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李群[1](2021)在《探索晚期胃癌和肠癌患者化疗与免疫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或5-氟尿嘧啶三药双周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目的化疗是目前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既往晚期胃癌一线三药联合化疗方案毒性反应重,有待探索更合理的剂量方案。含紫杉醇脂质体的三药方案在胃癌一线化疗的报道限于每三周重复方案,双周重复方案相比于三周方案具有降低毒副反应、提高化疗完成率的潜在优势,但其应用尚缺少研究证据支持。本研究旨在评价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或5-氟尿嘧啶(5-Fu)双周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接受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或5-Fu双周方案治疗的41例有可评估病灶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给药方案:紫杉醇脂质体135~150mg/m2,静脉滴注3h,第1天;奥沙利铂80~95mg/m2,静脉滴注2h,第2天;或口服替吉奥胶囊每次40~60mg(根据体表面积来确定初始剂量),早、晚餐后口服各1次,连续服用10天,停药4天;或静脉给予亚叶酸钙+5-Fu:亚叶酸钙2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5-Fu 2000mg/m2,持续静脉泵注44h,14天为1个周期。分析该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41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3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23例,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11 例,客观有效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为63.4%,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90.2%。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达到8.5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是18.8个月。常见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78.0%)、白细胞减少(75.6%)、恶心呕吐(56.1%)、贫血(48.8%)和肝功能不全(29.3%)。3~4级血液学毒性发生率由高到低分别为中性粒细胞减少(58.5%)、白细胞减少(24.4%)和血小板减少(4.9%)。3级非血液学毒性发生率由高到低分别为恶心呕吐(4.9%)、腹泻(2.4%)和肝功能不全(2.4%),未出现4级非血液学毒性。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病例。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或5-Fu三药双周方案在晚期胃癌的一线治疗中疗效肯定,且耐受性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第二部分:PD-1抗体HX008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胃或胃食管结合部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目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抗体免疫治疗与化疗的联合在晚期胃或胃食管结合部(gastric or gastroesophagealjunction,G/GEJ)癌的二线治疗领域尚无前瞻性研究结果。本研究旨在探索PD-1抗体HX008联合伊立替康用于晚期G/GEJ癌二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设计为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单臂的Ⅱ期临床试验。主要的入组标准为:经病理确诊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G/GEJ腺癌;既往以铂类或氟尿嘧啶类为基础的方案一线化疗失败或不能耐受。给药方案:HX008注射液200mg,静脉滴注,每3周给药一次;伊立替康160mg/m2,静脉滴注,每2周给药1次;治疗直到出现疾病进展或难以耐受的毒性。主要终点是根据RECIST 1.1版评估的ORR。结果从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本研究共入组了58例晚期G/GEJ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0.5个月(范围7.4~18.9)。16例患者达到了客观缓解,ORR为27.6%[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6.1%~39.1%];19例患者的最佳疗效为SD,疾病控制率为60.3%(95%CI 46.4%~73.0%)。肿瘤组织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阳性[阳性联合评分(combined positive score,CPS)≥1]和PD-L1阴性(CPS<1)患者的ORR分别为38.5%(5/13)和37.5%(3/8)。中位持续缓解时间(duration of response,DOR)为8.0个月(范围1.5~12.5),16例客观缓解的患者中有6例(37.5%)在数据截止时仍为持续缓解。中位PFS为4.2个月(95%CI 2.2~5.5)。中位OS未达到(95%CI 8.7~未达到)。最常见的3或4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treatment-related adverse events,TRAEs)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32.8%)、白细胞减少(31.0%)、贫血(17.2%)、食欲下降(8.6%)、呕吐(6.9%)、恶心(6.9%)和疲乏(5.2%)。没有发生与治疗有关的死亡。结论PD-1抗体HX008联合伊立替康用于晚期G/GEJ癌患者的二线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可控,值得Ⅲ期随机对照研究的进一步探索。第三部分:结直肠癌卵巢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目的卵巢转移是结直肠癌转移的少见形式,预后差。针对结直肠癌卵巢转移的最佳治疗模式尚未确定,且相关文献报道有限。本研究旨在探索结直肠癌卵巢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式、预后以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10~2015年收治的122例结直肠癌卵巢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式、预后以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22例结直肠癌卵巢转移患者的中位OS为19.7个月,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1%、24.7%和9.9%。122例患者中,行卵巢切除99例(81.1%)。行卵巢切除患者的中位OS(21.9个月)高于未行卵巢切除的患者(10.3个月,p<0.001)。肿瘤完全性切除患者的中位OS(38.2个月)较姑息性减瘤手术患者(18.7个月)显着延长(p<0.001)。在初始接受全身化疗且可评估疗效的36例患者中,ORR为22.2%;其中26例患者同时存在可测量的卵巢转移灶和卵巢外转移灶,卵巢转移灶和卵巢外转移灶的ORR分别为11.5%和34.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生存延长相关的因素有单纯卵巢转移(p=0.005)、原发肿瘤切除(p<0.001)和卵巢转移灶切除(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有原发肿瘤切除(HR=0.348,p<0.001)和卵巢转移灶切除(HR=0.483,p=0.005)。结论卵巢转移灶对化疗相对不敏感,结直肠癌卵巢转移患者接受积极的手术治疗,包括原发肿瘤切除术和卵巢转移灶切除术,可能获得生存改善。
杜张敏,高燕,刘盼[2](2021)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分析比较奥沙利铂+卡培他滨作为二线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59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29例,对照组治疗方案:200 mg/d亚叶酸钙静滴2 h,d1~5;750mg/d 5-Fu,缓缓静滴8 h,d1~5;130 mg/m3奥沙利铂,静滴2 h,d1;研究组治疗方案:130 mg/m3奥沙利铂静滴2 h,d1;1 000 mg/m2卡培他滨,每天2次,口服,d1~14。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不良反应等。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30.0%略低于研究组37.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研究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P <0.05)。结论奥沙利铂+卡培他滨二线治晚期胃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许焱,张秀宝,刘小金[3](2020)在《贝伐单抗、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贝伐单抗、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德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80例,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贝伐单抗、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常规组给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5-氟尿嘧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95.00%,38/40)高于常规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治疗后,观察组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242、癌胚抗原水平低于常规组(t=10.073、17.186、10.886,P=0.002、0.001、0.001)。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4/40)低于常规组(27.50%,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1,P=0.045)。结论贝伐单抗、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能有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症状改善明显,且用药后不良反应较少。
江海军[4](2020)在《杨宇飞教授健脾补肾解毒法在晚期结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结直肠癌是全球发病率第三死亡率第二、我国发病率第三死亡率第五的恶性肿瘤,晚期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目前尚不能治愈,西医治疗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已有研究显示RAS野生型的mCRC患者中位生存期可达33个月,一项真实世界注册研究表明mCRC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14个月。真实世界中具备高龄、机体状况差、经济状况差和治疗意愿不强等特征的患者是西医标准治疗无法覆盖的人群。就诊于中医医院的患者大多是西医标准治疗无法覆盖的人群。中医药在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杨宇飞教授结合30余年临床经验提出健脾补肾解毒法治疗mCRC的理念,将健脾补肾解毒法灵活应用于结直肠癌的全程治疗中。在不同治疗方案中,此法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但谨守病机的原则不变。在不同患者群体中,能起到不同的作用,在西医治疗的有效人群中,能发挥协同作用;在西医标准治疗无法覆盖的人群,能发挥主导作用。为了观察健脾补肾解毒法联合小剂量阿帕替尼和替吉奥胶囊治疗、健脾补肾解毒法联合呋喹替尼治疗、健脾补肾解毒法纯中医治疗mCRC的疗效及安全性,开展以下3个临床研究。研究一:健脾补肾解毒法联合小剂量阿帕替尼和替吉奥胶囊治疗方案临床观察研究目的:观察健脾补肾解毒法联合小剂量阿帕替尼和替吉奥胶囊治疗mCRC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性、单臂临床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杨宇飞主任门诊的Ⅳ期结直肠癌患者,这些患者经济条件较差、KPS评分较高。接受健脾补肾解毒方、阿帕替尼和替吉奥胶囊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死亡或不可耐受的毒性,末次随访时间为2020年4月22日。主要观察指标为无进展生存期(PFS);采用CTCAE 5.0版对不良事件进行评价,观察该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研究结果:(1)一般特征:共入组3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位年龄59.5岁。(2)疗效结果:一线用药患者PFS未出现,二线用药患者PFS为8.25月,三线用药患者PFS为5.42月。二线用药患者和三线用药患者PFS较现有报道所有延长。既往接受卡培他滨或替吉奥胶囊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失败患者疗效并不理想。(3)安全性结果:本研究不良事件发生率与现有的类似临床研究相比更低,未出现用药相关的死亡。研究结论:(1)健脾补肾解毒法联合小剂量阿帕替尼和替吉奥胶囊用于晚期结直肠癌的二线及以后治疗,与现有研究相比,具有出更长的PFS和更好的安全性。(2)对于经济条件较差、KPS评分较高的mCRC患者,该治疗方案或许为理想选择。(3)但对既往接受卡培他滨或替吉奥胶囊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失败患者可能不能从该方案中获益。研究二:健脾补肾解毒法联合呋喹替尼治疗方案临床观察研究目的:观察健脾补肾解毒法联合呋喹替尼治疗mCRC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性、单臂临床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杨宇飞教授门诊的接受健脾补肾解毒法联合呋喹替尼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这些患者经济条件较好、KPS评分较低。收集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诊断为Ⅳ期时间、进展时间或死亡时间等信息,末次随访时间为2020年3月1日,主要观察指标无进展生存期(PFS)。研究结果:(1)一般情况: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共10例,年龄中位数为64.5岁。(2)疗效结果:入组时处于一线治疗患者PFS为4.70月,处于三线及以上患者PFS为5.61月。该方案的PFS较FRESCO研究中3.71个月的PFS更长。肿瘤快速进展的患者疗效并不理想。(3)安全性结果:本研究中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与FRESCO研究相比更低,未出现用药相关死亡。研究结论:(1)健脾补肾解毒法联合呋喹替尼用于mCRC的三线及以后治疗,与FRESCO研究相比,具有出更长的PFS和更好的安全性。(2)对于经济条件较好、KPS评分较低的mCRC患者,该治疗方案或许为理想选择。(3)但肿瘤快速进展的患者可能无法从健脾补肾解毒法联合呋喹替尼治疗方案中获益。研究三:健脾补肾解毒法纯中医治疗方案临床观察研究目的:观察健脾补肾解毒法纯中医治疗mCRC的疗效。研究方法:采用前瞻与回顾相结合的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杨宇飞教授门诊的接受健脾补肾解毒法纯中医治疗的mCRC患者,这些患者高龄、或只愿接受中医治疗。末次随访时间为2020年3月1日,收集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诊断为Ⅳ期时间、死亡时间等信息,主要观察指标为Ⅳ期生存期。研究结果:(1)一般特征:共纳入符合纳排标准的15例患者,中位年龄为81岁;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7例。(2)生存期结果:截止到末次随访,该群患者中位Ⅳ期生存期15月,有8例患者(53.3%)存活。肿瘤快速进展的患者疗效并不理想。研究结论:(1)健脾补肾解毒法纯中医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具有一定疗效。(2)对于高龄、或只愿接受中医治疗mCRC患者,该治疗方案或许为理想选择。(3)但对于肿瘤快速进展的患者可能无法从健脾补肾解毒纯中医治疗中获益。对于KPS评分较高、经济条件较差的mCRC患者,健脾补肾解毒法联合小剂量阿帕替尼和替吉奥胶囊治疗方案或许为理想选择,此时健脾补肾以四君子汤加生黄芪合二至丸,加天麻、钩藤、补骨脂、菟丝子;必要时加蛇六谷、蛇莓、白花蛇舌草等。既往接受卡培他滨或替吉奥胶囊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失败患者可能不能从该方案中获益。对于KPS评分较低、经济条件较好的mCRC患者,健脾补肾解毒法联合呋喹替尼治疗方案或许为理想选择,此时健脾补肾以四君子汤加生黄芪合二至丸,加天麻、钩藤、鸡内金、炒谷芽、炒三仙等,必要时加石见穿、鬼箭羽等。肿瘤快速进展的患者可能无法从该方案中获益。对于高龄、只愿接受中医治疗的mCRC患者,健脾补肾解毒法纯中医治疗临床方案或许为理想选择,此时健脾补肾以四君子汤加生黄芪合二至丸,加石见穿、半枝莲、鬼箭羽等,必要时加安替可胶囊、复方斑蝥胶囊、平消胶囊等。肿瘤快速进展的患者或许无法从该方案中获益。
Gastric Cancer Association, China Anti-Cancer Association;[5](2020)在《胃癌诊治难点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文中指出我国是全球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其年龄标准化的5年存活率为27.4%。过去十年间,由于诊疗技术的进步,我国胃癌年死亡率由3.8%降为2.3%[1]。我国胃癌病人在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病理学特征、肿瘤生物学特征、治疗方式以及药物选择等方面与全球其他区域存在差异。目前,
吕东方[6](2020)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及卡培他滨对比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在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化疗安全性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目前,围手术期化疗被广泛认可用于治疗进展期胃癌,以氟尿嘧啶联合铂类的两药方案也早已占有一席之地。大量研究报导,三药联合的疗效更佳,但安全性有待考究。本研究旨在评估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及卡培他滨的三药方案(DOX方案)与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的两药方案(XELOX方案)在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化疗的安全性优劣,从而在安全性方面为进展期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化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的一项前瞻性、开放、随机对照Ⅲ期临床试验,将入组的19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68例)接受术前DOX方案+手术+术后XELOX方案,B组(64例)接受术前XELOX方案+手术+术后XELOX方案,C组(64例)接受手术+术后XELOX方案,收集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比较A与B、B与C组间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A组组内、B组组内术前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三组化疗完成情况和评估3度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1 A、B两组比较:1)1~2度白细胞减少、口腔黏膜炎、脱发、周围神经炎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化疗完成率(48/68,70.59%)与B组化疗完成率(45/64,70.31%)相近;A组化疗完成周期数与B组化疗完成周期数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B、C两组比较:1)3~4度恶心、呕吐C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度便秘的发生B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B组化疗完成率(45/64,70.31%)比C组化疗完成率(29/56,51.78%)高;B组化疗完成周期数比C组化疗完成周期数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A组组内术前术后比较:1)1~2度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总胆红素升高、恶心,3~4度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谷丙、谷草转氨酶升高、恶心、呕吐、手足综合征,术后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2度口腔黏膜炎、脱发、周围神经炎术前高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B组组内术前术后比较:1)1~2度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总胆红素升高、谷丙、谷草转氨酶升高、呕吐、手足综合征,3~4度谷丙转氨酶升高、恶心术后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2度便秘术前高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分析影响3度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1)高龄、女性、肥胖患者相比年轻、男性、体重正常或较轻患者更容易发生3度以上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性别是影响3度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1.进展期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DOX与XELOX方案化疗的安全性、耐受性均较好。2.DOX与XELOX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相比术后辅助化疗可提高化疗完成率,且安全性更高。3.三药联合方案相比于两药联合方案,1~2度白细胞减少、脱发、口腔粘膜炎、周围神经炎的发生率较高,但不良反应可耐受。4.高龄、女性和肥胖患者更易发生3度以上不良反应,且年龄和性别是影响3度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此类患者的化疗要更加重视。
孟雷[7](2019)在《SOX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局部晚期胃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胃癌是一种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多由饮食结构改变、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工作压力增大等因素引起,我国恶性肿瘤中胃癌发病率居第二位,死亡率居第三位,早期进行手术治疗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90%。但由于早期胃癌具有较强的隐匿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阶段,单纯进行手术治疗已无法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而有关研究指出,新辅助化疗可降低胃癌的病理分期,在提高肿瘤切除率及改善患者预后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SOX联合阿帕替尼新辅助治疗方案对局部晚期胃癌患者的影响,分析联合治疗方案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今后局部晚期胃癌患者提供治疗方向。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局部晚期胃癌患者94例,其中使用SOX方案联合阿帕替尼方案治疗50例作为联合组,单纯SOX方案(替吉奥+奥沙利铂)治疗44例作为SOX组。治疗结束后3周对两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首选D2根治性切除,若局部癌灶无法根治性切除则选择姑息性切除或消化道短路手术,达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目的。比较两组患者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手术清除率,观察两组患者KPS评分,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血清新生血管标志物水平进行比较,并对两组生存期生存质量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生存期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对患者进行两年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年、2年存活率、无疾病进展时间、中位总生存时间。结果联合组客观缓解率(72.00%)和疾病控制率(94.00)均明显高于SOX组(52.27%、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62、10.214,P<0.05)。联合组患者手术切除率(92.00%)高于SOX组(7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31,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1年、2年存活率分别为84.00%、70.00%,均高于SOX组(65.91%、47.73)(χ2=4.145、4.82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KPS评分无明显差异(t=1.062,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KPS评分高于SO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63,P<0.05)。联合组无疾病进展时间、中位总生存时间明显长于SO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6、4.019,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EA、CA125、CA199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EA、CA125、CA199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患者降低程度更加明显(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VEGF、Ang-2、ES、PEDF水平均低于SO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SOX组,疼痛指数、情绪指数低于SO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毒副反应发生率(22.00%)和SOX组(29.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93,P>0.05)。结论SOX联合阿帕替尼新辅助治疗方案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疗效显着,提高手术切除率,可延长晚期胃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改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血清新生血管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生存期生存质量,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临床加大样本量进行进一步研究。
叶斯斯[8](2019)在《结直肠癌和胃癌的真实世界研究 ——以医院为基础的注册登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依托专业数据库,开展以医院为基础的结直肠癌和胃癌的注册登记研究,全面收集患者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连续性资料,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挖掘分析获得结直肠癌和胃癌诊治与防控的循证医学证据,为建立符合我国临床实际的结直肠癌和胃癌规范化诊疗方案提供科学支撑。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的文献数据库、指南数据库及权威学术组织的网站,了解目前国内外结直肠癌和胃癌的治疗争议及各指南之间的差异,结合肿瘤内科学科特色及专家意见,确定注册登记研究目的。基于研究目的,建成一套用于存储和分析结直肠癌和胃癌患者数据的信息管理系统。在全部数据录入完成后,根据各研究目的不同,在数据库内进行筛选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每个研究目的形成一个独立的统计模块。数据整理完成后应用SPSS 23.0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分别建立了结直肠癌和胃癌的专业数据库,每个数据库包含一般资料、发病与确诊、手术资料、术后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姑息治疗、随访记录7个表单。截止至2018年7月,结直肠癌和胃癌数据库分别登记了 1341例和967例患者的连续性资料;②结直肠癌家族史与<50岁的结直肠癌患者的发病密切相关;③在无高危因素的Ⅱ期结直肠癌患者中,接受了术后辅助治疗的患者与单纯手术的患者的中位无疾病生存时间(Disease-free survival,DFS)分别为29.8个月和27.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④在有高危因素的Ⅱ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未见在辅助治疗中应用联合方案或单药方案的预后差异(P>0.05);⑤Ⅲ期结直肠癌术后应用XELOX或FOLFOX足量化疗至少4个月后序贯卡培他滨单药治疗,对DFS无影响(P=0.65);⑥在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患者中,先手术或先化疗对无疾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无影响(P>0.05);⑦接受了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结束后,行维持治疗组患者的中位PFS为16.8个月,较无维持治疗组的11个月明显延长(HR(95%Cl):0.5(0.3-0.9),P=0.04);⑧在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中,联合局部治疗的患者的中位PFS为9.5个月,远长于无局部治疗组的5.9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R(95%Cl):0.4(0.3-0.7),P<0.001);⑨在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中,于一线治疗前或在一线化疗2个月后、4个月后及6个月后行局部治疗,一线PFS无差异(P=0.29);⑩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在一线治疗稳定后,行局部治疗后未继续治疗组的中位PFS为7.9个月,继续治疗组的中位PFS为11.7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R(95%Cl):3.5(2.1-5.9),P<0.001);11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一线治疗稳定时行局部治疗后未继续全身治疗,PFS为1.9个月,而一线治疗进展时行局部治疗后未行全身治疗,PFS为1.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12在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中,氟尿嘧啶类单药、贝伐珠单抗单药、西妥昔单抗单药、贝伐珠单抗+氟尿嘧啶类及西妥昔单抗+氟尿嘧啶类单药5种一线维持治疗方案对一线PFS的影响无差异(P=0.86);13页线治疗最佳疗效(P=0.035)及是否联合局部治疗(P=0.046)是影响晚期结直肠癌一线维持治疗疗效的因素;14与一线化疗开始距维持治疗时间<4个月及在4-6个月之间的两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相比,一线化疗开始距维持治疗的时间≥6个月的患者一线PFS显着延长(P<0.001);15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一线维持治疗进展后,继续沿用一线方案或更换为二线方案,再次进展时间未见差异(P>0.05);16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既往含奥沙利铂方案及含伊立替康方案治疗失败后在三线化疗中再引入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中位PFS分别为3.5个月和3.1个月,缓解率和控制率均不理想。17在晚期结直肠癌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中,以雷替曲塞为基础的方案中位PFS为3.1个月,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4%为51.3%,联合不同的化疗或靶向药物对中位PFS无改善,且联合化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升高。18在晚期结直肠癌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中,以阿帕替尼为基础的方案中位PFS为3.5个月,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3%为69.4%。阿帕替尼与氟尿嘧啶类单药的联合方案的中位PFS较阿帕替尼单药延长2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3个月vs.2.3个月,P=0.012);19与第7版相比,第8版AJCC/UICC胃癌TNM分期系统明显拉大了ⅢA期、ⅢB期及ⅢC期之间的生存差距(P<0.001)。以第8版分期为基础的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和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706和0.646,优于以第7版分期为基础的预测模型;20在Ⅱ期及Ⅲ期胃癌中,淋巴结清扫数目≥16个的患者与淋巴结清扫数目<16个的患者相比,生存无明显差异(P>0.05)。当淋巴结清扫数目≥25个,Ⅱ期及Ⅲ期胃癌患者的DFS均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可淋巴结切除数目扩大到至少30个以上时,未能增加Ⅱ期胃癌患者DFS的获益(P=0.414),但可进一步改善Ⅲ期胃癌患者的DFS(P=0.003);21在淋巴结清扫数目<16个的胃癌患者中,不同的淋巴结转移率与DFS无明显相关性(P=0.13)。但在淋巴结清扫数目≥16个的患者中,随着淋巴结转移率的升高,中位DFS显着缩短(P<0.001),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率是淋巴结清扫数目≥16个的胃癌患者根治术的独立预后因素;22在胃癌的辅助治疗中,XELOX方案组的中位DFS为15.8个月,较SOX方案组的8.7个月明显延长(P=0.002),在多因素分析中,XELOX方案组仍显示出明显的生存优势;23一线应用阿帕替尼为基础的治疗晚期胃癌,中位PFS为4.5个月。在联合治疗方面,阿帕替尼联合紫杉类可获得较高的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方案耐受性稍差,但仍可控。结论:①对于有肿瘤家族史,尤其是结直肠癌家族史的青中年人,应提高警惕,更早地定期进行结直肠癌的筛查;②无高危因素的Ⅱ期结直肠癌患者不能从术后辅助治疗中获益;③对于有高危因素的Ⅱ期结直肠癌患者,推荐行辅助化疗,但加用奥沙利铂可能并不能增加生存获益;④Ⅲ期结直肠癌行至少4个月XELOX或FOLFOX辅助化疗后,可序贯卡培他滨单药治疗,在无生存损失的同时可减少毒副作用的累积;⑤先手术或先化疗对于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患者都是可选择的治疗策略;⑥对于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结束后,行维持治疗可延长PFS;⑦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来说,单纯局部治疗的疗效有限,治疗应以全身治疗为主,局部治疗后应继续全身治疗或进行维持治疗,尽可能最大化患者的生存;⑧一线治疗获得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并在肿瘤稳定后行局部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更适合进行维持治疗;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一线维持治疗不宜过早进行,至少应在标准治疗6个月后再开始;⑩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一线维持治疗进展后,没有必要立刻应用二线治疗药物,沿用一线联合方案和靶向药物也是可取的治疗策略;11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含奥沙利铂方案及含伊立替康方案治疗失败后在三线化疗中再引入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的疗效不佳;12在三线或三线以上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中,以雷替曲塞为基础的方案可使超过50%的患者获益,但雷替曲塞联合化疗不能增加患者的生存获益,反而会带来额外的副作用;13阿帕替尼联合低毒的化疗药物治疗三线或三线以上晚期结直肠癌疗效及安全性理想,可在进一步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进行验证;14第8版分期系统在评估我国胃癌患者的预后能力上明显优于第7版分期系统,具有较高的临床适用性;15对于Ⅱ期胃癌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在25个左右较为合适,不强求过度清扫,而对于Ⅲ期胃癌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应在30个以上;16淋巴结转移率可有助于更好地指导胃癌的治疗和判断预后;17胃癌术后辅助治疗中应用XELOX方案可明显延长患者的DFS,应作首选推荐;18一线应用阿帕替尼为基础的治疗展示了一定的疗效,对于无法耐受双药或三药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一线可考虑阿帕替尼+紫杉类的方案。
李伍祥[9](2019)在《艾迪注射液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化疗成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能延缓肿瘤的进展,使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FOLFIRI方案是晚期结直肠癌主要的化疗方案之一。艾迪注射液清热解毒,消瘀散结,常用于直肠癌。随着随机对照试验的不断发展,艾迪注射液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研究文献有不少发表,通过Meta分析来评价艾迪注射液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得出的相关数据可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确定中英文检索词,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检索的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02月01日。制定严格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艾迪注射液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让2名研究者共同进行该课题的资料信息的整体汇总,在收集整合期间2名研究员只需各自整理筛选,最终再将2名人员的资源全部汇总整合,在此过程中如果2者所整合的信息存在一定的冲突或矛盾之处,让第三方来评估。借助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2]。将相关数据带入其中,二分类变量指标选用相对危险度(RR),连续性变量计量采用均数差(MD),均计算95%可信区间(95%CI)。用I2来判断异质性。当P<0.1,I2>50%,尽可能找出异质性来源,用随机效应模型来检验。P>0.1,I2<50%[3]的情况下,Meta分析借助固定效应模型。结果:初检出文献230篇,筛重后获得有效资料192篇,通过阅读文献题目和摘要筛除明显不相关文献174篇,共收集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文献18篇,进一步阅读全文,排除非FOLFIRI化疗方案9篇,1篇没有相关结局指标。最后纳入文献8篇共计65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艾迪注射液联合FOLFIRI方案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6,95%CI:0.961.41,P=0.12),疾病控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4,95%CI:1.021.28,P=0.02),生存质量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05,95%CI:6.9511.22,P<0.00001),胃肠道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65,95%CI:0.520.83,P=0.0004),迟发性腹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42,95%CI:0.240.75,P=0.003),白细胞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62,95%CI:0.500.77,P<0.0001)。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FOLFIRI方案能够提高晚期结直肠癌疾病控制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化疗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迟发性腹泻、白细胞减少)。
张伟[10](2018)在《替吉奥或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中晚期胃癌的治疗除手术外,术后辅助治疗非常重要。胃癌化疗中氟尿嘧啶类药物是常用的药物。因口服给药简单、毒副作用轻且抗肿瘤效价较强等特点,替吉奥和卡培他滨常常成为中晚期胃癌的辅助化疗的首选药品,尤其是胃癌中晚期的体弱及老年病人单一用药。虽然奥沙利铂常用于多个联合化疗方案中。但奥沙利铂联合口服替吉奥或卡培他滨等氟尿嘧啶类药物在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等当前仍没有明确定论。目的:回顾性的比较替吉奥或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在中晚期胃癌患者的PFS、OS、毒副作用发生情况,客观有效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等,运用统计学处理,已期提供安全有效的中晚期胃癌辅助治疗方案,为胃癌患者尤其老年体弱的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进一步的证据支持和治疗思路。方法:全部入组病人均来自于2014年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在四川省人民的医院胃肠外科或肿瘤科并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为Ⅱ-Ⅳ期胃癌的病人,因口服氟尿嘧啶类药物不同分成两组:A组替吉奥+奥沙利铂,替吉奥胶囊60mg,bid,dl-14;奥沙利铂130mg/m2,dl,3周为一个周期;B组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片1500mg,bid,dl-14;奥沙利铂130mg/m2,dl,3周为一个周期。完成2个周期化疗后对患者的PFS、OS,毒副作用发生情况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评估,比较客观有效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使用软件完成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替吉奥+奥沙利铂)和B组(卡培他滨+奥沙利铂组)的中位PFS分别为9.4个月和10.1个月,中位OS分别为24.8个月、22.6个月,P值分别为0.634和0.723,均无统计学差异。A组和B组客观有效率(ORR)分别为36.5%、33.6%,P值0.887;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61.0%、60.0%,P值0.898;均无统计学差异。A组和B组腹泻为22.0%(35例)、32.8%(41例),P值为0.041;手足综合征为20.7%(33例)、29.6%(37例),P值为0.052,B组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组手足综合征、腹泻较A组发生率高,但两组均无严重毒副反应发生。结论:胃癌中晚期病人尤其老年体弱者采用两种方案均无严重毒副作用,安全耐受性好,且近期疗效相当,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性和价值。腹泻和手足综合征发病率在卡培他滨+奥沙利铂组较高,但治疗疗效有略佳趋势,应个体化选择。
二、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探索晚期胃癌和肠癌患者化疗与免疫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或5-氟尿嘧啶三药双周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PD-1抗体HX008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胃或胃食管结合部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结直肠癌卵巢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文献综述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胃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第一作者文章 |
个人简历 |
(2)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3.1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5] |
1.3.2 生存质量 |
1.3.3 毒性反应发生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疗效 |
2.2 生存质量 |
2.3 毒性反应 |
3 讨论 |
(4)杨宇飞教授健脾补肾解毒法在晚期结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综述一: 晚期结直肠癌内科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对结直肠癌的认识及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研究背景 |
参考文献 |
研究一: 健脾补肾解毒法联合小剂量阿帕替尼和替吉奥胶囊治疗方案临床观察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健脾补肾解毒法联合呋喹替尼治疗方案临床观察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三: 健脾补肾解毒法纯中医治疗方案临床观察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总结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胃癌诊治难点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论文提纲范文)
难点1:胃癌的高风险人群筛查及其健康管理 |
难点2:遗传性胃癌诊断、预防和管理 |
难点3:胃癌病人是否需要常规检测并根除HP |
难点4:EUS和18F标记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是否应该常规用于胃癌分期检查 |
难点5:胃腺癌或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s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病人常规检测的分子标记物及其价值 |
难点6:晚期胃癌二线或三线化疗的考量因素及其合理使用,以及临床实践与临床研究的差异 |
难点7:LAGC病人腹腔镜探查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
难点8:ESD术后切缘阳性的后续治疗原则 |
难点9: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含内镜切除)后随访及其时限 |
难点10:腹腔镜胃癌手术的适应证,以及除临床分期以外的其他考量因素 |
难点11:直接接受胃癌根治术后病人如何选择辅助化疗方案,Ⅰ期胃癌术后是否需要行辅助化疗 |
难点12:胃癌新辅助治疗的适应人群、治疗模式及临床疗效评价 |
难点13:对于新辅助治疗后肿瘤退缩或降期者,如何决定根治手术的切除范围及淋巴结清扫范围 |
难点14:胃癌新辅助治疗疗效欠佳但仍未见远处转移且可切除病人可否考虑手术,如何选择后续治疗 |
难点15:胃癌新辅助治疗获得临床完全缓解(cCR)/病理完全缓解(pCR)病人,如何选择后续治疗 |
难点16:进展期胃癌淋巴结清扫方式选择(平面清扫或立体清扫) |
难点17:脾门淋巴结清扫手术指征和清扫策略 |
难点18:胃癌手术行D2/D2+淋巴结清扫中如何处理No.11p、No.12a、No.13、No.14v和No.16a2/b1淋巴结,No.14v淋巴结清扫的适应证,以及No.6a、No.6i、No.6v淋巴结细化的实际意义 |
难点19:符合PPG指征的胃癌,是否需要常规清扫No.6淋巴结,如远端切缘无法满足要求,应采用术中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还是改为远端胃大部切除术 |
难点20:胃癌根治术后淋巴结送检推荐数目及新辅助治疗对其影响 |
难点21:食管胃结合部癌不同分型或分期方式的可操作性 |
难点22:不同类型食管胃结合部癌的手术入路、淋巴结清扫范围及消化道重建方式选择 |
难点23:完全腹腔镜消化道重建方式选择 |
难点24:胃癌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定义及分级 |
难点25:胃癌伴有远处转移发生出血急症时的手术时机和方式 |
难点26:胃癌病人营养筛查、评估及干预原则 |
难点27:Ⅳ期胃癌进行转化治疗的人群选择,手术指征、切除范围及术后治疗 |
难点28:单纯腹腔灌洗液细胞学阳性(CY1)胃癌的治疗原则 |
难点29:胃癌伴腹膜转移者,行腹腔治疗还是全身化疗 |
难点30:胃癌术中和术后是否需要放疗,术前放化疗与术后放化疗的区别 |
难点31:残胃癌或胃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肿瘤床、吻合口、局部区域淋巴引流区)病人,是否推荐手术或局部放化疗 |
难点32:残胃癌与残胃再发癌生物学行为及淋巴结转移差异,临床T分期为cT2时如何进行淋巴结清扫 |
难点33:胃癌放疗技术选择及照射剂量、照射体积的界定,如何进行正常器官保护及呼吸运动管理,以及放疗对胃充盈状态的要求 |
难点34:存在化疗相对禁忌证的晚期胃癌病人,如何选择个体化药物及方案 |
难点35:晚期胃癌病人疾病控制后的维持治疗 |
难点36:对于HER2阳性不能切除的进展期或复发胃癌,一线应用曲妥珠单抗治疗进展后,二线治疗是否推荐继续给予曲妥珠单抗跨线治疗 |
难点37:胃癌免疫治疗优势人群特点和免疫治疗适应证 |
难点38:免疫治疗是否可提前至晚期胃癌的一线治疗,是否推荐免疫治疗联合化疗 |
编审人员名单: |
(6)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及卡培他滨对比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在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化疗安全性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进展期胃癌综合治疗安全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SOX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局部晚期胃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晚期胃癌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结直肠癌和胃癌的真实世界研究 ——以医院为基础的注册登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真实世界研究概况 |
2 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治现状 |
第一部分 胃癌和结直肠癌专业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 |
1 确定注册研究目的及制定研究入组标准 |
2 患者信息采集模块 |
2.1 建立表单及表单内字段 |
2.2 各表单间的关联 |
2.3 各表单的结构与组成 |
2.3.1 一般资料表单内容 |
2.3.2 发病与确诊表单内容 |
2.3.3 手术资料表单内容 |
2.3.4 新辅助治疗表单内容 |
2.3.5 术后辅助治疗表单内容 |
2.3.6 姑息化疗表单内容 |
2.3.7 随访记录表单内容 |
3 数据库的功能介绍 |
3.1 创建、修改和删除字段及表单功能 |
3.2 数据录入、删除及修改功能 |
3.3 数据查询功能 |
3.4 数据提取及导出功能 |
3.5 变量编码功能 |
3.6 数据备份功能 |
4 数据质量控制 |
4.1 录入数据前准备 |
4.2 数据收集 |
4.3 数据清理和整合 |
5 数据库操作展示 |
6 讨论 |
第二部分 结直肠癌的注册登记研究 |
资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50岁以下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筛选标准 |
1.1.2 结直肠术后辅助治疗规范化研究筛选标准 |
1.1.2.1 “无高危因素的Ⅱ期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与预后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筛选标准 |
1.1.2.2 “有高危因素的Ⅱ期结直肠癌术后联合或单药辅助化疗与预后的关系”筛选标准 |
1.1.2.3 “Ⅲ期结直肠癌术后应用XELOX或FOLFOX序贯卡培他滨辅助治疗的疗效观察”筛选标准 |
1.1.3 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治疗规范化研究筛选标准 |
1.1.3.1 “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不同治疗模式疗效的探讨”筛选标准 |
1.1.3.2 “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围手术期结束后的维持治疗探索”筛选标准 |
1.1.4 结直肠癌一线及二线治疗规范 |
1.1.4.1 “探讨化疗与局部治疗的联合最佳模式”筛选标准 |
1.1.4.2 “维持治疗适合人群及最佳时机的探讨”筛选标准 |
1.1.5 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的探索性研究 |
1.1.5.1 “既往含奥沙利铂方案及含伊立替康方案治疗失败后在三线化疗中再引入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的疗效观察”筛选标准 |
1.1.5.2 “雷替曲塞应用于晚期结直肠癌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的疗效评价”筛选标准 |
1.1.5.3 “阿帕替尼应用于晚期结直肠癌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的疗效评价”筛选标准 |
1.2 研究方法 |
1.3 结果判定标准 |
1.4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2.1 全部患者临床资料概况 |
2.1.1 患者表单完成概况 |
2.1.2 基线资料描述 |
2.1.3 治疗信息概况 |
2.2 50岁以下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 |
2.2.2 50岁以下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
2.3 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规范 |
2.3.1 无高危因素的Ⅱ期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与预后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
2.3.2 有高危因素的Ⅱ期结直肠癌术后联合或单药化疗与预后的关系 |
2.3.3 Ⅲ期结直肠癌术后应用XELOX或FOLFOX序贯卡培他滨辅助治疗的疗效观察 |
2.4 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治疗规范 |
2.4.1 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不同治疗模式疗效的探讨 |
2.4.2 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围手术期结束后的维持治疗探索 |
2.5 结直肠癌一线及二线治疗规范 |
2.5.1 一线及二线治疗概况 |
2.5.2 探讨化疗与局部治疗联合的最佳模式 |
2.5.2.1 一线治疗中局部治疗的最佳时机 |
2.5.2.2 结直肠癌病情稳定时,行局部治疗后是否需要继续全身治疗的探讨 |
2.5.2.3 探讨局部治疗的疗效的病例对照研究 |
2.5.3 维持治疗适合人群的筛选及最佳时机的探讨 |
2.5.3.1 影响一线维持治疗疗效因素的探讨 |
2.5.3.2 一线维持治疗最佳时机的探讨 |
2.5.3.3 维持治疗进展后治疗策略的探讨 |
2.6 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的探索性研究 |
2.6.1 三线及四线治疗概况 |
2.6.2 既往含奥沙利铂方案及含伊立替康方案治疗失败后在三线化疗中再引入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的疗效观察 |
2.6.3 雷替曲塞应用于晚期结直肠癌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的疗效评价 |
2.6.4 阿帕替尼应用于晚期结直肠癌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的疗效评价 |
讨论 |
第三部分 胃癌的注册登记研究 |
资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青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点分析”筛选标准 |
1.1.2 “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的关系”筛选标准 |
1.1.3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方案和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SOX)应用于胃癌辅助化疗的病例对照研究”筛选标准 |
1.1.4 “阿帕替尼联合或不联合化疗治疗一线及一线以上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观察”筛选标准 |
1.2 研究方法 |
1.3 结果判定标准 |
1.4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2.1 全部患者临床资料概况 |
2.1.1 患者表单完成概况 |
2.1.2 基线资料描述 |
2.1.3 治疗信息概况 |
2.2 青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点分析 |
2.3 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评估的规范化 |
2.3.1 比较第7版与第8版AJCC/UICC胃癌TNM分期系统对Ⅲ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
2.3.2 淋巴结清扫数目与胃癌DFS的关系 |
2.3.3 淋巴结转移率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
2.4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方案和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SOX)应用于胃癌辅助化疗的病例对照研究 |
2.5 阿帕替尼联合或不联合化疗治疗一线及一线以上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观察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9)艾迪注射液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1 结直肠癌 |
1.1 概述 |
1.2 诊断 |
1.3 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 |
1.3.1 手术治疗 |
1.3.2 内科治疗 |
1.3.3 放射治疗 |
1.4 预后 |
1.5 复查和随访 |
1.6 中医对结直肠癌病名的认识 |
1.7 结直肠癌的病因病机 |
1.7.1 正虚致癌 |
1.7.2 气滞血瘀 |
1.7.3 痰湿凝结 |
1.7.4 癌毒蕴结 |
2 艾迪注射液 |
3 FOLFIRI方案 |
3.1 概述 |
3.2 FOLFIRI方案应用现况 |
4 晚期结直肠癌常用的化疗方案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1 资料来源 |
1.1 纳入标准 |
1.1.1 研究类型 |
1.1.2 研究对象 |
1.1.3 干预措施 |
1.1.4 结局指标 |
1.2 排除标准 |
1.3 检索策略 |
1.4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
1.5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检索及筛选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3 纳入评价的研究偏倚风险 |
2.4 Meta分析结果 |
2.4.1 总有效率 |
2.4.2 疾病控制率 |
2.4.3 生存质量改善 |
2.4.4 不良反应 |
2.5 发表偏倚检测 |
第三章 艾迪注射液联合FOLFOX4 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对结直肠癌的认识 |
2 辩证原则 |
3 基本辨证分型与治疗 |
3.1 虚证 |
3.2 实证 |
4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现况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10)替吉奥或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胃癌的流行病学 |
1.2 胃癌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现状 |
1.3 胃癌常用药物 |
第2章 替吉奥或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研究 |
2.1 纳入及排除标准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 |
2.4 随访 |
2.5 统计学方法 |
2.6 结果 |
2.6.1 基本资料 |
2.6.2 疗效比较 |
2.6.3 化疗后毒副反应比较 |
2.6.4 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
2.6.5 化疗后肿瘤标志物变化比较 |
2.7 讨论 |
2.7.1 治疗方案分析 |
2.7.2 胃癌的其他治疗方案 |
2.7.3 研究中的缺陷和不足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1 门诊随访表 |
附录2 生活质量评分QOL |
四、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探索晚期胃癌和肠癌患者化疗与免疫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D]. 李群.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2]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杜张敏,高燕,刘盼. 中国处方药, 2021(04)
- [3]贝伐单抗、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及安全性[J]. 许焱,张秀宝,刘小金. 中国实用医刊, 2020(24)
- [4]杨宇飞教授健脾补肾解毒法在晚期结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 江海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胃癌诊治难点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J]. Gastric Cancer Association, China Anti-Cancer Association;.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0(08)
- [6]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及卡培他滨对比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在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化疗安全性的临床研究[D]. 吕东方.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7]SOX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局部晚期胃癌研究[D]. 孟雷. 新乡医学院, 2019(06)
- [8]结直肠癌和胃癌的真实世界研究 ——以医院为基础的注册登记研究[D]. 叶斯斯.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9(02)
- [9]艾迪注射液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D]. 李伍祥.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替吉奥或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研究[D]. 张伟.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