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江新区和谐高速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孙天陟[1](2021)在《短视频: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城市形象建构及传播的关键进路 ——以西安“曲江新区”政务抖音号为例》文中提出
王晗[2](2021)在《基于西安古城雨洪管理经验的曲江新区海绵城市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水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建设“海绵城市”,但现行体系实施时间较短,且脱胎于国外研究与实践,在本土化上还有提高的余地。反观我国古代城市建设,先民秉承尊重自然、因势利导的理念,在与水抗争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雨洪管理方法。本文从构建因地制宜的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出发,选取西安古城西周、秦、汉、隋唐时期的雨洪管理体系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借助历史资料和相关研究,从城市选址、城市布局与竖向设计、水系格局、园林绿化和水文化几个方面对西安古城雨洪管理体系功能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出西安古城构建了一个完整、综合、生态、立体的雨洪管理体系。同时根据历史记载,运用这一体系也不是完全高枕无忧的,城市内涝问题还是存在,本文创新地运用水文分析软件SWMM对唐长安的内涝原因进行定量研究,得出防洪设施规模设置不到位的原因。取长补短,将上述研究的古代体系与现代海绵城市研究结合,古代体系在地形处理、雨洪格局塑造、多元功能构建、因地制宜方面能够为现代建设提供经验借鉴,现代手段能提升设计科学性。继承创新,探索基于古代雨洪管理经验的当代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针对西安基础情况、城市建设现状,梳理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难点,基于前文研究提出了解决思路和规划原则,确立技术路线,并提出宏观-中观-微观的设计策略。宏观视角,通过溯源历史海绵格局和生态条件,避开对于城市建设不利因素。分析生态本底条件,保护维护修复对于区域水环境有重大影响的生态要素,构建适合地区自然环境的海绵生态格局;中观层面,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中两大主要自然体系——城市水体系统和绿化系统,落实上层次提出的海绵格局;微观设计,关注本区突出的湿陷性黄土问题和历史遗迹保护问题,综合类似区域既有实践经验和研究,提出低影响开发措施设计方法,以及水文化传承策略。最后将这一体系实践于曲江新区海绵城市设计中,着重对本区的历史海绵格局进行梳理,并运用多因子分析法,辅以Arc GIS软件分析,得出宏观层面海绵格局指导建设。并提出复原黄渠-曲江池相伴相生的历史场景的构想,恢复黄渠能够有效提升本区雨洪调节能力,碍于城市建设和历史遗迹消亡的现状,采取自然系统辅助人工设施的方法代替黄渠的水文功能。微观层面通过实例提出海绵型公园、道路的设计方式。文章最后对完善海绵城市理论、发展海绵城市技术的未来方向有所建议。
武昭凡[3](2021)在《儿童友好视角下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突显了儿童的脆弱性与城市环境的紧密联系,同时街道空间作为儿童活动使用频繁的公共空间也面临进一步提升品质和重塑活力的需求。因此对如何发挥城市街道空间“交通通行—公共生活”的双重空间属性,将“儿童友好视角”抽象理论上升到可评估和可操作层面,从而建设一个适宜儿童成长的城市街道环境提出迫切要求和挑战。本研究以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作为实证研究对象,以7-14岁儿童为研究主体对象,以切实提升儿童友好性,建立可以破解现代儿童面临的驯养化、结构化、孤岛化问题,满足儿童心理行为特性的街道空间为目标。基于儿童的心理行为特性与街道空间特性之间交互作用关系,挖掘本土化的儿童友好视角,并试图将儿童友好抽象理论科学转译为城市街道空间要素,从而对以儿童友好空间为基点,步行距离400m为半径范围内的城市街道空间展开评估分析,以此为基提出包含规划布局、景观设计、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城市街道空间优化策略。基于上述的研究分析框架与研究步骤,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有以下三个方面:1)对“儿童友好视角”与“儿童友好街道空间”概念的重新界定和基于此的“儿童心理-儿童行为-街道环境”三者互动关系作用的机理分析;2)构建儿童友好视角下多层次的城市街道空间评估框架,并将具身视角下的儿童对于城市街道的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趣味性的空间需求,转译为21项涵盖街道空间各维度的指标清单,创建城市街道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估工具;3)基于评估结果所归纳的五方面儿童友好现状问题,提出以现状问题和未来价值双重导向下“串联·游戏·成长·参与”的4维12点优化策略框架,以此作为儿童友好相关理论的深化,也为西安曲江新区开展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李晶晶[4](2021)在《青年廉租社区邻里空间景观优化设计策略研究 ——以西安曲江乐居社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两年,随着各大城市人才抢夺战的展开,为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廉租房建设越来越多的以新就业青年为受众人群。在生存压力和社会力量规训下,青年的归属感严重缺失,邻里关系断裂,青年居住区景观未形成系统化设计。此类社区设计往往只关注到了普适性需求,而忽视了针对青年人群的个性需求及生活形态的适应性设计,已无法与当前青年人的新型文化背景相适应。因此研究符合人群特殊居住环境需求的邻里空间是非常关键的,既为改善青年廉租社区邻里空间环境提供了依据,也对未来青年文化与社区文化的融合起到积极作用。本文以青年廉租社区为研究对象,研究邻里空间的景观设计。首先,对于青年廉租社区以及邻里空间景观的相关概念与研究进行分析,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实践资料进行归纳,为之后的实践展开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对青年生活形态及个体因素进行调查,明确青年空间行为需求;再次,对西安曲江乐居社区景观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总结出青年廉租社区邻里空间景观所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设计策略,并对西安曲江乐居社区进行优化改造。研究成果表明,在社区邻里空间中丰富青年归家道路空间、塑造青年下班解压环境、增添富有新社交方式的空间活动、营造青年互助共享空间、在邻里空间中融入新型青年文化等策略,打破传统社区模式,不仅可以改善青年人的邻里空间环境,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青年人获得社区归属感,重建邻里关系,提高青年居民与社会的关联,让这些青年人能够获得安全感、幸福感以及成就感。
李庆梅[5](2019)在《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研究 ——以西安曲江片区为例》文中提出建成环境内的历史遗址在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下面临着城市建设与遗址空间高度重叠而引发的空间侵占、价值流失等问题,人们开始意识到对于建成遗址而言不应用历史静物的态度来对待它,应重视其作为城市公共资源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如若不能有效地活化利用它则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保护。因此,伴随着遗址保护观念的转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围绕城市建成区内的遗址空间建设公共绿地开始成为遗址保护与发展及历史城市有机更新的新思路。遗址绿地这一城市空间的形成打破了遗址所在地区经济落后、活力值较低的局面,并以其文化内涵及生态效益辐射影响周边环境,引导周边城市空间的重构、生态环境的改善、文化生活的丰富和产业结构的重组,带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21世纪的中国正在由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转化,城市发展的目标也由增量扩张转向品质提升与活力激发,特别是对于历史城市而言,优化城市既有空间,挖掘和传承城市特色,关注人的日常生活和文化活动,实现遗址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共生成为城市发展的新要求,遗址绿地和周边城市环境的建设更新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成为新的关注点。具有悠久建城历史和大量文化遗存的西安城也正面临着新形势下的城市更新改造、空间活力提升和文化内涵延续等重任。20世纪80年代西安在第二版总体规划中提出将文物古迹保护与城市公共绿地建设相结合,至今已形成众多位于城市建成区内的遗址绿地空间。探索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关联就是关注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利用遗址文化价值和绿地生态效益进行区域空间再造和综合效益提升,创造出富有活力的地方性空间。本文以历时两千多年、蕴含众多遗址绿地空间的西安曲江片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曲江遗址空间的历史形态演变进程和遗址绿地的现状分布情况,并对遗址绿地的类型进行分类整理。接下来针对选取的两个典型遗址绿地及其周边城市环境进行调研分析,通过图表的方式对其建设现状、空间本底、社会环境、产业构成等内容进行呈现,并结合建构的空间耦合度研究框架对现状空间耦合程度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客观分析,旨在揭示现今耦合作用下地区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理论与实证的研究提出相应的耦合优化策略,探索出未来遗址绿地与城市空间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并为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基础资料和研究思路。
黄翊珊[6](2019)在《西汉宣帝杜陵保护与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遗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是我国五千多年灿烂历史的主体和典型代表,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也是独具特色的环境景观和文化旅游资源,本文的研究对象杜陵是西汉宣帝刘询的陵墓,历史价值重大,也是距离西安市区最近的西汉帝陵,区位优势非常突出。曲江新区扩区后杜陵成为曲江新区二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保护利用便与曲江新区发展产生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与区域发展相结合的背景下,杜陵被赋予了更多元的社会价值与城市功能。在今天我们要保护好杜陵遗址,就应该去重新审视杜陵在曲江二期发展中的意义,充分发掘杜陵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发挥杜陵在曲江二期中提升城市新形象、树立独树一帜的汉文化标杆的作用。本文从遗存构成与价值分析入手,对杜陵遗址的本体保存现状、环境现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杜陵存在景观风貌杂乱、展示利用方式单一、文化内涵诠释不足、文化旅游产业开发薄弱等重点问题;进而借鉴遗址公园建设为区域注入新活力的“金沙模式”和统筹土地、文化、生态三种资源并存的“无锡模式”,引入场所精神的概念,分析得出大遗址的场所精神内涵与营造方法。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了以汉文化为展示主题的杜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杜陵保护与曲江二期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这个模式的核心是运用绿化、文化景观打造、游线组织、文化旅游活动构建等方法塑造汉文化场所精神,同时在宏观层面上将公园划分出四个展示区域,以凸显杜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科研功能、教育功能、展示功能、旅游功能、生态保护功能。这样的利用模式不仅能有效保护杜陵历史文化环境,也与所在区域——曲江新区二期的发展结合起来,以实现杜陵历史价值的现代化表达,促进杜陵以全新的面貌融入曲江,实现遗址保护与区域活化的共赢。
罗兰[7](2019)在《人本导向下的西安曲江新区城市徒步健身步道空间组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病”问题愈演愈烈,如道路拥挤、环境恶化、基础设施缺乏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规划中对于人群的人性化关怀不够充分。城市活动的主体是人群,城市规划的最终目标也是为了满足人群的各种需求,而城市的发展归根结底也是在人群的各种需求基础上展开的,这些都促使城市规划中“人本主义”思想的回归。近年来,全民健身运动逐步兴起,人们对自身健康也越来越重视,户外运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户外运动由于具有低碳环保、简单易行等诸多方面的优势而逐渐成为全球化的健身模式,得到了广大人群的青睐。但由于时间、距离等多种因素限制,大部分人群的徒步健身活动只能选择在城市中进行,这就对城市内部的徒步健身环境有了极大的需求。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将在西安市召开,这无疑会加快西安的城市建设步伐,加大西安城市建设力度,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西安软实力建设,打造体育强市。在全运会举办的大背景下,势必会对西安城市健步运动的发展及其配套设施、空间的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本文以西安市曲江新区作为研究对象,着力研究如何在城市空间规划中营造徒步健身氛围、组织徒步健身步道,以更好的满足大众的徒步健身需求。本文首先对人群、徒步健身步道、步道在城市空间的发展的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对本文所研究的几个概念进行了定义。在此基础之上,对人群及徒步健身步道的基本属性进行了研究。在基本属性研究的基础之上,论文以曲江新区(一期)为例,首先结合调研与问卷访谈,研究曲江新区的人群基本属性(组成、偏好等),进而对人群徒步健身类型进行分类,分类研究其对空间的使用情况与需求。接下来对曲江新区徒步健身环境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通过不同视角对现状进行分析(运动类APP、微信大数据等)。结合上文,根据人群不同活动类型对步道进行分类,再对步道的分布状况进行分析,包括可达性、覆盖度等。同时,对现状场地的建设情况进行评价,包括断面、公共设施、开敞空间等。最后,根据前文的分析评价,提出规划原则与策略,对曲江新区徒步健身步道进行空间再组织与设计。
田雨[8](2019)在《西安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今网络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新经济时代,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引领最新的知识、技术和创意手段,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已成为不少国家和城市的支柱产业。西安是着名的十三朝古都,历史悠久、资源丰富,高校众多、人才辈出。再加上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普遍提高,对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越发强烈……这些都刺激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发展较晚和认识不清等原因,目前西安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尚未成熟,存在着如城区发展不均衡、集聚作用缓慢、企业辐射效应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产业在城市空间集聚和扩散的过程中日积月累生成的。因此,从空间演化的角度对西安市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研究,能够解决其在空间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引导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本文从城市规划学科角度出发,在借鉴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空间分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大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以文化创意企业为基本单元,以距中心城区20公里内的区域为研究范围,根据《西安市企业黄页》、《西安文化产业单位名录》、电子地图和实际调研等,获取2000-2018年西安市文化创意企业POI点空间分布变化,进而通过核密度图分析其空间演化路径,分区域、分阶段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在城市空间演化的过程。通过分析西安市文化创意企业POI点的总体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西安市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呈现“一核两轴四区”的空间格局。本文总结一核四区及九大产业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得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六种区位选择及五大空间分布问题;接着从全市总体范围及五大区域出发,分别探究2000-2018年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演化过程。总结得出,西安市文化创意产业在城市各区域空间分布不均衡,集聚也有强弱,但是空间演化路径较为一致,都已经或将要经历四个阶段:雏形阶段、过渡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其演化过程出现的制约因素总结有三点:土地集约化利用不够、集聚机制不到位、载体建设不足等。根据影响因素推导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两个方向:内生机制包括企业衍生机制、产业协同机制,外部机制则来自资源环境、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市场需求和人才引进等,它们相互作用,共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在城市空间的演化;最后,本文结合各个主导影响因素未来可能的变化趋势,提出相应的空间引导方案、功能优化策略和各阶段规划对策,以期对日后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王凯[9](2019)在《西安曲江新区文化旅游创新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开发区、城市新区大量涌现,其迅速发展的同时,同质化日益突出、地域特色日趋模糊、发展驱动力不断减弱、竞争压力不断增大等问题也逐渐显现,未来如何通过发展模式创新形成可持续的发展动力,使其在新形势和新常态下承担起地方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多方面职责,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曲江新区是陕西省、西安市确立的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开发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不仅是西安“五区一港两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西安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承载区,自成立以来“曲江模式”的发展成就引人瞩目,提供了一个西部地区文化旅游产业主导下的特殊经济开发区和独立新区模式的典型案例。曲江新区兼具经济开发区和城市新区的双重属性,其发展模式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和实践意义,也存在我国大多数开发区和城市新区发展新阶段下存在的普遍问题,尤其在新常态下问题更加突出和紧迫,适应新时代的曲江新区发展模式呼之欲出。有鉴于此,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从经济开发区及城市新区两个角度出发,在概念界定与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经济开发区、城市新区及曲江新区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尝试界定“经济开发区”、“城市新区”以及“文化旅游开发区”的概念,并通过对国内典型经济开发区和城市新区发展模式的对比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关发展模式的经验借鉴。其次,论文对曲江新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从管理模式、运营模式、产业模式、路径模式等方面综合分析和总结了曲江新区的发展模式特征,提出了曲江模式是一种“文化+旅游+城市”组合式文旅产业与城市经济融合发展的新区发展模式;文化是曲江新区发展的根本,旅游彰显曲江新区发展的特质,城市运营助推曲江模式的建立,对曲江模式的内涵进行了系统化的总结与阐释,并对曲江模式的优势及经验进行了总结。再次,论文从管理模式、产业发展、社会发展三个方面深入探讨和研究了曲江新区发展模式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由此提出为应对未来发展挑战,曲江新区在管理模式创新、产业模式创新、社会发展创新及模式整合创新方面的相应对策和建议。本文尝试性的创新在于:继承并发展了以往曲江新区发展历程和发展模式的研究成果,基于经济开发区和城市新区的双重特征,立足于战略转型的视角,对曲江新区不同于其他开发区和城市新区的发展路径和特点进行总体分析研究;通过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创新等使其发展模式进行创新化的转型升级,从而摆脱其原有“地产反哺产业”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对曲江新区的未来发展,以及西部地区文化旅游产业主导下的区域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吴淼[10](2019)在《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但由于发展观念、增长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原因,使得社会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集中爆发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浪费、城镇化无序、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针对上述问题,我国政府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也开始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城乡发展建设当中,如北京“绿色生态城市”、广州“山水生态城市”等。由此可见,如何协调城乡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领域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面对城市无序蔓延、土地资源浪费、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如何寻求先进的科学方法,优化城乡空间发展秩序,保护有限的生态环境资源,将显得尤为必要,且也已成为城乡规划学、城市地理学、生态环境学等学科研究的前沿阵地。本文以西安为研究对象,以西安市域城乡空间为实证研究地域,以“理论实践剖析(理论借鉴)——现状评价及影响机制(问题梳理)——目标及模式确立(方法策略)——空间优化与技术制度创新保障(解决问题)”为整体技术路线,运用系统复合法、定性分析、定量控制、动态评判等方法,对生态视角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优化这一命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近年来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城乡发展之间关系研究的主流趋势,运用生态学、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对生态导向下的西安市域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和规划策略展开研究,架构了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优化策略的研究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城乡空间研究的理论体系;并在西安实证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对西安市城乡空间的发展目标、空间布局方法、空间结构模式、技术创新等进行了系统性建构,对生态导向下转变西安市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修复生态环境等具有积极意义。论文大体可以划分成三个部分共八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包含1、2章内容。该部分内容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等,并在生态视角下对城乡空间相关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国内外实践等进行梳理和总结,提炼出了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第二部分为空间特征与问题审视,包含3、4章内容。首先,从时间的维度对西安市城乡空间发展轨迹进行了历史探源,并从演进动力机制和演进整体特征对西安城乡空间发展演变规律做了归纳总结。其次,通过对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要素梳理和城乡生态建设现状的评价,辨识了西安城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生态影响机制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第三部分为理论运用与实践探索,包含5、6、7章内容。首先,立足于生态导向的新价值取向,重新整合和确立西安市城乡空间发展目标和考评体系,制订了市域空间格局规划“法则”和城区空间布局规划“原则”,并对西安城乡空间结构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其次,基于城乡空间建设的系统方法与具体技术路径,在市域层面提出了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在城区层面制订了空间规划布局的优化策略,并在西安市实践基础上,对优化方案进行了后评估研究。最后,从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两位一体的逻辑框架出发,架构了城乡空间发展建设的支撑保障体系。
二、曲江新区和谐高速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曲江新区和谐高速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西安古城雨洪管理经验的曲江新区海绵城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水问题的日益严重 |
1.1.2 海绵城市规划的开展 |
1.1.3 古代城市雨洪防治与利用的智慧 |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2.1 雨洪管理体系 |
1.2.2 西安古城 |
1.2.3 海绵城市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西安城市发展历史相关研究 |
1.4.2 当代雨洪管理体系相关研究 |
1.4.3 古代雨洪管理体系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西安古城雨洪管理体系演变与功能 |
2.1 西安周边地理环境 |
2.1.1 南依秦岭,八水环绕 |
2.1.2 原隰相间,地面辽阔 |
2.2 西安城市选址的历史变迁 |
2.2.1 顺应依附——史前聚落 |
2.2.2 依水而居——周秦时期 |
2.2.3 引水而居——西汉时期 |
2.2.4 八水环都——隋唐时期 |
2.3 城市布局与竖向设计 |
2.4 水系格局 |
2.4.1 河流水系 |
2.4.2 河渠水系 |
2.4.3 湖泊池沼 |
2.5 园林绿化 |
2.6 水文化 |
2.6.1 治水思想 |
2.6.2 亲水活动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西安古城雨洪管理体系经验总结 |
3.1 西安古城雨洪管理体系特征总结 |
3.2 西安古城雨洪管理体系不足之处 |
3.2.1 SWMM模型唐长安内涝原因探究体系构建 |
3.2.2 排水管渠概化 |
3.2.3 汇水分区划分 |
3.2.4 参数及断面设置 |
3.2.5 模拟结果分析 |
3.2.6 规划方案改善 |
3.2.7 唐长安内涝原因探究 |
3.3 西安古城雨洪管理体系与海绵城市的耦合 |
3.3.1 现行海绵城市体系的不足 |
3.3.2 西安市传承古代雨洪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
3.3.3 古今体系对比研究 |
3.4 西安古城雨洪管理对海绵城市建设借鉴经验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古代雨洪管理经验的当代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
4.1 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概况 |
4.1.1 城市基本情况 |
4.1.2 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
4.1.3 海绵城市建设重难点 |
4.2 古今融合的海绵城市规划途径 |
4.2.1 总体思路 |
4.2.2 规划原则 |
4.2.3 技术路线 |
4.3 古今融合的海绵城市设计策略 |
4.3.1 宏观层面——构建完善的城市海绵格局 |
4.3.2 中观层面——构建循环的城市海绵体系 |
4.3.3 微观层面——构建众多的城市海绵斑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继承创新的当代曲江新区海绵规划实践 |
5.1 曲江新区概况 |
5.1.1 经济社会发展条件 |
5.1.2 地质情况 |
5.1.3 气候特点 |
5.2 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
5.2.1 城市建设现状 |
5.2.2 水系现状 |
5.2.3 绿地现状 |
5.2.4 现状水问题 |
5.3 相关规划要求 |
5.4 宏观层面——保障自然山水的海绵城市网络 |
5.4.1 溯源历史山水格局 |
5.4.2 评价生态本底要素 |
5.4.3 构建海绵生态格局 |
5.5 中观层面——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海绵体系 |
5.5.1 黄渠恢复可能性探究 |
5.5.2 “黄渠生态廊道”构建措施 |
5.6 微观层面——本土化布置城市低影响开发设施 |
5.6.1 曲江池生态改造工程 |
5.6.2 道路低影响开发改造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成果 |
论文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
论文集 |
国家标准 |
图表目录 |
致谢 |
(3)儿童友好视角下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国际背景与问题——儿童成长与城市环境 |
1.1.2 国内背景与问题——社会转型与国家战略 |
1.1.3 学科背景与问题——空间品质与儿童友好 |
1.1.4 本研究所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 |
1.2 研究范围与对象 |
1.2.1 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 |
1.2.2 西安曲江新区典型样本街道 |
1.2.3 西安曲江新区案例选取依据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现实意义 |
1.4.2 学科意义 |
1.5 研究综述 |
1.5.1 城市街道空间规划 |
1.5.2 儿童友好城市规划 |
1.5.3 儿童友好街道空间 |
1.5.4 相关主题研究评述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7.1 儿童友好视角混合研究方法 |
1.7.2 资料与数据收集方法 |
1.7.3 资料与数据分析方法 |
1.8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方法研究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儿童”概念及年龄界定 |
2.1.2 “儿童友好视角”概念界定 |
2.1.3 “儿童友好空间”概念界定 |
2.1.4 “城市街道空间”概念界定 |
2.1.5 “儿童友好街道空间”概念界定 |
2.2 儿童心理行为学相关理论 |
2.2.1 儿童生理发展特性 |
2.2.2 儿童心理发展特性 |
2.2.3 儿童行为发展特性 |
2.2.4 相关研究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 |
2.3 儿童与环境互动关系相关理论 |
2.3.1 环境心理学 |
2.3.2 生态心理学 |
2.3.3 生态系统论 |
2.3.4 相关研究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 |
2.4 儿童友好视角相关研究方法 |
2.4.1 儿童的街道空间需求研究方法 |
2.4.2 街道儿童友好性评估研究方法 |
2.4.3 相关研究方法在本研究的应用 |
2.5 基于上述理论与方法的分析框架 |
2.5.1 本研究的理论假设 |
2.5.2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2.5.3 基于分析框架的研究步骤 |
2.6 本章小结 |
3 儿童友好视角下城市街道空间评估框架与工具研究 |
3.1 儿童友好视角下评估维度与评估对象研究 |
3.1.1 评估维度分析 |
3.1.2 评估对象分析——城市儿童主体 |
3.1.3 评估对象分析——城市街道空间 |
3.2 城市街道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估工具研究 |
3.2.1 评估内容选取与体系性构建原则 |
3.2.2 评估内容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3.3 基于儿童街道空间需求的评估准则研究 |
3.3.1 具身视角下的评估准则框架研究 |
3.3.2 儿童生理特性与街道一米视角 |
3.3.3 儿童心理特性与街道空间认知 |
3.3.4 儿童行为特性与儿童独立活动 |
3.3.5 评估准则层因子以及内部逻辑 |
3.4 城市街道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估指标研究 |
3.4.1 评估指标来源与筛选分析方法 |
3.4.2 街道空间安全性影响因子分析 |
3.4.3 街道空间舒适性影响因子分析 |
3.4.4 街道空间便捷性影响因子分析 |
3.4.5 街道空间趣味性影响因子分析 |
3.5 创建城市街道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估工具 |
3.5.1 评估指标修正 |
3.5.2 指标测度方法 |
3.5.3 评估权重分析 |
3.6 儿童友好视角下城市街道空间评估框架 |
3.6.1 评估框架 |
3.6.2 评估过程 |
3.7 本章小结 |
4 儿童友好视角下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评估 |
4.1 曲江新区概况与儿童友好空间现状研究 |
4.1.1 曲江新区概况及相关规划解析 |
4.1.2 曲江新区居民及儿童概况解析 |
4.1.3 曲江新区儿童友好空间现状 |
4.1.4 曲江新区城市道路交通现状 |
4.2 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概况与样本街道选取 |
4.2.1 曲江新区城市街道分类 |
4.2.2 街道空间现状调研分析 |
4.2.3 基于调研的典型样本区域选取 |
4.3 曲江新区儿童城市街道空间需求研究 |
4.3.1 儿童街道概况调研与数据获取 |
4.3.2 曲江新区儿童的街道心理特性 |
4.3.3 曲江新区儿童的街道行为特性 |
4.3.4 儿童街道空间诉求与现状矛盾 |
4.4 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估 |
4.4.1 样本街道调研与数据获取 |
4.4.2 样本街道分区评估结果 |
4.4.3 样本街道分项评估结果 |
4.5 儿童友好视角下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现状解析 |
4.5.1 儿童友好空间孤岛化,儿童缺失连续性空间体验 |
4.5.2 儿童街道互动被驱逐,社会困境下空间矛盾突显 |
4.5.3 非正式街道活动消逝,儿童缺失物理性空间交互 |
4.5.4 场所安全感供给不足,缺乏适宜儿童基础性设施 |
4.5.5 空间育智性诉求强烈,儿童缺失社会性学习空间 |
4.6 本章小结 |
5 儿童友好视角下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优化策略 |
5.1 优化策略框架研究 |
5.1.1 问题导向下的优化策略寻解 |
(1)理论寻解 |
(2)案例寻解 |
5.1.2 价值导向下的优化目标寻解 |
(1)国际背景回应·儿童友好价值 |
(2)国内背景回应·立德树人价值 |
(3)学科背景回应·城市精神价值 |
5.1.3 双导向下的优化策略框架 |
(1)双导向下的优化策略“关键”提取 |
(2)基于“关键”的优化策略框架 |
5.2 串联儿童生活空间,形成覆盖全域的童径网络 |
5.2.1 对抗空间孤岛,串联儿童生活空间 |
5.2.2 激发儿童活动,规划设计童径网络 |
5.3 提升街道品质,营造安全健康、舒适高效的街道空间 |
5.3.1 安全健康街道,全面改善学校区域 |
5.3.2 高效便捷街道,自由抵达儿童空间 |
5.3.3 舒适安闲街道,沉浸自然语汇场所 |
5.4 营建在游戏中成长的“儿童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
5.4.1 智育街道:实体空间学习,触摸知识来源 |
5.4.2 美育街道:文化遗产传承,激发艺术邂逅 |
5.4.3 德育街道:社会空间营造,增强全龄互动 |
5.4.4 游戏街道:儿童游戏设施,移动游戏盒子 |
5.5 构建全流程下的儿童友好城市街道空间规划与管理 |
5.5.1 协同机制,多方共建培育儿童友好城市文化 |
5.5.2 儿童参与,建立参与式规划途径与长效机制 |
5.5.3 评估管理,动态生成街道儿童社会生活场所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1.1 核心概念再界定和基于此的理论分析框架初建 |
6.1.2 构建儿童友好视角下的城市街道空间评估框架 |
6.1.3 创建多维度城市街道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估工具 |
6.1.4 归纳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儿童友好现状问题 |
6.1.5 优化目标与关键下建立4维12 点优化策略框架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1)研究样本数量受限使评估结果存在误差 |
(2)评估指标权重赋值分析主观性较强 |
6.2.2 研究展望 |
(1)进一步探讨儿童友好与建成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
(2)拓展儿童友好街道研究尺度加强宏观层面分析 |
(3)深化本土化儿童友好理论以指导街道空间研究 |
(4)挖掘全球数字时代之下儿童街道生活方式变迁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后记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4)青年廉租社区邻里空间景观优化设计策略研究 ——以西安曲江乐居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毕业大学生租住廉租房现象 |
1.1.2 本研究的必要性探究 |
1.1.3 本研究的可行性探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青年居住区空间环境的研究现状 |
1.2.2 邻里空间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视角与研究对象 |
1.4.1 研究视角 |
1.4.2 研究对象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青年廉租社区邻里空间景观优化的相关概念及研究 |
2.1 青年廉租社区景观相关概念及研究 |
2.1.1 青年廉租社区 |
2.1.2 新一代青年人群的生活形态特征 |
2.1.3 社区适宜居住理论 |
2.2 邻里空间相关概念及研究 |
2.2.1 邻里单元模式理论 |
2.2.2 邻里空间层次理论 |
2.2.3 邻里空间的分类 |
2.2.4 邻里交往层次理论 |
2.2.5 邻里交往要素分析 |
2.3 环境行为心理学在社区营造的引入 |
2.3.1 环境行为学引导邻里空间改造 |
2.3.2 环境知觉理论与社区氛围的营造 |
2.3.3 行为需求层次理论 |
2.4 优秀案例设计解析 |
2.4.1 国外案例解析 |
2.4.2 国内案例解析 |
2.4.3 对青年廉租社区邻里空间景观优化的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3 青年廉租社区邻里空间景观调研现状及问题 |
3.1 调研社区的基本概况 |
3.1.1 调研对象的选取 |
3.1.2 调研社区空间现状研究 |
3.1.3 调研社区空间活动类型与时空分布情况 |
3.2 调查青年的空间需求及个体因素 |
3.2.1 青年生活作息及现实需求调查分析 |
3.2.2 青年个体差异因素调查分析 |
3.3 曲江乐居社区邻里空间景观存在问题分析 |
3.3.1 青年夜归现象,亟需夜景照明设计 |
3.3.2 绿化缺乏维护,没有充分挖掘植物的感知价值 |
3.3.3 缺乏邻里交友空间,阻碍青年聚集交往活动的产生 |
3.3.4 缺乏共享办公功能,不能满足青年多样化工作模式 |
3.3.5 养宠物居民增多,缺乏适合宠物活动的空间及设施 |
3.3.6 健身广场不符合青年运动喜好,造成空间资源闲置 |
3.4 本章小结 |
4 青年廉租社区邻里空间景观优化设计策略及方法 |
4.1 设计策略 |
4.1.1 增强社区夜景景观,满足青年下班族对夜归的需求 |
4.1.2 疏导青年心理压力,塑造青年下班解压环境 |
4.1.3 满足青年交友需求,增添富有新社交方式的空间环境 |
4.1.4 实现工作空间共享,营造青年互助的学习办公空间 |
4.1.5 重视养宠物人群需求,增添宠物友好型环境 |
4.1.6 为青年新型活动类型,增加适合青年运动场地 |
4.2 设计方法 |
4.2.1 候车停泊空间 |
4.2.2 归家治愈性空间 |
4.2.3 邻里交友空间 |
4.2.4 青年工作共享空间 |
4.2.5 宠物口袋乐园空间 |
4.2.6 青年运动健身空间 |
4.3 本章总结 |
5 西安市曲江乐居社区邻里空间景观优化设计 |
5.1 区位概况 |
5.1.1 区划范围 |
5.1.2 环境条件 |
5.1.3 社会历史条件 |
5.2 优化设计 |
5.2.1 设计目标 |
5.2.2 设计要点 |
5.2.3 总体规划 |
5.2.4 设计分析 |
5.3 方案展示 |
5.3.1 候车停泊空间设计 |
5.3.2 归家治愈性空间设计 |
5.3.3 邻里交友空间设计 |
5.3.4 青年工作共享空间设计 |
5.3.5 宠物口袋乐园空间设计 |
5.3.6 青年运动健身空间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之处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图录 |
附录3 表录 |
附录4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5)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研究 ——以西安曲江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源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时代背景 |
1.2.2 学科背景 |
1.2.3 城市及地段发展背景 |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2 遗址绿地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3 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空间耦合的研究综述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6.3 技术路线 |
2 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 |
2.1 基本概念与内涵解析 |
2.1.1 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概念内涵 |
2.1.2 空间耦合的基本特性与研究内容 |
2.2 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空间耦合的研究框架 |
2.2.1 空间耦合的影响因素 |
2.2.2 空间耦合的研究维度 |
2.2.3 空间耦合度的研究框架 |
2.3 本章小结 |
3 曲江片区的发展背景与遗址绿地的现状基底 |
3.1 曲江片区的建设与发展 |
3.2 曲江片区遗址空间的发展及演进历程 |
3.2.1 秦汉时期 |
3.2.2 隋唐时期 |
3.2.3 宋元明清时期 |
3.2.4 民国—2003年 |
3.2.5 2003 年至今 |
3.2.6 小结 |
3.3 曲江片区遗址绿地的现实状况 |
3.3.1 现存历史遗址的梳理 |
3.3.2 现状遗址绿地的梳理 |
3.3.3 现状遗址绿地的类型 |
3.4 典型遗址绿地的提取 |
3.5 大雁塔遗址绿地及周边城市环境的现状基底 |
3.5.1 大雁塔及周边城市环境的建设时序梳理 |
3.5.2 大雁塔遗址绿地本体建设现状 |
3.5.3 大雁塔周边建设控制范围现状 |
3.5.4 大雁塔周边风貌协调范围现状 |
3.6 曲江池遗址绿地及周边城市环境的现状基底 |
3.6.1 曲江池及周边城市环境的建设时序梳理 |
3.6.2 曲江池遗址绿地本体建设现状 |
3.6.3 曲江池周边建设控制范围现状 |
3.6.4 曲江池周边风貌协调范围现状 |
3.7 本章小结 |
4 曲江片区典型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度研究 |
4.1 典型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度分析 |
4.1.1 典型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空间耦合度研究的权重差异性分析 |
4.1.2 大雁塔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度研究 |
4.1.3 曲江池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度研究 |
4.2 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效应分析 |
4.2.1 空间内部重组 |
4.2.2 生态景观渗透 |
4.2.3 社会功能升级 |
4.2.4 经济效益增值 |
4.3 曲江片区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问题总结 |
4.3.1 大雁塔区域问题分析 |
4.3.2 曲江池区域问题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空间耦合优化策略与发展构想 |
5.1 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度提升策略 |
5.1.1 大雁塔遗址绿地及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优化策略 |
5.1.2 曲江池遗址绿地及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优化策略 |
5.2 遗址绿地与城市空间的未来发展模式构想 |
5.2.1 遗址绿地与文化空间的共生体验模式 |
5.2.2 遗址绿地与经济空间的良性循环模式 |
5.2.3 遗址绿地与生态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
5.2.4 遗址绿地与城市空间的协调开发模式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图录 |
表录 |
(6)西汉宣帝杜陵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遗址保护的必要性 |
1.1.2 大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之间的矛盾 |
1.1.3 杜陵保护与曲江新区二期发展的博弈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相关研究梳理与总结 |
1.4.1 国外遗址保护利用的实践经验 |
1.4.2 我国大遗址保护发展历程 |
1.4.3 我国大遗址保护的主要模式 |
1.4.4 大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研究 |
1.4.5 杜陵相关研究 |
第二章 杜陵遗址保护利用重点问题分析 |
2.1 杜陵区位概况 |
2.1.1 杜陵在西安市中的地位 |
2.1.2 杜陵是西安市古都遗址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
2.2 杜陵遗存构成与价值分析 |
2.2.1 历史环境 |
2.2.2 遗存构成 |
2.2.3 价值分析 |
2.3 杜陵遗址本体保存现状 |
2.3.1 帝陵陵园与陵园遗址 |
2.3.2 王皇后陵陵园与陵园遗址 |
2.3.3 陪葬坑与陪葬墓遗址 |
2.3.4 杜陵邑遗址 |
2.4 杜陵遗址区环境现状 |
2.4.1 景观环境 |
2.4.2 聚落环境 |
2.4.3 产业环境 |
2.5 杜陵遗址展示与利用现状 |
2.6 杜陵现存重点问题剖析 |
2.6.1 遗址景观风貌杂乱 |
2.6.2 遗址展示方式单一 |
2.6.3 文化旅游产业开发薄弱 |
2.6.4 文化内涵诠释不足 |
2.6.5 遗址区村落发展滞后 |
第三章 杜陵与曲江新区二期发展互动关系 |
3.1 杜陵在曲江新区二期中的地位 |
3.2 曲江一期遗产保护利用方式优劣势分析 |
3.3 杜陵保护与曲江新区二期发展的矛盾分析 |
3.3.1 曲江新区二期规划解读 |
3.3.2 杜陵保护与曲江二期发展之间的矛盾分析 |
3.4 杜陵与曲江新区二期互动关系探析 |
3.4.1 曲江新区二期为杜陵保护利用提供实力支撑 |
3.4.2 杜陵将成为曲江新区二期独树一帜的汉文化标杆 |
3.4.3 杜陵的保护利用可以有效提升曲江新区二期生态环境 |
3.4.4 杜陵的保护利用可以促进曲江新区二期文化产业集群 |
3.4.5 杜陵的保护利用可以提升曲江新区二期城市新形象 |
第四章 相关理论与案例借鉴 |
4.1 场所精神理论 |
4.1.1 场所精神内涵 |
4.1.2 大遗址的文化真实性 |
4.1.3 大遗址的场所精神营造方法 |
4.2 成都金沙遗址公园 |
4.2.1 “金沙模式”解读 |
4.2.2 经验借鉴 |
4.3 无锡鸿山遗址公园 |
4.3.1 “无锡模式”解读 |
4.3.2 经验借鉴 |
第五章 杜陵遗址保护利用模式—杜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
5.1 展示主题定位 |
5.2 保护与利用原则 |
5.2.1 坚持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护的原则 |
5.2.2 坚持开放空间利用原则 |
5.3 保护对象 |
5.3.1 遗产—遗址本体 |
5.3.2 自然—景观生态 |
5.3.3 人—聚落与社会活动 |
5.4 通过展示分区凸显遗址综合功能 |
5.4.1 遗址本体展示区 |
5.4.2 陪葬墓保护与休闲观赏区 |
5.4.3 汉代体验式民风小镇 |
5.4.4 博物馆集群区 |
5.5 营造杜陵汉文化场所精神 |
5.5.1 重现遗址格局 |
5.5.2 重塑遗址传统风貌 |
5.5.3 设置汉文化实体景观 |
5.5.4 完善展示线路 |
5.6 构建文化旅游产业 |
5.6.1 提升科研教育功能 |
5.6.2 开展汉文化体验活动 |
5.6.3 发掘遗址区村落特色文化 |
5.6.4 丰富汉元素文创产品 |
5.6.5 多元化的媒介传播措施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人本导向下的西安曲江新区城市徒步健身步道空间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规划人文主义的回归 |
1.1.2 城市步行化的趋势 |
1.1.3 全民健康生活观念的转变 |
1.1.4 全民健身背景下低碳行动畅行 |
1.1.5 西安承办全运会带来的城市运动发展契机 |
1.1.6 “西安年·最中国”主题活动下城市吸引力扩张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
2 城市徒步健身步道基础研究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关于步行与城市设计和公共健康的研究 |
2.1.2 关于徒步健身运动的研究 |
2.1.3 关于城市徒步健身空间的研究 |
2.1.4 关于城市步道的研究 |
2.1.5 关于人群行为活动与城市空间规划相互影响的研究 |
2.1.6 总结 |
2.2 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 |
2.2.1 国外相关实践案例 |
2.2.2 国内相关实践案例 |
2.2.3 案例总结 |
2.3 关键概念解析 |
2.3.1 城市规划中人本主义内涵解读 |
2.3.2 城市徒步健身运动的内涵解读 |
2.3.3 城市徒步健身步道的内涵解读 |
2.4 本章小结 |
3 徒步健身人群的特点及其需求分析 |
3.1 人群构成及其需求特点分析 |
3.1.1 儿童及其徒步健身的特点与需求 |
3.1.2 青年及徒步健身的特点与需求 |
3.1.3 中年及徒步健身的特点与需求 |
3.1.4 老年及徒步健身的特点与需求 |
3.2 人群的行为特点与空间需求分析 |
3.2.1 目标性 |
3.2.2 选择性 |
3.2.3 趋向性 |
3.2.4 持续性 |
3.2.5 规律性 |
3.3 人群的心理特点与空间需求分析 |
3.3.1 安全感 |
3.3.2 方向感 |
3.3.3 期待感 |
3.3.4 亲切感 |
3.4 本章小结 |
4 曲江新区健身步道使用人群研究 |
4.1 曲江新区徒步健身人群基本状况 |
4.1.1 人群基本属性分析 |
4.1.2 人群行为偏好分析 |
4.1.3 行为受影响因素分析 |
4.1.4 人群空间需求分析 |
4.1.5 人群满意度分析 |
4.2 曲江新区徒步健身人群类型化研究 |
4.2.1 一般性人群 |
4.2.2 散步人群 |
4.2.3 跑步人群 |
4.2.4 其他类型健身人群 |
4.2.5 人群徒步健身类型总结 |
4.3 人群活动的时空特点分析 |
4.3.1 一般人群活动的时空特征 |
4.3.2 健身人群活动的时空特征 |
4.3.3 不同运动类型人群活动的时空特征总结 |
4.4 不同类型人群特点与空间需求 |
4.4.1 一般性人群特点与空间需求 |
4.4.2 散步人群特点与空间需求 |
4.4.3 跑步人群特点与空间需求 |
4.4.4 其他类型健身人群特点与空间需求 |
4.4.5 人群特点总结与步道空间关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西安市曲江新区健身步道分析与评价 |
5.1 曲江新区概况 |
5.1.1 曲江新区区域位置概况 |
5.1.2 曲江新区用地构成 |
5.1.3 曲江新区道路交通状况 |
5.1.4 曲江新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发展状况 |
5.1.5 健身类APP视角下的曲江新区 |
5.2 曲江新区现状健身步道概况 |
5.2.1 健身步道类型 |
5.2.2 健身步道分布 |
5.2.3 存在的问题 |
5.3 曲江新区健身步道各时段使用状况分析 |
5.4 曲江新区健身步道主题性分析 |
5.5 曲江新区健身步道可达性分析 |
5.5.1 曲江新区人群主要活动范围 |
5.5.2 步行可达性分析 |
5.5.3 健身步道对住区的服务覆盖程度 |
5.5.4 曲江新区健身步道可达性存在问题总结 |
5.6 曲江新区健身步道的综合性分析 |
5.6.1 健身步道同旅游景点的关联程度 |
5.6.2 健身步道周边的用地构成 |
5.6.3 健身步道周边的设施类型分析 |
5.6.4 健身步道综合性存在问题总结 |
5.7 健身步道场地建设分析 |
5.7.1 步道断面研究 |
5.7.2 步道的可识别性分析 |
5.7.3 步道配套服务设施分析 |
5.7.4 场地建设存在问题总结 |
5.8 曲江新区健身步道各要素关联分析 |
5.9 曲江新区健身步道现状问题总结 |
6 曲江新区健身步道空间组织 |
6.1 人群空间需求及徒步健身步道现状矛盾分析 |
6.2 徒步健身步道的规划原则 |
6.2.1 “大动脉+小血管”构建体系 |
6.2.2 易达易行 |
6.2.3 空间安全 |
6.2.4 主题突出 |
6.2.5 标识明确 |
6.2.6 线路连贯 |
6.3 徒步健身步道的规划策略 |
6.3.1 动态规划的可能性 |
6.3.2 主题引入 |
6.3.3 线路完善 |
6.3.4 设施完善 |
6.3.5 断面改善 |
6.3.6 专业性提升 |
6.3.7 特殊步道设置 |
6.3.8 公里数指导 |
6.3.9 特殊活动时期应对 |
6.4 徒步健身步道空间组织实例研究 |
6.4.1 选地及选取原因分析 |
6.4.2 现状人群构成及空间需求分析 |
6.4.3 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分析 |
6.4.4 道路断面分析 |
6.4.5 住区出入口分析 |
6.4.6 现状步道分析 |
6.4.7 设计定位 |
6.4.8 选线与布局 |
6.4.9 综合性提升 |
7 结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 :曲江新区徒步健身运动的问卷调查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西安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主体框架 |
1.4 研究相关概念辨析 |
1.4.1 文化创意产业 |
1.4.2 文化创意产业分类 |
1.4.3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集聚区) |
1.5 研究区域和数据来源 |
1.5.1 研究区域 |
1.5.2 数据来源 |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案例分析 |
2.1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综述 |
2.1.1 对产业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
2.1.2 对产业空间演化过程研究 |
2.1.3 对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研究 |
2.1.4 对空间布局和发展策略研究 |
2.1.5 现有研究总结 |
2.2 不同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案例 |
2.2.1 国外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空间分布案例 |
2.2.2 国内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空间分布案例 |
2.2.3 案例总结 |
3.西安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发展现状 |
3.1 西安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总体概述 |
3.1.1 产业发展现状 |
3.1.2 产业发展环境 |
3.2 西安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特征 |
3.2.1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总特征 |
3.2.2 文化创意产业一核四区分布特征 |
3.2.3 文化创意产业各产业类型分布特征 |
3.2.4 文化创意产业在城市空间区位选择 |
3.3 西安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问题 |
3.3.1 各城区空间发展不均衡 |
3.3.2 核心之间空间联系较弱 |
3.3.3 土地功能混合使用不强 |
3.3.4 产城融合发展态势不足 |
3.3.5 园区内企业空间互动少 |
3.4 本章小结 |
4.西安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路径 |
4.1 西安市文化创意产业总体发展过程分析 |
4.1.1 产业统计数据变化情况 |
4.1.2 企业POI点数量变化情况 |
4.2 西安市文化创意产业总体空间演化路径 |
4.2.1 雏形阶段(2003 年以前) |
4.2.2 过渡阶段(2003-2010 年) |
4.2.3 成长阶段(2010 年-至今) |
4.3 一核四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演化路径 |
4.3.1 城墙内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路径 |
4.3.2 曲江新区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路径 |
4.3.3 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路径 |
4.3.4 经开区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路径 |
4.3.5 浐灞生态区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路径 |
4.4 西安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特征及规律 |
4.4.1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发展特征 |
4.4.2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5.西安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解析 |
5.1 文化创意产业演化制约因素 |
5.1.1 土地集约化利用弱,资源整合差 |
5.1.2 集聚机制缺乏,核心竞争力弱 |
5.1.3 载体建设不足,未形成创意氛围 |
5.2 文化创意产业演化动力机制 |
5.2.1 演化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
5.2.2 演化动力机制作用过程 |
5.2.3 内部动力机制分析 |
5.2.4 外部动力机制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西安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发展策略 |
6.1 文化创意产业主导因素发展趋势 |
6.1.1 产业协同发展及集聚效应增强 |
6.1.2 政府加大重视及政策扶持带动 |
6.1.3 城市规划调整及城市空间拓展 |
6.1.4 消费需求增加及创意人才引进 |
6.2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结构布局方案 |
6.3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功能优化策略 |
6.3.1 一核四区空间功能优化 |
6.3.2 一核四区周边空间功能串联 |
6.3.3 边缘区域新型园区生成 |
6.4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发展政策引导 |
6.4.1 雏形阶段:规划先行 |
6.4.2 过渡阶段:政策扶持 |
6.4.3 成长阶段:监管修正 |
6.4.4 成熟阶段:刺激创新 |
6.5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不足 |
7.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7.1.1 主要结论 |
7.1.2 主要创新点 |
7.2 不足之处 |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西安曲江新区文化旅游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经济开发区 |
2.1.2 城市新区 |
2.1.3 文化旅游开发区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3章 典型经济开发区及城市新区发展模式的对比分析 |
3.1 典型“经济开发区”发展模式分析 |
3.1.1 协同发展模式——苏州工业园区 |
3.1.2 产城融合模式——昆山开发区 |
3.1.3 综合转变模式——武汉东湖高新区 |
3.2 典型“城市新区”发展模式研究 |
3.2.1 产城融合模式——天府新区 |
3.2.2 增长极发展模式——上海浦东新区 |
3.2.3 城乡统筹模式——陕西西咸新区 |
第4章 曲江新区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分析 |
4.1 发展现状 |
4.1.1 新区概览 |
4.1.2 基础条件 |
4.1.3 空间布局 |
4.1.4 产业概况 |
4.2 曲江新区管理模式 |
4.2.1 曲江新区组织管理模式 |
4.2.2 曲江新区的政府管理机制 |
4.2.3 曲江新区的企业管理模式 |
4.3 曲江新区运营模式 |
4.3.1 “旅游+地产”运营模式 |
4.3.2 “旅游文化+城市运营”运营模式 |
4.3.3 以旅游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为主导的综合产业运营模式 |
4.4 曲江新区产业模式 |
4.4.1 曲江新区产业体系 |
4.4.2 曲江新区产业发展模式 |
4.5 曲江新区发展的阶段特征与路径模式 |
4.5.1 第一阶段:初始发展期——曲江起步 |
4.5.2 第二阶段:快速成长期——曲江发展 |
4.5.3 第三阶段:稳定成熟期——曲江腾飞 |
4.5.4 曲江新区总体路径模式 |
4.6 曲江模式总结 |
4.6.1 曲江模式的核心机制 |
4.6.2 曲江模式内涵 |
4.7 曲江模式的优势及经验 |
4.7.1 政府主导,集中高效 |
4.7.2 城市经营,文化激活 |
4.7.3 复合效益,增益民生 |
4.7.4 体制创新,流程再造 |
第5章 曲江模式的问题及创新对策分析 |
5.1 曲江模式面临的问题 |
5.1.1 管理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 |
5.1.2 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
5.1.3 社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
5.2 创新模式的建议 |
5.2.1 管理模式创新 |
5.2.2 产业模式创新 |
5.2.3 社会发展创新 |
5.2.4 整合发展创新 |
第6章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2.1.2 系统生态学理论 |
2.1.3 生态位理论 |
2.1.4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1)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研究 |
(2)生态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1)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研究 |
(2)生态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
2.3 国内外实践经验及启示 |
2.3.1 国外实践 |
2.3.2 国内实践 |
2.3.3 发展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安城乡空间发展轨迹及其生态空间演变特征 |
3.1 城市起步:195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
3.1.1 时代背景 |
3.1.2 空间结构 |
3.1.3 总体特征 |
3.2 发展革新:198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
3.2.1 时代背景 |
3.2.2 空间结构 |
3.2.3 总体特征 |
3.3 空间重构:199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
3.3.1 时代背景 |
3.3.2 空间结构 |
3.3.3 总体特征 |
3.4 品质提升:2008 年以来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
3.4.1 时代背景 |
3.4.2 空间结构 |
3.4.3 总体特征 |
3.5 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其生态空间演变特征 |
3.5.1 空间演进轨迹历程 |
3.5.2 空间演进动力机制 |
3.5.3 城乡空间演进整体特征 |
3.5.4 城乡生态空间演进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现状评价及影响机制 |
4.1 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现状格局 |
4.1.1 生态要素梳理 |
4.1.2 生态总体格局 |
4.2 生态建设评价指标及方法 |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2 “市域层次”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
4.2.3 “城区层次”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
4.3 市域城乡生态适宜性评价及影响机制 |
4.3.1 生态敏感性评价 |
4.3.2 生态承载力评价 |
4.3.3 生态安全性评价 |
4.3.4 市域生态问题 |
4.3.5 生态影响机制 |
4.4 城区生态建设评价及影响机制 |
4.4.1 生态环境评价 |
4.4.2 绿地建设评价 |
4.4.3 生态建设问题 |
4.4.4 生态影响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5 生态导向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的基本原则及结构模式 |
5.1 城乡空间发展目标导向及阶段划分 |
5.1.1 发展目标导向 |
5.1.2 发展阶段划分 |
5.1.3 发展考评体系 |
5.2 城乡空间发展的基本原则拟定 |
5.2.1 市域空间格局规划“法则” |
5.2.2 城区空间布局规划“原则” |
5.3 城乡空间发展的结构模式选择 |
5.3.1 结构模式基本特征 |
5.3.2 典型结构模式比选 |
5.4 本章小结 |
6 生态导向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的优化布局方法及策略 |
6.1 城乡空间发展的优化技术路径与方法 |
6.1.1 既有的技术路径 |
6.1.2 优化路径及方法 |
6.2 市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 |
6.2.1 划定生态分区,管控资源利用 |
6.2.2 串点连线织网,构建生态网络 |
6.2.3 控制城乡规模,优化城乡布局 |
6.2.4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
6.3 城区空间规划布局优化策略 |
6.3.1 控制城区人口,推动旧城更新 |
6.3.2 优化空间结构,城市分区管控 |
6.3.3 调整产业用地,疏解城区工业 |
6.3.4 划定城市绿线,完善公园体系 |
6.3.5 延续历史特色,建设遗址公园 |
6.3.6 建设海绵城市,实现“柔性”治水 |
6.3.7 加快绿道建设,完善交通体系 |
6.4 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格局优化方案“后评估” |
6.4.1 情景分析法的适用性 |
6.4.2 基于情景分析的优化方案“后评估” |
6.4.3 “后评估”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的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 |
7.1 技术创新 |
7.1.1 统一规划技术标准及规范 |
7.1.2 明确生态空间规划层级及对象 |
7.1.3 构建城乡生态空间规划导则 |
7.1.4 加强相关规划体系的衔接 |
7.2 体制创新 |
7.2.1 建立生态控制线管控机制 |
7.2.2 建立生态保护区补偿机制 |
7.2.3 建立生态绩效评估审查机制 |
7.2.4 建立多部门协同管理机制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1.发表论文 |
2.参编论着 |
3.参与课题 |
4.参与研究项目 |
附录 |
附录Ⅰ 西安市生态评价基础数据及来源汇编 |
附录Ⅱ 国家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
附录Ⅲ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分级考核标准 |
附录Ⅳ 国家森林城市指标体系 |
四、曲江新区和谐高速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短视频: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城市形象建构及传播的关键进路 ——以西安“曲江新区”政务抖音号为例[D]. 孙天陟. 西北大学, 2021
- [2]基于西安古城雨洪管理经验的曲江新区海绵城市规划研究[D]. 王晗.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2)
- [3]儿童友好视角下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D]. 武昭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青年廉租社区邻里空间景观优化设计策略研究 ——以西安曲江乐居社区为例[D]. 李晶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遗址绿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空间耦合研究 ——以西安曲江片区为例[D]. 李庆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西汉宣帝杜陵保护与利用研究[D]. 黄翊珊. 西北大学, 2019(01)
- [7]人本导向下的西安曲江新区城市徒步健身步道空间组织研究[D]. 罗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西安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演化研究[D]. 田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西安曲江新区文化旅游创新模式研究[D]. 王凯.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10]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吴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