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苗圃地土壤肥力评定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袁继安[1](2019)在《湖南省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要“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文明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已成为国家的长期发展规划,并于2015年再度提出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7年党的十九大更明确指出,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可以看出,国家近年正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监管进行新一轮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5年多来,围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这一新领域开展的科研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部分省市也开展了试点工作,获得初步经验。论文以湖南省森林资源中的优势树种为研究对象,在《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Environmental-Economic Accounting 2012》,以下简称SEEA-2012)框架内,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及相关标准为依据,核算了2013年至2016年优势树种森林资源的林地、林木资产价值与主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在此基础上,按年份试编了2014-2016年连续3年的湖南省优势树种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并对各有关要素及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作了分析;研究了湖南省在资产负债表试编阶段及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尝试提出了相应解决办法,研究结果如下。(1)2013-2016年,湖南省优势树种林地面积累计增幅1.64%,各年度间同比增幅分别为0.76%、0.53%和0.34%,各年度间平均增幅为0.61%;各年林地资产价值分别为3702.05×108元、3823.18×108元、4332.59×108元和4889.11×108元。因价格上涨因素,林地资产价值各年度间同比增幅分别为3.72%、13.32%和12.84%,年度间平均增幅达到9.96%。(2)2013-2016年,湖南省优势树种森林资源林木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3028.17×108元、3127.20×108元、3279.76×108元和3351.54×108元。年平均为3196.67×108元·a-1,单位面积林木账面价值为36300元·hm-2(不含利润、税金和运输费用等)。(3)湖南省优势树种林分生态服务功能实物量在2013-2016年间,年均为340.68×108t·a-1,单位面积年均3805.46 t·hm-2·a-1。其中,在实物总量上贡献最大者为森林的涵养水源功能,单位面积涵养水源量年均为3730.11 t·hm-2·a-1。除涵养水源功能外,其他各项服务功能从4年平均来看,所提供的实物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固土保肥、净化大气、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分别为34463.03×104t、22343.62×104t、10710.55×104t和31.14×104t,单位面积年均提供实物量依次为38.44 t·hm-2·a-1、24.92 t·hm-2·a-1、11.94 t·hm-2·a-1和0.035 t·hm-2·a-1。优势树种年均提供生态服务总价值近3200×108元,4年间累计增幅5.74%;在生态服务的各项目方面,以2016年为例,6大服务功能创造的价值总计为3304.4×108元,单项价值在60.30×108~848.55×108元之间,最高者为涵养水源功能848.55×108元,最低为积累营养物质功能60.30×108元,大小排序依次为,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固土保肥>净化大气>积累营养物质>。各功能创造的价值在全部生态服务价值中所占比重处于2%-26%之间,(4)2013-2016年优势树种森林资源资产总价值分别为9855.23×108元、10090.77×108元、10840.51×108元和11545.04×108元,4年累计增长17.15%。其中,从4年平均观察,在优势树种森林资源资产总价值中,所占比重由高到低依次为,林地资产39.44%,林木资产30.25%,生态服务30.31%。(5)2013-2016年间,森林年均被侵害面积1.595×104hm2·a-1,被侵害蓄积71.53×104m3·a-1。因毁林开荒等森林资源侵害因素造成的优势树种森林资源综合负债各年分别为19.82×108元、28.86×108元、27.41×108元和30.64×108元,各年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0.201%、0.286%、0.253%和0.265%。2013-2016年,每1元的森林资源负债,有高达377元的可控森林资源资产来偿还(2016年)。湖南省优势树种森林资源净资产比重连续4年平均保持在99.7%以上。各年的森林资源资本积累率分别为5.42%、2.30%、7.47%和6.49%。(6)根据森林资源资产存量、价值、森林资源负债和净资产核算结果,结合生态学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法与财务会计学下的“科目汇总表法”,经由科目汇总表和总账平衡表2个基础表,运用“资产=负债+净资产”平衡原理,可以编制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7)森林资源质量方面,2013-2016年的4年间,湖南省优势树种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累计上升10.9%,达到55.51 m3·hm-2,但相比于全国及国际平均值,仍有明显差距。研究该选题,可以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之间的一般规律;综合利用生态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知识,通过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等,寻求创新自然资源监管制度,加强资源保护,最终达到服务于生态可持续发展事业的目的。研究发现,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在国内的研究与试点相当有限,相关报表的设计与编制亦在探索过程当中。对森林资源负债的项目设计与科学核算仍然相当不足,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对编制资产负债表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之间的关联性和协调性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进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以加强资源管护和生态的可持续性,是我国的一项制度创新,国际社会上并无成法可依,未来可进一步依据国情,科学设计与细化报表考核指标,重点研究森林资源资产负债演变与生态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科学规律等问题。
吴佳臻[2](2019)在《北京市基调、骨干树种评价选择及保护利用策略》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打造北京市植被景观特征,选择基调、骨干树种及它们的构成方式成为重中之重,依据北京市历史文化、适生植物条件结构分析、北京市植被现状分析、树种所形成的的景观格局、现存苗木资源情况和近十年树种规划及其利用中推论选择。北京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没有对基调、骨干树种进行明确界定及科学选择。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结合国内外研究机构与学者对于基调、骨干树种界定的动态,从不同视角,完整并分类描述其具体概念,研究目标是科学推论北京基调、骨干树种,为北京市不同地形优质植被构建,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北京常见或乡土树种的调查得出北京地区适生树种,涵盖北京市历史悠久的城区16个行政分区,根据北京地貌分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树种,在进行前期调查优良林分筛选后,逐个进行实地调研,同时也通过问卷调查,确定北京市基调、骨干树种选择影响因子的权重,进行初选和决选,分别确定了北京市市域范围内平原和山区的基调、骨干树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①北京主要造林绿化树种及乡土树种现状分析:即分析北京市所处季候区中自然植被群落的组成案例,形成统一的典型代表性,分析群落中树种出现频次及优势树种占比,可得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同时随机选取同温度季候条件下样地,得出该季候区植被群落树种组成的典型特点,并进行总结,将其首先作为基调骨干树种选择的重要科学依据。②北京基调、骨干树种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基于前期调查和现状分析,结合北京市行政区划,根据现有基调、骨干树种研究动态,进行子目标层的划分,最终落实到具体指标层,随即进行综合加权,形成总目标层的得分制排名,排名靠前的可供推荐选择。对比前期树种规划中北京市绿地系统对于基调、骨干树种的选择,进行评价分级,再次复核评定结果,反馈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正确性,随后咨询专家得出最终结论。③北京基调、骨干树种评价与保护利用策略研究:根据树种选择结果,对其进行保护利用策略的探究,形成母树林选择评价体系,同时进行外业调查,对于树种的保护利用落实到具体行动。从以上分析中,明确选择构成城市林分结构的基调、骨干树种,并且对其加以重视,在之后的规划中形成定式,打造地域特色,并且满足植物对环境和土壤的要求。树种明确后,根据专家建议及种苗规划,提出针对性的基调、骨干树种保护利用策略,形成完整合理的保护利用体系。④北京基调、骨干树种保护利用规划:根据前三项所做研究,同时也为北京市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创新工程规划(2018-2025年)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包括进行良种繁育基地的优选,加大力度发展基调、骨干树种等,为种质资源的保存及科学发展提供保障。本文结合层次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文献调查法、比较研究法、主成分分析法、实地调研法等进行整个专题的探讨。根据评价体系建立,分别决选出北京市平原、山区的基调、骨干树种,并根据山区选择结果,针对性进行母树林的选择。本文创新点在于在北京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并没有对基调树种及骨干树种进行明确界定及科学选择,本文利用评价体系,对树种选择进行科学定量定性的评价,并且得出结果,指导北京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规划及后续树种发展。
亓军红[3](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温国威[4](2018)在《沈北新区红树莓种植园项目效益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不断前进,同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政策逐渐得到落实,这一切的发展改变了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形势。目前,我国在加大粮食安全保障力度的同时不断调整和优化着农业产业结构,很多新兴产业悄然出现并得到不断发展,红树莓产业就属其中一种,该产业在我国拥有大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建设红树莓基地等一系列鼓励红树莓产业发展的政策,红树莓产业得到不断发展。东北地区尤其是沈阳市借助适合红树莓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红树莓种植。随着红树莓产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红树莓种植和深加工项目。红树莓种植及深加工项目的效益评价也成了学者研究的重点,但研究成果不多。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沈北新区红树莓种植园项目效益评价展开研究。本文开篇对开展沈北新区红树莓种植园项目效益评价的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进行了论述。其次,对效益及效益评价等相关概念以及评价方法进行了概述并介绍了红树莓种植园现状。随后,根据构建指标的原则,从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方面各选择三个指标,构建红树莓项目定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确定九个指标的重要性,并引入模糊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定量评价,客观真实地评价了红树莓种植园项目建设带来的效益,评价后发现部分效益指标结果不尽人意,出现了项目效益低的问题。最后,根据效益评价结果及实地调查指出了影响该项目效益发挥的红树莓标准化生产技术欠缺、项目产品营销力度不够及施肥结构不合理等原因并提出了提高效益的针对性建议,以期红树莓种植园项目能更加有效地实施,为沈北新区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吴婉莹[5](2018)在《广东省林地定级与估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林地是林业生产活动中最重要的物质载体,伴随着广东省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林权深化改革,科学的林地定级和估价研究能优化林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林地管理工作的落实,提高林地生产活动的效益和水平,是促进林地有偿流转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立足于林地的利用特点,吸收借鉴当前关于林地定级和估价的相关研究,以区位理论、土地肥力理论和地租理论为理论指导,通过实地调研、对国内外文献梳理研究和定性定量研究方法等,对广东省林地现状进行实地调研,针对林地流转中林地估价不规范、交易价格缺乏指导等问题进行剖析,选择以林地定级为基础的林地估价为切入口,对林地定级和估价的方法选用进行探讨。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影响林地立地等级和经济区位质量的因素,构建林地定级指标体系,运用层析分析法系统分析各项指标对林地质量的影响权重,同时对选取指标进行量化处理,以林地定级的结果作为林地分级估价的参考依据。在林地估价的研究中,结合当前林地估价主流研究特点和实际情况,根据林地使用年限,提出以年金资本化法为基础的林地估价公式并进行详细阐述,评估不同级别的林地价格,且对研究单元的差异化进行修正处理,编制系统科学的修正参照标准。实证研究基于广东省整体林地情况,以四会市林地数据作为基础对本文选用的林地定级和估价方法进行运算,从回归分析和置信检验的实证结果看,与当前四会市林地质量和流转价格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并以研究结果为基础构建通过置信检验的林地估价回归模型,使得林地定级和估价更为实用,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较小,为规模化林地评估提供了便捷性。论文基于广东省林地流转现状,探讨适合研究区域实际情况的林地定级和估价方法研究,对规范和指导林地资产评估有一定促进作用,同时降低了林地估价的评估成本,增加了科学性和操作性,对促进林地有偿流转和深化林权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陆阳[6](2017)在《滇西北高黎贡山退化常绿阔叶林生态恢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东亚地区最典型的森林植被类型之一,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活动导致这类森林的砍伐和退化严重、破碎化问题突出。滇西北高黎贡山位于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关键生态屏障,也是生态脆弱区之一。开展常绿阔叶林的生态恢复研究对于该区域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改善、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然而,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如何快速有效地恢复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我们在高黎贡山保护区周边开展了常绿阔叶林的生态恢复研究,首先通过乡土树种的苗圃繁育和树种选取研究,探索常绿阔叶林生态恢复中树种的繁育技术和物种选取方法;然后进行了不同恢复方法的比较研究,恢复方法包含生态恢复(多树种混交林)、秃杉纯林、旱冬瓜纯林和自然恢复地,并以地带性常绿阔叶林作为参照,从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三个方面对森林恢复的效果进行评价,探索不同恢复方法对退化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的初步结果如下:1.乡土树种的繁育研究乡土树种的苗木繁育对于生态恢复实践至为重要,然而目前仍缺乏相关的知识和基础数据。本研究结合物候观测,从天然林中采集了 13科21种的乡土树种种子,研究了苗圃环境下这些物种的种子发芽特性和幼苗生长情况。结果显示,21种物种的种子发芽率从45%到96%,且有19种物种的种子发芽率大于50%。平均发芽时间从绢毛稠李(Padus wilsonii)的24天到多脉冬青(Ilex polyneura)的144天。幼苗的生长情况各异,其中15种物种的幼苗可在当年出圃造林。此外对其中的12种物种开展了种子贮藏试验,发现湿沙贮藏下的种子发芽率均高于干藏。初步的研究表明,常绿阔叶林树种的种子集中在秋季散布,短期的湿藏可有效保持种子的活力,在苗圃环境下大多数常绿阔叶林树种的种子易于萌发,幼苗的生长亦可基本满足当年造林的需求。2.乡土树种的筛选研究本部分采取植被调查、民族植物学调研、苗圃研究和恢复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生态、社会、经济和技术多方面的标准,初步评估了 34种亚热带乡土树种在退化地的恢复潜力,基本上囊括了该区域常绿阔叶林内主要科属的物种。研究发现,34种物种中,有25种物种的种子发芽率大于50%;野外混合种植后,幼苗的早期存活率从0到97%,其中20种乡土树种的幼苗存活率大于50%;幼苗的月平均增长高度因物种而异。将物种按演替阶段划分,根据上述表现对物种进行综合评估后发现,先锋树种的表现良好,14种演替中后期物种亦有较好的苗圃和野外种植表现,然而其余的16种演替中后期物种表现不佳。这些结果表明,精心筛选的演替中后期物种可以有效地纳入混合种植中。本研究的方法可用于选择合适的种植物种。森林生态恢复中尝试将先锋种与演替较后期物种混合种植,将有助于提高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和弹性。3.生态恢复评价研究常绿阔叶林的恢复是一个复杂的生态过程,不同恢复方法对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和生态功能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地带性常绿阔叶林为参照,在群落水平上比较研究了多树种混交林(>20种树种)、秃杉纯林、旱冬瓜纯林和自然恢复模式下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恢复状态和特征。研究显示:生态恢复的多树种混交模式可以增加群落结构的复杂性和异质性,有利于形成垂直分层的结构,林下层的多样性较高,且木本植物幼苗的更新良好,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紫茎泽兰的入侵。相比之下,人工纯林的结构单一,林下层的生物多样性较低,但阔叶树种(旱冬瓜)林下层的幼苗更新能力高于针叶树种(秃杉)。退化地在自然恢复30余年后仍处于灌草丛阶段。不同恢复模式在土壤肥力的恢复上并未表现出显着差异。研究认为,通过筛选优良的常绿阔叶林树种,发展森林生态恢复,营造多树种混交林,对退化林地进行人工造林和生态抚育,将促进退化林地向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方向演替,从而提高生物多样性和改善生态功能。
吴雷[7](2016)在《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与景观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快速城镇化以来,在中国城乡空间格局中,位于大都市郊区的乡村,其乡村问题最为严峻与尖锐。大西安作为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都市区,其中的城郊乡村面对着复杂而多变的城乡环境,乡村发展与乡村景观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研究以大西安都市区为空间背景,以未来城乡结构转型为时间背景,将大西安城郊乡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诸多学科知识,借助多种新技术、新方法,探索以乡村发展模式与乡村景观规划相结合的方式,从城郊整体到城郊乡村个体,指导大西安城郊乡村在主要职能、产业经济、社会人口、乡村景观的转型发展。具体的研究包括如下部分:第一,梳理近代以来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并与西方大城市城乡空间格局演变轨迹进行对比;分析影响大西安城郊格局演变的影响因子;预测大西安未来的城乡空间格局趋势与城乡结构转型;提出城乡格局演变中出现的四种乡村;指出城郊乡村将作为大西安都市区中“最后的乡村”,应采取“多样化主动适应”的战略实现乡村发展。第二,通过多种手段的乡村调研,把握大西安城郊乡村的整体现状;归类提出大西安城郊乡村面对城乡环境改变,自我调整发展方向,改变乡村子系统所产生缓慢演进型与剧烈演进型两类适应性自发展模式,其中剧烈演进型由分为:传统产业更新型、城镇功能承担型、乡村旅游接待型三类;本研究分析了不同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演变、经验与瓶颈。第三,着眼未来的城乡关系的结构转型,为了适应都市区的城乡环境改变,指出城郊乡村也必须实现转型;鉴于大西安城郊乡村众多,难以针对每个乡村制定转型策略,因此提出类型化的城郊乡村发展模式,以确定不同乡村的主要职能发展方向;通过总结国内外城郊乡村发展先进案例的经验,发掘乡村自身价值,拓展适应性自发展,耦合都市区需求,本研究提出生态保育型、地区服务型、休闲游憩型与现代农业型的四种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并运用多因素的综合区划体系,借助GIS技术,将大西安城郊地区区划出不同乡村发展模式的范围。第四,从风景园林学、景观生态学理论视角,理解乡村景观;按照大西安城郊地区的地形地貌分区,提出:平原型、台塬型、丘陵型与山地型的四类城郊典型乡村景观类型;指出在今后乡村转型与乡村发展模式实施中,这些类型的城郊乡村景观将会出现差异化的演变,因此将城郊乡村发展模式与城郊乡村典型景观进行联系,确定城郊乡村景观演变类型,即乡村景观规划的不同对象;针对四类大西安城郊典型乡村景观,提出其各自特征,再采用景观指数与景观感知比对的方法,发现历经快速城镇化之后,这些乡村景观所出现的典型变化,并分析其变化动力与存在问题,并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第五,对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的内涵与相关理论、原理、技术进行探索,架构起乡村景观规划编制的内容体系;确定规划的目标、原则;提出规划调查与乡村景观数据库建构的方法;明确乡村景观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管的主体和权责,以及成立乡村景观委员会、“以奖代罚”、发展乡村景观教育三项保障措施。第六,针对乡村景观规划内容体系所确定的:乡村景观格局规划、乡村景观控制性规划、乡村景观营建规划三个层次的规划,提出各自景观规划的方法与要点,并借助实例进行方法的验证。本研究形成了以乡村发展模式与乡村景观规划相结合的方法,用以分别指导大西安城郊乡村综合发展策略的确定与物质空间环境的落实,实现城郊乡村面对城乡关系转型时的综合发展,初步具备了完整的体系,为今后都市区城郊乡村发展策略、乡村景观规划等研究领域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补充,也为大西安与其他类似都市区的实践提供了指导与借鉴。
田宇[8](2015)在《北京市4个市属公园绿地土壤肥力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绿地土壤是所有园林植物保持旺盛生长势的物质基础,土壤为各种园林植物生长提供了必需的水、肥、气、热等条件,绿地土壤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所有园林植物的生存和生长质量,并直接影响公园景观生态功能的发挥。目前,一些公园植株出现了衰弱现象,例如香山公园的黄栌区、玉渊潭公园的樱花区等,另外,管理者对公园内园林植物养护管理较为粗放,对土壤的养护毫无针对性,施肥采用大面积普施复合肥,没有因地制宜。了解肥力情况是否满足植物生长需求,是避免园林植物出现不良症状的有效方法之一。本研究主要针对4个公园的绿地土壤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对绿地土壤的化学性质和肥力水平进行评价,找出植物出现衰弱、枯死等问题与土壤肥力的直接关系,提出对公园绿地土壤的养护措施。主要结论如下:1、分析测定与土壤肥力相关的土壤化学性质香山公园碱解氮含量较为丰富,其他3个公园均有不同程度的缺氮现象;陶然亭公园有效磷含量较为丰富,其它3个公园磷元素分布极不平衡,园区内差异较大;所调查的4个公园速效钾含量较为丰富,能够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有机质含量属于中等水平(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肥力状况分级标准),玉渊潭公园较低,香山公园较为丰富;香山公园的土壤pH值偏酸性,其它3个公园的土壤偏碱性;4个公园的全盐量含量均很低,不会对植物造成不良影响。2、从单因子、分肥力、综合肥力三个方面分析,获得4个市属公园的土壤肥力水平市属公园绿地不同样点之间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差异较大,76.47%的土壤处于一般肥力水平,处于肥沃水平的土壤仅占14.71%,另外还有8.82%的土壤处于贫瘠水平,公园土壤没有很肥沃土壤。具体来看:(1)香山公园采样土壤肥力水平分为两个等级即肥沃和一般水平,所占比例分别为33.33%和66.67%;香山公园土壤肥力的主要制约因子为土壤有效磷含量,其次为速效钾含量。香山公园采样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含量较丰富;(2)玉渊潭公园采样土壤分为三个等级,土壤肥沃、一般和贫瘠水平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67%、73.33%、20.00%;玉渊潭公园土壤肥力的主要制约因了为土壤碱解氮的含量,其次为有效磷。(3)颐和园采样土壤分为三个等级,即肥沃、一般和贫瘠。74.29%土壤处于一般水平,14.29%的土壤为肥沃,还有11.43%的土壤处于贫瘠状态;颐和园土壤肥力的主要制约因子为土壤有效磷含量,其次为碱解氮;(4)陶然亭公园采样土壤肥力水平也分为两个等级即肥沃和一般水平,所占比例分别为15.38%和84.62%。陶然亭公园土壤肥力的主要制约因子为土壤碱解氮的含量,此外土壤全盐量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土壤的综合肥力水平;3、提出4个市属公园的有针对性的土壤施肥管护建议(1)对香山公园的蛤蟆山黄栌区、白松亭、蟾蜍峰、驯鹿坡和索道中站等5个地点施用磷钾肥含量较为丰富的复合肥料。(2)对玉渊潭公园开山路口坡顶加大有机肥的施用,对竹径南口、水榭北坡、玉树临风等应补充尿素等肥料。玉渊潭公园绿地土壤pH值普遍较高,建议多施用酸性肥料,如氨基酸等。(3)对颐和园公园的如意门施用氮含量较高的肥料,玉澜堂施用草炭和速效肥料,畅观堂和南湖岛区域施用磷含量较高的复合肥料,十三亩区施用磷、钾肥含量较高的复合肥料。(4)对陶然亭公园北门绿地和名亭园绿地施用磷钾元素为主的复合肥料,对西部欧陆区域施用氮肥。
邹明珠[9](2012)在《北京市园林绿化种植土壤质量标准的编制研究》文中提出北京城市绿化建设事业发展迅速,每年新增绿地面积不断增大,但在城市绿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对绿地土壤质量重视不够,导致部分新建绿地苗木建植后长势较差,甚至死亡;在建成绿地养护管理中,由于缺乏指导而疏于土壤管理,影响了绿地质量及景观效果。因此,城市绿地土壤质量标准的编制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已有园林绿化种植土壤相关标准,以及国内城市绿地土壤研究文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结合不同土壤草花种植试验和两个市属重点公园绿地土壤及植物生长实地调查,提出了北京市绿地土壤质量标准相关指标及其数值,为北京市园林绿化种植土壤质量标准编制工作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收集国内园林种植土地方标准6份,行业标准1份,国外绿化种植土标准7份,分析认为国外标准在土壤分类方面值得借鉴,但土壤指标选择与国内存在较大差异,不宜直接借鉴;国内标准土壤指标可借鉴性较强,但具体指标范围不宜直接借鉴。2、北京城市绿地土壤已有研究结果,可以提供信息如下:绿地土壤总体上多属砂质土,土壤容重在0.98~1.71g/cm3之间,总孔隙度在36~58%之间,土壤pH值在7.5~9.0,有机质含量在7.29~37.47g/kg之间,水解性氮在11.80~131.58mg/kg之间,有效磷在0.73~84.95mg/kg,速效钾含量在30.68~319.58mg/kg之间。部分绿地土壤中Zn、Cu、Cr和Pb含量显着高于其相应的土壤背景值,属轻度污染;基本无Ni、Mn污染;Cd、As、Co在个别绿地类型中含量较高,但亦属于清洁水平。3、不同土壤草花种植试验以及公园草花土壤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为19.0~67.3g/kg,碱解氮54.4~176mg/kg,有效磷18.2~96.8mg/kg,速效钾90.2~330mg/kg,全盐量小于1.0g/kg,pH值7.58-8.49,CEC值大于14.5cmol/kg范围内时,对于常用草本花卉生长较为适合。4、玉渊潭公园和天坛公园土壤调查结果表明,两个公园绿地土壤各项理化指标值范围为:土壤含水量4.56~25.29%,容重1.25~1.62g/cm3,通气孔隙度0.88~5.14%,毛管孔隙度36.54~57.86%,总孔隙度38.93~61.31%;水解性氮15.63~125.76mg/kg,有效磷1.93~67.68mg/kg,速效钾45.10~489.28mg/kg,有机质1.25~49.36g/kg,全盐量0.63~1.72g/k g,土壤pH值7.83~8.93。重金属含量研究中,两个公园土壤重金属Cr、Zn含量均值超出背景值2-3倍,天坛公园个别采样点Zn含量不符合绿化种植土壤行业标准相关规定。5、不同采样土壤理化性质与其上植物长势关系分析表明,当土壤理化指标多项处于下述数值范围时:土壤容重超过1.45g/cm3,通气孔隙度低于2%,总孔隙度低于45%或大于60%,土壤pH值超过8.6,全盐最大于1.50g/kg,樱花、圆柏、侧柏、油松长势衰弱、叶色异常、病虫害几率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12g/kg、水解性氮低于50.0mg/kg、有效磷低于15.0mg/kg、速效钾低于90.0mg/kg的采样地块上,樱花长势较弱。通过以上研究,为北京市园林绿化种植土壤质量标准编制提出建议如下:①种植土壤分为花坛土、草坪土、观花乔灌木种植土、常绿乔灌木种植土、行道树种植土以及一般园林绿化种植土6类;②土壤指标分类主控指标和辅助指标两大类,其中主控指标选择土壤容重、通气孔隙度、有机质、土壤pH值、全盐量和土层厚度,辅助指标选择土壤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和土壤含水量;③不同类型种植土壤具体指标值有所不同,但最低应满足:土壤pH值6.5~8.5,有机质大于1.0g/kg,容重小于1.35g/cm3,通气孔隙度大于6%,土层厚度大于30cm,全盐量小于1.2g/kg,碱解氮大于60mg/kg,有效磷大于10mg/kg,速效钾大于90me/kg,阳离子交换量大于10cmol/kg,土壤含水量介于8-25%之间。
张国彬,廉培勇,林雪冰[10](2011)在《速生杨引种苗期土壤有机质、全氮及全磷动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绰尔林业局中心苗圃3a根2a干苗在苗期生长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全氮及全磷进行月动态研究,利用Excel软件绘出各个指标的月动态图,并利用DPS v7.05数据处理统计软件对每个指标进行二因素无重复统计分析并判断不同品种、不同月份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并利用Duncan多重比较进行更深入的判断。最终可确定引种速生杨与土壤相互影响大小及其在改善土壤条件方面的作用并初步明确何种杨树品种在当地的土壤条件下更有利于其生长。
二、苗圃地土壤肥力评定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苗圃地土壤肥力评定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湖南省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森林资源核算 |
1.2.2 自然资源账户与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 |
1.2.3 国外环境审计与中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创新 |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与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及重点与难点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森林资源与森林资源核算 |
2.1.1 森林资源的内涵、分类与特征 |
2.1.2 森林资源核算的内涵与原则 |
2.1.3 森林资源核算的指标体系 |
2.2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与净资产 |
2.2.1 森林资源资产的确认与分类 |
2.2.2 森林资源负债的核算必要性以及分类与特征 |
2.2.3 森林资源净资产的确认及意义 |
2.3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基本理论 |
2.3.1 森林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理论 |
2.3.3 森林资源核算理论 |
2.3.4 委托代理理论与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 |
3 研究区概况 |
3.1 湖南省自然地理概况 |
3.2 湖南省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3 湖南省森林资源概况 |
4 森林资源核算方法 |
4.1 森林资源资产核算方法 |
4.1.1 森林资源的计量属性与评估方法 |
4.1.2 林地资产核算方法 |
4.1.3 林木资产核算方法 |
4.1.4 生态服务核算方法 |
4.2 森林资源负债与净资产核算方法 |
4.2.1 森林资源负债的核算方法 |
4.2.2 森林资源净资产核算方法 |
5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构建 |
5.1 传统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与作用 |
5.2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内涵及其定位 |
5.3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建议结构 |
5.3.1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结构的国际经验 |
5.3.2 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结构设想 |
5.4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
5.5 现阶段编制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主要困难 |
5.5.1 编制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一般性困难 |
5.5.2 编制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在业务与技术上的困难 |
5.5.3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在干部离任审计中的局限性 |
6 湖南省森林资源资产负债与净资产的核算 |
6.1 林地资产的核算 |
6.1.1 林地资产核算结果 |
6.1.2 林地资产核算结果分析 |
6.2 林木资产账面价值的核算 |
6.2.1 林木资产账面价值核算结果 |
6.2.2 林木资产账面价值核算结果分析 |
6.3 森林生态服务的核算 |
6.3.1 涵养水源的核算 |
6.3.2 固土保肥的核算 |
6.3.3 固碳释氧的核算 |
6.3.4 净化大气的核算 |
6.3.5 积累营养物质的核算 |
6.3.6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算 |
6.3.7 生态服务功能汇总核算 |
6.4 森林资源综合负债与净资产的核算 |
6.4.1 森林资源负债的核算 |
6.4.2 森林资源净资产的核算与分析 |
7 湖南省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分析 |
7.1 湖南省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探索编制 |
7.1.1 编制资产负债表前的年终清理与账务准备 |
7.1.2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步骤 |
7.1.3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结果 |
7.2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分析 |
7.2.1 森林资源资产结构变化的动态分析 |
7.2.2 森林资源质量变化分析 |
7.2.3 有林地、防护林地及其他林地增长率分析 |
7.2.4 公益林和商品林面积结构变化动态分析 |
7.2.5 林业与非林业经营活动减少森林资源分析 |
7.2.6 资产负债率与资本积累率分析 |
8 讨论与结论 |
8.1 讨论 |
8.1.1 优先解决编制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一般性困难 |
8.1.2 统一标准,集中克服业务与技术上的困难 |
8.1.3 充分发挥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在离任审计中的作用 |
8.1.4 研究展望 |
8.2 创新与不足 |
8.2.1 研究创新 |
8.2.2 研究的不足 |
8.3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林木资源分类 |
附录 B 计算森林资源预计负债用的年金现值系数表(部分) |
附录 C SNA-2008国家资产负债表 |
附录 D SEEA-2012价值型资源账户概念格式 |
附录 E 中国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价值量)核算表 |
附录 F 林地租赁合同书 |
附录 G IPCC推荐使用的木材密度(D) |
附录 H (按龄组)2014-2016湖南省优势树种调节水量 |
附录 I 长沙市城区供水用户分类 |
附录 J (按龄组)2014-2016湖南省优势树种涵养水源价值 |
附录 K 大气污染物当量值(部分) |
附录 L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北京市基调、骨干树种评价选择及保护利用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树种选择的相关认知 |
1.3.2 基调、骨干树种选择的研究动态 |
1.3.3 基调、骨干树种选择研究的不同观点 |
1.3.4 乡土树种与基调、骨干树种的概念划分 |
1.3.5 北京绿地系统构建及城市绿化树种规划研究关注的问题 |
1.4 树种选择及评价原则 |
1.5 北京基调、骨干树种选择总则 |
1.5.1 基调树种 |
1.5.2 骨干树种 |
1.5.3 二者关系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1.7 研究重点 |
1.8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9 研究方法 |
1.9.1 层次分析法 |
1.9.2 主成分分析法 |
1.9.3 相关性分析法 |
1.9.4 文献调查法 |
1.9.5 比较研究法 |
1.9.6 实地调研法 |
1.10 研究技术路线 |
1.11 样地复查内外业设置 |
1.11.1 外业调查方案 |
1.11.2 内业分析实验 |
1.11.3 预期收获数据库及目标 |
2 北京主要造林绿化树种及乡土树种现状分析 |
2.1 北京市自然条件概况 |
2.1.1 地形多样,“北京湾”由山区向平原过渡 |
2.1.2 气候和自然灾害 |
2.2 水、土资源特点 |
2.2.1 水文条件 |
2.2.2 土壤特点 |
2.3 海拔梯度变化构建丰富植被多样性 |
2.3.1 植被丰富,形式多样 |
2.3.2 植被按照海拔垂直分层分布 |
2.3.3 植物区系及周边区域植被分布 |
2.4 森林资源状况 |
2.5 乡土物种运用现状 |
2.5.1 乡土物种数量及种类 |
2.5.2 乡土物种分布 |
2.5.3 乡土树种应用现状及展望 |
2.6 北京树木历史文化 |
2.6.1 古树资源 |
2.6.2 古树文化 |
2.7 北京市基调树种和骨干树种评价分数标准总则 |
3 北京市平原区基调、骨干树种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
3.1 平原区基调、骨干树种具体定义 |
3.2 平原区评价指标的选择 |
3.2.1 北京市历史文化分析 |
3.2.2 北京市平原区适生植物条件结构分析 |
3.2.3 北京市平原区现状条件分析 |
3.2.4 树种所形成的景观格局 |
3.2.5 现存苗木资源情况 |
3.2.6 近十年来北京市平原区树种规划及其利用 |
3.3 平原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4 平原区权重值计算 |
3.5 北京市平原区基调树种和骨干树种评价分级细则 |
3.6 平原区乔木的综合评价排序 |
3.7 平原区树种评价选择结果 |
4 北京市山区基调、骨干树种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
4.1 山区基调、骨干树种具体定义 |
4.2 山区评价指标的选择 |
4.2.1 北京市历史文化分析 |
4.2.2 北京市山区适生植物条件结构分析 |
4.2.3 北京市山区现状条件分析 |
4.2.4 树种所形成的景观格局 |
4.2.5 近十年来北京市山区树种规划及其利用 |
4.3 山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4 山区权重值计算 |
4.5 北京市山区基调树种和骨干树种评价分数标准 |
4.6 山区乔木的综合评价排序 |
4.7 山区树种评价选择结果 |
5 北京市山区主要基调、骨干树种良种基地建设研究 |
5.1 山区主要基调、骨干树种良种基地调查与分析 |
5.1.1 确定树种选择 |
5.1.2 样地调查概况 |
5.1.3 土壤情况 |
5.1.4 更新情况统计 |
5.2 北京市初选15种树木良种基地评价 |
5.2.1 本次规划中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内容及总原则 |
5.2.2 母树林营建技术及要求 |
5.2.3 母树林经营管理 |
5.2.4 良种基地(母树林)评价指标的选择 |
5.2.5 北京市初选15种树木良种基地评价体系 |
5.2.6 良种基地(母树林)选择权重值计算 |
5.2.7 良种基地(母树林)选择评价分数标准 |
5.2.8 基地评分结果排序 |
5.2.9 基地选择建议 |
5.3 北京市山区基调、骨干树种保护利用规划现状 |
5.3.1 林木种质资源现状 |
5.3.2 存在问题 |
5.4 北京市山区基调、骨干树种保护利用规划预期及策略(2018-2025) |
5.4.1 建设初期(2018-2019) |
5.4.2 建设中期(2020-2021) |
5.4.3 建设后期(2022-2025) |
5.4.4 规划指导北京树种发展态势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评价体系构建方法研究成果 |
6.1.2 评价体系权重赋值结果 |
6.1.3 北京市基调、骨干树种选择评价结果 |
6.1.4 山区母树林良种基地选址结果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3)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第三节 历史背景 |
第四节 自然背景 |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
第一节 造林特点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 |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沈北新区红树莓种植园项目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点 |
1.6.2 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效益及项目效益 |
2.2 项目效益评价 |
2.2.1 概念 |
2.2.2 特点 |
2.2.3 基本原则 |
2.3 项目效益评价主要理论 |
2.3.1 成本-效益理论 |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项目效益评价方法 |
2.4.1 德尔菲法 |
2.4.2 模糊分析法 |
第三章 沈北新区红树莓种植园发展现状 |
3.1 沈北新区红树莓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 |
3.1.1 发展现状 |
3.1.2 优势 |
3.2 红树莓种植园现状 |
3.2.1 S公司简介 |
3.2.2 项目概述 |
第四章 红树莓种植园项目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构建原则 |
4.1.1 科学性原则 |
4.1.2 综合性原则 |
4.1.3 真实性原则 |
4.1.4 简洁性原则 |
4.1.5 可操作性与确定性原则 |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经济效益指标 |
4.2.2 社会效益指标 |
4.2.3 生态效益指标 |
4.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4 评价结果分析研究 |
第五章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1 评价结果 |
5.1.1 经济效益 |
5.1.2 社会效益 |
5.1.3 生态效益 |
5.1.4 综合效益评价 |
5.2 项目低效益原因探析 |
5.2.1 土地单产率低的原因分析 |
5.2.2 产品销售率差的原因分析 |
5.2.3 土壤有机质增加率差的原因分析 |
5.2.4 影响项目综合效益的原因分析 |
第六章 提高项目效益的相关建议 |
6.1 促进红树莓增产,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
6.1.1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
6.1.2 加强红树莓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
6.1.3 建立专业化的育苗苗圃 |
6.2 多方位促进产品销售,保障经济效益充分发挥 |
6.2.1 完善红树莓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
6.2.2 加强树莓产品的包装和保鲜 |
6.2.3 大力开发红树莓延伸产品 |
6.2.4 加大营销力度,拓宽营销渠道 |
6.3 扩大有机肥施用面积,重视生态效益及可持续发展 |
6.4 政府在立项阶段应加强效益评估 |
第七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沈北新区红树莓种植园项目效益指标体系权重打分表 |
附录二 沈北新区红树莓种植园项目效益模糊综合评分表 |
致谢 |
(5)广东省林地定级与估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区位理论 |
2.2.2 土地肥力理论 |
2.2.3 地租理论 |
3 广东省林地资源现状 |
3.1 广东省林地数量与结构 |
3.2 广东省林地流转现状 |
3.3 林地流转与林地定级及估价的联系 |
4 林地定级指标体系构建与分级 |
4.1 林地定级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林地定级指标选取原则 |
4.1.2 林地定级指标选取 |
4.1.3 林地定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 林地定级单元划分及分值计算方法 |
4.3 基于四会市数据的林地定级结果 |
4.3.1 林地定级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 |
4.3.2 指标定级分数量化 |
4.3.3 林地定级评价单元划分结果 |
5 林地估价研究 |
5.1 林地估价的原则与常用方法 |
5.1.1 林地估价原则 |
5.1.2 林地估价常用方法 |
5.2 林地估价方法的确定 |
5.3 林地定级评价单元地价修正 |
5.4 基于四会市的林地估价结果 |
5.4.1 林地各级别估价结果 |
5.4.2 林地地价修正标准的确定 |
5.5 构建回归模型进行林地价格预判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滇西北高黎贡山退化常绿阔叶林生态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态恢复和恢复生态学 |
1.2.2 森林生态恢复的方法 |
1.2.3 森林生态恢复中乡土树种的筛选研究 |
1.2.4 乡土树种的苗圃繁育研究 |
1.2.5 森林生态恢复效果的评价研究 |
1.2.6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恢复研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研究区域 |
第二章 乡土树种的苗圃育苗研究 |
2.1 研究方法 |
2.1.1 研究的物种 |
2.1.2 种子采集 |
2.1.3 种子发芽和贮藏试验 |
2.1.4 幼苗苗圃生长试验 |
2.2 研究结果 |
2.2.1 种子发芽试验 |
2.2.2 种子贮藏试验 |
2.2.3 幼苗苗圃生长试验 |
2.3 讨论 |
2.3.1 种子发芽的结果 |
2.3.2 种子贮藏方法的选择 |
2.3.3 幼苗苗圃生长情况 |
2.3.4 研究展望 |
2.4 小结 |
第三章 乡土树种的筛选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乡土树种的选择 |
3.1.2 苗圃和野外实验 |
3.1.3 数据分析 |
3.2 研究结果 |
3.2.1 种子发芽情况 |
3.2.2 幼苗存活情况 |
3.2.3 幼苗生长情况 |
3.2.4 物种评定 |
3.3 讨论 |
3.3.1 物种的苗圃表现 |
3.3.2 物种的野外表现 |
3.3.3 演替早期物种的表现 |
3.3.4 演替中后期物种的表现 |
3.3.5 候选的种植物种 |
3.3.6 研究展望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恢复模式的生态效益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1.1 样地设置 |
4.1.2 植被调查 |
4.1.3 土壤肥力测定 |
4.1.4 数据分析 |
4.2 研究结果 |
4.2.1 植被结构 |
4.2.2 林下层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 |
4.2.3 林下层木本植物的更新情况 |
4.2.4 土壤肥力 |
4.3 讨论 |
4.3.1 群落的结构 |
4.3.2 林下层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 |
4.3.3 林下层木本幼苗的更新 |
4.3.4 群落对外来物种的抗性 |
4.3.5 群落中重要功能群的恢复 |
4.3.6 土壤肥力 |
4.4 不足与展望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与景观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范围与对象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演变机理、影响因子与结构转型 |
2.1 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大城市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
2.1.1 工业革命兴起到19世纪末西方大城市城乡空间格局演变 |
2.1.2 19世纪末到二战前西方大城市城乡空间格局演变 |
2.1.3 二战以后西方大城市城乡空间格局演变 |
2.2 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
2.2.1 大西安城乡发展格局现状 |
2.2.2 近代以来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历程 |
2.2.3 近代以来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演变的特征 |
2.3 影响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演变的主要因子 |
2.3.1 地形地质限制 |
2.3.2 自然生态保育 |
2.3.3 历史文化保护 |
2.4 大西安城乡结构转型 |
2.4.1 大西安未来城乡空间格局演变的趋势 |
2.4.2 大西安城乡关系的结构转型 |
2.4.3 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演变中的四类乡村 |
2.4.4 大西安城乡空间格局演变中四类乡村的发展战略 |
2.5 本章小结 |
3.大西安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类型、演变与启示 |
3.1 大西安城郊乡村整体现状研究 |
3.1.1 城郊乡村调研与分析方法 |
3.1.2 城郊乡村整体现状 |
3.2 大西安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类型 |
3.2.1 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内涵与体系 |
3.2.2 缓慢演进型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 |
3.2.3 剧烈演进型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 |
3.3 大西安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演变 |
3.3.1 缓慢演进型城郊乡村的演变 |
3.3.2 剧烈演进型之传统产业更新型城郊乡村的演变 |
3.3.3 剧烈演进型之城镇功能承担型城郊乡村的演变 |
3.3.4 剧烈演进型之乡村旅游接待型城郊乡村的演变 |
3.4 大西安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启示 |
3.4.1 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经验 |
3.4.2 城郊乡村适应性自发展模式的瓶颈 |
3.5 本章小结 |
4.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与空间区划 |
4.1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研究基础 |
4.1.1 大西安城郊乡村转型的内涵 |
4.1.2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的内涵 |
4.1.3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提出的现实需求 |
4.2 国内外城郊乡村发展经验 |
4.2.1 英国伦敦 |
4.2.2 法国巴黎 |
4.2.3 日本东京 |
4.2.4 四川成都 |
4.2.5 国内外城郊乡村发展经验总结 |
4.3 大西安城乡供需分析与乡村转型动力 |
4.3.1 大西安都市区对城郊乡村的需求 |
4.3.2 大西安城郊乡村的价值 |
4.3.3 大西安城郊乡村转型的主要动力 |
4.4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 |
4.4.1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确定的原则 |
4.4.2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确定的方法 |
4.4.3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的四种类型 |
4.5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的空间区划 |
4.5.1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空间区划的原则 |
4.5.2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空间区划的方法 |
4.5.3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空间区划的评定体系 |
4.5.4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的四类空间区划 |
4.5.5 城郊乡村发展模式空间区划与实际乡村发展的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5.乡村发展模式引导下的城郊乡村景观演变类型 |
5.1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演变类型 |
5.1.1 乡村景观的内涵 |
5.1.2 大西安城郊典型乡村景观的划分 |
5.1.3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演变类型的含义 |
5.1.4 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与乡村景观的关系 |
5.1.5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演变的不同类型 |
5.2 大西安城郊的典型乡村景观 |
5.2.1 城郊典型乡村景观研究的方法 |
5.2.2 城郊平原型乡村景观 |
5.2.3 城郊台塬型乡村景观 |
5.2.4 城郊丘陵型乡村景观 |
5.2.5 城郊山地型乡村景观 |
5.3 快速城镇化前后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的典型变化 |
5.3.1 乡村景观典型变化研究的原理与方法 |
5.3.2 城郊平原型乡村景观的典型变化 |
5.3.3 城郊台塬型乡村景观的典型变化 |
5.3.4 城郊丘陵型乡村景观的典型变化 |
5.3.5 城郊山地型乡村景观的典型变化 |
5.4 快速城镇化时期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变化的动因与存在问题 |
5.4.1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变化的动因 |
5.4.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变化存在的问题 |
5.4.3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变化存在问题的根源 |
5.5 本章小结 |
6.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原理与编制体系 |
6.1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相关概念与原理 |
6.1.1 乡村景观规划的内涵 |
6.1.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的需求 |
6.1.3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的相关理论与原理 |
6.1.4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的相关技术 |
6.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的编制内容体系 |
6.2.1 涉及乡村景观的相关规划内容研究 |
6.2.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编制层次、范围与对象 |
6.2.3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编制的内容体系 |
6.3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的策略 |
6.3.1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实现的目的 |
6.3.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遵循的原则 |
6.4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调查与数据库构建 |
6.4.1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调查 |
6.4.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数据库构建 |
6.5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管理与保障措施 |
6.5.1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各环节的主体与权责 |
6.5.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规划实现的保障措施 |
6.6 本章小结 |
7.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格局、控制性与营建性规划的方法 |
7.1 实证案例-蓝田县黄沟村 |
7.1.1 黄沟村概况 |
7.1.2 黄沟村乡村景观演变类型 |
7.2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格局规划的方法 |
7.2.1 城郊乡村景观格局演变与现状分析 |
7.2.2 城郊乡村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与预测 |
7.2.3 城郊乡村土地适宜性评价 |
7.2.4 城郊乡村景观总体感知分析 |
7.2.5 城郊乡村景观的土地利用规划 |
7.3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控制性规划的方法 |
7.3.1 城郊乡村景观控制性规划的内涵 |
7.3.2 城郊乡村景观控制性规划的控制体系 |
7.4 大西安城郊乡村景观营建性规划的方法 |
7.4.1 城郊乡村人工景观营建性规划方法 |
7.4.2 城郊乡村经营景观营建性规划方法 |
7.4.3 城郊乡村自然景观营建性规划方法 |
7.4.4 城郊乡村景观营建性规划的案例研究 |
7.5 本章小结 |
8.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表目录 |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
(8)北京市4个市属公园绿地土壤肥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土壤肥力研究进展 |
1.2.1 国外土壤肥力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绿地土壤肥力研究进展 |
1.2.2.1 土壤肥力评价指标的选择研究 |
1.2.2.2 土壤肥力的评价方法研究 |
1.2.2.3 我国不同地点土壤肥力的研究 |
1.2.3 小结 |
1.3 研究内容 |
1.3.1 确定研究对象 |
1.3.2 测定公园绿地土壤的化学性质 |
1.3.3 公园绿地土壤单因子肥力分析 |
1.3.4 公园绿地土壤综合肥力评价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实验研究法 |
1.4.3 修正的内梅罗指数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香山公园 |
2.1.2 玉渊潭公园 |
2.1.3 颐和园 |
2.1.4 陶然亭公园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品处理方法 |
2.2.2 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方法 |
2.3 土壤综合肥力评价方法 |
3 公园土壤的化学性质测定与分析 |
3.1 公园土壤碱解氮含量测定与分析 |
3.2 公园土壤有效磷含量测定与分析 |
3.3 公园土壤速效钾含测定与分析 |
3.4 公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与分析 |
3.5 公园土壤pH值测定与分析 |
3.6 公园土壤全盐量含量测定与分析 |
3.7 小结 |
4 土壤综合肥力评价与分析 |
4.1 4个公园不同采样点土壤综合肥力分布特征 |
4.1.1 香山公园 |
4.1.2 玉渊潭公园 |
4.1.3 颐和园 |
4.1.4 陶然亭公园 |
4.2 公园土壤综合肥力分布特征 |
4.3 小结 |
5 4个公园土壤施肥管护建议 |
5.1 香山公园黄栌生长区域土壤施肥管护措施 |
5.2 玉渊潭公园樱花生长区域土壤管护措施 |
5.3 颐和园土壤管护措施 |
5.4 陶然亭公园土壤管护措施 |
5.5 小结 |
6 结论 |
6.1 明确4个市属公园绿地土壤的化学性质 |
6.2 获得4个市属公园绿地土壤的肥力水平 |
6.3 有针对性的提出4个市属公园绿地土壤的施肥管护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9)北京市园林绿化种植土壤质量标准的编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国内外园林绿化土壤质量标准制定情况 |
1.1.1 我国园林绿化种植土壤质量标准制定情况 |
1.1.2 国外绿化种植土壤质量相关标准分析 |
1.1.3 分析与总结 |
1.2 我国城市绿地土壤研究进展 |
1.2.1 城市绿地土壤的定义 |
1.2.2 我国城市绿地土壤基本理化性质调查研究 |
1.2.3 城市绿地土壤生物学性质研究 |
1.2.4 城市绿地土壤环境安全 |
1.2.5 城市绿地土壤质量评价研究 |
1.2.6 城市绿地土壤其他方面研究 |
1.2.7 分析与总结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文献中北京城市绿地土壤已有相关数据分析 |
2.1 北京城市绿地土壤研究概况 |
2.2 北京城市绿地土壤理化性质研究结果 |
2.2.1 土壤物理性质 |
2.2.2 土壤化学性质 |
2.3 北京城市绿地土壤生物学性质研究结果 |
2.4 北京城市绿地土壤环境安全研究结果 |
2.5 小结 |
2.6 存在问题分析 |
3 土壤不同肥力及化学性质对草本花卉生长影响的研究 |
3.1 材料及方法 |
3.1.1 不同肥力及化学性质土壤草花种植试验 |
3.1.2 不同地块草花生长差异调查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肥力及化学性质土壤中草花生长情况分析 |
3.2.2 不同地块草花生长差异调查分析 |
3.3 小结 |
3.4 讨论 |
4 北京市两个公园土壤性质与植物生长案例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样点分布及情况介绍 |
4.1.3 试验方法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两个公园采样点植物长势评价 |
4.2.2 两个公园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
4.2.3 两个公园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安全性分析 |
4.2.4 两个公园不同采样点土壤综合肥力评价 |
4.2.5 植物长势与土壤肥力相关性分析 |
4.2.6 植物叶片元素含量与植物长势关系分析 |
4.3 小结 |
4.4 讨论 |
5 北京市园林绿化种植土壤质量标准编制建议 |
5.1 标准中种植土壤分类的建议 |
5.2 标准中理化指标选择及范围界定的建议 |
5.2.1 各类研究中所选用的土壤理化指标况概述 |
5.2.2 北京市标准中理化指标选择建议 |
5.2.3 北京市标准中指标范围界定的建议 |
5.3 关于标准中土壤环境安全的建议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苗圃地土壤肥力评定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省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D]. 袁继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5)
- [2]北京市基调、骨干树种评价选择及保护利用策略[D]. 吴佳臻.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3]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沈北新区红树莓种植园项目效益评价[D]. 温国威.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1)
- [5]广东省林地定级与估价研究[D]. 吴婉莹.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6]滇西北高黎贡山退化常绿阔叶林生态恢复研究[D]. 陆阳. 云南大学, 2017(12)
- [7]大西安城郊乡村发展模式与景观规划方法研究[D]. 吴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 [8]北京市4个市属公园绿地土壤肥力评价研究[D]. 田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15(04)
- [9]北京市园林绿化种植土壤质量标准的编制研究[D]. 邹明珠.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9)
- [10]速生杨引种苗期土壤有机质、全氮及全磷动态研究[A]. 张国彬,廉培勇,林雪冰. 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