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两岸三地优质鸡生产与发展研讨会在台湾举行

第六届两岸三地优质鸡生产与发展研讨会在台湾举行

一、两岸三地第六届优质鸡的改良生产暨发展研讨会在台湾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刘成喆[1](2020)在《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研究》文中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认同与历史性尊崇,并指出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领路人,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文化观对新时代创新承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纵观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认识和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党的传统文化观的变迁深刻影响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命运。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变迁,总结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经验及启示,是极具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重要研究课题,对新时代创新承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将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的历史进程分置于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不同历史阶段中进行考察和分析,对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百年来的变迁历程进行了较为具体的研究,从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传统文化的相关政策、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关系的认识等维度分析和阐释了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变迁的表现及其深层动因,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进行了客观的评述,阐明了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意义及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的经验启示,揭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由之路。本文除引言外,主体部分共分六章。第一章,对中国共产党建党早期传统文化观进行研究。这一历史阶段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为起始点,以1937年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为阶段节点。选取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作为阶段节点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抗战开始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国内阶级矛盾转变为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民族矛盾,从而极大的影响了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在建党后经历了惨痛的大革命失败和艰难的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在这两个时期虽然略有差异,但并未出现大幅度变化,因此将1921-1937年作为第一个考察阶段是比较科学的。第二章,对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的传统文化观进行研究。这一历史阶段起始于1937年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直至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十分艰苦的生活条件下深入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尤其是抗日战争的新经验,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历史命题,是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的重要历史节点。第三章,对建国以后的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进行研究。这一历史阶段以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起点,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拨乱反正为节点。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在这一历史阶段中经历了十分曲折的变迁过程,也正是这一曲折过程凸显出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变化必然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重大影响,进一步印证了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研究的重要性。第四章,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进行深入研究。这一历史阶段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以2012年党的十八大作为节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重新步入科学、理性的轨道,并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为新时代创新承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重要基础。第五章,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进行深入研究。这一历史阶段以2012年党的十八大为起点,对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尊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推进新时代创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文化观予以深入解析,阐明其科学性、先进性和重大的历史意义。第六章,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进行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研究,梳理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的历史经验及启示。本章所总结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秉持“去粗取精”方针、坚持文化自信和与时俱进等经验启示,能够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理性、客观的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俞健奇[2](2018)在《从“抗日志士”到“半山”群体:赴陆台籍人士与国民党政权之互动关系研究(1927-1949)》文中研究表明日据时期,出于对日本殖民当局统治的不满和对中国革命的向往,一批台籍人士离开台湾,通过种种方式前往大陆。他们中的一些人加入到国民党政权,投身中国的建设事业,同时也继续开展反日斗争。抗战爆发后,赴陆台籍人士以“抗日志士”的身份,在东南沿海建立了许多抗日团体。由于抗战需要,国民党政权对他们进行收编和扶植,利用他们在沦陷区和台湾岛内开展各项抗日工作。由于收复台湾的共同目标和集体行动,也由于国民党的支持,他们逐渐凝聚成一个政治群体,开展了一系列“复台”宣传与准备工作。当然,由于他们背后的支持力量来自国民党的不同派系,因此,这个群体也具有类似的派系属性。台湾光复后,赴陆台籍人士大多返回台湾,继续参与政治活动,由于在大陆求学、生活和工作的经历,他们具有与日据时期留在台湾的本土人士、大陆人士不同的特质,而被台湾人称为“半山”。凭藉大陆经历和台籍身份,“半山”群体成为沟通国民党政权与台湾本土社会的桥梁,对政府则反映民意争取台人权益,对民众则疏解情绪解释政府施政,成为台湾政坛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积极参与台湾的政治文化活动,掌握较为丰富的资源,为台湾战后的政治、经济、社会重建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他们的兴起,客观上对台湾的“本土人士”的政治空间造成挤压,加上在“二二八事件”中“半山”群体的大部分站在国民党政权一边,甚至某些“半山”参与了对台湾民众的军事镇压行动,因此成为台湾“本土人士”不满的对象之一。“半山”群体沟通国民党政权与台湾民众的任务以失败告终,尽管“半山”群体日后在台湾政坛仍保有权势地位,但在台湾“本土人士”的历史记忆里却逐渐沦为反面角色。本文以赴陆台籍人士与国民党政权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分三章展开论述:第一章论述了台籍“抗日志士”与国民党政权建立联系的过程及其内部关系。首先,分析这批台籍人士前往大陆的原因、途径及他们的两种来源,并介绍其在国民党政权内的分布,探究他们进入国民党政权的路径。其次,叙述抗战时期国民党政权对台籍“抗日志士”的活动,由禁止到容许,再到大力扶持的过程,并以此探究国民党对台方略的演变。最后,以台籍团体为对象,分析台籍“抗日志士”的内部关系,包括台湾革命同盟会与国民党台湾党部之间在组织统属、活动策略、人事任命、经费分配等方面的冲突与矛盾,以及两大团体内部因为理念不同、权力争夺而引发的内部紧张关系。第二章介绍了台籍“抗日志士”在抗战中的表现。首先,分析国民党政权收编台籍“抗日志士”的初衷,认为国民党是要让他们潜入台湾,在岛内从事革命运动,破坏日军后备力量,以支援国民党对正面战场的作战,但这个计划由于种种原因失败。其次,叙述台籍“抗日志士”在情报收集、抗战宣传、组训民众、军事行动等方面为抗战所做的贡献。再次,对台籍“抗日志士”以恢复台湾省制为中心的复台诉求,以及对战后接收和重建台湾的积极参与,并将其言行与国民党接收台湾的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审视国民政府接收台湾政策形成过程中的问题,凸显其局限。最后,从正反两方面对其在抗日与复台活动中的成败进行评价,并分析原因。第三章介绍了台湾光复初期“半山”群体返台后的活动。首先,进一步厘清了“半山”的定义,认为“半山”指的是在中国大陆长期居留,抗战时期为国民党政权工作,战后返回台湾,继续参与政治的台籍人士,“半山”群体则是这些人的集合和总称,文章阐述了“半山”成员返台后的不同处境,探析了“半山”群体分化的原因,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陈仪的用人倾向、国民党中央对某些台籍人士的偏见以及国民党派系政治斗争。其次,介绍了“半山”群体在陈仪主政台湾时期的各项政治文化活动。再次,叙述了“半山”群体在“二二八事件”及其善后过程中的表现,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然后,阐述了“二二八事件”平息后“半山”群体派系的发展,以及消解的过程,指出虽然多数“半山”成员1950年代中期之后逐渐退出政坛,但一些“半山”群体成员如谢东闵、连震东、黄朝琴等在1960年代的台湾政坛仍然拥有较高的权位和相当的影响力。然而,“半山”群体的消解之势已无可阻挡,至1970年代初期,随着人员的凋零,这个“半山”群体终究走入了“过去”,走进了“历史”。最后,描述“半山”群体的政治立场和内部差异,对其功过进行正反两面的论述。

赵雅琴[3](2016)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论1978年以来昆剧的复兴》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1978年以来的昆剧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复兴之路,分析其复兴之由,总结成就,指出不足,探究面向未来的昆剧保护之策。新时期昆剧的复兴之路,以中国首届昆剧艺术节2000年3月31日在昆山和苏州举行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因全社会深感中国大大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目光被外界吸引,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外来文化大量涌入,商品经济开始发力,快餐文化迅猛发展。电视机进入普通家庭,电视剧成为强劲的竞争对手,互联网兴起,新的娱乐样式层出不穷,处于颓势既久的昆剧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主要表现在昆剧观众大批流失,票房严重滑落,为数本来就很少的专业昆剧院团运转困难,创作与表演人才青黄不接,创作与演出活动疲弱,昆剧进一步淡出人们的视野。后期,最重大的事件是2001年5月昆剧经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确认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大大提升了昆剧的地位,我国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包括昆剧在内的传统文化的价值,致力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昆剧的保护与传承做出了一系列努力。国家层面的“昆剧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植工程”得以立项、实施,创作与演出及交流活动远比过去活跃,除了六大专业昆剧院团之外,分布在全国多地的数十个昆剧剧社(曲社)也成为昆剧传承的重要力量,白先勇等知名人士筹措民间资金,联合两岸三地的力量,打造影响广泛的昆剧“青春版”,昆剧的生存境遇有了明显改善,国际影响扩大,对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吸附力增强。《中国昆剧大辞典》《昆剧演出史稿》、“昆曲与传统文化研究丛书”等大批重要成果出版,主流媒体对昆剧的推介远比前期有力,昆剧复兴的舆论环境大为改善。但艺术精神的蜕变、保守体制的惯性、传统文脉的断裂、现代传媒的冲击形成的危机仍未解除。昆剧的复兴之因有二。其一,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我国的经济腾飞,国力增强,国际地位迅速提升,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大为增强,全社会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逐步提高,昆剧复兴不仅有了良好的政治、文化语境,也有了比较坚实的经济基础;其二,昆剧进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大大提升了昆剧的地位,提振了国人复兴昆剧的信心,中国共产党和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扶植昆剧,昆剧专业院团的活力增强,包含台湾同胞在内的社会有识之士积极支持昆剧复兴,昆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单纯依赖政府投入生存的窘境。昆剧复兴取得了较高成就。从剧目建设来看,为应对新时期的危机与挑战,昆剧界人士努力适应现代剧场、多媒体和新观众的需要,复排了大量的传统经典剧目(大多经过不同程度的改编),如《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窦娥冤》《单刀会》《西厢记》《琵琶记》《续琵琶》《金钗记》《白兔记》《牡丹亭》《南柯记》《玉簪记》《红梅记》《十五贯》《桃花扇》《长生殿》等,这对昆剧的保护与传承是至关重要的,昆剧技艺的传承、人才培养等都必须通过经典剧目的传承来实现,观众的培养也主要依靠传统经典剧目的经常性演出。大批传统经典剧目的复排,大体贯彻“整旧如旧”或“传统为体,现代为用”的原则,注意保持昆剧的本质特征,承担了昆剧传承与保护的历史重任。此外,根据传统剧目改编的新剧目也有不少,如《一片桃花红》《公孙子都》《百花公主》《西施》《乔小青》《十面埋伏》《景阳钟》等,其中,《公孙子都》《景阳钟》产生了较大影响,为昆剧的传承与保护开辟了新路。还有不少新编古代戏,如《班昭》《李清照》《范蠡与西施》《大将军韩信》《孟姜女》《董小宛》《红楼梦》《春江花月夜》等,其中,《班昭》《李清照》《红楼梦》的影响较大,无论在昆剧文学和昆剧舞台呈现上,都进行了大胆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就。还有新编现代戏,如《陶然情》《爱无疆》《旧京绝唱》《伤逝》等以及跨文化改编昆剧《图雅雷玛》等。对昆剧现代戏和跨文化改编学界一直存有争议,这些剧目力图拓宽昆剧的题材,提升其表现能力,力图在锻造昆剧的现代品格上做出自己的努力,但其影响力有限。无论是整理改编传统戏、新编古代戏还是新编现代戏,其艺术风格与舞台呈现都有新的变化。那么,新时代昆剧是否依然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能否继续传递我们民族的艺术精神和审美情味?昆剧的传承与保护存在哪些不足?昆剧是应该回归古典,还是也要面向现代?如何评价昆剧复兴过程中对“雅”的坚守与对“俗”追求的两种不同取向?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认为,新时期昆剧在振弊起衰方面是取得了明显成就的,昆剧生态己有较大改善,昆剧的影响力在日益提升,在回归传统与追求现代性上不少剧目都做出了多种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有的剧目在进行现代化探索时步子迈得过大,导致了昆剧本质特征的弱化甚至丢失。不少编剧不熟悉昆剧文本创作规范——曲牌联套格律,撰写唱词时虽然也使用了曲牌,但真正能做到合律依腔的却非常少。昆剧演员中真正能把前辈的精妙技艺学到手并能完美地呈现在舞台上的也并不多。与昆剧的辉煌期相比,剧目思想性、文学性以及舞台呈现水平的下降是新时期昆剧难以否认的缺失。在笔者看来,昆剧复兴的正途或曰目前的主要任务是传承——珍视乃至敬畏传统,追求现代性虽然也必不可少,但必须坚持以“传统为体”的原则,审慎为之,不能损伤昆剧的本体特征。新时期的昆剧传播呈现了新的特点,笔者从多个角度论述昆剧借力媒体的必要性及在传播过程中的得失利弊。与此同时,还为昆剧在多媒体跨界交融中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如丰富节目层次,利用现代媒体进行昆剧艺术的普及。在分众化传播的语境下,运用期待视野培养、“使用-满足”模式等原理,进行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进行规范化的昆剧传承也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完成保护与传承昆剧的使命,是昆剧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笔者在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昆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之策。提出了建立整体性活态传承格局的构想:通过改进昆剧艺术的政策环境、立法保护、市场培育,激发民族文化的自觉,增强民间力量、市场主体、政府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保护与传承昆剧艺术的共识与行动。

齐钢[4](2016)在《文化视阈中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1982~2012)》文中指出台湾电影从1980年代开始衰退,青释成长电影却在低迷的台湾电影市场一技独秀,长期受到观众欢迎,这与台湾电影年轻的创作群体、以年轻人为主的人口结构、不够健全的电影工业和文化怀旧的社会心理相关。在分析青春成长电影流行台湾社会原因的基础上,论文从1982年新电影的青春成长片切入,以台湾电影三十年历史发展为纵轴,把台湾青春成长电影按时间顺序依次归类为80年代新电影、90年代新新电影和新世纪后新电影,研究台湾青春成长电影与社会的关系,以文化视角挖掘青春成长电影隐含的文化现象,分析台湾地区在不同世代社会政治体制、意识形态语境下影片的文化意蕴以及电影对社会的引导作用。在国民党专制统治下新电影借用青少年个体的自我成长以及伴随自我意识觉醒而崛起的女性主义暗示了80年代台湾社会正在形成的反对国民党威权统治、追求民主自由的社会主体性。这种不断生成的社会主体性让台湾民众开始刘国民党宣传的大中华身份认同表示怀疑,本土意识和反对美日新殖民的民族主义有所显现。由于独立的主体意识的追求和反感西方新殖民主义,新电影有意与现代文化保持距离,这使它在审美旨趣上偏向于传统的东方主义美学,然而难以回避的现代文明又让新电影徘徊于现代与传统的矛盾之间。1980年代末期台湾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一方而现代负而文化颠覆了传统价值体系和道德伦理观念,社会变得唯利是图、世风日下;另一方面台湾解严后政治体制的转变使台湾社会的秩序遭到破坏,社会陷入政经混乱。新新电影着重表现乱象纷呈下的台湾都市青少年的犯罪、暴力等越轨行为,关注他们在威权崩溃、家国解体的语境中青少年个体颓废、迷茫的精神世界以及无处逃遁的囚徒困境。新新电影的这种“反成长”叙事虽然终结了经典成长电影给人的正面引导,但并不意味教育意义的消亡。影片中时间的压缩停滞、空间的变形以及青少年被社会机器撕裂的命运昭示了影片在哲学层而叩问了人的存在本质和生命的本真,赋予影片另一层面的成长意义。然而新新电影缺少对青少年越轨等偏差行为背后人性方面的深入剖析,留下艺术缺陷,而且它过度的自我重复和强烈的作者论风格把自己带入了死胡同。新世纪后本土主义势力不断强大,台湾社会表现出“去中国化”迹象。本土主义抬头与台湾民众盲目热爱本土岛屿影响了后新电影的创作。后新电影通过影片画面木土符号(地理、人文景观)视觉元素的呈现、切割与中国大陆的联系和塑造标志台湾在地人身份的“台客’人物,寄寓意欲政治独立的意识形态。此外后新电影通过叙述青年人在台湾这片土地上的自强不息、奋发拼搏,再次把青年人的成长与在地意识的台湾精神联系起来,这种排斥大陆强调本土的台湾意识与台独主张不无耦合。同时以多元文化为借口,后新电影描写台湾社会的亲日媚日以及原住民、同性恋等亚文化现象,其实质前者恰好反映了台湾的后殖民心结和企图在政治上拉拢日本对抗中国的目的,后者因为回避了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对抗,使亚文化只成了多元文化的补充;或者把亚文化转化成消费元素,让亚文化难以充分传达出颠覆与解构的力量,青少年的成长意味有所淡化。总之,台湾青春成长电影一方面和现实社会、意识形态保持了联结,另一方而却回避一些社会敏感问题,不敢直面现实矛盾,而且越往后越丧失残酷青春物语,导致电影由轻浅滑向浪漫唯美。台湾电影应放下形塑“国家”形象的政治文化包袱,放宽视野制作更多类型、更多题材面向大陆、东南亚国家的影片,而不是充满本上主义倾向的在地化电影,这才是台湾电影的未来之路。

廖峻立[5](2016)在《时代的文化使者 ——廖修平与两岸版画交流》文中提出版画,最早开端于中国,因印刷术与雕版印刷术相继发明。在经由西传后,加速它被广泛地运用于传播宗教、文化等教化人心及通俗文艺的社会角色之中。随时代演化与艺术发展带动下,版画逐渐转换成为纯艺术中的表现媒材,也因科技发展快速,以及融入新语汇与新观念,呈现出有别于直接性绘画面貌之外,却不失其直接的艺术表现精神性与间接的艺术语汇性。本论文提出“时代的文化使者”一论点,借此探讨关于廖修平以版画家身份,对于现代版画艺术的推动不遗余力,并以一种无私态度奉献出个人所有经验,如同使者传递着一种使命及精神。甚至,对两岸现代版画发展均有影响与贡献,这背后因素是什么?契机又是何因?将分为几个核心进行论述与分析:一、版画在社会变迁过程中所扮演什么角色;二、廖修平个人创作经历与作品分析;三、廖修平对两岸现代版画的贡献;四、两岸于文化艺术及版画交流过程中有何影响或经验学习。透过此四个核心立论“时代文化使者-廖修平”对两岸现代版画之重要性及身份角色合理性。最后,将两岸版画交流提升至地球村概念下,观看两岸版画交流在视觉艺术环境,是否为一种同文化脉络之间的交流与认同,或是能就此经验分享对亚太、华人地区现代版画发展提供参见。

谭笑晗[6](2015)在《法国《电影手册》杂志华语电影批评研究》文中提出法国《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状况是华语电影海外传播的重要风景。作为世界最着名的电影研究刊物,《电影手册》继承着安德烈·巴赞等法国1950年代批评家的遗产,秉承着他们一贯的电影批评传统,自诞生之日起就沿着法国电影“新浪潮”的方向不断发展,既重视电影作为自律性艺术的美学原则,又重视电影同其他艺术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既重视欧洲艺术电影的发展变化,又重视其他地区电影状况,因之,法国《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研究在华语电影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将华语电影置于一个以电影诞生地法国为中心的批评视域内,可以充分认识到华语电影同西方电影世界、电影理论界的关联性和差异性;另一方面,欧洲电影批评独有的理论焦点和理论视角也无形中为华语电影批评界提供了一条新理路。因此,《电影手册》对华语电影如何关注、关注什么、为什么关注也就成为法国《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研究的主旨和要点所在,而在这种关注背后隐藏着的批评逻辑、批评角度、批评方式也为华语电影研究提供了诸多启示。论文主体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阐释“华语电影”概念和《电影手册》的历史渊源、批评立场、发展状况,从几个方面对论文研究对象进行界说。一直以来,“华语电影”都是海内外电影研究者颇具争议的概念,鲁晓鹏、李道新、陈旭光和陈犀禾等人在各自的表述中寻找了概念的通约性。《电影手册》为“华语电影”概念提供了丰富性,通过对《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的研究也可以重新对“华语电影”进行认识。而《电影手册》作为法国电影批评界的旗帜也涵盖了电影研究的诸多可能性,集20世纪上半叶法国电影期刊之大成,成为法国电影期刊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电影手册》的诞生有着非常复杂的时代背景和现实环境,既有一些个人的推动因素,也存在电影理论发展的必然可能,并且与法国电影“新浪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法国电影期刊甚至世界电影期刊的理论潮流之所在。第二章以“《电影手册》与华语电影史”为主题,讨论了《电影手册》几十年来在对华语电影关注过程中所建构出来的华语电影史,其中包括香港电影史、中国大陆电影史和台湾电影史三个主要方面。就中国大陆电影史而言,《电影手册》不但关注第五代、第六代中国大陆电影导演,而且关注文革电影甚至关注1930至1950年代的中国电影,其中既包括对中国大陆电影史轨迹的描述,又涵盖了在这个轨迹中出现的诸多影响电影史发展方向和前进步伐的电影人;就香港电影史而言,法国电影期刊本身对香港电影史的研究就相对丰富,《电影手册》所关注的香港电影史占据了法国香港电影研究四个时期中三个,无论是从关注对象上还是从关注内容上都较之中国大陆电影史更为系统,尤其是对香港电影“新浪潮”的介绍与分析同法国电影“新浪潮”形成了时空上的互文性;就台湾电影史而言,《电影手册》集中关注的是西方话语方式在台湾电影中的变化,台湾的地缘性和政治性吸引着《电影手册》的眼球,再此基础上也形成了对台湾“新电影”的进一步研究与批评。第三章以《电影手册》对侯孝贤、杨德昌、王家卫、徐克和贾樟柯五位华语电影导演的批评为中心,尝试还原《电影手册》对这五位导演的批评立场、批评尺度和批评原因,回答“《电影手册》关注了谁、为什么关注、如何关注”等问题,从量上对《电影手册》相关批评文章进行梳理,也从质上对《电影手册》华语导演批评进行理论建构,试图呈现出《电影手册》对这些导演批评与分析的独特性。对侯孝贤的关注主要在于其自然主义的镜头风格和现实主义诗学特征;对杨德昌的关注主要在于其电影美学的现代感和叙事结构的变化,并旁及导演本人对于台湾的独特表述;对王家卫的关注主要在于其电影所体现出来的哲学性和诗学特征;对徐克的关注主要在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武侠文化的再现以及在这种再现过程中间杂的现代电影技术;对贾樟柯的关注主要在于他镜头中的现实中国和发展中中国,在美学上则更重视贾樟柯电影语言中流露的中国新现实主义。第四章首先反思了《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的局限性。以之为基础,进而探讨《电影手册》批评给华语电影研究界带来的启示,主要集中于华语电影导演的启示和对华语电影研究中重写电影史的启示。就华语电影导演而言,从电影形式上说应该严格遵循“电影是自律性艺术”这一准绳,拍摄出带有丰富电影语言的电影;从电影内容上说应该既呈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不回避现代中华的现实状况;从电影传播学的意义上说应该加强同欧洲电影世界的交流。就重写电影而言,应该借鉴《电影手册》所建构华语电影史的研究经验,以独特的视角、纤细的细节、史料的钩沉丰富华语电影史的创作。结语部分系统总结了《电影手册》的批评立场,从《电影手册》对香港电影“新浪潮”、台湾电影“新浪潮”和中国大陆第六代导演的分析中得到“‘新浪潮’已经由本体论逐渐演变为方法论”的结论,并在电影史、电影导演和影片三个方面提炼出《电影手册》对华语电影的批评方式。

吕晶[7](2014)在《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文中提出宋美龄,蒋介石夫人,“宋氏家族”重要成员,众多标签贴在她的身上。她生于1897年3月5日,卒于2003年10月24日,经历了三个世纪的一生,大致以1948年底赴美寻求援助为分水岭。在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后,宋美龄进入了她的后半生,不仅是年龄已过半百,更指宋美龄在政治追求、国际交往、社会活动和妇幼事业等方面均较其在大陆时期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已近日暮。从时间上看,宋美龄后来在台湾和美国生活的时段在其生命中的比重超过大陆时期。依照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的习俗、强调“盖棺定论”的传统,宋美龄的后半生实在是一段不能忽视的历史。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宋美龄的后半生,揭示其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角色选择、角色扮演和角色贡献。本文认为,宋美龄的后半生起始于国民党政权的分崩离析,脱胎于内外交困的台湾政局。从1947年开始,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经济及外交等情势全面逆转。进至1948年,金融崩溃、物价飞涨、三大战役皆输、精锐尽失,各方矛盾直指蒋介石,国民党统治几近崩溃。在此背景下,宋美龄于1948年底赴美争取援助。1950年初,在美求援未果的宋美龄,返回台湾与蒋介石共赴患难,拉开她后半生的序幕。此时的台湾,人口激增、物价飞涨、民生困顿,岛内族群矛盾重重,加上美国意图舍弃蒋介石政权、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使得整个社会惶惶不安。宋美龄的回归是对蒋介石最大的慰藉。本文指出,在宋美龄后半生中,“第一夫人”是她最重要的政治符号,这也是为维系蒋介石统治地位而必须向台湾军民传播的符号。在台湾公众面前,宋美龄与蒋介石努力展现出“二位一体”公众形象。举凡蒋介石出现的地方,必有宋美龄陪同。宣传蒋介石、为蒋介石辩护、为蒋介石政权争取援助,则是宋美龄后半生的职责。宋美龄在台湾所开展的外交、妇女运动和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工作,都是在“第一夫人”的头衔下展开的。通过梳理宋美龄后半生的各类活动,可以发现宋美龄利用“第一夫人”这一符号向社会传达蒋介石政权稳定的信号,并强调其政权“正统代表性”。本文认为,困居台湾的宋美龄在“第一夫人”这个政治符号下演绎了多重社会角色。外交方面,她是蒋介石的外交事务总管和国际形象宣传员。为此,她整合美国“院外援华集团”,积极开展对美宣传外交,努力拉拢美国政界军方人士,等等,为台美关系改善积蓄力量。一轶时机成熟,她即踏上前台,以多种名义赴美访问,或医疗,或度假。每次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多。直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蒋经国接班态势已然明确,宋美龄方才淡出对美“外交”一线。妇运领袖是宋美龄最擅长演绎的社会角色。在宋美龄的政治版图上,妇女运动是她政治资本的重要来源,是她获取国内政治支持的重要根据地,其重要性不亚于外交领域。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宋美龄依靠“妇联会”、“妇工会”和台湾省妇女会开展妇女运动,使自己长期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屹立不倒。社会事业则是与宋美龄的基督教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败退台湾之后,宋美龄从“一个名义上的基督徒”转变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宗教成为她最好的安慰剂。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她抵台后即成立“中华基督教妇女祈祷会”,以该会联合周边重要人士,结成共同的利益联盟;她开办华兴学校,创建振兴复健医学中心,担当辅仁大学董事长,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宋美龄在信仰的感召下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也反映出宋美龄的宗教热情与与政治需要的紧密结合。本文还考察了宋美龄和蒋介石、蒋氏家族和孔宋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宋美龄在隐居美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在作者看来,“宋家”是宋美龄的娘家,也是她在“小家”和“蒋家”立足的奥援。在宋美龄眼里,蒋宋一体,互为帮助。只有壮大“蒋家”才能更好地维护“宋家”,只有维护好“宋家”才能最大化“蒋家”的利益。蒋介石逝世后,宋美龄为使蒋经国顺利接班,隐居美国。她虽然身在美国,但心系台湾政坛,关心的重点是塑造蒋介石历史形象、辅助蒋经国治理台湾。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蒋家王朝”。

霍贺[8](2014)在《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胡秋原是一位具有相当影响和极具研究价值的人物。他少年时期受新文化运动自由、民主和科学价值观的影响,奠定了思想上的自由主义底色。进而钟情于五四后期在中国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和其他激进革命学说,视其为救国救民之道,并一度投身于革命风潮之中。但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和对自由理念的痴迷,又让他在民族危机日益严峻、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现实面前,陷入迷惘与困顿。为此,作为文化人的他,从文艺和史学理论方面的路径入手,对自己思想上的迷惘作一厘清。他首先参与“文艺自由论辩”,成为“人道主义文艺观”的主要提倡者;继而以《读书杂志》为阵地,组织开展了在民国思想史、学术史上颇具影响的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抗战爆发后又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之中,在此期间,他从比较中西文化的视角探索抗战建国之道,提出了超越传统、超越西化、超越俄化,走中国自己发展道路的主张。因他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政权抱有深刻的疑虑和不信任,1949年离开大陆去了台湾,此后多年致力于文化和文化史方面的研究,但仍不忘情政治,并以其特有的家国情怀对中国的发展进行不懈的思索,也是台湾思想文化界颇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大陆改革开放后,他也是最早来大陆探访的文化名人之一。可以说,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许多重要问题上,胡秋原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在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理应据有其一席之地。然而,尽管他在思想文化界颇为活跃,也有一定影响,但却是个不得志的“失败者”。他毕生对“超越之路”理想的求索,希望调和两个极端、谋求“中间道路”的愿景,一直处在不断碰壁之中。不过,也正因为这样,胡秋原的命运和遭遇,实际上也成为中国历史上那个时代很多像他那样抱此理想的一代知识人命运的写照。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像胡秋原这样立场暖昧不明的“中间人士”,一个政治上的失意人和失败者,以往学界关注和研究都相当薄弱,对他们历史所起的作用和价值也缺少公正客观的评说,笔者主要为弥补此缺陷而作。对胡秋原及其思想的研究既是本文的重点,也是考察的基本视角。本文对胡秋原思想的研究,以系统梳理其思想形成和发展演进的脉络为基线展开,重点考察他从“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的思想演变过程,展现其对中国出路的思考和探索。他的历史哲学或探索中国出路的哲学视角:大体以1932年出版的《唯物史观艺术论》、1935年自立思想后撰写的《历史哲学概论》、1953年完成的《古代中国文化与中国知识分子》为标志;经历了“先超越期”、“超越前期”、“超越后期”三个阶段;分别呈现出“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文化史观”和“理论历史学和超越前进论”三种观念形态,其思想演进轨迹由折衷调和,逐渐转向“自立体系”。在“先超越期”,受新文化运动洗礼的胡秋原,崇尚自由民主,不满现状,与当时大多数具有挽救民族危亡情怀的热血青年一样,对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创的社会主义充满憧憬,被传播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所吸引,成为社会主义的追随者,进而投身革命运动的洪流,以期实现救国理想。然而,大革命的种种挫折,让胡秋原对其一度追随的“主义”产生怀疑,他开始独立思考中国社会问题,探究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他认为自由、民主、人道主义的价值与马克思主义并不冲突,试图对当时被认为是截然对立的两种思潮——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进行折衷调和,提出了“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主张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与“自由主义的价值观”相结合,以求重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他以“自由人”相标榜,指出“文艺至死是自由的民主的”,引发了“文艺自由论辩”。在“中国社会史论战”中,他企图修正唯物史观,提出了从秦至清的中国是“专制主义”社会的观点。在“超越前期”,胡秋原的研究兴趣由文艺史转向社会史。1934—1937年间,通过对欧美和苏俄的四年考察,他认为无论是西方对外侵略的帝国主义,还是苏俄的武力革命和一党专政的社会主义模式,都不是中国立国的前途。基于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立场,他放弃了马克思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并自立文化史观,以构建其历史哲学。他从文化层面探索新中国建设的理论依据,痛感百年来的传统派、西化派、俄化派在立国问题上的各执一端,提出新文化的发展方向既不是“旧文明的复活”,也不是“全盘西化或苏维埃的文明”,而是“由中国创造,为中国进步,表现中国特点的现代文明”。中国应当建立的是独立自由、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的现代宪政国家。抗战胜利后,针对当时知识分子堕入现实主义的倾向,胡秋原认为急需一种精神革命加以纠正,这也促使他在思想上再次转向。在综合前两期思想的基础上,他对新自由主义文化史观进行修正,构建“超越后期”的历史哲学,他称之为“普遍的历史哲学或理论历史学”。至此,胡秋原的思想基本成熟和定型。此后他又将该理论应用于考察中外历史,分析历史因革损益和兴衰成败,探求国家与社会出路,进而得出所谓文化上的“超越前进论”,即中国需要超越传统、超越西化、超越俄化而前进,这是他学术思想的归宿。胡秋原的历史哲学与文化思想,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但他立足民族文化,会通中西,发扬自尊精神,探索建设民主宪政国家的努力,则是后人应当重视的。

邱宝林[9](2012)在《新世纪中国青年导演电影话语建构图景与传播逻辑》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电影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产业,青年导演是中国电影的有生力量,承载着传播中国文化、塑造现代精神的重要责任。新世纪以来,中国青年导演的电影话语建构图景与传播逻辑恰恰能够折射出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脉络与趋势,成为全球化语境下值得深入研究辨析的传播课题。因此,本论文聚焦新世纪中国青年导演群体,纵轴上以2000――2011年为时间背景,横轴上,以内地、香港与台湾为论述空间,力图打破单一分化的研究视角,以同中存异,异中求同的辩证思路出发,建立起宏观统一的华语电影视野,深入透析三地电影在主流文化、精英文化、消费文化夹击下凸显的话语建构图景与传播逻辑。本论文主体共有六章,加导言和结语共为八个部分。导言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话语与话语分析的文献回顾与述评,本课题的研究现状,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意义与框架进行阐释。第一章电影话语分析理论:定义辨析与分析要素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本课题研究中的核心概念:“话语”、“电影话语”进行定义辨析,一方面是从“话语”这个核心概念出发,系统清晰梳理本文涉及的重要理论资源――(CDA)批评的话语分析的发展过程及主要理论观点,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一个扎实的理论背景;另一方面是清晰阐释“电影话语”的内涵,初步建立电影的话语分析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本论文将话语分析应用到电影研究的方向。第二部分是对三地青年导演电影话语的分析要素进行阐释。首先是对其话语主体――三地青年电影导演的群落特征进行阐释。其次是对其电影话语生产与传播的政治、资本、文化、受众语境进行系统论述。第二章历史话语再读:宏大叙事与主体重塑本章聚焦历史话语类型进行专题性的话语文本与语境研究,论证归纳出三地青年电影导演的历史话语表达存在宏大叙事历史观映照下的话语调和、文化自审情结透射下的话语混淆、消费文化法则支配下的话语背离这三种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而深入考察其话语表征形成的社会文化动因,立足三地文化融合语境透析青年电影导演的历史话语加工和社会认知,指出其对历史话语的加工策略为意识操纵下的历史主体置换。第三章写实话语建构:两种外壳与一脉悲歌本章针对写实话语类型进行专题性话语文本与语境研究。本论文探讨的写实电影话语在内容上基于对当代社会生活细致严谨的观察,通过描绘社会边缘人群的生活处境反映当下社会现状,试图还原一个客观、真实的现实世界。在话语形态上却又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格。一种是运用纪录片的摄制手法,假借原生态化的演员、方言等非虚构元素创造虚构故事,使得电影呈现出一种粗糙可信的写实风格,节奏上也相对沉重。另一种影像风格可称之为“诗意的写实”。它们不是生活流的细琐铺排,而是精心设计的叙事结构和画面影调,呈现出一种带有个人色彩的风格化诗意。第四章都市意义生产:双重镜像与空间变奏本章是对都市话语类型进行专题性话语文本与语境研究。第一节是对两类都市话语表征――梦想舞台与冷酷丛林的辨析;第二节从公共空间理论出发,进入更贴近的话语实践分析,对都市影像中反复出现并具有特定意涵的四类典型空间――酒楼与茶馆(交际空间)、交通工具(游离空间)、大商场与小店铺(消费空间)、城市地标(象征空间)进行细致文本探析,进而审视其空间话语变奏与社会文化语境之间的深切互动。第五章青春母题书写:叛逆逻辑与多棱视角本章是对青春话语类型的专题性话语文本与语境研究。在关于青春的话语表达系统中,特立独行的“叛逆”成为凸显的叙事母题,又因社会文化语境的迥异而呈现出多彩的话语表达特征。内地青年导演对于叛逆母题的书写态度更为决绝,以毁灭性的死亡结局与极端化的人物符号来彰显青春话语主体与主流文化体系的彻底决裂;香港青年导演则在消费主义逻辑的掌控下,采用荒诞与冷酷的双面话语策略来书写叛逆母题,折射出香港文化身份的尴尬游离;台湾青年导演则将叛逆母题深埋于压抑晦涩的话语外壳下,以貌似沉默实则激荡的书写姿态回应主流社会对青年主体的高压与操纵。在具体剖析三地导演对于叛逆母题的话语表达策略基础上,本章进入语境透析,审读其母题书写逻辑与三地社会文化语境之间的紧密联系。第六章本土营销与海外传播:商业语境与全球视野本章着重研究三地青年电影导演电影话语的营销传播状况。一方面是置身于消费文化语境下,青年导演的电影语篇作为大众文化产品,必须适应市场,进行系统有机的营销传播。目前青年电影导演话语本土营销的目的是将电影语篇包装成文化消费热点,成为特定阶段社会传播、人际传播中的公共议题。同时,该议题的设置往往是对某种话语意识的迎合甚至屈膝,能够折射出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语境。另一方面,作为折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状况的重要话语载体,青年导演的电影语篇进入国际传播时承载着重要的时代责任,既要真实揭示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多层次和多维度,又要避免陷入国际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陷阱,沦为他者文化误读的工具。

李秘[10](2010)在《中间权力网络与台湾的民主进程》文中认为本论文以台湾的民主政治为研究对象,分析为什么台湾平顺的民主转型却无法带来有效的民主运作?为回答这个问题,本论文分析1949年以后台湾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这种结构变化对于民主转型过程和后转型期民主运作的影响。1945年台湾光复后,便进入了中国“国家建设”的大逻辑之中,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台湾在光复之初经历了“二二八”、土地改革和地方自治这三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二二八”事件和土地改革使得传统台湾社会的中间结构——地主士绅阶级彻底瓦解。在地方自治中,一些热衷于地方选举的人士依靠传统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行选票动员,国民党对这些地方精英采取既拉拢又限制的策略,由此形成地方派系。同时,在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中,民间资本日益壮大,并逐渐发展成为财团。由于国民党向下扎根的努力始终无法竟其功,使得地方派系和财团形成为台湾社会新的中间结构,其实力不断增大,并日益结合在一起,本论文将其称为“中间权力网络”。中间权力网络是国民党政权和民间社会之外的第三种权力结构,其与国民党政权以及与民间社会的互动机制主要是两个。第一个是经纪机制(broker),中间权力网络一方面是国民党政权动员民间社会的经纪,另一方面是民间社会保护自身利益的经纪,所以它在国民党政权和民间社会之间扮演一种“双重经纪”的角色,并从“双重经纪”中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第二个是“非正式政治”机制,即“关系”机制,中间权力网络无论是与国民党政权的互动,还是与“民间社会”的互动都不是制度性的,而是按照非制度性的直接人际互动模式来运作。1980年代,台湾内外政经局势发生重大变化,迫使“党国体制”向宪政民主回归。台湾的民主转型实际上要完成两个艰巨任务,实现“双重转型”,首先是党国体制向民主体制转型,再者是国民党这一按照列宁主义改组的革命型政党向民主选举的大众型政党转型。台湾之所以顺利完成这两大任务,实现政治转型的“软着陆”,中间权力网络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一方面,中间权力网络凭借其“经纪”机制和“关系”机制,有效抑制和化解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让中产阶级(中小企业主和白领阶层)成为台湾1980年代风起云涌的社会运动的领导力量。台湾的中产阶级主张改良而反对革命,这给国民党驾驭民主转型留下了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中间权力网络帮助国民党持续赢得地方和“中央”层级的选举,降低了国民党与公权力相分离的阻力,实现从“公权力”向“社会”的移动,从而促成了台湾的平顺民主转型。同时,在这一移动过程中,国民党逐步从革命型政党转变为大众选举型政党。但是中问权力网络在台湾民主转型过程中不断坐大,并对后转型期的民主运作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首先,中间权力网络主要是通过“经纪”机制和“关系”机制来进行选举动员,为了最大程度动员选票,就通过金钱甚至黑恶势力来巩固、强化和扩大其动员网络,让贿选买票现象日益普遍。其次,中间权力网络由于其“经纪”地位,必然要牺牲公权力的利益以谋取自己的利益,但是其与公权力的互动并不是制度性的,而是通过“私下交易”的方式,由此形成政商勾结和金权政治。第三,台湾社会存在“阶级动员”与“族群动员”这两种相互竞争的社会动员模式。为了缓解阶级动员,缓解民间社会对于金权政治的不满,中间权力网络直接推动了“族群动员”,让台湾的民主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为以省籍一族群动员为特征的民粹式民主。第四,通过中间权力网络的作用,台湾的金权政治和民粹主义结合在一起,一方面是诉诸省籍-族群的民粹动员,另一方面则是金权政治,由此台湾的公权力的治理能力大幅下降。所以,台湾在后转型期出现的民主困境,与其说是民主不成熟的现象,毋宁是中间权力网络的必然产物。台湾要走出民主困境,实现民主深化,必须加强公权力建设和公民社会建设。就前者而言,中间权力网络一方面通过“经纪”机制让公权力出现了“内卷化”发展的态势,另一方面通过“关系”机制侵蚀了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建设。就后者而言,中间权力网络一方面不断强化其与民间社会的“感情”和“关系”,另一方面侵蚀民间社会朝向“合理化”组织的方向发展。虽然社会中不断形成各种社团组织,但是它们更多的是按照“经纪”机制和“关系”机制来运作的,而不是真正的公民社会团体。从这两个方面讲,中间权力网络将对台湾的民主深化形成抑制作用。而且由于台湾选举非常频繁,迫使政党必须不断进行基层动员,但是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其基层组织非常薄弱,这就使得政党必须继续依靠中间权力网络进行基层动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无法形成对中间权力网络的有效替换。从这一意义上讲,台湾的民主困境可能长期化,并可能形成低质民主体制。

二、两岸三地第六届优质鸡的改良生产暨发展研讨会在台湾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岸三地第六届优质鸡的改良生产暨发展研讨会在台湾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1. 以专着形式所进行的相关研究
        2. 以期刊论文及学位论文形式进行的相关研究
        3. 以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为线索的专题研究
        4. 相关纵向历史研究
        5.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的相关研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1. 对中国革命实践的研究
        2. 对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研究
        3. 对中华文化及其当代意义的研究
    三、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四、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 主要创新点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早期认识(1921-1937)
    一、 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的批判
        (一) 对传统文化持激烈批判的态度
        1. 陈独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
        2. 李大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
        3. 瞿秋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
        (二) 文化政策对传统文化中封建糟粕的摒弃
        (三) 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初步认识
    二、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的原因分析
        (一)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思潮的影响
        (二) 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三) 国内复杂斗争形势的影响
        (四) 传统文化自身的保守性不适合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 中国共产党早期传统文化观评价
        (一)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早期认识的进步性
        (二)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早期认识的局限性
        (三)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早期认识的历史意义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批判与运用(1937-1949)
    一、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一) 对传统文化采取批判性继承的态度
        (二) 对传统文化政策上的转变
        (三) 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进一步认识
    二、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认识转变的原因分析
        (一) 土地革命经验的总结
        (二) 抗战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需要
        (三) 国共两党思想文化领域斗争的需要
        (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
    三、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评述
        (一)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先进性
        (二)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局限性
        (三)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历史意义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波折(1949-1978)
    一、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一) 对传统文化态度上的徘徊
        1.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2.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探索时期
        3. 文化大革命时期
        4. 拨乱反正时期
        (二) 传统文化政策效果的反复
        1.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政策收效显着
        2. 文革期间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政策的严重波折
        (三) 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认识的波折
    二、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出现波折的原因分析
        (一) 对国内外形势评估不当
        (二) 早期反传统思想的影响
        (三) 对传统文化与中国革命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
    三、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评述
        (一)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积极作用
        (二)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局限性
        (三)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历史意义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与发掘(1978-2012)
    一、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一) 对传统文化态度上的正视和明确化
        1.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传统文化观
        2.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传统文化观
        3.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传统文化观
        (二) 对传统文化在政策上的重视与扶持
        (三) 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认识的发展
    二、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视传统文化的原因分析
        (一) 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的需要
        (二) 文化政策重新调整的需要
        (三)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需要
        (四) 应对改革开放后外来思想文化冲击的需要
    三、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评述
        (一)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创新发展
        (二)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发展的制约因素
        (三)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历史意义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科学传承与创新(2012-至今)
    一、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新认识
        (一)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性肯定与时代性推崇
        1.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地位的高度评价
        2.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御外来文化冲击作用的高度评价
        3. 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
        (二) 政策层面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上升到治国理政高度
        1. “中国梦”执政理念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
        2.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要求
        (三) 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认识的深化
    二、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创新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 实现民族复兴的应有之意
        (二) 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需要
        (三)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需要
    三、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评述
        (一)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二)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重大意义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的经验启示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 秉持“去粗取精”方针理性认识和运用传统文化
    三、 划清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之间的界限
    四、 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
    五、 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资源
    六、 坚持与时俱进,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从“抗日志士”到“半山”群体:赴陆台籍人士与国民党政权之互动关系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目的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台籍“抗日志士”与国民党政权
    第一节 台籍“抗日志士”进入国民党政权的路径
    第二节 国民党政权与台籍团体的形成及发展
    第三节 台籍“抗日志士”的内部关系
第二章 台籍“抗日志士”与抗日战争
    第一节 台籍“抗日志士”的抗日运动
    第二节 台籍“抗日志士”的复台运动
    第三节 对抗战时期台籍“抗日志士”的评价
第三章 “半山”群体与光复初期台湾政治
    第一节 “半山”群体的出现与分化
    第二节 陈仪主政时期的“半山”群体
    第三节 “二二八事件”及其善后中的“半山”群体
    第四节 “半山”群体的消解
    第五节 对光复初期“半山”群体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传统与现代之间 ——论1978年以来昆剧的复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第一章 回生之路:新时期昆剧的生存境遇
    第一节 入选“非遗”之前的边缘化困境(1978-2001)
        一、扶持乏力
        二、人才断代
        三、市场萧条
        四、创作停滞
        五、观众流失
    第二节 入选“非遗”之后的“闹热”现象(2001-2015)
        一、政策扶持
        二、人才培养
        三、经典剧目传承
        四、市场回暖
        五、节会的举办
        六、观众结构的变化
    第三节 昆剧的深层危机
        一、艺术精神的蜕变
        二、保守体制的惯性
        三、传统文脉的断裂
        四、现代传媒的冲击
    小结
第二章 传承之辩:新时期昆剧的剧目建设
    第一节 传统剧目的改编演出
        一、剧目概览
        二、个案分析
        三、成就与问题
    第二节 新编古代戏的创作演出
        一、剧目概览
        二、个案分析
        三、成就与问题
    第三节 新编现代戏的创作演出
        一、剧目概览
        二、个案分析
        三、成就与问题
    第四节 昆剧创作面临的时代课题
        一、大众化课题
        二、全球化课题
        三、现代性课题
    小结
第三章 雅俗之间:新时期昆剧的精神意趣
    第一节 雅化特质的坚持
        一、文辞之雅
        二、格调之雅
    第二节 通俗品格的追求
        一、谐谑之趣
        二、通俗之美
    第三节 关于昆剧雅化精神的思考
        一、尚雅传统
        二、近俗之失
        三、雅俗关系
    小结
第四章 传播之道:传播学视野下的新时代昆剧
    第一节 新时期昆剧的传播语境
        一、本土化语境与昆剧“博物馆”化的尴尬
        二、文化消费主义语境与昆剧生存空间的挤压
        三、新媒体时代重构昆剧传播生态
    第二节 新时代昆剧的跨媒体传播
        一、新媒体时代的昆剧传播
        二、昆剧电视
        三、昆剧电影
        四、昆剧动画
        五、昆剧的互联网传播
    第三节 昆剧传播的经典个案——白氏的青春版昆剧
        一、传播主体
        二、传播内容
        三、传播对象
        四、传播策略
    小结
第五章 复兴之策:新时期昆剧传承保护的制度建设
    第一节 各国保护文化遗产的经验
        一、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种模式
        二、各国经验对昆剧保护的启示
    第二节 改进昆剧扶持政策的思路
        一、保护传承行动需上升为国家战略
        二、扶持政策需向传承保护倾斜
        三、传承人命名政策需要做出调整
        四、弹性政策需调整为硬性规定
        五、昆剧发展资金的投入方式需要改进
    第三节 推进昆剧保护立法的设想
        一、推进昆剧立法保护
        二、完善激励机制
        三、推动知识产权保护
        四、立法保障昆剧艺术传承人的权利
    第四节 培育和发展昆剧市场的路径
        一、市场定位的明确
        二、市场主体的塑造
        三、产业集群的构建
    第五节 构建整体性活态传承格局的思考
        一、昆剧传承的数字化
        二、构建昆剧文化生态
        三、整合昆剧传承力量
结语昆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有赖于文化自觉
    一、文化自觉意味着自省
    二、文化自觉意味着自觉行动
附录 全国QQ群昆曲社团调查表
参考文献
    一、工具类、戏剧志类
    二、着作类
    三、论文类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文化视阈中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1982~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台湾电影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第一章 台湾青春成长电影的嬗变和青春片流行探析
第一节 台湾青春成长电影的嬗变与社会时代特征
    一、80 年代新电影与台湾社会的主体性生成
    二、90 年代新新电影和台湾社会的主体性破碎
    三、新世纪后新电影与台湾主体意识的建构
第二节 台湾青春成长电影流行探析
    一、年轻的创作群体
    二、以年轻人为主的人口结构与台湾电影观众
    三、不够健全的台湾电影工业
    四、文化怀旧与青春追忆 第二章 青少年成长与社会主体性的生成
第一节 个体意识的觉醒和青少年的成长
    一、身体的呈现
    二、规训与反叛
    三、出走与闯入
第二节 浮出历史地表:女性主义的崛起
    一、传统女性:赞美抑或批判?
    二、男女银幕形象的翻转
    三、新女性:女性的自我独立和性别意识的凸显
    四、性欲政治和女性欲望
第三节 台湾社会主体性的生成
    一、台语VS国语
    二、乡土/本土意识的呈现与台湾身份的认同
    三、去殖民的民族主义
    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第三章 威权崩溃下都市青少年的反成长
第一节 威权的崩溃和父亲、家国的解构
    一、父亲的缺席/式微
    二、家国的崩解
    三、父亲/家国解构的文化再审视
第二节 都市青少年的另一种成长:台湾青春电影的反成长叙事
    一、都市青少年的犯罪
    二、性放纵:怎一个“性”字了得
    三、越轨:青少年的偏差行为和社会失范
第三节 成长并未终结:台湾青春电影的存在论
    一、叙事时间:破碎、倒转和停滞
    二、都市空间:人类的生存困境
    三、人物死亡:一种存在方式 第四章 台湾本土文化建构与青少年亚文化
第一节 视觉元素中的台湾本土文化建构与去中国化
    一、从台北都市到地方乡村
    二、在地人文景观的商业、政治选择
    三、消失的眷村和活跃的台客
第二节 后殖民图景里的台湾意识
    一、后殖民世代台湾的日本想象
    二、作为修辞的殖民历史言说
    三、过客心态与台湾意识
第三节 缺少抵抗的青年亚文化:原住民和同性恋
    一、原住民:从他者到自我
    二、浪漫、喜剧与被消费的同性恋 结语 有待成长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 参考文献 附录 台湾电影不完全目录(1982~2012)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的项目 致谢

(5)时代的文化使者 ——廖修平与两岸版画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及现状
第二节 研究特色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架构及名词解释 第二章 时代的文化使者—廖修平与版画艺术
第一节 版画艺术做为文化使者的角色
    一、版画在宗教美术中的角色
    二、版画在通俗美术中的角色
    三、版画在纯美术中的角色
第二节 文化使者—廖修平的艺术生涯
    一、童年时期—奠基期(1936-1954)
    二、大学至赴日求学—萌芽时期(1955-1962)
    三、从日本至法国—转化时期(1962-1964)
    四、法国至纽约—蜕变时期(1964-1968)
    五、纽约定居—成熟时期(1968-2002)
    六、回台定居(2002-)
第三节 廖修平作品风格探究
    一、油画创作系列
    二、回纹系列-版画
    三、门的符号系列-油画、版画、复合
    四、“木头人”系列-油画、版画
    五、默像(象)系列-油画、黑白木刻版画
    六、结系列-油画、黑白木刻版画、雕塑
    七、简约生活禅意系列-油画、版画、水彩
    八、生活符号系列-油画、版画、复合、木雕
    九、梦境系列-油画、版画、素描、复合、装置
第四节 廖修平对两岸版画之贡献与影响
    一、反馈故土—台湾
    
1、回台传授现代版画之契机与推广-第一次返台传授(1973-1976)
    
2、十青版画会成立与影响
    
3、东方绢印画会、版画工作室对日后台湾现代版画发展之影响
    
4、国际版画双年展的催生
    二、重回留学地—日本(1977-1979)
    三、陌生之地—大陆(1988年浙江美术学院讲学;1991年南京艺术学院现代版画研习班)
    
1、来到陌生之地大陆的契机与讲学—1988及1991年两个时间段
    
2、对全国三版之推动与廖氏奖学金设立
    
3、持续关注香港、澳门版画推广 第三章 两岸文化交流研究—以版画艺术为主
第一节 两岸文化交流之分析
    1、文学方面
    2、艺术方面
    3、政策方面
第二节 游离时期中的交流(1911-1949)
    一、台湾部分
    二、大陆部分
第三节 分离时期的各自发展(1949-1988)
    一、台湾部分
    
1、乡土文化运动对美术的影响
    
2、现代版画会、“中华民国版画学会”和十青版画会的影响
    二、大陆部分
    
1、新兴木刻(版画)运动对对美术发展的影响
    
2、“三版”提倡及推广对现代版画发展影响
第四节 交流与传承的新时代(1988-今)
第五节 两岸版画作品图像比较分析
    一、为政治服务的图像
    二、描绘乡土市井的图像
    三、抽象风格的图像

(6)法国《电影手册》杂志华语电影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华语电影”与《电影手册》
    第一节“华语电影”何谓?
        一、命名的“反政治学”
        二、华语电影概念再描述
        三、关于华语电影的“中心主义”
    第二节 《电影手册》的前世今生
        一、法国电影期刊概说
        二、《电影手册》创刊背景及其民族电影的基本态度
        三、《电影手册》世界声誉之奠定
        四、《电影手册》的历史轨迹
    第三节 《电影手册》华语电影影评人群体
第二章 《电影手册》的华语电影史建构
    第一节 《电影手册》与中国大陆电影史
        一、“长征”: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
        二、“东方故事”:1950年代的中国电影
        三、“沉睡的摄影机”: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
        四、“天才归来”:陈凯歌与张艺谋
        五、“北京的信心”:大陆第六代电影导演
    第二节 《电影手册》与香港电影史
        一、《电影手册》香港电影研究的四个时期
        二、香港电影在法国“出场”(1950-1980)
        三、绽放的年代(1980至今)
        四、“电影新浪潮”:法国与香港的互动
    第三节 《电影手册》与台湾电影史
        一、从“中华民国电影”到“华语电影”
        二、台湾电影的“新浪潮”
        三、《电影手册》台湾电影史批评的局限性
第三章 《电影手册》与华语电影导演批评
    第一节 侯孝贤:“自然”的导演
        一、“距离”诉说真实
        二、“自然”与现实主义诗学
        三、两种“中国性”
    第二节 杨德昌:叙写平静的悲歌
        一、《一一》的形成
        二、杨德昌电影的现代感
        三、多重叙事结构的组织
        四、杨德昌的台湾
    第三节 王家卫:香港电影的“新新浪潮”
        一、“时空当代性”:王家卫的电影哲学
        二、城市诗意:王家卫电影之美
        三、“作者论”:“强化”的电影作者
    第四节 徐克:现代化的中国传统
        一、电影主题:传统文化的守夜人
        二、“市集”之美:电影要素的“混合”
        三、中西之争:审视徐克的不同眼光
    第五节 贾樟柯:酒吧里的读诗人
        一、电影语言:用“最小化场面调度”获得“最大化电影艺术效果”
        二、电影主题:中国奇迹?
        三、中国新现实主义:巴赞的洗礼
第四章 《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的局限性与启示
    第一节 《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的局限性
        一、以“点”概“面”的华语电影批评
        二、影评权力构成的文化等级
        三、“规范影评”的趋向
    第二节 对导演的影响:《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启示之一
        一、深入研究和挖掘现实与传统
        二、关注电影语言和美学风格的探讨
        三、重视华语电影海外传播
    第三节 重写电影史:《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启示之二
        一、寻找电影史中的“失踪者”
        二、电影美学和电影历史相结合的复调式电影史
结语
引用和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电影手册》中的华语电影批评文章列表
    附录二 法国出版的华语电影研究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运用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宋美龄后半生的符号特征
    第一节 蒋介石撤台时的内外困局
    第二节 1950年初宋美龄自美返台后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
    第三节 “第一夫人”:宋美龄的政治符号选择
第二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一:“台美外交主掌人”
    第一节 积蓄“台美外交”助力(1949-1952)
    第二节 践行“夫人外交”(1952-1959)
    第三节 从台前到幕后(1963-1969)
第三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二:台湾“妇运领袖”
    第一节 妇女运动:宋美龄的政治根据地
    第二节 抵台发动妇运维稳
    第三节 以“动员”作为妇运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四节 妇联会:宋美龄退台后的妇运抓手
第四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三:台湾社会事业推动者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政治的融合
    第二节 宋美龄与台湾医疗事业
    第三节 宋美龄与台湾教育事业
第五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政治符号与家庭角色关系研究
    第一节 传统家族中的长者
    第二节 从斗争到同舟共济:宋美龄与蒋经国关系研究
    第三节 宋美龄在娘家利益与蒋家利益间的平衡
第六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终结:隐居美国
    第一节 隐而不休
    第二节 东山未起
    第三节 谢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与分析
        一、大陆地区
        二、港台地区
    第三节 当前的不足与本文的创新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青年时代的问学与求索
    第一节 少年志向
        一、家世与家学
        二、明道救世
        三、科学报国
    第二节 追溯与调适:青年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思考
        一、初识马克思主义
        二、普列汉诺夫的信徒
    第三节 “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提出和阐述
        一、“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提出的背景
        二、“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小结
第二章 “文艺至死是自由的、民主的”——“自由人”的文艺思想
    第一节 “人性论”与“阶级论”之间:胡秋原与“普罗文学运动”
        一、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文艺自由论辩”的背景
        二、“文艺自由论”的先声:“革命文学运动”中人道主义的诉求
    第二节 错位的文学对抗:“自由人”与“文艺自由论辩”
        一、艺术正确与历史困境:“自由人”的文艺观
        二、话语夹缝中的思与辩:“自由人”与“左联”的“战争与和平”
    小结
第三章 超越左右的尝试及其理论探讨——以“读书杂志派”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读书杂志》的创办、宗旨与社会影响
        一、《读书杂志》的筹办和发行
        二、“读书杂志派”及其思想倾向分析
        三、道不同不相为谋——“读书杂志派”与“左联”的分歧
    第二节 超越左右的理论探讨——“读书杂志派”与“中国社会史论战”
        一、“中国社会史论战”缘起
        二、“读书杂志派”的社会史观
    第三节 书生问政——“读书杂志派”对中国出路的探索
        一、“读书杂志派”与“闽变”
        二、和而不同——“读书杂志派”与“第三党”在“闽变”中的思想分歧
        三、对中国出路的初步思考
    小结
第四章 比较中西文化——自创“文化史观”
    第一节 比较中西文化思考中国出路
        一、基于民族主义的立场辨析西方文化的价值
        二、对苏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批判
        三、对中国近代文化危机的思考
    第二节 对“新自由主义”的诠释和“文化史观”的构建
        一、为何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
        二、“文化史观”的构建
    第三节 践行书生问政
        一、全民抗日的主张
        二、抗战建国的诉求
    小结
第五章 “超越前进论”——思想的归宿
    第一节 观望与选择
        一、武汉观望与离开大陆的心态
        二、婉拒中共邀请北上的原因
        三、栖身香港对中国前途的再思考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文化史观的再诠释
        一、思想核心:理论历史学
        二、思想归宿:超越前进论
    小结
结论: 独立人格与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再评价
参考文献
后记

(9)新世纪中国青年导演电影话语建构图景与传播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文献回顾与述评
    二、课题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方法与研究框架
第一章 电影话语分析理论:定义辨析与语境梳理
    第一节 话语与电影话语
    第二节 中国青年导演电影话语的语境
    第三节 话语主体:三地青年电影导演的群落划分与话语特征
第二章 历史话语再读:宏大叙事与主体重塑
    第一节 宏大叙事历史观映照下的话语调和
    第二节 文化自审情结投射下的话语混淆
    第三节 文化消费法则支配下的话语背离
    第四节 文化融合语境下的历史话语加工
第三章 写实话语建构:两种外壳与一脉悲歌
    第一节 “社会写实”的当代话语表现
    第二节 视听话语:写实影像的叙事技巧与艺术表现
    第三节 萎缩的生存镜像,三地电影的话语价值
第四章 都市意义生产:双重镜像与空间变奏
    第一节 扑朔迷离的双重镜像
    第二节 双重都市话语中的空间变奏
    第三节 话语指征下的“城市病症”
第五章 青春母题书写:叛逆逻辑与多棱视角
    第一节 毁灭性叛逆的青春话语
    第二节 荒诞与残酷,两种青春话语的对立
    第三节 从压抑到爆发,台湾青春话语的演变
第六章 本土营销与海外传播:商业语境与全球视野
    第一节 本土营销的传播策略与社会意识
    第二节 青年导演电影话语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突围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后记

(10)中间权力网络与台湾的民主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一、"第三波"的潮起潮落
        二、台湾平顺的民主转型
        三、台湾后转型期的民主困境
        四、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关于台湾民主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民主化与民主转型:概念辨析
        二、台湾民主转型的研究
        三、台湾后转型时期民主质量研究
        四、台湾民主化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第三节 传统中国语境下社会精英群体的研究
        一、从士绅到地方精英
        二、"公共领域"与"第三领域"
        三、"权力的文化网络"与"经纪模式"
    第四节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一、理论框架
        二、章节安排
        三、论文的可能创新点
第二章 台湾的中间权力网络
    第一节 战后台湾士绅阶层的瓦解
        一、"二二八事件"
        二、土地改革
    第二节 二元政治体制与地方派系的兴起
        一、党务改造
        二、地方自治
        三、二元政治体制
        四、地方选举与地方派系
    第三节 二元经济体制与财团的兴起
        一、二元经济体制
        二、财团的兴起
    第四节 中间权力网络的形成
        一、地方派系的自主性
        二、财团自主性的提高
        三、地方派系与财团的结合
        四、中间权力网络的形成
    第五节 中间权力网络的"经纪"机制
        一、关于中间权力网络的研究成果及其不足
        二、中间权力网络的"经纪模式"
        三、地方派系的双重经纪角色
        四、财团的双重经纪角色
    第六节 中间权力网络的"非正式政治"机制
        一、"非正式政治"的机制
        二、"非正式政治"的来源
        三、非正式政治与正式政治的关系
第三章 中间权力网络与台湾平顺的民主转型
    第一节 台湾内外情势的变化
        一、国民党政权"外部合法性"的危机
        二、民间力量的壮大
        三、政治反对运动和社会运动的兴起
    第二节 国民党对台湾民主转型进程的驾驭
        一、主动开启民主转型
        二、通过"修法"方式进行渐进转型
        三、驯服民进党
        四、有效驾驭民主化与台湾顺利民主转型
    第三节 中间权力网络对社会动员结构的"优化"
        一、中间权力网络对农民运动的化解
        二、抑制劳工运动
        三、中小企业主和部分知识分子成为社会运动的主体性力量
    第四节 中间权力网络与国民党从公权力向社会的移动
        一、党国体系的双重转型
        二、国民党的地方派系化
        三、国民党的财团化
        四、国民党组织结构的调整
        五、"党"、"国"分际
    第五节 中间权力网络与台湾的政党轮替
        一、地方派系自主性的进一步提高
        二、财团自主性的提高
        三、中间权力网络的利益取向及其与国民党结盟关系的松动
        四、中间权力网络的关系取向与政党轮替
第四章 中间权力网络与台湾民主困境
    第一节 中间权力网络与黑金政治
        一、买票贿选
        二、黑道介入选举
        三、中间权力网络与黑金政治
    第二节 中间权力网络与金权政治
        一、政治转型时期的金权政治
        二、后转型时期的金权政治
        三、中间权力网络与金权政治
    第三节 台湾民主过程中的民粹主义
        一、民粹主义
        二、台湾民粹主义的特点
        三、民粹主义对台湾民主的伤害
    第四节 中间权力网络与民粹主义
        一、相互竞争的两种社会动员机制
        二、中间权力网络与省籍-族群动员
        三、"省籍-族群"范式被普遍接受
        四、族群议题与民粹式动员
    第五节 金权民粹主义与"政府能力"的下降
        一、金权民粹主义
        二、行政技术官僚自主性日益下降
        三、中间权力网络对公权力的侵蚀
第五章 中间权力网络对台湾民主深化的制约
    第一节 民主深化的两个关键
        一、国家建设
        二、公民社会建设
    第二节 中间权力网络对民主深化的抑制
        一、中间权力网络对公权力建设的抑制
        二、中间权力网络对公民社会的抑制
    第三节 台湾中间权力网络的发展
        一、中间权力网络自身实力的变化
        二、中间权力网络对草根社会的影响力
        三、中间权力网络的中介作用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两岸三地第六届优质鸡的改良生产暨发展研讨会在台湾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研究[D]. 刘成喆.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2]从“抗日志士”到“半山”群体:赴陆台籍人士与国民党政权之互动关系研究(1927-1949)[D]. 俞健奇. 南京大学, 2018(01)
  • [3]传统与现代之间 ——论1978年以来昆剧的复兴[D]. 赵雅琴. 武汉大学, 2016(06)
  • [4]文化视阈中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1982~2012)[D]. 齐钢. 上海大学, 2016(04)
  • [5]时代的文化使者 ——廖修平与两岸版画交流[D]. 廖峻立. 中央美术学院, 2016(05)
  • [6]法国《电影手册》杂志华语电影批评研究[D]. 谭笑晗. 东北师范大学, 2015(12)
  • [7]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D]. 吕晶. 南京大学, 2014(05)
  • [8]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研究[D]. 霍贺. 南京大学, 2014(05)
  • [9]新世纪中国青年导演电影话语建构图景与传播逻辑[D]. 邱宝林. 上海大学, 2012(07)
  • [10]中间权力网络与台湾的民主进程[D]. 李秘. 复旦大学, 2010(12)

标签:;  ;  ;  ;  ;  

第六届两岸三地优质鸡生产与发展研讨会在台湾举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