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子标记在甘薯育种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马猛[1](2021)在《紫甘薯SSR标记遗传图谱构建及主要农艺性状QTL定位》文中认为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定位是基因克隆、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基础。因此构建甘薯遗传图谱对于甘薯育种工作具有重大意义。目前,甘薯遗传图谱构建主要以白肉和黄肉甘薯为主,关于紫肉甘薯遗传图谱构建的研究还很少。QTL定位的性状以淀粉含量、干物质含量以及β-胡萝卜素含量等品质性状为主,其次是抗性性状和产量性状,这与我国甘薯的育种目标和趋势是一致的。理想的农艺性状也是甘薯育种的重要目标,而关于甘薯理想农艺性状的研究还很缺乏。本研究以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徐紫薯8号和美国红的遗传连锁图谱,并对甘薯5个地上部农艺性状和2个品质性状进行了QTL定位。主要结果如下:1.对徐紫薯8号转录组测序结果中的8854个EST-SSR序列进行分析,这些SSR主要集中在单、二和三核苷酸重复类型上,占总SSR数目的88.86%,分析的SSR长度范围为10bp~240bp,平均长度为30.3bp,重复基元数目为127。用双亲及其杂交F1代的两个随机单株对三个来源的439对SSR引物进行多态性筛选,共筛选到110对条带清晰、稳定的多态性SSR引物,其中70对为自主设计。以双亲及F1代分离单株对筛选到的110对SSR引物进行多态性评估,每对引物能扩增出1~10条不等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4条,多态性信息含量平均值为0.5653,这说明本研究开发的SSR引物多态性较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2.以甘薯品种徐紫薯8号(母本)和美国红(父本)杂交F1代分离群体的274个单株为作图群体,利用筛选的110对多态性好的SSR引物对F1群体进行标记基因型检测,分别获得220个和219个多态性标记用于徐紫薯8号和美国红图谱构建。其中母本徐紫薯8号图谱由24个连锁群组成,包括144个标记,图谱总长1325.8 c M,标记间平均距离9.2 c M;父本美国红图谱由21个连锁群组成,包括132个标记,图谱总长1088.6 c M,标记间平均距离8.2 c M。3.用Map QTL 5.0软件对甘薯地上部分枝数、茎蔓直径、最长蔓长、叶柄长度和节间长度以及地下部块根干物质含量和花青素含量7个农艺性状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16个QTL。其中与分枝数相关的QTL1个,能够解释表型变异的53.2%;与茎蔓直径相关的QTL1个,解释表型变异的16.7%;与最长蔓长相关的QTL2个,解释表型变异的9.5%和13.7%;与叶柄长度相关的QTL2个,解释表型变异的8.8%和11.3%;与节间长度相关的QTL5个,解释表型变异的9.6%~28.1%;与干物质含量相关的QTL1个,解释表型变异的5.8%;与花青素含量相关的QTL4个,解释表型变异的8.3%~54.9%。
冯俊彦,康乐,郎涛,张聪,李明,赵珊,蒲志刚[2](2021)在《基于SCoT分子标记的甘薯及其野生种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认为为揭示甘薯及其野生种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甘薯及其野生种之间的遗传关系,利用SCoT分子标记对22份甘薯及其野生种三浅裂野牵牛和三裂叶薯的PCR扩增结果、遗传多样性、进化关系、群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3条SCoT引物共检测到278条稳定条带,每条引物可检测4~12个条带;SCoT-8、SCoT-20、SCoT-26、SCoT-36、SCoT-35 5条引物多态性丰富,可用于甘薯及其野生种研究的分子标记。基于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三浅裂野牵牛的遗传多样性最高,甘薯次之,三裂叶薯最小。遗传聚类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将参试22份种质材料分为三大类群,各材料归类基本和其所属物种一致,不同物种间的血缘交流少,遗传组成相对单一,比较而言,甘薯与三浅裂野牵牛之间的血缘交流比三裂叶薯之间的血缘交流多,其与三浅裂野牵牛之间的遗传关系较三裂叶薯更近。综上,研究结果初步证明SCoT分子标记在甘薯进化研究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同时揭示了甘薯与其近缘野生种之间的不同遗传关系,为今后甘薯育种中引入三浅裂野牵牛等野生种血缘,提高甘薯遗传多样性提供了理论支持。
王崇[3](2020)在《甘薯cpSSR和TRAP分子标记的开发及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甘薯是同源六倍体(2n=6x=90)植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被广泛种植,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现有栽培甘薯品种遗传背景狭窄,亲缘关系近,亟需拓宽甘薯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以120个甘薯品种为研究材料,利用cpSSR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并构建甘薯的指纹图谱;初步构建了甘薯TRAP标记的反应体系,分析TRAP标记在甘薯育种上的应用价值。旨在为甘薯种质资源鉴定和亲缘关系区分提供理论依据,为甘薯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指导。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设计出的19对cpSSR引物,用甘薯品种鄂薯11和福菜薯18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筛选,筛选出11对核心引物。在16个菜用甘薯品种中共扩增出43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3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3个多态性条带,多态性百分率为76.74%;在104个甘薯材料中总共得到58条条带,多态性条带为47条,单条引物平均扩增的条带数为5.27,平均多态性百分率为75.18%。120个甘薯品种在11对引物中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表明本研究所选用的引物能有效区分供试材料,可用于甘薯种质资源的鉴定。2、分析11对引物在甘薯材料的扩增情况,分别计算16个菜用甘薯品种和104个甘薯品种的遗传多样性。16个菜用甘薯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在0.0912~0.5067,平均遗传距离是0.2301,在遗传系数为0.74时可将16个甘薯品种分为4组。对104个甘薯品种的扩增结果进行分析,每个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在0.0386~5.2723,平均遗传距离是0.2201,在遗传系数为0.74时将104个甘薯品种分为5组。3、综合多方因素,构建甘薯种质资源的指纹图谱。用11对引物构建16个菜用甘薯品种的指纹图谱;从11对引物中筛选出2对引物,构建104个甘薯品种的指纹图谱。4、基于甘薯抗病基因开发TRAP引物,选用鄂薯11和鄂紫薯13为试验材料对引物进行筛选和分析,建立甘薯TRAP标记反应体系。TRAP标记结果显示在甘薯鉴定、重要性状标记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TRAP标记指导甘薯抗病虫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了参考。
刘家榜,赵珊,张聪,冯俊彦,李明,屈会娟,黎青,李建伟,林杨,蒲志刚[4](2020)在《不同甘薯品种及其辐射诱变后代基因组变异的分子标记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利用SCo T、ISSR、CBDP等3种分子标记技术,对2个优质甘薯品种川薯34和川紫薯2号的60Co-γ辐射诱变后代进行基因组变异分析。结果表明,6条SCo T引物在参试材料中最多可扩增出40条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6.67条,其中,在川薯34诱变后代中共检测到变异条带4条,在川紫薯2号诱变后代中共检测到变异条带7条;2条ISSR引物最多可扩增出6条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3.0条条带,在川薯34的后代中发现变异条带1条,在川紫薯2号的后代中没有发现变异条带;6条CBDP引物最多可扩增出36条条带,平均每条引物可扩增6条条带,在川薯34和川紫薯2号的后代中分别发现变异条带13条和7条。遗传相似性分析表明,SCo T、ISSR和CBDP等3种分子标记在川薯34诱变后代中的遗传相似性变异范围为0.80~1.00;在川紫薯2号诱变后代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变异范围为0.86~1.00。研究结果显示,SCo T分子标记和CBDP分子标记的扫描结果均优于ISSR分子标记,且CBDP分子标记结果最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川紫薯2号和川薯34诱变后代的部分单株未发生变异,部分单株间存在变异,个别单株间遗传相似性差异较大。研究结果初步证明,悬浮细胞低剂量照射产生的甘薯诱变后代个体间变异较小,且突变程度与品种相关。研究结果将为分子标记技术和核辐射诱变育种技术在甘薯育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宋雪彬[5](2018)在《菊花品种表型性状的数量化定义及其遗传分析》文中指出菊花(Chrysanthemum×morifolium Ramat.)是高度杂合的人工栽培群体,其遗传背景复杂,遗传多样性丰富,不仅不同品种间形态性状千差万别,相同品种在不同栽培条件下表型性状也存在很大的差异。面对如此丰富而又复杂的品种群,准确识别和定义菊花表型性状是识别和鉴定菊花品种的首要条件,而在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这些性状的遗传规律对于菊花新品种的定向改良育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目前,主要采用《菊花DUS测试指南》对菊花品种表型性状进行观测。然而,该标准缺少对性状的数量化和规范化描述及分析,导致对测试品种的鉴定效率降低,甚至影响后续的进一步对这些重要性状的遗传解析。据此,本文作者在多年观测的基础上,总结出菊花品种表型性状的重要组成要素,重新定义并从中挖掘了一些能够区分菊花品种的重要表型性状,对其进行了数量化分类分析;继而,对表型性状差异较大的亲本进行有性杂交构建F1杂交群体,利用数量性状遗传分析模型、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和QTL分析,研究了对这些重要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本研究获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基于151个中国传统大菊品种,对其299个舌状花形态性状进行分类分析。首先,将影响舌状花形态的关键性状——花冠筒基部合生程度(CTMD)定义为花冠筒长/舌状花长(CTL/RFL),并利用概率分级和判定系数对CTMD进行数量化分类,将其分为 3 类:平瓣(0≤CTL/RFL≤0.2),匙瓣(0.2<CTL/RFL≤0.6)和管瓣(0.6<CTL/RFL≤1.0)。然后,利用舌状花宽、开裂处弯曲姿态和先端性状等9个性状,基于Q聚类分析将这3种瓣类进一步分为3型:直型,曲型和畸型。最终构建了3类9型的菊花舌状花形态分类体系:分别为直平、曲平、畸平、直匙、曲匙、畸匙、直管、曲管和畸管。(2)基于对436个品种观测得到的24个叶片形态性状,将其中18个性状进一步转化得到13个叶形结构参数性状,结合剩余的4个叶脉角度和2个叶片形态定性性状(共计19个性状)对中国传统大菊叶片形态进行数量化分类分析。对上述19个性状进行变异系数分析发现,它们在品种内一致性较高(C.V<15%),品种间差异明显(C.V为13.32-34.29%),可以作为菊花品种鉴定的辅助性状。基于相关性分析从中筛选出了 8个相对独立的性状,进而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了 5个关键性状:叶长/叶宽,叶片最宽处所在位置/叶长,右下裂片长/右下叶脉长,右下裂片长/右下裂片宽,叶柄长/全叶长。利用这5个关键性状对菊花叶片形态进行Q聚类分析,最终将菊花品种的叶片形态划分为16种类型。(3)利用定义的两个影响菊花花型的关键性状并以这2性状差异加大的亲本构建了 2对F1杂交群体:这两个性状分别为舌状花基部合生程度(CTMD)和舌状花相对数量(RNRF),后者定义为舌状花数量/头状花序上小花总数量(NRF/NF)。杂交群体的组合Ⅰ为父本为’红匙’,母本为’388Q-76’;组合Ⅱ父本为’225’,母本为’Candy’。对上述挖掘到的18个重要花部性状、15个叶部性状、花色素含量进行混合遗传分析。结果表明,CTMD的遗传受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B-2),RNRF的遗传受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B-2),且主基因遗传率均大于50%;叶长/叶宽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B-1),叶片最宽处所在位置/叶长受2对完全显性主基因控制(B-5),裂片长/叶脉长受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A-1),裂片长/裂片宽受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B-2),且主基因遗传率均大于40%;总花青素含量、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受为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B-2),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0.44%和86.03%。(4)基于(3)中的有性杂交组合Ⅱ获得的305个F1后代植株(hybrids),利用SLAF-seq技术,开发了 905,428个SNP标记,其中有26,085个多态性标记。最终构建了一张包含6452个SNPs标记的菊花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包含27条连锁群,总长度为4301.5 cM,连锁群长度范围为84.66 cM(LG18)-253.37 cM(LG9),连锁群的平均长度为159.315 cM。该图谱的平均图距为0.76 cM,连锁群上的标记数量从124(LG3)到528(LG2)不等。对这6452个标记在作图群体种的基因型数据进行卡方检验,检测结果显示有525个标记偏分离,偏分离比为8.14%。(5)基于(4)中获得的图谱,对(3)中得到的花部、叶部和花色各个性状进行QTL分析。采用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了 136个与花部性状相关的QTLs,其中共检测到控制CTMD(CTL/RFL)的16个QTLs和3个主效QTLs;共检测到控制舌状花相对数量(RNRF)的34个QTLs和4个主效QTLs。共检测到了 51个与叶部性状相关的QTLs,其中控制叶长/叶宽的QTLs有2个;控制右下裂片长/右下裂片宽的QTLs有6个,控制右下裂片长/右下叶脉长的QTLs有12个。发现控制总花青素含量的3个QTLs,控制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2个QTLs,均为主效QTLs。将这些关键QTL和菊科植物向日葵基因组和生菜基因组信息进行比对分析,筛选出了和这些重要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及相关序列。综上所述,对重新定义并挖掘到一些能够区分菊花品种的重要表型性状进行数量化分析,明确了这些性状对菊花品种分类的重要性,为多样性菊花品种的分类识别和数据库的建立提供重要且有效的数据信息。进而,基于F1杂交群体对这些性状进行遗传分析,最终挖掘到了影响这些性状的QTLs及主效QTLs,为菊花观赏性状改良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图位克隆和基于比较基因组学解析菊花重要观赏性状形成机理等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
冯俊彦,赵珊,李明,张聪,屈会娟,杨松涛,乔帅,谭文芳,王大一,蒲志刚[6](2018)在《四种分子标记技术在甘薯及I.trifida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本研究利用ISSR以及在甘薯中报道较少的3种分子标记技术SCoT、CDDP、CBDP,分别对46份甘薯及其近缘属I.trifida进行基因组扫描。结果表明,SCoT、CDDP、CBDP 3种分子标记的单引物平均扩增片段数和扩增多态性均优于目前甘薯研究中常用的ISSR分子标记。4种标记分析结果遗传相似性系数变异范围0.360.92,各分子标记获得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差异不大。利用全部分子标记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表明,参试材料之间差异较明显。甘薯与I.trifida间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差异较大。在不同甘薯品种之间,除少部分材料间遗传差异较大外,大部分甘薯品种间的差异较小。本研究结果初步证明SCoT、CDDP、CBDP 3种分子标记可应用于今后甘薯及其近缘属分子标记研究,更好的发掘甘薯及其近缘属的遗传多样性。此外,利用I.trifida与栽培甘薯较大的遗传差异,丰富栽培甘薯遗传多样性,将对甘薯育种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孟羽莎[7](2018)在《甘薯高密度SSR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及干物质含量相关QTL的定位》文中研究表明1.根据甘薯品种徐薯18全基因组测序序列,设计1215对SSR引物。同时,根据本研究室构建的甘薯品系徐781的BAC文库末端测序序列设计1330对SSR引物。利用从甘薯品种漯徐薯8号(母本,高淀粉含量、低产、抗蔓割病)和郑薯20(父本,低淀粉含量、高产、感蔓割病)的杂交F1代分离群体中随机抽取的2个单株及其双亲,对所设计的SSR引物进行多态性筛选,分别获得273对和298对多态性SSR引物。2.从筛选得到的571对多态性SSR引物中随机选取100对,用20个甘薯品种进行多态性的评估,结果显示,选取的100对多态性引物均能扩增出清晰稳定的多态性条带,每对引物扩增的条带数为3~34条。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范围为0.4118~0.9558,平均为0.8406。3.通过毛细管电泳,用7对多态性SSR引物(4对g-SSR,3对EST-SSR),构建了 96个甘薯品种的指纹图谱,共得到多态性条带47条。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4894~0.9574之间,变异主要来源于品种间而非地区间。4.以甘薯品种漯徐薯8号和郑薯20的杂交F1代分离群体的240个单株为作图群体,用筛选得到的571对多态性SSR引物进行扩增,两亲本中分别得到2428个和2678个SSR标记。根据pseudo-testcross策略及利用JoinMap 4.0软件,分别构建双亲的SSR分子连锁图谱,结果显示,双亲的图谱均包括90个连锁群。漯徐薯8号的连锁图谱由5057个SSR标记组成,总图距为13299.9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2.6 cM。郑薯20的连锁图谱由3009个SSR标记组成,总图距为11122.9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3.7 cM。5.运用MapQTL 5.0软件,对甘薯干物质含量相关的QTLs进行定位,共定位到6个主效QTL。在漯徐薯8号连锁图谱上定位到2个QTL,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的18.7%和45.8%,均表现负向效应。在郑薯20连锁图谱上定位到4个QTL,解释表型变异的24.5%~29.7%,其中2个QTL表现正向效应。
杨汉,柴沙沙,苏文瑾,雷剑,王连军,宋峥,刘意,杨新笋[8](2016)在《现代生物技术在甘薯育种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现代生物技术攻克了过去在甘薯(Ipomoea batatas)育种中无法解决的难题。诱变育种、细胞工程、分子标记和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已在甘薯选育、品质改良、增强抗病虫性等方面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综述了诱变育种、细胞工程、分子标记和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在甘薯育种中的研究与利用概况。
何虎翼,谭冠宁,何新民,何海旺,李丽淑,唐洲萍,王晖[9](2014)在《几种基于PCR的分子标记在甘薯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遗传多样性是甘薯品种遗传改良的基础。由于分子标记具有数量极大、不受环境及基因表达与否的限制、多为共显性、不影响生物性状表现等优点,现已在甘薯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比较了RAPD、AFLP、SSR、ISSR和SRAP等几种基于PCR的分子标记方法,分别从遗传差异和亲缘聚类分析两方面,对它们在甘薯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对比分析表明ISSR是一种共显性、成本较低、重复性好、多态性较高且非常有发展前途的分子标记,并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甘薯遗传多样性、物种亲缘关系、系统分类和辅助育种研究中。
李俊,王章英,罗忠霞,陈新亮,房伯平,李育军,刘小红[10](2011)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甘薯育种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甘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蔬菜、工业原料及新型能源作物。目前,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在甘薯育种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分子标记和基因克隆技术。简要概述了DNA分子标记在甘薯起源进化、遗传图谱的构建、遗传多样性、基因定位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对其有关品质基因、块根发育基因、抗逆基因、抗病基因的克隆和遗传转化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甘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二、分子标记在甘薯育种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子标记在甘薯育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紫甘薯SSR标记遗传图谱构建及主要农艺性状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甘薯概况 |
1.2 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1.2.1 分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的步骤 |
1.2.2 作图群体的构建 |
1.2.3 遗传标记的选择 |
1.2.4 数据整理及软件分析 |
1.2.5 甘薯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研究进展 |
1.3 QTL定位 |
1.3.1 QTL定位的方法 |
1.3.2 QTL定位的软件 |
1.3.3 甘薯QTL定位研究进展 |
1.4 遗传多样性研究与指纹图谱构建 |
1.4.1 甘薯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4.2 甘薯指纹图谱构建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甘薯SSR多态性引物的筛选和评估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甘薯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
2.1.3 甘薯SSR引物的获得 |
2.1.4 甘薯SSR的 PCR反应体系及程序 |
2.1.5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1.6 甘薯SSR多态性引物的筛选 |
2.1.7 甘薯SSR多态性引物的评估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甘薯基因组DNA的浓度和质量检测 |
2.2.2 徐紫薯8号EST-SSR序列的获得及特征分析 |
2.2.3 甘薯SSR多态性引物的筛选 |
2.2.4 甘薯SSR多态性引物的评估 |
2.3 讨论 |
2.3.1 徐紫薯8号EST-SSR的特征 |
2.3.2 甘薯SSR引物的多态性及应用价值 |
第三章 徐紫薯8号和美国红SSR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甘薯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
3.1.3 甘薯SSR的 PCR扩增及电泳检测 |
3.1.4 甘薯SSR多态性分子标记的整理与分析 |
3.1.5 徐紫薯8号和美国红SSR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甘薯SSR多态性引物的群体检测 |
3.2.2 多态性SSR标记的整理与分析 |
3.2.3 徐紫薯8号和美国红SSR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 |
3.3 讨论 |
3.3.1 甘薯倍型分析 |
3.3.2 甘薯作图群体的选择 |
3.3.3 分子标记的偏分离现象 |
3.3.4 甘薯遗传图谱的构建 |
第四章 徐紫薯8号和美国红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田间实验设计 |
4.1.3 甘薯主要农艺性状的测定 |
4.1.4 甘薯主要农艺性状的表型分析及QTL定位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主要农艺性状的表型分析 |
4.2.2 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分析 |
4.3 讨论 |
4.3.1 数量性状的超亲分离 |
4.3.2 甘薯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
4.3.3 甘薯主要农艺性状QTL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基于SCoT分子标记的甘薯及其野生种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基因组DNA提取 |
1.2.2 PCR反应条件及引物合成 |
1.2.3 PCR扩增产物检测 |
1.3 数据统计及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CoT标记多态性分析 |
2.2 参试甘薯及其野生种聚类分析 |
2.3 参试甘薯及其野生种遗传结构分析 |
2.4 参试甘薯及其野生种遗传关系分析 |
3 讨论 |
3.1 分子标记在甘薯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
3.2 甘薯及其野生种遗传关系分析 |
(3)甘薯cpSSR和TRAP分子标记的开发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甘薯概况 |
1.2.1 生物学特征简介 |
1.2.2 甘薯生产概况 |
1.3 甘薯育种研究进展 |
1.3.1 甘薯育种目标 |
1.3.2 甘薯育种方法 |
1.4 甘薯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4.1 遗传多样性简述 |
1.4.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4.3 分子标记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基于cpSSR标记的甘薯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试剂 |
2.2.1 试验材料 |
2.2.2 引物信息 |
2.2.3 生化试剂及试验仪器 |
2.3 方法与步骤 |
2.3.1 甘薯cpSSR标记方法 |
2.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DNA检验 |
2.4.2 cpSSR引物筛选和多态性分析 |
2.4.3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4.4 指纹图谱构建 |
2.5 讨论 |
2.5.1 基于cpSSR标记的甘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
2.5.2 cpSSR标记构建指纹图谱 |
第三章 TRAP标记的开发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试剂 |
3.2.1 试验材料 |
3.2.2 引物信息 |
3.2.3 生化试剂及试验仪器 |
3.3 方法与步骤 |
3.3.1 TRAP标记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TRAP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
3.4.2 靶标基因引物组合的TRAP分析 |
3.5 讨论 |
第四章 综合讨论与结论 |
4.1 综合讨论 |
4.1.1 基于cp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1.2 基于cpSSR标记的聚类分析 |
4.1.3 基于cpSSR标记的指纹图谱构建 |
4.1.4 TRAP标记的应用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 |
(4)不同甘薯品种及其辐射诱变后代基因组变异的分子标记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和方法 |
1.1试验材料 |
1.2试验方法 |
1.2.1甘薯基因组DNA提取 |
1.2.2 PCR反应条件 |
1.2.3 PCR扩增产物检测 |
1.3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结果与分析 |
2.1辐射诱变甘薯后代PCR扩增多态性分析 |
2.2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分子标记扫描结果的聚类分析 |
3结论与讨论 |
(5)菊花品种表型性状的数量化定义及其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根据不同形态性状进行的菊花品种分类研究 |
1.1.1. 舌状花形态 |
1.1.2 头状花序形态 |
1.1.3. 叶片形态 |
1.1.4. 花色 |
1.2. 表型性状的数量化分析方法 |
1.2.1. 数量分类学 |
1.2.2. 数量性状的概率分级 |
1.3. 植物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
1.3.1. 数量性状遗传模型的发展 |
1.3.2. 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在植物研究上的应用 |
1.4. 菊花表型性状遗传规律研究进展 |
1.5. 植物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分析研究进展 |
1.5.1. 观赏植物遗传图谱构建 |
1.5.2. 观赏植物QTL分析研究进展 |
1.5.3. 多倍体植物遗传图谱及QTL分析研究进展 |
1.5.4. 菊花遗传图谱及QTL分析研究进展 |
1.6. SLAF-seq测序技术及其应用 |
1.6.1. SLAF-seq测序技术的特点 |
1.6.2. SLAF-seq的应用 |
1.7.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7.1. 立题依据 |
1.7.2. 研究内容 |
1.8.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中国传统大菊品种舌状花形态数量化分类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菊花头状花序开放阶段的划分 |
2.1.3. 舌状花形态指标及其测量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花冠筒基部合生程度的划分 |
2.2.2. 舌状花宽度测定部位确定 |
2.2.3. 平瓣型舌状花的分类 |
2.2.4. 匙瓣型舌状花的分类 |
2.2.5. 管瓣型舌状花的分类 |
2.2.6. 菊花舌状花形态分类 |
2.3. 讨论 |
2.3.1. 舌状花分类性状的选取 |
2.3.2. 形态学性状数量化分析 |
2.3.3. 舌状花形态分类体系建立 |
2.4. 小结 |
3. 中国传统菊花品种叶片形态多样性的数量化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及材料采集 |
3.1.2. 叶片形态性状的选取和测量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性状的分类价值 |
3.2.2. 中国传统大菊品种叶片形态的数量化分类 |
3.2.3. 分类模型的判别分析 |
3.2.4. 花部和叶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3.3.1. 叶部形态特征是菊花品种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
3.3.2. 数学分析方法在叶片形态研究中的运用 |
3.3.3. 叶片形态特征的分类研究 |
3.4. 小结 |
4. 菊花重要花部性状杂种优势及混合遗传效应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田间调查形态性状 |
4.1.3. 杂种优势分析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花冠筒基部合生程度(CTMD)和舌状花相对数量(RNRF) |
4.2.2. 头状花序不同位置上舌状花形态相关各个性状之间关系 |
4.2.3. 性状的变异分析及相关性分析 |
4.2.4. 菊花舌状花相对数量的划分 |
4.2.5. 舌状花基部合生程度和舌状花相对数量的分布情况 |
4.2.6. 菊花花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4.2.7. 杂交F_1群体花部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
4.2.8. 花部性状最适遗传模型的遗传参数的估计 |
4.3. 讨论 |
4.3.1. 菊花花部数量性状的描述 |
4.3.2. 构成菊花花型的重要性状的遗传 |
4.3.3. 菊花花部性状主基因遗传率在育种中的应用 |
4.4. 小结 |
5. 构成菊花叶型的重要数量性状的混合遗传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叶片性状的测量 |
5.1.3. 杂种优势分析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杂交后代叶部性状之间的变异情况 |
5.2.2. 杂交后代叶片形态的分类 |
5.2.3. 菊花叶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5.2.4. 叶部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
5.2.5. 叶部性状最适遗传模型的遗传参数的估计 |
5.3. 讨论 |
5.3.1. 菊花叶部数量性状的描述 |
5.3.2. 菊花叶部性状的杂种优势 |
5.3.3. 构成菊花叶型的重要性状的遗传 |
5.4. 小结 |
6. 菊花杂交后代花色素分布特征及遗传效应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性状测量 |
6.1.3. 杂种优势分析 |
6.1.4.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杂交后代花色的变异状况 |
6.2.2. 杂交后代中花色表型的分布情况 |
6.2.3. 不同花色表型参数值和色素含量之间的关系 |
6.2.4. 总花青素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在F_1代中杂种优势分析 |
6.2.5. 总花青素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 |
6.3. 讨论 |
6.3.1. 菊花品种花色表型的变异情况及分布特征 |
6.3.2. 不同花色表型参数值和色素含量间相关性 |
6.3.3. 总花青素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在F_1代中杂种优势及遗传效应 |
6.4. 小结 |
7. 菊花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 |
7.1. 材料和方法 |
7.1.1. 作图群体构建 |
7.1.2. 菊花DNA提取 |
7.1.3. SLAF文库的构建及标记开发 |
7.1.4. 基因分型 |
7.1.5.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7.1.6. 基因组长度估算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菊花基因组DNA的质量检测 |
7.2.2. 菊花亲本及子代SLAF测序质量值评估 |
7.2.3. 菊花SNP标记分离类型的分布情况 |
7.2.4. 菊花连锁遗传图谱上图标记标记筛选及在连锁群上分布情况 |
7.2.5. 菊花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 |
7.2.6. 偏分离标记的检测结果 |
7.2.7. 基因组长度和图谱覆盖率估算 |
7.3. 讨论 |
7.3.1. 基于SLAF技术开发分子标记 |
7.3.2. 菊花遗传图谱的构建情况 |
7.3.3. 菊花主要观赏性状的遗传方式 |
7.4. 小结 |
8. 菊花重要表型性状的QTL分析 |
8.1. 材料和方法 |
8.1.1. 表型数据的测定 |
8.1.2. 花型性状相关标记的关联分析 |
8.1.3. 基因组比对及候选基因筛选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菊花表型性状的变异 |
8.2.2. 基于图谱定位到的和菊花表型性状的QTLs |
8.2.3. 定位到的和表型性状相关的主效QTLs |
8.2.4. 候选基因预测 |
8.3. 讨论 |
8.3.1. 菊花花色性状QTL研究 |
8.3.2. 菊花叶部性状QTL研究 |
8.3.3. 菊花花部性状的QTL研究 |
8.4. 结论 |
9. 结论和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表 |
(6)四种分子标记技术在甘薯及I.trifida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果与分析 |
1.1 4种分子标记PCR扩增多态性分析 |
1.2 遗传多样性分析 |
1.3 四种分子标记扫描结果的聚类分析 |
1.4 四种分子标记扫描结果的主坐标分析 |
2 讨论 |
3 材料与方法 |
3.1 供试材料 |
3.2 甘薯基因组DNA提取 |
3.3 PCR反应 |
3.4 PCR扩增产物检测 |
3.5 数据统计及处理 |
作者贡献 |
(7)甘薯高密度SSR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及干物质含量相关QTL的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作物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1.2.1 作物分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的方法 |
1.2.2 作图群体的构建 |
1.2.3 遗传标记的选择 |
1.2.4 数据记录与分析 |
1.2.5 不同作图群体之间遗传连锁图谱的整合 |
1.2.6 作物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应用 |
1.2.7 甘薯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研究进展 |
1.3 QTL定位 |
1.3.1 QTL定位的原理 |
1.3.2 QTL定位的方法 |
1.3.3 QTL定位常用分析软件 |
1.3.4 QTL定位的应用 |
1.3.5 甘薯QTL定位研究进展 |
1.4 遗传多样性研究与指纹图谱构建 |
1.4.1 遗传多样性研究 |
1.4.2 DNA指纹图谱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甘薯SSR多态性引物的开发与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甘薯SSR引物的获得 |
2.1.2 甘薯SSR引物的筛选 |
2.1.3 甘薯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
2.1.4 甘薯SSR的PCR反应体系及程序 |
2.1.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1.6 甘薯SSR多态性引物的评估与鉴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甘薯SSR引物的获得及特征分析 |
2.2.2 甘薯基因组DNA的浓度和质量检测 |
2.2.3 甘薯SSR多态性引物的筛选 |
2.2.4 甘薯SSR多态性引物的评估与鉴定 |
2.3 讨论 |
2.3.1 甘薯SSR位点的分布特征 |
2.3.2 所开发甘薯SSR引物的多态性 |
2.3.3 所开发的甘薯基因组SSR和BES-SSR的应用价值 |
第三章 甘薯新品种指纹图谱的构建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甘薯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1.4 甘薯SSR引物 |
3.1.5 甘薯SSR的PCR反应体系及程序 |
3.1.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3.1.7 毛细管电泳 |
3.1.8 甘薯SSR指纹图谱的构建 |
3.1.9 甘薯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变性聚丙烯酰胺法SSR指纹图谱的构建 |
3.2.2 毛细管电泳法SSR指纹图谱的构建 |
3.2.3 甘薯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 讨论 |
3.3.1 甘薯指纹图谱的构建 |
3.3.2 甘薯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四章 甘薯高密度SSR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甘薯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
4.1.3 甘薯SSR的PCR扩增及电泳检测 |
4.1.4 甘薯SSR多态性分子标记的整理与分析 |
4.1.5 甘薯SSR连锁图谱的构建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甘薯多态性SSR引物的群体检验 |
4.2.2 多态性SSR标记数据分析 |
4.2.3 甘薯倍型分析 |
4.2.4 甘薯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4.3 讨论 |
4.3.1 甘薯基因组DNA的提取 |
4.3.2 甘薯作图群体的选择 |
4.3.3 甘薯多态性SSR标记的开发 |
4.3.4 分子标记的偏分离 |
4.3.5 甘薯遗传图谱的构建 |
第五章 甘薯干物质含量QTL定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田间实验设计 |
5.1.3 甘薯干物质含量的测定 |
5.1.4 甘薯干物质含量的表型分析及QTL定位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干物质含量的表型分析 |
5.2.2 干物质含量的QTL分析 |
5.3 讨论 |
5.3.1 数量性状的超亲分离 |
5.3.2 甘薯干物质含量的QTL定位 |
5.3.3 甘薯干物质含量QTL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现代生物技术在甘薯育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诱变育种 |
2细胞工程 |
3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3.1构建甘薯分子遗传图谱 |
3.2绘制指纹图谱,鉴定甘薯品种 |
3.3甘薯基因定位和DNA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3.4甘薯转录组测序和分子标记的开发 |
4甘薯基因工程 |
4.1甘薯品质改良的基因工程 |
4.2甘薯抗病虫的基因工程 |
4.3甘薯抗逆的基因工程 |
5展望 |
(9)几种基于PCR的分子标记在甘薯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分子标记技术概述 |
2 遗传差异分析 |
2.1 甘薯地方品种与主要育成品种的遗传差异分析 |
2.2 我国甘薯种质资源保存与多样性分析 |
2.3 甘薯的起源与进化研究 |
2.4 甘薯品种的地域差异分析 |
2.5 国外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 亲缘聚类分析 |
4 展望 |
(10)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甘薯育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甘薯分子标记研究 |
1.1 起源、进化与亲缘关系研究 |
1.2 甘薯分子遗传图谱构建 |
1.3 遗传多样性分析 |
1.4 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
1.5 基因定位与辅助育种 |
2 甘薯基因克隆与遗传转化研究 |
2.1 品质相关基因 |
2.2 块根发育相关基因 |
2.3 病害相关基因 |
2.4 抗逆相关基因 |
2.5 甘薯遗传转化研究 |
3 结语 |
四、分子标记在甘薯育种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紫甘薯SSR标记遗传图谱构建及主要农艺性状QTL定位[D]. 马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2]基于SCoT分子标记的甘薯及其野生种遗传多样性分析[J]. 冯俊彦,康乐,郎涛,张聪,李明,赵珊,蒲志刚. 华北农学报, 2021(01)
- [3]甘薯cpSSR和TRAP分子标记的开发及遗传多样性分析[D]. 王崇. 长江大学, 2020
- [4]不同甘薯品种及其辐射诱变后代基因组变异的分子标记评价[J]. 刘家榜,赵珊,张聪,冯俊彦,李明,屈会娟,黎青,李建伟,林杨,蒲志刚. 山西农业科学, 2020(01)
- [5]菊花品种表型性状的数量化定义及其遗传分析[D]. 宋雪彬. 北京林业大学, 2018
- [6]四种分子标记技术在甘薯及I.trifida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J]. 冯俊彦,赵珊,李明,张聪,屈会娟,杨松涛,乔帅,谭文芳,王大一,蒲志刚. 分子植物育种, 2018(17)
- [7]甘薯高密度SSR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及干物质含量相关QTL的定位[D]. 孟羽莎. 中国农业大学, 2018
- [8]现代生物技术在甘薯育种中的应用[J]. 杨汉,柴沙沙,苏文瑾,雷剑,王连军,宋峥,刘意,杨新笋. 湖北农业科学, 2016(11)
- [9]几种基于PCR的分子标记在甘薯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J]. 何虎翼,谭冠宁,何新民,何海旺,李丽淑,唐洲萍,王晖. 生物技术进展, 2014(04)
- [10]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甘薯育种中的应用[J]. 李俊,王章英,罗忠霞,陈新亮,房伯平,李育军,刘小红. 广东农业科学, 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