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某电厂职业卫生现状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赵晓彤,杨婕,吴建军[1](2020)在《甘肃省某热力发电厂职业卫生学调查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甘肃省某热力发电厂进行职业危害识别与测定,找到关键控制点,并为该企业同类型拟建项目提供职业卫生学参考。方法 2018年7—8月,对位于甘肃省平凉市的某热力发电厂生产过程全程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进行现场测定及定量分析,对比国家规定的接触限值,对结果作出评定,分析不符合标准点位的原因,提出应对措施,同时提醒拟建项目关注该类点位。结果测量粉尘接触位点共34个,涉及岗位输煤系统司机位、给煤机位和磨煤机位等共计7类,总尘最大值为8 mg/m3,呼尘最大值为2.87 mg/m3,全部符合职业接触限值;测量化学毒物空气浓度位点34个,涉及锅炉系统点燃器巡检位、化水系统加药巡检位及脱硝平台巡检位等共计8类,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或最高浓度全部符合职业接触限值;高温检测位点皆选在锅炉系统值班员查看设备位,根据其劳动时间率及体力劳动强度,判定测量结果符合职业接触限值;噪声测定位点共90个,涉及工种15类,合格率为84%,不合格位点皆位于汽机系统内。结论甘肃省某热力发电厂总体运作良好,应注意汽机系统噪声危害,加强接噪位点人员的职业防护。
王琮[2](2020)在《制药行业职业健康管理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劳动者的职业健康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的职业健康管理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各行业之间职业健康管理是有所差别的,当前具体到制药行业的相关研究比较欠缺。制药行业涉及的职业病危害较为复杂,尤其是药物粉尘不仅具有一般粉尘的危害,药物自身的毒性也对劳动者的健康有着影响,通用的评价方法已不足以对制药行业的职业健康管理水平做出全面客观的评判。因此探索一种适合行业的评价方法,找出企业当前管理中的不足,进一步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对于提升制药行业的职业健康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对职业健康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接着以N制药公司为例,通过现场调研和调查问卷的方式,从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及制度,职业病防护措施,职业健康监护管理,职业病事故应急管理,职业健康教育培训等6个方面对企业的职业健康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入了解。然后根据调研的结果归纳一套合理的评价指标(6大项16小项),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对N制药公司进行了评价,对该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中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权重排序,并得出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为“良好”。最后根据评价结果,从精确药物粉尘检测,加强噪声防治等7个方面对N制药公司的职业健康管理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制药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工艺较为相似,因此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整个行业的职业健康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梦兰[3](2019)在《基于监管视角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与预警信息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职业病危害依然严重,重庆市作为国家长江上游经济带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工业企业数量众多,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数量庞大,政府基层监管力量不足,单靠传统的管理模式,很难实现全市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动态监管。本论文以《重庆市职业卫生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与应用》项目为依托,研究设计了基于监管视角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与预警信息系统,目的在于实现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的可视化,该系统不仅能够为政府部门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决策帮助,还能通过预警信息指导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卫生工作。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进行了系统需求分析。结合我国职业健康监管体系和监管部门需求的调研结果,对系统需求、预警功能和数据流程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系统要建立安监部门端、用人单位端和技术服务机构端三个端口,预警内容包括职业健康监管指标预测预警、高风险企业预警和企业待办事项预警,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2)研究了职业健康监管指标的预测方法。通过对指数平滑法各模型进行对比优选和以重庆市监督执法覆盖率为数据基础进行实例分析,最终选择指数平滑法Brown线性趋势模型作为系统预测申报率、检测率、体检率、培训率的理论基础。(3)建立了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模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水平评估模型和企业整体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模型。其中,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是基于优化的风险指数法,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水平评估结合了监管部门的职业健康监督执法工作并已在重庆市进行应用。通过某钻井队职业病危害风险实例分析,验证了整个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体系的有效性,为系统风险评估功能的设计和开发奠定理论基础。(4)分析了系统预警流程。通过核心监管指标预测预警流程分析、职业病危害风险预警流程分析以及具体事件预警流程分析,为系统预警功能开发提供了依据。(5)设计了系统框架和数据指标。其中数据指标的设计包括35个信息输入表单和19个信息输出表单,数据指标设计充分考虑了如何避免信息的重复输入以及保证风险评估指标的完整性。将设计成果应用到系统中,系统整体框架已成功搭建,并能有效收集各项风险评估基础数据。
蒋文捷[4](2019)在《某电厂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对某电厂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粉尘、噪声、一氧化碳、氯化氢、氢氧化钠等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总体合格率为99.1%,其中噪声检测合格率为98.1%,其他危害因素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针对发电分厂3号发电机在"3号锅炉零米"作业点出现噪声强度超过职业卫生限值的情况,提出了超标岗位的关键控制点和相应的防控对策。
王玮[5](2019)在《定量分级模型和风险指数模型在火电厂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国内学者近年来提出的定量分级风险评估模型和风险指数评估模型对内蒙古某个火电厂分别进行了风险评估。通过现场调查、资料收集对该火电厂进行了评价单元划分、危害因素识别和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工作,并结合职业健康监护资料、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体防护水平,汇总出风险评估所需的必要材料。分别确定每种模型所需的各种因子和参数,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和现场检测进行赋值,最后根据模型公式计算出风险指数,再进行对照归类,确定风险级别。在火电行业使用定量分级模型和风险评估指数模型进行评估和分析比较,得到两种模型评估结果的共性和异性,总结出每种模型各自的优势和今后发展改进的方向。本文对丰富定量分级风险评估模型和风险评估指数模型的行业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对火电行业开展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提供了参考和借鉴资料。
牛东升,王会宁,张明婷,王凤,佟云,陈涵,王静[6](2018)在《燃煤电厂职业病危害调查与防治对策》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燃煤电厂的职业病危害现况,为其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0家不同地域和规模燃煤电厂为调查对象,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对燃煤电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作业场所分布及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调查分析,并对主要工种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强)度进行检测与分析,归纳超标作业岗位的分布规律、超标原因、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结果 10家燃煤电厂输煤系统煤尘合格率为33.33%100.00%;炉机电系统矽尘合格率为41.67%100%;除灰渣系统矽尘合格率为20.00%100.00%。粉尘危害严重的作业场所主要是输煤皮带头部及尾部、干灰卸灰以及锅炉本体吹灰器平台等区域。输煤系统、除灰渣系统、炉机电系统、脱硫系统和化学水处理系统噪声危害严重,其中输煤系统噪声合格率为55.56%100.00%;炉机电系统、除灰渣系统、脱硫系统和化学水处理系统噪声合格率均为0100.00%。3家电厂存在氨或联氨浓度超标问题,超标场所均为化学水处理系统的氨和联氨加药间;皮带巡检工、集控运行工、卸灰工、化学运行工、脱硫运行工和保洁员是电厂正常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的重点防护对象。结论燃煤电厂职业病危害较严重,应从工程技术措施、个体防护、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健康监护等方面加强对燃煤电厂粉尘、噪声、氨和联氨危害的综合治理,减少其对工人的职业危害。
张焜[7](2017)在《企业职业卫生综合风险管理评估体系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职业病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预防、降低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已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也已成为衡量各级政府工作成效的重点指标之一。目前,风险评估的研究工作在我国职业卫生领域正处于起步阶段,各种评估方法层出不穷,但在我国现行的法规、标准中,仍缺乏一套简单易行的定量评估方法或评估体系。因此,探索一种定量的,科学、客观、可操作性强的职业卫生综合管理评估体系,不仅对企业职业危害辨识、预防、控制和消除具有重要意义,也能够提高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本次研究工作利用美国EPA吸入风险评估模型以及新加坡化学毒物职业暴露半定量风险评估模型,定量描述企业职业病危害化学因素对作业人员产生的急、慢性影响和致癌、非致癌作用,同时定量评估在长时间、低浓度作用条件下,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影响;利用风险评估指数法在充分考虑作业时间、人员暴露频率、个人防护等级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健康等级的同时评估企业存在的物理因素和粉尘等对作业人员的影响;利用职业卫生管理评估模型定量计算企业在制度建立以及日常管理方面的水平,利用风险最大原则,综合评定出企业的职业卫生综合风险管理水平。选取两家天津市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状况为此次研究案例,对两家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职业卫生管理质量进行检测、现场调查,并计算两家企业的综合风险管理水平。结果发现:企业1职业病危害因素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职业卫生管理评估计算结果为0.63,企业职业卫生综合管理水平结果判定为及格(C),应对该企业进行强化监督,监督和监测频率为2次/年;企业2职业危害因素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职业卫生管理评估计算结果为0.72,企业职业卫生综合管理水平判定为一般(B),可对该企业进行常规监督,监督和监测频率为1次/年。上述两家企业在职业卫生检测过程中,部分点位检出浓度低于检出限,未出现严重超标的点位,但在职业健康管理方面,企业需重点加强企业制度建设、强化对员工个体防护以及健康体检等工作。该评估体系不仅充分考虑到职业病危害评价现场中存在的固有危险因素,而且考虑到了企业日常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在职业病发生过程中的抵消作用。能够为评估企业目前职业卫生管理质量、提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效率和管理水平提供科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
李闯铭[8](2016)在《金属非金属矿山职业健康危害监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指出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健康意识的逐渐提高,人们对职业健康危害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开发金属非金属矿山职业健康危害监管系统对提高政府监管部门监管水平,减少金属非金属矿山职业病的发病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金属非金属矿山职业健康危害的监管需求,以金属非金属矿山为对象,分别对地下矿山和露天矿山的采场、选厂、尾矿库进行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分析,综合运用计算机、通信等技术对金属非金属矿山职业健康危害监管系统进行研究与开发。根据系统工程理论和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从政府职业卫生监管、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角度出发,本文将金属非金属矿山职业健康危害监管系统分为政府版职业卫生系统、企业版职业卫生系统2个子系统。研究表明,以PHP作为服务器端开发脚本语言,以IE、Safari、Firefox、Opera等浏览器作为客户端运行环境,以Apache作为Web服务器软件,把MySQL数据库作为平台来管理系统数据,系统可实现职业卫生申报、职业卫生监测、健康监护、职业危害事故查询、统计报表和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等功能。所提供的粉尘、化学毒物、物理因素等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及企业员工问诊、内科、外科、五官科、皮肤科、神经科、实验室检查项目、器械检查、心里测试等职业健康监护体检项目,为寻找污染源,保障作业场所人员身体健康,制定职业卫生法律、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标准提供依据。本次研究与开发的系统将全国范围内的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及监管部门组建成一个广域网,通过将职业卫生文字信息和监测数据有效结合起来,为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进行全局监管和单独监管创造了有利条件,监管人员可随时掌握职业危害严重企业的实时情况和安全状况,明显提高了监管效率。
李闯铭,陈国芳,陈瑛,黄亮,黄同林,郑宇[9](2016)在《层次分析法在某电厂职业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针对影响电厂职业卫生的因素,以某电厂职业卫生管理现状为研究对象,探索层次分析法在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的应用.在现场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的基础上,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建职业卫生指标体系,运用Matlab软件计算各因素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和排序.结果表明,该电厂职业卫生检测、工程防护措施、职业健康体检3个影响因素权重最大.应用层次分析法对电厂职业卫生现状进行评价,不仅能够有效分析影响职业卫生的因素,提高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水平,还可以根据计算得出影响职业卫生因素的不同权重,确定职业卫生管理的优先权.
岳古梅[10](2015)在《某电厂2×600MW燃煤机组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某2x600MW规模燃煤发电厂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并探讨防治重点。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现场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全面了解该电厂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结合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的定量分级标准,对劳动者职业病危害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程度进行评估。结果部分粉尘作业岗位、噪声作业岗位、高温作业岗位作业分级为轻度危害,化学毒物浓度均达到合格水平。其中粉尘测试22个作业点,合格率90.9%,7个作业岗位,合格率85.7%;噪声测试14个作业岗位,合格率71.4%;高温测试2个作业岗位,合格率0%;化学毒物测试19个点次,合格率100%。结论该厂采取了较为全面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高温,需重点防护。
二、某电厂职业卫生现状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某电厂职业卫生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省某热力发电厂职业卫生学调查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粉尘 |
2.3 化学危害 |
2.4 物理因素 |
2.4.1 高温 |
2.4.2 噪声 |
3 讨论 |
(2)制药行业职业健康管理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调查研究法 |
1.5.3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 |
第2章 职业健康管理评价概念及方法 |
2.1 职业健康管理的相关概念 |
2.1.1 职业健康管理 |
2.1.2 职业病 |
2.1.3 职业病危害因素 |
2.1.4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
2.2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职业健康管理评价中的应用 |
2.2.1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提出 |
2.2.2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
2.2.3 层次分析法评价步骤 |
2.2.4 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
第3章 N制药公司职业健康管理现状 |
3.1 单位概况 |
3.2 生产工艺分析 |
3.2.1 配料 |
3.2.2 制粒 |
3.2.3 压片 |
3.2.4 包衣 |
3.2.5 胶囊 |
3.2.6 清洁 |
3.2.7 包装 |
3.2.8 取样 |
3.2.9 实验室 |
3.2.10 公用工程 |
3.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 |
3.3.1 粉尘 |
3.3.2 化学物质 |
3.3.3 物理因素 |
3.4 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及管理制度 |
3.4.1 职业健康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 |
3.4.2 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
3.4.3 职业健康管理相关制度 |
3.4.4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
3.5 企业职业病防护措施调查 |
3.5.1 职业病防护设施 |
3.5.2 防护设施防护能力评价 |
3.5.3 个人防护用品配备情况 |
3.5.4 个人防护用品评价 |
3.5.5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
3.6 职业健康监护分析 |
3.6.1 职业健康监护情况 |
3.6.2 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
3.6.3 职业健康监护分析与评价 |
3.7 职业病事故应急管理 |
3.7.1 应急救援制度 |
3.7.2 应急救援物资 |
3.8 职业健康教育培训 |
第4章 N制药公司职业健康管理评价 |
4.1 构建评价指标 |
4.2 计算指标权重 |
4.2.1 准则层因素的权重计算 |
4.2.2 指标层因素的权重计算 |
4.2.3 因素的权重排序 |
4.2.4 权重排序分析 |
4.3 模糊综合评价 |
4.3.1 建立模糊集合 |
4.3.2 建立权重集合 |
4.3.3 隶属度统计 |
4.3.4 模糊评价 |
4.3.5 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N制药公司职业健康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
5.1 精确药物粉尘的检测 |
5.2 加强噪声的防治 |
5.3 完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建设 |
5.4 认真做好员工职业健康体检工作 |
5.5 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 |
5.6 做好职业病事故应急管理 |
5.7 加强职业病防护培训教育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现状打分表 |
致谢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附件 |
(3)基于监管视角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与预警信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职业卫生信息系统研究现状 |
1.2.2 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系统需求分析 |
2.1 需求调研 |
2.1.1 职业卫生监管体系调研 |
2.1.2 监管部门需求调研 |
2.2 需求分析 |
2.2.1 系统需求概述 |
2.2.2 预警功能分析 |
2.2.3 数据流程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职业健康监管指标预测方法研究 |
3.1 方法选择 |
3.1.1 指数平滑法 |
3.1.2 模型优选 |
3.2 实例验证 |
3.2.1 数据收集 |
3.2.2 分析方法 |
3.2.3 分析结果 |
3.2.4 结论 |
3.3 本章小节 |
4 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
4.1 方法建立 |
4.1.1 总体思路 |
4.1.2 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 |
4.1.3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水平评估 |
4.1.4 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综合评估 |
4.2 实例分析 |
4.2.1 现场调查及检测 |
4.2.2 评估结果 |
4.2.3 讨论 |
4.3 本章小节 |
5 系统预警流程分析及指标设计 |
5.1 系统预警流程分析 |
5.1.1 核心监管指标的预警流程 |
5.1.2 基于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的预警流程 |
5.1.3 具体事件的预警流程 |
5.2 系统框架及指标设计 |
5.2.1 系统框架设计 |
5.2.2 数据指标设计 |
5.3 成果应用及功能说明 |
5.4 本章小节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职业健康监督执法表 |
附录 B:输入与输出指标表单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4)某电厂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生产工艺流程 |
1.1 发电分厂生产流程 |
1.2 公辅分厂工艺流程 |
1.2.1 输煤工艺流程 |
1.2.2 脱硫工艺流程 |
1.2.3 水处理工艺流程 |
2 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检测 |
3 检测结果 |
3.1 噪声 |
3.1.1 岗位噪声 |
3.1.2 个体噪声 |
3.2 粉尘 |
3.3 一氧化碳 |
3.4 氯化氢 |
3.5 氢氧化钠 |
3.6 氨 |
4 问题与讨论 |
5 结论 |
(5)定量分级模型和风险指数模型在火电厂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法国内外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基本情况 |
2.1.2 项目组成 |
2.1.3 生产制度和定员 |
2.1.4 物料 |
2.2 评估程序 |
2.2.1 共用程序 |
2.2.2 定量分级评估程序 |
2.2.3 风险指数评估程序 |
第三章 职业病危害因素 |
3.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
3.1.1 生产工艺流程 |
3.1.2 职业病危害因素汇总 |
3.2 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 |
3.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
3.3.1 检测方法及依据 |
3.3.2 检测结果 |
第四章 职业病防护与职业卫生管理 |
4.1 职业病防护设施 |
4.1.1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情况 |
4.1.2 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情况 |
4.2 个人防护用品 |
4.2.1 个人防护用品配置 |
4.2.2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管理制度和执行情况 |
4.2.3 个人防护用品评价 |
4.3 职业卫生管理 |
4.3.1 职业卫生管理情况 |
4.3.2 职业卫生管理评价 |
4.4 职业健康监护 |
4.4.1 职业健康监护情况 |
4.4.2 职业健康监护分析 |
第五章 风险评估 |
5.1 定量分级风险评估模型 |
5.1.1 化学有害物质作业分级 |
5.1.2 粉尘作业分级 |
5.1.3 噪声作业分级 |
5.1.4 综合评估 |
5.2 风险指数法评估模型 |
5.2.1 评估依据 |
5.2.2 评估结果 |
5.3 讨论 |
5.3.1 结果比较 |
5.3.2 结果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燃煤电厂职业病危害调查与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1.2.1 资料收集 |
1.2.2 综合分析 |
2 结果 |
2.1 职业卫生检测结果 |
2.2 超标原因分析 |
2.2.1 粉尘 |
2.2.1. 1 输煤系统 |
2.2.1. 2 炉机电系统 |
2.2.1. 3 除灰渣系统 |
2.2.2 噪声 |
2.2.3 氨和联氨 |
2.3 关键控制点认定 |
2.4 关键控制措施 |
2.4.1 粉尘 |
2.4.1. 1 输煤系统 |
2.4.1. 2 炉机电系统 |
2.4.2 噪声 |
2.4.3 化学毒物 |
3 讨论 |
(7)企业职业卫生综合风险管理评估体系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1.3 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与风险评估方法概述 |
2.2.1 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调查与检测 |
2.2.2 危害因素风险评估方法介绍 |
2.2.3 评估体系建立质量控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风险识别、计算与结果分析 |
3.1 现场调查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
3.1.1 企业1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调查、检测 |
3.1.2 企业2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调查、检测 |
3.2 企业职业卫生综合风险管理评估结果 |
3.2.1 企业1职业卫生综合风险管理评估结果 |
3.2.2 企业2职业卫生综合风险管理评估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讨论 |
4.1 职业卫生综合风险管理模型分析 |
4.2 职业健康风险评估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本次研究的不足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金属非金属矿山职业健康危害监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职业健康危害管理现状 |
1.3.2 国内职业健康危害管理现状 |
1.3.3 职业卫生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结构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金属非金属矿山职业健康危害监管系统概述及相关开发技术 |
2.1 系统概述 |
2.2 系统需求分析 |
2.2.1 系统登录需求分析 |
2.2.2 用户注册需求分析 |
2.2.3 政府职业卫生监管需求分析 |
2.2.4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需求分析 |
2.2.5 其他需求 |
2.3 相关技术介绍 |
2.4.1 B/S结构 |
2.4.2 PHP语言 |
2.4.3 My SQL |
2.4.4 Apache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金属非金属矿山职业健康危害监管系统的设计 |
3.1 系统设计依据 |
3.2 系统设计原则 |
3.3 系统设计目标 |
3.4 系统总体设计 |
3.4.1 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
3.4.2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3.4.3 系统模块功能设计 |
3.5 系统运行环境 |
3.5.1 系统硬件运行环境 |
3.5.2 系统软件运行环境 |
3.6 数据库设计 |
3.6.1 数据库E-R图设计 |
3.6.2 数据库表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属非金属矿山职业健康危害监管系统的实现 |
4.1 系统实现思路 |
4.2 系统信息结构组成 |
4.3 系统主要功能实现 |
4.3.1 系统登录 |
4.3.2 用户注册 |
4.3.3 政府职业卫生监管 |
4.3.4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 |
4.4 系统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层次分析法在某电厂职业卫生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企业概况 |
2 分析方法 |
2.1 现场调查及检测 |
2.2 层次分析法 |
2.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2.2.2 建立职业卫生指标体系 |
2.2.3 计算各因素的权重 |
2.2.4 一致性的检验 |
1)计算相关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 |
2)查询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
3)计算一致性比例CR |
3综合权重的计算及排序 |
4 结论及建议 |
(10)某电厂2×600MW燃煤机组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内容 |
3 结果 |
3.1 现场检测结果 |
3.2 工作场所作业分级 |
3.3 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 |
4 讨论 |
4.1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与效果评价 |
4.2 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 |
4.3 职业卫生管理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某电厂职业卫生现状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省某热力发电厂职业卫生学调查与评价[J]. 赵晓彤,杨婕,吴建军. 职业与健康, 2020(14)
- [2]制药行业职业健康管理评价研究[D]. 王琮.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基于监管视角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与预警信息系统研究[D]. 李梦兰. 重庆科技学院, 2019(12)
- [4]某电厂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分析[J]. 蒋文捷. 宝钢技术, 2019(01)
- [5]定量分级模型和风险指数模型在火电厂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 王玮.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6]燃煤电厂职业病危害调查与防治对策[J]. 牛东升,王会宁,张明婷,王凤,佟云,陈涵,王静. 职业与健康, 2018(16)
- [7]企业职业卫生综合风险管理评估体系的研究与应用[D]. 张焜. 天津工业大学, 2017(10)
- [8]金属非金属矿山职业健康危害监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李闯铭. 江西理工大学, 2016(04)
- [9]层次分析法在某电厂职业卫生管理中的应用[J]. 李闯铭,陈国芳,陈瑛,黄亮,黄同林,郑宇.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6(03)
- [10]某电厂2×600MW燃煤机组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D]. 岳古梅. 安徽医科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