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技术在九龙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中的应用

3S技术在九龙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中的应用

一、3S技术在九龙江流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乔蕻强[1](2019)在《石羊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安全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祁连山在西北生态安全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西部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而利用景观生态学对源于祁连山的石羊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化、未来年份的发展方向,以及对生态安全调控缺乏全面化、系统化的研究,目前尚未见到有借鉴意义的文献。因此,我们在分析景观格局动态的基础上,采用CA-Markov模型、P-S-R模型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等研究方法,厘清石羊河流域1988-2016年景观格局变化的特征、驱动因子,并对未来景观生态模拟状况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优化和构建石羊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在景观格局的数量、结构和形态变化分析中,1988-2016年石羊河流域景观破碎化现象明显,各景观组分空间分布不均,斑块几何形状复杂,空间异质化程度低。在景观速度变化、空间变化和结构变化研究中,1988-2016年石羊河流域低生态价值景观组分增加面积大、速度快,占用部分高生态价值景观用地,而且低生态价值景观组分重心朝南方向迁移,增加了对南部水源涵养区的影响,但是下游治沙防沙工程中林草地种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景观组分驱动因素分析中,不同景观组分在1988-2004和2004-2016年受不同的影响因子驱动,但也存在驱动因素一致性,整体来说研究期内自然因素和人口状况是景观变化的普遍驱动因素。(2)在景观组分驱动下,石羊河流域2022年、2028年景观生态模拟中的耕地、林地、草地、水体、沙地面积较2016年逐年增加,而建设用地、冰川及永久积雪用地、未利用地面积则逐年减少,表明大多数高生态价值景观组分面积增加,部分低生态价值景观组分减少。而未来景观格局预测中,2022年、2028年比1988-2016年景观破碎化程度有所降低,空间分布由分散趋向于集中分布,空间分布紧密程度增强,景观组分分布向优势景观集聚。(3)在景观生态评价中,1988-2028年石羊河流域的景观生态安全综合指数较低,生态安全提升潜力大。其中1988-2016年景观生态安全等级经历了敏感—风险—敏感三个阶段,但大多数年份生态安全等级处于敏感阶段。经预测的2017-2028年景观生态安全综合指数逐年上升,生态安全等级从2017年的敏感状态趋于2022、2028年的一般状态,较于1988-2016年的生态安全等级有一定的提升,生态有所好转,但是生态环境的严峻性没有根本改变。(4)在景观安全格局优化和构建中,1988-2016年石羊河流域的景观安全水平以中安全水平为主,占流域总面积的60%,而低安全水平面积先增后减,占流域总面积的30%左右,表明优化后大部分用地分布科学合理,更有利于用地生态功能的发挥。在进一步提升生态质量,高安全水平用地继续扩大高生态价值景观建设,优化生态屏障建设和保护模式;中安全水平用地则进一步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引导土地利用向规模化发展,健全全流域自然资源生态补偿机制;低安全水平用地通过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区,对区域实行最严格的空间管制策略,以及实行生态移民政策。

刘依川[2](2019)在《福建省草地资源特征及其生态安全评价》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不断加剧,对草地资源盲目的开发利用,导致草地退化、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从而对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威胁,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严峻问题。本研究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景观生态学理论,以福建省9个设区市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和实地调查,从景观格局、地形分布、植物群落和生态安全评价等角度研究福建省草地资源的特征及其生态安全状态,利用景观指数和空间自相关探讨草地资源的空间结构及其分布特征,通过地形分布指数、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探讨草地分布与地形因子的关系,实地调查了典型草场内草本植物的组成,明确了草地资源的植物群落特征,并结合草地资源生态安全状态,提出了福建省草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以期为福建省未来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及草业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福建省草地资源以零星草地为主,细碎化特征明显,厦门市、漳州市和泉州市草地斑块的破碎度、形状复杂度和聚集度均处于较低的水平。各设区市草地分布存在H-H和L-L两种空间自相关类型。通过草地分布与地形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海拔和坡向是影响草地分布的主要地形因素。从典型草场实地调查来看,生态涵养功能是草地资源的主要功能,放牧和旅游是草场的主要利用方式,草场中的草本植物以禾本科为主,豆科植物分布较少,且质量等级较低。通过草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分析,全省综合生态安全指数为0.386,生态安全状态一般,且内陆地区的草地资源生态安全水平高于沿海地区。境内草地生态环境受到一定干扰或破坏,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和完整性一般,局部地区有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灾害发生。

陈子韶[3](2019)在《基于DEM空间分布的淅川县石质荒漠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和丹江口水库河南境内库区所在地及核心水源地,境内石质荒漠化土地分布范围广,且呈快速发展趋势,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危害。开展基于DEM空间分布的淅川县石质荒漠化规律研究,对精准防治石质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以及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工程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运用地理学、地貌学、水土保持学、统计学、系统分析等学科理论,利用3S技术结合现场调查验证,基于1:5万DEM和1:1万地形图获取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土地岩性、海拔高程、坡度、坡向、地理分布(解译图斑质心坐标地理分布)空间分布面积,应用数理统计和系统分析方法分析其空间分布特点,研究获得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空间分布规律。论文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淅川县石质荒漠化面积745.5393km2、占淅川县国土总面积的26.44%,其中重度面积54.7506km2、占1.94%,中度80.5671km2、占2.86%,轻度228.2166km2、占8.09%,潜在382.005km2、占13.55%。(2)岩性上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为:属侵入岩组、变质岩组、碳酸盐岩组、碎屑岩组、多层土体岩性的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分别为40.6377km2、66.8634km2、461.5819km2、164.5348km2、11.9139km2,各岩性石质荒漠化平均发生率分别为24.99%、30.74%、58.26%、23.55%、1.96%;分布规律呈现为石质荒漠化面积大小与土地岩性密切相关,碳酸盐岩组岩性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发生率最高达71.03%,不同岩性重度、中度、轻度、潜在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比例呈现高度一致性,碳酸盐岩组岩性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比例远高于其它岩性。(3)海拔高程上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为:石质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00m450m高程带上,面积490.4419km2、占石质荒漠化总面积的65.78%,其中重度、中度、轻度、潜在面积分别为36.8766km2、57.6450km2、164.4111km2、231.5088km2;分布规律呈现为随着海拔升高石质荒漠化面积增大,在海拔200250m高程带上面积达到峰值113.7339km2、占石质荒漠化总面积的15.26%,在海拔250300m间随高程升高面积稍有减少,在海拔300350m间随高程升高面积略有增加,在海拔350800m间随高程升高面积减少,当海拔超过800m时面积稍有增大。(4)坡度上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为:石质荒漠化土地坡度主要集中在9°18°范围,面积达到382.599km2、占石质荒漠化总面积的51.32%,其中重度、中度、轻度、潜在面积分别为19.9251 km2、36.6372 km2、115.5582km2、210.4785km2;分布规律呈现为石质荒漠化土地坡度小于12°时随坡度增加面积增大,在坡度12°15°间随坡度增大面积略有下降,在坡度超过15°后面积迅速增大,且在坡度15°18°间面积达到最大,在坡度超过18°后随坡度增加面积下降,坡度超过36°后面积趋于为零。(5)坡向上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为:石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正南(S)坡向上,面积达到229.3893 km2、占石质荒漠化总面积的30.77%,其中重度、中度、轻度、潜在面积分别为10.818 km2、15.6348 km2、65.7556 km2、137.1609 km2;分布规律呈现为石质荒漠化土地分布从正北(N)坡向沿顺时针方向坡向转动,面积呈增大趋势,到正南(S)坡向时面积达到最大,随坡向继续顺时针转动面积减小;按正北顺时针坡向转动石质荒漠化各程度面积变幅由大到小依次为潜在、轻度、中度、重度石质荒漠化。(6)地理上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为:在以淅川县质心为坐标原点的大地坐标系中,石质荒漠化在坐标平面X轴(-2010)范围内分布面积较大,其中在X轴(-100)的范围内分布面积最大163.7163 km2;Y轴(-2030)范围内分布面积较大,其中Y轴(2030)范围内面积最大182.0052 km2。分布规律呈现为石质荒漠化土地在坐标平面中距离坐标中心越远分布面积越大,在X轴范围达到(-100)后面积达到峰值,随后面积开始下降;在坐标平面Y轴坐标范围(2030)面积达到最大,随后面积变化趋势开始下降。综上所述,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在土地岩性、海拔高程、坡度、坡向、地理分布上,空间分布范围与分布面积均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研究成果能为精准实施石质荒漠化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黄龙展[4](2018)在《厦门湾生态变量的生态动力学数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厦门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是福建省对外开放的重要口岸。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入海排污增加、围海造地、过度开发等引起了厦门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急剧恶化,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对近海海洋生态系统缺乏全面和深入的认识。深入了解厦门湾海洋生态系统中生态变量的变化规律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为改善厦门湾生态环境质量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将三维水动力模型与NPZD生态模型进行耦合,建立了厦门湾三维生态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模拟厦门湾各生态变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分析物理生态过程对营养盐、化学需氧量变化的影响,研究厦门湾营养盐和化学需氧量的收支情况,最后利用神经网络技术构建生态变量的预测模型。首先,本文构建了厦门湾三维水动力模型,对厦门湾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水动力环境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厦门湾海域半日潮占主导地位;盐度分布近岸低、外海高,受九龙江径流和潮汐的共同作用;夏季平均温度最高,春秋季节次之,冬季最小。在此基础上,构建厦门湾NPZD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各生态变量的整体分布趋势为从湾内向湾外、由表层向底层递减。厦门湾的各生态变量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浮游植物生物量夏、冬季最高,秋、春季较低;化学需氧量的季节变化与浮游植物一致;浮游动物生物量与温度的季节变化一致,即夏季最高,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小;无机磷浓度秋、夏季较高,春季较低,冬季最低;无机氮受九龙江径流影响较大,河口区域及其周边海域的无机氮浓度大小与径流量成正比,即春、夏季较高,秋、冬季较低,其他海域与浮游植物生物量成反比,即春、秋季高,夏、冬季低;颗粒有机碳河口区域浓度与径流量成正比,即春、夏季较高,秋、冬季较低,其他海域与浮游植物生物量一致,即夏、冬高,春、秋低;溶解有机碳春、夏季较高,秋、冬季较低。生态变量的周日变化受到潮汐影响明显,一天之中有两次高值和两次低值,且变化幅度与潮差呈现正相关,平流过程的影响要比扩散过程的影响大一个量级,比生态过程大两个量级。在物理过程和生态过程的共同作用下,厦门湾无机磷、无机氮和化学需氧量每天增加0.56t、2.64t和4.7t。最后将神经网络与生态模型输出的数据结合构建生态变量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预测模型能够很好地学习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BP-LM网络性能表现最好,CNN和改进BP算法的网络性能相当。

任浩天[5](2018)在《海南省松涛水库流域土壤流失与非点源污染负荷时空分布特征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点源污染得到控制,面源污染对流域尺度的水环境污染贡献占比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工业点源污染,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结合3S技术的模型模拟成为定量估算非点源污染负荷最有效的方法,然而非点源污染复杂的影响机理仍是非点源污染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基于大尺度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体系,对传统溶解态二元结构模型时间步长进行改进,采用日降雨尺度,克服了原模型未考虑次降雨冲刷后剩余污染负荷的累积问题,以松涛水库为研究区,将3S技术与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模型进行耦合,估算2011~2015年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解析松涛水库非点源污染空间特征,明确非点源污染的重点防治区和防治措施,以期为松涛水库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论:(1)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特征。松涛水库流域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值范围为12745.2~21878.2MJ·mm/(hm2·h),平均值为 16237.6MJ mm/(hm2·h),与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极显着相关(相关系数0.693,P<0.01),空间分布规律与多年平均降雨量基本一致,即总体上从北到南呈先递增后递减趋势;降雨侵蚀力随纬度增加而增加,随经度增加而减小;流域春、秋、非汛期降雨侵蚀力变化趋势均不显着,没有发生显着性突变,年、夏季、冬季、汛期降雨侵蚀力变化显着;其中非汛期的降雨侵蚀力呈下降趋势,其余时段均呈上升趋势;流域多数站点呈上升趋势,老村、牙阜和阜类多数时段呈显着上升趋势,这些地区面临水土流失的风险较大;突变分析年降雨侵蚀力发现在1970年发生显着突变;流域降雨侵蚀力变化周期为3.5a,震荡周期为5~16a。(2)土壤侵蚀的时空分布特征。应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对松涛水库流域土壤侵蚀进行定量估算,设置情景模拟分析流域土壤侵蚀控制方案。松涛水库潜在土壤侵蚀总量约为5742.59万t/a,平均侵蚀模数约为3.67万t/(km2·a),高出容许土壤侵蚀量和土壤平均侵蚀模数的92倍;年均土壤侵蚀量约61.96万t,集中分布在橡胶林和林地;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394.89万t/(km2·a),高于容许土壤流失量,土壤侵蚀面积占总面积12.16%,空间分布不均,水库周边及下游土壤侵蚀状况强烈。情景模拟发现改变人工林的种植方式如采用水平阶或鱼鳞坑来种植浆纸林和橡胶林能减少土壤侵蚀量21.38万t/a,土壤侵蚀面积可减少85.36km2;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到75%,能减少土壤侵蚀量15.93万t/a,土壤侵蚀面积可减少51.65km;建立2002年与2015年植被盖度转移矩阵,发现高覆盖度植被正在减少,低覆盖度植被变化不大,由于流域沟壑纵横,多属山地区域,极易发生土壤侵蚀,应充分考虑天然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非点源污染负荷时空分布特征。采用平割法对溶解态二元结构非点源模型进行验证,TN、TP、COD和NH4+-N的相对误差分别是17.38%、12.95%、12.78%、.61%,模型结果满足要求。采用比较法对吸附态污染负荷进行验证,吸附态TN和污染负荷分别为0.5067t·km2和0.05547t.km2,结果介于珠江流域和东南诸河流域之间,模拟结果合理。松涛水库流域的非点源污染存在形式以溶解态污染为主,溶解态TN、TP负荷所占比重分别为72.34%和60.42%;农业径流污染负荷在溶解态污染负荷中占有较大比重,其中TN、TP和NH4+-N所占污染负荷总量的比例分别为69.13%、70.04%、69.85%;大牲畜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COD污染负荷占流域COD总量的50.62%,是COD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局部地区来看,TN、TP和NH4+-N的分布状况与流域农业种植的空间分布呈显着相关关系,污染负荷主要集中在流域上游白沙县的耕地,橡胶林等,单位面积的污染负荷较小,但种植范围较大,产生的非点源污染负荷是所有作物中最多的;COD污染负荷的分布多集中在人口较为密集的中部地区白沙县附近,COD负荷的空间分布与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呈显着相关。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是导致非点源污染的因素之一。非点源污染随汛期降雨量的显着上升而呈现出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和8月,7~9月污染负荷量约占全年43.31%-46.00%。除浆纸林面积减少之外,其余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均有所上升,其中,园地的增长率最高,为60.91%,表明随着经济作物不断增加,作物对化肥的需求将不断提升,因此人为干扰也是导致非点源污染产生的主要因素。(4)管理措施。对流域各类污染负荷进行关键风险区划分,其中.TN、TP、NH4+-N和COD的高风险区主要位于松涛水库流域上游地区和白沙县周边,远高于平均非点源污染负荷。针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建议合理提高作物的吸收率,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可采用“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模式,将畜禽粪便作为生产有机肥料的原料,或在消纳紧张的养殖区建立有机肥厂;坡度是影响径流和泥沙输移系数的主要因素,在流域中上游的生态敏感区可采用退耕还林的措施,以减少营养物质的转移;可采用“顶林、腰园、谷农、塘鱼”的立体开发模式,基于时空差异的原理进行生物群落多层配置,有利于增加植被覆盖度,降低径流系数,有效削减面源污染。

夏会娟[6](2018)在《辽河保护区景观动态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辽河流域位于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区域,降水和气温的改变对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保护和恢复辽河干流生态环境,2010年辽宁省成立了辽河保护区,将河流两岸大堤之间的范围划为保护区,并对河道两侧500m范围内的区域实施以封育为主的生态恢复。为揭示河岸带生态恢复的生态效应,本文以辽河保护区为对象,利用“3S”技术、InVEST模型和野外调查等方法,研究了:(1)2000—2015年辽河保护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时空动态以及生态恢复初期3个典型河段NDVI的空间格局;(2)保护区成立前后景观格局的时空动态以及封育区景观格局随着生态恢复时间推移的演变;(3)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动态及其与景观格局的关系;(4)生态恢复初期河岸带植被和土壤的空间格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0—2015年辽河保护区NDVI持续增加;2000—2009年NDVI的年际增加主要发生在夏季,2010—2015年NDVI的年际增加主要发生在春季,春季NDVI增加有利于保护区防风固沙功能的提升。2000—2009年,耕作活动是影响NDVI时空动态的主要因素;2010—2015年,封育区自然恢复和小型人工湿地建设促进了NDVI的增加,大型人工湿地建设和人工牧草地对NDVI动态无显着影响。2.保护区成立后,景观格局先趋于破碎化,后随着生态恢复时间的推移,景观破碎化程度减弱。保护区成立前,景观类型以旱田为主,占总面积的36.17%;保护区成立后,景观类型以水域、芦苇型湿地、草地和旱田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24.15%、19.7%、17.45%和16.99%。以自然生态恢复为主的河段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强,以湿地恢复(坑塘湿地、牛轭湖湿地和自然湿地恢复)为主的河段景观破碎化程度减弱。廊道(河流、道路)和优势景观类型是影响景观格局的关键因素。3.保护区成立后,生态系统土壤保持、产水和水质净化功能增强,碳储存功能无明显变化;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封育区,支流汇入口湿地工程建设、湿地公园建设和大型牛轭湖湿地等人工恢复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也得到了提升。随着生态恢复时间的推移,上游河段的实际土壤侵蚀量减小了 31.93%,上游、中游和下游河段的产水量分别减小了 13.25%、4.62%和14.65%,中游和下游河段的碳储量分别增加了 18.49%和31.34%,上游河段的P输出量、P保持量、N输出量和N保持量分别减小了 29.72%、24.97%、20.42%和14.29%。斑块形状复杂性和斑块聚集度与土壤保持和水质净化功能显着相关。4.生态恢复初期河岸带植物群落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由河漫滩至阶地,草本植物生态型由水生、湿生向中生和旱生演替;河漫滩的优势种为芦苇和萎蒿,阶地的优势种为三裂叶豚草、萝藦、葎草、野大豆、野艾蒿和狗尾草;阶地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显着高于河漫滩;底质和堤岸稳定性显着影响河漫滩植物物种的空间分布,土壤含水量和人类活动显着影响阶地植物物种的空间分布。保护区河岸带土壤砂粒含量高(78.88%~96.52%),养分含量低。随着距河流距离的增加,土壤粉粒含量、有机碳(OC)、阳离子交换量(CEC)、总氮(TN)和碱解氮(AN)含量逐渐增加,砂粒含量逐渐减小;上游和中游河岸带土壤OC、CEC、TN和AN呈负空间自相关,下游的呈正空间自相关,海拔、距河流距离和距最近农田的距离显着影响河岸带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格局。

姚磊[7](2016)在《龙门山断裂带彭州段生态地质环境调查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全球大陆板块内部构造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龙门山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交界处,彭州市北部受龙门山断裂带控制,多个乡镇处于破裂带上。彭州市作为5.12地震的极重灾县,地震及次生地质灾害对彭州市生产、生活构成巨大威胁。本文以龙门山断裂带彭州段为研究对象,在基于3S技术的生态地质环境调查的基础上,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3方面构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指标体系,根据文献资料、专家经验、ARCGIS几何间隔分类及区域实际情况确定指标分级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凭借GIS强大的空间模型运算分析能力,计算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得分值,实现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制图。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龙门山断裂带彭州段断裂褶皱及次生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活动较为强烈,岩体破碎,表层风化严重,易受到侵蚀、冲刷而形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雨量充沛,降雨集中,加上长期以来人为破坏引起的土地覆盖/土地利用脆弱性,地质灾害频发,对居民点/区和道路交通设施破坏严重,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2)龙门山断裂带彭州段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泥石流等类型为主。地质灾害点总计353个,其中滑坡133处,崩塌72处,潜在不稳定斜坡92处,泥石流56处,在所有地质灾害类型中,大型灾害占总比例的2.55%,中型灾害占总比例的17.00%,小型灾害占总比例的80.45%。主要分布在650-1000m的低度危险的中部丘陵及1000-2000m的高度危险的北部山地,崩滑体分布与构造带分布呈正相关,并在河谷沿线呈线性分布。(3)龙门山断裂带彭州段的孕灾环境敏感性、致灾因子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研究表明:就孕灾环境而言,区域内存在断裂带敏感性的区域占总面积80.86%,存在海拔高程敏感性的占55.85%以上,存在起伏度敏感性的占55.44%以上,存在水文条件敏感性的占64.40%;就致灾因子而言,龙门山彭州段均处于较强地震烈度带内,存在余震危险性的区域占70.67%,存在降水危险性的占78.50%,历史灾害危险区域占43.11%;就承灾体而言,龙门山彭州段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加上5.12地震的破坏,土地覆盖/土地利用脆弱性高,存在居民点/区脆弱性的区域占总面积79.19%,存在道路交通脆弱性的占77.38%。(4)龙门山断裂带彭州段地质灾害综合评估及其分区结果表明:地质灾害高度危险性区主要分布北部山地,占总面积的16.44%;中度危险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地及中部丘陵地带,占总面积的36.24%;低度危险区主要分布在中部低矮丘陵地区,占总面积的11.18%;相对安全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占总面积的36.15%。(5)危险性分区结果验证与分析结果表明危险性分区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地质灾害的实际分布状况吻合程度较好,可为彭州市地质灾害的防治、预测预警提供数据支持,为政府制定防灾减灾政策提供科学参考,为区域灾后重建工程选址和防灾减灾工程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以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对彭州市居民的生产、生活的伤害。

刘芳[8](2016)在《吉林珲春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生境评价与潜在廊道分析》文中指出虎处于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顶端,对森林是否健康、生态系统是否良性循环有着很好的指示作用。野生东北虎是我国特有虎,属我国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也是当前世界上最濒危野生动物之一吉林省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唯——一个国家级的虎豹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野生虎活动最频繁、种群密度最高的地区,该区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波罗斯维克和巴斯维亚虎豹保护区接壤,其地理位置不仅成为了东北虎从俄罗斯、朝鲜向我国境内扩散的种源地,而且也成为了东北虎通往汪清自然保护区、老爷岭、黄泥河等内陆广袤森林的必经之道。因此,本研究以吉林省珲春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参加珲春地区野外东北虎巡护工作等实地调查,并结合3S技术以及生态位模型,借助景观生态学等理论与技术手段,对珲春地区进行了相关研究,本研究可为东北虎栖息地的生境适宜性、栖息地保护、恢复和管理等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在林业调查资料、遥感影像资料以及与东北虎出现点等相关资料的支撑下,利用3S技术、层次分析法以及GIS地图代数法对野生东北虎栖息地适宜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研究表明:层次分析法得到的权重中,人为干扰要素最大,权重值达0.493,植被要素次之;综合分析后得出东北虎生存的栖息地适宜分布区主要分布在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马滴达、杨泡营林站东南部,以及青龙台林场东部、北部,西北沟东南部地区,这些区域均与俄罗斯虎豹保护区相接壤,是东北虎可自由穿行的林区;在保护区外围区域的适宜分布区主要分布于珲春的河山林场,解放林场西部、大荒沟林场西北、西部林区以及三道沟、五道沟相交接的林区带,在春化西南部、敬信南部,西南部有少量分布,适宜分布区面积达到了157146.73hm2,占到研究区面积的31.25%;次适宜区分布于珲春大部分地区,且相对集中成片,面积达到了250752.28hm2,占到研究区面积的49.87%;不适宜区主要是城镇、建筑用地、农田大片区域,占研究面积的18.88%。2、利用生态位模型——MaxEnt(最大熵模型)结合3S技术对东北虎潜在栖息地分布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在珲春地区,东北虎潜在栖息地主要集中分布于珲春自然保护区东南部及南部范围内;在珲春西南部的密江境内、春化镇境内以及中部的哈达门乡境内均有潜在分布区,这些区域均属于自然保护区外围区域,且这些区域与栖息地适宜分布区地理位置几乎相同,同时对东北虎向我国境内广袤森林迁移起到了重要的廊道作用。3、通过景观生态学、景观连接度理论、最小耗费距离模型、GIS建模以及密度分析等方法和技术,预测东北虎从珲春东北虎国家自然保护区向我国境内的汪清、老爷岭、黄泥河等内陆广袤林区扩散和迁移时的最佳廊道路径的空间地理分布,预测结果显示廊道主要分布于珲春地区春化--青龙岗一带、大荒沟--解放林场一带以及西北沟--五道沟林场一带,通过路径的密度分析预测出廊道集中分布区域与东北虎活动较为频繁区域几乎相一致,说明在该区域内存在建立廊道的条件4、对珲春地区的现状调查了解到,林蛙养殖、林区放牧以及参地开垦种植已经对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东北虎的日常活动造成了干扰。从保护区内水网的分布现状与林蛙养殖场的地理分布两方面对林蛙养殖进行分析,通过采用缓冲区分析的方法向河流两侧进行500m缓冲,且假设该缓冲区内全部是人为活动地带,则统计出该区域面积占据了保护区的60%以上,加之林蛙场呈分散状分布于保护区内,则推断出林蛙养殖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东北虎的活动范围;同时蛙场的家犬捕猎野生动物现象较频繁,粗放散养的放牧方式对林下植被的破坏明显,植被结构发生改变,牲畜与野生食草性动物发生食物竞争,并对野生小动物的活动带来了干扰;参地的开垦改变了森林的结构形态,同时降低了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综上所述,提出几点保护建议:通过减少人类在林区的活动,实行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移民等措施,同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野生动物保护重要性,完善补偿机制,加强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的巡护工作,及时清理栖息地范围内的猎套等,以此来加强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的保护工作。

陈建峰[9](2015)在《3S技术支持下的安仁县复合生态空间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严重,重经济发展、轻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现象屡见不鲜,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最大障碍。传统规划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因此,为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自然平衡发展的需求,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复合生态空间规划理论及3S技术的应用,试图丰富和完善现有理论和技术体系。本文采用调查研究、文献研究、定性定量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首先对复合生态空间和复合生态空间规划理论进行了探讨,并以此为基础在理论上分析了3S技术在复合生态空间规划中的应用。以安仁县为例,通过地理数据库建立、GPS现场踏勘、遥感影像收集、基于3S技术的生态环境分析与评价等,并在3S技术支持下,实现安仁县复合生态空间优化布局。最后对安仁县复合生态空间规划的生态安全格局、空间发展格局、生态空间保护与发展策略、规划管理等内容进行了简要分析。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复合生态空间规划理论是对现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3S技术是复合生态空间规划的基础技术平台,可应用于复合生态空间规划的各个阶段;在3S技术支持下,以现状生态环境分析为基础,进行生态空间保护与发展优化布局切实可行;以3S技术为基础的规划管理具有实际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付碧玉,马友华,吴靓,王雪蕾,王强,张笑宇,张维维,殷寒旭[10](2015)在《遥感在农业面源污染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遥感作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研究方法,主要是因为遥感具有尺度大、效率高、可重复性强、经济性好等一系列特有的优点,遥感与传统的研究方法相结合具有实际的应用。介绍了遥感在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估算和评价以及预报预测中的研究应用。遥感在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利用遥感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调查、农田水体污染和农田土壤污染进行监测。利用遥感来获取农业面源污染中的水文、土地、地形、气象和农业生产活动5大类重要数据,对水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价主要是通过水体及其污染物的光谱特性,遥感对农田的地表光谱进行观测,能够了解农田土壤污染的来源、性状和程度。而遥感与模型和GIS结合能够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定量估算,也能够对农业面源污染内部的复杂规律进行评价研究,"3S"技术在农业面源污染模型中的集成应用,使得模型和各种管理措施两者能够相结合,用于非点源污染的预测预报,为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二、3S技术在九龙江流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S技术在九龙江流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石羊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安全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景观格局研究现状及进展
        1.2.2 景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现状及进展
        1.2.3 景观生态安全构建研究现状及进展
        1.2.4 石羊河流域景观生态研究现状及进展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试验设计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条件
        2.1.2 社会经济条件
        2.1.3 土地资源现状
        2.1.4 生态环境问题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影像预处理
        2.2.3 图像分类
        2.2.4 景观组分面积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石羊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3.1 研究方案
    3.2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3.2.1 数量变化
        3.2.2 结构变化
        3.2.3 形状变化
    3.3 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分析
        3.3.1 景观变化速度分析
        3.3.2 景观变化空间分析
        3.3.3 景观变化结构分析
    3.4 景观组分变化驱动力分析
        3.4.1 景观组分变化驱动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3.4.2 景观组分变化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
        3.4.3 景观组分变化驱动因子回归分析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石羊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动态模拟与分析
    4.1 研究方案
    4.2 CA-MARKOV模型
        4.2.1 CA模型简介
        4.2.2 Markov模型简介
        4.2.3 CA与 Markov模型结合的优势
        4.2.4 CA-Markov结合模型在GIS平台下的集成和实现
        4.2.5 CA-Markov模型模拟预测步骤
    4.3 适宜性划定范围
    4.4 CA-MARKOV模型的构建
        4.4.1 模型相关参数的确定
        4.4.2 CA-MARKOV模拟精度及检验
    4.5 石羊河流域未来景观格局模拟与分析
        4.5.1 模拟误差分析
        4.5.2 未来景观结构模拟分析
        4.5.3 景观格局分析的指标体系构建
        4.5.4 景观生态表征指标
        4.5.5 模拟年份景观格局分析
        4.5.6 各景观组分格局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石羊河流域景观生态安全评价及预测
    5.1 研究方案
    5.2 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2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5.2.3 评价指标因子权重确定
        5.2.4 综合评价
        5.2.5 石羊河流域景观生态安全度的划分
    5.3 石羊河流域景观生态安全评价
        5.3.1 景观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值
        5.3.2 景观生态安全评价
    5.4 石羊河流域景观生态安全动态模拟评价
        5.4.1 灰色预测模型
        5.4.2 预测模型精度检验
        5.4.3 景观生态安全动态模拟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MCR模型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6.1 研究方案
    6.2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SP)理论
    6.3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6.4 “源”与石羊河流域景观要素阻力因子确定
        6.4.1 石羊河流域“源”地
        6.4.2 石羊河流域景观要素阻力面评价体系构建
        6.4.3 石羊河流域单因子阻力表面构建
    6.5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景观安全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6.5.1 石羊河流域景观安全格局构建
        6.5.2 石羊河流域景观安全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6.5.3 景观安全格局空间分布及分区调控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讨论
    7.2 结论
        7.2.1 石羊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研究结论
        7.2.2 石羊河流域景观变化动态模拟与分析研究结论
        7.2.3 石羊河流域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研究结论
        7.2.4 石羊河流域景观生态安全构建与优化研究结论
    7.3 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2)福建省草地资源特征及其生态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 国内外草地资源研究现状综述
        2.1 国外草地资源现状研究
        2.2 国内草地资源现状研究
        2.3 研究述评
    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3 技术路线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1 研究区概况
        1.1 自然地理概况
        1.2 社会经济概况
    2 福建省草地资源概况
        2.1 草地资源的面积与类型
        2.2 草地资源分布与质量状况
    3 数据来源与处理
        3.1 主要数据来源
        3.2 数据处理
第二章 草地资源景观格局分析
    1 景观格局分析法
        1.1 景观格局指数
        1.2 因子分析
        1.3 空间自相关分析
    2 草地资源空间结构与分布
    3 草地景观格局分析
        3.1 草地斑块破碎度
        3.2 草地斑块形状复杂度
        3.3 草地斑块空间聚集度
    4 草地景观格局空间分布特征
    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草地分布与地形因子的相关性
    1 相关性分析法
        1.1 地形分布指数
        1.2 Pearson相关性分析
    2 不同类型的草地分布特征
    3 草地分布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3.1 草地分布与海拔
        3.2 草地分布与坡度
        3.3 草地分布与坡向
    4 草地地形分布与景观格局相关性
    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典型草场草地资源植物群落特征
    1 群落特征调查法
        1.1 草场基本概况
        1.2 确定调查路线
        1.3 样地的选择与样方的设置
        1.4 草地植被组成的调查
        1.5 草地调查资料的整理汇总
    2 典型草场草地资源植物群落特征
        2.1 大姆山草场草地资源植物群落特征
        2.2 白溪草场草地资源植物群落特征
        2.3 天湖草场草地资源植物群落特征
        2.4 鸳鸯草场草地资源植物群落特征
    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草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
    1 生态安全评价法
        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1.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1.3 综合评判标准
    2 草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
        2.1 各子系统草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
        2.2 草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草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基于DEM空间分布的淅川县石质荒漠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我国石质荒漠化研究总体现状以及空间分布的研究
        1.2.2 基于3S技术与DEM的石质荒漠化研究现状
        1.2.3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2 淅川县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河流水系
        2.1.4 自然资源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分布现状、成因及危害
        2.3.1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分布现状
        2.3.2 石质荒漠化成因
        2.3.3 石质荒漠化危害
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方法
        3.1.1 数据获取
        3.1.2 数据处理
        3.1.3 统计分析
    3.2 技术路线
    3.3 研究难点、可行性及创新点
        3.3.1 研究难点及采取的解决方法
        3.3.2 可行性
        3.3.3 创新点
4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分布特征
    4.1 石质荒漠化分级分类标准
        4.1.1 石质荒漠化土地判别与程度划分
        4.1.2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遥感解译结果
    4.2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空间分布特征
        4.2.1 淅川县各程度石质荒漠化分布概述
        4.2.2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土地的岩性分布特征
        4.2.3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的海拔高程分布特征
        4.2.4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的坡度分布特征
        4.2.5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的坡向分布特征
        4.2.6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地理分布特征
    4.3 小结
5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5.1 淅川县重度石质荒漠化的空间分布规律
        5.1.1 淅川县重度石质荒漠化土地岩性分布规律
        5.1.2 淅川县重度石质荒漠化海拔高程分布规律
        5.1.3 淅川县重度石质荒漠化土地的坡度分布规律
        5.1.4 淅川县重度石质荒漠化的坡向分布规律
        5.1.5 淅川县重度石质荒漠化的地理分布规律
    5.2 淅川县中度石质荒漠化的空间分布规律
        5.2.1 淅川县中度石质荒漠化土地的岩性分布规律
        5.2.2 淅川县中度石质荒漠化的海拔高程分布规律
        5.2.3 淅川县中度石质荒漠化的坡度分布规律
        5.2.4 淅川县中度石质荒漠化的坡向分布规律
        5.2.5 淅川县中度石质荒漠化的地理分布规律
    5.3 淅川县轻度石质荒漠化的空间分布规律
        5.3.1 淅川县轻度石质荒漠化土地的岩性分布规律
        5.3.2 淅川县轻度石质荒漠化的海拔高程分布规律
        5.3.3 淅川县轻度石质荒漠化的坡度分布规律
        5.3.4 淅川县轻度石质荒漠化的坡向分布规律
        5.3.5 淅川县轻度石质荒漠化的地理分布规律
    5.4 淅川县潜在石质荒漠化的空间分布规律
        5.4.1 淅川县潜在石质荒漠化土地的岩性分布规律
        5.4.2 淅川县潜在石质荒漠化的海拔高程分布规律
        5.4.3 淅川县潜在石质荒漠化的坡度分布规律
        5.4.4 淅川县潜在石质荒漠化的坡向分布规律
        5.4.5 淅川县潜在石质荒漠化的地理分布规律
    5.5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的空间分布规律
        5.5.1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的岩性分布规律
        5.5.2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的海拔高程分布规律
        5.5.3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的坡度分布规律
        5.5.4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的坡向分布规律
        5.5.5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的地理分布规律
    5.6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4)厦门湾生态变量的生态动力学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研究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厦门湾三维水动力学数值模型
    2.1 三维水动力模型介绍与参数设置
    2.2 模型结果验证与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厦门湾生态动力学数值模型
    3.1 海洋生态动力学数值模型介绍
    3.2 厦门湾生态动力学模型参数设置
    3.3 生态动力学模型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神经网络技术在生态模型变量预测中的应用
    4.1 神经网络基本理论
    4.2 厦门湾生态变量预测模型的构建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存在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海南省松涛水库流域土壤流失与非点源污染负荷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进展
        1.2.1 非点源污染概念的定义
        1.2.2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1.2.3 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进展
        1.2.4 非点源污染模型国内研究进展及大尺度非点源模型体系
        1.2.5 非点源污染模型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区的基本情况
        1.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和基础数据预处理及模型参数的率定
    2.1 研究方法
    2.2 基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3 土地利用数据提取
    2.4 植被盖度图、植被盖度修正系数提取
    2.5 坡度图、坡度修正系数提取
    2.6 人口、畜禽离散分布图
    2.7 降雨侵蚀力数据预处理
    2.8 参数的率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降雨侵蚀力
        3.1.1 降雨时空变化规律分析方法
        3.1.2 年均降雨侵蚀分析
        3.1.3 松涛水库流域降雨侵蚀力趋势变化分析
        3.1.4 松涛水库降雨侵蚀力突变分析
        3.1.5 松涛水库流域降雨侵蚀力周期分析
        3.1.6 松涛水库流域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规律
        3.1.7 松涛水库流域降雨侵蚀力小结
    3.2 土壤侵蚀分析
        3.2.1 流域土壤侵蚀状况
        3.2.2 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3.2.3 流域潜在土壤侵蚀分析
        3.2.4 土壤侵蚀情景分析
        3.2.5 土壤侵蚀变化趋势讨论
        3.2.6 松涛水库流域土壤侵蚀小结
    3.3 非点源污染
        3.3.1 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3.3.2 非点源污染各类污染物年均负荷
        3.3.3 非点源污染类型比较
        3.3.4 非点源污染时间分布特征
        3.3.5 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
        3.3.6 溶解态与吸附态非点源污染比较
        3.3.7 非点源污染变化趋势讨论
        3.3.8 松涛水库流域非点源污染小结
    3.4 面源污染控制对策
        3.4.1 溶解态污染控制对策
        3.4.2 吸附态非点源污染控制对策
    3.5 本章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与毕业论文相关性

(6)辽河保护区景观动态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河岸带植物群落演替
        1.2.2. 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1.2.3.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1.2.4. 3S技术在河岸带研究中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辽河保护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生态环境状况
        2.1.3. 生态修复方案
    2.2. 研究方法
        2.2.1. 遥感影像获取和预处理
        2.2.2. NDVI数据获取
        2.2.3. 气象数据来源和预处理
        2.2.4. 土地利用数据获取
        2.2.5. 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
        2.2.6. 环境因子获取
        2.2.7. 数据分析
3. 植被覆盖时空动态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MODIS NDVI的空间分布特征
        3.2.2. MODIS NDVI的时间变化趋势
        3.2.3. MODIS NDVI变化的驱动因素
        3.2.4. NDVI的空间统计方法
    3.3. 辽河保护区NDVI的时空动态
        3.3.1. 多年平均NDVI的空间分布特征
        3.3.2. NDVI的时间变化特征
        3.3.3. NDVI与气候的相关性
        3.3.4. 讨论
    3.4. 辽河保护区典型河段NDVI的空间格局
        3.4.1. 封育区NDVI的空间格局
        3.4.2. 半变异函数分析
        3.4.3. 空间自相关分析
        3.4.4. 讨论
    3.5. 小结
4. 景观格局时空动态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数据来源
        4.2.2. 景观指数的选取
        4.2.3. 景观指数计算
    4.3. 辽河保护区成立前后景观格局动态
        4.3.1. 粒度效应分析
        4.3.2. 景观格局的时空动态
        4.3.3. 讨论
    4.4. 典型河段封育区景观格局时空动态
        4.4.1 粒度效应分析
        4.4.2. 封育区景观格局的时空动态
        4.4.3. 讨论
    4.5. 小结
5. 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动态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InVEST模型简介
        5.2.2. InVEST模型的适用性和敏感性分析
        5.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4. 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5.3.2. 生态系统服务变化趋势
        5.3.3. 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关系
    5.4. 讨论
    5.5. 小结
6. 生态恢复初期河岸带植被和土壤空间格局
    6.1. 河岸带草本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空间分布
        6.1.1. 植物群落结构
        6.1.2. 植物物种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6.1.3. 讨论
    6.2. 河岸带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格局
        6.2.1. 土壤理化性质的横向梯度变化
        6.2.2. 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的环境因素
        6.2.3. 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自相关性
        6.2.4. 讨论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在读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录

(7)龙门山断裂带彭州段生态地质环境调查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立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地质环境调查研究概况
        1.2.2 地质灾害国外研究及进展状况
        1.2.3 国内地质灾害研究及进展状况
        1.2.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1.2.5 3S技术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主要研究方法
        1.4.1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2 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地理概况
    2.3 行政区划与社会经济概况
        2.3.1 行政区划
        2.3.2 社会经济状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3S技术的生态地质环境调查
    3.1 主要调查内容、方法和路线
        3.1.1 主要调查内容、方法
        3.1.2 主要调查线路
    3.2 野外考察和调研基本情况
        3.2.1 土地利用与地表覆被解译样本采集
        3.2.2 大型地质灾害实地照片采集
    3.3 生态地质环境要素调查结果与分析
        3.3.1 基础地质调查结果与分析
        3.3.2 地形地貌调查与分析
        3.3.3 环境地质调查与分析
        3.3.4 气象水文调查与分析
        3.3.5 土地利用与地表覆被调查
        3.3.6 社会经济环境调查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地质环境要素及其地质灾害危险性的影响分析
    4.1 孕灾环境及其敏感性分析
        4.1.1 断裂带发育及其敏感性分级
        4.1.2 地形地貌条件及其敏感性分级
        4.1.3 水文条件及其敏感性分级
    4.2 致灾因子及其危险性分析
        4.2.1 地震烈度及其危险性分级
        4.2.2 余震分布及其危险性分级
        4.2.3 降水分布及其危险性分级
        4.2.4 历史灾害分布及其危险性分级
    4.3 承灾体及其脆弱性分析
        4.3.1 土地覆盖/土地利用及其脆弱性分级
        4.3.2 居民点/区分布及其脆弱性分级
        4.3.3 道路交通分布及其脆弱性分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与分析
    5.1 综合评估指标模型构建
    5.2 构造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5.2.1 一般步骤
        5.2.2 构造判断矩阵
        5.2.3 权重计算
        5.2.4 一致性检验
    5.3 多因子综合叠加分析
        5.3.1 评估模型构建
        5.3.2 评估模型运算
    5.4 评价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与防治措施
    6.1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
    6.2 危险性分区结果验证与分析
    6.3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不足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8)吉林珲春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生境评价与潜在廊道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东北虎种群演变及分布格局
        1.1.2. 我国东北虎所面临的问题
    1.2 文献综述
        1.2.1. 野生东北虎研究概况
        1.2.2. 野生东北虎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内容
    2.1 研究区总体概况
        2.1.1. 地理环境
        2.1.2. 自然条件
        2.1.3. 社会经济与交通概况
        2.1.4. 人虎冲突现状
    2.2 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3 研究内容
        2.3.1. 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生境适宜性评价
        2.3.2. 野生东北虎潜在栖息地分布预测
        2.3.3. 野生东北虎潜在廊道预测
        2.3.4. 人为干扰对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2.4 研究方法
        2.4.1. 3S技术与方法
        2.4.2. 层次分析法与GIS地图代数理论
        2.4.3. 生态位模型——MaxEnt(最大熵原理)模型分析方法
        2.4.4. 累积耗费距离模型
    2.5 技术路线
3. 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生境适宜性评价
    3.1. 栖息地生境适宜性概述
    3.2. 研究方法及过程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预处理
        3.2.3. 评价因子选择与单因子生境分析
        3.2.4. 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生境适宜性GIS综合评价
    3.3. 结果评价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野生东北虎潜在栖息地分布预测
    4.1. 生态位模型概述
    4.2. 研究方法及过程
        4.2.1. 最大熵原理(MaxEnt)模型及检验
        4.2.2. 数据准备与模型应用
    4.3. 模型预测结果检验与分析
        4.3.1. MaxEnt预测结果检验与分析
        4.3.2. MaxEnt预测结果环境变量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野生东北虎潜在廊道预测
    5.1. 景观连接度(connectivity)的概述
    5.2. 累积耗费距离模型原理
    5.3. 潜在廊道预测与结果分析
        5.3.1. 数据准备
        5.3.2. 潜在廊道预测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人为干扰对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6.1 概述
    6.2. 林蛙养殖的影响分析
        6.2.1. 林蛙养殖现状
        6.2.2. 数据准备与处理过程
        6.2.3. 水系缓冲区处理与结果分析
    6.3. 放牧对保护区的影响
    6.4. 参地种植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3S技术支持下的安仁县复合生态空间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新兴规划的出现与兴起
    1.2 复合生态空间规划的提出
        1.2.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1.2.2 复合生态空间规划的提出
        1.2.3 3S技术在复合生态空间规划中的引入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框架结构
    1.6 小结
第二章 复合生态空间规划理论研究
    2.1 复合生态空间结构分析与评价体系构建
        2.1.1 空间、生态空间与复合生态空间概念辨析
        2.1.2 复合生态空间结构分析
        2.1.3 复合生态空间评价体系构建
    2.2 复合生态空间规划总体框架、内容与技术体系研究
        2.2.1 复合生态空间规划总体框架
        2.2.2 复合生态空间规划内容解析
        2.2.3 复合生态空间规划方法与技术体系
    2.3 3S技术在复合生态空间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2.3.1 3S技术原理及其应用
        2.3.2 3S技术在复合生态空间规划中的应用阶段分析
        2.3.3 软件(设备)平台
        2.3.4 3S技术在复合生态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2.3.5 复合生态空间规划中的3S技术应用理论与方法体系
    2.4 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域选择和基于3S技术的安仁县生态现状分析
    3.1 研究区域选择—以湖南安仁县为例
        3.1.1 研究区域概况
        3.1.2 研究区域选择的依据
    3.2 安仁县地理数据库建设
        3.2.1 研究数据资料来源
        3.2.2 地理数据库建设与管理
    3.3 基于GPS技术的安仁县现场踏勘
        3.3.1 基于GPS技术的空间数据采集系统研发
        3.3.2 安仁县现场踏勘情况
    3.4 基于3S技术的安仁县生态现状分析与评价
        3.4.1 基于3S技术的安仁县地形地貌分析
        3.4.2 基于3S技术的安仁县生态敏感性评价
        3.4.3 基于3S技术的安仁县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3S技术的安仁县复合生态空间优化布局
    4.1 优化布局方法与技术路线
    4.2 相关前期准备
        4.2.1 数据与软硬件平台准备
        4.2.2 3S技术支持下的安仁县复合生态空间识别
    4.3 3S技术支持下的安仁县复合生态空间优化布局过程
        4.3.1 3S技术支持下的自然生态空间保护
        4.3.2 3S技术支持下的城镇生态空间发展布局
        4.3.3 3S技术支持下的农业生态空间保护与发展
        4.3.4 3S技术支持下的设施生态空间发展布局
    4.4 布局结果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安仁县复合生态空间规划分析
    5.1 战略定位与战略目标分析
    5.2 生态安全格局与空间发展格局分析
    5.3 生态空间保护与发展策略分析
        5.3.1 自然生态空间保护策略分析
        5.3.2 城镇生态空间发展策略分析
        5.3.3 农业生态空间保护和发展策略分析
        5.3.4 设施生态空间发展策略分析
    5.4 基于3S技术的安仁县复合生态空间规划管理探讨
        5.4.1 基于GIS技术的复合生态空间规划成果管理
        5.4.2 基于RS和GPS技术的规划监测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安仁县复合生态空间规划主要图纸成果
致谢
作者简历及科研情况

(10)遥感在农业面源污染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遥感在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1.1 遥感在农业面源污染调查中的监测
    1.2 遥感在农田水体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1.3 遥感在农田土壤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2 遥感在农业面源污染估算和评价的应用
3 遥感在农业面源污染预测预报中的应用
4 结论

四、3S技术在九龙江流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石羊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安全构建研究[D]. 乔蕻强.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2]福建省草地资源特征及其生态安全评价[D]. 刘依川.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0)
  • [3]基于DEM空间分布的淅川县石质荒漠化规律研究[D]. 陈子韶.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4]厦门湾生态变量的生态动力学数值研究[D]. 黄龙展. 厦门大学, 2018(01)
  • [5]海南省松涛水库流域土壤流失与非点源污染负荷时空分布特征研究[D]. 任浩天. 海南大学, 2018(08)
  • [6]辽河保护区景观动态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D]. 夏会娟.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7]龙门山断裂带彭州段生态地质环境调查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D]. 姚磊. 绵阳师范学院, 2016(08)
  • [8]吉林珲春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生境评价与潜在廊道分析[D]. 刘芳.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9]3S技术支持下的安仁县复合生态空间规划研究[D]. 陈建峰.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8)
  • [10]遥感在农业面源污染中的应用研究[J]. 付碧玉,马友华,吴靓,王雪蕾,王强,张笑宇,张维维,殷寒旭. 中国农学通报, 2015(05)

标签:;  ;  ;  ;  ;  

3S技术在九龙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