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芸豆苗木育苗移栽技术

保护地芸豆苗木育苗移栽技术

一、保护地芸豆育苗移栽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康月惠,张朝坤,康仕成[1](2021)在《食用菌废菌糠作桃金娘容器育苗基质配方试验》文中指出2019—2020年,在福建省漳州市农科所试验基地,以3种常见食用菌菌糠(双孢蘑菇菌糠、秀珍菇菌糠、毛木耳菌糠)与田园土不同比例混合为栽培基质,并与传统育苗基质进行对比,开展桃金娘容器育苗基质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移栽的桃金娘容器小苗生长差异极显着,并筛选出最佳移栽基质配方为秀珍菇菌糠∶田园土=1∶3,桃金娘成活率100%,平均株高达39.8 cm,根系发达,平均根鲜重3 g以上,生物量累积最多。

邴文博[2](2021)在《拜泉县园艺作物产业科技扶贫成效及发展建议》文中研究指明

孔丽娟[3](2021)在《颗粒物对温室叶类蔬菜生理信息影响规律的研究》文中指出雾霾颗粒物污染是学术界一直研究的热点问题,颗粒物不仅对人类健康和生产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对植物的危害也同样不容忽视。温室内颗粒物会造成作物生产环境污染,沉积在叶片表面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吸收至作物体内对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基于有效成分模拟法,构建了人工模拟颗粒物的发生装置,以油菜(Brassica napus L.)、生菜(Lactuca sativa L.)、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三种常见的设施叶类蔬菜为研究对象,通过获取气体交换参数、荧光动力学参数、生长指标和化学指标等各项光合生理信息,运用高光谱技术、叶绿素荧光分析、微观观察、化学分析、图像处理等手段,解析人工模拟颗粒物发生环境和自然雾霾颗粒物环境下,三种叶菜的各项光合生理特征、叶绿素荧光特征、高光谱特征、关键酶类等信息的变化规律,结合叶菜所处的生长期,实现了叶菜叶片对颗粒物污染的动态响应监测,建立了三种叶菜在不同生长期的净光合速率最优反演模型。研究了自然雾霾颗粒物环境下日光温室内温度、空气质量、光照强度的变化,基于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利用计数叶片沉积颗粒物的方法,提前判断雾霾天气颗粒物污染程度,以期减小颗粒物对叶菜生产的危害。提出了温室应对自然雾霾颗粒物环境的调控策略和栽培优化建议,达到降低颗粒物对叶菜的不良影响的目的。本文为实现温室作物优质高产提供新方法,也为深入研究颗粒物影响叶菜的生理生化反应的机理提供参考,为实现温室设施精准管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采用有效成分模拟法,搭建了人工模拟颗粒物发生环境,实现了颗粒物的定量定时输出,研究了颗粒物污染环境和自然雾霾环境下,采收期生菜、油菜、小白菜的高光谱反射率和一阶导数特征。受颗粒物污染后的叶菜在可见光波段内有较高反射率,光谱黄边和蓝边位置变化基本一致,但红边位置发生蓝移,生菜在可见光绿光区的高光谱反射率峰值最大,其次是小白菜,最小的是油菜,这些响应特征可作为颗粒物污染作用的敏感指示。通过对比颗粒物作用1小时和3小时的叶片微观结果,得出颗粒物堵塞叶片气孔进而影响叶菜光合作用的机理。由叶菜高光谱特征、植物表型差异、颗粒物微观沉积图像分析可知,小白菜和生菜滞留吸附颗粒物能力强于油菜,油菜的红边蓝移现象最明显,受颗粒物的影响最大,对颗粒物污染较敏感。2.基于间断和连续两种颗粒物污染作用方式,连续动态测定三种叶菜在三个生长阶段内的各项生理指标,包括气体交换参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等)、生长指标(叶面积、株高、色素含量、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鲜干重等)、荧光动力学参数(Fv/Fm、ΦPSⅡ)以及三个化学指标(总蛋白定量TP、丙二醛含量MDA、过氧化物酶活力POD)。整体来看,三种叶菜的SPAD含量随着生长期的推进而呈现增大的变化趋势,且对照组(CG组)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试验组(EG1组和EG2组),小白菜对照组的增长率约14.22%,EG1组和EG2组的增长率分别为3.74%和3.77%,颗粒物污染作用对小白菜SPAD含量伤害作用显着。三种叶菜试验组的株高增长率均比对照组低,叶片的鲜重、干重、含水量、各色素浓度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健康环境下生长的叶菜叶片比受颗粒物污染作用后的叶菜叶片长势好,CG组的叶片个数和叶片大小都优于试验组。叶菜叶片长势的优劣程度为:CG组>EG2组>EG1组。对比健康正常生长的对照组,两种颗粒物污染方式均对三种叶菜的各项生理指标造成了不良影响,通过研究叶菜不同的动态响应特征,分析了颗粒物污染对叶菜光合生理的影响机理。对照组的三种叶菜MDA含量均比受颗粒物污染的试验组的MDA含量高,说明颗粒物污染的长期作用使叶菜产生抗性,通过提高细胞受自由基攻击能力,达到使颗粒物对细胞膜破坏影响降至最小的目的。整体来看,小白菜试验组的POD活力高于对照组,清除H2O2能力最强,油菜在抵抗颗粒物污染时的能力最低,故对颗粒物滞留、附着、吸收的能力大小顺序为:小白菜>生菜>油菜。结果可为秋冬季节温室内的消减颗粒物的作物种类配置提供参考。3.基于高光谱技术,动态监测了生菜、油菜、小白菜在三个生长阶段的高光谱特征、一阶导数光谱特征以及植被指数在两种颗粒物污染作用方式下的响应差异,随着叶菜生长阶段的推进,颗粒物的作用使得敏感植被指数增大。用优选出的高光谱敏感特征参数、植被指数、敏感波段和特征波长作为建模所用的光谱特征变量,采用一阶导数(FD)、二阶导数(SD)、Savitzky-Golay平滑(SG)、多元散射校正(MSC)以及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这五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及其组合方法,采用相关分析法(CC法)提取、原始提取、FD提取、MSC提取这四种光谱特征变量提取方法,采用经典最小二乘(CLS)、偏最小二乘(PLS)、主成分回归(PCR)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这四种光谱建模方法,通过不同方法的组合,分别建立在考虑颗粒物污染环境下,三种叶菜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内的净光合速率最优反演模型。分别得到处于三个生长阶段的生菜最优光谱预处理和建模方法组合分别为:PLS+MSC+SG(SD1),PLS+MSC+SG+FD(SD2和SD3),模型相关系数均在0.92以上;油菜的最优方法组合分别为:PLS+MSC+SG+SD(YD1和YD3),PLS+MSC+SG(YD2),YD1的模型相关系数在0.8以上,YD2和YD3的模型相关系数在0.94以上;小白菜的最优方法组合分别为:PLS+SNV+SG+FD(BD1),PLS+SNV+SG+SD(BD2和BD3),模型相关系数分别在0.85(BD1)和0.90以上(BD2和BD3)。基于高光谱技术实现了对三种叶菜净光合速率的准确反演,为考虑颗粒物污染环境下植物的生理信息反演提供基础。经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检验,模型可靠,为今后模型修正和精度提高提供参考。4.研究了自然雾霾天气对日光温室内温度、光照、空气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了温室叶菜消减颗粒物的管理建议,从事温室内消减颗粒物时建议选择小白菜;在对雾霾天气预警研究时,建议选择生菜;在秋冬季节种植时,为减少颗粒物沉积建议选择油菜。从温室管理、减霾除尘、净化空气等方面提出了温室生产应对雾霾天气的措施,为实现温室作物的优质高产提供参考。5.通过研究三种叶菜叶片的微观图像及颗粒物沉积特征,表明小白菜吸附颗粒物的能力最强,颗粒物污染作用时间越长,叶片上滞留沉积的颗粒物越多,且出现细小颗粒物聚集成粗大颗粒物的情况。利用图像处理技术,通过计数叶片沉积颗粒物,提前判断雾霾天气颗粒物污染程度,以期降低颗粒物对叶菜造成的不良影响,为雾霾天气对农业设施的危害预警提供参考。

韦秀叶[4](2021)在《工业大麻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工业大麻在世界上被广泛种植,其在纺织、食品、建材、保健和医药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工业大麻植株可以合成数百种大麻酚类物质,其中的大麻二酚(CBD)因具有较高的医药价值,而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在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驱动下,为获得高CBD含量,世界各国在工业大麻育种、高效栽培技术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在诸多种植技术中,设施栽培因其条件可控性好、空间利用率高、作物产量高等特点而备受亲睐。本研究利用“新麻1号”进行室内试验模拟工厂化生产,对设施栽培参数光照条件、营养液成分等进行探索。本研究筛选出2种适合工业大麻生长且能提高CBD含量的光谱和2种适合工业大麻幼苗生长的营养液配方,明确了工业大麻对氮磷钾的需求规律,并对其生长形态指标、生理指标、生物量及大麻素进行了测定。最终获得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工厂化生产技术参数,这为实现工业大麻工厂化生产,提高CBD含量提供科学依据。1.研究不同光谱高压钠灯(CK)和发光二极管(LED)对工业大麻生长、生物量及大麻素含量的影响,其中CK的光谱数据为:红蓝比(R:B 9.3:1),光合光子通量密度(PPFD 151)。结果表明:与CK相比,LED2(R:B 1.61:1;PPFD 540)和LED5(R:B 16.8:1;PPFD 252)在株高、茎粗和叶片数方面能较好地促进工业大麻生长,且分别显着提高地上部生物量的55.1%和15.2%,花序生物量的238%和61.5%;与CK花序、叶片CBD含量(4.27%,1.38%)相比,LED2能显着提高花序、叶片CBD含量(5.83%,1.81%),而LED5仅能提高叶片的CBD含量。与CK相比,LED2和LED5的CBD产量分别提高26.8%和9.0%。结果表明:LED2和LED5适用于工业大麻高效种植及提高CBD产量。2.为筛选有利于工业大麻幼苗生长的营养液配方,根据工业大麻需肥规律,在霍格兰营养液配方的基础上,自主设计4种营养液配方(1 Z、1/2 Z、1/4 Z和1/8 Z)。结果表明:与1 H(标准霍格兰营养液)相比,1 Z处理幼苗的生长发育无显着性差异,而1/4 Z处理显着提高了工业大麻幼苗功能叶的叶面积(约为1350 mm2)和单株生物量(1.99 g),分别为1 H处理条件下的5.8倍和2.2倍;1/8 Z处理促进了工业大麻幼苗株高、根长和生根数的生长。综合考虑,1/4Z和1/8 Z较适合工业大麻水培幼苗生长。3.在上述设计的营养液配方及LED5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筛选适合“新麻1号”生长的氮磷钾配比。结果表明:与A6(N6P2K3)(N:P:K 6:2:3)相比,A7(N8P1K5)和A8(N8P1.5K3)可显着提高工业大麻的株高和茎粗,两者的茎叶干重分别提高105.14%和78.40%,根干重提高了202.80%和161.68%;花序干重分别提高了476.92%和238.46%;与A3(N4P2K5)相比,A1(N4P1K3)和A7(N8P1K5)显着提高了花序CBD含量的36.0%和42.8%,CBD总含量对应提高了41.81%和36.28%。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比为8:1:5的营养液配方更适合于工业大麻水培生长。

杨海涛[5](2021)在《不同外源硒对小白菜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试验以亚硒酸钠和DL-硒代蛋氨酸为硒源,采用水培研究了不同外源硒处理对小白菜养分吸收、抗氧化系统、产量、光合特性和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的施用浓度和硒源,为生产富硒小白菜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试验选取无机和有机两种外源硒,采用两种施硒方式,即根施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1.根施亚硒酸钠可增加小白菜地上部P、Ca、Mg、Fe等元素的吸收。根施DL-硒代蛋氨酸可增加小白菜地上部Ca、Mg、Fe等元素的吸收,增加小白菜地下部N、Mg等元素的吸收。小白菜地上部和地下部Se含量随着施硒浓度的升高逐渐增加。2.根施外源硒时,亚硒酸钠和DL-硒代蛋氨酸可提高小白菜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亚硒酸钠处理下,SOD活性在0.5mg·L-1时最高,POD、CAT活性在0.1 mg·L-1时最高;DL-硒代蛋氨酸处理下,SOD活性在0.5mg·L-1时最高,POD活性在0.1mg·L-1时最高,CAT活性在2.5 mg·L-1时最高。3.根施外源硒时,当Se浓度小于等于1.0 mg·L-1时,亚硒酸钠和DL-硒代蛋氨酸处理时均可促进小白菜生长,增加产量;而Se浓度为2.5 mg·L-1时,亚硒酸钠和DL-硒代蛋氨酸处理时均会抑制小白菜生长;所有处理均可提高小白菜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4.根施亚硒酸钠可不同程度提升小白菜叶片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类黄酮和总酚含量,降低硝酸盐和粗纤维含量;根施DL-西代蛋氨酸可不同程度提升小白菜叶片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类黄酮和总酚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5.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可增加小白菜地上部N、P、K、Mg、Na等元素的吸收,增加小白菜地下部N、P、Ca、Fe、Na等元素的吸收;叶面喷施DL-硒代蛋氨酸可增加小白菜地上部N、P、K、Mg、Ca等元素的吸收,增加小白菜地下部P、N、Ca、Na等元素的吸收。小白菜地上部Se含量随着施硒浓度的升高逐渐增加。6.叶面喷施外源硒时,亚硒酸钠和DL-硒代蛋氨酸处理,Se浓度小于等于30mg·L-1时,可提高小白菜叶片光合色素含,促进小白菜生长,增加产量。7.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可不同程度提升小白菜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类黄酮和总酚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叶面喷施DL-西代蛋氨酸可不同程度提升小白菜叶片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类黄酮和总酚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综合分析表明,以亚硒酸钠为硒源,根施Se浓度为0.5 mg·L-1为最佳,可提高小白菜叶片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光合色素含量,促进营养元素吸收,提高产量,降低硝酸盐、粗纤维含量;以DL-硒代蛋氨酸为硒源,叶面喷施Se浓度为20 mg·L-1为最佳,可提高小白菜叶片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可溶性糖、类黄酮、总酚和光合色素含量,促进营养元素吸收,增加产量,降低硝酸盐含量。

王凯[6](2021)在《丹参工厂化育苗及其产业化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为唇形科多年生植物,其根及根茎入药,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效,为临床最常用中药之一。丹参繁殖方式较多,常用的有芦头繁殖、根段繁殖和种子繁殖,尤以种子繁殖后育苗移栽所得丹参药材质量较佳,而随着市场对丹参药材质量和产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育苗方式中土地利用率低、难以管理、育苗周期长、季节性强、种苗均一性差、种植的药材质量波动较大等缺点,已经严重制约了其种苗产业化发展,而工厂化育苗能够标准化、规范化、高效率生产丹参种苗,并且有利于形成产业化。本研究针对丹参工厂化育苗技术及其培育而成的穴盘苗开展了四个方面的基础研究:(1)丹参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2)丹参穴盘苗不同栽种季节生长特性及药效成分动态积累研究;(3)穴盘苗与传统种苗种植的丹参药材比较研究;(4)丹参穴盘苗种植方式的筛选优化研究,从而为丹参工厂化育苗及其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丹参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主要通过研究丹参工厂化育苗方式、工厂化育苗营养液与基质的选择以及不同规格穴盘苗的质量评价,初步建立丹参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工厂化育苗方式研究结果显示,黑色穴盘育苗、白色泡沫穴盘漂浮育苗方式所得幼苗植株根系明显较传统种苗发达,且幼苗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综合效果较优,可作为企业进行丹参工厂化育苗的方式。工厂化育苗营养液与基质研究综合得分正交结果显示,最优营养液水平组合为 KNO3 810 mg/L:CaC12 295 mg/L:NH4H2PO4 208 mg/L:MgSO4·7H2O 493 mg/L,最优基质水平组合为草炭:蛭石:珍珠岩为9:3:1。不同规格穴盘苗的质量研究结果显示,规格一穴盘苗(株高≥5.88 cm,叶宽≥1.95 cm,叶片数≥8片)种植的丹参种苗存活率、产量、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含量综合效果最佳,生产中应尽量调整育苗条件,使其生产出达到规格一标准的丹参穴盘苗。(2)丹参穴盘苗不同栽种季节生长特性及药效成分动态积累研究 主要通过动态取样方式研究了丹参穴盘苗春栽、秋栽后的生长特性以及地上部分与根部营养成分与药效成分的积累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丹参穴盘苗春栽、秋栽后,地上部分旺盛生长阶段均为5.10~9.20日,根部旺盛生长阶段均为8.15~9.20日;丹参穴盘苗春栽、秋栽后,地上部分药效成分中,丹参素、迷迭香酸、丹酚酸B含量较高积累阶段均为7.10~11.5日;丹参根部药效成分中,迷迭香酸含量较高积累阶段均为7.10~9.20日,丹酚酸B含量较高积累阶段均为7.10~11.5日,丹参酮类成分含量(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均于6.14~8.15日以及11.5日左右积累较高,在4.19~11.5日从整体药效成分综合评价来看,丹参穴盘苗秋栽后根部药效成分积累高于春栽,药效成分综合得分较高的时间段均为6.14~9.20日以及11.5日左右。因此,考虑到产量因素,丹参穴盘苗春栽、秋栽后可在当年或次年10月底至11月初采收丹参药材,并以穴盘苗秋栽采收的丹参药材效益最佳。(3)穴盘苗与传统种苗种植的丹参药材比较研究 主要研究了穴盘苗在两个移栽季节与传统种苗种植的丹参药材在根系形态、农艺性状、产量以及不同部位营养成分与药效成分含量上的差异。结果显示,穴盘苗秋栽种植的丹参药材较传统种苗根条数和产量明显增加,且在相同部位(芦头、根部、须根)药效成分含量综合排名中也均明显优于传统种苗。而在穴盘苗与传统种苗种植的丹参药材各自不同部位药效成分含量综合排名中,穴盘苗春栽种植的丹参药材与传统种苗均为芦头>根部>须根,穴盘苗秋栽种植的丹参药材则为芦头>须根>根部。(4)丹参穴盘苗种植方式的筛选优化研究 主要通过大田区组设计,研究了穴盘苗平作、垄作及其不同密度、垄作覆膜与否以及不同时间刈割部分茎叶对丹参药材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平作还是垄作,基本均随着密度的降低,丹参药材的单根干重均呈上升趋势,而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呈上升趋势;从药效成分综合评价上来看,穴盘苗在高、中密度下定植,垄作具有一定优势,在低密度下定植则平作具有一定优势。综合考虑产量和质量因素,丹参穴盘苗选用平作方式定植时,密度为14.8株·m-2较为合适,选择垄作方式定植时密度为22.2株·m-2较为合适。穴盘苗垄作覆膜的丹参药材亩产干品较不覆膜处理仅增产14.06%,但药效成分却显着低于垄作不覆膜处理,其中药典规定的丹酚酸B含量垄作覆膜处理比不覆膜处理降低了 9.84%,丹参酮总量降低了 30.73%,因此,春季穴盘苗垄作定植宜采用不覆膜方式。9.16日刈割部分茎叶的丹参药材产量变化不大,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呈现一定程度下降,但药效成分含量增加,因此,可在9月中旬对丹参部分茎叶(距地面10 cm以上部分)进行一次刈割,增获优质丹参茎叶资源的同时,保障丹参药材资源。

刘恩贺,张静[7](2018)在《大棚芸豆-丝瓜-芹菜一年三作三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说明该文结合宁阳县伏山镇当地菜农多年大棚蔬菜种植实践的经验,总结了大棚芸豆-丝瓜-芹菜一年三作三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实验表明,该模式实现了早春芸豆、夏季丝瓜、冬季芹菜的接茬种植,经济效益好,年产值在66万元/hm2以上。

李国阳[8](2015)在《巨型棚芸豆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文中提出巨型棚蔬菜生产,单棚面积多在10亩、20亩左右。由于其规模效益显着,构建相对容易,近几年在河南、河北、安徽多地发展迅速,尤其是巨型棚芸豆生产,由于技术应用的差异,造成产量和效益迥然不同,与之相适应的配套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急需研究解决。

贾森,郝立冬,戴明,李贺,张春艳,胡畔[9](2015)在《甜玉米种植方式及保护地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表明对甜玉米的种植方式和保护地栽培技术进行了综述,为甜玉米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李明[10](2013)在《华北寒旱区土壤水分对主栽作物安全出苗及成苗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干旱缺水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尤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各个时期受到干旱逆境胁迫均会影响产量和品质,苗期作用尤甚,较高的出苗率和成苗率是作物稳产高产的基础。为保障我国长城沿线旱作农区作物播种安全出苗,移栽安全成苗,本文在草甸栗钙土与栗钙土两种土壤类型农田上,通过人工设定不同土壤水分和不同补水量,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对玉米、红芸豆、莜麦、亚麻和谷子等作物播种安全出苗的影响、不同补水量对甜菜移栽成活及产量品质的影响和不同补水量对马铃薯出苗及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水分显着影响作物的出苗率。5种作物安全出苗对土壤水分都有一临界值要求,即安全出苗土壤水分临界值,达到该值后作物出苗率会出现显着跃升过程,该值所在的水分区间为作物出苗的水分跃升区间。2.明确了5种作物出苗的水分敏感区间。在作物出苗水分跃升区间的基础上,通过对2年试验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得出了作物出苗的水分敏感区间:在草甸栗钙土农田,玉米、红芸豆、亚麻、莜麦、谷子分别为7.90%-9.25%、7.90%-9.25%、9.61%-12.02%、9.31%-12.02%、9.61%-13.21%;栗钙土农田则相应分别为4.83%-5.62%、4.83%-5.62%、4.83%-12.36%、6.16%-7.21%、5.34%-6.27%。3.明确了作物安全出苗土壤水分临界值。土壤水分显着影响作物的出苗进程和苗期长势,作物出苗进程对土壤水分的反应表现出3种类型:土壤水分较高时呈现快速出苗的跃升类型;土壤水分较低时的缓慢出苗的渐升类型;土壤水分介于两者之间的S曲线类型。以出苗进程为S曲线和获得壮苗为依据得到作物安全出苗的土壤水分临界值:在草甸栗钙土农田,玉米和谷子为10.87%,红芸豆、亚麻和莜麦为9.61%;而栗钙土农田玉米、红芸豆、亚麻和谷子为6.16%,莜麦为6.26%。4.明确了甜菜移栽成苗适宜补水量下限。补水方式及补水量显着影响甜菜移栽成活及产量品质,地下式补水方式较传统的地上式补水利于向秧苗直接供水并可有效保水。华北寒旱区草甸栗钙土农田甜菜移栽补水100-150ml/株、栗钙土农田150-200ml/株,较不补水块根产量提高68.78%-81.82%,糖产量提高65.57%-81.82%。5.明确了马铃薯播种适宜补水量下限。补水与否对马铃薯出苗无显着影响,但可显着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华北寒旱区播种马铃薯时采用地下式补水,草甸栗钙土农田补水200ml/株、栗钙土农田100-200ml/株,经济产量分别较不补水提高31.72%、19.74%-35.25%。

二、保护地芸豆育苗移栽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护地芸豆育苗移栽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食用菌废菌糠作桃金娘容器育苗基质配方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基质对桃金娘幼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2.2 不同基质对桃金娘移栽幼苗生长势的影响
    2.3 不同基质配方对桃金娘移栽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3)颗粒物对温室叶类蔬菜生理信息影响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雾霾颗粒物对植物的危害
        1.2.2 植物消减雾霾颗粒物的研究进展
        1.2.3 雾霾颗粒物的人工模拟现状
        1.2.4 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试验平台及数据处理方法
    2.1 引言
        2.1.1 试验对象与颗粒物环境人工模拟
        2.1.2 试验对象
        2.1.3 颗粒物试验环境的人工模拟
        2.1.4 人工模拟颗粒物的能谱分析
    2.2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2.2.1 光谱预处理方法
        2.2.2 光谱特征变量提取方法
        2.2.3 光谱建模方法
        2.2.4 光谱植被指数和高光谱特征参数
        2.2.5 模型评价指标
        2.2.6 图像处理方法
第3章 颗粒物模拟环境和自然雾霾环境对叶菜的影响
    3.1 引言
    3.2 试验对象与方法
        3.2.1 试验对象培育
        3.2.2 试验方案设计
        3.2.3 测量指标及方法
    3.3 颗粒物模拟环境和自然雾霾环境下的高光谱响应研究
        3.3.1 叶菜原始高光谱特征的响应规律
        3.3.2 叶菜一阶导数光谱特征的响应规律
    3.4 颗粒物模拟环境下叶菜生理信息的反演
        3.4.1 高光谱敏感波段和特征波长的提取
        3.4.2 高光谱敏感特征参数的筛选
        3.4.3 叶菜净光合速率的高光谱反演模型
    3.5 叶菜叶片ESEM微观结果及机理分析
        3.5.1 生菜叶片微观结构及颗粒物作用机理分析
        3.5.2 油菜叶片微观结构及颗粒物作用机理分析
        3.5.3 小白菜叶片微观结构及颗粒物作用机理分析
        3.5.4 叶菜吸附颗粒物的能力差异比较分析
    3.6 叶菜在自然雾霾环境下的光合生理特征响应
        3.6.1 叶菜光合生理指标的响应
        3.6.2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应用
        3.6.3 叶菜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响应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叶菜对颗粒物污染的连续动态光合生理特征响应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对象与方法
        4.2.1 试验方案设计
        4.2.2 测量指标及方法
    4.3 叶菜光合生理指标的连续动态响应研究
        4.3.1 颗粒物积累与叶菜生长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4.3.2 颗粒物积累与叶菜化学抗性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4.3.3 颗粒物积累与叶菜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4.3.4 颗粒物积累与叶菜叶绿素荧光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叶菜对颗粒物污染的连续动态光谱响应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对象与方法
    5.3 光谱连续动态响应规律研究
        5.3.1 叶菜连续动态高光谱特征比较
        5.3.2 生菜受颗粒物污染的连续动态光谱响应规律
        5.3.3 油菜受颗粒物污染的连续动态光谱响应规律
        5.3.4 小白菜受颗粒物污染的连续动态光谱响应规律
        5.3.5 颗粒物作用对叶菜敏感光谱植被指数的影响
    5.4 基于高光谱技术建立叶菜净光合速率的反演模型
        5.4.1 建立生菜的净光合速率反演模型
        5.4.2 建立油菜的净光合速率反演模型
        5.4.3 建立小白菜的净光合速率反演模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雾霾天气对日光温室的影响及管理建议
    6.1 引言
    6.2 雾霾天气对日光温室的影响及栽培优化管理建议
        6.2.1 雾霾天气对日光温室的影响
        6.2.2 设施叶菜消减颗粒物的栽培优化管理建议
        6.2.3 温室生产应对雾霾天气的管理建议
    6.3 基于微观图像处理技术应对雾霾天气
        6.3.1 叶菜颗粒物ESEM微观图像的获取
        6.3.2 微观图像的处理分析与应用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导师及作者简介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4)工业大麻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工业大麻简介
    1.2 工业大麻用途
        1.2.1 纤维纺织
        1.2.2 造纸
        1.2.3 能源材料
        1.2.4 食品
        1.2.5 医药
    1.3 工业大麻生产概况
        1.3.1 国外工业大麻生产研究现状
        1.3.2 国内工业大麻生产研究现状
        1.3.3 我国工业大麻生产存在的问题
    1.4 设施栽培关键技术
        1.4.1 光对工业大麻生长的影响
        1.4.2 光谱对工业大麻生长的影响
        1.4.3 LED光质对工业大麻生长的影响
        1.4.4 光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1.4.5 无土栽培与营养液管理
        1.4.6 营养液配方与应用
    1.5 氮磷钾对作物产量品质及生理特性研究
        1.5.1 氮肥利用
        1.5.2 磷肥利用
        1.5.3 钾肥利用
        1.5.4 养分利用的相关生理基础
        1.5.5 工业大麻氮磷钾研究现状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工业大麻设施栽培适用光谱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试剂
        2.1.3 试验仪器
        2.1.4 试验方法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不同光谱LED灯对工业大麻生长形态指标的影响
        2.2.2 不同光谱LED灯对工业大麻生理指标的影响
        2.2.3 不同光谱LED灯对工业大麻生物量的影响
        2.2.4 不同光谱LED灯对大麻素和CBD产量的影响
        2.2.5 不同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2.3 讨论
        2.3.1 不同光谱LED灯对工业大麻生长的影响
        2.3.2 不同光谱LED灯对工业大麻生理指标的影响
        2.3.3 不同光谱LED灯对大麻素的影响
        2.3.4 光质作为信号线索的作用
第三章 工业大麻不同营养液配方的筛选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仪器
        3.1.3 试验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不同营养液配方及浓度对工业大麻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3.2.2 不同营养液对工业大麻幼苗生物量和叶面积的影响
    3.3 讨论
第四章 适合工业大麻生长的氮磷钾配比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试剂
        4.1.3 试验仪器
        4.1.4 试验方法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
        4.2.1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工业大麻生理指标的影响
        4.2.2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工业大麻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4.2.3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大麻素的影响
    4.3 讨论
        4.3.1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工业大麻生理指标的影响
        4.3.2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工业大麻生物量的影响
        4.3.3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大麻素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不同外源硒对小白菜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硒与人体健康
        1.1.1 硒对抗衰老的作用
        1.1.2 硒对抗癌的作用
        1.1.3 硒对预防疾病的作用
    1.2 硒在植物上的研究状况
        1.2.1 硒对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1.2.2 外源硒对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2.3 硒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1.2.4 硒对植物光合色素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1.2.5 植物对硒的吸收、转运、积累与分布
        1.2.6 硒与其他元素之间的关系
        1.2.7 外源硒的施用方式
    1.3 我国富硒农产品研究现状
    1.4 硒的分布
    1.5 研究意义和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试验材料培养
    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2.4.1 品质指标测定
        2.4.2 营养元素测定
        2.4.3 抗氧化系统指标测定
        2.4.4 产量及光合特性相关指标测定
    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不同外源硒对小白菜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
    3.1 结果与分析
        3.1.1 根施不同外源硒对小白菜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
        3.1.2 叶面喷施不同外源硒对小白菜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
    3.2 讨论
第四章 不同外源硒对小白菜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1 结果与分析
        4.1.1 不同外源硒对小白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4.1.2 不同外源硒对小白菜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
        4.1.3 不同外源硒对小白菜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
    4.2 讨论
第五章 不同外源硒对小白菜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5.1 结果与分析
        5.1.1 根施不同外源硒对小白菜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5.1.2 叶面喷施不同外源硒对小白菜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5.2 讨论
        5.2.1 不同外源硒对小白菜产量与生长的影响
        5.2.2 不同外源硒对小白菜叶片光合色素与光合特性的影响
第六章 不同外源硒对小白菜品质的影响
    6.1 结果与分析
        6.1.1 根施不同外源硒对小白菜品质的影响
        6.1.2 叶面喷施不同外源硒对小白菜品质的影响
    6.2 主成分分析
        6.2.1 根施不同外源硒处理的主成分分析
        6.2.2 叶面喷施不同外源硒处理的主成分分析
    6.3 讨论
第七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6)丹参工厂化育苗及其产业化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现状
    第二节 丹参研究现状
    第三节 种植方式对作物的影响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丹参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第一节 丹参种子质量检验
    第二节 丹参工厂化育苗方式研究
    第三节 丹参工厂化育苗营养液筛选优化研究
    第四节 丹参工厂化育苗基质筛选优化研究
    第五节 丹参不同规格穴盘苗的评价研究
    第六节 丹参工厂化育苗技术标准操作规程(SOP)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丹参穴盘苗不同栽种季节生长特性及药效成分动态积累研究
    第一节 丹参穴盘苗春栽、秋栽后的生长特性研究
    第二节 丹参穴盘苗春栽、秋栽后地上部分营养成分与药效成分动态积累研究
    第三节 丹参穴盘苗春栽、秋栽后根部营养成分与药效成分动态积累研究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穴盘苗与传统种苗种植的丹参药材比较研究
    第一节 根系形态、农艺性状与产量比较研究
    第二节 各部位营养成分与药效成分含量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丹参穴盘苗种植方式的筛选优化研究
    第一节 穴盘苗平作、垄作及其不同密度对丹参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第二节 穴盘苗垄作覆膜与否对丹参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第三节 穴盘苗移栽后不同时间刈割部分茎叶对丹参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结语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大棚芸豆-丝瓜-芹菜一年三作三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茬口安排与效益
2 早春芸豆栽培要点
    2.1 选种
    2.2 育苗
    2.3 定植
    2.4 管理要点
        2.4.1 适时绑蔓上架
        2.4.2 合理施肥浇水
        2.4.3 病虫害防治
        2.4.4适时采收
3 夏季丝瓜栽培要点
    3.1 品种选择
    3.2 育苗
    3.3 定植
    3.4 管理要点
    3.5 及时采收
4 秋冬季芹菜栽培要点
    4.1 品种选择
    4.2 育苗
    4.3 定植
    4.4管理要点
    4.5 适时采收

(8)巨型棚芸豆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芸豆的生物学特性
2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2.1优良品种选用与催芽育苗
    2.2整地施肥
    2.3种植密度
    2.4田间管理
3病虫害防治
    3.1芸豆苗期猝倒病
    3.2芸豆根腐病
    3.3芸豆锈病
    3.4芸豆细菌性疫病
    3.5芸豆灰霉病
    3.6芸豆炭疽病
    3.7茶黄螨
4芸豆化控技术

(9)甜玉米种植方式及保护地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种植方式
    1.1 单作
    1.2 间作
    1.3 混作
    1.4 套作
    1.5 复种
2 保护地栽培技术
    2.1 地膜栽培
    2.2 小拱棚栽培
    2.3 育苗移栽
    2.4 塑料大棚栽培
3结语

(10)华北寒旱区土壤水分对主栽作物安全出苗及成苗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干旱逆境下种子成苗的水分条件
        1.3.2 土壤水分对作物播种出苗的影响
        1.3.3 种子成分与出苗的关系
        1.3.4 作物移栽成苗的研究进展
        1.3.5 土壤水分对马铃薯成苗的影响
    1.4 研究内容
        1.4.1 不同土壤水分对作物出苗的影响
        1.4.2 补水对甜菜移栽成苗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1.4.3 补水播种对马铃薯出苗及产量的影响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内容及设计
        2.3.1 土壤水分对作物播种出苗的影响
        2.3.2 补水对甜菜移栽成苗的影响
        2.3.2.1 不同补水方式的润土效果比较
        2.3.2.2 补水量对甜菜苗期根系生长影响
        2.3.2.3 补水量对甜菜苗期地上部生长及产量品质影响
        2.3.3 补水播种对马铃薯出苗及产量的影响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2.4.1 主栽作物发芽率的测定
        2.4.2 主栽作物成苗性状测定
        2.4.3 作物地上生长性状测定
        2.4.4 甜菜根部性状测定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水分对作物出苗率的影响
        3.1.1 草甸栗钙土农田土壤水分对作物出苗率的影响
        3.1.2 栗钙土土壤水分对作物出苗率的影响
    3.2 不同作物安全成苗的水分敏感区间
        3.2.1 草甸栗钙土农田不同土壤水分下作物出苗率的聚类分析
        3.2.2 栗钙土农田不同土壤水分作物出苗率的聚类分析
        3.2.3 安全出苗率与最高出苗率比较
    3.3 土壤水分对作物出苗进程的影响
        3.3.1 土壤水分对玉米出苗进程的影响
        3.3.2 土壤水分对红芸豆出苗进程的影响
        3.3.3 土壤水分对亚麻出苗进程的影响
        3.3.4 土壤水分对莜麦和谷子出苗进程的影响
    3.4 土壤水分对作物出苗质量的影响
        3.4.1 土壤水分对作物出苗速率的影响
        3.4.2 土壤水分对作物苗期长势的影响
    3.5 补水对甜菜移栽成苗的影响
        3.5.1 地上与地下补水方式润土效果的比较
        3.5.2 补水量对甜菜苗期根系生长的影响
        3.5.3 补水量对甜菜地上部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3.6 补水播种对马铃薯出苗及产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种子大小与出苗的关系
    4.2 试验环境对作物出苗的影响
    4.3 补水对甜菜移栽成苗的影响
    4.4 补水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四、保护地芸豆育苗移栽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食用菌废菌糠作桃金娘容器育苗基质配方试验[J]. 康月惠,张朝坤,康仕成. 福建林业科技, 2021(03)
  • [2]拜泉县园艺作物产业科技扶贫成效及发展建议[D]. 邴文博.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3]颗粒物对温室叶类蔬菜生理信息影响规律的研究[D]. 孔丽娟. 吉林大学, 2021
  • [4]工业大麻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D]. 韦秀叶.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5]不同外源硒对小白菜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D]. 杨海涛.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6]丹参工厂化育苗及其产业化基础研究[D]. 王凯.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大棚芸豆-丝瓜-芹菜一年三作三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刘恩贺,张静. 安徽农学通报, 2018(19)
  • [8]巨型棚芸豆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J]. 李国阳. 农业科技通讯, 2015(10)
  • [9]甜玉米种植方式及保护地栽培技术[J]. 贾森,郝立冬,戴明,李贺,张春艳,胡畔. 现代农业科技, 2015(13)
  • [10]华北寒旱区土壤水分对主栽作物安全出苗及成苗的影响[D]. 李明. 河北农业大学, 2013(03)

标签:;  ;  

保护地芸豆苗木育苗移栽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