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巨大食管裂孔疝伴胃扭转倒置一例(论文文献综述)
秦绪常,姚珠峰,陈中华[1](2022)在《长寿老年人急性胃扭转一例》文中提出胃扭转是临床中一种罕见的疾病, 急性起病时常病情凶险, 目前尚无统一规范的指南文件指导治疗。本文报道1例94岁长寿的急性胃扭转患者, 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诊疗过程, 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总结, 并且针对该病例的诊治过程, 结合老年患者人群的特殊之处, 阐述作者的治疗体会和思考。
元海成,张楠,董国强,张兴洲,杨强[2](2021)在《巨大食管裂孔疝诊断和腹腔镜治疗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临床上巨大食管裂孔疝最常见的是食管旁疝,如果胃向胸腔疝入体积更多,则称为胸腔胃或倒置胃,目前尚无巨大食管裂孔疝的统一定义。巨大食管裂孔疝是临床复杂疾病,症状多样容易误诊,腹腔镜为巨大食管裂孔疝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但目前手术指征、手术时机、手术具体操作缺乏统一标准。本文将巨大食管裂孔疝的诊断和腹腔镜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胡志伟,汪忠镐,吴继敏[3](2020)在《巨大食管裂孔疝的微创外科治疗》文中提出食管裂孔疝,特别是巨大食管裂孔疝,在解剖学特征和临床表现方面与常见的滑动性食管裂孔疝有较大差别,多数巨大食管裂孔疝可行积极手术治疗。随着巨大食管裂孔疝修复方法的不断改进,手术的可接受性大大提高,如何准确把握手术时机、提高手术安全性、控制和预防胃食管反流病、避免术后吞咽困难等并发症、降低术后解剖学复发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重点。本文就巨大食管裂孔疝的微创外科治疗进行综述,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参考。
常凯[4](2018)在《补片修补对比传统缝合修补治疗巨大食管裂孔疝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食管裂孔疝为大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提供了病理生理基础,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已成为解决该疾病的常规方法。本文通过Meta分析,探讨普通单纯缝合与补片修补治疗对巨大食管裂孔疝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及Cochran数据库,查找截止至2017年12月传统缝合修补对比补片修补治疗巨大食管裂孔疝的临床研究,按照相关标准对检索文献进行纳入及排除,主要评价指标为术后复发率、术后并发症等。采用Cochran风险偏倚评估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提取相关数据,应用RevMan5.3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本篇荟萃分析纳入10篇研究,包括1377名患者。合并分析表明:术后补片修补组(OR 0.29;95%CI:0.15–0.56,P=0.0002)较传统缝合组修补巨大食管裂孔疝复发率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主要、次要)、吞咽困难、患者满意度评分方面,两组之间并无明显差异。结论:补片修补治疗巨大食管裂孔疝在降低术后复发率和降低术后二次手术率方面优于传统缝合修补,对于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方面与传统缝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本研究结论仍需要更多、更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
孙向宇[5](2016)在《腹腔镜巨大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技术改良及术后肺功能改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巨大食管裂孔疝(Large Hiatal Hernia,LH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食管裂孔疝(Hiatal Hernia,HH),通常定义为疝入胸腔的胃体积≥正常胃体积的1/3,或食管裂孔直径≥5cm。目前,腹腔镜手术逐步成为了HH的常规手术方式,然而腹腔镜巨大食管裂孔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Repair of Large Hiatal Hernia,LRLHH)仍然存在争议,其具有手术操作复杂,难度大,风险高,具有一定复发率和补片不良事件发生的特点。文献报道非补片修补技术(直接缝合食管裂孔)复发率最高可达42%。人工补片修补虽然可降低复发率,但是近年有关HH补片相关不良事件的报告逐渐增多,发生率为1.3%20%,包括补片侵蚀、食管狭窄、粘连、瘘管形成、食管纤维化及补片移位等,而且此些不良事件处理相当棘手,对病人危害大,常常需要行部分胃或部分食管切除术。另外,我们的临床实践发现一些看似不具备手术麻醉指证、伴有呼吸困难的LHH患者,术后该症状得到缓解或消失。因此假设LRLHH可能具有改善患者术后肺功能的疗效。目的:主要探讨(1)LRLHH改良技术(完整的疝囊切除、关闭食管裂孔至正常、放置双面复合裂孔疝专用补片、常规联合胃底折叠)治疗LHH的远期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2)腹腔镜补片与非补片修补LHH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3)LRLHH术后患者肺功能是否得到常规性改善。方法:天津市南开医院微创外科中心2006年1月至2014年8月可用于统计分析的119例LRLHH资料按照:1、是否具备LRLHH改良术的技术要求分为改良手术组和非改良手术组,对照分析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远期随访症状缓解率,以及胃镜、食管测酸、测压、上消化道造影的客观指标随访结果。2、是否应用补片修补,分为补片组与非补片组,对照分析统计两组围手术期结果,以及远期HH复发率,补片不良事件发生率。3、随访术后肺功能,观察患者术后肺功能是否比术前改善。结果:1、改良手术组(n=52)和非改良手术组(n=67)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无统计显着性差异。改良手术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非改良手术组(9.6%vs 23.9%,P=0.043),其中改良手术组无补片并发症发生,非改良手术组补片并发症5例(7.5%,P=0.067)。改良手术组无裂孔疝复发,非改良手术组裂孔疝复发4例(6%,P=0.131)。两组术后主观症状缓解率、食管炎治愈率和食管测酸、测压相关指标好转率显着,与术前相比具有统计显着性差异,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显着性差异。2、非补片组(n=36)术后吞咽困难缓解率具有统计显着性差异(术前12.7%vs术后5.6%,P=0.041),比补片组吞咽困难缓解率显着增高,(P=0.039)。经长期随访对照两组疝复发率:补片组1例(1.2%)vs非补片组3例(8.3%),P=0.082。5例并发补片侵蚀,其中3例予以外科手术干预。3、98例患者术后肺功能平均随访13.8±4.2个月,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ulme,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的测定值和测定/预计%均呈现了术后比术前增高,有统计显着性差异。按平均疝入胸腔胃体积百分比(percent of intrathoracic stomach,ITS%)分层分析,肺功能改善与ITS%有相关性,ITS%越大肺功能改善状况越好。30%50%ITS%组VC、FEV1术后改善显着,具有统计显着性差异。ITS%>50%以上,术后VC、FVC、FEV1均有统计显着性改善。术前胸闷、咳喘症状组术后VC、FVC、FEV1比术前均有增高。21例术前诊断为慢性肺病,术后平均VC、FVC、FEV1比术前增高,但仅有VC术前与术后差异有统计显着性。结论:1、改良手术组长期效果更加稳定、持久,具有更低的裂孔疝复发率及补片不良事件发生率。2、补片修补能降低术后裂孔疝复发率,应用新型补片能有效的避免补片不良事件。3、LRLHH具有改善患者肺功能的作用,而且ITS%>50%以上肺功能改善显着。
王子干,许春梅,朱建常,周峰,张楠,陈鹏,罗洲,杜明明,苏夏夏[6](2014)在《中老年非外伤性食管裂孔疝二维及三维超声诊断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经腹部二维及三维超声在中老年非外伤性食管裂孔疝(HH)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饮水胃充盈法对32例中老年患者行半坐位、立位、仰卧位等多体位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并与X线钡餐造影、内镜检查和手术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32例中老年HH患者经腹部二维及三维超声表现:(1)膈肌食管裂孔增宽(前后径0.92.5,平均1.6±0.4 cm)及膈上疝囊,膈上疝囊中见胃黏膜回声10例;超声诊断滑动性HH 27例,食管旁型HH 3例,短食管型HH 2例。同期检查的正常中老年食管裂孔无增宽(前后径0.71.5,平均1.0±0.2 cm),无膈上疝囊。(2)实时三维超声沿膈肌食管裂孔长轴观显示32例HH膈上囊腔呈"蘑菇状"或"池塘样",疝囊颈部呈不规则"坑道样"或"沟壑样";从胃底面向上观察可见膈上裂孔呈"洞穴样"或"天窗样";从纵隔面向下观察可见膈上裂孔呈"凿孔状"。超声诊断与X线钡餐造影(32例)、内镜(13例)和手术检查(4例)结果均符合。结论经腹部二维超声可准确诊断中老年人非外伤性HH;实时三维超声可清晰显示疝口的范围、大小、形态,二维及三维超声联合应用可为临床诊断中老年人非外伤性HH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信息。
柴小兵[7](2009)在《奥美拉唑与雷尼替丁治疗老年人食管裂孔疝致返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别使用奥美拉唑与雷尼替丁治疗老年人食管裂孔疝致反流性食管炎,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09月一2008年10月泰安市88医院消化科门诊及住院病人经内镜及X线检查,均证实有食管裂孔疝并反流性食管炎的8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内镜检查80例,参照Savary-Miller的内镜食管分级,治疗组Ⅱ级15例,Ⅲ级7例,对照组Ⅱ级18例,Ⅲ级6例。X线检查,滑动型食管裂孔疝61例(占76.25%),食管旁裂孔疝5例(6.25%),混合型裂孔疝14例(17.5%)。治疗组口服奥美拉唑20mg,每日2次,餐前半小时服用;对照组口服雷尼替丁150mg,2次/天,两组疗程均为8周。隔8周复查内镜,每周记录病人症状。全部病例在入选时和治疗结束后均进行血、尿、粪,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及心电图等常规指标的检测;参照反流性疾病问卷(refluxdiagnostic questionnaire,RDQ),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烧心、反流、非心源性胸痛、反酸等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发作频率积分,进行临床症状疗效评价;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内镜下分级和积分评价,于停药16周后进行随访,观察其症状变化,评价复发情况。结果(1)参与者数量分析:采用电话联系等随访方法,8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性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病情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3)治疗前后胃镜下食管炎程度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4)治疗前后胃镜下疗效比较:治疗组40例,治愈20例(50.00%),有效12例(30.00%),无效2例(5.00%),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40例治愈14例(35.0%),有效11例(27.5%),无效9例(22.5%),总有效率77.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镜下疗效比较,经X2检验,总有效率有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痊愈率无差异(P>0.05)。(5)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40例,临床治愈25例,显效11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40例,临床治愈26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00%。经X2检验,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6)两组复发情况比较:停药16周后治疗组随访35例,8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2.86%;对照组随访30例患者,复发17例,复发率为56.67%。经X2检验,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7)安全性观测: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患者能够耐受,两组患者均完成试验,没有病例因为严重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通过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及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各项检查均在正常范围,未发现有异常变化。结论H2受体拮抗剂抑酸能力不足,奥美拉唑能抑制壁细胞中H+/K+-ATP酶阻断胃酸分泌的最终环节,且生物利用度随着重复给药而增加,这也决定了奥美拉唑强而持久的抑酸效果,使pH值提高接近中性,能够在短时间内消除胃酸对胃粘膜的侵蚀,并维持无酸状态,从而有利于炎症及溃疡的愈合。
和芳,张泰昌,孙立东,黄业斌[8](2004)在《巨大食管裂孔疝伴胃扭转倒置一例》文中研究表明患者男,61岁,因"黑便伴上腹痛4 d,进食哽噎2 d"入院。患者入院前4天吸烟及饮酒后上腹正中钝痛,无放散,恶心,剧烈呕吐1次,为少量黄色液体,伴反酸、烧心、嗳气、腹胀,随后出现黑便,每日1次,共4次,每次约50-200 g,伴乏力、心悸、多汗、改变体位后黑朦,无发热及腹泻。自服云南白药未见好转。入院前2天进食有哽噎及胸骨后一过性钝痛。既往十二指肠球部及胃溃疡史10年,高血压病20年,痛风3年。贫血貌,血红蛋白65 g/L。入院时急诊胃镜
王全良[9](2002)在《4例胃扭转治疗体会》文中研究说明
二、巨大食管裂孔疝伴胃扭转倒置一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巨大食管裂孔疝伴胃扭转倒置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2)巨大食管裂孔疝诊断和腹腔镜治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巨大食管裂孔疝的定义 |
2 巨大食管裂孔疝的临床症状 |
3 巨大食管裂孔疝的手术指征 |
4 巨大食管裂孔疝手术时机 |
5 巨大食管裂孔疝手术操作细节 |
5.1 术前评估 |
5.2是否胃底折叠和折叠瓣固定 |
5.3 胃底折叠方式 |
5.4 补片的使用及固定 |
6 展望 |
(3)巨大食管裂孔疝的微创外科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定义和分型 |
2 临床表现 |
3 巨大食管裂孔疝的手术指征 |
4 术前评估 |
4.1 钡餐造影 |
4.2 胃镜 |
4.3 CT |
4.4 高分辨率测压 |
4.5 24 h pH监测 |
5 外科治疗 |
5.1 疝囊的分离和处理 |
5.2 短食管的处理 |
5.3 食管裂孔的修复 |
5.4 胃底折叠 |
5.5 食管和胃的固定 |
6 新技术 |
6.1 机器人辅助技术 |
6.2 磁括约肌增强器 |
7 小结 |
(4)补片修补对比传统缝合修补治疗巨大食管裂孔疝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策略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数据提取 |
1.4 质量评价 |
1.5 统计分析 |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纳入文献质量及基本特征 |
2.3 META分析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致谢 |
(5)腹腔镜巨大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技术改良及术后肺功能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LRLHH改良术临床研究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LHH诊断标准 |
1.1.2 术前客观检查 |
1.1.3 手术技术要求 |
1.1.4 术后处理及随访 |
1.1.5 病例筛选及分组 |
1.1.6 统计学处理 |
1.2 结果 |
1.2.1 两组患者人口统计学及临床特征 |
1.2.2 两组患者术前胃镜诊断结果 |
1.2.3 两组患者术前食管测酸、测压结果 |
1.2.4 两组术后及随访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LRLHH补片与非补片修补远期随访研究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分组 |
2.1.2 手术操作 |
2.2 结果 |
2.2.1 补片的类型 |
2.2.2 人口统计学及临床表现特征 |
2.2.3 术前胃镜检查结果 |
2.2.4 术前食管测酸、测压结果 |
2.2.5 两组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结果 |
2.3 讨论 |
2.3.1 临床表现特征及腹腔镜治疗 |
2.3.2 LRLHH补片与非补片修补LHH争议 |
2.3.3 补片修补与非补片修补的选择 |
2.4 小结 |
三、LRLHH修补术后肺功能改善状况研究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研究团队组成 |
3.1.2 病例筛选标准 |
3.1.3 本研究涉及的相关观察指标的诊断标准 |
3.1.4 手术技术 |
3.1.5 围手术期处理及术后随访 |
3.1.6 观察指标 |
3.1.7 统计学处理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LHH的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中老年非外伤性食管裂孔疝二维及三维超声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对象 |
二、仪器与方法 |
结果 |
一、32 例HH二维及三维超声诊断结果(表1) |
二、32 例HH其他影像检查及术后随访结果 |
讨论 |
一、HH的病因与临床特点 |
二、HH超声影像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 |
三、超声诊断HH的局限性 |
四、鉴别诊断 |
(7)奥美拉唑与雷尼替丁治疗老年人食管裂孔疝致返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综述二 |
致谢 |
(9)4例胃扭转治疗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1.3 治疗: |
2 讨论 |
2.1 病因及诊断: |
2.2 治疗: |
四、巨大食管裂孔疝伴胃扭转倒置一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长寿老年人急性胃扭转一例[J]. 秦绪常,姚珠峰,陈中华.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2(01)
- [2]巨大食管裂孔疝诊断和腹腔镜治疗研究进展[J]. 元海成,张楠,董国强,张兴洲,杨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21(06)
- [3]巨大食管裂孔疝的微创外科治疗[J]. 胡志伟,汪忠镐,吴继敏.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4)
- [4]补片修补对比传统缝合修补治疗巨大食管裂孔疝的Meta分析[D]. 常凯. 苏州大学, 2018(01)
- [5]腹腔镜巨大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技术改良及术后肺功能改善研究[D]. 孙向宇. 天津医科大学, 2016(02)
- [6]中老年非外伤性食管裂孔疝二维及三维超声诊断研究[J]. 王子干,许春梅,朱建常,周峰,张楠,陈鹏,罗洲,杜明明,苏夏夏.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4(04)
- [7]奥美拉唑与雷尼替丁治疗老年人食管裂孔疝致返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评价[D]. 柴小兵. 泰山医学院, 2009(07)
- [8]巨大食管裂孔疝伴胃扭转倒置一例[J]. 和芳,张泰昌,孙立东,黄业斌.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4(06)
- [9]4例胃扭转治疗体会[J]. 王全良. 中原医刊, 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