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泥沙灾害风险快速分区方法

突发泥沙灾害风险快速分区方法

一、突发性泥沙灾害危险性快速区划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丽娜[1](2021)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动态评价与预估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异常,极端气候事件、干旱等气象灾害频发,同时草原火险等级也在逐步攀升,草原火灾正呈春、秋两季多发向全年延伸的新趋势。受气候变化影响,大部分地区进入草原火灾多发期,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候变化对可燃物类型、可燃物累积的长期影响与对火险和火行为的短期影响相互叠加导致草原火灾的发生将进一步加剧。草原火灾作为自然灾害的重要部分,其风险评价越来越引起各国研究者们的关注。而我国气候变化影响与草原火灾风险研究比较分散,对过去影响评估较少,对未来风险评估薄弱。中国是草原大国,天然草原占国土面积的41.7%,草原火灾易发区占1/3,频发区占1/6,其中,内蒙古是我国北方草原火灾高发区。建国以来,我国牧区发生草原火灾5万多次,累计受灾草原面积2亿公顷,造成经济损失600多亿元,平均每年10多亿元。内蒙古拥有丰富的草地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地带,是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提出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评价与预估研究,实现内蒙古草原火灾管理由危机管理向风险管理的转变,从灾后评估向风险预估的转变,进一步提升内蒙古草原火灾的管理能力,对区域应对气候变化制定有的放矢的防灾减灾对策和措施意义重大。本研究以大气-植被-土壤连续系统出发,以不同季节与不同植被类型为切入点,以内蒙古草原火灾为研究对象,利用气象数据、遥感数据、基础地理数据、历史灾害统计数据以及野外地面样点数据等多源数据,在了解研究区草原火灾时空分布和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的前提下,基于灾害风险形成机理,构建草原火灾综合危险性评价体系,结合野外地面实测数据与遥感数据构建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模型,进而建立气候变化背景下全新的草原火灾综合风险动态评价方法,对内蒙古2001-2018年不同季节不同草地类型的草原火灾风险进行动态评价与等级区划。并进一步耦合第五次气候变化模式比较计划预估模型输出数据(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CMIP5),预测未来不同碳排放情景下的内蒙古不同季节草原火灾风险演变特征。通过研究开展,将弥补气候变化背景下草原火灾风险评价研究基础的不足,解决当今草原火灾风险管理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关键性问题。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内蒙古草原火灾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本章内容是利用MCD64A过火面积数据对内蒙古不同季节草原火灾时空分布及演变规律进行探讨与分析。草原火灾的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与该区域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分布及变化规律密切相关。利用随机森林模型进行不同季节草原火灾影响因子重要性识别及贡献率排序,系统揭示自然和人类活动对于内蒙古不同季节草原火灾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草原火灾集中分布于研究区东部地区,且春季聚集性最高。在年际尺度上,2001-2009年研究区草原火灾总体上呈减少趋势,2009-2018年呈上升趋势。影响因素贡献率排序结果显示,植被指数在各季节草原火灾的贡献率均较高,其次是相关于水分条件的因子。通过影响因素和草原火灾的关系研究发现,草原火灾的发生数量与气温和降水相关的因子均呈正相关;并与春、秋季节干旱频率呈正相关,与夏季干旱频率呈负相关,与冬季干旱频率无明显关系。草原火灾数量与生长季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值呈正相关关系,且发生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2)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评价本章从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出发,首先,利用三种不同火源因子建立草原火灾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Fire Source Hazard Index,FSHI);其次,利用植被连续度、植被类型和土壤湿度建立可燃物危险性指数(Fire Fuel Hazard Index,FFHI);再次,通过计算在多种气候因子条件综合作用下的草原火灾发生概率作为孕火环境危险性指数(Fire Environmental Hazard Index,FEHI);最后,利用上述三个指数建立不同季节、不同草地类型上的草原火灾综合危险性评价模型,对内蒙古草原火灾进行危险性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存在明显的季节性与区域异质性。季节分布上,草原火灾危险性最高的为春季、其次为秋季、再次为夏季、危险性最低为冬季。在空间分布上,极高度危险性主要分布于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区,中、高度危险性分布于研究区典型草原区,低度危险性分布在荒漠草原区。(3)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研究本章结合三期不同年份的野外地面生物量实测数据与遥感数据来反演研究区历年产草量,并根据草原火灾面积来计算历次草原火灾造成的产草量损失率表征研究区草原火灾敏感性,利用承灾体暴露性,以及对草原火灾的区域管理能力等因子作为适应性来构建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模型,对内蒙古不同季节不同草地类型的草原火灾脆弱性进行评价区划。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原火灾春季脆弱性分布范围广,等级高;其次为秋季草原火灾脆弱性,再次为冬季,最低为夏季。空间分布上极高度脆弱性主要集中在呼伦贝尔市东南部草甸草原区,高度脆弱性分布在研究区典型草原区东部,中度脆弱性分布在典型草原区西部。(4)内蒙古草原火灾动态风险评价本章节从综合灾害风险二因子理论出发,根据草原火灾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基于草原火灾综合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建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评价模型,对研究区草原火灾爆发典型年份(2003、2008年)和草原火灾较少典型年份(2013年)以及对2001-2018年的草原火灾进行风险动态评价与区划。结果表明:2003年研究区草原火灾风险主要集中于春季,其风险范围广且极高度风险聚集性强。2005年草原火灾风险主要集中在秋季,极高度风险集中在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东北角至兴安盟阿尔山市与蒙古国相接壤的边境区。而2013年,研究区未出现极高度的草原火灾风险。研究区中东部草甸草原区各季节草原火灾风险普遍大于其它地区。(5)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预估本章通过耦合CMIP5气候变化模式与草原火灾风险评价模型,对研究区RCP4.5和RCP8.5情景下21世纪中期(2040-2060年)和末期(2080-2100年)的草原火灾危险性进行预估,并假设脆弱性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预估未来不同碳排放情景下的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室气体排放浓度的升高,研究区未来气候将出现持续偏暖、偏湿润。对未来不同草原类型变化的预测发现,RCP4.5/8.5情景下的研究区东部草甸草原边界外扩,面积增加;典型草原区在RCP4.5情景下向西移动明显,在RCP8.5情景下则向东侵入明显;荒漠草原面积范围减少,且向东和向南稍有不明显的移动现象。21世纪中期的草原火灾风险在RCP4.5情景下强度高于RCP8.5情景,而RCP8.5情景下中度及以上等级风险分布范围更广;在末期,RCP8.5情景下的草原火灾风险等级上更高,极高度风险面积占比相比于基准期和RCP4.5情景增加19.5%和17.8%。其中春季草原火灾风险的增幅最大,其次为夏季,再次为秋季,增幅最小的为冬季。

阿鲁思[2](2021)在《基于多模型耦合的多致灾因子诱发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长白山作为吉林省内集各种资源(包括:旅游、生态环境和矿产等一系列资源)为一体的旅游开发区,其价值不可估量。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急速发展,使得吉林省的区域经济总量疾速攀升,社会财富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介于此原因使得长白山旅游开发区内的各种资源的价值不断地升高。且由于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致使旅游开发区内的人口密度持续增高,因此当发生泥石流灾害时,其可能造成的风险程度和危害数量也将显着增加。截至2018年为止,长白山保护区内的10条泥石流沟共计发生25次泥石流灾害,造成2635万元的经济损失。其中,2009年六月发生于长白山北坡瀑布景区南侧48m处的泥石流破坏了景区旅游与生态环境等资源,造成了约700万元的经济损失。且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如:极端降水与降雪等事件)趋多趋强,结合全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实情,使得由极端降雨事件所诱发的泥石流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再不断地增加。不仅如此,长白山火山正处于千年、百年复活期的节点上。火山的活动势必迫使天湖水位的抬升,湖水顺北坡溃坝或漫坝而下会导致极为严重的泥石流灾害。此外,区域尺度上进行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时,由于对风险中各个因素之间联系的考虑不足,致使无法得到定量化的风险评价结果,因而导致最终的风险评价结果存在很大争议。因此,研究长白山旅游开发区内由多致灾因子诱发的泥石流灾害链风险并进行定量化的评价是十分迫切的课题。本研究以长白山北坡为研究区,从泥石流灾害及灾害链形成机理出发,对区域内由不同致灾因子诱发的泥石流灾害链进行分析,随后确定以极端降雨与天池溃决诱发的泥石流灾害链作为切入点,结合基于灾害事件关系的灾害链模型建立评价模型。随后,基于随机森林模型优化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使其能够运用在区域尺度泥石流灾害评价研究中,同时以该模型关联灾害链系统内各个灾害事件,并对长白山北坡区域内不同致灾因子在不同强度或频率下所引发的泥石流灾害链进行定量化评价。此外,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耦合多模型,利用各个模型的优点相互弥补不足之处,并以模型的耦合来建立风险评价中各个要素相互之间的关联。最终进行区域尺度定量化的风险评价研究。论文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通过分析各类地质环境因子与研究区内泥石流之间的关系,发现坡度、曲率、物源厚度、地形湿度指数与植被覆盖等9个地质环境因子与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有明显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并选取这9个指标作为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随后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对长白山北坡进行了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显示不易发区面积占全研究区面积的51.22%,低易发区占总面积的22.05%。中易发区占总面积的11.94%。而高与极高易发区分别占总面积的6.82%与7.97%。易发性评价结果中的中、高与极高易发区普遍分布于研究区内的凹形斜坡。同时评价结果AUC值更是达到了0.9048,说明基于随机森林的易发性评价结果极为可信。(2)结合研究区自然环境特征与灾害链形成机理对两种灾害链的形成进行分析。并基于灾害事件之间关系的灾害链模型为框架,分别建立了极端降雨诱发与天池溃决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模型。并选取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作为反映灾害链内各个灾害要素之间关系的模型,随后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对该模型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其后,通过耿贝尔分布模型计算了极值降雨量并选定以10年、30年和50年一遇的极端降雨(分别为85.9415mm、132.5655mm与153.8496mm)为例结合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进行极端降雨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结果显示,基于随机森林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得到的三个重现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结果中,危险性值超过0.5的区域均只占33%左右。这是由于该模型通过随机森林的结果进行了筛选。同时,基于随机森林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危险性评价结果中危险性大于0.5的值域内变化情况则与基于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得到的危险性评价结果不同。研究区内危险性大于0.5的区域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产生了变化,说明研究区随着重现期变久,泥石流的发生将更加频繁且泥石流的强度也将持续增强。同时,基于随机森林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每个重现期的危险性评价结果精度明显高于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的结果。证明该模型在预测精度上拥有良好且稳定的表现。(3)针对天池溃决诱发泥石流灾害链的危险性评价,通过Flow3D模型对三种假设情况下发生的天池溃决进行了三维模拟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内三个模拟情景下发生的天池溃决淹没区分别占整个研究区域的55.17%、69.97%和86.32%。淹没深度在0至2m之间的区域占全研究区面积的11.84%、9.83%和12.66%。淹没深度在2-5m之间的区域占全研究区面积的8.07%、8.9%和8.51%。其余区域水深超过了5m。研究区大部分区域的淹没水量均超过了该区域可承受阈值水量的10倍以上,表明三种情况的天池溃决均可以较容易的诱发泥石流灾害。随后利用基于随机森林的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进行了研究区内三种假设情况下的天池溃决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结果显示,极高危险区面积的增多幅度远远超过了高与中等危险区,表明不同模拟情景下,随着水位的升高、水量的增加导致更多的区域受到淹没影响。同时,这些区域在极为充足的水源条件支撑下更加容易发生极为严重的泥石流灾害。(4)通过分析已有的灾损数据后,明确以泥石流灾害发生时可能产生移动的物源厚度作为表征泥石流灾害致灾因子强度的指标。结合吉林省泥石流灾害历史灾损数据对研究区内不同类型承灾体灾损率进行计算并建立了相应的脆弱性曲线。通过泥石流物源量动静储量关系公式将危险性评价结果与脆弱性评价进行关联,并对研究区内极端降雨与天池溃决诱发的两种泥石流灾害链进行定量化的风险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随着极值雨量和天池溃决水量的增加,泥石流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也在增加。其中由极端降雨诱发的泥石流灾害中可能产生最大损失的是药王庙、聚龙泉等旅游景点。而天池溃决诱发泥石流灾害威胁最大的则是长白山瀑布、聚龙泉、小天池等旅游景点。本研究将弥补泥石流灾害定量化风险评价研究基础的不足,解决相关研究的关键性问题,研究结果可以推广到长白山景区,对于提高景区的防灾减灾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实现科学抗灾和主动抗灾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于成龙[3](2021)在《和龙市典型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与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和龙市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所辖县级市,是长白山地区的一座边境旅游城市,坐落于长白山东麓图们江上游北岸,地处东北亚经济圈腹地。市内90%以上面积被山地覆盖,山高谷深,水系发育,降水集中,加之构造活动与火山地震活动强烈,使得区内地质环境较为脆弱。近些年,随着和龙市旅游开发、工矿业开采、工程活动的频繁进行,导致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逐年增高。逐年增加的地质灾害与日趋脆弱的地质环境,使和龙市人类经济社会与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在和龙市范围内开展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与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工作,对指导区内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以及协调区内人类生产生活与地质环境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和龙市为研究区域,在考虑特殊地质环境条件影响的基础上,对区内典型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展开研究,然后综合利用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结果、区内地质、生态、社会环境因子,利用数学统计分析方法,对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本文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遥感解译、地面调查、物探、钻探和山地工程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查明了和龙市内已发生地质灾害点173处,均未稳定,潜在地质灾害点63处,均为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隐患点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已发生的、未稳定的地质灾害点,二是潜在地质灾害点。因此,可以确定研究区内分布有23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崩塌80处、泥石流72处、不稳定斜坡63处、滑坡16处、地面塌陷3处、地裂缝2处。对各类隐患点发育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区内崩塌、滑坡和不稳定斜坡多受控于斜坡结构与人类工程活动,泥石流主要受控于地形地貌条件,地面塌陷及地裂缝均因地下采煤活动而产生。(2)对研究区内典型地质灾害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区划研究。首先选取基于曲率分水岭法划分的形状多处于正三角形与圆形之间、面积更为均匀、内部坡向与坡度变化较小的斜坡单元为制图单元;根据研究区内地质环境特征与崩滑地质灾害相关性、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相关文献建立了包含岩土体类、地质构造类、地形地貌类、植被覆盖类、气象水文类、人类活动类、诱发因素类与特殊地质环境类等8大类共计13个评价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研究区特殊地质环境条件——长白山火山活动因子进行重点研究;接着对评价指标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地层为Q与J、坡度区间为18~24°与24~30°、SE与S坡向、高程区间为255~860 m、起伏度为103~180 m、252~339 m、339~595 m、凸形坡、距离断层、河流、道路越近、裸地和人工植被与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相关性最高;然后选取信息量法、层次分析法、随机森林对研究区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建模,采用统计参数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模型优选,结果显示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最后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区划结果对研究区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低、中、高、极高崩滑危险等级面积占比分别为40.28%、27.75%、19.09%和12.88%,四个危险性等级中分别包含已知崩滑和不稳定斜坡隐患点0、2、31和126个,分别占已知崩滑和不稳定斜坡隐患点个数的0.00%、1.26%、19.50%和79.24%,且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为高~极高的区域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内人类生活、生产活动较为集中的各城镇周边,一旦发生崩滑地质灾害,将造成较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建议在这些地区加大崩滑灾害监测力度,实现对崩滑灾害的实时监测预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的部署。(3)对研究区内典型地质灾害泥石流危险性进行区划研究。首先选取适用于泥石流危险性区划的流域单元作为制图单元;接着建立包含岩土体类、地形地貌类、地质构造类、植被覆盖类、气象水文类、流域发育阶段类与特殊地质环境类等7大类共计11个评价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地层为Q、K与J、坡度区间为6~11°、E、S与SW坡向、面积区间为2.55~7.77 km2、相对高差为0~206 m、圆度区间0.14~0.52、裸地、人工植被、地貌信息熵区间0.349~1.357、距离道路、河流、断层越近与泥石流灾害危险性的相关性较高;然后选取频数比法、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对研究区泥石流危险性进行建模,并采用统计参数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模型优选,结果显示支持向量机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最后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区划结果进行研究区泥石流危险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泥石流低危险性、中危险性、高危险性和极高危险性等级分别占总面积的32.92%、39.07%、18.72%、9.29%,低、中、高、极高四个危险性等级中分别包含已知泥石流灾害点2、11、20和39个,分别占已知泥石流灾害点数的2.78%、15.28%、27.78%和54.16%,且研究区内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为高~极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分布于龙城镇东北部、八家子镇、头道镇中部和东城镇北部地区,建议在这些地区加强泥石流灾害的监测预警研究。(4)对研究区内地质灾害风险性进行区划研究。首先选取以下五个评价指标:道路密度、房屋密度、人口密度、农民人均收入和耕地密度,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崩滑地质灾害易损性与泥石流易损性区划,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质灾害易损性等级以低易损性为主。基于易损性与危险性区划结果,进行研究区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结果表明地质灾害极高~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龙城镇东北~东城镇一带和边防公路大部分沿线,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8.03%,主要危胁对象为省道S206、居民房屋、农田和边防公路等,建议在这一区域内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地质灾害中风险区面积占比34.22%,应适当开展地质灾害的治理、监测工作。地质灾害低风险区分布面积最广,面积占比为37.75%。(5)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结合GIS技术,根据研究区内地质环境特征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特征,采用地质环境类:高差、坡度、地貌类型、断层距离、地震、岩土体类型、崩滑地质灾害风险性和泥石流地质灾害风险性;社会环境类:建筑物密度、人口密度、道路密度和耕地密度;生态环境类:降水、土地利用类型、河流距离、人均水资源量、人均粮食产量和人均矿产资源等3个大类,共计18个评价指标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结合组合赋权法,对各评价指标重要程度进行排序,结果显示对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最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为(前五):泥石流地质灾害风险性、地层岩性、崩滑地质灾害风险性、地震、人口密度;然后对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建模研究,结果显示低承载力等级面积为471.38 km2,中承载力等级面积为1,097.24 km2,高承载力等级面积为1,416.67 km2,极高承载力等级面积为2,083.34 km2,这四个等级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30%、21.65%、27.95%、41.10%。建议在地质环境承载力较低的区域,控制新资源开发、大型人类工程的建设等,使其不遭受更严重的破坏,转变现有土地、矿产等资源的开采方式和利用强度,逐步改善这一区域内地质环境条件。

陈志[4](2020)在《滇西北高原峡谷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研究 ——以香格里拉市为例》文中认为云南大部分地区地质环境脆弱,是国家投入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最多的省份之一。香格里拉位于滇西北高原峡谷区生态脆弱区、现代地表活动试验区、国家重点生态保护区。论文研究目的是基于环境生态学与地质学融合的视角探讨该区域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及危险性并对其进行分区,为国土空间规划及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供数据支撑和建议。本研究利用RS和GIS技术,结合现场调研资料,定量揭示了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特征,初步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动态及静态控制因子;分析了4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并结合CA-Markov模型拟合了现有状况下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未来情况下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采用遥感手段结合现有的气象数据探讨了市域尺度地表温度、湿度的空间分布;分析了过去50年(1961-2010年)及今后30年(2031-2060年)的气温及降水分布特征,获得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动态因子;最后利用模型对现状及未来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进行分区评价,初步探索了基于生态地质学为基础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建议,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遥感解译,结合地面调查数据,共解译滑坡416个,崩塌179个,泥石流沟262条;并结合既有资料记载,对地质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灾害点规模、灾害特征、险情及诱发因素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具有区域聚集特征,且沿断层及碎屑岩区域展布,灾害点密度整体呈南部及西北高、东部及中部低、沿河谷及构造带分布的特点。(2)运用雷达比值指数法开展地质灾害的快速提取和灾害监测,与调查结果图相比,总体精度较好,满足快速提取精度要求;运用Sentinel-1 SAR方法在针对地质灾害体的信息提取与监测方面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其应有前景宽广;采用该方法对地质灾害信息的识别和提取时效快、效果好,且不受天气因素限制,可为应急救灾和监测提供信息支持。(3)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获取与地质灾害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称之为评价因子。(1)地表温度数据用到了从NASA官网上下载的MODIS传感器的8天合成地表温度产品,经数据预处理、运用空间插值方法后,得到研究区的年平均地表温度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2)运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负相关关系,结合相关方程计算研究区的土壤湿度,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市的气候条件整体上较干旱,其中湿润地区的分布范围约占6%,正常区域占13%,微旱和干旱区域占60%,重旱区域约占12%。植被覆盖度不同,其土壤湿度差异较大。(4)本研究利用1961—2010年云南省香格里拉市的逐日气象格点数据,通过编写程序,运用R软件运行程序,提取出研究区范围内的每个格点数据,利用STARDEX中的FORTRAN子程序计算出极端气候指数,并选取与研究相关的主要极端指数,分析香格里拉市过去(1961-2010年)及将来(2031-2060年)极端气温及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为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的易发性提供气象数据支撑。(5)人类工程活动是影响地质灾害的重要影响因子,通过土地利用变化表征这一活动的强度及其趋势,利用遥感探讨了近30年来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整体表现出西部、东部及西南部相对较高,中部、东南部及北部覆盖低的特点;运用CA-Mark模型对土地利用驱动力因子进行分析,经对过去及现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实际解译的结果进行检验,2019年土地利用模拟的全局Kappa系数为0.794,全局精度85.6%,说明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高度一致,CA-Markov模型模拟精度满足应用要求;模型依据过去30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式预测未来2030年土地利用状况,结果显示未来建筑用地和耕地地依旧在增加,但增速均有所放缓。1990-2019年香格里拉市建筑用地平均年增速为5.0%,2020-2030年下降到2.0%。草地地在过去30年的平均年增速为6.8%,未来将会下降到1.0%(2020-2030)。耕地、林地、其他用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年均减少速度分别为-1.2%、-0.8%和-0.2%。(6)基于过去(2014年)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根据相关模型评价现状(2019年)及未来(2030年)地质灾害危险性及易发性。2019年研究区地质灾害高、中、低易发区及不易发区面积分别为1860.83 km2,3008.12 km2,4023.63 km2,2367.47 km2,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南部区域金沙江沿岸阶地及其支流的河谷两岸;2019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高、中、低危险区及安全区面积面积分别为125.03 km2、3500.85 km2、6274.13 km2,1359.8 km2,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高、中等危险区域主要分布于南部区域及北部的东旺乡东旺河及西北部尼西乡汤满河的河谷地带。另外,本文根据相关模型预测了2030年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易发性及危险性等级、面积及分布区域。基于对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及危险性进行分区的结果,初步探索了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市未来高易发区和危险区仍然存在增加的趋势,地质灾害诱发的静态因子是稳定的,变化的是其动态因子,动态因子主要体现在生态因子上,鉴于香格里拉特殊的生态定位,未来需要从生态系统及产业结构调整角度对其进行预防。

王思成[5](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戎卿文[6](2020)在《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文中研究指明预防性保护的概念自1950年代由布兰迪(Cesare Brandi)引介入建筑保护领域,理论与实践发展至今已逾半个世纪,始终在国际建筑遗产保护的前沿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预防性保护理论自2009年左右引介入中国学界,历经十年的发展与实践,目前在政策制定、科研和工程实践层面逐渐成为我国遗产保护领域的热点。然而,国内存在的问题亦比较显着,包括:对预防性保护概念的片面化、碎片化认识,重技术、轻理念,重硬件、轻软件,重单体、轻区域,更有因时髦而冠“预防性”之名者。这些问题使得国家的文化遗产政策和基础科研投入面临着可预见的风险。因此,历史地、科学地、系统地重新认识以欧洲为代表的国际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把握其历史脉络和未来发展方向,藉此建构中国的理论与方法,是建筑遗产保护学界的重要任务。本文第1章首先系统整理和深入阐述了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发展历程,基本廓清了预防性保护的概念,揭示出相关话语体系与国际实践网络的生成过程。第2、3章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研究评述的解读,结合在欧洲相关国家与学术组织的实地调研与观摩,发现并提炼了1950年代以来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2条主要原生路径:1.以科学归纳、区域巡检与整体规划为特征的规划式保护;2.以高频度巡检与反馈行动为特征的预防性维护。本文考证发现,前者主要以意大利学者的理论与实践为代表,反映了意大利城市、建筑遗产思想的整体观;后者则主要以荷兰、比利时等国的理论与实践为代表,深层动因来自荷兰的社区联结运作模式和文化传统。1990年代以来,预防性保护与当代保护理论语境呈现出协同发展的趋势,更显着地呈现出其科学面向和工具理性的特点。在第4章,笔者洞悉到近三十年来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衍变与重构,其背后的趋势在于原生路径的交融与整合,以及对建筑保护运动在现当代发展的回应。本文提出并建构了P-MMI模式(P规划式—M监测、M日常维护、I巡检),对欧洲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研究与实践项目进行评价,有效提炼出其发展路径与趋势;通过该模式观察到,1970年代的两条原生路径自1990年代以来逐渐发展、交融,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示范意义的综合性项目模式,包括:“风险地图”模式、“文化区”模式等,对中国形成了启发。面向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新时期,本文第5章回顾指出,预防性保护引介入中国十年以来,并未得到系统性的学习和推广,但由于理念新颖、科技色彩浓厚,且与国内偏重硬件投入的科研运作模式相契合,预防性保护在重点建筑的监测领域有了较大发展。目前中国的预防性保护以对重点建筑的“科学保护”和预防监测见长,但忽视了区域面上的计划性预防,因此虽然在一些局部已具有“预防性”,但在宏观层面仍然是一种“应激性”保护;第5章后半部分进而以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现行机制为基础,吸收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规律与进展,根据P-MMI模式,初步建构了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理论与方法。第6章以北京昌平区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对上述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应用研究。结语总结了本文提出并建构的当前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路径:加强整体观,参照P-MMI模式,发展区域规划式预防性体系,保持硬件监测的优势,推动软件建设,强化巡检与日常维护行动,促使目前的“科技——应激——预防”模式向“科技——计划——预防”模式转化。本文成果既响应了国家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也为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

张文波[7](2018)在《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古代社会遗存至今的建筑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作为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类型多数暴露于室外环境中,这使得这类遗产不可避免地面临自然环境突变带来的灾害破坏风险,尤其是近些年发生的“汶川5·12大地震”、“玉树地震”、“海地大地震”、“印度洋海啸”、“尼泊尔大地震”、“日本熊本大地震”等骤发性自然灾害对各国建筑遗产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害,引起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高度重视。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遗产保护领域面对这种惨痛的灾害教训只能“被动应对”,这种“先破坏,后保护”的应对方式远无法恢复灾害造成的遗产损失。为了应对这种全球范围内遗产普遍面对的灾害风险,2007年,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世界遗产防灾减灾策略”。由此可见,建筑遗产的防灾减灾已成为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保护策略,也是实现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课题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并且成立了相应的国际遗产防灾减灾组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我国建筑遗产防灾减灾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如何根据古代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易损性特征、环境特征、灾害危险特征以及遗产地的防灾减灾能力发掘并形成一套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防灾减灾策略、措施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围绕这一目的,本文从两大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是确立了灾害学体系下的建筑遗产保护视角,建筑遗产既是研究保护的主体,同时更是灾害发生的构成要素,只有通过确立该研究视角,才能打破“传统”的“被动应对”的保护策略,进而将防灾减灾与遗产保护建立起密切联系。在将两大研究领域融合后,接下来,本文着手构建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框架结构,该部分内容主要从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建筑遗产的灾前预防、灾中应急响应和灾后恢复四个方面展开研究,这四个方面对应灾害发生的各个阶段,共同构成这一框架之下的有机整体。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既包括从宏观层面制定单灾种的建筑遗产灾害区划分析图,为我国遗产保护宏观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又针对具体建筑遗产面临的多种灾害风险构建出相应的评估体系,便于具体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实施。建筑遗产灾前预防、灾中应急、灾后恢复则是通过制定不同灾害发生阶段的防灾减灾规划,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与措施以降低遗产的灾害损失。基于以上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本文主要采用以系统论和跨学科为主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系统论的研究方法明确了文中“系统、要素、结构、功能”,从论文基础逻辑层面进行系统性架构,明确系统的整体目标和研究的结构层级,与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一起将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研究的相关要素和各分支研究的功能进行整合、系统化。通过全文研究,以期完善和推进我国建筑遗产防灾减灾学科的发展,拓展遗产保护领域应对自然灾害破坏的研究思路和应对途径。

陈远川[8](2012)在《山区沿河公路水毁评估与减灾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灾害频发的背景下,作为分布最广泛、最便捷的公路基础设施,公路本身即是受灾害作用的客体,同时也承担为抢险救灾提供交通支持的任务,因此开展山区沿河公路水毁风险研究有重要意义。风险评估是防灾减灾学科的重要方面,可为山区公路地质安全提供决策支持。本文以山区沿河公路水毁风险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现场调查,采用灾害学、公路水毁学、灾害地质学、地貌学、岩土力学、水力学、GIS技术、数值模拟等多学科交叉和综合研究手段,研究山区沿河公路水毁风险形成机制、评估及减灾方法,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立足山区沿河公路建设及养护需求,从山区沿河公路水毁灾害分类、水毁风险形成机制、评估和减灾措施等方面构建了山区沿河公路水毁风险评估理论和减灾技术框架。提出了山区沿河公路地质安全和水毁风险评估的理念,丰富了公路养护科学内涵。重视小流域山洪、河道洪水对山区沿河公路的致灾作用,提出了水毁灾害体的概念。2)基于水毁灾害体毁损山区沿河公路的受力模式,将山区沿河公路水毁灾害类型概化为推挤、牵拉、“冲”、“淤”、“渗”五大类型,便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水毁灾害体毁损山区沿河公路的力学机制。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对典型公路水毁类型破坏公路的机制进行了研究,数值模拟研究重点针对滑坡推挤、滑坡牵拉、落石冲击、冲蚀槽扩展、泥石流淤埋、涵洞渗流等作用对公路的毁损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典型水毁灾害类型毁损公路的变形破坏规律。3)提出了公路水毁风险的耦合对抗形成机制,即公路水毁风险是水毁灾害体危险性与公路承灾体易损性之间时空耦合对抗的结果。认为水毁风险评估是关于多因素非线性灾害风险系统的预测评价问题。根据水毁风险形成的耦合机制,提出了采用解耦措施来逆向控制公路水毁风险形成演化过程的减灾思路。4)提出了水毁灾害体的孕灾环境与致灾因子异相耦合发育机理。基于公路承灾体健康的理念,认为公路承灾体易损性主要受控于公路结构本身的健康性态,采取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技术措施使结构健康复原是工程性减灾措施的目的。将公路承灾体类型分为结构性承灾体和功能性承灾体两类。针对山区沿河公路,给出了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水毁灾害体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评价到水毁风险评估的思路与一般函数表达式。5)建立了小流域山洪对沟口段公路的危险性评价方法。基于流域地貌分析,提取分岔比、河流频数、RHO系数、形状系数等典型地貌特征参数,综合考虑提取的地貌量化参数与小流域山洪危险性的关系,分级量化小流域山洪对沟口公路的危险性大小。6)构建了山区沿河公路崩滑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和指标权重计算方法。基于崩滑灾害的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异相耦合发育机理,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手段,在因素分析、指标遴选、基础数据库建立、崩滑信息指数和指标权重计算的基础上,构建了山区沿河公路崩滑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基于历史崩滑灾害面积分布信息熵,建立了山区沿河公路崩滑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确定的权重具有一定的客观性。7)建立了基于泥石流沟地貌演化阶段的公路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根据泥石流沟不同地貌演化阶段与泥石流灾害规模、频率的关系,建立了泥石流沟不同发育阶段与泥石流灾害危险性等级之间的映射关系,可据此进行泥石流地貌灾害危险性评价。一般情况下,泥石流沟谷地貌演化从幼年期到老年期的整个过程中,泥石流灾害危险性总的变化趋势是先增高再降低,在壮年偏幼年期泥石流灾害危险性等级最高为极危险;各发育阶段根据泥石流灾害危险性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壮年偏幼年期、壮年期、幼年期、壮年偏老年期、老年期。8)以横断山区美姑河流域沿河公路为例进行了小流域山洪对沟口公路危险性评价、崩滑灾害危险性评价、公路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验证了本文建立的危险性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得出了研究区公路水毁风险相关的一些结论,可供研究区公路管养部门防灾减灾决策参考。9)从流固耦合动力学、紊流力学、泥沙运动力学的角度研究了山区沿河公路洪水毁损过程及机理、路基冲失机制、路基缺口形成机制。以河道洪水毁损山区沿河公路承灾体机制研究为基础,遴选典型承灾体易损性评价指标,并进行指标分级量化后,进行山区沿河公路主要承灾体易损性分析。10)在山区沿河公路水毁风险评价单元划分的基础上,对山区沿河公路线形评价单元在潜在多灾种作用下的危险性评价给出了危险度计算方法。对山区沿河公路评价单元综合易损性和潜在公路灾害损失分别给出了易损度和潜在损失估算方法。针对山区沿河公路水毁风险评估,耦合危险度、易损度和潜在公路灾害损失得出了山区沿河公路水毁风险计算的隐式表达式,并就水毁风险评估的显式计算模型进行了探讨。11)强调以水毁风险评估为代表的非工程性减灾手段的重要性,得出了山区沿河公路水毁灾害减灾系统框架体系,从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两方面系统总结了山区沿河公路水毁灾害减灾措施的研究现状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从山区沿河公路养护工作创新意识和基于水毁风险评估的灾害预警两方面探讨了山区沿河公路非工程性水毁灾害减灾措施。针对山区洪水、泥石流灾害毁损沿河公路的作用特征,从山区沿河路基曲面型路基防护结构扩展了工程性减灾措施。

王伟,李天宏[9](2012)在《中国滑坡崩塌危险性编码及其蒙特卡罗解译》文中指出将滑坡崩塌危险性多尺度编码及其蒙特卡罗解译方法(简称编码方法)应用于中国滑坡崩塌危险度识别的研究。在全国范围内,以县市为基本单元对滑坡崩塌危险性信息进行编码,并通过蒙特卡罗模型解译部分单元的编码作为参照组,其余单元的编码则可通过与参照组单元编码的快速匹配运算确定其危险度。根据编码解译结果,将中国按照滑坡崩塌危险度分为高、较高、中、较低、低5个类区。相关分析表明,滑坡崩塌危险性编码与地质码及地形码相关性比较高。神经网络的检验、蒙特卡罗解译结果与历史灾害记录的对比,以及编码方法计算结果与其他方法计算结果的对比,共同验证了编码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王伟,李天宏,倪晋仁[10](2012)在《滑坡崩塌危险性多尺度编码及其蒙特卡罗解译方法》文中研究说明编制了滑坡崩塌多尺度分类编码体系。针对滑坡崩塌灾害的特点,将不同尺度下影响滑坡崩塌发生与危害程度的多因子信息,通过编码形式赋予特定的滑坡崩塌单元。选取有灾害记录的单元作为参照组,利用蒙特卡罗模型对参照组单元的编码进行解译,其余大量单元的编码则可根据编码之间的相似性快速确定其危险度。该方法具有适用范围广、不确定性小、对数据要求低、编码信息全面直观、减少数据冗余及降低运算量的特点,研究成果对于全面准确地识别滑坡崩塌特征、滑坡崩塌危险度预测和滑坡崩塌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二、突发性泥沙灾害危险性快速区划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突发性泥沙灾害危险性快速区划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气候变化背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动态评价与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2 气候变化对草原火的影响研究
        1.3.3 草原火灾风险评价研究
        1.3.4 气候变化背景下灾害风险预估研究
        1.3.5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撑
第二章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处理
    2.1 理论基础
        2.1.1 区域灾害系统理论
        2.1.2 自然灾害风险形成理论
        2.1.3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理论
    2.2 研究区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自然概况
        2.2.3 社会经济概况
        2.2.4 研究区历史草原火灾概况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2.3.1 遥感影像数据
        2.3.2 气象数据
        2.3.3 社会经济数据
        2.3.4 未来模式比较计划数据
        2.3.5 野外生物量采集实验
        2.3.6 其他辅助数据
    2.4 研究方法
        2.4.1 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
        2.4.2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2.4.3 核密度分析
        2.4.4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计算
        2.4.5 极端气候指数计算
        2.4.6 随机森林模型
        2.4.7 熵权法
        2.4.8 统计降尺度方法
第三章 内蒙古草原火灾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内蒙古草原火灾时空分布特征
        3.1.1 内蒙古草原火灾时间分布特征
        3.1.2 内蒙古草原火灾空间分布特征
    3.2 内蒙古草原火灾时空演变分析
        3.2.1 内蒙古草原火灾年际尺度演变规律
        3.2.2 内蒙古草原火灾空间演变规律
    3.3 内蒙古草原火灾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评价
    4.1 草原火灾危险性形成机理及概念框架
    4.2 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4.2.1 内蒙古草原火灾致灾因子危险性分布特征
        4.2.2 内蒙古草原火灾可燃物危险性分布特征
        4.2.3 内蒙古草原火灾火环境危险性分布特征
    4.3 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评价与区划
        4.3.1 内蒙古草原火灾危险性指数的构建
        4.3.2 内蒙古不同季节草原火灾综合危险性评价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
    5.1 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
    5.2 内蒙古草原火灾敏感性识别与量化
        5.2.1 内蒙古草原火灾敏感性指标计算
        5.2.2 草原火灾敏感性分析
    5.3 草原火灾暴露性与适应性识别及量化
        5.3.1 草原火灾暴露性计算
        5.3.2 草原火灾适应性计算
        5.3.3 草原火灾暴露性与适应性分析
    5.4 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与等级区划
        5.4.1 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模型构建
        5.4.2 内蒙古草原火灾脆弱性评价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内蒙古草原火灾动态风险评价
    6.1 草原火灾综合风险动态评价模型的建立
    6.2 草原火灾综合风险动态评价结果
        6.2.1 内蒙古草原火灾典型年份风险评价
        6.2.2 内蒙古2001-2018 年草原火灾风险评价与区划
    6.3 草原火灾综合风险动态评价结果的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预估
    7.1 气候模式模拟能力评估
    7.2 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危险性因子演变分析
        7.2.1 不同RCPs情景下气候因子变化分析
        7.2.2 不同RCPs情景下可燃物因子变化分析
    7.3 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草原火灾危险性分析
        7.3.1 不同RCPs情景下草原火灾危险性空间分布
        7.3.2 不同RCPs情景下不同季节草原火灾危险性预估
    7.4 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草原火灾风险分析
        7.4.1 不同RCPs情景下草原火灾风险空间分布
        7.4.2 不同RCPs情景下不同季节草原火灾风险预估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确定性及展望
        8.3.1 不确定性分析
        8.3.2 政策建议
        8.3.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加科研项目及参编着作情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基于多模型耦合的多致灾因子诱发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理论基础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区概况
    2.4 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三章 泥石流灾害地质环境影响分析与易发性评价
    3.1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发育特征
    3.2 泥石流灾害地质环境影响分析
    3.3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3.4 评价结果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
    4.1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链类型及形成机理研究
    4.2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模型建立
    4.3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指标选取
    4.4 稳态无限斜坡稳定性模型优化
    4.5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阈值水量分析
    4.6 长白山北坡极端降雨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
    4.7 长白山北坡天池溃决诱发泥石流灾害链危险性评价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
    5.1 泥石流灾害致灾因子强度确定
    5.2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脆弱性评价
    5.3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多致灾因子诱发泥石流灾害链风险管理研究
    6.1 泥石流风险管理体系
    6.2 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风险管理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加科研项目及参编着作情况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3)和龙市典型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与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现状
        1.2.2 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研究现状
        1.2.3 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
        1.2.4 现存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象水文
    2.3 植被
    2.4 社会经济概况
    2.5 地形地貌
    2.6 地层岩性
    2.7 地质构造
    2.8 地下水类型
    2.9 工程岩土体类型
    2.10 地震活动
    2.11 火山活动
    2.12 人类工程活动
    2.13 小结
第3章 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分析
    3.1 地质灾害遥感解译
        3.1.1 遥感数据获取
        3.1.2 DEM数据获取
        3.1.3 遥感影像处理
        3.1.4 解译标志
        3.1.5 遥感解译结果
    3.2 地质灾害总体特征
        3.2.1 地质灾害类型构成
        3.2.2 地质灾害总体分布规律
    3.3 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特征
        3.3.1 崩塌发育及分布特征
        3.3.2 泥石流发育及分布特征
        3.3.3 滑坡发育及分布特征
        3.3.4 地面塌陷发育及分布特征
        3.3.5 地裂缝发育及分布特征
        3.3.6 不稳定斜坡发育及分布特征
    3.4 小结
第4章 研究区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
    4.1 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流程
    4.2 崩滑地质灾害编录数据
    4.3 崩滑危险性区划制图单元选取
    4.4 评价指标系统建立
        4.4.1 地质环境特征与崩滑地质灾害关系分析
        4.4.2 崩滑危险性区划评价指标使用频次统计
        4.4.3 崩滑危险性区划评价指标系统建立
        4.4.4 崩滑危险性区划评价指标提取及关联性分析
    4.5 崩滑危险性区划模型的建立与优选
        4.5.1 信息量模型
        4.5.2 层次分析模型
        4.5.3 随机森林模型
        4.5.4 评价指标多重共线性分析
        4.5.5 崩滑危险性区划建模结果
        4.5.6 崩滑危险性区划模型优选
    4.6 崩滑危险性区划结果分析
    4.7 小结
第5章 研究区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
    5.1 泥石流编录数据
    5.2 泥石流危险性区划制图单元选取
    5.3 评价指标系统建立
        5.3.1 地质环境特征与泥石流地质灾害关系分析
        5.3.2 评价指标系统建立
        5.3.3 泥石流危险性区划评价指标提取及关联性分析
    5.4 泥石流危险性区划模型
        5.4.1 频数比模型
        5.4.2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5.4.3 支持向量机模型
        5.4.4 评价指标多重共线性分析
        5.4.5 泥石流危险性区划建模结果
        5.4.6 泥石流危险性区划模型优选
    5.5 泥石流危险性区划结果分析
    5.6 小结
第6章 研究区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
    6.1 地质灾害易损性区划
        6.1.1 地质灾害易损性区划制图单元选取
        6.1.2 评价指标选取
        6.1.3 地质灾害易损性区划模型
    6.2 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
    6.3 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结果分析
    6.4 小结
第7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7.1 评价单元选取
    7.2 评价指标选取
        7.2.1 地质环境
        7.2.2 社会环境
        7.2.3 生态环境
    7.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7.3.1 评价指标分值确定
        7.3.2 组合赋权法
        7.3.3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7.4 地质环境承载力区划
    7.5 地质环境承载力区划结果分析
    7.6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滇西北高原峡谷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研究 ——以香格里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香格里拉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体系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6 研究工作概况及完成工作量
    1.7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社会经济
    2.3 地形地貌
    2.4 地质与地震
    2.5 气象水文
    2.6 植被
    2.7 土壤及土地利用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特征分析
    3.1 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发育特征
    3.2 地质灾害时空分布与形成条件
    3.3 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与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Sentinel_1A技术对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监测研究
    4.1 Sentinel-1 SAR影像及预处理
    4.2 雷达遥感监测地质灾害方法
    4.3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体散射特征分析
    4.4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体监测精度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质灾害动态评价因子获取及分析研究
    5.1 香格里拉市地表温度的反演
    5.2 香格里拉市地表湿度的反演
    5.3 香格里拉市极端气温、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5.4 植被覆盖度因子获取与分析研究
    5.5 基于CA-Markov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预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变化与预测
    6.1 2014年香格里拉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
    6.2 2014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6.3 2019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6.4 2019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6.5 2030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易发性预测评价
    6.6 2030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
    6.7 讨论与结论
第七章 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防治模式
    7.1 基于地质灾害分区的防治模式
    7.2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防灾模式
    7.3 基于生态定位的地质灾害防治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核心研究方法
        1.4.3 整体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论文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的背景与由来
    0.2 研究意义
    0.3 国内外研究综述
    0.4 研究方法
    0.5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1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时空网络生成:概念、话语与定义
    1.1 两个关键词:“预防性(preventive)”与“规划式(planned)”
    1.2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与可移动文物、考古遗址预防性保护的区别
    1.3 定义的认识变迁与内涵的进一步界定
    1.4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时间脉络
    1.5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国际网络的生长
    小结: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定义、话语以及国际网络的生成
2 从整体规划控制出发:欧洲“规划式”预防性保护的原生路径
    2.1 艺术作品的潜在统一性:布兰迪的艺术与史实评价
    2.2 突破单一对象的保护思路:从布兰迪到乌勒巴尼
    2.3 新世纪的可持续综合性设计方法:斯特法诺·戴拉·托雷的“文化区”理念与实践
    2.4 1964和1975——意大利预防性保护思想与威尼斯宪章、整合式保护的时间耦合
    小结:“规划式”——整体性思维下的预防性保护
3 从行动与反馈出发:欧洲预防性维护方法的原生路径及其多元求解
    3.1 百年修复实践为根基:荷兰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3.2 预防性维护与风险管理:英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
    3.3 文物古迹监护组织最成功的追随者:比利时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
    3.4 德国和丹麦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研究与实践简述
    3.5 预防性维护路径的适应性推行:“MOWA现象”与不同借鉴者
    小结: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两条重要的原生路径
4 批判性反思:1990 年代以来建筑遗产保护运动的衍变与预防性保护的发展
    4.1 1990 年代以来建筑遗产保护运动的衍变与重构
    4.2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念和方法的反思与转变
    4.3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科学面向与工具理性
    4.4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P-MMI模式建构与模式整合
    小结: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衍变与P-MMI模式建构
5 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初步建构的尝试
    5.1 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发展
    5.2 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实践的回顾:基于P-MMI模式的观察
    5.3 规划式预防性保护(P)理论与方法的初步建构与总体框架
    5.4 巡检(I)理论与方法的初步建构
    5.5 培育日常维护(M)的制度与支撑体系
    5.6 监测(M)体系的适应性建设策略
    5.7 中国背景下规划式的预防性保护(PPC)框架延展的思考
    小结: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P-MMI框架初步建构的思考
6 北京昌平区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实践应用研究
    6.1 北京昌平区作为预防性保护实践案例的意义和代表性
    6.2 北京昌平区规划式的预防性保护框架构思
    6.3 北京昌平区遗产风险地图绘制与生态敏感性初步评价
    6.4 由北京昌平区推及一般情形的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P-MMI思考
    小结:基于保护管理规划的预防性保护构思
结语
附录
    附录1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的主要国际会议
    附录2 欧盟系列研发框架计划FP1-8 中与建筑预防性保护或其强调的风险防范、监测等内容相关的研究项目
    附录3 欧盟系列研发框架计划(FP)以外的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主要研究项目
    附录4 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研究与实践大事记
    附录5 “全球战略”的提出到“5C”目标的确定
    附录6 荷兰乌特勒支省文物古迹监护组织(MOWA-Utrecht)的检查记录样本(建筑平面标示)
    附录7 比利时MOWAv(安特卫普)和英国Maintain our Heritage使用的检查清单
    附录8 比利时MOWAv的培训方案
    附录9 译文:文化遗产的风险地图
    附录10 建筑遗产预防性与规划式维护典型工作流程
图表来源
参考文献
    1 )中文文献
    2 )德文文献
    3 )英文文献
    4 )意大利文文献
    5 )荷兰文文献
    6 )西班牙文文献
    7 )法文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范畴
        1.2.1 研究视角与内容
        1.2.2 建筑遗产范畴
        1.2.3 灾害范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研究框架
2.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建筑遗产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2.1.1 概念
        2.1.2 构成要素
    2.2 建筑遗产的物质构成要素
        2.2.1 建筑遗产
        2.2.2 相关环境
        2.2.3 附属文化遗产
    2.3 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要素及特征
        2.3.1 价值构成
        2.3.2 特征
        2.3.3 遗产价值与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关系
    2.4 自然灾害相关内容
        2.4.1 灾害的概念及类型
        2.4.2 灾害的发生机制
        2.4.3 灾害风险概念及构成要素
        2.4.4 灾害对建筑遗产的破坏
    2.5 防灾减灾的相关概念
        2.5.1 防灾减灾(Disaster Risk Reduction)
        2.5.2 预防性保护(Preventive Conservation)
        2.5.3 风险防范(Risk Preparedness)
        2.5.4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2.5.5 比较分析
    2.6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理论背景
        2.6.1 风险文化理论
        2.6.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7 小结
3.构建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
    3.1 构建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3.2 建筑遗产的风险评估的概念
    3.3 制定建筑遗产灾害风险区划分析图
        3.3.1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和主要灾害概述
        3.3.2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地震区划分析
        3.3.3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地质灾害区划分析
        3.3.4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洪涝灾害区划分析
        3.3.5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雷电灾害区划分析
    3.4 灾害风险识别
        3.4.1 概念
        3.4.2 风险识别的方法与内容
    3.5 风险分析
        3.5.1 建筑遗产地震灾害风险
        3.5.2 建筑遗产洪涝灾害风险
        3.5.3 建筑遗产滑坡灾害风险
        3.5.4 建筑遗产泥石流灾害风险
        3.5.5 建筑遗产雷击灾害风险
        3.5.6 建筑遗产风灾风险
    3.6 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3.6.1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现状
        3.6.2 选择评估方法
        3.6.3 建立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3.6.4 风险评估
    3.7 具体建筑遗产的灾害风险评估应用示例
        3.7.1 彬县大佛寺明镜台相关概况
        3.7.2 明镜台的致灾因子分析
        3.7.3 灾害风险因子评估
        3.7.4 评估数据的整理和计算
    3.8 小结
4.建筑遗产的灾前预防策略与措施
    4.1 建筑遗产灾前预防综述
    4.2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规划的制定
        4.2.1 必要性
        4.2.2 防灾减灾规划概念及要求
        4.2.3 防灾减灾规划的目标
        4.2.4 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框架
        4.2.5 灾害预防规划的主要内容
    4.3 建筑遗产的非工程性预防策略与措施
        4.3.1 监测
        4.3.2 保养维护
        4.3.3 全面勘测
    4.4 建筑遗产的工程性预防策略与措施
        4.4.1 抗震工程
        4.4.2 防洪工程
        4.4.3 滑坡防治工程
        4.4.4 泥石流防治工程
        4.4.5 防雷工程
        4.4.6 防风工程
    4.5 其他问题的探讨
        4.5.1 灾前预防与最小干预
        4.5.2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宣传与演练
        4.5.3 物资保障
        4.5.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4.6 小结
5.建筑遗产的灾中应急响应
    5.1 建筑遗产灾中应急响应概述
        5.1.1 概念
        5.1.2 特征
        5.1.3 原则
        5.1.4 抢救内容
    5.2 应急响应的基本程序
        5.2.1 灾情预警
        5.2.2 灾情判断
        5.2.3 启动应急程序
        5.2.4 应急响应的范畴
        5.2.5 结束应急响应
    5.3 建筑遗产灾前应急响应
        5.3.1 灾前应急响应规划的制定
        5.3.2 灾前应急响应的抢救策略与措施
    5.4 建筑遗产灾灾后应急响应
        5.4.1 灾后应急评估
        5.4.2 制定抢救规划
    5.5 应急响应中的其他问题
        5.5.1 应急响应的宣传工作
        5.5.2 国际合作
        5.5.3 应急抢救技术、设备的研发
    5.6 结论
6.建筑遗产的灾后恢复
    6.1 建筑遗产灾后恢复的内容构成
        6.1.1 概念
        6.1.2 主要内容
    6.2 灾后建筑遗产整体恢复规划
        6.2.1 短期恢复
        6.2.2 长期恢复
    6.3 建筑遗产灾后评估与分析
        6.3.1 评估类型
        6.3.2 评估内容
        6.3.3 砖石结构古建筑的震后评估与分析
        6.3.4 木构古建筑的震后评估与分析
    6.4 恢复目标
    6.5 小结
7.结论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致谢

(8)山区沿河公路水毁评估与减灾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山区公路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
        1.2.2 山区公路小桥涵及防排水设施水毁灾害
        1.2.3 山区公路路基水毁机理
        1.2.4 山区公路水毁灾害评估及监测预警
        1.2.5 山区公路水毁灾害防治技术
        1.2.6 四川省美姑河及周边区域地质灾害研究
        1.2.7 研究现状述评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山区沿河公路水毁分类研究
    内容提要
    2.1 引言
    2.2 公路水毁及水毁风险定义
    2.3 山区沿河公路水毁分类
        2.3.1 已有的公路水毁灾害分类模式
        2.3.2 基于公路破坏模式的公路水毁分类
    2.4 山区沿河公路水毁类型地质模型
        2.4.1 推挤型公路水毁地质模型
        2.4.2 牵拉型公路水毁地质模型
        2.4.3 “冲”型公路水毁地质模型
        2.4.4 “淤”型公路水毁地质模型
        2.4.5 “渗”型公路水毁地质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山区沿河公路水毁风险形成机制
    内容提要
    3.1 典型水毁灾害破坏公路机制数值模拟
        3.1.1 滑坡推挤作用下路基变形破坏特征
        3.1.2 滑坡牵拉作用下路基变形破坏特征
        3.1.3 落石冲击作用下路基变形破坏规律
        3.1.4 冲蚀槽扩大诱发路基变形破坏规律
        3.1.5 泥石流淤埋作用下桥梁的变形破坏规律
        3.1.6 涵洞渗透破坏成因分析
    3.2 山区沿河公路水毁风险形成机制
        3.2.1 山区沿河公路水毁灾害体
        3.2.2 山区沿河公路承灾体
        3.2.3 山区沿河公路水毁风险形成机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区沿河公路水毁危险性评价
    内容提要
    4.1 小流域山洪对沟口公路危险性评价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流域地貌形态特征量化分析
        4.1.3 沟口公路小流域山洪危险性评价
    4.2 山区沿河公路河道洪水灾害危险性评价
        4.2.1 山区沿河公路河道洪水灾害危险因子分析
        4.2.2 沿河公路河道洪水危险性评价
    4.3 山区沿河公路崩滑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及应用
        4.3.1 研究区概况
        4.3.2 评价方法
        4.3.3 美姑河沿河公路崩滑灾害危险性评价
    4.4 基于地貌演化阶段的公路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4.4.1 研究区公路泥石流灾害概况
        4.4.2 研究区泥石流沟发育宏观背景
        4.4.3 灾害规模、频率与地貌演化阶段关系
        4.4.4 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
        4.4.5 实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区沿河公路承灾体易损性
    内容提要
    5.1 山区沿河路基洪水毁损过程及机理研究
        5.1.1 山区沿河路基洪水毁损过程
        5.1.2 山区沿河路基洪水毁损机理分析
    5.2 沿河公路路基冲失水毁机制
        5.2.1 沿河路基冲失水毁特点
        5.2.2 沿河路基冲失水毁营力分析
        5.2.3 沿河路基抗冲失水毁能力分析
        5.2.4 沿河路基冲失水毁机制
        5.2.5 算例
    5.3 沿河公路路基缺口形成机制
        5.3.1 河道水流对沿河公路路基缺口的影响作用
        5.3.2 沿河公路路基缺口形成机制分析
        5.3.3 沿河公路路基缺口类型
    5.4 洪水水位对沿河路基干湿状态的影响
    5.5 山区沿河公路主要承灾体易损性分析
        5.5.1 沿河路基易损性分析
        5.5.2 路面易损性分析
        5.5.3 挡土结构易损性分析
        5.5.4 小桥涵易损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山区沿河公路水毁风险评估
    内容提要
    6.1 山区沿河公路水毁风险评价单元
        6.1.1 山区沿河公路水毁风险分布
        6.1.2 评价单元划分
    6.2 山区沿河公路评价单元综合危险性分析
    6.3 山区沿河公路评价单元路段综合易损性分析
        6.3.1 山区沿河公路路段综合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
        6.3.2 山区沿河公路路段综合易损性分析
    6.4 山区沿河公路灾害损失货币化分析
        6.4.1 公路灾害损失分类
        6.4.2 公路承灾体灾前价值核算
        6.4.3 公路承灾体灾后损失估算
    6.5 山区沿河公路水毁风险评估
        6.5.1 评价单元公路灾害识别及危险度计算
        6.5.2 评价单元公路易损度及潜在损失计算
        6.5.3 水毁风险评估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山区沿河公路水毁减灾方法
    内容提要
    7.1 山区沿河公路水毁减灾系统框架结构
    7.2 非工程减灾措施
        7.2.1 规避公路水毁灾害的非工程性措施
        7.2.2 从创新公路养护工作增强山区沿河公路抗灾能力
        7.2.3 基于水毁风险评估的山区沿河公路灾害预警
    7.3 工程减灾措施
        7.3.1 增加公路抗御灾害能力的工程性措施
        7.3.2 防御洪水及泥石流的曲面路基防护结构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9)中国滑坡崩塌危险性编码及其蒙特卡罗解译(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滑坡崩塌危险度的快速识别
    1.1 数据准备
    1.2 中国滑坡崩塌县市编码
    1.3 中国滑坡崩塌县市编码解译
        1.3.1 蒙特卡罗模型解译编码建立参照组
        1.3.2 编码的快速匹配运算
2 结果与讨论
    2.1 基于编码的中国滑坡崩塌危险性分析
    2.2 滑坡崩塌危险性编码与各因子编码的相关分析
    2.3 方法准确性验证
3 结论

(10)滑坡崩塌危险性多尺度编码及其蒙特卡罗解译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滑坡崩塌危险性信息多尺度分类编码方法
    1.1 编码因子
    1.2 编码体系
    1.3 编码步骤
2 滑坡崩塌危险性编码的解译
    2.1 蒙特卡罗模型解译编码建立参照组
    2.2 编码的快速匹配运算
    2.3 参照组完备度检验
3 方法的优越性
4 结论

四、突发性泥沙灾害危险性快速区划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气候变化背景下内蒙古草原火灾风险动态评价与预估研究[D]. 丽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基于多模型耦合的多致灾因子诱发长白山北坡泥石流灾害链风险评价研究[D]. 阿鲁思.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和龙市典型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与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D]. 于成龙. 吉林大学, 2021
  • [4]滇西北高原峡谷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研究 ——以香格里拉市为例[D]. 陈志.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5]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 [6]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D]. 戎卿文. 东南大学, 2020
  • [7]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D]. 张文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2)
  • [8]山区沿河公路水毁评估与减灾方法研究[D]. 陈远川. 重庆交通大学, 2012(03)
  • [9]中国滑坡崩塌危险性编码及其蒙特卡罗解译[J]. 王伟,李天宏.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6)
  • [10]滑坡崩塌危险性多尺度编码及其蒙特卡罗解译方法[J]. 王伟,李天宏,倪晋仁.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6)

标签:;  ;  ;  ;  ;  

突发泥沙灾害风险快速分区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