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技管理创新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马羽洁[1](2022)在《借助创新性思维指导农业科技管理》文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生产中也是如此,如今,传统的靠天吃饭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农业科技对农业的影响愈加深入。进入新时期,随着创新性思维日益受到重视,科技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日益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上升,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力度加大,促进了农业发展。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在农业科技发展中创新思维对农业科技的作用。
严宇珺[2](2021)在《地方政府科技管理创新探讨——以上海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地方层面科技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层面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区域和全国科技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软系统方法论(SSM),构建地方政府科技管理的根定义和概念模型,并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对地方政府科技管理创新进行研究。通过浦东新区科技管理现状与浦东新区科技管理概念模型的对比分析,发现地方层面存在政府对企业需求了解不充分,科技政策缺乏全面性;科技资源集聚度不高,政策与资源匹配度低,加大了执行难度;科技运作管理水平不高,信息共享度偏低;科技管理创新的信息化建设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科技政策整体性建设;促进科技资源配置合理化,形成产业集聚;增强科技运作管理水平,加大资源和信息共享度;适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优化创新环境等建议。
樊潇潇[3](2020)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宏观规划管理与决策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生命周期长、规模大、造价高、技术综合复杂,对国家未来科技发展布局影响广泛且深远。设施宏观规划管理作为其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一环,规划管理有效性的提高有助于发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最大效益。论文以提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宏观规划管理有效性为研究目标,针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宏观管理的管理主体、管理组织结构、决策机制三个层面的问题展开研究。论文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从消费、产品角度不同角度判断其属于公共物品范畴,并通过其正外部性对其公共物品属性进行了验证。公共物品是区分市场干预和政府干预的重要判断依据,因此政府提供成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域的主要提供方式。政府购买过程产生的社会公众——政府、政府——研究机构的两级委托代理关系中,政府被赋予了管理者、提供者的角色,因此,政府成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管理规划的管理主体是具有必然性的。论文通过对国内外科技体制发展、内外部战略目标的变化展开分析,提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管理组织结构需要根据环境、战略目标的变化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新要求及设计思路。根据信息共享观理论框架,选择矩阵式结构、常设项目团队等组织框架以满足组织提高决策效率、适应动态环境的新要求,提出完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议事机构、组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办事机构、补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咨询机构等建议。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以规范政府活动是矫正政府失灵问题的有效手段。论文对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典型案例进行剖析,优化了决策维度的两级评价指标以及不同决策步骤中的决策维度。在信息不对称理论框架下,针对监督者信息不对问题提出建立决策信息公开制度、解决监督者“搭便车”困境和利用现代化手段减低监督信息公开和获得成本等建议,针对决策专家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出拓展信息获取途径、优化决策专家样本、建立代理机构信用评价机制等建议。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多角度地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消费、产品等不同分类对设施的公共物品属性进行讨论。为讨论政府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宏观规划的管理主体提供了依据。2.从委托代理关系的角度,较深入地讨论分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宏观规划管理过程的管理主体和参与主体的角色和职责,为提高设施宏观规划管理有效性提供入手点。3.较系统地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管理组织结构和决策机制两个层面,对提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宏观规划管理有效性提出优化或改进方法。
姚馨[4](2020)在《地方科技报告的协作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认为科技报告详细记录了各类研究过程和结果,对科研人员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此外,它也是机构学术资产的组成部分,更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重要的战略信息资源。由于科技报告不公开出版,无法靠市场化机制实现配置,故而主要通过政府以发布政策法规等行政管理手段实现其呈缴、保存和共享。我国的科技报告组织管理体系分为国家、地方/部门、基层科研机构三个层次。自2014年以来,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出台了相应的科技报告管理办法或指导意见。然而随着相关工作推进,发现各个地区的科技报告管理正面临人力、财力和技术能力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更有来自数字化时代对科技报告开发利用和长期保存的挑战。目前对于地方科技报告管理的研究往往着眼于某一管理环节的问题,忽略了其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在此过程中,更需要多元主体在承担各自责任的基础上进行协作:政府部门掌握着科技报告产生的源头,应在制度和政策的制定中发挥主导作用,为各项管理活动提供制度保障。此外,还应利用各类科研单位、企业、公共服务机构在信息资源开发和服务上的优势,最大程度实现此类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所以,地方科技报告管理是一项在政府主导下,由相关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管理活动。本文运用协同治理理论和信息生命周期理论,基于多主体参与下的地方科技报告管理过程,从不同主体职责履行的角度,分析了科技报告协作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论文的绪论部分简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分别从科技报告管理和公共信息协作管理的角度对国内外研究概况进行综述。随后,论文第一章论述了本文的理论基础。首先基于信息生命周期理论,明确了科技报告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特点和管理目标。其次基于协同治理理论,将影响协作实施的主要因素总结为:协作目标、协作规则和协作的动力。由此,基于协作治理的特点和科技报告生命周期过程,建立对地方科技报告协作管理问题的分析框架。论文第二章首先阐述了地方科技报告管理中三类主体的职责,包括:地方政府、科技项目承担机构和第三方机构,以上述主体的职责定位作为协作管理的逻辑起点。随后,描述了国内地方科技报告的协作管理现状,总结了目前管理中存在:地方政府联合管理实施困难、项目机构协同配合参差不齐,以及第三方参与度有限的问题。接着,论文第三章以上海科技报告管理为例,基于各主体职责履行情况,分析了其管理中存在:政策制定缺乏跨部门协调机制、项目承担机构内部忽视人员和平台支撑,以及单一科技信息服务机构技术支持不足的问题。论文第四章围绕协作目标、协作规则、协作动力三方面分析造成地方科技报告协作管理障碍的原因,认为由于目前各主体协作目标尚未形成一致,且部分协作规则存在模糊或缺失的现象,以及保障机制的缺乏削弱了部分主体的协作动力,均阻碍了协作管理的实施。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论文第五章提出了加强地方科技报告协作管理的对策,具体包括:制定并完善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开发利用作为协作管理的目标导向、制定并落实评各类保障机制,并进一步提出了多主体参与下的科技报告协作保存机制,从而为后续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
李凤营[5](2020)在《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引领和重要动力。地方高校在普通本科高校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科研绩点制管理模式因其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能够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科研环境,受到地方高校的普遍认可,在地方高校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因过分量化导致了不利于科研团队的形成、科研功利化、违背科研规律等现象的产生。这就亟需建立一种新型科研管理模式来适应地方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为了使本文的研究建立在牢固的根基上,本文对所涉及的地方高校、高校科研、高校科研质量、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主旨、结构、功能等,提出了以五大理念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工具,建立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并针对上述管理理念,提出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创新思路,分析了科研绩点的内涵与特点、科研绩点与科研工作量的关系等内容。为了掌握获得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的现实情况,本文采取案例研究的方式,通过对B大学绩点制科研管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管理改革的可能方向。首先以B大学为个案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分析了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历程的基础上,概括了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的实施宗旨、实施过程、保障措施,并结合B大学部分院系的调研,利用科研成果数据对比了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效果,对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实施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了B大学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后的成效,发现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B大学的科研质量,整体上说是科研质量管理的可行方向。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影响高校科研管理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绩点制科研管理模式做出改进。基于这一定位,本文通过编制、发放、回收问卷等程序,按照从宏观影响因素、微观影响因素、环境影响因素对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通过对统计结果的分析进一步探寻B大学实施绩点制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重数量轻质量、不利于科研团队形成、违背科研规律、科研全过程管理不到位、科研环境不理想、科研与人才培养脱节、不能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等,为改进绩点制科研管理模式提供了方向。本文提出建立科研绩点银行制管理模式以解决地方高校实施绩点制科研管理存在的上述问题,相应地对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模式的生成、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理论模型和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论述后,具体对操作层面内容进行探讨。包括科研绩点认定方法的有效改进、建立科研绩点银行的运行机制、科研绩点银行环境的保障三个方面内容。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共同建立了科研绩点银行制科研管理模式。
张韵[6](2020)在《中国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加速演进,创新发展已成为国际竞争大势所趋。各国竞相出台新时期的创新发展战略,通过不断完善创新政策制定,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提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区域创新能力与竞争力整体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区域创新政策的有效性需要特别关注。对于区域的创新发展来说,高质量、有效的区域创新政策有利于规避创新政策失败风险,加快区域创新创业发展,形成区域创新优势,是中国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以公共政策分析理论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创新政策研究文献的梳理、概括和抽象,同时结合区域创新实践,构建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理论;围绕区域创新政策制定中的关键环节,形成以区域创新政策网络构建、区域创新政策问题评议、区域创新政策内容定制、区域创新政策供给推动,以及区域创新政策执行保障5项内容为重点的中国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基本分析框架。构建区域创新政策网络有利于提升创新政策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接受性,对于形成有效的区域创新政策十分关键。区域创新政策网络的选择包括创新政策网络行动者选择、引入与激发,创新政策网络共同价值观的凝炼和培育,创新政策网络组织规则的明确与调适,以及创新政策网络利益冲突的妥善处理。区域创新政策网络的全面覆盖,包括创新政策社群覆盖,创新政策专业网络覆盖,创新政策府际网络覆盖,创新政策生产者网络覆盖和创新政策议题网络覆盖。区域创新政策网络的结构优化,强调创新政策网络的高密度,创新政策网络中心的均衡,创新政策网络中凝聚子群力量约束和创新政策网络的高协同性。高水平的区域创新政策问题评议,是制定有效区域创新政策的逻辑前提。区域创新政策情势感知与分析,包括对创新政策情势的准确感知,创新政策问题搜寻的高效率和对创新政策情势的科学分析。区域创新政策问题认知与界定,应树立创新政策问题系统思维,对创新政策问题假设进行创造性综合,以及对创新政策问题本质的合理界定。区域创新政策问题阐述与精炼,强调创新政策利益诉求详述和对创新政策目标的权衡与取舍。区域创新政策问题分类与结构,包括区域创新政策重要问题,区域创新政策次要问题和区域创新政策低级问题。精心定制的区域创新政策,应聚焦区域创新优势,适应区域创新能力,化解区域创新问题,并兼顾边界条件约束,以进一步释放区域创新潜力,提升创新政策的有效性。聚焦区域创新优势,要求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创新资源,促进区域优势领域创新,强化区域创新集聚优势。应基于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全面评估,调整区域创新政策内容重点;应着力解决组织薄弱、创新锁定、网络分割等特定的区域创新问题,兼顾边界条件约束,适应动态变化的区域技术和产业结构环境。高质量区域创新资源的持续投入,是改善区域创新政策预期效果的重要途径。区域创新资金投入与配置,强调区域创新资金的精准配给,创新金融资本结构合理化和区域创新资金的稳定投入。区域创新人力资本培育与投入,包括高质量区域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力资本结构优化,以及创新人力资本的持续投入。区域创新基础设施规划与升级,要求建立区域创新技术支持体系和强化创新公共服务支撑体系。良好的创新制度与机制设计,是区域创新政策执行的有力保障。区域创新利益相关者行为规范与权益维护,要求制定环境与健康标准,规制垄断行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推进创新信用制度建设。创新共同体内部融合与互动学习机制构建,强调创建良性合作机制和完善互动学习机制。金融市场完善与创新产出激励,包括创新成果产权激励,知识溢出补偿,创新金融激励,科技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和股权、期权激励。此外,还应根据技术发展保持创新制度的超前性与灵敏性。
吴应明,余雄军,仲维玲,朱红桃,李洁勇,梁之海,王洪坤[7](2020)在《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文中指出一流的国际化产业集团需要一流的科技创新体系,在致力于成为一流的国际化产业集团的征程中,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率先对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了实践性探索,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条件,激活科技创新动力,从创新组织建设和创新管理机制建设两大方面深入推进。最终完成了以技术中心为表现形式的科技创新组织的优化设计,实施了科技管理职能的专业化、价值化和系统化整合,建立了技术创新工作室、科技知识库、首席专家等一系列特色创新管理机制。
温文娟[8](2019)在《政府科技秘书的职责转变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创新能力是评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准,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管理部门作为创新系统中一个重要主体,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作用,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运用秘书学理论、科技管理学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等理论,结合新时代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职能转变特点,围绕“职责-转变-对策”的总体思路,全面系统分析政府科技秘书在政府科技管理中的职责表现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树立秘书“创新服务”理念、重构秘书科技管理服务职责体系、强化秘书素质能力建设以及完善秘书工作运行和管理机制等对策建议,以发挥政府科技秘书在政府科技管理与社会科技创新之间的桥梁作用,提高政府的科技管理和服务水平。
齐蒙,朱慧,于飞[9](2019)在《基于转化医学视域分析医学院校科技管理创新》文中提出为保障医学院校通过科学技术管理优化配置学校发展的各项资源,推动医学院校科技管理事业稳健发展,提高医学院校人才培育能力,本文基于转化医学视阈分析医学院校科技创新管理方略,以期推动医学院校与时俱进。
李江华[10](2019)在《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研究》文中指出政策驱动与技术共性促进了科研与产业的聚合,催生出以政府为支撑,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共同参与的新型研发机构,并逐步成为吸引创新型人才、推动政产学研结合、加速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平台。此类新型研发机构的合作与运行模式不仅打破了研发主体间的资源壁垒,也完善了多主体治理结构,推动了运行系统在共建有序的发展平台过程中,由独立自主的非平衡互嵌状态向协同互融的平衡状态转变。伴随着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各参与主体如何在明晰自身权责的基础上实现高效的协同合作,成为确保新型研发机构成果转化率的关键要素,这也是保障不同模式的新型研发机构间实现良性与长效合作的难点所在。本文以高校地方政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后文统称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为研究对象,重点聚焦研发机构的不同主体在匹配与协作中的要素组合,探求政产学研的有效融合,旨在为新型研发机构中多主体的协同治理寻求高效适宜的路径,以此实现新型研发机构搭建技术创新体系的历史使命。在深度梳理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协同治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清晰界定了协同治理涉及的主体——地方政府、高等院校、科研团队和企业主体,随后对协同治理主体间参与协同治理的动力机制及运作过程加以详细阐释,剖析出当前我国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在协同治理中存在政策导向功能缺失、协同环境矛盾突出、协同要素兼容不足以及内部治理效率低下等诸多症结。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结构与效益耦合亟需在政策引导、环境助推、要素匹配及效率提升的多方促进下实现组织构建初始的目标价值。同时,在归纳与阐述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困境之后,以协同主体、协同要素、协同效益、协同环境四个维度对研发机构协同治理的效果加以评估,通过分析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效果影响因素模型、企业用户参与协同创新效果影响因素模型以及“产学研”协同合作效果影响因素,精准识别影响组织协同治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为评估体系构建提供了切入点和范式参考模型。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最大程度克服主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构建出一套多因素、多层次的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效果评估体系,更为科学系统地计算出不同指标治理效果要素的占比权重,以此验证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协同治理效果,为优化路径提供方向性指导,这也是文章的核心所在。此外,本文还以国内外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协同治理的经验为鉴,提出协调与整合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协同治理的优化路径。首先,需要对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法规体系和制度流程予以构建及完善;其次,可以从机构融合、机构专业化发展及企业地位的凸显等方面全面营造良好的校地协同治理环境;第三,还应对校地协同治理的基础要素加以科学整合,统一校地协同的战略目标,强化机构的组织文化并增强科研人员的合作理念;最后,校地协同治理的互动机制还可以在常态化下的试运行过程中进行调整,进一步明确机构的功能定位,加快完善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最终以提高校地间的互动效率与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效能。
二、科技管理创新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管理创新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借助创新性思维指导农业科技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创新性思维对农业科技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
1.1创新性思维是解放思想的升华 |
1.2提高农业科技管理水平,必然需要创新性思维 |
1.3帮助科技管理人员实现自身的价值与梦想 |
2影响创新性思维的客观心理因素 |
2.1以书本为主 |
2.2以经验为主 |
2.3以权威为主 |
2.4随同大众的意见 |
3发挥创新性思维在农业科技管理中的指导作用 |
3.1强化农业实践,促进工业科技管理创新 |
3.2关注前沿科技信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 |
3.3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科学管理农业科技 |
3.4提高农业科技管理人员的素养 |
4结束语 |
(2)地方政府科技管理创新探讨——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理论基础 |
1.1 SSM理论的主要内容 |
1.2 运用SSM分析地方层面科技管理系统的逻辑步骤与依据 |
2 构建地方层面科技管理的根定义和概念模型 |
2.1 构建地方层面科技管理的根定义 |
2.2 构建浦东新区科技管理概念模型 |
3 浦东新区科技管理现状与概念模型比较分析 |
3.1 政府对企业的需求了解不充分,科技政策缺乏全面性 |
3.2 科技资源集聚度不高,政策与资源匹配度低,加大了执行难度 |
3.3 科技运作管理水平不高,信息共享度偏低 |
3.4 科技管理创新的信息化建设不足 |
4 对策建议 |
4.1 加快科技政策的整体性建设 |
4.2 促进科技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产业集聚 |
4.3 增强科技运作管理水平,加大资源和信息共享度 |
4.4 适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优化创新环境 |
(3)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宏观规划管理与决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1.2.1 研究概况 |
1.2.2 研究的基本领域和观点 |
1.2.3 研究评价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设施宏观规划管理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视角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宏观规划管理的研究范围和层次 |
2.2.1 研究对象及目标 |
2.2.2 管理有效性评价及风险控制 |
2.2.3 研究问题层次 |
2.3 研究理论框架 |
2.3.1 公共物品及外部性理论 |
2.3.2 政府干预理论 |
2.3.3 委托代理理论 |
2.3.4 组织结构理论 |
2.3.5 公共选择理论 |
第3章 宏观规划管理中政府角色定位 |
3.1 研究框架 |
3.1.1 现状与问题诊断 |
3.1.2 研究路径 |
3.2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属性判断 |
3.2.1 消费角度 |
3.2.2 产品角度 |
3.2.3 外部性 |
3.3 提供方式选择 |
3.3.1 私人经济部门提供 |
3.3.2 私人合作提供 |
3.3.3 政府预算提供 |
3.3.4 其它提供方式讨论及小结 |
3.4 政府角色 |
3.4.1 直接提供和政府购买的选择 |
3.4.2 委托代理关系中的角色划分 |
3.4.3 规划管理及参与主体 |
3.5 小结 |
第4章 宏观规划的管理组织结构优化 |
4.1 研究框架 |
4.1.1 现状 |
4.1.2 问题诊断 |
4.1.3 研究路径 |
4.2 权变因素影响 |
4.2.1 科技体制变量 |
4.2.2 战略目标变量 |
4.2.3 设计原则 |
4.2.4 设计思路 |
4.3 优化路径及选择 |
4.3.1 信息共享观框架 |
4.3.2 组织结构类型选择 |
4.3.3 横向联系方式选择 |
4.4 结构优化构建 |
4.5 小结 |
第5章 宏观规划的决策机制改进 |
5.1 研究框架 |
5.1.1 现状 |
5.1.2 问题诊断 |
5.1.3 研究路径 |
5.2 基于效率的决策机制选择 |
5.2.1 案例分析 |
5.2.2 决策维度和步骤的选择 |
5.3 基于公平的决策机制改进 |
5.3.1 监督者信息不对称 |
5.3.2 决策专家信息不对称 |
5.4 小结 |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4)地方科技报告的协作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主要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科技报告管理的相关概念 |
一、科技计划项目 |
二、地方科技报告 |
三、地方科技报告的协作管理机制 |
第二节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信息生命周期理论 |
二、协同治理理论 |
第二章 地方科技报告的协作管理现状和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地方科技报告管理中的多主体职责定位 |
一、地方政府作为统筹协调和监督主体 |
二、项目承担机构作为协同配合的责任主体 |
三、第三方机构作为评估和开发主体 |
第二节 地方科技报告的协作管理现状 |
一、省、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统筹推进 |
二、协同科技项目管理督促项目承担机构履行责任 |
三、第三方(科技信息)机构探索科技报告开发利用 |
第三节 地方科技报告协作管理中的共性问题 |
一、地方政府联合管理实施困难 |
二、项目承担机构协同程度参差不齐 |
三、第三方机构参与度有限 |
第三章 地方科技报告的协作管理案例 |
第一节 研究方案的设计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研究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
第二节 上海科技报告管理现状描述 |
一、上海科技报告服务平台数据公开现状 |
二、上海科技报告管理的相关主体及职责履行情况 |
第三节 上海科技报告管理中的协作问题分析 |
一、地方科技报告政策制定缺乏跨部门协调机制 |
二、基层企事业单位忽视专业人员和平台支撑 |
三、单一科技信息服务机构技术支持能力不足 |
第四章 地方科技报告协作管理障碍的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各方协作目标尚未形成一致 |
一、政府管理部门重公开、轻利用 |
二、项目承担机构对项目报告管理的路径依赖 |
三、第三方机构开发目标定位尚不清晰 |
第二节 协作规则制定模糊或缺失 |
一、地方科技报告呈交要求模糊 |
二、监督审核责任分配尚未明晰 |
三、缺少本地化的科技报告标准 |
第三节 各类保障机制未健全削弱协作动力 |
一、激励机制缺乏细则影响积极呈交 |
二、知识产权归属不明降低共享意愿 |
三、缺乏准入和竞争机制限制第三方参与渠道 |
第五章 加强地方科技报告协作管理的对策研究 |
第一节 完善法规和标准体系提供协作的制度保障 |
一、完善地方科技报告法规制度体系 |
二、制定地方科技报告管理的标准体系 |
第二节 以开发利用作为协作管理的目标导向 |
一、明确科技报告的开发利用原则 |
二、形成基于不同利用目标的分层服务 |
三、注重科技报告的用户反馈 |
第三节 制定并落实保障机制激发协作动力 |
一、细化对科技报告的审核评估机制 |
二、落实针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措施 |
三、制定科技报告相关主体间的利益分配机制 |
第四节 探索地方科技报告协作保存机制 |
一、提升科研机构内部信息化管理水平 |
二、制定科技报告的回溯实施细则 |
三、实施不同科技信息资源的分类保存 |
总结与展望 |
一、本文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上海科技报告管理机构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二:上海科技报告呈交单位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地方科技报告汇交数量统计表 |
附录四:地方科技报告管理政策汇总表 |
后记 |
(5)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方高校科研管理质量亟待提升 |
(二)地方高校科研绩点管理模式需要改进和完善 |
(三)地方高校科研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双重体会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一)地方高校 |
(二)高校科研 |
(三)高校科研质量 |
(四)高校科研质量管理 |
(五)科研绩点制 |
(六)科研绩点银行制 |
五、创新之处 |
(一)探索了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理论 |
(二)改进了“科研绩点”的计算方法 |
(三)建立“绩点银行制”的科研质量管理模式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文献计量分析 |
二、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内涵与意义研究 |
三、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
四、关于高校科研质量评价与管理研究 |
五、关于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文献研究 |
六、文献述评 |
(一)关于高校科研管理内容及特征研究 |
(二)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研究 |
(三)科研质量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理论基础 |
一、五大发展理念 |
二、人本管理理论 |
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第三章 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实施概况及进展 |
一、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基本体系 |
(一)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主旨 |
(二)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 |
(三)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功能 |
二、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概述 |
(一)B大学简介 |
(二)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历程 |
(三)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效果 |
三、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目标设计 |
(一)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概述 |
(二)关于B大学对学术型教师的目标设计 |
(三)关于B大学对教学单位的目标设计 |
(四)关于B大学科研绩点的量化评价 |
四、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氛围营造 |
(一)精神层面加强统一思想 |
(二)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 |
五、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保障 |
(一)激励措施 |
(二)督促举措 |
(三)保障制度 |
第四章 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实施过程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现状调查设计 |
(一)调查问卷编制 |
(二)调查问卷发放 |
(三)调查问卷回收分析 |
二、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存在的问题 |
(一)重数量轻质量问题 |
(二)不利于科研团队形成 |
(三)存在违背科研规律的现象 |
(四)科研全过程管理不到位 |
(五)科研环境不理想 |
(六)科研与人才培养脱节 |
(七)不能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
三、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一)对科研质量的评价导向不科学 |
(二)科研发展定位中功利化追求导向明显 |
(三)高校三大职能之间未能协调发展 |
(四)可持续发展和共享发展落实不到位 |
(五)科研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低 |
四、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的实证分析 |
(一)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的灰色关联分析 |
(二)B大学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过程的归因分析 |
第五章 地方高校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 |
一、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设计理念 |
二、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设计背景 |
(一)科研绩点银行生成背景 |
(二)科研绩点银行生成过程 |
三、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基本目标与存在优势 |
(一)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的主要目标 |
(二)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的优势分析 |
四、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过程设计 |
(一)科研绩点银行运行机制设计 |
(二)科研绩点银行管理功能设计 |
第六章 地方高校科研绩点银行制实施策略 |
一、明确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绩点类型 |
(一)显性科研绩点与隐性科研绩点 |
(二)个人科研绩点与集体科研绩点 |
(三)岗位科研绩点与自由科研绩点 |
(四)普通科研绩点与奖励科研绩点 |
(五)元科研绩点 |
二、建立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绩点认定规则 |
(一)科研工作业绩点认定原则 |
(二)科研工作业绩点认定程序 |
(三)科研工作业绩点的质量等级确定 |
(四)科研工作业绩点的总量计算方法 |
三、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组织结构 |
(一)科研绩点银行管理委员会 |
(二)科研绩点银行专家咨询委员会 |
(三)科研绩点银行综合业务中心 |
(四)科研绩点银行网络管理中心 |
四、实施科研绩点银行的运作管理 |
(一)科研绩点银行帐户管理 |
(二)科研绩点银行业务类型 |
(三)科研绩点银行操作流程 |
五、支持科研绩点银行的环境保障 |
(一)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业务环境要求 |
(二)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管理环境支持 |
(三)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信息化环境支持 |
六、地方高校科研绩点制银行模式推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调研问卷 |
附录二 :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灰色关联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三 :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过程的归因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四 :科研工作业绩点制银行章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中国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2 研究的基础理论与逻辑分析框架 |
2.1 研究的基础理论 |
2.2 研究的逻辑分析框架 |
3 区域创新政策网络构建环节的有效性 |
3.1 创新政策网络的选择 |
3.2 创新政策网络的全面覆盖 |
3.3 创新政策网络的结构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4 区域创新政策问题评议环节的有效性 |
4.1 创新政策情势的感知与分析 |
4.2 创新政策问题的认知与界定 |
4.3 创新政策问题的阐述与精炼 |
4.4 创新政策问题的分类与结构 |
4.5 本章小结 |
5 区域创新政策内容定制环节的有效性 |
5.1 内容定制关键之一,聚焦区域创新优势 |
5.2 内容定制关键之二,适应区域创新能力 |
5.3 内容定制关键之三,化解区域创新问题 |
5.4 内容定制关键之四,兼顾边界条件约束 |
5.5 本章小结 |
6 区域创新政策供给推动环节的有效性 |
6.1 区域创新资金投入与配置的政策供给推动 |
6.2 创新人力资本培育与投入的政策供给推动 |
6.3 创新基础设施规划与升级的政策供给推动 |
6.4 本章小结 |
7 区域创新政策执行保障环节的有效性 |
7.1 创新政策执行的制度保障:利益相关者行为规范与权益维护 |
7.2 创新政策执行的机制保障:创新共同体内部融合与互动学习 |
7.3 创新政策执行的动力保障:金融市场完善与创新产出激励 |
7.4 创新政策执行的弹性保障:创新制度的超前性与灵敏性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背景、意义与思路 |
(一)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将越来越重要 |
(二)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水平普遍不高 |
(三)二十局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思路 |
二、科技创新组织建设 |
(一)科技创新组织功能定位 |
(二)科技创新组织架构设计 |
三、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建设 |
(一)科技管理职能专业化整合 |
(二)技术创新工作室 |
(三)科技知识库 |
(四)科技人员培养 |
四、总结与思考 |
(一)科技创新能力比技术更重要 |
(二)科技管理核心职能是构建有效的创新体系 |
(三)科技管理者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先行者” |
(四)建筑央企技术中心应该有更高的定位 |
五、未来展望 |
(8)政府科技秘书的职责转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政府科技秘书的性质与职责界定 |
第一节 主要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政府科技秘书的性质界定 |
第三节 政府科技秘书的职责界定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政府科技秘书的职责转变、表现及挑战分析 |
第一节 体制改革对科技秘书服务方式的挑战分析 |
第二节 科技管理对科技秘书保密意识的挑战分析 |
第三节 科技创新对科技秘书科技素质的挑战分析 |
第四节 科技宣传对科技秘书基本能力的挑战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提升政府科技秘书履职能力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树立“创新服务”理念,强化创新意识 |
第二节 重构职责体系,明确履职任务 |
第三节 加强素质建设,提高履职能力 |
第四节 完善工作机制,促进科学化管理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转化医学视域分析医学院校科技管理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转化医学视阈分析医学院校科技管理创新阻力 |
1.1 医学院校缺乏科技管理创新意识 |
1.2 医学院校科技管理创新团队有待优化 |
1.3 医学院校科技管理创新投入不足 |
1.4 医学院校科技管理研究中心缺位 |
2 基于转化医学视阈分析医学院校科技管理创新方略 |
2.1 立足转化医学视阈树立医学院校科技管理创新意识 |
2.2 打造专业的医学院校科技管理创新团队 |
2.3 加大医学院校科技管理创新投入力度 |
2.4 基于转化医学视阈建立医学院校科技管理研究中心 |
3 结束语 |
(10)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
2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相关理论基础 |
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 博弈理论 |
2.3 绩效管理理论 |
2.4 协同治理理论 |
2.5 理论述评及应用 |
3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动力机制 |
3.1 协同治理主体概况与动因 |
3.2 协同治理的外部动力机制 |
3.3 协同治理的内部动力机制 |
3.4 协同治理的动力机制运作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4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效果影响因素 |
4.1 科技创新平台协同治理效果影响因素模型回顾 |
4.2 协同治理效果影响因素初识别 |
4.3 协同治理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取 |
4.4 本章小结 |
5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效果评估 |
5.1 构建协同治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
5.2 协同治理效果评价对象选择 |
5.3 评价方法及思路 |
5.4 协同治理效果综合评价及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6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困境分析 |
6.1 多元政策供给缺位与制度建设迟滞 |
6.2 内外协同环境失衡及目标导向偏差 |
6.3 协同要素兼容不足与利益取向错位 |
6.4 运行机制不畅与内部治理效率低下 |
6.5 本章小结 |
7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经验借鉴 |
7.1 国内:推行多主体协作的企业化治理 |
7.2 国外:依托多类平台的主体协同创新 |
7.3 典型协同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与启示 |
7.4 本章小结 |
8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优化路径 |
8.1 构建校地协同法规体系和制度流程 |
8.2 全面营造良好的校地协同治理环境 |
8.3 科学整合校地协同治理的基础要素 |
8.4 试行常态化校地协同治理互动机制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不足 |
9.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调查问卷 |
附录4 专家判断矩阵打分表 |
附录5 调查问卷数据(主体部分) |
四、科技管理创新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借助创新性思维指导农业科技管理[J]. 马羽洁. 现代农业研究, 2022(01)
- [2]地方政府科技管理创新探讨——以上海为例[J]. 严宇珺. 云南科技管理, 2021(03)
- [3]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宏观规划管理与决策机制研究[D]. 樊潇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9)
- [4]地方科技报告的协作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上海为例[D]. 姚馨.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5]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D]. 李凤营.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6]中国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研究[D]. 张韵.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7]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J]. 吴应明,余雄军,仲维玲,朱红桃,李洁勇,梁之海,王洪坤. 创新世界周刊, 2020(02)
- [8]政府科技秘书的职责转变与对策研究[D]. 温文娟. 暨南大学, 2019(04)
- [9]基于转化医学视域分析医学院校科技管理创新[J]. 齐蒙,朱慧,于飞. 管理观察, 2019(30)
- [10]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研究[D]. 李江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