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王珊珊[1](2021)在《西藏旅游研究的现状、趋势与展望——基于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1990—2019年)》文中指出旅游业是西藏发展的支柱产业,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以CNKI的核心数据库中1990—2019年的西藏旅游相关文献为研究数据,利用CiteSpace科学计量工具绘制知识图谱,还原西藏旅游研究的发展历程,从多个视角系统揭示西藏旅游发展研究的现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结果表明,30年来国内西藏旅游发展研究发文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尚未形成紧密的学术团队,学者之间的合作以"学缘"关系为主,研究机构间的合作有待加强。西藏旅游研究的主题方向主要集中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旅游经济的影响研究、交通与旅游发展研究、乡村旅游研究、生态旅游研究、边境旅游研究、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等七个方面。最后,根据近几年研究现状及热点,对接国家政策,对未来西藏旅游研究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金伟琦[2](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地域性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 ——以“松赞旅行”作为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为乡村发展而兴起的乡村旅游实践与研究日益成为关注热点。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民族乡村地区具有旅游开发潜力,但是基础设施、资金与人才不足和规划指导缺乏使其难以充分发挥其潜力,也令民族文化和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受到威胁。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地域性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在不同的地方需要考虑可行性与适宜的实操路径。不当的开发方式追逐一时的回报与效益会造成乡村长期的影响。本文以松赞旅行为例,通过对其旅游体系构建路径与策略、旅游产品呈现方式、空间规划与设计的分析研究,探讨适宜于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下的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方法。论文主要成果如下:(1)文化旅游开发中乡村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方法和乡村振兴路径;(2)视觉时代地域文化旅游资源的原真性视觉图像化的转化方式;(3)适宜于基础设施不足的乡村地区的跨行政区划的“点-轴”空间布局模式;(4)视觉价值导向的旅游空间规划与节点建设下的地域文化图像化表达原则与方法。
温娟[3](2020)在《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传统休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体育旅游也迎来了发展的朝阳期。民族地区凭借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旅游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与东部旅游城市相比,旅游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力度不足、旅游产品创新不强、旅游市场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全面升级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是今后该区体育旅游发展的重点。本文积极响应国家对体育产业、旅游产业、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号召,基于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文献的分析和综述,运用RMP理论对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进行研究。笔者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718972-2017)分类评价体系对甘南州藏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问卷调查从旅游市场基本特征、游客市场行为特征、旅游产品偏好等方面对客源市场进行分析,就目前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现状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旅游产品开发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甘南藏族自治州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品质优良,向旅游产品转化度较高。2、目前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开发与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体育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组合开发深度较低、结构单一,特色不鲜明。3、尽管目前甘南旅游业已经成为全州经济发展与脱贫致富的重要方式,但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时间较短,复合型传统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匮乏,“吃、住、行、游、购、娱”等消费滞后,旅游产品营销松散,游客体验感评价不高,尚未形成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4、本文基于体验经济理论和RMP理论对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开发进行分析、研究,针对不同旅游资源类型及属性,结合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开发设计。从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分类层面看主要分为:观赏型、竞技型、健身型、冒险型、休闲型五大类产品;从层级化旅游产品开发角度讲主要分为:传承、转化、完善、创新四个层面。促进多元旅游产品组合,完善旅游产品体系。
张秀改[4](2018)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确保旅游开发成功的必要条件。旅游资源评价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一直以来都是旅游研究的重点问题。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5年来,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发展中,旅游活动具有先行发展与带动作用,本文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背景下,研究中国段区域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相互关系,并提出区域旅游合作策略。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多学科综合研究、GIS空间分析等研究方法,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13个省(市)为研究区域,通过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综合性评价,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13个省(市)旅游发展现状进行研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研究区域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的耦合程度和协调关系,研究表明,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且耦合程度普遍很高;耦合协调度类型主要集中在良好协调和中度协调且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存在地区差异性:西南地区最高,其次是东北地区,西北地区最低;耦合程度和协调水平在空间分布上不具有对应性。最后,运用障碍因子模型诊断旅游发展的障碍因素,研究表明,资源条件是其首要障碍因素,自然条件是第二位障碍因素,社会条件是第三位障碍因素;资源条件、舒适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旅游发展的普遍性因素。根据障碍因子分析结果,提出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策略: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强化旅游品牌塑造;健全旅游合作机制,构建并健全“政、企、民、研、学”多方面协同发展的旅游合作机制;完善区域交通网。
庞玮[5](2017)在《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认同研究 ——阈限空间的视角》文中指出浪漫主义与消费主义的现代性语境下,大众旅游蓬勃发展。伴随旅游者期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满足“旅游罩”(TourismBubble)中的走马观花,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自由行、深度游和家庭游。旅游者期望通过旅行来“成长”,“收获不一样的自已”,这不仅是对“旅游意义”的追寻,更是将旅游作为“一场仪式”去参与体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仪式理论(Rites of Passage)被纳尔森·格雷本引入旅游研究。旅游者离开“世俗的”日常生活到达旅游目的地,身份从平日“某个成员”转换为“游客”;进入了“神圣的”旅游世界,即仪式的“阈限空间”(Liminal Space),它与日常生活空间相比,充满着能量、意义和文化的异质性。当旅游结束旅游者再次回归日常生活时,通过对阈限空间的认同,旅游者产生新的能量,实现旅游意义的追寻。阈限空间是人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化的过渡空间。但阈限空间的边界并不确切,现有研究一般将旅游目的地所在的空间视为“阈限空间”。因此,入藏旅游者在目的地所处的宗教文化空间,可以被看作仪式的阈限空间。素有“世界第三极”、“人间净土”之称的西藏,因其独特的宗教文化和富有神秘色彩的优美景色,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在此背景下,旅游者亲历的阈限空间,其文化异质性以宗教文化为核心,即宗教文化空间。入藏旅游者的宗教文化空间结构是怎样的,空间认同是怎样形成的,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科学问题。伴随着西藏旅游的快速发展及西藏研究热的兴起,学界从诸多角度对西藏旅游进行了研究,但目前尚未有从仪式理论的阈限空间视角,研究西藏宗教文化空间旅游者认同的成果。本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旅游流与目的地耦合:因素及模型与机制研究——六大城市入境旅游为例》(NO.41271158)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部典型城市民族宗教社区旅游移民地方融入研究》(N0.41671144),在经历2013年对西藏旅游资源、旅游者活动的实地调查后,笔者于2016年至2017年深入开展实地调研工作149天,接触个案样本59例,发放调查问卷907份。根据通过仪式理论、空间生产理论、环境感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心理学和地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以田野调查收集的质性材料和实地问卷调查的量化数据为依据,运用跟踪调查、深度访谈、数理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历时性和共时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阈限空间视角,以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认同为研究对象,系统探究空间认同的内部结构关系和时序演化;对旅游者“意义追寻”机理和阈限空间结构问题进行深层探讨;同时,对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从理论上、实践上加强西藏地方文化的合理挖掘与传承,亦为其它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于阈限空间视角,分析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感知与认同建构的研究意义;提出了主要概念,进行了理论基础分析,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实地田野调查;通过对多个案的历时性行程跟踪,结合深度访谈、网络田野调查资料,归纳并开发旅游者阈限空间的演化规律与测量指标体系;进行实地定量数据的收集、检验和分析;深层次探讨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认同的各节点的关联强度、直接因果关系和间接共变关系,创建SEM模型;比较分析不同旅游者群体的空间感知与认同建构,即阈限空间的差异规律。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阈限空间视角,入藏旅游者的宗教文化空间认同结构由空间感知、空间构想和主体空间构成;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认同是空间感知、空间构想和主体空间互动的结果。(2)本文开发的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认同的量表合理,测量指标变量可行。其中,空间感知主要包括:显圣物、身体图式、人文特点、自然风光、旅游环境5类;空间构想主要包括:行为模仿、结构弱化以及最惠土地3类;主体空间主要包括:目的地&角色认同、文化认同、自我认同3类。量表的合理可行印证了前期田野调查的归纳总结。(3)发现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认同的形成过程如下:首先通过对宗教文化空间的感知进入阈限状态;再将空间感知上升为符号化的空间构想,这时出现阈限性的交融状态,旅游者原有的结构被弱化;最后空间构想被表征为主体空间的认同,旅游者通过认同的建构,获得情感能量,最终离开阈限空间,实现对“旅游意义”、“治愈”的追寻。(4)本文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隐变量显化的深层次探索,推导出3种假设模型,并确立了最佳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入藏旅游者的宗教文化空间认同存在着“空间感知→空间构想→主体空间→整体评价”这样一条变量关系主轴线。(5)比较了不同入藏旅游者群体空间认同的差异。女性和有宗教动机的旅游者群体宗教文化空间感知和认同的程度更强,更具有旅游仪式感,更接近通过仪式过渡阶段的“阈限性”,即阈限空间。(6)旅游者整体评价与宗教文化空间认同的关系。认同程度的强弱,影响了旅游者最终对目的地的评价,包括满意程度、重游意愿和分享意愿。同时,文化的认同激发了旅游者的分享意愿;自我认同是影响整体满意最重要的因素。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1)将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结合,创新性地引入到旅游者阈限空间认同的研究之中。传统的人类学阈限空间研究,大多仅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其分析结果难以量化。本研究不仅使用质性研究方法,从阈限空间视角探索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认同;并且把定量方法引入其中,探索空间认同中的变量关系并建构定量模型,实现旅游人类学实证研究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2)提出了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认同的测量指标体系和概念模型。对结构方程的3种模型进行隐变量显化的深层次探索,确定了模型相邻节点的路径关联。在时间维度上探索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认同的相邻节点变量间的定量关系;对不同入藏旅游群体的宗教文化空间感知与认同建构进行了比较研究。(3)基于阈限空间视角,发现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认同的结构:空间感知、空间构想和主体空间。借用空间生产理论,从空间的社会性角度出发,分析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的阈限性,探究宗教文化空间的认同建构与意义生产,提出“空间感知—空间构想—主体空间”的三元空间结构在阈限空间的互动与生产。(4)探索了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认同与阈限空间,丰富了旅游仪式理论。旅游仪式理论阈限的研究,学界主要停留在宏观理论层面。本研究将阈限空间从宏观理论应用到实证研究之中,并首次以西藏作为阈限空间研究的案例地,详细探索了阈限空间的结构与功能。受研究时限和研究能力限制,本文只选择了以藏传佛教文化为代表的西藏自治区,来研究阈限空间中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感知与认同建构,在研究的普适性上有一定约束,在今后的研究中将会扩大研究范围。
冯海辉[6](2016)在《“一带一路”建设与西藏跨越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等各领域的联系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应运而生。西藏自治区作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是我国西南边疆的门户,连接着中国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南亚国家,自古以来就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又是新时期“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近年来,西藏就其怎样能够快速的融入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也受到了党和国家人民甚至国外很多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本文主要以西藏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首先详细地介绍了有关“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以及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其次,指出了本文所涉及到的两大理论,一个是区域经济理论,一个是合作与竞争理论;再次,我们总结出西藏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存在的三大优势:一个是资源禀赋优势,一个是其独特的地缘优势,一个是国家政策优势。接着,我们又详细地分析了西藏自治区在这一建设进程中自身存在着的诸多问题,比如“藏独”等民族分裂势力的干扰、西藏的经济贸易关系比较复杂、交通物流基础设施不健全、内部产业布局不合理、金融产业发展滞后等;最后,本文就以上分析的现存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西藏自治区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建设进程中的实现途径。
程晓玉[7](2016)在《依托西藏藏文化的旅游资源商业开发模式研究》文中提出藏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为积淀,是藏族人民的智慧的结晶。目前,藏族文化在日益发展的社会中发挥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近年来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对西藏藏文化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因此,基于西藏藏文化不可复制的独特性质进行商业开发模式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对依托西藏藏文化的旅游资源的商业开发模式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第一章,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关于商业开发模式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内容等进行了简单的阐述。第二章,对西藏藏文化的涵义与特征、商业模式与旅游资源商业开发模式进行了阐述与界定,并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原真性和完整性理论进行说明,为本文的写作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对依托西藏藏文化的旅游资源经济发展现状、主要商业开发模式、商业开发模式的优势与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第四章,对直接利用型、主题娱乐公园、整合提升型、旅游节庆演出基地开发模式的借鉴,并以相应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第五章,在第四部分的基础上,提出依托西藏藏文化的旅游旅游的商业开发模式的构想,并以拉萨城市商业开发模式作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第六章,提出了依托西藏藏文化的旅游资源商业开发模式的对策,主要从政府、企业经营管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这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第七章,研究结论及展望,通过分析和总结上述研究,对全文进行总结,进一步论述本文写作的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并对研究不足与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说明。最后,在依托西藏藏文化的旅游资源商业开发模式过程中,应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商业开发模式的实现。在此基础上,抓住有利契机,趋利避害,促进西藏藏文化的有效传承与拓展。
马颖忆[8](2015)在《中国边疆地区空间结构演变与跨境合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边疆地区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地缘政治敏感区,也是深度协调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还是国家对外开放与扩大合作的关键门户与基础平台,其多重属性决定了对边疆地区展开研究的必要性。传统的边疆开发、民族、舆地、治边等研究,已难于直接支撑国家透过边疆对外开放与合作的分析与决策需求,使得边疆研究成为难点,而基于人文地理学视角,从类型区和功能区入手,对边疆地区空间结构及其合作策略展开分析与探讨可提供不一样的思路。因此,本文在阐述中国边疆地区5种类型区的自然与人文本底要素特征基础上,展开边疆地区空间结构点(城镇节点)、线(交通路网)和网络(空间联系)要素的分布特征、空间组织形态及历史演变过程和规律的分析,进而基于国家透过边疆地区扩大开放及合作需求和边疆本身参与合作的发展需要,从时空收敛、高铁服务水平、国际联系格局及对外合作的主要通道等方面分析跨境高铁基础设施合作建设带来的区域效应,并提出中国未来地缘博弈和跨境合作的基本策略。该项研究不仅能够清晰体现国家实施沿边开放以来中国边疆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演变态势,还对未来国家地缘战略和对外合作策略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边疆地区城镇节点空间结构演变表现出空间分布的离散特性和各向异性、省会/几何居中城镇耦合与空间控制类型差异、区域重心演化的相似性以及城镇等级结构演化的差异性等基本特征。具体为,门户边疆城镇分布较之省区边疆更为离散,东北边疆的离散程度最低。省会/几何居中城镇耦合的居中、偏离和混合的类型分异明显,其中,西藏边疆为居中型,内蒙、西北和西南3类边疆为偏离型,东北边疆为混合型。区域人口重心均少量迁移,而经济重心迁移程度各异。5类边疆区域城镇等级结构各异,东北边疆城镇等级结构完整,为相对稳定的发达型边疆城镇体系;西南边疆城镇等级结构基本完整,为高度稳定的较发达型边疆城镇体系;内蒙边疆城镇等级结构较不完整,二三级中心缺失,等级结构较不稳定;西北边疆城镇等级基本齐全,等级结构波动明显;西藏边疆城镇等级结构很不发育,为高度稳定的落后型边疆城镇体系。中国边疆地区交通路网结构演变表现出路网结构不断完善及其带来的可达性不断提升的基本特征。体现在,路网规模大幅提升和拓扑结构不断优化,并且东北、西南、内蒙、西北和西藏渐次降低的边疆类型分异特征。区内、区外和区域可达性均提升显着,核心-圈层分布结构鲜明。发展条件较好的城市经济区、城市组团和城镇密集带构成区内可达性优良区,而门户地区则成为区外可达性优良区。随着多层次路网的不断发育和口岸体系的日臻完整,省会城市的区外可达优势得到凸显。从综合交通便捷性看,东北和西南是区域可达性最高的两类边疆。中国边疆地区空间联系结构特征体现在联系强度的不断增强、联系格局的更加鲜明和内陆省份选择门户出口的空间分异等基本特征。具体为,区内空间联系格局的数理特征表现为各地市州盟集聚辐射能力的扩散或接受潜力不断增强,表现出与路网结构高度吻合的边疆类型分异特征;空间特征体现在主导、次主导、一般和次要的四层级联系结构特征鲜明,区内主导联系格局更加鲜明,并与区内可达性分布格局表现出较高的内在耦合性。内陆省份对门户出口的选择表现出南北分异特征,具体为,基于空间联系角度,包头和百色是内陆省份北上南下的最优门户,首位联系门户大致呈现以长江为界,南部省份首选西南,北部省份首选内蒙的边疆门户空间分异特征;基于综合评价角度,边疆门户表现出包括包头、丹东、崇左、红河、延边、呼伦贝尔、乌兰察布、牡丹江8个优良门户,百色、博尔塔拉、锡林郭勒、德宏、防城港、文山、伊犁、巴彦淖尔、黑河、通化10个次优门户,以及其他27个一般门户和次要门户的层级结构特征。国家门户是边疆地区的基本属性,跨境高铁建设是当前国家透过边疆地区扩大开放与跨境合作的关键手段,也是边疆地区自身参与跨境合作的重要平台。跨境高铁建设将带来显着的时空收敛效应、服务水平提升、重要节点区位优势提升和空间联系增强等基本特征。具体为,高铁建设带来显着的时空收敛效应,沿线国家或地区时空收敛最为明显,带来服务水平的提升表现在对国土面积、人口与GDP的影响且呈现国别分异的层次结构特征。高铁建设带来关键节点区位优势增强,凸显其作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交通联接点作用,其中,泛亚高铁凸显了昆明、曼谷和万象的枢纽节点地位;欧亚高铁凸显了乌鲁木齐、哈尔滨、莫斯科和柏林的枢纽节点地位;中亚高铁凸显了乌鲁木齐、柏林、德黑兰、巴格达、比什凯克和塔什干等关键节点的重要地位。3大高铁建设强化了中国与相应次区域和区域的空间联系,并形成形态各异的主导联系格局,泛亚高铁促成昆明(曲靖)-曼谷,昆明(曲靖)-河内围合的“^,’型主导联系格局的形成;欧亚高铁促成北京-莫斯科、北京-柏林围合的“>”型主导联系格局的形成;中亚高铁促成北京-柏林、北京-安卡拉、北京-德黑兰构成的“爪”型主导联系格局的形成。欧亚大陆互联互通将使中国的主要联系地区由周边邻国转向整个欧亚大陆,由东向为主转为多向均衡开放格局,并将带来中国在欧亚大陆主导地位明显抬升,使得中国将由欧亚大陆边缘国家转变为欧亚大陆核心国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中国未来地缘战略和合作策略的思考,主要包括:深化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扩大中国陆上地缘战略空间是基本策略;提升中欧之间以中德为主体的战略伙伴关系,拓展中国通往欧洲的陆地战略空间是跟进策略;先行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拓展通往印度洋的海上战略空间是必要策略;重视中国与欧亚大陆汇合区破碎地带的合作,保障能源供应,削减地缘压力是补充策略;有层次地推进欧亚大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欧亚大陆经济整合是终极策略。
沈婕[9](2013)在《基于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求的高寒藏区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导致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为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编制出台了《全国主体功能区划》,提出“重点生态功能区”,并明确了青藏高原极其重要的生态地位。然而作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重要组成部分,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当地小城镇的建设发展现状并不能符合国家“生态屏障”的定位。本文将立足于青藏高原藏族聚居小城镇的发展现状,以解决小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为目标,以城镇总体规划对《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的应对与落实为媒介,对基于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求的高寒藏区小城镇的规划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首先,通过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相关解读以明确其内容及要求,结合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的高寒藏区小城镇相关情况的整理和分析,总结出该区域背景下的小城镇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参考生态小城镇相关理论及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高寒藏区的地域民族特色,分别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提出符合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求的高寒藏区小城镇的规划建设目标,并构建适宜的评价指标。针对发展目标及评价指标,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研究能够符合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求的高寒藏区小城镇的规划策略。宏观规划策略,从城镇规模和产业发展定位方面入手建立城镇和其区域生态环境背景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中观规划策略,通过城镇设计和总体规划的有效互动,结合对民族特色、高寒环境以及生态要求的考虑,使城镇总体规划布局能真正的体现其地域特征;微观规划策略,立足于地域环境,对城镇规划建设需要的生态低技术支持给予引导。本文基于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解读,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应对于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求的高寒藏区小城镇规划策略,使高寒藏区小城镇的建设发展能够满足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要求,进而解决城镇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并为小城镇总体规划对《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的落实做出有益探讨。
王启龙,阴海燕[10](2012)在《新中国藏区经济研究成果考述(续)》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藏及广大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进步和发展。中国藏学研究亦然。其中藏区经济相关的研究得到高度重视,成果累累。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大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本文拟对新中国藏学在经济领域的研究成果作一极其简要的概述和总结。
二、西藏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旅游研究的现状、趋势与展望——基于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1990—2019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搜集 |
(一)研究方法 |
(二)数据收集 |
三、研究总体概况 |
(一)发表文献的整体趋势 |
(二)主要研究学者和研究机构分布 |
四、研究进展与热点 |
(一)热点问题 |
(二)研究发展阶段 |
(三)研究主题方向 |
1.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 |
2. 旅游经济的影响研究。 |
3. 交通与旅游发展研究。 |
4. 乡村旅游研究。 |
5. 生态旅游研究。 |
6. 边境旅游研究。 |
7. 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
五、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未来展望 |
(2)乡村振兴背景下地域性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 ——以“松赞旅行”作为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
1.1.2 我国旅游开发现状 |
1.1.3 旅游消费新的需求转向 |
1.1.4 旅游推动地域文化的新生 |
1.1.5 旅游开发下的乡村振兴 |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
1.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2.2 研究对象的定义 |
1.2.3 松赞模式与其他旅游开发模式类比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 |
2.1.1 乡村旅游定义及研究发展过程 |
2.1.2 乡村旅游积极意义研究 |
2.1.3 乡村旅游存在问题研究 |
2.2 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展 |
2.2.1 文化旅游定义及文化旅游融合研究 |
2.2.2 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 |
2.2.3 文化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
2.2.4 视觉价值导向的如画美学 |
第3章 松赞地域文化旅游体系构建 |
3.1 松赞旅游系统构建 |
3.1.1 松赞旅行的发展过程 |
3.1.2 松赞旅行构建原则 |
3.2 所在区域基础条件分析 |
3.2.1 区位与交通条件 |
3.2.2 自然地理条件 |
3.2.3 资源禀赋 |
3.3 地域文化与松赞旅游形象 |
3.3.1 旅游资源利用方式 |
3.3.2 松赞地域文化旅游品牌建设 |
3.4 视觉价值导向的松赞空间布局与规划 |
3.4.1 图像的视觉语言与松赞地域文化提炼 |
3.4.2 空间布局规划 |
3.4.3 交通设施布局 |
3.4.4 景观布局 |
3.5 松赞旅行产品 |
3.6 视觉价值导向的松赞酒店设计 |
3.6.1 松赞酒店构建的渐进发展 |
3.6.2 松赞酒店建筑的如画观看 |
3.7 双向呈现的松赞地域景观 |
第4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松赞旅行研究 |
4.1 松赞所在乡村发展现状 |
4.1.1 范围界定 |
4.1.2 旅游资源条件 |
4.1.3 旅游发展现状 |
4.2 松赞旅行与乡村振兴 |
4.2.1 松赞旅行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
4.2.2 松赞旅行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
4.2.3 松赞旅行促进乡村人才振兴 |
4.3 松赞的独特性与普适性 |
第5章 地域性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策略 |
5.1 如画的地域文化旅游体系构建环境 |
5.2 地域文化旅游体系构建原则 |
5.2.1 以保护为前提 |
5.2.2 以发展为目标 |
5.2.3 以文化为核心 |
5.2.4 以乡村为基础 |
5.3 地域文化旅游规划建设 |
5.3.1 空间规划与布局 |
5.3.2 如画的吸引力节点 |
5.3.3 如画旅游的核心特征体现 |
5.4 地域文化旅游开发保障 |
5.4.1 基础设施建设 |
5.4.2 积极联合在地产业 |
5.4.3 政府政策引导 |
5.4.4 专业人才支持 |
第6章 总结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毕业设计 |
(3)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积极倡导发展体育旅游 |
1.1.2 体育旅游顺应旅游消费多样化的需求趋势 |
1.1.3 体育文化与旅游相融合是体育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 |
1.1.4 合理的体育旅游开发有利于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2 基本概念及理论概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体育旅游 |
2.1.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
2.1.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 |
2.2 基本理论概述 |
2.2.1 体验经济理论 |
2.2.2 昂普(RMP)分析理论 |
3 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调查 |
3.1 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分类及构成 |
3.2 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特征 |
3.2.1 独特性与融合性 |
3.2.2 专业性与和谐性 |
3.2.3 体验性与依托性 |
3.3 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
3.3.1 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体现着甘南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
3.3.2 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蕴含着藏族人民的道德伦理体系 |
3.3.3 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是藏族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
3.3.4 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展现着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 |
3.4 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评价 |
3.4.1 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
3.4.2 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评价标准 |
3.4.3 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评价分析 |
4 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分析 |
4.1 甘南藏族自治州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
4.2 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调查及存在的问题 |
4.2.1 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现状 |
4.2.2 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游客市场调查 |
4.2.3 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分析 |
4.3 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的优势 |
4.3.1 旅游资源丰富,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
4.3.2 旅游业蓬勃发展,传统体育旅游发展连续性强 |
4.3.3 传统体育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发展空间较大 |
4.4 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
4.4.1 旅游发展基础设施薄弱 |
4.4.2 传统体育旅游品牌形象模糊,宣传力度较弱 |
4.4.3 传统体育旅游市场竞争压力较大 |
4.4.4 发展规划不够完善,产品营销有待整合 |
4.4.5 传统体育传承人缺失,队伍体系参差不齐 |
5 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开发 |
5.1 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指导思想 |
5.2 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 |
5.3 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 |
5.3.1 基于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需求化的旅游产品开发 |
5.3.2 基于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层级化的旅游产品开发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评分表 |
附录2 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一带一路”的提出 |
1.1.2 旅游区域合作成为新趋势 |
1.1.3 “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合作的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 |
1.3.2 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
1.3.3 耦合协调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 |
1.5 技术路线与创新之处 |
1.5.1 技术路线 |
1.5.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丝绸之路经济带” |
2.1.2 旅游资源 |
2.1.3 旅游资源评价 |
2.1.4 旅游经济 |
2.1.5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旅游资源评价理论 |
2.2.2 系统理论 |
2.2.3 博弈理论 |
第3章 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综合评价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1.2 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
3.1.3 旅游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
3.1.4 综合评价值划分标准 |
3.2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结果 |
3.3 旅游经济综合评价结果 |
第4章 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分析 |
4.1 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度分析 |
4.1.1 2010、2013、2016年耦合度分析 |
4.1.2 耦合度时间演变分析 |
4.2 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协调度分析 |
4.2.1 2010、2013、2016年耦合协调度分析 |
4.2.2 耦合协调度时间演变分析 |
4.3 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类型分析 |
第5章 制约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的障碍因子分析 |
5.1 准则层障碍因素分析 |
5.2 指标层障碍因子分析 |
5.3 各省(市)具体情况分析 |
第6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区域旅游合作策略 |
6.1 加强旅游资源整合 |
6.2 强化旅游品牌塑造 |
6.3 健全旅游合作机制 |
6.4 完善区域交通网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认同研究 ——阈限空间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代性图景中的宗教“祛魅化” |
1.1.2 想象的现实与“想象的西藏” |
1.1.3 旅游语境下的宗教表达与地区发展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案例地选择 |
1.5.1 选取理由 |
1.5.2 区位特征 |
1.5.3 人文特征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
2.1 概念解析 |
2.1.1 阈限空间 |
2.1.2 宗教文化空间 |
2.1.3 宗教文化空间内的旅游者 |
2.1.4 旅游意义的仪式性生成 |
2.2 理论基础 |
2.2.1 通过仪式理论 |
2.2.2 空间生产理论 |
2.2.3 环境感知理论 |
2.2.4 社会认知理论 |
2.3 研究进展 |
2.3.1 旅游仪式的相关研究 |
2.3.2 旅游感知的相关研究 |
2.3.3 西藏旅游的相关研究 |
2.4 通过仪式与空间生产、认同建构的关系分析 |
第3章 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认同的质性探索 |
3.1 原因何在 |
3.2 田野准备 |
3.3 进入田野:布宫实习的观察 |
3.3.1 进入布宫内部的准备 |
3.3.2 从“莲花掌心”到“玛吉阿米 |
3.3.3 用世俗诠释的神圣 |
3.3.4 工作人员的看法 |
3.4 深描: 旅游者群体的叙事探究 |
3.4.1 个案1: 来自西安的回族女游客 |
3.4.2 个案2: 来自广西钦州的女游客 |
3.4.3 个案3: 来自贵州毕节的男游客 |
3.5 访谈与网络田野: 质性探究的三角校正 |
3.6 继续探究: 感知、构想、认同 |
3.6.1 “活着的寺院与藏式生活”:从感知到构想 |
3.6.2 “圆满与挑战”:从构想到认同 |
3.6.3 旅行治愈:旅游者的阈限空间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认同的量表开发 |
4.1 问卷设计 |
4.1.1 问卷设计原则与流程 |
4.1.2 问卷设计的内容 |
4.1.3 初测量表 |
4.2 预调研 |
4.2.1 小样本初测 |
4.2.2 初测量表修正 |
4.2.3 测度指标的初次编码 |
4.3 正式调研 |
4.3.1 正式调研概况 |
4.3.2 数据的预处理 |
4.3.3 正式量表的信效度检测 |
4.3.4 开放性问题的收集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认同的量化分析 |
5.1 有效样本描述性分析 |
5.1.1 人口学特征分析 |
5.1.2 旅游动机与熟悉程度 |
5.1.3 旅游范围与重游意愿 |
5.2 测度指标体系的优化 |
5.2.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2.2 主成分分析后数据的信效度检验 |
5.2.3 测度指标的二次编码 |
5.3 变量关系与结构方程 |
5.3.1 偏度和峰度检验 |
5.3.2 SEM变量关系拟合 |
5.4 深层次探索 |
5.4.1 隐变量的显化 |
5.4.2 维度层面的关联性分析 |
5.4.3 空间认同的结构方程模型 |
5.4.4 时间维度的变量总关联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认同的差异比较 |
6.1 宗教文化空间及性别群体差异 |
6.1.1 空间感知及性别群体差异 |
6.1.2 空间构想及性别群体差异 |
6.1.3 主体空间及性别群体差异 |
6.1.4 整体评价及性别群体差异 |
6.2 宗教文化空间及宗教动机群体差异 |
6.2.1 空间感知及宗教动机群体差异 |
6.2.2 空间构想及宗教动机群体差异 |
6.2.3 主体空间及宗教动机群体差异 |
6.2.4 整体评价及宗教动机群体差异 |
6.3 宗教文化空间及年龄群体差异 |
6.3.1 空间感知及年龄群体差异 |
6.3.2 空间构想及年龄群体差异 |
6.3.3 主体空间及年龄群体差异 |
6.3.4 整体评价及年龄群体差异 |
6.4 不同旅游者群体的差异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 |
7.3 实践指向 |
7.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一带一路”建设与西藏跨越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本论文结构图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 |
1.3.2 关于“海上丝绸之路” |
1.3.3 关于西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 小结 |
第2章“一带一路”建设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概述 |
2.1“一带一路”问题的提出 |
2.2 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2.2.1 西藏概况 |
2.2.2 西藏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提出 |
2.2.3 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2.3“一带一路”建设与西藏发展的关系 |
2.4 小结 |
第3章“一带一路”与西藏跨越式发展:理论框架 |
3.1 区域经济理论 |
3.1.1 区域经济理论的基本内涵 |
3.1.2 区域经济理论的几个代表性理论 |
3.2 合作与竞争理论 |
3.3 小结 |
第4章 西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存在的优势与问题分析 |
4.1 西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存在的优势分析 |
4.1.1 资源禀赋优势 |
4.1.2 独特的地缘优势 |
4.1.3 国家政策优势 |
4.2 西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1“藏独”等民族分裂势力的干扰 |
4.2.2 西藏的经济贸易关系复杂 |
4.2.3 交通设施不齐全,物流业发展缓慢 |
4.2.4 西藏内部产业布局不合理 |
4.2.5 西藏旅游业在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 |
4.2.6 西藏金融产业发展滞后 |
4.3 小结 |
第5章 西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实现途径 |
5.1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新安全观 |
5.2 理顺西藏的经济贸易关系 |
5.3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
5.4 建立健全西藏的产业格局 |
5.5 大力推动西藏金融产业的发展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依托西藏藏文化的旅游资源商业开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内容 |
四、创新点 |
五、论文思路与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概述 |
一、西藏藏文化的涵义与特性 |
(一)西藏藏文化的涵义 |
(二)西藏藏文化的特性 |
二、商业模式与旅游资源商业开发模式的界定 |
(一)商业模式的界定 |
(二)文化旅游资源商业开发模式的界定 |
三、理论基础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原真性和完整性 |
第三章 依托西藏藏文化的旅游资源商业开发模式分析 |
一、依托西藏藏文化的旅游资源经济发展现状 |
二、依托西藏藏文化的旅游资源主要商业开发模式 |
(一)生态旅游商业开发模式 |
(二)生态旅游商业开发模式现状 |
三、依托西藏藏文化的旅游资源商业开发模式的优势分析 |
(一)比较优势分析 |
(二)后发优势分析 |
四、依托西藏藏文化的旅游资源商业开发模式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一)生态环境脆弱 |
(二)基础设施 |
(三)发展观念滞后 |
(四)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差 |
第四章 依托文化的旅游资源商业开发模式借鉴 |
一、直接利用型开发案例分析——以斯特拉斯堡为例 |
二、主题公园商业开发模式 |
(一)主题娱乐公园开发案例分析——迪斯尼乐园 |
(二)整合提升型开发案例分析——以锦绣中华为例 |
三、旅游节庆演出基地开发案例分析——以印象·刘三姐为例 |
四、启示 |
第五章 依托西藏藏文化的旅游资源的商业开发模式构想 |
一、直接利用型开发模式构想 |
(一)以自然风光为主题的林芝旅游区 |
(二)以草原风光珍禽异兽为主题的那曲旅游区 |
二、主题公园开发模式构想 |
(一)主题娱乐公园开发模式构想 |
(二)整合提升型开发模式构想 |
三、旅游节庆演出基地开发模式构想 |
四、实证分析——以拉萨城市商业开发模式为例 |
(一)拉萨城市概况 |
(二)拉萨城市的主要旅游资源 |
(三)拉萨城市旅游资源商业开发模式的定位确定 |
(四)拉萨城市旅游资源商业开发模式的策略选择 |
(五)拉萨城市旅游资源商业开发模式中的保护措施 |
第六章 依托西藏藏文化的旅游资源商业开发模式的对策 |
一、政府方面的对策 |
(一)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 |
(二)大力促进基础设施完善 |
二、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对策 |
(一)树立西藏藏文化品牌 |
(二)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
(三)开展环境保护教育 |
(四)控制保护区游客容量 |
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对策 |
(一)加快环保立法,强化法治观念 |
(二)创新执行手段,强化监管力度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三、研究不足与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中国边疆地区空间结构演变与跨境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边疆地区已成为国家安全与地缘政治敏感区与激烈冲突区 |
1.1.2 边疆地区的深度协调发展是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 |
1.1.3 边疆地区是国家对外开放与扩大合作的关键门户与基础平台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查询法与综述分析法 |
1.3.2 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 |
1.3.3 静态分析法与动态分析法 |
1.3.4 理论研究法与实践应用法 |
1.3.5 GIS空间分析法 |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4.1 研究思路和目标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领域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
2.1.1 中国边疆地区区域发展研究 |
2.1.2 区域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
2.1.3 中国边疆地区跨境合作研究 |
2.1.4 综合评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空间相互作用 |
2.2.2 区域空间结构 |
2.2.3 地缘空间格局理论 |
第三章 中国边疆地区本底要素基本特征 |
3.1 中国边疆地区自然地理基本特征 |
3.1.1 涉及国境线的省区范围和地市范围 |
3.1.2 边疆地形地貌的分布特征 |
3.1.3 边疆水系流域的分布特征 |
3.1.4 边疆气候类型差异特征 |
3.1.5 边疆自然资源的分布特征 |
3.2 中国边疆地区人文地理特征 |
3.2.1 边疆人口的分布特征 |
3.2.2 边疆民族的分布特征 |
3.2.3 边疆社会经济的发展概观 |
3.2.4 边疆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 |
3.2.5 边疆重要小城镇发展概况 |
第四章 中国边疆地区城镇节点空间分布格局及演变 |
4.1 城镇节点空间分布聚散特性及各向异性对比 |
4.1.1 城镇节点离散程度的测度方法 |
4.1.2 城镇之间离散程度与集中程度的测度结果 |
4.1.3 城镇相对平均中心的离散程度的测度结果 |
4.2 省会/几何居中城镇耦合与空间控制类型与结构分析 |
4.2.1 城镇节点几何居中性的测度方法 |
4.2.2 城镇节点的几何居中性评价结果 |
4.3 区域重心演化的结构与特征分析 |
4.3.1 城镇节点重心的计算方法 |
4.3.2 区域重心迁移过程分析结果 |
4.4 城镇等级结构类型与特征分析 |
4.4.1 城镇等级划分方法 |
4.4.2 各类型边疆城镇等级结构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陆路交通网的中国边疆地区空间格局及演变 |
5.1 陆路交通网的特征及演变分析 |
5.1.1 陆路交通网络特征的评价方法 |
5.1.2 陆路交通网的规模特征分析结果 |
5.1.3 陆路交通网的结构特征分析结果 |
5.2 区内/跨境交通便捷性格局与特征分析 |
5.2.1 可达性评价方法 |
5.2.2 区内可达性评价与格局特征 |
5.2.3 区外可达性评价与格局特征 |
5.3 区域综合交通便捷性格局及类型分析 |
5.3.1 东北边疆区域可达性格局 |
5.3.2 内蒙边疆区域可达性格局 |
5.3.3 西北边疆区域可达性格局 |
5.3.4 西藏边疆区域可达性格局 |
5.3.5 西南边疆区域可达性格局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边疆地区空间联系结构及演变 |
6.1 区内空间联系结构特征与对比分析 |
6.1.1 东北边疆空间联系格局 |
6.1.2 内蒙边疆空间联系格局 |
6.1.3 西北边疆空间联系格局 |
6.1.4 西藏边疆空间联系格局 |
6.1.5 西南边疆空间联系格局 |
6.2 边疆与内陆的空间联系特征分析 |
6.2.1 首位联系特征 |
6.2.2 空间联系格局 |
6.3 内陆省份跨境合作门户的综合评价 |
6.3.1 门户城镇的综合评价与结构类型 |
6.3.2 内陆省份的优选门户与类型分异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欧亚大陆互联互通对中国跨境合作的影响分析 |
7.1 泛亚高铁建设对中国与中南半岛空间联系的影响分析 |
7.1.1 通往东南亚的高铁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
7.1.2 研究对象、数据来源及技术方法 |
7.1.3 泛亚高铁建设前后的可达性变化 |
7.1.4 泛亚高铁建设对中国边疆地区与中南半岛空间联系特征的影响 |
7.2 欧亚高铁建设对中国与欧亚大陆各国空间联系的影响分析 |
7.2.1 通往欧洲的高铁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
7.2.2 研究对象、数据来源及技术方法 |
7.2.3 欧亚高铁建设前后的可达性变化 |
7.2.4 欧亚高铁对中国与欧亚大陆其他国家空间联系特征的影响 |
7.3 中亚高铁建设对中国与欧亚大陆各国空间联系的影响分析 |
7.3.1 中亚高铁建设前后的可达性变化 |
7.3.2 中亚高铁对中国与欧亚大陆其他国家空间联系特征的影响 |
7.4 高铁建设对欧亚大陆地缘格局的影响 |
7.4.1 中国区位特征的变化 |
7.4.2 空间联系特征的变化 |
7.4.3 对中国地缘战略与合作策略的思考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9)基于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求的高寒藏区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与背景 |
1.1.1 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解析 |
1.3 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和论文章节关系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4.3 论文章节关系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关于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相关研究 |
1.5.2 青藏高原小城镇的相关研究 |
1.5.3 现状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 本章小结 |
2 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定位对高寒藏区小城镇规划建设的要求 |
2.1 解读“重点生态功能区” |
2.1.1 “重点生态功能区”与《全国主体功能区划》 |
2.1.2 重点生态功能区与城镇总体规划 |
2.2 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的高寒藏区小城镇发展面临的问题 |
2.2.1 高寒藏区城镇发展存在的特殊性 |
2.2.2 高寒藏区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2.2.3 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的高寒藏区小城镇概况及存在问题 |
2.3 规划建设目标确定 |
2.3.1 “生态城镇”的概念及特征 |
2.3.2 重点生态功能区下的高寒藏区小城镇规划建设目标确定 |
2.4 评价指标选取 |
2.4.1 重点生态功能区下的高寒藏区小城镇评价指标构建的意义 |
2.4.2 评价指标选取步骤 |
2.4.3 特色研究 |
2.4.4 指标筛选结果 |
2.5 唐古拉山镇规划建设目标及评价指标确定 |
2.5.1 唐古拉山镇概况 |
2.5.2 唐镇的规划建设目标及评价指标 |
2.6 实施保障策略 |
2.7 本章小结 |
3 宏观规划策略——基于和谐共生的城镇发展定位 |
3.1 适宜的城镇规模预测 |
3.1.1 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求下的高寒藏区小城镇人口规模预测方法选定 |
3.1.2 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分析与人口预测 |
3.2 产业发展转型策略 |
3.2.1 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的高寒藏区小城镇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
3.2.2 产业转型选择——生态产业 |
3.2.3 产业互动发展 |
3.3 唐古拉山镇的城镇规模预测和产业发展转型 |
3.3.1 唐镇城镇规模预测 |
3.3.2 唐镇产业发展现状 |
3.3.3 唐镇产业发展转型 |
3.4 本章小结 |
4 中观规划策略——基于地域特色的城镇规划布局 |
4.1 城镇设计与城镇总体规划的有效互动 |
4.1.1 小城镇城镇设计与总体规划互动的诉求 |
4.1.2 小城镇城镇设计与总体规划互动的方式 |
4.2 高寒环境下的藏区生态小城镇规划布局要求 |
4.2.1 符合传统藏区城镇布局特征 |
4.2.2 应对于高寒环境的城镇布局 |
4.2.3 满足生态要求的城镇布局 |
4.3 重点生态功能区下的高寒藏区小城镇规划布局——唐镇实践 |
4.3.1 唐镇城镇布局与环境现状 |
4.3.2 唐镇城镇设计示意 |
4.3.3 唐镇总体规划布局构想 |
4.4 本章小结 |
5 微观规划策略——基于地域环境的生态技术支持引导 |
5.1 高寒藏区生态小城镇规划建设中的生态低技术引导 |
5.1.1 可再生能源利用 |
5.1.2 建筑节能技术 |
5.1.3 环保技术 |
5.2 唐古拉山镇的生态建设策略 |
5.2.1 唐镇面临问题 |
5.2.2 可再生能源利用策略 |
5.2.3 建筑节能策略 |
5.2.4 环保技术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
6.2.1 本研究不足之处 |
6.2.2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专着书籍类 |
期刊杂志类 |
学位论文类 |
其他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一:参考指标库 |
附录二:作者攻读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
工程实践项目 |
发表论文 |
(10)新中国藏区经济研究成果考述(续)(论文提纲范文)
四、1986-1995年时期 |
(一) 文章 |
(二) 着作方面 |
五、1996年以后 |
(一) 文章方面 |
(二) 着作方面 |
四、西藏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旅游研究的现状、趋势与展望——基于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1990—2019年)[J]. 王珊珊.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1(06)
- [2]乡村振兴背景下地域性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 ——以“松赞旅行”作为个案研究[D]. 金伟琦.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3]甘南藏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 温娟.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研究[D]. 张秀改.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2)
- [5]入藏旅游者宗教文化空间认同研究 ——阈限空间的视角[D]. 庞玮.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6]“一带一路”建设与西藏跨越式发展研究[D]. 冯海辉. 西南民族大学, 2016(03)
- [7]依托西藏藏文化的旅游资源商业开发模式研究[D]. 程晓玉.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6(03)
- [8]中国边疆地区空间结构演变与跨境合作研究[D]. 马颖忆. 南京师范大学, 2015(12)
- [9]基于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求的高寒藏区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D]. 沈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5)
- [10]新中国藏区经济研究成果考述(续)[J]. 王启龙,阴海燕.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