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总胆汁酸水平(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真[1](2021)在《血栓弹力图对肝硬化进展的评估及其输血治疗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肝脏是凝血系统最重要的器官,肝脏发生严重病变时,凝血和抗凝物质合成减少、肝功能衰竭、门脉高压、血小板减少等均可导致人体凝血功能障碍,出血或血栓风险增加。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常用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评估和分级的标准。然而这些指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作为一种快速、便捷了解患者凝血全貌的技术迅速发展,成为临床评估肝硬化患者体内复杂的凝血状态的检测方法。但目前TEG指标与肝硬化患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尚无详细的研究说明,TEG对肝硬化患者的输血治疗指导也没有明确的指导。目的1.通过对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患者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与相关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了解TEG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研究不同进展期肝硬化患者的TEG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探索其在肝硬化进展中的评估价值。2.通过探究TEG在肝硬化患者凝血障碍诊断中的预测价值,了解TEG在肝硬化及其并发症治疗中的指导意义;通过探究TEG在肝硬化凝血障碍患者输血治疗中的预测价值,了解其对肝硬化输血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本研究收集汕头市中心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收治于感染科、消化内科的346名诊断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并排除合并已知凝血障碍、急性肝功能衰竭、近期使用血制品或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根据MELD评分分为A、B、C、D 4组,观察4组不同进展期患者血栓弹力图参数(包括R、K、α、MA、CI)、常规凝血功能五项(包括PT、APTT、FIB、TT、D-D)、凝血因子Ⅹ、抗凝血酶Ⅲ、血小板计数、总胆红素、肌酐、前白蛋白、胆碱酯酶等指标,分析TEG与相关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及相关指标在肝硬化进展中的变化,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最佳临界值了解TEG对肝硬化患者发生凝血障碍的预测作用;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TEG对肝硬化患者凝血障碍输血治疗的指导意义。结果1.TEG参数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分析TEG参数中的K值与FIB、ATⅢ、FⅩ、PLT成负相关(r=-0.421、-0.578、-0.505、-0.512,P<0.05);α值与FIB、ATⅢ、FⅩ、PLT成正相关(r=0.427、0.574、0.582、0.445,P<0.05);MA值与FIB、ATⅢ、FⅩ、PLT成正相关(r=0.593、0.663、0.522、0.716,P<0.05);CI值与FIB、ATⅢ、FⅩ、PLT成正相关(r=0.420、0.636、0.605、0.517,P<0.05)。2.TEG参数对肝硬化进展的评估(1)随着肝硬化进展,常规凝血指标PT、APTT、TT、D-二聚体均在MELD评分A、B、C、D四组间逐渐增加(P<0.05);FIB、PLT、ATⅢ、FX在MELD评分A、B、C、D四组间逐渐降低(P<0.05);在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中,总胆红素、肌酐在MELD评分A、B、C、D四组间逐渐增高(P<0.05);胆碱酯酶、前白蛋白在MELD评分A、B、C、D四组间逐渐减小(P<0.05)。(2)随着肝硬化进展,TEG参数中R值在肝硬化进展中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P>0.05);K值在MELD评分A、B、C、D四组间逐渐延长(P<0.05);α值、MA值、CI值在MELD评分A、B、C、D四组间逐渐减小(P<0.05)。(3)TEG参数中,R值与MELD评分无显着相关性(P>0.05);K值与MELD评分成正相关(r=0.413,P<0.05);α值、MA值、CI值均与MELD评分呈负相关(r=-0.323、-0.515、-0.384,P<0.05)。3.肝硬化凝血障碍患者相比非凝血障碍患者存在更严重的低凝状态。TEG中MA值预测肝硬化患者发生凝血障碍的AUC值(AUC=0.712,P<0.05)最高,其次是CI值(AUC=0.620,P<0.05)。TEG诊断肝硬化凝血障碍的最佳临界值分别是R>5.1min,K>5.6min,α<43.5°,MA<37.2mm,CI<-6.5。当MA<37.2时,MA诊断肝硬化凝血障碍的灵敏度是60.3%,特异度是80.8%,阳性预测值是65.0%,阴性预测值是76.9%(P<0.05);当CI<-6.5时,CI诊断肝硬化凝血障碍的灵敏度是37.4%,特异度是91.5%,阳性预测值是72.1%,阴性预测值是69.9%(P<0.05)。4.肝硬化凝血障碍输血组患者相比非输血组存在更严重的低凝状态。TEG中所有参数均是肝硬化凝血障碍患者是输注病毒灭活血浆的影响因素,并可解释总变异的56.3%(P=0.015),其中CI的回归系数(B)最大(B=-1.257,95%CI:-2.003~-0.511,P=0.009);TEG中R、α、MA、CI是肝硬化凝血障碍患者输注血小板的影响因素(P<0.05),并可解释总变异的47.4%(P=0.003),其中MA的回归系数(B)最大(B=-0.853%CI:-1.065~-0.641,P=0.029)。结论TEG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肝硬化进展的标志;TEG可联合相关凝血功能试验、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对肝硬化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MA、CI在预测肝硬化患者发生凝血障碍有较大价值,MA<37.2、CI<-6.5可作为肝硬化凝血障碍诊断的阈值。CI对肝硬化凝血障碍患者病毒灭活血浆输注的指导意义最大,MA对血小板输注的指导意义最大。
王銮凤[2](2021)在《蛋氨酸限制饮食经肠道菌群及代谢节律改善肥胖小鼠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以高脂膳食(High-fat diet,HFD)为代表的高热能饮食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膳食模式。高脂膳食不仅会造成肥胖,还会诱发多种健康问题,如引起机体胰岛素抵抗、导致机体代谢节律紊乱及认知功能障碍、破坏肠道菌群等。近年来,通过膳食模式调节代谢节律紊乱及认知功能障碍已成为食品营养领域内的研究热点。蛋氨酸限制饮食(Methionine restriction,MR)能够改善HFD引起的肥胖及胰岛素抵抗,降低活性氧水平及炎症反应,但MR对HFD引起的机体代谢节律失调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尚鲜有报道。基于此,本研究以MR为研究对象,以“菌群-代谢节律”为靶点,探究了MR对HFD诱导的肥胖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作用及潜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MR对HFD诱导的肥胖小鼠糖脂代谢紊乱的干预作用:对8周龄C57BL/6J小鼠进行为期4周的HFD饮食饲喂(60%脂肪含量)建立肥胖模型,后分别进行不同饮食模式的饲喂:(1)正常蛋氨酸饮食(蛋氨酸含量0.86%);(2)蛋氨酸限制饮食(蛋氨酸含量0.17%)。结果显示,MR干预可以在不限制小鼠能量摄入的条件下有效降低HFD诱导的肥胖小鼠体重。采用GTT和ITT手段评价了小鼠的葡萄糖耐受性和胰岛素敏感性,结果显示MR能够降低HFD诱导肥胖小鼠的空腹血糖水平和HOMA-IR值。组织学染色结果显示,MR能够改善HFD诱导的肥胖小鼠的肝脏脂质积累及脂肪细胞肥大。因此,MR能够改善HFD诱导的肥胖小鼠糖脂代谢紊乱。(2)MR对HFD诱导的肥胖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作用:采用动物行为学实验、组织学染色及分子生物学手段评价了小鼠的认知功能及神经损伤。旷场实验、Y迷宫、Morris水迷宫实验的结果表明,MR可以有效改善HFD引起的肥胖小鼠工作记忆能力、空间记忆能力下降。小鼠海马区神经元H&E染色及突触超微图像显示MR改善了HFD引起的突触可塑性降低及海马神经元形态改变。利用q PCR等分子生物学手段检测了突触相关基因PSD-95的表达,结果表明MR上调了肥胖小鼠海马区突触功能蛋白PSD-95表达;同时,MR可激活肥胖小鼠脑部ERK/CREB/BDNF认知信号通路,增加脑部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MR增加了线粒体复合物相关蛋白及自噬相关基因Atg3和Lc3的表达;MR可通过降低脑部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的水平有效改善肥胖小鼠的神经炎症。并且,MR改善了肥胖小鼠脑部生物钟相关基因Bmal1、Per1及Cox2的表达。(3)MR改善肥胖小鼠认知损伤中肠道屏障及肠道菌群的参与机制:以肠道组织及肠道菌群为研究对象,评价了小鼠肠道屏障功能及菌群节律状态。结果显示,MR可通过增加肠道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的表达,有效改善HFD诱导的肥胖小鼠的肠道屏障损伤。同时,MR有效降低了肥胖小鼠结肠LPS及炎症因子水平。采用16S r RNA测序技术,评价了MR对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进一步基于测序结果利用PICRUSt对菌群功能进行预测,发现MR抑制了LPS合成相关通路的节律震荡。同时,MR降低了炎症相关菌的相对丰度,并抑制了其节律震荡。此外,MR时间特异性的增加了短链脂肪酸产生菌的相对丰度及短链脂肪酸的水平,并恢复了其节律震荡,进而平衡了HFD扰乱的小鼠肠道菌群的节律性。并且,MR改善了肠道中生物钟基因Per2和Rev-erbα的表达。(4)MR改善肥胖小鼠认知损伤中代谢节律的参与机制:以肝脏为研究对象,探究了MR对HFD诱导的肥胖小鼠肝脏脂质代谢及胆汁酸代谢节律紊乱的干预作用。结果显示,MR可显着改善肥胖小鼠血清中TC、TG、HDL-C及LDL-C的节律水平。MR时间特异性的增加了肝脏及血液中FGF21的表达,激活了AMPK/PGC-1α能量代谢相关信号通路,改善了HFD诱导的肥胖小鼠能量代谢节律紊乱。同时,MR增加了HFD诱导的肥胖小鼠肝脏中Pparα、Pparγ及Srebp1等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采用UPLC-MS/MS法测定了小鼠血清中胆汁酸的水平,发现MR增加了夜间阶段血液中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水平,降低了脱氧胆酸水平。进一步采用q PCR检测胆汁酸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MR恢复了Cyp7a1和Cyp27a1的节律震荡。并且,MR改善了肝脏和棕色脂肪组织中生物钟基因Bmal1和Cry1的表达。综上所述,MR能够通过影响肠道屏障功能及肠道菌群节律,调控肝脏代谢节律,减轻HFD诱导的肥胖小鼠机体代谢节律紊乱与炎症反应,最终改善脑部认知功能障碍。本研究发现的“肠道菌群-代谢节律”介导MR的作用机制研究可为MR作为新型膳食模式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优化膳食模式干预高热能膳食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刘哲睿,贾晓东,陆荫英[3](2021)在《肝细胞癌相关胆汁酸代谢失衡及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胆汁酸代谢、肠道菌群及胆汁酸受体调控通路均参与了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的全过程。HCC小鼠模型的肝脏组织、HCC患者的血浆和粪便中某些胆汁酸如甘氨胆酸、牛磺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等水平均显着升高;肠道产胆盐水解酶细菌及梭状芽胞杆菌丰度失衡导致的胆汁酸代谢及机体免疫微环境的改变等也会促进HCC发生;此外,胆汁酸受体如法尼醇X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1、孕烷X受体、本构雄烷受体及鞘氨醇-1-磷酸受体2等多种受体亦被证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参与调控HCC的发生发展。胆汁酸代谢的各个环节在HCC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系统诠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加深对HCC发病机制的认识,开发早期诊断、预后预测及精准治疗的生物靶标。
谢然[4](2021)在《血清总胆汁酸在高病毒载量伴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适应症中的预测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血清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水平对高HBV-DNA载量,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抗病毒治疗适应症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病科收治的CHB患者370例,其中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患者273例,阴性患者97例。高HBV-DNA载量的判断标准依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即HBeAg阳性≥20000IU/m L;HBeAg阴性≥2000 IU/m L。ALT轻度升高的界定标准为≤2倍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 of normal,ULN)。收集患者肝脏穿刺活检前的病例信息,根据肝脏活检病理结果,采用Scheuer评分系统进行肝脏炎症分级(G)和纤维化分期(S)。将患者分为G<2级且S<2期(<G/S2组)与G≥2级或/和S≥2期(?G/S2组)两组。以常用肝功能实验室指标作为对照,采用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TBA与两组CHB患者炎症或纤维化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比较、评价TBA与其他非侵入性模型如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to platelet ratio index,APRI)、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rosis index based on the four factors,FIB-4)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比值(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to platelet ratio,RPR)对肝脏明显组织学病变(?G/S2)及抗病毒治疗适应症的预测价值,并计算相应的最佳截断值、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统计学意义定义为P<0.05。结果HBeAg阳性和阴性两组患者之间、以及HBeAg阳性患者<G/S2组与?G/S2组之间TBA水平以及APRI、FIB-4和RPR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HBeAg阴性患者<G/S2组与?G/S2组之间仅TBA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BA水平与HBeAg阳性和阴性两组的肝脏炎症或纤维化等级均有一定相关性。在HBeAg阳性CHB患者中,血清TBA鉴别<G/S2与?G/S2的AUC(95%CI)为0.61(0.55-0.67),低于APRI[0.74(0.69-0.79)],FIB-4[0.70(0.64-0.75)]和RPR[0.68(0.62-0.73)],其截断值为8.00μmol/L,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60.98%、57.86%、41.46%和75.19%。而在HBeAg阴性的患者中,TBA鉴别<G/S2与?G/S2的AUC(95%CI)为0.72(0.61-0.81),高于APRI[0.60(0.50-0.70)]、FIB-4[0.57(0.46-0.67)]和RPR[0.54(0.43-0.67)],其截断值为5.40μmol/L,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67.35%、71.05%、75.99%和61.54%。结论血清TBA在HBeAg阴性、高病毒载量伴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适应症中,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李美洁[5](2020)在《核受体FXR在利福平诱导的肝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背景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中草药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DILI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重者可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药物诱导的肝损伤与宿主的遗传背景和免疫应答等有关。探索遗传因素与药物毒理之间的关系,以此来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提高临床用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胆汁酸是胆固醇在肝脏中氧化产生的类固醇分子,除了促进脂质吸收和维持胆固醇平衡外,还充当信号分子激活胆汁酸核受体FXR。胆汁酸通过激活法尼酯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及其下游信号通路,不仅调节自身合成和肝肠循环,也影响肝脂质稳态。利福平可诱导胆汁淤积、脂肪变性及肝细胞损伤等。胆汁酸及胆汁酸核受体FXR在利福平诱导的肝损伤中的病理生理作用及机制仍然不清楚。目的探索核受体FXR与利福平诱导的肝损伤之间的关系,阐明FXR在利福平诱导肝损伤中的分子机制。方法1.FXR在利福平诱导急性肝脏损伤中的作用选取6-8周C57BL/6(Wildtype,WT)和FXR敲除(FXR-/-)雄性小鼠,分成四组,分别是 WT DMSO 组、WT 利福平组(200 mg/kg/d)、FXR-/-DMSO 组、FXR-/-福平组(200mg/kg/d)。连续给药1周,禁食6h麻醉采血,分离血清,处死后取肾脏、肝脏和小肠,样本过液氮速冻后置于-80℃。多功能酶标仪检测小鼠血清AST、ALT、ALP、TBIL和DBIL的水平;取肝脏,常规制备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2.FXR在利福平诱导的肝脏脂质毒性中的作用小鼠分组处理同上,麻醉取血后处死取肝脏组织,速冻后进行切片和油红O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肝细胞中的脂滴。通过快速液相色谱(Fast protein liquid chromatography,FPLC)凝胶过滤法分离血清脂蛋白,检测血清VLDL-C、LDL-C、HDL-C的水平。小鼠禁食4 h后尾注Tyloxapol,麻醉采血测血清甘油三酯的浓度来检测小鼠肝脏脂质分泌能力。提取肝组织RNA,QRT-PCR检测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3.FXR在利福平诱导的胆汁淤积中的作用FXR在利福平诱导的胆汁淤积小鼠模型中的作用:小鼠分组处理同上,禁食期间收集小鼠的尿液和粪便。血清和尿液的胆汁酸浓度用酶标仪进行检测。肝脏、粪便、胆汁酸池分别在75%乙醇中匀浆破碎,溶解胆汁酸,离心后测上清中的胆汁酸水平。提取组织RNA,QRT-PCR检测小鼠胆汁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胆汁酸代谢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在细胞模型中利福平对胆汁酸信号通路的影响:HepG2分别用DMSO、CDCA、CDCA和利福平组处理。提取细胞RNA,QRT-PCR检测胆汁酸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胆汁酸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FXR在利福平诱导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利福平处理后 WT 和 FXR-/-小鼠 AST、ALT水平均升高,且FXR-/-利福平组比WT利福平组升高的更明显。(2)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和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浓度:利福平处理后WT和FXR-/-小鼠血清ALP水平、TBIL和DBIL浓度均升高,FXR-/-利福平组与WT利福平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3)肝脏形态:利福平处理后WT和FXR-/-小鼠均出现肝脏黄染、边缘变钝、体积增大,且FXR-/-利福平组比WT利福平组更严重。(4)苏木素伊红染色:利福平处理后,WT小鼠肝细胞仅轻微水肿,而FXR-/-小鼠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细胞严重水肿、脂肪变性,胞质苍白。2.FXR在利福平诱导的肝脏脂质毒性中的作用(1)小鼠油红O染色:利福平处理后WT和FXR-/-小鼠肝细胞中脂滴均增多,且FXR-/-利福平组比WT利福平组小鼠脂滴增多的更明显。(2)小鼠血清和肝脏脂质检测:血清胆固醇浓度:利福平处理后WT和FXR-/-小鼠血清胆固醇浓度均升高,且FXR-/-利福平组高于WT利福平组。肝脏胆固醇水平:WT利福平组肝脏胆固醇水平高于WT正常组;FXR-/-利福平组与FXR-/-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血清甘油三酯浓度:WT利福平组血清甘油三酯浓度低于WT正常组;FXR-/-利福平组与FXR-/-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肝脏甘油三酯水平:WT和FXR-/-小鼠利福平处理后肝脏甘油三酯水平均升高,且FXR-/-利福平组高于WT利福平组。(3)快速液相色谱分析:WT和FXR-/-小鼠利福平处理后血清VLDL-C、LDL-C、HDL-C浓度均升高,且FXR-/-利福平组小鼠高于WT利福平组。(4)肝脏脂质分泌:利福平处理后WT小鼠肝脏脂质分泌增多,而FXR-/-小鼠脂质分泌不变。3.FXR在利福平诱导的胆汁淤积中的作用(1)血清总胆汁酸浓度:利福平处理后WT和FXR-/-小鼠血清总胆汁酸浓度均升高,且FXR-/-利福平组高于WT利福平组。(2)肝脏胆汁酸水平:利福平处理后WT和FXR-/-小鼠肝脏总胆汁酸水平均升高,且FXR-/-利福平组高于WT利福平组。(3)尿液和粪便胆汁酸水平:WT和FXR-/-小鼠利福平处理后尿液胆汁酸水平均升高。WT和FXR-/-小鼠利福平处理后粪便胆汁酸水平均降低。(4)胆汁酸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利福平处理后,WT小鼠胆汁酸输出泵(Bile salt export pump,BSEP)的表达升高,胆固醇 7α 羟化酶(Cholesterol 7α hydroxylase,CYP7A1)基因的表达降低,但利福平处理后FXR-/-小鼠CYP7A1和BSEP基因的表达无变化。利福平处理后,WT和FXR-/-小鼠钠离子-牛磺胆酸协同转运蛋白(Na+/taurocholate cotransporting polypeptide,NTCP)、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 1b1(Organic anion transporting polypeptide1b1,OATP1b1)基因的表达降低,多药抵抗相关蛋白 3(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3,MRP3)、细胞色素 P450 2B10(Cytochrome P450 2B10,CYP2B10)和细胞色素 P450 3A11(Cytochrome P450 3A11,CYP3A11)基因的表达升高。(5)胆汁酸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利福平处理后,WT小鼠的BSEP蛋白表达增强,而FXR-/-小鼠利福平处理后无变化。利福平处理后WT和FXR-/-小鼠磷酸化末端激酶(phosphorylation c-Jun N-terminal kinase,p-JNK)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且 FXR-/-利福平组高于WT利福平组。(6)在细胞模型中利福平对胆汁酸信号通路的影响:在高胆酸的条件下,利福平促进小异二聚体伴侣蛋白(Small heterodimer chaperone protein,SHP)、BSEP基因的表达,抑制CYP7A1基因的表达。结论1.FXR缺失对利福平诱导的肝损伤更严重。2.FXR缺失加重利福平诱导的肝脏脂质毒性。3.FXR活化促进BSEP的表达,从而减轻利福平诱导的胆汁淤积。
周植星[6](2020)在《补骨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性物质筛选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疾病,其特征是腹泻和直肠出血,炎症通常从直肠开始,涉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扩散到整个结肠。因其病因复杂,发病环节多,治愈难度大,复发率高,预后较差且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中医临床常用补骨脂及含补骨脂的制剂治疗脾肾两虚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其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已经从补骨脂中分离出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香豆素类、黄酮类、查尔酮类和单酚萜类等。补骨脂中的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炎、抗菌、抗氧化、抗肿瘤、抗抑郁、雌激素样作用、促进骨生长和神经保护等。本研究建立了补骨脂药材指纹图谱研究方法,测定了来自10个产地29批次补骨脂药材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异补骨脂二氢黄酮、新补骨脂异黄酮、补骨脂甲素、欧前胡素、补骨脂宁、补骨脂定、4.5-去氢异补骨脂定、补骨脂乙素、异补骨脂色烯查尔酮和补骨脂酚等12种成分的含量。我们发现补骨脂酚、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和补骨脂乙素为补骨脂药材中含量最高的4种成分。在补骨脂指纹图谱建立的基础上,采用UHPLC-MS/MS方法建立了一种检测大鼠血浆中所含的补骨脂中13种成分(包括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异补骨脂二氢黄酮、巴库查尔酮、新补骨脂异黄酮、补骨脂甲素、补骨脂宁、补骨脂定、补骨脂乙素、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corylifol A、补骨脂查尔酮和补骨脂酚)的方法。应用该方法对大鼠经口给予补骨脂后血浆中13种主要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大鼠血浆中暴露量最高的3种成分为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和补骨脂酚。虽然补骨脂酚为补骨脂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但在大鼠体内暴露低于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显示,雌性动物体内的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异补骨脂二氢黄酮、补骨脂甲素、补骨脂定、补骨脂乙素和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等多种成分的暴露量(AUC0-t和Cmax)显着低于雄性动物。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为体内筛选补骨脂治疗UC的有效成分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和依据。结合补骨脂指纹图谱和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研究,我们选择补骨脂水提物以及补骨脂在大鼠体内暴露量最高的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和补骨脂酚,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致小鼠UC模型进行表型筛选,旨在筛选补骨脂中潜在的治疗UC的活性成分。试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补骨脂水提物和补骨脂素可以显着降低DSS致小鼠UC模型的体重下降和结直肠的缩短,延缓并减轻了小鼠的腹泻和便血情况,降低小鼠的死亡率和小鼠血清细胞因子升高,显着降低DSS导致的隐窝萎缩和炎性细胞浸润;同时二者可以显着升高UC小鼠模型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和降低结肠内容物总胆汁酸水平,提示可能跟补骨脂调节胆汁酸稳态相关。我们研究发现补骨脂素可以有效降低DSS致小鼠UC模型结肠损伤,明显改善如体重降低、疾病状态评分和组织病理学评分等指数。我们还发现补骨脂可以缓解UC小鼠模型血清总胆汁酸的下降水平,降低结肠内容物总胆汁酸含量,降低DSS致小鼠UC模型血清IL-6、IL-1β和TNF-α的升高,降低结肠组织IL-6、IL-1β和TNF-α mRNA的转录。补骨脂素可以上调DSS致小鼠UC模型回肠组织Fxr、Shp和Fgf15 mRNA转录以及FXR和FGF15蛋白表达,上调回肠组织Asbt、Ostα/β和I-Babp mRNA的表达。补骨脂素可以下调肝脏CYP7A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上结果提示补骨脂素可能通过增加回肠上皮细胞ASBT表达,促进回肠段胆汁酸吸收,胆汁酸经与I-Babp结合后,运输至基底外侧膜,并通过转运体Ostα/β入血,经门静脉循环至肝脏。补骨脂素在减少肝脏胆汁酸合成的同时减少结肠段胆汁酸聚集,从而改善高浓度胆汁酸对结肠组织的损伤。综上所述,补骨脂中的成分补骨脂素在实验动物水平对小鼠UC具有较好的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FXR-FGF15通路调节胆汁酸稳态相关。本研究为补骨脂及其有效成分补骨脂素作为潜在治疗UC的药物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早期非临床数据支持和依据。
熊菲[7](2020)在《大豆皂苷A2经调控肝脏-胆汁酸-肠道菌群代谢轴预防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引起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活性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和目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最新研究报道肝脏-胆汁酸-肠道菌群轴(LBGMA)在NAFLD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大豆皂苷具有肝保护、降胆固醇、抗炎等多种活性,提示其可能具有预防NAFLD作用。目前未见直接研究大豆皂苷预防NAFLD活性的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大豆皂苷A2(SS-A2)经调控LBGMA预防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MCD)引起的小鼠NAFLD活性与机理,为合理运用大豆皂苷类植物化学物预防NAFL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将120只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6组(n=20,分2笼饲养,每笼10只),第1组饲喂蛋氨酸和胆碱充足饲料(MCS)作为对照组;第2组饲喂MCD饲料作为模型组;第3组饲喂含0.4 mg/kg·BW奥贝胆酸(OCA)的MCD饲料作为药物干预组;第4、5、6组分别饲喂含1、50和100 mg/kg·BW SS-A2的MCD饲料作为低(LSS)、中(MSS)、高剂量(HSS)SS-A2干预组。每组一半(n=10)的小鼠干预期4周,另一半干预期16周,结束后,麻醉处死,收集血液、肝组织、肠组织及内容物。2.肝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并做NAFLD组织学(NAS)和纤维化评分;试剂盒测定血清、肝脏和粪便中总胆固醇(TC)与甘油三酯(TG)及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白介素-6(IL-6)。3.16S rDNA高通量测序法分析盲肠内容物菌群。4.UPLC-MS/MS法测定小鼠肝脏、血清和结肠内容物中胆汁酸含量。5.Western blot法测定小鼠肝脏中法尼酯X受体(FXR)、胆盐输出泵(BSEP)、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TCP)与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和回肠末端组织中FX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5(FGF-15)与钠离子依赖型胆汁酸转运体(ASBT)的蛋白表达。6.采用SPSS 20.0软件做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多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test法统计胆汁酸数据,Spearman法分析肠道菌群与胆汁酸相关性。结果以均数±标准误描述,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干预4周,MCD组小鼠肝组织NAS总分平均为3.70±0.09分,OCA组小鼠肝组织小叶炎症和NAS评分均低于MCD组(p<0.05),LSS、MSS和HSS组小鼠肝组织脂肪变、小叶炎症、气球样变和NAS评分均低于MCD组(p<0.05)。干预16周,MCD组小鼠肝组织NAS总分平均为5.44±0.11分,OCA、LSS、MSS和HSS组小鼠肝组织脂肪变、小叶炎症、气球样变和NAS评分均低于MCD组(p<0.05)。干预4周和16周,OCA、MSS和HSS纤维化评分也都低于MCD组(p<0.05);OCA、LSS、MSS和HSS组小鼠肝脏TG和血清ALT水平低于MCD组(p<0.05)。干预16周,MSS和HSS组小鼠血清TNF-α水平低于MCD组(p<0.05)。2.干预4周,与MCD组相比,HSS组脱硫弧菌科的相对丰度显着升高(p<0.05),OCA、LSS和HSS组小鼠肠道丹毒丝菌科和粪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p<0.05),LSS组和MSS组的CandidatusSaccharimonas属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p<0.05);干预16周,与MCD组相比,OCA、MSS和HSS组小鼠肠道的放线菌门相对丰度均显着降低(p<0.05),OCA组小鼠肠道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着升高(p<0.05),LSS组小鼠肠道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着增加(p<0.05),厚壁菌门、乳酸菌科和乳酸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p<0.05),OCA、LSS、MSS和HSS组小鼠肠道丹毒丝菌科和粪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p<0.05),OCA和MSS组小鼠脱硫弧菌科和脱硫弧菌属的相对丰度显着升高(p<0.05)。OCA组和HSS组的未鉴定出的梭菌科和未鉴定出的梭菌属相对丰度显着升高(p<0.05)。3.干预16周,OCA和SS-A2显着减少了 MCD引起的NAFLD小鼠血清中大部分胆汁酸的蓄积(p<0.05);与MCD组相比,OCA和HSS组增加了肝脏和血清中THDCA水平且促进了肠道中大部分胆汁酸的排泄(p<0.05)。4.干预16周,肠道菌群与肝脏、血清和结肠内容物中大部分胆汁酸均有相关性(p<0.05),其中粪杆菌属与血清中THDCA水平呈负相关(p<0.05)。5.干预16周,与MCD组相比,LSS和HSS组小鼠肠道FXR和FGF-15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5),OCA、LSS、MSS和HSS组小鼠肠道ASBT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5)。结论1.SS-A2预防性干预MCD引起的NAFLD小鼠4周或16周,能改善肝脏组织中的脂肪变、小叶炎症和气球样变以及肝纤维化,并能够减少肝脏TG蓄积,降低血清ALT和TNF-α,具有预防NAFLD的生物学活性。2.SS-A2预防性干预MCD引起的NAFLD小鼠4周或16周,对NAFLD小鼠肠道菌群调节作用因干预时间和干预剂量而异。预防性干预4周,能减少丹毒丝菌科、CandidatusSaccharimons属和粪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增加脱硫弧菌科的相对丰度;预防性干预16周,能增加肠道中拟杆菌门、脱硫弧菌科、脱硫弧菌属、未鉴定出的梭菌科和未鉴定出的梭菌属相对丰度,减少放线菌门、厚壁菌门、丹毒丝菌科、乳酸菌科、粪杆菌属和乳酸杆菌属相对丰度,表明其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发挥预防NAFLD的作用。3.SS-A2预防性干预MCD引起的NAFLD小鼠16周,能减少血清中大部分胆汁酸的蓄积,增加肝脏和血清中THDCA水平,促进肠道中胆汁酸的排泄;粪杆菌属与血清中THDCA水平呈负相关;SS-A2还可提高回肠末端FXR、FGF-15和ASBT的蛋白表达量。提示SS-A2可通过调节肝脏-胆汁酸-肠道菌群代谢轴发挥预防NAFLD的生物学活性。
潘天翊[8](2020)在《前白蛋白在反映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态及预后的回顾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分析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浓度及变化,分析其对肝硬化患者评估肝脏功能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201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治疗前后进行分组,结合病因、生物化学指标(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总胆汁酸、凝血酶原活动度、总胆红素),对比分析各组间前白蛋白浓度及相关度。结果:1. 治疗后患者前白蛋白水平下降,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 对Child-Pugh分级及MELD评分分组的患者组间前白蛋白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 前白蛋白对于Child-Pugh分级与MELD评分有显着负相关性,相关性较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总胆汁酸、凝血酶原活动度均高。4. 在评估患者预后中,前白蛋白的AUCROC为0.631、MELD评分的AUCROC为0.701、Child-Pugh评分的AUCROC为0.56。结论:1.前白蛋白在评估肝硬化患者严重程度中相关性优于其他血清学指标。2.前白蛋白在评估患者预后有一定效能,其效能低于MELD评分,高于Child-Pugh分级。
高敏[9](2019)在《胆“藏泻失调”的理论验证及利胆软坚方调脂减肥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通过对胆“藏泻失调”理论探讨,验证肥胖发生与胆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明确胆决断藏泻失调是肥胖发病的原因;通过研究利胆软坚方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的调脂减肥作用机制,进一步验证“从胆论治”肥胖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有效性,为临床中药治疗肥胖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明确胆藏泻并兼的功能特点,同时根据对“决断”字义解读提出胆主决断藏泻的观点,由此引出胆藏泻失调是肥胖发病的主要病机,治疗上当以利胆软坚。利用高脂饲料喂养诱导SD大鼠建立肥胖易感(Obesity-prone,OP)及肥胖抵抗(Obesity-resistant,OR)模型,比较饮食物摄入及排泄差异、脂质的堆积与排泄差异;采用超高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胆汁、血清、粪便中胆汁酸代谢轮廓谱,探讨OP及OR大鼠胆汁酸代谢差异与体重及脂质堆积关系。利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模型(Diet-induced obesity,DIO),利胆软坚方干预4周后,通过脂质分布及代谢分析,以及UPLC-MS技术检测大鼠胆汁、血清、粪便中总胆汁酸含量及各胆汁酸成分含量比例,评价利胆软坚方对DIO大鼠的降脂减肥药效及其胆汁酸代谢轮廓谱的调节作用;利用基因表达分析方法研究利胆软坚方对FXR-SHP及其下游靶基的调控作用。结果1.胆“藏泻失调”的理论验证:在同样给予高脂饮食喂养的情况下,高脂饮食组(High-fat diet,HF)大鼠体重表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部分大鼠出现明显肥胖,即肥胖易感大鼠(OP),而部分大鼠体重增长缓慢,即肥胖抵抗大鼠(OR)。在食物摄入及能量摄入量无差异的情况下,OP大鼠体重较OR大鼠增加明显,且伴有明显的腹部白色脂肪及肝脏脂质堆积,血脂升高,其24h尿液及粪便排泄量均少于OR大鼠。而OR大鼠摄入高脂饮食,但体重与正常组相当,且较正常大鼠粪便中甘油三酯(TG)排泄量明显增多,并不伴有血脂异常。胆汁酸含量方面,OP大鼠胆汁酸合成不足,而粪便中胆汁酸流失较多,体内胆汁酸池较小;OR大鼠胆汁酸合成显着增加,胆汁酸粪便排泄显着减少,胆汁酸池较大。在胆汁酸比例上,OR大鼠胆汁中以牛磺结合型胆汁酸比例改变为主,血清及粪便中非结合型胆汁酸及结合型胆汁酸的比例改变明显。2.利胆软坚方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DIO)大鼠药效及机制研究发现:利胆软坚方给药4周,在不抑制摄食的情况下,可减缓DIO大鼠体重增长,促进DIO大鼠粪便TG排泄量,减少腹部脂肪堆积,降低肝脂、血脂;利胆软坚方可以逆转DIO大鼠胆汁合成不足且排泄过量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改善DIO大鼠胆汁酸比例失调;利胆软坚方可以抑制DIO大鼠肝脏FXR-SHP表达,增加胆汁酸合成酶CYP8A1表达,降低肝脏摄取转运体NTCP、OATP表达,从而影响胆汁酸的肠肝循环。结论1.基于中医理论探讨,我们提出胆“藏泻失调”不仅体现为胆汁的藏泻失调,同时引起机体脏腑藏泻失调,从而出现饮食物及脂质精微物质的藏泻失调,表现为“藏多泻少则肥,泻多藏少则瘦”的不平衡状态。2.高脂饮食诱导的OP大鼠与OR大鼠胆汁酸代谢轮廓谱的改变,与肥胖消瘦的有相关性,进一步验证了胆“藏泻失调”是肥胖发病病机的新假说。3.利胆软坚方降脂减肥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DIO大鼠肝脏FXR-SHP表达,以及增加CYP8B1表达促进胆汁酸合成,降低肝脏NTCP、OATP表达减少肝脏摄取胆汁酸,刺激肝脏胆汁酸合成增加,多方面共同调节胆汁酸代谢轮廓谱,改善DIO大鼠藏泻失衡。
苏慧宗[10](2019)在《基于“胆汁酸-TLR4-NF-κB”通路茵陈合甘草治疗胆汁淤积肝损伤的配比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采用不同配比茵陈甘草合剂对肝内胆汁淤积模型小鼠的肝脏胆汁酸负荷作用、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抑制而影响炎性细胞因子分泌作用的研究,明确茵陈甘草合剂治疗胆汁淤积性肝损伤最佳配比和保护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1.利用C57BL/6小鼠制作ANIT诱导的急性肝内胆汁淤积肝损伤模型,给予不同比例茵陈甘草合剂(4:0、4:1、2:1、1:1、1:2、1:4、0:4),连续给药10天,采集肝脏和血浆样本。2.生化自动分析仪测定各组血浆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及总胆红素(TBIL)含量,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肝组织病理(HE染色)。3.用LC-MS/MS检测各组肝脏中CA、DCA、α-MCA、β-MCA、TCA、TCDCA、TUDCA、TDCA、LCA浓度。4.利用Western blot测定各组肝组织的TLR4、My D88、p-NF-κB p65蛋白表达,用Elisa法测定肝组织中IL-6、IL-1β、TNF-α、MCP-1和MIP-2水平。结果:1.ANIT诱导的肝内胆汁淤积模型小鼠肝细胞结构破坏,可见大片肝坏死,肝窦处炎性细胞募集明显。血生化含量较正常组显着升高(P<0.05),TLR4/NF-κB通路蛋白及细胞因子和炎性因子表达显着性增加(P<0.05)。2.茵陈甘草合剂(1:4、0:4)可明显降低模型小鼠血浆TBA、TBIL、AST、ALT、ALP含量(P<0.05),光学显微镜显示肝细胞坏死明显减少,肝窦处炎性细胞募集减少,其中茵陈甘草0:4效果最显着,坏死积分最低。茵陈甘草合剂(4:0、4:1、2:1、1:1)组血生化含量与模型组无异,肝脏仍有大片坏死,肝窦处炎性细胞募集明显,肝损伤未见好转。3.茵陈甘草合剂(2:1、1:1、1:2、1:4、0:4)可明显降低模型小鼠肝脏胆汁酸浓度(P<0.05),以茵陈甘草0:4组效果最好。而茵陈甘草(4:0、4:1)组肝脏胆汁酸与模型组无显着性差异。4.茵陈甘草合剂(1:4、0:4)组肝脏中TLR4、My D88、p-NF-κB p65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显着性减少(P<0.05),并显着性下调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和趋化因子MCP-1水平(P<0.05),以茵陈甘草0:4组效果最显着。茵陈甘草合剂(4:0、4:1、2:1、1:1)组TLR4/NF-κB通路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茵陈甘草合剂(1:4、0:4)组可降低肝内胆汁酸含量及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肝脏炎症反应和炎症细胞浸润,达到缓解肝损伤的作用。
二、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总胆汁酸水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总胆汁酸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1)血栓弹力图对肝硬化进展的评估及其输血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肝硬化概述 |
1.2 肝硬化的凝血问题 |
1.3 肝硬化的实验室检查 |
1.4 TEG在肝硬化中的应用 |
1.5 肝硬化患者的输血问题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材料 |
2.3 方法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
3.2 肝硬化患者血栓弹力图参数与相关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3 血栓弹力图及相关指标对肝硬化进展的评估 |
3.4 血栓弹力图与肝硬化凝血障碍患者输血治疗 |
第四章 讨论 |
4.1 血栓弹力图与相关凝血指标的相关性 |
4.2 血栓弹力图及相关指标对肝硬化进展的评估 |
4.3 血栓弹力图对肝硬化患者凝血障碍预测诊断 |
4.4 血栓弹力图与肝硬化凝血障碍患者输血治疗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血栓弹力图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蛋氨酸限制饮食经肠道菌群及代谢节律改善肥胖小鼠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蛋氨酸限制饮食研究进展 |
1.1.1 蛋氨酸概述 |
1.1.2 蛋氨酸的吸收和代谢 |
1.1.3 蛋氨酸限制饮食概述 |
1.2 生物节律研究进展 |
1.2.1 生物节律系统概述 |
1.2.2 生物节律与代谢 |
1.2.3 生物节律与膳食模式 |
1.2.4 生物节律与机体健康 |
1.3 肠道菌群 |
1.3.1 肠道及肠道菌群 |
1.3.2 肠道菌群与高脂膳食 |
1.3.3 肠道菌群与生物节律的相互作用 |
1.3.4 肠道菌群-生物节律互作对代谢的影响 |
1.4 研究意义和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蛋氨酸限制饮食对高脂膳食诱导小鼠肥胖的干预作用 |
2.1 引言 |
2.2 研究内容 |
2.3 材料与方法 |
2.3.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2.3.2 材料与试剂 |
2.3.3 仪器与设备 |
2.3.4 实验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蛋氨酸限制饮食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小鼠体重的影响 |
2.4.2 蛋氨酸限制饮食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小鼠食物摄入量的影响 |
2.4.3 蛋氨酸限制饮食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小鼠系统性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
2.4.4 蛋氨酸限制饮食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脂质积累的影响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蛋氨酸限制饮食对高脂膳食诱导肥胖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作用 |
3.1 引言 |
3.2 研究内容 |
3.3 材料与方法 |
3.3.1 实验动物 |
3.3.2 材料与试剂 |
3.3.3 仪器与设备 |
3.3.4 实验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蛋氨酸限制饮食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自主活动能力的影响 |
3.4.2 蛋氨酸限制饮食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小鼠学习记忆损伤的影响 |
3.4.3 蛋氨酸限制饮食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
3.4.4 蛋氨酸限制饮食对高脂膳食诱导肥胖小鼠海马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
3.4.5 蛋氨酸限制饮食对肥胖小鼠脑部ERK/CREB/BDNF信号通路的影响 |
3.4.6 蛋氨酸限制饮食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小鼠突触结构损伤的影响 |
3.4.7 蛋氨酸限制饮食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脑部神经炎症的影响 |
3.4.8 蛋氨酸限制饮食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脑部线粒体功能及自噬的影响 |
3.4.9 蛋氨酸限制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脑部生物钟相关基因的影响 |
3.4.10 蛋氨酸限制饮食对高脂膳食诱导肥胖小鼠脑部食欲相关基因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蛋氨酸限制饮食对高脂膳食诱导肥胖小鼠菌群节律紊乱的干预作用 |
4.1 引言 |
4.2 研究内容 |
4.3 材料与方法 |
4.3.1 实验动物 |
4.3.2 材料与试剂 |
4.3.3 仪器与设备 |
4.3.4 实验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蛋氨酸限制饮食对高脂膳食诱导的小鼠肠道屏障完整性的影响 |
4.4.2 蛋氨酸限制饮食对高脂膳食诱导的小鼠肠道炎症反应的影响 |
4.4.3 蛋氨酸限制饮食对高脂膳食诱导的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4.4.4 蛋氨酸限制饮食对高脂膳食诱导的小鼠不同时间点肠道菌群的影响 |
4.4.5 蛋氨酸限制饮食对高脂膳食诱导的小鼠肠道菌群峰值表达的影响 |
4.4.6 蛋氨酸限制饮食对高脂膳食诱导的小鼠代谢通路节律的影响 |
4.4.7 蛋氨酸限制饮食对高脂膳食诱导小鼠短链脂肪酸产生菌及其节律的影响 |
4.4.8 蛋氨酸限制饮食对高脂膳食诱导的小鼠炎症产生菌节律的影响 |
4.4.9 蛋氨酸限制饮食对高脂膳食诱导小鼠肠道生物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蛋氨酸限制对高脂膳食诱导肥胖小鼠代谢节律失调的干预作用 |
5.1 引言 |
5.2 研究内容 |
5.3 材料与方法 |
5.3.1 实验动物 |
5.3.2 材料与试剂 |
5.3.3 仪器与设备 |
5.3.4 实验方法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蛋氨酸限制饮食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血清脂质节律变化的影响 |
5.4.2 蛋氨酸限制饮食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肝脏能量代谢的影响 |
5.4.3 蛋氨酸限制饮食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肝脏脂质代谢基因节律的影响 |
5.4.4 蛋氨酸限制饮食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血清胆汁酸代谢节律的影响 |
5.4.5 蛋氨酸限制饮食对高脂膳食诱导肥胖小鼠肝脏胆汁酸代谢基因节律的影响 |
5.4.6 蛋氨酸限制饮食对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肝脏生物钟基因表达的影响 |
5.4.7 蛋氨酸限制饮食对高脂膳食诱导肥胖小鼠棕色脂肪生物钟基因表达的影响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肝细胞癌相关胆汁酸代谢失衡及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胆汁酸水平的异常变化与HCC |
1.1 肝组织胆汁酸水平异常变化与HCC |
1.2 血浆胆汁酸水平异常变化与HCC |
1.3 代谢终末产物胆汁酸水平异常变化与HCC |
2 HCC患者机体胆汁酸异常变化的机制 |
2.1 参与胆汁酸代谢过程的肠道菌群失调与HCC |
2.1.1 产BSH的菌群失调导致胆汁酸水平异常变化 |
2.1.2 参与7α脱羟基作用的菌群导致胆汁酸水平的异常变化 |
2.2 调控胆汁酸代谢过程的胆汁酸受体异常活化与HCC |
2.2.1 FXR与HCC |
2.2.2 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TGR5与HCC |
2.2.3 其他胆汁酸受体与HCC |
3 小结与展望 |
(4)血清总胆汁酸在高病毒载量伴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适应症中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血清胆汁酸在相关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5)核受体FXR在利福平诱导的肝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1. 材料、试剂、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试剂 |
1.3 试剂配制 |
1.4 设备仪器 2. 实验方法 |
2.1 利福平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的建立 |
2.2 血清指标的检测 |
2.3 HE染色 |
2.4 油红O染色 |
2.5 小鼠肝脏脂质分泌的检测 |
2.6 快速液相色谱分析(FPLC) |
2.7 Amplex~(TM) Red Cholesterol Assay Kit检测 |
2.8 肝脏胆汁酸、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检测 |
2.9 粪便胆汁酸的检测 |
2.10 胆汁酸池检测 |
2.11 QRT-PCR检测基因的表达水平 |
2.12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 |
2.13 细胞实验 |
2.1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
3.1 FXR在利福平诱导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
3.1.1 利福平对WT和FXR-/-小鼠肝功能的影响 |
3.1.2 利福平对WT和FXR~(-/-)小鼠肝脏形态和肝系数的影响 |
3.1.3 利福平对WT和FXR~(-/-)小鼠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3.2 FXR在利福平诱导的肝脏脂质毒性中的作用 |
3.2.1 利福平对WT和FXR~(-/-)小鼠胆固醇的影响 |
3.2.2 利福平对WT和FXR~(-/-)小鼠血清脂蛋白的影响 |
3.2.3 利福平对WT和FXR~(-/-)小鼠肝脏脂肪变的影响 |
3.2.4 利福平对WT和FXR~(-/-)小鼠甘油三酯的影响 |
3.2.5 利福平对WT和FXR~(-/-)小鼠肝脏脂质分泌的影响 |
3.2.6 利福平对WT和FXR~(-/-)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 |
3.3 FXR在利福平诱导的胆汁淤积中的作用 |
3.3.1 FXR在利福平诱导的胆汁淤积小鼠模型中的作用 |
3.3.2 利福平在细胞水平对胆汁酸代谢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药物性肝损伤的进展 |
参考文献 致谢 |
(6)补骨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性物质筛选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溃疡性结肠炎研究概况 |
1.1.1 流行病学和发病因素 |
1.1.2 治疗研究进展 |
1.2 化学药物和细菌诱导的UC动物模型及其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
1.2.1 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结肠炎 |
1.2.2 恶唑酮诱导的结肠炎 |
1.2.3 醋酸性结肠炎 |
1.2.4 沙门菌引起的结肠炎 |
1.2.5 不同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在药物研究中的比较评价 |
1.3 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与UC黏膜屏障保护研究进展 |
1.4 补骨脂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
1.4.1 化学成分 |
1.4.2 药理作用 |
1.5 本研究立题依据 |
第2章 补骨脂药材指纹图谱及主要成分含量检测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受试药材 |
2.1.2 标准品 |
2.1.3 试剂 |
2.1.4 仪器 |
2.2 实验方法和结果 |
2.2.1 色谱条件 |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 |
2.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方法 |
2.2.4 指纹图谱研究 |
2.2.5 指标成分含量测定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补骨脂多成分体内分析方法建立及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药材与试剂 |
3.1.2 仪器 |
3.1.3 实验动物 |
3.2 实验方法 |
3.2.1 分析方法的建立 |
3.2.2 方法学验证 |
3.2.3 补骨脂活性成分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
3.3 实验结果 |
3.3.1 离子化方式选择 |
3.3.2 方法学验证结果 |
3.3.3 LC/MS/MS法检测补骨脂药材中主要成分含量 |
3.3.4 大鼠药代动力学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补骨脂主要成分治疗UC表型筛选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动物 |
4.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模型建立 |
4.2.2 剂量选择依据 |
4.2.3 受试物配置 |
4.2.4 动物分组及给药 |
4.2.5 小鼠病理指标统计 |
4.2.6 试验动物取材 |
4.2.7 血清总胆汁酸和炎症因子测定 |
4.2.8 结肠内容物总胆汁酸测定 |
4.2.9 结肠组织病理学分析 |
4.2.10 统计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补骨脂中各组分对结肠炎小鼠疾病表型的影响 |
4.3.2 补骨脂中各组分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
4.3.3 补骨脂中各组分对血清和结肠内容物总胆汁酸的影响 |
4.3.4 补骨脂中各组分对结肠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补骨脂素治疗DSS致小鼠UC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1.1 实验动物 |
5.1.2 主要试剂和主要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模型建立 |
5.2.2 剂量选择 |
5.2.3 受试物配置 |
5.2.4 动物分组及给药 |
5.2.5 小鼠疾病活动指数 |
5.2.6 实验动物取材 |
5.2.7 血清总胆汁酸和炎症因子测定 |
5.2.8 结肠内容物总胆汁酸测定 |
5.2.9 反转录-荧光定量PCR (RT-PCR) |
5.2.10 蛋白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 |
5.2.11 结肠组织病理学分析 |
5.2.12 统计分析 |
5.3 实验结果 |
5.3.1 补骨脂素对结肠炎小鼠疾病表型的影响 |
5.3.2 补骨脂素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
5.3.3 补骨脂素对血清和粪便总胆汁酸的影响 |
5.3.4 补骨脂素对结肠组织IL-6、IL-1 β和TNF-α mRNA表达的影响 |
5.3.5 补骨脂素对回肠组织Fxr、Fgf15和Shp mRNA表达的影响 |
5.3.6 补骨脂素对回肠组织转运体Asbt、Ost α、Ost β和l-Babp mRNA表达的影响 |
5.3.7 补骨脂素对回肠FXR和FGF15蛋白表达 |
5.3.8 补骨脂素对肝脏cyp7a1 mRNA以及CYP7A1蛋白表达 |
5.3.9 补骨脂素对结肠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大豆皂苷A2经调控肝脏-胆汁酸-肠道菌群代谢轴预防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引起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活性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SS-A_2预防小鼠NAFLD的生物学活性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第3章 SS-A_2对NAFLD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第4章 基于肝脏-胆汁酸-肠道菌群代谢轴探究SS-A2预防NAFLD的机理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前白蛋白在反映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态及预后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血清前白蛋白测定与临床相关疾病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胆“藏泻失调”的理论验证及利胆软坚方调脂减肥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肥胖的流行病学 |
1.2 肥胖的西医治疗 |
1.3 肥胖的中医治疗 |
1.4 肥胖的实验研究 |
2 理论依据及前期实验基础 |
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4 研究预期结果 |
第一章 胆“藏泻失调”的理论研究 |
1 胆上连肝脏,下通肠腑 |
2 胆既为六腑,又为奇恒之腑 |
3 胆主决断藏泻 |
3.1 胆决断五脏六腑之满实 |
3.2 胆决断水谷精微之藏泻 |
4 胆决断藏泻失调与肥胖及消瘦的关系 |
5 胆决断藏泻失调与肥胖的治疗 |
5.1 治疗原则 |
5.2 选方用药 |
5.3 临床研究基础 |
6 小结 |
第二章 胆“藏泻失调”的理论验证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主要试剂 |
1.3 实验耗材 |
1.4 常用溶液配比 |
1.5 实验动物及饲料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造模及分组 |
2.2 大鼠代谢笼监测方法 |
2.3 大鼠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测定方法 |
2.4 大鼠胆管插管术及2h胆汁流量监测方法 |
2.5 样本采集及处理 |
2.6 血清生化测定方法 |
2.7 大鼠肝脏及粪便中脂质测定 |
2.8 大鼠肝脏组织HE染色 |
2.9 大鼠肝脏组织油红染色 |
2.10 胆汁酸代谢轮廓谱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测定方法 |
2.11 数据统计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及肥胖抵抗大鼠体重变化 |
3.2 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及肥胖抵抗大鼠摄入及排泄情况 |
3.3 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及肥胖抵抗大鼠胃肠动力情况 |
3.4 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及肥胖抵抗大鼠脂质分布及排泄情况 |
3.5 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及肥胖抵抗胆汁流量差异 |
3.6 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及肥胖抵抗胆汁酸轮廓谱研究 |
4 本章小结 |
4.1 体重特征 |
4.2 摄入-消化-排泄特征 |
4.3 脂质代谢特征 |
4.4 胆汁流量变化 |
4.5 胆汁酸分布与胆汁酸轮廓谱变化 |
5 结论 |
第三章 利胆软坚方降脂减肥作用机制研究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主要试剂、常用溶液 |
1.2 实验动物及饲料 |
1.3 利胆软坚方制备 |
2 实验方法 |
2.1 药材制备及保存 |
2.2 动物造模及分组 |
2.3 给药方法及剂量 |
2.4 实验动物处理及样本采集 |
2.5 肝脏及回肠组织总RNA提取方法 |
2.6 cDNA合成方法 |
2.7 Real-time PCR方法 |
2.8 数据统计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利胆软坚方减缓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体重增加 |
3.2 利胆软坚方对饮食物的摄入-消化-排泄三环节的影响 |
3.3 利胆软坚方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脂质分布及排泄 |
3.4 利胆软坚方增加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胆汁流量 |
3.5 利胆软坚方调节大鼠胆汁酸代谢轮廓谱 |
3.6 利胆软坚方调节胆汁酸代谢相关核受体及转运体基因表达 |
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第四章 全文讨论与展望 |
1 讨论 |
1.1 胆“藏泻失调”与肥胖及肥胖抵抗的关系 |
1.2 利胆软坚方降脂减肥作用 |
1.3 利胆软坚方对肥胖大鼠胆汁酸代谢轮廓谱的影响 |
1.4 利胆软坚方对胆汁酸代谢通路的影响 |
2 展望 |
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引物序列表 |
附录2 综述 胆汁酸在肥胖及脂质代谢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3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10)基于“胆汁酸-TLR4-NF-κB”通路茵陈合甘草治疗胆汁淤积肝损伤的配比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不同配比的茵陈甘草合剂对ANIT诱导的肝内胆汁淤积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仪器 |
2 方法 |
2.1 药物配制 |
2.1.1 不同配比茵陈甘草合剂的配制 |
2.1.2 ANIT油溶液的配制 |
2.2 给药方案 |
2.2.1 动物分组与给药 |
2.2.2 样本采集 |
2.3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2.3.1 血生化检测 |
2.3.2 肝脏病理观察 |
2.4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 |
3.1 小鼠体重变化及肝功能检测结果 |
3.2 肝脏外观与肝脏病理变化 |
4 讨论 |
第二章 不同配比的茵陈甘草合剂对ANIT诱导的胆汁淤积小鼠肝脏中胆汁酸含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仪器 |
2 方法 |
2.1 液相条件 |
2.2 质谱条件 |
2.3 溶液的配制 |
2.4 肝脏样品处理 |
2.5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 |
3.1 方法学考察 |
3.1.1 特异性 |
3.1.2 标准曲线及最低定量下限 |
3.1.3 精密度与准确度 |
3.1.4 提取回收率与基质效应 |
3.2 肝脏中胆汁酸含量测定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配比的茵陈甘草合剂对ANIT诱导的胆汁淤积小鼠TLR_4/NF-κB信号通路及促炎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影响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仪器 |
2 方法 |
2.1 Western Blot检测方法 |
2.1.1 试剂配制 |
2.1.2 胞浆蛋白的提取 |
2.1.3 核蛋白、胞浆蛋白的提取 |
2.1.4 蛋白浓度的测定 |
2.1.5 Western Blot检测 |
2.2 Elisa检测方法 |
2.2.1 肝脏样本处理 |
2.2.2 蛋白浓度的测定 |
2.2.3 小鼠IL-Iβ检测方法 |
2.2.4 小鼠IL-6检测方法 |
2.2.5 小鼠MCP-1检测方法 |
2.2.6 小鼠TNF-α检测方法 |
2.2.7 小鼠MIP-2检测方法 |
2.4 数据处理方法 |
2.4.1 Western Blot数据处理方法 |
2.4.2 Elisa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 |
3.1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
3.2 Elisa检测结果 |
4 讨论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献综述 基于“TLR_4-NF-κB”信号通路中药治疗肝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 :在校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3 :参加学术会议 |
四、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总胆汁酸水平(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栓弹力图对肝硬化进展的评估及其输血治疗的研究[D]. 李佳真. 汕头大学, 2021(02)
- [2]蛋氨酸限制饮食经肠道菌群及代谢节律改善肥胖小鼠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銮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肝细胞癌相关胆汁酸代谢失衡及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J]. 刘哲睿,贾晓东,陆荫英.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03)
- [4]血清总胆汁酸在高病毒载量伴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适应症中的预测价值[D]. 谢然.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5]核受体FXR在利福平诱导的肝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李美洁. 河南大学, 2020(04)
- [6]补骨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性物质筛选及机制研究[D]. 周植星. 沈阳药科大学, 2020(01)
- [7]大豆皂苷A2经调控肝脏-胆汁酸-肠道菌群代谢轴预防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引起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活性与机理研究[D]. 熊菲.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8]前白蛋白在反映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态及预后的回顾性分析[D]. 潘天翊.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9]胆“藏泻失调”的理论验证及利胆软坚方调脂减肥的作用机制研究[D]. 高敏.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基于“胆汁酸-TLR4-NF-κB”通路茵陈合甘草治疗胆汁淤积肝损伤的配比及机制研究[D]. 苏慧宗.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