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硅橡胶辐射硫化工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董慧民,李跃腾,程丽君,王永梅,刘刚,钱黄海[1](2022)在《硅橡胶吸波复合材料的研发进展》文中认为介绍了硅橡胶吸波复合材料的基本性能要求,主要制备方法,分类及特点。探讨了吸波剂的结构、形状、尺寸、用量,吸波剂与基体的界面,吸波层的结构设计和厚度,测试温度,测试频率,入射角度等测试条件等因素对吸波性能的影响。综述了采用磁损耗型、电损耗型、复合型、生物型吸波剂的复合材料性能特点,并展望了硅橡胶吸波复合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刘鸣宇[2](2021)在《钢丝绳芯输送带接头硫化加热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炭作为我国能源结构中的主要能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带式输送机作为煤炭运输的的关键设备,其质量的优劣影响着煤矿安全和煤矿生产效率,输送带作为带式输送机承载物料的关键部件,因大块煤料冲击、矸石碰撞以及硫化接头质量问题而导致断带的事故时有发生,进而引发的更严重的次生事故。为了提高输送带接头处的硫化质量,本文采用硅橡胶加热片为输送带硫化提供热源,对输送带硫化传热过程以及硫化温度均匀性进行了分析,设计硅橡胶加热片的电阻丝为多通道回字型,并搭建了输送带接头硫化试验平台,通过数值分析和实验对硫化温度场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发热源到胶带的硫化热传导数学模型,该模型中包含了比热容、导热系数等参数变量,通过对这些参数进行试验研究,分别得到导热系数和比热容随硫化温度的变化曲线以及硫化反应热,可以对上述模型进行修正补充,同时通过对比热容、导热系数以及焓变三个参数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出,由于橡胶的导热系数远小于铝合金,为简化仿真模型,因此进行热力学仿真时,仅分析热源与加热板的传热,不添加胶带。其次,基于硫化热传导数学模型,探究了常规方案下硫化加热的温度场分布,运用了数值分析软件Comsol对其进行仿真模拟,根据温度场的分布,提出将硅橡胶加热片以三通道回字型布置方式代替单通道布置的方案。针对加热片的区域间距以及其通道的功率等参数设计了三水平五因素正交试验,基于固体传热仿真技术模拟了各方案加热板温度分布规律,并进行了极差分析,得出最佳设计方案和影响加热板温度均匀性的最大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对加热板表面均匀性影响最为显着的因素为边缘热流密度,之后运用方差分析进行分析和验证,推导出了加热板温度均匀性指标值和各因素值之间的回归方程。最后,搭建了硅橡胶加热方式硫化接头试验平台,该平台分为硫化温度监测平台和硫化加热试验平台。监测平台从水平方向上进行研究,在加热板均匀布置温度传感器,从而掌握加热板表面温度场的分布。分别对单通道方案和三通道方案进行硫化加热试验研究,当其中一个测温点温度达到设定的硫化最高温度时,硅橡胶加热片停止加热,得到其加热板各测温点的温度值,从而判断加热板表面的均匀性,同时得到各测温点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对比仿真结果进行物理试验验证与研究。三通道方案中的最优方案相较于原单通道加热方法,其加热板表面温差从12℃降低至3.8℃,切实证明该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胡娟,李文强,张晓莲,张爱霞,陈莉,曾向宏[3](2021)在《2020年国内有机硅进展》文中提出根据公开发表的文献和资料,综述了我国有机硅行业在2020年的发展概况(包括有机硅甲基单体的产能与产量、初级形状聚硅氧烷的进出口情况、有机硅上市企业的营收情况、新增项目投资情况、标准及政策制订情况)与有机硅产品的研发概况(包括企业研发投入、企业自研项目及国内有机硅的研发重点)。
鲁杰[4](2021)在《硅橡胶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优化设计》文中提出随着现代军事打击手段的发展,武器系统一旦被发现即意味着被摧毁。提高武器装备的隐身性能,尤其是雷达隐身性能,对提高武器装备的生存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性能雷达吸波材料成为当今武器装备研究的热门课题。橡胶吸波材料由基体橡胶添加吸收剂制成,既有良好的吸波效果,又具备橡胶材料的柔韧性和高弹性,而且还有易弯曲、易剪裁的特点,因此成为了目前吸波材料研制的热门方向。本文以硅橡胶吸波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原料筛选、配方设计、性能测试、制备工艺优化等手段,系统研究了材料结构及配方对其机械力学性能和吸波性能的影响。在其指导下,制备出了兼顾力学性能、吸波性能的大面积硅橡胶吸波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首先,开展了橡胶基材的配方设计工作。优选了性能较优的110-2s型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生胶作为基材,开展了橡胶基材的配方和优化设计,系统研究了补强剂、交联剂、结构控制剂等对其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的影响,进而形成了优化的材料配方。2.其次,结合仿真和实验工作对橡胶吸波材料的电磁性能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从优化材料的吸波性能出发,优选了工艺水平成熟的球形羰基铁粉作为雷达吸收剂材料;其次,测试了羰基铁粉的电磁参数,在其基础上结合仿真设计方法,对吸收剂添加量、吸波材料厚度等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进一步,在确保吸波性能的前提下,对橡胶吸波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兼顾设计。最终,制得了兼顾力学性能和低频吸收效果的硅橡胶吸波材料。通过系列的配方优化设计,研制的橡胶吸波材料达到了拉伸强度3.710MPa,断裂伸长率85.368%的力学性能,且在8GHz反射损耗为-5.7 d B,在12.4 GHz处的反射损耗为-12.55 d B。3.最后,以制备单张面积更大的硅橡胶吸波材料为目标,初步研究了硅橡胶吸波材料的大面积硫化制备工艺,首先,通过调节DB V110B型乙烯基硅油的含量优化胶料的流动性;其次,优化设计了硫化温度、硫化压力、预制坯片面积这三个硫化工艺参数,低的硫化温度、高的硫化压力和大的预制坯片面积有利于制备大面积硅橡胶吸波材料。最终,确定了DB V110B型乙烯基硅油添加量为5份,硫化温度为130℃,硫化压力取设备压力上限的80%,坯片面积尽可能接近成品面积。根据最优配方及工艺参数,成功制得了尺寸为405 mm×405 mm×0.8 mm的硅橡胶吸波材料。
崔子文[5](2021)在《硅橡胶/热塑性聚氨酯共混型TPV的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和热塑性聚氨酯(TPU)为基体,过氧化物为硫化体系,采用动态硫化技术制备了高性能的MVQ/TPU共混型热塑性硫化胶。重点研究了动态硫化加工工艺、硫化体系及增容剂的种类和用量对MVQ/TPU TPV的加工流变特性、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微观相态结构和动态机械性能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对MVQ/TPU TPV动态硫化工艺的研究,得出了利用HAKKE转矩流变仪制备TPV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参数。依据力学性能和TPV的相态结构,选取了最佳的动态硫化工艺条件:橡塑比40/60、共混温度180℃、转子转速80 r/min、动态硫化时间10 min,模压成型温度190℃。不同动态硫化制备方法对MVQ/TPU TPV体系性能的影响不同,M3制备方法得到TPV具有最均匀的相态结构和最强的交联网络结构。系统的研究了交联剂的种类和用量对MVQ/TPU TPV体系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微观形貌和熔体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DBPH硫化的TPV的力学性能随着过氧化物用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而DCP硫化体系的力学性能则缓慢上升;此外,使用DBPH硫化的综合力学性能优于DCP。热失重结果表明,经DBPH硫化的TPV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并且TPV具有优异的热氧老化性能,老化后拉伸强度提高38%。SEM结果表明,DBPH硫化体系的TPV中硅橡胶的尺寸更小,在TPU相中的分散程度更好。TPV的熔体流动速率随DBPH用量的增加呈线性下降关系,当交联剂用量超过1.5 phr后熔体流动速率过小。综合所有结果,以过氧化物DBPH作为交联剂,用量为1.5 phr时,MVQ/TPU TPV的综合性能最优。添加了助交联剂后,TPV的力学性能有所下降,并且小幅度的降低了TPV体系的相态分布的均匀性。但添加助交联剂能够提高MVQ/TPU TPV体系的热稳定性,TAIC的效果更明显。经过二段硫化后,TPV体系的力学性能基本不变。通过对TPV相容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相容剂用量的增加,TPV的力学性能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使用POE-g-MAH作为相容剂时TPV具有最优异的力学性能。添加了不同类型及用量相容剂的TPV的热氧老化性能良好,并且相容剂能够提高TPV中TPU相的热稳定性。利DMA和SEM结果表明,三种增容剂都能够提高TPV体系中橡塑两相的相容性,其中选择POE-g-MAH作为相容剂时,TPV中两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最近,TPV断面中两相界面最为模糊,说明POE-g-MAH对TPV的增容效果最好,并且用量为6份时增容效果最佳。MVQ/TPU TPV具有优异的可重复加工性能,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TPV的力学性能有上升的趋势。
姬占有[6](2021)在《泡孔内腔壁构筑无机粒子增强丁苯橡胶基复合发泡材料的性能》文中研究说明热固性闭孔型橡胶基复合发泡材料具有燃烧碳化,积碳自阻的特性。实际生产中通常采用机械共混大量阻燃剂实现其阻燃性,但由于阻燃剂在基体中存在分散性差的问题,使其填充量与实际阻燃和补强效果不成比例。因此,研究一种低填充量、高效阻燃和力学性能优异的闭孔型橡胶基复合发泡材料具有重要意义。丁苯橡胶(SBR)具有无卤、易加工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橡胶制品中。但SBR在硫化-发泡过程中分子链被拉伸产生内应力和应变,降低SBR发泡材料的尺寸稳定性。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拟以SBR为主要发泡基体,引入不同结晶度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和不同种类的无机粒子,分别在SBR发泡材料闭孔结构的泡孔壁基体中和泡孔内腔壁上构筑有机/无机支架结构,以提高SBR发泡材料的尺寸稳定性和阻燃性,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基于硫磺(S)和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的交联体系,以具有结晶性的EVA构筑有机支架结构,增强SBR发泡材料尺寸稳定性。主要研究了不同醋酸乙烯(VA)含量的EVA对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结晶性、相容性、泡孔形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探明了 EVA晶区作为有机支架结构的抗收缩机理。结果表明:基于DCP和S的交替交联过程,EVA的乙烯链段结晶区作为有机支架结构,使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收缩率和后收缩率降低至4.8%和2.3%;SBR/EVA复合发泡材料极限氧指数为19.5%。(2)EVA不足以抵消SBR分子链被拉伸产生的内应力和应变。在具有闭孔结构的SBR/EVA复合发泡材料泡孔内腔壁上构筑在橡胶发泡过程中必须添加的氧化锌(ZnO),以增强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尺寸稳定性和阻燃等性能。研究了不同ZnO含量对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泡孔形貌、尺寸稳定性、阻燃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ZnO粒子及其团聚体成功地构筑在具有闭孔结构的泡孔内腔壁上,使其收缩率从14.2%降低到6.4%;分布在泡孔内腔壁上的ZnO粒子及其团聚体分散热量的聚集,使点燃时间从53 s增加到80 s,极限氧指数增加到21.1%。(3)构筑在泡孔内腔壁上的ZnO含量少且不均匀,对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尺寸稳定性和阻燃性能增强程度小。采用少量环氧树脂(EP)调控ZnO在SBR/EVA复合发泡材料泡孔内腔壁上的分布,以增强其尺寸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研究了不同含量的EP对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泡孔形貌、尺寸稳定性、阻燃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EP成功地调控ZnO均匀且致密地分布在泡孔内腔壁上,使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收缩率降低到6.0%;热释放速率峰值从825 kW/m2降低到584 kW/m2,极限氧指数为 23.5%。(4)ZnO结构单一,不具有抑烟作用,且过量的EP降低了阻燃性能。在SBR/EVA基体中引入镁铝水滑石(MgAl-LDH),利用适量EP调控MgAl-LDH在SBR/EVA复合发泡材料泡孔内腔壁上的分布,以增强SBR/EVA复合发泡材料尺寸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研究了不同MgAl-LDH与EP 比例对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泡孔形貌、尺寸稳定性、阻燃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MgAl-LDH均匀且致密地分布在闭孔结构泡孔内腔壁上的局部区域;当MgAl-LDH与EP的比例为3:1时,使SBR/E VA复合发泡材料收缩率降低到3.4%;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到540kW/m2,产烟速率明显降低,极限氧指数为25.8%。(5)MgAl-LDH均匀地、致密地分布在泡孔内腔壁上的局部区域,对泡孔壁的隔热保护作用差。在SBR/EVA基体中引入镁铝水滑石和膨胀型阻燃剂聚磷酸铵复配体系(MgAl-LDH/APP),以增强SBR/EVA复合发泡材料尺寸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研究了不同MgAl-LDH与APP的比例对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泡孔形貌、尺寸稳定性、阻燃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大尺寸泡孔是由MgAl-LDH为异相成核剂生长形成,小尺寸泡孔是由APP为异相成核剂生长形成。由于大量的APP分布在泡孔内腔中,使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收缩率和后收缩率增加,反向证明了无机粒子分布在泡孔内腔壁上可以增强其尺寸稳定性。当MgAl-LDH与APP的比例为1:4时,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到513 kW/m2。(6)分别调控无机粒子在SBR/EVA基复合发泡材料泡孔壁基体中和泡孔内腔壁上的分布,通过比对分析方法研究了泡孔壁基体中和泡孔内腔壁上无机粒子的构筑机理,并探明了无机粒子的两种分布状态对尺寸稳定性、阻燃性和力学性能的增强机理。结果表明:当发泡气体的饱和压力小于体系压力时,无机粒子及其团聚体分布在泡孔内腔壁上;当发泡气体的饱和压力大于体系压力时,无机粒子分布在泡孔壁的基体中;EP调控无机粒子均匀且致密地分布在泡孔内腔壁上,充当支架结构,使SBR/EVA基复合发泡材料的收缩率和后收缩率分别减小了 75.7%和71.6%;且支架结构具有隔热保护作用,增强了燃烧后残留物层的强度和完整性,延长了点燃时间和热释放速率峰值的出现时间。
赵勇[7](2020)在《高体感相容性有机硅热塑性硫化橡胶(TPV)的制备、结构与性能》文中指出有机硅热塑性硫化橡胶(SiTPV)是以硫化硅橡胶颗粒精细分散在连续的热塑性塑料基体中形成的具有“海-岛”结构的热塑性有机硅弹性体,其性能远优于普通的热塑性硫化橡胶(TPV),因而被称为“超级TPV”。硅橡胶(SiR)/热塑性聚氨酯(TPU)TPV具有高体感相容性和良好的包覆性能等显着优势,在可穿戴智能设备领域应用广泛,但其制备技术尚未实现国产化。本文先剖析了商业化SiR/TPU TPV产品的结构与性能,优选出合适的原材料,通过引入增容剂解决了 SiR与TPU的增容难题。采用过氧化物、硅氢加成两种交联体系分别设计制备了 SiR/TPU TPV,为SiR/TPU TPV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结论如下:(1)确定了商业化SiR/TPU TPV样品的主要组成,橡塑两相组成分别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聚醚型热塑性聚氨酯,包含CaCO3、MgO及SiO2等填料;橡胶、塑料、填料质量之比大致为20:60:20。该产品相态精细,性能良好,SiR粒径为200~500 nm,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分别为:4.9MPa、320%,压缩永久变形(23℃×22h)为 44%。(2)采用硅油聚丁二烯聚氨酯共聚物(PDMS-PB-PU),很好地解决了 SiR/TPU体系的增容难题,当增容剂用量为10 phr,SiR:TPU质量比为30:70时,SiR分散相的粒径由未增容共混物的1.0 μm降低至约200 nm。相应地,增容SiR/TPU简单共混物的拉伸强度由6.6 MPa提高到11.0 MPa。(3)采用过氧化物硫化制备SiR/TPUTPV,通过将过氧化物预先加入SiR当中,然后再与其他组分共混动态硫化,解决了过氧化物交联TPU的问题,成功制备了 SiR/TPU TPV,但相态粗糙,其SiR粒径达3~30μm,样品拉伸强度仅为2.5 MPa,压缩永久变形(23℃×22h)为37%。(4)采用硅氢加成硫化制备SiR/TPUTPV,通过添加炔醇抑制剂,成功解决了硅氢加成体系SiR预先过早交联的问题。开发了双预混动态硫化工艺,将含氢硅油和铂催化剂分别预分散在两种橡塑比不同的预混物当中,解决了 TPU中残余有机锡使硅氢加成体系Pt催化剂中毒的问题,成功制备了相态结构较精细(SiR分散相粒径为1-4 μm)、力学性能良好(拉伸强度为3.4 MPa,断裂伸长率为253%)、弹性较好(23℃×22h条件下的压缩永久变形为20%)的SiR/TPU TPV,为其国产化开发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支撑。
袁艳[8](2020)在《含全氟环丁基芳基醚新型氟硅橡胶的制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氟硅橡胶兼具有机氟橡胶和有机硅橡胶的优异性能,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氟硅橡胶的市场需求迅速扩大,国内外对氟硅橡胶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传统氟硅橡胶硫化体系存在许多不足,新型硫化体系的研究已成为氟硅橡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论文主要利用芳基三氟乙烯基醚(TFVE)结构的[2π+2π]双自由基热环化反应进行交联,制备含全氟环丁基芳基醚的新型氟硅橡胶(Si-PFCB)。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氟烷基化反应、脱卤反应制备芳基三氟乙烯基醚单体,再通过格氏反应将TFVE基团引入硅烷单体中,最后在强酸催化下进行水解制备含TFVE结构的环硅氧烷(M4),利用红外、核磁、元素分析等对单体结构进行了详细表征;并通过DSC对M4进行了热分析,结果表明TFVE基团的热环化温度为160255oC,为后期氟硅橡胶的硫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表明单体在强酸环境下较稳定。(2)以M4、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为单体,通过阴离子开环聚合反应制备含芳基三氟乙烯基醚的聚硅氧烷(Si-TFVE),系统研究了催化剂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KOH,促进剂DMF、NMP等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并对Si-TFVE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TMAH催化体系中,以DMF作促进剂反应条件为聚合温度100oC、催化剂用量2.0%、催化剂与促进剂摩尔比1:160时,能够制备高分子量的Si-TFVE(Mn>100,000 g/mol,PDI:1.72.2);以NMP作促进剂反应条件为聚合温度75oC、催化剂用量2.0%、催化剂与促进剂摩尔比1:70时,制备了高分子量的Si-TFVE(Mn>200,000 g/mol,PDI:1.92.2)。Si-TFVE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熔融温度与普通聚硅氧烷相近,热稳定性良好,且以NMP作促进剂合成的聚合物无规性增加导致结晶峰消失。在KOH催化体系中,以DMF作促进剂合成了具有较高分子量和热性能良好的Si-TFVE(Mn>100,000,PDI:1.72.0),其反应条件为聚合温度80oC、催化剂用量2.0%、催化剂与促进剂摩尔比1:50。研究发现促进剂的加入极大地提高了聚合速率,降低了聚合温度,缩短反应时间;且随着TFVE含量的增加导致聚合物链段的空间位阻增大使得Si-TFVE的分子量逐渐降低。(3)以Si-TFVE为基胶,利用TFVE基团的环加成反应制备高温硫化氟硅橡胶。确定了硫化胶的基础配方:100份Si-TFVE(0.10%TFVE,mol),50份气相法白炭黑。硫化工艺:一段硫化180oC,0.5 h;二段硫化190oC,3 h。新型硫化胶的力学性能、热性能(Tg:-120±5oC)及耐温性(T5:450±5oC)与普通高温硫化硅橡胶相当。以TMAH作催化剂、NMP作促进剂聚合所得硫化胶拉伸强度6.9 MPa、撕裂强度35.34 kN/m、断裂伸长率1685%。以KOH作催化剂、DMF作促进剂所得硫化胶拉伸强度6.3 MPa、撕裂强度33.5 kN/m、断裂伸长率1152%。
周友磊[9](2020)在《碳材料/硅橡胶复合体系功能化应用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硅橡胶凭借其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石油、医疗及汽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硅橡胶应用领域的拓展,同时为满足各领域对硅橡胶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其研究正在由单一性能向高性能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为此,本文系统开展了碳材料/硅橡胶复合体系的性能研究,采用不同制备工艺方法,通过探讨不同类型碳材料对复合体系性能演变的影响机理,以实现对硅橡胶高性能和多功能化应用提供指导。论文首先针对微米级鳞片石墨/氟硅橡胶复合体系,通过研究鳞片石墨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状态,分析了鳞片石墨与基体界面的结合情况,探讨了微米级石墨粒径及用量对复合体系机械性能、导热性能及耐热性能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基于两种不同类型纳米级碳材料碳纳米管(MWCNTs)和石墨烯(GNs),制备了纳米级碳材料/氟硅橡胶复合材料;为有效改善MWCNTs和GNs在基体中易团聚问题,采用超声和离子液体非共价改性处理方法,以获得高性能碳材料/氟硅橡胶复合材料,并系统研究了离子液体对复合材料硫化特性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改性方法处理的碳材料与基体结合性以及复合体系的填料网络情况,探明了 MWCNTs和GNs的结构、分散性对复合材料导热性、热稳定性的影响规律。考虑到MWCNTs和GNs优异的机械强度、高导热和导电的特点,论文进一步研究了 GNs-MWCNTs的协同作用对氟硅橡胶复合体系抗静电能力和热稳定性的影响,以实现在GNs-MWCNTs低用量下获得高性能复合材料。对比分析了机械共混法和溶液共混法制备碳材料/氟硅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研究了制备方法对GNs-MWCNTs分散性的提升效果以获得综合性能更为优异的氟硅橡胶复合材料。在碳材料/硅橡胶复合体系研究基础上,将其与泡孔结构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其隔热、抗震等功能,论文采用化学发泡方法,通过控制发泡过程中的硫化温度、发泡剂H和碳纳米管用量,制备了一系列MWCNTs/硅橡胶发泡材料,首先研究了不同发泡条件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进而分析了 MWCNTs的引入对泡孔形貌的影响,探明泡孔结构和微观形貌对复合体系热稳定性、隔热性能等的影响机制。
马超[10](2019)在《硼酚醛/硅橡胶基耐烧蚀绝热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飞行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热防护系统(Thermal Protection System,TPS)起到了保护飞行器内部结构的重要作用。硅橡胶作为烧蚀绝热材料拥有密度低、热稳定性好且隔热性能优异、高弹性等诸多优点。然而,硅橡胶成炭率低、在强气流的冲刷下容易发生剥离、脱落,不利于高温下的热防护。硼酚醛树脂是在传统的酚醛树脂上引入了 B元素,其残炭率高、热稳定性好。然而,硼酚醛树脂脆性大。本文将硼酚醛树脂引入硅橡胶基体中,发挥二者优势,制备一种硼酚醛/硅橡胶基新型耐烧蚀绝热材料,并系统地研究了耐烧蚀绝热材料的力学、烧蚀性能及机理。基础配方的确定及硫化工艺的探究:应用门尼硫化仪、平板硫化机等研究了耐烧蚀绝热材料的最优配方及硫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以甲基乙烯基硅橡胶(VMQ)、甲基乙烯基苯基硅橡胶(PVMQ)、白炭黑和硼酚醛树脂为原料。硫化工艺为:一次硫化温度150℃,压强5MPa,硫化时间38mins;二次硫化温度170℃,压强5MPa,硫化时间30mins;三次硫化温度190℃,压强5MPa,硫化时间2h,同时在硫化升温过程中加入两次1min的放气过程。研究了碳纤维和ZrB2对硼酚醛/硅橡胶基耐烧蚀材料的性能影响并采用HSC Chemistry软件运用热力学分析探讨了耐烧蚀绝热材料在高温下的烧蚀隔热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与白炭黑相比,碳纤维和ZrB2对耐烧蚀绝热材料的增强效果并不明显,但二者可以增加材料的耐烧蚀性能,30份硼酚醛树脂添加量的线烧蚀率降至最低为0.223mm/s。热力学分析表明,耐烧蚀材料的烧蚀机理为:在烧蚀发生过程中,表面陶瓷层中ZrB2高温下与O2发生反应生成的ZrO2与熔融的SiO2共同构成陶瓷化合物阻挡了热量的进一步传递。碳纤维使得产生的陶瓷层不易碎裂、剥离,起到了骨架连接的作用。SiO2、B2O3等相变反应带走了绝大部分热量。热解层中ZrB2与硼酚醛树脂热解产生的CO、CO2、H2O发生反应生成ZrO2等。采用硅烷偶联剂及硼酚醛树脂浸渍预处理碳纤维布,制备硼酚醛/硅橡胶基耐烧蚀材料,并通过FTIR、EDS、XRD及热力学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和烧蚀机理。结果表明:用3%KH570硅烷偶联剂对碳纤维布表面进行改性,其剥离强度达到2.1KN/m。用4%KH570处理的碳纤维布增强耐烧蚀绝热材料的抗拉强度、线烧蚀率最佳,其抗拉强度为16.3MPa,线烧蚀率为0.065mm/s。烧蚀机理为耐烧蚀材料在烧蚀过程中发生了碳化-陶瓷化耦合作用。
二、硅橡胶辐射硫化工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硅橡胶辐射硫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硅橡胶吸波复合材料的研发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吸波复合材料的性能要求 |
2 硅橡胶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2.1 本体共混法 |
2.2 机械混炼法 |
3 硅橡胶吸波复合材料的分类及特点 |
3.1 磁损耗型吸波剂 |
3.2 电损耗型吸波剂 |
3.2.1 电阻型吸波剂 |
3.2.2 电介质型吸波剂 |
3.3 复合型吸波剂 |
3.3.1 物理混杂型吸波剂 |
3.3.2 核壳结构型吸波剂 |
3.4 生物型吸波剂 |
4 硅橡胶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因素 |
4.1 吸波层的结构设计 |
4.2 吸波层的制备方式 |
4.3 吸波剂的结构 |
4.4 吸波剂的形状 |
4.5 吸波剂的尺寸 |
4.6 吸波剂的用量 |
4.7 吸波剂与基体的界面 |
4.8 吸波层的厚度 |
4.9 测试温度 |
4.10 测试频率 |
4.11 入射角度 |
5 结束语 |
(2)钢丝绳芯输送带接头硫化加热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输送带接头硫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2 硫化传热的研究现状 |
1.3.3 加热板均匀性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硫化加热理论分析 |
2.1 输送带橡胶硫化历程 |
2.2 硫化加热系统 |
2.3 加热元件的有限元模型 |
2.4 温度场有限元数学模型 |
2.4.1 热能传递的基本方式 |
2.4.2 温度场求解的边界条件 |
2.4.3 稳态传热和瞬态传热 |
2.4.4 硫化热传导数学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输送带橡胶在硫化过程中的传热分析 |
3.1 输送带橡胶导热系数的测定 |
3.1.1 实验装置及原理 |
3.1.2 实验步骤 |
3.1.3 结果分析 |
3.2 输送带橡胶比热容的测定 |
3.2.1 实验装置 |
3.2.2 实验原理及步骤 |
3.2.3 结果分析 |
3.3 输送带橡胶焓变量的测定 |
3.3.1 实验装置 |
3.3.2 实验原理和步骤 |
3.3.3 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输送带接头硫化加热板温度场研究 |
4.1 单通道方案仿真及数据分析 |
4.1.1 COMSOL简介及仿真流程 |
4.1.2 前处理设置 |
4.1.3 后处理设置 |
4.2 三通道方案的仿真及数据分析 |
4.2.1 三通道回字型布置图设计 |
4.2.2 正交试验设计 |
4.2.3 仿真结果及其极差分析 |
4.2.4 仿真结果的方差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输送带接头硫化试验平台的搭建及试验研究 |
5.1 硫化温度监测平台搭建 |
5.1.1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
5.1.2 硫化温度监测平台 |
5.2 单通道方案试验平台搭建与实验研究 |
5.2.1 单通道方案硫化加热试验平台搭建 |
5.2.2 单通道方案试验过程及分析 |
5.3 三通道方案试验平台搭建与实验研究 |
5.3.1 三通道方案硫化加热试验平台搭建 |
5.3.2 三通道方案温度数据的监测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2020年国内有机硅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行业发展概况 |
2 产品研发进展 |
2.1 硅橡胶 |
2.1.1 室温硫化硅橡胶 |
2.1.2 热硫化硅橡胶 |
2.1.3 加成型硅橡胶 |
2.2 硅油 |
2.3 硅树脂 |
2.4 硅烷 |
2.5 其它有机硅材料 |
2.6 有机硅改性有机材料 |
2.6.1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 |
2.6.2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 |
2.6.3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 |
2.6.4 有机硅改性其它材料 |
(4)硅橡胶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雷达吸波材料 |
1.1.1 吸波材料简介 |
1.1.2 吸波材料的分类 |
1.1.3 吸波材料的基本性能要求 |
1.2 橡胶吸波材料的发展现状、问题 |
1.2.1 橡胶吸波材料的发展现状 |
1.2.2 橡胶吸波材料的工程应用需求 |
1.3 论文计划开展的工作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橡胶体系设计及机械性能优化 |
1.3.2 吸波性能及机械性能的优化与设计 |
1.3.3 橡胶吸波材料的大面积制备工艺研究 |
2 橡胶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测试方法 |
2.1 橡胶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
2.2 测试方法 |
2.2.1 同轴法电磁参数测试方法 |
2.2.2 雷达吸波性能测试方法 |
2.2.3 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
2.2.4 邵氏硬度测试方法 |
2.2.5 门尼粘度测试方法 |
3 基体橡胶配方及性能设计 |
3.1 橡胶基材的优选 |
3.1.1 需求分析 |
3.1.2 橡胶体系的选择 |
3.1.3 基于橡胶结构的原料优选 |
3.2 硅橡胶补强剂的优选设计 |
3.2.1 白炭黑对硅橡胶的补强机理 |
3.2.2 补强剂的优选及配比设计 |
3.3 助剂的优选及配比设计 |
3.3.1 乙烯基硅油交联剂结构及添加比例对性能的影响 |
3.3.2 羟基硅油结构控制剂添加比例对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硅橡胶吸波材料的力学—吸波性能一体化设计 |
4.1 羰基铁粉吸收剂的基本性能 |
4.2 吸波材料性能的仿真设计 |
4.3 硅橡胶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4.4 硅橡胶吸波材料的力学性能优化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制备工艺优化设计 |
5.1 混炼胶流动性优化 |
5.1.1 测试方法 |
5.1.2 配方优化 |
5.2 大面积硅橡胶吸波材料制备工艺设计 |
5.3 大面积硅橡胶吸波材料的制备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硅橡胶/热塑性聚氨酯共混型TPV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硅橡胶 |
1.1.1 硅橡胶的结构与性能 |
1.1.2 硅橡胶的分类 |
1.1.3 硅橡胶的配合与加工 |
1.1.3.1 硫化体系 |
1.1.3.2 补强体系 |
1.1.3.3 助剂 |
1.2 热塑性弹性体 |
1.2.1 热塑性弹性体概述 |
1.2.2 热塑性弹性体的分类 |
1.2.3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的结构与性能 |
1.2.4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的应用 |
1.3 动态硫化技术及热塑性硫化胶(TPV) |
1.3.1 TPV的简介 |
1.3.2 TPV的微观相态结构 |
1.3.3 TPV的类型及应用 |
1.3.3.1 通用型TPV材料 |
1.3.3.2 特殊用途型TPV材料 |
1.3.3.3 生物基TPV材料 |
1.3.3.4 TPV基纳米复合材料 |
1.4 TPV性能和微观形态的影响因素 |
1.4.1 制备方法的影响 |
1.4.2 工艺条件的影响 |
1.4.3 橡胶相交联程度的影响 |
1.4.4 橡胶相和塑料相的性质特征的影响 |
1.4.5 橡胶相与塑料相比例的影响 |
1.4.6 体系相容性(增容剂)的影响 |
1.5 课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动态硫化硅橡胶/热塑性聚氨酯TPV加工工艺的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原料 |
2.1.2 仪器及设备 |
2.1.3 实验配方 |
2.1.4 试样制备 |
2.1.5 分析与测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共混温度的影响 |
2.2.1.1 共混温度对TPV平衡转矩的影响 |
2.2.1.2 共混温度对TPV力学性能的影响 |
2.2.2 共混转速的影响 |
2.2.2.1 共混转速对TPV平衡转矩的影响 |
2.2.2.2 共混转速对TPV力学性能的影响 |
2.2.3 动态硫化时间的影响 |
2.2.3.1 动态硫化时间对TPV最终转矩的影响 |
2.2.3.2 动态硫化时间对TPV力学性能的影响 |
2.2.3.3 动态硫化时间对TPV微观形态的影响 |
2.2.4 制备方法的影响 |
2.2.4.1 制备方法对TPV力学性能的影响 |
2.2.4.2 制备方法对TPV微观形态的影响 |
2.2.4.3 Payne效应 |
2.2.5 模压成型温度对TPV力学性能的影响 |
2.2.6 橡塑比对TPV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动态硫化硅橡胶/热塑性聚氨酯TPV硫化体系的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主要原材料 |
3.1.2 仪器及设备 |
3.1.3 实验配方 |
3.1.4 试样制备 |
3.1.5 分析与测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过氧化物种类及用量对TPV流变性能的影响 |
3.2.2 过氧化物种类及用量对TPV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3 过氧化物种类及用量对TPV回弹性能及压缩永久变形的影响 |
3.2.4 过氧化物类型对TPV热稳定性的影响 |
3.2.5 过氧化物种类及用量对TPV微观形态的影响 |
3.2.6 DBPH用量对TPV流动性能的影响 |
3.2.7 助交联剂 |
3.2.7.1 助交联剂对TPV流变性能的影响 |
3.2.7.2 助交联剂对TPV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7.3 助交联剂对TPV热稳定性的影响 |
3.2.7.4 助交联剂对TPV微观形态的影响 |
3.2.8 二段硫化对TPV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动态硫化硅橡胶/热塑性聚氨酯TPV相容体系的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主要原材料 |
4.1.2 仪器及设备 |
4.1.3 实验配方 |
4.1.4 试样制备 |
4.1.5 分析与测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相容剂种类及用量对TPV流变性能的影响 |
4.2.2 相容剂种类及用量对TPV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3 相容剂种类及用量对TPV回弹性能的影响 |
4.2.4 相容剂种类及用量对TPV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 |
4.2.5 相容剂种类对TPV热稳定性的影响 |
4.2.6 DMA表征TPV的相容性 |
4.2.6.1 相容剂的种类对TPV相容性的影响 |
4.2.6.2 相容剂的用量对TPV相容性的影响 |
4.2.7 相容剂种类及用量对TPV微观形态的影响 |
4.2.7.1 相容剂的种类对TPV微观形态的影响 |
4.2.7.2 相容剂的用量对TPV微观形态的影响 |
4.2.8 TPV的重复加工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泡孔内腔壁构筑无机粒子增强丁苯橡胶基复合发泡材料的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聚合物发泡材料的概述 |
1.2.1 聚合物发泡材料泡孔结构的分类及制备 |
1.2.2 聚合物发泡材料泡孔成型机理 |
1.3 聚合物发泡材料尺寸稳定性的研究 |
1.3.1 加工工艺的调控 |
1.3.2 交联结构的设计 |
1.3.3 结晶性能的影响 |
1.3.4 无机粒子的补强 |
1.4 聚合物发泡材料阻燃性能的研究 |
1.4.1 隔离结构的构筑 |
1.4.2 协同阻燃的设计 |
1.4.3 机械共混阻燃剂 |
1.4.4 化学合成阻燃剂 |
1.5 橡胶发泡材料的研究进展 |
1.5.1 丁苯橡胶发泡材料的研究进展 |
1.5.2 天然橡胶发泡材料的研究进展 |
1.5.3 硅橡胶发泡材料的研究进展 |
1.5.4 三元乙丙橡胶发泡材料的研究进展 |
1.6 研究课题的提出 |
2 丁苯橡胶/乙烯-醋酸乙烯酯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不同VA含量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 |
2.2.4 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硫化特性 |
2.3.2 SBR/EVA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 |
2.3.3 SBR/EVA复合材料的相容性 |
2.3.4 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 |
2.3.5 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尺寸稳定性 |
2.3.6 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阻燃性能 |
2.3.7 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热稳定性 |
2.3.8 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物理及力学性能 |
2.4 小结 |
3 泡孔内腔壁构筑氧化锌增强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不同ZnO含量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 |
3.2.4 SBR/EVA-ZnO复合发泡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SBR/EVA-ZnO复合发泡材料的硫化特性 |
3.3.2 ZnO在SBR/EVA基体中的分散性 |
3.3.3 SBR/EVA-ZnO复合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 |
3.3.4 SBR/EVA-ZnO复合发泡材料的尺寸稳定性 |
3.3.5 SBR/EVA-ZnO复合发泡材料的阻燃性 |
3.3.6 SBR/EVA-ZnO复合发泡材料的热稳定性 |
3.3.7 SBR/EVA-ZnO复合发泡材料的物理及力学性能 |
3.4 小结 |
4 环氧树脂调控泡孔内腔壁氧化锌分布增强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不同EP含量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 |
4.2.4 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硫化特性 |
4.3.2 EP调控ZnO在SBR/EVA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 |
4.3.3 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 |
4.3.4 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尺寸稳定性 |
4.3.5 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阻燃性 |
4.3.6 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热稳定性 |
4.3.7 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物理及力学性能 |
4.4 小结 |
5 泡孔内腔壁构筑镁铝水滑石增强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不同MgAl-LDH与EP比例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 |
5.2.4 不同MgAl-LDH与EP比例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MgAl-LDH与EP比例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硫化特性 |
5.3.2 不同MgAl-LDH与EP比例在SBR/EVA复合材料基体中的分散性 |
5.3.3 不同MgAl-LDH与EP比例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 |
5.3.4 不同MgAl-LDH与EP比例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尺寸稳定性 |
5.3.5 不同MgAl-LDH与EP比例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阻燃性 |
5.3.6 不同MgAl-LDH与EP比例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热稳定性 |
5.3.7 不同MgAl-LDH与EP比例SBR/EVA复合发泡材料的物理及力学性能 |
5.4 小结 |
6 泡孔内腔壁构筑镁铝水滑石/聚磷酸铵增强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性能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 |
6.2.2 实验仪器 |
6.2.3 不同MgAl-LDH与APP比例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 |
6.2.4 不同MgAl-LDH与APP比例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不同MgAl-LDH与APP比例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硫化特性 |
6.3.2 不同MgAl-LDH与APP比例在SBR/EVA/EP复合基体中的分散性 |
6.3.3 不同MgAl-LDH与APP比例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 |
6.3.4 不同MgAl-LDH与APP比例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尺寸稳定性 |
6.3.5 不同MgAl-LDH与APP比例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阻燃性 |
6.3.6 不同MgAl-LDH与APP比例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热稳定性能 |
6.3.7 不同MgAl-LDH与APP比例SBR/EVA/EP复合发泡材料的物理及力学性能 |
6.4 小结 |
7 泡孔内腔壁构筑无机粒子增强SBR/EVA基复合发泡材料尺寸稳定性及阻燃性的机理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原料 |
7.2.2 实验仪器 |
7.2.3 以AC为发泡剂SBR/EVA基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 |
7.2.4 以AC为发泡剂SBR/EVA基复合发泡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SBR/EVA基复合发泡材料泡孔内腔壁无机粒子的构筑机理 |
7.3.2 泡孔内腔壁构筑无机粒子对SBR/EVA基复合发泡材料尺寸稳定性的增强机理 |
7.3.3 泡孔内腔壁构筑无机粒子对SBR/EVA基复合发泡材料阻燃性的增强机 |
7.3.4 泡孔内腔壁构筑无机粒子对SBR/EVA基复合发泡材料力学性能的增强机理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创新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高体感相容性有机硅热塑性硫化橡胶(TPV)的制备、结构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热塑性弹性体 |
1.2 热塑性硫化胶(TPV) |
1.2.1 TPV的研究进展 |
1.2.2 TPV的制备 |
1.2.3 TPV的相态演变 |
1.2.4 TPV的微观结构及影响因素 |
1.2.5 TPV的性能 |
1.3 有机硅热塑性硫化胶(SiTPV) |
1.3.1 SiTPV研究进展 |
1.3.2 SiR/TPU TPV研究进展 |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材料 |
2.2 实验仪器设备 |
2.3 试样的制备方法 |
2.3.1 SiR/TPU共混物制备 |
2.3.2 SiR静态硫化配方 |
2.3.3 SiR/TPU TPV的制备 |
2.4 性能测试及表征 |
2.4.1 微观相态表征 |
2.4.2 傅立叶变换红外分析(FT-IR) |
2.4.3 热重分析(TG) |
2.4.4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4.5 流变性能测试 |
2.4.6 机械性能测试 |
2.4.7 弹性性能测试 |
第三章 商业化产品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
3.1 TPSiV组成分析 |
3.1.1 TPSiV的红外表征 |
3.1.2 TPSiV的热重分析 |
3.1.3 TPSiV的XRD分析 |
3.2 TPSiV的相态结构 |
3.3 TPSiV的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iR/TPU共混物的增容研究 |
4.1 橡塑两相优选 |
4.1.1 SiR的流变性能 |
4.1.2 TPU的流变性能 |
4.1.3 原材料及共混温度的确定 |
4.2 SiR与TPU的增容研究 |
4.2.1 增容剂的红外表征 |
4.2.2 SiR/TPU共混物的共混行为 |
4.2.3 SiR/TPU共混物的相态结构 |
4.2.4 SiR/TPU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
4.3 SiR/SiTPU共混物的相态及性能研究 |
4.3.1 SiTPU的流变性能 |
4.3.2 SiTPU的红外表征 |
4.3.3 SiR/SiTPU共混物的共混行为 |
4.3.4 SiR/SiTPU共混物的相态结构 |
4.3.5 SiR/SiTPU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iR/TPU TPV的制备、相态结构及性能研究 |
5.1 过氧化物体系制备SiR/TPU TPV |
5.1.1 过氧化物体系静态硫化配方调控 |
5.1.2 过氧化物与TPU基体的相互作用 |
5.1.3 过氧化物体系SiR/TPU TPV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2 硅氢加成体系制备SiR/TPU TPV |
5.2.1 硅氢加成体系静态硫化配方调控 |
5.2.2 硅氢加成体系与TPU基体的相互作用 |
5.2.3 硅氢加成体系SiR/TPU TPV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2.4 SiR/SiTPU TPV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5.3 本项目SiR/TPU TPV与商业化产品对比总结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8)含全氟环丁基芳基醚新型氟硅橡胶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氟硅橡胶 |
1.2.1 氟硅橡胶的概况 |
1.2.2 氟硅橡胶的硫化 |
1.2.2.1 传统硫化体系 |
1.2.2.2 新型硫化体系 |
1.3 全氟环丁基芳基醚聚合物 |
1.3.1 全氟环丁基芳基醚聚合物的性能 |
1.3.2 全氟环丁基芳基醚聚合物制备 |
1.3.3 全氟环丁基芳基醚聚合物应用 |
1.3.3.1 介电材料 |
1.3.3.2 膜材料 |
1.3.3.3 光波导材料 |
1.3.3.4 其他领域应用 |
1.4 课题的提出及拟开展的工作 |
1.5 创新点 |
2 含TFVE硅氧烷单体的合成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1.2 实验测试与表征 |
2.1.2.1 FTIR分析 |
2.1.2.2 核磁分析 |
2.1.2.3 DSC分析 |
2.1.2.4 元素分析 |
2.1.3 含TFVE硅氧烷单体的合成 |
2.1.3.1 1-溴-4-(2-溴-1,1,2,2-四氟乙氧基)苯(M1)的合成 |
2.1.3.2 1-溴-4-((1,2,2-三氟乙烯基)氧基)苯(M2)的合成 |
2.1.3.3 芳基三氟乙烯基醚硅烷单体(M3)的合成 |
2.1.3.4 含TFVE硅氧烷单体的合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2.2.2 核磁、元素分析 |
2.2.3 DSC分析 |
本章小结 |
3 TMAH催化Si-TFVE的制备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3.1.2 实验测试与表征 |
3.1.2.1 FTIR、核磁分析 |
3.1.2.2 聚合物黏度的测定 |
3.1.2.3 GPC分析 |
3.1.2.4 DSC分析 |
3.1.2.5 TGA分析 |
3.1.3 Si-TFVE的制备 |
3.1.3.1 TMAH碱胶的制备 |
3.1.3.2 Si-TFVE的制备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结构分析 |
3.2.1.1 红外光谱分析 |
3.2.1.2 核磁分析 |
3.2.2 TMAH催化阴离子开环聚合 |
3.2.2.1 温度对阴离子开环聚合反应的影响 |
3.2.2.2 催化剂用量对阴离子开环聚合反应的影响 |
3.2.2.3 促进剂浓度对阴离子开环聚合反应的影响 |
3.2.2.4 TFVE含量对Si-TFVE分子量的影响 |
3.2.3 DSC分析 |
3.2.4 TGA分析 |
本章小结 |
4 KOH催化Si-TFVE的制备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1.2 实验测试与表征 |
4.1.3 Si-TFVE的制备 |
4.1.3.1 KOH碱胶的制备 |
4.1.3.2 KOH催化含Si-TFVE的制备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结构分析 |
4.2.2 KOH催化阴离子开环聚合 |
4.2.2.1 温度对阴离子开环聚合反应的影响 |
4.2.2.2 催化剂用量对阴离子开环聚合反应的影响 |
4.2.2.3 促进剂浓度对阴离子开环聚合反应的影响 |
4.2.2.4 TFVE含量对Si-TFVE分子量的影响 |
4.2.3 DSC分析 |
4.2.4 TGA分析 |
本章小结 |
5 含全氟环丁基芳基醚新型氟硅橡胶的制备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5.1.2 实验测试与表征 |
5.1.2.1 硫化曲线测定 |
5.1.2.2 力学性能测定 |
5.1.2.3 交联密度测定 |
5.1.2.4 DSC、TGA分析 |
5.1.3 Si-PFCB的制备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混炼胶基础配方的确定 |
5.2.2 硫化工艺研究 |
5.2.2.1 一段硫化工艺 |
5.2.2.2 二段硫化工艺 |
5.2.3 力学性能分析 |
5.2.4 DSC分析 |
5.2.5 TGA分析 |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碳材料/硅橡胶复合体系功能化应用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硅橡胶材料及其应用 |
1.2 硅橡胶复合体系研究 |
1.2.1 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1.2.2 碳材料/硅橡胶复合体系研究 |
1.2.3 离子液体的应用 |
1.3 硅橡胶的制备工艺 |
1.3.1 塑炼与混炼工艺 |
1.3.2 硫化工艺 |
1.3.3 发泡成型工艺 |
1.4 论文选题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鳞片石墨填充氟硅橡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2.2 鳞片石墨填充氟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3 性能表征 |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1 鳞片石墨/氟硅橡胶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
2.3.2 鳞片石墨/氟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
2.3.3 鳞片石墨在氟硅橡胶中的分散性研究 |
2.3.4 鳞片石墨/氟硅橡胶复合材料的耐油性能分析 |
2.3.5 鳞片石墨/氟硅橡胶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分析 |
2.3.6 鳞片石墨/氟硅橡胶复合材料的TGA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纳米级碳材料填充氟硅橡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3.2.2 石墨烯、碳纳米管的超声处理和非共价改性 |
3.2.3 碳材料/氟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4 性能表征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超声处理碳纳米管对氟硅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3.3.2 非共价改性碳纳米管/氟硅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3.3.3 非共价改性石墨烯/氟硅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石墨烯/碳纳米管在氟硅橡胶中的协同作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4.2.2 GNs-MWCNTs/氟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3 性能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GNs-MWCNTs/氟硅橡胶复合材料的抗静电能力 |
4.3.2 GNs-MWCNTs/氟硅橡胶的硫化特性 |
4.3.3 GNs-MWCNTs在氟硅橡胶中的分散性研究 |
4.3.4 GNs-MWCNTs/氟硅橡胶的热稳定性 |
4.3.5 GNs-MWCNTs/氟硅橡胶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
4.3.6 GNs-MWCNTs/氟硅橡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碳材料对硅橡胶发泡性能的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5.2.2 碳纳米管/硅橡胶发泡材料的制备 |
5.2.3 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发泡条件对硅橡胶发泡材料微观形貌和泡孔结构的影响 |
5.3.2 碳纳米管/硅橡胶发泡材料的泡孔形貌 |
5.3.3 碳纳米管对硅橡胶发泡材料硫化特性的影响 |
5.3.4 碳纳米管/硅橡胶发泡材料的热导率 |
5.3.5 碳纳米管/硅橡胶发泡材料的热稳定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硼酚醛/硅橡胶基耐烧蚀绝热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橡胶热防护材料相关研究 |
1.2.1 丁腈橡胶基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2 三元乙丙橡胶基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3 硅橡胶基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 酚醛树脂类热防护材料研究现状 |
1.3.1 化学改性酚醛树脂 |
1.3.2 无机共混改性酚醛树脂 |
1.4 实验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硼酚醛/硅橡胶的基础配方确定及成型工艺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法与原料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3 工艺流程 |
2.3 测试与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基础配方的确定 |
2.4.2 硫化工艺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碳纤维,ZrB_2填充硼酚醛/硅橡胶基耐烧蚀绝热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3 样品制备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物理及力学性能分析 |
3.3.2 热重分析 |
3.3.3 烧蚀性能的研究 |
3.3.4 隔热性能的研究 |
3.3.5 烧蚀机理探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碳纤维布的改性及其对硼酚醛/硅橡胶基耐烧蚀复合材料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2.3 样品制备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偶联剂预处理对硼酚醛/硅橡胶基复合材料的影响 |
4.3.2 KH570处理硼酚醛/硅橡胶基复合材料烧蚀及绝热性能的影响 |
4.3.3 复合材料烧蚀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硅橡胶辐射硫化工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硅橡胶吸波复合材料的研发进展[J]. 董慧民,李跃腾,程丽君,王永梅,刘刚,钱黄海. 有机硅材料, 2022(01)
- [2]钢丝绳芯输送带接头硫化加热系统研究[D]. 刘鸣宇.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2020年国内有机硅进展[J]. 胡娟,李文强,张晓莲,张爱霞,陈莉,曾向宏. 有机硅材料, 2021(03)
- [4]硅橡胶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优化设计[D]. 鲁杰. 西华大学, 2021(02)
- [5]硅橡胶/热塑性聚氨酯共混型TPV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 崔子文.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2)
- [6]泡孔内腔壁构筑无机粒子增强丁苯橡胶基复合发泡材料的性能[D]. 姬占有.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1)
- [7]高体感相容性有机硅热塑性硫化橡胶(TPV)的制备、结构与性能[D]. 赵勇.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8]含全氟环丁基芳基醚新型氟硅橡胶的制备[D]. 袁艳. 烟台大学, 2020(02)
- [9]碳材料/硅橡胶复合体系功能化应用与性能研究[D]. 周友磊. 山东大学, 2020(10)
- [10]硼酚醛/硅橡胶基耐烧蚀绝热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马超. 沈阳理工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