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分发挥编委作用 增强学术刊物竞争力(论文文献综述)
陈建新,李云,吴惠勤,郑子谦,杨建,熊哲文[1](2021)在《坚守初心 引领创新 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学术期刊创新发展研究笔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汇聚各方力量努力打造广东高水平学术期刊陈建新一、建设高水平学术期刊的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文化科技水平及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但同时也存在学术期刊的发展与学术发展水平不匹配,部分承载着我国创新研究成果的优秀学术论文外流的现象。加强学术期刊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培育世界一流学术期刊的重大问题,引起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关注。
王万钢[2](2021)在《充分发挥编委队伍作用 提高科技期刊办刊质量》文中提出科技期刊以反映国家科技创新水平、刊载信息量大、反映学科内容新、流通范围广等特点,在信息生产和传播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期刊编委会的学术指导、引领和把关作用是科技期刊提高学术水平的重要保证。阐述分析了科技期刊编委会发挥作用的必要性及编委工作中通常存在的问题,指出科技期刊办刊过程中编委会的职责范围和充分挖掘、发挥编委能力和影响力的必要性,讨论并提出了充分发挥编委会作用的对策与建议。
姜雪[3](2021)在《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印度理工学院作为印度政府创建的国家重点学院典型代表,是印度高等教育系统重要创新和改革的产物。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教育在印度国内首屈一指,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培养出一大批享誉世界的高级计算机人才,成为众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跨国公司竞相招揽的对象。计算机人才从诞生、成长再到壮大的培养过程与其计算机学科从创立、发展再到崛起并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学科的历史进程保持一致。中国和印度两国在国情和历史发展背景方面较为相似,与欧美发达国家名列前茅的世界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相比,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长路径对我国高等教育创建一流学科,成功进行计算机教育,有效发挥计算机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文献研究法,由点到面,从纵向到横向尝试对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历程进行立体化、系统化的梳理与剖析。从学科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出发,以时间为线索,探寻其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管理体制及社会服务等学科建设必要要素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建设经验,指出学科建设中的不足之处,明确对我国建设一流学科的历史价值。以1963年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计算机中心的成立为主要标志,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正式创立。1963年至1982年是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早期发展阶段,计算机中心、电气工程系和数学系开展了一系列的计算机教育与研究活动。1983年,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正式成立,由此,计算机学科拥有了规范化的学术平台,学术项目更加丰富。同时,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的确立也推动了学科的蓬勃发展与快速崛起。从计算机学科创立伊始,印度政府就在国家财政支出和国家政策方面对其给予了大力支持。20世纪80年代,在财政及政策的双重保障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在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社会服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建设举措,迅速成长为印度国内一流的计算机学科。1992年,“创新与技术转移基金会”在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正式成立,标志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进入产教融合、产学研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阶段。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角度考查,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积极承担国家级政府资助及企业咨询项目的举措不但与国家科技政策及国家发展战略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还促进了企业与高校协同发展、校企协同育人的学科发展新模式的产生。在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及印度政府制定的建设信息技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不断发展完善稳步提升,培养的尖端计算机人才在国际知名计算机企业崭露头角。从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十分必要的。学科的快速发展无外乎是内外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外部因素而言,国际环境中有世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革命浪潮的推动,国内环境有印度政府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科技战略,特别是建设计算机超级大国目标的指引;就内部因素而言,印度理工学院从学科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学科制度以及社会服务等若干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了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本文最后总结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促进以计算机学科为基础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学科可持续发展;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近年来,学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如下问题: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学术自治权;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然而,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则,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谢云东[4](2021)在《基于编委和引文指标的学术期刊影响力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期刊,特别是学术性期刊,作为知识传播、科学交流以及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对展现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竞争力和科学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问题十分关注,特别在当前一流学科培育与建设背景下,学术期刊影响力测度研究显得尤为关键。众所周知,学术期刊影响力的度量需要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任何一个指标都不能独立承担期刊评价工作。然而,当前评价学术期刊影响力的研究主要依赖于单一的传统引文指标,其仅仅从引文维度研究科学活动。虽然期刊编委特征尤其是编委学术成就逐渐被视为了解学术期刊影响力的重要途经,但现有研究对其探讨的深度和广度仍然不够。因此,本文在深入挖掘多维编委数据的基础上,将编委维度和引文维度的评价指标相结合,以综合分析学术期刊影响力,并对其评价效果进行了研究。本研究首先立足于引文维度,以运筹学与管理科学领域46种样本期刊为评价对象,综合考虑基于WoS和Scopus引文数据库开发的传统引文指标,重点研究其中15个指标的来源、定义、优势及缺陷;本文主要分析这两个数据库传统引文指标的评价结果及其相关程度,进而探讨这些指标在识别同行评议期刊列表(UTD24期刊)方面的有效性。其次,本研究利用编委等级、不同等级编委规模、编委学术成就等多维数据来构建编委学术指数,进而基于编委学术指数评估学术期刊的影响力;本文不仅分析不同编委学术指数在运筹学与管理科学领域期刊的评价结果,而且系统地分析这些指标的评价效果。最后,本文以运筹学与管理科学领域期刊为例,结合筛选后的编委学术指数和传统引文指标,从引文和编委两个维度综合评估期刊影响力;本研究不仅使用熵权TOPSIS法、CRITIC-VIKOR法和幂Bonferroni平均算子法等两两集成的评价方法,而且利用经典的模糊Borda法对这三个方法的结果进行组合评价。此外,本文对所有指标及方法的评价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所示。(1)基于WoS和Scopus引文数据库开发的传统引文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除了 CHL和CngHL,其他传统引文指标之间均呈积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和较强的相关性,即WoS和Scopus引文数据库的引文指标之间呈现显着的一致性,并且这些指标在评价期刊影响力方面具备可比性和可替代性。进一步以6种UTD24期刊列表为评估基准发现,AIS和SJR评价表现最为优异,而CngHL评价效果最差。(2)通过编委等级、不同等级编委规模和编委学术成就来构建编委学术指数,不仅运用了基于客观文献数据的定量评价方法,而且结合了同行专家评议这一定性评价方法,能够更为合理科学地测度学术期刊影响力。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编委学术指数在评估学术期刊影响力方面基本合理可靠,并在保持自身独特性的同时有着差异化价值。此外,评估这些指标排序结果后发现,基于篇均引用次数的编委学术指数ETSI(x)评价效果最为出色,而ETSI(p)表现最差。(3)通过模糊Borda法对熵权TOPSIS法等两两集成方法的结果进行组合评价,不仅能够综合分析基于编委和引文维度的指标,而且可以充分考虑指标的信息量和指标之间的关系,从而更为系统可靠地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研究表明,模糊Borda法和幂Bonferroni平均算子法的综合评价效果最为出色;熵权TOPSIS法和CRITIC-VIKOR法也保持着较高地识别顶级期刊的能力。最后本文进一步总结出:相对于其他指标及综合评价方法,AIS和SJR在识别运筹学与管理科学领域顶尖期刊方面更为有效。本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1)运用编辑计量和引文分析:等理论,系统研究了学术期刊影响力的综合评价问题,丰富和发展了编辑计量学和学术期刊评价方面的相关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2)深入分析了考虑编委学术指数和传统引文指标的学术期刊影响力综合评价问题,相关结论能够为有关部门推动一流期刊建设、以及高校和科研机构优化科研考核体系提供决策参考。
禤展图[5](2020)在《提升地方高校学报影响力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各种原因,地方高校学报的影响力偏低。研究者提出了提升地方高校学报影响力的举措:通过提高论文的选稿质量,提升影响力;通过选题策划,提高影响力;根据自身优势,打造特色栏目,提高影响力;通过专业化联合办刊,提升影响力;加强优质团队建设,提高影响力;通过缩短出版时滞和通过多种渠道传播,提高影响力;加强编排规范化,提高影响力。
宋哲琦[6](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马雪,张玉玮,秦家慧[7](2020)在《农业科技期刊综合实力的提升策略》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介绍了农业科技期刊发展存在的四个方面问题,提出了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增强文化自信,准确定位,突出个性化,以学术质量为中心,严把稿件质量关,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推进数字化出版,培养复合型编辑,与读者作者保持密切联系,提升服务质量,以提高办刊质量水平。
杨欣妍[8](2019)在《新全球化视野下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的产品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新全球化时代,世界政治、经济的联系愈加紧密,科技、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因素在国际交往中不断冲突、融合。强大的文化传播能力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作为科研成果的载体,科技期刊及其相关产品“走出去”是我国参与新全球化国际竞争的重要方面和路径。本文首先在综述分析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互联网与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不同于传统科技期刊的产品和服务,提出了“科技期刊产品”的概念,认为科技期刊产品是科技出版产业的核心,而科技出版产业的发展为产品优化提供了需求和支撑。其次从科技期刊产品和产业的双重视角出发,对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的现状从现阶段成果、产业相关要素和产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的产品策略存在产品定位不明确、产品开发能力低、产品组合不够丰富、未能打造产品品牌等方面的不足。再次,结合国内国外科技期刊产品“走出去”的典型案例,分析归纳了典型国际化科技期刊的产品特点及其所采取的产品策略和保障措施,同时对新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科技期刊产品“走出去”进行了SWOT分析,指出我国科技期刊产品“走出去”的优势、劣势、威胁和机遇,提出相应的措施。最终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我国科技期刊出版应强化产品意识,加强科技期刊产品开发,在产品定位上应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国际化科技期刊产品在内容和形式上要适应其定位;(2)产品组合包括内容的组合和形态的组合,在产品组合上需大力开发数字化产品、建设平台及数据库;(3)在产品开发上除了选题的多角度,还应提供除期刊本身外的多样化服务,并通过系列化、特色化发展打造品牌;(4)加强科技期刊产业人才队伍、市场运行、数字出版等建设,保障科技期刊产品策略的实现。在本文中,笔者力求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吸取优秀个案的成功经验,从我国实际出发,全方位探讨我国科技期刊业走向国际市场的产品策略。
高小萍,李利华[9](2018)在《《财政研究》《财政科学》编委会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会议综述》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6月29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刊物编辑部在京召开"《财政研究》《财政科学》编委会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两刊编委、《财政研究》特邀执行编委、《财政科学》执行编委、学术期刊评价机构代表、期刊代表,以及地方财政科研系统代表应邀出席此次会议。会议由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财政研究》《财政科学》编委傅志华主持,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财政研究》《财政科学》主编刘尚希作主旨发言,刊物编辑部主任邢丽对两刊2017年
邢爱敏,郑晓南[10](2017)在《开放型立体化办刊模式助推高校科技期刊转型——以《药学进展》改版实践为例》文中认为【目的】探索开放型办刊模式,找到期刊转型发展的着力点,为高校科技期刊创新发展提供思路。【方法】以《药学进展》的改版实践为切入点,探讨办刊主体重构、编委队伍架构、学术活动策划、选题组稿策划4个举措所取得的成效。【结果】《药学进展》办刊主体和编委队伍的重建以及学术活动和选题组稿策划均表现出"开放"的内涵,期刊有效转型为"知识服务载体+智库+交流平台"的复合型媒体。【结论】办刊主体、编委队伍架构和学术活动均可作为办刊资源,服务于选题组稿策划。开放办刊是期刊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提高期刊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期刊品牌价值。
二、充分发挥编委作用 增强学术刊物竞争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充分发挥编委作用 增强学术刊物竞争力(论文提纲范文)
(1)坚守初心 引领创新 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学术期刊创新发展研究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汇聚各方力量努力打造广东高水平学术期刊 |
一、建设高水平学术期刊的重要意义 |
二、广东省学术期刊的基本情况 |
三、优化发展环境,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 |
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使命与担当 |
一、肩负时代使命担当 |
二、不忘初心守正创新 |
努力提高学术期刊质量打造期刊精品 |
一、期刊队伍建设 |
二、学术期刊评价指标 |
三、加强约稿,提升学术水平 |
四、提升文章编辑加工水平,提高编辑质量 |
五、运用新媒体,优化采编系统 |
奋力转型探索期刊创新发展 |
一、坚持奋战在抗疫最前沿,用心用情用功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
二、坚持改革创新转型,积极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
三、坚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努力构建顶天立地宣传大格局 |
四、坚持实施多元化传播战略,奋力提升卫生健康新闻宣传“四力” |
坚持守正创新推进社科学术期刊高品质发展 |
一、坚持守正创新,把准社科学术期刊的政治站位 |
二、突出优势特色,提升社科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
三、顺应科研评价改革,加强期刊的特色化国际化发展 |
转型·开拓·融合——推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 |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 |
二、坚持转型、开拓、融合的办刊理念,推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 |
(一)转型升级是实现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
(二)开拓创新是实现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
(三)融合发展是实现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途径 |
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学术期刊引领力、影响力和传播力 |
(2)充分发挥编委队伍作用 提高科技期刊办刊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 编委会对办刊的指导作用 |
1.1 编委会组成 |
1.2 稿件审查 |
1.3 推荐审稿专家 |
1.4 组稿、推荐优秀论文 |
1.5 通过宣传推介,扩大期刊影响 |
2 编委工作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
3 充分发挥编委作用的对策与建议 |
3.1 编委结构层次优化 |
3.2 激发编委责任意识 |
3.3 建立青年编委会 |
3.4 切实发挥编委在扩大期刊影响力方面的优势 |
4 结语 |
(3)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发端奠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与早期发展(1963—1982 年)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的背景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逐步扩展与完善 |
二、汇集国内外优秀学者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 |
三、确立以计算机基础理论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为中心的人才培养 |
五、争取国际援助为学科发展提供硬件与资金支持 |
六、开展学科治理体制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
七、积极开展计算机社会咨询服务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国内一流: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崛起(1983—1991 年)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背景 |
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蓬勃开展 |
二、“计算机总理”拉吉夫·甘地带领印度迈向信息时代的决心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的专业化发展 |
二、构建以学术认同为基础的内聚性学术团队 |
三、确立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实践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
五、不断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
六、完善五级管理体制确保管理自治与学术自由 |
七、实施学校计算机素养与学习提升计划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 |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国际知名: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稳步提升(1992 年—至今)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背景 |
一、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 |
二、印度领导人建立信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举措 |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及设施的现代化更新 |
二、构建以探索学科核心领域为目标的传承性学术团队 |
三、确立以计算机前沿领域研究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
四、以创新性复合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
五、积极提升计算机学科国际学术交流话语权 |
六、实施旨在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本科学术项目审查评估 |
七、承担国家级计算机系统和程序研发项目,不断深化国际合作 |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取得的成效 |
二、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的省思 |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 |
一、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 |
二、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科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
三、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计算机学科可持续发展 |
四、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
五、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发展中的问题 |
一、学科发展后期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了学术自治权 |
二、学科发展后期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 |
三、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 |
附录1 专有名词简称、全称及中译表 |
附录2 信息技术领域印度理工学院知名校友代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基于编委和引文指标的学术期刊影响力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学术期刊评价相关理论综述 |
2.1.1 学术期刊的起源 |
2.1.2 学术期刊评价基础理论 |
2.1.3 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 |
2.2 编辑计量学相关理论综述 |
2.2.1 编辑及编辑计量学概述 |
2.2.2 编辑计量学研究 |
2.3 引文分析相关理论综述 |
2.3.1 引用和引文概念辨析 |
2.3.2 引用行为理论 |
2.3.3 引用动机研究 |
2.3.4 引文分析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传统引文指标的学术期刊评价研究 |
3.1 数据收集 |
3.1.1 确定样本期刊 |
3.1.2 确定基准期刊 |
3.1.3 选取传统引文指标 |
3.2 WoS传统引文指标 |
3.2.1 TC |
3.2.2 JIF |
3.2.3 JII、IFJSC和IF5 |
3.2.4 CHL和CngHL |
3.2.5 EF和AIS |
3.3 Scopus传统引文指标 |
3.3.1 TC3 |
3.3.2 CS和SIF |
3.3.3 SJR |
3.3.4 SNIP |
3.3.5 H指数 |
3.4 评估传统引文指标的结果 |
3.4.1 相关性分析 |
3.4.2 排序结果评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编委学术指数的学术期刊评价研究 |
4.1 数据与方法 |
4.2 编委学术指数的构建 |
4.2.1 确定编委等级及其权重 |
4.2.2 构建编委学术指数 |
4.3 编委学术指数的实证分析 |
4.3.1 编委规模 |
4.3.2 编委学术成果 |
4.3.3 编委学术指数得分 |
4.4 评估编委学术指数的结果 |
4.4.1 相关性分析 |
4.4.2 排序结果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编委学术指数和传统引文指标的学术期刊综合评价研究 |
5.1 数据与方法 |
5.1.1 指标选取 |
5.1.2 确定评价方法 |
5.2 熵权TOPSIS法 |
5.2.1 方法介绍 |
5.2.2 构建模型 |
5.2.3 指标权重及期刊评价 |
5.3 CRITIC-VIKOR法 |
5.3.1 方法介绍 |
5.3.2 构建模型 |
5.3.3 指标权重及期刊评价 |
5.4 幂Bonferroni平均算子法 |
5.4.1 方法介绍 |
5.4.2 构建模型 |
5.4.3 期刊评价 |
5.5 模糊Borda法 |
5.5.1 方法介绍 |
5.5.2 构建模型 |
5.5.3 一致性检验及期刊评价 |
5.6 评估综合评价方法及指标的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提升地方高校学报影响力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研究成果对地方高校学报影响力的状况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 |
三、研究成果围绕提升地方高校学报影响力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
(一)提高论文的选稿质量,提升影响力 |
(二)通过选题策划,提高影响力 |
(三)根据自身优势,打造特色栏目,提高影响力 |
1. 发挥学科优势,打造特色栏目,提升影响力 |
2. 发挥地域优势,打造特色栏目,提升影响力 |
(四)专业化联合办刊,提升影响力 |
(五)加强优质团队建设,提高影响力 |
(六)通过缩短出版时滞和多种渠道传播,提高影响力 |
(七)加强编排规范化,提高影响力 |
四、结语 |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7)农业科技期刊综合实力的提升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农业科技期刊发展的现状 |
1.1 品牌意识薄弱,个性化不突出 |
1.2 学术水平不高,质量难以保证 |
1.3 复合型人才缺乏,管理机制不健全 |
1.4 纸质期刊发行量少,与新媒体融合不够 |
2 提升期刊综合实力的对策建议 |
2.1 科学精准定位,打造个性化 |
2.2 保证内容和质量,提升刊物水平 |
2.3 培养复合型人才,注重人才队伍管理 |
2.4 推进数字化出版,与读者作者密切联系 |
3 结束语 |
(8)新全球化视野下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的产品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创新点 |
2 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探讨 |
2.1 概念界定 |
2.2 研究综述 |
2.3 相关理论 |
3 我国科技期刊产品“走出去”发展现状分析 |
3.1 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概况 |
3.2 我国科技期刊产业相关要素“走出去”的现状 |
3.3 我国科技期刊面向国际市场的服务现状 |
3.4 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存在的产品及策略问题 |
4 国内外科技期刊产品“走出去”案例分析及启示 |
4.1 国外科技期刊“走出去”典型案例 |
4.2 国内科技期刊“走出去”典型案例 |
4.3 借鉴及启示 |
5 新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科技期刊产品“走出去”的SWOT分析 |
5.1 优势 |
5.2 劣势 |
5.3 机遇 |
5.4 威胁 |
5.5 SWOT分析小结 |
6 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的产品优化策略 |
6.1 明确科技期刊产品“国际化”定位 |
6.2 丰富科技期刊产品组合 |
6.3 科技期刊产品开发多元化 |
6.4 加强科技期刊产业要素的保障措施 |
7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财政研究》《财政科学》编委会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会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两刊编委对两刊高质量发展的指导和建议 |
学术期刊评价机构代表介绍刊物评价体系及其变化 |
执行编委为两刊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
期刊代表对学术刊物运行的经验分享与讨论 |
地方财政部门对两刊的建议 |
(10)开放型立体化办刊模式助推高校科技期刊转型——以《药学进展》改版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办刊主体重构 |
1.1 依托主办单位, 聚拢平台资源 |
1.2 拓展信息资源, 提升品牌价值 |
2 编委队伍架构 |
2.1 网罗精英, 打造全链条高端智库 |
2.2 立足前沿, 建构国际视野编委队伍 |
3 学术活动策划 |
3.1 创立高端学术会议品牌, 引领行业前沿 |
3.2 关注专题讨论, 深耕新药研发进展 |
3.3 走入药企, 发挥专家智库咨询作用 |
3.4 主办、协办产融项目对接会,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
3.5 主办、协办品牌会议, 分享国际前沿研究思路 |
4 选题组稿策划 |
4.1 注重导向, 引领新药研发方向 |
4.2 快速响应, 提升时效性和影响力 |
4.3 专家评述, 凸显专题品牌特色 |
5 结语 |
四、充分发挥编委作用 增强学术刊物竞争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坚守初心 引领创新 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学术期刊创新发展研究笔谈[J]. 陈建新,李云,吴惠勤,郑子谦,杨建,熊哲文.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21(06)
- [2]充分发挥编委队伍作用 提高科技期刊办刊质量[J]. 王万钢. 天津科技, 2021(09)
- [3]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D]. 姜雪. 河北大学, 2021(09)
- [4]基于编委和引文指标的学术期刊影响力综合评价研究[D]. 谢云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5]提升地方高校学报影响力研究综述[J]. 禤展图. 肇庆学院学报, 2020(06)
-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7]农业科技期刊综合实力的提升策略[J]. 马雪,张玉玮,秦家慧. 科技传播, 2020(09)
- [8]新全球化视野下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的产品策略研究[D]. 杨欣妍.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9]《财政研究》《财政科学》编委会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会议综述[J]. 高小萍,李利华. 财政科学, 2018(07)
- [10]开放型立体化办刊模式助推高校科技期刊转型——以《药学进展》改版实践为例[J]. 邢爱敏,郑晓南.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