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民族大学科技处经费管理系统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魏熙麟[1](2020)在《云南民汉双语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陲,是典型的边疆、民族省份。作为我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56个民族在云南省均有分布。除汉族以外,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15个特有民族、16个跨境民族、8个人口较少民族,少数民族交错分布,大杂居、小聚居。在云南省的25个世居少数民族中,除回、满、水三个民族通用汉语外,其余22个少数民族共使用26种语言,14个民族使用22种文字进行交流。目前,云南省民汉双语教育主要在学前和小学阶段开展,面向14个少数民族的幼儿及学生采用18个文种进行教学。云南民汉双语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着特殊的省情和复杂的形势,很难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本论文以问题为导向,遵循“现状-问题-原因-对策”的逻辑链条,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对云南开展民汉双语教育管理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目前云南民汉双语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从而提出改善云南民汉双语教育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云南省要推进民汉双语教育管理工作高效开展,首先要准确分析政策走向,提高政治站位,摒除政策执行中的杂音,减小政策执行的阻力。广泛开展调研,全面摸清全省开展民汉双语教育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强化管理职能,完善政策执行。同时,做好经验总结,开展绩效评估。这样才能圆满实现民汉双语教育政策目标,充分发挥政策效益。
李凤营[2](2020)在《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文中认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引领和重要动力。地方高校在普通本科高校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科研绩点制管理模式因其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能够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科研环境,受到地方高校的普遍认可,在地方高校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因过分量化导致了不利于科研团队的形成、科研功利化、违背科研规律等现象的产生。这就亟需建立一种新型科研管理模式来适应地方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为了使本文的研究建立在牢固的根基上,本文对所涉及的地方高校、高校科研、高校科研质量、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主旨、结构、功能等,提出了以五大理念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工具,建立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并针对上述管理理念,提出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创新思路,分析了科研绩点的内涵与特点、科研绩点与科研工作量的关系等内容。为了掌握获得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的现实情况,本文采取案例研究的方式,通过对B大学绩点制科研管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管理改革的可能方向。首先以B大学为个案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分析了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历程的基础上,概括了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的实施宗旨、实施过程、保障措施,并结合B大学部分院系的调研,利用科研成果数据对比了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效果,对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实施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了B大学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后的成效,发现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B大学的科研质量,整体上说是科研质量管理的可行方向。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影响高校科研管理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绩点制科研管理模式做出改进。基于这一定位,本文通过编制、发放、回收问卷等程序,按照从宏观影响因素、微观影响因素、环境影响因素对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通过对统计结果的分析进一步探寻B大学实施绩点制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重数量轻质量、不利于科研团队形成、违背科研规律、科研全过程管理不到位、科研环境不理想、科研与人才培养脱节、不能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等,为改进绩点制科研管理模式提供了方向。本文提出建立科研绩点银行制管理模式以解决地方高校实施绩点制科研管理存在的上述问题,相应地对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模式的生成、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理论模型和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论述后,具体对操作层面内容进行探讨。包括科研绩点认定方法的有效改进、建立科研绩点银行的运行机制、科研绩点银行环境的保障三个方面内容。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共同建立了科研绩点银行制科研管理模式。
谢嘉琳[3](2019)在《S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内部控制问题研究》文中指出2012年起,国家开始对行政事业单位提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要求。为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控制目标,达到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的效果,我国政府颁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明确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目标,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了依据和要求。高校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事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让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我国高校无论是在办学规模方面,还是在教育经费的总量都得到了较大的增长,然而,高校内部控制的发展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高校的持续发展。为推动部属各高校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提高内部管理水平,2016年教育部研究制定了《教育部直属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指南(试行)》,明确各部属高校的工作任务,要求各校参照指南的要求,加快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本文将采用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以《教育部直属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指南(试行)》提出的与科研项目内部控制相关的内容为主线,整理和归纳《指南》提出的有关的主要风险点,以S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S高校实际工作情况以及查阅S高校相关的内部控制规章制度,分别从单位层面的组织架构、关键岗位、关键人员、信息系统,以及科研项目管理业务层面的部门设置及人员设置现状、流程管理制度建设和资金管理等方面,挖掘其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研究发现,S高校在单位层面,存在缺少独立内部控制管理职能部门和缺乏部门间互联互通的信息共享系统的问题。在科研项目管理业务层面,存在个别使用脱离预算运行,报销审核不严谨,事后调账和修改原始凭证,以及合同管理风险较大。分析发现,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学校层面对内部控制工作不够重视、科研项目预算编制体系的缺失、审计部门对经费管理部门内部控制评估监督的缺失、科研项目中期检查控制的限制性较低和合同管理人员欠缺等。本文通过借鉴国内相关高校的经验做法,从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加强科研项目管理的风险评估和防范的角度提出进一步规范高校经济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完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供帮助。
龙霄[4](2019)在《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治理结构研究》文中指出高校作为创新科技成果输出的主要阵地,对于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在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高校从建立之初就成立了科技处等负责高校科研管理的部门,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包括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产业技术研究、概念验证中心等多种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但从国际比较看,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果并不明显,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仍较低,其中,重要原因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治理结构尚未建立健全制约了平台作用的发挥。为进一步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论文选择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治理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功能理论和三螺旋理论,通过对国内34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进行实地调研。根据国家技术转移政策的提出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分析不同阶段平台的具体形式和表现;从平台数量和类型的变化、政府和市场行为对平台的影响以及平台的功能和效果等角度,总结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变迁的基本逻辑。通过对平台治理结构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在外部治理结构上存在职能缺位和易位、定位和职能不清晰、外部关系不协调,在内部治理结构上存在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服务体系不完备、成果产权归属与利益分配不确定等问题。最后,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治理结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治理结构的对策建议,即明确平台功能定位,加强平台内部管理体系建设,处理好平台与各方的关系,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张钰[5](2019)在《云南大学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如今,正值我国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的时代,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对于促进国家技术创新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部署、响应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教育部的号召,以高校图书馆为基础,打造知识产权信息中心,为高校提供知识产权事宜的完整化全程服务是势在必行的。本文基于对我国知识产权信息的现状研究,对云南省地方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现实需求进行分析,旨在提出一个能充分整合现有信息资源、人才资源,运用云南省地区双一流高校所掌握的数据资源、特有的学科背景的基础上,顺利的申请并建立一个以云南大学图书馆为基础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为地方政府、科研院所、高校、社会企业等提供高品质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做出贡献。笔者通过调研,并参与了部分云南大学图书馆已服务过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相关方面的课题研究,如云南有色金属铅锌铝铜锡铟锗钛产业创新效益发展研究项目、省区专利信息利用帮扶项目、云南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重大科技项目,项目主要按照“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组织模式,从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方面为云南八大有色金属、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的发展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
顾征[6](2017)在《基于组织二元性理论的研究型大学知识产权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大学所处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大学的创业活动日益受到重视。在大学积极谋划发展创业活动的同时,由于此类活动与传统的教育、研究活动具有不同的属性,创业活动的扩张也对传统的大学组织和管理日益构成挑战。其中,研创异质性带来的研究和创业活动之间的内在冲突正在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考虑到这种内在冲突,研究活动和创业活动并非必然正相关。但研究发现,还是有一些大学展示出研创同能的特征。那么,大学如何可以克服研创异质性的内在冲突而实现研创同能呢?本论文试图通过适当简化的方式对这个问题做出部分回答:研究型大学如何通过知识产权管理实现创业绩效的提升。为回答此问题,本论文首先通过对若干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知识产权管理进行比较分析,梳理出研究型大学知识产权管理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揭示研究型大学知识产权管理“是什么”的问题。然后本论文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阐释研究型大学知识产权管理如何在研究活动和创业活动之间发挥衔接转化作用。为此目的,本论文选择了一所美国的创业表现优异的的研究型大学,就其有着广泛国际影响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进行个案分析;同时考虑到不同国家的大学所处环境的不同,本论文在国内选择了一所创业表现突出的研究型大学进行个案分析。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借助组织二元性理论,构建了研究型大学知识产权管理的基本理论框架,以回答什么样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能够提升研究型大学创业绩效的问题。通过对我国“211高校”的调研和统计分析,本论文发现研究型大学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会对其创业绩效产生影响;而且对于不同类型的创业活动,知识产权管理的影响机制和影响因素是不同的。通过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的结论。一是在以知识活动为基础的大学组织体内部,知识产权管理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接纳,与传统的科研管理相分离,成为相对独立的管理职能。二是以专利管理为重心的大学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是研究型大学克服研创异质性的内在冲突进而实现研创同能的关键举措。三是研究型大学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的选择会对其创业绩效产生影响。本论文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提出了克服研创异质性实现研创同能的可能路径选择,丰富了创业型大学的相关理论;二是进一步拓展了组织二元性理论的应用范围;三是发展理论框架,系统探讨了研究型大学知识产权管理对其创业绩效的影响。本论文也能够在实践层面为政策制订者和大学管理者提供启示:(1)如何重塑以创业为导向的大学知识产权管理政策;(2)如何在学校高层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3)如何进一步发挥专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作用;(4)如何为研究人员营造有利于创业活动的支持性情景;(5)如何让激励机制在知识产权管理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王碧云[7](2016)在《大学科研创新力评价及中国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是知识和技术生产和传播者,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在国家创新能力建设中发挥独特的科技引领性作用。开展世界大学科研创新力评价,从比较中找出中国大学和世界知名大学创新力的差距,提出提升中国大学创新力的策略,藉以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完善我国创新体系建设和提高我国创新能力,为我国一流大学建设树立风向标,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创新是指人们能动地进行的产生一定价值成果的首创性活动。创新力亦即创新能力,是指人们能动地进行的产生一定价值成果的首创性活动的能力。大学科研创新力,是指大学在科研活动中能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各种创新资源,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创新、管理创新等各种创新活动,产出高水平科研创新成果能力。本研究所指中国大学是指狭义的中国大陆的大学,未包含港、澳、台三地的大学,不带任何政治色彩和倾向。本研究认为,大学创新力由创新产出数量和创新产出质量两个维度构成。模型纬度的设置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数据的易获取性,评价主要数据来自基本科技指标和德温特专利数据库,数据权威,更新快;二是便于国际比较。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析分析法,确定了大学科研创新力评价模型和指标权重。原始数据采用标准分转化并用T分数校正,再用最大值归一法进行百分制处理。利用SPSS20软件算出单项、维度及总分得分,得出排名结果。结果表明,我国大学产出发明专利数得分及创新数量得分高于均值外,其他单项、纬度及总分均低于均值。差距表现在,中国大学虽然是论文生产大国之一,但是在世界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偏少,或者说原创性成果偏少;在ESI检索中的文章,热门论文数、高被引论文数总量较多,但校均数量指标排名靠后,和知名大学有较大差距;与国外大学相比,代表技术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占比不够高;中国大学学科创新力总体偏弱,极少数学科力量较强,但部分学科还需填补空白。究其原因,主要有,中国大学乃至中国缺少在国际上某个学术领域领军担纲的人物;大学理念缺失;大学制度缺失;高等学校科技经费有了较快增长,但政府投入占比过大,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占比不升反降,不利于高校和企业协同创新。要提升大学科研创新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政府高度重视,营造良好的促进大学创新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培育创新文化,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及大学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有效进行原始性创新;从政府主导向政府、企业“双主导”、产学合作创新转移;促进大学科研成果有效转化;通过制度创新来提升大学创新力。
胡纵宇[8](2015)在《从“组织化运作”走向大学治理 ——以C大学和A学院合并为例》文中提出中国高校合并大潮兴起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已基本告一段落。随着高校合并融合进程的深化,以及人们对合并研究的不断深入,高校合并的利弊得失日益清楚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现时如果再有高校自主决策选择合并道路,人们有理由认为新的合并进程有可能避免前面集中性高校合并存在的很多不足,从而得到师生更多的支持。本文试图通过C大学与A学院合并的案例研究来呈现多年教育改革背景下大学治理水平的现状。案例表明,即使在上一轮合并潮基本结束十年后的今天,自上而下,充分运用组织的力量,通过组织的途径,实现组织目标的“组织化运作”依然主导了两校合并的进程。组织化运作延续了教育的“行政化”趋向,与大学“松散的组织系统”的特性相冲突,使合并决策带有“理想导向”的特点,改革过程“工程”色彩浓厚。高校合并及后期整合过程中,一些“组织决策”成为合并争端的焦点。学校决策者和管理者忙于救急,整合过程中对矛盾过度退让,人为因素过多干扰决策,合并磨合过程艰难而反复。作为利益主体的普通教师和学生与决策层信息不对称,教师、学生、管理者等在合并中有着复杂的利益诉求,合并高校双方的教师都将自己归为合并的被剥夺者,改革动力不足。学科布局、人事安排、人员考核晋升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等学校发展中的重大决策,缺少有力的统筹和系统支持,学校管理趋向“碎片化”。C大学合并进程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组织化运作”模式下教育变革形式与变革精神的断裂。新C大学后续改革以及今后高等教育改革仍然需要“去行政化”,使大学按照自身发展规律进行顶层设计,坚持特色发展,使内部改革成为一种常态。高校决策者应更多关注改革中的“人”,注意维护个人愿景,增加变革动力,守护大学的尊严和教育者的尊严。社会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支持高校通过大学章程的制定与实施,依法治校,民主决策,不断提升治理能力,依据大学运行的基本逻辑解决大学系统的组织控制和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保护问题,使大学得以从组织化运作走向现代治理。
高慧[9](2014)在《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绩效评价与优化研究 ——基于政府、市场和高校三维关系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高校科技产出成果的质量和数量不仅决定着高校的地位和声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在促进高校科技发展过程中,高校科技管理政策无疑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高校科技管理政策作为高校为组织、支持和管理其科技活动以获取外部资源、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等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尽管在促进高校科技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面对政府的干预和市场的强势冲击,以及后学院科学时代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对高校传统的知识生产方式提出的挑战,高校科技管理政策越来越不能够适应当今高校科技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绩效进行科学评价,并提出优化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基本策略。基于对目前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现状的分析,本文以政府、市场和高校三个权利主体在科技管理政策中的利益博弈关系为分析视角,综合运用资源依赖理论、科学经济学理论和后学院科学理论,以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发展逻辑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深入分析高校科技管理政策存在的问题,在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绩效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优化策略。对于丰富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理论,指导高校科技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内涵与功能以及相关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以高校科技组织管理政策、高校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政策、高校科技成果奖励政策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为结构的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研究框架。其次,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对我国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演变逻辑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高校科技管理政策是政府、市场与高校在历时性上的博弈互动和在共时性上的协调妥洽的发展统一的过程。第三,对政府、市场和高校三个权利主体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构建了高校科技管理政策形成的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市场、高校的博弈行为及其博弈关系。第四,选择“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省属本科院校三所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的科技管理政策文本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特征。第五,构建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绩效的评价指标,运用实证方法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绩效进行评价,发现高校科技管理政策存在的问题。最后,在综合运用相关理论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科技管理政策优化的若干策略。本文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确立了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政府、市场和高校三维关系的分析框架。二是提出了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发展逻辑是政府、市场和高校在历时性上的博弈互动,在共时性上的协调妥洽的理论观点。三是构建了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了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绩效评价的证据理论模型。
邓草心[10](2013)在《高校在学习型区域创新中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知识经济爆发出来的巨大生产力,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当前各主要发达国家都对知识创新给予了巨额投入。为了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口标。各具特色和各具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体系在区域层而上的延伸,是构筑和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学习型区域是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效模式。高校是学习型区域的核心要素,是知识创新的关键力量。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高校的三大职能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强化、不断创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随着区域创新体系对于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有关高校如何带动区域创新的研究开始成为高等教育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本论文属于宏观层面的跨学科研究,内容涉及高等教育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领域,在仔细研究和分析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访谈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系统研究了以高校为核心的创新体系问题。高校是我国创新建设的主力军,但目前我国创新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着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完善区域内高校及其与科研院所、政府、企业间的互动学习关系—学习型区域范式,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促进区域创新,从而更好地支撑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通过这一研究,方面可以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教育、科技政策,特别是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政策依据和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可以使我国高校进一步认识自身在创新、区域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持续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研究中论述的学习型区域是一种基于区域创新的发展范式,是指以高校、科研院所、政府、企业为代表的组织,为创新在区域内互动学习,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创新发展模式。理想的学习型区域战略上以激发创新为根本出发点;要求各参与主体打开组织边界,共享互补资源,组成网络,共同学习;发挥本土特色文化,强调合作性竞争,具备多边共赢的价值观和创新精神;从政策法律等方面,具有各项制度保障学习网络的运行和知识的持续再生产和转化。学习型区域的本质就是创新。学习型区域创新的关键在高校。高校与学习型区域创新密不可分。在某一区域实施学习型区域发展模式要求该区域具备一定的知识经济基础,区域内具有完备的创新参与主体,参与主体具备组织创新的基本能力。研究基于学习型区域标准,以我国高校为核心论述了高校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为代表的其他主体合作创新取得的成就:发达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显着增强,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能力明显提高、协同科研院所科研能力快速提升,利用政府稳定持续增长的财政带动了高科技产业的壮大。从而论证了我国建设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的可行性。接着基于学习型区域标准,以高校为核心论述了我国创新体系的诸多问题,高校基础研究能力不强,创新人才缺乏,研发能力有限,高校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的合作非常欠缺,知识的市场转化率较低,国家整体自主创新力量薄弱,区域自主创新动力不足、体系不健全、能力不高,区域缺少适合本地的创新政策和机制,建设学习型区域存在重重障碍。基于学习型区域标准,以高校为核心分析了存在上述问题和障碍的原因:当前我国的创新体系主要停留在国家宏观调控层面,对于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运用的是国家体制和相关政策制度,对区域创新系统开发的力度尚欠缺;政府定位不明确,过多介入高校办学和市场活动,而支持高校知识创新和企业研发的职能尚不完善,对教育和科研投入不足,保障创新的相关法律、政策、行政服务不足;高校没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欧盟在实现地区繁荣,增强创新能力方面采取了许多规划和具体措施,如构建一流的科研中心和科研服务平台;致力于科技联合以强化研究与创新的有机联系:以促进研发为中心设计了一系列创新制度体系;着力创新文化的传播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依据学习型区域的标准对上述进行了总结梳理和分析。基于学习型区域标准,借鉴欧盟的经验,针对我国现实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给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对策。提出我国高校促进学习型区域创新必须在遵从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设计的同时,以区域的资源特色、战略口标为着眼点,通过提高高校的科研和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强化区域创新网络,与政府、企业密切合作,以互动学习为纽带,以相关机制和服务为保障,整合政策、资金资源,优化配置智力资源,提高知识利用效率,把建设学习型区域,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作为实现国家自主创新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路径。最后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展开个案研究,推动示范区运用学习型区域发展模式,以学习型区域标准,发挥高校在示范区自主创新当中的作用。研究结语部分回顾了论文的主要观点和重要思想,指出了研究尚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在前述基础上,对可以继续深入的研究提出建议和展望。
二、云南民族大学科技处经费管理系统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民族大学科技处经费管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民汉双语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国外文献研究现状 |
2.国内文献研究现状 |
3.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创新点 |
(四)概念工具 |
二、民汉双语教育政策概述 |
(一)开展民汉双语教育管理工作的政策依据 |
(二)国家民汉双语教育政策走向分析 |
1.偏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育”时期(1949~1979年) |
2.“民”“汉”双语教育并重时期(1980~1999年) |
3.偏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时期(2000至今) |
(三)云南省民汉双语教育的历史沿革 |
1.工作起步时期(1949~1956年) |
2.循环反复时期(1957~1979年) |
3.蓬勃发展时期(1980~1999年) |
4.稳步推进时期(2000至今) |
三、云南民汉双语教育管理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云南实施民汉双语教育管理的组织机构 |
(二)云南民汉双语教育管理的具体做法 |
1.依法推进民汉双语教育管理工作 |
2.切实抓好民汉双语教育队伍建设 |
3.建设民汉双语教育业务支持机构 |
4.不断完善云南民文教材体系建设 |
5.推进学前民汉双语教育工作试点 |
(三)云南民汉双语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
1.工作开展存在阻力 |
2.掌握情况“底数不清” |
3.关键工作推进滞后 |
(四)存在问题的原因 |
1.未正确理解“民”“汉”的关系 |
2.云南省语言文字使用情况复杂 |
3.管理人员易出现畏难情绪 |
四、改善云南民汉双语教育管理的建议 |
(一)分析政策走向,提高政治站位 |
1.综合分析政策走向 |
2.明确云南政策目标 |
(二)广泛开展调研,做到心中有数 |
(三)强化管理职能,完善政策执行 |
1.统一思想认识 |
2.加强队伍建设 |
3.加强综合协调 |
4.争取经费支持 |
5.发挥科研引领 |
(四)做好经验总结,开展绩效评估 |
1.做好经验总结推广 |
2.逐步开展绩效评估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云南省32所双语试点学校名单 |
(2)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方高校科研管理质量亟待提升 |
(二)地方高校科研绩点管理模式需要改进和完善 |
(三)地方高校科研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双重体会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一)地方高校 |
(二)高校科研 |
(三)高校科研质量 |
(四)高校科研质量管理 |
(五)科研绩点制 |
(六)科研绩点银行制 |
五、创新之处 |
(一)探索了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理论 |
(二)改进了“科研绩点”的计算方法 |
(三)建立“绩点银行制”的科研质量管理模式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文献计量分析 |
二、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内涵与意义研究 |
三、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
四、关于高校科研质量评价与管理研究 |
五、关于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文献研究 |
六、文献述评 |
(一)关于高校科研管理内容及特征研究 |
(二)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研究 |
(三)科研质量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理论基础 |
一、五大发展理念 |
二、人本管理理论 |
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第三章 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实施概况及进展 |
一、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基本体系 |
(一)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主旨 |
(二)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 |
(三)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功能 |
二、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概述 |
(一)B大学简介 |
(二)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历程 |
(三)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效果 |
三、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目标设计 |
(一)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概述 |
(二)关于B大学对学术型教师的目标设计 |
(三)关于B大学对教学单位的目标设计 |
(四)关于B大学科研绩点的量化评价 |
四、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氛围营造 |
(一)精神层面加强统一思想 |
(二)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 |
五、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保障 |
(一)激励措施 |
(二)督促举措 |
(三)保障制度 |
第四章 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实施过程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现状调查设计 |
(一)调查问卷编制 |
(二)调查问卷发放 |
(三)调查问卷回收分析 |
二、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存在的问题 |
(一)重数量轻质量问题 |
(二)不利于科研团队形成 |
(三)存在违背科研规律的现象 |
(四)科研全过程管理不到位 |
(五)科研环境不理想 |
(六)科研与人才培养脱节 |
(七)不能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
三、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一)对科研质量的评价导向不科学 |
(二)科研发展定位中功利化追求导向明显 |
(三)高校三大职能之间未能协调发展 |
(四)可持续发展和共享发展落实不到位 |
(五)科研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低 |
四、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的实证分析 |
(一)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的灰色关联分析 |
(二)B大学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过程的归因分析 |
第五章 地方高校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 |
一、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设计理念 |
二、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设计背景 |
(一)科研绩点银行生成背景 |
(二)科研绩点银行生成过程 |
三、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基本目标与存在优势 |
(一)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的主要目标 |
(二)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的优势分析 |
四、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过程设计 |
(一)科研绩点银行运行机制设计 |
(二)科研绩点银行管理功能设计 |
第六章 地方高校科研绩点银行制实施策略 |
一、明确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绩点类型 |
(一)显性科研绩点与隐性科研绩点 |
(二)个人科研绩点与集体科研绩点 |
(三)岗位科研绩点与自由科研绩点 |
(四)普通科研绩点与奖励科研绩点 |
(五)元科研绩点 |
二、建立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绩点认定规则 |
(一)科研工作业绩点认定原则 |
(二)科研工作业绩点认定程序 |
(三)科研工作业绩点的质量等级确定 |
(四)科研工作业绩点的总量计算方法 |
三、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组织结构 |
(一)科研绩点银行管理委员会 |
(二)科研绩点银行专家咨询委员会 |
(三)科研绩点银行综合业务中心 |
(四)科研绩点银行网络管理中心 |
四、实施科研绩点银行的运作管理 |
(一)科研绩点银行帐户管理 |
(二)科研绩点银行业务类型 |
(三)科研绩点银行操作流程 |
五、支持科研绩点银行的环境保障 |
(一)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业务环境要求 |
(二)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管理环境支持 |
(三)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信息化环境支持 |
六、地方高校科研绩点制银行模式推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调研问卷 |
附录二 :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灰色关联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三 :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过程的归因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四 :科研工作业绩点制银行章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S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内部控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S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
2.1 S高校基本情况 |
2.2 S高校单位层面内部控制现状 |
2.2.1 S高校内部控制组织架构情况 |
2.2.2 S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机制情况 |
2.2.3 S高校财务关键岗位与人员控制情况介绍 |
2.2.4 S高校会计与信息系统控制情况介绍 |
2.3 S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现状 |
2.3.1 科研项目管理中部门设置与人员职责现状 |
2.3.2 科研项目管理中各流程管理控制的制度建设情况 |
2.3.3 科研项目管理中资金管理控制情况及风险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S高校内部控制单位层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1 缺少独立的内部控制管理职能部门 |
3.1.2 缺乏部门间互联互通的信息共享系统 |
3.2 S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控制业务层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2.1 部分科研项目使用脱离预算运行 |
3.2.2 项目支出审核不严谨 |
3.2.3 存在修改原始凭证和非合理调账现象 |
3.2.4 年底集中报账现象严重 |
3.2.5 科研合同管理风险较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内部控制过程中问题的解决策略 |
4.1 改善S高校内部控制环境 |
4.1.1 加强关键岗位控制建设 |
4.1.2 完善“网上审批平台”推动部门联动 |
4.1.3 完善科研项目信息共享管理平台 |
4.2 加强S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风险评估和防范 |
4.2.1 加强科研项目预算控制 |
4.2.2 加强科研项目收支业务控制 |
4.2.3 完善科研合同管理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治理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
1.2.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
1.2.3 治理结构 |
1.3 理论基础 |
1.3.1 结构功能理论 |
1.3.2 三螺旋理论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2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发展历程 |
2.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演变 |
2.1.1 市场需求:平台应运而生(1978年~1995年) |
2.1.2 政府支持:平台步入正轨(1995年~2012年) |
2.1.3 多元共建:平台蓬勃发展(2012年~至今) |
2.2 发展的基本逻辑 |
2.2.1 “单一平台”到“多元主体” |
2.2.2 “独立运作”到“合作共生” |
2.2.3 “自力更生”到“多方支持” |
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治理结构的现状分析 |
3.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类型和功能 |
3.1.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类型 |
3.1.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功能 |
3.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外部治理结构——以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例 |
3.2.1 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宗旨与使命 |
3.2.2 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
3.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内部治理结构——以大学科技园为例 |
3.3.1 大学科技园的管理体制 |
3.3.2 大学科技园的运行机制 |
3.3.3 大学科技园的绩效管理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治理结构的问题分析 |
4.1 角色定位不明确 |
4.1.1 组织性质和角色不清 |
4.1.2 职能缺位和易位 |
4.2 平台与外部相关主体的关系不顺 |
4.2.1 科技成果转化的外部相关主体 |
4.2.2 平台与相关主体的关系不规范 |
4.3 平台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 |
4.3.1 机构设置不健全 |
4.3.2 人事制度不完备 |
4.3.3 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 |
4.4 转化服务体系不完备 |
4.4.1 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 |
4.4.2 成果产权归属与利益分配不确定 |
5 国内外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治理结构建设的经验借鉴 |
5.1 国外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治理结构建设的经验借鉴 |
5.1.1 明确的角色定位: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
5.1.2 完善的组织架构:德国弗朗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学会 |
5.2 国内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治理结构建设的经验借鉴 |
5.2.1 清晰的结构关系: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 |
5.2.2 创新的服务体系: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 |
6 完善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治理结构的对策建议 |
6.1 明确平台的功能定位 |
6.1.1 明确平台角色 |
6.1.2 完善平台功能 |
6.1.3 保障平台职能发挥 |
6.2 加强平台内部管理体系建设 |
6.2.1 健全内部机构设置 |
6.2.2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
6.2.3 建立技术成熟度分级指标 |
6.2.4 创建平台信息管理制度 |
6.3 处理好平台与各方的关系 |
6.3.1 处理好平台与高校的关系 |
6.3.2 处理好平台与政府的关系 |
6.3.3 处理好平台与企业的关系 |
6.4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
6.4.1 强化成果转化意识 |
6.4.2 改革成果评价制度 |
6.4.3 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
6.4.4 设立成果转化科研专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5)云南大学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知识产权概况 |
1.2 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概况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4 建立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意义及必要性 |
1.5 建立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可行性分析 |
1.6 研究方法 |
1.7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定义及内容 |
2.2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定义及其重要性 |
第3章 国内外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对比 |
3.1 国外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发展现状 |
3.1.1 美国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发展现状 |
3.1.2 欧盟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发展现状 |
3.1.3 日本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发展现状 |
3.1.4 国外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现状总结 |
3.2 国内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发展现状 |
3.2.1 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概况 |
3.2.2 国内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概况 |
3.2.3 云南省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
3.3 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章 构建面向我国高校的知识产权信息中心服务体系 |
4.1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演进路径 |
4.1.1 界定与特征 |
4.1.2 高校不同主体的知识产权信息的供需关系 |
4.1.3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定位 |
4.2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中心管理体系 |
4.2.1 运行期的机构设置和职能 |
4.2.2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职责 |
4.2.3 经费保障措施 |
4.3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服务体系 |
4.3.1 资源层 |
4.3.2 技术层 |
4.3.3 服务层 |
4.3.4 用户层 |
4.4 人才团队构建 |
第5章 云南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 |
5.1 云南大学知识产权现状 |
5.1.1 云南大学知识产权概述 |
5.1.2 云南大学所拥有信息资源 |
5.2 中心定位 |
5.3 中心建设的主要内容 |
5.3.1 组织机构建设 |
5.3.2 服务能力建设 |
5.3.3 管理运行体系建设 |
5.4 中心建设阶段 |
5.5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流程 |
5.5.1 知识产权信息业务服务流程 |
5.5.2 知识产权申请服务流程 |
5.5.3 知识产权转化服务流程 |
5.6 保障体系 |
5.6.1 行政保障 |
5.6.2 人力资源保障 |
5.6.3 信息资源保障 |
5.6.4 财政资金保障机制 |
5.6.5 组织管理保障机制 |
第6章 以往实践基础 |
6.1 省区专利信息利用帮扶项目 |
6.2 云南有色金属铅锌铝铜锡铟锗钛产业创新效益发展研究项目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组织二元性理论的研究型大学知识产权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学创业活动(University Entrepreneurship)的兴起 |
1.1.2 研创异质性问题 |
1.1.3 研创同能现象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1 问题陈述 |
1.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与说明 |
1.3.1 大学创业活动 |
1.3.2 研究型大学 |
1.3.3 大学知识产权管理 |
1.4 研究的框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框架和章节排布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创业型大学的相关研究 |
2.1.1 创业型大学和内涵 |
2.1.2 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结构和治理 |
2.1.3 创业型大学的支持措施与文化 |
2.1.4 关于环境条件 |
2.1.5 小结 |
2.2 大学知识产权管理的相关研究 |
2.2.1 大学知识产权的影响 |
2.2.2 TTO的角色 |
2.2.3 TTO的组织管理 |
2.2.4 TTO的绩效 |
2.2.5 小结 |
2.3 组织二元性理论的相关研究 |
2.3.1 “组织二元性”概念的提出 |
2.3.2 如何实现组织二元性 |
2.3.3 小结 |
3 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型大学知识产权管理:基于国际比较的探索性研究 |
3.1 国外研究型大学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 |
3.1.1 欧美国家大学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 |
3.1.2 日本的大学知识产权管理的制度建设 |
3.2 国外研究型大学知识产权管理的重点领域:专利权管理 |
3.2.1 发明的权属模式 |
3.2.2 发明的申报与评估 |
3.2.3 专利申请情况 |
3.2.4 专利的市场化方式 |
3.2.5 收入的分配 |
3.3 国外研究型大学知识产权管理的传统领域:着作权管理 |
3.3.1 权属认定 |
3.3.2 对着作权的使用进行规范 |
3.4 国外研究型大学知识产权管理领域的拓展:商标管理 |
3.4.1 国外大学商标申请情况 |
3.4.2 商标使用管理 |
3.4.3 对使用商标时相关设计的标准设定 |
3.4.4 审批标准 |
3.4.5 许可使用的合同管理 |
3.5 本章小结 |
4 研究型大学知识产权管理中的组织二元性:基于典型案例的探索性研究 |
4.1 斯坦福大学的知识产权管理实践 |
4.1.1 OTL的设立及职能 |
4.1.2 OTL的组织设置 |
4.1.3 OTL的流程管理 |
4.1.4 OTL的许可策略 |
4.1.5 OTL的收入政策 |
4.2 国内研究型大学Z大学的知识产权管理实践 |
4.2.1 国内大学知识产权管理的政策环境 |
4.2.2 Z大学研创基本情况 |
4.2.3 Z大学知识产权管理实践 |
4.3 小结 |
5 管理模式与创业绩效:基于组织二元性理论的实证分析 |
5.1 理论框架与假设 |
5.1.1 结构二元性 |
5.1.2 情景二元性 |
5.1.3 领导力二元性 |
5.2 研究设计 |
5.3 样本描述 |
5.3.1 大学知识产权管理的规章制度 |
5.3.2 大学知识产权管理的战略 |
5.3.3 大学知识产权管理的组织建设 |
5.3.4 我国大学知识产权管理的措施与手段 |
5.4 变量的测量与分析 |
5.4.1 因变量 |
5.4.2 自变量 |
5.4.3 控制变量 |
5.5 回归分析 |
5.5.1 对发明专利授权数进行回归 |
5.5.2 对创业收入进行回归 |
5.6 结果与讨论 |
6 结论与启示 |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本研究理论贡献及创新点 |
6.3 本研究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
6.4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的展望 |
6.4.1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6.4.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
(7)大学科研创新力评价及中国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述评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与难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难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的创新点 |
2 创新力辨析 |
2.1 创新与创新力 |
2.1.1 创新的内涵 |
2.1.2 创新力的内涵 |
2.1.3 大学创新力及大学科研创新力概念 |
2.2 大学科研创新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创新理论 |
2.2.2 协同创新理论 |
2.2.3 系统科学理论 |
2.2.4 评价学理论 |
3 大学科研创新力评价实施 |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设计思路及原则 |
3.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 |
3.1.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
3.1.3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3.2 大学科研创新力评价模型构建 |
3.3 大学科研创新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 大学科研创新力评价指标赋权 |
3.5 评价对象及评价方法 |
3.5.1 评价对象和范围 |
3.5.2 数据来源及其标准化 |
3.5.3 评估数据计算过程 |
3.6 大学科研创新力及学科创新力评价结果分析 |
3.6.1 大学科研创新力评价信效度检验 |
3.6.2 世界大学科研创新力综合排序 |
3.6.3 世界大学科研创新力分维度得分排序 |
3.6.4 大学科研创新力评价聚类分析 |
3.6.5 大学科研创新能力分项指标排序 |
3.6.6 大学学科创新力评价结果 |
4 中外大学科研创新力比较 |
4.1 中外大学科研创新力的整体比较 |
4.1.1 国家大学科研创新力总体比较 |
4.1.2 大学科研创新力国与国比较 |
4.2 中外大学科研创新力校际比较 |
4.2.1 中外大学分校科研创新力对比 |
4.2.2 中外大学学科创新力比较 |
4.3 中外大学科研创新的绩效分析 |
4.4 中外大学科研创新力存在差距及其原因分析 |
4.4.1 中国大学科研创新力与世界知名大学的差距 |
4.4.2 中外大学科研创新力存在差距的原因 |
5 提升中国大学科研创新力的策略 |
5.1 打造良好的促进大学创新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
5.2 培育创新文化,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
5.3 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及大学创新体系建设 |
5.3.1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
5.3.2 中国大学创新体系建设 |
5.4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有效进行原始性创新 |
5.5 从政府主导向政府、企业"双主导"、产学合作创新转移 |
5.6 促进大学科研成果有效转化 |
5.6.1 高校科研选题应根据市场需求来定位 |
5.6.2 大学与产业合作的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
5.6.3 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投资管理体系,评价体系 |
5.7 通过制度创新来提升大学创新力 |
5.7.1 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培养更多更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 |
5.7.2 通过人事制度创新,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
5.7.3 创新科研评价制度,提高大学科研创新力 |
5.8 中国大学科研创新力提升效果论证分析 |
5.8.1 中国大学科研创新效率测度 |
5.8.2 中国大学科研创新主要产出指标时间序列的曲线估计 |
6 浙江大学科研创新力提升的实证分析 |
6.1 浙江大学提升科研创新力的背景 |
6.2 浙江大学提升科研创新力的举措 |
6.2.1 自然科学科研创新力提升举措 |
6.2.2 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创新力提升举措 |
6.3 浙江大学科研创新力提升效率分析 |
6.3.1 浙江大学在国内外知名大学评价中的表现 |
6.3.2 浙江大学与国内10所高校比较 |
6.3.3 浙江大学科研效率的纵向比较 |
6.3.4 浙江大学科研效率测度 |
6.4 浙江大学科研创新力提升之道的借鉴意义 |
7 结语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附录 |
致谢 |
(8)从“组织化运作”走向大学治理 ——以C大学和A学院合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意识 |
二、理论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实施 |
五、研究的伦理考虑 |
六、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组织化运作的“理想导向” |
第一节 在“工程”的旗帜下——合并决策的整体视角 |
第二节 何以是被剥夺者——合并决策的个体视角 |
第二章 组织化运作的组织化应对 |
第一节 复杂的利益诉求——何为应该坚持的根本利益 |
第二节 艰难反复的接轨进程——合并磨合的迂回轨迹 |
第三章 组织化运作的管理之伤 |
第一节 从碎片化到有机联系——高校呼唤决策支持系统 |
第二节 “管”或“理”—C大学《大学章程》的探讨 |
第四章 组织中的改革对象或大学的主人 |
第一节 责权利的分离——“一级半管理”与二级管理 |
第二节 共赢何以可能——一个融洽的新C大学三级机构 |
第五章 组织融合的钥匙与顶层设计 |
第一节 学科融合的关键——“大信息”与“信息文科”的设计 |
第二节 新C大学的再出发——分类发展,特色发展之路 |
第六章 结论:大学合并之于教育改革 |
第一节 一元复始——大学改革的形式与精神 |
第二节 人本情怀——守护教育的尊严和教育者的尊严 |
第七章 建议:从组织化运作走向大学治理 |
第一节 他山之石——大学合并的自在节奏 |
第二节 实践之行——告别大学改革的组织化运作 |
结语: 回眸与展望 |
一、调查结果与现有文献的关系 |
二、本研究的局限性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9)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绩效评价与优化研究 ——基于政府、市场和高校三维关系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高校科技管理政策 |
1.2.2 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绩效评价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高校科技管理研究 |
1.3.2 政策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
1.3.3 科技政策绩效评价研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高校科技管理政策:内涵、功能及理论基础 |
2.1 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内涵 |
2.1.1 科技政策及其分类 |
2.1.2 科技管理政策与高校科技管理政策 |
2.2 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分类和功能 |
2.2.1 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分类 |
2.2.2 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功能 |
2.3 理论基础 |
2.3.1 资源依赖理论 |
2.3.2 科学经济学理论 |
2.3.3 后学院科学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历史发展逻辑 |
3.1 我国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历史发展 |
3.1.1 碎片化的高校科技管理政策时期(1949-1977) |
3.1.2 政府主导下的高校科技管理政策恢复时期(1978-1985 ) |
3.1.3 政府与市场共同影响下的高校科技管理政策时期(1985-1998) |
3.1.4 政府、市场与高校共同影响下的高校科技管理政策时期(1999 年至今) |
3.2 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发展逻辑:政府、市场与高校“三维关系” |
3.2.1 政府、市场与高校:历时性的博弈互动 |
3.2.2 政府、市场与高校:共时性的协调妥洽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政府、市场和高校与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形成 |
4.1 三角模型理论的内涵与发展 |
4.1.1 三角模型理论 |
4.1.2 三角模型理论的发展 |
4.1.3 三角模型理论与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研究 |
4.2 政府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作用机制 |
4.2.1 政府影响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方式 |
4.2.2 确立高校科技管理政策制定的基准 |
4.2.3 引导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方向 |
4.3 市场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影响 |
4.3.1 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市场影响 |
4.3.2 市场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产生影响的途径 |
4.4 高校制定科技管理政策的自身基础 |
4.4.1 高校办学定位决定科技管理政策的走向 |
4.4.2 高校科技实力决定科技管理政策目标 |
4.4.3 高校的学术性决定科技管理政策价值取向 |
4.5 政府、市场与高校的博弈机制 |
4.5.1 高校科技管理政策中的价值取向:博弈中的矛盾性 |
4.5.2 政府、市场与高校的博弈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案例研究:基于不同高校政策文本的分析 |
5.1 案例院校选择与分析框架 |
5.1.1 中国高等院校的分类分层 |
5.1.2 选择案例高校的原则 |
5.1.3 三所院校的代表性和概况 |
5.1.4 分析框架的解释 |
5.2 A 大学的科技管理政策:学术主导型 |
5.2.1 A 大学的科技组织管理政策 |
5.2.2 A 大学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政策 |
5.2.3 A 大学科技成果奖励政策 |
5.2.4 A 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 |
5.3 B 大学的科技管理政策:学术与市场杂糅型 |
5.3.1 B 大学的科技组织管理政策 |
5.3.2 B 大学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政策 |
5.3.3 B 大学科技成果奖励政策 |
5.3.4 B 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 |
5.4 C 大学的科技管理政策:市场主导型 |
5.4.1 C大学的科技组织管理政策 |
5.4.2 C 大学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政策 |
5.4.3 C 大学科技成果奖励管理政策 |
5.4.4 C 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 |
5.5 比较与结论 |
5.5.1 政府科技政策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发挥决定性作用 |
5.5.2 不同层次大学的科技管理政策具有相似性 |
5.5.3 院校办学定位决定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价值取向 |
5.5.4 教学型高校的科技管理政策以研究型高校为目标 |
5.5.5 学术主导型科技管理政策对大学声望的影响较大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绩效评价 |
6.1 基于证据理论的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绩效评价 |
6.1.1 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绩效评价方法 |
6.1.2 基于证据理论的评价原理和过程 |
6.2 建立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6.2.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6.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3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6.3 基于证据理论的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绩效实证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后学院科学时代我国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优化 |
7.1 后学院科学时代我国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主要问题 |
7.1.1 高校对资源的依赖使科技管理政策越来越强调“服务” |
7.1.2 科学的经济功能使高校科技管理政策趋向于强调“价值回报” |
7.1.3 学术资本主义使高校科技管理政策强化了“货币激励” |
7.1.4 后学院科学时代自由独立之研究成为政府与市场的“附庸” |
7.2 后学院科学时代高校科技管理政策中的若干矛盾 |
7.2.1 科技组织的科层化结构与扁平化结构的矛盾 |
7.2.2 科技项目“硬”经费过多与“软”经费过少的矛盾 |
7.2.3 科技成果奖励的金本位与学术本位的矛盾 |
7.2.4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高校与市场的矛盾 |
7.3 后学院科学时代下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优化策略 |
7.3.1 以学术为中心,政府与市场为资源两翼 |
7.3.2 处理好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几对关系 |
7.3.3 形成三阶段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绩效评估机制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10)高校在学习型区域创新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图目次 |
表目次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1.1.1 选题的缘由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1.2.3 文献评析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比较分析法 |
1.3.3 访谈调查法 |
1.3.4 案例分析法 |
2 学习型区域的内涵及其标准 |
2.1 学习型区域的概念 |
2.1.1 学习 |
2.1.2 学习型经济 |
2.1.3 区域发展 |
2.1.4 学习型区域 |
2.2 学习型区域的本质—创新 |
2.2.1 学习型区域是因创新需求而存在的发展模式 |
2.2.2 学习型区域内公共及私有部门合作促成了创新 |
2.2.3 学习型区域内人和组织的愿景以创新为宗旨 |
2.2.4 学习型区域内部及与全球之间互动促成创新 |
2.2.5 学习型区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优化 |
2.3 高校与学习型区域的关系 |
2.3.1 高校在区域发展中地位的演进 |
2.3.2 高校与学习型区域政策 |
2.3.3 高校与学习型区域创新 |
2.4 学习型区域的标准 |
2.4.1 主体标准 |
2.4.2 战略标准 |
2.4.3 制度标准 |
2.4.4 文化标准 |
3 我国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的现状及可行性分析 |
3.1 高校与政府合作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的现状及可行性分析 |
3.1.1 主体方面,创新平台建设正在强化 |
3.1.2 战略方而,区域增长极的作用口趋显现 |
3.1.3 制度方面,各种政策设计鼓励区域创新 |
3.1.4 文化方面,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奠定创新文化基础 |
3.2 高校与企业合作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的现状及可行性分析 |
3.2.1 主体方面,高科技企业不断升级和集聚 |
3.2.2 战略方面,重点领域校企优势互补取得长足发展 |
3.2.3 制度方面,区域内校企协同创新机制收获成效 |
3.2.4 文化方面,高校创新文化培育了企业创新精神 |
3.3 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的现状及可行性分析 |
3.3.1 主体方面,由高校和科研院所构成的知识创新体系基本形成 |
3.3.2 战略方面,知识创新体系通过培育经济增长点取得了效益 |
3.3.3 制度方面,知识创新体系运行机制为创新提供了保证 |
3.3.4 文化方面,强调了创新文化中科学精神的建构 |
4 我国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存在的障碍 |
4.1 高校与政府合作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存在的障碍 |
4.1.1 主体方面,高校与政府创新支撑体系失效问题显着 |
4.1.2 战略方面,政府指令型办学消极影响亟待消除 |
4.1.3 制度方面,政府职能对高校知识创新活动缺乏合适的定位 |
4.1.4 文化方面,官本位和急功近利思想制约政策创新文化的营造 |
4.2 高校与企业合作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存在的障碍 |
4.2.1 主体方面,高校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失效问题显着 |
4.2.2 战略方面,研发以及基础研究投入明显不足 |
4.2.3 制度方面,保障高校与企业长期有效合作的机制较为缺乏 |
4.2.4 文化方面,科研功利化等错误导向妨碍技术创新文化的营造 |
4.3 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存在的障碍 |
4.3.1 主体方而,高校与科研院所知识创新体系失效问题显着 |
4.3.2 战略方面,高校与科研院所知识创新资源分散问题突出 |
4.3.3 制度方面,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制度弊端明显 |
4.3.4 文化方面,学风浮躁和学术失范问题仍较为严重 |
5 欧盟创建“学习型区域”的经验 |
5.1 主体方面,欧盟联合共建一流的科研中心和科研服务平台 |
5.1.1 参照MIT模式建设欧洲技术研究院 |
5.1.2 启动科研服务网络工程 |
5.2 战略方面,欧盟致力于科技联合以强化研究与创新的有机联系 |
5.2.1 科技发展规划的第六框架计划和实现路径 |
5.2.2 2001年欧盟科学研究基准评价指标情况 |
5.2.3 技术创新政策及其实现目标 |
5.2.4 欧盟第七研究框架计划和作用 |
5.3 制度方面,欧盟以促进研发为中心设计创新制度体系 |
5.3.1 欧盟创新政策2010年新文件及其实施方向 |
5.3.2 创新制度优先保障研究与开发 |
5.4 文化方面,欧盟着力创新文化的传播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
5.4.1 改进教育与培训,鼓励人才流动 |
5.4.2 强调创新意识的培养和管理文化的塑造 |
6 我国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的对策 |
6.1 高校与政府合作促进学习型区域发展的对策 |
6.1.1 主体方面,转变政府职能并加强高校办学自主 |
6.1.2 战略方面,以增强高校知识创新能力为中心建设高水平大学 |
6.1.3 制度方面,充分运用政府投入和政策支持强化高校知识创新 |
6.1.4 文化方而,努力营造尊师重教、鼓励创新的先进文化 |
6.2 高校与企业合作促进学习型区域发展的对策 |
6.2.1 主体方面,建立高校与企业知识、技术创新紧密合作平台 |
6.2.2 战略方面,积极促进高校带动企业技术创新 |
6.2.3 制度方面,推动高校知识成果转化为企业应用技术和产品 |
6.2.4 文化方面,将高校职能文化与技术创新文化紧密结合起来 |
6.3 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促进学习型区域发展的对策 |
6.3.1 主体方面,建设高校与科研院所互补统一的知识创新平台 |
6.3.2 战略方面,优化配置高校与科研院所知识资源 |
6.3.3 制度方而,构建高校与科研院所知识创新体系运行制度 |
6.3.4 文化方面,营造知识创新体系尊重人才、知识的创新文化 |
7 高校引领下创建学习型区域的实践—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个案 |
7.1 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具备创建“学习型区域”的现状及可行性分析 |
7.1.1 主体方面,高科技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 |
7.1.2 战略方面,成功打造了“武汉·中国光谷”品牌 |
7.1.3 制度方面,出台了各种政策措施营造创新环境 |
7.1.4 文化方面,“光谷文化”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郁 |
7.2 创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学习型区域”存在的障碍 |
7.2.1 主体方面,创新主体结构不尽合理 |
7.2.2 战略方面,高校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优势仍然乏力 |
7.2.3 制度方面,制度不健全影响了知识创新和成果转化 |
7.2.4 文化方面,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有待加强 |
7.3 创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学习型区域”的改革策略 |
7.3.1 主体方面,依托高校建设和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平台 |
7.3.2 战略方面,通过高校科研优势引领高科技产业融合发展 |
7.3.3 制度方面,以促进创新为中心目标设计保障机制 |
7.3.4 文化方面,营造高校引领下各主体合作创新的良好氛围 |
结语 |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云南民族大学科技处经费管理系统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民汉双语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 魏熙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2]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D]. 李凤营.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3]S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 谢嘉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4]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治理结构研究[D]. 龙霄.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云南大学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研究[D]. 张钰. 云南大学, 2019(03)
- [6]基于组织二元性理论的研究型大学知识产权管理研究[D]. 顾征. 浙江大学, 2017(03)
- [7]大学科研创新力评价及中国提升策略研究[D]. 王碧云. 武汉大学, 2016(06)
- [8]从“组织化运作”走向大学治理 ——以C大学和A学院合并为例[D]. 胡纵宇. 南京师范大学, 2015(12)
- [9]高校科技管理政策的绩效评价与优化研究 ——基于政府、市场和高校三维关系的分析[D]. 高慧. 武汉理工大学, 2014(04)
- [10]高校在学习型区域创新中的作用研究[D]. 邓草心. 武汉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