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平凡的“九五” 更辉煌的“十五”(论文文献综述)
田瑾瑜[1](2019)在《“山药蛋派”电影剧作考察》文中提出“山药蛋派”作家于20世纪40年代登上文坛,在他们笔下诞生了多部被视为文学经典的小说作品。但除小说之外,他们还涉足电影创作领域,写出了《陕北牧歌》《扑不灭的火焰》《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新来的县委书记》(即《泪痕》)《咱们的退伍兵》等一系列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电影剧作。本文以“山药蛋派”电影剧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山药蛋派”文艺观念、电影特性、剧作文本等多个方面,将文学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力图更全面地考察“山药蛋派”电影剧作中所表现出的“动员/青年”的特征。第一章主要侧重于对“动员”的考察,分为三部分。首先,电影在诞生、传播过程中具有亲民、广泛、快速等特性,这与动员的诉求相契合,电影也因此而具有了成为一种动员方式的可能。其次,“山药蛋派”创作中的动员并不始自电影。因此,探讨“动员的产生”这一问题,需要回到对该流派文艺观念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去。最后,本文从“山药蛋派”电影剧作普遍具有的“大团圆”结局看其与动员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章以“青年”为主要切入点。按照“故事所讲述的时间”,可将“山药蛋派”电影剧作分为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和社会主义建设题材作品。在此分类基础上,本章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对“山药蛋派”电影剧作进行了论述:第一、青年作家在革命历史书写中呈现出的创作特征以及在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中革命青年对于政权合法性的表达。第二,社会主义建设题材作品中青年模式化的行为、青年形象在“十七年”的发展以及新时期作者创作的“向心”变化。第三,青年的“爱情-婚姻”作为贯穿“山药蛋派”所有剧作的共有要素,当其成为与政治相关的叙述时,便不再是个体性的私人情感而具有了公共属性。第三章将“山药蛋派”电影剧作放入文学史、流派自身发展史以及山西电影的框架中,分别从:与文学史陈述的错位、“二代作家”创作的不同、在山西电影中的地位三个方面对“山药蛋派”电影剧作进行考察,试图从更宏观的角度把握“山药蛋派”电影剧作。
李海云[2](2017)在《乡土社会边界研究 ——山东潍北地区东永安村烧祭仪式考察》文中研究说明边界在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乃是理解人类生活与文化的基本维度,然而民众多"日用而不知",学界亦少有深究。在乡土社会中,仪式常被用以划分或强化边界,牵涉到社区传统、群体心理与个人身份感等的认同等。在鲁中东永安村,每年春节期间次第举行的"烧大牛"、"烧大马"仪式活动,借助仪式的组织运作、巡游路线,以及消灾祛恶的功能预设与文化解释,昭显出村内不同家族之间、周边村落之间、乡土与城市之间的多重边界,营造出相关家族、村落与乡土的不同个性。其实质是,借助年度节庆活动中烧祭仪式的定期上演,搭建地方社区的公共生活平台,强化"有底限的竞争"的民间伦理规则,形成一种以家族边界为基础、以家族和村落关系调谐为指向的乡土公共性传统,从而体现出民众主动调谐社会关系、安顿社区生活的传统智慧。既然边界具有一定的文化建构性质,也就不可能一成不变,而具有相对性、动态性与多元性。作为潍北地区的一种普遍社会现象,烧祭仪式证明了特定生态环境对于乡土传统的重要影响。高埠泽薮相间,盐碱土质遍布,是潍北突出的生态环境特征,长居于此的人们开拓出农业与编织业相结合的兼业生计传统。历经沧海桑田之变,当地编织业渐趋式微,但与此相关的扎制传统却借神圣仪式存身并世代传袭,承担起以边界为载体的文化意义,这是潍北地区普遍扎制圣物以烧祭的地缘契机。同时,这一带湖洼广布,涝灾频繁,使得以山埠为代表的土地资源极为宝贵,随着人口渐增,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使得"原居民"的边界意识有增无已。以庙宇修筑、仪式实践、口头传说等为表征的文化政治,寓含边界意识,预设跨界交流的弹性空间,旨在缓和与规避地方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的恶性竞争,时至今日仍继续发挥作用。就潍北地区烧祭仪式而言,无论是杂姓村中不同家族的结盟,单姓村同一家族内部不同家支的合作,还是相邻村落的协作等,无不显示出村际之间、村落家族之间与村民个体之间的边界运用。显然,群体或个人之间广泛存在的竞争性,既会导致地方社会中某种信仰逻辑的普遍认同与仪式实践的普遍存在,也会催生仪式形式与细节方面的差异性,这是村民依据边界建构仪式、通过仪式调谐社会的实践表现。此时的边界,不仅以实体物质形式呈现,还借助人们的文化叙事来表达,仪式符号因之富有弹性,从而代表了一种广泛包容差异性的文化共在与共享的状态,不仅不会妨碍"有底限的竞争"的民间伦理规则,反而有助于将之升华为社区共同的价值观。东永安村不同家族之间"烧大牛"、"烧大马"仪式活动的轮流主办与相互观演,即是明证。通过边界的视角,可以观察到村落生活的表象、本质与机制一—乡土公共性基于有差序的"共在"而产生,"共在"的方式既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边界,也包括特定时空中的边界融合,从而将边界所寓含的等级柔化于乡村生活的"共在"之中。当边界被用以表达或调谐社会关系,自身也就成为一种"文化工具",围绕边界的文化设置就与当地民俗的形成、传承、变迁等密切相关,或者说民俗本身即与地方社会中的边界融合与跨越问题难解难分。当然,乡土社会秩序的维系是有着多种形式的,边界及相关底限的设置即是一种,其内核是民众约定俗成、传承已久的一套道德伦理规范。在村落共同体内部,村民同属一村,有分有合,所呈现的是一种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复杂态势。村民日常相处的边界底限,皆与村落社区共同体的观念有关,并外化为一种依靠伦理约束的规约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围绕边界而形成的规约形式,总是蕴涵着一定的等级观念在内。边界划分的表象是区隔,其实质却是意义等级,惟此才能真正促成竞争中的合作。换言之,边界的实质并不在于区分你我之界,而是在区分你我之界的过程中确立一种意义等级,并试图赋予这种意义等级以神圣性,乡土社会结构及其文化意义由此得以表达。可以说,乡土边界的设置与意义生成,是借助传统的名义与村民在仪式中的主体性发挥以及阐释的选择性强调而实现的。在村落中研究边界,是对民俗学田野研究的一种拓展式探索,而以村落为基点的边界研究,也蕴具着对已有边界理论有所推进的学术张力。
刘名望[3](2014)在《尼赫鲁时期的印苏关系研究(1947-1964)》文中指出印度与俄罗斯都是与中国相邻且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两国关系不仅是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也是改变世界政局的大国关系之一,对我国国家安全及睦邻外交的推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很有必要加强对两国关系的历史研究,而这也是目前国内学术界比较薄弱的地方。基于此,我选择尼赫鲁时期的印苏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国家利益及地缘政治的角度出发来考察尼赫鲁时期印苏关系的发展演变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印度与俄罗斯关系的未来发展方向奠定基础。在尼赫鲁时期的印苏关系的发展演变中,国家利益是其决定因素。两国对国家利益及其获取方式的认知和考量决定着两国关系的发展演变。独立后的印度最根本的国家利益是维护国家独立、完整与安全,及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以早日实现“有声有色”的大国梦。为此,尼赫鲁提出了不结盟战略,以期获得两大集团的经济政治支持。战后斯大林将巩固和维护苏联与东欧的安全及恢复经济发展作为国家的根本利益,为此提出了“两个阵营”理论;而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则更注重经济发展与美共同称霸全球,为此提出了“和平共处”战略。如此,在两国利益的交织下,两国关系的发展演变就呈现出了一幅渐进式发展轨迹:冷淡、冷暖转换、战略合作。在影响两国关系的各种因素中,地缘因素无疑是继国家利益因素之后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它主要是指苏联南下印度洋、联印制华战略和印度联苏反华战略的选择。除此以外,大国因素的影响也是相当重要的。它主要体现在中国和美国的影响上。此三者共同构筑了影响尼赫鲁时期印苏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本论文除绪论与结语外,正文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由来与意义及国内外对该选题的研究现状、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与难点。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印苏关系发展的历史背景。第二、三、四章分别阐述了1947—1949年、1950—1958年和1959—1964年两国关系的发展演变。结语部分总结了尼赫鲁时期印苏关系的发展轨迹、对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这一时期两国关系在整个印苏关系历史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基本确定了印苏关系发展的战略框架,为尼赫鲁之后的印苏关系奠定了基础,而且双方从此建立起了战略合作关系。
王璐璐[4](2014)在《中国政治演讲中的概念隐喻现象研究 ——以1954年至201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重要讲话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隐喻只是众多修辞手法中的一种,如同明喻、排比一样,是语言的特殊形式,目的在于增强表达效果。从修辞角度对隐喻进行的研究长达两千余年,从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主要以亚里士多德为首。此后至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对于隐喻的研究转向了语用学的角度。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对隐喻的研究从多学科的角度入手,其中包括哲学、符号学、认知心理学等。概念隐喻就属于认知角度的隐喻研究之一。自从概念隐喻理论兴起以来,人们对隐喻的理解发生了变化。隐喻已不再是一种诗意或者修辞的表达方式,它不仅仅在语言上,更在思维和行为上,广泛地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如莱克夫和约翰逊所说“我们用以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就是隐喻的。”(Lakoff and Johnson,1980).莱克夫和约翰逊将概念隐喻发展成为一个全面的、系统的理论,其中包括概念隐喻的分类,特点和工作机制,为后续的针对不同类型文本中隐喻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使得对文本,如政治文本、经济文本和商业文本中的隐喻研究发展得如火如荼。对政治文本的研究涵盖了多个角度,在各国之间经济、政治交流甚密的今天,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我国对概念隐喻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大多数的研究主要针对概念隐喻中的第一类,结构隐喻,且涉及到历时分析的研究寥寥无几。因此,本篇论文的着力点即为对中文政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包括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的分析及其历时研究。本篇论文采用莱克夫和约翰逊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作为理论框架,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会议到2013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中的领导人讲话作为研究文本。按照概念隐喻的分类,即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首先对所选文本分别进行研究,向读者展示所选文章中的概念隐喻是如何实现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以及反映出的概念隐喻的特点,即系统性和连贯性。其次,本文将所选语篇进行综合分析,试通过纵向历时的比较,找出我国在不同时期隐喻应用上的特点,并意图探寻其背后原因,即我国政治主张和社会生活的转变。
杨茜[5](201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先进文化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我们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我们要在新时期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吸收国外有利因素,进一步提升国家影响力,增强文化凝聚力和综合国力。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能够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进而转化形成新的生产力,为社会的良好发展提供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先进文化能够推动实现经济社会的平稳快速发展,更加改善人民物质精神生活,形成生态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我国进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顺利开展,都打下了良好基础。先进文化继承民族文化传统,深深植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凝聚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是促进国家兴旺发达的巨大力量。党的领导人在不同时期进行先进文化建设,其思想反映社会发展,代表着先进文化发展趋势。建设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重任,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发展先进文化,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增强党心凝聚力,使人民更加坚定地团结在党周围,更加坚定不移地跟党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促进国家繁荣富强。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分析党的领导核心先进文化思想主要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国情实践,总结正确理论,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多维视角相结合,从时间和空间视角考察了先进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价值。新世纪的中国先进文化,植根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中发展。坚持辩证批判地吸收借鉴,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社会主义建设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同时吸取世界文化优秀成果,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建设成就,努力在世界文化中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靳淑敏[6](2009)在《励精图治创新篇 辉煌陇南六十年》文中研究指明60年前的10月1日,中国人民实现了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始了新的纪元。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的60年,是人民生活状况根本改善的60年,是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的60年。 60年来,伴随着共和国前
市统计局 供稿[7](2007)在《勇攀高峰 再创辉煌》文中指出$F编者按$E $T在喜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之际,为展示我市六十年来。特别是“十五”时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十一五”良好开局,本报编辑部约请市统计局组织专人从工业、投资、第三产业、人民生活、社会事业、综合实力六方面撰写?
中共睢宁县委员会 睢宁县人民政府[8](2006)在《奋力争当江苏“两个率先”后起之秀》文中指出$T中共徐州市委常委、睢宁县委书记蒋国星 中共睢宁县委副书记、县长丁维和$E 辉煌“十五”:加快富民强县、进位崛起,睢宁正朝着新的奋斗目标开拓前进 “十五”期间的5年,是睢宁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5年,是思想不断解放、发?
孔嘉文,周贤龙,王彩焕,吴学华[9](2006)在《让历史告诉未来 上海消防“十五”发展数字嬗变解读》文中提出2005年10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召开,打响了中国第十个五年计划走过经典、走过辉煌,胜利完成自己神圣使命的收官之战。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进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社会发展节点。五年一计划,五年一盘点。五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不算太短,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刚刚结束的21世纪的第一个五年,在国际舞台上是重大事件频发、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五年,从美国"9·11"事件到伊拉克战争,从南北国家对立到国际经济大融合,从东南亚海啸到禽流感爆发……每一个突发事件,每一个国家选择,都形成了一个事件后时代,至今仍对世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随着时空的转换不断改变着世界的格局。刚刚结束的21世纪的第一个五年,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是极不平凡的五年。从中国加入WTO、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早办成功,再到神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一次次超越,一次次成功,一次次岂起,代表了中国在"十五"期闻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非典、煤矿矿难、松花江水危机、禽流感……中国仍面临着一次次考验,一次次危机。总是有一些事情让我们难以忘记,总是有一些脉搏让我们激越感怀。在上海消防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这刚刚结束的21世纪的第一个五年,是上海消防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消防部队自身建设的能力明显提升的五年。上海消防总队在公安部、上海市委、市政府和市公安局的坚强领导下,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消防发展新路,取得了消防工作和队伍建级的双丰收。我们回顾上海消防发展的"十五",看到了一串串令人惊喜的数字。这些数字代表着上海消防这五年来的发展与变化,代表着改革与创新给上海消防部队带来的历史新跨越,也意味着未来趋势的显现。数字的嬗变给我们带来欣喜与振奋;数字的嬗变,也催促我们面对新挑战,抓住新契机……
朱剑红[10](2006)在《再创辉煌话“十五”》文中研究说明开栏的话 为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宣传“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展现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致、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伟大实践和精神风貌,鼓舞和激励?
二、不平凡的“九五” 更辉煌的“十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平凡的“九五” 更辉煌的“十五”(论文提纲范文)
(1)“山药蛋派”电影剧作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山药蛋派”作家与电影剧作 |
0.2 “山药蛋派”电影剧作概况 |
0.3 “山药蛋派”研究现状 |
0.4 “动员/青年”的发现 |
第一章 “动员”:基于结构内蕴的考察 |
1.1 电影作为“动员”方式 |
1.2 “山药蛋派”与“动员” |
1.3 “动员”与“大团圆”想象 |
第二章 “青年”:基于人物形象的考察 |
2.1 革命历史与青年 |
2.2 社会主义建设新青年 |
2.3 青年爱情/婚姻:时代中的“变”与“常” |
第三章 嬗变:基于文学史的考察 |
3.1 “山药蛋派”电影剧作与文学史陈述的错位 |
3.2 “二代作家”的“延”与“异” |
3.3 在山西电影史的坐标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乡土社会边界研究 ——山东潍北地区东永安村烧祭仪式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的思索 |
四、论文的结构 |
五、资料的来源 |
俗语说明表 |
第一章 潍北的地理环境与历史社会 |
第一节 潍北地区的地理环境变迁 |
一、潍北地貌与土壤气候 |
二、潍河 |
三、潍北地区古湖泊的形成与演变 |
第二节 潍北地区的生计方式 |
第三节 潍北地区的历史社会 |
一、昌邑的历史沿革 |
二、明代以降的潍北灾乱 |
三、科举传统与地方礼俗 |
小结 |
第二章 村落与家族生活中的边界表征 |
第一节 古湖畔的村落 |
一、记忆中的湖区生活(1949年以前) |
二、建国以来的国家治理与村落生计 |
第二节 村落中的家族 |
一、"三大家族" |
二、"丛吕不分" |
三、"前齐"与"后齐" |
第三节 村落历史的集体记忆 |
一、捻军过境 |
二、抗战时期的记忆 |
三、解放至今的生活记忆 |
第四节 村落礼俗生活中的边界 |
一、岁时节俗生活 |
二、人生礼仪制度 |
小结 |
第三章 村落庙宇与烧祭仪式的边界 |
第一节 "东庙"与"西庙" |
一、"西庙":丛吕家族的孙膑庙 |
二、"东庙":齐氏家族的玉皇庙 |
第二节 "烧大牛"与"烧大马":村落仪式制度 |
一、"烧大牛"、"烧大马"的历史记忆 |
二、村落两仪式的组织运作 |
第三节 村落烧祭仪式过程分析 |
一、丛吕家族"烧大牛" |
二、齐氏家族"烧大马" |
三、村落烧祭仪式中的边界"消隐" |
第四节 功德碑与捐款榜:村落家族关系的昭示 |
一、庙宇功德碑 |
二、捐款榜:村落仪式的家族运作模式 |
三、公益的表达:村落家族间合作与竞争的秩序建构 |
小结 |
第四章 潍北区域社会结构与边界 |
第一节 孙膑崇拜:"大传统"与"小传统" |
一、历代对孙膑的评价 |
二、孙膑崇拜的正统化脉络 |
三、潍北瓦城的孙膑崇拜 |
四、从瓦城到东永安:潍北地区孙膑崇拜中心地的转移 |
第二节 潍北地区的烧祭传统与边界设置 |
一、圣物选择与潍北地区烧祭传统 |
二、潍北地区的焚烧圣物 |
三、焚烧圣物仪式中的边界建构 |
第三节 边界与乡土秩序建构 |
一、乡土边界的仪式表达 |
二、有底限的竞争:边界与乡土秩序建构 |
三、边界与等级秩序:在村落中研究边界 |
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孙膑庙会活动记录表 |
附录二: 东永安村功德碑与捐款榜 |
附录三: 东永安村流传的佛歌经卷目录及常用佛歌详文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尼赫鲁时期的印苏关系研究(1947-196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的由来与意义 |
二、资料与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本论文资料的主要来源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 |
(三)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可探研的空间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难点与研究内容 |
(一) 创新点 |
(二) 难点 |
(三)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印苏关系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印度独立前的俄(苏)印关系 |
一、沙俄时期的俄印关系 |
(一) 印度在英俄争霸亚洲霸权战略中的地位 |
(二) 俄英对印度的政策 |
二、苏联与英属印度的关系 |
(一) 支持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
(二) 支持印共活动 |
三、尼赫鲁对苏联的认识 |
(一) 苏联不会对印度造成威胁,但应与之保持友好关系 |
(二) 苏联发展很快,且与印度国情相似,印度应该向它学习 |
第二节 冷战格局下苏联的“两个阵营”理论 |
一、冷战格局的形成 |
二、苏联“两个阵营理论”的出台 |
第三节 尼赫鲁的建国思想 |
一、建国后印度的政治经济概况 |
二、“社会主义类型”社会和议会民主制 |
(一) “社会主义类型”社会 |
(二) 议会民主制 |
三、不结盟政策 |
第二章 冷淡的印苏关系(1947—1949) |
第一节 印度临时政府期间的对苏政策 |
一、印度临时政府的对苏政策 |
二、尼赫鲁对苏联的接近与印苏建交 |
第二节 印度独立初期的对苏关系 |
一、走向冷淡的两国关系 |
二、印苏关系冷淡的原因 |
(一) 苏联对印度国家性质的认识 |
(二) 苏联对印度“独立”及其不结盟政策的怀疑 |
(三) 尼赫鲁对苏联“世界革命”的对抗 |
小结:冷淡关系(1947—1949)的特点:无交往、无合作 |
第三章 冷暖转换的印苏关系(1950—1958) |
第一节 印苏关系转变的原因 |
一、苏联对外政策的调整 |
(一) “和平共处”理论的出台 |
(二) 对第三世界的再认识 |
二、印度与西方阵营关系的疏远 |
(一) 在新中国问题上与西方各国的南辕北辙 |
(二) 在朝鲜问题立场上的转变 |
(三) 对美国构建包围社会主义国家阵线的抵制 |
第二节 印苏关系的转换(1950—1958) |
一、印苏关系的转换 |
(一) 缓和期(1950—1953) |
(二) 发展期(1954—1958) |
二、印苏友好发展的见证 |
(一) 尼赫鲁访苏 |
(二) 布尔加宁、赫鲁晓夫联袂访印 |
第三节 印苏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立场接近与配合 |
一、苏伊士运河危机 |
(一) 危机的由来 |
(二) 印苏两国的态度 |
(三) 印苏两国在此危机中的战略考虑 |
二、匈牙利事件 |
(一) 事件的由来 |
(二) 印度对匈牙利事件的态度 |
(三) 印度双重标准的缘由 |
小结:冷暖转换关系(1950—1958)的特点:交往与合作不断升温 |
第四章 走向战略合作的印苏关系(1959—1964) |
第一节 印苏关系向战略合作演变的背景与缘由 |
一、苏联对巩固发展与印度关系的战略考虑 |
(一) 南下印度洋 |
(二) 借重印度扩大苏联在第三世界的影响 |
二、印度对巩固发展与苏联关系的战略考虑 |
(一) 寻求经济援助 |
(二) 寻求政治援助 |
(三) 寻求军事援助 |
(四) 扩大与苏联的贸易 |
三、印苏关系中的中国因素——联苏反华与联印制华战略思想的产生与形成 |
(一) 中印关系的恶化与印度联苏反华的战略选择 |
(二) 中苏关系的恶化与苏联联印反华的战略选择 |
(三) 苏联的联印制华与印度的联苏反华的战略选择 |
第二节 印苏关系的急剧升温 |
第三节 苏联对印度关切的重大利益的支持 |
一、苏联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对印度的偏袒 |
二、苏联对果阿解放的支持 |
(一) 果阿危机的由来 |
(二) 危机后苏联的态度 |
三、苏联对克什米尔问题的支持 |
(一) 苏联对克什米尔问题的初步介入 |
(二) 苏联的第一次否决 |
(三) 苏联的第二次否决 |
第四节 1959—1964印苏经贸及军事关系 |
一、1959—1964苏联对印度的经济援助 |
(一) 1959—1964苏联对印度经济援助的概况 |
(二) 苏联对印度经济援助的影响 |
二、1959—1964印苏贸易发展 |
(一) 1959—1964印苏贸易的增长 |
(二) 1959—1964印苏贸易对印度经济状况的改善 |
三、1959—1964苏联对印度的军事援助 |
(一) 1959—1964苏联对印度军事援助的概况 |
(二) 1959—1964苏联扩大对印度军事援助的原因 |
小结:战略合作关系(1959—1964)的特点:苏联全方位支持印度 |
结束语 |
一、尼赫鲁时期印苏关系的发展轨迹 |
二、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
(一) 受印苏两国对国家利益认知的影响 |
(二) 受苏联南下印度洋、联印制华战略与印度联苏制中战略的影响 |
(三) 受大国因素影响 |
三、尼赫鲁时期印苏关系的历史定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政治演讲中的概念隐喻现象研究 ——以1954年至201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重要讲话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Present Study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Present Study |
1.3 Layout and Scope of the Present Study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of Metaphor Studies |
2.1 Previous Study on Metaphor |
2.1.1 Definition of Metaphor |
2.1.2 Previous Study on Metaphor Abroad |
2.1.3 Previous Study on Metaphor at Home |
2.2 Previous Study on Political Discourse |
2.2.1 A General Review of Previous Study on Political Discourses at Home and Abroad |
2.2.2 Previous Study on Conceptual Metaphor of Political Discourses |
2.3 A Brief Summary of Previous Stud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Definition of Conceptual Metaphor |
3.2 Classification of Conceptual Metaphor |
3.2.1 Structural Metaphor |
3.2.2 Orientational Metaphor |
3.2.3 Ontological Metaphor |
3.3 Working Mechanism of Conceptual Metaphor |
3.4 Characteristics of Conceptual Metaphor |
3.4.1 Systematicity |
3.4.2 Coherence Chapter Four Analysis of the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Chinese PoliticalAddresses at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from 1954 to 2013 |
4.1 Analysis of Structural Metaphors in Chinese Political Addresses |
4.1.1 Data Collection |
4.1.2 Diachronic Analysis |
4.2 Analysis of Orientational Metaphors in Chinese Political Addresses |
4.2.1 Data Collection |
4.2.2 Diachronic Analysis |
4.3 Analysis of Ontological Metaphors in Chinese Political Addresses |
4.3.1 Data Collection |
4.3.2 Diachronic Analysi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Bibliography Appendix Acknowledgments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5)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先进文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前言 |
一、文化概念 |
二、文化与文明的区分 |
三、先进文化 |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先进文化思想 |
第1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先进文化思想形成 |
1.1 时代背景 |
1.2 历史基础 |
1.3 现实基础 |
1.4 理论来源 |
1.5 发展历程 |
第2章 毛泽东先进文化思想研究 |
2.1 毛泽东先进文化思想内容 |
2.1.1 向科学进军的先进科技文化 |
2.1.2 马克思主义得到丰富发展的先进文艺文化 |
2.1.3 具有实事求是唯物辩证精神的哲学文化思想 |
2.1.4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道德文化 |
2.1.5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文化 |
2.1.6 宣传先进文化思想 |
2.2 毛泽东先进文化思想方法 |
第3章 邓小平先进文化思想研究 |
3.1 邓小平先进文化思想内容 |
3.1.1 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先进科技文化 |
3.1.2 丰富多彩文艺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3.1.3 具有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精神的哲学文化思想 |
3.1.4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五爱先进道德文化 |
3.1.5 三个面向四有新人先进教育文化 |
3.1.6 大力宣传社会主义优越性 |
3.2 邓小平先进文化思想方法 |
第4章 江泽民先进文化思想研究 |
4.1 江泽民先进文化思想内容 |
4.1.1 现代社会进步决定力量的先进科技文化 |
4.1.2 人类精神创造活动重要表现的先进文艺文化 |
4.1.3 具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的哲学文化思想 |
4.1.4 以德治国宏扬五种精神 |
4.1.5 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先进教育文化 |
4.1.6 以改革精神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
4.1.7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
4.2 江泽民先进文化思想方法 |
第5章 胡锦涛先进文化思想研究 |
5.1 胡锦涛先进文化思想内容 |
5.1.1 科技战略先进文化 |
5.1.2 繁荣文艺建设先进文化 |
5.1.3 具有科学发展精神的哲学文化思想 |
5.1.4 社会主义荣辱观道德建设 |
5.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 |
5.1.6 公益文化事业与创意文化产业发展 |
5.1.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进行宣传 |
5.2 胡锦涛先进文化思想方法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先进文化思想意义 |
6.1 共同点 |
6.2 发展性 |
6.3 理论意义 |
6.4 实践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不平凡的“九五” 更辉煌的“十五”(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药蛋派”电影剧作考察[D]. 田瑾瑜. 山西大学, 2019(02)
- [2]乡土社会边界研究 ——山东潍北地区东永安村烧祭仪式考察[D]. 李海云. 山东大学, 2017(08)
- [3]尼赫鲁时期的印苏关系研究(1947-1964)[D]. 刘名望. 云南大学, 2014(07)
- [4]中国政治演讲中的概念隐喻现象研究 ——以1954年至201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重要讲话为例[D]. 王璐璐. 西南财经大学, 2014(03)
- [5]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先进文化思想研究[D]. 杨茜. 河北大学, 2011(11)
- [6]励精图治创新篇 辉煌陇南六十年[N]. 靳淑敏. 陇南日报, 2009
- [7]勇攀高峰 再创辉煌[N]. 市统计局 供稿. 鄂尔多斯日报, 2007
- [8]奋力争当江苏“两个率先”后起之秀[N]. 中共睢宁县委员会 睢宁县人民政府. 江苏经济报, 2006
- [9]让历史告诉未来 上海消防“十五”发展数字嬗变解读[J]. 孔嘉文,周贤龙,王彩焕,吴学华. 上海消防, 2006(01)
- [10]再创辉煌话“十五”[N]. 朱剑红. 人民日报,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