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思想文化史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昭军[1](2022)在《学科·构成·取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史研究之省思》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文化史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学科建设上,以研究室、研究所或研究中心为依托,组建了成规模、较稳定的学术队伍;通过举办学术会议、创办专业期刊、出版学术丛书等形式,实现了科学研究的自主化和制度化。学科结构上,逐步形成了以思想文化史为主干、学术文化史和社会文化史为主枝、新文化史为生力军的学术格局。问题意识和研究取向上,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思想启蒙,到90年代的回归传统,再到21世纪的文化重建和文化复兴。40多年来文化史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为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基石。
张昭军[2](2021)在《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之检讨与反思》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文化史在学科建设、研究成果、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暴露出理论讨论不足等问题。分阶段看,1980年代比较重视学科建设,通过创建专门性研究机构、编纂丛书、召开会议等形式,奠定了学科基础;1990年代,受市场经济大潮冲击,学科建设的速度明显放缓;21世纪前20年,文化史研究蓬勃发展,但整体性研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40多年来,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所涉问题相当广泛,其中关于改良与革命、激进与保守的关系问题以及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探讨较具代表性。从学科理论看,如何深化文化史与唯物史观关系的研究,如何在全球化的视野下提出本土问题,以及重新理解文化、文化史及其与其他专史关系的研究,均有待加强。
徐全民[3](2020)在《中国本土社会文化史研究述论——基于四个研究机构学术实践的回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梳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史研究室等四个研究机构的学术实践,考察中国本土社会文化史发展的过程,发现中国本土社会文化史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独立生发, 20世纪90年代后期文化史、社会史转向研究社会文化,21世纪中国本土社会文化史在延续本土特征与借鉴西方新文化史理论方法中发展等阶段。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本土社会文化史需解决继续创新本土理论、吸收西方新社会文化史理论、提出与中国历史发展相符的论题等问题。
聂长顺,孙莹莹[4](2020)在《近代“学会”概念的传入与确立》文中研究说明近代"学会"概念是随着西方近代"学会"(Society和Association)的相关中文报道而传入的,它获得的主要译词是"公会"(1857年)、"文会"(1872年)和"学会"(1878年)。此一概念的确立则是中国士人自身"知行合一"的过程与结果。"行"即中国士人自主的学会创设,如1882年左秉隆在新加坡创立"中国论理博学会";1890年张持三首席开讲的天津圣道堂"格致文会";叶耀元经数年努力,于1896年创立"新学会"和"算学会"。"知"即中国士人关于"学会"的论说,如1896年叶耀元的"明学会之义"、梁启超《学会》一文。这一过程中也含有"中国学会"历史建构的文化努力。
杨华,李娅杰,张爽[5](2020)在《40年来的中国文化史研究(1978—2018)》文中研究指明近来,各个学科、各个领域都在回顾自己的研究历程。回顾的时间单位,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年,或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本文拟以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为时间单位,对中国文化史研究作一个整体的回顾和评述,以便于今后相关研究进一步深入。此前,已有不少学者做过类似工作。例如,早年朱维铮在《中国文化史的过去和现在》(1984年)中简要回顾了文化史的渊源发展,并指出文化史研究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进行综合性研究"①。
力思琪[6](2020)在《大气磅礴的通才学者 ——论赵俪生的性情与学术》文中研究说明赵俪生是我国现代着名学者,他早年投身革命,之后从事学术研究。其一生涉足文学翻译、史学研究、哲学思想、逻辑学等多个学术领域。仅在史学领域,赵俪生就开辟了史学研究的“三个园地”——中国农民战争史、中国土地制度史、思想文化史。到晚年,他又有历史哲学的研究偏向。终其一生,赵俪生多次转换研究领域,这不仅是时代、局势使然,更与他鲜明的气质、独特的性格有着分不开的联系。赵俪生可以说是学界中个性独特的一位学者,曾有“史学界的杨小楼”之称。《赵俪生文集》与赵俪生发表的其他学术成果,以及他人的相关论述都体现了赵俪生鲜明的性格特色。作为一位自由主义者、人文主义者、理想主义者式的通人学者,他的学术研究所呈现的风貌与其自身的性格有着分不开的联系。流离各地的际遇与自由随性的兴趣,影响了他多变的研究路径;热衷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宏阔的气质,使他不屑于琐屑的考据;作为一名文史并擅的通才,加之深厚的家学渊源,他的学术研究严谨而富有文学气息,其文章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正是赵俪生天性自由、关怀大局、所思深远的个性,才使得他的学术研究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样貌。进一步探讨赵俪生学术与性情之间的联系,能够使我们对赵俪生其人与其治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为赵俪生学术研究的特色提供了新的解释。通过对赵俪生学术与性格的分析,不难看出,作为一名通人型的学者,长期以来,赵俪生并未获得相应的学术地位与评价,这与二十世纪以来学界评价体系、标准的西方化密切相关。以赵俪生这位以学为乐的大家学者为典型,可以为我们在学术评价体系,学人培养方式等方面提供一些思考和讨论的线索。
赵秋月[7](2020)在《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研究(2015-2019)》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中考作为我国教育考试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初中阶段学生学业能力的重要依据。而考试和教学紧密相连,对中考历史试题进行研究,有利于把握命题方向,反映教学问题并指导教学实践,从而更好地发挥中考历史的评价功能、选拔功能和导向功能。参照新的课程标准,结合教科书以及历史考试说明,运用表格统计数据,从试卷的分值分布、试题内容涵盖知识点两个方面对2015-2019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归纳出近五年中考历史试题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关注时代热点、试题设置具有开放性、关注学生学习生活、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借助专题知识深化历史联系等几个特点。在对试题进行整理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中考历史试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题型单一少变,考查内容厚今薄古等,有待进一步完善。根据以上对近五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的分析,结合对学生问卷调查和访谈所得到的信息,总结出几点教学启示: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应该积极主动的关注历史学科的前沿理论,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会利用各种资源来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结合教科书,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运用合适的史料充实课堂,逐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强化专题意识;注意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希望有利于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历史教学课程目标的实现。总的来说,通过对近五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的研究,分析归纳了中考历史命题的规律和特点,并结合这些特点,从实际出发,对今后的教学以及备考工作提出了相关的建议。这对我们不断提高中学历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推动课程改革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发展深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徐会琼[8](2020)在《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历史文化史内容的变化与教学策略》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非常注重提升自己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其中一个就是致力于教育的现代化,于是各个国家相继进行了核心素养的研究。我们国家一直致力于发展本国的教育事业,也进行了核心素养的研究,制定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在核心素养框架下,又结合各学科特点制定了各学科核心素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即核心素养在历史学科的具体体现。在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文化史是中学历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历史学习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学习文化史内容,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和世界文化史发展脉络,增强文化自信,理解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新课改以来,在2003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在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育部组织了编写了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教材,意味着时隔多年以后,高中历史教材开启了“一标一本”的时代。在不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两版高中历史教材文化史内容的编写体例、内容选择、课文辅助系统、叙述语言都发生了变化,历史教师如何适应课程标准的变化,适应文化史内容的变化,如何在教学过程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值得我们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由与意义、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核心素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文化史、教材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三部分是对核心素养提出前和提出后的人教版2007年版和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的文化史内容从编写体例、内容选择、课文辅助系统、叙述语言进行比较分析,归纳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文化史内容的变化之处。第四部分是总结核心素养视野下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文化史部分编写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第五部分是探讨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文化史教学策略。
马鹏莲[9](2019)在《论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概念的超越性》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无产阶级革命”概念是马克思革命思想的一个核心范畴,是马克思试图超越现代资产阶级革命局限性而对革命本身进行探索的重要理论努力。然而,囿于现实性与时代性的双重局限,以往对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概念的理解乃至批判很大程度上仍受到“现代革命”范式的影响和限制。从严格的理论思维立场看,这不仅限制了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概念应有的理论高度和思想空间,同时也失落了马克思这一重大概念的超越性指向,使得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与实践很大程度上被局限在现代经验主义与古典理念主义的范围之内。在马克思开辟的理解现代社会的新境域中,“无产阶级革命”不仅仅是一种现代政治实践形式,更是超越现代资产阶级革命与革命原初理念的未来性存在,是关于人类未来社会变革的一项重大理论规划。因此,对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范畴的反思与阐释理应站在更高的理论思维界面与更根本的哲学问题图景之中。如果说,现代政治中的“资产阶级革命”范畴命名了现代历史中的革命本身,使革命完全置于世俗与经验领地,并且遮蔽了西方思想史中革命的原初理念及其与之相关的政治哲学的根本性问题,那么马克思的“无产阶级革命”概念便不仅旨在恢复和重新发现“革命”这一原初理念固有的历史内涵和精神要义,更是一条试图寻求超越古典与现代革命范畴的未来革命之路。基于此,本论文参考已有的现代政治学者的研究成果,试图寻求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概念的超越性意蕴,旨在论证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概念对现代政治中“资产阶级革命”与古典思想视域中“革命理念”的超越性旨趣。本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重在反思现代政治中的资产阶级革命,从而讨论现代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哲学内涵及其理论局限。论文主要从现代政治与现代历史的角度重新反思了现代革命的政治性与历史性限度,进而指出,现代革命从起始处便存在着两个根本性教条:其一,现代资产阶级革命依托于近代哲学与政治哲学所构建的“个人/主体”的认知与实践范畴,个人式主体是现代革命主要的理论支点。但是,“个人/主体”范畴本身有着内在的理论与实践限度,某种程度上这也是现代政治的限度;其二,以线性矢量时间作为现代历史主义的主要时间性特征与依据,现代革命在历史主义进步论的意识形态奠基中迈向了“不断革命”的虚无主义深渊。科技革命与经济革命作为现代革命的“无意识”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革命的现代思维方式,这是一种时代的偏狭与范式的误置。在现代政治与现代历史的双重限度中,革命的现代形象得以塑造。最终,“现代性”界面作为现代革命的根本界限,完成了对自身意义的循环与封闭。现代资产阶级革命在历史经验主义与实证主义的运作中失落了革命理念本身的精神要义与实质特征,这既是现代革命所内含的危机与局限,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重新反思革命理念本身的契机。第二章在此基础上追溯与“回忆”古典思想视域中“革命理念”的丰富意蕴,从而在理论上对古典政治哲学与思想中关于革命的原初理念与形象的学说进行一种可能性的探索和阐释。对革命原初理念与形象的重新探索毋宁说是一种重新认识、重新梳理、重新“回忆”,旨在向一个遥远而古老的灵魂之家的回程和返乡。本论文指出,革命的原初理念作为对宇宙天体循环运行的指称,在现代性的界面与现代资产阶级革命中其意义走向了单一化与物理化;然而,在古典政治哲学的理论视域中,这种宇宙论意义却意味深长:宇宙天体运行的范式在古典政治哲学的论域中有着丰富的象征性、神圣性与形上性意蕴,它远比现代资产阶级革命概念拥有更根本的问题导向与更深刻的存在论意义。古典政治哲学中的宇宙论传统除了试图说明宇宙的整体秩序之外,还要说明生命体是如何产生的,其涉及到古人对“政制”、“人性”与“时间”等基本问题的根本性反思。人作为一种居间式存在(metaxy)或神性主体没有现代政治与现代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个人式主体的意谓,而是处于一种时间与永恒、人性与神性互参的显现之流中。同时,宇宙天体的运行是对永恒、秩序与和谐的最高象征与隐喻,如柏拉图所言,宇宙天体的有序运行是地上城邦的完美模型。因而古典思想视域中的“革命理念”更多呈现在一种静态永恒的审美直观中,忽视了现代政治中的动态的实践性与时间性维度,呈现出一种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这是其根本局限。而现代资产阶级革命一方面在经验主义与实证主义的运作中失落了革命原初理念的形上意蕴,一方面在现代科技主义与经济主义的支持中使得其实践与时间向度走向了反面。在此情形下,马克思的“无产阶级革命”概念为革命概念本身的重新奠基打开了局面。第三章在前两章讨论的基础上分析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概念的超越性意蕴。论文相应的主要析取马克思革命思想的核心概念“无产阶级”、“历史唯物主义”、“共产主义与自由人的联合体”等展开讨论。论文指出,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概念拥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经验性与超越性的双重视野,相比于现代政治中的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据有着真理的立场,拥有革命理念所表征的存在论根基;相比于古典思想视域中的革命理念,无产阶级革命概念则又拥有全新的实践性维度与时间性视野。具体来说,“无产阶级革命”范畴中所蕴含的“工人阶级”虽是关于社会现实与经验的简单范畴,但“无产阶级”作为真实的革命主体则是关于真理的范畴。它是处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符号体系之外的“非存在”,是真正的“不属于市民社会阶级的市民社会阶级”。如果“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导权问题所要求的形式来妆扮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便是放弃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未来——因而也放弃了它的现在”。(1)如卢卡奇所言,“对无产阶级来说,真理是取得胜利的武器”(2),因此,作为真理范畴的“无产阶级”表征着对人的本真性状态的回复与反思,是从人的完全丧失进而到人的完全回复的理论隐喻。它理应在超越现代“个人/主体”范畴的理论界面中得到阐释与解读,这种超越一方面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概念对现代政治中资产阶级革命限度的理论自觉,另一方面无产阶级革命概念内在的实践维度以及全新的时间性内涵也凸显出对古典思想视域中革命理念的扬弃;“历史唯物主义”范畴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哲学基础则蕴含着高于资本主义社会形式与古代社会形式的时间性要素与特征。历史唯物主义中所蕴含的“当下性”时间特征一方面是对现代线性时间观的超越,另一方面则突破了古典思想视域中革命理念所表征的静态的永恒直观,以辩证的形式赋予时间和历史实践性的内涵;“无产阶级革命”范畴所指向的“共产主义”理念与“自由人的联合体”则是马克思对超越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更高社会形态中的政制与人的根本性问题的重新反思与求索,是马克思版本的最高政制。正如马克思所言,这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是“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2)王国与自由王国,其中所内含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则不仅是马克思对资产阶级革命中“个人/主体”范畴的扬弃,也是对革命古典理念所内涵的神性主体的扬弃。因而,无产阶级革命概念的超越性意义表达了马克思在现代资本主义时代条件下对政治哲学中根本性问题的重新反思与奠基,以此为基,无产阶级革命概念的超越性意蕴也将为新时代革命理论的更新与发展提供富有教益的启示与思考。
唐小兵[10](2018)在《“新革命史”语境下思想文化史与社会文化史的学术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十余年来,"新革命史"成为一种学术潮流。新材料的挖掘(尤其是档案、书信、日记、回忆录等)、新"问题意识"的提出、新研究方法和理论的引入以及新研究典范的初步确立,都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关于20世纪中国革命的研究正在回归一种更能契合历史本相和历史事件自身逻辑的学术路径。正如王泛森所言,事件的逻辑不同于史家的倒放电影逻辑,"我们对百年来的历史知道得太熟了,所以我们已逐渐失去对所研究问题的新鲜感,需要‘去熟悉化’
二、关于思想文化史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思想文化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学科·构成·取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史研究之省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文化史的学科化进程 |
(一)20世纪后20年 |
(二)21世纪前20年 |
二、学术格局与成就 |
(一)学术格局之构成 |
1. 思想文化史是40多年来文化史研究的主干 |
2. 学术文化史和社会文化史是40多年来文化史研究的两大主枝 |
3. 新文化史是21世纪以来文化史研究的生力军 |
(二)学术成果举隅 |
三、问题意识与研究取向 |
(一)20世纪80年代:文化批判与思想启蒙 |
(二)20世纪90年代:回归传统与文化认同 |
(三)21世纪:文化重建与文化复兴 |
(2)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之检讨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 |
(一) 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之兴起(20世纪八九十年代) |
(二)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之拓展(21世纪前20年) |
二、问题与论争 |
(一)学科理论诸问题 |
(二)革命与改良、激进与保守的关系问题 |
(三)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
三、困惑与反思 |
(一)如何处理文化史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
(二)如何在保持全球化的视野下确立本土问题意识 |
(三)如何理解文化、文化史及其与政治史、经济史等的关系 |
(3)中国本土社会文化史研究述论——基于四个研究机构学术实践的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生发 |
二、文化史、社会史到社会文化史 |
三、 延续与借鉴 |
四、 几点建议 |
(6)大气磅礴的通才学者 ——论赵俪生的性情与学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陇上人”的生平与治学 |
第一节 学者生平 |
第二节 学术实践 |
第二章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性格与多变的治学方向 |
第一节 学术路径转换之缘由 |
第二节 关于“专家”与“通人” |
第三节 一位“自由主义”者式的通人 |
第三章 大气而不拘小节:宏阔气质与学术追求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坚定追随者 |
第二节 赵俪生与考据学的交锋 |
第三节 以学经世,关怀现实 |
第四章 理性的浪漫主义者:学者涵养与学术特色 |
第一节 赵俪生的文学实践与哲学探索 |
第二节 历史人物的文学化描写 |
第三节 历史事件的文学化叙述 |
第四节 基于史料的历史想象与历史思想的文学化表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研究(2015-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五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结构分析 |
第一节 2015-2019 年河南中考历史试题的分值分析 |
第二节 2015-2019 年河南中考历史试题考查内容分析 |
第三节 关于2019 年河南中考历史试卷的问卷调查分析 |
第二章 近五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的特点 |
第一节 重视基础知识 |
第二节 关注时政热点 |
第三节 试题设置具有开放性 |
第四节 关注学生学习生活 |
第五节 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 |
第六节 借助专题知识,深化历史联系 |
第三章 近五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存在问题及建议 |
第一节 历史试卷命题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中考历史试卷的命题建议 |
第四章 近五年河南省中考历史命题的教学启示 |
第一节 更新教学观念,提高专业素养 |
第二节 吃透课程标准,合理利用教材 |
第三节 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兴趣 |
第四节 构建思维导图,梳理知识体系 |
第五节 注重史料教学,培养关键能力 |
第六节 关注时事政治,注重情感态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8)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历史文化史内容的变化与教学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素养及文化史教材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核心素养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 |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
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 |
第二节 文化史和教材的概念界定 |
一、文化史的概念 |
二、教材的概念 |
第二章 核心素养提出后高中文化史内容的变化 |
第一节 教材编写体例的变化 |
第二节 文化史内容选择的变化 |
一、知识点取舍的变化 |
二、文化史内容叙述变化 |
第三节 课文辅助系统的变化 |
一、课前辅助系统的变化 |
二、课中辅助系统的变化 |
三、课后辅助系统的变化 |
第四节 教材叙述语言的变化 |
第三章 核心素养视野下统编版高中历史文化史内容编写的优点与不足 |
第一节 统编版高中历史文化史内容编写的优点 |
一、渗透唯物史观,文化史与政治史、经济史联系加强 |
二、培养时空观念,文化史发展脉络清晰 |
三、重视史料实证,史料的选择和运用更加合理 |
四、渗透历史解释,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评价更加客观 |
五、涵养家国情怀,内容既继承传统,又体现时代特色 |
第二节 统编版高中历史文化史内容编写的不足 |
一、文化史比重下降 |
二、一些课文知识密度大,缺乏整合 |
三、文化史部分课文插图减少 |
四、概述性语言多,细节描述少 |
第四章 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文化史教学策略 |
第一节 在教学准备过程中的建议 |
一、研读课程标准与教材,明确课程标准和素养要求 |
二、借鉴不同版本的教材,对教材结构进行调整 |
三、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 |
四、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整合教学内容 |
五、利用好教材中的教学资源,适当补充教学资源 |
六、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 |
第二节 在文化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一、分析文化产生的背景和影响,培养唯物史观 |
二、营造历史情境,落实时空观念 |
三、进行史料研习,培养史料实证 |
四、进行探究活动,落实历史解释 |
五、注重情感体验,涵养家国情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论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概念的超越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及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论文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现代政治思想中的“资产阶级革命”反思 |
1.1 “个人式主体”实践与革命的现代形象 |
1.1.1 法国大革命作为现代革命中“个人式主体”的实践典范 |
1.1.2 “个人/主体”范畴在现代政治理论中的确立及其限度 |
1.2 “不断革命”与现代资产阶级革命的真相 |
1.2.1 现代的“克罗诺斯(kronos)”之忧 |
1.2.2 历史主义作为现代革命的意识形态信念 |
1.3 “现代革命”范式的局限性与终结 |
第二章 古典政治思想中的“革命理念”阐释 |
2.1 革命的原初理念—形象 |
2.1.1 对宇宙天体运行的指称 |
2.1.2 革命(revolution)的古典宇宙论向度及其意义 |
2.2 革命原初理念的时间之维 |
2.2.1 革命、时间与永恒 |
2.2.2 “革命”作为古代的“克罗诺斯(kronos)”之形 |
2.2.3 现代革命对革命理念中超越性维度的摒弃 |
2.3 革命原初理念的人性之位 |
2.3.1 现代“个人/主体”范畴的限度与人之终结 |
2.3.2 人的源初性存在的反思 |
2.3.3 人的源初性存在对“现代个人式主体”的启示 |
2.4 革命原初理念的纯粹理想主义诉求 |
2.4.1 完美政制的理想性 |
2.4.2 完美灵魂的理想性 |
第三章 超越现代与古典之维:“无产阶级革命”概念的重新思考 |
3.1 无产阶级概念的复杂性意谓 |
3.1.1 “无产阶级”概念的经验性面向 |
3.1.2 “无产阶级”概念的理论性所指 |
3.1.3 “无产阶级”概念的超越性意义 |
3.2 历史唯物主义的时间之维阐释 |
3.2.1 线性矢量时间作为现代历史主义的基础与特征 |
3.2.2 “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下性”时间 |
3.2.3 “当下性”时间的超越性旨趣 |
3.3 “历史之谜的破解”:无产阶级革命概念的未来性指向 |
3.3.1 异化的扬弃与“共产主义” |
3.3.2 “共产主义”、“自由人的联合体”与未来社会 |
3.3.3 重新奠基的使命:无产阶级革命概念的超越性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其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关于思想文化史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学科·构成·取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史研究之省思[J]. 张昭军. 晋阳学刊, 2022(01)
- [2]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之检讨与反思[J]. 张昭军. 河北学刊, 2021(03)
- [3]中国本土社会文化史研究述论——基于四个研究机构学术实践的回顾[J]. 徐全民.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09)
- [4]近代“学会”概念的传入与确立[J]. 聂长顺,孙莹莹. 人文论丛, 2020(01)
- [5]40年来的中国文化史研究(1978—2018)[J]. 杨华,李娅杰,张爽. 人文论丛, 2020(01)
- [6]大气磅礴的通才学者 ——论赵俪生的性情与学术[D]. 力思琪. 山东大学, 2020(09)
- [7]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研究(2015-2019)[D]. 赵秋月.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8]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历史文化史内容的变化与教学策略[D]. 徐会琼.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9]论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概念的超越性[D]. 马鹏莲. 吉林大学, 2019(02)
- [10]“新革命史”语境下思想文化史与社会文化史的学术路径[J]. 唐小兵. 中共党史研究,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