代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进行资料收集、实地调研、分类归纳等方法,对西安地区现代建筑创作的多元化探索总结出了几个主要方向:气势恢宏,简洁大气——唐风建筑方向的探索;朴实材料,低技策略——实验建筑的探索;民俗民风,符号传承——关中民居风情建筑的探索;适应地形,注重环境——建筑与城市环境方向的探索;创新形式,和谐共生——新建筑方向的探索。以及象征与隐喻、低技策略、借鉴与变异、尊重历史、修补与粘贴等多元化地区性现代建筑的创作手法。最后,通过对西安地区建筑创作实践的研究,发现新时期建筑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对西安地区建筑创作的发展道路和方向进行了初步探索。

万汉斌[6](2013)在《城市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开发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地下空间大规模发展是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高度的必然需求,但是如何融入城市空间体系是当前我国城市向更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难题。当前城市建筑高度与密度的不断上升与地下空间基础的支撑严重脱节,导致城市地面空间十分拥挤,交通拥堵加剧、景观绿化不足、环境污染严重、人性化空间缺失等城市问题。新世纪来临,在我国城市经济建设能力快速提高的背景下,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与利用对于消解或缓解城市地面空间紧张,提升地上空间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本文致力于如何能够开发利用好城市地下空间,优化城市高密度发展地区的空间环境,建立紧凑型、立体化、高效率的城市空间体系这一问题的研究分析。与欧洲城市发展地下空间起始于地铁不同,我国城市地下空间源于早期人民防空工程的平战结合需求,缺乏最初将地下空间纳入城市空间一体化开发的初始契合期,但未来走向城市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城市中潜力巨大的空间资源,能够满足地面、地上进一步的空间需求,地铁建设与地下建筑的快速发展使地下空间更加深入地融入城市空间体系。面向城市可持续发展愿景,探索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发展是城市空间体系优化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城市人口高密度、建筑高密度、经济高密度三者交织在一起,对于城市特定地区即高密度建设地区的空间容量及需求猛增,从而产生了对城市高密度地区地上地下空间的巨大需求。另外,我国城乡结构发生转变,在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城市化发展后,由注重城镇化数量向注重质量进行转型,也需要探索城市人口高密度、建筑高密度地区城市地下建筑空间、地下交通空间与地下环境安全空间三者之间的融合途径、法则、模式等问题,实现城市紧凑化、高效化、立体化、复合化的健康发展道路。本文围绕城市地下空间在城市高密度地区的开发特点与开发方式,通过理清我国城市高密度地区空间开发属性、空间类型、密度特征,分析高密度地区空间集聚必要性和矛盾性。分析认为城市中心区、旧城核心区及轨道(TOD模式)周边高密度开发地区的地下空间系统性开发的需求最为强烈,引导这些地区地上地下空间的一体化开发,有利于实现土地高密度混合开发、地上地下城市空间一体化开发、城市交通立体化开发的发展目标。在论文内容组织安排上上,首先分析了当前地下空间在城市高密度地区的复杂性与需求的现实困境。力求通过理论发展研究、典型案例实证、实践经验总结及开展对一个特定旧城高密度商业区(北京东城区的旧城密集地区)更新改造地上、地下空间需求与矛盾的深入调研,论证高密度地区城市地上空间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提出从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入手,支撑城市地上空间开发的巨大机遇。其次,文章选取城市高密度开发的四种典型地区,城市CBD地区、新城中心区、旧城核心区及高密度开发的轨道站点周边地区地下空间开发类型、强度、规模与地上空间开发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地下空间在延伸城市功能、建筑空间组合、地下轨道交通与地下停车的空间组合方法及实践,论证城市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融合的创新策略与规划设计。再次,针对现代城市地下空间在安全及环境品质的高要求,论文研究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环境条件、地下环境质量标准及地下空间开发宏观与微观适应性等问题。针对未来城市地下空间环境品质要求研究如何改善地下空间的湿热、通风与除菌环境,通过地下空间生态化、艺术化、安全化设计实现建设生态化地下空间标准的策略。最后,论文总结并完善了当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编制体系与设计方法。在城市地下空间建构方法上提出“柔性映射”、“紧凑聚合”、“网络岛链”、“捷径追踪”、“持续秩序”5项法则,在地下空间规划模式上提出“环形联结”、“脊轴带动”、“枝状生长”3种典型模式,有利于提升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层次、内容及技术方法。

赵文斌[7](2012)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遗址专指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规模特大、文物价值突出、影响深远的大型考古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我国大遗址保护领域的新兴事物,它践行了“在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在利用过程中促进保护”的理念,实现遗址保护与文化、经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大遗址保护利用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我国,围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相关研究近两年才开始兴起,国家相关主管部门仅出台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细则(试行)》,目前针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研究成果多停留在论证是否需要建设以及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所面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等方面,对于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系统地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理论研究尚属空白。本文站在风景园林专业的背景下研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模式,对于我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相关理论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为我国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研究做了积极探索和有益补充。本文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系统总结国外大遗址保护利用经验和我国考古遗址公园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我国现有考古遗址公园案例,结合大遗址保护规划、风景名胜规划、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理论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进行探讨,在个性提炼和共性归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的系统工作模式。研究成果涵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所涉及的现状分析、价值评估、规划理论、技术支撑、工作模式、范围划定、分区布局、保护展示、法制建设和运营管理等各方面工作内容,并提出各阶段规划内容相应的工作原则和解决办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无锡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项目,将理论与实践融合,促进研究的深入,使论文研究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大遗址保护的有效途径,她是一个复杂的、集大遗址保护、展示与利用的综合工程,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综合性难题。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必须以贯彻始终的考古工作为指导,在动态规划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大遗址的保护展示利用,达到大遗址保护成果的全民共享。本文创造性地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的创新之路,初步搭建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管理的普适性工作框架体系,为相关项目的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为实现我国大遗址的有效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做出抛砖引玉的探索,可谓是一种前瞻性和时代性的彰显。

刘凤凌[8](2012)在《三线建设时期工业遗产廊道的价值评估研究 ——以长江沿岸重庆段船舶工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遗产是人类历史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遗产保护在世界各国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我国,遗产保护的意识和保护的能力随着国家步入繁荣昌盛的现代社会获得了日益提高。但是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和旧城改造规模的扩大对工业遗产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或保或拆”的矛盾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由于盲目无知造成的遗产破坏事件发生。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工业遗产保护没有一个科学的评估体系,因而无法正确地认知它的价值,更无法有效地将其传递、延续出来。本文正是循着这一大背景,从极具“中国特色”的三线建设时期入手,梳理、分析这一时期的重庆工业遗产,结果发现长江沿岸重庆段三线船舶工业无论从地理位置、数量还是空间分布来看,都具有构建工业遗产廊道的典型性与代表性。于是,从构建船舶工业遗产廊道为契机,通过价值构成分析构建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体系,分别对单体建构筑物——企业及相关单位——工业聚集区——长江沿岸主要城镇这四个不同层次的工业遗产价值进行评价分级。在上述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工业遗产廊道的整体格局,先从廊道整体保护格局、主要城镇保护格局、历史工业地段保护性开发、单体建构筑物的保护与再利用四个层次来探讨此遗产廊道的核心资源,并结合了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游憩等辅助资源共同构建此遗产廊道的整体格局。最后,通过比较分析美国、英国、日本的四个遗产廊道保护案例,提出适用于长江沿岸重庆段三线船舶工业遗产廊道的“一体化”整体保护观,并提出目标导向型的六大策略,以此将工业遗产价值最大化利用,实现对三线建设的再次凤凰涅盘。本文的创新性在于通过对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梳理,结合重庆特有的长江三峡特色,提出了通过构建工业遗产廊道的途径,实现对船舶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与利用的设想——“一体化”整体观。此相关理论构架和研究方法对于工业遗产价值评估体系以及区域工业遗产保护研究都极具有借鉴意义。

黄健文[9](2011)在《旧城改造中公共空间的整合与营造》文中认为旧城改造在我国城市建设中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下不断推进的事实,其不仅是历史文化、社会公平、政治权力、经济效益等非物质因素相互交织的结果,而且在城市公共空间资源再分配的过程中,与城市形态中的空间布局、土地使用、交通组织、绿化景观等物质因素密切相关。本论文以公共空间为切入点研究旧城改造,重新反思和认识公共空间与旧城改造的本质特征和相互关系。在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公共空间系统的要素整合与网络营造,以此推动现有旧城改造中公共空间的设计理论发展。此外,本论文在旧城公共空间核心街区建设密度适宜性方面作了进一步拓展研究,一方面借助《广场尺度》作者艾瑞克·J·詹金斯(Eric J. Jenkins)教授的图绘成果,另一方面结合笔者自身的图绘成果,综合进行量化分析,从中得到了适宜建设密度的分析推论,并将此融入到整合理念的基本框架之中。本论文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介绍了论文研究的缘起、目的和意义;指出研究范围是体现着传统城市文化价值的“历史城区”;研究对象是呈现为城市空间形态的“公共空间”;从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并举的角度,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框架结构。第2章回溯了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化与理论发展。一方面,从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化过程中认识到公共空间本源形态与功能;另一方面,从公共空间的理论发展中认知公共空间的社会学与建筑学交汇背景。综合两方面的研究反思当前公共空间建设中的表象与本质,提倡公共空间建设中应注重促进“平等交往、消除阻隔、容纳差异”的社会特性,落实其相对应“小尺度、低门槛、多功能”的建筑外部空间特征。第3章展开了对旧城改造中公共空间的定位再认识。从“旧城改造”这一概念的由来与界定研究,了解概念背后的观念转变与实施动力;把握旧城改造的新发展与新形势,分析当前广东“三旧”改造工作的认识偏差与负面影响;通过与土地再开发等改造模式的对比,指出公共空间改善是旧城改造和谐实施的必然选择。第4章反思了当前旧城改造中公共空间的要素分化问题。运用系统理论的研究视角,将公共空间的物质形态“系统要素”归纳为空间形态、土地使用、交通组织、绿化景观、街道设施五种要素。通过吸取西方在二十世纪城市建设中的要素分化教训,并详细剖析我国当前旧城改造中的要素分化现象,从中总结得到要素分化的根源。第5章在分化问题反思的基础上建构了旧城公共空间的要素整合理念。通过分析城市设计理论发展趋向以及《北京宪章》纲领内容了解整合理念的缘起,同时认识到整合理念在当前改造实践中的脱节困境,并提出以公共空间为切入点的整合机遇。论文总结了旧城公共空间整合理念的基本内涵:“重塑步行优先权利”为核心价值观,“织补空间脉络与保持适宜密度”是整合理念的实践基础,“尺度可达性、视觉协调性、功能多样性”是整合理念的根本原则。第6章进一步探讨了基于整合理念的旧城公共空间网络营造,并分析了相关营造实践。旧城公共空间网络的营造体系主要包括研究部分和运作部分,研究部分以公共空间节点为基础,建构从“微观梳理”到“整体联网”的研究模式,运作部分将研究部分的公共空间网络成果融入到城市设计引导过程当中,指引各级公共空间的具体营造。相关的营造实践包括徐州市城市中心区空间梳理规划以及承德市中心城市城市设计。最后部分对论文的结论、创新点进行了总结,明确倡导“以公共空间为切入点”的改造总体方向,强调重塑“步行优先权利”的旧城公共空间网络,网络中的节点设计要坚持以空间形态要素为中心,统一整合其它要素的整合理念,以此才能够真正有效贯彻和实施“以人为本”的旧城改造目标。此外,根据本文的不足之处还提出了与课题相关的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董赤[10](2010)在《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文中认为“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是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发展历程、主要思潮与对人们审美价值取向进行系统性探究的史论性命题。对于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室内设计艺术的发展演变,室内设计文化的形成规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重点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艺术规律和文化特征,并对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我国设计艺术现代性的转型过程中,设计艺术的价值追求经历了由功能至上到功能与审美大体均衡,再到审美逐渐压倒功能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和行业,在步入21世纪时,设计艺术在社会经济和大众生活中的支撑发展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我国设计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应当说成就卓着,尤其在室内设计方面。但从学界的研究来看,整体上仍停留在总体的历史性框架内,重复性研究较多,亟需立足于发展的视角,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历史性反思。本课题正是在这一视角和背景下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它是一种对过去30年来室内设计艺术发展的把脉,既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探讨。本文在开篇对所选题题目的有关概念、现实记忆、史学思考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介绍。并从八个方面深入研究室内设计艺术的本质规律。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室内设计自觉意识于新时期初始,其室内设计参与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和设计师们的思考,也包括作为工艺美术概念下的设计艺术在经济建设中得到的确认。第二章,从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内容入手,以改革开放的设计理念,分析室内设计教育较早适应社会所需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在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以“走出去、请进来”为理念,研究确立专业概念,调整艺术教育结构,加强与国际设计教育交流,向社会输送设计人才,传播设计文化,完善室内设计教育模式。第三章,分析了西方艺术思潮的传入,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对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国内设计界精英们的思考与行动。第四章,主要阐述新时期以来,设计艺术的室内设计在学术上的种种努力,介绍其研究成果,“人的主题”作为设计的本质提出,营建“室内设计”并发展到“室内环境设计”,及竞赛和评价机制的导入对专业发展的影响。使我国新时期以来,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呈现出清晰的思路。第五章,介绍了作为艺术设计中的室内设计艺术在市场运作中,行业组织、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并深入分析了多年来这一行业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第六章,就室内设计中行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的联系、影响以及室内设计本身技术层面的支持所带来的产业化进行把脉,以便于我们从中了解室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传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所呈现的引领力量和自身的现代性特征。第七章,重点阐释室内设计由为少数人来享用的艺术走向民间生活,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方式。专业的室内设计推动了设计文化,从而影响了大众审美取向。政府与行业组织也积极地指导室内设计,充分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也使得设计与消费、健康与审美,规范与标准等方面健康有序地发展。第八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成熟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第九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发展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论文的最后结论部分,对我国室内设计学科发展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温故而知新”,正是因为这段历史的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从中可以获得不少的历史的经验和启示,为推动中国的室内实际进一步发展而追求和探索新的方向。

二、地方建筑的发展──国际建协第20届大会专题报告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方建筑的发展──国际建协第20届大会专题报告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四节 相关理论
        一、文化遗产价值判定标准
        二、文化遗产活化理论
        三、真实性理论
        四、文化认同理论
        五、跨文化理论
第一章 中西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比较
    第一节 欧洲遗产理论的发展阶段
        一、古典时期(17世纪前)
        二、17世纪至19世纪初期
        三、19世纪初期至19世纪90年代
        四、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中后期
        五、现代修复理论(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
        六、遗产保护与管理中常用词词义辨析
    第二节 西班牙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
        一、早期的修复实践(19世纪以前)
        二、19世纪的保护实践
        三、20世纪的遗产保护与管理
    第三节 中国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
        一、中国传统的修复实践(20世纪之前)
        二、现代遗产管理的萌芽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
        三、停滞期与摸索期(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
        四、现代遗产管理的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第四节 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的比较
        一、英法遗产管理的比较
        二、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中体现出的文化差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西传统文化差异在遗产管理中的体现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遗产及管理思想中的体现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个维度
        二、中国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
        三、中国的管理文化
    第二节 西方传统文化在建筑遗产及管理思想中的体现
        一、西方传统文化的四个维度
        二、西方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
        三、西方的管理文化
    第三节 中西方建筑遗产特征及管理思想比较
        一、中西传统文化四个维度的比较
        二、中西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比较
        三、中西方管理文化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比较
    第一节 中国遗产管理体制
        一、我国遗产管理体制
        二、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三、我国遗产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四、我国遗产管理的法律框架
    第二节 西方遗产管理体制
        一、西方国家的遗产管理体制
        二、“以价值为导向”的管理方法
        三、文化遗产的效益评价
        四、国际遗产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框架
    第三节 西班牙遗产管理体制
        一、西班牙遗产保护机构
        二、西班牙遗产管理的法律框架
        三、西班牙的特色保护措施
    第四节 中西遗产管理体制的比较与借鉴
        一、中西遗产管理法律框架的比较
        二、国际遗产管理理念的本土化问题
        三、中西遗产管理体制的比较
        四、西方管理体制的借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比较
    第一节 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概述
        一、遗产管理者与保护者
        二、遗产经营者
        三、遗产地社区居民
        四、遗产旅游者
        五、非政府组织
        六、社会大众
        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者与保护者的比较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
        二、保护与科学的关系
    第三节 中西文化遗产经营者与社区居民的比较
        一、遗产经营者比较
        二、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比较
        三、社区居民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第四节 中西文化遗产旅游者的比较
        一、中西方旅游者对真实性的追求差异
        二、中西方旅游者的审美差异
        三、遗产旅游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四、遗产旅游对遗产地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故宫与西方博物馆: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比较
    第一节 案例部分的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一、世界文化遗产
        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
        三、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四、全球化对文化遗产的影响
        五、中国与西班牙世界文化遗产概况
    第二节 故宫博物院的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
        一、故宫概况
        二、故宫的遗产活化实践
        三、故宫的遗产数字化实践
    第三节 阿尔罕布拉宫的遗产活化与西方博物馆的数字化管理
        一、阿尔罕布拉宫概况
        二、阿尔罕布拉宫的遗产利用
        三、西方遗产数字化研究
    第四节 中西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比较
        一、实体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
        二、博物馆的体验方式
        三、博物馆的创新之道
        四、遗产活化的发展方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曲阜与圣地亚哥古城: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比较
    第一节 曲阜“三孔”及其遗产价值
        一、曲阜的历史变化
        二、曲阜的遗产价值
        三、曲阜的城市发展演变
    第二节 圣地亚哥古城的改造经验
        一、圣地亚哥的古城与新城
        二、圣地亚哥城市改造的经验
    第三节 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经验借鉴
        一、“圣地”类遗产的管理
        二、历史城镇的商业化问题
        三、两处圣地管理的异同
        四、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丝绸之路与朝圣之路:文化线路遗产的开发与管理比较
    第一节 文化线路遗产
        一、文化线路遗产的提出
        二、文化线路遗产的价值
        三、线性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 丝绸之路的发展
        一、丝绸之路概况
        二、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
    第三节 朝圣之路的发展
        一、朝圣之路概况
        二、朝圣之路的发展经验
    第四节 欧洲的文化线路体系
        一、文化线路认定
        二、管理体系
        三、财政制度
    第五节 文化线路遗产的发展与管理比较
        一、“欧洲文化线路”的管理经验借鉴
        二、西班牙朝圣之路的发展经验借鉴
        三、我国发展文化线路遗产的建议
    本章小结
结语
    一、基于文化视角的发现
    二、西方遗产管理体制借鉴
    三、案例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对策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发展绿色建筑成为全球共识
        1.1.2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进入常态化
        1.1.3 绿色建筑实践中建筑师的“缺席”与“迷失”
        1.1.4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域界定
        1.2.1 相关概念释义
        1.2.2 研究域的界定
    1.3 绿色建筑设计研究动态及述评
        1.3.1 国外绿色建筑设计研究动态
        1.3.2 国内绿色建筑设计研究动态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方法、意义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意义
第2章 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现状问题及思考
    2.1 绿色建筑发展及设计概况
        2.1.1 绿色建筑发展概况
        2.1.2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概况
        2.1.3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设计概况
    2.2 建筑设计的绿色“缺失”与建筑师的绿色“迷思”
        2.2.1 建筑设计的绿色“缺失”主要体现
        2.2.2 建筑师的绿色“误会”与“迷思”
        2.2.3 绿色建筑的“神”、“形”之辩
    2.3 绿色建筑的“创新”体现与建筑师的“失语”
        2.3.1 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现状与“创新”
        2.3.2 实践中“理性”建筑师的选择性“失语”
        2.3.3 绿色建筑的复杂性探究及思考
    2.4 关于“达标应对式”设计模式的反思
        2.4.1 “达标应对式”设计模式的是非功过
        2.4.2 绿色建筑正外部性与“看得见的手”
        2.4.3 绿色建筑的设计“龙头”之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要素
    3.1 绿色建筑的内涵及特征
        3.1.1 绿色建筑的内涵
        3.1.2 绿色建筑的特征
    3.2 回归本原辨析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和关键
        3.2.1 基于绿色建筑的本质内涵界定绿色建筑的绿色性能
        3.2.2 基于建筑整体性能探析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和关键
        3.2.3 基于环境负荷探析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和关键
    3.3 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解析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和关键
        3.3.1 评价指标概况
        3.3.2 评价指标与建筑专业设计的关联
        3.3.3 设计阶段划分及各阶段设计要求
        3.3.4 各设计阶段的特点
        3.3.5 各阶段设计内容与绿色建筑指标的关联
        3.3.6 绿色建筑设计各阶段的核心与关键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湿热气候区传统建筑的生态经验
    4.1 研究对象的界定
        4.1.1 岭南和岭南传统建筑
        4.1.2 广府、广府传统建筑和广府传统民居
        4.1.3 时间范畴
    4.2 岭南自然环境和历史沿革
        4.2.1 自然环境
        4.2.2 历史沿革
    4.3 广府传统民居的生态经验及其局限探讨
        4.3.1 广府传统民居的历史沿革
        4.3.2 广府传统民居的主要类型及设计特点
        4.3.3 广府传统民居的生态经验及其局限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对策探讨
    5.1 建筑设计方法经典理论解析
        5.1.1 设计问题及设计过程的本质
        5.1.2 建筑设计方法经典理论辨析
        5.1.3 建筑设计方法的进一步思考
    5.2 对绿色建筑设计核心内容和关键要素的进一步分析
        5.2.1 基于“时间尺度”和“设计问题模型”对关键设计要素的再分析
        5.2.2 避免主观因素及“强权”干预的关键设计要素再分析
    5.3 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对策框架建构
        5.3.1 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对策框架
        5.3.2 对策一:澄清认识,回归本源,重构绿色建筑观
        5.3.3 对策二:确立设计原则,完善设计指引,健全管控机制
        5.3.4 对策三:把握设计核心,抓住关键要素,建筑绿色基石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方法解析
    6.1 设计概念与建筑节能设计机理
        6.1.1 被动式设计、生物气候设计、建筑热工设计与建筑气候设计
        6.1.2 适应湿热气候的建筑节能设计机理
        6.1.3 结合自然的建筑空间防热和通风设计
    6.2 建筑空间自然通风设计
        6.2.1 建筑空间自然通风设计的内涵及机理
        6.2.2 建筑外部空间自然通风设计
        6.2.3 建筑表皮与内部空间自然通风设计
    6.3 建筑空间防热设计
        6.3.1 建筑表皮防热设计
        6.3.2 建筑外部空间防热设计
        6.3.3 建筑内部空间防热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范例及能耗实验
    7.1 岭南特色的绿色设计典范—广州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
        7.1.1 项目概况
        7.1.2 设计理念
        7.1.3 设计方法
        7.1.4 设计特点
    7.2 自带绿色“基因”的理性设计范例—广州发展中心大厦
        7.2.1 项目概况
        7.2.2 设计理念
        7.2.3 设计方法
        7.2.4 设计特点
    7.3 针对典型办公建筑能耗敏感性的正交实验
        7.3.1 正交实验表的因素及水平选取
        7.3.2 正交实验基础模型设置
        7.3.3 标准层正交实验
        7.3.4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7.3.5 重点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7.3.6 实验结论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4)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1.3 研究范围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1.4.2 期刊文章研究
        1.4.3 其他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1.8 研究价值
    1.9 研究成果
    1.10 研究创新之处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1.11 文章结构
    1.12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2.1 学院派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2.2.2 包豪斯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3.1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1.2 教学体系
        4.1.2.1 教学思想
        4.1.2.2 教学计划
        4.1.2.3 师资情况
        4.1.2.4 学生情况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2.2 教学体系
        4.2.2.1 教学思想
        4.2.2.2 教学计划
        4.2.2.3 教材建设
        4.2.2.4 教学方法
        4.2.2.5 教学条件
        4.2.2.6 师资情况
        4.2.2.7 学生情况
        4.2.3 学术科学研究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4.2.3.2 教授演讲
        4.2.3.3 对外交流
        4.2.4 建筑工程实践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3.2 教学体系
        4.3.2.1 教学思想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4.3.2.3 教学方法
        4.3.2.4 师资情况
        4.3.2.5 学生情况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3.3.1 举办展览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4.3.4 建筑工程实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1.2 教学体系
        5.1.2.1 教学思想
        5.1.2.2 教学计划
        5.1.2.3 教材建设
        5.1.2.4 教学方法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5.1.2.6 师资情况
        5.1.2.7 学生情况
        5.1.3 学术科学研究
        5.1.3.1 论文着作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5.1.3.3 访问交流
        5.1.4 建筑工程实践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2.2 教学体系
        5.2.2.1 教学思想
        5.2.2.2 教学计划
        5.2.2.3 教材建设
        5.2.2.4 教学方法
        5.2.2.5 师资情况
        5.2.2.6 学生情况
        5.2.3 学术科学研究
        5.2.3.1 科研机构
        5.2.3.2 展览会
        5.2.3.3 调查测绘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5.2.3.6 科学报告会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5.2.3.8 设计竞赛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5.2.4 建筑工程实践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5.3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1)师资的开放性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三、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附 4.1 金振声访谈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附 4.3 何镜堂访谈
        附 4.4 蔡德道访谈
        附 4.5 邓其生访谈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近20年来西安地区建筑创作中多元化探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背景及原因
        1.2.1 选题的原因
        1.2.2 选题的原因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重要的概念界定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1.4.1 “地区性”概念界定
        1.4.2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1.5 课题研究的方法
第2章 西安地区近代及现代建筑的发展回顾
    2.1 过渡时期(清末——1949 年)
        2.1.1 典型建筑评析
        2.1.2 本阶段建筑特征评述
    2.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 年——改革开放前)
        2.2.1 典型建筑评析
        2.2.2 本阶段建筑特征评述
    2.3 后现代思潮盛行时期(20 世纪改革开放——80 年代中期)
    2.4 现代建筑发展的理性探索时期(20 世纪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期)
        2.4.1 典型建筑评析
        2.4.2 本阶段建筑特征评述
第3章 近 20 年来西安地区建筑创作的多元探索
    3.1 与建筑相关的环境因素
        3.1.1 地理环境的影响因素
        3.1.2 文化环境的影响因素
        3.1.3 城市规划的影响因素
    3.2 近 20 年来西安地区建筑创作的发展历程
        3.2.1 西安地区现代建筑发展的辉煌时期(20 世纪 90 年代初——20 世纪末)
        3.2.2 西安地区现代建筑发展的繁荣时期(2000 年以后)
    3.3 多元化探索的几个主要方向
        3.3.1 气势恢宏,简洁大气——唐风建筑的探索
        3.3.2 朴实材料,适宜技术——实验建筑方向的探索
        3.3.3 民俗民风,符号传承——关中民居风情建筑的探索
        3.3.4 适应地形,注重环境——建筑与城市环境方向的探索
        3.3.5 创新形式,和谐共生——新建筑方向的探索
        3.3.6 小结
    3.4 多元化地区性现代建筑的创作手法——以西安地区的建筑实践为例
        3.4.1 象征与隐喻——创造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
        3.4.2 低技策略——将施工误差合法化
        3.4.3 借鉴与变异——从传统建筑中提炼出新的设计元素
        3.4.4 尊重历史——场地内原有元素的保护与再利用
        3.4.5 修补与粘贴——空间的整合与完善
        3.4.6 小结
第4章 总结与思考
    4.1 新时期建筑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从中得到的启示
        4.1.1 新时期建筑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4.1.2 从中得到的启示
    4.2 关于西安地区建筑创作发展的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城市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框架
        1.2.1 研究方法
        1.2.2 技术框架
        1.2.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概念解析与研究综述
    2.1 研究概念解析
        2.1.1 高密度与紧凑型城市
        2.1.2 城市地下空间
    2.2 地下空间研究综述
        2.2.1 国外地下空间理论
        2.2.2 国内城市地下空间理论及实践
    2.3 城市密度研究综述
        2.3.1 城市高密度研究综述
        2.3.2 紧凑型城市研究综述
    2.4 以往研究评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的复杂性分析
    3.1 当前城市高密度发展状态
    3.2 现状城市空间拥挤与空间矛盾凸显
        3.2.1 城市地上与地下空间开发使用呈现脱节状况
        3.2.2 单一地面交通组织与交通立体化需求不适应
        3.2.3 当前城市环境状况与现代城市品质极不协调
        3.2.4 城市更新改造及历史街区保护地上空间冲突
    3.3 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功能多样化趋向
        3.3.1 城市土地高密度混合提升空间效能
        3.3.2 人口职住空间融合促进城市空间紧凑化
        3.3.3 城市空间多功能与高度深度的并重发展
    3.4 高密度地区交通组织立体化与复杂化
        3.4.1 轨道交通引导地下交通空间快速发展
        3.4.2 TOD 模式引导空间一体化开发
        3.4.3 静态与步行交通得到高度关注
    3.5 城市地下空间环境与安全风险较严峻
        3.5.1 地下市政管廊集成化亟待加强
        3.5.2 城市大型基础设施地下化转变
        3.5.3 地下空间安全水平需大力提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开发一体化建构
    4.1 高密度地区城市空间一体化建构
        4.1.1 高密度地区城市空间
        4.1.2 城市高密度开发态势
        4.1.3 高密度地区立体开发实践
    4.2 高密度地区地下公共空间开发典型方式
        4.2.1 城市 CBD 地区空间一体化开发
        4.2.2 新城中心区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
        4.2.3 基于旧城保护的地下空间开发
        4.2.4 旧城高密度地区地下商业街开发
    4.3 高密度地区地下交通空间一体化建构
        4.3.1 基于 TOD 的轨道站点周边地区开发
        4.3.2 交通触媒催化的地下空间开发
        4.3.3 轨道站域周边高密度开发
        4.3.4 轨道站域周边立体化开发
        4.3.5 机动及静态交通地下化
        4.3.6 地下步行空间的优化与构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安全环境研究
    5.1 地下空间环境安全评估
        5.1.1 地下空间地质环境分析
        5.1.2 地下空间环境安全应用
        5.1.3 地下空间开发宏观适应性
        5.1.4 地下空间开发微观适应性
    5.2 地下空间环境质量优化
        5.2.1 地下空间环境质量要素
        5.2.2 地下空间环境质量优化
        5.2.3 地下空间艺术与生态化设计
    5.3 地下空间安全防御对策
        5.3.1 地下空间安全防御优势
        5.3.2 地下空间防灾减灾一体化
        5.3.3 地下空间应急及安全管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规划方法研究
    6.1 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的现实价值
        6.1.1 地下空间规划适应空间集聚化需求
        6.1.2 地下空间规划系统化与秩序化需求
    6.2 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建构 5 项法则
        6.2.1 地下空间规模强度的“柔性映射”
        6.2.2 地下空间组织方式的“紧凑聚合”
        6.2.3 地下空间形态结构的“网络岛链”
        6.2.4 地下空间交通联系的“捷径追踪”
        6.2.5 地下空间开发导向的“持续秩序”
    6.3 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模式
        6.3.1 “环形联结”模式
        6.3.2 “脊轴带动”模式
        6.3.3 “枝状生长”模式
    6.4 旧城更新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案例实践—以北京东城区内城为例
        6.4.1 北京东城区旧城高密度区现状
        6.4.2 东城区地区整体规划与旧城高密度区更新保护
        6.4.3 东城区内城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导向
        6.4.4 重点功能区地下空间设计
    6.5 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规划层次与方法
        6.5.1 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层次
        6.5.2 地下空间总体规划技术方法
        6.5.3 地下空间详细规划技术方法
        6.5.4 地上地下一体化设计技术方法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及后续展望
图目录
表目录
附录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相关概念辨析
        1.3.3 小结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收集与实际工作结合
        1.4.2 定性与定量分析评价相结合
        1.4.3 对比分析与共性归纳相结合
    1.5 论文的创新点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大遗址保护概述
    2.1 大遗址含义
    2.2 大遗址特点
        2.2.1 价值高、等级高
        2.2.2 数量多、规模大、分布广
        2.2.3 独特性、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
        2.2.4 可观赏性和展示性不强
    2.3 大遗址分类
        2.3.1 按照时间序列分类
        2.3.2 按照材料类型分类
        2.3.3 按照功能分类
        2.3.4 按照遗存位置分类
    2.4 大遗址的破坏因素
        2.4.1 自然因素
        2.4.2 人为因素
    2.5 大遗址保护的相关重要国际文献、国际公约与宪章
    2.6 中西方大遗址保护对比及国外大遗址保护的借鉴
        2.6.1 中西方大遗址的区别
        2.6.2 中西方大遗址保护理念的差异
        2.6.3 国外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方式
    本章小结
3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概述
    3.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定义
        3.1.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定义
        3.1.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词释文
    3.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意义
        3.2.1 从被动的抢救性保护到主动的规划性保护
        3.2.2 从“打补丁式”的局部保护到着眼于遗址规模和格局的全面保护
        3.2.3 从单纯的本体保护到涵盖遗址环境的综合性保护
        3.2.4 从“画地为牢式”的封闭保护到引领参观的开放式保护
        3.2.5 从专一的文物保护工程到推动城市发展、整合文化遗产资源的工程
        3.2.6 从单纯的文物保护工程到改善民生、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会与保护的过程
    3.3 我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历程
    3.4 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方针和原则
        3.4.1 科学论证、规划先行的原则
        3.4.2 保护第一、适当展示的原则
        3.4.3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
        3.4.4 稳步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
        3.4.5 严格管理、合理运营的原则
    本章小结
4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技术支撑和工作程序
    4.1 考古勘探
        4.1.1 考古学定义
        4.1.2 考古勘察工作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的关系
        4.1.3 考古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4.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理论——动态保护规划理论
        4.2.1 “动态规划”理论的定义
        4.2.2 动态规划理论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管理的意义
        4.2.3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动态规划的工作原则
    4.3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的技术支撑
        4.3.1 德尔菲法
        4.3.2 3S技术
    4.4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
        4.4.1 规划设计前期工作
        4.4.2 规划设计文件编制
        4.4.3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阶段工作流程总结
    本章小结
5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状调查、价值评估及发展目标
    5.1 基础资料调研与分析
        5.1.1 基础资料调研与分析的意义
        5.1.2 基础资料调查
        5.1.3 调查结果分析
    5.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资源调查
        5.2.1 考古遗址资源调查与价值评估内容
        5.2.2 考古遗址资源调查与价值评估应遵循的原则
        5.2.3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资源调查
    5.3 考古遗址资源价值评估
        5.3.1 考古遗址资源价值评估意义
        5.3.2 我国考古遗址价值评估的不足
        5.3.3 大遗址资源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
    5.4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性质和发展目标
        5.4.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性质
        5.4.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口标
    本章小结
6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范围划定与分区布局
    6.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范围划定
        6.1.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范围划定的意义
        6.1.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范围的划定原则
        6.1.3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范围划定的方法
        6.1.4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范围划定小结
    6.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分区
        6.2.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分区原则
        6.2.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分区类型
        6.2.3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区划
        6.2.4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功能分区
        6.2.5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景观分区
    本章小结
7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环境整治、居民社会调控与土地利用规划
    7.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环境整治
        7.1.1 景观环境整治
        7.1.2 生态环境整治
    7.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7.2.1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的意义
        7.2.2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的原则
        7.2.3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的措施
        7.2.4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的内容
    7.3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土地利用调控规划
        7.3.1 土地利用调控规划的意义
        7.3.2 土地利用调控规划的原则
        7.3.3 土地利用调控规划的措施
        7.3.4 土地利用调控规划的内容
    本章小结
8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展示规划
    8.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展示规划意义
    8.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展示原则及内容
        8.2.1 保护展示原则
        8.2.2 保护展示内容
    8.3 遗址本体保护展示
        8.3.1 露天保护展示
        8.3.2 回填保护展示
        8.3.3 覆盖保护展示
        8.3.4 修复保护展示
        8.3.5 遗址重建展示
        8.3.6 遗址模型复原展示
    8.4 考古遗址周边环境保护展示
        8.4.1 周边环境保护展示的意义
        8.4.2 历史环境保护展示方式
    8.5 遗址博物馆保护展示
        8.5.1 遗址博物馆的含义
        8.5.2 遗址博物馆特点及设计原则
        8.5.3 遗址博物馆的外部空间设计
        8.5.4 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内部空间设计
        8.5.5 先进技术设施
    8.6 考古工作展示
    8.7 展示服务设施
        8.7.1 标识系统
        8.7.2 语音解说与背景音乐系统
        8.7.3 无障碍设施
    本章小结
9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专项工程规划
    9.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道路交通工程
        9.1.1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道路交通规划原则
        9.1.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道路交通模式
        9.1.3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道路分类与分级
        9.1.4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道路交通设施规划
    9.2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绿化种植工程
        9.2.1 绿化种植在考古遗址公园中的作用
        9.2.2 绿化种植要求
    9.3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给水排水工程
        9.3.1 给水规划
        9.3.2 排水规划
    9.4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邮电通讯工程
        9.4.1 邮电通讯规划原则
        9.2.2 邮电通讯规划的主要内容
    9.5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供电能源工程
        9.5.1 供电能源规划基本原则
        9.5.2 供电能源规划的基本内容
    9.6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游览设施工程
        9.6.1 游览设施规划基本原则
        9.6.3 游览设施规划的主要内容
    本章小结
10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法制建设与运营管理
    10.1 我国考古遗址公园管理机构现状问题
        10.1.1 管理机构的行政管理问题
        10.1.2 管理机构的执行权限问题
        10.1.3 管理机构的土地管理问题
        10.1.4 管理机构的经费运转问题
        10.1.5 管理机构的职能结构问题
        10.1.6 管理机构的宣传教育问题
    10.2 我国考古遗址公园管理机构问题产生的原因
        10.2.1 我国有关大遗址保护及考古遗址公园的立法现状
        10.2.2 我国考古遗址公园的执法现状
        10.2.3 国内外考古遗址公园的立法比较
    10.3 构建我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运营管理体系
        10.3.1 建立健全考古遗址公园的行政管理专项体制
        10.3.2 建立健全考古遗址公园的法律法规执行体制
        10.3.3 建立健全考古遗址公园的土地管理专项体制
        10.3.4 建立健全考古遗址公园的经济产业发展体制
        10.3.5 建立健全考古遗址公园的人才教育培养体制
    本章小结
11 无锡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
    11.1 项目概况
        11.1.1 项目背景
        11.1.2 背景环境
    11.2 遗存概况与价值评估
        11.2.1 遗存概况
        11.2.2 价值评估
    11.3 现状评估
        11.3.1 本体保存状况
        11.3.2 保护工作现状评估
    11.4 规划总纲
        11.4.1 指导思想
        11.4.2 保护原则
        11.4.3 规划原则
        11.4.4 规划定位
        11.4.5 规划目标
        11.4.6 保护对象
        11.4.7 规划策略
    11.5 保护区划
        11.5.1 保护区划
        11.5.2 保护范同
        11.5.3 建设控制地带
        11.5.4 环境协调区
        11.5.5 管理规定
    11.6 遗址本体保护
        11.6.1 保护原则与策略
        11.6.2 本体保护结构
        11.6.3 、本体保护措施
        11.6.4 本体防护措施
    11.7 环境整治
        11.7.1 环境质量标准
        11.7.2 环境整治措施
    11.8 生态保护与修复
        11.8.1 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原则
        11.8.2 生态修复策略
    11.9 遗址资源利用与展示规划
        11.9.1 利用原则与策略
        11.9.2 展示措施
        11.9.3 展陈体系
        11.9.4 遗址环境展示
    11.10 专项设计
        11.10.1 交通组织
        11.10.2 展示服务设施及标识系统
        11.10.3 基础设施
        11.10.4 植物种植规划
        11.10.5 建筑规划
    11.11 游客管理
        11.11.1 游客容量控制
        11.11.2 游客管理措施
        11.11.3 公益活动
    11.12 管理规划
        11.12.1 运行管理
        11.12.2 工程管理
    11.13 研究规划
        11.12.1 考古工作
        11.12.2 研究计划
12 结论与讨论
    12.1 研究结论
    12.2 研究成果
    12.3 研究不足与研究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项目库的100处重要大遗址
附录二 十一五期间重要大遗址(100处)分类
附录三:大遗址保护的国际宪章、国际文献
附录四: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简介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三线建设时期工业遗产廊道的价值评估研究 ——以长江沿岸重庆段船舶工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索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三线建设时期在重庆的大量工业遗存
        1.1.2 转型时期重庆三线工业遗产保护的困惑
        1.1.3 重庆三线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现状
        1.1.4 重庆三线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主要问题分析
    1.2 文献综述
        1.2.1 三线建设研究
        1.2.2 工业遗产研究
        1.2.3 工业遗产廊道研究
    1.3 研究对象与“两个区别”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1 目的
        1.6.2 意义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遗产廊道的理论及价值评估方法简介
    2.1 遗产廊道的理论
        2.1.1 遗产廊道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2.1.2 遗产廊道的特点
        2.1.3 遗产廊道的判定标准
        2.1.4 遗产廊道、工业遗产廊道以及三线工业遗产廊道的关系
    2.2 遗产廊道价值评估方法简介
        2.2.1 基于遗产廊道的评价方法简介
        2.2.2 长江沿岸重庆段工业遗产廊道价值评估方法
        2.2.3 长江沿岸重庆段工业遗产廊道的层次分析步骤
        2.2.4 层次分析法用于构建长江沿岸重庆段工业遗产廊道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3 小结
3 长江沿岸重庆段遗产廊道的主题确定
    3.1 长江沿岸重庆段工业遗产廊道的要素组成
        3.1.1 工业遗产物本身
        3.1.2 自然景观资源
        3.1.3 地形地貌条件
        3.1.4 人工建成环境
    3.2 重庆三线工业遗产廊道的主题确定
        3.2.1 重庆三线工业遗产廊道的关键性资源整合
        3.2.2 长江沿岸重庆段三线船舶工业遗产廊道的规划目标
    3.3 小结
4 三线船舶工业遗产的判别与登录、价值构成与评估
    4.1 长江沿岸各城镇船舶工业遗产的判别与登录
        4.1.1 沿岸城镇
        4.1.2 工业遗产聚集区
        4.1.3 工业相关企业及单位
        4.1.4 工业单体建构筑物
    4.2 长江沿岸各城镇船舶工业遗产的价值构成
        4.2.1 遗产物本征价值
        4.2.2 遗产物外在价值
        4.2.3 综合价值:价值多样性与唯一性的阐释
    4.3 长江沿岸各城镇船舶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估框图
    4.4 长江沿岸各城镇船舶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估
        4.4.1 单体建构筑物的价值评估
        4.4.2 单体建构筑物的价值评估
        4.4.3 船舶工业聚集区价值评估
        4.4.4 长江沿岸重点城镇工业遗产价值评估
    4.5 小结
5 长江沿岸重庆段三线船舶工业遗产廊道整体格局构建
    5.1 目的与原则
        5.1.1 目的
        5.1.2 原则
    5.2 核心资源——船舶工业遗产物本身的格局构建
        5.2.1 主要城镇格局
        5.2.2 工业聚集区格局
        5.2.3 单体工业建构筑物格局
    5.3 辅助资源——自然生态、游憩、历史文化资源的格局构建
        5.3.1 构建长江沿岸遗产廊道自然生态的绿色廊道
        5.3.2 构建长江沿岸遗产游憩的交通系统
        5.3.3 构建长江沿岸历史文化资源的解说系统
    5.4 小结
6 长江沿岸重庆段船舶工业遗产廊道的保护策略比较分析
    6.1 案例分析
        6.1.1 美国伊利诺伊和密歇根运河遗产廊道
        6.1.2 美国黑石河峡谷国家遗产廊道
        6.1.3 英国德文特河谷工业遗产廊道
        6.1.4 日本小樽运河遗产廊道
        6.1.5 案例总体比较
    6.2 长江沿岸重庆段三线船舶工业遗产廊道的方法论总结
        6.2.1 故事目标策略
        6.2.2 特殊场景目标策略
        6.2.3 娱乐目标策略
        6.2.4 保护目标策略
        6.2.5 经济影响目标策略
        6.2.6 可持续目标策略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长江沿岸重庆段工业遗产船舶单体建构筑物登录表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研究生创新基金

(9)旧城改造中公共空间的整合与营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清单
表格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2.3 研究范围
        1.2.4 研究对象
    1.3 核心概念
        1.3.1 公共空间(Public?Space)
        1.3.2 整合(integration)
        1.3.3 营造(Making)
    1.4 研究文献综述
        1.4.1 国内相关研究领域及现状特征
        1.4.2 建筑学科领域的相关文献归纳
        1.4.3 建筑学科领域的主要着作论点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化与理论发展回溯
    2.1 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化回溯
        2.1.1 西方传统公共空间的演化概述
        2.1.2 我国传统公共空间的演化概述
        2.1.3 中西方传统公共空间演化对照的启示
    2.2 公共空间的理论发展回溯
        2.2.1 公共空间理论的研究体系
        2.2.2 公共空间理论的研究视角梳理
        2.2.3 公共空间理论发展的回顾与评析
    2.3 历史与理论回溯反映的公共空间表象与本质
        2.3.1 公共空间的表象容器及反思
        2.3.2 公共空间的建筑学科本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旧城改造中公共空间的定位再认识
    3.1 “旧城改造”的由来与界定
        3.1.1 “旧城改造”的由来
        3.1.2 “旧城改造”的界定
        3.1.3 使用“旧城改造”的理由
    3.2 旧城改造的现阶段发展
        3.2.1 旧城改造现阶段普遍面临的形势
        3.2.2 旧城改造在广东的新发展——“三旧”改造
        3.2.3 “三旧”改造的认识偏差和动因反思
        3.2.4 “三旧”改造对旧城空间形态带来的负面影响
    3.3 公共空间:旧城改造和谐实施的“减震器”
        3.3.1 土地再开发并非是旧城改造的唯一出路
        3.3.2 改善局部公共空间有助于激活而非推倒旧城全局
        3.3.3 以公共空间为核心的城市设计研究促进“三旧”改造和谐实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旧城改造中公共空间的要素分化问题
    4.1 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的系统视角
        4.1.1 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要素”概念
        4.1.2 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要素内核——空间形态要素
        4.1.3 城市公共空间的其它系统要素——土地使用、交通组织、绿化景观、街道设施要素
        4.1.4 系统要素内核与其它系统要素的结构关系
    4.2 二十世纪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要素关系演变的西方经验
        4.2.1 初期公共空间系统要素在城市中心区的紧密联系
        4.2.2 中期公共空间系统要素在城市更新中的联系分化
        4.2.3 后期公共空间系统要素在人性尺度回归下的关系重组
    4.3 我国当前旧城改造中的公共空间系统要素分化现象
        4.3.1 改造中空间形态要素的内部分化
        4.3.2 改造中土地使用要素与空间形态要素的分化
        4.3.3 改造中交通组织要素与空间形态要素的分化
        4.3.4 改造中绿化景观要素与空间形态要素的分化
        4.3.5 改造中街道设施要素与空间形态要素的分化
    4.4 旧城改造中公共空间系统要素的分化根源
        4.4.1 系统要素间的尺度联系分化
        4.4.2 系统要素间的视觉联系分化
        4.4.3 系统要素间的功能联系分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旧城公共空间的要素整合理念建构
    5.1 旧城公共空间整合理念的缘起、困境与机遇
        5.1.1 城市设计理论及《北京宪章》中的整合理念缘起
        5.1.2 旧城改造实践与整合理念的脱节困境
        5.1.3 以公共空间为主要切入点的旧城改造整合机遇
    5.2 整合理念的核心价值观——重塑步行优先权利
        5.2.1 “步行优先”的整合理念核心亟待明确
        5.2.2 “步行优先”的尺度本质特征
        5.2.3 “步行优先”的尺度理论要点
        5.2.4 “步行优先”尺度理论要点的联系与归纳
    5.3 整合理念的形态基础——织补空间脉络与适宜建设密度
        5.3.1 织补核心街区空间脉络
        5.3.2 保持核心街区适宜密度
        5.3.3 反思核心街区偏低密度的量化分析
    5.4 整合理念的根本原则——可达性、协调性、多样性
        5.4.1 增强步行交通的尺度可达性
        5.4.2 保持步行界面的视觉协调性
        5.4.3 维护步行使用的功能多样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整合理念的旧城公共空间网络营造与实践
    6.1 旧城公共空间网络营造的基础建构
        6.1.1 网络营造的研究基础
        6.1.2 网络营造的研究模式
    6.2 旧城公共空间网络营造的研究层次
        6.2.1 微观层面的研究——梳理
        6.2.2 中观层面的研究——组合
        6.2.3 宏观层面的研究——联网
    6.3 旧城公共空间网络营造相结合的城市设计研究
        6.3.1 网络营造引导的城市设计研究阶段划分
        6.3.2 网络营造引导的城市公共空间等级划分
        6.3.3 旧城各级公共空间营造的相关城市设计研究建议
        6.3.4 基于整合理念的旧城公共空间网络营造方法归纳
    6.4 旧城公共空间网络营造实践(一)——徐州市城市中心区空间梳理规划
        6.4.1 规划背景与范围
        6.4.2 主要存在问题
        6.4.3 规划重心解读:公共空间研究对多项规划工作的统领作用
        6.4.4 旧城公共空间研究
        6.4.5 城市整体布局调整
        6.4.6 重要节点城市设计
    6.5 旧城公共空间网络营造实践(二)——承德市中心城市城市设计
        6.5.1 规划背景与范围
        6.5.2 主要存在问题
        6.5.3 规划重心解读:公共空间研究有助于合理引导公共设施布局
        6.5.4 旧城公共空间研究
        6.5.5 城市整体布局调整
        6.5.6 重要节点城市设计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论文创新之处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广州旧城更新改造规划——保护控制分区图
    附录二 120 个旧城公共空间实例建设密度统计(500MX500M范围)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概念话语
    (二) 现实记忆
    (三) 史学思考
一、室内设计的自觉意识
    (一) “十大建筑”与室内装饰艺术的初生
    (二) “国际机场壁画”与绘画装饰艺术的发展
    (三) “广告”对“工艺美术”设计意识的催生
二、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崛起
    (一) 思想解放与理性回归
    (二) 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室内设计理念的生成
    (三) 室内设计行业的生成与市场化
三、探索中前进的室内设计教育
    (一) 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教育
    (二) 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三) 设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四、设计艺术的“西学东渐”
    (一) 渐行渐近的国外设计思潮
    (二) 室内设计的现实走向
    (三)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化反思
五、设计艺术的学术拓展与反思
    (一) 概念的确立与演变
    (二) 在交流中日渐成熟的艺术设计
    (三) 实践与理论的互促——室内设计的创作与竞赛
    (四) 室内设计与人的主题
六、走向规范化的室内设计业
    (一) 发展中的行业组织
    (二) 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
    (三) 走向规范的必然选择
七、室内设计的硬件与软件
    (一) 各类相关行业间的互动与实践
    (二) 设计表现与设计艺术的重构
八、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一) 室内设计走向民众生活
    (二) 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三) “发烧”、反思与务实
九、发展期的设计艺术
    (一) 外来经验的本土转换
    (二) 生存的欲求与应对
    (三) 消费时代的室内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地方建筑的发展──国际建协第20届大会专题报告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D]. 高洁. 山东大学, 2021(11)
  • [2]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D]. 孙玉芳. 天津大学, 2019
  • [3]湿热气候区绿色建筑设计对策与方法研究[D]. 徐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4]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5]近20年来西安地区建筑创作中多元化探索的研究[D]. 李萍. 清华大学, 2013(07)
  • [6]城市高密度地区地下空间开发策略研究[D]. 万汉斌. 天津大学, 2013(12)
  • [7]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模式研究[D]. 赵文斌.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8)
  • [8]三线建设时期工业遗产廊道的价值评估研究 ——以长江沿岸重庆段船舶工业为例[D]. 刘凤凌. 重庆大学, 2012(03)
  • [9]旧城改造中公共空间的整合与营造[D]. 黄健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7)
  • [10]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D]. 董赤.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

标签:;  ;  ;  ;  ;  

本土建筑的发展——国际建筑协会第20届大会特别报告摘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