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纯黄韧带骨化性胸脊髓压迫症10例(论文文献综述)
申沧海[1](2019)在《常规MRI与DTI量化参数对脊髓型颈椎病特征分析及其对手术预后评估价值》文中提出目的:对无症状颈椎退变性脊髓压迫(A-SCCC)与轻中度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的常规MRI量化指标与弥散张量成像(DTI)量化参数进行比较,分析A-SCCC与CSM的常规MRI与DTI量化参数的特征。将DTI参数纳入多因素分析探讨颈脊髓压迫患者产生脊髓损害症状与体征的危险因素。行颈椎手术治疗的CSM患者术后1年随访时,比较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的常规MRI与DTI量化指标特征,分析常规MRI与DTI量化指标预测CSM手术预后不良的预测能力及预测界值。CSM预测预后不良的多因素分析中纳入DTI量化指标,得出CSM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CSM术后预后不良的全新预测模型。对比颈椎后路减压手术前,术后1年随访时的DTI量化参数变化情况,分析术后DTI参数与术后脊髓功能的相关性,以及手术前后DTI参数变化情况与手术前后脊髓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探讨脊髓减压术后DTI参数的变化趋势及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在天津医院脊柱外科门诊就诊并行颈椎常规MRI及DTI检查的颈脊髓压迫患者97例。根据有无脊髓压迫的症状和体征分为两组:A-SCCC组(57例)无脊髓压迫的症状和体征,主要临床症状为颈肩部疼痛、神经根刺激症状或颈部活动受限。CSM组(40例)患者则明确存在脊髓受压导致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症状和体征。比较A-SCCC、CSM患者脊髓受压最严重节段与C1-2节段这两个不同节段的DTI参数。A-SCCC组与CSM组患者的常规MRI测量参数包括脊髓受压层面的前后径(AP)、左右径(LL)、脊髓压迫率(CR)、脊髓横截面积(TA);DTI参数包括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弥散系数(ADC)。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上述指标鉴别A-SCCC与CSM的曲线下面积(AUC)和界值。将DTI参数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颈脊髓压迫患者产生脊髓损害症状与体征的危险因素。第二部分收集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天津医院脊柱外科接受颈椎手术治疗的142例CSM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分析上述患者C1-2节段、脊髓受压最严重节段、受压最严重上位节段、受压最严重下位节段DTI参数与术前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术后JOA评分改善率的相关性。根据术前脊髓功能状态分为轻度组(JOA评分1316分)、中度组(128分)和严重组(≦8分),比较上述三组间的DTI量化参数。术后1年随访时,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改善率≧50%的患者归入预后良好组,改善率<50%的患者归入预后不良组。对比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的术前临床指标年龄、性别、病程、JOA评分,常规MRI量化指标脊髓受压百分比(MSCC)、CR、TA、脊髓信号强度比值(SIR)以及DTI量化参数FA、ADC。ROC曲线计算常规MRI与DTI量化指标预测CSM手术预后不良的AUC及预测界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SM手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据此建立预测模型。第三部分收集2017年2月至2017年6月在天津医院脊柱外科接受颈椎后路减压手术治疗的26例CSM患者的资料,对比颈椎后路术前,术后1年随访时的DTI量化参数FA、ADC,以及T2WI量化指标SIR变化情况。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术后FA、ADC、SIR值与术后JOA评分的相关性,同时分析术后FA、ADC、SIR的改变值与术后JOA评分改善值的相关性。结果:A-SCCC组脊髓受压最严重节段与C1-2节段的FA、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M组脊髓受压最严重节段的FA值较C1-2节段显着降低,ADC值较C1-2节段显着升高(P<0.05)。A-SCCC组与CSM组患者脊髓受压最严重层面AP(t=2.330,P=0.022)、CR(t=2.497,P=0.014)、TA(t=3.649,P<0.001)、FA值(t=4.630,P<0.001)与ADC值(t=4.385,P<0.00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A-SCCC组与CSM组脊髓高信号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AP鉴别A-SCCC与CSM的AUC为0.629,界点值为6.43 mm;CR鉴别的AUC为0.640,界点值为46.61%;TA的AUC为0.690,界点值为68.25 mm2;FA的AUC为0.739,界点值为0.585;ADC的AUC为0.725,界点值为1.182×10-3mm2/s。DTI各量化指标鉴别A-SCCC和CSM的AUC均大于常规MRI各量化指标的AUC。FA和ADC具有中等鉴别价值(其AUC为0.70.9),而常规MRI指标AP、CR及TA鉴别价值较低(AUC均小于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A≦0.585、ADC>1.182×10-3 mm2/s、TA≦68.25 mm2为颈脊髓压迫患者产生症状与体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第二部分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与脊髓C1-2节段、受压最严重上位节段、受压最严重下位节段比较,脊髓受压最严重节段的DTI参数与术前JOA评分、术后JOA评分改善率的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脊髓受压最严重节段的FA值与术前JOA评分的相关系数绝对值(r=0.782)大于ADC值与术前JOA评分的相关系数绝对值(r=-0.746);FA值与术后JOA评分改善率的相关系数绝对值(r=0.370)大于ADC值与JOA评分改善率的相关系数绝对值(r=-0.352)。术前JOA评分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脊髓受压最严重节段FA值(F=22.936,P<0.001)、ADC值(F=18.643,P<0.001)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随访时,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的术前JOA评分(t=4.980,P<0.001)、TA(t=4.353,P<0.001)、SIR(t=3.772,P<0.001)、FA(t=5.454,P<0.001)、ADC值(t=4.574,P<0.001)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术前MSCC(t=1.838,P=0.068)、CR(t=1.820,P=0.0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CC预测CSM术后预后不良的AUC为0.593,界点值为44.85%;CR预测CSM术后预后不良的AUC为0.591,界点值为26.56%;SIR预测CSM预后不良的AUC为0.673,界点值为1.556;TA的AUC为0.716,界点值为46.02;FA的AUC为0.750,界点值为0.390;ADC的AUC为0.719,界点值为1.344×10-3 mm2/s。DTI各量化指标预测预后不良的AUC均大于常规MRI各量化指标的AUC,其中FA、ADC、TA具有中等的预测价值(其AUC为0.70.9),而MSCC、CR、SIR预测价值较低(AUC均小于0.7)。AUC值有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FA、ADC、TA、SIR、MSCC、CR。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JOA评分≦8分、TA≦46.02 mm2与FA≦0.390均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此结果建立的预测模型预测手术预后不良的AUC为0.871(95%CI为0.8030.921),显着高于JOA评分模型的AUC(0.763,95%CI为0.6800.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第三部分颈椎后路术后1年随访与术前比较,脊髓受压最严重节段FA值(t=5.687,P<0.001)、ADC值(t=5.302,P<0.001)、SIR值(t=3.424,P=0.005)均存在显着性差异。术后1年随访时受压最严重节段FA值(r=0.643,P<0.001)、ADC值(r=-0.607,P=0.001)与术后JOA评分存在显着相关性;术后FA改变值(r=0.514,P=0.007)、ADC改变值(r=-0.446,P=0.022)与术后JOA评分改善值存在显着相关性;而术后SIR值与术后JOA评分无显着相关性(r=0.352,P=0.078),术后SIR值改变值与术后JOA评分改变值亦无显着相关性(r=0.321,P=0.110)。在FA、ADC、SIR三个参数中,术后FA值与术后JOA评分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术后SIR值与术后JOA评分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小;术后FA值改变值与术后JOA评分改变值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术后SIR值改变值与术后JOA评分改变值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小。结论:A-SCCC脊髓受压节段的DTI参数与C1-2节段相比无显着改变;而CSM患者脊髓受压节段的FA值较C1-2节段显着降低,ADC值较C1-2节段显着增高。引入DTI量化参数对A-SCCC与CSM进行分析并鉴别,发现FA、ADC鉴别A-SCCC与CSM具有中等强度的鉴别价值,而常规MRI指标TA、CR、AP的鉴别价值较低,说明DTI是比常规MRI鉴别A-SCCC与CSM更为敏感的指标。多因素分析发现FA≦0.585、ADC>1.182×10-3 mm2/s、TA≦68.25 mm2为脊髓损害产生症状与体征的独立危险因素,说明DTI参数的变化可反映脊髓的细微病理生理变化,将DTI序列应用于临床可更好的预测颈脊髓压迫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产生。第二部分发现CSM不同脊髓功能受损程度的FA值、ADC值均存在显着性差异,随着脊髓受损程度的加重,ADC值逐渐升高,FA值逐渐降低。将DTI量化参数引入CSM患者手术预后分析,多因素分析发现JOA评分≦8分、TA≦46.02 mm2与FA≦0.390均是CSM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此结果建立的预测模型预测手术预后不良的预测能力显着高于JOA评分模型的预测能力,说明将DTI技术用于CSM手术预后的评估,可产生更好地预测效果。结合DTI量化参数进行手术预后分析可为帮助CSM患者更好地分析手术预期效果,帮助脊柱外科医生判断最佳手术时机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发现颈椎后路术后1年随访时,JOA评分较术前显着改善,脊髓FA值较术前显着增加;ADC值、SIR值较术前显着降低。术后DTI参数改变情况与术后JOA评分改善情况存在显着相关性,而术后T2WI脊髓信号强度的改变情况与术后JOA评分改善情况无显着相关性,说明术后DTI参数的变化较好的反应了脊髓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而术后MRI脊髓信号强度的变化不能完全反应脊髓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
冯法博,孙垂国,陈仲强[2](2015)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临床特点及定位诊断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胸椎管狭窄症多是由于退变性韧带肥厚甚至骨化、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赘、小关节增生等一种或多种病理因素压迫胸脊髓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其中胸椎黄韧带骨化(thoracic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TOLF)是导致胸椎管狭窄症最常见的原因[1-3],在需要手术治疗的由胸椎退行性变引起的胸脊髓病中TOLF可占到51%[4]。自1960年Yamaguchi与Fuiita[5]报告TOLF引起的胸椎脊髓病以来,TOLF已逐步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但目前其病
杨希重[3](2014)在《慢性脊髓损伤实验研究及胸椎管狭窄症经改良关节突入路的手术治疗》文中提出第一部分慢性脊髓损伤的实验性研究目的:建立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CSCI)动物模型,观察CSCI损伤后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健康成年家兔3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15只,对照组15只和正常组2只。自制膜囊压迫装置,造成兔T10脊髓节段的慢性压迫。尼氏染色观察脊髓的一般组织病理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方法(TUNEL)标记凋亡的细胞;用组织化学的方法和组织扫描光度测定法测定脊髓第Ⅴ、Ⅸ板层神经元乳酸脱氢酶(LDH)、腺苷三磷酸酶(ATP酶)、乙酰胆碱酯酶(AchE)、磷脂酶A2(PLA2)。结果:动物模型的建立以OFW标准,后肢肌力达Ⅳ级左右,灌注取材,X线拍片测量椎管狭窄率为30.6-42.5%。尼氏染色结果表明实验组压迫区灰质中神经元尼氏小体淡染、消失;神经元萎缩,脱失,以Ⅸ板层明显。TUNEL染色表明实验组压迫区各索内均可见到大量阳性细胞,比对照组和正常组比较,明显增多(P<0.05)。实验组家兔脊髓压迫区第Ⅴ、Ⅸ板层的神经细胞中LDH、AchE、ATP活性与正常组、对照组同板层的神经细胞中相应的同种酶活性比较,明显下降(P<0.01);而PLA2活性则明显升高(P<0.01)。结论:1、机械性压迫可导致脊髓神经元发生损伤。2、CSCI继发病变的机制可能与神经细胞的凋亡有关。3、CSCI继发病变的机制可能与神经细胞中LDH、 AchE、ATP、PLA2活性密切相关。第二部分胸椎管狭窄症经改良关节突入路的手术治疗研究背景:胸椎管狭窄症(thoracic spinal stenosis,TSS) TSS)的直接发病机制是致压物所造成的胸段脊髓的血供循环、感觉和运动传导障碍。临床上最多见的是以退行性变为主要病理改变。造成胸椎管狭窄症产生的常见病理因素包括胸椎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ligmentum flavum, OLF)、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vertebral longitudinal ligament, OPLL)、胸椎间盘突出(thoracic disc herniation, TDH)等,其中80%以上的胸椎管狭窄是由胸椎黄韧带骨化引起,其次为胸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骨化及胸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等。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 OLF)是一种发生在脊柱韧带的特殊类型异位骨化形式。OLF主要累及亚洲黄种人,尤其是日本人。男女发病率文献报道不一,约为2-4:1,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高,年龄大于65岁的亚洲人群发病率高达20%。1912年LeDouble发现胸椎黄韧带骨化现象,但长期以来该病并不被人们所了解,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错误的把OLP描述为单纯的椎板肥厚或双椎板结构。有学者通过尸体解剖进一步证实大部分受检者存在有胸椎OLF,而影像学研究也发现有约5%的人存在有胸椎黄韧带骨化,OLF可发生在颈,胸和腰椎,但好发生于下胸椎和胸腰段,导致椎管狭窄,只有一小部分黄韧带骨化患者能够产生脊髓压迫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国内、外文献有关OLF病因学研究的报道逐渐增加,虽然目前认为遗传因素、生长因子、力学因素、内分泌与代谢异常等因素与OLF发病密切相关。但其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组织学研究证实骨化黄韧带组织表现为韧带肥厚,弹力纤维减少,胶原纤维大量增生、肿胀,在骨化与非骨化韧带组织间的交界区(骨化移行区)可见大量的软骨样细胞。因此,这提示OLF属于异位软骨内成骨病变。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发现某些成骨诱导因子(如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和转化生长因子(TGF))和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BMPRs)在骨化移行区的未成熟的软骨样细胞中阳性表达。体内、外实验进一步证实BMP-2诱导OLF形成。提示这些成骨诱导因子可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的形式与黄韧带细胞胞膜上的的MPRs受体结合并刺激细胞向成骨分化。而后纵韧带骨化最早于1960年由日本学者Tsukimoto在尸检中首先发现并予以报道,1964年Terayama正式将其命名为后纵韧带骨化(OPLL).起初它被认为是仅发生于颈椎的病变,但随着研究的深入,1972年由Nakanish等人首度报道了发生在胸椎的OPLL,很快在后续的报道中出现了腰椎OPLL。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相比,发生在胸椎并导致脊髓压迫症状出现的后纵韧带骨化较为少见,但是一旦出现脊髓压迫,症状常呈现进行性发展态势并进而导致瘫痪。胸椎相对比较稳定,胸椎间盘突出导致的胸椎管狭窄比较少见。相反由于颈椎和腰椎活动度大,慢性劳损机会多,故颈椎和腰椎椎间盘突出较常见,引起的症状也比较典型,文献报道和讨论较多。其实,早在1911年Teacher就通过尸体解剖证实胸椎间盘突出可以引起脊髓损害,但当时由于检查手段的制约,此病在临床上得到证实。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占所有椎间盘突出症的0.25%-0.75%.占胸、腰椎间盘突出症的2.5%.有症状的胸椎管狭窄每一百万人口中会有一个是因胸椎间盘突出症所导致的。胸椎间盘突出男性多于女性,发病高峰年龄位于40-50岁,并且从上段胸椎至下段胸椎有逐渐增加趋势,其中T8-9到T11-12较多见,而其中以T11-12最多见,这可能与下段胸椎是活动度较大的腰椎和比较稳定的胸椎的过渡阶段有关。胸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症状通常包括括背痛,胸腹部束带感,下肢麻木感、疼痛感、沉重感、冷感,双下肢无力,间歇性跛行,排尿困难或失禁,部分患者合并有肋间神经痛等。体征:有感觉平面、感觉减退,括约肌功能障碍,双下肢肌力下降、肌张力增高、膝踝反射亢进或减弱,可有病理征阳性等,即上中段胸脊髓受损主要表现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而胸腰段病损可表现为脊髓上、下运动神经元混合性损害或广泛性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影像学:表现多样,可显示增生骨化的黄韧带、骨化的后纵韧带、椎体后缘骨性退行性病变侵犯椎管的情况,亦可显示椎间关节、椎肋关节、韧带的退变、增生、融合、骨化等。由于该病缺乏明确的神经定位体征及病史比较模糊,起病常常比较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往往持续时间不定,由几小时至几年不等,甚至有约25%的病人临床症状中无疼痛出现,易发生漏诊、误诊。鉴于胸段脊髓特有的解剖学特点,该节段手术风险相对较大。对出现脊髓损伤症状的胸椎管狭窄症的病人及早手术解除脊髓压迫可明显改善病人的脊髓损伤症状和预后。手术途径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病变的节段、病变的病理类型、与脊髓的相对关系以及手术者对手术路径的熟悉程度。对于不同的胸椎管狭窄症的病人来说,没有一种全能的手术入路可供选择,每种手术入路都有其优缺点。对于长节段胸椎管狭窄,由于手术所具有的风险及多节段椎体切除后重建稳定的困难,目前还是主张以后路椎板切除脊髓减压为主,较经典的术式为胸椎后路椎板蚕食法脊髓减压术。近年来,随着高速磨钻、薄刃骨刀及脊柱内固定器械的广泛推广与应用,后路全椎板薄化层揭法、后路多椎板整块切除法及多椎板截骨原位回植内固定等术式应运而生,各术式均有其自身特点,同时亦伴有各种不足之处。如多椎板整块切除术容易发生硬膜撕裂、脑脊液漏及神经症状加重,单纯多节椎板切除后易出现减压节段不稳及后凸畸形发生,而椎板截骨原位回植手术操作相对复杂。由于胸椎结构的特点,椎管后壁切除一般不需要固定;但是如果合并有较明显的脊柱后凸畸形,矫正畸形将有利于脊髓的减压效果,此时可辅助内固定矫形;胸椎后纵韧带骨化型胸椎管狭窄症的外科治疗难度较大,且对术者的操作技巧要求很高,同时治疗效果往往不佳。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脊柱专家逐步探索出样式各异的手术方法和治疗策略来试图攻克这一难题,比较常用的有一期或分期前后路联合环形减压内固定术、后路椎板切除脊髓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一期经后路环形减压内固定术等。上述术式均有各自的优缺点。近年来,由于经关节突入路手术操作不用经过胸腔、手术视野扩大及术后并发症较少,越来越受到外科大夫的青睐,它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相对少、可一期完成前后路减压等优点,术后轴性后背痛也较其他术式明显降低,但其因为切口小而难以对肥胖病人的脊髓前方完全暴露,另外,对于中央型的胸椎间盘突出或后纵韧带钙化难以显露及切除,而本研究中将原有的后路经关节入路加以改良,扩大关节突切除范围,并行双侧关节突切除和涵洞法先将病变节段的脊髓前方掏空后将后纵韧带及突出椎间盘向前方推入从而能安全的将后纵韧带及突出椎间盘切除。术中应用体感诱发电位监测,注意避免牵拉脊髓,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的:探讨经关节突入路行胸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994年10月至2012年8月,治疗33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男性27例,女性6例,年龄18-72岁,平均41.8岁;病程12天至36个月,其中病程<1个月者13例,9例因外伤而出现下肢麻木。无力,其余发病无明显诱因。病程缓慢,呈进展性发展。单纯间盘突出15例,合并后纵韧带骨化6例,合并黄韧带骨化12例。病变共发生在45个椎间盘,其中发生于下胸段32例,占总数的71.11%,上胸段8例,占总数的17.78%,中胸段5例,占总数的11.11%。手术采用经一侧或双侧关节突关节进入切除突出椎间盘和骨化的后纵韧带,对于合并黄韧带骨化或肥厚的患者同时行后路全椎板截骨原位回植术。所有病例均采用椎弓根钉棒固定,其中19例采用单侧钉棒固定,14例采用双侧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结果:2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63个月,平均37个月。疗效参照Epstein和Schwall标准,优15例,良10例,改善2例,差2例,优良率86.21%(25/29),总有效率93.10%(27/29)。3例出现并发症:其中运动功能障碍加重2例,经甲级泼尼松冲击、脱水剂、神经营养药物及高压用治疗后,1例恢复至术前水平,1例虽有所恢复,但未达到术前水平;内固定断裂1例,术后18个月行内固定取出。术后CT及MRI均显示回植椎板融合成形良好,手术减压满意。结论:经关节突入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可获得满意疗效。
神兴勤[4](2014)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合并硬脊膜粘连的影像学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 OLF)合并硬脊膜粘连患者的术前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OLF合并硬脊膜粘连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2月-2013年12月行OLF手术的85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术前MRI和CT检查结果是否同时存在“车轨征”及“锯齿状线征”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同时具有两种影像学表现,共34例;对照组不同时或不具有两种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共51例。以术中剥离黄韧带时所见硬脊膜与黄韧带粘连作为诊断硬脊膜粘连的“金标准”。将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与“金标准”进行比较,并分别计算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前影像学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似然比(阳性似然比>5表示具有参考价值,>10表示具有诊断价值),判断术前影像学检查有无参考或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中26例术中可见合并硬脊膜粘连,男10例,女16例;8例术中未见硬脊膜粘连,男6例,女2例。对照组中2例术中可见合并硬脊膜粘连,均为存在“锯齿状线征”女性患者;49例术中未见硬脊膜粘连,男14例,女35例。CT水平位像上可见“车轨征”12例,男4例,女8例。MRI T2像显示存在“锯齿线征”5例,男2例,女3例。两者均无32例,男8例,女24例。“车轨征”+“锯齿状线征”的敏感性为92.9%,特异性为86.0%,阳性似然比为6.6;单独“车轨征”的敏感性为92.9%,特异性为64.9%,阳性似然比为2.6;单独“锯齿状线征”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7.2%,阳性似然比为4.4。结论胸椎OLF患者术前CT和MRI检查提示为“车轨征”+“锯齿状线征”对术前OLF合并硬脊膜粘连的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任亮,孙先泽,赵正琦,胡红涛[5](2014)在《经关节突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经关节突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并评价其疗效。方法本组病例包括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2362岁,平均53岁,其中T10T112例,T11T123例,T12L12例,L1L24例,均行侧后方经关节突入路椎间盘切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时的JOA评分,计算改善率,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11例均获随访,时间为14年,平均2年。术前JOA评分(9.3±1.6)分,术后3个月(18.1±0.9)分,术后1年(23.7±2.1)分(P<0.05)。术后1年改善率为(74.3±16.3)%。根据JOA改善率进行疗效评定:优8例,良2例,好转1例,无效0例,优良率为90.9%。结论经关节突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出血少,创伤小,对脊髓影响小,能达到完全减压的目的。
刘法敬[6](2013)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髓内高信号的临床研究与手术治疗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胸椎黄韧带骨化症脊髓压迫程度与髓内高信号的相关研究目的:近年来,随着医学检查技术及设备的更新与发展,特别是MRI和CT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得以明确诊断。由于黄韧带骨化程度较轻的患者可无临床症状,而随着骨化物的逐步增大,脊髓受压程度超过其最大耐受时就会出现神经受损症状。MRI成像尤其是全脊柱MRI为胸椎黄韧带骨化的定位和定性提供了可靠依据,同时也可清楚显示胸髓内是否存在信号变化。该研究借助MRI成像技术,在矢状径位下比较不同胸髓受压程度下脊髓高信号(Intramedullary increased signal intensity, ISI)的发生情况,明确两者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方法:2010年10月~2012年9月,共92例患者在我院门诊经MRI检查明确诊断为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OLF),按脊髓受压程度将其分为:A组(椎管矢状径残余率≥66.7%)29例,其中男13例,女16例,年龄43~67岁,平均55.2岁;B组(33.3%≤椎管矢状径残余率﹤66.7%)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45~69岁,平均56.6岁;C组(椎管矢状径残余率﹤33.3%)27例,男12例,女15例,年龄42~71岁,平均56.9岁。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Association,JOA)评分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状况,同时观察胸髓内高信号发生情况。结果:A组29例患者中有6例出现ISI(20.7%),B组36例患者中17例出现ISI(47.2%),C组27例患者中有19例出现ISI(7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JOA评分为7.1±2.1,B组为6.0±1.8,C组为5.6±2.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 <0.05)。进一步比较,A组与B组、A组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SI患者JOA评分为5.4±1.8,无ISI者JOA评分为7.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ISI患者的平均病程较无ISI患者更长(P<0.05)。结论:OLF患者脊髓压迫程度越重,脊髓内越容易出现高信号;同时,伴有髓内高信号的患者JOA评分低,病程长,故脊髓内高信号的出现预示着神经受损症状严重。第二部分胸椎板逐节切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疗效分析目的:多节段胸椎黄韧带骨化症(multi-level of ossification of theligamentum flavum, M-OLF)的手术治疗以后路椎板切除脊髓减压为主,较经典的术式为胸椎后路椎板蚕食法脊髓减压术。近年来,随着高速磨钻、薄刃骨刀及脊柱内固定器械的广泛推广与应用,后路全椎板薄化层揭法、后路多椎板整块切除法及多椎板截骨原位回植内固定等术式应运而生,各术式均有其自身特点,同时亦伴有各种不足之处。如多椎板整块切除术容易发生硬膜撕裂、脑脊液漏及神经症状加重,单纯多节椎板切除后易出现减压节段不稳及后凸畸形发生,而椎板截骨原位回植手术操作相对复杂,且目前尚未出现理想的回植椎板固定器械,随访发现内植物容易发生松动。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M-OLF患者多采用胸椎板逐节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此术式可借助椎弓根钉的固定和横突间植骨来维持减压区域的稳定性,同时,椎板的逐节切除可降低硬膜囊撕裂进而发生脑脊液漏的风险。方法:2008年10月~2011年6月共15例M-OLF患者在我院采用胸椎板逐节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41~69岁,平均55.7岁,两节段黄韧带骨化者2例,三节段10例,四节段3例。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过程中观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手术节段曲度变化。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13.5min,平均出血量为760ml,所有患者均无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等情况发生。随访时间23~46个月,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脱出及椎板移位。JOA评分(11分法)由术前的5.8±1.7分提高至术后3个月的8.9±2.4分和末次随访时的9.3±2.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神经功能改善率为67.3%±15.2%。Cobb角由术前的15.9°±4.1°降低至术后3个月的13.3°±3.7°及末次随访的14.0°±3.8°,术后与术前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局部Cobb平均降低1.9°±0.7°。术中共发生脑脊液漏4例,经缝合及人工硬脊膜覆盖后愈合良好;术后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发生肺部感染,经积极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结论:胸椎板逐节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是治疗M-OLF的一种有效术式,它可使脊髓获得充分减压的同时有效降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而椎弓根钉的置入和横突间植骨能维持减压区域的稳定性,有助于避免术后出现后凸畸形和神经症状加重的发生。第三部分后路经关节突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黄韧带伴后纵韧带骨化型胸椎管狭窄症目的:胸椎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OLF)合并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型胸椎管狭窄症的外科治疗难度较大,且对术者的操作技巧要求很高,同时治疗效果往往不佳。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脊柱专家逐步探索出样式各异的手术方法和治疗策略来试图攻克这一难题,比较常用的有一期或分期前后路联合环形减压内固定术、后路椎板切除脊髓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一期经后路环形减压内固定术等。上述术式均有各自的优缺点。而本研究中所应用的后路经关节突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posterior decompression withtransforaminal thoracic interbody fusion, PTTIF),是在腰椎经关节突入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从而成为治疗这一钳夹型胸椎管狭窄症的一种新术式,它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相对少、可一期完成前后路减压等优点,不失为治疗OLF合并OPLL型胸椎管狭窄症的理想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接受PTTIF手术的16例同节段黄韧带伴后纵韧带骨化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39~72岁,平均55.6岁,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定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状况,随访过程中观察手术节段局部后凸角(Cobb角)的变化。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75min,平均出血量为1031ml,术中共3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经缝合及修补后均一期愈合;1例患者术后即可出现下肢神经功能恶化,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恢复至术前水平。所有患者均获得临床随访,随访时间28~47个月,JOA评分由术前的4.3±1.2恢复至术后3个月时的7.3±1.7及末次随访时的8.5±1.5,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恢复率达到63.6%±20.0%。Cobb角由术前的9.2o±2.1o恢复至术后的8.3o±2.0o及末次随访时的8.4o±2.1o,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共8例(68.8%)患者脊髓内出现高信号,至末次随访时,其中5例患者髓内高信号完全消失,经统计分析发现,脊髓内持续高信号的患者较术前无信号变化或术后高信号消失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差(P<0.05)。结论:PTTIF作为治疗黄韧带伴后纵韧带骨化型胸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术式,只需一期后路减压即可显着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内固定物的植入可效维持减压节段的稳定性;同时,术前髓内高信号的出现并非预示患者预后不佳,只有术后持续高信号才预示患者将获得较差的临床疗效。
杨迪,李晓林,邵海宇,陈锦平,黄亚增,金永明,张骏,刘建文,徐中海[7](2012)在《胸椎黄韧带骨化的外科治疗及其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根据CT分型分别采取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脊髓病,并探讨其疗效。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脊髓病3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2例,女8例;年龄37~68岁,平均52.8岁;病程2个月~6年。单节段孤立性黄韧带骨化11例;多节段黄韧带骨化19例,其中2例合并颈椎黄韧带骨化,1例合并后纵韧带骨化。上胸段(T1,2-T4,5)5例,中胸段(T5,6-T8,9)7例,下胸段(T9,10-T11,12)12例,上中胸段联合2例,中下胸段联合4例。根据骨化节段CT表现将其分为两种类型:单纯型18个节段,骨化黄韧带单侧,骨化较薄或双侧均较薄,未融合;复杂型42个节段,骨化黄韧带弥漫性融合,或呈结节型。21例表现为上运动神经元瘫,9例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混合瘫;括约肌功能障碍26例,JOA括约肌功能评分为1.97±0.56。改良JO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为1.20±0.76。单纯型行"揭盖法"切除,复杂型行"薄化法"切除。对于减压范围较大者减压后行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结果:减压2~6个椎板,平均3.1个。3例出现脑脊液漏,1例出现切口处血肿。全部病例获随访,时间12~96个月,平均26个月。22例束带感均消失;28例感觉障碍及下肢麻木、疼痛者中,完全恢复18例,部分恢复10例。术后括约肌功能JOA评分为2.73±0.4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JO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为3.57±0.77,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善率平均为86.1%,优24例,良3例,可2例,差1例。结论:根据不同CT分型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能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风险。
戚正[8](2011)在《经关节突入路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椎管狭窄率与黄韧带骨化型胸椎管狭窄症的关系,探讨经关节突入路手术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并指导手术治疗。方法利用CT测量20例黄韧带骨化合并上关节突肥大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椎管狭窄矢状径、椎管矢状径、椎管狭窄面积、椎管面积,计算椎管矢状径狭窄率、椎管面积狭窄率;按照改良JOA评分对每位患者的神经损害功能进行评价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手术采用经关节突入路治疗,后正中切口,显露病变部位的棘突椎板和两侧关节突关节,先切除双侧下关节突,显露双侧上关节突,沿双侧上关节突基底部的中点切除双侧上关节突内侧。再行双侧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结果椎管矢状径狭窄率、椎管面积狭窄率与改良JOA评分均有相关关系。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结论椎管矢状径狭窄率、椎管面积狭窄率可以反映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狭窄程度,与神经损害程度相关。经关节突入路治疗由关节突肥大引起的胸椎管狭窄可使狭窄的椎管显着扩大,可有效解除黄韧带骨化伴随关节突肥大引起的脊髓压迫。患者的临床症状也已得到有效治疗。因此经关节突入路是治疗胸椎管狭窄的一种有效术式。
魏可为[9](2011)在《胸椎管环形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一期后正中入路经椎弓根胸椎管360°环形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0月~2010年2月,本组共收治胸椎管狭窄的患者共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34~67岁(平均47.8±1.3岁)。三节段3例,双节段5例,单节段3例。4例为上胸椎(T1~T4)椎管狭窄,其中2例为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压迫脊髓,2例为OPLL合并脊髓后方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OLF)压迫脊髓;7例为中下胸椎(T5~T12)椎管狭窄,均为胸脊髓同时受前、后方因素压迫,其中4例为胸椎OLF合并胸椎OPLL,3例为胸椎OLF合并胸椎间盘突出(Thoracicdisc herniation,TDH)。均为双下肢不全瘫,均采用后正中入路经椎弓根胸椎管360°环形减压,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从后路应用“揭盖”椎管后壁切除法,去除脊髓后方压迫;然后切除残留的关节突,沿椎弓根斜向内至椎体后壁两侧切除骨化的后纵韧带、变性的椎间盘,完成脊髓前方的减压,再行椎间cage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对于下肢功能评定采用Mann标准,术前Ⅲ级6例,Ⅳ级4例,V级1例。脊髓功能评定采用截瘫指数,术前截瘫指数1分2例,2分5例,3分2例,4分1例。根据日本的JOA评分法评价术后疗效。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对患者进行下肢功能评定和JOA评分。结果:11例患者术后无一例症状加重,平均手术时间为150min,平均出血量为280ml。术中分离硬膜与骨化的后纵韧带时发生脑脊液漏2例,1例术后7天出现硬膜外血肿双下肢肌力明显下降,急诊清除血肿后好转,均无感染发生。术后11例患者脊髓功能不同程度提高,提高1级4例,提高2级5例,提高3级2例,术后改善率为100%。术后截瘫指数0分2例,1分6例,2分1例,3级1例。术后11例获得随访,经6个月~48个月随访,双下肢肌力均较术前明显好转,通常在4~8周后肌力开始恢复。术后下肢功能评定采用Mann标准:I级8例,Ⅱ级2例,Ⅲ级1例,优良率90%。末次随访时截瘫指数0分10例,1分1例,2分0例。手术前评分及功能评定与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一期行后正中入路经椎弓根胸椎管360°环形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手术安全可靠,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取得了良好的近期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隋成江[10](2010)在《颈椎黄韧带切除术的解剖基础与临床研究》文中提出一.颈椎黄韧带切除术的解剖基础目的对人体颈椎黄韧带及其毗邻关系进行解剖学研究,探讨黄韧带退变的病理特点,为颈椎黄韧带切除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提高这一手术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观察并测量20例成人颈椎干燥骨标本及2例成人尸体标本。记录颈椎节段黄韧带的起止点及走行。分别测量颈椎各节段椎板间的距离;黄韧带在椎板附着部的垂线距离;颈段椎管矢状径、横径。结果颈椎段黄韧带的起、止点及走行相对恒定,左右两侧对称。颈椎椎板间的间隙呈中间宽,两边窄的形状,椎板间的间距以C7-T1最大,为5.29±0.25mmm,C2-3最小,为2.97±0.30mm;黄韧带在椎板附着部的距离,从C2-3开始至C7-T1逐渐增大,C2-3在上位椎板和下位椎板附着部的长度分别为5.18±0.53mm、3.25±0.37,C7-T1在上位椎板和下位椎板附着部的长度分别为7.19±0.36、5.41±0.38;寰椎椎管的矢状径最大,为19.45±0.87mm,C6最小为12.55±0.75mm;横径以C2最大,为20.16±0.33mmm,C6最小,为16.25±1.60mm。结论1.颈椎椎板间的上下间隙为2.97±0.30-5.29±0.25mm,通过此间隙切除黄韧带是可行的。2.颈椎黄韧带切除术中刮除上位椎板黄韧带附着部的长度,约为5-71mm,即可剥离黄韧带椎板下缘附着起点。3.颈椎黄韧带切除术宜采取止点切除、起点剥离法。二.颈椎黄韧带切除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比较分析目的探讨并比较颈椎黄韧带切除术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治疗颈椎管狭窄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6月—2009年6月在青岛市立医院治疗由不同原因引起的颈椎管狭窄症50例,其中黄韧带病变明显的退变性颈椎管狭窄症25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10例,颈间盘突出15例。25例行颈椎后路黄韧带切除手术;25例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脊髓功能参照JOA评分标准,分析术前术后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本组病人共5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5年,平均3年。大多数病人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前椎管狭窄部分无再狭窄。按照JOA评分标准,颈椎黄韧带切除术组JOA评分改善率84.6%,单开门手术组JOA评分改善率为84.3%。经过统计学分析,颈椎黄韧带切除术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术后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本组患者平均JOA评分改善率87.4%,说明两种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均比较满意。结论1.颈椎黄韧带切除术能解除肥厚、骨化的黄韧带对脊髓和神经根的压迫,能保留正常骨性椎管的完整性,避免脊髓漂移导致的轴性症状等并发症。2.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可直接扩大椎管的矢状径,减压彻底,出血量较黄韧带切除术多,对颈椎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骨性椎管过分扩大,脊髓向后漂移时其缺点。3.颈椎黄韧带切除术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术后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二者各有优缺点。以黄韧带压迫明显的病变,可选用黄韧带切除术,或联合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或后纵韧带骨化的颈椎管狭窄症宜选用椎管扩大成形术。
二、单纯黄韧带骨化性胸脊髓压迫症1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纯黄韧带骨化性胸脊髓压迫症10例(论文提纲范文)
(1)常规MRI与DTI量化参数对脊髓型颈椎病特征分析及其对手术预后评估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A-SCCC与轻中度CSM的常规MRI与DTI参数分析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对象 |
1.1.3 分组情况 |
1.1.4 脊髓功能评估 |
1.1.5 扫描设备及方法 |
1.1.6 测量指标 |
1.1.7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颈髓受压节段与C1-2 节段DTI参数分析 |
1.2.2 A-SCCC与CSM对比分析 |
1.2.3 影像学指标鉴别A-SCCC与CSM的AUC及界值 |
1.2.4 A-SCCC与CSM鉴别的多因素分析 |
1.3 讨论 |
1.3.1 A-SCCC的概念及原因分析 |
1.3.2 常规MRI研究CSM的局限性 |
1.3.3 DTI研究CSM的优势 |
1.3.4 CSM产生症状与体征的多因素分析 |
1.4 小结 |
二、常规MRI与DTI参数对CSM手术预后的评估作用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背景 |
2.1.2 研究对象 |
2.1.3 手术方法 |
2.1.4 分组情况 |
2.1.5 临床指标 |
2.1.6 影像学指标 |
2.1.7 统计学方法 |
2.2 结果 |
2.2.1 脊髓各节段DTI参数与脊髓功能评分的相关性 |
2.2.2 脊髓功能不同损伤程度的DTI参数分析 |
2.2.3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对比分析 |
2.2.4 ROC曲线分析各影像学指标的预测效能及界值 |
2.2.5 CSM手术预后不良的多因素分析 |
2.3 讨论 |
2.3.1 常规MRI形态学参数预测手术预后的价值 |
2.3.2 脊髓高信号预测手术预后的价值 |
2.3.3 颈髓DTI感兴趣区域的选择 |
2.3.4 DTI参数与脊髓功能评分的相关性 |
2.3.5 DTI参数对CSM手术预后的评估价值 |
2.3.6 建立包含DTI的新预测模型 |
2.4 小结 |
三、颈椎后路减压术后DTI参数的变化趋势分析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研究背景 |
3.1.2 研究对象 |
3.1.3 手术方法 |
3.1.4 影像学参数测量方法 |
3.1.5 统计学方法 |
3.2 结果 |
3.2.1 手术前后FA、ADC、SIR的变化情况 |
3.2.2 术后FA、ADC、SIR与JOA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3.3.1 术后DTI参数改变反应脊髓功能改善 |
3.3.2 术后SIR改变与脊髓功能改善无显着相关性 |
3.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DTI、MRS、BOLD-f MRI在评估CSM脊髓功能及手术效果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慢性脊髓损伤实验研究及胸椎管狭窄症经改良关节突入路的手术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慢性脊髓损伤的实验性研究 |
前言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附图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胸椎管狭窄症经改良关节突入路的手术治疗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毕业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发表英文文章1 |
发表英文文章2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合并硬脊膜粘连的影像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患者选择标准 |
1.1.2 一般资料 |
1.1.3 研究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3.1 胸椎黄韧带骨化的流行病学调查 |
1.3.2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诊断 |
1.3.2.1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临床表现 |
1.3.2.2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影像学表现 |
1.3.3 胸椎黄韧带骨化伴硬脊膜粘连的机制 |
1.3.4 硬脊膜粘连与硬脊膜钙化 |
1.3.5 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硬脊膜粘连术前诊断的意义 |
1.3.6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合并硬脊膜粘连的治疗方法 |
1.3.7 数据分析 |
1.3.8 研究不足及改进 |
1.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5)经关节突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 2 手术方法 |
1. 3 疗效评估 |
1. 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 1 手术及随访情况 |
2. 2 临床疗效评估 |
2. 3 典型病例 |
3 讨论 |
(6)胸椎黄韧带骨化症髓内高信号的临床研究与手术治疗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脊髓压迫程度与髓内高信号的相关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胸椎板逐节切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疗效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后路经关节突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黄韧带伴后纵韧带骨化型胸椎管狭窄症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诊治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胸椎黄韧带骨化的外科治疗及其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影像学资料 |
1.3 治疗方法 |
1.3.1 手术操作 |
1.3.2 术后处理 |
1.4 观察项目与方法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黄韧带骨化的手术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
3.2 CT分型及临床意义 |
3.3 黄韧带骨化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利弊 |
3.3.1 减压范围及不同手术方式 |
3.3.2“揭盖法” |
3.3.3“薄化法” |
3.4 围手术期甲强龙的应用 |
(8)经关节突入路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2 观察指标及手术方法 |
3 观察指标统计学分析及手术效果评价 |
4 结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胸椎管狭窄症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胸椎管环形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颈椎黄韧带切除术的解剖基础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单纯黄韧带骨化性胸脊髓压迫症1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常规MRI与DTI量化参数对脊髓型颈椎病特征分析及其对手术预后评估价值[D]. 申沧海.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2]胸椎黄韧带骨化症临床特点及定位诊断进展[J]. 冯法博,孙垂国,陈仲强. 中华骨科杂志, 2015(01)
- [3]慢性脊髓损伤实验研究及胸椎管狭窄症经改良关节突入路的手术治疗[D]. 杨希重. 山东大学, 2014(04)
- [4]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合并硬脊膜粘连的影像学分析[D]. 神兴勤. 天津医科大学, 2014(01)
- [5]经关节突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J]. 任亮,孙先泽,赵正琦,胡红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4(06)
- [6]胸椎黄韧带骨化症髓内高信号的临床研究与手术治疗策略[D]. 刘法敬. 河北医科大学, 2013(10)
- [7]胸椎黄韧带骨化的外科治疗及其疗效分析[J]. 杨迪,李晓林,邵海宇,陈锦平,黄亚增,金永明,张骏,刘建文,徐中海. 中国骨伤, 2012(06)
- [8]经关节突入路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D]. 戚正. 郑州大学, 2011(04)
- [9]胸椎管环形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D]. 魏可为. 大连医科大学, 2011(06)
- [10]颈椎黄韧带切除术的解剖基础与临床研究[D]. 隋成江. 泰山医学院, 2010(02)
标签:颈椎压迫神经的症状论文; 颈椎生理曲线论文; 韧带断裂论文; 韧带损伤论文; 颈椎劳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