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质高产抗病玉米新品种秦单4号(论文文献综述)
史晓玲[1](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研究表明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何文铸[2](2017)在《西南山地玉米灰斑病抗性遗传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米是中国播种面积第一大作物。作为全国玉米主产区的西南地区,玉米灰斑病正成为山地玉米生产的重大病害,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但当前适应本区域的高产、优质和抗病品种极少。根据这一需求,对西南区玉米灰斑病抗性基因开展相关研究,希望能为培育适合本区域的高产优质抗病品种提供理论支撑,因此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主要研究内容为:(1)对40份玉米自交系,采用NCⅡ设计组配出175个组合,在四川泸定和云南保山灰斑病胁迫条件下开展一年两点试验,分析农艺、品质和生理性状主要指标的遗传规律,探索高效的选择方法,筛选出高产优质抗病组合。(2)选取抗、感自交系646(R6)和08-641(S8)构建F2分离群体,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定位灰斑病抗性相关QTL,对QTL遗传效应进行分析。(3)选取抗、感自交系646和08-641,通过抽雄吐丝期接种后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玉米灰斑病抗性基因。本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在灰斑病胁迫条件下,病斑面积与生物产量、籽粒产量、百粒重、籽粒脂肪含量、淀粉含量、叶片性能指数(PI)和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等极显着负相关,与秃尖长度和初始荧光/最大荧光(Fo/Fm)极显着正相关。狭义遗传力(hN2)大小依次为:百粒重>生物产量>籽粒产量>病斑面积>淀粉含量>脂肪含量>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Fv/Fm>PI。百粒重、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和病斑面积主要受基因的加性效应支配,早代选择有效;品质性状的淀粉含量加性与非加性效应相近,脂肪与蛋白含量以非加性效应为主,宜加强杂交组配;生理性状的SPAD、Fv/Fm和PI值,受环境影响较大,主要受基因的非加性效应支配,应加强杂种优势的利用。提出了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对病斑面积、百粒重、籽粒淀粉含量、PI和Fv/Fm等农艺、品质和生理三类性状9个指标进行评价,以综合得分高值作为选育高产优质抗灰斑病品种的评价标准1套。2.玉米灰斑病抗性与叶片性能是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在1、2、3、4、6、8和9染色体上共检测到5个玉米灰斑病抗性QTL和3个叶片性能QTL。其中,QRgls.CH-1、QRgls.CH-2、QRgls.CH-4和QRgls.CH-6共4个玉米灰斑病抗性QTL在2年4点次中均被检测到,具有较高的表型贡献率(6.7-21.3%),能稳定且高效表达抗病效应。所有抗病位点均来自抗病亲本646,且各自加性效应显着大于非加性效应,有利于抗玉米灰斑病品种选育;QRgls.CH-1、QRgls.CH-2、QRgls.CH-3和QRgls.CH-4位于玉米灰斑病抗性QTL热点区域,与前人定位区间重叠,但抗病基因来源不同。QRgls.CH-6所属区间首次被发现存在玉米灰斑病抗性QTL。叶片性能QTL分析发现,在第4、8和9染色体上定位到3个相关QTL,可解释4.8-6.2%表型变异,其中QPI.CH-4在4个环境中被检出。QRgls.CH-4与叶片性能基因QPI.CH-4均来自于抗病亲本646,所属区间重叠,位于玉米灰斑病抗性QTL热点区域,表明玉米灰斑病抗性与叶片性能存在相关性。3.抗、感两个自交系10个样本经过转录组测序后共得到351,404,566个raw reads。用FPKM(fragments per kilobase of exon model per million mapped reads)表示基因的表达水平。接种玉米尾孢菌后,较0 h各自的抗感对照,总计9627个基因在两个自交系中差异表达,其中08-641中5471个,646中8069个,共有上调表达基因2462个,共有下调表达基因2228个。接种前,646中表达量较高的2541个组成型差异基因中,呼吸电子传递链、嘌呤核苷三磷酸代谢、真菌不亲和防御反应等多种生物学过程显着富集。接种后,抗病自交系646较感病自交系08-641具有更多的特异上调或下调表达差异基因,646中特异上调或下调表达差异基因多与防御响应相关;而08-641中特异上调或下调表达差异基因多与生长和发育相关。筛选出抗病相关基因53个,其中20个PTI相关基因,5个ETI相关基因,24个其他防御相关基因,4个植物激素相关基因。相对感病自交系08-641而言,抗病自交系646具有更多的PTI-、ETI-和植物激素等抗病相关基因表达,主要涉及到亚油酸代谢、氰基氨基酸代谢和α-亚麻酸代谢3条KEGG pathway。4.对比用抗病材料646与感病材料08-641进行的转录组分析结果与646×08-841构建的F2群体的QTL定位结果发现,在4号染色体上有1个候选抗病基因(GRMZM2G702599:139,022,453:139,023,167)位于qRgls.CH-4区间(135,229,161-166,915,798)内;在6号染色体上有3个候选抗病基因(GRMZM2G171114:103,870,389:103,873,917;GRMZM2G135108:125,194,486:125,196,087;GRMZM2G447795:129,268,963:129,270,180)位于qRgls.CH-6区间(91,124,061-132,980,851)内。本研究表明,在DNA和RNA水平上,利用转录组和QTL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到4个共同的候选抗病基因,表明通过两种方法的结合筛选玉米灰斑病抗性基因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杨虎[3](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安红卫,张文超,苏云林,刘全林[4](2001)在《优质高产抗病玉米新品种秦单4号》文中指出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秦单4号,生产试验单产8295kg/hm2,大面积生产示范产量9190kg/hm2。高抗小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商品性好。
唐中杰[5](2009)在《河南省棉花生产与品种遗传改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植棉大省,自然生态条件优越,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符合棉花生长发育要求,利于棉花生长。河南棉花生产一直稳步发展,面积虽有起伏,但一直稳定在70万公顷左右,占全国棉花播种面积的1/6,皮棉总产接近100万吨。本文在查阅国内外有关棉花生产和品种改良的基础上,以河南省棉花生产发展历程着手,对我省棉花生产发展优势及棉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指出河南省棉花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在曲折中前进,呈波浪式发展,生产布局不断集中、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生产能力不断增加。优良品种的推广对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河南省棉花生产发展历程表明,品种改良是我省棉花生产从低水平到跻身国内先进行列的支撑点。1、产量性状遗传改良河南省近30年棉花品种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均有稳定的上升趋势,分别以每年18.8773kg/hm2/year、5.2671 kg/hm2/year和6.8239 kg/hm2/year的年增长率提高,其中籽棉产量年增长达显着水平,三个棉花产量组分性状的贡献大小依次是:株铃数>衣分>铃重,株铃数的贡献率最高。2、抗病性遗传改良河南省近30年棉花品种枯萎病指以每年0.2480的显着速度增加,黄萎病指以每年0.9679的速度增加,枯黄萎病在河南省棉花生产上的危害依然严峻。主要是近年来一些棉花新品种的抗病性差和棉农的一些不良耕作习惯所致。3、纤维品质遗传改良河南省近30年棉花品种绒长、比强度、马克隆值分别以每年0.0136mm、0.1159 cN/tex和0.0161的速度增长,其中纤维比强度和细度的变化达显着水平;品种改良应重视纤维品质各主要指标的协调,兼顾品质与产量、品质与早熟性之间的关系。4、棉花主要农艺性状遗传改良霜前花率、株铃数、铃重、衣分、株高和果枝数与皮棉产量之间成极显着正相关,影响力大小为:株铃数>果枝数>霜前花率>衣分≥株高>铃重,提高霜前花率、株铃数、铃重、衣分、株高和果枝数,可有效增加棉花皮棉产量;生育期、子指以及密度与皮棉产量成负相关,生育期长、子指和密度大不利于皮棉产量的提高。为进一步促进我省棉花育种工作的发展,带动我省棉花生产步出困境,必须与生物技术紧密结合,对常规育种技术进行改造升级,集成一套高产、优质、抗病虫和抗逆的棉花综合育种技术体系,创造各种类型的优异新材料,培育高产、优质、广适性棉花新品种,才能整体促进我省棉花生产的发展。
周秀梅[6](2009)在《对景电灌区加速玉米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的思考》文中指出在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种业面对良好机遇和严峻挑战,客观分析景电灌区玉米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与推行行为改变的经验和问题,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蒋慕东[7](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文中认为大豆是最典型、最具影响力的原产于中国的作物,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蛋白质、植物油脂来源之一,孙中山先生说:“以大豆代肉类是中国人所发明。”大豆对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发展壮大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豆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最佳农作物,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中国传统农业中氮肥最重要的来源。我们祖先发明了豆腐、豆芽、酱、酱油、豆豉、豆腐乳等很多大豆制品,还发现大豆的药用和饲用价值。民国时期人们又发现大豆为三百五十余种工业品之原料;近年来,科学家不断发现大豆新的用途,大豆油替代柴油,既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大豆蛋白纤维服装穿着舒适又保健还可降解;大豆肽、大豆异黄胴、大豆皂甙等新型生物制品在医药保健领域应用前景广泛。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人们会发现大豆越来越多新用途。 二十世纪的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发展最快、水平最高的一百年,特别是二十世纪后五十年,中国大豆单产增长了两倍,远超过传统农业自春秋战国到清末两千多年单产增长总体水平,这是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的一段跨跃式发展时期。 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变化,科研体制化、制度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有一个本质区别就是支撑体系的不同。传统农业是以经验为支撑的,农业技术研究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选择的效率低、周期长,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高。尽管有部分知识分子研究农业技术并撰写农书以传播先进技术,总体而言,其技术研究是个体化的,受研究者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水平的高低影响很大,局限性非常明显。农业技术传播口传身授,速度慢、范围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发挥作用更慢。而现代农业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体制化、制度化的科研为支撑,有专门的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和人员,并有相应的经费支持,研发、教育、推广三位一体,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史无前例地提高了大豆生产与利用水平,与以往传统农业时期的大豆技术进步不可同日而语。现代科技是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取得长足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量。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近年来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现在位居世界第四,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喻树迅[8](2003)在《我国短季棉遗传改良成效评价及其早熟不早衰的生化遗传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通过对198份短季棉品种系谱分析,我国短季棉三大生态区品种来源分别是:辽宁主要来源于金字棉,新疆主要来源于原苏联,长江棉区主要来源于岱子棉、斯字棉、乌干达棉,黄河生态区来源金字棉后代变异早熟高产系中棉所10号。由于来源不同、基因差异和环境差别形成各生态区独特类型,为三个生态区划分提供了基因与环境差别的科学依据。 2、短季棉早熟种质来源金字棉占64.7%、岱字棉13.6%、原苏联19.8%,所以金字棉是我国短季棉“早熟基因源”,同时说明短季棉种质资源狭窄、遗传多样性差。利用RAPD和SSR两种DNA分子标记技术对29个主栽品种遗传多样性评价结果与系谱分析结果一致,我国短季棉育种要取得新突破,必须注重优良种质资源收集与创新。 3、采用朱军教授统计分析软件,将我国50年各生态区通过审定大面积推广的主栽品种28个,按排多年多点试验,数据按不同年代品种的基因型值进行分析,代表性、可靠性较强,国内外未见同类分析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为: ①50年皮棉产量遗传改良成效巨大,90年代品种皮棉亩产78.9kg比50年代52.5kg增产50.29%,比60年代增产51.44%,比70年代增产26.65%,比80年代增产20.8%。诸多产量相关性状对产量贡献大小由不同育种技术路线形成,一是以增加铃重为主要增产因素,一是以提高衣分为主要增产因素,提高抗病性也是共同要素之一。 ②生育期遗传改良成效,对198份品种原有信息分析,生育期缩短9~14天。本试验将不同年代品种生育期平均值比较提早2.5天。对缩短生育期方法有的缩短前期营养生长期,有的缩短后期生殖生长期。前者没有充足光合产物积累,往往伴有早熟早衰,后者注重前、后期光合产物积累,形成早熟不早衰。 ③纤维品质中,长度、强度、麦克隆值从50年代至60年代提高较快,之后变化不大。主要由当时人们消费需求多为32~42支纱、纺织机械仅纺此范围纱和棉花收购政策等因素导向所订育种目标有关。 ④辽棉和中棉所系列品种,采用两条不同育种技术路线,提高产量、改善早熟性和纤维品质。辽棉以缩短前期营养生长期提高早熟性,以延长铃期提高铃重增产和纤维品质。中棉系列采用生化育种缩短生殖生长期提高早熟性,适当延长前期营养生长期,克服后期早衰,通过提高衣分来提高产量、品质。两种路线各有所长、可互为借鉴、取长补短。 4、对产量、品质、早熟三个主要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相关主要性状遗传率高,也有环境因素影响,产量、早熟性状遗传、表型相关分析有三个特点:1、产量性状之间极显着或显着遗传、表型正相关,与早熟性状之间呈显着遗传、表型负相 l!关;2、早熟性状之间呈极显着或显着遗传、表型正相关;3、果枝始节与产量、早熟性状均为遗传、表型正相关。可根据其遗传率与遗传表型相关对各性状综合考虑,协调发展。果枝始节选择4一5节为宜,过高晚熟,高产,但如后期遇低温棉铃不成熟也低产,过低则早熟低产质差。 5、50年短季棉育种技术进展大,对品种成效贡献大。生化遗传育种对培育早熟不早衰青枝绿叶吐白絮的早熟、优质、高产、多抗品种行之有效,其理论基础有待于深人研究。 6、本试验研究生化遗传在无前人研究资料借鉴情况下,进行大量探索并取得初步结果。 (1)通过对子叶离体暗处理衰老和大田真叶自然衰老过程生化机理研究,早熟不早衰类型品种SOD、POD、CAT酶活强,能及时清除有害自由基对核酸、蛋白质、细胞器的损坏,延长光合时间,后期平稳下降使之早熟不早衰,反之早熟早衰。后期活性强下降缓慢则晚熟,可将此用于选育早熟不早衰的品种育种亲本与后代选择。 (2)生化遗传研究结果:①CAT、POD、SOD酶活和ABA含量的细胞质母体效应极显着,表现细胞质遗传特征。②叶绿素a十b,IAA含量有极显着加性效应,表现细胞核遗传特征。③SOD酶活与CAT、POD酶活及ABA、IAA含量有极显着遗传正相关,SOD通过调控上述酶类协调作用。④SOD、CAT、POD酶活、ABA、IAA含量的遗传率高,可稳定遗传。
佟屏亚[9](2001)在《20世纪中国玉米品种改良的历程和成就》文中提出中国玉米品种改良工作发端于 2 0世纪初期 ,一批留美学人引进现代玉米育种新法 ,为玉米品种改良事业奠基。 50— 70年代受政治运动的干扰 ,玉米品种改良进展缓慢。 80年代以后 ,玉米品种改良取得较大的成绩 ,推广玉米杂交种成为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和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中国玉米杂交种选育工作位居世界领先水平行列。
赵传集,张鸣毅,朱家琦[10](1984)在《山东农作物育种工作概述》文中研究指明 建国以来,山东的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事业在中国共产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有了很大发展。长期以来由于兴修水利,扩大灌溉,治山治水,增施化学肥料,发展农业机械、农村用电,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观。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林
二、优质高产抗病玉米新品种秦单4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质高产抗病玉米新品种秦单4号(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
一、气候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土地资源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
(一) STC访谈记录 |
(二) WFJ访谈记录 |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西南山地玉米灰斑病抗性遗传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玉米灰斑病的研究进展 |
1.2 玉米灰斑病抗性种质资源的研究 |
1.3 玉米灰斑病的抗性遗传研究 |
1.4 玉米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
1.5 转录组测序的发展及应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灰斑病胁迫下玉米农艺、品质和生理主要指标的遗传分析及评价利用 |
前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分析 |
2.2.1 病斑面积与农艺、品质和生理主要指标的相关分析 |
2.2.2 病斑面积与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
2.2.3 农艺、品质和生理性状主要指标的遗传参数分析 |
2.2.3.1 联合方差分析 |
2.2.3.2 配合力方差分析 |
2.2.3.3 一般配合力(GCA)相对效应值分析 |
2.2.3.4 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分析 |
2.2.3.5 三类性状相关遗传参数的分析 |
2.2.4 影响玉米籽粒产量各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2.3 讨论 |
2.3.1 病斑面积对PI与Fv/Fm影响比较 |
2.3.2 多元回归分析与通径分析相结合对农艺性状的筛选 |
2.3.3 灰斑病胁迫下玉米主要性状遗传规律初探 |
2.3.4 主成分分析法评价高产抗病优质组合的可行性 |
第三章 玉米灰斑病抗性QTL分析 |
前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作图群体构建 |
3.1.2 田间设计与接种鉴定方法 |
3.1.3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测定 |
3.1.4 基因型鉴定 |
3.1.5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3.1.6 表型数据分析 |
3.1.7 QTL定位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F_2群体的玉米灰斑病抗性及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分析 |
3.2.2 F_(2:3)群体的广义遗传力 |
3.2.3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3.2.4 玉米灰斑病抗性相关QTL定位分析 |
3.3 讨论与结论 |
3.3.1 遗传图谱饱和性 |
3.3.2 抗玉米灰斑病QTL定位结果比较 |
3.3.3 玉米灰斑病抗性的遗传改良 |
第四章 抗感灰斑病玉米材料转录组分析 |
前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来源 |
4.1.2 病原菌处理及接种 |
4.1.3 生理指标测定 |
4.1.4 样品RNA制备 |
4.1.5 转录组测序 |
4.1.6 转录组分析 |
4.1.7 差异表达基因REAL-TIME QRT-PCR验证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灰斑病抗性鉴定 |
4.2.2 取样时间点的确定 |
4.2.3 样品RNA提取 |
4.2.4 转录组测序质量及READS比对 |
4.2.5 差异基因表达 |
4.2.6 REAL-TIME QRT-PCR验证差异基因 |
4.2.7 差异基因分析 |
4.2.8 抗病相关基因分析 |
4.3 讨论 |
4.3.1 差异表达基因GO分析 |
4.3.2 PTI和ETI相关基因参与玉米灰斑病抗性 |
4.3.3 其他防御相关基因参与玉米灰斑病抗性 |
4.3.4 植物激素相关基因参与玉米灰斑病抗性 |
4.3.5 转录组与QTL结果综合分析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5.1 灰斑病胁迫下玉米农艺、品质和生理主要指标的遗传分析及评价利用 |
5.2 玉米灰斑病抗性QTL定位 |
5.3 抗、感玉米自交系接种玉米尾孢菌的转录组比较分析 |
5.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表 |
(3)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
二、玉米种子工程 |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河南省棉花生产与品种遗传改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棉花生产概述 |
1.1.1 世界棉花生产 |
1.1.2 我国棉花生产 |
1.2 我国棉花品种遗传改良状况 |
1.2.1 棉花产量性状改良研究进展 |
1.2.2 棉花品质性状改良研究进展 |
1.2.3 棉花产量与品质性状间关系的演变研究 |
1.2.4 棉花抗病性改良研究进展 |
1.2.5 转基因抗虫棉研究进展 |
1.3 我国棉花品种遗传改良的成就和不足 |
1.4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河南省棉花生产形势研究 |
2.1 河南省棉花生产在全国的位置和比重 |
2.2 河南省棉花的生产优势 |
2.2.1 河南是全国棉花生产优势区域之一 |
2.2.2 植棉历史悠久,棉花生产相对稳定 |
2.2.3 人力资源优势明显,植棉比较效益高 |
2.2.4 河南省具有信息区位优势 |
2.2.5 河南省具有产业化基础 |
2.3 河南省棉花生产发展历程 |
2.3.1 第一个快速发展和稳定阶段(1949~1960年) |
2.3.2 波动剧烈的时期(1961~1981年) |
2.3.3 波动中快速发展的阶段(1982~1992年) |
2.3.4 稳步递减阶段(1993~2000年) |
2.3.5 恢复性增长阶段(2000~2007年) |
2.3.6 滑坡阶段(2007年至今) |
2.4 河南省棉花生产存在的问题 |
2.4.1 生产条件差,自然灾害频繁 |
2.4.2 生产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 |
2.4.3 生产波动大,总产徘徊不前 |
2.4.4 品质结构单一,质量问题突出 |
2.4.5 枯黄萎病发生依然严重,次生害虫危害逐年增大 |
2.4.6 国家缺乏对棉花的优惠政策,植棉比较效益差 |
2.4.7 科研经费和人才严重短缺,生产技术的老化 |
2.4.8 资源制约发展,增产难度加大 |
2.4.9 棉田污染加重,环保压力增大 |
2.4.10 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削弱了棉花生产的发展 |
2.5 品种改良对河南省棉花生产的促进作用 |
2.5.1 不同历史时期河南省棉花研究进展及其成就 |
2.5.2 近期河南省棉花生产代表品种介绍 |
2.6 小结与讨论 |
3 河南省棉花品种遗传改良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河南省棉花审定品种概况 |
3.2.2 产量遗传性状改良 |
3.2.3 抗病性研究 |
3.2.4 纤维品质遗传改良研究 |
3.2.5 综合农艺性状遗传改良研究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提高棉花产量,集成配套生产技术 |
3.3.2 加强抗病育种、综合防治 |
3.3.3 创新棉花资源,提升纤维品质 |
3.3.4 合理配置棉花综合农艺性状 |
4 河南省棉花发展展望 |
4.1 河南省棉花生产形势展望 |
4.1.1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棉花生产质量和效益 |
4.1.2 调优区域布局,提升棉花产品档次 |
4.1.3 加强政策扶持,建立长期稳定发展的机制 |
4.1.4 加强市场监管,保护棉花产业健康发展 |
4.1.5 建立产业合作机制,推进棉花生产的产业化进程 |
4.2 河南省棉花品种遗传改良展望 |
4.2.1 选育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棉花新品种 |
4.2.2 满足纤维品质的多元化需求,进行品质改良 |
4.2.3 继续加强抗黄萎病育种 |
5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表1 近30年来河南省已审棉花品种的系谱来源、应用面积及获奖情况 |
附表2 近30年河南审定棉花品种性状一览表 |
(6)对景电灌区加速玉米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玉米新品种推广应用情况与农民的反映现状 |
二、品种推广应用与推广行为改变的经验 |
三、对加速景电灌区玉米品种推广应用的几点建议 |
(7)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研究的方法、重点与结构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结论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科学研究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科技特征 |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国统区的大豆科研 |
一、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
二、大豆的科学育种 |
三、大豆的农事试验 |
四、主要的大豆出版物 |
五、民国大豆科研的动因分析 |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前东北的大豆科研 |
一、历史沿革 |
二、日伪时期大豆科研主要领域和成果 |
三、东北解放区时期大豆科研的恢复 |
四、评说 |
第四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大豆科研 |
一、吉林省公主岭农业科研继续发展 |
二、黑龙江省大豆科研迅速兴起 |
三、辽宁省的大豆科研成就显着 |
四、南方大豆科研多点发展 |
五、全国大豆增花保荚协作研究 |
六、中外大豆科学交流 |
第五节 改革开放以后的大豆科研 |
一、南方大豆科研的崛起 |
二、东北大豆科研继续稳步发展 |
三、野生大豆研究 |
四、雄性不育系研究和利用 |
五、大豆种质资源的研究 |
六、大豆区划的进一步调整和细化 |
七、大豆基因组学研究 |
八、大豆育种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
九、中外大豆科研交流步入常态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二十世纪中国的大豆生产 |
第一节 大豆的单产和总产变化 |
一、单产变化 |
二、总产变化 |
三、重点种植区域变化 |
第二节 品种演变 |
一、农家种时期(1900-1923) |
二、科学育种兴起时期(1924-1949) |
三、科学育种渐居主导地位时期(1950-2000) |
第三节 种植制度演变 |
一、清末大豆种植制度 |
二、民国大豆种植制度 |
三、新中国大豆种植制度 |
第四节 耕作制度演变 |
一、清末大豆耕作制度 |
二、民国大豆耕作制度 |
三、新中国大豆耕作种植制度 |
第五节 大豆施肥演变 |
一、清末大豆施肥 |
二、民国大豆施肥 |
三、新中国大豆施肥 |
第六节 病虫草害防治 |
一、清末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
二、民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
三、新中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的加工和利用 |
第一节 中国大豆加工和利用的历史过程 |
一、民国以前的大豆加工和利用 |
二、民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
三、新中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
第二节 传统大豆食品加工工艺及其演进 |
一、发酵类豆制品 |
二、非发酵类豆制品 |
三、蛋白类豆制品 |
四、豆乳粉 |
第三节 大豆油脂加工 |
一、清末、民国时期的大豆油脂加工 |
二、新中国的大豆油脂加工 |
第四节 大豆蛋白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
一、蛋白纤维发展概况 |
二、大豆蛋白纤维性能及其织物特点 |
三、大豆蛋白纤维生产工艺 |
第五节 大豆新兴生物制品 |
一、大豆卵磷酯 |
二、大豆低聚糖 |
三、大豆异黄酮 |
四、大豆皂甙 |
五、大豆多肽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研究 |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兴衰的历史过程 |
一、清末中国大豆一枝独秀 |
二、民国时期中国大豆先盛后衰 |
三、新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形势彻底逆转 |
第二节 中国大豆生产贸易兴衰的原因分析 |
一、积极因素 |
二、消极因素 |
第三节 中国大豆生产和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
一、中国大豆发展战略背景分析 |
二、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
三、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目标 |
第五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建议 |
一、中国绝不放弃自己的大豆生产 |
二、坚定不移“主要立足国内解决大豆供给问题” |
三、突出抓好大豆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 |
四、加大大豆生产和出口的支持力度 |
五、提高大豆产销的组织化程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民国实业部关于全国农事实验场调查的各项统计(1936年) |
二、东北解放区大豆试验田间调查及室内考种标准 |
三、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大豆“超级种培育”项目建议摘要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8)我国短季棉遗传改良成效评价及其早熟不早衰的生化遗传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短季棉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
1.1.1 短季棉的概念 |
1.1.2 短季棉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
1.2 短季棉品种演变 |
1.2.1 特早熟和早熟春播品种的演变 |
1.2.2 黄河流域短季棉品种的演变 |
1.2.3 长江流域麦后短季棉品种的演变 |
1.3 棉花育种成效及其评价研究进展 |
1.3.1 短季棉育种成就 |
1.3.2 棉花育种成效评价研究进展 |
1.4 短季棉遗传研究进展 |
1.4.1 早熟性研究进展 |
1.4.1.1 早熟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1.4.1.2 早熟性与产量性状的研究 |
1.4.1.3 早熟性与纤维品质性状的研究 |
1.4.1.4 棉花DNA分子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4.2 棉花早熟不早衰生化遗传研究进展 |
1.4.2.1 棉花早衰的类型及原因 |
1.4.2.2 短季棉品种早熟不早衰生化机理研究 |
第二章 短季棉50年育种成效研究与评价 |
2.1 引言 |
2.1.1 我国短季棉育种概况 |
2.1.2 棉花品种区域比较试验的数据资料统计分析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及田间种植设计 |
2.2.2 考查性状的数据收集 |
2.2.3 数据分析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年代品种皮棉单产及构成因素的育种成效 |
2.3.1.1 不同年代品种皮棉单产比较分析 |
2.3.1.2 不同年代品种衣分比较分析 |
2.3.1.3 不同年代品种铃重比较分析 |
2.3.2 不同年代品种纤维品质育种成效 |
2.3.2.1 不同年代品种HVICC上半部平均长度比较分析 |
2.3.2.2 不同年代品种HVICC比强度比较分析 |
2.3.2.3 不同年代品种麦克隆值比较分析 |
2.3.3 不同年代品种早熟性状育种成效 |
2.3.3.1 不同年代品种第一次收花率(%)比较分析 |
2.3.3.2 不同年代品种生育期比较分析 |
2.3.3.3 不同年代品种营养生长期比较分析 |
2.3.3.4 不同年代品种生殖生长期比较分析 |
2.3.4 北部特早熟生态区和黄河夏播生态区短季棉品种育种成效比较 |
2.3.4.1 不同年代辽棉、中棉所系列品种皮棉产量比较分析 |
2.3.4.2 不同年代辽棉、中棉所系列品种衣分比较分析 |
2.3.4.3 不同年代辽棉、中棉所系列品种铃重比较分析 |
2.3.5 不同年代辽棉、中棉所系列品种纤维品质育种成效比较 |
2.3.5.1 不同年代辽棉、中棉所系列品种HVICC上半部平均长度比较分析 |
2.3.5.2 不同年代辽棉、中棉所系列品种HVICC比强度比较分析 |
2.3.5.3 不同年代辽棉、中棉所系列品种麦克隆值比较分析 |
2.3.6 不同年代辽棉、中棉所系列品种早熟性育种成效比较 |
2.3.6.1 不同年代辽棉、中棉所系列品种第一次收花率(%)比较分析 |
2.3.6.2 不同年代辽棉、中棉所系列品种生育期比较分析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利用DNA分子标记技术研究短季棉遗传多样性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材料 |
3.2.2 随机引物和SSR引物 |
3.2.3 实验方法 |
3.2.3.1 DNA提取 |
3.2.3.2 RAPD分析 |
3.2.3.3 SSR分析 |
3.2.3.4 谱带记录及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多态性引物筛选结果 |
3.3.2 成对相似系数分析 |
3.3.2.1 总体分布情况 |
3.3.2.2 不同生态区短季棉品种间成对相似系数比较 |
3.3.3 聚类分析 |
3.3.3.1 RAPD聚类分析结果 |
3.3.3.2 SSR聚类分析结果 |
3.3.3.3 RAPD+SSR联合聚类分析结果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短季棉主要性状遗传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田间性状调查 |
4.2.3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短季棉主要性状遗传分析 |
4.3.1.1 短季棉早熟性状的遗传特性 |
4.3.1.2 短季棉产量性状的遗传特性 |
4.3.1.3 短季棉纤维品质的遗传特性 |
4.3.2 短季棉几个主要性状遗传和表型相关关系 |
4.3.2.1 产量与早熟性的相关关系 |
4.3.2.2 纤维品质性状和早熟性的相关关系 |
4.3.2.3 短季棉纤维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相关关系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短季棉子叶离体暗处理衰老生化机理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类型的子叶荧光动力学曲线的变化 |
5.3.2 子叶衰老过程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5.3.3 SOD酶活性变化与子叶衰老的关系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短季棉大田真叶自然衰老过程生化机理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离体子叶暗处理过程中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
6.3.2 大田真叶对附体与离体暗处理叶绿素、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
6.3.3 离体子叶SOD、POD、CAT活性的变化 |
6.3.4 大田真叶SOD、POD、CAT活性的变化 |
6.4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短季棉早熟不早衰的生化遗传机制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材料 |
7.2.2 性状调查 |
7.2.3 生理生化测定 |
7.2.4 数据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早熟不早衰相关生化性状的遗传特性 |
7.3.2 早熟不早衰相关生化性状的遗传率 |
7.3.3 早熟不早衰相关生化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 |
7.3.4 生化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关系 |
7.3.5 生化性状与早熟性性状的相关关系 |
7.4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作者简介 |
部分早熟、短季棉品种(品系)的系谱简图 |
致谢 |
缩略词表 |
(9)20世纪中国玉米品种改良的历程和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1 为玉米品种改良事业奠基的人 |
2 遗传学争鸣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
3 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南繁”的发展 |
4 单杂交种的培育和紧凑型玉米的推广 |
5 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
6 玉米种质创新和品种改良的贡献 |
四、优质高产抗病玉米新品种秦单4号(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2]西南山地玉米灰斑病抗性遗传基础研究[D]. 何文铸.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3)
- [3]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4]优质高产抗病玉米新品种秦单4号[J]. 安红卫,张文超,苏云林,刘全林. 玉米科学, 2001(S1)
- [5]河南省棉花生产与品种遗传改良研究[D]. 唐中杰. 河南农业大学, 2009(03)
- [6]对景电灌区加速玉米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的思考[J]. 周秀梅. 甘肃农业, 2009(02)
- [7]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D]. 蒋慕东.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8]我国短季棉遗传改良成效评价及其早熟不早衰的生化遗传机制研究[D]. 喻树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04)
- [9]20世纪中国玉米品种改良的历程和成就[J]. 佟屏亚. 中国科技史料, 2001(02)
- [10]山东农作物育种工作概述[J]. 赵传集,张鸣毅,朱家琦. 山东农业科学, 198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