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脾消食散中红参、山楂、麦冬的薄层色谱法鉴别(论文文献综述)
张航[1](2019)在《麦冬及其混淆品的生药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正品麦冬及其混淆品进行系统生药学研究,建立区分不同产地麦冬及其混淆品的方法。方法:采用系统生药学研究方法对不同产地麦冬及其混淆品的原植物形态特征如花、种子、叶、茎及块根,饮片性状如外形、色泽、质地及气味、横切面及粉末显微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建立薄层色谱法对麦冬及其混淆品共44批(川麦冬、浙麦冬、短葶山麦冬、湖北麦冬、阔叶山麦冬和金边阔叶麦冬)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并结合Chempattern、SIMCA等软件判别不同产地麦冬及其真伪,并鉴定其差异性成分;将对照品与麦冬及其混淆品指纹图谱色谱峰进行色谱峰指认以建立川麦冬、浙麦冬、短葶山麦冬、湖北麦冬、阔叶山麦冬和金边阔叶麦冬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化学计量学软件进行化学轮廓分析并建立k最邻法模型判别麦冬真伪。结果:通过观察原植物形态特征,建立了不同产地麦冬其4种混淆品的原植物形态特征检索表。将6种饮片进行性状特征比对,建立了6种饮片的性状特征检索表。通过观察不同产地麦冬及其4种混淆品块根横切面及其粉末在正常光和偏正光下的显微特征,制定了6种饮片的显微特征检索表。通过以香港标准为基础建立薄层色谱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方法学考察。利用薄层扫描技术将薄层斑点色谱图转换成色谱峰,结合化学计量学的方法鉴别不同来源麦冬及其混淆品,建立PLS-DA多元统计模型,获得川、浙麦冬8个差异色谱条带,川麦冬及伪品和浙麦冬及伪品分别5个及7个差异变量。通过总结对照品裂解规律及与样品中含有的成分进行比对,确定了9个共有峰的化学结构。建立不同产地及4种伪品的指纹图谱,组内相似度较高,组间差异较大,通过相似度可区分正品及混淆品。结合化学计量学的方法,PCA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麦冬及混淆品化学成分差异较大,进一步建立OPLS-DA及PLS-DA模型共寻找川、浙产地差异色谱峰16个,川麦冬及4种伪品和浙麦冬及4种伪品分析中,分别共找出18个及13个差异色谱峰。建立k最邻法模型对测试集样品均能准确归类,模型识别率及准确率较高。结论:从原植物形态、饮片性状和显微鉴别三个方面的总结了麦冬及其混淆品的专属性特征;建立了麦冬及其混淆品的薄层色谱方法及高效液相指纹图谱鉴定方法。为麦冬的真伪鉴别、生药学研究及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理论参考。
余婷婷[2](2018)在《山荷降脂粉的研制及初步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山荷降脂粉为经验方,主要由山楂、荷叶、莱菔子、昆布等4味药食同源物质组成,具有行气散瘀,化痰降脂之效,主要用于高脂血症的防治。本研究拟确定山荷降脂粉的制备工艺,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并进行初步药效学评价,从而为企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以总黄酮含量及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优选出荷叶的最佳提取工艺,以水溶性生物碱的雷氏盐沉淀量及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优选出莱菔子的最佳提取工艺,并通过工艺重复性试验,验证工艺的可行性。结合处方中其他药味的理化性质及生产可行性等,确定最终的制备工艺。2.采用薄层色谱法(T LC)对山荷降脂粉中的山楂、荷叶、莱菔子进行定性鉴别。3.按药典散剂项下相关规定,对山荷降脂粉进行常规检查。4.建立紫光分光光度法(UV)测定山荷降脂粉中药效成分总黄酮含量的方法。5.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山荷降脂粉中药效成分荷叶碱含量的方法。6.建立只测定稳定易得的槲皮素的含量就能利用相对校正因子(RCF)同时得到山荷降脂粉中芥子碱硫氰酸盐、金丝桃苷、山奈酚含量的“一测多评”定量法(QAMS)。7.建立急性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对山荷降脂粉进行初步药效学研究与评价。结果:1.最终确定的制备工艺为:山楂药材粉碎过80目筛,备用;荷叶以60倍量80%乙醇溶液于80℃下回流提取2次,每次2.5小时,得荷叶醇提液,经60℃减压浓缩成膏后,于真空度-0.09 MPa、温度60℃下减压干燥12小时,粉碎过80目筛,备用;莱菔子以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小时,得莱菔子水提液,经60℃减压浓缩成膏后,于真空度-0.09 MPa、温度60℃下减压干燥12小时,粉碎过80目筛,备用;昆布于80℃干蒸20分钟后,粉碎过80目筛,备用;卵磷脂粉末于40℃烘1小时后,过80目筛,备用。将上述粉末按配方质量比混匀,灭菌,分装,即得。2.建立的山楂、荷叶、莱菔子的TLC鉴别方法,目标斑点清晰、圆整,分离度好,Rf值适中,阴性未见干扰,方法简单易行。3.山荷降脂粉的外观均匀度、水分、装量差异、微生物限度等检查项目,结果均符合药典规定。4.建立了测定总黄酮含量的UV法,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在0.01920.1152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3%,RSD值为1.45%(n=6),3批降脂粉中的含量为6.18%6.42%。5.建立了测定荷叶碱含量的HPLC法,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在1.524.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6%,RSD值为1.17%(n=6),3批降脂粉中的含量为1.581.66 mg/g。6.建立的QAMS法准确、可行,芥子碱硫氰酸盐、金丝桃苷、山奈酚与槲皮素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值分别为1.5452、1.6346、0.8947,重现性及耐用性良好,3批降脂粉中4种成分含量的QAMS法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间无明显差异。7.与模型组相比,山荷降脂粉各剂量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极显着性降低;高剂量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极显着性增加,中、低剂量组HDL-C含量显着性增加;高剂量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着性降低,中、低剂量组无显着性差异。结论:山荷降脂粉的提取及制备工艺合理可行,拟定的质量标准稳定可控,且对外源性脂质紊乱具有一定的辅助调节作用,可为山荷降脂粉生产所需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赵丹,许绍兰,李蔚,朱诗竟,毛峻琴[3](2015)在《健脾和胃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并建立健脾和胃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健脾和胃颗粒中的丹参、山楂和党参三味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健脾和胃颗粒丹参中的丹酚酸B含量,Agilent Eclipse Plus C18柱(4.6×250 mm,5μm),以甲醇-乙腈-1.67%甲酸水溶液(27∶9∶6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6 nm,柱温25℃,流速1.0 m L/min,进样量10μL。结果试验采用TLC定性鉴别的三味药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以HPLC法测定健脾和胃颗粒丹参中的丹酚酸B,丹酚酸B浓度在12.1856389.94μ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6.5459X-3.7811(r=0.9999,n=6),回收率为99.97%,RSD为1.07%。结论本试验确定的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准确,可用于健脾和胃颗粒的质量控制。
张宁[4](2014)在《中药中生物胺类成分及氨基酸的衍生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是阐明中药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与物质基础的前提,也是改进中药制剂工艺、制定中药及其制剂质量标准、解释中药炮制机理的重要基础,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在中药化学成分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已对500余种常用中药进行过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但大多数中药和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仍未被阐明。水煎剂是中药最有效的剂型。煎剂中极性大的水溶性成分给分离和表征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特别是极性强、无紫外或荧光官能团的化合物。衍生化方法可以转变极性大、无紫外、荧光官能团的化合物成为极性小、有紫外或荧光基团的衍生物,改进分离性能和检测灵敏度。这个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中药化学成分研究中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利用衍生化方法对中药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次建立了鉴别与测定中药中生物胺类成分的方法。运用化学衍生化、HPLC、MS等方法对中药中生物胺类成分进行鉴别与含量测定。优化了11种生物胺丹磺酰氯衍生化条件、样品测定的色谱条件,确定了中药样品前处理方法与中药中生物胺类成分的鉴别方法,并对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丹磺酰氯衍生11种生物胺,缓冲溶液的pH是影响衍生化的关键因素;中药化学成分复杂且所含生物胺类成分含量低,在样品前处理时,进行富集纯化步骤尤为重要;鉴别中药中生物胺类成分时,需对衍生化后产物用HPLC结合MS方法综合评估;线性、检出限、精密度与回收率等方法学验证均符合规定。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中药中生物胺类成分的鉴别与测定。从中药麻黄所含阿魏酰组胺和麻黄根碱的结构以及可能的生源关系推测其尚有未被发现的成分组胺、腐胺、亚精胺和精胺。利用本文建立的方法对麻黄及麻黄根中生物胺类成分的存在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麻黄中含有甲胺、色胺、腐胺、尸胺、组胺、亚精胺、多巴胺及精胺,麻黄根中含有甲胺、腐胺、尸胺、组胺、亚精胺与精胺。这是麻黄中含有生物胺类成分的首次报道,同时也证实了麻黄中存在组胺、腐胺、精胺和亚精胺的推测,并为其生源关系提供了证据。首次鉴别与测定了146种常用中药中生物胺的类别及其含量,以丰富中药化学成分的类别,阐明中药疗效的物质基础。结果在146种常用中药中,大多数药含有腐胺、亚精胺、精胺与尸胺;一部分中药中含有甲胺与苯乙胺,含量均不太高;仅个别中药含有色胺、组胺、5-羟色胺、酪胺与多巴胺,含量都很低。生物胺在花、叶、果实、种仁、部分根及根茎类药材中含量较高,特别是在含蛋白质丰富的动物类及花粉类药材中含量较高。现代研究表明亚精胺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亚精胺在补气药、活血化瘀药、部分补肾药、健脾运胃药与化痰药含量高于其它类别中药,这与中医抗衰老,补肾、补气、补脾、活血、化痰的理论相一致;且亚精胺含量高的中药都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亚精胺与中药抗衰老作用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亚精胺可能是中药产生抗衰老作用的物质基础之一。动物类药材中生物胺总量较高,对动物类药材进行生物胺类成分研究,并制定其含量限度标准,对其正确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次对生物胺在宁夏枸杞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宁夏枸杞不同部位中主要含有腐胺、组胺、亚精胺与精胺;亚精胺在宁夏枸杞嫩叶、老叶与花中有较高含量,以嫩叶中最多,可为枸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研究基础。本文考察麻黄在配伍桂枝、杏仁与炙甘草后,其所含色胺成分含量的变化。以探索麻黄汤煎煮过程中,麻黄中的色胺是否可与桂枝中的桂皮醛、杏仁中苦杏仁苷水解生成的苯甲醛缩合生成新成分。结果表明配伍后色胺含量并未减小,而且也未发现有目标新成分生成。说明在麻黄汤中桂皮醛、苯甲醛在配伍煎煮过程中未能与麻黄中的色胺发生Pictet-Spengler反应。可能的原因是煎液中的pH不合适,此外,色胺含量太小,其它成分太多。虽然氨基酸的衍生化方法很多,但对中药复杂成分来说灵敏度高、容易辨识的衍生化方法仍然需要。本文首次将对溴异硫氰酸苯酯用于氨基酸的衍生化分析,具有快速、灵敏、容易辨识的特点。结果在氨基酸对溴异硫氰酸苯酯衍生物的质谱图中出现两个丰度比为1:1的峰,质荷比相差2。这样根据衍生物的质荷比、氨基酸质量数和衍生化试剂质量数就很容易从中药复杂成分中辨识出氨基酸、短肽或其它含氨基化合物的种类。
方忠华[5](2014)在《基于中药指纹图谱的阿胶浆提取过程和金银花提取物质量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主要是基于控制已知的主要活性成分,这难以全面反映中药化学成分复杂的特点。中药指纹图谱通过现代分析手段获取大量高维的数据,能够较为宏观、综合地反映出中药的内在质量。本论文将多变量数据分析技术与中药指纹图谱相结合,围绕中药质量及制药过程一致性评价问题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一种基于液质指纹图谱的复方阿胶浆提取过程批次一致性评价方法。首先应用HPLC-MS联用技术建立了复方阿胶浆提取液的液质指纹图谱,对指纹图谱中54个特征峰进行指认和药材相关性研究,共推测鉴定29个化合物,包括红参中的人参皂苷类成分、党参中的炔苷类成分、熟地黄中的苯乙醇苷类成分以及山楂中的有机酸类成分和黄酮类成分。采集过程正常和过程异常波动的复方阿胶浆提取液的液质指纹图谱,采用多变量统计分析技术建立过程一致性评价方法,以Hotelling T2和DModX统计量作为指标,评价提取过程批次一致性,根据贡献图识别因过程异常波动引起异常变化的特征峰。2.提出了一种基于1H-NMR指纹图谱的金银花提取物质量快速评价方法。建立了金银花的1H-NMR指纹图谱,考察并优化了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所建立的1H-NMR指纹图谱方法稳定可靠,可作为金银花提取物质量控制方法;采集不同年份金银花提取物的1H-NMR指纹图谱,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技术对金银花提取物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
王颖[6](2012)在《山楂精降脂片中山楂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对山楂精降脂片中的山楂进行薄层鉴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方法准确,重现性好,便于操作。
格日勒[7](2012)在《牛黄解毒丸(水丸)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牛黄解毒丸(水丸)的大黄、冰片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方法:对大黄、冰片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所用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牛黄解毒丸(水丸)的质量控制。
李文韬,史国兵,孙学惠,何静,赵明宏[8](2011)在《复方参芪五味咀嚼片的质量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控制复方参芪五味咀嚼片的质量标准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复方参芪五味咀嚼片中的人参皂苷Rg1(人参)、五味子醇甲(五味子)和黄芪甲苷(黄芪)、麦冬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中人参皂苷Rg1、五味子醇甲和黄芪甲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选择的薄层色谱条件下,各样品斑点显色清晰;复方参芪五味咀嚼片中人参皂苷Rg1、五味子醇甲和黄芪甲苷分别在2.5~17.5、2.4~12.0、4.6~32.2μg/ml的线性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人参皂苷Rg1、五味子醇甲和黄芪甲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1%、97.2%、97.7%,RSD值分别为2.0%、1.4%、1.2%。[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以作为控制复方参芪五味咀嚼片的质量标准的方法。
李文韬[9](2011)在《复方参芪五味咀嚼片的药学部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复方参芪五味咀嚼片的提取工艺、制剂成型工艺、中试放大工艺以及相关的质量控制,为新药报批上市提供药学基础,建立复方参芪五味咀嚼片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案以及稳定准确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五味子醇甲含量、人参皂苷Rg1含量、黄芪甲苷含量为指标,结合醇提取和水提取出膏率,分别进行L9(34)正交试验,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筛选最佳成型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了复方参芪五味咀嚼片中的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五味子醇甲,黄芪甲苷和麦冬药材;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片中人参皂苷Rg1、五味子醇甲和黄芪甲苷进行了含量测定,色谱条件分别为:人参皂苷Rg1:Dikma Diamonsil-C18 (200mm×4.6mm, 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检测波长为203nm,流速为1.0mL·min-1 ;五味子醇甲:Dikma Diamonsil-C18 (250mm×4.6mm, 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7.5:42.5),检测波长为250nm,流速为1.0mL·min-1;黄芪甲苷:Dikma Diamonsil-C18 (250mm×4.6mm, 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流速为1.0mL·min-1。结果确定复方参芪五味咀嚼片的最佳制备工艺:处方四味,人参、五味子10倍量9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的稠膏,备用;药渣与麦冬、黄芪10倍量水煎煮三次,每次1.5小时,合并滤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60℃)的清膏,加入80%乙醇,搅拌,使药液含醇量达4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的稠膏,与上述稠膏混匀,喷雾干燥成细粉,加入处方量的蔗糖(15%)、甘露醇(15%)为底粉,将糊精(20%)、蛋白糖(2%)、香精(1%)、硬脂酸镁(1%)用适量水糊化,喷雾制粒,成粒后流化15分钟,加入适量硬脂酸镁,16目筛整粒后,压片,1.8g/片。在选定的薄层色谱条件下,斑点显色清晰,阴性样品无干扰;人参皂苷Rg1、五味子醇甲和黄芪甲苷分别在2.517.5μg·mL-1、2.412μg·mL-1、4.632.2μg·mL-1间线性关系良好;人参皂苷Rg1、五味子醇甲和黄芪甲苷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1%、RSD=2.0%,97.2%、RSD=1.4%,97.71%、RSD=1.2%。结论对复方参芪五味咀嚼片的醇提取和水提取工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以各指标成分含量为指标,结合醇提取和水提取出膏率所筛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新药研制和中试生产提供重要依据;成型工艺结果表明工艺稳定可行;质量控制建立的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以作为控制其质量的标准。
许爱华[10](2009)在《枳实、枳壳的应用及配伍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枳实与枳壳是中医临床十分常用的二味理气药,它们之间渊源颇深。枳实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干燥幼果。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接近成熟的果实。在魏晋之前枳壳以枳实之名存在,在此之后逐渐从枳实中独立出来,并逐渐发展,南北朝开始有了枳壳之名的记载,唐之后收集到的含枳壳方剂开始超过枳实。但在现代研究的资料中出现了一种怪现象:枳壳在临床常用,但枳实在成分、药理、配伍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较多,比如说与枳实不常用的配伍槐花、木莲、木瓜等都有资料记载,而与枳壳配伍十分常用的人参、当归、大黄等,有关它们配伍的各种研究却很少。为了能正确认识枳实与枳壳之间有何异同,有必要对枳实和枳壳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以矫正对枳实和枳壳的错误认识,使理论研究能适应临床的需要。本文的研究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依据,收集含有枳实或者枳壳的方剂。根据选方标准,对收集的方剂进行筛选,用Access建立原始数据库,利用Access的查询功能,采用归类统计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从历史时期的分布、剂型、用法、配伍药类和配伍药物等几个方面,对含枳实或枳壳的历代有方名的方剂进行了研究,总结分析枳实和枳壳的配伍应用规律,比较枳实与枳壳的配伍规律异同。《中医方剂大辞典》收录的方剂有96592首,其中含有枳实或者枳壳的方剂共计6724首,占全书方剂总数的6.96%,足见二药方剂配伍应用之广泛。通过对收集资料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枳实与枳壳在配伍应用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也存在着不少差异。从枳实和枳壳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分布来看,有关枳壳的方剂记载,在唐代才有少量出现。这一结论进一步证明“在魏晋之前,枳壳以枳实之名存在,在此之后才慢慢有了枳壳之名并逐渐发展,唐之后被医家大量使用并记载下来。对于枳实和枳壳在配伍,从药物类别上讲,与枳实或者枳壳配伍的药物类别几乎没有差别,但是不同的药物类别与枳实或枳壳的配伍侧重点不同。从药物种类上讲也是一样,只是有少量药物只偏向于与枳实和枳壳中的一种配伍应用。通过对各类药物的引用频率进行比较可知,理气药、温理药、泻下药(攻下药)、利水渗湿药(利水消肿药)、消食药和化湿药与枳实配伍比与枳壳配伍常用。活血化瘀药(活血止痛药)和驱虫药与枳壳配伍比与枳实配伍常用。化痰止咳平喘药中只有清化热痰药和温化寒痰药常与枳实或枳壳配伍应用,且与枳实配伍要比与枳壳配伍常用;对于枳实的配伍,温化寒痰药要比清化热痰药常用,但是枳壳则刚好相反。清热药中,清热燥湿药是使用最多的配伍,且与枳实配伍应用比与枳壳配伍常用;但清热凉血药只偏向于与枳壳配伍,清热泻火药只偏向于与枳实配伍。在解表药中,与枳实配伍的只有发散风热药,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都与枳壳有配伍应用,且发散风寒药比发散风热药常用,无论从哪方面讲,解表药都偏向于与枳壳配伍应用。补虚药中的补气药和补血药是与枳实和枳壳最常用的配伍,其中补气药偏向于与枳实配伍应用,补血药却偏向于与枳壳配伍。根据药物的引用频率,对与枳实或枳壳配伍的药物进行比较可知,肉桂与枳实和枳壳的配伍没有偏向。陈皮、茯苓、半夏、白术、大黄、人参、厚朴、黄芩、白芍药、黄连与枳实配伍比与枳壳配伍常用。木香、当归、槟榔、桔梗、柴胡、川芎、前胡与枳壳配伍比与枳实配伍常用。栀子、青皮、山楂只偏向于与枳实配伍,防风、羌活、赤芍、黄芪只偏向于与枳壳配伍应用。从这些配伍中可以发现有些配伍值得进一步研究,比如说槟榔与枳实或枳壳的配伍。与枳壳配伍的驱虫药有6种,槟榔出现的频率高达94.83%,与枳实配伍的驱虫药有5种,槟榔出现的频率高达89.19%,槟榔在驱虫药中独树一帜,并且在所有的配伍药物中与枳实配伍居第14位,与枳壳配伍居第7位,可以推测其配伍必有重要意义。类似的配伍还有大黄与枳实或枳壳的配伍,厚朴与枳实的配伍,茯苓与枳实或枳壳配伍等等。
二、健脾消食散中红参、山楂、麦冬的薄层色谱法鉴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健脾消食散中红参、山楂、麦冬的薄层色谱法鉴别(论文提纲范文)
(1)麦冬及其混淆品的生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麦冬及其混淆品的基原微性状鉴别 |
1.1 样本收集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4 麦冬及其混淆品原植物形态 |
1.4.1 麦冬 |
1.4.2 短葶山麦冬 |
1.4.3 湖北麦冬 |
1.4.4 阔叶山麦冬 |
1.4.5 金边阔叶麦冬 |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麦冬及其混淆品的性状鉴别 |
2.1 样本收集 |
2.2 实验仪器 |
2.3 麦冬及其混淆品的性状特征 |
2.3.1 麦冬 |
2.3.2 山麦冬 |
2.3.3 阔叶山麦冬 |
2.3.4 金边阔叶麦冬 |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麦冬及其混淆品的显微鉴别 |
3.1 实验材料 |
3.2 仪器与试剂 |
3.2.1 仪器 |
3.2.2 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永久切片 |
3.3.2 徒手切片 |
3.3.3 粉末显微制片 |
3.4 实验结果 |
3.4.1 麦冬及其混淆品块根横切面显微特征 |
3.4.1.1 麦冬 |
3.4.1.2 短葶山麦冬 |
3.4.1.3 湖北麦冬 |
3.4.1.4 阔叶山麦冬 |
3.4.1.5 金边阔叶麦冬 |
3.4.2 麦冬及其混淆品粉末显微特征 |
3.4.2.1 麦冬 |
3.4.2.1.1 川麦冬 |
3.4.2.1.2 浙麦冬 |
3.4.2.2 山麦冬 |
3.4.2.2.1 短葶山麦冬 |
3.4.2.2.2 湖北麦冬 |
3.4.2.3 阔叶山麦冬 |
3.4.2.4 金边阔叶麦冬 |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麦冬及其混淆品的薄层色谱鉴别 |
4.1 实验材料 |
4.1.1 药材 |
4.2 仪器与试剂 |
4.2.1 仪器 |
4.2.2 试药 |
4.2.3 试剂 |
4.3 薄层色谱方法的建立 |
4.3.1 供试品溶液制备考察 |
4.3.2 展开剂的考察 |
4.4 专属性考察 |
4.5 耐用性考察 |
4.5.1 稳定性考察 |
4.5.1.1 不同薄层板考察 |
4.5.1.2 不同温度影响考察 |
4.5.1.3 不同湿度影响考察 |
4.6 样品检测 |
4.6.1 川麦冬样品检测 |
4.6.2 浙麦冬样品检测 |
4.6.3 混伪品检测 |
4.7 高效薄层指纹图谱分析 |
4.7.1 色谱条件 |
4.7.2 质谱条件 |
4.8 麦冬及其混淆品的HPTLC数码轮廓指纹图谱分析 |
4.8.1 数码轮廓指纹图谱的生成 |
4.8.2 麦冬及其混淆品HPTLC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双向系统聚类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 |
4.8.2.1 主成分分析 |
4.8.2.2 双向系统聚类分析 |
4.8.2.3 PLS-DA找出麦冬及其混淆品差异性成分 |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麦冬及其混淆品HPLC指纹图谱及化学计量学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2 仪器与试剂 |
5.2.1 仪器 |
5.2.2 试剂 |
5.2.3 试药 |
5.3 色谱条件考察 |
5.3.1 流动相比例考察 |
5.3.2 进样量考察 |
5.3.3 柱温考察 |
5.3.4 ELSD参数考察 |
5.3.4.1 增益值 |
5.3.4.2 漂移管温度考察 |
5.3.4.3 雾化器温度考察 |
5.4 供试品制备条件考察 |
5.4.1 提取溶剂考察 |
5.4.2 纯化方式考察 |
5.5 麦冬HPLC指纹图谱方法的建立 |
5.5.1 对照品溶液制备 |
5.5.2 供试品溶液制备 |
5.5.3 色谱系统 |
5.5.4 指纹图谱 |
5.5.5 色谱峰指认 |
5.6 方法学考察 |
5.6.1 专属性 |
5.6.2 仪器精密度考察 |
5.6.3 日内精密度考察 |
5.6.4 稳定性考察 |
5.7 麦冬HPLC指纹图谱分析 |
5.7.1 川麦冬HPLC指纹图谱及相似度 |
5.7.2 浙麦冬HPLC指纹图谱 |
5.7.3 短葶山麦冬、湖北麦冬、阔叶山麦冬及金边阔叶麦冬HPLC指纹图谱 |
5.8 不同产地麦冬及其4种混淆品饮片HPLC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 |
5.8.1 麦冬及其混淆品的化学轮廓分析 |
5.9 基于K最近邻法模型的麦冬真伪鉴别 |
小结与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麦冬9个共有峰质谱图 |
附录2 文献综述 麦冬及其混淆品的的真实性鉴别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情况 |
附录4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2)山荷降脂粉的研制及初步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脂血症的研究现状 |
1.1.1 高脂血症的概念与危害 |
1.1.2 高脂血症的防治现状 |
1.2 辅助降血脂保健食品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保健食品的行业现状 |
1.2.2 国内已注册保健食品的现状分析 |
1.2.3 中药辅助降血脂保健食品的研究现状 |
1.3 山荷降脂粉的处方研究 |
1.3.1 处方分析 |
1.3.2 处方中各组分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5 课题来源 |
第二章 山荷降脂粉的制备工艺研究 |
2.1 工艺路线设计 |
2.1.1 工艺设计的理论依据 |
2.1.2 工艺路线设计流程 |
2.2 实验仪器、试药及材料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药 |
2.2.3 实验材料 |
2.3 荷叶的提取工艺研究 |
2.3.1 提取工艺的评价指标 |
2.3.2 单因素试验 |
2.3.3 正交试验设计 |
2.4 莱菔子的提取工艺研究 |
2.4.1 提取工艺的评价指标 |
2.4.2 单因素试验 |
2.4.3 正交试验设计 |
2.5 山荷降脂粉制备工艺的确定 |
2.6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山荷降脂粉的质量标准研究 |
3.1 处方 |
3.2 制法 |
3.3 性状 |
3.4 鉴别 |
3.4.1 实验仪器、试药及材料 |
3.4.2 山楂的薄层鉴别 |
3.4.3 荷叶的薄层鉴别 |
3.4.4 莱菔子的薄层鉴别 |
3.5 检查 |
3.5.1 外观均匀度 |
3.5.2 水分 |
3.5.3 装量差异 |
3.5.4 微生物限度 |
3.6 含量测定 |
3.6.1 实验仪器、试药及材料 |
3.6.2 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
3.6.3 荷叶碱的含量测定 |
3.6.4 四种成分的“一测多评”定量法研究 |
3.7 感官评价 |
3.7.1 评价标准 |
3.7.2 评价结果 |
3.8 功效、用量、规格及贮藏 |
3.8.1 功能主治 |
3.8.2 用法用量 |
3.8.3 规格 |
3.8.4 贮藏 |
3.9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山荷降脂粉的初步药效学研究 |
4.1 实验仪器、试剂及材料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试药 |
4.1.3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药液及试剂配制 |
4.2.2 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 |
4.2.3 检测指标及方法 |
4.3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山荷降脂粉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4.4.2 山荷降脂粉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5 小结与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中药中生物胺类成分及氨基酸的衍生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药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1.1 中药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
1.1.2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与鉴定技术 |
1.1.3 存在问题 |
1.2 化学衍生化法 |
1.3 化学衍生化方法在中药化学成分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1.3.1 氨基酸类 |
1.3.2 糖类 |
1.3.3 酸类 |
1.3.4 皂苷类 |
1.3.5 生物碱类 |
1.3.6 其它类 |
1.3.7 复方中新成分的表征 |
1.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中药中生物胺类成分鉴别与测定方法的建立 |
2.1 引言 |
2.1.1 生物胺的生物合成 |
2.1.2 生物胺的理化性质 |
2.1.3 生物胺的生理作用 |
2.1.4 生物胺的毒性作用 |
2.1.5 中药中生物胺研究概况 |
2.1.6 生物胺的衍生化试剂 |
2.1.7 生物胺的测定方法 |
2.1.8 小结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标准溶液的配制 |
2.3.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3 生物胺的衍生化 |
2.3.4 HPLC色谱条件 |
2.3.5 高分辨质谱 |
2.3.6 生物胺的含量计算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HPLC色谱分离条件的确定 |
2.4.2 衍生化条件优化 |
2.4.3 中药样品前处理方法的考察 |
2.4.4 药材中生物胺类成分的鉴定 |
2.4.5 生物胺含量测定的方法学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可能的生源关系鉴别与测定麻黄中的生物胺类成分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标准溶液的配制 |
3.3.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3.3.3 生物胺的衍生化 |
3.3.4 HPLC色谱条件 |
3.3.5 高分辨质谱 |
3.3.6 生物胺的含量计算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麻黄与麻黄根中生物胺的鉴定 |
3.4.2 麻黄与麻黄根中生物胺的含量测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药中生物胺类成分的鉴别与测定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标准溶液的配制 |
4.3.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4.3.3 生物胺的衍生化 |
4.3.4 HPLC色谱条件 |
4.3.5 高分辨质谱 |
4.3.6 生物胺的含量计算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中药中生物胺的鉴定 |
4.4.2 中药中生物胺的含量测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物胺在宁夏枸杞中的分布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标准溶液的配制 |
5.3.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5.3.3 生物胺的衍生化 |
5.3.4 HPLC色谱条件 |
5.3.5 高分辨质谱 |
5.3.6 生物胺的含量计算 |
5.4 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麻黄汤配伍成分变化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标准溶液的配制 |
6.3.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6.3.3 生物胺的衍生化 |
6.3.4 HPLC色谱条件 |
6.4 结果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对溴异硫氰酸苯酯用于氨基酸的衍生化分析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7.2.1 实验材料 |
7.2.2 实验仪器 |
7.3 实验方法 |
7.3.1 氨基酸溶液的制备 |
7.3.2 衍生试剂溶液的制备 |
7.3.3 氨基酸的衍生化 |
7.3.4 高分辨质谱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对溴异硫氰酸苯酯的合成 |
7.4.2 对溴异硫氰酸苯酯衍生氨基酸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中药指纹图谱的阿胶浆提取过程和金银花提取物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药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
1.1.2 中药质量控制的方法 |
1.2 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1.2.1 HPLC-MS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1.2.2 ~1H-NMR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1.3 复方阿胶浆质量控制研究概述 |
1.4 金银花的质量控制研究概述 |
1.5 本文研究思路 |
2 基于液质指纹图谱的复方阿胶浆提取过程一致性评价方法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复方阿胶浆提取工艺 |
2.2.3 训练批次和测试批次 |
2.2.4 液质指纹图谱测定 |
2.2.5 色谱峰鉴定 |
2.2.6 药材相关性研究 |
2.2.7 相似度评价 |
2.2.8 多变量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质谱参数优化 |
2.3.2 色谱及质谱条件确定 |
2.3.3 指纹图谱方法学验证 |
2.3.4 色谱峰鉴定 |
2.3.5 药材来源归属 |
2.3.6 复方阿胶浆提取过程一致性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1H-NMR指纹图谱的金银花提取物质量快速评价方法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样品收集 |
3.2.3 ~1H-NMR指纹图谱测定 |
3.2.4 指纹图谱方法学验证 |
3.2.5 数据处理 |
3.2.6 相似度评价 |
3.2.7 多变量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确定 |
3.3.2 方法学验证 |
3.3.3 ~1H-NMR图谱对齐 |
3.3.4 相似度评价 |
3.3.5 PCA结果 |
3.3.6 质量一致性评价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6)山楂精降脂片中山楂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与仪器 |
1.2 该检测方法及结果判断 |
1.2.1 样品测定 |
1.2.2 结果判断 |
1.3 阴性空白样品的测定 |
1.4 样品测定 |
2 讨论 |
(7)牛黄解毒丸(水丸)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大黄鉴别 |
2.1.1 试剂与仪器。 |
2.1.2 检测方法及结果判断 |
2.1.2. 1 样品测定。 |
2.1.2. 2 结果判断: |
2.1.3 样品测定: |
2.2 冰片鉴别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检测方法及结果判断 |
2.2.2. 1 样品测定。 |
2.2.2. 2 结果判断: |
2.2.3 样品测定: |
3 讨论 |
(8)复方参芪五味咀嚼片的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药材。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2 方法 |
1.2.1 薄层定性鉴别。 |
1.2.1. 1 人参的鉴别。 |
1.2.1. 2 五味子的鉴别。 |
1.2.1. 3 黄芪的鉴别。 |
1.2.1. 4 麦冬的鉴别。 |
1.2.2 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测定。 |
1.2.2. 1 HPLC色谱条件。 |
1.2.2. 2 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品溶液和人参皂苷Rg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1.2.2. 3 阴性干扰试验。 |
1.2.2. 4 样品中人参皂苷Rg1含量的测定。 |
1.2.3 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 |
1.2.3. 1 色谱条件。 |
1.2.3. 2 供试品溶液、阴性溶液、阴性对照品溶液和五味子醇甲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1.2.3. 3 样品中五味子醇甲含量的测定。 |
1.2.4 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
1.2.4. 1 色谱条件。 |
1.2.4. 2 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品溶液和黄芪甲苷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1.2.4. 3 阴性干扰试验。 |
1.2.4. 4 样品中五味子醇甲含量的测定。 |
1.2.5 方法学考察。 |
1.2.5. 1 线性关系考察。 |
1.2.5. 2 精密度。 |
1.2.5. 3 重复性。 |
1.2.5. 4 稳定性。 |
1.2.5. 5 回收率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成分薄层鉴别结果 |
2.2 方法学考察结果 |
2.2.1 线性关系考察。 |
2.2.2 精密度。 |
2.2.3 重现性。 |
2.2.4 稳定性。 |
2.2.5 回收率试验。 |
2.3 各成分含量测定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9)复方参芪五味咀嚼片的药学部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一、目的与意义 |
二、处方来源及立题依据 |
第二章 筛方试验 |
一、实验仪器、试剂药材及实验动物 |
二、生脉饮古方筛选 |
三、黄芪生脉饮筛选 |
四、正交设计筛选处方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艺研究 |
一、实验仪器、试剂及药材 |
二、提取工艺研究 |
三、制剂成型工艺考察 |
四、中试放大工艺研究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
一、一般检查 |
二、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 |
三、鉴别 |
四、含量测定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制剂稳定性试验 |
一、稳定性研究实验概念 |
二、稳定性研究实验方法及结果 |
三、本章小结 |
实验结论 |
实验讨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附图 |
二、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三、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四、致谢 |
五、个人简介 |
(10)枳实、枳壳的应用及配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基础理论研究 |
1. 药名沿革 |
2. 品种考证 |
3. 炮制机理 |
4. 性能辨析 |
第二章 药效成分研究 |
1. 成分分析 |
2. 药理研究 |
第三章 配伍规律研究 |
1. 研究方法 |
1.1 方剂收集 |
1.2 相关资料收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资料处理 |
1.6 资料统计 |
2. 统计结果 |
2.1 各历史时期方剂分布情况 |
2.2 组方的药物类别 |
2.3 各类药物使用 |
2.4 配伍居前30位的药物 |
2.5 剂型分类 |
2.6 用法 |
3. 配伍规律 |
3.1 配伍总论 |
3.2 配伍补虚药 |
3.3 配伍化痰止咳平喘药 |
3.4 配伍清热药 |
3.5 配伍理气药 |
3.6 配伍解表药 |
3.7 配伍温里药 |
3.8 配伍化湿药 |
3.9 配伍利水渗湿药 |
3.10 配伍泻下药 |
3.11 配伍活血化瘀药 |
3.12 配伍驱虫药 |
3.13 枳实与枳壳配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健脾消食散中红参、山楂、麦冬的薄层色谱法鉴别(论文参考文献)
- [1]麦冬及其混淆品的生药学研究[D]. 张航.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 [2]山荷降脂粉的研制及初步药效学研究[D]. 余婷婷. 西南交通大学, 2018(10)
- [3]健脾和胃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J]. 赵丹,许绍兰,李蔚,朱诗竟,毛峻琴. 东南国防医药, 2015(06)
- [4]中药中生物胺类成分及氨基酸的衍生化分析[D]. 张宁. 西北大学, 2014(04)
- [5]基于中药指纹图谱的阿胶浆提取过程和金银花提取物质量评价方法研究[D]. 方忠华. 浙江大学, 2014(05)
- [6]山楂精降脂片中山楂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J]. 王颖. 辽宁化工, 2012(11)
- [7]牛黄解毒丸(水丸)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J]. 格日勒. 北方药学, 2012(08)
- [8]复方参芪五味咀嚼片的质量标准研究[J]. 李文韬,史国兵,孙学惠,何静,赵明宏.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1)
- [9]复方参芪五味咀嚼片的药学部分研究[D]. 李文韬. 辽宁医学院, 2011(01)
- [10]枳实、枳壳的应用及配伍规律研究[D]. 许爱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