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育种是林木遗传改良的育种新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张浩博,吴伊宁,莫伊凡,宋根才,张丽婷,孙文强,余四斌[1](2022)在《绿色超级稻的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指出如何平衡农业生产与环境资源的矛盾是我国乃至全球面临的巨大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我国科学家提出绿色超级稻的理念,建立全基因组育种选择技术体系,挖掘出一批高产、抗逆、优质、抗病虫以及养分高效利用的绿色性状基因,培育大量绿色超级稻品种并推广应用,推动了作物育种目标和育种模式的转变。本文总结了绿色超级稻的理念、发展历程以及绿色超级稻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就绿色营养优质水稻的培育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贺文婷[2](2020)在《利用远缘杂交和离体染色体加倍技术创造多倍体水稻种质资源》文中指出水稻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估计,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0亿,届时要满足世界人口的食物和营养需求,水稻产量至少要提高60%。但自从水稻产量经历了高秆变矮秆、常规稻变杂交稻两次巨大飞跃后,一直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多倍体水稻具有大幅增产的潜力,但长期以来低结实率问题使其难以应用。在自然界植物进化的启示下,蔡得田等提出了“利用远缘杂交和多倍体双重优势选育超级稻”的育种新策略。在该育种策略的指导下,本实验室通过广泛的籼粳亚种间杂交选育出多倍体减数分裂稳定性(Polyploid Meiosis Stability,PMe S)品系,突破了多倍体水稻的低结实率瓶颈问题。种质资源的创造是所有研究工作的重要基础,为丰富多倍体水稻种质资源,本研究通过离体染色体加倍的方法对水稻基因图谱品种9311、耐盐水稻品种海稻86、优良恢复系明恢63、特小粒品种1139-3、优质米品种天丝香、黑米品种紫壳稻等20个二倍体水稻品种进行染色体加倍,并对加倍材料进行鉴定。同时利用本实验室前期创造的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AA)与斑点野生稻(O.punctata,BB)种间杂种四倍体(异源四倍体)AABB为母本,分别与高结实优良四倍体水稻品系T1-4x(AAAA)及其回复二倍体T1-2x(AA)进行杂交,创造新型异源三倍体(AAB)和四倍体水稻(AAAB)。简要研究情况和结果如下:1)对20个二倍体水稻通过种胚培养诱导愈伤组织,进而通过秋水仙素离体诱导染色体加倍,共加倍成功12个,总加倍成功率60%。2)对加倍成功的材料,从形态学、流式细胞分析、根尖染色体数目等方面进行鉴定,形态学方面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相比,总体表现为植株变矮、茎秆变粗、分蘖变少、籽粒变大、千粒重增加、无芒变短芒或长芒、穗粒数减少、结实率降低。细胞学方面,四倍体细胞核DNA含量是二倍体的两倍,染色体数目为2n=4x=48。3)对加倍成功的海稻86四倍体与其二倍体进行了详细比较,形态上海稻86-4x茎秆粗壮、叶片大而厚、叶色浓绿、植株高度明显降低,由二倍体的180 cm降至148 cm;另外,株穗数也降至二倍体的一半以下,穗总粒数和实粒数都显着降低,而籽粒大小和千粒重相比二倍体有明显的增大;四倍体花粉粒明显增大,但花粉育性明显降低;结实性方面,二倍体和四倍体的结实率分别为76.22%和32.13%。4)异源四倍体水稻AABB与高结实优良四倍体水稻品系T1-4x(AAAA)及其回复二倍体T1-2x(AA)的杂交实验中,杂交结实率分别为5.62%和6.40%,分别将获得的幼胚进行胚挽救,萌发出苗率分别为3.67%和10.00%,分别获得试管苗4株和17株,移栽后分别成活2株和16株;通过形态学和流式细胞分析对杂种进行鉴定,初步判断获得异源四倍体水稻(AAAB)1株、异源三倍体(AAB)12株,均表现为完全不育;后续研究将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准确鉴定杂种的真实性。本研究通过离体染色体加倍和远缘杂交,创造了一批同源四倍体、异源四倍体和异源三倍体水稻,丰富了多倍体水稻的种质资源;特别是具有明显特色的基因图谱品种四倍体、耐盐水稻品种四倍体、优良恢复系四倍体、优质米品种四倍体及特色米品种四倍体的创造,为多倍体水稻育种及基础研究提供了宝贵材料;与斑点野生稻基因组间异源多倍体水稻的创造则为进一步利用水稻基因组间杂种优势,实现多倍体水稻育种的第三阶段目标奠定了基础。
吕品苍[3](2019)在《水稻减数分裂基因OsRad51A1的克隆及功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多倍体化是植物进化的重要方式,多倍体植物在产量、抗逆性、营养成分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等多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主要粮、棉、油作物,如小麦、棉花、油菜等都是多倍体,倍性的增加使其产量大幅增加。但是,同源四倍体水稻,由于四条同源染色体来源相同,导致减数分裂时联会配对紊乱,形成四价体、三价体、单价体、多价体等,从而造成后期染色体的不均衡分配,导致育性降低,表现为低结实率,严重制约多倍体水稻的应用和发展。在自然界植物进化的启示下,蔡得田等提出了“利用远缘杂交和多倍体双重优势选育超级稻”的育种新策略。经过多年研究,成功选育出具有高结实特性的多倍体减数分裂稳定性(Polyploid Meiosis Stability,PMe S)品系。PMe S品系的成功选育突破了多倍体水稻低结实率瓶颈问题,在多倍体水稻育种和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解PMe S品系减数分裂稳定性和高结实性的遗传机理,前期研究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进行了PMe S品系(HN2026-4X)和非PMe S品系(9311-4X)减数分裂时期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筛选获得了多个在PMe S品系与非PMe S品系间差异表达明显的减数分裂基因,其中OsRad51A1是差异表达非常显着的基因之一。因此,本研究具体开展了OsRad51A1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研究,以期探明该基因维持多倍体水稻减数分裂稳定和高结实性的机理。研究首先利用在酵母中已被克隆的减数分裂基因Rad51,并且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在水稻全基因组序列的数据库中找到了该基因的同源基因OsRad51A1。在实验室现有部分高、低结实材料中提取总RNA并反转录出c 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该基因在各个材料中减数分裂时期的幼穗中表达量的差异,发现该基因在各个材料中均有表达,但是高结实材料中的表达量比低结实材料中的表达量要高出很多。随后,设计这个基因的特异性引物,从PMe S品系中克隆出OsRad51A1基因c DNA的核心片段,长度为1166 bp,预估编码的蛋白质大小为46.64KDa。为了验证该基因的功能,本研究设计了该基因的RNA干扰和超量表达两种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分别侵染HN2026-4X、HN2026-2X和巴利拉-4X、9311-4X四种材料的愈伤组织后进行分化和生根培养,并且成功获得了RNA干扰的HN2026-2X和超量表达的巴利拉-4X两种转基因植株,其中HN2026-2X的RNA干扰转基因苗有15株,巴利拉-4X超表达转基因苗有16株;待植株开花时进行花粉育性观察,发现RNA干扰植株花药干瘪,花粉数量少,I2-KI染色观察可育花粉率仅为42.57%,而野生型可育花粉率为83.66%;巴利拉-4X超量表达植株花药变化不明显,但是其可育花粉率由野生型的47.45%提高到81.86%。待植株成熟之后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考察,发现超表达植株的结实率有很大提升,由野生型的33.40%提高到61.97%;而RNA干扰植株的结实率急剧下降,由野生型的81.40%降低到1.81%,而且多个植株表现为完全不育。说明OsRad51A1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进而影响花粉的育性和结实率。为了进行该基因蛋白的细胞定位、组织原位杂交、Western blot和蛋白质性质分析等后续研究,本研究已把基因核心片段成功转入大肠杆菌、毕赤酵母的表达系统中。最终该蛋白质在大肠杆菌和毕赤酵母中均获得明显表达。研究结果表明OsRad51A1对于水稻的减数分裂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维持水稻减数分裂的稳定,有利于提高结实率;蛋白质的表达证明该基因有可能是通过翻译出的蛋白质而起作用。
韩德俊,康振生[4](2018)在《中国小麦品种抗条锈病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小麦条锈病是小麦重大病害,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有效措施。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学家们广泛开展了小麦条锈病防控方面的研究,并取得显着成绩。大量抗源被筛选、鉴定,但由于抗源自身农艺性状差等原因,能应用于小麦育种的抗源亲本非常少,抗源利用不合理,导致生产品种抗病基因单一,病原菌流行小种很快形成,抗病品种在生产上可利用的寿命太短。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抗条锈病基因发掘情况,以及我国小麦抗条锈病育种抗病基因使用概况,通过回述1B/1R(Yr9)和Yr24/Yr26抗源的兴衰周期,总结了抗源利用的教训和经验,探讨了我国小麦抗条锈病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抗病基因合理利用的发展方向。
王家昌[5](2018)在《水稻免疫相关基因OsCNGC9的图位克隆及功能分析和两个水稻抽穗期相关转录因子的功能研究》文中提出水稻(Oryza sativa L.)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世界上50%以上人口的主食来源。水稻病害可导致水稻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严重威胁水稻生产。长久以来,大量施用农药是控制病害的重要手段,但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以及人们对绿色健康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通过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利用优异抗病基因提高水稻自身抗病性成为新时期水稻抗病育种的方向。水稻抗病分子设计育种最核心的是抗病基因的挖掘。水稻的免疫系统主要由病原分子相关模式触发的免疫(PTI)和效应子触发的免疫(ETI)构成。PTI通常被认为能够赋予植物广谱并且持久的抗病性,ETI则能够赋予植物对特定病原小种的专化抗性。在生产实践中,主效R基因能够显着提高作物对特定病原小种的抗性,但这种抗性往往不能持久,当新的病原小种出现后,R基因的抗病效果随即消失。因此,发掘广谱抗病基因对于水稻抗病育种具有更加重要的价值,也是植物抗病领域研究的热点。但由于受鉴定及选育难度的限制,目前只有少数几个水稻广谱抗病基因及其分子机制被报道。本研究鉴定到PTI反应的一个重要调控因子,并对其生理功能进行了深入解析。研究发现在水稻PTI过程中,OsCNGC9通过介导胞外钙离子内流,触发水稻的防御反应。此外,激活的水杨酸信号通过上调OsCNGC9的转录水平增强水稻的广谱抗病性。该结果为进一步阐明水稻PTI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思路。除了减少外界病害对水稻产量造成的损失外,增强水稻自身对环境中光、温的利用能力也是保证水稻稳产、增产的一个重要措施。抽穗期作为水稻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过渡时期,与水稻的产量紧密相关。我们利用水稻转录因子库(pubi::TFs-VP64)对提高水稻产量的基因进行了筛选,发现两个转录因子OsMYB1R1和OsHAPL1可通过延迟水稻抽穗期提高产量。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我们鉴定到一个新的水稻类病斑突变体cds1。细胞学和转录水平分析表明,突变体在抽穗后叶肉细胞中出现了明显的细胞死亡,细胞死亡标记基因表达上调。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突变体对稻瘟病的抗性减弱。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由单隐性基因控制。通过精细定位将该基因定位在40-kb的区间内,区间内包含了 9个候选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区间内的OsCNGC9编码区上出现了 4-bp的缺失。蛋白二级结构预测表明,这一缺失可能会导致OsCNGC9翻译的提前终止。转基因互补结果表明,互补植株叶片的类病斑表型消失,抗病性恢复到野生型水平;利用Crispr技术敲除OsCNGC9,植株的类病斑和抗病性下降的表型得以重现。2.对OsCNGC9的表达分析表明,OsCNGC9为组成型表达,在叶片中主要表达在叶肉细胞中。蛋白性质分析表明,OsCNGC9定位在细胞膜上,并且可以和自身以及水稻CNGC家族中的其他成员形成同源或异源复合体。通道活性分析表明,OsCNGC9是一个渗透钙离子的离子通道,突变体中OsCNGC9发生的突变导致了该通道活性的丧失。该基因主要通过介导PTI过程中的胞外钙离子内流,从而参与水稻PTI反应。相较于野生型,突变体叶片对真菌几丁质和细菌鞭毛蛋白更不敏感,经其处理后,叶肉细胞的钙离子内流速率、叶片活性氧的积累以及抗病标记基因的表达明显低于野生型。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突变体中PTI触发的水杨酸信号转导级联反应受损,并且水杨酸可以诱导OsCNGC9的转录。此外,OsCNGC9启动子上存在着WRKY转录因子结合位点,OsWRKY45可以直接结合OsCNGC9启动子促进其转录。转基因结果表明,上调OsCNGC9的转录水平显着增强了水稻对稻瘟病的广谱抗性。3.OsMYB1R1和OsHAPL1通过延迟抽穗期提高水稻产量。利用水稻转录因子显性功能获得型突变体库,我们鉴定到两个新的水稻抽穗期调控因子OsMYB1R1和OsHAPL1,它们都可以推迟水稻品种“Kita-ake”的抽穗期并提高水稻产量。进一步分析表明,它们均通过抑制Ehd1以及下游成花素基因的表达延迟开花。OsMYB1R1和OsHAPL1的表达模式均是组成型和受节律控制的。其中,OsHAPL1还可以和DTH8、Hd1形成复合体共同调控长日照条件下的水稻抽穗期。此外,我们的结果还表明,利用转录激活子VP64对作物基因进行改造可能是作物遗传改良的一种潜在方法。
任红艳,陈从英,孟庆峰,杜生明,胡景杰[6](2018)在《动物优良种质创制的关键理论和技术》文中研究表明第190期"双清论坛"2017年10月19—20日在南昌召开。基于本次论坛,本文回顾了我国动物遗传育种领域近年来在农业动物优良种质创制关键理论和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就,总结了我国农业动物优良种质创制科学研究及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挑战,凝练了该领域未来5—10年的重大关键前沿科学问题,探讨了科学基金资助战略。
李昌荣[7](2017)在《大花序桉生长和材性遗传变异及SSR关联分析》文中提出大花序桉(Eucalyptus cloeziana)是优良的实木用材树种,其生长和材性的遗传变异和关联基因组位点的研究对理解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和挖掘分子育种的基因组资源均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大花序桉种源/家系试验林为材料,建立了基于近红外(near infrared,NIR)光谱的材性预测模型,开展了生长和材性的遗传参数分析与种源/家系选择,挖掘了与生长和材性关联的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标记,主要结论如下。(1)建立的大花序桉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NIR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利用75109株样木的标准测定值和NIR光谱数据,建立了木材基本密度(basic density,BD)、生材密度(green density,GD)、抗弯弹性模量(modulus of elasticity in static bending,MOE)、抗弯强度(modulus of rupture,MOR)和顺纹抗压强度(compressive strength parallel to grain,σc)的NIR预测模型。其中,利用85%(6493株)的样木,建立的各性状NIR交互验证模型的参数分别为:BD的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s error of cross-validation,RMSECV)为0.03、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为0.78、预测残差(residual predictive deviation,RPD)为2.16,GD的RMSECV为0.02、R2为0.77、RPD为2.06,MOE的RMSECV为1.09、R2为0.81、RPD为2.26,MOR的RMSECV为6.39、R2为0.78、RPD为2.13,σc的RMSECV为2.30、R2为0.80、RPD为2.26。利用另外15%(1116株)的样木进行了NIR交互验证模型的验证,BD、GD、MOE、MOR和σc的预测相关因子(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of prediction,Rp2)分别为0.74、0.69、0.81、0.63和0.65,预测值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s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分别为0.060、0.041、1.100、12.500和4.790,表明NIR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可靠性。(2)估算了大花序桉生长和材性遗传参数,了解了生长性状遗传参数随林龄变化趋势,分析了生长和材性的性状相关。生长性状包括胸径(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D)、树高(height,H)和单株材积(individual volume,V),材性性状包括BD、GD、MOE、MOR和σc。以大花序桉种源/家系试验林为材料,利用SAS软件相关模型,估算生长和材性的种源方差分量、种源内家系方差分量、狭义遗传力、种源重复力,分析生长性状早晚相关和生长与材性的性状相关。结果表明,胸径、单株材积和材性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家系间差异显着(P<0.05)。林龄0.59.5年生生长的狭义遗传力范围为0.040.35,9.5年生材性的狭义遗传力范围为0.060.24,表明生长和材性受到低至中等强度的遗传控制。生长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均显着正相关,材性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也显着正相关,生长和材性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呈显着或不显着的负相关,这对生长和材性的同时改良是一个挑战。此外,早晚期生长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均显着正相关(除H2.5),随着林龄的增加相关关系越强,表明存在早期选择的可能性。(3)利用多性状综合指数法选择了一批生长和材性优良的种源和家系。利用多性状综合指数法对9.5年生大花序桉H9.5、D9.5、V9.5、BD、GD、σc、MOE和MOR 8个性状进行综合选择,根据指数选择遗传力、综合育种值遗传进展值和指数选择效率判断,认为指数方程I3和I7作为多性状综合指数选择方程较理想。根据指数值大小进行种源和家系选择,种源前三名为南部近沿海种源20725、20724和20722,家系前三名为家系65、56和51。(4)开发了与大花序桉生长和材性关联的SSR位点共26个。利用839个分布于巨桉(E.grandis)全基因组的SSR标记,基于D9.5、BD、MOE、MOR和σc五个性状高值和低值基因池(至少8株/池/性状,共32株)筛选的47个标记,对348株大花序桉样品(来自115个自由授粉的半同胞家系)进行了5个性状的关联分析。利用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GLM)和混合线性模型(mixed linear model,MLM),发现与D9.5、BD、MOE、MOR和σc显着关联的SSR标记分别为8、7、6、4和9个(P<0.05),标记对表型变异解释率为5.744.1%,有6个标记与2个性状同时关联;鉴定了各标记的显着性等位片段,最大的平均增效和减效效应分别达6.3%和3.5%。
郭丽颖[8](2016)在《基于连锁与连锁不平衡作图解析粳稻稻瘟病抗性遗传位点》文中认为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稻瘟病是水稻主产区发生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培育抗病新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然而在实际生产中抗性品种会因新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出现而导致感病,因此,不断地寻找新的抗源、发掘新的抗病位点,将有助于提高育种效率。所以深入研究水稻抗稻瘟病的遗传机制,挖掘抗病基因(QTL)及抗病载体材料,有利于推动水稻抗稻瘟病分子辅助育种,加快水稻抗病育种进程。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是剖析复杂性状遗传基础的两种重要方法,两种方法结合应用有助于复杂数量性状的遗传解析,能够提高QTL的检测效率,使检测结果更为全面、可靠。粳稻栽培品种是稻瘟病抗性育种中最核心的种质资源。为此,本研究以东农415与丽江新团黑谷杂交衍生的RIL群体和227份粳稻栽培品种构成的自然群体为试验材料,利用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检测与水稻苗期和分蘖期稻瘟病抗性相关的QTL位点,并挖掘抗性优异等位变异及相应的载体材料,同时进行杂交组合的预测,以期为粳稻抗稻瘟病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种质创新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7个中国鉴别品种对130个稻瘟病菌株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出7个群38个生理小种,鉴出率达29.23%。其中ZA群和ZD群为优势种群,所占比例为43.85%和33.85%;优势小种为ZD5、ZD7、ZA53、ZA61、ZA55和ZA21,出现频率分别为21.54%、9.23%、8.46%、6.92%、6.15%和5.38%,总频率为59.23%,说明上述6个优势小种在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群体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东农415对35个生理小种表现出抗性水平,抗谱达92.11%。从38个生理小种中优选出产孢好、致病力稳定的生理小种ZA5和ZD5用于后续稻瘟病抗性QTL分析。(2)在苗期和分蘖期,分别对RIL群体和自然群体接种后7 d和14 d的病害级别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各性状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呈现典型的数量性状遗传模式。t检验结果表明,2个供试群体7 d和14 d的病害级别差异极显着。(3)RIL群体利用123个SSR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该连锁图覆盖12条染色体的2217.4c M。每个标记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8.0cM。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对苗期和分蘖期的稻瘟病抗性进行了QTL分析。在苗期,2个生理小种在2014和2015年2年中共鉴定出29个QTL,分布在水稻的第1、2、4、5、6、7、9和11染色体的23个区间内,其中与ZA57 d和14 d病害级别相关的QTL有5和8个;与ZD57 d和14 d病害级别相关的QTL有6和10个;有13个苗期稻瘟病抗性QTL在2年内均被检测到。在分蘖期,2个生理小种在2年中共鉴定出31个QTL,分布在第1、2、4、5、6、7、8、9和11条染色体的22个区间内,其中与ZA57 d和14 d病害级别相关的QTL有9和6个;与ZD57 d和14 d病害级别相关的QTL有9和7个;13个分蘖期稻瘟病抗性QTL在2年内均被检测到。(4)利用153个SSR标记对227份供试材料DNA进行扩增,共检测出多态性条带580条,变化范围为28条;群体结构分析表明,供试群体被分为2个亚群;54.7%的材料间亲缘关系系数为0;LD衰减大约发生在23 c M的遗传距离处。(5)利用153个SSR标记通过MLM模型对苗期和分蘖期稻瘟病抗性相关的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在苗期,两年共检测27个SSR位点,累积40次显着关联(P<0.05),分布除第3、9和10染色体外的9条染色体上,其中与ZA57 d和14 d病害级别相关联的标记位点有11和9个;与ZD57 d和14 d病害级别相关联的标记位点有8和12个。有14个苗期稻瘟病抗性位点在两年均被检测到;在分蘖期,两年共检测32个SSR位点,累积47次显着关联(P<0.05),分布除第3和8染色体外的10条染色体上,其中与ZA57 d和14 d病害级别相关联的标记位点有11和11个;与ZD57 d和14 d病害级别相关联的标记位点有12和13个。有14个分蘖期稻瘟病抗性位点在两年均被检测到。通过相同标记和比较图谱发现,苗期和分蘖期分别有21和18个标记位点与本研究或前人连锁分析检测到QTL位点的侧翼标记相同或者位于其区间内。(6)对经连锁分析(本研究及前人研究)验证或在2年中稳定被检测到的SSR标记位点进一步进行抗稻瘟病优异等位变异的挖掘。在苗期,共鉴定出43个抗稻瘟病优异等位变异,其中RM208-179 bp、RM208-185 bp、RM213-139 bp、RM213-145 bp、RM265-112 bp、RM27940-107 bp、RM28033-111 bp、RM530-170 bp、RM84-105 bp和RM84-115 bp等10个抗性等位变异同时与2个或2个以上性状相关联;在分蘖期,共鉴定出33个抗稻瘟病优异等位变异,其中RM1254-147 bp、RM208-179 bp、RM208-185 bp、RM224-168 bp、RM24475-287bp、RM24475-292 bp、RM265-112 bp、RM480-235 bp等8个抗性等位变异同时与2个或2个以上性状相关联。(7)根据苗期和分蘖期227份粳稻材料所含优异等位变异数目,把227个种质资源进行分组,计算各组(含有相同数目优异等位基因)的平均病情值,发现含有优异等位基因数目越多,其稻瘟病抗性水平越高。为此,本研究根据材料所含优异等位变异不同,以组合聚合最多优异等位基因为原则,同时结合表型数据(对2个菌株均表现抗病),预测了改良粳稻苗期和分蘖期稻瘟病抗性的杂交组合。其中,东农415×垦稻19、东农415×龙粳22通过有性杂交可使后代积累20个苗期抗稻瘟病的优异等位位点;龙粳17×藤系138通过有性杂交可使后代积累16个分蘖期抗稻瘟病的优异等位位点。为下一步分子设计育种和实际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王家宝,王留明,姜辉,赵军胜,陈莹,高明伟,王秀丽,董合忠[9](2014)在《高产稳产型棉花品种鲁棉研28号选育及其栽培生理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简要回顾鲁棉研28号选育过程的基础上,总结了鲁棉研28号的选育经验和体会,全面分析了鲁棉研28号的高产稳产特性及其生理学机制,旨在为后继优良棉花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提供参考。
王英[10](2013)在《利用回交导入系筛选水稻高产、抗旱和耐盐株系及选择导入系相关性状的QTL定位》文中指出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耕地资源有限,人口不断增加的条件下,提高粮食产量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然而随着气候变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干旱、盐害两大非生物胁迫已经造成水稻严重减产。培育具有高产、抗旱和耐盐水稻品种是减轻这两种逆境危害和提高水稻产量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本研究以黄华占为轮回亲本,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中的4个种质材料(OM1706,岗46B,IR64,CR203)为供体亲本培育回交导入系,经高产、抗旱、耐盐筛选和交叉鉴定,获得高产、抗旱、耐盐导入系,以及具有两种及两种以上优良性状的导入系,并对不同选择策略进行评价。同时,以不同性状的选择群体为研究材料,定位高产、抗旱、耐盐以及产量相关性状的QTL,鉴定出在不同群体和环境下稳定表达的增加高产、抗旱和耐盐性的重要等位基因,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有益信息。主要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从高产选择群体中共获得3个生长季均稳定高产株系4个,抗旱选择群体中连续4个生长季均表现抗旱的株系4个,对耐盐选择群体三次鉴定中均表现耐盐的株系111个。2、通过交叉鉴定,13个株系两年均表现高产兼耐盐,5个表现抗旱兼耐盐。综合正常灌溉和干旱胁迫条件下所有选择群体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海南环境下获得既高产又抗旱的株系19个,包括耐盐选择群体中获得的11个,高产群体中获得的1个,抗旱群体中获得的7个;北京环境下获得既高产又抗旱的导入系18个,包括耐盐选择群体中获得的5个,高产群体中的6个,抗旱群体中获得的7个。3、目标性状的筛选受到环境与供体的影响,相比之下,高产和耐盐性相对稳定。在黄华占背景下,海南和北京灌溉条件下的高产筛选以供体CR203对高产贡献最大;温室与人工气候室两种环境中,耐盐性贡献最大供体均为IR64;抗旱性则受环境影响较大,海南干旱胁迫条件下,供体OM1706对抗旱性影响较大,北京干旱胁迫条件下,岗46B对抗旱性贡献最大。4、不同的筛选方式对提高目标性状的效果不同,先进行抗旱或耐盐筛选,再进行高产筛选比直接进行高产筛选获得高产株系的比例要高;同样,对群体进行抗旱直接筛选,或先进行耐盐筛再进行抗旱筛选,获得的抗旱株系的比例要大于从高产群体中筛选抗旱株系的比例。先进行耐盐筛选再进行高产或抗旱筛选的策略不仅增强了株系的耐盐性,而且也提高了高产和抗旱性。5、采用选择导入法,分别检测到与高产、抗旱和耐盐性相关的位点15、13和16个,分布于12条染色上。通过对相应群体的随机群体进行单方差分析,某些与目标性状选择相关的偏分离位点在单方差分析中也得以验证,并估算了基因的加性效应。两种方法共同定位到的位点比较可靠,可以作为是影响目标性状的重要QTL。6、检测到高产、抗旱和耐盐三个性状遗传重叠的位点2个;高产、耐盐遗传重叠位点2个;高产、抗旱遗传重叠位点3个;抗旱、耐盐遗传重叠的位点2个。不同群体定位到与高产、抗旱和耐盐性相关的相同位点个数分别为2、1和3个;同一性状,在两个群体中均检测到的位点有6个,包括与RM219和RM527/RM24连锁的2个高产QTL,与RM335连锁的1个抗旱位点;以及与RM490、RM482和RM574/RM437连锁的3个耐盐QTL。同一群体中两年稳定表达的位点有7个,包括2个抗旱位点(qDT2.2和qDT6.2)和5个高产位点(qGY1.1, qGY6.1, qGY7.1, qGY5.3和qGY3)。7、对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发现,海南、北京正常灌溉和干旱胁迫条件下,4个群体中检测到15个位点的供体等位基因分别有利于提高千粒重、实粒数、总粒数、有效穗数中的两个或多个性状。其中同时在两个群体中检测到的有qFGP2.2,qFGP10.3,qSNP2.1,qSNP10.2。北京和海南两种环境下均检测到的QTL,包括在正常灌溉条件检测到qGW2.3,qSNP1.4,qSNP2.1,qSNP7.2,qPN4.2,qSNP1.1和qSNP10.2。qSNP10.2的供体等位基因在正常灌溉和干旱胁迫条件下均增加总粒数。上述这些位点均是影响产量或产量相关性状稳定表达的重要位点。8、标记RM576、RM263、RM24、RM182、RM126、RM484不仅与控制高产、抗旱和耐盐性的QTL连锁,而且与控制产量构成因素的QTL连锁,表现出抗逆性之间及其与高产的遗传重叠,更重要的是与这些标记连锁的QTL在两种环境和两个群体或两种检测方法中被稳定检测到,这些位点上的供体等位基因对提高水稻产量、抗旱和耐盐性起积极作用,对分子标记辅助选和聚合育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核心育种是林木遗传改良的育种新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核心育种是林木遗传改良的育种新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超级稻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绿色超级稻的构想与实践 |
1.1 中国水稻育种的成就 |
1.2 绿色超级稻理念与培育策略 |
1.3 绿色超级稻研究进展及发展历程 |
2 水稻种质资源的基因组研究 |
3 绿色性状功能基因的发掘与应用 |
4 基因组育种技术平台及其应用 |
5 展 望 |
5.1 绿色超级稻的发展内涵 |
5.2 育种目标的变化 |
5.3 育种范式的发展 |
(2)利用远缘杂交和离体染色体加倍技术创造多倍体水稻种质资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水稻育种 |
1.1 水稻育种历程 |
1.2 水稻育种技术 |
2.多倍体水稻育种 |
2.1 植物多倍体 |
2.2 多倍体的形成途径 |
2.3 多倍体水稻育种概况 |
2.4 多倍体水稻的特征特性 |
2.5 多倍体水稻低结实率问题研究 |
2.6 利用远缘杂交和多倍体双重优势选育超级稻 |
3.水稻的远缘杂交 |
3.1 水稻远缘杂交中的困难及克服方法 |
3.2 水稻远缘杂交的研究 |
4.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实验材料 |
1.1 加倍材料 |
1.2 杂交材料 |
2.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试剂 |
3.实验方法 |
3.1 同源四倍体水稻的获得 |
3.2 加倍材料倍性鉴定 |
3.3 异源多倍体水稻的获得 |
3.4 花粉育性检测 |
3.5 农艺性状考察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水稻品种的染色体加倍 |
1.1 水稻品种同源四倍体的获得 |
1.2 四倍体的鉴定 |
1.3 同源四倍体水稻品种的农艺性状考察 |
2.海稻86 四倍体的获得与鉴定 |
2.1 海稻86 四倍体的加倍获得 |
2.2 海稻86 四倍体的鉴定及比较 |
3.异源多倍体水稻的创造 |
3.1 杂种的获得 |
3.2 杂种的鉴定 |
3.3 AAB和 AAAB的花粉育性 |
3.4 AAB和 AAAB的农艺性状 |
第四章 讨论 |
1.多倍体水稻利用前景 |
2.栽培稻与斑点野生稻间不同基因组构成杂种的利用价值 |
3.海稻86 四倍体的利用 |
4.本论文存在的不足和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水稻减数分裂基因OsRad51A1的克隆及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多倍体水稻研究进展 |
1.1.1 自然界中的多倍体化 |
1.1.2 水稻多倍体化的优势 |
1.1.3 多倍体化对水稻农艺性状和营养的影响 |
1.1.4 多倍体化对水稻育种的影响 |
1.1.5 多倍体化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及PMeS品系的选育 |
1.2 关于植物的减数分裂和育性相关研究 |
1.2.1 植物减数分裂过程 |
1.2.2 水稻减数分裂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 |
1.3 水稻基因克隆研究的意义及研究进展 |
1.4 基因表达量研究常用方法 |
1.4.1 RNA反转录 |
1.4.2 荧光定量PCR |
1.5 验证基因功能的两大方式 |
1.5.1 RNA干扰 |
1.5.2 超表达 |
1.6 转基因技术 |
1.7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 |
1.8 基因表达系统 |
1.8.1 真核、原核基因表达系统 |
1.8.2 基因表达分析 |
1.9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仪器和试剂 |
2.1.1 水稻材料 |
2.1.2 使用的菌株、质粒载体 |
2.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1.4 主要试剂 |
2.1.5 实验所用培养基、溶液配方 |
2.2 实验方法 |
2.2.1 RNA提取及反转录 |
2.2.2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 |
2.2.3 PCR反应体系 |
2.2.4 插入片段的凝胶回收 |
2.2.5 农杆菌的转化和保存 |
2.2.6 实验材料愈伤组织的诱导 |
2.2.7 愈伤组织的预培养 |
2.2.8 农杆菌的活化 |
2.2.9 农杆菌侵染愈伤组织 |
2.2.10 水洗和初筛 |
2.2.11 复筛 |
2.2.12 转化苗分化、生根、移栽和阳性苗的检测 |
2.2.13 转基因植株花粉育性观察及主要农艺性状考察 |
2.2.14 大肠杆菌表达载体的构建 |
2.2.15 大肠杆菌感受态(DH5α)的制备和转化 |
2.2.16 质粒抽提 |
2.2.17 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的转化 |
2.2.18 大肠杆菌的诱导蛋白表达及检测 |
2.2.19 毕赤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 |
2.2.20 向毕赤酵母中转入质粒并培养后鉴定 |
2.2.21 毕赤酵母的诱导表达蛋白质并检测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RNA提取 |
3.2 RNA逆转录后扩增目的片段 |
3.3 PCR所得片段的比对 |
3.4 PCR目的片段预测氨基酸序列分析 |
3.5 荧光定量分析 |
3.6 构建超表达载体 |
3.7 构建RNA干扰载体 |
3.8 4种材料的转基因 |
3.9 转基因阳性植株花粉育性检测 |
3.10 转基因植株主要农艺性状考察 |
3.11 将OsRad51A1 片段转入E.coli中诱导表达 |
3.11.1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
3.11.2 原核表达载体转入DH5α进行克隆 |
3.11.3 原核表达载体转入DE3进行表达 |
3.12 将OsRad51A1 片段转入毕赤酵母中诱导表达 |
3.12.1 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
3.12.2 真核表达载体转入DH5α进行克隆 |
3.12.3 真核表达载体转入GS115进行表达 |
第4章 讨论与展望 |
4.1 本研究中OsRad51A1 基因的作用 |
4.2 有关OsRad51A1 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研究 |
4.3 关于9311品系无法克隆出目的条带的推测 |
4.4 关于转基因植株 |
4.5 本研究的不足和后期实验进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中国小麦品种抗条锈病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条锈病严重威胁小麦安全生产 |
2 抗病品种是控制条锈病最为经济有效、绿色环保的措施 |
2.1 小麦条锈病抗源的发掘与抗性基因鉴定 |
2.2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有效性评价 |
3 病原菌毒性变异导致抗病品种丧失生产利用价值 |
4 中国小麦品种抗条锈病水平和抗源使用 |
4.1 小麦主栽品种和后备品种抗病性水平 |
4.2 小麦品种 (系) 抗病基因利用情况 |
5 抗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5.1 系统开展抗源核心亲本定向改良, 打通抗源创制与抗病品种培育的中间环节 |
5.2 抗病基因的“兴衰周期”与持久利用 |
5.3 抗病基因使用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 需加强基因布局意识和规划 |
6 展望 |
(5)水稻免疫相关基因OsCNGC9的图位克隆及功能分析和两个水稻抽穗期相关转录因子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先天免疫系统 |
1.1 病原分子相关模式(PAMPs)触发的免疫(PTI) |
1.1.1 细菌鞭毛蛋白触发的免疫反应 |
1.1.2 真菌几丁质触发的免疫反应 |
1.2 效应子触发的免疫(ETI) |
2 类病斑突变体研究进展 |
2.1 影响类病斑发生的途径 |
2.1.1 叶绿体和光能相关 |
2.1.2 鞘脂和脂肪酸相关途径 |
2.1.3 膜蛋白和离子通道相关 |
2.1.4 活性氧相关 |
2.1.5 植物免疫的组成部分 |
2.2 水稻类病斑基因的克隆 |
2.3 植物类病斑与抗病性的关系 |
3 植物环核苷酸门控离子通道蛋白(CNGC) |
3.1 植物CNGC的基本性质 |
3.1.1 植物CNGC的蛋白结构 |
3.1.2 植物CNGC的蛋白定位 |
3.2 植物CNGC的功能研究 |
3.2.1 植物CNGC在免疫反应的作用 |
3.2.2 植物CNGC的其它生理功能 |
3.3 植物CNGC的调控机制 |
4 水杨酸信号在水稻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
4.1 OsNPR1依赖的水杨酸信号途径 |
4.2 OsWRKYA5依赖的水杨酸信号途径 |
4.3 OsNPR1和OsWRKY45对下游基因的调节 |
5 水稻抽穗期与地域适应性及抽穗期基因调控网络 |
5.1 水稻抽穗期与地域适应性 |
5.2 水稻抽穗期基因调控网络 |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水稻类病斑突变体cds1的表型观察和基因图位克隆 |
1 材料方法 |
1.1 植物材料和生长条件 |
1.2 台盼蓝(trypan blue)染色 |
1.3 TUNEL分析叶片细胞程序性死亡 |
1.4 叶绿素含量测定 |
1.5 RNA提取和qPCR分析 |
1.6 稻瘟病抗病性分析 |
1.7 DNA提取 |
1.8 分子标记检测 |
1.9 InDel分子标记开发 |
1.10 基因初定位和精细定位 |
1.11 载体构建和转化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突变体类病斑表型分析 |
2.2 突变体抗病性分析 |
2.3 遗传分析 |
2.4 精细定位 |
2.5 转基因互补 |
2.6 CRISPR敲除内源OsCNGC9 |
3 讨论 |
3.1 水稻类病斑突变体cds1对稻瘟病抗性降低 |
3.2 cds1的突变基因为OsCNGC9 |
第三章 OsCNGC9的功能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氨基酸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 |
1.2 启动子活性分析 |
1.3 原位杂交 |
1.4 亚细胞定位 |
1.5 蛋白互作分析 |
1.6 大肠杆菌离子积累测定 |
1.7 膜片钳实验 |
1.8 钙成像实验 |
1.9 钙离子净流速测量 |
1.10 活性氧爆发的检测 |
1.11 PAMPs及SA处理检测基因表达 |
1.12 酵母单杂分析 |
1.13 凝胶迁移实验 |
1.14 体外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
1.15 荧光素酶活性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进化树分析与氨基酸序列比对 |
2.2 时空表达分析 |
2.3 亚细胞定位 |
2.4 OsCNGC9与水稻CNGC家族成员的互作 |
2.5 OsCNGC9离子通透性鉴定 |
2.6 OsCNGC9调节PTI中的钙离子内流、ROS爆发和PR基因表达 |
2.7 OsCNGC9激活PTI中的SA信号转导级联 |
2.8 OsWRKY45直接促进OsCNGC9的转录 |
2.9 OsCNGC9的转录正向调节水稻免疫 |
3 讨论 |
3.1 OsCNGC9是一个典型的环核苷酸门控离子通道 |
3.2 OsCNGC9参与调控水稻PTI反应 |
3.3 上调OsCNGC9转录水平有利于提高水稻广谱抗性 |
3.4 sCNGC9参与调节PTI反应还有很多未知之处 |
3.5 OsCNGC9调节水稻PTI的模型 |
第四章 OsMYB1R1-VP64调控水稻抽穗期的功能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材料和生长条件 |
1.2 载体构建和转基因 |
1.3 Western blot分析 |
1.4 亚细胞定位 |
1.5 激活活性分析 |
1.6 qPCR分析 |
1.7 进化树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OsMYB1R1-VP64增加水稻株高和产量 |
2.2 OsMYB1R1-VP64延长水稻抽穗期 |
2.3 OsMYB1R1-VP64抑制Ehd1和成花素基因的表达 |
2.4 OsMYB1R1-VP64调控水稻抽穗期独立于Hd1、DTH8和Ghd7 |
2.5 OsMYB1R1表达模式分析 |
2.6 OsMYB1R1蛋白性质分析 |
3 讨论 |
3.1 OsMYB1R1-VP64通过延迟抽穗期进而提高水稻产量 |
3.2 OsMYB1R1是水稻中第一个鉴定到的抽穗相关MYB转录因子 |
3.3 VP16给作物遗传改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
第五章 OsHAPL1调控水稻抽穗期的功能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材料和生长条件 |
1.2 载体构建 |
1.3 qPCR分析 |
1.4 亚细胞定位 |
1.5 酵母双杂交分析 |
1.6 体外pull-down分析 |
1.7 双分子荧光互补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过表达OsHAPL1延迟抽穗期 |
2.2 敲除OsHAPL1在长日照条件下提早抽穗期 |
2.3 OsHAPL1是一个核定位蛋白,在叶片中表达较高 |
2.4 OsHAPL1表达受光周期影响 |
2.5 OsHAPL1和DTH8互作 |
2.6 OsHAPL1、DTH8和Hd1在E.coli中可以形成复合体 |
2.7 OsHAPL1、DTH8和Hd1可以和HAP家族成员在酵母中互作 |
2.8 OsHAPL1、DTH8和Hd1与转录起始复合物在酵母中互作 |
2.9 OsHAPL1抑制Ehd1及下游成花素基因的表达 |
3 讨论 |
3.1 OsHAPL1是一个新的水稻抽穗期抑制因子 |
3.2 OsHAPL1-DTH8-Hd1复合体在长日照下抑制抽穗 |
3.3 OsHAPL1通过抑制Ehd1的表达延迟抽穗期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1 全文总结 |
1.1 cds1是一个抗病性减弱的类病斑突变体 |
1.2 CDS1编码基因为OsCNGC9 |
1.3 OsCNGC9是一个典型的环核苷酸门控离子通道 |
1.4 OsCNGC9参与调节水稻的PTI反应 |
1.5 OsWRKY45直接结合OsCNGC9启动子促进其转录 |
1.6 上调OsCNGC9的转录提高了水稻广谱抗病性 |
1.7 OsMYB1R1和OsHAPL1通过延迟抽穗期提高了水稻产量 |
1.8 转录激活子VP16在作物遗传改良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
1.9 OsHAPL1-DTH8-Hd1复合体在水稻长日照延迟抽穗中的作用 |
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动物优良种质创制的关键理论和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农业动物优良种质创制关键理论和技术研究主要进展和成就 |
1.1 我国农业动物种业发展现状 |
1.2 农业动物优特种质特性精准鉴定及其性状形成的遗传机制解析 |
1.2.1 农业动物基因组学发展 |
1.2.2 农业动物重要经济性状形成的遗传机制解析 |
1.3 农业动物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等育种新技术发展 |
1.3.1 农业动物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新技术发展 |
1.3.2 农业动物基因编辑育种新技术发展 |
1.4 农业动物优良种质高效扩繁技术的发展 |
1.5 水产动物基因组多倍化研究 |
1.6 水产动物性别决定的机制及其在育种中应用 |
2 农业动物种业发展和优良种质创制科学研究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挑战 |
2.1 我国农业动物种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挑战 |
2.2 优良种质创制科学研究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挑战 |
3 未来5—10年动物优良种质创制关键理论和技术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及资助重点 |
3.1 发展目标 |
3.2 资助重点 |
3.2.1 中国地方特色农业动物优特种质特性精准鉴定及其性状形成的遗传机制解析 |
3.2.2 农业动物节粮、优质、高效、抗病、抗逆等特性的遗传基础研究 |
3.2.3 水产动物性别可塑及性别决定的机制及其在育种中应用的基础研究 |
3.2.4 动物活体表型高通量智能化精准鉴定的基础理论及方法技术研究 |
3.2.5 优良种畜禽定向创制及高效扩繁的关键理论及技术研究 |
3.3.6农业动物基因组功能元件注释及其空间构象调控模式研究 |
3.2.7 影响农业动物重要经济性状的肠道菌群组成及其与宿主基因组互作的基础研究 |
3.2.8 水产动物基因组多倍化及其优良种质创制的基础理论研究 |
4 结束语 |
(7)大花序桉生长和材性遗传变异及SSR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项目来源和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大花序桉研究进展 |
1.2.2 NIR光谱预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1.2.3 植物关联分析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近红外光谱法预测大花序桉木材材性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木材近红外光谱特征 |
2.2.2 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的建立 |
2.2.3 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的验证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大花序桉生长和材性遗传参数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生长和材性表型变异 |
3.2.2 方差分析 |
3.2.3 遗传参数 |
3.2.4 性状早-晚相关 |
3.2.5 性状间相关 |
3.3 结论与讨论 |
3.3.1 性状平均值 |
3.3.2 遗传参数 |
3.3.3 性状相关 |
第四章 大花序桉生长和材性的综合指数选择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种源/家系性状差异性分析 |
4.2.2 直接和间接选择 |
4.2.3 多性状综合指数选择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大花序桉生长和材性的SSR关联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与表型数据 |
5.1.2 DNA提取和SSR标记实验 |
5.1.3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群体表型性状 |
5.2.2 基因池表型性状 |
5.2.3 群体结构分析 |
5.2.4 群体关联分析 |
5.2.5 关联标记的等位效应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 |
6.1.2 遗传参数变化 |
6.1.3 多性状综合指数选择 |
6.1.4 关联分析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8)基于连锁与连锁不平衡作图解析粳稻稻瘟病抗性遗传位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水稻稻瘟病概述 |
1.1.1 水稻稻瘟病危害 |
1.1.2 稻瘟病菌侵染途径 |
1.1.3 影响稻瘟病发病因素 |
1.1.4 稻瘟病防治方法 |
1.2 中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
1.3 水稻稻瘟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
1.4 水稻稻瘟病抗性机理及遗传研究 |
1.4.1 水稻稻瘟病抗病机理 |
1.4.2 水稻稻瘟病抗性遗传 |
1.5 连锁分析与关联分析在植物病害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5.1 连锁分析在植物病害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5.2 关联分析在植物病害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5.3 连锁分析与关联分析的结合应用研究进展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稻瘟病生理小种鉴定以及菌株的筛选 |
2.2.2 稻瘟病抗性鉴定 |
2.2.3 DNA提取及质量检测 |
2.2.4 SSR标记分析 |
2.3 数据分析 |
2.3.1 表型数据的统计分析 |
2.3.2 连锁分析 |
2.3.3 关联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及东农415的抗谱分析 |
3.2 RIL群体及自然群体稻瘟病抗性鉴定 |
3.2.1 苗期的稻瘟病抗性分析 |
3.2.2 分蘖期的稻瘟病抗性分析 |
3.3 粳稻稻瘟病抗性相关性状的连锁分析 |
3.3.1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3.3.2 苗期稻瘟病抗性相关的性状QTL分析及QTL累加作用 |
3.3.3 分蘖期稻瘟病抗性相关的性状QTL分析及QTL累加作用 |
3.4 粳稻稻瘟病抗性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
3.4.1 群体结构、亲缘关系及连锁不平衡分析 |
3.4.2 苗期稻瘟病抗性连锁不平衡分析及其与连锁分析的相互验证 |
3.4.3 分蘖期稻瘟病抗性连锁不平衡分析及其与连锁分析的相互验证 |
3.5 稻瘟病抗性优异等位变异挖掘及载体材料优选 |
3.5.1 苗期稻瘟病抗性优异等位变异挖掘及载体材料优选 |
3.5.2 分蘖期稻瘟病抗性优异等位变异挖掘及载体材料优选 |
3.6 稻瘟病抗性杂交组合的预测 |
3.6.1 苗期稻瘟病抗性杂交组合的预测 |
3.6.2 分蘖期稻瘟病抗性杂交组合的预测 |
4 讨论 |
4.1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群体基本特征及动态变化 |
4.2 稻瘟病抗性与病情扩展的遗传机制 |
4.3 苗期和分蘖期稻瘟病抗性的遗传重叠 |
4.4 不同生理小种抗性位点分布 |
4.5 稻瘟病抗性的连锁分析与关联分析比较 |
4.6 与前人研究结果比较 |
4.7 抗稻瘟病QTL的累加作用 |
4.8 优异等位变异的挖掘及利用 |
5 结论 |
6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高产稳产型棉花品种鲁棉研28号选育及其栽培生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背景 |
2 选育体会 |
2.1 提出“稳发型”品种的概念 |
2.2 制定合理的育种目标和技术路线 |
2.3 采用多亲本混合授粉和多生态交叉轮回选择的育种方法 |
2.4 坚持关键性状的鉴定和选择 |
3 高产稳产机理 |
3.1 产量构成因素间比较协调 |
3.2 生长发育稳健 |
3.3 根冠比例和经济系数适中 |
3.4 全生育期保持较高的光合能力 |
3.5 激素与次生代谢物含量配比合理 |
3.6 抗逆性表现优良 |
4 结论 |
(10)利用回交导入系筛选水稻高产、抗旱和耐盐株系及选择导入系相关性状的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作物产量相关研究进展 |
1.1.1 提高水稻产量潜力的方法 |
1.1.2 水稻高产 QTL 的定位研究进展 |
1.2 作物抗旱性研究进展 |
1.2.1 水稻抗旱研究现状 |
1.2.2 水稻抗旱性筛选方法 |
1.2.3 水稻抗旱筛选指标演变过程 |
1.2.4 干旱胁迫条件下,产量及相关性状 QTL 研究进展 |
1.3 作物耐盐性研究进展 |
1.3.1 水稻耐盐性研究方法和水稻耐盐性评价指标 |
1.3.2 水稻耐盐 QTL 研究进展 |
1.4 高产、抗旱和耐盐性间的关系 |
1.5 作物高产、耐盐与抗旱 QTL 发掘及其聚合育种的策略 |
第二章 高产、抗旱和耐盐回交导入系的筛选、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回交导入系的构建 |
2.1.2 耐盐选择群体的构建及评价方法 |
2.1.3 抗旱选择群体的构建 |
2.1.4 高产选择群体的构建 |
2.1.5 高产,抗旱和耐盐选择群体的交叉鉴定 |
2.1.6 性状考察及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耐盐性筛选 |
2.2.1.1 耐盐选择回交导入系耐盐性相关性状表现 |
2.2.1.2 4个耐盐选择群体性状相关性分析及方差分析结果 |
2.2.1.3 4个耐盐选择群体水旱交叉筛选 |
2.2.2 高产筛选 |
2.2.3 抗旱筛选 |
2.3 讨论 |
2.3.1 高产、抗旱和耐盐选择对其相关性状变异的影响 |
2.3.2 供体及不同选择策略对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
2.3.3 产量和抗逆性交叉筛选效果 |
2.3.4 优良导入系利用价值 |
第三章 高产、抗旱和耐盐 QTL 的定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定位群体的构建 |
3.1.2 基因型分析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正常灌溉、干旱以及盐胁迫条件下随机群体及选择群体表现 |
3.2.2 高产 QTL 定位 |
3.2.3 抗旱 QTL 定位 |
3.2.4 耐盐 QTL 定位 |
3.2.5 对选择导入法定位到的高产、抗旱 QTL 的验证 |
3.3 讨论 |
3.3.1 不同群体检测到的耐盐 QTL 比较 |
3.3.2 水稻高产、抗旱和耐盐重要 QTL 分类 |
3.3.3 耐盐、高产和抗旱重叠 QTL |
第四章 产量相关性状 QTL 定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定位群体的形成及基因型分析 |
4.1.2 性状考察及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正常灌溉和干旱胁迫条件下各选择群体及相应随机群体表现 |
4.2.2 控制抽穗期 QTL 的检测 |
4.2.3 控制株高 QTL 的检测 |
4.2.4 控制千粒重 QTL 的检测 |
4.2.5 控制实粒数 QTL 的检测 |
4.2.6 控制总粒数 QTL 的检测 |
4.2.7 控制结实率 QTL 的检测 |
4.2.8 控制有效穗数 QTL 的检测 |
4.3 讨论 |
4.3.1 影响多个产量直接构成因素的重要位点 |
4.3.2 两种定位方法相互验证且基因效应方向一致的位点 |
4.3.3 产量相关性状 QTL 表达的遗传背景和环境效应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核心育种是林木遗传改良的育种新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超级稻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张浩博,吴伊宁,莫伊凡,宋根才,张丽婷,孙文强,余四斌.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22(01)
- [2]利用远缘杂交和离体染色体加倍技术创造多倍体水稻种质资源[D]. 贺文婷. 湖北大学, 2020(02)
- [3]水稻减数分裂基因OsRad51A1的克隆及功能分析[D]. 吕品苍. 湖北大学, 2019(05)
- [4]中国小麦品种抗条锈病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对策[J]. 韩德俊,康振生. 植物保护, 2018(05)
- [5]水稻免疫相关基因OsCNGC9的图位克隆及功能分析和两个水稻抽穗期相关转录因子的功能研究[D]. 王家昌.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6]动物优良种质创制的关键理论和技术[J]. 任红艳,陈从英,孟庆峰,杜生明,胡景杰. 中国科学基金, 2018(03)
- [7]大花序桉生长和材性遗传变异及SSR关联分析[D]. 李昌荣.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11)
- [8]基于连锁与连锁不平衡作图解析粳稻稻瘟病抗性遗传位点[D]. 郭丽颖. 东北农业大学, 2016(08)
- [9]高产稳产型棉花品种鲁棉研28号选育及其栽培生理特性研究[J]. 王家宝,王留明,姜辉,赵军胜,陈莹,高明伟,王秀丽,董合忠. 棉花学报, 2014(06)
- [10]利用回交导入系筛选水稻高产、抗旱和耐盐株系及选择导入系相关性状的QTL定位[D]. 王英.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