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时代计算机病毒技术中的“矛”与“盾”(论文文献综述)
杜文辉[1](2020)在《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研究》文中认为全球信息化背景下网络犯罪突破地理和国家疆界的限制,造成严重危害。以论域观为方法论为网络犯罪概念下定义。依据实行行为是否只能以网络行为实施为标准,将网络犯罪类型化为纯正的网络犯罪和不纯正的网络犯罪。网络犯罪治理面临如下问题,各国对暗网的态度并不一致,治理困难;网络犯罪代际演变,法律存在滞后性;网络犯罪主体多元化,新型网络主体出现等。网络犯罪规制的理论构造方面,对于言论自由的刑事边界,需要从宪法中言论自由作为公民基本政治权利之规定出发进行判断,以其宪法价值为指导进行解释;对于消极刑法立法观和积极刑法立法观的争论,从刑法与刑事政策关系、从行为人刑法与行为刑法、从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等方面进行教义学分析,主张网络时代的刑法观,需在轻刑化改革、改变犯罪附随负效应、采取犯罪分层制之下,以建立自由的法治国为根本,同时根据社会情势变化关注权利保障,使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相接,建立严而不厉的刑法体系。网络犯罪的具体刑事规制需要以法益为基础,以刑法谦抑为基本立场,以网络社会发展及犯罪形势为导向,对网络犯罪采取司法解释为前置路径,立法的轻罪化、轻刑化为补充路径。具体罪名的司法适用应当从共犯从属性、轻罪属性、明确义务根据和行为类型方面对不同主体进行归责。
牛娜[2](2020)在《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民、公民素养、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是研究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培育问题的逻辑起点。网络素养是公民在网络时代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是公民更好适应网络空间环境、更深入进行网络交往活动的前提条件,对公民自由全面发展和新时代我国网络强国建设起着基础性作用。培育公民网络素养是基于网络化的时代要求,基于建设网络强国和培育时代新人的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内对公民个体网络交往行为进行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公民网络素养,实现个体在网络时代自由全面发展,对于公民在网络空间保持独立人格、提高理性判断能力具有推动作用。网络素养通过公民的网络交往行为显现出来。研究公民网络交往行为可以发现,公民在网络交往中具有语言暴力、道德失范、价值观缺失、权利侵犯、主体异化的素养问题。深入剖析这些问题可以发现,现实社会环境的负面因素、网络空间的规范缺失和价值观引导不力、网络话语权主体分散化是其素养问题的客观原因;对网络交往虚拟性、规范性和安全性的不科学认知,从众心理、宣泄心理和娱乐心理的非理性网络交往心理是其素养问题的主观因素。随着网络交往方式在整体层面的扩大和个体层面的深入,公民网络素养问题有可能对公民正常的网络生活和网络空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培育公民网络素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培育公民网络素养的路径具有客观和主观相结合的特征。在客观上,以建立网络行为道德规范、健全网络空间法律体系、培养网络空间管理人才、正确处理公民网下矛盾的方法来营造清朗的网络生态空间;以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网络热点话题的正确引导、创建规范的网络社区、构建和谐的网络秩序来加强系统的网络内容建设。在主观上,以塑造公民的网络道德意识、增强公民的网络法律意识、增进公民的网络认同意识、引导公民的网络价值意识、提升公民的网络自主意识来培育公民正确的网络交往意识;以明确网络空间主权、感知网络安全态势、把握网络安全风险、遵守网络安全标准来培养公民正确的网络安全观。
刘奕[3](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杨也冰[4](2017)在《赛博朋克动画戏剧矛盾伦理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赛博朋克动画艺术背后的赛博文化与科学理论背景尤是与赛博学(控制论)产生的互相影响入手,分析其戏剧矛盾的伦理表达,并结合案例分析典型赛博朋克动画的内涵意识形态,并从中寻找对艺术创作的启发之处。赛博文化在意识形态层面深受控制论的影响,其相关的艺术在表面纷乱的科技元素背后,核心内涵仍与控制论保持一致:反战、知识共享网络、未来智能化自动化社会等等。同时代的文化信息生存策略研究者理查德·道金斯,他的模因论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生了从零和博弈转向非零和博弈的思想变化,最终和控制论一样产生了伦理学意义。受这些影响,成熟阶段的典型赛博朋克动画在其繁复的剧情表象下隐藏着关注于现实生命的强烈的伦理学意识,而这构成其作为艺术模因的病毒式魅力的根源所在。
王昕洁[5](2015)在《网络战法律规约的历史演进》文中研究指明战争形态的进化与战争法规的演进,是军事学与哲学交叉研究的重要主题。诞生之初就与军事应用紧密关联的互联网,如今日趋引发各国军方的高度关注,正在颠覆已往人类战争的传统战法,在法律规约层面引发着深刻的危机。亦正因此,聚焦网络战法律规约的历史演进开展研究,彰显出重要的学术价值与鲜明的时代意识。本文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比研究法、情报分析法及演绎推理法等传统研究方法,并借鉴相关学科前沿理论,通过大量详实的案例分析,深入剖析网络战法律规约的历史实践、现行法律的缺陷与国际立法的困境、网络战法律规约的最新尝试——《塔林手册》及网络战法律规约的发展趋势等相关问题。本文研究认为,网络战法律规约的演进是技术推动的必然结果。现行法律体系对规范网络战存在缺陷,直接动摇国际立法基础、挑战战争法的主要原则并违背《联合国宪章》的基本精神。以《塔林手册》为例即可看出,当前建立网络战国际公约仍存在国际利益、体制机制和技术等多重制约,未来网络战法规的发展,重在进一步协调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建立有效的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机制。本文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高度,梳理网络战法律规约演进的过程,对建立网络战国际公约困境进行剖析,以《塔林手册》为例深入挖掘,有助于从理论上廓清制约网络战法律规约建立的迷雾,更有助于从实践上推动网络空间规则的全球议定。
陈首珠[6](2015)在《当代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历史视野上考量技术与伦理的关系对于技术伦理问题的解决是有益的。人类的技术与伦理关系的历史演变历经了古代的“以道驭术”、近代的“道术分离”、现代的“道术冲突”的过程,时至今日,技术与伦理的矛盾不仅依然没有得到有效协调,而且表现出愈加尖锐的趋势。现代学者针对不同技术领域涉及到的不同技术伦理问题进行单一视角、单一变量的分析和论证,而这种仅依靠技术行为本身或伦理精神要求的单一纬度,难以实现找寻技术进步与伦理规范两者之间的协同与平衡。当代技术的发展依然面临着技术与伦理关系的矛盾,若要能走出传统技术伦理的困境,必须进行新的实践即“技术-伦理实践”。这种新的实践形态要求某项技术在开发伊始就始终考虑、研究相关技术伦理问题。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也曾最早谈及该实践形态,他指出纳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就是该实践形态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付诸实践。由此得到的启示是,当代技术伦理问题的协调解决必须诉诸于新的技术-伦理实践。本文包含了六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导论,涵盖了问题的提出、问题的价值、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重难点及创新点等。第二部分,通过对“与技术相分离的伦理道德实践形态”、“与伦理道德相分离的技术实践”的分析,引出并论证了“技术-伦理实践”一种新的实践形态的到来。第三部分,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古代中西方技术与伦理之间关系问题,详实介绍了当代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的历史生成过程,即三个阶段: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第四个部分,对当代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的典型模式进行分析,分别从当代工程技术-生态伦理、医疗技术-生命伦理、网络技术-信息伦理等方面分析并论证了不同技术与伦理之间关系的技术-伦理实践模式。第五个部分,对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进行了多方面分析,包含了原因分析、过程分析、结果分析等。第六个部分,围绕着旨在协调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而展开,进行了协调矛盾的可能性分析,提出了实现当代技术-伦理的协同建构的理论构想-—当代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理论,并探讨了该理论付诸实践的具体措施。最后,本文以纳米技术为例,探究了当代纳米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的实践路径。为了实现当代技术与伦理的协同发展,必须建立在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理论的指导基础之上,不断开展新的实践探索。当代技术-伦理实践形态将成为人类成功协调解决当代技术与伦理之间矛盾关系的新的实践形态。
李伟[7](2014)在《网络规范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人类生活,在互联网构成的网络空间里,人们可以摆脱现实世界中的一些限制,享受一种更高效、更方便、更自由的网络生活。然而,无规矩不成方圆,人类社会需要规范来指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使其合理有序,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行。网络空间也不例外,人们在其中的网络行为也需要规范的指导和约束。这些能够指导和约束人们网络行为的规范就是网络规范,网络规范是保证人们的网络行为合理有序,促进互联网有序运行和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人们想要正确地使用互联网,实现自己的行为目的,必须遵守合理的网络规范。但是,遵守规范的前提是有规范可依,由于现实规范在互联网中水土不服,因此,如何构建一种区别于现实规范的,能够有效调整和约束人们网络行为的网络规范就成为人们应当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要构建一种合理的网络规范,就需要对网络规范进行深入的分析。我们结合了规范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网络规范展开了具体的研究。首先,我们阐明了网络规范的概念、性质与特征,将网络规范与现实规范区分开来,进而揭示了网络规范的类型与功能;其次,我们探讨了网络规范如何形成的问题,分析了网络规范形成的充分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网络规范形成的两种模式,并且指出了在构建网络规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两个原则;再次,我们探讨了网络规范的合理性问题,分析了网络规范合理性的两个方面,提出了判定网络规范合理性的标准和方法,同时还指出了网络规范的合理性面临的困境,并且提出了解决这些困境的办法;最后,我们还探讨了网络规范与网络自由的关系问题,揭示了网络自由的本质及其受到的限制,指出网络规范与网络自由的中介是网络权利与网络义务,只有自觉履行网络权利和网络义务才是实现网络自由的正确途径。这样,通过对网络规范的深入分析,我们提出了一种构建合理的网络规范的路径,从而为人们构建网络规范的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撑,为人们制定网络法律和政策、网络道德、网络风俗习惯以及网络技术规范等具体的网络规范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陈如钧[8](2013)在《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矛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怎么理解战略机遇期与矛盾凸显期共存?为什么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见得比发展之前少”?为什么社会上存在着“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些问题都需要用社会矛盾理论来解答。社会矛盾理论与我们党的社会管理思想的有机统一,也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矛盾理论。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矛盾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以及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遵循。社会管理矛盾是改革发展的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在社会建设和管理领域的表现,它主要是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解决的根本途径是依靠改革和发展。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矛盾需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民参与、法治保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制。关系就是矛盾,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社会管理各主体——政府、市场(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包括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虚拟社会管理、社会主义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矛盾,构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矛盾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和内容。政府与市场是互补的关系。市场作用能弥补了政府计划在微观领域无法全覆盖和效率不高等缺陷,政府作用能弥补市场经常出现失灵的弊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在进一步完善中,市场失灵等现象比较突出;政府的真正职能未能得到很好发挥。如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政府存在缺位、越位、错位等现象,政府职能的不完全或不充分导致了政府与市场的矛盾。这个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说,其实质是公众全面增长的对公共产品需求与政府供给短缺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在改革发展新阶段的突出反映。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矛盾的根本办法。政府与社会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是既相互制约又彼此合作,既相互独立又彼此依赖的关系。在政府和市场发挥各自重要作用以外,以社会组织为主要代表的社会力量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还不充分,政府在社会组织的培养和管理上还不到位等,这是形成了政府与社会矛盾的重要原因。政府与社会的矛盾还表现为干部与群众的矛盾。处理政府与社会矛盾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社会职能,实现政府、市场、社会组织联合、协作、共治。政府发挥主导的作用,与市场、社会组织合作,共同提供完善的社会服务;培育和扶持社会组织,引导其参与社会管理,让其依法、自治、有序地发挥服务、监督和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功能。正确处理现阶段的干群矛盾要转换思路、创新体制。而培育社会组织是实现干部群众对立面融合的有效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是适合干部群众共同发展的正确形式和体制,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管理矛盾的体制保证。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其实质反映的是政府、市场、社会与公民之间的关系。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矛盾,其实质是政府与市场、社会、公民之间矛盾在网络社会的表现形式。加强和创新虚拟社会管理,就是要找准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网民在虚拟社会中各自扮演的角色和所发挥的作用,正确处理政府、市场、虚拟社会组织和网民之间的关系,解决好政府在虚拟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定位、加强法制建设,加强网站载体的建设、加强虚拟社区协调治理、鼓励公众参与管理等问题,建立合作共治机制。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自然界、人类和社会三者之间“一体性”的辩证关系,指出人与自然应是和谐相处的关系。工业文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和盲目追求高档次的异化的消费方式以及淡薄的生态意识等,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和生态危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则表现为人口发展与自然的矛盾,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矛盾和非科学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等社会矛盾。我们党在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战略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把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升为理念、目标和原则。并把它渗透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去。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全球生态安全和人类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必须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互协调,这就要求必须推动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公民共同治理和保护自然资源环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文明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过程中形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矛盾理论。反过来,这一理论又进一步指导新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实践。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健康、和谐发展尤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重要理论指南。
李伟清[9](2013)在《校园网安全系统设计》文中提出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的信息化、校园数字化已经成为教育设施发展的方向。校园网在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对外交流等方面担当着各种重要的角色,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用户数量的激增,校园网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数据的安全性和学校自身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如何在现有条件下,确保校园网络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就成为本文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网络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了系统软件、硬件、环境以及人员等各种因素。本文首先论述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和研究背景,介绍了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同时对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也做了简要介绍。以此为基础,研究了网络安全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以某高校校园网为研究对象,详细讨论了各种网络安全技术在解决校园网络安全问题中的应用,最后提出并实现了综合利用各种网络安全技术保障校园网络安全的具体解决方法。
金毅[10](2011)在《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研究 ——网络政治参与的困境与出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公民政治参与模式理论为分析模型,简要对比分析了中国和西方公民政治参与模式的演变历程。认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是信息时代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模式的新趋向,而当代中国公民主要通过网络参政议政、网络民主监督和网络群体性事件来实践政治参与活动。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主要面临主体困境和治理困境。在主体困境方面,主要是主体的参与理念困境,表现为民主参与理念与追求利益之争的冲突;主体的参与能力困境,表现为实现网络权利与现实数字鸿沟的冲突;主体的参与方式困境,表现为多元互动方式与“群体极化”行为的冲突。而在网络政治参与的治理困境方面,主要是参与技术的治理困境,表现为自由表达诉求与维护网络安全的冲突;参与文化的治理困境,表现为理性包容文化与政治参与盲从的冲突;参与环境的治理困境,表现为政治参与规范与虚拟开放空间的冲突。为了解决以上困境,就要进一步扩大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出路。要推进网络民主政治建设,更新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理念,加大网络教育培训力度,提升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基础,努力消除网络“数字鸿沟”,保障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权益;加速推进电子政府建设,畅通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渠道,全力促进政府与公民互动,完善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方式;健全网络法律法规制度,规范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秩序,完善网络伦理道德体系,构建理性网络政治参与文化;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净化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环境,积极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维护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安全。
二、网络时代计算机病毒技术中的“矛”与“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时代计算机病毒技术中的“矛”与“盾”(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网络犯罪的概念与类型 |
第一节 网络犯罪的概念 |
一、网络犯罪概念的历史分析 |
二、论域观下的网络犯罪概念 |
第二节 网络犯罪的类型 |
一、纯正的网络犯罪 |
二、不纯正的网络犯罪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网络犯罪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暗网载体的隐匿性 |
一、暗网的概念 |
二、我国暗网的现状 |
三、暗网治理的困境 |
第二节 网络犯罪代际演变之法律的变动性 |
一、局域网时代的计算机犯罪及刑事立法回应 |
二、传统犯罪的网络异化及立法调适 |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空间犯罪及刑事立法修改 |
第三节 网络犯罪主体类型多元化 |
一、传统犯罪主体的网络化 |
二、新型网络犯罪主体 |
三、新型网络主体的类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络犯罪规制的理论构造 |
第一节 言论自由权与公民匿名表达权的分析 |
一、言论自由与刑事犯罪 |
二、公民匿民表达权保护及其限制 |
第二节 刑法立法观之争讼 |
一、消极的刑法立法观 |
二、积极的刑法立法观 |
第三节 刑法观选择的法教义学分析 |
一、刑法与刑事政策关系 |
二、行为刑法与行为人刑法 |
三、犯罪化与非犯罪化 |
四、未来走向严而不厉:以犯罪分层与轻刑化改革为前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犯罪刑法规制的立法选择与司法适用 |
第一节 网络犯罪的刑事立法路径 |
一、法益为基础,社会形势为导向 |
二、刑法谦抑性是判断可罚性的基本立场 |
三、司法路径为前置,立法路径为补充 |
第二节 几个网络犯罪新罪名的适用问题 |
一、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认定:立足于共犯从属性 |
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 |
三、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的行为认定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价值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
(一)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
(二)关于网络素养的研究 |
(三)关于公民素养的研究 |
(四)关于媒介素养的研究 |
(五)目前研究存在的缺陷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学理剖析 |
一、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主要概念 |
(一)公民的含义 |
(二)公民素养的界定 |
(三)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内涵 |
二、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基本内容 |
(一)公民网络素养的内部构成 |
(二)公民网络素养的外部构成 |
三、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培育的理论借鉴 |
(一)马克思的人的发展理论 |
(二)尤尔根·哈贝马斯的公民交往行为理论 |
(三)曼纽尔·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理论 |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 |
(五)其他学科相关理论 |
第二章 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生成发展 |
一、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前提准备 |
(一)技术基础:互联网 |
(二)作用方式:网络交往行为 |
(三)存在场域:网络公共空间 |
(四)重要标志:网络话语权力 |
二、公民网络素养的发展阶段 |
(一)公民网络素养的萌芽期 |
(二)公民网络素养的发展期 |
(三)公民网络素养的深化期 |
三、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发展趋势 |
(一)立于培育时代新人的要求 |
(二)基于应对意识形态的挑战 |
(三)趋于建设网络强国的目标 |
(四)成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
第三章 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现状分析 |
一、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现状 |
(一)网络交往内容聚焦:网络公共事件 |
(二)网络交往方式变革:网络公益 |
(三)网络交往价值观体现:多元化的网络价值观 |
(四)网络交往话语空间状况:网络话语权失衡 |
二、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现实问题 |
(一)网络交往中的语言暴力 |
(二)网络交往中的道德失范 |
(三)网络交往中的价值观缺失 |
(四)网络交往中的权利侵犯 |
(五)网络交往中的主体异化 |
三、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问题归因 |
(一)现实社会环境的负面因素 |
(二)网络空间的规范缺失 |
(三)网络空间价值观引导不力 |
(四)网络话语权主体分散化 |
(五)不科学的网络交往认知 |
(六)非理性的网络交往心理 |
第四章 新时代培育公民网络素养的重要价值 |
一、有利于实现社会发展的整体性要求 |
(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 |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键一环 |
(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必要历程 |
(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时代诉求 |
(五)建设美丽中国的主体需求 |
二、有利于彰显个体成长的价值性要旨 |
(一)提高个体网络品德修养 |
(二)增长个体网络知识见识 |
(三)塑造个体健全网络人格 |
(四)规约个体网络行为 |
(五)实现个体层面的现代化 |
第五章 新时代培育公民网络素养的路径建构 |
一、营造清朗的网络生态空间 |
(一)建立网络行为道德规范 |
(二)健全网络空间法律体系 |
(三)培养网络空间管理人才 |
(四)正确处理公民网下矛盾 |
二、加强系统的网络内容建设 |
(一)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 |
(二)加强网络热点话题的正确引导 |
(三)创建规范网络社区 |
(四)构建和谐网络秩序 |
三、培育公民的网络交往意识 |
(一)塑造公民网络道德意识 |
(二)增强公民网络法律意识 |
(三)增进公民网络认同意识 |
(四)引导公民网络价值意识 |
(五)提升公民网络自主意识 |
四、培养公民正确的网络安全观 |
(一)明确网络空间主权 |
(二)感知网络安全态势 |
(三)把握网络安全风险 |
(四)遵守网络安全标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4)赛博朋克动画戏剧矛盾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研究背景与目的 |
相关概念界定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综述 |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第一章赛博朋克动画艺术相关概念及理论简述 |
第一节 赛博朋克动画风格之源的科幻文学流派“赛博朋克” |
1.“赛博朋克(cyberpunk)”一词戏剧化的诞生过程 |
2.以“赛博空间”为定义基础的赛博朋克科幻流派的崛起及其现实网络再赋义 |
3.“赛博空间”的概念变化与赛博朋克动漫影视作品的定义归类影响 |
第二节 赛博朋克动画内涵之源的反主流文化与赛博学(控制论) |
1.赛博朋克动画的典型与非典型的区分关键在于赛博学(控制论)的内涵表达 |
2.学术意义上的赛博学(控制论)的曲折命运 |
3.赛博学(控制论)及相关理论简介与其伦理学意义 |
4.数字网络时代的典型赛博朋克动画必然涉及伦理学议题 |
第三节 赛博朋克作品和赛博朋克元素作品的分类问题 |
1.被误归类为赛博朋克的其他科幻流派 |
2.“赛博朋克先驱作品”不应被视为为严格定义上的赛博朋克动画的原因 |
3.具备“赛博空间”的定义形式却缺乏其内涵以及与之相反的两类赛博朋克动画 |
4.网络时代的赛博朋克动画主题的日常化或曰后赛博朋克化 |
5.非严格定义的赛博朋克动画作品对严格定义的赛博朋克动画作品的影响痕迹 |
6.非严格意义的赛博朋克动画作品的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第四节典型赛博朋克动画戏剧矛盾的赛博学内涵 |
第二章 赛博朋克动画戏剧矛盾元素构成与伦理表达 |
第一节 赛博朋克动画戏剧矛盾伦理冲突核心元素的赛博学隐喻 |
1.赛博学(控制论cybernetics)的语义史前问题:“掌舵权”问题 |
2.涉及“掌舵冲动”的控制与失控的四个“掌舵权”相关隐喻 |
第二节 基因演化史隐喻的四类模因生态型赛博空间 |
1.“低氧原始汤”:模因演化起始阶段的低速信息环境的赛博空间 |
2.“高氧白垩纪”:模因演化失控阶段的高速信息环境的赛博空间 |
3.“模因森林生态系统”:模因演化耗散平衡阶段的信息有序增长环境的赛博空间 |
4.“厌氧矩阵”:模因演化僵化停滞阶段的信息闭塞的赛博空间 |
第三节 赛博空间与动画角色立场关系构成的五类戏剧矛盾 |
1.梦境矛盾:赛博空间对剧情角色的环境整体认知限制的戏剧矛盾 |
2.情感矛盾:赛博空间对剧情角色的自我属性认知限制的戏剧矛盾 |
3.控制矛盾:赛博空间对剧情角色的行动控制及相关立场限制的戏剧矛盾 |
4.定义矛盾:赛博空间对剧情角色从行动到立场定义的控制到失控的戏剧矛盾 |
5.现实矛盾:赛博空间自身被剧情角色立场的行动所影响和改变的戏剧矛盾 |
第四节 赛博朋克动画常见的十一类戏剧矛盾解决方式 |
1.幻境延续:角色仍在幻境中探索自我情感定义的赛博空间梦境矛盾的无解结局 |
2.虚构历史:角色以自定义情感立场方式颠覆原有赛博空间梦境矛盾的幻境重建结局 |
3.定制未来:角色以全新的赛博空间幻境的未来征象取代原有梦境矛盾的开放式结局 |
4.规则实验室:角色以自定义的规则立场宣告赛博空间幻境选择权的幻境破解结局 |
5.梦境战争:赛博空间幻境与角色立场的控制、定义矛盾全面爆发的冲突延续结局 |
6.跳离立场:角色跳至赛博空间矛盾生成立场产生沟通而获得真相的立场和解结局 |
7.立场重建:角色与赛博空间的立场矛盾以全新定义立场生成为解决的系统变革结局 |
8.止步溯源:角色以触及立场或系统真相而破解梦境矛盾的瞬间为结束的半开放结局 |
9.孤独:角色未能解决同伴的赛博空间梦境矛盾而产生被动情感的情感立场确认结局 |
10.回到现实:角色以现实情感真相的回归为手段解决梦境矛盾的自我立场确认结局 |
11.英雄愿景:角色以对赛博空间的反控制或革命来解决现实矛盾的伦理立场确认结局 |
第五节“赛博空间”元素在动画戏剧矛盾中的设置意义 |
1.抽离“赛博空间”后十一类赛博朋克动画戏剧矛盾解决方式的赛博特质的消失 |
2.赛博朋克动画戏剧矛盾的赛博空间的存在意义 |
3.“赛博空间”概念的现实主义转向对赛博朋克戏剧矛盾伦理表达的影响 |
第六节 赛博朋克动画戏剧矛盾剧情内容涉及的七类伦理学议题 |
1.技术伦理:赛博空间与黑客的立场原罪 |
2.医学伦理:从技术变革到现实生命的伦理矛盾 |
3.传媒媒介伦理:以赛博空间作为信息传播媒介引发的伦理矛盾 |
4.教育伦理与系统生态:赛博空间中的传媒伦理升级为规则契约产生的伦理矛盾 |
5.系统规则保护与规则僵化:赛博空间的规则契约脱离现实矛盾而僵化产生的伦理矛盾 |
6.死亡伦理:死亡厌弃与永生迷局:僵化系统规则的永存企图引发的伦理矛盾 |
7.生命伦理:生死观进阶——从个体到世界:在故事中演化的伦理规则 |
第七节 动画形式的赛博朋克戏剧矛盾与伦理问题的表达效率问题 |
1.从电影和动画的技术分蘖与再合并看赛博朋克动画影视剧情的赛博学技术隐喻 |
2.从商业化谈动画形式下的赛博朋克戏剧矛盾伦理议题的剧情表达效率原则 |
3.直面伦理冲突的赛博朋克动画戏剧矛盾在受众中的影响形成模因病毒式的艺术魅力 |
第三章 典型赛博朋克动画《攻壳机动队S.A.C.》模因研究 |
第一节“Stand Alone Complex”剧情事件的模因病毒研究 |
1.涉及医学伦理的“笑面男”事件的当前研究情况和潜在的模因病毒 |
2.赛博朋克动画剧情定义下的广义与狭义的模因病毒 |
3.赛博朋克动画剧情中的“Stand Alone Complex”的模因病毒发作过程 |
4.“Stand Alone Complex”的“笑面男”模因病毒影响力的剧情编写分析 |
第二节 赛博朋克动画剧情的“艺术模因”病毒层次分析与核心生命力 |
1.赛博朋克动画剧情的“艺术模因”的病毒结构层次 |
2.“艺术模因”的病毒结构层次的另一个赛博朋克动画剧情案例分析 |
第四章 赛博朋克动画剧情编写模式应用研究 |
第一节“艺术模因”病毒结构层次应用的一个从艺术到动画的案例分析 |
1.赛博朋克动画中的“艺术模因”病毒在现实赛博空间中的存在意义 |
2.梵高的“艺术模因”病毒结构层次分析 |
3.油画动画作品《Loving Vincent》的模因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动画剧情创作中的伦理责任与直面伦理学冲突的创作技巧 |
1.伪善陷阱:回避伦理学冲突的一个动画创作负面案例分析 |
2.从媒介伦理的角度谈动画剧情的艺术创作的伦理责任 |
3.动画艺术创作者在创作的形式实验中拥有僭越至伦理险境的实验条件和试错资本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附录 |
(5)网络战法律规约的历史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行文结构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行文结构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法律规约的历史实践 |
2.1 电信网络的产生及其法律规约(19 世纪30年代~20 世纪30年代) |
2.1.1 电信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2.1.2 电信网络在战争中的实践及其产生的问题 |
2.1.3《国际电信公约》(1932 年)的建立及其意义 |
2.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及其法律规约(20 世纪40年代~20 世纪80年代) |
2.2.1 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的诞生 |
2.2.2 网络攻击引发的网络安全问题 |
2.2.3《联合国宪章》(1945 年)的意义及各国国内网络立法趋势 |
第三章 网络战的形成及其法律规约的演进(20 世纪90年代~) |
3.1 网络武器的发展与网络战的形成 |
3.1.1 传统网络武器与现代网络武器 |
3.1.2 海湾战争以来的网络战 |
3.1.3 网络战的特点 |
3.1.4《网络犯罪公约》(2001 年)的制定及其意义 |
3.2 现行法律体系对规范网络战存在缺陷 |
3.2.1 网络战动摇国际法立法基础 |
3.2.2 网络战挑战战争法基本原则 |
3.2.3 网络战冲击《联合国宪章》的核心精神 |
第四章 网络战法律规约的最新尝试及其困境 |
4.1《塔林手册》的出台(2013 年) |
4.1.1《塔林手册》出台背景 |
4.1.2《塔林手册》的范围与规则 |
4.1.3《塔林手册》主要内容 |
4.2《塔林手册》的积极意义 |
4.2.1 为扞卫网络空间主权提供法律依据 |
4.2.2 保证网络战部队的合法性和必要性 |
4.3《塔林手册》的消极影响 |
4.3.1 技术资源优势下的绝对控制 |
4.3.2 国家利益失衡 |
4.3.3 重构法律相关规定 |
4.4 建立网络战国际公约存在困境 |
4.4.1 利益博弈问题 |
4.4.2 机制缺失问题 |
4.4.3 技术挑战问题 |
4.4.4 法律滞后问题 |
第五章 网络战法律规约的发展趋势 |
5.1 完善网络战法律规约体系,争取议定权 |
5.1.1 统筹多种立法机制 |
5.1.2 健全国际和国内网络战法律体系 |
5.2 积极发展网络技术,提高话语权 |
5.2.1 掌握网络自主核心技术,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水平 |
5.2.2 培养应对网络空间安全挑战的人才队伍 |
5.3 高度重视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把握主动权 |
5.3.1 颁布网络空间安全国际战略 |
5.3.2 积极组织网络空间演习 |
附表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当代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及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技术-伦理实践”概念:一种新实践形态的提出 |
第一节 与技术相分离的伦理实践 |
一、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 |
二、伦理实践的内涵 |
三、伦理实践的功能 |
第二节 与伦理相分离的技术实践 |
一、弗兰西斯.培根的实践哲学 |
二、技术实践的概念 |
三、技术实践的特点 |
第三节 技术—伦理实践:一种新的实践形态的内涵 |
一、实践形态界说 |
二、技术—伦理实践的缘起 |
三、技术—伦理实践的概念 |
第三章 “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的历史生成 |
第一节 历史上对技术与伦理关系的思考 |
一、中国古代的技术伦理思想 |
二、古代西方的技术伦理思想 |
第二节 “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的孕育阶段 |
一、中国“技术—伦理实践”形态孕育阶段的理论分析 |
二、西方“技术—伦理实践”形态孕育阶段的理论分析 |
三、“技术—伦理实践”形态孕育阶段的案例分析 |
第三节 “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的萌芽阶段 |
一、中国“技术—伦理实践”形态萌芽阶段的理论基础 |
二、西方“技术—伦理实践”形态萌芽阶段的理论基础 |
三、“技术—伦理实践”形态萌芽阶段的案例分析 |
第四节 “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的形成阶段 |
一、形成阶段的理论分析——以克隆技术为例 |
二、克隆技术的伦理困境 |
三、人类协调克隆技术伦理问题的对策 |
第四章 当代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的典型模式分析 |
第一节 当代工程技术—生态伦理的实践模式 |
一、生态伦理思想概述 |
二、当代工程技术的生态伦理纷争 |
三、“工程规划(?)生态伦理(?)项目建设”实践模式 |
第二节 当代医疗技术—生命伦理的实践模式 |
一、生命伦理思想概述 |
二、当代医疗技术的生命伦理纷争 |
三、“医疗技术(?)生命伦理(?)技术进步”实践模式 |
第三节 当代网络技术—信息伦理的实践模式 |
一、信息伦理思想概述 |
二、当代网络技术的信息伦理纷争 |
三、“网络技术(?)信息伦理(?)网络新技术”实践模式 |
第五章 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的分析 |
第一节 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当代技术与伦理的差异性 |
二、当代技术的高风险 |
三、当代社会伦理精神的缺失 |
四、科学的技术伦理观的或缺 |
五、价值的多元化 |
第二节 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的过程分析 |
一、伦理规范难以形成有效的约束力 |
二、伦理难以为技术划禁区 |
三、技术伦理机制存在缺陷 |
第三节 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的结果分析 |
一、单弱不协调的社会形态 |
二、双弱不协调的社会形态 |
三、单强不协调的社会形态 |
第六章 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的应对路径 |
第一节 协调问题的可能性分析 |
—、协调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的理论依据 |
二、协调当代技术—伦理实践问题的事实依据 |
第二节 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理论的构建 |
—、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理论的内容及模型 |
二、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理论的组成要素 |
三、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理论的目标 |
四、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理论具有普世价值 |
第三节 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理论的实践过程 |
一、组建相关技术的伦理委员会 |
二、加强过程管理,建立伦理监督机制 |
三、加强伦理建设,强化技术主体的伦理责任 |
四、加强科技立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
五、加强多方合作,构建良好的社会伦理秩序 |
六、吸收公众的智慧,构建公共参与决策机制 |
第四节 当代技术—伦理协同建构:以纳米技术为例 |
一、纳米技术—伦理问题 |
二、纳米技术—伦理协同建构的可行性分析 |
三、纳米技术—伦理的协同建构的目标与限度 |
四、纳米技术—伦理的协同建构的路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网络规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互联网与网络规范 |
二、网络规范面临的困境 |
三、网络规范研究的现状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网络规范概述 |
第一节 网络规范的概念 |
第二节 网络规范的性质 |
第三节 网络规范的特征 |
第二章 网络规范的功能和类型 |
第一节 网络规范的功能 |
一、规范功能 |
二、保护功能 |
第二节 网络规范的类型 |
一、网络社会规范与网络技术规范 |
二、网络用户规范与网络服务规范 |
三、正式网络规范与非正式网络规范 |
四、强制性网络规范与非强制性网络规范 |
五、扩展性网络规范与自发性网络规范 |
第三章 网络规范的形成 |
第一节 网络规范形成的条件和模式 |
第二节 构建网络规范的两个原则 |
一、允许原则 |
二、利益平衡原则 |
第四章 网络规范的合理性及其判定 |
第一节 网络规范的合理性 |
一、网络规范的可行性 |
二、网络规范的可接受性 |
第二节 网络规范合理性的判定 |
一、网络规范合理性的外部确证 |
二、网络规范合理性的内部确证 |
第三节 网络规范合理性的困境及其解决 |
第五章 网络自由与网络规范 |
第一节 网络自由及其限制 |
第二节 网络自由的实现 |
一、网络规范与网络自由 |
二、网络权利和网络义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8)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矛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矛盾研究的范围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述评 |
三、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矛盾的理论遵循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主要点 |
二、 列宁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主要点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要矛盾思想的基本要点 |
二、 列宁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主要点 |
三、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关于社会矛盾认识的经验和教训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矛盾的认识成果 |
一、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认识成果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社会矛盾的认识成果 |
第四节 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矛盾的表现和性质 |
一、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现 |
二、 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矛盾的性质及其转化 |
第二章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的定位 |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定位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定位 |
第二节 社会管理领域政府与市场的矛盾 |
一、 政府职能与公共物品供给 |
二、 市场作用失灵与公共物品供给 |
第三节 正确认识和解决政府与市场的矛盾 |
一、 以市场为基础,建设服务型政府 |
二、 不断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
第三章 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
一、 政府的社会职能 |
二、 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政府与社会的矛盾 |
一、 政府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
二、 公民社会发育迟缓,社会组织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
三、 干部与群众的矛盾 |
第三节 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与社会的矛盾 |
一、 充分发挥政府的社会职能 |
二、 鼓励公众参与社会管理 |
第四章 虚拟社会的管理和创新 |
第一节 虚拟社会的形成和影响 |
一、 虚拟社会的形成 |
二、 虚拟社会的影响 |
第二节 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系 |
一、 虚拟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反映 |
二、 虚拟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 |
第三节 当前我国虚拟社会管理的矛盾 |
一、 当前我国虚拟社会管理矛盾的主要表现 |
二、 当前我国存在虚拟社会管理矛盾的原因 |
第四节 加强我国虚拟社会管理及其创新 |
一、 依法加强对虚拟社会的管理 |
二、 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优化虚拟社会的生态环境 |
第五章 社会主义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及其解决 |
第一节 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
一、 人类社会与自然关系的演进 |
二、 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馈赠与惩罚 |
三、 人类社会与自然的矛盾 |
第二节 正确解决我国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 |
一、 科学认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本质 |
二、 坚持科学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三、 在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
第六章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矛盾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社会管理矛盾的历史经验 |
一、 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正确处理社会管理矛盾的经验和思想 |
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社会管理矛盾的经验和思想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矛盾的理论 |
一、 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矛盾理论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
二、 中国共产党创立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矛盾理论的意义 |
第三节 不断提高执政党正确处理社会管理矛盾的能力 |
一、 提高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 |
二、 提高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的能力 |
三、 提高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校园网安全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 论文组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网络安全概述 |
2.1 计算机网络安全概念 |
2.2 计算机网络安全目标 |
2.3 网络安全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
2.3.1 网络安全问题 |
2.3.2 影响网络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 |
第三章 常用网络安全技术研究 |
3.1 防火墙技术 |
3.1.1 防火墙定义 |
3.1.2 防火墙的基本功能 |
3.1.3 防火墙分类 |
3.2 入侵检测系统 |
3.2.1 入侵检测的概念 |
3.2.2 入侵检测的分类 |
3.3 防病毒技术 |
3.3.1 计算机病毒概述 |
3.3.2 计算机病毒防护技术 |
3.4 虚拟局域网技术 |
3.4.1 VLAN 定义 |
3.4.2 VLAN 的划分方法 |
3.4.3 VLAN 的优点 |
3.5 其他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 |
3.5.1 VPN 技术 |
3.5.2 网络安全扫描技术 |
3.5.3 数据备份技术 |
3.5.4 访问控制技术 |
3.5.5 数据加密技术 |
3.6 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四章 校园网安全现状及防护系统分析 |
4.1 校园网安全问题分析 |
4.1.1 校园网现状及特点 |
4.1.2 校园网面临的主要攻击形式 |
4.2 校园网安全防护系统分析 |
4.2.1 系统设计开发的出发点 |
4.2.2 校园网安全防护系统设计的原则 |
第五章 某高校校园网安全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某高校校园网现状概述 |
5.2 某高校校园网安全防护体系详细方案 |
5.2.1 方案设计概述 |
5.2.2 对网关的防护 |
5.2.3 校园网内部人员上网防护 |
5.2.4 对服务器主机系统进行安全加固 |
5.2.5 全局安全网络解决方案 |
5.3 GSN 全局安全解决方案实现功能简介 |
5.3.1 GSN 用户身份管理体系 |
5.3.2 GSN 强大的信息收集和健康检查 |
5.3.3 三重立体的 ARP 防御体系 |
5.3.4 联动的网络通信防护体系 |
5.4 校园网网络管理 |
5.4.1 网络管理的重要性 |
5.4.2 网络管理的主要内容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后续工作考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研究 ——网络政治参与的困境与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网络政治参与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网络政治参与研究综述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 互联网络 |
(二) 政治参与 |
(三) 网络政治 |
四、论文的内容框架 |
五、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网络政治参与:信息时代公民政治参与模式的新趋向 |
一、公民政治参与模式的发展演变历程简析 |
(一) 公民政治参与模式概述 |
(二) 西方公民政治参与模式发展简析 |
(三) 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模式发展简析 |
二、网络信息技术对公民政治参与的价值与作用 |
(一) 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
(二) 网络信息技术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双重效用 |
三、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与特点 |
(一)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 |
(二)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 |
四、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与途径 |
(一)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分析 |
(二)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 第二章 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源起与具体实践 |
一、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源起和阶段性历程 |
二、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实践类型 |
(一) 网络参政议政 |
(二) 网络民主监督 |
(三) 网络群体性事件 第三章 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困境 |
一、主体的参与理念困境:民主参与理念与追求利益之争 |
(一) 民主参与理念: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观念基础 |
(二) 追求利益之争: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终极诉求 |
(三) 民主参与理念与追求利益之争的冲突 |
二、主体的参与能力困境:实现网络权利与现实数字鸿沟 |
(一) 实现网络权利: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必要条件 |
(二) 现实数字鸿沟: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能力差距 |
(三) 实现网络权利与现实数字鸿沟之间的冲突 |
三、主体的参与方式困境:多元互动方式与“群体极化”行为 |
(一) 多元互动方式: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本质要求 |
(二) “群体极化”行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极端方式 |
(三) 多元互动方式与“群体极化”行为的冲突 第四章 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治理困境 |
一、参与技术的治理困境:自由表达诉求与维护网络安全 |
(一) 自由表达诉求: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必备权利 |
(二) 维护网络安全: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技术保障 |
(三) 公民表达自由与维护网络安全的冲突 |
二、参与文化的治理困境:理性包容文化与政治参与盲从 |
(一) 理性包容文化: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要求 |
(二) 政治参与盲从: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非理性心态 |
(三) 理性包容文化与政治参与盲从的冲突 |
三、参与环境的治理困境:政治参与规范与虚拟开放空间 |
(一) 政治参与规范: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保障 |
(二) 虚拟开放空间: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失范助推器 |
(三) 政治参与规范与虚拟开放空间的冲突 第五章 扩大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出路 |
一、推进网络民主政治建设,加大网络教育培训力度 |
(一) 推进网络民主政治建设,更新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理念 |
(二) 加大网络教育培训力度,提升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 |
二、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消除网络“数字鸿沟” |
(一) 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基础 |
(二) 努力消除网络“数字鸿沟”,保障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权益 |
三、加速推进“电子政府”建设,全力促进政府与公民互动 |
(一) 加速推进“电子政府”建设,畅通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渠道 |
(二) 全力促进政府与公民互动,完善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方式 |
四、健全网络法律法规制度,完善网络伦理道德体系 |
(一) 健全网络法律法规制度,规范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秩序 |
(二) 完善网络伦理道德体系,构建理性的网络政治参与文化 |
五、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积极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 |
(一) 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净化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环境 |
(二) 积极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维护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安全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
四、网络时代计算机病毒技术中的“矛”与“盾”(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研究[D]. 杜文辉.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2]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培育研究[D]. 牛娜. 兰州大学, 2020(01)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4]赛博朋克动画戏剧矛盾伦理研究[D]. 杨也冰.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5)
- [5]网络战法律规约的历史演进[D]. 王昕洁.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5(04)
- [6]当代技术—伦理实践形态研究[D]. 陈首珠. 东南大学, 2015(08)
- [7]网络规范研究[D]. 李伟. 厦门大学, 2014(04)
- [8]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矛盾研究[D]. 陈如钧.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9]校园网安全系统设计[D]. 李伟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3(S2)
- [10]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研究 ——网络政治参与的困境与出路[D]. 金毅. 吉林大学, 2011(05)