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软件系统的自动个性化(论文文献综述)
杨昕,姚姝妍,杨宏杰[1](2021)在《智能化系统在2型糖尿病患者院外管理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智能穿戴设备及智能医疗手机App软件系统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院外管理中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300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常规组仅给予常规出院健康指导;对照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智能穿戴设备,患者自行管理生活和监测指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安装智能医疗手机App软件系统,医护人员和患者一起管理患者生活和监测指标。3个月后,比较3组血糖、血脂、体质量指数(BMI)、生活质量(SF-36表)、自我管理能力(SDSCA量表)、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糖、血脂、BMI改善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且观察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F-36表评分、SDSCA量表评分、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能穿戴设备及智能医疗手机App软件系统可以提高T2DM患者院外的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改善患者院外期间血糖、血脂、BMI。
戴京京[2](2021)在《BioJN发酵技术服务系统PC客户端的设计、开发及应用》文中认为伴随着工业生物技术及其周边学科的发展,可在线采集的发酵过程参数种类越来越多,使得发酵过程海量数据、发酵性能与数据间的复杂关联关系越来越需要得到管理。与此同时,工业发酵过程自动化水平较普遍较低,为了帮助发酵企业更好地管理/有效利用海量数据、并将其用于发酵过程的优化与控制,本论文使用Python3.6和MySQL结合当前发展迅速的云服务器搭建了一套软件服务平台-BioJN发酵技术服务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PC客户端GUI(图形用户界面)及其功能的设计与开发:客户端的图形用户界面使用wx Python图形库进行设计与开发,系统PC客户端基本功能如下:1)在线发酵数据的采集与监测,实时保存手动录入的离线发酵数据;2)发酵数据的二次计算;3)批次命名特征字段配置、参数配置以及二次计算公式配置;4)基于Python中Matplotlib库的数据可视化功能,将在线或离线发酵数据绘制成曲线图;5)基于云服务器实现不同现场的发酵数据管理和共享以及不同发酵批次的远程控制;6)设计了一个等级严格的用户权限管理机制,可以保证发酵数据的安全性;7)扩展软件包功能(实验室测试中),根据发酵过程的个性化需求可以从云服务器加载不同的自动控制策略软件包,实现发酵工艺的自动控制。(2)搭建数据库:使用MySQL关系型数据库和可视化工具Navicat设计并搭建高性能的发酵数据库系统。根据数据的类型选择存储方式,提高存储效率,确保数据的可靠性、稳定性和规范性;根据数据的特点优化数据库性能,提高检索和访问数据的速度。(3)通信模块开发:上述发酵数据库系统的建立能够为BioJN系统PC客户端对发酵数据的高效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而面向发酵过程的数据采集/传输、设备控制是实现发酵数据高效管理和利用的必需技术环节,本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采用DDE、Modbus、OPC DA和OPC UA四种通用的工业控制数据接口实现软件与设备的数据交互,以键值对形式将通信服务器类型和参数存储于JSON文件中。通信模块的建立为后续发酵数据的有效利用提供强大的技术平台。(4)将BioJN发酵技术服务系统PC客户端程序连接不同设备,应用于植物乳杆菌生产胞外多糖和重组毕赤酵母生产异源蛋白的发酵过程中,来验证其的功能和稳定性。结果表明,BioJN系统PC客户端的各个功能模块都能够稳定运行,达到了预期效果。
李欣[3](2021)在《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孕期健身产品系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二胎政策的实施与社会压力的影响下,我国高龄产妇的数量正在不断攀升。孕龄的增长易增加怀孕期间的风险,对孕妇的生理与心理造成不良的妊娠结局。而运动作为非药物性的生活方式干预,具有低成本、易操作等特点,逐渐成为孕期保健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基于孕妇孕期健身行为的分析研究,构建出符合孕妇身心特点的健身产品及服务系统,使产品与用户间创建友好的关系,丰富孕期健康管理的方式。在理论研究阶段,首先从目标群体出发,以孕妇妊娠期间生理与心理的变化剖析孕期的相关需求。接着对健身行为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健身产品的设计趋势,对孕妇孕期健身行为与常用的健身产品做研究分析。随后分析了用户行为特征的理论与研究方法,确定了用户行为分析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对于后续产品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在用户行为研究阶段,通过对女性孕期健身运动的行为特点进行探索,深入挖掘行为实施过程中的痛点及需求点。此阶段以用户行为分析为理论基础,通过访谈法与观察法对用户行为进行定性研究后,建立用户行为测量模型,并结合统计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模型数据进行定量实证,根据数据的统计结果最终得出三类行为族群作为研究方向,指导产品的功能设计。在设计策略的提出阶段,从产品系统角度思考,对用户研究所得到的需求进行洞察与优先级排序,从而提出孕期健身产品系统的专业性、保护性与愉悦性设计原则。基于此设计原则,从实体硬件产品与软件系统服务两个方向提出设计策略。硬件产品的设计以保障用户使用时的安全性与功能性为重点,从产品的外观造型、功能反馈与使用操作等方面提出产品的设计策略。软件系统的聚焦聚焦产品服务的专业性与用户体验的情感性,提出搭建健身生态系统、转变信息反馈的方式与搭建互动交流通道的设计策略。在设计的实践阶段,基于用户行为及需求的分析进行健身产品系统的设计。从产品定义、载体选定、概念推导、草模测试以及评估反馈的流程对产品进行设计与改进,最终得到一套完整的孕期健身产品与移动应用的设计方案。本课题从孕期女性健身运动行为特征的研究出发,设计导出的产品更贴合用户的使用需求及心理需求,更具有针对性,是孕期健康管理的全新手段,对孕妇在孕期的良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缪露[4](2021)在《基于双目视觉的轮椅自动跟随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社会老龄化问题凸显,残疾人口占比下降缓慢,庞大的老年和残疾人口基数导致了社会养老助残功能弱化,而借助有效的生活辅助工具可以帮助其中部分人群实现生活自理。轮椅作为重要的生活辅助工具,不仅能代步,还是促进老年人和残疾人进行身体锻炼、参与社交活动的工具。受跟随购物车、跟随旅行箱等现有跟随产品的启发,期望实现轮椅的自动跟随功能,能够以指定移动行人为目标,自动完成连续稳定的跟随动作。这对轮椅使用者而言,既减轻了负重,节省时间和精力,又促进了与他人交流。本文重点开展了基于双目视觉的轮椅自动跟随方法研究。为满足使用者与轮椅友好交互环境、目标行人定位及跟踪、轮椅跟随控制、动态避障等要求,提出了轮椅自动跟随系统混合式体系结构、电子硬件系统方案及软件系统功能。针对基于单目视觉的行人检测及跟踪算法在目标行人变换姿态或被遮挡时出现的误识别和漏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行人检测及跟踪方法。该方法首先应用人体姿态估计技术检测出行人并指定目标行人。接着,融合双目视觉,将代表行人脖颈骨骼的关键点从图像坐标系映射至相机坐标系,利用卡尔曼滤波估计目标行人在相机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最后,基于行人空间移动连续性假设对目标行人进行跟踪。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双目视觉的行人检测及跟踪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实时性,能够在多种干扰下对目标行人做到准确定位和跟踪。考虑到轮椅常见室内外使用环境及低速运行的使用特点,研究利用领航-跟随编队模型保持轮椅与目标行人的位姿关系,同时应用人工势场法进行动态避障。采用比例控制,输出差速驱动式轮椅的线速度和角速度,自动完成连续稳定的跟随动作。实验结果表明该轮椅跟随控制方法能够控制轮椅在室内外环境下对目标行人进行连续稳定的跟随及避障。将上述立体视觉跟踪和轮椅跟随控制方法应用于普通电动轮椅,通过增设嵌入式计算机、触摸屏、双目相机、语音合成模块、扬声器等电子设备,完成了轮椅机体结构改造、电子硬件系统研制和基于ROS的软件系统实现,实现了自动跟随、摇杆控制、人机交互、语音播报等功能。用户使用测试证实了基于双目视觉的行人自动跟随方法的有效性及轮椅跟随系统的实用性。
杨旭[5](2021)在《光固化快速成型工艺策略研究与软件系统开发》文中研究指明在增材制造技术中,光固化快速成型技术是发展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快速成型技术。在光固化成型中,成型质量和打印时间是衡量3D打印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其中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光斑尺寸和扫描间距等工艺参数对成型质量和打印时间有复杂的影响关系。现有的SLA成型设备容易产生工艺参数与控制系统不适配的问题,操作者需要根据具体的打印需求,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相适配的工艺参数,从而使得3D打印设备不具备较好的通用性和易操作性。因此,针对现有的SLA成型设备,研究影响成型质量和打印时间的关键因素及影响规律,开发多工艺策略模式的SLA软件系统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介绍了SLA成型技术的软硬件平台及加工成型机理。其次,对SLA成型过程的三个阶段进行误差分析,得到模型成型过程中影响成型质量和打印时间的主要工艺参数,通过分析主要工艺参数对SLA成型质量和打印时间的影响规律,制定出三种不同的成型工艺策略模式,分别为均衡模式、速度模式和质量模式。然后,针对制定的成型工艺策略模式,以Visual Studio 2015为开发环境,开发适用的软件控制系统。采用Star UML建模工具进行建模,同时,对软件控制系统的文件解析路径规划模块、运动控制模块和成型工艺策略模块等主要组成部分进行了设计及实现。开发出具有三种不同工艺策略打印模式的软件控制系统。最后,采用自主开发的软件控制系统,在三种不同的成型工艺策略模式下打印制件,分别对成型强度、成型精度和成型效率进行研究。分析三种成型工艺策略模式打印制件之间的性能差异,从而得到满足不同打印需求的工艺策略模式使用场合。光固化快速成型工艺策略的制定,实现了零件的快速定制化和批量化生产。开发的软件控制系统满足设计模块的功能性需求,同时,整个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性和稳定性。
何活森[6](2021)在《华制公司MES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在2010年问顶全球第一,超过昔日的制造业霸主美国。但是中国的制造业大多集中在中低端的生产与组装,少数领域虽然已取得突破,步入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行列。但总体上距离世界制造业强国,仍有很大的差距。由于工业化起步晚,尤其在国内工业软件领域,长期被国外工业软件巨头垄断。然而在工业软件的细分领域MES系统,由于国内制造业独特的行业环境,国外巨头并没有形成垄断优势,国内厂商通过深耕细分领域,占有了MES系统市场的一席之地。随着国外巨头不断本地化,以及国内厂商的不断涌入,MES系统领域竞争态势愈演愈烈。因此,探索并研究华制智能MES系统产品营销策略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论文通过上述背景研究,结合MES系统、工业互联网等相关基础概念和工业品营销理论,对相关文献梳理研究,调查问卷分析总结和公司高层面谈归纳整理,了解了公司的经营情况及产品营销现状。分析华制公司MES系统在产品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剖析华制公司MES产品所面临界的竞争态势,运用SWOT分析工具梳理华制公司的优势和劣势。并重新制定了华制MES系统聚焦于机械加工和装配制造业的细分市场定位。工业品营销与消费品营销不同,消费品营销以满足个人需求为主,工业品营销,不同于消费品,其以围绕项目展开为主,多以满足企业组织需求为出发点,当前MES系统营销仍以具体项目订制化为主,单独运用以企业产品营销出发的4P理论或以满足客户需求为营销核心的4C理论,都不能全面的指导客制化MES产品的营销实践。MES系统既有平台化的产品属性,又要求根据客户的需求订制具体业务,结合MES系统的工业品项目属性,以丁兴良先生的工业品4E营销理论为重心,糅合4P和4C营销理论,构建三者相互作用下的组合营销策略。即最优的项目解决方案、客户价值最大化的价格方案、高效稳定的价值传递捷道和赢得客户信任的促销和沟通方案。为落实组合营销策略,提出了“平台+业务”的产品计划;提出了挖掘客户潜在项目价值的价格计划;提出了近距离接触客户需求部门的捷道渠道;提出了依靠企业专业形象与客户互动赢得客户信任的促销计划;并提出了组织调整的保障措施、人力资源的人才保障措施和资金投入的保障措施;通过以上计划和措施的执行,帮助华制公司MES业务开拓市场。
周列国[7](2021)在《供电公司信息资源运维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背景下,四川电力公司在业务管理过程中所用的各类硬件、软件和网络资源数量及类型日益增加,如何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一体化、自动化管理,是公司提高内部业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挑战。在此情况下,公司提出了信息资源运维系统的研发任务,拟将各类信息资源的静态信息和动态业务纳入管理范畴,提高信息资源的运维效率。本文按照系统的功能定位和应用环境,采用SNMP、Java Web、SSH等软件技术、理论和工具,对系统进行设计与开发,详细分析了系统研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原理和方法。在研究中,首先介绍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并对系统的研发技术与理论进行整理和介绍。其次,调研分析四川电力公司目前的软硬件和网络等信息资源的运维管理现状,按业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系统的研发目标,详细介绍系统的功能及非功能等开发要求和目标。第三,在系统的需求分析基础上,对系统进行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在概要设计中分析了系统的网络结构、功能框架及内部模块划分,并对系统的数据视图进行分析,设计数据表;在详细设计中对系统功能模块的Java类结构及功能流程进行分析和设计。同时,按照系统的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采用时序图技术进行系统的功能研发,并对详细的功能实现方法、流程和关键代码进行研究,展示说明系统的截面图。最后,按照系统的功能及非功能开发要求,对系统进行服务部署,并测试系统的功能表现和性能指标,按实际的测试结果,对系统开发成果进行验证。信息资源运维系统采用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技术作为后台服务支持,并按四川电力公司的信息资源一体化管理要求进行功能设计和研发,能够将公司的所有硬件、软件、网络等信息资源进行集成化的管理和维护,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和便利性,对于公司的信息资源管理效率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张希[8](2021)在《基于个人知识库的智能时间管理App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研究报告指出,9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存在拖延行为,拖延症作为一种十分常见的时间管理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一方面大学生们迫切需要解决拖延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国内外专家针对大学生拖延研究成果丰硕,通过结合拖延领域知识开发出一款智能时间管理App,以辅助大学生战胜拖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能时间管理App。本文首先构建了大学生拖延知识库,App能够通过问答诊断出大学生的拖延原因,并给出知识解决方案。本文整理大量文献资料,利用Protege构建拖延本体,使用SWRL构建推理规则。本文利用Android本地SQLite数据库构建了个人知识库,并基于知识推荐向大学生提供感兴趣的引导内容。此外,本文还基于Android实现了任务管理、目标管理、番茄钟、个人信息管理和登录注册等功能。本文智能时间管理App能够从目标、任务、认知等角度辅助大学生战胜拖延,通过确立目标、分解任务、执行番茄钟,帮助用户将一个模糊的目标转变成一系列具体可操作的行动单位。通过使用本文智能时间管理App,大学生能够有效避免在获取拖延知识过程中信息过载和知识焦虑等问题,在随时随地管理自身容易拖延任务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自身的时间管理水平。本文设计实现的智能时间管理App经功能测试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可用性,经验证可以推广使用。
杨吟梅[9](2019)在《基于移动设备的智能化手语学习系统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交流是每一个人的重要需求,听力残疾人员也不例外,但是听力残疾人员由于听力的损失或障碍导致语言功能缺失,他们无法与健听者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只能通过文字、图片或者手势动作(手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传递信息,其中手势动作(手语)是最方便、最快捷的方法。因此,与听力残疾人员进行交流必须学习他们的语言——手语。虽然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手语翻译设备,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健听者与听力残疾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但是手语同普通语言一样,同样存在着地方特色(方言),面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手语,市场上手语翻译设备的翻译准确度就要大打折扣,只有规范、标准的手语才能让这些手语翻译设备充分发挥作用。因此,为了更快、更好地与听力残疾人员进行交流,标准手语的学习才是最根本、最关键的,但是市场上关于手语学习的产品较少、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本文着力研究基于移动设备的智能化手语学习系统的开发。从手语学习者的现实需求出发,基于教与学的基本规律,依托当前的移动技术,开发一款功能完善的手语学习APP。本课题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听力残疾人员及与听力残疾人员有交流需求的人士学习手语的需求,获得了第一手的信息,撰写了课题研究的需求分析。通过资料的查阅与学习,了解了目前市场上手语学习软件的基本情况及相关技术,从而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课题的最终目标是基于IOS平台设计开发一款功能完善的手语学习APP,该APP通过真人示范的方式不仅能够实现手语词汇规范动作的教学,还能提供手语过程中面部表情的示范,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能够提供测试与反馈的功能,并能够自动记录学习者测试中的错误以便学习者纠错、改错,提高学习效果。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内容设定测试的题量、时间、范围,便于学习者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测试与反馈。
王益成[10](2020)在《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从“信息时代”到“数据驱动”的智慧服务时代,多源异构且海量的数据资源成为人们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将多源异构且海量的数据资源纳入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中,不再局限于传统科技情报服务涉及的专利数据、科技文献数据、实地调研数据与科技项目数据等,还应该涵盖更广范围的互联网数据资源、科研社交媒体数据资源、社交网络数据资源与政府开放数据资源等多种来源的数据形式。数据资源驱动着科技情报服务从用户需求感知、科技情报内容获取与科技情报服务场景化推送这三个核心功能实现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实现了科技情报服务流程的创新。本研究旨在以新视角探索数据驱动时代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及其实现,解析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构成要素及其特征,以实证分析探索数据驱动时代科技情报服务向智慧服务模式转型的思路,为科技情报机构科学转型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基于此,通过界定“数据驱动”、“情报、智能与智慧的辩证关系”、“智慧服务”与“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等相关概念,以回顾智慧服务、科技情报服务与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研究现状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情境实验法、案例分析法与模式构建法分析了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的数据环境、驱动模式、创新模式与模式实现以及保障策略的制定。围绕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这一核心研究内容,本文第三章从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构成要素及表现特征为出发点对智慧数据、用户需求、智能技术、智慧情报、情报工作者、智慧服务平台与情报分析方法这七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了各构成要素在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中的地位以及数据驱动各构成要素的融合协作的服务特征;第四章以“数据驱动”视角切入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构建研究,更多的体现智慧数据服务作为智慧服务的核心构成要素,实现数据驱动科技情报智慧服务,获取用户需求,利用智能技术分析获取情报,实现场景化服务推送与嵌入式的科技情报服务;第五章就如何实现数据驱动科技情报智慧服务进行了详细阐述,从多源数据分析切入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的实现研究过程,体现了数据驱动作为科技情报服务的新范式与新思想,着重从需求感知、内容获取与服务推送等三个科技情报服务流程构成解析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实现路径,综合运用用户画像方法、数据挖掘方法与场景分析和需求侦测方法对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进行解析,并融入科研大数据在此过程中结构、类型与属性分析结果进行解析,探究这些数据在需求感知、内容获取与服务推送中的应用关系,进而实现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并完善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研究体系;第六章采用单案例横向研究方法研究格微软件数据驱动背景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的系统优化策略;第七章就如何实现科技情报机构实现智慧服务模式转型升级分析了相关保障策略。具体内容如下:(1)系统分析了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核心构成要素与特征。构成要素涵盖数据、用户、技术、智慧情报、科技情报工作者、智慧服务平台与方法等七个维度,将从这七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实现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进而对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的需求敏感性、数据多源性、技术智能性与服务场景化等四个主要特征进行解读。系统分析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构成要素是构建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的基础,在文献调研并借鉴其它领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各个构成要素进行详细分析。数据、用户、技术、内容、科技情报工作者、智慧服务平台与方法等七个维度间相互关联、相互印证,进一步丰富着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研究领域的知识体系。(2)构建了数据驱动下的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从“数据驱动”视角切入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构建研究,更多的体现智慧数据服务作为智慧服务的核心构成要素,实现数据驱动科技情报智慧服务,获取用户需求,利用智能技术分析获取情报,实现场景化服务推送与嵌入式的科技情报服务。在此过程中优化传统科技情报服务模式,优化构成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的各个构成要素,实现模式最优化并体现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的四个特征,通过文献调研法探讨已有服务模式的优劣势,重构科技情报服务模式与流程,重点突出智慧实现流程,数据如何驱动智慧情报服务。(3)分析了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的实现路径。以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实现的三项核心功能为基础,在实现智慧服务核心功能基础上实现科技情报智慧服务,从多源科研大数据分析切入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的实现研究过程,体现了数据驱动作为科技情报服务的新范式与新思想,着重从需求感知、内容获取与服务推送等三个科技情报服务流程构成解析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实现路径,综合运用用户画像方法、数据挖掘方法与场景分析和需求侦测方法对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进行解析,并融入科研大数据在此过程中结构、类型与属性分析结果进行解析,探究这些数据在需求感知、内容获取与服务推送中的应用关系,进而实现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并完善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研究体系。(4)采用单案例横向研究方法研究格微软件数据驱动背景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的系统优化策略,在分析格微软件基本概况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而分析格微软件科技情报智慧服务发展模式,并对其较为超前的实践应用成果进行分析,然后借鉴前述构建的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及其实现研究,提出格微软件在数据驱动背景下科技情报服务模式优化的策略。(5)制定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保障策略。以构成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的构成要素以及智慧服务模式实现过程为主体制定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保障策略,具体维度包含数据、用户、科技情报工作者、科技情报服务机构、政府部门、技术与方法等维度。如完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完备数据分析技术、方法与工具,科技情报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制定数据驱动下的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保障策略应依据重点保障关键要素、完备并疏通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流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整体平衡、联合共建共享等四项基本原则。数据驱动时代,传统科技情报服务模式已然无法满足用户崛起的趋势以及内外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界定数据驱动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的内涵与外延,探索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的实现,有利于从方法论认知层面为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的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撑,本文构建的数据驱动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也更具实践价值。
二、应用软件系统的自动个性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软件系统的自动个性化(论文提纲范文)
(1)智能化系统在2型糖尿病患者院外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研究设备 |
1.2.1 智能穿戴设备 |
1.2.2 智能医疗手机App软件系统 |
1.3 方法 |
1.4 观察项目 |
1.4.1 BMI |
1.4.2 实验室指标 |
1.4.3 生活质量 |
1.4.4 自我管理能力 |
1.4.5 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血糖、血脂、BMI比较 |
2.2 生活质量比较 |
2.3 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
2.4 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评分比较 |
3 讨 论 |
(2)BioJN发酵技术服务系统PC客户端的设计、开发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工业化发酵过程数据管理与控制概况 |
1.1.1 发酵工业的发展现状 |
1.1.2 工业化发酵过程的基本特征 |
1.2 国内外工业化发酵过程数据管理和控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3 论文的立题意义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BioJN发酵技术服务系统PC客户端的设计与开发 |
2.1 开发工具选择 |
2.2 数据库选择 |
2.3 系统框架结构设计 |
2.4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
2.5 PC客户端功能设计 |
2.5.1 批次管理功能设计 |
2.5.2 数据窗口功能设计 |
2.5.3 系统配置功能设计 |
2.5.4 用户管理及权限功能设计 |
2.5.5 参数计算模块 |
2.6 数据库的设计 |
2.7 通信模块的设计 |
第三章 BioJN发酵技术服务系统PC客户端的测试及应用 |
3.1 BioJN系统PC客户端实验室测试过程及结果展示 |
3.1.1 通信接口配置 |
3.1.2 字段与发酵参数配置 |
3.1.3 新建实时批次 |
3.1.4 发酵过程数据展示 |
3.1.5 绘制曲线图 |
3.1.6 远程监控与控制 |
3.2 BioJN发酵技术服务系统PC客户端在实验室及企业中的应用 |
3.2.1 系统在实验室发酵过程中的应用 |
3.2.2 BioJN发酵技术服务系统在企业的应用情况 |
3.3 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英文版界面展示 |
附录二:发酵参数配置信息 |
附录三: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奖情况 |
(3)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孕期健身产品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孕产妇人群扩增和平均孕龄增长的社会背景 |
1.1.2 孕产妇健康信念意识增强 |
1.1.3 运动干预对孕产妇身心健康状况具有积极影响 |
1.1.4 孕期运动行为存在冲突与壁垒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孕妇孕期运动研究现状 |
1.2.2 健身产品研究现状 |
1.2.3 用户行为研究现状 |
1.2.4 总结归纳 |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课题研究目的 |
1.3.2 课题研究意义 |
1.4 课题研究方法 |
1.4.1 理论研究方面 |
1.4.2 调研过程方面 |
1.4.3 用户行为分析方面 |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预期成果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1.5.2 预期成果 |
1.6 研究框架与思路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分析及应用研究 |
2.1 孕期妇女特征与变化 |
2.1.1 孕妇人群特征 |
2.1.2 孕妇孕期生理变化 |
2.1.3 孕妇孕期心理变化 |
2.2 健身与健身产品的理论研究及趋势分析 |
2.2.1 健身相关概述 |
2.2.2 健身产品概述 |
2.2.3 健身产品设计趋势研究 |
2.3 孕期健身运动及相关案例研究 |
2.3.1 孕期健身运动相关概念 |
2.3.2 孕妇在孕期运动的特征及变化 |
2.3.3 孕期健身产品案例研究 |
2.4 用户行为分析理论研究及案例应用 |
2.4.1 用户行为概述 |
2.4.2 用户行为分析的方式与内容 |
2.4.3 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产品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孕妇孕期运动的行为调研与分析 |
3.1 课题调研路线 |
3.1.1 调研目标 |
3.1.2 调研的对象和内容 |
3.1.3 调研的对象和内容 |
3.2 用户行为定性研究 |
3.2.1 线上访谈与分析 |
3.2.2 典型用户行为观察 |
3.2.3 行为特征及问题总结 |
3.3 用户行为测量模型构建 |
3.3.1 测量模型建立 |
3.3.2 问卷设计 |
3.4 用户行为定量实证研究 |
3.4.1 问卷实施 |
3.4.2 孕期健身行为测量分析 |
3.4.3 人口统计变量分析 |
3.4.4 健身产品使用情况及消费偏好分析 |
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5.1 用户画像构建 |
3.5.2 用户需求与机会点总结归纳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孕期健身产品系统的设计原则与策略 |
4.1 用户需求优先级分析 |
4.2 孕期健身产品系统的设计原则 |
4.2.1 孕期健身产品专业性原则 |
4.2.2 孕期健身产品保护性原则 |
4.2.3 孕期健身产品愉悦性原则 |
4.3 孕期实体健身产品的设计策略 |
4.3.1 特殊行为主导产品的交互,保证孕妇安全健身 |
4.3.2 模块化方式平衡动态需求,引导孕妇身心平衡 |
4.3.3 感官放大产品的柔性特征,引起孕妇情感共鸣 |
4.4 孕期健身软件系统的设计策略 |
4.4.1 打通孕期管理的数据网络,建立健身生态系统 |
4.4.2 转化孕期运动的信息传递,加强产品情感连接 |
4.4.3 提供友好交流的互动渠道,激发孕妇正向情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孕期健身产品系统设计实践 |
5.1 孕期健身产品系统的设计实践定位 |
5.1.1 设计需求导入 |
5.1.2 设计流程 |
5.2 孕期健身产品系统的设计初步探索 |
5.2.1 设计载体探索 |
5.2.2 产品系统构建 |
5.2.3 方案初步构思 |
5.2.4 设计语义探索 |
5.3 硬件健身产品设计 |
5.3.1 产品架构 |
5.3.2 技术可行性分析 |
5.3.3 产品方案推敲 |
5.3.4 产品方案深入 |
5.4 应用交互设计 |
5.4.1 信息架构 |
5.4.2 低保真交互原型 |
5.4.3 设计规范 |
5.4.4 高保真界面设计 |
5.5 产品展览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图表来源 |
附录二:用户访谈大纲 |
附录三:孕妇孕期建健身行为及健身产品调查问卷 |
附录四: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4)基于双目视觉的轮椅自动跟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智能轮椅发展概况 |
1.2.2 移动机器人跟随技术 |
1.2.3 人体姿态估计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轮椅自动跟随系统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轮椅自动跟随系统体系结构 |
2.3 电子系统硬件方案 |
2.4 软件系统功能总述 |
第三章 基于立体视觉的行人检测及跟踪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人体姿态估计的行人检测方法 |
3.2.1 人体姿态估计运行流程 |
3.2.2 人体姿态估计网络结构 |
3.3 融合双目视觉的三维人体姿态估计 |
3.3.1 双目相机成像模型与测距原理 |
3.3.2 融合双目视觉的三维人体姿态估计 |
3.4 基于立体视觉的目标行人跟踪方法 |
3.5 实验及结果分析 |
3.5.1 基于人体姿态估计的行人检测实验 |
3.5.2 融合双目视觉的三维人体姿态估计实验 |
3.5.3 基于单目、双目视觉的行人检测及跟踪对比实验 |
第四章 基于领航-跟随模型的轮椅跟随控制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领航-跟随模型的人机编队方法 |
4.2.1 差速驱动轮椅运动学模型 |
4.2.2 领航-跟随模型 |
4.3 基于人工势场法的轮椅避障方法 |
4.3.1 建立目标点引力场 |
4.3.2 建立障碍物斥力场 |
4.3.3 跟随控制器设计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轮椅自动跟随目标行人控制器输出实验 |
4.4.2 轮椅自动跟随目标行人及避障轨迹对比实验 |
第五章 轮椅自动跟随系统研制 |
5.1 引言 |
5.2 机体结构设计 |
5.2.1 外形结构设计 |
5.2.2 控制箱设计 |
5.2.3 交互平台支架设计 |
5.3 电子系统硬件研制 |
5.3.1 电子系统硬件结构 |
5.3.2 处理器选择 |
5.3.3 输入模块选择 |
5.3.4 输出模块选择 |
5.4 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
5.4.1 监控交互系统软件结构 |
5.4.2 三维映射及跟踪节点 |
5.4.3 APF节点 |
5.4.4 交互操作界面设计 |
5.5 室内外环境下轮椅自动跟随目标行人试验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光固化快速成型工艺策略研究与软件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快速成型技术概述 |
1.1.1 快速成型技术简介 |
1.1.2 快速成型技术分类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光固化成型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光固化成型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光固化成型技术应用现状 |
1.3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背景 |
1.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2.光固化成型工艺机理分析 |
2.1 光固化成型设备平台 |
2.1.1 光固化成型设备 |
2.1.2 硬件组成 |
2.1.3 软件组成 |
2.2 光固化快速成型材料及原理 |
2.2.1 光敏树脂的组成及固化特性 |
2.2.2 光固化成型原理及特点 |
2.3 SLA成型技术工艺过程 |
2.3.1 模型数据处理 |
2.3.2 模型加工 |
2.3.3 模型后处理 |
本章小结 |
3.光固化成型工艺研究及工艺策略制定 |
3.1 光固化成型过程误差分析 |
3.1.1 模型前处理误差 |
3.1.2 模型加工误差 |
3.1.3 模型后处理误差 |
3.2 光固化成型工艺参数研究 |
3.2.1 激光功率对成型质量的影响 |
3.2.2 扫描速度对成型质量的影响 |
3.2.3 分层厚度对成型质量的影响 |
3.2.4 光斑尺寸对成型质量的影响 |
3.2.5 扫描间距对成型质量的影响 |
3.3 光固化快速成型工艺策略 |
3.3.1 光固化成型工艺参数分类 |
3.3.2 光固化成型工艺策略制定 |
本章小结 |
4.光固化快速成型软件系统开发 |
4.1 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
4.2 系统需求分析 |
4.2.1 系统边界及功能需求 |
4.2.2 UML设计建模 |
4.2.3 系统约束 |
4.3 系统设计 |
4.3.1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
4.3.2 软件系统设计 |
4.3.3 文件解析路径规划模块设计 |
4.3.4 运动控制模块设计 |
4.3.5 工艺策略模块设计 |
4.4 系统实现 |
4.4.1 文件解析路径规划模块实现 |
4.4.2 运动控制模块实现 |
4.4.3 工艺策略模块实现 |
4.4.4 系统运行 |
本章小结 |
5.试验研究 |
5.1 试验设计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件制作 |
5.1.3 试验方法 |
5.2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1 力学性能分析 |
5.2.2 成型精度分析 |
5.2.3 成型效率分析 |
5.3 试验结论 |
本章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发明专利 |
致谢 |
(6)华制公司MES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思路及框架 |
1.3 研究工具和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营销相关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章 华制公司MES产品营销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华制公司MES产品营销现状 |
3.1.1 华制公司简介 |
3.1.2 华制公司MES产品 |
3.1.3 华制公司MES产品的营销现状 |
3.2 华制公司MES产品营销体系 |
3.2.1 华制公司MES产品体系 |
3.2.2 华制公司MES价格体系 |
3.2.3 华制公司MES渠道体系 |
3.2.4 华制公司MES促销体系 |
3.3 华制公司MES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剖析 |
3.3.1 市场定位不清晰 |
3.3.2 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 |
3.3.3 价格策略制定不当 |
3.3.4 价值传递渠道过长 |
3.3.5 促销内容缺乏专业性 |
第四章 华制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PEST分析 |
4.2 MES行业波特五力分析 |
4.3 华制公司SWOT分析 |
第五章 华制公司MES产品营销优化策略制定 |
5.1 华制公司STP分析 |
5.1.1 华制公司客户需求特征分析 |
5.1.2 华制公司MES产品市场细分 |
5.1.3 华制公司MES产品目标市场 |
5.1.4 华制公司MES产品市场定位 |
5.2 “4P”、“4C”和“4E”相互作用的营销组合构建 |
5.2.1 产品定制、客户需求和项目需求的相互作用关系 |
5.2.2 产品价格、购买成本和产品价值的相互作用关系 |
5.2.3 产品渠道、购买便利和项目捷途的相互作用关系 |
5.2.4 产品促销、客户沟通和客户信任的相互作用关系 |
5.3 华制公司MES产品组合营销优化策略 |
5.3.1 最优项目解决方案的组合营销优化策略 |
5.3.2 客户价值最大化的组合营销优化策略 |
5.3.3 高效稳定的价值传递组合营销优化策略 |
5.3.4 赢得信任的促销和沟通组合营销优化策略 |
5.4 华制公司MES产品营销优化前后总结 |
第六章 华制公司营销组合优化策略的实施计划与保障 |
6.1 营销组合优化策略的实施计划 |
6.1.1 最优项目解决方案组合营销优化策略实施计划 |
6.1.2 客户价值最大化的组合营销优化策略实施计划 |
6.1.3 高效稳定的价值传递组合营销优化策略实施计划 |
6.1.4 赢得信任的促销和沟通组合营销优化策略实施计划 |
6.2 保障措施 |
6.2.1 组织保障 |
6.2.2 人才保障 |
6.2.3 激励措施 |
6.2.4 资金保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高管及营销人员访谈计划和提纲 |
附录 B MES产品需求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供电公司信息资源运维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系统技术选型 |
2.1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
2.1.1 SNMP概述 |
2.1.2 MIB树 |
2.2 Java Web开发技术 |
2.3 SSH开发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需求概述 |
3.1.1 业务现状 |
3.1.2 研发目标 |
3.2 功能需求 |
3.2.1 信息资源运行监测需求 |
3.2.2 设备信息管理需求 |
3.2.3 检修计划管理需求 |
3.2.4 软件信息管理需求 |
3.3 非功能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概要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1.1 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
4.1.2 系统功能框架设计 |
4.1.3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4.2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2.1 数据库概念设计 |
4.2.2 数据库物理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和实现 |
5.1 信息资源运行监测功能设计与实现 |
5.1.1 类结构设计 |
5.1.2 功能流程设计与实现 |
5.2 设备信息管理功能设计与实现 |
5.2.1 类结构设计 |
5.2.2 功能流程设计与实现 |
5.3 检修计划管理功能设计与实现 |
5.3.1 类结构设计 |
5.3.2 功能流程设计与实现 |
5.4 软件信息管理功能设计与实现 |
5.4.1 类结构设计 |
5.4.2 功能流程设计与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测试配置 |
6.2 测试方法 |
6.3 功能测试 |
6.4 性能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基于个人知识库的智能时间管理App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大学生拖延研究现状 |
1.2.2 知识库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3 时间管理类软件发展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系统相关理论技术介绍 |
2.1 知识库 |
2.2 知识服务 |
2.3 知识库建模推理工具 |
2.4 基于知识的推荐算法 |
2.4.1 协同过滤算法 |
2.4.2 内容过滤算法 |
2.4.3 基于知识的推荐算法 |
2.5 本体构建方法 |
2.5.1 IDEF-5方法 |
2.5.2 骨架法 |
2.5.3 METHONTOLOGY法 |
2.5.4 TOVE企业建模法 |
2.5.5 七步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个人知识库的构建 |
3.1 个人知识库架构分析与设计 |
3.2 拖延知识库本体构建 |
3.2.1 本体领域与应用目标 |
3.2.2 专业知识的获取 |
3.2.3 概念术语与层级关系 |
3.2.4 本体属性 |
3.2.5 本体实现 |
3.2.6 本体评估 |
3.3 规则知识库的构建 |
3.3.1 SWRL简介 |
3.3.2 推理规则建立 |
3.3.3 推理规则实例 |
3.4 个人知识库的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时间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 |
4.1 智能时间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4.1.1 智能时间管理系统业务分析 |
4.1.2 智能时间管理系统用户角色分析 |
4.1.3 智能时间管理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
4.1.4 智能时间管理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4.2 智能时间管理系统概要设计 |
4.2.1 智能时间管理系统系统设计原则 |
4.2.2 智能时间管理系统架构设计 |
4.3 智能时间管理系统详细设计 |
4.3.1 登录注册模块 |
4.3.2 个人管理模块 |
4.3.3 任务管理模块 |
4.3.4 目标管理模块 |
4.3.5 拖延原因分析模块 |
4.3.6 智能引导模块 |
4.4 智能时间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
4.4.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4.4.2 E-R图 |
4.4.3 数据库表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智能时间管理系统实现 |
5.1 智能时间管理系统实现与测试环境 |
5.2 智能时间管理系统实现 |
5.2.1 登录注册模块 |
5.2.2 个人信息管理模块 |
5.2.3 目标任务管理模块 |
5.2.4 拖延原因分析模块 |
5.2.5 智能引导模块 |
5.3 智能时间管理系统测试 |
5.3.1 智能时间管理软件系统功能测试 |
5.3.2 规则推理实验 |
5.3.3 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期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移动设备的智能化手语学习系统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与思路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主要技术 |
2.1 IOS开发技术 |
2.1.1 IOS平台概述 |
2.1.2 IOS体系架构 |
2.2 结构化查询检索技术 |
2.3 视频编辑技术 |
2.3.1 视频编码 |
2.3.2 视频流处理 |
2.4 数据存储与管理方案 |
2.4.1 数据库存储方式 |
2.5 MVC开发模式简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2 功能模块设计 |
3.2.1 手语学习功能 |
3.2.2 模拟考试功能 |
3.2.3 个性化学习功能 |
3.2.4 系统登录和注销功能 |
3.3 系统架构设计 |
3.3.1 后台业务层设计 |
3.3.2 通信接口设计 |
3.4 数据库设计 |
3.4.1 系统数据库结构设计 |
3.4.2 系统数据库逻辑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的实现 |
4.1 登录与注销功能实现 |
4.1.1 登录功能实现 |
4.1.2 注销功能实现 |
4.2 手语学习功能实现 |
4.2.1 按目录分类学习 |
4.2.2 按检索结果学习 |
4.3 模拟考试功能实现 |
4.3.1 组卷功能实现 |
4.3.2 模拟考试功能实现 |
4.3.3 考试结果统计功能实现 |
4.4 个性化学习功能实现 |
4.4.1 词汇收藏功能 |
4.4.2 错题本功能 |
4.4.3 播放次数设置功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
5.1 IOS客户端测试 |
5.1.1 用户登录与注销 |
5.1.2 主页面测试 |
5.1.3 目录学习功能测试 |
5.1.4 查询学习功能测试 |
5.1.5 模拟考试功能测试 |
5.1.6 个性化学习功能测试 |
5.2 后台测试数据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10)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创新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智慧服务研究现状 |
2.1.2 科技情报服务研究现状 |
2.1.3 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研究现状 |
2.1.4 研究现状述评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2 信息链理论 |
2.2.3 用户场景理论 |
2.2.4 需求层次理论 |
2.2.5 生命周期理论 |
第3章 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构成要素及特征 |
3.1 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构成要素 |
3.1.1 智慧数据 |
3.1.2 用户需求 |
3.1.3 智能技术 |
3.1.4 智慧情报 |
3.1.5 科技情报工作者 |
3.1.6 科技情报智慧服务平台 |
3.1.7 科技情报分析方法 |
3.2 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要素间关联关系 |
3.3 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特征 |
3.3.1 数据多源性 |
3.3.2 需求敏感性 |
3.3.3 技术智能性 |
3.3.4 服务场景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构建 |
4.1 多源数据驱动 |
4.1.1 数据多源性 |
4.1.2 多源数据融合 |
4.2 智慧服务模式构建思路 |
4.3 智慧服务模式核心功能设计 |
4.3.1 用户需求智慧感知功能 |
4.3.2 情报服务智慧决策功能 |
4.3.3 用户服务智能推送功能 |
4.4 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实现 |
5.1 多源科研数据调研 |
5.1.1 数据结构 |
5.1.2 数据类型 |
5.1.3 数据属性 |
5.2 基于用户动态画像的科技情报用户需求智慧感知 |
5.2.1 用户结构分析 |
5.2.2 用户分层画像 |
5.2.3 用户动态画像 |
5.2.4 用户需求模型构建 |
5.3 基于网络文本挖掘的公众政策感知智慧研究 |
5.3.1 运用网络文本挖掘分析公众政策感知 |
5.3.2 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公众感知的特征 |
5.3.3 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公众感知热点主题 |
5.4 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科技情报服务场景化推送 |
5.4.1 向量空间模型的应用 |
5.4.2 场景化服务 |
5.4.3 场景化服务接受效用 |
5.4.4 场景化服务推送模型 |
5.4.5 场景化服务推送实验 |
5.5 科技情报服务智慧反馈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案例研究 |
6.1 格微软件科技情报智慧服务发展现状 |
6.1.1 基本概况 |
6.1.2 科技情报智慧服务发展现状 |
6.2 格微软件科技情报智慧服务发展模式 |
6.2.1 发展模式分析 |
6.2.2 实现路径 |
6.3 格微软件向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转变的优化 |
6.3.1 用户维度优化 |
6.3.2 情报维度优化 |
6.3.3 服务维度优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保障策略 |
7.1 政策保障层面 |
7.1.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
7.1.2 优化科技情报机构管理架构 |
7.2 资源保障层面 |
7.2.1 完善科研数据安全保障策略 |
7.2.2 推进科研数据开放保障策略 |
7.2.3 科技情报数据资源保障策略 |
7.3 技术保障层面 |
7.3.1 完善技术体系建设保障策略 |
7.3.2 完善科技情报服务反馈体系 |
7.3.3 创新大数据分析方法及工具 |
7.4 人才保障层面 |
7.4.1 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保障策略 |
7.4.2 完善科技情报人才教育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8.3.1 研究局限 |
8.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应用软件系统的自动个性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智能化系统在2型糖尿病患者院外管理中的应用[J]. 杨昕,姚姝妍,杨宏杰. 临床荟萃, 2021(10)
- [2]BioJN发酵技术服务系统PC客户端的设计、开发及应用[D]. 戴京京. 江南大学, 2021(01)
- [3]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孕期健身产品系统设计研究[D]. 李欣. 江南大学, 2021(01)
- [4]基于双目视觉的轮椅自动跟随方法研究[D]. 缪露. 扬州大学, 2021(08)
- [5]光固化快速成型工艺策略研究与软件系统开发[D]. 杨旭. 中原工学院, 2021(08)
- [6]华制公司MES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何活森. 兰州大学, 2021(12)
- [7]供电公司信息资源运维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周列国.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基于个人知识库的智能时间管理App设计与实现[D]. 张希.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9]基于移动设备的智能化手语学习系统研究与实践[D]. 杨吟梅.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3)
- [10]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研究[D]. 王益成.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