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融合与避难:论施哲存小说创作方式的演进

矛盾、融合与避难:论施哲存小说创作方式的演进

一、悖离·整合·归依──论施蛰存小说创作方法的衍变(论文文献综述)

黄小敏[1](2021)在《施蛰存与爱伦·坡小说颓废主题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黄婕[2](2018)在《一条既旧又新的河流 ——传奇叙事与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文中认为“传奇”一词在中西方文学传统中均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当作者运用“传奇”进行叙事时,他能相应地获得某种处理材料和形式的自由。因此,“传奇”可被视为一种作者自觉地运用超现实的想象力观照体认世界,表达自我生存体验的叙述策略。在“五四”以来讲求启蒙救亡、科学理性的社会语境中,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传奇叙事尽管有过低潮但却从未中断。同时,传奇叙事要素中的人物塑形、时空创设在具体文学实践过程中也激发了新的基因裂变,包孕了新的审美质素。传奇叙事的展开有赖于超常的人物,超异的时间与空间。中国文学传统中总是不缺乏一批特殊的形象群体,他们或是畸变分裂的人物形象,或是脱离肉身的灵魂现象,或是高于、低于常人的神灵英雄、妖魔鬼怪。这些’“人”的变体的存在既是建构整个文本系统的要素,也是映射作者创作意旨和价值指向的有效维度。而时空体验是人类认知自我以及理解外部世界的原点。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小说由于身处剧烈变革的社会文化语境之中更彰显出对时间的敏感和关注。各种超常的时间序列形态反映出人对自身历史处境的种种观照与焦虑。超验空间即异境,作者想象并建构异境使作品的审美空间大大膨胀。但中国现当代小说中异境的呈现往往不是为了在想象中拓展物理时空而是基于对现世的感知和批判。传奇叙事中的时间空间以特殊的方式联结在一起,驱使人们离开“现在”和“此在”。总体来说,传奇叙事在不同审美形态和不同创作方法的小说中表现出多样化的面貌,发挥着不同的结构功能。它的生成与地域文化积淀、时代精神相联系,更与作家的精神气质、心灵光影和创作意识息息相关,它所蕴含的间离性、陌生化的艺术思维方式,决定了小说可以对现实进行不同侧面的观照、更深广的拓展和诗性的超越。最后,网络时代与大众文化的崛起使传奇叙事强势复归,传奇叙事内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扩充,但也面临着单纯追求刺激的危机,从而失去它最难能可贵的品质。在当下语境中将丰富多元的传奇叙事与深度人文现实关怀进行艺术对接是重塑传奇叙事可能性的必经之路。

赵坤[3](2018)在《论施蛰存小说中的“外省人”意识》文中研究指明对施蛰存来说,松江老家不仅赋予其无穷无尽的创作源泉,而且是他十分重要的灵魂居所。纵观施蛰存小说的创作历程,可以发现,早期小说具有比较浓烈的江南小镇的色彩,即使后期转向了都市题材小说和心理分析小说,地方性的风土的力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至于他的小说始终贯穿着一种外省意识。因此,本文以施蛰存的创作历程线索,运用文本细读法、比较研究法、历史学法以及心理学法对施蛰存小说中“外省人”意识进行探究分析,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从松江的历史文化、上海与松江的历史关系以及施蛰存的生活经历入手,分析施蛰存本人所具有的“外省人”意识。并以松江的历史文化和施蛰存的个人经历为依据,探究施蛰存本人的情感体验与其作品中的“外省人”意识的关系。第二章从施蛰存的乡土题材小说出发,以小说集《江干集》和《上元灯》为主,分析外省农村的社会状况以及外省人在“进沪”后的思想变化。第三章从施蛰存的都市题材小说出发,以小说集《梅雨之夕》和《善女人行品》中的作品为主,探究外省人在到达大都市后的生存困境以及精神困境。第四章从施蛰存的最后一部小说集《小珍集》入手,分析施蛰存小说中的外省家园的破败以及都市外省人乡土梦想的破灭。研究表明,从早期的小说集《江干集》《上元灯》集,到中期的小说集《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再到后来的《小珍集》,施蛰存从未停止过对都市和乡村的审视,也从未停止过对穿梭于这二者之间的现代人的思考,以至于其小说一直贯穿着一种“外省人”意识。联系施蛰存的人生经历,可以发现,施蛰存的小说中的“外省人”意识与施蛰存本人的“外省人”意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王苏韬,黄德志[4](2017)在《历史小说中的主观话语追求——施蛰存小说《石秀》赏析》文中提出《石秀》这篇历史小说大量运用了心理描写和现代主义的小说创作方法,作者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为依据,对石秀这个《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进行了彻底的世俗化改写。本文就其历史小说和精神分析小说两个属性展开论述,通过分析石秀其人的心理历程、小说的历史"表皮"属性、作者的创作动机来探究该篇历史小说中隐藏的主观话语追求。

李宁[5](2017)在《场域理论视角下的“林译小说”研究(1899-1919)》文中提出作为我国晚清民初时期的着名翻译家、小说家、书画家和诗人,林纾(1852-1924)为近代中国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其尤擅以古文笔调翻译数量众多的外来泰西小说而声名煊赫,故享有“介绍西洋近世文学第一人”(1)的美誉,与严复合称“译才并世数严林”(2)。自1899年初涉译坛,随后几十年间林纾的一系列外来小说译作便以源源不断之势出现在大众视野并逐渐自成品牌成为脍炙人口的“林译小说”(3)。依循近代翻译史及文学史的发展脉络,辅以微观研究的方式入手,林纾始终是近代翻译名家研究领域里难以回避的争论节点,由他一手开创并打造的林译小说也始终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典型个案,历来被学者加以研究和解读。通过审视以往林译小说及林纾个人相关研究的资料可见,论着多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呈现:其一,主要概括林纾生平,借由林纾译作的小说理论或序跋絮语总结归纳其翻译思想,进而推知造成林译小说轰动效应的背后成因,此类研究往往容易留于表面而忽略了有关翻译深层的讨论;其二,仅以选取林译单篇小说或几部译作名着为例分析总结林纾翻译的文化特点,这就造成对林译小说整体把握研究的欠缺;其三,仅限于运用翻译理论系统内的研究框架对林译文本进行解读,从而容易造成以文本语境的微观视角和社会语境的宏观视角相互割裂的弊端。综上所述,对林译小说研究的理想方式应当是三者的有机结合。笔者以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研究框架对林译小说(1899-1919)进行分析解读,具体原因出于对林纾及其翻译小说所处特殊年代的社会场域进行整体考量。这一时间段与鸦片战争结束后的数十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相吻合,也正是中国社会从近代向现代发生急剧转型的特殊时期,此间中国社会的翻译现象及策略趋势同样值得探究深思。本文共分七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林纾生平及林译小说概况,包括林译小说文本的数量统计及译作呈现特点,在此基础上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林纾翻译研究的相关情况并总结出了研究现状。同时对场域理论及其构成要素“场域”、“惯习”和“资本”加以解析,进而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选题动因、理论基础和研究意义。第二章主要以“场域”因素的视角解读林译小说的成因。通过对晚清中国社会的“场域”因素,诸如城市生活的兴起与市民阶层的出现,自由爱情婚姻的新式观念,内忧外患的双重逼迫,文人心态的转变及其多重身份的扮演等角度加以分析,呈现出对晚清翻译“场域”的相关解读。第三章主要以“惯习”因素为基准着重探讨了林纾的翻译惯习,并就其个体化特点的翻译惯习、翻译策略、情感生活经历、教育背景和语言优势等方面入手推知林纾文学翻译观的成因及特点。同时兼及对晚清小说翻译情况的研究,以此为基础衍生出了对清末中国译者群体翻译惯习的思考。第四章以林译小说(1899-1919)为个案研究,通过对林译作品标示分类中极具典型性的诸如以《巴黎茶花女遗事》为代表的情感小说世界,哈葛德小说冒险神怪的世界以及狄更斯长篇小说现实道德的世界加以文本的细化解读,从而在场域理论框架下对林纾的翻译惯习、翻译思想以及译学态度的变化等因素加以阐释说明。第五章通过对林译域外小说数目及国别的梳理廓清从而得到林译小说在当时堪称“世界文学”的译介工厂这一结论认知,并由此引出对林译小说处于晚清中国宏观文化社会语境下“世界文学”传播的价值思考。同时探讨了在林译作品影响下晚清翻译小说呈现出的与民族、国别等异质文化因素之外互通交流的世界文学这一特点。第六章以林译小说影响下的晚清翻译策略的相关考察为主线,大致归纳整理出“译”“作”杂糅,“译”“述”结合,以及“直译”渐盛这一脉络走势的特点,从中可见翻译的语言策略、归化策略、异化策略和注释策略等走向趋势无可避免会受到社会化整体语境的影响和场域因素的制约。第七章为本文的结语部分,主要就林纾小说翻译的功绩和缺陷展开相应讨论,并对全文的主要思想、研究方法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同时在归纳整理的基础上对本文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局限进行陈明,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做出合理展望。

刘霞云[6](2017)在《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文体为我们研究长篇小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论文包含两方面的努力,一是从本体视角考察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演变的大致状貌,二是以存在的文体发展状貌为借镜,将其放置于多元的文化语境中以探究成因。基于此,论文以文化学为主导视角,采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理论阐述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从文化思潮如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大众文化思潮等来探究其对作家文体选择的影响;从文化资源如地域文化、东方“合和”文化、古典文学传统等对作家的精神渗透来探究文体变异现象的生成;同时,还从作家的文化心理如政治文化心理、代际文化心理、女性文化心理等来分析文体与文化之间密切的互融互渗关系。论文根据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所表征出的阶段性特征,采用线性论述方式,将新时期以来三十余年分成新时期初、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末、新世纪以来四个时间段,从结构样式、叙述方式、语言形态等文体要素出发,历时勾勒出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大致脉络。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共时性论述方式,分别从文化思潮的冲击、文化资源的渗透以及文化心理的诉求等角度剖析文化因素对文体生成的影响。最后,结合文化视角下文体发展现状,对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限度及可能性维度做出反思与考量。论文认为,当代长篇小说在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创作主体和文类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合力下,已跃居时代中心文类地位,这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作品外在的如出版量、参与作家群体等可量化指标上,还体现在大家对长篇小说文体逐步增温的关注度上。细梳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演变镜像,新时期初为缓慢的苏醒和尝试期,80年代中后期为积极的崛起期,20世纪末则进入狂热的实验期,新世纪之后则进入内敛、多元的圆熟探索期,这些足显文界对文体一路走高的关注度。虽然文体本身无高低优劣之分,但作为“有意味”的形式,文体向来注重与作品思想力的有机融合,以此观之,文坛上能做到如此有机融合的作品对应于浩瀚的长篇创作稍显单薄,且由于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一路走高的文体探索活动中还不乏涌现放逐小说意义,极致追求形式感的形式主义者,而政治文化心理的依附,又使部分作家放逐了小说的表达形式,存有故事本体论倾向。而大众文化对文体的消解、代际文化心理导致作家梯队构成的断代窘况,以及长篇写作大众化所带来的文类常识失范等现象,合在一起促成了文体探索的困境。面对如此限度,良性文学生态的营造、多重文化的汇通与融合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代际作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导作家对小说文体常识的恪守与突破等,这些又为作家的文体探索提供了强劲的精神支持。从文类本体角度看,文体探索作为当代长篇小说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现象,它的存在、发展及未来趋势烛照出长篇小说“艺术”地发展史;从创作主体角度看,文体探索的历程是一部中国作家精神心灵的成长史;从诸多影响成因看,文体探索过程又是一部中国文化因子的交织与语境的变迁史。一切文体现象都打上了时代文化的烙印。

王继伟[7](2014)在《古典英雄的心灵史诗 ——施蛰存历史小说的道德评判》文中提出现存的施蛰存历史小说的研究大多以西方文论为理论依据,同时又经常陷入概念的辩驳中,而就具有自主生命力的每一篇作品而言,很难经得起零敲碎打的解剖方式的。本文尝试着摆脱西方文论的概念,以中国古典文论为论据,把文学当作一个生命体进行整体观照,努力发掘出施蛰存历史小说的一些传统精神价值。第一章写了施蛰存历史小说求真求美的史诗风格。史的风格主要表现在求真,有以史为据的英雄事迹之真,也有以情为怀的英雄气概之真;诗的风格主要体现在求美,有诗意的古典境象之美,也有英雄的诗意人格之美。施蛰存的历史小说以诗歌化的语言书写历史,同时又以历史的情怀抒发诗意,继承并发扬了中国史传与诗学的双重传统,使现代小说富有史的理性与诗的感性的双重特征。然而真与美的传统之下缺乏自主的精神主体,即缺失了曾经贯穿于中国文化中宗经求善的道德传统。第二章写了施蛰存历史小说独抒性灵的特征。施蛰存笔下的历史小说在战争的历史场景中展开,古典英雄骁勇善战的作风与安逸享乐的心理交织在一起,既有对生存之爱的贪婪攫取,又有对死亡之悲的终极关怀,两者都共存于自由灵动的英雄之心。然而,自由灵动的表象之下却显示出灵魂的变动无常,甚至表现出失却自主地、无以节制地神经质的忏悔,使得中国的古典的英雄传统形象受到了冲击,这种居无定所的精神放逐状态正应和了当时传统价值体系的崩溃境遇,无以复现温良敦敏、浩然之气的中国传统的人格形象。第三章写了心灵史诗的道德评判。以儒家道统为主要内容的传统价值体系在文学领域中主要表现为文以载道的思想,而近现代的历史进程打破了这一传统的文学精神,西学之道压倒儒学之道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同时也出现了食洋不化的现象。尽管施蛰存的历史小说发扬了史传传统的求真传统与古典诗学的求美传统,然而很大程度上摒弃了中国经学传统求善的道德价值,这一核心精神是高于文学及其他艺术形式的最高道德准则,中外艺术在这一点上都是相通的和相似的。《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者也,可离非道也。”道与德是内外一体的,是天道与人德的合一。在文学领域中,道主要表现为求善的道德准则。施蛰存的历史小说在融入西学的个人主义精神的同时,失却了中国传统精神的统摄地位。因此,只有中国道统精神重新归位于其制高点,才能促进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精神的包容性与纯正性。第一章与第二章主要写了施蛰存历史小说的史诗心灵的主要内涵是什么,其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是怎样的,同时指出其缺陷,并为第三章做好铺垫;第三章主要写了心灵史诗的道德评判,进一步揭开施蛰存历史小说中民族精神的架空现象,最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呼吁传统精神主体的现代回归。论述过程有丰富的作品引证,文论基础也几乎全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儒家经学着作的内容。本文的创新有两点:第一是这种论述方式一反现代西方文论体系和话语对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的主导地位,减少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隔阂,挖掘并发挥古代文论对现代文学的批判作用,这是现有的施蛰存作品研究中所缺乏的;第二是本文的指导理念向传统主流的文学思想回归,重新拾起曾经作为主流并贯穿中国文学和华夏文明两千多年的经学的传统,这种经学传统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这种尝试不是教条地复古,而是试图修复现代中国文学所丢失的一些民族文化精神,让现代文学的心灵真正能够承载起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不仅仅近百年的新文化,同时在行文中也生发出一些道德精神与生命情怀。论文的不足之处是论据与论点的结合上有些不够严密,整体结构上有些不协调,一些语言的表述上可能有失偏颇。

李徽昭[8](2014)在《20世纪中国作家美术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诗书画”同一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历史传统,受此潜在影响,20世纪以来,中国作家以不同方式关注、介入并思考着传统书画、民间美术、现代美术,在木刻艺术、传统书画等美术类型发展上提出了诸多值得探究的观点与见解,这些美术论述与现代中国作家的文化艺术实践及其文学文本有着复杂的内在关联,与文学思潮、文学文本构成了审美表意实践共通而又有所差异的张力关系。本着学术探究与创新的出发点,本论文对这一现代文学与美术的学科交叉地带进行了尝试性探索。论文主体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从美术、文学思潮汇通角度呈现现代作家美术思想的宏观文化背景。对20世纪早期与末期的文学与美术思潮进行了比较阐释,还原了“五四”时期文学革命与美术革命的历史情境,指出美术与文学范畴由交融到分立过程中的工具功能化特质,进而对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益增多的艺术跨界现象进行解读,分析其现象、缘由、趋势。同时解读了1927至1977年文学与美术大众化思潮中的协同并进关系,透析出半个世纪文艺大众化思潮的宏观脉络,从而对比审视20世纪八十年代文学与美术中的伤痕、寻根、先锋思潮,由于其全民参与的大众化实践方式,也可以说是对半个世纪文艺大众化的内在呼应式的历史反拨。第二部分,对典型的作家群体与个体的美术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与解读。群体角度主要选择美术论述较多,可阐释余地较大的新月派诗歌群体来解读。在论述新月派群体美术关联基础上,从总体视角阐释新月派群体及其诗学观念的美术影响,并具体探讨新月派核心人物闻一多与徐志摩的美术思想。个体角度主要选择与美术关联度较深、影响较大的典型作家来论述,如鲁迅、沈从文、丰子恺、汪曾祺、贾平凹等。具体的美术类型阐释上则选择影响较大的木刻艺术及与文学关联较多的传统绘画、书法进行解读。具体来说,首先,从美术视角对鲁迅、沈从文进行比较解读,指出作为美术家的鲁迅、沈从文在绘画经历、书法风格、美术兴趣上的不同,沈从文爱好古典书画,鲁迅则较多关注民间美术,这种差异与二人审美取向有着内在关联。鲁迅、沈从文都集中关注过木刻艺术,且都注意到木刻艺术地方色彩问题,不过,就木刻艺术发展趋向,鲁迅显然比沈从文乐观,也印证了二人审美取向的差异。其次,以汪曾祺、贾平凹为中心,解读传统绘画与文学的关联论述,他们以文学方式实践着源自传统书画的文化意识,其文学文本的美术书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美术思想。汪曾祺、贾平凹与丁玲小说中传统书画与现代美术的不同画家形象及美术书写,显示了文化发展中美术类型的不同意味,现代美术与传统绘画由此承担着不同的叙事功能。再次,从审美现代性角度阐述作家书画的传统渊源、审美特征,在现代语境下提出“作家书画”类型独立的观点。面对艺术市场全球化趋势,提出“去艺术化”的中国书法文化精神再造命题,进而阐释当代中国作家的系列书法文化观,指出书法创作者精神文化修养和生命投入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对作家美术思想中的留白、地方色彩范畴的文学实践进行拓展探究。通过文本细读,论述文学创作的结构形式、人物塑造、刹住结尾三种留白方式,提出文学地方色彩的风景风俗、方言运用、形式技巧三种形态,指出留白与地方色彩范畴的思想价值及实践意义,这或许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新传统,是中国文学面向世界的文化主体意识建构的一种可能。总体而言,本论文以文学立场透视20世纪中国作家不同的美术论述,由美术视角介入文学研究,用文学思维透视现代作家的美术思想,作家群体及个体与不同美术类型相结合,文学思潮与美术实践相联动,以美学、美术史、思想史、比较文学等多角度的交叉思维方式,解读了新文学成长与现代美术发展间的密切互动关系,审视了新文学作家文学观念与美术观念互为渗透与影响的现代艺术现象,梳理了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学、美术协同发展的历史经验,开拓了新文学研究的新视野,为美术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新的学术生长点。

高丽[9](2012)在《论施蛰存小说中的传统意识》文中研究说明施蛰存是现代文学史上比较有特色的一位作家,他的小说中塑造了许多受到传统意识影响的人物形象。小说运用现代表现方式,通过展现与分析人物对于传统意识的反叛与最终遵循,表现出对于传统审美意识中静谧状态的特别偏爱,并将传统意识的内核与现代表现方式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独有的风格。本文以施蛰存小说为研究对象,从传统意识取向、传统审美倾向出发来分析小说中的传统意识,并结合施蛰存小说对于现代表现方式的运用,探寻施蛰存小说中的传统意识的渊源及价值。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章从小说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开始探讨,对他们各自的家庭道德意识分别进行解析,探讨小说人物对于传统意识心理上的悖离与行为不自觉的遵守,即小说人物纠结中对传统道德伦理意识的遵循。第二章是施蛰存小说审美的传统取向探讨,这种审美倾向是在审美心理形成之后,内化为审美意识中的一部分,即传统审美意识。因此,这种审美意识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外在的审美状态与内在的审美追求。这一部分对施蛰存小说中,这种传统审美意识支配下的具体审美倾向进行详细讨论。第三章则在前两章对文本解读之后,从施蛰存自身传统意识的生成入手,结合小说运用的多种现代表现方式,及其与传统意识的表达等方面展开探讨,由此,就施蛰存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创作特色及带有传统意识倾向的文化关怀,探讨施蛰存小说中传统意识的独特价值。

李娜[10](2011)在《论施蛰存小说的时空叙事》文中指出本文以施蛰存的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分析小说的叙事特点和叙事意图,并结合巴赫金的“道路时空”理论,研究“道路”这一意象在施蛰存小说叙事中起到的作用。论文共有导言,主体部分的三章和结语五个部分。导言部分先概述施蛰存小说研究的现状及选题意义。之后,对论文采用的时间、空间和“道路时空”三个概念进行界定。正文共分为三章,前两章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向度对施蛰存的小说进行重新解读,第三章从“道路时空”概念入手,考察施蛰存小说中对“道路时空”的运用及其意义。第一章论述了施蛰存小说创作中的时间叙事特点,分析它不同于传统叙事模式并具有现代性的特征。第一节,通过分析小说中对往事的追忆以及对历史故事重新塑造的方法,反映了作者注重渲染人物情绪,以及表现古代人和现代人共有的精神困境和人性矛盾的写作特点;第二节,通过分析小说从时序、时距和空间并置三方面对时间进行塑形的方式,并与传统小说的时间叙事相比较,总结施蛰存小说时间的现代性特征;第三节,通过分析小说的倒叙、内心独白、联想和想象等心理时间塑造方法,探讨作者对人性潜意识的深刻认识。第二章研究了施蛰存小说中的空间叙事,也就是研究空间从物质维度和社会维度两方面对小说叙事所起的作用,考察作者对乡镇文化与都市文化审美心态的不同。在施蛰存的小说中,有两个重要地域,一个是逐渐破落的江浙乡镇;一个是五光十色的大都市——上海。第一节,分析作为“行动着的地点”和“行为的地点”的乡镇空间叙事,揭示作者对乡土文明思考的逐步深入;第二节,梳理小说中出现的各种都市空间场所,分析作者揭露都市弊病的写作意图;第三节,分析寺院、尼庵等宗教空间在小说中频频出现的特点,强调宗教空间对小说叙事起到了凸显人性冲突,以及加深文化意蕴的作用。第三章从巴赫金的时空体理论引入“道路时空”这一概念,分析施蛰存小说中最常见的“道路时空”结构。第一节,概述施蛰存小说中“道路时空”的内涵,并且简要介绍了“道路时空”的重要载体——车厢。车厢是火车、电车和公交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的核心部分,以它为载体的“道路时空”具有内部封闭性特征;第二节,从相遇和漫游两种“道路时空”的形成模式,分析“道路时空”的情节意义。前者讲述的是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和背景的两个人因为偶然相遇而发生的故事;后者强调的是一个人在都市中或在旅途中的漫游故事;第三节,思考“道路时空”的现实意义和隐喻意义,并由此强调作者的写作技巧的现代意义。结语部分概括了施蛰存小说创作中体现的时空意义,以及从新的时空角度分析作品的必要性;透视作者的现AI写作作技巧以及写作意图;描述了作者对乡土、都市和宗教文化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

二、悖离·整合·归依──论施蛰存小说创作方法的衍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悖离·整合·归依──论施蛰存小说创作方法的衍变(论文提纲范文)

(2)一条既旧又新的河流 ——传奇叙事与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传奇”的概念:作为一种叙事文体
    第二节 传奇的属性以及作为一种叙事策略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人的自我重建:变形与分裂
    第一节 人体物化变形叙事
        一、作为修辞格的变形:众生百相的比拟
        二、作为隐喻与象征的变形:生存体验与困境的表述
        三、整体叙事结构中的变形:情节构建与视角越界
    第二节 异像儿童
    第三节 断头与分身
        一、断头叙述及其意义指向
        二、分身叙述与人的自我认知
    第四节 亡魂归来
        一、鬼魂作为审美形象
        二、鬼魂作为特殊的视角
    第五节 神之再造与精怪想象
        一、神的人化和人的神化
        二、精怪想象
第二章 奇迹时间、异域空间与超验时空体
    第一节 摆脱直线:时间的奇迹
        一、圆形延展:循环时间与轮回时间
        二、往返折叠:预言时间与倒流时间
        三、化线为点:静止时间和压缩时间
        四、分叉与缺口:迷途难返的迷宫时间
        五、超时间:亡者与老者
    第二节 逃离此在:异境空间形态
        一、桃花源和反乌托邦
        二、鬼土与异域
        三、梦幻、梦魇和梦游
        四、魔幻乡土
        五、飞翔与奔跑
    第三节 超验时空体
        一、穿越时空体
        二、镜像时空体
        三、多维时空体
第三章 传奇叙事的结构功能与生成因素
    第一节 传奇叙事的结构功能
        一、创造元世界
        二、二元并置交叉
        三、中心象征
        四、贯穿串联型与嵌入式次级构成
    第二节 传奇叙事与地域文化及时代精神
        一、地域文化、地方意识的浸染
        二、表现领域向内拓展的趋向与传奇叙事主观性的遇合
    第三节 传奇叙事与作家的主体诉求
        一、以奇抒怀与以奇动人
        二、以奇求新与求变
    第四节 传奇叙事的根基:对现实的观照与超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论施蛰存小说中的“外省人”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巴黎与“外省”
    二、上海与“外省”
    三、关于施蛰存小说中的“外省人”意识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 施蛰存的“外省”意识
    第一节 松江的兴衰起落
    第二节 施蛰存的松江意识
第二章 施蛰存乡土题材小说中的“外省人”意识
    第一节 外省风貌
    第二节 故土之恋
第三章 施蛰存都市题材小说中的“外省人”意识
    第一节 “到达大都市”后的生存困境
    第二节 “在而不属于”的精神困境
第四章 “外省”家园的荒芜
    第一节 梦里故乡的陷落
    第二节 永恒的苦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历史小说中的主观话语追求——施蛰存小说《石秀》赏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石秀的心路历程
二、历史小说和隐藏的主观话语
三、主观话语和“心理分析”的统一

(5)场域理论视角下的“林译小说”研究(1899-19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林纾及其译作概况
    1.2 林纾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场域理论框架总览及概念解析
    1.4 研究方法意义、主要内容及创新
2 “场域”视角下解读林译小说的成因
    2.1 晚清中国社会“场域”因素解析
    2.2 晚清翻译“场域”因素解析
    2.3 “场域”因素对林译小说成因的影响
    2.4 小结
3 晚清小说翻译“惯习”之考据
    3.1 林纾的翻译惯习
    3.2 晚清译者的翻译惯习
    3.3 “惯习”因素对林纾翻译观的影响
    3.4 小结
4 林译小说个案研究(1899-1919)
    4.1 “茶花女”——旖旎情感的世界
    4.2 哈葛德——冒险神怪的世界
    4.3 狄更斯——现实道德的世界
    4.4 小结
5 林译小说的“世界文学”观
    5.1 “世界文学”概念的厘定与谱系梳理
    5.2 林译小说对“世界文学”中国化传播的影响价值
    5.3 晚清翻译小说“世界文学”的特点显现
    5.4 小结
6 林译小说影响下的晚清翻译策略
    6.1 翻译策略之“译”“作”杂糅
    6.2 翻译策略之“译”“述”结合
    6.3 翻译策略之“直译”渐盛
    6.4 小结
7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6)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及可开拓空间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一章 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新时期初:落寞的整齐划一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暗涌的异质新构
    第三节 20世纪末:高蹈的实验狂欢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圆熟的多维探索
第二章 文化思潮的冲击与长篇小说的文体革命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西化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反叛
    第三节 大众文化思潮与文体的消解
第三章 文化资源的渗透与长篇小说的文体变异
    第一节 立足于地域文化的文体表达
    第二节 东方“合和”文化与文类互融
    第三节 古典文学传统与文体“返祖”
第四章 文化心理的诉求与长篇小说的文体自觉
    第一节 政治文化心理与文体的规约
    第二节 代际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差异
    第三节 女性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张力
第五章 限度与维度的长篇小说文体发展考量
    第一节 极致的文化拥趸与文体的局限
    第二节 文学生态的营造与文体的突围
    第三节 文化的汇融与文体发展的可能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7)古典英雄的心灵史诗 ——施蛰存历史小说的道德评判(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史诗传统的真与美
    第一节 秉承中国史传传统之真
    第二节 发扬中国诗学传统之美
第二章 独抒性灵的生命之思
    第一节 生存之爱的欲望扩张
    第二节 死亡之悲的终极关怀
第三章 心灵史诗的道德评判
    第一节 文以载道文学精神的式微
    第二节 摒弃中国经学传统之善
    第三节 传统精神主体的现代召唤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20世纪中国作家美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20世纪中国作家与美术的相遇
    一、“文学”、“美术”的交融与分立
    二、现代作家与美术的相遇
    三、作家言说美术的动机与方式
    四、现代文学与美术思潮汇通形态
    五、美术关联的现当代文学研究
    六、作家美术思想的探索路径
    七、作家美术思想研究内容概述
第一章 “革命”思潮与日常话语——20世纪早期与末期的文学、美术思潮
    第一节 观念“美术”、“文学”与新文化运动
        一、“革命”前的美术与文学
        二、文学与美术的共同“革命”
        三、“革命”与美术、文学的功能化
    第二节 日常生活、艺术跨界与主体互换
        一、文学、美术的日常生活书写
        二、日常生活审美与艺术跨界
        三、艺术跨界与审美共通感
        四、艺术主体互换的当代意义
第二章 大众化思潮及其现代反拨
    第一节 大众化思潮中的文学与美术
        一、大众化奠基:1927—1941年的思潮交汇
        二、大众化规范:1942年《讲话》的发生
        三、大众化实践:1949—1976年的发展高峰
    第二节 现代美术与八十年代文学思潮
        一、美术、文学的共同“伤痕”
        二、美术与文学的“寻根”思索
        三、形式的美术先知与文学探索
第三章 新月派的美术关联及典型观念
    第一节 新月派与现代美术
        一、美术与新月派的关联
        二、新月派的美术实践
        三、新月派诗学观念的美术影响
        四、新月派跨界实践的意义
    第二节 闻一多的美术文化观
        一、美术、文学兴趣及互为他者
        二、美术的中西比较及功能认知
        三、工艺美术实践与评介
        四、美术介入下的文学创作与研究
    第三节 徐志摩的现代美术观
        一、艺术共通的良好感知
        二、美术批评与期刊美术设计
        三、中国美术之路的思考
        四、与徐悲鸿的美术论争
第四章 美术创造与木刻论述——美术视域中的鲁迅、沈从文
    第一节 作为美术家:鲁迅与沈从文比较
        一、天性与爱好成就的画家
        二、书法家的艺术创造
        三、美术史家的文化思索
    第二节 木刻艺术:鲁迅与沈从文的思想交汇
        一、木刻版画与鲁迅、沈从文
        二、同中有异的地方色彩观
        三、木刻其他问题的观点交汇
第五章 传统绘画及其文学转换——以汪曾祺、贾平凹为中心
    第一节 文学、绘画关联论
        一、丰子恺的远近法与写生论
        二、汪曾祺的小说留白观
        三、贾平凹的诗性绘画观
        四、文学绘画关联论的当代意义
    第二节 美术书写:汪曾祺、贾平凹、丁玲比较
        一、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美术家形象
        二、美术书写的文化意蕴
        三、《梦珂》中的美术书写:丁玲的反差
第六章 作家书画与当代书法问题
    第一节 现代美术与作家书画
        一、作家书画渊源及其类型独立
        二、作家书画的现代面向
        三、作家书画的文化意义
    第二节 当代书法问题及其精神重建
        一、“艺术书法”与“文化书法”
        二、当代书法的艺术困境
        三、“去艺术化”与“再人性化”
        四、书法文化精神重建的可能
    第三节 当代作家的书法文化观
        一、当代前辈作家书法文化观
        二、当代新作家书法文化观
        三、作家书法观的当代价值
第七章 美术思想的文学实践——以留白、地方色彩为例
    第一节 绘画留白的文学转化
        一、画论视域中的留白
        二、文学留白观
        三、留白手法的现代小说呈现
        四、文学留白的现代价值
    第二节 地方色彩:理念、文学呈现及意义
        一、鲁迅、周作人等的地方色彩观
        二、“地方”与地方色彩问题
        三、地方色彩的风景风俗形态
        四、地方色彩的方言文化形态
        五、地方色彩的形式技巧形态
结语 美术面向: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拓展可能
    一、读图时代的文学与美术
    二、现代文学新因素
    三、文学史书写新思路
    四、文论研究新场域
    五、不足之处或未竟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书画艺术问题的作家访谈
    一、点与线是中国书画的舍利子——就中国书画访谈作家王祥夫
    二、美是对平庸的一种拯救——与作家李浩笔谈中国书画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论施蛰存小说中的传统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施蛰存小说中的传统道德伦理取向
    第一节 传统道德伦理中的妇德坚守
    第二节 传统道德伦理中的夫义遵循
    第三节 传统道德伦理中的眷家思绪
第二章 施蛰存小说中的传统审美倾向
    第一节 偏爱若处子的静态美
    第二节 怀恋乡镇的平淡美
    第三节 追寻怪诞情节的幽静美
第三章 施蛰存小说中传统意识的源流与价值
    第一节 施蛰存思想观念与传统意识的生成
    第二节 施蛰存小说表现方式与传统意识特征
    第三节 施蛰存小说传统意识的先锋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论施蛰存小说的时空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施蛰存小说的时间叙事
    第一节 怀旧与重塑历史
    第二节 时间的现代性
    第三节 独特的心理时间
第二章 施蛰存小说的空间叙事
    第一节 乡镇空间的叙事特点
    第二节 都市空间的叙事特点
    第三节 宗教空间与小说叙事
第三章 “道路时空”的叙事功能
    第一节 “道路时空”的内涵及载体
    第二节 “道路时空”的情节意义
    第三节 “道路时空”的现实与隐喻
结语
参考文献

四、悖离·整合·归依──论施蛰存小说创作方法的衍变(论文参考文献)

  • [1]施蛰存与爱伦·坡小说颓废主题比较研究[D]. 黄小敏. 西南大学, 2021
  • [2]一条既旧又新的河流 ——传奇叙事与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D]. 黄婕.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3]论施蛰存小说中的“外省人”意识[D]. 赵坤. 天津师范大学, 2018(01)
  • [4]历史小说中的主观话语追求——施蛰存小说《石秀》赏析[J]. 王苏韬,黄德志. 名作欣赏, 2017(20)
  • [5]场域理论视角下的“林译小说”研究(1899-1919)[D]. 李宁. 暨南大学, 2017(01)
  • [6]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D]. 刘霞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7]古典英雄的心灵史诗 ——施蛰存历史小说的道德评判[D]. 王继伟.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8]20世纪中国作家美术思想研究[D]. 李徽昭.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2)
  • [9]论施蛰存小说中的传统意识[D]. 高丽.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3)
  • [10]论施蛰存小说的时空叙事[D]. 李娜. 南京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矛盾、融合与避难:论施哲存小说创作方式的演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