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位最有争议的美国第一夫人(论文文献综述)
张远[1](2020)在《隔岸之观 ——2000年以来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认知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考察了21世纪以来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新知,旨在探讨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在国际上的当代艺术生态格局中的新变化。研究主要聚焦在两方面:一、梳理研究近二十年来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研究及其国际推介的状况;二、研究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在全球艺术互动与话语多样性中所践行的方案与创造。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持续受到关注与研究,中国当代水墨艺术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兴趣,国际上众多着名的博物馆美术馆与艺术机构举办了多样的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展览以及学术论坛、研讨会,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因此受到国际艺术界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虽然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研究、感知方式与中国语境不同,但它们恰恰发现了当代中国水墨艺术的特别魅力与艺术意义。大量学术论文的发表和专着的出版,表明了当代中国水墨艺术已经成为西方学术界严谨的学术研究课题。本论文以全球化和中国发展为研究背景,采用当代诠释与评价的并行框架,结合文献分析和个案研究的综合方法,从国际艺术话语中扫描那些被展示、被研究的艺术家的含义,以横向观察西方如何分析与观看中国当代水墨艺术之价值与意义。通过本案研究可知,在国际方面,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当代水墨艺术家呈现出与传统艺术的动态对话,将中国传统美学-哲学与新的国际话语融合在一起,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多样性并使之更加开放。今天,中国当代水墨艺术不仅成为中国当代艺术至全球文化景观中的一部分,而且成为一种有效的艺术实践形式,其在国际上的学术认知与评价,亦将反馈于其自身的历史书写与解读。
马艳艳[2](2018)在《软实力视野下美国孔子学院项目研究 ——兼用跨文化交际理论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中美关系是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孔子学院项目作为中国政府重要的软实力资源,近年在美国迅速发展。美国是拥有孔子学院数量最多的国家。论文运用跨文化交际学的相关理论,研究软实力视野下孔子学院项目在美国的发展。论文围绕四个问题进行论述:1.孔子学院项目与中国软实力有何关系;2.孔子学院项目为什么能够在美国迅速发展;3.孔子学院项目在美国发展受阻的原因何在;4.孔子学院项目在美国的发展前景如何,怎样改进并以此增强中国软实力?论文运用的理论包括国际形象的建构理论与跨文化交际学中的“文化定势”、“跨文化交际能力三要素”等理论。通过研究美国孔子学院项目的受众的主观性,能够深入了解美国人对孔子学院项目、中国软实力的认知,还可以为增强孔子学院项目建构者的可塑性提供有效建议;孔子学院项目在美国发展受阻的原因源于中性意义的“文化定势”在建构者和受众双方的影响下,转化为带有贬义感情色彩的“文化偏见”;应用“跨文化交际能力三要素理论”,从动机、知识以及技能三方面阐述孔子学院建构者的行为方向,为孔子学院项目提供建议和对策。论文评估美国孔子学院项目对提升中国软实力的作用:开启意义重大的开端;推广过程困难重重、任重道远;在公共外交传播、修复、重塑三种功能中,传播中国语言和文化方面成效较为明显,并取得一定成就,但是有时成为中美不同政治体制、文化冲突、紧张的中美关系的交锋点,目前尚未具备修复、重塑功能。论文建议:中方在推广孔子学院项目时,宜在中国政府强有力的物质支持下,以谦虚、谨慎、坦诚的低姿运行;将孔子学院项目当作中美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而非单向输出汉语与中国文化的舞台;在交流沟通过程中尊重美方的文化和需求,带着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宽容性和灵活性,双向互动,寻找中美双方利益的汇合点;再从发展初期的“早期失误”中以及全球其他类似机构的运行中吸取经验教训。孔子学院项目应该努力成为中美对话、交流、合作并实现共赢的良好平台。
赵梅[3](2018)在《特朗普时代的美国媒体》文中认为特朗普执政后,美国政府与媒体之间既博弈又相互依赖的传统格局被打破。特朗普与主流媒体之间的持续对抗,是美国政治极化的反映。特朗普代表的是左和右的民粹主义,美国主流媒体代表都市知识精英,后者一贯坚持自由主义理念和价值观,但在高度政治化、精英化、都市化和商业化的背景下,他们把政治立场和利润置于真相之上,从而削弱了其监督作用和公信力。假新闻的泛滥,也对美国主流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美国媒体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媒体自身、新闻传播方式和民众获取信息渠道均呈现多样化。传统主流媒体依然是了解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重要渠道,但数字媒体、社交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美国媒体的新变化及其所面临的挑战,关注那些位于美国中西部"锈带"的"沉默的大多数",从而更加全面和准确地了解美国政治和社会生态。
吕庶瑾[4](2017)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美国第一夫人: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埃莉诺·罗斯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第一夫人因其特殊的身份一直深受公众和媒体追捧,然而长久以来学术界却鲜有关注这个群体,这一情形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转变。数十年后,在历史学、传播学、妇女学等不同领域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相关研究在国外已经颇具学术规模,开始迈入理论应用多元化的成熟阶段;令人遗憾的是,国内目前还没有一部研究第一夫人角色的专着或博士论文问世。作为填补领域空白之作,论文以社会性别理论为切入点,探讨了第一夫人的角色发展与社会性别秩序变迁之间的关联;为进一步说明问题,笔者选取的个案研究对象正是在美国第一夫人历史上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埃莉诺·罗斯福。自美国建国后,以“共和国母亲”和“真正的女性”为代表的主流性别期待便限定了每一位白宫女主人的职位表现,直到埃莉诺·罗斯福赋予第一夫人这一角色“社会活动家”的新身份。作为首位彻底迈入“公共领域”、追求经济和思想独立的第一夫人,埃莉诺的成功既离不开其自身日益成熟的女性主义意识,也离不开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所带来的性别期待多元化。透过社会性别视角,笔者将对埃莉诺个人成长史的考察与美国社会两性权力关系和理想化性别期待的变迁相结合,凸显了埃莉诺的历史价值和思想局限性。此外,埃莉诺与富兰克林之间相对平等、独立的夫妻关系也决定了两人的政治伙伴关系;在公众的心目当中,埃莉诺所演绎的第一夫人角色突破了“妻子无条件支持丈夫”式的性别期待,而趋近于白宫内与总统分庭抗礼的权势新一极。细察之下,罗斯福总统夫妇之间独特的伙伴关系更依赖于默契和自律,而非主动的沟通和合作,这既体现了富兰克林的父权制家长作风,也为第一夫人的角色发展留下进步空间。
田弘[5](2016)在《外国驻华使馆微博外交研究 ——以美、英、日三国驻华使馆新浪微博为例》文中认为美国国际关系学者约瑟夫?奈在1990年提出了着名的理论,将一国的客观实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部分。而国际话语权作为软实力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一种跨国界的权力,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逐渐从现实世界延伸向虚拟社区。借助facebook、twitter、flickr等微博类社交平台的便捷性、时效性和广阔的传播范围,各个国际行为体迅速累积起其在民众中的巨大影响力,从而进行一系列建构国家与国家、国家与民众之间互动话语的尝试,达到塑造和维护自身形象,传播自身文化价值观,争取对方了解和支持的目的。在此背景之下,微博外交作为一种新的公共外交的具体形式应运而生。本文拟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公共外交和国际传播的理论具体研究基于新浪微博平台的驻华使馆微博外交,对美、英、日三个极具代表性的驻华大使馆在新浪微博上发布的微博进行研究分析,截取2015年1月至6月半年的微博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以求得出三国微博外交的具体内容,并分析其特点。以此对中国开展新媒体公共外交——微博外交给予一定的建议。
肖雄[6](2015)在《中美元首外交新形态》文中研究指明自建国以来,中美关系在中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性从来都是数一数二的,同时也为中国发展同其他大国之间的外交关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中美两国的积极互动是冷战后世界全局性发展战略的重大变化。虽然两国之间在很多方面有颇多的共同利益,但基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历史、意识形态等几个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中美关系的发展很难风平浪静,更多时候呈现出昙花一现的景象、相互对抗与合作并存,相互斗争与协作同在。要想朝着更加健康、稳定、蓬勃的状态方向发展中美两国大国关系,必须打破传统保守观念,推陈出新,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准则,构建新型中美大国关系,创造中美元首外交新形态。从“安纳伯格”庄园会晤,到中国国家主席夫人彭丽媛邀请美国总统夫人首次单独来华访问以及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APEC会议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瀛台会”等等都是中国未曾出现过的非传统外交形式。这些新形式是滋润国际关系非常有效的手段,它不仅体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多次缓解国际局势,后冷战时期也是屡试屡验。当前,中美关系正处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关键时期,尤其对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具有决定意义之一的中美关系已不堪传统外交形式的沉重压力,需要些新鲜的形式对中美关系加以磨合及润滑。例如:“庄园外交”因其独特的私密性及在实践过程中的不凡业绩,以及在西方盛行已久并且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使中美两国对其有所关注。本文阐述了非传统外交形式在大国政治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对于中美两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所做出的外交新形态及作用进行论述,通过具体案例,逐一解读“2013年中美‘安纳伯格’庄园元首会议”,“2014年‘夫人外交’”开创出的“柔性外交”等等案例并着重分析庄园外交在特定时间背景下的独特作用,以弥补传统外交上的不足,并对中美两国元首外交新形态及作用进行分析。
王蕾[7](2015)在《二战后美国艺术赞助体系与美国当代艺术崛起》文中研究表明美国是一个仅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移民国家,从建国以来就没有文化部,政府对文化与艺术也不感兴趣。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让抽象表现主义、波普主义风行世界,把纽约确立世界当代艺术中心,美国艺术成为当代艺术发展的风向标。这之后,美国文化在全球畅通无阻。美国生活方式、美国风格、美国大片横扫世界,各国纷纷追捧美国当代艺术、电影、音乐、体育和技术。这一切成就除了归功于美国宏大的战略眼光和充当世界霸主的决心外,还应当归功于美国契约化、专业化、系统化、商业化和市场化的艺术赞助体系。美国人是清教徒的后代,崇尚节俭,为了改变美国落后的局面,政府选择了优先发展军事,以带动经济发展,而对艺术采取放任的态度。直到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意识到艺术对经济发展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振兴经济开始大规模赞助艺术。二战后,美国与苏联冷战时期把文化作为主要武器,为了争取文化主导权,同时也为了提高美国人的素质,美国政府决定全面介入艺术,精英阶层设计了国家引导、私人领域为主、税法为保障的艺术赞助体系,并于1965年成立了国家艺术基金会,政府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鼓励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家艺术基金会见证了美国艺术的普及和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国家赞助与社会赞助的良好合作与平衡。国家艺术基金会设计了许多赞助项目,对各个艺术门类都进行了赞助,成为美国艺术崛起的重要推手。如果说国家艺术基金会的作用更多的是政策方面的引领,那么私人赞助则是推动美国当代艺术乃至当代文化崛起的另一只主力军。美国人有慈善情结,富人愿意拿出自己的财富回馈社会,更愿意与政府合作,协助政府维护国家利益,推动社会进步。为此,他们建立了一套独特、专业、理性的机制,发明并形成一套理性而高效的运营体系:按比例配捐、杠杆作用、专项基金、专业评审,用以避免基金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人唯亲、重复投资和官僚化等问题。他们持续不断地进行艺术赞助,与政府和其它机构一起,共同维持着美国文化并支持它的发展和繁荣。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对美国艺术政策的演变以及艺术赞助体系的形成进行梳理;第二章,对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的运营及艺术赞助活动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示,目的是为了说明国家艺术赞助基金会在美国艺术赞助体系中的顶层设计和主导地位;第三章,对美国私人领域艺术赞助活动进行了分析,意在说明私人领域的艺术赞助资金的主要资金渠道;第四章,以视觉艺术项目为例,选取了“艺术家个人资助”和“公共场所中的艺术”两个子项目进行案例分析,说明美国艺术赞助体系对美国当代艺术崛起的推动作用;第五章。总结了美国艺术赞助体系的优劣,并有针对性地为我国艺术赞助体系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吕晶[8](2014)在《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宋美龄,蒋介石夫人,“宋氏家族”重要成员,众多标签贴在她的身上。她生于1897年3月5日,卒于2003年10月24日,经历了三个世纪的一生,大致以1948年底赴美寻求援助为分水岭。在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后,宋美龄进入了她的后半生,不仅是年龄已过半百,更指宋美龄在政治追求、国际交往、社会活动和妇幼事业等方面均较其在大陆时期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已近日暮。从时间上看,宋美龄后来在台湾和美国生活的时段在其生命中的比重超过大陆时期。依照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的习俗、强调“盖棺定论”的传统,宋美龄的后半生实在是一段不能忽视的历史。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宋美龄的后半生,揭示其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角色选择、角色扮演和角色贡献。本文认为,宋美龄的后半生起始于国民党政权的分崩离析,脱胎于内外交困的台湾政局。从1947年开始,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经济及外交等情势全面逆转。进至1948年,金融崩溃、物价飞涨、三大战役皆输、精锐尽失,各方矛盾直指蒋介石,国民党统治几近崩溃。在此背景下,宋美龄于1948年底赴美争取援助。1950年初,在美求援未果的宋美龄,返回台湾与蒋介石共赴患难,拉开她后半生的序幕。此时的台湾,人口激增、物价飞涨、民生困顿,岛内族群矛盾重重,加上美国意图舍弃蒋介石政权、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使得整个社会惶惶不安。宋美龄的回归是对蒋介石最大的慰藉。本文指出,在宋美龄后半生中,“第一夫人”是她最重要的政治符号,这也是为维系蒋介石统治地位而必须向台湾军民传播的符号。在台湾公众面前,宋美龄与蒋介石努力展现出“二位一体”公众形象。举凡蒋介石出现的地方,必有宋美龄陪同。宣传蒋介石、为蒋介石辩护、为蒋介石政权争取援助,则是宋美龄后半生的职责。宋美龄在台湾所开展的外交、妇女运动和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工作,都是在“第一夫人”的头衔下展开的。通过梳理宋美龄后半生的各类活动,可以发现宋美龄利用“第一夫人”这一符号向社会传达蒋介石政权稳定的信号,并强调其政权“正统代表性”。本文认为,困居台湾的宋美龄在“第一夫人”这个政治符号下演绎了多重社会角色。外交方面,她是蒋介石的外交事务总管和国际形象宣传员。为此,她整合美国“院外援华集团”,积极开展对美宣传外交,努力拉拢美国政界军方人士,等等,为台美关系改善积蓄力量。一轶时机成熟,她即踏上前台,以多种名义赴美访问,或医疗,或度假。每次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多。直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蒋经国接班态势已然明确,宋美龄方才淡出对美“外交”一线。妇运领袖是宋美龄最擅长演绎的社会角色。在宋美龄的政治版图上,妇女运动是她政治资本的重要来源,是她获取国内政治支持的重要根据地,其重要性不亚于外交领域。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宋美龄依靠“妇联会”、“妇工会”和台湾省妇女会开展妇女运动,使自己长期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屹立不倒。社会事业则是与宋美龄的基督教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败退台湾之后,宋美龄从“一个名义上的基督徒”转变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宗教成为她最好的安慰剂。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她抵台后即成立“中华基督教妇女祈祷会”,以该会联合周边重要人士,结成共同的利益联盟;她开办华兴学校,创建振兴复健医学中心,担当辅仁大学董事长,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宋美龄在信仰的感召下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也反映出宋美龄的宗教热情与与政治需要的紧密结合。本文还考察了宋美龄和蒋介石、蒋氏家族和孔宋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宋美龄在隐居美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在作者看来,“宋家”是宋美龄的娘家,也是她在“小家”和“蒋家”立足的奥援。在宋美龄眼里,蒋宋一体,互为帮助。只有壮大“蒋家”才能更好地维护“宋家”,只有维护好“宋家”才能最大化“蒋家”的利益。蒋介石逝世后,宋美龄为使蒋经国顺利接班,隐居美国。她虽然身在美国,但心系台湾政坛,关心的重点是塑造蒋介石历史形象、辅助蒋经国治理台湾。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蒋家王朝”。
唐寒玉[9](2014)在《双重话语空间中的第一夫人现象》文中研究表明2013年初,习近平当选新任国家主席不仅让“中国梦”广为人知,也让他的艺术家夫人彭丽媛为世人瞩目。2013年3月22日至30日,彭丽媛陪同习近平访问俄罗斯等国,中国官方媒体打破传统进行高调报道,民间社交网络更是掀起狂欢,甚至她的穿着打扮也引起一股堪比“凯特效应”的时尚狂潮。为研究中国第一夫人这一时新现象,笔者以人民网和新浪博客作为双重话语空间样本,对官方和民间话语空间进行了比较分析。经过内容分析,笔者描述了双重话语空间的文本框架。不同于“纯粹、精致、高雅、形而上”的官方话语,民间话语多是碎片化、原生态、真实鲜活的草根体验。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像官方话语那般规整严肃,用意深沉,主题宏大,篇幅往往短小精悍,表述浅显直白,切入点细小入微。民间用自己独有的语言作为表达方式,在网络上宣泄个人情感,获得谈论政治的快感,情绪化、窥视欲、狂欢性特征明显。但同时,也不难发现,实质上,民间话语对官方的传播诉求是基本认同的,比起以往在公共事件中常常出现的两个对立博弈的话语场,官方与民间话语此次对第一夫人形象建构均持积极态度且议程一致,尤其是面对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国货商品等议题,二者展开了空前热烈的讨论,双重话语空间在第一夫人现象上实现和谐互动。通过文本分析,笔者试图解析在双重话语空间的传播架构中,第一夫人的符号意义是如何被建构出来的,从而还原双重话语空间的文本生产过程,揭示其背后所潜藏的意识形态力量。经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笔者认为,进行国家和政府形象的新一轮建构是此次官方传播的主要动机。彭丽媛在官方话语系统中被有意识地建构为“中国文化象征”、“贤妻良母”、“平民夫人”、“国货代言人”等角色,表达了中国渴望民族经济崛起、真正融入世界的政治愿景,同时传播了新一届政府力图改变作风,打造亲民形象的政治意图。对民间话语而言,民间解读中充满了父权社会中对女性审美的标记,激动的欢呼折射了国人敏感的民族情绪和家国同构的思想文化观念,同时对于第一夫人打扮的关心和相关产品的热销也反映了新媒体时代日趋盛行的消费文化。在双重话语空间的文本生产与意义互动过程中,官方还总是有意无意地迎合民间话语,主动调整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而民间也对官方议程积极接受,共同掀起第一夫人舆论狂欢。最后,笔者认为,彭丽媛首访热潮实质上是一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全民参与式的民族国家仪式,她所具有的“中国符号”意义使国家意志与民间情感需求形成了一种空前的契合,使双重话语空间实现了和谐互动。
王业昭[10](2014)在《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美国妇女参政研究(1920-2000)》文中指出1920年8月,赋予美国妇女选举权的联邦宪法第19修正案正式生效。它既是美国女权斗争史上的里程碑,同时也拉开了女性参与选举政治的序幕。论文以社会性别理论为研究视角,深入剖析了后选举权时期(1920-2000)美国妇女参政的整体状况,及各阶段具体特征,并着重突出女性参政与社会性别演变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论文探讨了妇女参政对美国社会发展和民主制度完善所起的推动作用。除绪论和结语外,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重点分析后选举初期,女性在妇女组织、政党、各级政府中的参政表现,以及妇女参政群体的扩展。女性的上述参政行为虽打破了男女分属“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性别身份安排,但传统社会性别观仍是掣肘女性参政地位获得实质性提升的主要因素。总体而言,妇女选举权强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社会性别观,女性在选举政治中的角色由“局外人”转变为参与者,故此一时期可称为妇女参政的起步阶段。第二章主要论述二战至70年代末美国妇女参政的特征和社会效应。二战后,就业和第二次女权运动推动女性参政意识、能力的大幅提升。在此期间,尽管女性在各级政府(尤其联邦政府)中从政比例仍偏低,但她们已能在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实施过程中体现女性因素。此外,虽然女权主义者试图全面消解传统社会性别观,但却遭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且女性是反女权运动的主力军。正是在传统社会性别的渐进消融过程中,美国妇女主动获取政治权益的能力日益增强,逐步从政治边缘走向政治中心,这一时期亦成为其参政的发展阶段。第三章剖析了20世纪末妇女参政事业的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她们参政地位的升华。80年代,里根保守政府虽无法逆转女权事业向前发展的总体趋势,但挑战与发展并存是妇女参政的显着特征。进入90年代,女性在联邦政府中的地位得以升华。这既是她们参政地位全面提升的集中体现,也部分改变了男权政治的运行模式。与之对应,男女平等的全新社会性别观在美国社会基本确立,女性在选举政治中的身份也逐步从配角转变为主角,这一时期自然成为美国妇女参政的升华阶段。综上所述,通过自身努力与斗争,美国妇女的参政地位逐步提升,而社会性别因素在此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根据习惯法,女性的社会性别身份只是贤妻良母。纵观美国妇女后选举权时期的参政历程,社会性别观与妇女参政之间相互影响,互为推动,且成正比关系。在美国的选举体制下,民众的男女平等观念越强,女性参政地位就越高。同理,更多女性进入各级政府决策机构,并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民众自然更易放弃传统社会性别观。毋庸说,美国妇女参政进程受到宗教、种族、阶层、地域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社会性别只是其中之一。同样,社会性别观演变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妇女参政也只是其中之一。限于篇幅和研究目的,论文仅集中探讨妇女参政和社会性别间的互动关系,未对其它因素做详细分析。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并在不同时期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妇女积极、有效参政。虽然中美两国政治制度和选举体制不同,但美国妇女的参政经历对我国妇女参政事业仍具有借鉴意义。譬如,女性要用实践行动消除民众对妇女参政的偏见,这样才能实质性提升自己的参政地位。因此,论文研究成果希冀能为我国的妇女参政事业,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者、研究者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二、十位最有争议的美国第一夫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位最有争议的美国第一夫人(论文提纲范文)
(1)隔岸之观 ——2000年以来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认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研究对象及方法 |
研究范围及研究框架 |
第一章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水墨 |
第一节 危机与挑战 |
1.1 90年代的中国水墨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
1.2 博弈之路:实验水墨 |
1.3 水墨在他方:90年代的中国海外艺术家 |
第二节 西方学者与学术批评 |
第三节 世纪末的两个展览 |
3.1 “中华文明五千年艺术”大展 |
3.2 “锐变与突破:新中国华人艺术”大展 |
小结 |
第二章 全球化与中国当代水墨 |
第一节 水墨的时刻 |
第二节 他山之石——西方学术批评 |
2.1 西方学者对中国当代水墨的研究 |
2.2 与美国学者的对话 |
第三节 西方策展人及其学术问题 |
3.1 谢伯轲的挑战 |
3.2 盛昊的策略小结 |
小结 |
第三章 21世纪重要展览个案研究 |
第一节 以水墨之名——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水墨艺术 |
第二节 汉字的魔力——雷特伯格博物馆的书法秀 |
第四章 重要的是艺术家 |
第一节 传统与身份——海外当代水墨艺术家 |
第二节 跨越与回归——中国本土当代水墨艺术家 |
第三节 融合与开拓——当代水墨女性艺术家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西方学者专访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 |
(2)软实力视野下美国孔子学院项目研究 ——兼用跨文化交际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文献综述 |
一、中国软实力研究综述 |
二、孔子学院论题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全文结构的安排 |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孔子学院与中国软实力 |
第一节 孔子学院与中国软实力的分析框架 |
第二节 孔子学院对中国软实力的发展意义 |
第二章 孔子学院在美国的现状 |
第一节 孔子学院在美国各州的分布况 |
第二节 纽约州孔子学院的现状及影响力 |
第三节 加州孔子学院的现状及影响力 |
第四节 孔子学院在美国迅速发展的原因 |
第三章 美国孔子学院的成就与争议 |
第一节 《美国之音》对孔子学院的报道分析 |
第二节 《纽约时报》对孔子学院的报道分析 |
第三节 美国孔子学院多重角色的评估 |
第四节 美国媒体对孔子学院的质疑和批评所基于的事实 |
第四章 孔子学院在美国发展受阻的原因解析 |
第一节 “文化定势”和“文化偏见”的理论分析 |
第二节 基于理论剖析美国孔子学院发展受阻的原因 |
第五章 孔子学院与类似机构的比较 |
第一节 各国类似孔子学院的机构简介 |
第二节 歌德学院对孔子学院的借鉴意义 |
第三节 和平队与孔子学院的比较研究 |
第六章 评估孔子学院对提升中国软实力的作用 |
第一节 中国软实力事业在美国的前景 |
第二节 评估孔子学院对提升中国软实力的作用 |
第七章 孔子学院在美国发展的建议和对策解析 |
第一节 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体系的分析 |
第二节 为孔子学院的发展建言献策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孔子学院在美国各州的分布情况 |
附录2 近年有关美国孔子学院的争议和批评事件 |
参考文献 |
(3)特朗普时代的美国媒体(论文提纲范文)
一、李普曼与杜威的争论 |
二、美国媒体发展与监管 |
(一) 蓬勃发展的美国媒体 |
1. 报刊杂志。 |
2. 电视和广播。 |
3. 互联网及新媒体。 |
(二) 以自由主义为主导的新闻理念和精英化倾向 |
(三) 与政府的关系:“小骂大帮忙” |
三、特朗普的挑战 |
(一) 公信力和社会监督作用在削弱 |
(二) 假新闻泛滥的挑战 |
(三) “另类右翼”媒体兴起 |
(四) 受众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 |
四、改变的公众 |
结语 |
(4)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美国第一夫人: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埃莉诺·罗斯福(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社会性别与埃莉诺·罗斯福继承的美国第一夫人角色传统 |
第一节 新大陆的社会性别秩序和女性性别期待 |
一、“山巅之城”中的“开国之母” |
二、“女性的领域”与“真正的女性” |
第二节 迎合女性性别期待的第一夫人 |
一、共和国社交女主人 |
二、不领薪水的白宫管家 |
第三节 埃莉诺·罗斯福诠释的第一夫人传统角色 |
一、职位准备:从“社交新人”到“华盛顿政客夫人” |
二、亲民、高效的白宫女主人 |
小结 |
第二章 迈入“公共领域”的现代第一夫人:“新女性”埃莉诺·罗斯福 |
第一节 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与第一夫人的角色发展 |
一、挑战性别秩序的选举权运动 |
二、初探“公共领域”的第一夫人 |
第二节 性别社会化与“新女性”埃莉诺·罗斯福的诞生 |
一、埃莉诺·罗斯福的性别意识启蒙 |
二、重新社会化与“新女性”埃莉诺·罗斯福的诞生 |
第三节 拥抱“公共领域”的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 |
一、史无前例的第一夫人记者招待会 |
二、商业专栏、广播与演讲 |
小结 |
第三章 作为社会活动家的现代第一夫人:“弱势群体的忠实伙伴”埃莉诺·罗斯福 |
第一节 美国女性的白宫代言人 |
一、女性参政网络的核心人物 |
二、积极推动女性就业的第一夫人 |
三、第一夫人与平等权利修正案 |
第二节 反法西斯主义者埃莉诺·罗斯福 |
一、第一夫人与犹太难民 |
二、第一夫人与青年组织 |
三、第一夫人的“孩子”:阿瑟黛尔社区 |
第三节 白宫中的黑人民权领袖 |
一、第一夫人的新盟友 |
二、第一夫人与反私刑立法 |
三、第一夫人与反种族隔离运动 |
小结 |
第四章 作为总统政治伙伴的现代第一夫人:“无处不在”的埃莉诺·罗斯福 |
第一节 埃莉诺和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婚姻关系 |
一、依附型夫妻关系阶段 |
二、平等型夫妻关系的形成 |
第二节 充当“耳目”的总统顾问 |
一、“新政”的首席情报员 |
二、“第一母亲”埃莉诺·罗斯福 |
第三节“势均力敌”的政治搭档 |
一、罗斯福政府的“亲善大使” |
二、第一夫人与总统竞选 |
小结 |
结语 |
一、世界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 |
二、进步与倒退:第一夫人的角色发展史与美国女性史的永恒主题 |
参考文献 |
(5)外国驻华使馆微博外交研究 ——以美、英、日三国驻华使馆新浪微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章 微博外交概述 |
1.1 公共外交与微博外交 |
1.2 微博与微博外交 |
1.2.1 微博定义 |
1.2.2 微博与微博外交 |
1.3 驻华使馆与微博外交 |
1.3.1 驻华使馆借力微博 |
1.3.2 微博助力驻华使馆 |
第2章 美国驻华使馆新浪微博外交内容分析 |
2.1 美国驻华使馆微博外交的基本情况 |
2.1.1 开设背景 |
2.1.2 发展概况 |
2.1.3 受众分析与关注对象 |
2.2 美国驻华使馆新浪微博的主要内容与议程设置 |
2.2.1 主要微博内容 |
2.2.2 议程设置 |
2.3 美国驻华使馆新浪微博的特点分析 |
2.3.1 内容特点 |
2.3.2 语言特点 |
第3章 英国驻华使馆新浪微博外交内容分析 |
3.1 英国驻华使馆微博外交的基本情况 |
3.1.1 开设背景 |
3.1.2 发展概况 |
3.1.3 受众分析与关注对象 |
3.2 英国驻华使馆新浪微博的主要内容与议程设置 |
3.2.1 主要微博内容 |
3.2.2 议程设置 |
3.3 英国驻华使馆新浪微博的特点分析 |
3.3.1 内容特点 |
3.3.2 语言特点 |
第4章 日本驻华使馆新浪微博外交内容分析 |
4.1 日本驻华使馆微博外交的基本情况 |
4.1.1 开设背景 |
4.1.2 发展概况 |
4.1.3 受众分析与关注对象 |
4.2 日本驻华使馆新浪微博的主要内容与议程设置 |
4.2.1 主要微博内容 |
4.2.2 议程设置 |
4.3 日本驻华使馆新浪微博的特点分析 |
4.3.1 内容特点 |
4.3.2 语言特点 |
第5章 美、英、日三国开展对华微博外交的比较分析 |
5.1 不同的外交重心 |
5.2 不同的政治性取向 |
5.3 相同的国家利益 |
5.4 相同的外交目标 |
5.5 外交理念的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美元首外交新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传统外交 |
1.1 中国传统外交方式 |
1.1.1 中国传统外交方式的概述 |
1.1.2 中国传统外交方式特点 |
1.2 传统外交方式的表现形式 |
1.2.1 多边外交 |
1.2.2 元首外交 |
1.2.3 公共外交 |
1.2.4 经济外交 |
1.2.5 预防外交 |
1.3 传统外交无法与时俱进 |
1.3.1 建立外交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表现 |
1.3.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外交新形态的精深概括 |
第二章 发达国家及中国在新型外交中的表现 |
2.1 夫人外交 |
2.1.1 第一夫人的定义及法律地位 |
2.1.2 夫人外交的理论归属、特点及表现形式 |
2.1.3 夫人外交在国际关系间的作用 |
2.2“庄园外交”新创举 |
2.2.1 庄园外交定义 |
2.2.2 庄园外交的特点 |
2.2.3 庄园外交的历史演变 |
2.3 其他外交新形态 |
2.3.1“高铁外交”─总理成为代言人 |
2.3.2“熊猫外交” |
2.3.3“运动外交” |
第三章 元首外交形式的重要依据及意义 |
3.1 元首和元首外交 |
3.1.1 元首外交的历史演化 |
3.1.2 新时期的元首外交 |
3.2 元首外交的独到之处、功用、途径及作用 |
3.2.1 元首外交的独到之处 |
3.2.2 元首外交的效用 |
3.2.3 元首外交的途径 |
3.2.4 多元化的元首外交 |
3.3 元首外交成为“主力武器” |
第四章 开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新篇章 |
4.1“习奥会”的种种目标 |
4.1.1 重新定义中美两国在世界的地位 |
4.1.2 美国下象棋,中国下围棋 |
4.2 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加强 |
4.3 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 |
4.3.1 提前铺路 |
4.3.2 外交新形态不拘形式且十分务实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二战后美国艺术赞助体系与美国当代艺术崛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三 有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美国艺术赞助体系的形成 |
第一节 1929年以前的艺术赞助 |
一 殖民地时代与建国初期 |
二 杰克逊总统时代 |
三 南北战争及19世纪晚期 |
四 19世纪末至20世纪实 |
第二节 罗斯福新政与艺术赞助 |
一 新政初期阶段文化赞助项目 |
二 联邦艺术计划 |
三 关于新政项目的评价 |
第三节 冷战期间的国家艺术赞助 |
一 杜鲁门时代 |
二 艾森豪威尔时代 |
三 肯尼迪时代 |
四 约翰逊时代 |
第二章 国家艺术基金会的艺术赞助 |
第一节 罗杰·史蒂文斯时代(1965-1969) |
第二节 南希·汉克斯时代(1969-1977) |
第三节 利文斯顿·彼德尔时代(1977-1981) |
第四节 霍德索尔时代(1981-1989) |
第五节 约翰·弗隆梅耶时代(1989-1992) |
第六节 简·亚历山大时期(1933-1997) |
第七节 亚历山大之后的国家艺术基金会(1998-至今) |
第八节 国家艺术基金会艺术赞助的特点 |
一定位清晰而明确 |
二 赞助全面的艺术 |
三 引入慈善界的运营模式 |
四 多样化的赞助主题 |
五 注重基金会领导入的遴选 |
六 拥有强大的智库 |
七 设立国家荣典制度 |
八 重视未来观众的培养 |
第三章 私人领域的艺术赞助 |
第一节 美国人为什么爱捐赠 |
第二节 美国慈善基金会的起源及发展 |
一卡内基基金会 |
二 洛克菲勒基金会 |
三 福特基金会 |
第三节 福特基金会的艺术赞助 |
第四节 其他私人基金会的艺术赞助 |
第五节 个人赞助、企业赞助以及美国税收政策 |
第四章 美国当代艺术的崛起 |
第一节 视觉艺术项目的缘起 |
第二节 视觉艺术个人艺术家赞助项目 |
一 项目的开始 |
二 项目进展 |
三 项目终结 |
四 项目赞助情况 |
第三节 公共场所中的艺术项目 |
第四节 其他赞助模式 |
第五章 总结 |
第一节 美国艺术赞助体系的优劣 |
第二节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8)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运用 |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宋美龄后半生的符号特征 |
第一节 蒋介石撤台时的内外困局 |
第二节 1950年初宋美龄自美返台后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 |
第三节 “第一夫人”:宋美龄的政治符号选择 |
第二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一:“台美外交主掌人” |
第一节 积蓄“台美外交”助力(1949-1952) |
第二节 践行“夫人外交”(1952-1959) |
第三节 从台前到幕后(1963-1969) |
第三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二:台湾“妇运领袖” |
第一节 妇女运动:宋美龄的政治根据地 |
第二节 抵台发动妇运维稳 |
第三节 以“动员”作为妇运工作的重中之重 |
第四节 妇联会:宋美龄退台后的妇运抓手 |
第四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三:台湾社会事业推动者 |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政治的融合 |
第二节 宋美龄与台湾医疗事业 |
第三节 宋美龄与台湾教育事业 |
第五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政治符号与家庭角色关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家族中的长者 |
第二节 从斗争到同舟共济:宋美龄与蒋经国关系研究 |
第三节 宋美龄在娘家利益与蒋家利益间的平衡 |
第六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终结:隐居美国 |
第一节 隐而不休 |
第二节 东山未起 |
第三节 谢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双重话语空间中的第一夫人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缘起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文献回顾 |
一、概念界定 |
二、文献回顾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样本筛选方法 |
二、研究方法及目的 |
第二章 第一夫人现象:双重话语空间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官方样本类目建构 |
第二节 民间样本类目建构 |
第三节 官方样本类目分布特征 |
一、来源媒体 |
二、新闻量变化特征 |
三、新闻立场特征 |
四、新闻篇幅与新闻类型分布特征 |
五、消息来源分布特征 |
六、出访国家分布特征 |
七、报道主题 |
第四节 民间样本类目分布特征 |
一、博客量变化特征 |
二、博客类型和博文篇幅特征 |
三、博客立场分布特征 |
四、博客主题分布特征 |
第五节 双重话语空间的类目特征比较 |
一、在趋势上,“第一夫人热潮”集中爆发 |
二、在表述上,官方话语规整严肃,民间话语浅显直白 |
三、在立场上,官方话语理性成熟,民间话语激动和谐 |
四、在主题上,官方话语主题宏大,民间话语关注细微 |
第三章 第一夫人现象:双重话语空间的文本分析 |
第一节 官方话语空间的文本分析 |
一、新政话语:第一夫人传递改革信号 |
二、亲民话语:第一夫人蕴含平民色彩 |
三、国货话语:第一夫人代言中国制造 |
四、外交话语:第一夫人传达东方气质 |
第二节 民间话语空间的文本分析 |
一、民族话语:第一夫人呼唤大国崛起 |
二、家国话语:第一夫人反映传统观念 |
三、消费话语:第一夫人引发经济狂欢 |
四、男权话语:第一夫人折射审美建构 |
第三节 双重话语空间的文本对比分析 |
一、改革信号与民族主义 |
二、平民夫人与家国同构 |
三、中国制造与消费文化 |
四、东方气质与男权审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第一夫人现象人民网报道标题列表 |
附录二 第一夫人现象新浪博客标题列表 |
致谢 |
(10)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美国妇女参政研究(1920-2000)(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与创新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概念界定 |
六、社会性别:女性学研究的一个多维度视角 |
第一章 从“局外人”到参与者—美国妇女参政的起步阶段 |
第一节 妇女参政的孕育时期 |
第二节 选举权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影响 |
一、妇女选举权效应的不同解读 |
二、女性政治影响力的提升 |
三、“妇女投票联盟”的诞生 |
第三节 突破传统社会性别:女性参与主流政治 |
一、“代表”与“临界量”:女性从政的关键词 |
二、女性介入政党活动 |
三、女性在政府机构中的直接参政 |
第四节 妇女参政群体的扩展 |
一、南方妇女参政 |
二、黑人妇女参政 |
三、右翼妇女参政 |
第五节 选举权对提升女性参政地位的局限性 |
一、传统社会性别全面掣肘女性参政 |
二、低投票率延续传统社会性别 |
三、“投票集团”是基于社会性别的虚幻假设 |
四、女权组织对社会性别平等的不同理解 |
小结 |
第二章 从政治边缘走向政治中心—美国妇女参政的发展阶段 |
第一节 50 年代的妇女参政 |
一、女性就业对传统社会性别的突破 |
二、外出就业对女性参政能力的提升 |
三、女性在政府机构中的政治参与 |
四、传统社会性别对女性参政的制约 |
第二节 女权运动与反女权运动 |
一、民权运动:第二次女权运动的催化剂 |
二、第二次女权运动:全面突破传统社会性别 |
三、女权运动的综合社会影响力 |
四、反女权主义运动:对传统社会性别的固守 |
第三节 女性从政地位的逐步提升 |
一、妇女组织:女性从政的助推器 |
二、女性在政党中地位的提升 |
三、女性从政价值的日益显现 |
四、女性从政的制约因素 |
小结 |
第三章 从配角到主角的身份转换—美国妇女参政的升华阶段 |
第一节 发展与挑战:80 年代的妇女参政 |
一、女性政党地位和政党归属感的演变 |
二、里根时期女性从政事业的发展与挑战 |
三、美国民众社会性别观的积极转变 |
四、隐性性别歧视的消除 |
第二节 女性从政地位的升华 |
一、女性在立法机构地位的突破 |
二、女性在行政机构作用的升华 |
三、女性在司法机构有所作为 |
四、隐性歧视仍然制约着女性从政 |
第三节 女性对美国政治权力运行模式的影响 |
一、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权力” |
二、女性参政趋势之演变 |
三、白宫:女性从政之路的又一挑战 |
四、第三次女权运动:妇女参政的新动向 |
第四节 妇女参政与美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完善 |
一、赋权妇女推动美国民主制度发展 |
二、妇女参政加速美国民主制度完善 |
小结 |
结语 |
一、后选举权时期妇女参政的成就与特征 |
二、社会性别观与妇女参政的互为影响与推动 |
三、美国妇女参政地位提升的理论基础 |
四、美国妇女在 21 世纪的参政展望 |
五、美国妇女参政历程对我国妇女参政事业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四、十位最有争议的美国第一夫人(论文参考文献)
- [1]隔岸之观 ——2000年以来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认知与研究[D]. 张远.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5)
- [2]软实力视野下美国孔子学院项目研究 ——兼用跨文化交际理论分析[D]. 马艳艳. 厦门大学, 2018(06)
- [3]特朗普时代的美国媒体[J]. 赵梅. 国际政治研究, 2018(04)
- [4]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美国第一夫人: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埃莉诺·罗斯福[D]. 吕庶瑾.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5]外国驻华使馆微博外交研究 ——以美、英、日三国驻华使馆新浪微博为例[D]. 田弘.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6]中美元首外交新形态[D]. 肖雄. 南昌大学, 2015(03)
- [7]二战后美国艺术赞助体系与美国当代艺术崛起[D]. 王蕾.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5(10)
- [8]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D]. 吕晶. 南京大学, 2014(05)
- [9]双重话语空间中的第一夫人现象[D]. 唐寒玉. 南京大学, 2014(08)
- [10]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美国妇女参政研究(1920-2000)[D]. 王业昭.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