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游走脾并发胃扭转三例(论文文献综述)
谢元康,谢斌辉[1](2019)在《游走脾并蒂扭转、脾梗死1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游走脾是由于脾脏悬韧带发育不全或过于松弛以及脾门血管蒂过长、活动度过大而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左季肋部后方),临床上比较罕见,在所有脾切除病人中,因游走脾手术者<0.25%[1]。但因其易合并脾扭转、脾梗死,甚至合并其他器官扭转等严重并发症,须引起临床重视[2-3]。脾切除术后的抗凝治疗也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脾切除术后血栓形成和栓塞的发生率为5%~10%[4]。但目前的抗凝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术后。对于游走脾伴脾蒂扭转,术前出现脾梗死,后行脾切除术后预防性抗凝治疗的研究罕有报道。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
刘志刚[2](2010)在《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模式的大柴胡汤方证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构建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的方证研究模式。(2)依据该模式,通过大柴胡汤方证文献研究,初步明确该方应用指征、药物剂量及配伍规律,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1)在导师已经提出观点及近年来中医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的方证研究模式。(2)以网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及图书馆馆藏为文献来源。网上数据库检索范围为1979年至2009年的期刊文献(部分期刊回溯至创刊)。还收集各类专着及日本汉方杂志中有关大柴胡汤医案及论述。利用MS Excel建立医案数据库。数据库字段包括医案来源、作者、组成、药物剂量、相似度、病名(中医、西医)、疾病类别、患者性别、年龄、症状和体征、舌苔及脉象等内容。采用SPSS 13.0, SPSS Clementine 8.1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ROC曲线分析及数据挖掘(Apriori算法)等方法。结果:(1)体质、疾病之间及它们与证候的形成都存在密切的联系。体质能够明显影响疾病的类型,而疾病对体质的形成及变化也存在显着作用。体质和疾病均是证候形成关键因素,决定着证候产生,类型及其转归。疾病和体质是证候的构成要素。应当对方剂、主治疾病及体质进行系统研究,揭示体质与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方证的内涵。(2)本研究共收集医案717例,经筛选后共入选医案557例。通过分析,主要总结了大柴胡汤方证以下特点:大柴胡汤主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如胆囊及胆管疾病、胰腺疾病、肝脏疾病、胃及食管疾病,肠道疾病,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及其他疾病。该方主治疾病范围非常广泛,但主要用于消化系统及感染性疾病。通过ArrowSmith闭合式文本挖掘方法研究发现大柴胡汤主治疾病可能与精神及其他应激、炎症及免疫反应、动力障碍、前列腺素和组胺有关。大柴胡汤方证体质:形体特征:体格发育较好,比较壮实,但不一定肥胖。肌肉丰满,比较坚紧。肤色偏黑,皮肤较干燥,脸色一般较佳。颈部粗短,上腹角偏宽,头围、肩宽、胸围较大。心理特征:性格外向,但情绪易激动、易生烦恼,且强迫、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多见。机能特点:肝机能和胃肠机能弱。神疲乏力,睡眠障碍,食欲不振,食后上腹胀,便秘倾向,小便黄而短。腹诊特点:主要表现在上腹及胸胁部,以紧张、抵抗及压痛为特征。其判断要点为:如患者的形体特点、机能特征及腹诊符合大柴胡汤体质特点,即可以诊断为大柴胡汤体质。如心理特征也符合,则可以认为是典型的大柴胡汤体质。大柴胡汤方证临床表现:总结了大柴胡汤方证总体表现,消化及非消化系统表现的区别与联系,并总结了大柴胡汤方证在不同疾病类别中的临床表现模式。在消化系统中,大柴胡汤方证总体表现为舌红、呕吐、口苦、恶心、腹痛、腹胀、胁痛、便秘等。很多患者还表现为嗳气、肩痛、头痛、失眠、头晕等。还有个别患者表现为乏力、神疲、便溏等。而在非消化系统疾病中,临床表现模式更加多样。总体表现为头痛、失眠、头晕、烦躁、苔黄或苔薄黄、舌红、便秘等。患者仍然会出现包括胁痛在内的症状群,如胁痛、肢冷、便秘、头晕、尿黄、目眩;胁痛、肩痛、腹胀、胸闷、暖气;胁痛、面红、返酸。少部分患者也会出现纳差、神疲、乏力等表现。大柴胡汤加味药物的配伍规律及应用指征。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加味药物归为以下几类:1、行气、消食、利胆、止痛药;2、活血、清热、泻下药;3、行气、化痰、清热药;4、行气、泻下药;5、清热解毒药;6、补气药等。非消化系统加味药物归为以下几类:1、活血药;2、平肝、化痰药;3、清热燥湿、攻下药;4、清气分热药;5、清热解毒、化痰药等等。大柴胡汤剂量应用规律,应用聚类分析研究发现大柴胡汤剂量可以归为4类。一是方中药物比例基本一致,方中各味药物剂量在10克左右,当以口苦、脉弦等为主时应用;二是以大黄为主,可达20g左右。当阳明热结较重,出现发热、舌红,而又以腹痛、苔黄、便秘为主要表现时用之;三是以芍药为主,可达30g左右。以上腹痛为主时,重用芍药缓急止痛;四是以柴胡为主,可达24g左右。以胸胁苦满为主时则重用柴胡以和解少阳。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我们提出的大柴胡汤经验性的临床判断标准为:1、患者符合大柴胡汤体质,符合大柴胡汤主治疾病,大体符合总体临床表现者;2、患者符合大柴胡汤体质,符合总体临床表现,虽不符合主治疾病谱者;3、虽不符合大柴胡汤体质,但符合主治疾病,且符合典型临床表现者。在提出经验性诊断标准后,我们利用基于临床医案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分析,探讨了大柴胡汤方证诊断标准的确定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另外,还对大柴胡汤组成药物临床应用指征、方剂结构、剂型、煎服法,主治疾病间的关系等作简单讨论。结论:(1)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的方证模式基本涵盖了中医方证的构成要素,能够比较全面反应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特点。本研究也从文献研究角度证明该研究模式是可行的。(2)大柴胡汤的临床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患者为大柴胡汤体质或典型的大柴胡汤体质,符合大柴胡汤主治疾病,且临床表现符合该方临床表现特征时。可以认为是大柴胡汤典型方证。疾病急性期,可以用大柴胡汤控制病情恶化、缓解症状;疾病慢性期,可以用该方调理体质,预防疾病进展或复发;2、患者为大柴胡汤体质或典型的大柴胡汤体质,符合大柴胡汤主治疾病,但临床表现不典型。可以认为是大柴胡汤方证。可以用该方调理体质,预防疾病进展或复发;3、患者不是大柴胡汤体质,但符合大柴胡汤主治疾病,且临床表现典型时。可以在疾病急性期应用大柴胡汤,如症状缓解,应换用他方调理。如无效,应尽快调整治疗;4、患者非大柴胡汤体质,临床表现也不典型,即便属于该方主治疾病范围,也当忌用大柴胡汤。
陶方泽[3](2009)在《小柴胡汤类方证治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小柴胡汤作为柴胡汤类方的代表,近年来成为经方热门研究的热点。主要是由于小柴胡汤是六经的主方之一、八法的和法代表,而且它的备制方法巧妙和适用病症非常广泛。小柴胡汤及其类方在外感与内伤、疑难与杂症中的广泛运用和卓绝的疗效,可见它的应用范围是多样性的。但面对类方主治范围的多样性,却有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一直未得到彻底解决,即《伤寒论》101条明确指出:“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说明在小柴胡汤及其类方证治过程中,“但见一证”,就可用柴胡汤类方。但是这“一证”到底是个什么柴胡证?仲景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但《伤寒论》16条有云:“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算是间接回答了一部分。方证是辩证论治的基本单元,但是古代的方证的表述是不完全性的表述,我们今人必须立足临床,强调经方的现代应用,破译出经方的现代应用指征,要力求用完整的、用规范的语言,尽量客观而有证据的表述。本课题将针对以上的问题,着重于探讨小柴胡汤类方的证治规律。对近年来医家所积累的丰富临床经验,从理论的高度,根据辨证论治的要求,加以系统梳理。为其继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本文根据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以现代医案文献研究为主,充分利用小柴胡汤类方现代临床应用广泛等优势,对其作进一步研究。首先,以临床疗效为准绳,证治规范为主导,对近15年公开发表于中医药期刊中的有关小柴胡汤类方的个案报道进行搜集并加以整理。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病因、病种、药物加减等方面进行了频数、关键字词的统计分析。且引入应用数学中的黄金分割法用于证治研究。然后根据统计的结果划定了小柴胡汤类方的各主治病种、症状在证治分类上的主次常变关系。最后将临床证治的事实与文献理论的逻辑相互比较、印证,从而深入研究了小柴胡汤类方的证治规律。结果:小柴胡汤证病因以外感多见,大柴胡汤证以饮食不当为多,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以七情内伤为主,柴胡桂枝汤证和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以宿疾为多。五首小柴胡汤类方方证共有的基本症状为口苦、咽干、胸胁满痛、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腹部不适、发热、口渴、不寐。舌脉方面,除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舌质偏紫,其他方证均以舌红为主,脉象均以弦脉为主。说明小柴胡汤类方方证以邪犯少阳,胆经郁热,胃气失和为基本病机。在特有症状方面,小柴胡汤证多见疲乏、少神失神、头晕目眩、头痛、咳嗽、汗出、情志抑郁不畅、月经不调、恶寒肢冷、小便黄、泄泻、形瘦、多梦恶梦、心慌心悸、浮肿、耳鸣。舌苔多薄白、薄黄,脉象多弦、数、细。与其病因多“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或胆病及肝,肝失疏泄,以及《伤寒论》原文小柴胡汤证本身多或然症有关。大柴胡汤证多见汗出、黄疸、小便黄赤短少、便秘、体型胖壮。舌苔多黄、腻,脉象多弦、数。提示其病机多为肝胆湿热,里热内结,正旺邪盛,体质壮实。与疾病谱多肝胆病相一致。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多见疲乏、失眠多梦、惊悸不安、情志抑郁、情绪不宁、妄行妄动、言语错乱、头昏晕胀痛、耳鸣、面红、气短、汗出、筋惕肉瞤。舌苔多薄白、薄黄,脉象多弦、细、滑。与其原治太阳病表证误下伤正,邪气内陷之“坏病”,现则多用于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病机复杂,虚实互见有关,但病机关键则在于枢机不利,胆胃郁热,心神不宁。柴胡桂枝汤证多见疲乏、情志抑郁、头昏头晕头痛、气短、肢节烦疼、周身不适、恶寒肢冷、小便黄。舌苔多薄白,脉象多弦、细、浮、数。提示其病机除邪在少阳,胆热犯胃外,尚有太阳表邪。即前人所谓“柴胡桂枝汤治小柴胡汤桂枝汤之二方证相合者”。柴胡桂枝干姜汤多证见疲乏、头晕头胀、咳嗽、汗出、恶寒肢冷、便溏。舌苔多薄白,脉象多弦、细、沉。说明本方证除由于少阳枢机不利,水饮内结,阳郁不能宣达于外等病机之外,尚有太阴病阴证之机转。小柴胡汤类方中柴胡与黄芩药对古今用量及其比例差距很大。原方柴胡用量较重,柴芩比为8:3,现代柴胡用量多为9~15克,柴芩比约为1.2:1。这可能与现代临床应用小柴胡汤类方已不再局限于外感病证等因素有关。主要加味药:小柴胡汤为清热、补虚、解表、理气、活血化瘀药;大柴胡汤为清热、活血、利湿、行气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补虚、平肝熄风、安神、清热药;柴胡桂枝汤为活血化瘀、清热、补虚、平肝熄风、解表、理气药;柴胡桂枝干姜汤为化痰止咳喘、补虚、清热、利水渗湿、活血化瘀药。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现代医家在临床应用柴胡汤类方范围方面虽然不断扩大和深入,但证治比较结果显示,柴胡汤类方的基本应用指征却没有太大的变化,部分研究结果与名医大家学术思想不谋而合,证明了中医临床经典的重要性,也证明了中医临床经验继承的重要性。本文引入的黄金分割律、关键字词分析法对证治规律研究有一定的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和运用。本课题为类方研究开辟了新思路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柴胡类方的临床运用提供了更直接的依据。
曹宁[4](2009)在《影响大黄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多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大黄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影响因素,揭示大黄在复方中发挥各功效时的基本配伍规律、常用剂量、炮制品种、最佳剂型及煎服方法等。方法:以《中华医方精选辞典》(精选本)为蓝本,收集含大黄的方剂1224首,建立数据表,使用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利用其筛选工具,归类统计出与大黄配伍使用的高频次药物,发挥特定功效时大黄的用药剂量范围、炮制方法、剂型、煎服方法等。参考《伤寒杂病论》以后的方书;《神农本草经》以后的本草着作;历代名医方论;现代期刊杂志和大黄研究专着等,对影响大黄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诸因素进行总结,并结合其相应的病机进行讨论。结果:大黄的功效可归纳为5个方面15个作用方向:1.泻下攻积(泻下热结、攻下冷积、攻下宿食、攻下虫积、攻痰逐饮);2.泻火解毒(泻热消痞、清心泻火、清肠泻肺、清肝泻热、清热通淋、清热消痈、解毒消疮);3.活血化瘀(活血通经、活血止痛、化瘀消症);4.凉血止血;5.利胆退黄。影响大黄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因素有配伍环境、剂量、炮制、剂型、煎服法等。其中配伍环境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大黄配芒硝、枳实、厚朴、槟榔、甘遂、牵牛子、胡麻仁、杏仁等长于泻下攻积;配黄连、黄芩、栀子、连翘、生石膏、川木通、滑石、龙胆草、瞿麦、牛黄、犀角、薏苡仁、冬瓜仁、煅石膏、陈石灰、白矾、白及等长于泻火解毒;配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乳香、没药、三棱、莪术、蛰虫、虻虫、水蛭等长于活血化瘀;配丹皮、生地、地榆、蒲黄等长于凉血止血;配茵陈、栀子等长于利胆退黄;配山楂,神曲等长于健胃消食。其它因素方面,大黄的用量因受药材品质、炮制品种、剂型、配伍环境、地域环境、病人体质、病势缓急等因素影响而有较大差异,但一般来说,其剂量规律具有两个特点:①泻热消痞、清热利湿时用量宜小;泻下攻积、凉血止血时用量宜大;活血化瘀、泻火解毒时用量中等;②表里同病时用量宜轻;表和里实时用量较重。大黄的炮制品种中生大黄长于清热泻火、泻下攻积、解毒消痈、凉血止血;酒大黄长于活血化瘀,兼可引药上行而清上焦实热;熟大黄泻下之力缓和,常用于体质虚弱而兼便秘的患者;大黄炭长于收涩止血,治疗各种出血性疾病。大黄常用的剂型有汤、丸、膏、散四种,汤剂可广泛适用于大黄各种功效的发挥;丸剂常用于泻下攻积、泻火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较少在凉血止血、利胆退黄功效中使用;散剂主要用于泻下攻积、泻火解毒、活血化瘀、凉血止血等功效,较少在利胆退黄功效中使用:膏剂主要以外用的形式治疗各种痈疮肿毒。结论:配伍环境、剂量、剂型、炮制、煎服方法等皆能对复方中大黄功效的发挥方向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尤以配伍环境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大黄在复方中的功效发挥是上述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冯平勇,尚华,刘怀军,雷建明[5](2005)在《游走脾并脾蒂扭转二例》文中提出
李索林,牛爱国,张道荣[6](2000)在《游走脾并发胃扭转三例》文中认为
二、游走脾并发胃扭转三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游走脾并发胃扭转三例(论文提纲范文)
(1)游走脾并蒂扭转、脾梗死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历简介 |
2 讨论 |
2.1 游走脾诊断与治疗 |
2.2 脾切除术后预防血栓形成 |
(2)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模式的大柴胡汤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的方证研究模式 |
1 贯彻"病证结合"、"方证相应"原则是中医学发展的现实要求 |
1.1 "病证结合"是现代中医临床实际的需求 |
1.2 "方证相应"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 |
2 方证研究源流及现状 |
2.1 方证相应的概念 |
2.1.1 方证相应的不同提法 |
2.1.2 方证相应概念的内涵 |
2.2 方证相应的源流 |
2.3 方证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3.1 方证的病机概念 |
2.3.2 方证的证据概念 |
3. 构建"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方证研究模式 |
3.1 研究思路 |
3.1.1 以体质、主治疾病谱为要素重新构建"证"的研究内容 |
3.1.2 体质 |
3.1.3 主治疾病谱 |
3.1.4 小结 |
3.2 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方证研究模式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3.2.1 研究内容 |
3.2.2 研究方法 |
3.3.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方证研究模式的诊断及治疗特征 |
3.3.1 诊断 |
3.3.2 治疗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大柴胡汤方证研究现状 |
1 大柴胡汤源流 |
2 大柴胡汤方证研究现状 |
2.1 关于大柴胡汤方剂组成 |
2.1.1 大柴胡汤中必有大黄 |
2.1.2 大柴胡汤中必无大黄 |
2.1.3 大黄可有可无说 |
2.2 关于大柴胡汤方证病机定位 |
2.2.1 少阳阳明合病 |
2.2.2 少阳病 |
2.2.3 阳明病 |
2.2.4 三阳合病 |
2.2.5 太阴病 |
2.2.6 少阴病 |
2.2.7 矛盾说 |
2.3 关于大柴胡汤方证临床特征 |
2.3.1 对于《伤寒杂病论》条文的总结 |
2.3.2 大柴胡汤方剂主治 |
2.3.3 大柴胡汤方证研究 |
3 大柴胡汤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3.1 大柴胡汤药理作用 |
3.1.1 消化系统 |
3.1.2 心血管系统 |
3.1.3 调节代谢作用 |
3.1.4 免疫调节作用 |
3.1.5 血液系统 |
3.1.6 内分泌系统 |
3.1.7 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
3.1.8 抗炎作用 |
3.1.9 抗病原体 |
3.1.10 抗过敏作用 |
3.2 大柴胡汤临床应用 |
3.2.1 传染病 |
3.2.2 呼吸系统疾病 |
3.2.3 循环系统疾病 |
3.2.4 消化系统疾病 |
3.2.5 泌尿系统疾病 |
3.2.6 生殖系统疾病 |
3.2.7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 |
3.2.8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 |
3.2.9 神经系统疾病 |
3.2.10 骨科疾病 |
3.2.11 妇产科疾病 |
3.2.12 皮肤病 |
3.2.13 五官科疾病 |
3.2.14 精神疾病 |
3.2.15 发热性疾病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大柴胡汤方证研究 |
1 大柴胡汤方证特点研究 |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数据库建立 |
1.1.3 统计方法 |
1.2 结果 |
1.2.1 一般情况 |
1.2.2 大柴胡汤方证的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及大柴胡汤证形成时间 |
1.2.3 大柴胡汤病位、病机、病性 |
1.2.4 大柴胡汤方证主要内容 |
1.2.5 大柴胡汤药物配伍 |
2 大柴胡汤剂量研究 |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统计方法 |
2.2 结果 |
2.2.1 药物剂量分析 |
2.3 小结 |
3 讨论 |
3.1 关于大柴胡汤方证病机 |
3.2 关于大柴胡汤方证 |
3.2.1 关于大柴胡汤 |
3.2.2 主治疾病谱 |
3.2.3 体质 |
3.2.4 临床表现特点 |
3.2.5 大柴胡汤方证诊断标准 |
3.2.6 大柴胡汤应用流程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大柴胡汤方证机制探索 |
附录2 大柴胡汤方证诊断标准研究方法探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小柴胡汤类方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引言 |
2.小柴胡汤类方研究述评 |
第一章 研究方法 |
1 资料收集 |
1.1 收集范围 |
1.2 收集标准 |
2 资料整理 |
2.1 资料规范 |
2.2 资料处理 |
3 统计方法 |
第二章 小柴胡汤类方证治规律探讨 |
1 原文研究 |
1.1 《伤寒杂病论》条文 |
1.2 证候统计 |
1.3 小柴胡汤证治现代研究概述 |
2 小柴胡汤证治规律研究 |
2.1 性别、年龄和季节 |
2.1.1 性别 |
2.1.2 年龄 |
2.1.3 发病时间 |
2.2 病因与病程 |
2.2.1 病因 |
2.2.2 病程 |
2.3 疾病谱 |
2.3.1 中医疾病谱 |
2.3.2 西医疾病谱 |
2.4 舌脉 |
2.4.1 舌质 |
2.4.2 舌苔 |
2.4.3 舌形 |
2.4.4 脉象 |
2.5 症状 |
2.5.1 主治症状 |
2.5.2 部分指征分析 |
2.6 方药统计分析 |
2.6.1 原方药物 |
2.6.2 加味药物 |
2.6.3 主要加味药 |
2.7 小柴胡汤小结 |
3.大柴胡汤证治规律研究 |
3.1 性别、年龄和发病季节 |
3.1.1 性别 |
3.1.2 年龄 |
3.1.3 发病时间 |
3.2 病因与病程 |
3.2.1 病因 |
3.2.2 病程 |
3.3 疾病谱 |
3.3.1 中医疾病谱 |
3.3.2 西医疾病谱 |
3.4 舌诊与脉诊 |
3.4.1 舌质 |
3.4.2 舌苔 |
3.4.3 舌形 |
3.4.4 脉象 |
3.5 症状 |
3.5.1 主治症状 |
3.5.2 部分指征分析 |
3.6 方药分析 |
3.6.1 原方药物 |
3.6.2 加味药物 |
3.6.3 主要加味药 |
3.6.4 常用加减及合方 |
3.7 小结 |
4.柴胡加龙骨牡砺汤证治规律研究 |
4.1 性别、年龄和季节 |
4.1.1 性别 |
4.1.2 年龄 |
4.1.3 发病时间 |
4.2 病因与病程 |
4.2.1 病因 |
4.2.2 病程 |
4.3 疾病谱 |
4.3.1 中医疾病谱 |
4.3.2 西医疾病谱 |
4.4 舌诊与脉诊 |
4.4.1 舌质 |
4.4.2 舌苔 |
4.4.3 舌形 |
4.4.4 脉象 |
4.5 症状 |
4.5.1 主治症状 |
4.5.2 部分指征分析 |
4.6 方药分析 |
4.6.1 原方药物 |
4.6.2 加味药物 |
4.6.3 主要加味药 |
4.7 小结 |
5.柴胡桂枝汤证治规律研究 |
5.1 性别、年龄和季节 |
5.1.1 性别 |
5.1.2 年龄 |
5.1.3 发病时间 |
5.2 病因与病程 |
5.2.1 病因 |
5.2.2 病程 |
5.3 疾病谱 |
5.3.1 中医疾病谱 |
5.3.2 西医疾病谱 |
5.4 舌诊与脉诊 |
5.4.1 舌质 |
5.4.2 舌苔 |
5.4.3 舌形 |
5.4.4 脉象 |
5.5 主治症状 |
5.6 方药分析 |
5.6.1 原方药物 |
5.6.2 加味药物 |
5.6.3 主要加味药 |
5.7 小结 |
6.柴胡桂枝干姜汤证治规律研究 |
6.1 性别、年龄和季节 |
6.1.1 性别 |
6.1.2 年龄 |
6.1.3 发病时间 |
6.2 病因与病程 |
6.2.1 病因 |
6.2.2 病程 |
6.3 疾病谱 |
6.3.1 中医疾病谱 |
6.3.2 西医疾病谱 |
6.4 舌诊与脉诊 |
6.4.1 舌质 |
6.4.2 舌苔 |
6.4.3 舌形 |
6.4.4 脉象统计分析 |
6.5 主治症状 |
6.6 方药分析 |
6.6.1 原方药味 |
6.6.2 加味药物 |
6.6.3 主要药物 |
6.7 小结 |
第三章 小柴胡汤类方证治比较 |
1 一般情况比较 |
1.1 验案出处 |
1.2 性别 |
1.3 发病年龄 |
1.4 发病季节 |
1.5 病因 |
1.6 病程 |
2 舌脉象比较 |
2.1 舌象 |
2.2 脉象关键字 |
3 基本症状比较 |
3.1 对特有症状分析 |
3.2 对共有症状分析 |
4 主要药对分析 |
5 主要加味药比较 |
6 中医体质学说与小柴胡汤类方体质 |
6.1 中医体质学说的源流 |
6.2 中医体质学说研究的现状简述 |
6.3 小柴胡汤类方体质初探 |
7 小柴胡汤类方证治比较表 |
第四章 结论及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影响大黄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多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1 研究思路 |
2.2 研究方法 |
2.2.1 资料收集 |
2.2.2 资料处理 |
2.2.2.1 数据库方剂纳入标准 |
2.2.2.2 数据库方剂排除标准 |
2.2.2.3 数据库资料规范化处理 |
2.2.3 资料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统计资料文献来源 |
3.2 统计资料分布情况 |
3.2.1 含大黄方剂在各历史时期分布图 |
3.3 大黄使用的历史沿革 |
3.4 大黄性味、归经及功效归纳 |
3.4.1 大黄的性味 |
3.4.2 大黄的归经 |
3.4.3 大黄的功效 |
3.4.3.1 泻下攻积 |
3.4.3.2 泻火解毒 |
3.4.3.3 活血化瘀 |
3.4.3.4 凉血止血 |
3.4.3.5 利胆退黄 |
3.5 与大黄配伍使用的药物 |
3.5.1 与大黄配伍使用的药物频次表 |
3.5.2 与大黄配伍使用的高频次药物分类表 |
4. 讨论 |
4.1 配伍环境对大黄功效的影响 |
4.1.1 增强大黄各功效的配伍 |
4.1.1.1 增强大黄攻下积滞功效的常见配伍组合 |
4.1.1.2 增强大黄泻火解毒功效的常见配伍组合 |
4.1.1.3 增强大黄活血化瘀功效的常见配伍组合 |
4.1.1.4 增强大黄凉血止血功效的常见配伍组合 |
4.1.1.5 增强大黄利胆退黄功效的常见配伍组合 |
4.1.1.6 增强大黄健胃消食功效的常见配伍组合 |
4.1.2 扩大治疗范围的配伍 |
4.1.3 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的配伍 |
4.2 常见配伍结构分析 |
4.2.1 增强大黄各功效的配伍 |
4.2.1.1 攻下积滞 |
4.2.1.2 活血化瘀 |
4.2.1.3 泻火解毒 |
4.2.1.3.1 清热泻火 |
4.2.1.3.2 解毒消疮 |
4.2.1.4 凉血止血 |
4.2.1.5 利胆退黄 |
4.2.2 扩大治疗范围的配伍 |
4.2.3 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的配伍 |
4.3 剂型对大黄功效的影响 |
4.3.1 中医剂型发展概况 |
4.3.2 剂型与疗效的关系 |
4.3.3 剂型对大黄功效影响的统计学研究 |
4.3.3.1 常见剂型统计表 |
4.3.3.2 常见剂型与大黄功效发挥的关系 |
4.4 煎服法对大黄功效的影响 |
4.4.1 大黄汤剂常用煎煮法与功效的关系 |
4.5 炮制对大黄功效的影响 |
4.6 剂量对大黄功效的影响 |
5. 结论 |
6. 问题与思考 |
7.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二 大黄现代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附录三 方剂配伍的研究现状 |
(5)游走脾并脾蒂扭转二例(论文提纲范文)
讨论 |
一、游走脾的发生及临床表现 |
二、游走脾的影像学表现 |
四、游走脾并发胃扭转三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游走脾并蒂扭转、脾梗死1例报告[J]. 谢元康,谢斌辉.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9(09)
- [2]基于“方剂—体质—主治疾病谱”模式的大柴胡汤方证研究[D]. 刘志刚.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02)
- [3]小柴胡汤类方证治规律研究[D]. 陶方泽.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9(05)
- [4]影响大黄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多因素研究[D]. 曹宁.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9(02)
- [5]游走脾并脾蒂扭转二例[J]. 冯平勇,尚华,刘怀军,雷建明.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10)
- [6]游走脾并发胃扭转三例[J]. 李索林,牛爱国,张道荣. 中华医学杂志,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