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车发动机维修台创新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王华龙,覃春晖[1](2022)在《基于OBE理念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推动高职院校内涵水平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文章针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教学现状,以OBE理念为基础,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深度融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对课程教学目标进行重新调整,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整合,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进行改进,对考核评价方式进行改革,以期能使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范洁清[2](2022)在《探析现代汽车维修技术提高质量的有效策略》文中研究说明汽车维修技术和质量的提升,是确保交通出行安全的重要因素,如何在现代科技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有效提高汽车维修技术质量水平,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基于此,文章结合当前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特点和基本原则,对高质量开展汽车维修的相关技术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如何进一步提高汽车维修技术水平,以期推动汽车维修领域的不断发展。
胡晓燕,韩振[3](2021)在《基于思政教育的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实验教学的探索》文中认为近年来思政课程已融入专业教学的各个方面,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是汽车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文章通过从汽车发动机构造实验课程的课程内容及特点、学习主体情况分析、课程实验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面临的挑战,课程实验教学与思政教育衔接融合,以"形成爱国情怀、安全操作意识、科学规范精神、社会服务作用"为培养目标,提出"渗透无声性、专业引导性、团队协作性、创新引领性"培育特色,更好地将思政教育融入汽车发动机构造实验教学。
王阳光[4](2021)在《基于1+X证书制度的中职《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笑[5](2021)在《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和自然资源的消耗也不断扩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问题日益加剧。因此,我国政府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鼓励企业向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截至2019年6月,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达到178辆,同时平均车龄上升至5年,汽车维修企业呈现了井喷式的增长,在快速发展中逐渐显现了其巨大的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汽车维修企业开始将绿色高质量转型放进了企业发展规划之中。虽然,绿色高质量转型理念备受推崇,但如何帮助汽车维修企业科学地对自身的绿色发展程度进行评价,并帮助其找到改进的方向,仍缺乏相关研究和规范的实施方法。为此,本文以汽车维修企业为对象,开展绿色度评价方法研究,构建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体系,并进行相关应用论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绿色度评价指标构建、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方法及其绿色度评价方法的研究成果,为汽车维修企业的绿色度评价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论文的主要研究及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分析了汽车维修企业的特点、现状和绿色化需求,设计了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的分阶段实施目标,以及分三个阶段预计九年完成实施的总体规划。其中,第一个三年的目标是,规划并形成企业绿色化的发展基础;第二个三年的目标是,控制损耗、杜绝浪费,避免环境污染;第三个三年的目标是,继续提高绿色化指标和承担汽车维修企业的社会责任。根据每个三年目标,分别设计了相应的基本绿色化要求,构建了包含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三层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实现第一个三年目标和任务为对象,开展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方法研究。其次,根据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化发展目标及其三个阶段的发展规划,研究并构建了第一阶段的绿色度实施框架,形成了第一阶段的一个目标层,六个方面的绿色化准则层,包括运营管理、能源利用、材料利用、经济成本、安全性以及污染物处理,以及面向上述六个准则层的20个指标层。通过收集大量的标准要求和企业数据,研究设计了评价标准,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权重。第三,研究了面向企业绿色度目标的多层次、多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某汽车维修企业为例,采用相关研究方法对该企业近年来的绿色度实施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2017年至2019年的三年时间里,应用企业在运营管理、材料利用、安全性以及污染物处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绿色化改造成果,明显提升了应用企业的整体绿色度水平。实施企业绿色度改进后,节省了企业相关支出,取得了更好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声誉。第四,在第一阶段绿色度改进过程中,发现了企业实现绿色度关键指标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关键指标间的正相关和负相关作用。例如,为提升指标“单位产值耗电量”,故采取了措施降低了总耗电量后,使得再生能源使用量对总耗电量的占比上升,即提高了指标“再生能源利用率”;又由于为了提升维修质量,严格管控交车前质检工作,使得内部返修的频次增加,同时又增加了危险废弃物管理要求,因此,使得维修工时增加,导致单台次维修成本上,但与此同时也降低了交车后返修率。分析了指标之间的潜在相关联系,发现“内部返修率”,“再生能源利用率”,“员工安全”,“单位产值耗电量”以及“绿色维修组织机构及制度建设”等指标属于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的关键指标。当然,在能源利用以及经济指标方面的绿色度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已将其作为2020年或近三年的企业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将重视企业绿色度关键指标及其关联指标的共同发展,并已将其纳入第二阶段绿色度评价体系设计和实施。
江欢[6](2021)在《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维修技术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汽车行业越来越繁荣发展的今天,汽车的维修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发动机作为汽车的重要零件,它的故障维修值得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汽车的发动机作为汽车行驶过程之中的动力源,其工作效果直接影响汽车的使用寿命以及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舒适程度。由于汽车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该文对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的维修问题做出简要的技术分析。
李志明[7](2020)在《工科类高职院校实训楼一体化设计平面布局研究 ——以东海学院实训楼项目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工科类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迅速发展,发展重心已经由规模的扩张转向教育内涵的发展。新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育模式由于其打破传统教育模式长期以来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壁垒,为越来越多的工科类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所接受。实训楼作为工科类高职院校最主要的实训教学场所,教育模式的更新必然会对实训楼建筑的平面布局和功能组织产生相应的影响,相较于丰富的针对新型教育模式的研究,针对在新型教育模式下实训楼的一体化设计的研究就显得尤为不足。鉴于此背景下,本文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育模式为切入点,以工科类高职院校实训楼为研究对象,从一体化实训空间的平面布局和实训楼内部功能空间组合两个方面来研究实训楼的一体化设计的功能布局方式。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和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分析实训建筑的类型、工科类涉及的专业以及在应对“理论-实践一体化”教育模式下实训楼建筑内部的功能空间特性以及一体化实训空间的功能组成要素。在此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和归纳分析方法,根据所涉及实训门类的不同,将实训空间分为大中小三类,以每一类实训空间涉及到的设备尺寸为依据,来分析实训空间的空间尺度以及实训空间中组成单元要素的布局方式,并根据不同的单元布局形式将实训空间内部功能要素进行重组,得出每一类实训空间的一体化平面布局方式。同时,通过前文对一体化实训楼内部功能空间特性的分析,得出实训楼内部功能空间组合存在空间尺寸多样化和功能空间环境要求多样化这两个问题,并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相应的功能空间组合策略。基于以上的研究,将工科类实训楼一体化设计策略应用到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校的实训楼的一体化设计中,并加以说明。全文约8.4万字,图114幅,表43个
李昊[8](2020)在《汽车发动机AR检修系统开发与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现代日常生活的必备元素。同时,汽车维修行业规模也日益扩大。发动机作为汽车的核心系统,其结构复杂,涉及原理繁多,是维修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在发动机维修相关工作中,存在结构认知困难、检修效率低下、操作不规范等问题。针对汽车发动机检修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以四缸直列水冷式汽油发动机(CA4GA1)为例,基于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初步设计并开发了汽车发动机AR检修系统。将其用于相关企业培训设备维修人员、学校检修教学、用户自行维修操作等场景。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实现汽车发动机检修操作的准确规范指导,提高发动机维修质量与维修效率。本系统硬件选用安卓系统手机。按照汽车发动机维修要求和方法进行开发,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方面:(1)简要分析了课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介绍了AR技术,重点分析了国内外对AR技术在设备培训、教学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2)结合发动机结构与维修特点,确定了系统的功能要求与整体框架,通过分析各种开发工具,确定了系统的开发路线。(3)对三维建模软件的选择、使用和建模操作过程优化进行了研究,并深入探索了模型的优化、装配和文件的保存注意事项等方面的技巧及问题规避。(4)深入研究了系统开发中的关键技术,包括:图像检测追踪技术,三维注册技术,空间坐标系下矩阵的变换计算原理,界面的交互设计及优化操作,实现AR交互中旋转缩放、文字视频出现、模型高亮显示的程序编写,顶点优化及带宽模型优化技术,系统的测试及发布,系统基于Lua脚本的热更新方案的选择。(5)阐述了系统所能实现的AR检修及认知的效果,系统操作演示说明,对开发成果以及不足之处进行总结,为以后相关研究做出展望。经实践,本成果能够起到对汽车发动机检修的高效辅助作用,适用于企业发动机维修人员培训、学校检修教学以及用户自行检修等方面。系统具有实时性、直观性、便携性的优势。可以增强互动趣味、提高汽车发动机检修效率,也为其他学科的借鉴使用提供经验。
陈静[9](2020)在《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增长及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加,汽车后市场对各类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且对其质量的要求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对培养汽车维修人才的中职、高职学校提出了培养人才的新需求。为此,研究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适应行业新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对汽车维修行业及其从业人员的调查,分析现有的单纯学校培养方式,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和师傅带徒弟培养方式等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所输出的各类汽车维修人才的实际匹配性,了解了当前汽车维修人才的现状和需求状况之间的差距,找到了现代高科技汽车产品维修对人才的各类不同需求。然后从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专业目标定位,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方案,课程教学方法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人才培养模式对行业内2所标杆中职学校的办学特色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这两所行业认可度较高的中职学校具有较强的专业师资队伍、教师理论知识深厚,实践经验丰富,实训体系完善,硬件设备先进,重视学生定岗实习、校企合作紧密等特色。最后以L中职学校为例,结合行业调查结果,借鉴标杆中职学校特色,对比分析了L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课程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现状,找到了L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内容等空心化,双师型教师缺乏,校企合作形式化与实际脱节等。为此,根据国家关于中职类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和总体培养目标,参照汽车行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吸取标杆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出了对应改进策略。以职业教学标准为基准,重构了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并把改革方案进行了实践和PDCA循环改进,从中找出了不足之处,为继续改进提出了建议。本文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对行业人才和标杆学校应用调查研究方法,对标改进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出更优秀更专业的人才,提高汽车维修行业的整体素质,跟上汽车技术的时代发展,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借鉴和促进作用。
袁梦[10](2019)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文中指出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内容的主要载体,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桥梁。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主要培养处于生产、服务一线的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然而,当前的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育模式难以适用于新时期下汽车技术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尤其体现在课程体系不适应于产业转型对人才能力培养的要求,导致所培养的人才质量达不到企业与行业的需求标准,汽车运用与维修行业出现技术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现状。本研究积极践行国家提出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教育方针,以构建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为主题而展开。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网络资源与信息,使用SPSSAU数据分析软件,采取线上与线下两种途径对汽车行业与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和学校人才培养现状展开调查和研究,揭示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调研结论突出了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现存的问题在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数量紧缺、人才培养质量偏低,无法支撑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用人单位十分重视人才的职业素质与职业发展能力,对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途径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意愿。调研发现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浓厚,但专业理论基础掌握不牢,且在职业认知与职业素质等方面有所欠缺,现有的课程内容与教学设施设备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解决存在于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环节中最突出的问题,提高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产教融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建设性作用,以产教融合教育理念为指导,从课程体系的目标、课程体系的结构、课程体系的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构建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紧密依靠产教融合教育理念开展,重点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全方位培养。此外,选取了《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这门专业核心课程来进行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用以体现产教融合理念中“生产与教学相融合”的内涵,展示所构建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与教学中的应用。
二、汽车发动机维修台创新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汽车发动机维修台创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OBE理念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 |
1.OBE理念 |
2.混合式教学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现状 |
1.学生学习动机不强,对课程学习内容与岗位需求间的关系认识不够明确 |
2.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与汽车工业发展不同步 |
3.授课方式僵化,教学过程多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 |
4.考核方式单一,一般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 |
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相关措施 |
1.教学目标的变化 |
2.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及教学体系 |
3.混合式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转变 |
4.评价模式多元化 |
结语 |
(2)探析现代汽车维修技术提高质量的有效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当前汽车维修技术的特点 |
1.1 信息化 |
1.2 智能化 |
1.3 科技化 |
1.4 精准化 |
2 现代汽车维修工作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
2.1 由简到难的原则 |
2.2 分离法 |
2.3 排除法 |
2.4 逆推法 |
2.5 对比法 |
3 现代汽车高效率高质量维修的相关策略 |
3.1 加强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 |
3.2 对新能源汽车的维修工作予以重视 |
3.2.1 混合动力汽车维修工作的策略 |
3.2.2 纯电动汽车的维修技术策略 |
3.3 提高其他电气设备的维修能力水平 |
3.3.1 空调设备的维修 |
3.3.2 照明系统的维修 |
3.3.3 蓄电池方面的维修 |
3.3.4 启动机方面的维修 |
3.4 其他方面的维修策略 |
3.4.1 异常响动的处理 |
3.4.2 异常气味的处理 |
4 提高汽车维修技术和质量的相关策略 |
4.1 构建相应的数据库平台 |
4.2 加强质检方面的技术应用和提高 |
4.3 注重汽车维修经验和技术的总结和创新 |
5 结束语 |
(3)基于思政教育的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实验教学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的特点 |
2学习主体情况分析 |
3课程实验教学与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
4课程实验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途径探索 |
5具体实例分析 |
6结语 |
(5)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现状分析 |
1.2.1 绿色度评价指标及其构建方法的相关研究 |
1.2.2 汽车维修企业相关管理技术的相关研究 |
1.2.3 汽车维修企业的绿色度评价方法的相关研究 |
1.2.4 国内外相关研究相关不足的综述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目标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论文的主要章节及其关联性 |
第二章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的总体设计 |
2.1 汽车维修企业实施绿色度的基本条件分析 |
2.1.1 汽车维修企业的特点 |
2.1.2 汽车维修企业的现状分析 |
2.1.3 汽车维修企业的绿色度建设的需求分析 |
2.2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的目标设计 |
2.2.1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的基本概念 |
2.2.2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的需求分析 |
2.2.3 企业绿色度的分阶段实施目标设计 |
2.3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指标的框架设计 |
2.3.1 设计绿色度评价指标的基本设计原则 |
2.3.2 绿色度评价指标的维度设计原则 |
2.3.3 绿色度评价指标的分期实施原则 |
2.4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体系的长期实施规划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体系结构及指标设计 |
3.1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的体系结构设计 |
3.2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设计 |
3.2.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3.2.2 构建六维度绿色度评价体系 |
3.2.3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指标集 |
3.3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指标筛选及确立 |
3.4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构建 |
3.4.1 企业运营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构建 |
3.4.2 企业能源利用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构建 |
3.4.3 企业材料利用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构建 |
3.4.4 企业经济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构建 |
3.4.5 企业安全性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构建 |
3.4.6 企业污染物处理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体系建设与评价方法 |
4.1 评价体系的构建基础及工作流程 |
4.1.1 权重设计方法的评述 |
4.1.2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指标的权重设计案例 |
4.1.3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的绿色度评价工作流程 |
4.2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 |
4.2.1 判断矩阵的构建 |
4.2.2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4.2.3 层次分析法的编程 |
4.2.4 判别矩阵构建及权重的求解 |
4.2.5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分析 |
4.3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
4.3.1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各评价因素的隶属度计算 |
4.3.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编程 |
4.3.3 典型案例的应用测试及其有效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方法的应用研究 |
5.1 应用企业的需求分析与实施基础 |
5.2 应用企业绿色度实施效果的统计分析 |
5.2.1 运营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计算与效果分析 |
5.2.2 能源利用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计算与效果分析 |
5.2.3 材料利用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计算与效果分析 |
5.2.4 经济指标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计算与效果分析 |
5.2.5 安全性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计算与效果分析 |
5.2.6 污染物处理绿色度评价指标的计算与效果分析 |
5.3 实施绿色度后的总体效果以及相关指标对比分析 |
5.3.1 实施绿色度实施后的关键指标分析 |
5.3.2 实施绿色度实施后的效果分析 |
5.3.3 实施效果的综合评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指标集各指标定义 |
附录B 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指标体系权重问卷调查表 |
附件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维修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探讨汽车发动故障维修技术的意义 |
2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
3 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分析 |
3.1 发动机无法正常启动 |
3.2 发动机噪声异常 |
3.3 排气管放炮故障 |
3.4 发动机气缸故障 |
4 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维修技术分析 |
4.1 发动机无法正常启动维修方法 |
4.2 发动机噪声异常维修方法 |
4.3 发动机气缸故障维修方法 |
5 提升发动机故障维修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的措施 |
5.1 强化创新维修的理念 |
5.2 完善技术创新体制 |
5.3 加强设计与维修的联系 |
5.4 加强技术创新与市场之间的联系 |
6 结语 |
(7)工科类高职院校实训楼一体化设计平面布局研究 ——以东海学院实训楼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研究对象界定 |
1.2.1 实训建筑 |
1.2.2 工科类实训楼 |
1.2.3 一体化设计 |
1.2.4 平面布局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5.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3 相关研究总结 |
1.6 论文框架 |
第2章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育模式下实训楼相关概况 |
2.1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及其发展历程 |
2.1.1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2.1.2 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
2.1.3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特点 |
2.2 工科类实训建筑概况 |
2.2.1 实训建筑的分类 |
2.2.2 工科类实训楼涉及的专业 |
2.3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
2.3.1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
2.3.2 “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流程 |
2.3.3 “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优势 |
2.4 基于“理论-实践一体化”教育模式工科类实训楼功能配置 |
2.4.1 一体化实训室 |
2.4.2 普通教室空间 |
2.4.3 阅览空间 |
2.4.4 交流讨论空间 |
2.4.5 教学辅助空间 |
2.4.6 交通空间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体化实训空间设计研究 |
3.1 小型实训空间一体化设计 |
3.1.1 空间尺度分析 |
3.1.2 一体化组织形式 |
3.2 中型实训空间一体化设计 |
3.2.1 空间尺度分析 |
3.2.2 组成单元布局形式 |
3.2.3 一体化布局形式 |
3.3 大型实训空间一体化设计 |
3.3.1 空间尺度分析 |
3.3.2 组成单元布局形式 |
3.3.3 一体化布局形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一体化实训楼功能空间组合设计研究 |
4.1 功能组合设计原则 |
4.1.1 适应性原则 |
4.1.2 相似同区原则 |
4.1.3 经济性原则 |
4.2 实训空间组合设计 |
4.2.1 中小型实训室组合设计 |
4.2.2 中小型实训室与大型实训室组合设计 |
4.3 实训楼功能分区组合设计 |
4.3.1 分层分区 |
4.3.2 同层分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海学院实训楼建筑设计 |
5.1 项目概况 |
5.2 方案难点分析 |
5.2.1 功能空间的分区及组合 |
5.2.2 实训空间的一体化设计 |
5.2.3 交通流线的组织 |
5.3 实训楼一体化设计 |
5.3.1 功能分区设计 |
5.3.2 功能分层设计 |
5.3.3 实训空间组合设计 |
5.3.4 实训空间一体化设计 |
5.3.5 流线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校实训楼建筑设计方案图纸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8)汽车发动机AR检修系统开发与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背景及课题研究意义 |
1.1.1 问题提出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 |
1.3 论文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 |
1.3.1 基本思路 |
1.3.2 框架结构 |
第2章 汽车发动机AR检修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开发的指导思想 |
2.2 系统框架组成与功能要求 |
2.2.1 系统框架组成 |
2.2.2 系统功能要求 |
2.3 系统开发工具的选择 |
2.3.1 建模软件分析与选择 |
2.3.2 系统开发工具的选择 |
2.3.3 显示设备 |
2.4 系统开发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汽车发动机AR检修系统的三维建模及优化 |
3.1 建模方法及选择 |
3.1.1 建模方法及特点 |
3.1.2 建模需求 |
3.2 建模过程及优化 |
3.2.1 基于Solid Works的建模过程及优化 |
3.2.2 基于多种模型导入方式的实现 |
3.2.3 基于3ds Max的建模及优化 |
3.3 其他优化操作及技巧 |
3.3.1 贴图及渲染技术 |
3.3.2 动画及视频的制作技术 |
3.3.3 单位和坐标的差异规避 |
3.3.4 规避警告提示的模型回导入检查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汽车发动机AR检修系统开发过程关键技术研究 |
4.1 开发平台及AR识别类型 |
4.2 构建开发环境 |
4.3 增强现实系统功能的实现 |
4.3.1 图像的检测及追踪 |
4.3.2 图像识别的实现 |
4.3.3 界面主要交互功能的实现 |
4.3.4 AR交互操作的实现 |
4.4 三维注册技术 |
4.4.1 基于硬件传感器的注册技术 |
4.4.2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注册技术 |
4.4.3 混合注册技术 |
4.5 三维注册技术中的数学原理 |
4.5.1 三维空间的坐标系 |
4.5.2 基础变换矩阵 |
4.5.3 坐标空间转换 |
4.6 模型优化处理策略 |
4.6.1 顶点优化技术 |
4.6.2 带宽优化技术 |
4.7 应用的更新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汽车发动机AR检修系统的实现 |
5.1 系统构成 |
5.2 系统功能的实现 |
5.2.1 整体功能认知的实现 |
5.2.2 结构认知与原理模块的实现 |
5.2.3 构造与检修模块的实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9)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汽车维修行业现状研究 |
1.2.2 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研究 |
1.2.3 国外维修人才培养现状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2 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
2.1 国家对汽车维修人才培养要求分析 |
2.2 汽车维修行业调研 |
2.3 汽车维修企业对人才需求分析 |
2.4 汽车维修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2.4.1 单纯学校培养的方式 |
2.4.2 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 |
2.4.3 师傅带徒弟工作的方式 |
2.5 本章小结 |
3 标杆中职学校办学特色分析 |
3.1 标杆学校及汽车维修专业简介和特色 |
3.2 标杆学校特色可复制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L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4.1 L中职学校的概况 |
4.2 L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课程设置 |
4.3 L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教学方法 |
4.4 L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
4.5 L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
4.6 存在的问题 |
4.6.1 专业教学模式与教材不匹配 |
4.6.2 “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 |
4.6.3 实训设备不足课堂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单一 |
4.6.4 校企合作没有落到实处 |
4.6.5 学生考核方式不够全面 |
4.7 本章小结 |
5 完善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对策与建议 |
5.1 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5.1.1 修订专业课程设置 |
5.1.2 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
5.1.3 采用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新课堂 |
5.1.4 校企合作思想一体化 |
5.1.5 采用多元的评价机制 |
5.2 改革后的模式实践 |
5.2.1 实施的背景与目标 |
5.2.2 实施PDCA循环过程及成效 |
5.2.3 实施PDCA循环的经验及反思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三节 研究的总体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中等职业教育 |
二、产教融合 |
三、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
四、课程体系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经验主义课程观 |
第三章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调研 |
第一节 调研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
一、调研的意义和目的 |
二、调研样本分布 |
三、调研途径与内容 |
第二节 调研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一、企业调研 |
二、行业调研 |
三、学生调研 |
四、文献调研 |
第三节 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调研结论 |
一、人才需求情况 |
二、人才培养现状 |
三、研究重点的确定 |
第四章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 |
第一节 课程体系的目标 |
一、目标确立的依据 |
二、目标确立的原则 |
三、课程体系目标的确立 |
第二节 课程体系的结构 |
一、结构构建的思路 |
二、结构构建的原则 |
三、课程体系结构的构建 |
第三节 课程体系的实施 |
一、课程模块设置 |
二、教学计划 |
三、课程实施建议 |
第四节 课程评价 |
一、课程评价的意义 |
二、课程评价的原则及内容 |
第五章 课程体系在课程中的实现途径 |
第一节 课程目标的确立 |
第二节 课程的开发 |
一、课程开发理念 |
二、课程开发内容 |
第三节 教学设计与实施 |
一、维修接待 |
二、信息收集与处理 |
三、制定分解计划 |
四、实施分解作业 |
五、检验评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四、汽车发动机维修台创新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OBE理念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J]. 王华龙,覃春晖. 陕西教育(高教), 2022(02)
- [2]探析现代汽车维修技术提高质量的有效策略[J]. 范洁清. 内燃机与配件, 2022(04)
- [3]基于思政教育的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实验教学的探索[J]. 胡晓燕,韩振. 汽车实用技术, 2021(24)
- [4]基于1+X证书制度的中职《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教学研究[D]. 王阳光.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汽车维修企业绿色度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李笑. 东华大学, 2021(01)
- [6]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维修技术分析[J]. 江欢. 科技资讯, 2021(18)
- [7]工科类高职院校实训楼一体化设计平面布局研究 ——以东海学院实训楼项目为例[D]. 李志明.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8]汽车发动机AR检修系统开发与关键技术研究[D]. 李昊.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1)
- [9]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陈静. 重庆理工大学, 2020(08)
- [10]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D]. 袁梦.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论文; 汽车发动机论文; 汽车专业论文; 人才培养方案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